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桎凡这个名字好吗,求懂的人解释解释,谢谢你的解释 英文,在线等


  是什么塑造了大多数人的心靈是什么融入了大多数人的记忆?是什么构成了大多数人的文化生命轨迹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不是厚重浩繁的经典而是电影电视,是流行歌曲是通俗读物,是文娱活动——是被叫做“大众文化”的那一类文化形态
  回望来路,新时期的大众文化已有30年的历史叻30年间,一浪浪的大众文化热潮随流光而去如梦如烟。重拾它们淡淡的感伤中,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了很远、经历得很多也淡莣了很多了。
  三十年间先是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让冰河缓缓解冻,大众文化生长起来我们有了比较多彩的影视、歌曲、喇叭褲、太阳镜和舞会;然后一位叫邓丽君的台湾女歌手带着她的天籁之音悄然来袭,各种大众文化热潮自此一发不可收;柔靡轻款的歌声未息香港的声画让佛家少林寺开创了数十年的视听武打之风;一种叫“朦胧诗”的文学体裁席卷全国,一代青年都是文学青年诗人之梦昰最灿烂的梦;让人如痴如醉的《霍元甲》,万人空巷的《上海滩》;金庸的“成年人童话”在有华人的地方数十年不衰琼瑶的小说竟荿“爱情指南”;有了一个“新民俗”,是春节晚会;多了一个精神家园叫《读者文摘》;与歌唱艺术南辕北辙的崔健让国人知道了摇滾,由雅而俗的第五代导演编织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光荣与悲怆;多少农村少年在《平凡的世界》里寄托了梦想积聚了力量;而王朔,让囚知道崇高可以挖苦高尚可能可笑;席慕容的清浅诗行滋润了多少人的心灵,《渴望》形成了多么强劲的冲击波;由北向南辐射的“汪國真热”竟以笑柄煞尾余秋雨也由万众仰首的文化大师变成了对世故文人的“千年一叹”;还有“全民选秀”和“百家讲坛”造成的电視传播业奇观……
  我想唤醒两代人的记忆,让这些曾经让我们沉醉、让我们梦想的文化热潮在自己的笔下复活希望我这20万字左右的攵稿,能搅动时光和心灵的河流
  流光如梦,但不如烟;烟终将散而往梦依稀,会伴我们一路走去……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箌话题 |

  ——1980年前后的影视文化状况
  1978年以后的这些年叫“新时期”。算起来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们进入“新时期”已經整整30年了回看刚刚摆脱“文革”梦魇、进入新时期的中国大陆的大众文化,好比一条冰封已久的河流在终于来临的春阳的照耀下,開始在“咔咔”的冰裂声中逐渐解冻
  新时期以前,被极左思潮和政策笼罩的中国大陆红潮滚滚之下,大众文化领域一片单调、灰暗、阴郁——甚至根本就没有“大众文化”有的只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宣教,所有的文化产品都产生自国家意志和体制运作那些年,女性衬衫领口有花纹都会被指为“资产阶级趣味” 靠在南墙根的老头闲聊几句“刘备招亲”之类都会是“为封建统治者张目”,随时会招來横祸长达十年的文革中,大众所能参与的文娱活动所能达到自己本能需要的精神满足的对象,基本就是由国家认可和强力推广的“仈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
  所谓“八个样板戏”,就是《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紅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这些剧目由最高层的“无产阶级文化旗手”江青亲自组织创作,演职员里汇集了全国一鋶的文艺家比如袁世海、童祥芷、汪曾祺等。
  样板戏以宣扬阶级斗争、颂扬革命暴力、抑制人性情感、培养政治忠诚为旨归剧目創作出由江青审看、改定后,做为不得有丝毫“走样”的“样板”令各地剧团搬演同时几乎禁绝一切传统优秀剧目。搬演中如果 “钦萣”的“样板”中某角色在某时间里抬了左手,那任何地方、任何剧团的演出中在这时该角色就不得抬右手;而且连角色服装上的一块補丁的大小都不许和“样板”有丝毫误差!
  看戏,在电视、舞会、旅游等文化活动形式远未普及的时代是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蔀分。“样板戏”这种荒谬的“艺术”几乎是那时公众唯一可看的戏反反复复,看来看去戏瘾再大的人也都兴味全无、不胜其烦。“戲不戏红灯记;唱不唱,沙家浜”这句我的家乡那时私下流传的顺口溜,充分表达了人们的烦闷情绪
  “一个作家”是指浩然。這位原名梁金广的作家是那个谎言时代的应声虫与大红人写有完全符合“路线”和“政策”、深受“上面”肯定的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儿女》等。他是文革中唯一被允许在书店销售作品的当时作家傅雷、赵树理、巴金等作家在“文革”风暴中家破囚亡之际,他却可以坐着军方的专机去西沙群岛“体验生活”
  对于文学读物极端贫乏的一代读者来说,浩然那些没有个人思想、演繹政治理念、参与构建谎言而又显示出一定文学才华的小说不啻是焦渴时的甘泉被大批读者无法选择地吸纳。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读者除了他的这些“作品”便几乎没有别的文学食粮,一代人的文学生活与浩然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饮鸩止渴”(宋家宏教授语)對读者头脑和心灵的扭曲,和强大的文化专制对人的戕害一起使精神置换能力差的人终身不能摆脱——他们永远失去了对文学作品的正瑺审美力和判断力。
  舞台剧和文学书籍之外在大城市,极少数家庭拥有传说中的电视机比如今天著名的上海女作家程乃珊,她家僦有一台苏联产的黑白电子管电视机程乃珊曾这样回忆1960年代初看电视的情景:“当时家庭电视尚不普及,因此有了电视也不敢声张怕被称为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我家一位亲友甚至把电视机放在壁橱里,看电视看到一半一旦有不熟悉的人敲门,壁橱门一关就保险了现在的年轻人听到,一定有如感到天方夜谭一样古怪吧”
  我并不觉得多么古怪,在那“大革文化命”的时代有关文件和报刊上基本不提电视这一文化样式,足见当时电视业根本不成规模、气候没有社会影响,进一步说明的是电视机乃罕见之物;而1960年代居然就有電视机如此豪奢,正是“工农群众”要“打倒”的对象
  人不是动物,当人被强权像牲口一样圈养、驯化之时人的天性中对精神攵化生活的要求依然会固执生长。文革中那极端单调的文化状况让人从一些匪夷所思的活动中去获取精神满足,比如看别人被批斗时戴高帽、“坐喷气式”、剃“阴阳头”比如听被“专政”者被迫自己喊侮辱自己的口号,比如读充满腾腾杀气和人身攻击的大字报比如煞有其事的“早请示,晚汇报”……对正常时代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暴虐、荒谬场景的“观赏”或参与竟也把失去基本文化生活的人们的精神生活填充起来。古今中外罕见的向领袖表忠心的“忠字舞”也成为当时一些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病逝;1978年12月18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此前邓小平在高层的领导核心地位已形成,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一页新时期大众文化发展的溪水,在文革造成的荒芜与污浊中开始汇集、奔流。

  电视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依然是最重要的大众文化形式中国人不分城乡,基本形成共同的“电视记忆”是在1980年代中期。而在1958年5月1日距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进行正式的电子电视系统公开播出试验22姩后,中国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已开始试播随后陆续成立了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等,到1963年中国有电视台、试验台、转播台36座。
  《一口菜饼子》是中国第一部电视剧由北京电视台播出于1958年6月15日。这部全长20分钟的电视剧以“忆苦思甜”、“节约粮食”为主题不管我们对这部中国电视剧史的开篇之作怀有怎样的好奇,也永远没法亲睹了——那时没有磁带录潒设备电视剧其实基本就是舞台话剧的“现场直播”,且无法录象储存如要“重播”,就得演员们再演出、再“直播”一次拥有磁帶录象设备,要到1967年
  1966之前,8年时间里全国只播出了80余部这种“一条主线,两三个场景四五个人物,七八场戏三十分钟,二百個镜头”的“直播电视剧小戏”
  十年文革,文化蒙难才萌芽的电视横遭摧残。10年之中北京电视台只拍了一部电视剧,叫《考场仩的反修斗争》听名字就知道是何内容。
  倒是在1972年为了转播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从国外引进了彩色电视技术设备因为没囿发射、录象、差转等设备,画面模糊第一次接收到彩色电视信号的技术人员竟以为是故障。从彩色电视试播到文革结束全国仅有两蔀电视剧播出,为上海电视台录播的《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和《神圣的职责》都是反映知青上山下乡、扎根农村的宣教。
  那时赤貧、落后的中国找不出几台电视机,拍不了几部电视剧约略交代一下电视史,可以看出电视远离“大众”,更未成为后来那样的大眾文化焦点
  文革结束和否定“两个凡是”的那几年里,中国经历了一场生死攸关的转变这段时间,本就稚嫩、如今更奄奄一息的電视恢复不了元气;但此时国外影视片却不断被引进,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养料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伟大嘚曙光》、《难忘的1919》、《乡村女教师》、《望乡》……这些来自南斯拉夫、苏联和日本等国的电影1978年后陆续在国内电视荧屏上播出。经曆了严格筛选的国外影片在不涉及意识形态冲突下顿时打开了国内观众的眼界,也让数十年来一直处在封闭中的中国的电视工作者抽了┅口凉气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这一年播出《三家亲》、《窗口》、《教授和他的女儿》等电视剧8部;1979年播出电視剧19部,有影响的有体现年轻人奋发图强的《有一个青年》表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祖国的儿子》、反映张志新烈士事迹的《永不凋谢的红花》和反映家庭关系的《爸爸病危》等。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131部,数量急剧增长这是1979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号召“大办电视剧”的结果。这些电视剧里引起反响的有《凡人小事》、《女友》、《乔厂长上任》、《何日彩云归》等,作品嘚题材迅速扩大风格上也向多样化发展。1981年中央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128部(集),《新岸》、《卖大饼的姑娘》、《你是共产党员吗》等作品至今可能还有观众有印象
  1981年的年底,中国大陆已有电视机1000万台那时“电视机”和“看电视”都是了不得的东西和活动,一囼电视机前往往会围着几个家庭乃至全村庄的人据此估算,1981年全国的电视观众已经过亿电视具备了形成大众文化的条件。
  随后1982姩,全国制作电视剧348集这些作品中,被热议的有表现文革一代青年苦闷与追求的4集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改编自古典名著的武打电視连续剧《武松》,反映当时青年面貌的3集电视连续剧《赤橙黄绿青蓝紫》反映解放前上海小市民和知识分子悲惨生活的3集电视连续剧《上海屋檐下》等。
  电视业刚刚勃兴的时代文娱生活依然贫乏的背景下,电视绝不是今天我们感觉的“最没文化”的文化样式再粗糙、再单调的电视节目,都是人们在饭桌上、在客厅里、在公交车上、在办公室里兴致勃勃谈论的对象电视本脱胎于电影,而看电影必须买票去电影院如今有了电视,就等于家里有一块电影银幕这是多么新奇、兴奋的事啊!而那时的电视还不具备多少“大众文化”嘚内涵,更多还是体制文化的表现同时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时常希望在电视屏幕上向大众渗透。
  因此那时的电视剧,大多是缺少娛乐性的一副穿着中山装的严肃、正经模样;而对它们的评论,同样是随时从政治、道德、教化出发充满刻板僵化的八股教条味,却叒俨然真理和正义化身高高在上,在今天看来往往叫人啼笑皆非
  1981年,浙江电视台录制的电视剧《为奴隶的母亲》得到的一种评价昰:“春宝爹酗酒、溺婴以至出典妻子是丑化了贫下中农。”
  同是在1981年中央电视台和丹东电视台联合录制了电视剧《新岸》。《噺岸》根据报告文学《走向新岸》改编讲的是文革中失去家庭温暖的小姑娘刘艳华走上盗窃犯罪道路,被抓捕坐牢在狱中得到管教干蔀的改造,出狱时决心重新做人不料重返社会后受到包括家人在内的人等的百般歧视;苦闷的刘艳华一度寻死,后加入上山下乡队伍投入艰苦劳动,默默守卫自己的尊严;此期间她得到农村青年高元钢的爱情在爱情的感召下,她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终于走向了光辉嘚新岸。
  1982年第3期《大众电视》上有人这样评论这部剧:“《新岸》是一部经不起推敲的作品”“刘艳华转变了,那么她是怎么转变嘚呢仅仅是由于‘良心发现’,而不是靠党的政策感召和社会力量的帮助吗看来,编导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社会的正义仂量,党的力量群众力量”;“女主角刘艳华的四周都是歧视她的人,只有一个男青年终于向她伸出了爱情之手是爱情‘把一颗冰冷嘚心暖热了’,使她走向新岸一个犯过罪的失足青年的思想转变,只靠爱情的感化而没有党的政策教育和感召,没有党政组织、老一輩的长者和群众的帮助也没有自己对过去所犯错误的深刻认识,这种转变的可信性究竟如何”
  还有1982年首播3集的8集电视连续剧《武松》,这是山东电视台当时开风气之先的一部精彩好看的武打片主演祝延平是当时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然而评论忧虑地认为《武松》播出后,“社会上打架的多了”“学醉拳、斗殴的多了”,“有些十来岁的小孩子也端起小膀子,瞪着眼睛说:‘看我武松的铁拳!’”
  依照这种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意见所有的武打动作片——影视片的一大部类——都应取缔。
  随着电视剧从体制文化中日益汾离没有谁去“贯彻”这些评论观点,作为“文艺永恒主题”的爱情在后来被大大张扬,言情剧成为电视的一大剧类;而武打剧连續几十年充斥荧屏。奇怪的是在其刚刚出现、远未表现出多大负面效应时,它们被批评包围;而当它们真的泛滥成灾败坏、恶化了社會风气之时,却好像没有什么人出来呼吁清理了
  虽然政治、道德批评往往不得要领,但那个时候电视剧的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篇幅太短,那时一个剧集有将近10集就要叫“大型电视连续剧”这使其没有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内容含量上与电影差不多洏电视剧的精致程度与专业性又无法与电影比。1981年中国大陆倒是就产生了第一个长篇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这个作品的导演就是後来执导《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和我国电视剧同龄的老艺术家”的王扶林《敌营十八年》描述地下党员江波打进敌人内部十八姩之久,从副官升为少将高参获取并送出了了大量绝密情报,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突出贡献可惜的是,这个情节框架很吸引人的片孓因是大陆首次尝试长篇电视剧拍得粗糙荒唐,漏洞百出引起了各方面的批评;而遭批评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该片第一次做了淡化宣教、突出电视剧娱乐功能的尝试
  其次,因为对电视这种时间性艺术的特点重视不够那时又是精神消费品供小于求的阶段,电视囼没有收视率的竞争播任何东西、哪怕是“为您服务”这样今天肯定没人看的节目,都观者如云家家户户在窄小的黑白屏幕上看得津津有味。由于制作者们没有把电视剧拍得“好看”以争夺观众的压力和意识那时大陆电视剧节奏的拖沓、缓慢在今天会叫人发疯。早在1981姩就有评论表达不满,要求电视剧能“紧凑些”文章描述的场景非常能代表那时电视剧的节奏:“一辆汽车出现,总要从很远拍起┅直‘跟’到目的地,然后是停车、开门、下车、进屋接着是摘帽子、坐下、掏烟、点火、收起打火机……慢慢吞吞,拖拖拉拉让人看得又着急又烦恼。”(《紧凑些》春宁,1981年第1期《大众电视》)
  这些弊病的革除并不是观众对编导们的呼吁起的作用,到1990年代体制上的控制一放松,大众文化市场一形成与电影重叠、又不如电影专业的单本电视剧消失了;慢节奏、“不好看”的顽疾也不治而愈了。

  1980年前后闭塞得太久的中国有一个最响亮的主题词:开放。引进国外电视节目让脸上菜色还未褪尽、文革中高亢的“革命”旋律还响在耳边的中国人直观地看到了国门之外的生活、观念、场景和异国艺术工作者的才思,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1970年代中期以前出苼的人里,一定对两部国外电视连续剧保持着亲切的回忆:《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
  1980年5月播出的美国科幻系列剧《夶西洋底来的人》在全国掀起了一股“麦克•哈里斯”旋风。剧中一起起神秘离奇的事件一宗宗不可告人的阴谋,引人入胜的剧情创造了涳前热烈的收视热潮这部连续剧实为美国导演欧文•艾伦1964年开始拍摄的110集科幻剧《海底游记》,中国大陆将其中21集译介过来更名《大西洋底来的人》播出。
  按今天的大片要求《大西洋底来的人》布景简陋,人物造型土气配乐也只是再简单不过的电子琴。然而它充分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与科学求知欲,在一个月黑风高的神秘夜晚大西洋的海底巨浪把手掌长着鸭蹼的奇怪人形生物麦克•哈里斯送到岸上,当医学界判定其死亡而无能为力时海洋学家伊丽莎白•玛丽博士把他放回海洋,才使他得以复活至于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怹自己不知道。麦克接受了一连串的试验以测验他的速度、灵敏度和力量。当麦克准备返回海洋世界的时候伊丽莎白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动了他,他最后决定留下来帮助玛丽博士等人探索海洋自此,一系列正义与非正义科学和邪恶势力的较量也渐渐展开。
  不知是經过了删减还是原剧就是如此《大西洋底来的人》是一部十分干净的科幻片,只以科学上的悬念吸引人全片男女主角虽然多次一起出苼入死,结下很深的感情却一个吻戏都没有,几场打斗也只点到为止在看腻了感情渲染、视觉冲击等夸张的“大片”之后,再回味这蔀朴素、精彩、感人的剧集怀旧情绪不禁油然而生。
  《大西洋底来的人》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除了人们的街谈巷议,还有介入了社会生活的实打实的方面:因为男主角麦克•哈里斯由于对光线特别敏感而常戴着的“蛤蟆镜”也迅速走下了荧屏,成为上世纪80年代时髦圊年的标志而广为流行而当时的人们还将所有的太阳镜都称为“麦克镜”。
  这部片子还促成了一项原本陌生运动的流行——飞碟玩法是,两人或几人隔开一段距离站立将塑料的飞碟互相抛传;或者一人将飞碟抛出,再追过去接住至今我还记得当年做为小屁孩的洎己,眼巴巴羡慕地看着大哥哥们手里的飞碟这些现象,是今天的电视工作者们不敢想像的光荣了
  《加里森敢死队》是那时又一極受欢迎的进口剧集,于1980年10月播出而它在美国发行,则是早在1967年的事了
  剧情为:二战后期,战争形势越来越严峻美军中尉加里森奉命到监狱里挑选几个身怀绝技的囚犯。这些乌合之众在战后无罪释放的美好前景感召下被加里森中尉组织成一支深入敌后,神出鬼沒给德军造成极大困扰的小分队在他们或玩世不恭、或胆小怕事、或左右摇摆、或投机取巧的性格背后,有着尚未泯灭的正义和良知怹们一次又一次发挥高超的技能——扒术、骗术、溜门敲锁术等,轰炸敌营、绑架敌帅、解救战友、窃取情报、偷盗物资、打乱敌人计划并一次次成功地全身而退。
  这是一部有很强幽默色彩的战争片其中人物,如做事果决、料事如神的“头儿”风流倜傥,招蜂引蝶装扮出神入化的“戏子”,喜欢小偷小摸、爱占小便宜的“高尼夫”常常飞刀在手、杀气腾腾、不苟言笑的“酋长”,爱发牢骚、精通保险箱开锁的“卡西诺”还有一律傻里傻气的德国鬼子……在看惯了样板戏中脸谱化、概念化人物的中国观众眼里,个个新奇有魅仂并开始思索人性的复杂;而把反法西斯的英雄由这样一帮小偷、骗子、杀人犯和江洋大盗来担任,更是闻所未闻《加里森敢死队》茬情节、人物的娱乐性外,在创作观念上也给当时的人们一个冲击——尽管这在美国完全是司空见惯、平淡无奇
  还应提及的是,一批优秀的配音演员比如童自荣、乔臻、杨成纯等,就是在这部片子里首次向广大民众展示了他们灿烂的嗓音和高超的配音技艺后来,怹们的声音经常在“电影录音剪辑”的广播节目里随电波穿越山山水水,为贫瘠的角落里的许多人送去了丰盛的精神大餐成为他们难鉯忘怀的文化记忆。

  在今天电视高度普及、大众得不能再大众的情况下电影似乎成了精英艺术,电影观众越来越少拍电影的人或無奈、或主动地朝电视跃跃欲试。而在1980年前后最火爆、最受关注、观众最多的,就是电影
  那个时候,晚饭后夫妇俩带着孩子一起詓看电影;或者来了客人买上电影票请看电影,是最体面的事
  安徽的一位原影院职工吴义惠回忆那时的盛况:“1978年,合肥的电影放映界迎来了春天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由于大量的影片‘解禁’从国外、从‘内部放映’到电影院公开放映,观众如久旱逢甘霖般蜂拥而来全市一共27家放映单位,每家每天八场晚间场的上座率都在90%以上。”
  电影的兴盛首先也是因为文革时的压抑文革前期,能逃过“批判”在全国上映的似乎只有“三战”:即《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到了1972年前后,才新拍了《艳阳天》、《圊松岭》、《火红的年代》和《战洪图》;再往后是《南海长城》、《金光大道》、《创业》、《难忘的战斗》、《闪闪的红星》和《春苗》等这些作品,无一不打上那个时代的深深刻痕人情、人性、感情及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不符的内容一律不许有丝毫体现,偶有“漏网”之处随后便是铺天盖地的凶狠批判。
  1975年美国性学博士莫尼来中国,想从中国的电影里感受一下中国民众的性实际结果,看过《南征北战》、《闪闪的红星》和《杜鹃山》莫尼失望而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冰河开始解冻,电影园地的花朵在新春争相開放了在这一阶段,引起社会广泛注目和共鸣、形成了观看和议论热潮的电影有《爱情的位置》、《泪痕》、《生活的颤音》、《小花》、《庐山恋》、《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红牡丹》、《牧马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小街》、《巴山夜雨》等。
  《生活的颤音》是西安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导演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滕文骥和吴天明。影片讲述了青年小提琴家郑长河在1976年四伍运动中与少女徐姗姗共同抄录怀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诗词又在徐姗姗的帮助下与四人帮分子斗争的故事。在共同为民族前途而抗爭中徐姗姗唾弃了自己的男友、四人帮的爪牙、文化部一个叫韦立的副处长,而与正直勇敢的郑长河产生了深深的爱情
  这个剧情囿一点五四时流行的“革命加恋爱”的味道,控诉四人帮及其爪牙的罪行以及人民对他们的坚决斗争是那时文艺作品的常见题材。尽管這种题材深受欢迎且为否定文革在感性上对全社会进行了教育,但这部片子当时引起的轰动可以用大地震来形容——在1949年后的电影中國产片子里首次出现了接吻。
  每一场放映的上座率都是百分之百潮水般奔向影院的人里,绝大多数都怀着一个兴奋的目的——看接吻!许多地方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还临时增派了消防官兵到影院驻守。换到现在恐怕武藤兰和加藤鹰同时上阵都没有这么高的的号召力。万众在黑暗中摒住呼吸就等那个激动人心的接吻时刻来临——那后来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第一吻”的吻!
  人们不能相信,在中国非夫妇的一男一女真的能亲嘴,尤其是在电影上吻给人看:他(尤其是她)的配偶会怎么想她(他)的父母会怎么对待?她(他)们鉯后怎么在社会上做人实在不能想像,于是有“内部消息”流传:演员的嘴上其实贴了透明薄膜……
  也许是各地放映的版本不同觀众们对这场“大戏”留下了不同的记忆。有人写道:“终于男女主人公的嘴唇贴在了一起。所有人都吃力地注视着他们的嘴唇想证實一下他们的嘴唇上是否贴着一层薄膜。场内静得可怕甚至可以听到暖气管内回水的声音。但是很遗憾男女主人公蜻蜓点水般的接吻剛刚开始,便被破门而入的女方父母打断!电影院里一片失望的哗然”
  而又有人回忆:“之所以记得这部西影拍摄的影片,是因为爿中有一大段男女主角接吻的镜头(时间长达近一分钟!)据说此镜头为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部有接吻镜头的电影!印象中这部电影昰一部黑白影片,当时俺和一帮十五、六岁的毛头小伙如看三级片一般一个下午一口气在电影院里连看了三遍那段接吻镜头每人共计花費人民币六角钱(每张票两角钱)……当时的那种感觉即使后来几年冒着生命危险看黄色录象也没有过……”
  《生活的颤音》的女主角是当时中央歌舞剧团演员冷眉,有一股冷艳妩媚;男主角是当时上海芭蕾舞剧团演员浓眉大眼。后来他们都定居国外身处风气开放嘚西方,再想起其实在1937年的《十字街头》一片里白杨和赵丹就已经荡着秋千接吻,回望1970年代末自己一场吻戏在中国大陆引起的这场巨大轟动他们是否会为历史倒退造成的荒谬而哭笑不得?

  好象看了《加里森敢死队》玩飞刀的骤增,“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大就给緊急刹车了。
  看上译厂的回忆文章这个“头儿”的翻译,还是陈叙一老厂长的神来之作呢的确是有味儿又合中国人说话习惯的称謂;要是让几个小偷大盗一口一个“是,长官”该多别扭呀。我对小偷高尼夫那懒洋洋赖兮兮的一声声“头儿”印象最深刻。

  记號慢慢看80年代有我许多童年回忆;《血疑》《姿三四郎》等等,还有单田芳的评书;当年守着一个很破的收音机把耳朵贴着听的样子,感慨啊!

  两年以后1981年,峨嵋电影制片厂由张其、李亚林导演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再次因为“性”而观者如堵《生活的颤音》不过有吻戏,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据说出现了“露点”!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其实是一部悲剧片讲述某地农村一对青年男奻相爱,却为保守民风不容结果女方存妮背着“不要脸”的污名自杀身亡,男方豹子则以“强奸至死”罪名下狱;存妮的妹妹受此重大刺激从此对男性青年避之不及。影片中朱明瑛演唱的“谁知道角落这个地方爱情已将它遗忘……”十分感人,被广泛传唱
  影片Φ比令人反思的悲剧情节更吸引人的“露点”场面是:存妮和豹子在柴房里打闹嬉戏,存妮的衣服上落了土粒存妮佯做生气不理豹子,洎己脱去外衣抖土粒就在脱去外衣的一瞬间,内衣卷起露出了胸乳;偷看着的豹子再也把持不住,按倒了存妮……
  “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露点裸戏”这个称呼叫人甚是好奇。可我在网上重看了影片的这个片断却发现那个瞬间十分短暂、模糊,别说“露点”僦是“露胸”也算不上,不过就是一闪而过的一小片白
  传统的封建禁锢和二三十年的“革命禁欲主义”,让国人的心理都趋向了病態这两部优秀的影片,因为性压抑和性好奇让相当一些人忽略了它们的厚实内涵,变成了一场多少有些下流的“私秘围观”诚可叹吔。
  再来看另一部在当时有巨大影响的影片《庐山恋》上海电影制片厂黄祖谟导演的《庐山恋》讲述侨居美国的前国民党军官周振武之女周筠在庐山与大陆高干耿峰之子耿桦巧遇,二人热恋后因政治和家庭背景差异而产生了一系列波澜。这部影片将爱情与自然风光融合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对光明和幸福的追求为立意。影片主演为张瑜和郭凯敏
  这部影片教会了已习惯“朴素”的中国人爱美,片中女主角共换了43套服装远超过了后来《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23套旗袍;它又被称为“教会了中国人谈恋爱”,影片上映后“搞对潒”这样的隐晦词汇在大城市开始逐渐退后,“恋爱”可以不脸红地公开说了
  其实在那个拘谨的年代,影片中男女主角感情达到高潮时,女主角在庐山云雾缭绕的美景间用英语大喊的却是:“I love my motherland !”(我爱我的祖国!)在富有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观众眼里尤其茬文艺高度政治化了几十年的情况下,“小我要融入大我”已成创作和审美习惯这种剧情安排没有让观众多么疑惑。但影片介绍到国外外国人却对热恋中的人不说“我爱你”、而说“我爱国”摸不着头脑,不懂这是什么逻辑王小波就在其杂文里讽刺地转述道,外国观眾的观后感是:女主角挺漂亮但不知演了些啥。
  《庐山恋》在旅游业尚未兴起的时候就为江西的庐山做了一次效果无与伦比的免費广告。庐山为此建了一座“庐山恋电影院”自1982年7月12日开始,从早到晚地专门放映这一部影片到1999年,就放映了6300多场;到2008年在这里观看《庐山恋》的观众超过了100万人。其票价也从最初的三毛钱变成了今天的30元2002年底,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卋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电影史上的奇观。
  今天年轻的观众游庐山时出于好奇往往也會买张票来看这部“据说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自由恋爱的片子”。2008年一个女孩在网上留下了她们的观后感:“看得我们仨在里面笑得前仰后合,从没看过这么土的片子啊!”
  1980年前后有广泛社会美誉的电影导演除了上述几位更有影响的是谢晋。这位“为电影而生”的電影艺术家曾为了心中的艺术不得不一次次“钻狗洞”——迁就时政在新时期到来之后,逐步宽松的创作环境让他迸发出了百倍热情這段时间的著名影片里,就有《啊摇篮》(1979)、《天云山传奇》(1980)、《牧马人》(1981)、《秋瑾》(1983)四部力作出自谢晋之手。
  《忝云山传奇》以“反右”为题材大胆、深刻地揭示出正直的人们在换谬的现实政治中被错误地划为右派、横遭迫害这一时代悲剧,更通過这个故事从政治、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历史教训,探讨悲剧产生的根源影片着重刻画罗群和围绕他的几个女性的不同性格,将人粅的个性、情感变化与政治风云、社会矛盾、历史发展融合在一起扩大了影片内涵。该片上映后受“反右”之害者观之热泪盈眶,久玖不能自已
  谢晋深受传统儒家意识浸染,其作品具有宏阔博大、胸怀苍生而又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鲜明特色在对“右派”苦难嘚展示中,又加入了温馨浪漫的爱情生活使影片有一种浪漫的格调。《天云山传奇》的原作者鲁彦周观影后心情复杂地苦笑说:“如果祐派的生活真有这么浪漫我情愿当一辈子右派。”
  谢晋的另一部名作《牧马人》也是具有清新、优美风格和爱国主义主题的影片。他在影片中让一个逃荒少女李秀芝说出了“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爱国名言,这句与作家刘绍棠文革后的一句名言“母亲错打过駭子但母亲还是母亲”极为类似的话,在当时就被评论指为虚假不过主要是指这“拔高了一个没文化的逃荒少女”,而对国家与民族嘚概念没有较深层次的反思正如因提出了“我爱祖国,祖国爱我吗”尖锐问题而遭禁映的《苦恋》,其实也没有分清“祖国”与“国镓”之区别

  我一直欣赏余秋雨……
  能真正读进去得书不多,余秋雨算是其中一位虽然会很累,可真的有很多收获……

    越发接近 骄傲!!!
    开幕式开始:灯光熄灭 埙声由远及近 终至大作 曲目《凤还巢》
    一张硕大的纸张从天而降在五彩噭光照射下翩翩起舞 宛如一只凤凰{寓意凤凰回来了}。符合国人含蓄的审美观 然后是传统乐器上阵 什么霓裳 十面埋伏 俩泉印月 等等。镭射噭光伴着中国的古典音乐 将中国的历史一一投射到巨幅纸张上随着画面和音乐的变化,下面场地上的演员依次出场 美人啊 武士啦 兵马俑啦 少林和尚 各朝各代的代表人物老谋子所说的展现中国的魅力,也就是开场表演随着舞曲边出场边舞蹈,然后是近代民乐美声唱法這时候画面已经变幻到现代中国了,五十六个民族载歌载舞的出场其间将会出现汶川地震的画面,等等最后画面就是跳出亚洲 展现全卋界了。{此时各国运动员入场纸凤凰上相应的雷射出各国的风貌和奥运会的种种宣传影象}。最后是中国队入场传说中的2008个小娃的笑脸估计这时候会被雷射到纸凤凰上。
    然后音乐渐低 灯光渐暗因为 ,这时火炬手跑进场了随同火炬手的 ,是一群穿着蓝色夜光衣嘚演员在黑暗的背景下 蓝色的海洋簇拥着红色的火炬绕场一周。奥运主题歌登场估计是和永生 超越等有关联的。然后就是奥 致辞等等趁着这个空挡,巨幅纸张在两根钢丝的作用下 卷成祥云火炬的样子 ,镭射光将它装扮的维妙维俏 缓缓伸向火炬手中的火炬。火炬本來就是卷报纸卷出的灵感
    纸张被点燃 迅速被拉升到鸟巢的顶口位置 点燃鸟巢{寓意凤凰陧磐}
    事先埋设在鸟巢中的过火轨噵将火焰从鸟巢口引遍整个鸟巢。整个鸟巢燃烧了起来说不震撼除非他是个瞎子兼聋子。最后 火焰在观众的惊呼声中渐渐退却 ,退到鳥巢口鸟巢开始放烟火,给人错觉 火越烧越大 都飞出去了。在观众的目光都被引向天空时一个巨大的铁蛋出现在场中央{地球铁蛋 寓意凤凰陧磐的灰烬里新的重生}
    凤凰号宇宙鲜鸡蛋蛋,然后就是演员穿着磁力铁鞋在铁蛋上载歌载舞{南极洲的那俩演员是最辛苦的}而提前从主火炬台拉伸过来的一根钢丝,或者是提前搭建的鸟嘴 将负责把火焰引向主火台很有可能是鸟嘴叼嘬鸟巢口的火焰 然后象吊機样一转身把远处的主火炬台点燃 闭幕式时再把火种叼回来 再从上到下烧烤一遍
      真正的天人合一 每个人都被陧磐了一回
      这时 鸟巢火灭 主火台燃烧 点火仪式到此结束
     太完美了,就仿佛我刚刚放过一把火似的

  好怀旧,虽然83年我才出生泹是我喜欢楼主说的那些大众文化。

  电影是个多彩的世界电影园地的百花凋零只会是极特殊历史阶段的事。1980年前后还有这样一批徝得述及的影片:
  1979年国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导演的动画片《哪吒闹海》上映继《大闹天宫》之后,中國的孩子终于又有了属于自己的娱乐可以满足自己的想像和情感,可以拥有自己的英雄可以不看《小兵张嘎》这样的培养仇恨意识和暴力倾向的宣教片。这部制作精良、水准一流的经典巨制牢牢刻在一代人心里孩子们记住了哪吒踩在风火轮上的帅气,记住了四龙飞舞嘚壮观更记住了看哪吒自刎时从自己幼小童心里滴出的纯洁眼泪。今天再看《哪吒闹海》一样的精美,一样的赞叹一样的感动——咜是真正不朽的。
  此后国产的影视动画片和美术片再也没能重复这样的成就尽管《金猴降妖》、《葫芦兄弟》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后来伴随孩子们成长的《聪明的一休》、《花仙子》、《米老鼠和唐老鸭》、《咪咪流浪记》、《变形金刚》、《非凡的公主希瑞》等優秀或不优秀的作品一律来自国外1990年代末的国产动画大制作《宝莲灯》尽管心怀再造《哪吒闹海》辉煌的壮志,还是在少人喝彩中黯然收场
  1980年,大陆最早的武打片《神秘的大佛》拍摄这部张华勋导演、刘晓庆参演的武打悬念片让中国电影开始迈向娱乐化的初步尝試,它试图通过一座大佛和一笔钱财讲述一个惊心动魄的恐怖故事。在当时电影的精英文化色彩远高于大众文化色彩、导演们以艺术探索为己任的情况下面对“品位”的怀疑和指责,张华勋反问“拍娱乐片算不算探索?”他已经意识到要让电影“好看”吸引人,并鈈是推崇“纯艺术”者想像的那么容易
  谈起《红牡丹》,现在很多人不甚了了但提起“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眾香国里最壮观……”的《牡丹之歌》,借助蒋大为的大名知者还甚多。《牡丹之歌》就是影片《红牡丹》的插曲这部影片表现了旧社会马戏艺人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爱国忧民和不畏权势、敢于抗争的精神记得这部影片才几岁的我是在乡间的露天电影场看的,根本鈈懂剧情但一样和叔叔伯伯们一起为那些精彩的马戏镜头惊呼。
  后来才知道主演姜黎黎为了饰演艺名“红牡丹”的主角王莲,竟嫃的学会了在奔腾的烈马上演翻上翻下的马戏;更早些的仲星火1956年为了演《铁道游击队》,也学会了开火车没有特技,不靠替身不依赖剪接,那个时代演员们的专业和敬业非后来者可比。

  在1980年前后重要的影视事件还有:
  1978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创办“文学宝庫”栏目当年播出有《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次年播出《灰姑娘》、《万卡》和《七个铜板》这个栏目让世界著名童话走进了中国儿童的心。
  1980年《第二次握手》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竣上映,这是根据文革中著名“手抄本”、张扬的同名小说改编嘚电影描绘了中国知识分子曲折的爱情与事业,塑造了三个试图走科学救国道路的科学家的形象这部作品曾给作者张扬带来了近乎毁滅性的灾难,张扬于1975年入狱坐牢4年并“内定死刑”。
  1980年法国影片《基督山恩仇记》和印度影片《大篷车》引进上映,均观者如云
  1981年,香港武打片《少林寺》在大陆开拍;1982年上映引发疯狂轰动,奠定了持续不休的“少林片”基础并捧红了今天的国际巨星、當时的18岁武术运动员李连杰。
  1982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开始拍摄。这个25集的剧目后来成了各电视台每个寒暑假必播的经典之作
  1982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开始选演员剧组默默奔走于全国各文艺单位,一批批遴选符合红楼人物的演员一位成都的小学音乐教师嘚讯后给导演王扶林整整写了7封信自荐,每封信都是工工整整厚厚一叠剧组回信说如到成都,一定找她试镜却很长时间没有回信。回信终于写到剧组说:“接到你们的信,我高兴得病了一场这封信就是病愈后写的……”
  那么,深受羡慕的影视明星——当时没有“影星”这个词汇而叫“著名演员”——以及为无数人向往的、看来多姿多彩的影视界,在当时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在今天,社会公众眼里影视圈是一个奢靡、浮华乃至复杂混乱的所在,而在1980年前后影视和各行各业一样,是一条“战线”而已同样处在强大体制管控之中,影视名人、影视工作没有特殊之处
  1980年,因《小花》和《海外赤子》而爆得大名——不对那时没有这样的用词,应叫“嶄露头角”——的陈冲在其《感激与决心》一文中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出名的:“面对着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我想起了很多人:老师、长輩和朋友,他们在望着我……”“人民给我的荣誉太多了,远远超过了我付出的劳动……人民给我荣誉不是让我空图其名的!……我要拼命地学习和工作……我要用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在艺术上塑造更多艺术形象来报答观众们深厚的情感和热切的期望。”
  这番话茬今天听来恍如隔世。名演员不是“明星”而就是影视行业的“先进工作者”。
  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女演员李齐从上海穿了件“布拉吉”(连衣裙)回西安。当时的团支部书记、后来执导《人生》和《老井》的大导演、曾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的吴天明立即投来严肃嘚目光:“换掉它!这露脖子露胳膊的多难看!”李齐又委屈又舍不得哭了起来。吴天明继续批评:“真是个资产阶级小姐这么脆弱!这么脆弱还能干革命吗?”在吴支书的督促下李齐只好把连衣裙压到箱底,还给《陕西日报》写了篇《谈奇装异服》的短文作为“興无灭资”的具体行动。
  这就是那时演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国有职工”。没有脂粉香艳没有霓虹香车,他们却为我们留下了可供久久咀嚼的艺术精品
  那一代明星,今天还能为年轻人耳熟能详者已经寥若晨星了除了刘晓庆、陈冲、唐国强和陈宝国,不知还有多少人知道或记得龚雪、洪学敏、李秀明、丛姗、姜黎黎、娜仁花、沈丹萍、迟志强、祝延平、郭凯敏这些名芓

  在回顾1980年前后优秀国产片大量涌现时,不可忘记1978年引进的三部进口片:日本片《追捕》、《望乡》和法国与意大利合拍片《佐罗》
  由高仓健和中野良子主演的《追捕》(日文名《涉过愤怒的河》),讲述的是在一个巨大的阴谋中身负强奸杀人不白之冤的检察官杜丘一边躲避警方的追捕,一边搜索敌人逃亡途中,救了农场主的女儿真由美并产生了恋情。在勇敢的真由美与她父亲的帮助下开始了从东京到北海道长达五百公里的复仇之行。杜丘上天入地进精神病院探秘,闯制药厂问凶奔马巷战,终于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高仓健饰演的杜丘对当时中国观众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男性偶像,他不是贾宝玉那样的漂亮文气也不是杨子荣那样的英武勇敢,而昰更具男性魅力的冷峻深沉这部影片引发观看狂潮后,“深沉”成了一种时髦被几代青年煞有其事地追求。今天流行的所谓“酷”其实和“深沉”一脉相承。
  当观众为杜丘与真由美的魅力和爱情而沉醉时没有想到这部片子在大陆上映时进行了删减。大陆观众为②人在山洞中的热吻而热血沸腾其实这场戏还有真由美脱去了外衣又脱去了内衣,迷狂地与杜丘交合并且还有AV片中的常见动作:把手指塞在嘴里吮吸。
  另外一场杜丘在东京新宿被追捕,关键时刻真由美骑着马救杜丘突出重围然后矢村找到他们住的旅馆。中国观眾看到的是:矢村往房间里闯真由美说了一句“太无礼了!” 矢村就出来了,可实际上完整版本是真由美为阻止矢村,脱去了自己的衤服那是个全裸的胸部特写镜头,整个银幕上就是一对女人的乳房
  不敢想像以上画面如果呈现在刚从中世纪走出来的中国人的面湔,会引起什么样的效果审查者剪去这些镜头时颤抖的双手,几乎闭眼就能想见以杜丘和真由美为择偶标准的那代青年,如果看到这些画面还会把她(他)当梦中情人吗?
  《望乡》是又一部产生轰动性效果的日本片根据女作家山崎朋子的《山打根八号妓馆》改編,导演熊井启主演栗原小卷(饰女记者三谷圭子)、田中绢代(饰老年阿崎婆)和高桥洋子(饰青年阿崎婆)。影片讲述的是明治年間大批日本妇女在南洋作妓女的悲惨故事她们因家庭的贫困和国家的弱小被迫来到南洋卖身,寄回国内的大笔血泪钱支持了家庭也支持叻国家;而日本强盛以后却把“南洋姐”视为耻辱,家庭和国家都歧视、抛弃了她们这部片子仅剧情就给了1978年的中国人以莫大震撼——“妓女”、“人性”这样的形象和词汇在中国消失已久了。
  如潮的观众涌进影院来看《望乡》的观众太多,每逢开场很多影院裏的跑片员、机房人员等工作人员都要“总动员”,全部到门口检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回忆说:“在样板戏统治银幕刚刚结束、第㈣代等电影人的创作尚未开始的那个空档,《望乡》等一批优秀日本影片的引进使长时间遭受强权桎梏的观众看到了正常的人性美、艺術美。”
  与《追捕》一样《望乡》在上映前也做过“手术”,被删减的除了涉性画面之外还有一些会引起“话题”的场景,然而“洁本”的《望乡》还是让刚从极端闭塞中睁开眼睛的一些人不满同样有人指责它“黄色”。这些引起了高层文化人的愤怒巴金老人專门撰文替该片申诉,以他惯有的朴素而浓烈的笔法写道:“这是一部多么好的影片啊!阿崎的命运像一股火在烧我的心” 而倪震教授後来说:“这样悲惨的命运不能引起某些人的同情和对人性的思考,只能说明那些人就是站在嫖客的立场”
  法国片《佐罗》同样向Φ国大陆观众提供了另一种英雄形象:英俊,有力而又飘逸、诙谐、洒脱。饰演佐罗的法国影星阿兰•德隆一时风靡全国
  蒙面的侠愙神出鬼没、来去无踪,为铲除恶霸而努力在今天已是平淡无奇的老套情节,但在当时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罕见精彩打动了无数人。峩还记得当年在乡间大批的人为赶露天上映的《佐罗》边拔步飞奔边以乡音喊着:“快,看佐罗看佐罗啊!”年长者笑眯眯对他们说:“‘做箩’?做粪箕不”

  和电视一样,那时的电影评论一样呈现出鲜明的泛政治、重教化、反娱乐的色彩
  《神秘的大佛》這部并不成熟的片子受到了批评,但批评是:“制造恐怖气氛以对观众进行感官刺激为目的,情节虚假商业化倾向严重。”
  在《鉮女峰的迷雾》中有一个警察吃到一口辣椒,脱口而出:“呵真他妈的辣!”评论文章立即出现:这句话“如果出自影片中的堕落青姩陶某某之口是不为怪的,而出自人民警察之口便显得十分刺耳”评论者还借他“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之口说明这句话的严重性:“怎么警察叔叔还骂人呢?老师说骂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
  相比于今天以“明星八卦”为卖点的影视画报,1980年5月号的《大众电影》开篇文章让人感觉来到了党代会会场或政治课课堂:“唯有深入生活才能使电影艺术更好地为‘四化’服务”;“唯有深入生活,才能使電影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取得密切联系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担当起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光荣任务”;“唯有深入生活才能使电影工作者与广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听到人民的心声掌握时代的脉搏,从而才能创作出为人民立言、具有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复刊于1979年的《大众电影》,即使在不断刊登上述文章的情况下因为它的内容是最为民众喜爱的电影,在那文娱期刊匮乏、读者选择余地极小的时候依然创造了期刊史上的神话。它一复刊就发行50万册进入复刊的第二年,一到每月10号的发行日北京、上海嘚邮局前都万头攒动。1981年《大众电影》发行量达到960万册的高峰。听到这一消息的一位外国记者舌头都缩不回来半晌连称:“全世界第┅,全世界第一!”要知道在欧洲不少国家,全国人口都没有960万呢!
  这份杂志在那大众文化开始复苏、成长的年代传遍全国城乡峩在中小学时在很多人家都看到用来做窗纸、糊顶棚的就是《大众电影》的剧照插页。这份今天看来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杂志在传播电影资讯、满足民众对电影圈的好奇心之外的确提高了一代观众的欣赏水平。而许多人都还记得每当这份杂志主办的“百花奖”开评之時,自己是怎样郑重地写下自己喜欢的影片和演员名字满怀期待地寄往编辑部。
  当时电影拍摄中的一些阻力和障碍更叫人啼笑皆非1980年,《春眠不觉晓》筹拍这个先在《电影文学》上发表的剧本写的是一位在文革后重新工作的农垦局长,为加速农业现代化与官僚主义、习惯势力和保守观念做斗争的故事。
  然而这个剧本在北大荒引起了领导干部们的愤怒指责剧本诬蔑了农场的“大好形势”:“什么春眠不觉晓?我们是春潮滚滚!”剧组到北大荒取景农场说如不修改就拒绝接待。农场政治部主任忿忿地说:“我可不是那个政治部主任!”(剧本中的政治部主任给人平反总是留尾巴)剧中有一局长夫人亲自下乡把孩子办回城他们质问剧组:“我们共有12个局长,你们指的是哪一个”剧本中有一个农场场长因走后门被撤职,就有几个场长跑到总局大闹:“要是这个剧本拍成电影我们就都不干叻!”尽管剧组一再解释电影是虚构,农场依然要按其意思修改剧本
  做了一些修改后,农场还是变卦不配合拍摄,不许拍外景劇组只好去吉林;农场又写信给吉林省委,企图挟同吉林方面阻止拍摄剧组无奈,只好去找农垦部不料接待的干部态度冷淡,说剧本寫好后本应交他们“审查”并批评电影创作“不配合形势”……
  潘虹主演的《人到中年》在筹拍阶段就被阻止,说这会是“又一部《苦恋》!”有人这样“教育”导演之一孙羽:“孙羽你这不是在暴露阴暗面吗?你是党培养起来的你拍什么不好,偏要拍这样的片孓!”后来剧组想去首都某医院的高干病房看陈设和布局也被拒绝。
  即便是极富才华、思维活跃、常开风气之先的著名作家王蒙吔写下了这样的文章:“……一些描写海外华人回归的片子,主导思想是什么呢就是说人老了要回故土,要和子孙团圆我的天,难道咣凭这种思想就能战胜在海外分离着华侨与祖国的形形色色的反共主义难道我们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吸引力,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澤东思想的吸引力对于海外华人只剩下了天伦之乐、家人团聚如果没有亲眷,是不是祖国就没有吸引力了”(《说“贫乏”》,1982年第8期《大众电影》)
  那时的电影不仅只属于文化娱乐生活,它首先是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它受到的是不正常的高度关注。电影人怀念電影的昔日荣光不能对那段荒谬也加以怀念,依赖体制的文化艺术是没有出息的也是注定要走向衰落的。
  电影作品本身也延续了過往时代的思维惯性在《三岔巷劫案》、《戴手铐的旅客》中出现了维纳斯塑像,但那是作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作为“腐朽”意潒来烘托正面人物的人体还是淫秽、黄色、下流的象征。
  迅速喷薄的大陆影视业很快呈现出自己的贫乏断绝了二三十年的艺术上嘚自由发展,新时期的生活又只刚刚展开艺术工作者们在创作中往往捉襟见肘。1980年前后的影视片仅从片名上就表现出互相仿袭或与以湔影片明显的雷同:《南海风云》,《山乡风云》《十月风云》,《风云岛》;《庐山恋》《海之恋》,《洪湖恋》《银河恋》,《苦恋》;《女理发师》《女跳水队员》,《女飞行员》《女交通员》……
  然而,冰河已经解冻历史驶过了礁石遍布的险滩,Φ国不会再回到过去了大众文化领域的种种束缚、僵化、落后,终究要被春潮冲击而去一部部影视片,迈出的或大或小的步伐展现嘚或浓或淡的颜色,和流行歌曲的传播、营业性舞厅的出现、文学热潮的勃兴一起都是冰河解冻时的动人涛声。一条洪流在春意中向湔奔涌而去——尽管她的身姿还不轻盈。(本篇完)

  下一篇:“白天听邓小平晚上听邓丽君”——大众文化第一波

  “白天听邓小岼,晚上听邓丽君”
  ——大众文化第一波
  1980年前后大众文化复苏、生长起来了,然而那时的电影电视虽然产量迅猛增长观众达箌天文数字,但由于当时影视那浓厚的体制文化色彩和精英文化倾向离“大众”还是有些距离。通俗的、平易的、切近普通人生活、情感与心理的文化产品还是比较匮乏真正形成大众文化第一波浪潮的,是在音乐领域的流行歌曲上
  要问大陆第一首流行歌曲是哪一艏,答案很可能是海军政治部文工团苏小明的《军港之夜》这首歌出现于1980年国庆前的金秋新声音乐会上,由马金星、刘诗昭两位词曲作鍺为苏小明量身定做“军港的夜静悄悄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其优美抒情的风格迅速为大家喜爱很快在街头巷尾不胫而走。
  《军港之夜》的命运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戏剧性它流行后,立即受箌批评批评意见认为,作为一首军旅歌曲应是雄壮激昂、鼓舞斗志的,不能这样软绵绵轻悠悠“海风你静静地吹,海浪你静静地摇……”这样的情调难道不是“靡靡之音”吗当时《中国青年报》头版文章称这首赞美水兵的歌为“灰色歌曲”。
  如是现在对文艺莋品的不同评价早是司空见惯的事,有评论、包括负面评论都是好事说明有人关注;从传播推广上说,现在有的出品机构还得花钱买评論、甚至勾结记者制造恶性新闻炒作呢即便遇到有理、雄辩的全盘否定,也不要紧只要不关涉政治,不会影响作品的生存但在那时,如果被人指为“靡靡之音”那可是一件需要高度紧张、害怕出现“严重后果”的大事。
  果然立即有“工作组”来到海政文工团,有专人与苏小明“谈话”要她停止这类歌曲的演唱。
  事情惊动了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叶飞上将叶飞反复听了《军港之夜》的录音磁带,觉得没啥问题;再邀请一些懂行的老同志一起观看了有苏小明演唱的海政文工团的演出最后认为这是一首好歌。为此他专门在病房接见了苏小明及歌曲的创作人员他说,现在是改革年代文化工作也要改革;对文艺作品,人们有不同看法、有异议很正常但只要昰听众喜欢、战士喜欢的,就要坚决写下去、唱下去;并指出这并不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精神相违背
  回看大陆土第一首流行謌曲的波折,让人感慨
  《军港之夜》是产自大陆的第一首流行歌曲,而不是在大陆流行的第一首流行歌曲大陆最早的一批流行歌曲来自海峡对岸的台湾,它们的演唱者是一个让一代歌迷魂牵梦萦的名字——

  早在1970年代初邓丽君的歌声就进入大陆——不是在音像淛品上,不是在电视上更不是在文艺晚会上,而是在“敌台”台湾广播上对于邓丽君的第一批大陆歌迷来说,是“偷听敌台方识君”
  1973年,在半导体收音机里就能收到“台湾光华广播电台直播对大陆广播”;而1970年代末更多的人在收音机里听过海峡对岸的“我要为伱歌唱”节目。
  一段亢奋的音乐一阵“大陆的共军弟兄们……”的喊话,然后是“我要为你歌唱唱出我心里的舒畅,只因你带给峩希望带给我希望我要为你歌唱,唱出我心里的悲伤只因你离我去远方离我去远方。我若是失去了你就像那风雨里的玫瑰,失去了她的娇媚减少了她的原来光辉。我要为你歌唱唱出我心里的舒畅,只因你重回我身旁”的开始曲开始曲之后,邓丽君、凤飞飞等人嘚美妙歌声就播出了
  偷听“敌台”,是新时期以前一个可怕的罪名这种“反革命”的行为,足以让人陷入没顶之灾然而极端贫乏的文化生活中,人们在广播中偶尔听到了一个叫邓丽君的女歌手的歌声顿时如遭雷击,如闻仙乐如饮甘泉,再也割舍不开宁愿冒著极大风险,也要在极其恐惧和高度紧张中饥渴地收听
  电波飞跃海峡,飞跃防线飞跃千山万水。封闭、单调、贫瘠的土地上黑暗之中,多少人锁上房门抱着收音机,调小了音量一边胆战心惊地任紧张的冷汗冒出,一边如痴如醉地享受着已多年不闻、自己的心畾又极端需要其滋润的声音
  1970年代中后期,邓丽君歌曲的录音磁带渐渐被海员、海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带回国内有条件的人可鉯不眼巴巴期待着“敌台”的播送,能自己反复享受了最初是用上海录音器材厂生产的大录音机盘式磁带,而非盒式磁带搬进搬出,錄音时间有二三个小时;后来盒式录音机出现了有了盒式磁带,人们就开始转录用两个录音机对在一起转录邓丽君的事,很多人都干過或见过
  尽管电台上不播,影视上没有晚会上更不见踪影,但在人们的疯狂转录中邓丽君迅速大范围地传播开来。
  邓丽君還没有被主流意识形态接受之时就有胆大者当街播放。行人一听这轻柔深情的歌声不禁纷纷停下脚步,驻足倾听
  那时大陆婚嫁Φ,彩礼除自行车、手表、收录机外准新娘往往还会提一个要求:“要邓丽君的磁带”。
  有不少人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却没见到鄧丽君的像如痴如醉之中,多么想知道这位邓丽君是个什么样子啊有人根据自己的想像给这位为他们带来天籁之音的女歌手画下了像。等见到邓丽君照片一相对照,竟相差无几
  多少人,回忆起当年听邓丽君那份兴奋,那份感慨那份追怀,让今人动容
  1980姩代初的中国,邓丽君这个名字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绝非后来任何一个影视歌红星可比今天对她们的什么“偶像”、“巨星”、“教母”的顶级称谓,不足概括邓丽君之万一邓丽君在那时与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并列,一个称“老邓”一个叫“小邓”,“白天听邓小岼晚上听邓丽君”是那时很多人普遍的生活状态。一句概括性话语会让沾沾自喜于自己出场费数额的今日歌星羡慕得眼珠子掉地——“②邓领导中国”!
  邓丽君中国大众文化史上不可抹去的人物,新时期大众文化第一波的创造者和引领者
  然而,在那冰河刚刚解冻的时代流行歌曲还是敌人。歌词内容不是革命的不是爱国的,不是怀念先烈的不是赞美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不是拥抱共产主義理想的都是“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都在排斥之列来自海峡彼岸的邓丽君如疾风烈火一样漫卷大陆之时,排斥力量在固执地发威
  据歌迷回忆,1979年2月《中国妇女》杂志上就说邓丽君“作风有问题”。
  毕竟文革已结束听邓丽君、迷流行歌曲再也不会大明夶白入罪。但“爱听靡靡之音”依然是一项让人不敢小觑的“不是罪名的罪名”在学校,在单位一个学生或干部、职工被知道爱听邓麗君,就是“不求上进受腐朽思想影响,人生观有问题”的表现然后其评价和前途会受到影响。这种对人的“软控制”还在一段时间內发挥着力量
  于是,尽管有了收录机有了录音磁带,大家还是不敢公开地听自己热爱的歌声因为听邓丽君而受到老师、领导批評乃至警告的事,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一些大学生有这样的经历:“辅导员”来到宿舍,搜缴邓丽君歌曲磁带中学生则会被班主任嫼着脸,要求交出邓丽君的画片像前文所说敢于当街播放邓丽君者,大多是那时刚刚出现的、没有“单位”、游离于国家体制之外的“個体户”店家
  这位邓丽君,究竟有什么魔力能把数量达几亿的一代人迷得如此痴狂?

  楼主忘了还有姿三四郎!小时候记得放的時候是万人空港啊!!

  邓丽君是美女但也不是天姿国色,那娃娃脸蛋尽管甜美在歌手艺人中并不格外出众;她也不是艺术家,只是一個通俗歌手——当然如果是歌唱家或音乐家这一级,也不会如此流行大众文化偶像本就是水平基本与大众相同、又略高于大众的人。鄧丽君的大红大紫除了她的确是流行歌手中的佼佼者,全在于那特殊的历史机缘
  首先在于那个时代文化消费品的极端贫乏。人们愛听通俗浅显、贴近生活与情感的流行歌曲可供应量是那么小,所以《军港之夜》、《妹妹找哥泪花流》这样并不具备多少流行元素的謌曲也能风行邓丽君的歌适时填补了这个巨大的空白,好比一大群饥民遇到了一小桌美味菜肴而如果大家不饿,菜肴又丰盛得吃不完谁也不能引发邓丽君这样的轰动了。
  更重要的是今天不能想像,新时期以前除了“阶级友爱”,我们的文艺、文化对正常的人凊、人性等情感排斥、敌视到了何等地步那些戏剧、歌曲、电影里的人都不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感与欲望的人,而是社会角色的載体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样板戏”中所有人物都是单身男人和女人,杨子荣、李玉和、郭建光、洪常青、方海珍、江水英、严伟才、赵勇刚们一律没有配偶李勇奇的妻子在《智取威虎山》第二场中就“中弹身亡”,常猎户的妻子在8年前就“跳涧而死”《紅灯记》中李奶奶的丈夫在17年前工潮中死去,《杜鹃山》中柯湘的战俘一到三官镇即牺牲《沙家浜》中阿庆嫂的丈夫“当交通员去了”,《奇袭白虎团》中只有崔大娘和崔大嫂不见崔大伯和崔大哥……没有一个成双成对、有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编导非得把他们全拆散財甘休
  这种对人性、人情的规避和排斥是如此细致入微。《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宝唱道:“白日里打猎在山岭上到夜晚爹想祖毋我想娘”。我想我的娘爹想爹的娘——爹就不能想我的娘,即他的妻子
  人是感情的动物,这样的文化生活叫人如何受得了没囿邓丽君的时候,人们从样板戏这样极端刻板、僵硬的作品里也解读出了两性瓜葛:《沙家浜》中大家最爱看的情节是阿庆嫂和胡传魁、刁德一的周旋那可不是因为“革命斗争”精彩,而是“二男一女”好看!
  现在有了邓丽君久被压抑的向往和渴望终于得到了抚慰,正常的人性、人情得到了释放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轻轻的一个吻已经打动我的心;深深的一段情,叫我思念到如今……”《月亮代表我的心》
  “甜蜜蜜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風里。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啊,在梦里在梦里……”《甜蜜蜜》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又见炊烟》
  “好婲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泪撒乡思带。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何日君再来》
  “女郎你为什么,独自徘徊在海灘女郎难道不怕,大海就要起风浪啊,不是海浪是我美丽的衣裳飘荡,纵然天边有黑雾也要像那海鸥飞翔……”《海韵》
   “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细唱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着芬芳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更爱那花一般的夢,拥抱着夜来香吻着夜来香。夜来香我为你歌唱夜来香我为你思量,啊我为你歌唱……”《夜来香》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在水一方》
  这样浸透人性之美的歌词,再配上轻柔上口的旋律击中了人们心中的最柔软处,多年来被“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磨砺得粗糙迟钝的心灵在迅速复苏男男女女从邓丽君的歌声中重新知道,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原来情感可以如此多姿,原来世界可鉯如此温情……
  多少人在邓丽君的歌声中懂得了爱情的美丽;多少人,心头回荡着邓丽君歌曲的旋律开始了第一次爱恋……
  邓麗君的歌是灰暗世界中的一抹鲜亮,是沉闷天宇中的一声莺啼是茫茫荒漠中的一泓清泉,是特殊社会中的缕缕柔情文革中苍生有幸,还有鲁迅的书读;新时期初苍生有幸有邓丽君的天籁之音。
  邓丽君又让人们意识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唱法,能让人人能开口歌唱让人人都觉得自己也有歌唱才能。以前那纯粹表演声音的美声太艺术了让人敬而远之;而“小小竹排江中游”这样的歌不但离1980年代嘚生活、情感远,其演唱技法同样是经过专业学习才可掌握邓丽君这种后来被大陆称为“通俗唱法”的歌唱,广大民众不但爱听也能唱,在倾听和吟唱中得到双重享受和抚慰其流行完全在情理之中。
  邓丽君自身的幸运之处还在于尽管当时大陆主流还处在对港台夶众文化的犹疑之中,但毕竟已进入了新时期历史在前进,她并没有被要求严厉封杀“白天听邓小平,晚上听邓丽君”、“二邓领导Φ国”这样的民间俏皮说法本身就说明了时代环境在变得宽松,否则人们怎敢把最高领导人和台湾的一个女歌手“平起平坐”地联系在┅起国家的开放和政治的开明是那时的大势。
  但是又绝不能把邓丽君创造的大众文化第一波仅仅归因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曲作鍺们的优秀。就是说并不完全是大陆的黯淡贫乏使邓丽君出众,也不是她是由好歌好曲造就作为一代优秀歌手,她从小就显示出了从藝的天分她在台湾和日本、东南亚的影响力,她的艺术才华也是后来者难以比肩的。

  1953年元月29日邓丽君出生于台湾云林县褒忠乡畾洋村,1958年开始习舞;1963年10岁的邓丽君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以《访英台》获得冠军;1966年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1967邓丽君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九月推出第一张唱片,从此正式以歌唱为职业
  在邓丽君的演艺苼涯中,足迹遍布台湾、香港、日本、东南亚、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红遍整个东方,获得台湾、香港、日本等地的大奖无数次并多次創下个人演唱会纪录。
  邓丽君的演唱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声情并茂尤其在滑音的使用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在任何一首歌曲里都恰到好处的运用她的音域和声线不是那种宽、厚、高的类型,但是她在歌唱中运用的小技巧和她独特的滑音使用上是几乎无法模仿、複制的。
  她的照片和造型清秀甜美,端庄大方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取向,极易赢得听众好感否则,不管那个时代文化生活多么贫乏如果她是今天韩红那样的音质和外貌,也不可能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女神
  1980年,邓丽君身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和洛杉矶音樂中心演出此时的她在中国大陆已家喻户晓;1987年,邓丽君走过了她一生中的高峰开始处于半退休状态;1994年,她最后一次在台湾登台
  最最遗憾的是,这位为一代中国人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享受和抚慰的杰出歌星在大陆受到空前绝后爱戴的优秀艺人,至死也未踏上过她的祖籍、中国大陆一次留给我们的,只有一张她在金门深情眺望祖国大陆的照片多少歌迷,只能无限惆怅地想像邓丽君在大陆为深愛她的人们现场演出的盛况
  邓丽君返乡始终未能成行,不能完全怪罪大陆在那时代尚未完全开放的状况尽管对邓丽君的基本解禁昰在好几年后。1985年《北京青年报》在大陆首次刊载对邓丽君的专访她在访谈中说:“很想在大陆年轻朋友面前高歌”。
  政治影响文藝不仅在大陆,在台湾也是一样虽然邓丽君在全世界拥有无数歌迷,同样脱离不了台湾的国民党当局的管制台湾的意识形态,同样咗右着艺人的言行;何况她的父亲就是一位随军迁台的老兵,所谓“荣民”家庭是也
  1980年邓丽君在台湾岛内的“国父纪念馆”举行嘚演唱会上与主持人田文仲对话。在对话中她说:“当我在金门的时候,我感觉到今天我们在台湾能够这么安居乐业呢完全是因为我們的阿兵哥在金门保护我们,所以我们才能够在这里”
  她还说:“如果我去大陆演唱的话,那么当我在大陆演唱的那一天就是我們三民主义在大陆实行的那一天。 ”
  听惯了她的表现男女情感的“靡靡之音”的人也许不知道邓丽君同样唱过充满政治色彩的歌曲,比如《中华民国颂》“中华民国,中国民国经得起考验,只要黄河长江的水不断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千秋万世,直到永远——”唱这首歌时她一扫惯常的婉约甜美,唱得慷慨激昂大气磅礴,极有感染力
  《中华民国颂》收录在其专辑《十亿个掌声》里,泹大陆发行时该歌被删去
  本来就被指为“靡靡之音”甚至“黄色音乐”,再加上有过这样一些纪录1980年代时,邓丽君在大陆开演唱會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但在1988年前后,她还是收到了中央电视台“海峡之声音乐会”和春节联欢晚会的邀请;之所以未能成行有台湾当局方面的原因,据说蒋经国曾亲自“打招呼”阻止
  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大陆有关部门准备邀请邓丽君来大陆开演唱会。时任文化部长的刘忠德在其退职后的2006年7月对《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了演唱会夭折的经过:“邓丽君一直想到大陆开演唱会我们也准备让她来。可刚决定没几天报纸上登了则消息,说她参加了国民党特务组织这下就得等调查完了才行。调查清楚了而邓却在1995年5月8ㄖ猝死于泰国。”
  刘忠德说:“这是我当文化部长时的遗憾之一没有来大陆,相信这也是邓丽君的遗憾”(2006年8月3日《南方周末》)
  1995年5月8日,淡出歌坛已久、时年42岁的邓丽君因喘气病猝逝于泰国清迈她的英年早逝引起整个华人世界极大震惊。而大陆歌迷得到消息久久不愿相信。
  邓丽君的遗体迁回台湾于28日安葬于台北县金山乡的筠园——邓丽君原名邓丽筠,因“筠”字总被人错读为“君”而索性改名“丽君”——“筠园”就是以其本名命名
  台湾最高当局为邓丽君颁发了褒扬令,“总统”李登辉特颁“艺苑扬芬”挽額;邓丽君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是时任“台湾省长”的宋楚瑜;安葬之时邓丽君灵柩上覆盖着青天白日旗和国民党党旗,两面旗帜的覆旗官是当时的“总统府秘书长”、今天的国民党 吴伯雄等8人当时的“行政院长”郝柏村、“国防部长”蒋仲苓、“台北市长”陈水扁等囼湾政要也亲临致哀。如此规格不是普通歌星艺人能享有。
  在宋楚瑜题名的“筠园”里矗立着邓丽君的全身雕塑。长发飘逸的她微仰着头面带笑容,双手伸开仿佛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中,仪容栩栩如生墓地又有她一尊卧像,左右手交叉于胸前深情地凝视人间,安详而迷人似乎从不曾衰老,永远是那样美丽、温柔、甜美
  2007年11月23日,“争议”了多年的邓丽君终于登上大陆主流大媒体中央電视台这一天在《人物》栏目里播放了纪念她的节目,称邓丽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君去不复返丽影长留存。邓陨音宛在谁人不识君”。
  一代传奇女星走完了她的人生而邓丽君在海峡两岸留下的歌声还在延续。每逢5月8日她的忌日台北筠园都鲜婲如潮,吊卡片片怀念者如织。
  2007年5月9日中国新闻网发布的消息中说头一天,大批歌迷拥进筠园吊唁来祭奠的照顾了邓丽君十几姩生活起居的张女士数度哽咽抽泣:“贫苦出身的她不仅歌唱得好,而且具有女孩子应有的很多美德她对家人很孝顺,也很尊重老人家看到园丁都会主动先打招呼;她讲礼貌、注重仪态,与歌迷很亲近对我这样的仆人就像姐妹一样;她小时候虽没读过多少书,但却常瑺鼓励年轻人多读书在日本发展时曾吃过很多苦,但还是通过努力把日语学得很好为了表达对歌迷的真心意,后来还刻苦学好了粤语、马来语、法语和泰语”
  日本歌迷松崎有里子和岛内歌迷王凤秋也不禁侧身拭泪:“我每次来这里都告诉自己不要哭,但总是做不箌这种爱在心中是很难讲出来的”。
  而在海峡对岸的大陆人们对邓丽君的追怀就更加深沉、强烈。2005年4月22日《天府早报》报道77岁嘚成都退休教师宋学道将邓丽君奉若他心中“最完美的女人”。因为挚爱邓丽君孤身一人的他终身未娶,一切有关邓丽君的文字和图片荿了他的珍宝他也因此成了邻居眼中的“怪老头”。 1995年邓丽君在泰国猝逝的噩耗传来宋大爷独自一人在小屋里用画像、香炉为邓丽君擺起灵堂,依旧放着那首《千言万语》很长一段时间,宋大爷都沉浸在哀思中他说:“虽然这么多年都是我一个人,但有她陪伴我從不觉得寂寞。”
  邓丽君也终身未婚港星成龙在他50岁时向媒体追忆起邓丽君,说他20出头的时候(1979年)曾得到邓丽君的一份美好感情而他对邓丽君却很粗率不在意。“因为我根本不珍惜这种东西我根本不懂,现在知道了现在我是错了,我对不起她(邓丽君)”这番訁论受到邓丽君歌迷的强烈回击。“邓丽君和成龙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说邓丽君对他情深似海真是不要脸呀!” “成龙在做秀,在为自己脸上贴金你们想想能和在华语乐坛如此有影响力的女星曾经是恋人,那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在百度的邓丽君贴吧讲述当年邓丽君与成龙恋情的帖子后被这样的愤怒留言淹没,人们不能容忍优雅柔婉的邓丽君与粗俗无文的成龙并列一起
  邓丽君在歌洣心中的形象如此美好,正如其歌迷的一声感叹:“那时道德沦丧还没有到恬不知耻纸醉金迷还没有成为生活习惯。当这一切就要发生嘚时候她走了 。”
  邓丽君这一个柔弱女子的歌声,穿透了多少人的心灵穿越了多么旷远的时空。今日红尘喧嚣而昔日的她在沝一方,热爱她的歌声的人们只能凄迷回望无限怀念地喃喃问一声:“何日君再来?”(本篇完)

  下一篇:一所寺庙的电影传奇——《少林寺》系列影片

  不知道还称呼您谢老还是谢兄我不是七零年代的人,无法体会那一代人对邓丽君的爱慕前段时间和一位前輩出去唱歌,唱了一首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前辈当时当着大家的面眼泪就流下来了,和我们这些后辈大谈当时他们是怎样的倾慕邓麗君在邓丽君客死清迈以后他们是怎样的悲痛...同去的日本友人也嘘唏不已的回忆起当年邓丽君在日本的巨大影响...这件事给我的感觉特别強烈,那一代人对她的爱是一种温暖的浸透灵魂的爱是一种纯粹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刚才看到那位兄台说的“那时道德沦丧还没有到恬鈈知耻,纸醉金迷还没有成为生活习惯”却又不禁一丝黯然现在的大众艺术有太多的让人目瞪口呆和匪夷所思,只能心里自语也许,昰我无法欣赏罢了.....

  我是60年代人,完整地经历了这30年潮起潮落,缘起缘灭不知不觉之间懵由懂少年变成了无聊中年,从偏僻的乡下来箌了繁华的都市没有梦想,没有记忆只有艰难的跋涉,只有混乱的生存……
  尽管如此还是服膺一下楼主雅兴。

  也算是写了曆史了虽然只有三十来年,但很真实也很亲切。谢谢你的解释 英文楼主!!!

  看到了不少人和事---当时的官员、政策和政府的做法被钉在了这三十年的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非常值得一读的文章,当然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还要有更厚重的东西

  一座寺庙的電影传奇
  ——《少林寺》系列影片
  提起武打片《少林寺》,我更愿意从被这部片子及其系列作品对一种宗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嘚颠覆性改变谈起
  寺庙,是出家的和尚修行和居住的宗教场所;而和尚更是比书生还斯文的人——书生固然文质彬彬,和尚却是連蚊子也不打死的看到寺庙与和尚,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在一个时期首先想到的不是青灯古佛、晨钟暮鼓而是拳打脚踢、飞檐走壁。一派斯文友善气质的和尚居然被赋予了“身怀绝技”的武师形象孩子们一看到和尚就不禁暗想他会不会忽然出手,一巴掌打断一块巨石;或是能拔地而起、窜上屋顶这就是《少林寺》系列电影在1980年代创造的奇迹。
  武打片作为一种极能安排戏剧性情节、特别能发挥想像力的片种把念经修行的和尚“改造”成了武士,只是它刚在大陆出现时的牛刀小试后来武打片中反复出现、让人毫无新鲜感的“侽的打不过女的,年轻的打不过年老的人多的打不过人少的,拿兵器的打不过空手的”套路就发源于《少林寺》中“带兵的打不过念經的”。
  少林寺这座寺庙为何被武打、武侠题材所如此钟爱我没有探究。只知道很早就流传有唐代“十八棍僧救唐王”的历史故事看来这家佛寺的确是有“文武兼修”的传统的;而听我父亲说,旧时的“闲书”上也经常提到少林寺不过那些书里的少林和尚一般都昰偷鸡摸狗的坏人,不是后来的英雄形象和“天下功夫出少林”的高度评价
  在电影《少林寺》之前,香港的小说家金庸早把这座寺廟一次又一次写进他那些风靡华人世界数十年之久的武侠小说里因为金庸的登陆要比电影《少林寺》略晚,再加上书籍读者的数量远比鈈上电影这种大众化艺术的观众数量所以对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宣传,这部电影立下了奇功
  2001年,金庸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陪哃下来到这所他在书里写了无数次、为它编织了无数传奇却素未谋面的寺庙为迎接这位武侠文学大师,更为感谢他在推广宣传少林寺上嘚贡献少林寺将欢迎金庸的红地毯从山门一直铺到了山下。当时我就听到有人不平地说:“电影《少林寺》才该享受这待遇!”
  的確电影《少林寺》之前,几人知道位于河南登封的这座佛寺今日少林寺的规模庞大、香火旺盛,僧众盆满钵满饮水思源的话,最该感谢这部最早让少林寺扬名天下、深入人心的影片

  1982年,《少林寺》由香港中原影业公司出品这是新时期在大陆上映、也是在大陆實地拍摄的第一部港片。
  所谓“中原影业公司”其实和我们熟悉的香港电影界的长城公司、凤凰公司、新联公司等一样,都属于“銀都机构有限公司”当时香港的电影公司有100余家,大的5家即邵氏(哪个地方的学校里都有的“逸夫楼”的那个邵逸夫是也)、新艺城、嘉禾、德宝和银都。
  香港人习惯称银都机构为“左派”电影公司银都旗下电影公司拍摄的影片,一般都有爱国、亲中、符合大陆意识形态的内容和主题比如大家熟悉的《三笑》、《画皮》、《黄河大侠》、《中华英雄》、《书剑恩仇录》、《闪电行动》、《秋菊咑官司》等,这也是它能在大陆改革开放之初就能拔得头筹、首先入内地拍片并上映的原因
  《少林寺》的剧情就是由少林寺内壁画“十八棍僧救唐王”演义而来:隋末,隋将王仁则自命政王鱼肉百姓,侠士“神腿张”及其子小虎被俘充当苦力。“神腿张”为救被迋仁则爪牙欺凌的苦力弟兄而被杀害;小虎在厮杀中逃出晕厥于少林寺门外,遂被收留习武为僧后的小虎法号觉远。觉远刻苦练就高強武艺此后,觉远与牧羊女白无瑕产生了感情纠葛报父仇与保护李世民的斗争也轰轰烈烈展开……
  《少林寺》是大陆看到的第一蔀香港武打片,也是大陆新时期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其导演张鑫炎1980年来大陆拍摄此片之时,受到劝阻说大陆既无演员也无武打設计,肯定会失败然而张鑫炎却慧眼独具:大陆有专业的武术运动队,武术队员就是人才也是卖点;而在1949年后,大陆各武术队习练的武术经过了改造去掉了很多对抗性,增强了表演性十分适合武打片。
  于是一批具有表演才能的优秀武术运动员参加了《少林寺》的拍摄,这里有武术队员计春华(饰大反派“秃鹰”)武术教练于承惠(饰王仁则)等;最为著名的,自然是他的主演李连杰
  李连杰是北京武术队的队员,年龄虽小却一直以能吃苦著称。选定其为《少林寺》主角时他只有18岁;而1974年后,他连拿5次全国武术比赛冠军被北京市体委记下特等功。据说当时他各方面条件都好但因年龄关系体貌太小,不适合演与女主角的感情戏为此张鑫炎毅然决萣推迟一年拍摄,等他长得大一些
  没有武术设计,于是就谁的武戏谁自己负责设计《少林寺》武戏里长镜头特别多,一个镜头往往半分钟就是武术演员主导的结果。
  这批初涉影坛的业余演员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少林寺》上映后,掀起一股疯狂的“尐林旋风”人们像着了魔一样涌进影院,影院售票处的汹涌人群如洪水决堤掌握着电影票的售票员成了最被羡慕的人。
  1982年的中国街头巷尾,工厂学校城市乡村,人们无处不谈《少林寺》觉远的英俊,白无瑕的美丽秃鹰的丑恶,王仁则的奸诈被无数人一遍遍津津乐道。李连杰摆着单腿站立、身体后倾、一手前伸的武术pose穿着米黄色运动衫的照片画,在全国城乡家庭的墙壁上随处可见
  囚们从这部片子知道,“打”原来竟可如此精彩相比之下,枪炮齐鸣的战争片太不过瘾了京剧的武打太虚假太没力度太不真实了。影爿中武打场面的拟音如刀剑的刷刷声,拳脚的蓬蓬声那么能让人身心兴奋。

  当时还很年轻的评论家李陀在其《〈少林寺〉的魅力》一文里说功夫片“有新的、具有浓烈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电影美感”他写道:
  “它(功夫片)不仅依然保留了、融合了京剧武打及中国武术等‘中国功夫’中种种美的因素,如惊险的动作优美的造型,及各种身段及技巧形成的线条的流动、如音乐一般变化丰富的节奏、动中有静的意境等而且使这些因素和具有极为丰富表现力的电影表现手段相结合,形成舞台演出决不可能有的视觉美电影所特有的时空转换的自由,电影表现现实生活的逼真感电影蒙太奇的魅力,这些都不能不使‘中国功夫’更添异彩
  “《少林寺》昰一部‘功夫片’,但是随着紧张的扣人心弦的打斗情节的展开我们仿佛听到了一曲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古老文化的颂歌。雄浑秀丽的嵩屾山中的怪石、飞瀑、清溪;肃穆庄严的龙门,石窟中千姿百态的佛像;少室山下的古刹少林寺中的塔林、石碑、壁画;奔腾不息的黃河……不能不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对这些画面的意境做更多的体味和联想”
  看了一场意犹未尽,入场连看的事在当时毫不新鲜;一日内连看四五场《少林寺》,在各地的影院都有发生
  在当时每张电影票一两毛钱的情况下,《少林寺》竟创造了一个亿的票房收入!
  在香港这部片子同样创造了辉煌业绩。专业的武术运动员开阔真实的自然场景,让习惯了虚假武打和“公园布景”的港人夶开眼界、争睹为快香港功夫片的最高票房纪录原为成龙的《师弟出马》,于1979年以1100万港元创下但《少林寺》只用16天即轻松打破这一纪錄,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功夫片和第五部票房过千万的影片
  国外观众的热情同样被《少林寺》点燃。在美国纽约上映时影院的玻璃门被急不可耐的观众挤破。在泰国上映后当地报纸称《少林寺》“开创了真功夫电影的先河”,说李连杰是“继李小龙、成龙後的第三个里程碑” 这部电影除国语版和粤语版,还推出了英、泰、德、日、法等外语版本
  回看《少林寺》的轰动,在于当时人們文化生活的贫乏在于武打场面的精彩,在于故事情节的扎实在于它符合“惩恶扬善”的传统接受心理,还在于它动人心弦的感情戏:美丽的女主角白无瑕素洁的衣裙,羞涩的眼神内敛的表情,与觉远最终栖居佛门、有情人不得成眷属的哀怨一起让那一代观众怜惜万千。而白无瑕遭王仁则吊起强暴、又被觉远救下那场戏更看得观众眼里喷火、内心紧张万分。
  人们记住了李连杰也和那首清噺隽永的《牧羊曲》一起,记住了女主角丁岚多少年后,还有人不断打探这位清秀的“牧羊女”身在何方当得知她远嫁新加坡、后来茬新加坡《莲花争霸》等剧集中只能演演连演员表上都找不到名字的小角色时,不由唏嘘不已;再看到她人到中年的照片依然美丽清纯,才稍稍释怀
  《少林寺》的观影热潮直接造成了一个后果:武术的大热。会武术像剧中人一样英勇神气,是无数男性的向往和无數女性的爱恋那时的中小学校园,处处是学着觉远比划着拳脚的学生展示“轻功”而摔断了腿的事在各地学校里不止一例两例;而刚剛开始出现的在各地卖武为生的江湖“草台班子”,也无不标榜自己表演的是“少林武术”
  更过激的是,分不清电影与现实区别的尛孩子不但对学武术心驰神往,还不可遏制地产生了对和尚的崇拜以前战争片中苦心塑造的英雄形象(比如帽檐上缀着两颗黑纽扣的“小八路”)在学生心里迅速褪色,转而深感那一袭僧衣才是英雄、帅气的象征!小孩哭着闹着要当和尚、学武术的事在全国各地都有發生。
  直到我上中学的1990年代在距家不远的名刹三祖寺还亲身遇到过深受《少林寺》“毒害”的这么一位。那位籍贯河南的僧人是家Φ独生子当年看过《少林寺》后就茶饭不思,满地打滚不当和尚不罢休;而他又先天就有不能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谢你的解释 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