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电影中的企业价值观观更容易传达给观众

中国电影文化价值观的当代建构――文艺理论家贾磊磊访谈_中国作家网
中国电影文化价值观的当代建构――文艺理论家贾磊磊访谈
来源:中国作家网
  文化价值观是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啸& 涛:在中国当代文艺界,您是比较关注中国电影中的文化价值观建构问题的。您从强调中国电影要建立区别于好莱坞电影的独特叙事体系,到强调中国电影要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文艺思想愈来愈完整了。你能否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地谈谈?
  贾磊磊:其实,叙事体系与价值体系本来就是两个不可割裂的问题,因为文化的价值观是通过电影的叙事体系来完成、来实现的。今年中国电影票房首度 迈进了200亿时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既能够被本土的电影观众所接受又能够被海外的电影市场所认可的电影叙事体系以及在这种电影中体现的文化价值观,是中 国电影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我们的电影在满足观众娱乐需求与审美想象的同时,也要完成对中国电影文化价值 的正确定位,将一种符合人类多元文化取向与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文化价值观“植入”到我们的电影叙事体之中,进而完成中国电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图存的 历史使命。
  啸& 涛:目前电影的市场竞争确实极为激烈,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好莱坞电影正借助其强劲的经济实力在世界各地不断扩张。
  贾磊磊:一部影片的市场竞争力并不仅仅是指它的经济实力以及商业竞争力,还包括这部电影在文化上的竞争力。所以,我们现在不论是讨论电影的艺术 使命,还是研究中国电影的社会责任,以及中国电影的文化职能,都不能将电影的这些作用与电影的市场竞争力对立起来,即不能预先“搁置”电影对市场的经济责 任,然后再去奢谈它的艺术使命、社会责任与文化功能。同理,我们在为一部电影的市场胜利而欢呼的时候,除了总结电影的商业运作模式与成功的营销策略之外, 我们还应当关注的是它的文化表达。特别是那些表现题材重大、资金投入巨大、市场反响强大的影片,对其电影文化经验的分析与对其商业经验的总结同样重要,如 果一种正向的文化价值观在这些影片中得到有效的传播,那么,不仅对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贡献巨大,而且对于促进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丛林法则”不是中国电影的价值归宿
  啸& 涛:能不能对您所说的文化价值观确切地解释一下呢?
  贾磊磊: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所体现的关于生活方式、社会理想、精神信仰的基本取向,它决定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艺 术领域对于是非、善恶、正邪、美丑的基本判断。什么样的东西值得珍惜,什么样的东西不值得珍惜,什么样的生活有意义,什么样的生活没有意义,什么样的思想 能被认同,什么样的思想不能被认同,都是由人们的文化价值观所决定的。一部影片不管讲述的是什么时代的历史故事,不论采取的是什么种类的叙述方式,文化价 值观都会深深地“嵌入”影片的叙事内容中,都会“浸入”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许多情况下,电影所承载的价值观是从观众并不在意的故事情节中流露出来的。 就像影片《赵氏孤儿》,在孤儿从屋顶上纵身跳下的那一刻,屠岸贾收回了他张开的双臂,故意让孩子重重地跌在地上,让他从肉体的痛苦中明白:这个世界上谁都 不能相信,自己的干爹也不例外,能够相信的只有自己手中的刀剑。这就是屠岸贾灌输给孩子的以“丛林法则”为核心的价值观。他要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种冷酷 的功利哲学,并想让他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此后,在孩子重新回到屋顶上想拿回宝剑并且再次从屋顶跳下来的时候,程婴走上前牢牢接住了他!程婴是在 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刀剑更值得信赖的力量,这就是父爱!赵氏孤儿没有信奉其干爹的功利哲学,因此在人生的价值路口没有选择强权,而 是选择了人性。他体现出中国电影所向往的人类理想是一个与“丛林法则”的价值体系相对立的正义的世界。
  啸& 涛:那么您觉得中国电影中的价值观应该怎样确立起来呢?资源从何而来?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呢?
  贾磊磊:中国电影要完成文化价值观的正确定位,首先面临的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时代性选择。陈凯歌导演曾经在谈及中国电影的现实境遇时说过: “我们中国人今天站在价值观的十字路口上。”我想,他所说的“十字路口”,是指中国目前正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西方现代文化价值观的历史交汇点上。我 们所有的关于文化价值观的表述,其实都离不开横向与纵向这两个文化的参照系。关键的问题是,身处这样一个风云汇聚、激流奔涌的时代,我们的电影在这个十字 路口上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啸& 涛:具体地讲,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
  贾磊磊:首先,我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价值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宝藏与岩石同在的山峰,是一条清泉与浊流交汇的河流。传统文化的思想 资源就是再博大,也不可能直接作为我们治国安邦的政治纲领。因此,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我们需要设定一个分流与导向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将具有正向精神价值的 内容输入到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之中,而将反向的文化残渣分流给过去的岁月。对古代文化经典的这种现代性转化,是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非常普遍的现实 问题。例如,纪君祥元杂剧《赵氏孤儿》中所贯穿的“血亲至上”的传统观念,这曾经是推进全剧情节发展的重要叙事动力。与此相同构的还有一种“血亲至上”、 “冤冤相报”的复仇伦理。在传统戏曲中《赵氏孤儿》中屠岸贾开始是要把赵盾全家满门抄斩,而在赵孤得势以后屠岸贾却遭全家灭门。现在,如果我们在电影中也 沿袭这种“你杀了我全家,我也要杀你全家”的杀戮逻辑,就等于把我们拉回到了古代封建社会,以一种以恶制恶的黑色法则来处理艺术中的善恶冲突。为此,对这 种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必须进行现代性的重构。由于叙事性艺术作品的核心内容是人,所以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与人物精神品格的建构是不可分离的。影片《白银帝国》 中康家的后代从地窖里挖出来一幅写着“仁义”的条幅,尽管我们可以把这个情节视为整部影片的核心情节,可是《白银帝国》的文化价值观最终是体现在如何做 人、如何识人、如何用人这一系列关于人的基本命题上。影片作者表面上讲的是晋商家族的沉浮,实质上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人怎么自处。
  中国电影应当对
  所有文化资源进行通约整合
  啸& 涛:除了在时间维度上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重构之外,在空间的维度上您是怎么考虑的呢?
  贾磊磊:我们要对所有文化资源进行通约整合。中国电影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电影虽然不是站在相同的经济基准线上,却是站在相同的价值基准线上。这 就是说,我们的电影在价值观的表达上与其他国家的电影具有相同意义的建构权。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中国电影不可能将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封闭起来进行自我表 达,而势必要与不同的文化资源进行通约整合。况且,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与其他国家所强调的文化价值观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相类似、相接近、相重合的地方,比如, 人们现在都会认可文明比愚昧好,光明比黑暗好,和平比战乱好,正义比邪恶好,尊重比敌视好,富裕比贫困好,健康比疾病好。在文化产业领域,尤其对于那些依 赖海外文化市场的行业,更要寻找这种可通约性的切入点,这是我们的文化产品能够被他人接受的心理基础。
  啸& 涛:您觉得在这方面我们中国有没有成功的电影?
  贾磊磊: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创作的《拯救大兵瑞恩》所表达的核心理念不是为了去争夺某座桥梁,占据某个城市,攻克某座山峰,而是为了去寻找一位 母亲惟一的儿子――为了不让这位母亲在战争中再失去她第二个儿子瑞恩。军方决定将瑞恩从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找回来。这样,影片就在战争的表层叙述形态下植入 了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进而使美军的拯救行动除了具有历史的正义感之外,还具有一种道义上的崇高感。中国电影《集结号》无疑是一部成功地表述了中国文化 价值观的影片。如果在战场上牺牲的人连一个牺牲的名誉都不能给予,对这47位烈士来说无异于生命的第二次死亡(即生命意义的消失)。所以,驱使谷子地寻找 战友的动力不仅来自于他与战友的骨血情谊,更来自于对那些烈士人生价值的重新确认。如果说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叙事主题是为了让一个普通的士兵在惨 烈的战争中活下来,那么,中国电影《集结号》的叙事主题则是为了让那些死去的普通士兵能够永生;如果说美国电影关注的是普通人存在的生命价值,那么,中国 电影关注的则是普通人牺牲后的生命意义;美国电影是通过防止人的非自然死亡来强调生命的意义,中国电影则通过拒绝人的符号性死亡来强调人的精神价值。在人 类价值观的天平上,中国电影讲述的价值观同样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旷世情怀。可见,对人的生命价值的珍视并不是美国电影独有的价值观。
  中国电影在价值体系表达方面的缺憾
  啸& 涛:您认为中国电影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
  贾磊磊:中国电影的形态划分,在理论上强化了不同电影形态在话语体系之间的相互排斥以及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可通约性”。即在商业电影、主旋律电 影、艺术电影这些不同电影的话语体系中除了在制作方式、赢利模式、表述策略上各说各话之外,在价值观念上也在自说自话。导致了中国电影无法在影片的终极价 值领域进行相互整合,使我们的民族电影业最终没有形成一种像韩国电影、美国电影那样共同信守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建立一种整个行业共同敬重的文化取向。
  啸& 涛:您能不能具体地讲一讲这方面的问题?
  贾磊磊:我们的有些商业电影为了实现经济利润在电影情节线索上设置无端的暴力、性爱场面,使没有分级制度制约的影片对低龄电影观众的心理造成伤 害。个别艺术电影为了张扬所谓的导演个性,把个人的成长经历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进行逆向表述,造成电影叙事本文与社会历史本文之间的价值断裂,扭曲了观 众对时代的历史记忆。某些主旋律电影漠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把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平面化、简单化。用概念化的方式演绎时势政策、用公式化的窠臼“套 装”好人好事。
  啸& 涛:那么您认为应当怎样解决当下中国电影这些在价值观方面的裂变问题呢?
  贾磊磊:我们应当避免不同叙事形态的电影在文化核心价值观上的相互错位,避免不同影片类型在终极文化标准上的相互偏离,本土电影产业应当在总体 上整合文化精神架构,实现中国电影在文化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互通与共识,进而赢得国际市场上的普遍认同。不同的电影叙事形态不应当成为规定不同的文化价值体 系的合理通道。
  现在,电影的不同形态,只是各自的功能有所侧重,而并不能够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上相互对立。对民族情感的伤害、对国家形象的嘲讽、对正义精神的 亵渎、对性别差异的歧视,在任何一种电影中都应当受到限制、受到禁止;无端的暴力、变态的性爱、扭曲的人性,在任何一种电影中都应当受到唾弃、受到指责。 我们的民族电影业无论在投资动机、运作方式、赢利模式、美学风格方面存在着怎样的差异,都应当倡导、敬守、传播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把文化精神的承传 作为不同电影形态共同具备的文化功能。不能把电影不同形态的划分原则视为不同文化价值观和不同精神取向的划分标准。我们应当用讲故事的方式、用艺术的感性 力量打动观众、感染观众、吸引观众,而力戒用“主题先行”的方式演绎时势政策、用公式化的方式“套装”好人好事。
  中国电影在文化价值观上
  不能皈依于好莱坞电影
  啸& 涛:在与异域文化的价值接壤后,我们中国电影应当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
  贾磊磊:中国电影在文化价值观上决不能皈依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有目共睹,电影的票房纪录接二连三地被刷新。可令我们始料不及的 是,我们对好莱坞电影叙事法则的借鉴,无形中也将缝合在其叙事体系中的价值理念嵌入到中国电影的形象图谱中,致使我们在经贸领域我们通过艰难谈判争得的本 土电影份额,在经济上获得了观众的认可的同时,却在心理上远离了我们的本土文化。在此,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无论如何也不能够蜕变为中国电影 的好莱坞化――这不是指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的移植,而是指我们占领市场的主流电影,在文化价值观上不能够皈依于好莱坞电影,进而使我们的主流电 影失去精神的民族归属感。在当今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路径上,尽管我们不赞成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完全对立起来,但是,不管我们借鉴 的是哪种类型电影的衣钵,最终连接的都是我们本土文化的“地气”。这个本土化,即指的是我们对自己脚下谋生图存的这片土地的关注,也指的是对我们自己头顶 上魂牵梦系的文化天空的认同。比起20世纪的中国影视剧中所着意表达的生存困境,现在凸显的情感主题折射出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忧患正在逐渐降低,而 精神的焦虑在不断加剧。与原来的作品中同样存在的问题是,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定,这其中包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播,对这些电影中存在 的文化问题,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去关注,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去关注呢?
  所以,我们不能够只关注一部影片在叙事逻辑上的合理性,人物性格上的合理性,而不注重一部电影在价值取向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对于一部影片预先设 定的“价值空间”应当给予必要的关注,因为一部叙事逻辑严密、情节设置巧妙的电影,完全有可能出现在价值定位上的倾斜或位移。即便我们身处一种多样文化的 社会语境中,作为主流商业电影,其价值定位也应当与公众普遍敬守的价值取向为基准,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为圭臬,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影的价值导向不会出 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中国电影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阐释
  啸& 涛:您认为当代中国电影汲取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贾磊磊:中国电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取舍、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是我们分析中国电影文化经验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 观,“仁爱”思想贯穿在政治、哲学、伦理、艺术等不同的精神领域,它是整个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012
年,中国出品了一部刷新了中国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的影片《画皮2》。这部影片集爱情、魔幻、动作为一体。它共打破了中国电影史上五项历史纪录。这样一部 典型的商业电影,支撑它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价值体系呢?易言之,中国电影创作者“植入”在这张“画皮”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哪些呢?影片中小唯这个 有着千年修行经历的妖狐,曾经为了救人而自毁妖灵,违反妖界的禁令,被冷冻在冰湖的寒冰之中达500年,这表明她在影片叙述的前史中已经站在了与人类相同 道德的基准线上。小唯对人类世界的神往成为影片极为突出的叙事主旨,同时,也是这部影片表达的核心价值取向。在这种妖向人的转换机制中,最能够打动观众的 并不是玄妙的数字技术,也不是魔幻的空间造型,而是妖道向人道的认同,是邪恶向仁爱的皈依。我们在总结一部电影骄人的票房业绩的时候,应当要注重它对于文 化价值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文化的价值谱系中,虽然没有一个主宰一切的上帝,却有着超然于万物之上的天意,“道法天意”,在中国古代被看作是超越于其他法度之上的最 高道德范畴。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意素材的许多电影中,天意,时常被置于一种改变影片叙事结局的叙事者的地位。中国电影正是利用这种世俗冲突的非世俗化表 述,弥合了处于从属性社会地位的普通观众对正义、对光明、对善良的期待。特别是中国电影在处理人物命运的结局时,往往将其与某种“天意”联系起来。《武 侠》(2011)在七十二地煞的教主(王羽饰)与刘金喜展开绝杀之时,刘家村的上空电闪雷鸣。其后,被刘金喜与徐百九重创的教主在倾盆暴雨中被一道来自天 空的闪电击中,使这个恶贯满盈的恶魔,毙命于泥泞的场院中(遁入了地狱)。这种看似极其偶然的命运结局,实际上却表现出反派人物必然覆灭的天意。包括《画 皮2》里那个浑身尽是巫术、妖术、道术和魔法的天狼国的巫师(费翔饰),最后,被成千上万只从天而降的神雀啄食成一具骷髅。可见,恶势力就是再强大,最终 决定胜负的依然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它不仅能够评定是非善恶,而且还能够定夺胜负成败。世间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善恶有报,生死轮回,不论是人是妖谁也逃不 出上天的旨意。在中国电影中尽管声张正义、除暴安良的义举是在充满血腥的叙事进程中展开的,但是,作为一种对暴力叙事的“校正”,中国电影在江湖的搏杀结 束之后,时常会描绘出一种没有杀戮、没有血泪的田园世界。从张彻导演的《独臂刀》(1967),到胡金铨导演的《龙门客栈》(1967)、张鑫炎导演的 《少林寺》(1983)主人公选择的都远离了纷争不息的世界,归隐于茫茫的山林之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中国电影,对梦幻般的田园景色的神往,对 那种没有杀戮、没有争战、没有流血的生活的祈望,更是极其突出的一种文化取向。它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导演的作品、一个地区的电影之中,而是贯穿在不同时期、 不同区域的电影之中。电影的审美想象永远也无法抵御现实的风雨,影像世界的田园风光也不能兑现为真实的世界图景,但是,那种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毕竟为我们 的心灵提供了一处可以栖息的美妙境地。
  所以,信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并不仅仅意味着重新确认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把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进行广泛传播,同时也意味着将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文明的一次历史性对接。
  中国当代武侠电影表达的文化价值观
  啸& 涛:武侠电影可能是最容易体现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并被世界各国文化接受的中国电影类型,您对中国武侠电影一直在持续关注和研究,您对中国武侠电影反映出的文化价值观有什么看法?
  贾磊磊:新世纪的中国武侠电影,自《卧虎藏龙》以来,在市场效益的强力驱动下逐步进入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时期。从《英雄》到《天地英 雄》,从《霍元甲》到《叶问》,从《七剑》到《武侠》,武侠电影的艺术样式在不断翻新。然而,武侠电影在制定其市场发展战略的同时,建构一种既能够体现我 们的传统文化精神,又能够践行当代文化发展诉求的叙事机制,显得极其重要。我始终认为,要在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成功逻辑中输入正确的价值导向。我们需要在虚 构的武侠世界里塑造像《少林寺》里的觉远、《卧虎藏龙》里的李慕白、《武侠》里的刘金喜这样的人物(价值指认对象),并且把一种正向的价值体系纳入到他们 的制胜逻辑之中,使这些人物的成功与他们所采取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从而完成影片价值理念的传导。
  首先,由于武侠动作电影本身具有很强的暴力色彩与对抗特征,所以,它与一般故事影片中的人物所体现的成功内涵有所不同。在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方 面,武侠电影比一般的故事影片更指涉到人物的制胜路径中所体现的精神取向。在我们的主流电影中,豪侠义士既应当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同时也应当是仁义之 师、人道之师。特别是在克敌制胜的关键时刻,正义者应当避免恃强凌弱,以免造成在动作伦理(武德)上产生“胜之不武”的负面效果。在中国武侠电影的暴力法 典里,通常是正义一方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够克敌制胜。《武侠》里的刘金喜和徐百九只有靠两人的合力与天意才将刀枪不入的邪教教主送入地狱;《新龙门客栈》里 客栈“伙计”的剔骨奇术加上金镶玉的一臂之力(周淮安才拿到子母剑)才能够杀死大太监曹公公。可见,叙事本文的“潜台词”在此突出的并不是个体的超常能 力,而是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其中包括在必要时牺牲自我――就像侠女邱莫言血浸黄沙,这才是武侠电影超越了制胜法则之上的价值原则,也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的影像化呈现。
  其次,当代武侠电影中,外在的暴力对抗中嵌入了内在的价值冲突。中国武侠动作电影是一种建立在动作叙事基础上的类型影片,暴力对抗是这类影片核 心的构成元素。一般而言,武侠动作电影的暴力呈现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就是为什么实施暴力,与此相关的是如何实施暴力。前者是解决暴力冲突的起因,后者 是解决暴力展现的过程。所谓暴力的起因,通俗地说就是双方为什么而打?这是暴力冲突的焦点。传统的武侠电影经常会围绕着武林霸主的至尊地位而开打。影片的 价值取向都会锁定在以善恶为核心的道德向度上。这种价值取向的设定只是为影片的暴力对抗提供一个合理的路径,实质上,对影片的价值传导并不提供什么任何新 的维度。其次,武侠动作电影的暴力冲突有时还会延伸到对江山社稷的争夺,如《少林寺》最终引出王仁则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它使原有的暴力冲突提升到社会历 史的层面。这类冲突最为经典的样式是胡金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反清复明”的叙事模式,它更多地是从社会历史的层面上将影片中的冲突合理化。现在,中国武侠 动作电影的冲突模式,越来越呈现为一种“内在化”的倾向。许多影片的冲突焦点都不再指向外在的领域,如权力、地位、荣誉等,开始逐步向人物的内心世界延 伸。
  另外,武侠电影在叙事的制胜法则之上构筑了中国传统的价值原则。武侠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在夺取最终的胜利之后,所向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 既表明这个人物最终的精神皈依,也是这部电影最终的价值取向。正像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在获取了巨额的财富之后,他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最能够彰显其内心 的价值观念一样,一位英雄豪侠在胜利之后何去何从,是整部电影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遗憾的只是在我们诸多的武侠动作电影中,更多的是通过武术来肯定暴力, 而没有通过武术来制止暴力。
  中国电影的国际化
  与文化价值观的全球化传播
  啸& 涛:中国武侠电影在推进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中曾经起到了市场先锋的作用,您对现在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有什么观点?
  贾磊磊:现在,我们电影的“出口型产品”依然还是以武侠动作片为主,而武侠动作型影片又恰恰是一种以暴力叙事作为主要表现形态的作品。过去的这 类电影在进行商业性运作的时候经常会夸大暴力的叙事功能,有时甚至会形成暴力的泛滥。更为严重的是,有时还将“丛林法则”的价值观注入电影的叙事情节,无 形之中误导了观众对社会历史的认知方向。应当肯定的是像《叶问2》这样的影片。当叶问战胜了狂妄的“龙旋风”之后(通常的武侠动作电影在这个时刻就该闭幕 了),叶问面对擂台下欢呼的观众,语重心长地说:“今天的胜负我不是想说我们中国武术比西洋拳更加优势,我只是想说,人的地位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不 会有贵贱之别。我很希望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大家可以学会懂得怎样去相互尊重。”在几乎所有的动作电影都在强调“实力至上”的制胜准则的时候,《叶问2》却 能够透过擂台上眼花缭乱的暴力表演,传达出一种超越了肢体暴力,主张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文化理念。这不仅使整部电影的文化价值得到升华,而且也使中国武 侠动作电影的精神境界得到历史性的提升。其实,我至今也并不赞同将“禅武合一,内外兼修”的武术划归到与举重、跳高相互等同的体育项目之中。在终极的意义 上,武术更接近于一种通过肢体来修炼的宗教,这与我们通常所认识的体育相距甚远。叶问始终想把一种寄予在拳脚功夫中的武术精神(贵在中和,不争之争)传授 给他的徒弟阿梁,而不是单纯地教他拳脚功夫。从这种意义上讲,《叶问2》不仅彻底摆脱了那种以角逐功夫胜负为主的动作电影所追求的价值观,而且也为包括竞 技型电影在内的所有动作电影指明了文化价值所确定的方向。
  总而言之,电影作为一种具象化的表意符号,其中的精神理念,是寄予在影像故事体系中的“潜在意义”。影片要塑造一种与影片所要传导的文化价值观 相一律的价值指认对象,将他作为文化价值观的直接体现者,才能够完成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所以,文化价值观并不是一个与传统的电影艺术创作相脱离的命题, 而是一个与传统的电影艺术创作相互整合,相互交融的时代命题。
  中国的主流电影应当在不同的叙事形态中建立一种共通、共享的文化价值观,所谓共通、共享就是在不同的电影类型、不同的表现题材、不同的叙事风格中确认一种集体认同的文化价值,即在发扬艺术创作个性风格、尊重艺术创作审美规律的同时,弘扬共有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
电话: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美国《洛杉矶时报》7月3日文章,原题:中国影像:中国影片在西方市场中的窘境
影片《让子弹飞》曾风靡中国,票房收入创下国产电影之最。然而,它甚至未能在美国找到发行商,今年在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上放映时还有观众离场。该片并非唯一在中国国内大获成功却在海外遭遇滑铁卢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美国只获得约6万美元的象征性票房收入。在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这些中国大片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儿去。      如今张艺谋想借刚杀青的《金陵十三钗》打破这一怪圈。它不仅是中国大陆耗资最高的影片,还融入跨越文化看点:奥斯卡奖得主参演,40%对白为英语。张说非常希望该片能受到国际市场欢迎。这对寻求进入全球电影市场的中国很重要。中国国有和民营公司均对电影业投入巨资,官员渴望本国文化出口能比肩其业已繁荣的制造业。      但专家表示,由于缺少国际明星和陌生的叙事风格,中国电影的市场仍基本被局限在国内。审查制度也鼓励创作政治上更保险的剧本和浪漫喜剧。有些人担心中国成不了全球电影发电厂,而可能变成又一个宝莱坞:在本土很牛,在海外蹒跚。“我们常听到中国市场将很快接近美国市场的说法”,张说,“但在打造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2010年,美国国内票房收入达106亿美元且几乎全被美国影片吸纳,而15亿美元的中国票房收入中40%流向美国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登陆全球市场,第五代导演赢得一些西方观众。但现在(赢得西方观众)的重要性和期望值大幅升高。中国大陆每年电影产量已超过500部且投入迅速上升,要实现赢利就需大举进军海外。有人说困扰中国电影产业的问题很复杂,并非仅仅通过添加西方概念或名称就能万事大吉。▲(作者史蒂文•泽奇克等,王会聪译)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让子弹飞 其实是烂片,还是不要走出国门了,丢人
  价值观念不同,接受度就很低。我觉得我们中国观众是最会接受不同文化思想的人了,不论美国的电影,东亚的,南亚的,欧洲的等等,我们都很乐意看看。。。
  造谣 兰州烧饼!奸党伟业全美嫖房8个亿!
  说起《让子弹飞》这部电影我就想笑,  明明是宣扬毛主义的,反而被JY们歪曲为宣扬民主自由的。  不过呢,JY们需要的只是工具,他们是不会在乎工具有没有自己的思想的。
  没文化!    
  人家要看这样的国产片  一群中国人梳着辫子,挑着担子。跟在一个头发油光,带着礼貌,拿着手杖的白人后面。
    美国人看得懂西游记吗?  看得懂水浒吗?  看得懂三国吗?  看得懂红楼吗?    
  @absyy123  09:23:56    让子弹飞 其实是烂片,还是不要走出国门了,丢人  -----------------------------  让子弹飞确实太烂,想不通还有人叫好,老外看不下去很正常。    
  这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努力。
  票房最好的应该就是李安的《卧虎藏龙》了  其实这部片子在武侠片里非常一般  不知道怎么在国外反而红了  看来文化差异的确大
  我也不喜欢《让子弹飞》,很多地方觉得特假,什么马拉的火车,土匪戴的面具,从窗户丢钱给老百姓,攻打地主家的片段,就算姜文想扯点象征意义隐喻什么的,我也觉得不自然。同样表现人性本恶的电影《大鸿米店》就比较自然。
  霉国佬哪会品电影
他们看的是大明星和xxoo场面
文化差异太大
应该用拯救地球拯救宇宙等动画片喂给霉国人看
  其实我自己都不想看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人需要雄起啊~
  靠。我是看着沙发回复的,回复完发现中间那么多加塞的
    作者:xiaotiger_wang 回复日期: 09:33:25  回复
      人家要看这样的国产片    一群中国人梳着辫子,挑着担子。跟在一个头发油光,带着礼貌,拿着手杖的白人后面。
  连我这个中国人都不爱看中国电影,美国人不爱看中国电影很正常。
  记的十年前有部英雄?在美票房可以,难道我记错了?
  @假言村语 回复日期: 09:35:53  回复
          美国人看得懂西游记吗?    看得懂水浒吗?    看得懂三国吗?    看得懂红楼吗?  ===================================  也许他们看不懂,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想卖四大名著给美国人看的时候,当我们想赚他们钱的时候,导演们商人们就要考虑美国人喜欢什么。      
  我们根本不需要在乎别人怎么看
  其实这点应该是我国电影走出国门应该考虑的东西,中国国内的电影一向只能在中国内地取得好成绩,出了内地就算在港台都难有好成绩,相反美国的电影在全国各国都可以聚得好成绩。例如统满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国人也想不出,也拍不出。就是这差距,制作影响片的思维早就局限了。
  作者:乱云百飞度 回复日期: 09:53:15  回复
      我们根本不需要在乎别人怎么看  ---  但我们在乎那白花花的票房呀,那可是钱的,如果中国电影在海外有四十亿的票售,可抵得上造多少双袜子了?  难道还有产品制造商话,我只生产产品,我不在乎别人买不买?  而且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宣传工具,中国政府花那么多钱在国外播国这形象大片都抵不上一部在海外热销的电影好?软实力?难道不在乎?要知道我国的硬实力已经不行了?否则也不会在南海东海黄海给越、非、日、韩等搞得永无宁日。
  再别吹捧老谋子了,这B只会贬低中国人,西方人看到红高粱上的男男女女,就认为现在的中国人都是那样。
  老外估计还是喜欢那种拍中国有多落后的片子,比如张艺谋拍的那一堆。
  在中国也没人愿意看。
  @xiaotiger_wang  09:33:25    人家要看这样的国产片  一群中国人梳着辫子,挑着担子。跟在一个头发油光,带着礼貌,拿着手杖的白人后面。  -----------------------------  +1,明白人,看我們中國人生龍活虎的,丫心裡就難受。
  这个议题和《让子弹飞》没多少关系吧,其他国产电影也没多少美国票房    觉得国产电影在美国不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是故事都讲得太复杂,总想弄点什么思想出来,但是美国观众又不习惯这种步步设机关的讲故事方式,人家要看的就是大场面、特效、明星和看到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的故事  
  中国电影现在全是无聊透顶的什么“人性”“感情”烂戏,无聊透顶!
  我都不怎么愿意看。子弹到现在都没看过呢。
    美国的文艺片和内涵片在中国也没有什么市场,中国人喜欢看好莱坞的动作片和科幻片。香港的武打片在海外也很有市场
  那些看不懂的,是外国人不理解中国人何以有这么多的挫折,为何要选这条谁也看不懂的生活之路。
  作者:玉阶飞 回复日期: 10:17:05  回复
      这个议题和《让子弹飞》没多少关系吧,其他国产电影也没多少美国票房        觉得国产电影在美国不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是故事都讲得太复杂,总想弄点什么思想出来,但是美国观众又不习惯这种步步设机关的讲故事方式,人家要看的就是大场面、特效、明星和看到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的故事  
    作者:xiaotiger_wang 回复日期: 09:33:25  回复
      人家要看这样的国产片    一群中国人梳着辫子,挑着担子。跟在一个头发油光,带着礼貌,拿着手杖的白人后面。  ----------------------------------  不要说得那么明白嘛,你让张艺谋之流情何以堪啊
  大学以后只喜欢一部《疯狂的石头》,其他基本无视!尤其所谓的大导演的电影,我一部都不会去看!
  老外头脑很简单,中国很多片拍的那么隐讳,自然没人看。  老外就喜欢看那种个人英雄主义,打打杀杀,抱的美人归那种。
  世界电影除了好莱坞,其他都不咋地
  我猜许多美国本土人喜欢看的中国片应该是:展现中国专制落后一面而反衬美国优越自由民主一面的中国电影~~  
  作者:我要美元 回复日期: 09:37:05  回复
  @absyy123  09:23:56  让子弹飞 其实是烂片,还是不要走出国门了,丢人  -----------------------------  @远东经济评论  09:41:34  让子弹飞确实太烂,想不通还有人叫好,老外看不下去很正常。  --------------------------------------  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叫好。我发现中国的网络舆论跟我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很多时候不一样,  2008年北京奥运中国队拿金牌,网上居然很多人在骂街,但我在现实中没有看见任何一个人说这样的话。  -----------------------------  你的感觉正确,因为网上这么说话的大多数是水军,你在现实生活中是碰不到水军的
  @远东经济评论  09:39:03    让子弹飞真的是一部大烂片,我几乎不敢相信是姜文拍的。姜文的电影一向很有深度很有品位,怎么会拍出让子弹飞这种烂电影呢?姜文还是当年那个拍出“鬼子来了”的那个姜文吗?他现在是不是很缺钱呀  -----------------------------  鬼子来了也不咋地,真的,我个人觉得姜文还是没看明白很多事情,姜文的政治倾向肯定是偏jy的,在这一点上,姜文比不上冯小刚,冯小刚现在是看明白了
  让子弹飞只能忽悠一些智商比较低的
  那些烂电影不提也罢
  说《让子弹飞》好的网络水军我没看到,  我只看到楼上一群说《让子弹飞》是烂片的网络水军!
不能怪 人家不爱看,我都不爱看。这个标题应该改成,烂电影在全世界都不受欢迎。     
让子弹飞,好看吗?我认识的、看过的人没有一个是正面评价,我看完不知道电影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比盗梦空间还让人难以理解。盗梦考验的是想象力,子弹不知道考验什么。在中国,票房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炒作行为在中国还是能欺骗很多老百姓的。    
为什么我们能这么容易认同西方所谓的 大片、巨片,大家想过没有?因为人家抓住的是人的感官、情感的基本需求点,不因为国情、环境的不同而改变。而我们拍出的是什么?中国电影最大的进步,不在电影本身,而在包装、炒作(如果这也算进步的话),都是西方玩剩下的,已经不屑再玩的。所以回头看看,我们会发现,好电影怎么都是以前的。  
如果一定要找出为好电影的话,疯狂系列、剑雨这些才能称为好电影,远胜 子弹,把这些电影介绍给老外看看,我想评论会有所改善。老百姓不会永远被忽悠的。
  美国人喜欢看美国人拯救地球的电影,哪怕是在电影里拯救也很过瘾的哦。
  只能说洋人根本没有领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看不懂
  作者:华裔科学家 回复日期: 11:03:44  回复
          告诉大家一件事,我以前上大学时带了两个外国留学生同学去看周星驰的电影,一个美国人一个澳大利亚人,电影下面有英文对白字幕。但他们认为一点也不好笑,觉得很神经病    +++++++++++++++++++    周星驰的电影属于相声类的喜剧,外国土鳖连汉语都不过关还想欣赏相声?做梦去吧!你也就一个对牛弹琴的货色。
      作者:xiaotiger_wang 回复日期: 09:33:25  回复           人家要看这样的国产片      一群中国人梳着辫子,挑着担子。跟在一个头发油光,带着礼貌,拿着手杖的白人后面。  =========================================================================    这个是开场的场景    后面的情结:    这个白人后来当了一个中国大地主家(或皇家贵族)的洋教师,为保守落后的大宅带来了“文明”、“开化”。    主人家年轻漂亮的闺女或者年轻姨太太被这白人男性深深吸引,一番眉目传情、打情骂俏、半推半就后,勾搭成奸    ——电影此时进入高潮,导演用充满异国情调的场景艺术表现白人伟岸男性与亚洲柔弱却性饥渴女性的XXOO场景……    结局:白人男性以各种堂皇的理由爽完后拍屁股走人,中国女人对他无限怀念……
  @max1-07-07 11:30:38         不能怪 人家不爱看,我都不爱看。这个标题应该改成,烂电影在全世界都不受欢迎。         让子弹飞,好看吗?我认识的、看过的人没有一个是正面评价,我看完不知道电影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比盗梦空间还让人难以理解。盗梦考验的是想象力,子弹不知道考验什么。在中国,票房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炒作行为在中国还是能欺骗很多老百姓的。    ......  -----------------------------  中国拍出一模一样大场面的电影,美国人一样不爱看——因为里面的英雄不是美国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现在不喜欢看美国电影了 那些炫目的特效吸引不了我了
  %2010年,美国国内票房收入达106亿美元且几乎全被美国影片吸纳,而15亿美元的中国票房收入中40%流向美国片。  =====================================================  看到这句没有?其实标题应该改成“美国以外的电影在美国几乎没人愿意看”    再说了,文化不同,在中国牛逼在国外不牛逼很正常,周星驰的电影估计在欧美也是没人看,我们照样喜欢~~~~~~~  
  好像多年来还就是张艺谋的电影还吸引他们一点,包括英雄这种。英雄的视觉效果确实很不错。
  很正常啊,在唱歌治癌症的神奇国家里能生产出什么优秀影片?坑蒙拐骗文化+河蟹审查制度制造出来的垃圾影片只适合内销。
  缺乏历史文化背景的共鸣,没法沟通的。要赚他们钱只能找些普适的题材和元素,比如雇几个白人明星来被李连杰、甄子丹一通暴扁之类的。美国人对个人英雄主义的题材特感冒,跟中国人注重宏观、注重历史观有着根本不同的价值取向。  总而言之我觉得没辙,美国人看不来中国题材的影片就像大多数中国人听不懂交响乐一样,文化底蕴上有着根本的差别。
  其实现在中国的电影在倒退    看见90年代的武打片
还有70、80年代的铁路战、地道战、游击战
都会热血沸腾
现在的战争片看起来完全没那种感觉    哦
还有周星驰的电影
      
  反过来说就是西方人没有我们愿意接受其他文化
  张一谋 之流不是通过欧美电影奖项 捧出来的吗,墙外开花墙内香嘛~~~原来他们自己也知道那些都是垃圾啊~~~  可为什么还给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颁奖呢~~仅仅是因为要找代理人那么简单吗?引导国内观众的是非观方向观才是隐藏最深的祸心吧  
  要让西方百姓接受,剧情要简单,场面要大,特效要好,就行了。
  作者: 天天友涯 回复日期: 09:58:44    其实这点应该是我国电影走出国门应该考虑的东西,中国国内的电影一向只能在中国内地取得好成绩,出了内地就算在港台都难有好成绩,相反美国的电影在全国各国都可以聚得好成绩。例如统满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国人也想不出,也拍不出。就是这差距,制作影响片的思维早就局限了。  =====================================================   东西方文化差异,所以艺术表现上存在宏观与微观的差别,     雅点说,是国画与油画的差距,     俗点说,就是包子与汉堡的区别,     国人的艺术审美在改革后受西方冲击很大,
  中国电影就是垃圾 我就喜欢看好莱坞电影
  价值观不同。。。我们没必要把自己弄得想没人要的孩子一样。。。美国是世界第一,他拍的电影就是第一。。。中国当世界第一了,中国拍的电影谁还敢乱说?我们没必要非要走什么国际化,我们中国发达了,我们就是世界,就是国际,他们全要来和我们接轨的。。。
  @远东经济评论  09:41:34    作者:我要美元 回复日期: 09:37:05  回复          @absyy123  09:23:56        让子弹飞 其实是烂片,还是不要走出国门了,丢人      -----------------------------......  -----------------------------  我觉得让子弹飞很好,是中国人拍得骗子中比较好的,情节很有智慧。   一起上映的陈凯歌的赵氏孤儿 我也看了,就觉得只能算普通,但是很多人说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将来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在中国,好莱坞会竭尽所能用中国元素取悦中国,美国人爱看不看。
  张一谋之流的模式成功,最糟糕的地方时吸引大批有志青年导演抛弃自己的东西,向西方模式妥协,最终成功寥寥,因为张之流的水平本身就是垃圾 ,垃圾再捧,也只是漂亮点的茶渣啊!!学垃圾那不就是浪费时间吗!  见过很多有志影视的人,认真的买票去看看那些大片,存碟学习其成功方式····唉,都懒得说醒他们!!因为,否定那些垃圾大片导演就是否定他们未来的成功可能,而且他们这些人在国内根本没有获奖的机会,不能获奖就不能出名,不能出名就不能挣钱,于是,有个性,有才华的就纷纷投靠外资财团拍片寻找名利,这样的中国电影能有出息吗?  张之流所谓国际大导演的牌坊一日坚挺,中国新生代,活血液想健康上位,想看优秀的国产影片基本无可能。除非有能利用 天时地利的艺术怪才横空出世。
  国内电影主要是剧本不行,其他方面投入再多也不能弥补剧本主心骨的羸弱。    不过要说外国人不喜欢,其他原因也有。    我也一般爱看国外电影,近几年英国和法语、西语地区的片子也很不错。好莱坞虽然一直强势,但欧洲、拉美的电影也年年有经典。
  《让子弹飞》是部好片。姜文是毛派,不是精英。影片说明了很多东西,不展开了。
  作者:假言村语 回复日期: 09:35:53  回复
          美国人看得懂西游记吗?    看得懂水浒吗?    看得懂三国吗?    看得懂红楼吗?  ---------------------------------------  别人在创造现代的艺术成就  中国人只会靠祖宗的成就吃饭  翻拍得一个比一个烂
  中国的审查制度太苛刻,还能指望中国能拍出什么好的电影吗,我觉得中国电影没救了,
  中国电影最喜欢的是动作片,美国的动作片也是靠大场面,中国电影在特技上和美国还是相差很远
  作者:我要美元 回复日期: 09:37:05  回复           @absyy123  09:23:56        让子弹飞 其实是烂片,还是不要走出国门了,丢人      -----------------------------      让子弹飞确实太烂,想不通还有人叫好,老外看不下去很正常。    --------------------------------------        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叫好。我发现中国的网络舆论跟我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很多时候不一样,        2008年北京奥运中国队拿金牌,网上居然很多人在骂街,但我在现实中没有看见任何一个人说这样的话  ====================================  那是因为大牌够亮,葛优以前几部电影口碑还是不错的,还有发哥助阵,但电影本身不行,剧情混乱,对白装逼难懂。即便如此有大牌有宣传加上羊群效应在中国看的人就多了,其实国外大片有时候也只靠明星和大牌的,但总有好片,中国最近几年电影萎缩的厉害,特别香港电影感觉没有以前优势了
    其实陈凯歌 还有王家卫在欧洲口碑相当好    
  都是一群装B贩子,
  马识途的小说《买官记》(?)比《让子弹飞》好看得多,姜文要是老老实实按小说来拍,不至于这么烂。    
  这是真的,别说美国了,我在中国也不愿意看  
  中国电影比较烂,电视剧还是很不错滴。  我认为还是和市场有关,你是看电影的时间多还是电视剧的时间多呢?  当然,中国电视剧也不会受美国人欢迎的。      上天涯社区,用Chrome浏览器扩展 天涯助手,谁用谁知道!
  当年一大堆JY说:子弹有思想有深度,仔细一看全是牵强附会,夹代私货。还批上出一个什么“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专业词汇。
  让子弹飞就是一部大烂片    西洋人喜欢看中国的落后贫穷片
  “金陵十三钗”又是讲南京大屠杀的,这些导演是不是拍南京拍上瘾了?    对这类题材我希望有像“辛德勒名单”那样兼具严谨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出现,而不是靠“妓女救国”之类的噱头吸引人,沦为那些导演摘取小金人的工具。
  作者:远东经济评论 回复日期: 09:39:03   回复     让子弹飞真的是一部大烂片,我几乎不敢相信是姜文拍的。姜文的电影一向很有深度很有品位,怎么会拍出让子弹飞这种烂电影呢?姜文还是当年那个拍出“鬼子来了”的那个姜文吗?他现在是不是很缺钱呀  ----------  站着也把钱赚了,
让子弹飞 中的许多喜剧元素就中国人懂吧
  中国主要是政治管制太严重,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我已经不去看电影电视好几年了
  作者:xiaotiger_wang 回复日期: 09:33:25  回复               人家要看这样的国产片        一群中国人梳着辫子,挑着担子。跟在一个头发油光,带着礼貌,拿着手杖的白人后面。    =========================================================================        这个是开场的场景        后面的情结:        这个白人后来当了一个中国大地主家(或皇家贵族)的洋教师,为保守落后的大宅带来了“文明”、“开化”。        主人家年轻漂亮的闺女或者年轻姨太太被这白人男性深深吸引,一番眉目传情、打情骂俏、半推半就后,勾搭成奸        ——电影此时进入高潮,导演用充满异国情调的场景艺术表现白人伟岸男性与亚洲柔弱却性饥渴女性的XXOO场景……        结局:白人男性以各种堂皇的理由爽完后拍屁股走人,中国女人对他无限怀念……  =====================================================================  参考《最后的武士》《末代皇帝》还有好多美国大兵XXOO西贡美眉的电影。。。。打不过也要XXOO一下
  好莱坞的商业水准已经相当成熟了,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有N多烂片和光腚总菊的干扰,动画片里卡通美女都不能穿得太少。现在国产电影和动画片也有发展,还是要有耐心。    另外反对把什么差距都扯到社会制度上的幼稚做法
  电影是最好的洗脑工具,美国人很擅长这个  
  @jasper581  13:49:48    中国主要是政治管制太严重,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我已经不去看电影电视好几年了  -----------------------------  说的和对 商业片的本质是娱乐
主要是审查制度造成的,更重要的是TC的官方思想,在全世界是人人喊打的非主流,经过它审查过的影片,老外怎么会愿意看呢?!    
其实我们自己都不愿意看啊!
  美国媒体也太客气了,中国电影在中国几乎也没有观众愿看
  老美看不懂好不好?
  老美们的脑袋转不过来,看不懂很正常,很多东西他们都看不懂
  中国电影在中国观众都不愿意观看,不是辫子戏就是抗日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公司价值观比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