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的由来,是读书月,不是世界读书日的由来50字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世界读书日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2014年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下列关于书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早期形式,其中&简&是竹片,&牍&是木片。
B.《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其作者刘向是西汉著名的文字学家
C.《春秋》一书是根据春秋时鲁国的历史写成的史书,所以属于国别体史书
D.《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如果想看《杜工部集》应该去&子&部查找。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鼎,原本是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后来成为政权的象征,天子一般用九鼎。
B.丝绸之路是一条中西友好之路,汉代时由西域传入我国的食物有葡萄、核桃等。
C.我国的八大菜系为京菜、苏菜、闽菜、川菜、鲁菜、粤菜、湘菜、徽菜。
D.川菜宫保鸡丁得名于四川总督丁宝桢,因为他曾被封为&太子太保&。
A.隋文帝命科举状元作一首七言律诗
B.唐代景德镇官窑向朝廷进贡大批青花瓷
C.赵明诚和李清照共同鉴赏甲骨文
D.康熙皇帝向全国推广种植玉米
A.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A.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未遂
B.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
C.甲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D.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C.效力待定
D.不能确定|||||||||||||||||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你准备读书吗
  一说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肯定没人不知道;一说到教师节、母亲节、植树节,也一定有不少人知道;但是,一说到“世界读书日”,恐怕没几个人知道。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读书渐渐淡出
  年轻人的世界
  饭桌上、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低着头打游戏、看视频、聊微信的画面大家一定都已经习以为常了。通过采访,笔者了解到,现在的年轻人读书时间较少,大部门理由为工作忙、上网浏览信息比较多。而且大部分人每天看书的时间不足一小时,但是上网的时间却比看书的时间多得多。
  “我每天忙着上班,下班以后照顾孩子和家人。等这些事情都忙完以后,基本上我整个人都累瘫了,根本没有精力看书。”提及看书,一位在单位上班的赵女士说道,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有时候还要加班应酬,家里还有一大堆时间等着做,表示没有时间看书。
  王先生表示会看书,但是看的大部分是跟业务相关的书,没有时间看“闲书”。“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自己不跟上,就怕会落后。我偶尔会看看书,但是看的都是跟工作相关的书,给自己‘充充电’。空闲的时候,也会花时间上网浏览信息。”范小姐则表示自己很少看实体书,一般都是在手机上看电子书,“现在书上有的东西,网上都有。网上有的东西,书里不一定有。我觉得每天看电子书和纸质书差不多吧。”范小姐说。
  青少年和老年人
  成读书主体
  在建德图书馆,笔者看到一位老大爷戴着老花镜,正在仔细翻阅一本杂志。这位老大爷是一位退休职工,他每天的兴趣爱好就是看看杂志、报纸。“退休以后,阅读报刊、杂志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看书看报了解一些当今的时事新闻和历史轶事,和其他老年人一起聊天才有话题。”老大爷说。
  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廷一直以来都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平时除了看一些辅导书,还爱看一些小说和故事书,小廷的爸妈也鼓励孩子多看看课外书。“我们从小就培养他热爱阅读的习惯,每个星期都必须读完一本书,所幸的是,后来他也喜欢上了阅读。一空下来就手捧一本书,现在都不需要我们监督了”小廷妈妈说。通过走访,笔者发现读书的群体以青少年和老年人为主,而且很多家长和长辈们都很注重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在很少有人能静得下心来读一本书,人们的阅读时间往往被一些工作和娱乐活动所占据。但是,对每一位读书人来说,读书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可以陶冶情操。今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人,希望大家都可以手捧一本书,做一回真正的读书人。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书香日&、&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6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巴塞罗那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读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读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于是,日&&11月16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28C/3.18号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文学大师们的生日与忌日
  4月23日与世界上很多著名作家也有很大关系:它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日期,也是塞万提斯、西班牙游记作家何西&布拉、秘鲁文学家加尔西拉索去世的日子,还是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克斯内斯、哥伦比亚小说家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等人的生日。
  灵感来自于西班牙浪漫传统
  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统。1926年,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设立了&西班牙自由节&,并把伟大作家塞万提斯的生日10月7日作为这个节日的庆祝日。1930年庆祝活动移到4月23日&&塞万提斯的忌日,这一天也是加泰罗尼亚大众节日&圣乔治节&。相传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回赠&&一本书册,象征着知识与力量。一些欧洲国家将这种传统延续至今。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回赠一支玫瑰花。由此相沿成习,如今每到这一天,书籍减价10%,玫瑰花的价格则陡然上涨。
  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基本宗旨是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交流信息的形式,尽管传播媒体日益复杂先进,但是图书依然是积极教育与批判思考的基础。&世界读书日&也强调图书与版权在发展一种和平、宽容、普世对话的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获得图书
  在一份谈论图书与阅读重要性的声明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文化产业与版权部主任兼教科文组织出版社社长米拉格罗斯&德尔&科罗尔曾说:&阅读意味着与作品作者创造的虚拟世界展开互动对话:由于每一个读者想像力的不同,这个由知识、智慧展现出来的世界也不同。&科罗尔女士还强调阅读的持续不均衡问题:&我们拥有面向所有时代所有公众的各种领域图书,但我们必须能够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图书。&
  自&世界读书日&设立后,各国出版社、图书馆、作家、文化人每年都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图书宣传活动,特别重视针对青少年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人文精神,引导他们尊重知识。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抢先看New  Top
最热文章榜Hot  To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23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