我的吉他 西班牙民歌成这样了,有没有哪个琴行能修一下

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搜房网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搜房网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如何装修一个琴行?
大概是3*10的琴行大小,兼容民乐+西洋乐,如何平衡这两种来找到一个比较好的风格呢?招牌和店铺想辉映~求指点
浏览次数:0
回答被采纳后将共获得20
小伙伴们还在答题的路上,先看看下面这些内容吧~
装修嘉年华 []
请选择房屋所在省份
装修总预算0万元
卫生间:0元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位提问人正在寻找答案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搜房通行证,
ask:3,asku:0,askr:138,askz:224,askzx:1045,ask0:0askR:2,askD:0 mz:hit,askU:0,askT:0askA:3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400-850-8888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拿起吉他的冲动源自一张名为《梦回唐朝》的专辑,从此踏上了一条“幸福的不归路”。第一把电吉他是450块钱的国产杂牌琴,觉得自己简直牛逼死了。一路折腾到Squier、Cort、Epihone、Ibanez、Fender、PRS……很多琴像生命中的过客,来了又离开,但它们的存在真真切切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时至今日,我始终对“好琴”充满了原始的渴望,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不忘初心吗?琴行初印象长久以来我一直听说日本的琴行如何了得,这次和媳妇儿东京自由行,心里还是挺期待的,终于有机会去亲身体验下了。初到东京,感觉遍地是琴行。第一天在涩谷闲逛随随便便就看见了好几家琴行。北京的琴行大多都是小门脸儿,而东京的琴行动不动就是地下室+三层,几层楼高的巨大吉他logo,让我这种热血青年还真有点心跳加快。过街天桥上随意看到的这样规模的琴行有很多在涩谷那个著名的路口附近(几千人同时从四面八方过马路的场景还是很壮观的,总幻想黑社会电影里大火拼的场景),无意中进了一家琴行,上了二搂才发现别有洞天。各个品牌的合成器、吉他、贝斯、配件一应俱全。可能是老板对Gibson有一种特殊的偏爱,我从没见过这么多的Gibson:Standard、Studio、Traditonal、Classic、R7、R8、R9、ES335、各种签名款林林总总将近100把。也许是太多大师用Gibson,也许是Gibson天生的霸道气质使然,总之现在想想那面墙依旧觉得很震撼。Gibson之墙Gibson之墙2016最新款R92015限量款 Alex Lifeson EDS-1275&1954 Les Paul Reissue第一天就这么毫无计划走马观花的逛了一圈,已然被震撼到了。日本琴行的货太尖儿太全了,咱就不说北京的琴行了,连香港的Tom Lee也和这里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想想光这一家店的Gibson就价值至少两百万人民币)这种差距有点像咱国内的唱片店和HMV这种国际大型连锁唱片店(虽然倒闭了很多家店)的差距,它激发你的购买欲,更给乐手提供了足够多的选择空间。琴行一条街:御茶之水来日本之前简单做了下攻略,御茶之水是东京著名的琴行一条街。我和媳妇儿十点多跑到这里,店才刚刚开门。整条街长约200米左右,马路两侧全部是大大小小的琴行。店铺有1-3层不等,最大的一家有5层,配有电梯。这些大店通常门口摆上特价处理的吉他,一层是类似Squier、日芬、墨芬、EPI等低端型号的琴,楼上就是狠货了,你能想到的量产琴,在这几乎都能找到。这里也有很多家二手乐器店,俗称“中古店”,有些店员会在店里修琴或调琴。这些吉他上标注为“Used”,同时会详细标注出这把琴的型号、出厂年份、配置及价格。我试了几把二手琴,状态和手感已经被调节得非常好,只是有些正常的使用痕迹。如果你不介意这些,那么在日本买一把二手琴也是个相当实惠的选择。下仓乐器店PRS 513折扣价348,000日元 折合人民币20,323元中古专门店 很多状态极佳的二手琴二手Gibson2009年产的R9 468,000日元 折合人民币27,331元蛙音少年逛琴行的时候,有两个年纪大概在16、17岁的日本少年,看起来是一个乐队的。其中一个背着把fender,陪着另外一个少年买蛙音踏板,那家店里大概10多款,少年接着箱子在仔细调试。手上的活儿虽然略显稚嫩,但从指法上看是训练有素的,弹的bluse也初具味道。两个人显得很轻松,有说有笑,不时调整音箱旋钮,对蛙音的效果进行交流(听不懂,我猜的)。在当时心里还是挺感慨的,讲真我并不太喜欢在国内的琴行买设备,有时候店员如影随形,也不是什么设备都让你随便试,想试个箱子、效果器,店员也会在一旁“热情地陪着你”,总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多少有些不舒服。日本的琴行最多进门和你点头微笑打个招呼,其他你随便逛。我在一家琴行想买两个效果器,店员很快把设备接好,琴递给我,然后就去忙了,随便我怎么试,感觉一个下午也不会有人来管我,在这种环境中我想乐手才能有时间和心情去仔细调试设备参数,寻找自己想要的音色。回到蛙音少年身上:高中生拿着fender买蛙音踏板,我不能说这是很奢侈的事情,至少从国内的角度来看,如此年纪有这样的设备,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儿了,对吉他的驾驭,对音色的认识都会从这个时候打下很好的基础。从这点也可以隐约映射出日本整体的音乐水准。没好意思拍那两个少年,上个等地铁的日本小胖墩,挺可爱的。在与美邂逅的那一刻,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就是一种握住它不放的渴望:将它占为己有,并使它成为自己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我们有一种迫切地表达的欲望:“我曾在这里,我看见了它,它对我很重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阿兰·德波顿 《旅行的艺术》如获至宝每个弹吉他的人,都想拥有一把好琴。就好像女人的鞋柜里总缺一双鞋。在御茶之水逛琴行的过程中,媳妇儿问我:“这么多好琴,我怎么没看出你激动?”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就好像激动过头了,嘴上就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但内心早已汹涌澎湃。可能我描述的有点夸张,但真的就是这种感觉,在国内论坛被描述的神乎其神的R9(Gibson 1959年的复刻版,简称R9),一排排摆在你的面前,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有一把Fender、一把PRS,这次有想过收一把PRS Custome 24 10top。PRS 的手感确实太好了,猛哥说过,录音、演出带这一把琴就够了,能文能武,确实太全能了。但我是听着Fender和Gibson的声音成长起来的摇滚战士,心里对那些经典的声音,经典的造型一直是难以释怀的。心里实在太喜欢Gibson了。谁都知道对于亚洲人的手型,Gibson的高把位如同噩梦,但是没办法,他就是经典中的经典,谁没被Slash迷倒过?!谁又没被Gibson独有的浓烈音色打动过?我的内心开始挣扎。最后媳妇儿说:“追随你的内心,买你喜欢的”。终于在一家店看上了一把Gibson R8 VOS,没有AAAAA级贴面那么耀眼,但我就是喜欢它的复古与低调,看了很久决定拿下来试试。想示意店员,一回头发现他就在不远处看着我,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没等我说话,马上冲我微笑的点了一下头,取下琴、接上箱子调好弦,把琴递给我。Gibson抱在怀里沉甸甸的感觉,一个和弦走下去,声音太饱满了,胸口袭来明显的共振。R8的琴颈是Gibson里最厚的,握在手里很充实,乌黑的指板,弦被调的很低,手感绝佳,而且它身上,真的真的有一股“传说中的香味”!总之试下来用大梅的话说就是“滑而不腻”!第一次感受Gibson,还是R系列的高端琴,马上领略到了它的魅力。虽然来的时候有想过可能会买琴,但真的买如此昂贵的吉他,还是要征求下媳妇儿建议的,最终的结果你们能想到,入手了人生第一把大G,那一刻的感觉很复杂,圆了自己Gibson的梦,还是R系列高端型号,还是自己非常喜欢的VOS版,一切感觉像是在做梦。买完琴出门,已经不知不觉到了下午4点。我喜欢的复古款经典的琴头我也拥有了Gibson Custom 系列身份证明我的“大美人”带R8回家买完琴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带回国内?网上查了下,有说可以带上飞机的,有说不可以带上飞机的。2009年汪峰大闹香港机场就是因为工作人员不让把吉他带到飞机上。没办法只好碰碰运气了,在琴箱里塞满了泡沫、报纸,又用保鲜膜把琴箱缠的严严实实,托运的时候贴上易碎标签。常听说有吉他托运受损的事故发生,一路上都是战战兢兢。落地取行李的时候,迟迟不见我的吉他,真有点着急了。询问机场工作人员,回答说稍后有人会送过来,果然远处一个工作人员拎着吉他走过来。原来我的吉他没有和普通行李一起,心里有点感动,不管怎样,这次真的要感谢国航的尽心尽力了。一些思考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想,日本弹丸之地,为什么仅东京一地就有如此多琴行?这么多琴真的能卖出去吗?真的有这么大市场吗?从这个点深入剖析,慢慢觉得一切都是合理的:有没有想过为什么Guns N’ Roses、Metallica、Madona、Michael Jackson、Green Day等等数不清的大牌乐队和艺人登陆日本市场?为什么早在1966年,披头士已经登上了武道馆的舞台?为什么国内有这么多X-Japan的歌迷?为什么Glay开一场演唱会可以动员20万人?为什么有T-Square这样成立40年的乐队?为什么每一部动漫几乎都伴随经典的歌曲?为什么那么多日本歌曲被翻唱?(我实在不忍心告诉你有多少歌手的成名曲实际上是翻唱日本歌曲,一个中岛美雪可以养活半个香港乐坛了……)实际上这一切源于日本是高度发达的国家,国民基础教育、音乐素养、作品版权、演出等等,整个日本音乐产业早已形成生态化,每一个环节都良性循环,有大批乐迷为各种类型的音乐买单,促使更多国际一线乐队来日本演出,多元化的音乐养分吸收影响到更多年轻人去拿起吉他去玩音乐……这就是我对日本琴行浅显的认识,在感受琴行文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对于中日音乐行业差距的思考。另外你有没有去体会过日本的Live house?下期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去领略下日本的Live house,敬请期待。*以上全部图片来自于作者实地拍摄*此篇文章转载于公众号:Mr--Gangster飞行者音乐(pilotmusic)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pilotmusic飞行者音乐是一家以音乐行业服务为出发点的大型综合公司,从音乐教育到唱片的制作发行,演艺经纪、版权代理,再到大型活动的策划制作,为热爱音乐的朋友提供360°全方位的音乐交流平台。热门文章最新文章pilotmusic飞行者音乐是一家以音乐行业服务为出发点的大型综合公司,从音乐教育到唱片的制作发行,演艺经纪、版权代理,再到大型活动的策划制作,为热爱音乐的朋友提供360°全方位的音乐交流平台。&&&&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联航摔坏了我的吉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