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伦敦长大 但我看中国电影多数是成龙 甄子丹李小龙对打 李小龙 但我为什么来上海后看电影都是范冰冰

电影人在线
凤 凰 娱 乐 出 品
甄子丹:感恩《叶问3》在港票房超过成龙
采写/法兰西胶片
  从最早的创作理念冲突,导致续集计划流产,到临近公映日期调档,内地晚于香港、美国上映,直至如今票房卖座却陷入“自买自购”的负面漩涡,口诛笔伐,遭电影局间接警告——《叶问3》这部电影,不太安宁。
  但《叶问3》讲述的却是一个如何寻得并守护安宁的故事。在各种噪音夹击难逃的时刻,或许应该给它一个空隙,重新回到讨论电影本身的机会——如果这部电影真的毫无创作意图,再判它死刑不迟。
  《叶问3》显然不是那样的电影。在功夫片日薄西山的今天,它仍然付出最大的努力,守住宗师颜面。出于这个原因,凤凰娱乐此次采访了主演甄子丹,不聊八卦,也不点评时局处境,不寻找博人眼球的舆论陷阱,而是回到文本创作,全面解读文戏与武戏的幕后拍摄心得。
  文戏上,你可能不知道甄子丹作为动作演员,还曾努力为泰森扮演的角色加入马丁·路德·金时代的人物背景,原来泰森是美国黑人民权斗士的海外金主;原本叶问师父单一的台词,也尽可能被甄子丹圆润,那句“不仅为了孩子,为了香港的未来”正是他在导演叶伟信面前“先斩后奏”的修改;他甚至在李小龙原本拍摄计划失败的情况下,挽回了这个角色,虽然只有两场戏。
  而武戏上,他以1978年日本著名摔跤手猪木宽至大战美国拳王阿里的经典战役为依据,设计了叶问蹲打泰森的诀窍。影片中,李小龙脚踢叶问泼出的茶水,这个外行看热闹的情节,其实是内行人用来致敬李小龙著名的“水杯哲学”,这出自甄子丹记忆中最早的电视访谈,也是李小龙最知名的“纪录片”。有趣的打戏也有很多,诸如张晋戳伤甄子丹的眼睛,那只手其实是甄子丹自己的,只因为这个动作,没人敢做。
  如果说今天的《叶问3》在营销上被自己绊倒,但电影的功夫底子没有趴在原地不动。还是听甄子丹自己说说,为什么宗师总能独树一帜。
本想给泰森更多内容,救回李小龙的两场戏
凤凰娱乐:最初看到《叶问3》剧本,你会不会发现这次主题从民族主义往情感上……
甄子丹:没有剧本,叶伟信一直不给我剧本。
凤凰娱乐:为什么?
甄子丹:首先他不要让我看,怕先入为主,第二个就是他要修正到最好才让我看,一直等到我开工前一天才给我,而且也不是电影最终呈现的版本,只是大概五成左右。我说为什么,他说他还不满意。
凤凰娱乐:都开机了,说不满意?
甄子丹:其实这个剧本是黄子桓(黄百鸣之子)跟他还有两个编剧一起写的,写了一年,他们来来回回来来回回的改,不是说写里面的对白细节,只是写整个故事大纲,故事流程。我一路追问他,因为我知道这个对我也好,对他也好,对整个《叶问3》剧组都是很重要,5年后我们再拍,你说没压力那开玩笑,肯定有一点点的压力,当然我的压力没有他们大了,他们压力更大,所以他才迟迟没有给我剧本。
  到最后我们开工的前一天,我追问他,他给我看,看完之后他还说“我们还在改呢”,我都莫名其妙,好,无所谓,反正我知道他的意思,不管怎么改,我觉得他没有花太大的精力在剧情上,你也看了,剧情其实很简单,他每天在想怎么让观众再一次爱上叶问这个人物。《叶问》当时第一集出来,那么多人喜欢,8年后再拍叶问,怎么让所有观众跟着你喜欢的这个角色,你跟着这个人的情绪,他要拍出叶问的魅力。
  其实有很多的情节,我们一路拍一路修改,叶伟信都会问我的意见,我都会给他意见,比如说每个角色的人物背景,首先我很反对泰森这个角色没有很清楚地交代背景。但是他觉得不重要,你知道这种风格的导演,这个就是他的风格,他就不交代。你说当时一个美国黑人在香港,如果你去考究的话,其实不可能发生的,而且你在香港打黑拳,还做生意,更不要说他有中国的女朋友。就算都可以,你要用好多好多铺垫嘛。
  我其实给他想了很多点了,比如,当时我还帮他做一些历史资料收集,我查到这一集的历史年代刚好是马丁·路德·金那个历史年代,好多黑人的革命,我就把一些历史翻出来,说那个时候泰森来香港,他是有一帮黑人,而不是一个人,做生意,他不可能一个人来嘛,他做生意的资金是为了回去资助马丁·路德·金,每一个情节就可以建构起来,有历史背景,有信服力,故事会很饱满。但叶伟信不接受。首先泰森打黑拳我觉得有点过了,他说无所谓,他就是很简单,不花精力做任何一点点的铺垫。
凤凰娱乐:可是前两集的人物铺垫都还行吧,上一集洪金宝的角色,第一集哪怕林家栋的角色也都很具体。
甄子丹:不知道他这是为什么。而且到最后,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结局的,谭耀文他跟梁家仁的那条线,本来有个结尾……现在没了,就很莫名其妙,本来应该是谭耀文逃走了,下场就是,他没钱,被别人追债,被砍,然后在一个小巷子里面,梁家仁还在试图救这个徒弟,谭耀文看到师父,眼睛里有反悔,这个蛮好,也很有人性;然后张晋那条线就是,听说张晋已经带孩子回乡下了,就没有再出现在香港武林界;然后肥波呢,就继续打击犯罪。这些,叶伟信都不要,他觉得如果这样的话就分散了叶问跟他老婆的感情,他要聚在这个情感,然后让观众离场的时候还怀念着。所以他跟我说,从头到尾最重要的就是把叶问这个人物做到最有他的人格魅力,最讨好,重要的就是勾住观众的心,也不能说是伤感,他是悲伤中还有一点希望。这个人经历那么多,老婆也死了,最后还是很淡定的一代宗师,这种风度,你尊敬他。
凤凰娱乐:那说到最后,现在这个故事结果你满意吗?
甄子丹:其实票房口碑已经不用再讨论了,肯定是成功的,所以这个电影的东西很难去争论的,很难说你对还是我对,最重要就是观众对,观众对了你电影就对了,可能我那个版本,最后不一定有现在这个版本效果好。本来我们跟李小龙的基金会还说,用电脑特技还原李小龙。
凤凰娱乐:这个是一开始就有的想法,怎么最后没做呢?
甄子丹:就是李小龙女儿他们家族的李小龙基金会,香港电影公司老板和他们谈不来,我都不知道为什么。
凤凰娱乐:李香凝?
甄子丹:对,他们就谈不来,就是合作不来,不知道是价钱还是什么原因,结果决定就不用CG了,不用CG那就没意思了,本来这个噱头已经没了,叶伟信就想把李小龙那几场戏删掉的,我就在现场跟叶伟信说不行,我说观众会翻脸的,你说前两集铺垫那么久,第三集你不让李小龙出来,本来当时都找了陈国坤扮演李小龙,然后脸用CG做出来,本来是这样子的。最后就保留了,李小龙这两场戏是我救回来的(笑)!
  其实这部电影很离奇的,观众不知道它卖座的背后经历那么多的争论、吵架、磨合,才变成现在这个版本。好多对白都是我加进去的,有一场戏,叶问跟肥波救了小孩之后,还有梁家仁一起,有场对话,本来那个对白很简单,我觉得太表面,台词就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小孩”,我说这个台词不够力的,视野不够大,不是为小孩,是为所有人,是为了香港的未来!那天晚上我还去做一些资料,写了一些很重要的对白,第二天我们排的时候,我先不告诉你我的想法,先拍,拍了之后再说,梁家仁当时没有对白,他就是坐在中间,我一路讲,我也跟郑则仕说了我准备一些新的对白,然后他说OK,他就自然反应了,我讲完之后呢,梁家仁竟然鼓掌了,“说的好”,他对我加的对白有了他自己表演的反应。好多这种台词都是我加进去的,最后就用了那些词。
拍李小龙踢水,是致敬他的“水杯哲学”
凤凰娱乐:刚才你说李小龙最初的设想是让陈国坤来演,然后CG换头术换上李小龙的头?那为什么不直接做一个完全CG的李小龙?
甄子丹:首先我觉得太贵,第二可能会不成功,谁知道,从来没有拍过一部李小龙的电影全部都是假的,肯定需要人的脸加后期电脑特技提升一下。当然你也可以这样做,但是我觉得我们拍这种片子,它不是超级英雄那种科幻片,叶伟信和我都觉得这样做有点危险。
凤凰娱乐:为什么一定要用陈国坤?
甄子丹:他样子像啊,也演过李小龙,还找谁啊,你觉得你找谁,找谁都不行。第一,李小龙戏不多,如果一开始我们选择CG这个方向,本来戏会多一点,但是也不会超过叶问。后来没有这个卖点了,我们就选择了保留两场戏,你找哪个卡司来,不重要,大家想看到李小龙,那我觉得最近带给大家李小龙感觉的,比较像李小龙的人,就是陈国坤喽。你找其他演员怎么演,大家都觉得那个人不是李小龙。
凤凰娱乐:陈国坤是你自己选的?
甄子丹:不是,叶伟信自己选的,我认同叶伟信这个选择,你找谁都没有用,没有用的,不像,最起码他有点大家看的开心的效果,其实那两场戏跟叶问关系有多大?你说他有关联也行,你拿走那两场戏也行。
凤凰娱乐:李小龙的戏为什么会放在电影开头?
甄子丹:本来不是放在开头,就调动了一下。一开始其实是这样子的,叶问打木人桩,有一只飞蛾,飞到木人桩上,其实这个是有点暗示,可能是熊黛林的精神,本来是这样子,叶问看到那只飞蛾,然后再继续打,但是后来叶伟信觉得如果这样剪下去,那场戏再多一点,就穿帮了,让观众知道妻子这集会去世,他不想让观众有这种感觉。本来那场戏是这样子的,妻子死了之后,那场戏应该剪在后面,我不知道他怎么剪的,反正那场戏是她死了之后我在打桩,但这个太悲了,叶伟信觉得这样不好,他要给叶问一个坚强下去的理由。
凤凰娱乐:我们再说回李小龙,叶问把水撒向他,他踢了一脚水,这个设计是不是结合李小龙后来在《皮埃尔·伯顿秀》上说的著名的“水杯哲学”(编者注:在李小龙拍摄完《唐山大兄》后,美国知名电视主持人皮埃尔·伯顿去香港采访了他,李小龙在采访中第一次公开阐述“水杯哲学”:“把水倒入杯子,它变成杯子的形状,把水倒入瓶子,它变成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它就是茶壶,水可流动,也可撞击,清空你的思绪,变得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这段言论后来也是他的截拳道理论。)?
甄子丹:对,我们是故意把李小龙截拳道理论融合进去的,让大家觉得李小龙的理论是从叶问那边启发来的,有这层关系。然后我一开门,不讲话,李小龙看我看门,就走了,到后来再见到李小龙,叶问说,我没有说我不收你,是你自己走了,这其实是李小龙推广的佛学的禅宗,“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就是把这个意思放进去,所以这个设计非常好的。
打泰森要合理,不能一个套招就把他打赢了
凤凰娱乐: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李小龙的致敬需要解读,他们才能明白。包括像最重要的那场打戏,叶问对泰森,从实战上讲,咏春在拳击擂台上吃过很多败仗的。
甄子丹:首先我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不想参与这种评论,因为它牵扯到真正的武术交际;第二就是,我觉得这个跟我们拍这个电影无关,说多了怕有舆论,其实李小龙也是,他本来是学传统咏春,后来他去旧金山的时候,跟很多人去对打,也知道咏春的缺陷,他的师兄黄淳梁,他打拳击的,其实这个拳击很微妙的,拳击跟咏春在武林历史上的对峙是有很多铁证的,但是我不方便去参与这个讨论。其实很简单,你看甄子丹的片子就知道我对于武术的信仰是什么样,看我的时装片就知道了,但是现在我们拍《叶问》肯定是把叶问的咏春拳做为中心,我拍咏春不能……你明白的。
凤凰娱乐:你和泰森那场戏,我发现一个关键,这个必须找你来证实,就是你吃了一记重拳,然后半蹲下来,不扎马了,这个其实不是袁和平想的,是你设计的,对吗?
甄子丹:我设计的。袁和平他们在设计的过程我都会给意见的,当然我师父也很开明,我很尊重八爷,他经常问我甄子丹你觉得怎么样,我们就讨论,要用咏春打赢拳击,一定要有合理性和逻辑性。我经常拍搏击,我很清楚,你不能说是现在你赢了,一会他又赢了,你不能用一个膀手,一个咏春的套招,就把泰森打赢了,讲难听点,你说了算啊(笑)!所以我说首先你要打他下盘,你这样设计了,普通老百姓肯定可以理解,不懂武术的你都会明白这个道理。
  怎么打下盘,你肯定要把咏春融合进去,其实哪有蹲那么久的,这个不是咏春来的嘛,对不对!但是我觉得无所谓,拍电影嘛,然后我就说上半身保留咏春的姿势,下半身就蹲下。一蹲下去,第一,pose好看,这个很好看,很有型;第二,有戏剧性,咦?你干吗蹲下去?很久以前,阿里拳王去日本跟摔跤手猪木(编者注:猪木宽至,英文名安东尼奥·猪木,日本职业摔角之父力道山著名弟子,生涯战绩611胜,41败,50和。他创立的新日本职业摔角团体,曾统治日本摔跤界半壁江山,同时他也是著名的混合格斗家,曾创立“异种格斗技”比赛,吸引全世界武术高手前来会战,其中最著名的战役便是与穆罕默德·阿里对打,比赛中,猪木几乎躺在地上,用脚踢阿里,最终阿里仅击中猪木六拳,这场比赛争议至今。猪木现已退休,曾参政。)真打了一场,大家都说这场比武很假,怎么假了?开始打了,猪木就往地下蹲,就这样坐下来,以前没有BJJ(编者注:巴西柔术的英文缩写,全称Brazilian Jiu-Jitsu),大家都不知道猪木干吗,在地下一直蹲着,其实这个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我们看混合格斗就是一种先进的技术。
凤凰娱乐:这和《特殊身份》第一场戏,你打卢惠光的原理一样。
甄子丹:所以我说要把这种拳法与搏击的拳术拳理放进去,当然你要用咏春的招式,怎么勾他的腿,这个就是用混合格斗技术改进咏春。
凤凰娱乐:接着还和泰森用摔跤摔了两下。
甄子丹:本来我说就这样一摔,八爷就有点担心,问会不会太不咏春,不是功夫啊。我说没事,八爷你相信我,摔一下两下没问题的。其他人打,可能这就是柔道和摔跤,但我用叶问的手法,用咏春的手法,就不会脱戏了,然后会让整场戏有一个高低变化。
  先是泰森摔我,然后我借力把泰森摔出去,然后我跟上去日字冲拳,“啪啪啪啪”追打,八爷又问我怎么又用这招?我说这个时候必须要用,这个是第一集第二集标志性的动作,这场戏里不能不用,而且泰森这个时候倒在地上,你必须上去追打,这是MMA嘛,很合理。以前是直接上来就“啪啪啪啪”就打,那就不好看。八爷很相信我,他也蛮喜欢我的东西,经常看我的戏,所以我会经常提出我的意见,在打的过程要改一下招。
凤凰娱乐:但咱们从泰森的角度来看,他的拳力太强大,一拳能把叶问打飞出去,吃了这种拳叶问真的还能起来吗?
甄子丹:这里确实有点夸张,但我觉得无所谓,观众看上去好看就OK。整体来说这场确实是很不错,拍的非常好,第一集第二集洪金宝拍的那么成功,从一打十,到圆桌大战,第三集怎么拍啊?压力真的太大。但现在还不错,我跟泰森这场最起码让你觉得过瘾。第二就是我和张晋的ending大战,确实是经典,很难拍,因为那场戏和以往很不同,他没有情绪在里面,他可能有情绪,但是那种情绪不是以前那种愤怒的情绪。
凤凰娱乐:不再是民族主义了。
甄子丹:前两集,我要是打了老外一拳,场下的人都会拍掌,所以那个比较容易推动情绪,或者像圆桌大战,先打几个高手,有个铺垫,最后洪金宝才跳上来,把决斗推到高点。但《叶问3》ending大战,张晋也不是坏人,他有他的立场,我们只能用切磋,只能用比武。
凤凰娱乐:你和张晋打的是咏春黐手,这个基础动作在前两集都没有。
甄子丹:这个是很有突破性,坦白说,袁和平在咏春上的某方面东西,比第一集第二集更出色,比方说黐手,你可以看出来两个人互相找破绽,真的拍的不错,还有八斩刀,他有他的风格。
凤凰娱乐:说起八斩刀,我记得你拍的时候眉心那里被刀划着了,我就在想,后来张晋用标指戳伤叶问眼睛,是不是因为你受伤了,所以改了这场戏?
甄子丹:不是,这个完全是人物上的设计,张晋出招狠。你看,这个是袁和平根据人物设计的,他有这个经验,比如说我打泰森,我也用了标指,但只是划过他的眼睛,而张晋真的把我戳伤,这个是角色来的,不同人的性格就会有不同的打法。
  我告诉你另外一个细节,我们在研究怎么拍插到叶问的眼睛,我就跟八爷说,要不这么拍吧,我自己插自己,那个手是我来的(大笑)。八爷想不到怎么拍嘛,谁敢真的插眼睛呢?后来试了几次,我说没问题,我自己来吧,我就自己用我的手,123,啊(现场还原电影镜头,自己插自己眼睛)……像不像?这个很有趣吧(大笑)。
凤凰娱乐:叶问最后打赢张天志的方式也非常讲究,咏春听桥,寸劲发力。
甄子丹:这个是八爷设计的,大家都觉得,你再打下去已经没高潮了,八爷这样收尾非常高明的,那场戏是经典。怎么最后取胜呢,八爷就说很传统的武打片,都是关键一招定输赢。寸拳也是后来李小龙推广的招数,真实也好,历史也好,大家都认为这个是可以实现的,这是把李小龙截拳道和叶问咏春结合在一起。这次八爷应该拿金像奖的。
金像奖有它自己审美,感恩票房这么好
凤凰娱乐:一说起金像奖,这次没提名影帝,会不会生气?
甄子丹:不生气。我跟你说,你觉得好吃的(菜),不一定人家觉得好吃,你觉得不好吃的(菜),不见得人家不喜欢。但是《叶问3》能得八个提名,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可是唯独不认同你这个角色,我觉得还是有一点点可笑。但对我来说无所谓的,我觉得我拍戏最重要是观众的认同,观众认同你,你就OK。无论哪个电影节也好,都有他们自己的规矩,都有自己的审美,我从来不敢说他们不对,只是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
凤凰娱乐:你有没有想过去公关一下?
甄子丹:你觉得这个重要吗?我觉得不重要。《叶问3》在香港破了票房记录,超过成龙大哥、周润发、刘德华、李连杰他们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口碑也很好,这个作为一个演员,我还能怎么样呢,还不满足?我已经非常感恩了。
凤凰娱乐:香港电影里没超过的就剩下周星驰了。
甄子丹:超越周星驰就很难了,我觉得到现在已经很难得了,功夫片很难再那么高。
凤凰娱乐:你起初想到《叶问3》在香港会这么火爆吗?
甄子丹:没有想到,更没想过马来西亚票房也那么好,没有想过新加坡、台湾各地全都在破记录,我都很惊讶。在美国首映,所有美国黑人说唱歌手都来看,有些神级的说唱歌手,像史努比狗狗,都看哭了,他第一集第二集都有看,看完之后我听他们另外一些黑人电台DJ,都在说这部《叶问3》。可以了,非常感恩了。
凤凰娱乐:你觉得在香港火成这样,有没有一种香港人自身的情感在里面?
甄子丹: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没太大的关系,因为你看台湾都一样,新加坡也一样,马来西亚也一样,美国也一样,越南也一样,越南那么小小的地方,卖了两百多万美金,是《星球大战7》两倍的票房,《星球大战7》还比我们的票价贵两倍,就这个比例应该是四倍。所以我觉得没有地区的情怀,已经没有地区情怀,我觉得就是一种人性共通,因为电影里面的感情,大家看了之后都有共鸣,老外看到电影结束,幕后字幕都看完了。
  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纷繁忙碌的电影业,以及穿梭其中的电影人,无论台前,抑或幕后。——凤凰娱乐《电影人在线》
采访:法兰西胶片
责编:胶片 芥末蘸酱
监制:刘帆 李厦
出品:凤凰娱乐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甄子丹:我曾经放弃过傲气(图)_影音娱乐_新浪网
甄子丹:我曾经放弃过傲气(图)
甄子丹登杂志封面 《叶问》让甄子丹真正走红《锦衣卫》剧照甄子丹
  文/ 李俊 摄影/ 胡滢
  香港导演断言,将是继、、之后的功夫巨星。但甄子丹自己却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这个幸运的巨星。”东方电影老板黄百鸣说“甄子丹的运气并不好”,陪成龙、李连杰打了二十多年,直到去年大卖才让他真正走红。甄子丹也承认自己的运气不够好,庆幸的是,“虽然我也拍过一些烂片,但是我的心态没有烂。”他至今都能保持向上的冲劲,以每年主演4 部动作片的极限拍戏。至今未获大奖的他说:“最大的肯定来自观众。最后,才会考虑到、金像奖。”
  香港导演王晶曾说,每一个电影黄金十年,都会有一个爆红的功夫明星出现。香港电影第一个黄金十年里,公认的功夫明星是李小龙;第二个黄金十年里,出现了成龙、李连杰;王晶断言,眼下这个黄金十年的功夫巨星就是甄子丹!
  晚上9点,甄子丹穿着黑色皮夹克坐在椅子上,浑身不自在。他腰上受了伤,坐久了就开始疼,大腿神经也被压的疼。他要不停地换坐姿,才能让自己舒服点。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这个幸运的巨星;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再打10年,或许明天打不动了,就必须退休。”他有些疲倦地说。然后,又笑着补充了一句,“不过,暂时看来,我明天还能打。”
  甄子丹是个老江湖了。1984年演《笑太极》出道,至今已打了26年,直到去年一部《叶问》才让这个腿脚凌厉的小子真正走红。当年垄断银幕的功夫大哥成龙和李连杰,现在都不务正业,李连杰专注慈善事业,成龙忙着转型。甄子丹成了如今最抢手的动作明星,据说,香港现在开工的大制作动作电影,绝大多数都邀请过他加盟。
  在公映前,甄子丹主演过三部电影、《叶问》、,票房接连过亿。香港媒体称,他最新接演的电影《关云长》,片酬达到2千万,超过,和李连杰、成龙进入同一薪酬梯队。
  甄子丹照旧拼命,以每年主演4部动作片的极限拍戏,还要自己上阵担任武术指导。
  给他拍照的时候,经纪人出来阻拦,说时间太晚,甄子丹太疲倦,效果不好。反而是甄子丹自己大度地说:“反正都这么晚了,再晚点也没关系。”
  对着镜头,他摆出双手抱在胸前,问:“这样会不会太凶?”
  《法新社》曾经预言,甄子丹是“最适合继承传奇人物李小龙衣钵的人”。他的偶像也是李小龙,他喜欢称自己是居家好男人,喜欢女记者夸他的身材性感、夸他时尚,喜欢冒出几句幽默。
  “做了功夫英雄,银幕上有什么禁忌?”
  “床戏吧,就是不拍床戏!”他想了几秒钟。
  “你已经露胸了,这个底线估计很快就会被突破?”
  “不会,要给女影迷们留些想象的空间嘛!”
  所有人都笑。
  打了二十多年才成老戏骨
  “他做的很好,现在动作演员那么少,轮都轮到他上位了。”华语武术第一执导说。他是甄子丹的恩师,带着他入行,目睹他在娱乐圈沉浮26年。
  通常一个功夫偶像的诞生,意味着他有一批固定的受众,具备市场号召力,能够卖座,继续动作片的热潮……甄子丹不是横空出世,他是跌跌撞撞积累到今天。除了具备以上这些特点,他的爆发点还在于他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学会了表演。
  《叶问》之前,甄子丹已经演过40多部电影。那时,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是:武功很好,爱摆酷,不会演戏。
  导演和甄子丹合作过4次,从、、》到《叶问》,两人因为在片中分别掌管文戏、武戏,经常被媒体闹出不合传闻。但是叶伟信很早就告诉甄子丹:“其实你很会演戏,就是不知道怎么样把表演细胞释放出来。”
  穿着长衫,坐在片场,为了减肥,不吃饭,就喝茶。别人跑来跑去聊天,他就一个人坐着,找感觉,进入叶问的角色。叶伟信说:‘他这一次不演,反而真的具备了一代大师的气度。”
  叶问成了甄子丹出道以来第一个成功的角色。他现在反思:“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是卖力地打,但是大家只喜欢叶问,因为他们爱这个角色。说到底,还是应该把这个角色演好了,不管打输还是打赢,大家都会感动,都会喜欢我打。”他扬言,今年4月公映的“演得更好”。
  拍过不少烂片,甄子丹都羞于提起这些片名。他的借口是:“每个人都要谋生,所以我必须放弃一些傲气,去赚钱付我的账单。这是个很简单的理由,但是相当的可怕、残酷。”
  2008年拍摄,甄子丹下决心设定一个追求的目标,不能浑浑噩噩打斗一生,“我希望观众能看到我作为演员的努力、提升。”但是这部执导的影片,因为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甄子丹过去拍过的大多数影片一样,并未能表达他想要的情愫。
  同年,甄子丹在《画皮》里插科打诨的功夫,开始引起大家关注。连也来调侃老板黄百鸣,“你看走眼了吧,身边有这么个能演喜剧的人。”
  现在,进入状态的甄子丹,听到的都是奉承他演技的溢美之词。
  《十月围城》当时和《锦衣卫》同期拍摄,甄子丹经常要在两个剧组交叉拍摄。他奇怪,自己“好像一个老戏骨一样”,一到剧组就能入戏。经常拍了1、2条,就在旁边说:“这个ok 啦,你完全入戏了。”演赌徒去撞马的最后一击,客串导演,这个大男人居然边导边哭。
  在《锦衣卫》片场,导演躲在监视器后面哭。甄子丹问他:“你至于这样吗?”他说:“真的,你的眼神里有情感。”
  拍《叶问2》,甄子丹记得一场和演的对手戏,任达华就在旁边哭了,大概有3分钟,片场没有人说话。
  拍《精武风云》时,甄子丹在弹钢琴,要在镜头外听着他的对白,然后入镜。然后导演刘伟强突然听到一个女人的哭声传进去,问舒淇:“你在干嘛?”
  “我就是觉得奇怪,我真的演的有那么生动吗?怎么突然间有那么多人肯定你的能力?”甄子丹不断问记者,但他并不需要答案。
  做李小龙的升级版
  李小龙已经是功夫符号。在他之后,香港曾经试图把成龙培养成李小龙的接班人,但是这个计划失败,成龙走了适合自己的功夫喜剧路子,并大获成功。
  甄子丹的野心,是要继承李小龙衣钵,做李小龙的升级版。
  《精武风云》在上海松江已经拍摄了3个多月,甄子丹既担任影片的主演,又担任武术指导。这部影片其实就是翻拍当年李小龙的经典作品
  ,因为有甄子丹个人的情怀,所以他破例同时担任影片的武术指导。
  “我演的陈真一定会有李小龙的影子、情怀、味道。我是希望能够向他致敬,同时还融入我个人的理念、打斗风格。你可以理解为,这是李小龙版陈真的全面升级版。”甄子丹告诉记者。
  早在1995年,甄子丹就出演过电视剧《精武门》,当时他的扮相和功夫身手,得到不错的反馈。甄子丹并不避讳,承认自己和李小龙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过去很多人也说,我的风格、经历都比较像李小龙,都是在国外长大,对武打的观念也比较接近。”
  甄子丹和中国传统的武者截然不同。他没有像成龙一样受香港戏班文化的影响,他也没有像李连杰一样,从小被送到国家武术学校苦练。在他看来,“这些国内经济条件不好的苦孩子,必须要以武来谋生、混饭吃,学武几乎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
  甄子丹的文化根源和李小龙最为接近。甄子丹出生在中国南部的广东省,两岁时来到香港,后来去了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长大。他的母亲麦宝婵是世界著名的武术和太极大师,曾创立国际闻名的中国功夫研究会。甄子丹在自家的会馆中练武,只是出于兴趣、娱乐,他还跟父亲学弹钢琴。“我的生活很丰富,除了练武,还有打、弹琴很多事情可以做。我就和国外的年轻人一样,也从没想过这辈子要靠练武来养家糊口,没想过这就是以后的工作出路。”
  十几岁时,他就在唐人街看过李小龙的所有功夫片。他学李小龙的打扮,踩着黑布鞋,穿黑白盘扣对襟中式衣服,把扫帚做成双节棍,插进白袜子里,混迹在波士顿一群打架的孩子中。现在这群人不是已经横死街头,就是在蹲监狱。
  甄子丹学的武术门派也很杂。“我的脑子很少受传统功夫的那些条条框框束缚,比如门派、行规。我这个人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一些新的看法、国外的元素引入传统的功夫片中,比如混合格斗,其实这和李小龙的截拳道是殊途同归。”
  李小龙从咏春拳学起,然后集众家之长,创出“截拳道”。甄子丹家学算是武当派,就是影片中的风格,又学习了北少林功夫,他个人又喜欢西洋自由搏击、泰拳,他把这些东西通通融汇在一起。在甄子丹的功夫电影里,他更侧重真实的对抗搏击,而不喜欢传统套招,按照约定你推我档。
  同时,甄子丹思维方式非常西化,香港人认为他只是个长相中国的外国人。他说话做事的方式直来直去,并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这种性格在华语影视圈容易招惹是非。走红之后,关于甄子丹耍大牌、六亲不认、麻烦等传言不断。
  东方公司老板黄百鸣,曾经一口气和甄子丹签下3部片约,其中包括大卖的《叶问》,算是一手把甄子丹捧红。去年,黄百鸣想请甄子丹客串贺岁片,说:“大家都是老朋友,能不能按照以前的价格来拍我们的戏?”甄子丹回应他:“那你能不能按照以前的票房去跟人家收账呢?”
  这事就黄了。旁人认为甄子丹不念圈内恩情,他却振振有词:“片酬就像海鲜一样,时价嘛,不是说红了就怎样。我也有老婆有女儿有儿子,我不能那么虚伪地说,我爱我老婆孩子,但我不需要赚钱养家。”
  双J时代的不走运阴影
  甄子丹没享受过一夜走红的待遇。用黄百鸣的话说,甄子丹的运气并不好。 所以,他没有安全感,到现在都能保持向上的冲劲,“这股劲我身上还有。”
  甄子丹其实和李连杰同岁,都生于1963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麦宝禅不堪儿子的贪玩、打架,一狠心把不到17岁的甄子丹送到北京武术队。当时,李连杰已经是全国武术比赛的冠军,被剧组看中去河南拍摄电影。甄子丹并没有机会和这位师兄谋面,而这位师兄就因为这部影片大卖,迅速走红。
  “那个地方对我很神秘,但我只呆1年多就没兴趣了。一开始我对这些功夫套路、身形很兴奋,但是这和我学功夫的理念完全不一样,武术队其实是表演性质,而我希望有真正的实战搏击。”甄子丹告诉记者。
  20岁出头的甄子丹开始在香港游荡。那时,袁和平的姐姐在甄子丹母亲的武馆学功夫,她介绍甄子丹去见袁和平。当时,袁和平已经靠《蛇形刁手》、等几部影片,捧红了功夫明星成龙。但是成龙加入了嘉禾公司,袁和平急需为自己的影业公司觅新的可塑之才。1984年,甄子丹主演了第一部影片《笑太极》。
  “我是抱着玩玩的心态,跟着袁和平师傅拍电影。当时我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是在几部戏拍完之后,我才发现这方面我还是有点天分,对演戏也有了浓厚的兴趣。”甄子丹告诉记者。
  上一个香港电影黄金十年,袁和平这个点金大师捧红了成龙,但却没捧红甄子丹。2000年,甄子丹曾坦率地告诉国外媒体:“我和袁和平的合作中,并没有、成龙这样的好运气。他们都是大手笔的玩家,可以享受世界级的预算,可以让成班的特技替身演员在一边待命,一个人出了意外送去医院,立马就有第二个人顶上来。”
  成龙、李连杰到发展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甄子丹也去好莱坞碰过运气。他拒绝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邀请,因为他说剧本对中国人的描述太可笑;他还放弃了出演《》续集的机会,因为这部影片扭曲华人形象。
  身处成龙、李连杰上升势头最猛的时期,甄子丹经常和两位巨星合作,但几乎每次都演他们的对手,并且每次的结局都是被他们打死,所以他的表现总是被两位亚洲巨星淹没,甚至一度在海外的号召力都比在香港本土强。因为片酬低,片方只有资金不够的时候,才会找到他。“
  我都觉得自己好可怜,只要负担得起片酬的,他们都去找别人。”甄子丹说。
  他仔细研究对手的特点,他认为师兄李连杰的长处是武术功架,动作流畅、造型优美;成龙则擅长在杂耍中小巧玲珑的躲闪腾挪,以及别人不敢拼命往下跳的难度。他说自己的特点就是出拳、踢腿,体现武打的实战搏击。
  在最低谷的时候,他干脆自己当电影导演,执导处女作《战狼传说》,引入了不少西式的拍摄手法,出手惊艳。但是第二部影片《杀杀人,跳跳舞》预算成本非常低,又多次出现资金问题,发行失利,让甄子丹遁入困境。他后来也将原因归结为,自己不会到处巴结人求资金,只会靠自己奋斗。
  眼见圈内功夫打星日渐稀落,成龙、李连杰都有心要转型文艺,甄子丹却没想过转型。“那根本没可能嘛。”他说他还能以每年4部动作片的产量奋战,然后谋划功夫喜剧刮分成龙的市场。“动作片其实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成龙那种爬爬树、跳跳桌子的影片,我其实也挺想去尝试。去年,我拍的所有动作戏都是大起大落的人生,整天绷着脸,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接下来,我也想轻轻松松拍些功夫喜剧。”
  至于当导演,“还是我的梦想,不过太花时间了。等我退休了,我一定会在幕后做导演。”按照甄子丹的计划,他先要给家庭妻女赚一份丰厚的保障,才会安心做导演。
  B=外滩画报
  D=甄子丹(Donnie Yen)
  “我再也不会拍任何叶问的电影”
  B:从去年到今年,连续几部戏,你都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在《十月围成》中,整个表演的状态很淡定、从容。这是你在表演上突然的顿悟开窍吗?怎么找到了这种状态?
  D:拍完《叶问》,我突然有些顿悟,突然在演戏中找到很大的空间,突然有很大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之前我从来没想过。
  但这并不是说,有一天我起床,突然发现自己会演戏了。我也不可能某一天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可能在过去,我20多年经历累积出来的很多对于演戏的经验、感悟,没有找到空间、机会让我好好发挥。在遇到《画皮》、《叶问》这些影片后,我就有了空间,把情感抒发了出来;当然抒发也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然后一步一步,我内心的这把火就越烧越宽。
  拍《十月围成》时,我突然感觉到,有些很微妙的情感我可以拿捏得很好。拍《叶问2》、《精武风云》时,我发现自己处理感情比以前更好,而且一部比一部更浓烈。
  B:和李连杰、成龙塑造的银幕英雄、硬汉完全不一样,你似乎更柔软、时尚?
  D:我从来没有好好去思考、总结,我到底和他们具备有什么不一样的元素。但是,我可能有一些热情。不管动作怎么样,但是,你都可以从我的眼神中看到我内心有一团火。每一个演员都会把自己人生的经历放在电影里,同样的角色,不同的演员演起来是不一样的。我演的赌徒也好杀手也好,你都能看到有很重的甄子丹的情感在里面。
  B:现在的表演状态,是你最舒服、最容易的时候吗?
  D:现在这个状态真的很好,我只要把一些内心的情感投入了,很自然就能出来很多变化。几年前,我一定想不到自己还可以有这种控制力。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可能年纪越来越大,人生很多经验都跟着进来了。
  B:你演的叶问成功了,现在有那么多《叶问》题材的影视剧出来,怎么看这些后来者?
  D:跟风一直都是这个圈子的习惯。我明显发现,我执导的《杀破狼》、《导火线》、《龙虎门》出来之后,就有很多人跟风,一窝蜂似的涌上去抄这些动作风格。拍完《叶问2》之后,我就下定决定,永远不拍任何关于叶问的电影了,这就是我的最后一部。
  当看到一个东西成功了,大家都疯狂去做同样的东西,这很可怕。你知道现在有多少部《叶问》在拍?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不会进步,还会把这个题材拍烂掉。
  B:你有3部戏票房都连续过亿。现在片约很多,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你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懂得挑选剧本。你怎么给自己把关?
  D:我非常谨慎。我是个对自己很挑剔、很苛刻的人,是个完美主义者。大家放心,我对剧本一定是要求很多的。我很看重导演,希望角色和过去完全不同。有人认为我去年拍了4部戏,怎么都是绷着脸,全部都在打。但是仔细去看,这4部电影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这样,我才能保证有新的东西给别人看。如果我今年只是接了4部《锦衣卫》这样类型的电影,那我甄子丹就是在捞钱。
  “挂不挂掉,导演说了算”
  B:作为功夫偶像,你在最近的2部电影《十月围城》、《锦衣卫》中,都是以死告终,你似乎从来都不介意,自己在电影里是不是要活着?
  D:坦白说,我自己的个性更加接近叶问。我是个比较乐观、幽默的人,也算是个居家好男人,拍完戏就回家。电影里的大侠、英雄,都是很酷很man的样子,那是我演出来的,装出来的。至于我要不要挂掉,这个要看导演,他让我挂掉我就挂掉,反正挂掉有红包拿。不过现在挂掉的次数太多了,我也希望红包多一点,不要每次都只是10块钱。
  B:有人发现,你不做武术指导的时候,反而演的更好。既然武术指导和表演会有冲突,为什么在《精武风云》里你继续身兼两职?
  D:好像是有这个说法。这三年我都没有当过武术指导,因为太花时间,我要趁着自己的黄金时间,赶紧多拍几部电影。但是《十月围成》出了状况,最后一场戏如果拍的再不好,整个戏就不好看,所以我必须去救场,只能临时先把《精武风云》中的一些东西放了进去。
  给《精武风云》做武术指导,是因为我对李小龙的打斗方式比较熟悉,另外我个人也比较喜欢李小龙。做武术指导真的很辛苦,我都不想碰,很多老板找到我,都想让我自己边打边拍。现在的市场上,真正有功力的武术指导就只有2、3个人,他们都很忙。而且我比较爱创新,愿意去尝试一些大胆的新东西,这样的人就更难找了。对我来说,拍这样一部戏(演员兼武术指导),其实花得是两倍的功夫。做武术指导拿的钱不高,肯定比做演员少很多,但是为了影片最后的效果,我还是会做。
  B:现在你还经常说,每一次拍戏都当自己的最后一部戏。是因为身体的状态让你没有安全感,随时想退休?
  D:拍电影是一种生意,是谋生,就是很残酷的事情。你的票房不好,就没有人找你拍戏;没有人找你,你就没有机会;没有机会,你就不会接到好的片子……所以,我只能永远都保持这种不太满足现状的心态,才能把每一部电影都拍到最好。
  B:如果退休后,你会去做什么?导演还是武术指导?
  D:如果不当演员了,我可能会当导演。我会把我的想法继续贯彻到电影里去。我的退休生活基本上已经计划好了,就是去做导演。现在主要是没有时间,做一部电影,从前期策划到筹备到最后,最快也需要花一年多的时间,我现在挤不出时间。
  拍过烂片,但是心态没烂掉
  B:现在偶尔在电视里,会看到你过去演的一些电影,你会常常想起当年拍片的场景吗?
  D:我尽量不会去想,这会影响我现在的表演状态。有时候,我在电视里,看到过去演过的一些角色,自己都觉得自己演的好好笑。我这个人对自己很挑剔,那时候演的真是很糟糕。我的确拍了很多烂片,很多自己都看不下去,怎么那么烂!那么难看!
  B:很多人对你以前的很多反面角色印象深刻,比如中的那个公公。
  D:其实那就是我自己看不下的一个角色之一,是很难看的那种。但是很多人都和我讲这部戏,是因为这个角色在这一批人里面跳出来了,大家现在能记住,绝对不是因为我的演技,而是因为这个角色本身的出彩。有的时候,有的角色你演的烂也能出彩,大概这是另外一种出彩。这都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我记得,那时候刚演完《黄飞鸿》、,找我去客串,我也没想那么多,就跑去客串了。
  B:黄百鸣老板是和你很熟的朋友,他有时候会为你惋惜,觉得你的运气其实并不好,现在走红来的晚了些。你怎么看?
  D:每个人都有高高低低的运气。我现在很开心啊,最起码我活到了今天。如果我的运气早来了,可能它已经过去了,我就不能享受整个过程的快乐。我已经是过来人了,什么都看过了。不过我回头想,哪怕是在最低迷的时候,我还是很自豪的电影人。因为我从来没有随随便便放弃创作的心态,我永远都想着往前冲。但是天时、地利,导致它失败。
  B:要熬20多年才能出头,你靠什么信念支撑自己?是运气还是坚持?
  D:我是觉得自己运气不够好。那么多年,我能走到现在,还能继续往前冲,是因为做事的信念没变过,我还是那么执着、完美主义。我对每一部电影都很爱,都作为一个难得的机会去演。当然,我也拍过一些烂片,但是我的心态没有烂。
  B:怎么让自己至今还有向上冲的劲儿?
  D:我还要往上冲。我的意志很强、很硬,不管我有多累。有时候,我可能会说一些埋怨的话,不想打了。但是第二天醒来,我又充满了活力、想象力,又会跑去和导演说,这场戏,我想怎么演……我不知道这种动力哪里来,但是到今天为止,我还充满着这种活力。几年之后,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还能保持这种创造力。
  B:你曾经说过,“金马、金像都没眼光”,是不是他们都还欠你一个影帝奖,你准备什么时候讨回来?
  D:不敢说。我希望,有一天甄子丹在幕前退休,观众会怎么给我一个评分,他们能给我历年拍过的影片一个总结,我就很开心了。拍电影,谁会不喜欢拿奖。人家给你一个奖金也好、奖杯也好,都是一个肯定。但是做演员,最大的肯定就是来自观众,他们愿意掏钱走进电影院,觉得你值这个票价,票房好,就是你的电影成功。最后,才会考虑到金马奖、金像奖。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小龙和甄子丹谁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