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西部片,中国的武侠片西部片和武士片是不是一种文

侠影迷踪 ——中国武侠电影和美国西部片精神内核对比 - 简书
侠影迷踪 ——中国武侠电影和美国西部片精神内核对比
字数 14331
“……只给两个婴儿一杯牛奶,你认为他们会谦让?胡扯!人类是竞争动物,跟自然竞争,跟生物竞争,然后和人类竞争,你能告诉我哪一天世上没有战争吗?那是天方夜谭吧?除非在人类出现之前!”“……没有对比,就没有光明。人的高尚情操也就永远不会被激发出来,就只能是卑微的、肮脏的、下流的!有人愿意选择神,有人愿意选择恶魔!如果这个世上只有恶魔,那就没有恶魔了,就像这个世界只有神就没有神一个道理。……”(注1:摘自《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第八章:最后的撒旦)一万多年前,某个强壮的原始人从原始人美女手里抢过食物之时,有一个身怀绝技,星眉朗目的原始人大侠手执磨得铮亮的木棍站了出来。大侠指责那个强壮的原始人不该欺凌弱小,而这个强壮的原始人,则说出了振聋发聩的“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侠为了惩恶扬善,用木棒狠狠的殴打了这个不守规矩的强壮原始人,把食物还给了原始人美女,美女对大侠从此死心塌地,两个原始人从今以后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从这天,到现在,这样的故事在一遍又一遍的发生。正义总能战胜邪恶,或者说胜利者总是正义的,这才是人类的丛林法则。无论是发源于长江黄河的中华文明(包括朝鲜文明和日本文明),还是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文明,以及发源于地中海爱琴海的欧洲文明,甚至于十八世纪才开始形成的美国文明,都逃不了人类丛林法则的影响。这个正义的代表,(除了帝王将相),东方曰侠,西方曰Chivalrous,骑士(精神)。所以世界上有了歌颂他们的文字,有了《七侠五义》和《射雕英雄传》,有了《阿马迪斯o德o高拉》,甚至有了《堂吉诃德》。而当电影作为一门新的艺术产生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有人,用电影的形式去歌颂侠,歌颂Chivalrous。于是产生了武侠电影和西部片。某种意义上说,武侠片就是中国的西部片,西部片就是美国的武侠片——二者是相同的。
周淮安和邱莫言是真正意义上的侠侣。一、《新龙门客栈》与《黄金三镖客》——压抑中的反抗和自由中的战斗“吃罢了饭来堂上坐,大漠里的妹子爱哥壮,我的小呀金莲呀爱哥哥。喝碗酒来撒泡尿啊,大漠里的汉子爱妹娇,我的小呀金莲呀爱妹娇。”这段歌词,出现在《新龙门客栈》中客栈伙计上酒时,改编自传统的西北民谣。歌声一响,酒味混合着尘土的味道扑面而来,质朴而纯真。西北的汉子,只要有饭吃有酒喝,有一个膀大腰圆的婆姨在身边,就能过的幸福美满。然而中国的英雄故事总是起源于压迫:当一个人没有饭吃,没有酒喝,心爱的婆姨被人掳走,这个时候,英雄才会出现,战胜邪恶,然后再一次的吃饭喝酒,搂着心爱的婆姨在荒凉的大漠上继续美好的生活。《新龙门客栈》的起源,就是这么一个被压迫的故事:忠心耿耿的杨尚书被邪恶的东厂势力陷害,惨遭毒手。东厂准备斩草除根,杀害杨尚书年纪尚幼的一对儿女。这个时候,原本杨尚书的得力干将周淮安,以及一大帮江湖好汉齐聚在龙门客栈,保护忠良之后。多么热血的故事!但是这一切故事的前提,是东厂杀害了杨尚书并准备斩草除根。万一东厂大发慈悲放过这两个孩子,江湖好汉恐怕就会一边叹息杨尚书死的好冤,一边喝自己的酒吃自己的肉,搂自己的婆姨睡自己的觉了。不过那样的话故事就会变成十八年之后两个孩子学得绝世神功找东厂复仇,也倒是另一番美谈了。而《黄金三镖客》,则又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赏金猎人,江洋大盗和职业杀手,除了赏金猎人还跟正义沾点边,其他两个纯属是邪恶的化身。三个人阴差阳错,一起争夺一件宝藏。从单纯的故事角度来说,并没有什么正义性,但是从人物的角度来说,一个除暴安良的牛仔,一定是观众心目中正义的化生。同所有类似故事的结局一样,正义的化身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电影里,虽然我们知道故事的背景是“南北战争”时期,但实际上影片里对于政治几乎是只字未提,只是在场景中,侧面展示了南北战争的残酷。除了布兰迪拿着图科领赏金的时候,连警察都没怎么出现过。政府的形象,就是慢条斯理的读审判书,然后被布兰迪把人救走。《黄金三镖客》里,没有压迫中的反抗,只有自由中的战斗。(一)压迫中的反抗:中国传统武侠电影故事的起源
子弹哥那时候还愿意演这样的大反派——其实演的不错。李连杰版的《少林寺》里的头号反派是谁?是心狠手辣武功高强的王仁则?看上去似乎是他没错,可是仔细看来,《少林寺》里头号反派,是从没有出现过的王世充,电影的结局,也不是少林十三武僧生擒王仁则,而是李世民谕立僧兵,并立碑表彰众僧义勇。压迫,来自于统治者,这就是中国传统武侠电影故事的起源,也是中国传统武侠故事里,“正义”的源泉。正义,既是反抗暴政。回到这部《新龙门客栈》。《新龙门客栈》可谓是中国反抗艺术的巅峰,故事发生在大明王朝中叶,既不是明朝前期的皇权恐怖统治,也不是晚期的东林清党误国:这就绕过了统治阶级的两大基础:皇帝和儒家。在中国的反抗史上,或许有张角朱元璋李自成这样的草莽英雄,曾经打出过“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这样大逆不道的口号,但是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极少有艺术作品是针对儒家思想的反抗(或许除了《儒林外史》,但《儒林外史》主要是反抗大家利用儒家思想争名求利。)。因为儒家思想才是中国统治阶级的基础。或许王阳明曾经想过这个问题:儒家的学说都是对的吗?但是和无数西方哲人一样,大家都在奋力的和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争夺解释圣经的权利,而没人去质疑上帝存在的真伪,王阳明先生也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遵循夫子的教诲。反抗是艺术的,就像《新龙门客栈》里,最后被剔骨的是个阉人,是个乱政的太监。抛开这些不谈,为什么说压迫中的反抗是中国传统武侠电影故事的起源呢?《新龙门客栈》的故事,改编自胡金铨的《龙门客栈》,而《龙门客栈》的故事,来源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守京城的大英雄于谦被诬告谋反,死于自己守卫的城下。从此以后,大明王朝内忧外患,逐渐步入尾声。前文提到过,因为东厂追杀忠良之后,周淮安才不得不出面,拯救这两个孩子,而邱莫言作为周淮安的老相好,也决意站出来帮助周淮安,同时邱莫言重金聘请两个贺兰山大盗出马。这个故事就好像是梁山一百单八将,大家都不是生来的反抗者,都是“逼上梁山”。“逼上梁山”的例子,从大泽乡陈胜吴广发表一通演说开始,就不断的出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如果秦二世不倒行逆施,不会有楚汉争霸;如果朱重八没有饿肚子,不会有大明朝,如果东厂不准备斩草除根,也就没有龙门客栈的故事了。
《西部往事》里令人拍案叫绝的开场片段其实是为这仨设计的。可惜这仨拍完《黄金三镖客》以后,身价大涨,莱昂内请不起了。(二)自由中的战斗:西部片中的美国天堂其实美国这个国家,也是在反抗中建立的。不过美国反抗的理由很好玩,他们是反抗英国进口的茶叶涨价,从而引发“波士顿倾茶”事件,然后英国八百个步兵偷袭列克星敦,打响了美国独立的第一枪。中国人民不到饿死人的时候,都不会反抗,而美国人民,就因为喝的茶叶贵了一点,就愤然拿起手中的枪,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美国本土上一共发生了两场战争,除了独立战争,就是南北战争了。关于南北战争,具体是一场“解放黑人奴隶”的战争,还是一场工业资产阶级和农业奴隶主阶级的阶级战争,我想无须赘述。这场战争中,没有谁是绝对正义的,只有胜利者:自然,胜利者就代表着正义。《黄金三镖客》的中文翻译,其实不太准确。让人有一种“长安镖局三大镖师”的即视感。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黄金三枪手》,三个无关正义只管黄金的枪手,在美国西部边境上发生的一场夺宝之战。这才是美国精神,去他妈的家国大事,去他妈的南北战争,去他妈的正义荣耀,老子只要黄金,只要钱,只要Cash。这是全部的西部片吗,也不全是。《正午》就说了一个非常正义的故事,还有《关山飞度》等等一系列在印第安人手中最后一秒救下美女的故事。然而这些正义的牛仔,终究还是少数,大多数伊斯特伍德这么帅的主角,都是奔着黄金去的,连女性角色都很少——风沙这么大,美女都给吹成母猪了。《黄金三镖客》里面的三个人,是自由的,《黄金三镖客》构建的世界,也是自由的。南北战争并没有对这群人产生什么影响,甚至警察也不能给他们造成阻碍,反而成为他们敛财的工具。他们三个人开的每一枪,都是为自己而开的。就是这么自私,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自由。《黄金三镖客》展现了一个狂野而自然的美国西部,更像是大自然: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就是西部,只要你有能力,这里就是天堂。(三)侠客与侠客的不同——《新龙门客栈》和《黄金三镖客》对比
图科放到中国武侠里可能会死很惨。《新龙门客栈》一开头,为我们展现的就是大太监曹少钦权势熏天,滥杀无辜的场景。甄子丹饰演的曹少钦脸上像扣了面粉盆子似的,白的吓人。一群太监阴阳怪气的,就判了那个直言谏上的杨尚书死刑。《黄金三镖客》的开场,是三个凶神恶煞的男人,企图刺杀图科,结果被图科一枪一个结束性命,图科扬长而去。同样是大漠黄沙的场景,同样是一群身怀绝技的侠客,《新龙门客栈》和《黄金三镖客》却给人们构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从影片的开头,我们就能初见端倪。《新龙门客栈》把最终BOSS的残忍、阴险和误国误民展现的淋漓尽致,树立了一个“此人不死世界永无宁日”的大靶子,为后来周淮安一行击杀他的政治正确做足了准备。但是《黄金三镖客》不一样。这里面的图科,无疑是坏人: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又把我们所钟爱的大帅哥布兰迪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但是开头一幕,那三个鬼鬼祟祟的的枪手明显更像坏人——《黄金三镖客》里,并没有好人坏人之分。中国讲究:“庶几义声昭彰,理直气壮,师出有名,火功可就矣”( 明o 朱鼎《玉镜台记o闻鸡起舞》)所以《新龙门客栈》里,一群身怀绝技的大侠们,因为一个正义的理由聚在一起,这样的故事才是合理的。如果这群人,周淮安邱莫言是一对雌雄大盗,贺兰山大盗还是贺兰山大盗,东厂太监还是东厂太监,黑店老板娘还是黑店老板娘,这群人聚在一起,为了大漠之中埋没的西夏皇陵中的万两黄金展开一场殊死搏斗——这个故事依旧精彩,可《新龙门客栈》也许就和《绣春刀》啊什么的一样,只能说是一部水准之上的武侠电影,而那股荡气回肠久久郁积腹内的侠骨柔情,可能就不会再有了。为什么中国武侠小说首推金庸,而不是细腻的古龙,或者天马行空的黄易,或是开山祖师梁羽生?因为金庸笔下的人物是中国每一个民众心中理想的英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郭靖说出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后,金庸和他的《射雕英雄传》就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国武侠的名片了。《黄金三镖客》和他背后的美国西部片文化,对“侠之大者”的概念则不屑一顾。牛仔们讲究的是单枪匹马闯天涯,讲求的是一言不合拔枪便射。所以我们看到,《黄金三镖客》里的布兰迪,虽然明目张胆的戏耍司法系统,但依旧受到广大影迷的喜爱,原因除了他帅,就是因为他“强”。没错,与《新龙门客栈》和他代表的中国观影文化相比,《黄金三镖客》和美国观影文化,更钟情于“强”而非正义。曹少钦强不强,强。周淮安和他的两个相好和一起都被虐成了狗,靠着鞑子偷鸡才弄死。但他有影迷吗?没有。因为他邪恶。美国人可不管这些,所以美国电影里的主角,可以做一些更出格的事情,却依然受观众喜爱。《新龙门客栈》和《黄金三镖客》,尽管都是大漠黄沙中的精彩战斗,尽管都是武侠/西部片中的佼佼者,但从根源上来说,二者是不一样的。二.《卧虎藏龙》与《不可饶恕》——关于归隐的故事
从动作场面上来说,《卧虎藏龙》更像科幻片。“侠”的终极是什么?混江龙李俊远赴暹罗,当了国王。可水浒传的主角不是他。人们唏嘘宋江李逵喝了毒酒,或感叹吴用李广重情重义遵守誓言,然而人们最欣赏的,还是武松鲁智深杭州六合寺里,吃斋念佛,归隐山林,平淡的过完后半辈子。独孤求败厉害吗?厉害,四十岁打遍天下无敌手,四十岁之后,江湖上再也没有他的传说,归隐了。杨过小龙女夫妇,襄阳城破之后,二人回到古墓,从此以后你挑担来我牵马,不是,是你耕田来我织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归隐了。《少林寺》里,李连杰饰演的觉远,打败王仁则以后,剃发为僧——归隐了。代表中国传统武侠片最高水平的《侠女》,最后的结局也是双双归隐江湖,不问世事。中国人的概念里,侠的终极,就是归隐:从此不问世事,种豆南山下。在太平洋的另一边,美国人心中,那些杀伐半世的牛仔最后归属在哪里呢?是成为牛仔的头目,带领一大票人占山为王,啸傲山林?是弃武从文,踏上正规,最后参选美国总统,带领美利坚走向人生巅峰?还是一辈子和左轮手枪六发子弹为伍,一生戎马,最后马革裹尸?都不是,美国人理想中侠的结局,也是归隐。就像《教父3》里,年迈的迈克坐在藤椅上,那是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午后,自家的院子里,阳光刚刚好。麦克上午可能在院子里侍弄了一会花草,中午和孙子一起吃了饭,享受了天伦之乐。美国帮派的事情,麦克很久没有理会了。他就靠在藤椅上,像一个最平常的老头一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电影史上最令我唏嘘的镜头。这可能是大团圆的结局了。《卧虎藏龙》和《不可饶恕》,两个关于归隐的故事。(一)我要归隐——《卧虎藏龙》与李慕白的青冥剑
青冥剑是一把违反历史学的宝剑。我父亲当年听说《卧虎藏龙》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欣喜之下喝了二两小酒,租了盗版碟片,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两个多小时,出来以后,八岁的我问他,好看吗?我父亲吭哧半天,憋出来一句,这是给外国人看的。十四年以后,我明白了他老人家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卧虎藏龙》除了周润发杨紫琼张震的口音让人难受之极以外,最主要的是这部片子没有所谓侠的情怀。侠的情怀是什么?之前已经给大家解释了,中国武侠的精髓在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卧虎藏龙》里除了李慕白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就是玉娇龙和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最多再加上一把青冥剑,没有国难,连师门之仇,也被章子怡被水浸透的身体掩盖过去了——一代大侠李慕白,最后和老太婆同归于尽。为什么说《卧虎藏龙》是拍给外国人看的?因为他美。真的美。他是一部风景片,那场竹海里的打斗戏不像是生死相搏的较技,更像是皖南最后的探戈,对外国人的冲击不亚于李小龙。我们这里不讨论画面,只讨论《卧虎藏龙》里面,李慕白可怜的命运。我最喜欢《卧虎藏龙》里的一个细节,就是李慕白要死要活的一定要玉娇龙拜他为师。外国人可能会把这个了理解为男女之间的情感,但中国人一定不会这么认为。不孝有三吗,无后为大,师门也是一样,如果门派在你这一代断了香火,那你就是千古的罪人。尤其是武当这么响当当的门派,断了传承,恐怕会成为天下的笑柄——这是李慕白迟迟不能真正和俞秀莲归隐双宿双飞的原因之一。李慕白不能真正归隐的原因之二,是师父江南鹤的仇没有报。原因之三,就是《卧虎藏龙》中真正的故事主线: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的爱情。
李俞二人的爱情悲剧,其实是人性的必然选择。影片一开头,就是李慕白对俞秀莲说,我要归隐了,这时候瞎子都能看出来,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有暧昧,可俞秀莲假装不知道。俞秀莲对李慕白说,你来北京,你来我就等你,聋子都能听出来,俞秀莲这是在暗示,可李慕白假装没听出来,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也许吧。虽然李慕白最后到了。为什么李慕白和俞秀莲明明两情相悦,却都拖到了剩男剩女的年纪还不挑明了说?原来是俞秀莲的未婚夫、李慕白的把兄弟孟大侠,为了李慕白而死。所以当观众急的抓耳挠腮的时候,这俩人就猜哑谜。我想,李慕白归隐的目的,一定有要和俞秀莲双宿双飞吧。李慕白说,我要归隐的时候,一定希望俞秀莲说,那好吧,我嫁给你。这个时候李慕白一定不管一切的说好我答应你我要你给我生一堆小猴子,可惜俞秀莲没有。这是《卧虎藏龙》悲剧的源泉。而《卧虎藏龙》的关键性道具,是那把青冥剑。青冥剑的出场是隆重的,神秘的。他藏身于剑匣中,第一次出鞘就带着泉水一般清冽的声音。剑是什么?是一位侠客身份的象征。只有江湖上最牛逼的人物,才配得上最牛逼的剑。青冥剑是最牛逼的剑,有了这把剑,武功的威力至少能上升两个档次,这把剑自然是人人都想要。而李慕白把剑送给贝勒爷,意思就是我退役了,你们要玩别找我,找别人去吧。同理还有挂靴和金盆洗手。但是《卧虎藏龙》里,李慕白一直没能真正摆脱青冥剑。青冥剑丢了,抢回来,送出去,抢回来,丢到悬崖下面,被人捡回来,然后李慕白就死了。李慕白的归隐之路如此艰辛,就好像直到弥留之际,俞秀莲才狠狠解开了那层窗户纸,两个人终于尝到了对方嘴巴的味道。李慕白直到临死,才真正的退出江湖。这无疑是个悲剧。这个悲剧的源头来自于一个重度中二病患者玉娇龙小姐。玉娇龙的出场,堪称经典。深宅大院里,一个娇弱的背影,身穿华服,脚踩旗鞋,怔怔的望着中堂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她回头,脸上还带着青涩和少年人的懵懂,不过十八九岁年纪,脸上不带妆容,唇上也没有过重的颜色——这是一个青春美丽不谙世事的少女。可李安一步步推翻了这个一开场就勾走观众心的少女形象。最后大家除了不谙世事以外,再也找不到片头那个少女的影子了。玉娇龙为什么会是这个悲剧的源头?因为她的授业恩师,是李慕白的仇人玉面狐狸。从小她就听玉面狐狸描述江湖的美好,什么仗剑行天涯,劫富济贫之类的,少年人心中难免会有向往。她长于官宦人家,自然是闭门不出,可偏偏在大漠遇上了马贼小虎,体味了几天另一种人生。这样矛盾环境下的产物,这么中二也是可以理解的。她盗走青冥剑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李慕白的悲剧。李慕白没徒弟:一个大好良才,又学了几年的武当心法送上门来;李慕白大仇未报,这个小姑娘的师父就是仇人;李慕白和俞秀莲缠绵多年而无果的爱情:玉娇龙把两个人牢牢绑在一起。李慕白在混江湖之前,可能也和玉娇龙一样,对江湖充满了想象和期待。可当三十多年过去了,李慕白见惯了生死,见惯了江湖中的腌臜事,甚至自己也没能免俗,成了一个武功高强的混子,这个时候他想退出江湖,是合理而有必要的。与他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中二病玉娇龙。李安很残忍的,用玉娇龙不断的撩拨李慕白,不断地让李慕白无法真正归隐,直到最后,青冥剑没了,李慕白死了,玉娇龙和小虎缠绵以后,纵身跳入悬崖:用最美的画面,诠释了江湖的残酷。这是李安心中的武侠与江湖。(二) 我要复出——《不可饶恕》与西部片的反思
《不可饶恕》是伊斯特伍德自称的,最后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其实他之后还是在自己的作品里露脸了。伊斯特伍德,62岁的时候,拍了这部《不可饶恕》。里面的主角威廉,好像是他36岁出演的《黄金三镖客》里,布兰迪老了以后的形象。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那些早期西部片里打打杀杀的英雄们,也该在电影结束的时候,封枪归隐,从此告别戎马了吧。可是威廉遇见了大问题:心爱的老婆死了;两个孩子还小;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自家养的猪开始不断生病。所有的一切昭示着:日子快过不下去了。这时候,一个中二少年找到了威廉,告诉威廉有一个大单子,杀两个伤害了妓女的牛仔,就能轻松拿到一千美金的报酬。如果李安是用唯美的画面诗一般的语言,把江湖的残酷婉转的告诉你,那伊斯特伍德就是直白的把惨状呈现给你,告诉你:小子,回家养猪去吧。《不可饶恕》里,威廉必须复出,为了他心爱的孩子。如果单看前半段,威廉的行动不可能成功。一个被马狠狠摔倒地上的前冷血杀手,一个高度近视的中二少年,一个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前神枪手。这简直就是三傻大闹好莱坞嘛。以往的西部片里,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组合,这三个人加起来都快二百岁了,到哪里去吸引女观众?所以说这个剧本在好莱坞流传了二十年,却没有人染指他。这个剧本,约翰福特有资格拍,莱昂内有资格拍,可这两个人已经去世了。剩下的人理,有资格拍的,只有伊斯特伍德了。伊斯特伍德太了解西部片这一套了。所有人只看到牛仔杀人不眨眼,一夜暴富,抱得美人归,却没有人想过,牛仔之后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牛仔或许会收起他的冷血,被妻子感化,洗心革面决定做一个好人。但是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妻子病重去世,抢来的钱花光了,农场经营不善,那这个已经洗心革面的牛仔会怎么样?他会重新拿起枪,复出。威廉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狠狠摔倒在猪栏里,脸上沾满了不知道是猪屎还是烂泥的东西。接下来的六十分钟里,他还会摔倒在马下,摔倒在小比尔的拳头下,摔倒在雨夜里。先抑后扬,威廉隐藏了二十年的冷血,在内德被杀以后爆发了。原本捞金的复出,成了他灵魂里魔鬼的复出,雨夜的镇上,威廉杀掉五个人,放出了那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谁要是开枪射我,我不但要杀死他,还要杀死他妻子,杀死他所有的朋友,把他的屋子化为灰烬。你们最好不要将妓女毁容,不要伤害她们!否则我会回来把你们逐个杀死!”威廉的真正复出,或者说转变,伊斯特伍德只用了一个动作就完成了:威廉从中二少年手里抢过酒,猛灌了一口。这个动作宣告着威廉心中的魔鬼正式复出。《不可饶恕》里,有一个和《卧虎藏龙》中刘师傅一样举足轻重、堪称神来之笔的角色,那就是那个长得像诺顿版蝙蝠侠里企鹅人差不多,带个眼睛的作家,一个西部小说作家。这个作家是个灾星,跟谁谁倒霉。他的第一任偶像,英国人鲍勃,被小比尔从肉体到灵魂结结实实的修理了一顿。在看守所里,小比尔、作家和英国人鲍勃的那场戏,是闲笔,但是也是这部电影最内涵、最深刻的那场戏。这场戏就是在告诉大家,西部小说里,那些个牛逼的牛仔,全是假的。牛仔的英雄故事里,充斥着谎言、偷袭和卑鄙的心机。这些个书里写的英雄,都是满嘴谎言、虚荣心作祟的大忽悠。更可笑的是——小比尔揭穿了英国人鲍勃的牛皮以后,作家满心欢喜的跟在他身边,他则接过了鲍勃的枪,跟作家吹起了牛皮。这个牛皮被真正的杀手威廉用两发子弹揭穿了。而那些曾经看得人热血沸腾的西部片呢?那些满嘴正义的牛仔杀人的时候会不会也有犹豫呢?这些事情到底是真还是假?《不可饶恕》是对西部片的反思。(三) 归隐与复出——浅谈《卧虎藏龙》和《不可饶恕》的相似性
有那么一刻我以为,威廉会和她一起回到家乡。风光之后的归隐真的有这么难吗?平淡之后的复出真的有这么难吗?两部相隔九年,相聚十万八千里的电影几乎给出了一样的答案:不只是复出/归隐难,只要是混江湖,都难。李安和伊斯特伍德,都是对本国文化极为精通和敏感的人。尤其是李安,他的心思像女人一样细腻,所以才能拍出来家庭(又叫父亲)三部曲。而伊斯特伍德,简直就是美国西部片的活化石,他深爱着那片曾经充满牛羊和马匹的土地,他明白每一个牛仔心里在想什么。所以才会有细腻的《卧虎藏龙》,才会有残酷的《不可饶恕》。这两部电影的风格,是万万不一样的。《卧虎藏龙》中的打斗和他的鼓点,像是京剧里穆桂英大战秦良玉,只见花袖翻飞,雨蝶乱舞,乱花渐欲迷人眼,刀剑相交似玉鸣。那些像天外飞仙一样的轻功,把奥斯卡的评委都吓傻了。《不可饶恕》更像是纪录片,老威廉毫不修饰的狠狠摔倒在地上,猪屎毫不修饰的挂在他的脸上,他也不去擦。奈德开枪以后的彷徨与恐惧毫不加修饰的写在脸上,而中二少年杀人之后的恐惧也毫不修饰的完全展现给观众。但我还是要说,这两部电影,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对各自类型片的反思。很少有电影反映大侠和侠女行侠仗义以后,日子该怎么过,也没有人会关心大侠怎么收徒弟。李慕白年轻时候的故事,一定够拍一部电影。也许他一个人灭了岭南四十大盗,这场战斗非常精彩,那时他功力尚浅,只凭一腔热血就只身入贼窝。幸好俞秀莲和孟大侠及时赶到,三个人合力杀光了这为非作歹的四十个大盗,可孟大侠为了掩护李慕白,不幸身死。这也是一个好故事,可是李安不想要这些。李安就是想要展现那些传统武侠片里没有的,大侠功成身退的故事。同理,伊斯特伍德也想要一些之前没有的。在我父亲小的时候,有一部美剧风靡整个中国,名叫《加里森敢死队》,里面的主角善使一把飞刀,曾引得小朋友们争相模仿——因为飞刀不是人人都能练的,所以这部电视剧就被禁了——也许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电视剧。美国的小朋友也不懂事啊,很多人看了年轻时候伊斯特伍德银幕上叼着雪茄骑着马,拔枪便射把人杀的故事,也是心潮澎湃,崇拜的一塌糊涂。在这些少年人眼里,这就是酷,电影里没有法律,这帮孩子也无视法律,模仿里面的角色,做了一些令他们后悔终身的事情。所以伊斯特伍德老爷爷有感于美利坚合众国的少年正在堕落,亲自上马,演了一个老牛仔重新出山的故事,告诉大家,人不是这么好杀的,江湖不是这么好混的。李安和伊斯特伍德,他们心中的侠的终极,一定都是归隐山林,从此与江湖无关。但是他们都知道,这归隐的路,以及归隐之后的路,都不是这么好走。威廉给小比尔补上一枪彻底送他归西之后,镜头在他脸上停留了几秒,威廉的表情很冷酷,因为他亲手终结了仇敌的性命。可是他的眼里,写着无奈,迷茫,和那么一丝丝的后悔,或许还有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怀念。同样的表情,出现在李慕白飞来一剑刺死玉面狐狸后的脸上。
夕阳中的剪影,是西部片惯用的空镜。我心中的《不可饶恕》,停留在威廉大雨滂沱中远去的背影。但伊斯特伍德,还要告诉大家,混江湖的,总是要归隐的。威廉之后倒卖干货,赚了大钱。而《卧虎藏龙》里,如果停在李慕白和俞秀莲热吻的时候,难道不好吗?可李安告诉大家,都得死。李慕白得死,玉娇龙也得死。从这个角度来说,《卧虎藏龙》更残酷。
和《东邪西毒》比起来,《一代宗师》正常的就像普通动作片。三.《东邪西毒》和《神枪手之死》——从文艺武侠/西部片看表现手法的不同美国历史上最声名狼藉、最富有传奇、最具有争议的枪手是谁?非杰西o詹姆斯莫属。这个名字出现在多达二十部的影视作品中,并且拥有一座博物馆和无数的粉丝。他曾经当过兵参加过南北战争,抢过银行,劫过火车,和他的部队一起屠杀了一百五十个手无寸铁的妇孺。也有人说,他把抢来的黄金分给了没钱治病的穷人;他爱小孩和小动物,笑起来像是天使;他曾经为了保护一个妇女不被喝醉的牛仔侵犯而身中数枪……而杰西詹姆斯的死,则将他的传奇推向了高潮。他的母亲在他的墓碑上写道:纪念我至爱之子,被叛徒和懦夫所害。他们的名字没有资格和你在一起。《神枪手之死》,就是一部专门描写杰西詹姆斯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的这么一部电影——拍的相当的文艺。中国武侠作品里,哪一段历史最传奇?自然是五绝华山论剑的段落了。直到今天,当人们想形容几个人并驾齐驱笑傲江湖的时候,也会称之为东某西某南某北某中某某。五绝贯穿了金庸最棒的三部作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而表现这五个人的影视作品,二十部也是保底的数量了。而在这些作品里,最有特色的恐怕要属《东邪西毒》了。为什么说他有特色呢,因为王家卫他老人家除了这群人的名字以为,其他的都给改了。当然,如果说纯恶搞,还有一部跟《东邪西毒》一起拍的神片《东成西就》,这里我们就不讨论了。我喜欢王家卫的倾斜构图,把林青霞和张国荣的尖下巴拍的更迷人了;我也爱《神枪手之死》里摇椅在阳光下的投影,清晰的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虽然这些都与武侠或者西部没有关系。虽然二者都是文艺片中的个中翘楚,但总归还属于各自的类型片。从这两部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可以更清晰的看出来,武侠片和西部片的区别。(一) 动中求静:从《东邪西毒》说武侠片怎么拍
《东邪西毒》里梁朝伟扮演的盲侠应该是最悲剧的角色。
说起武侠片,一个更图更俗但是更广为流传的名字叫武打片。武侠片属于武打片,武侠片里必然有武打片段,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二者并不完全一致。武打片段是什么样的?中国电影里的武打片段起源于邵氏早期的电影,第一部中国武侠电影,是1925年拍摄的《女侠李飞飞》。该片由邵醉翁(邵逸夫大哥)执导,粉菊花主演。这粉菊花是何方神圣?粉菊花,是当年第一女武旦,孙柏龄的师妹。所以必然的,着武打片里就带着这么一点儿京剧里动作戏的味道,讲求一个节奏,讲求一个套路,所谓扔、接、拍、拨、搕、踢、蹬、绕,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霸王别姬》里袁四爷就说,霸王回营见虞姬,就得走七步,而不是五步。可见京剧里一动一静,都是有套路的。从《侠女李飞飞》开始,中国武侠电影里的武打片段,都或多或少的带有点京剧的韵味来。《卧虎藏龙》里的鼓点,《英雄》里的梆子,《少林寺》里的斗拳,满满的是徽班进京的影子。武侠电影里的高潮,往往就是这么一段武打,以主角一剑刺死大反派告终。说白了,武侠片是动着拍的。即使是在《东邪西毒》这样一部文艺的一塌糊涂的武侠片里,也有这么几个动作场面,这动作场面,也是动起来的(这不是废话吗)。但是这个动,是演员动。即使是镜头动,也大多是演员的位置产生了变化,带着镜头在运动。这就是中国演员厉害的地方。因为中国有一批武行,那可是有真功夫的,都是少林啊武当啊出来的练家子,再不济也有成龙这种半路出家的戏班武生。他们的一招一式可都是真功夫,不需要镜头的修饰,甚至过多的镜头语言,反而会帮倒忙,破坏了真正功夫的美感。所以早期的武打片里,都是大全景和固定镜头,两个人来来回回过上十几招,非得有人吃亏了,镜头在给这个人切个中景。这个人往往是主角,主角眉头紧锁,抚了抚吃亏的地方,咬紧牙关,呜哇乱叫的冲向对手,然后又是十几招的大全景。(这一段描写来自真实电影:成龙《醉拳》)。王家卫向来是个“别人这么拍?哼,老子非要那么拍”的导演。所以《东邪西毒》不这么拍,不用大全景保两个人的打斗。(其实也是没法这么拍,《东邪西毒》里面没有一个正规的动作片演员)。那怎么拍呢?王老师想了个办法,叫动中求静。我们就拿大漠里面梁朝伟大战马贼那场戏来说。这场戏很有意思,极多特写,极多碎切,极多的不连贯,然而拍的非常精彩,非常有逼格,非常过瘾。王家卫用了抽帧,把原本连贯的镜头变得不连贯,看起来像是一张一张的照片拼凑起来的画面,梁朝伟冲向马贼的距离原本只有五米,王家卫愣是给他抽成了十秒钟。再有一个,这段戏非常精彩的原因就是他动中有静,一段激烈的打斗,抽帧,碎剪之后,啪,一个手环掉到了地上,一个倾斜构图的空镜,手环掉到了沙子里。镜头停顿两秒钟,而画外音还不断的有惨叫。之后,杀戮继续。这段戏,好比是京剧里的鼓点,一阵齐德隆东墙之后,板鼓渐渐慢下来,最后一声轻响,主角定格——然后再开打。先扬后抑,以抑助扬。说白了,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王家卫加以改良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连王家卫都这么拍了,其他的导演不更是动中求静嘛。《十面埋伏》雪地里大战有静,所以两个人完全不会动作的演员才打的漂亮;《独臂刀》里,每动必有一静,以静托动,所以才是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中国电影。尽管武侠片,卖的是侠义情怀,和功夫片单纯的拍动作不一样,但是二者是一母同胞,对于动作场面的追求都是一样的:动中求静。(二)以静制动:西部片镜头艺术在《神枪手之死》中的体现
布拉德皮特其实演的一点都不变态,但是你就觉得这是个变态。你们想象中,牛仔们的战斗是怎么样的?牛仔们脚踏吱愣愣直响的马刺,翻身上马,两个牛仔在马背上翻来覆去,寻找着击毙对手的机会,一个牛仔抬手一枪,Bang!战斗结束。或者是残破的街头,除了风声,连马嘶都没有。两个牛仔持枪对峙,谁都在等对方先露出破绽。突然,一粒沙子进入一个牛仔眼睛里,另一个牛仔掏出枪,Bang!战斗结束。也许是喧嚣的酒吧里,两个牛仔一言不合把枪便射,只听BBBBBang!战斗结束。说到底,西部片里的战斗场景只有一声枪响——这是打得准的,就算打不准,像《决战刹马镇》里面追逐的那场戏,也只不过是多了几声枪响而已。最后还得回到当胸一枪,贝尔挣扎着在儿子面前死去。如果开枪就是战斗过程的话,所有的西部片就别拍了——太短。可这枪战又是西部片的精髓——好比武侠片里少不了武打片段一样,西部片也不能没有枪战。枪战怎么拍?怎么开枪,开枪的前戏是什么?这都是非常有讲究的——正戏不够,前戏来凑。所有西部片高手都是前戏的大师,光是前戏就让观众欲罢不能纷纷高潮——所以西部片极少有女导演。《神枪手之死》就是一部极端的西部片开枪前的前戏教科书:整部电影长达一百六十分钟,足足做了一百四十分钟的前戏!只为罗伯特福特在杰西詹姆斯背后开的那一枪!这一招,叫以静制动。《神枪手之死》一开场,是个大场面,一群土匪呼呼啦啦的抢火车,把杰西詹姆斯喜怒无常、暴力倾向的杀人狂魔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从这以后,观众们都提心吊胆的看着电影,深怕这位恶魔什么时候就掏出枪,砰砰砰把身边所有人都毙了。杰西詹姆斯喝茶抬个手,观众都能吓半死。这招就是以静制动,我先告诉你,我们这位爷说杀人就杀人了,不信你看,这个可怜的列车员多惨!然后杰西在整部电影里,就没再动过了。动的是观众,是其他演员,是镜头是环境,一切都为了罗伯特最后开的那一枪做准备。但是我们注意到,所有的造势、前戏都是为杰西准备的,而最后开这一枪的人,却是配角,杰西的小弟,看似忠心耿耿的罗伯特福特。尽管镜头通过毛玻璃,拍出杰西扭曲的身体;尽管他的表弟死了,杰西看起来就要杀掉他们为表弟报仇;尽管在影片里,杰西像是个坏人,但是既然造势都是为杰西而造,杰西最后却中枪而亡,观众心里一定不爽。所以罗伯特的结局更加凄惨。开枪这场戏,太美了。午后的阳光,洒在木头的房子里。落地窗开着,微风吹得纱帘轻动,像芭蕾舞。墙上的画歪了,杰西脱下黑色的沉重的外套,放下了冰冷的手枪,像个丈夫或者父亲或者任何一个手上没沾过鲜血的普通人一样,这时候的杰西,干净的犹如他身上的白衬衫,甚至带着阳光的味道。镜头缓慢而平稳,仿佛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但观众的心提了起来。杰西对妻子笑,对孩子笑,就是最普通不过的笑,却又像是告别的笑。摄影机在罗伯特脸上停留很久,久到观众看见罗伯特的左心房和右心房紧紧纠结在一起,看见他的血液流向疯狂跳动的心脏和大脑,手渐渐失去血色和温度。导演并没有升格,可时间就好像静止了。Bang。罗伯特开出了这一枪之后,时间回复正常。杰西的血流出来,用符合物理定律的速度。《黄金三镖客》中,镜头在三个人脸上来回移动;《被解放的姜戈》里,伤者蠕动的身体和墙上缓缓滑落的血肉;《虎豹小霸王》里,布奇的玩笑;《西部往事》里,交响乐一般的开头:这些,都是以静制动,用十分钟的静,换取观众的心跳,从而在那一秒枪响时达到高潮。《神枪手之死》一百四十分钟的静换来五分之一秒的动,绝了。(三)节奏:武侠片和西部片永恒的追求
叛徒的下场是整部电影最让人放松的一段。以静制动和动中求静,都是节奏。什么时候安排打戏、枪战戏,什么时候是文戏,什么时候是空镜,什么时候是闲笔,这都是节奏。毕竟武侠片西部片不是动作片,他们都讲求一个精神内核,就像开头说的一个侠字,Chivalrous,都是动作场面了,这个精神内核必然会弱化,那这样的电影和动作片有什么区别呢?节奏这一点,《神枪手之死》做的极好。这部片子完成了他所要宣扬的精神,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但是他身上隐藏的善良又得到了观众的同情。而那位“勇敢开枪”的“大侠”,也受到了惩罚,他孤独终老,受人鄙视,死在陌生人的枪下,叛徒什么都没有得到。这比《低俗小说》里萨缪尔杰克逊在饭店里教训提姆罗斯那段长篇大论有用的多,也有趣得多。《东邪西毒》里的节奏又是一番风味。如果《神枪手之死》的节奏是交响乐,冗长而繁琐的篇章之后高潮来到,那《东邪西毒》更像是胡琴,每一个音符都是闲笔,每一个音符又都是高潮。微风拂过张国荣唏嘘的胡茬,这个镜头有三秒钟,下一刻,张国荣的独白响起:虽然我很喜欢她,但是我不想让她知道,因为我明白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整体节奏很慢,好像漫不经心的拨动琴弦,却形成了另一种深情的风格。张国荣没有表情,但观众心里,张国荣的眼泪已经划过他俊美的脸庞。他演的欧阳锋,是所有版本欧阳锋里人气最高的。这就是节奏的魅力。节奏使电影好看,使武侠片/西部片的精神得到升华,使他们区别于动作片。《导火线》里,子弹哥打的很卖力,很好看,可是没有节奏。就好像色情片和情色片一样,动作片是卖钱的,武侠片就是情怀,就是艺术。造成武侠片和西部片节奏不同的原因很简单:武侠片里的高潮(动作戏),可长可短。长到《卧虎藏龙》里竹海里的芭蕾,飞来飞去好像神仙一样,短的,也有《目无王法》里李修贤还没有秃顶时候的表演。然而西部片不行,一枪就是一枪,打了三分钟没打死,那就不是神枪手了。所以西部片必须做足前戏,武侠片则需要在动作中找寻静止的制衡。有没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武侠片/西部片?真有。中国武侠电影好像浩瀚的星空,胡金铨就是最亮的星星。武侠小说家司徒雪这么说: “胡金铨的武侠电影不仅有一种‘禅’的味道,而且整个都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连配乐都是湖南梆子。”禅,就是静。胡金铨的电影里,武打场面甚少,少到不管票房的话,胡金铨恐怕一个武打场面都不想拍。他用声光影去造势,用角色的表情造势,用一切的静去造势,最终达到西部片的效果:电影未动,观众先动。《空山灵雨》作为武侠片,几乎能把人看睡着,这也是一门功夫——不是烂的睡着,而是“禅”的睡着。悟外法师恐怕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有哲学意味的和尚了。他就是静,侍女们在洗澡,他是静;徒弟们偷看,他是静;邱明是动,他是静。然而他的静,才是这部电影动的根源——影片最后经书燃烧的熊熊烈焰,是悟外法师静了九十分钟造出来的势。结 论 世界人民需要侠
世界人民需要侠,哪怕是铁胆火车侠。当正义受到了侵犯,当坏人占据了上风,当秩序变得不可遵守,当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时候,人们就需要侠。太平盛世里,中国没有侠客,美国也没有牛仔。但人们会怀念他们,怀念那段峥嵘岁月里这些侠客为了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做出的贡献,怀念他们手中的枪和剑。在太平洋的两岸,两国的电影人,用不同的语言,歌颂同一种精神。世界人民需要侠,需要骑士精神,自然也需要武侠电影和西部片。二者是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环境下的产物,有区别,但本质上是相同的。并且,武侠精神和西部精神分别在各自国家的其他类型片里,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冯小刚的代表作《天下无贼》,就是一部没有宝剑的武侠片。刘德华和刘若英饰演的雌雄大盗,就好像所有武侠片的主人公一样,在人性和利益的抉择下,选择了人性,选择了成为一名侠客,刘德华为了保护那个弱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侠义精神。同样的,蝙蝠侠是侠,蜘蛛侠是侠,闪电侠绿灯侠绿箭侠钢铁侠都是侠,他们或者是变异,或者是高科技,总之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去完成心中的侠义精神,就好像西部片里的中主人公,路见不平,拔枪相助。但是我最欣赏武侠片/西部片的一点是,他们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世界永远不缺少英雄,永远不等待英雄,每个人都是英雄。没有什么救世主,那些关键时刻站出来的英雄,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是你,我,他,只不过这些英雄,比普通人稍稍努力一点,也许心性也更坚定,也许多了一点奇遇。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英雄,只要有侠义精神。而武侠片和西部片的不同,就是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人能忍耐,所以总是在压迫中才会反抗;美国人爱自由,所以追求自由中的战斗。中国人讲究中庸调和,所以电影多了一丝禅的味道;美国人喜欢个性独立,所以镜头像西部的风沙一样尖锐。中国人跳舞一样的打架,所以动中求静;美国人只有秒速800米的左轮枪,所以在前戏上做足了文章。看武侠片看西部片,实际上看的就是两国的文化。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武侠片西部片都消失了,那么,一定是因为和谐社会已经实现,再也没有坏人了。正如文章开头所说,魔鬼都没有了,神也就不是神了。
立志成为中国最帅的扯淡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西部片经典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