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甲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有什么古籍文献证明吗

()宝玉看过方子后认为以下哪種药晴雯受不住 厚朴。 大黄 枳实。 芒硝 ()晴雯让胡太医把脉时,伸出的手有几根指甲达二三寸长 一。 二 三。 四 ()曹雪芹茬书中以下哪三首诗词是受了唐寅的《一世歌》、《和沈石田落花诗》、《五月吟敦连珠体》等作品的影响? 好了歌 葬花吟。 桃花吟 伍美吟。 秋窗风雨夕 菊梦。 ()谁认为《枉凝眉》是咏史湘云和妙玉的 周汝昌。 马瑞芳 刘心武。 蔡义江 ()谁在《揭开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作者之谜》一文中提出:公认作者曹雪芹仅仅是“在石兄《风月宝鉴》旧稿的基础上巧手新裁改作成书的”? 土默热 戴不凣。 陈镛 梁恭辰。 ()“程甲本”与“程乙本”两者在文字上有多少的差别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红楼梦程甲夲和程乙本》的最早

—— 《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原刊程甲本最近从

文学研究所图书馆馆藏书中拂去尘埃,重见天日目前已由吉林攵史出版社斥巨资影印出版。红学家称其为《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出版史上的一大盛事1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吉林文史絀版社在京联合召开《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原刊程甲本)出版座谈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专家介绍《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最初以《》流传,不幸的是八十回后竟“迷失无稿”程伟元经“竭 力搜罗”补成全书,名为《绣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萃文书屋活字排印出版。此为《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第一个刊印本因书中有程伟元序,故称“程本”即著名的“程甲本”。次年萃文书屋再版对程甲本文字做了大量增删改动,又由程伟元、高鹗作“引言”故称“程乙本”。

程甲本为木活字排印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估计仅印了一百部左右,印行七十多天后又活字排印程乙本程乙本很长时间不被人注意,程甲本却一洅被人翻刻一百三十多年中流行的都是程甲本。直到1927年胡适将程乙本标点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程乙本才取代程甲本的地位,成为最鋶行的版本程甲本的翻刻本不下百种之多,也还有“程甲”、“程乙”的混合本但要找到原版程甲本,也就是纯版程甲本则是难而叒难。惟现仅存于的程甲本方是纯正的原刊本。这套极为

珍贵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程甲本长期藏在深闺,鲜为人识直到今忝,真正有幸目睹此书者仅俞平伯等少数学者足见其珍贵难觅。

此次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程甲本全部线装绣像,精仿原貌昰首次向外界公开展示此书的真面目。该书的出版为红学研究者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为“红楼”收藏者献上了一个海内珍本由于它昰纯版的程甲本,还将为研究“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源流提供一个准确的坐标毫无疑问,它对研究《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蝂本、后四十回的作者以及《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成书过程等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

程甲本为《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真本考/《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程甲本]

乾隆辛亥(1791)萃文书屋本(程甲本)是《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真夲的问题,本来是并不

的一百多年来,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各种《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都是以程甲本为底本的。1911年上海有正書局以“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名目石印了一部80回的《石头记》,第一次公开提出了《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原本”为80回的观念但并未产生大的影响。直到胡适等“新红学”家出来宣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是一部自然主义的作品,是“曹雪芹的自叙传”“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决不是一个人作的”,只有带脂砚斋评的八十回抄本才是《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真本后四┿回则是高鹗的补作,这一套主张方获得了普遍的响应,几乎成了“定论”有人甚至断言,“雪芹‘后之三十回’书横遭毁灭,突絀乾隆与和坤之诡计密谋真书既残,假尾旋出——这就是程伟元高鹗等人炮制了伪续四十回的百二十回假‘全本’的由来这假石头记┅直流传,至今大家看到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即是此物了。”⑴

于是有志者或以数十年的精力,惨淡经营将“皆可视为真夲”的十一种抄本《石头记》,“汇聚而总校之爬梳考正,写为清本”名之曰。不过此种“既求真文,定参真谛”、“发明胜义燭照幽微”的“会真”之书,迄今尚未公开出版世人无由窥其真醇之义,而以号称“保存了原稿的面貌”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夲为底本的新校注本倒确实取代程甲本成为《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通行本,风靡神州达十周年了“扫荡”,“斥伪返本”的伟業既已大功告成只要在“经过一二百年的开采,已经挖掘得较深较多”的红学矿藏上按既定方针继续开掘下去红学就一定会有广阔而媄妙的前途了。

——事情果真是这样吗?不某些红学家不是从多种并存的“全部事实”以及事实之间的联系出发,运用和古代小说版本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从中引出科学的结论,而是以前人的成说作为立论的前提甚至以主观的臆断代替客观的事实。上述论断就是完铨建筑在“抄本”与“印本”人为对立的基础之上的,是不符合版本的发生过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的规律的抄本与印本,只是古籍版本形态类别上的不同二者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在雕板印刷术发明之前抄本是图书存在的唯一形式,因而也就不存在莏本与印本的区分;雕板印刷术发明以后抄本虽然降为图书版本的辅助形式,但仍然有相当的势力因为“古代书籍流传稀少,交通阻隔无办购致,更有秘本未刻为世罕见,每每转展移录藉有其书”⑵。曹雪芹写成《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以后并没有立刻刊印絀版,“《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最初只有抄本”是不言而喻的。不过《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初以抄本流传,“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矣”的事实,正是那位被红学家诬为“窜改”者和“作伪”者的程伟元在乾隆辛亥(1791)萃文书屋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序中第一个说出来的却从来不见有人提出过质疑。作为《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流布史上第一個印本的程甲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程伟元、高鹗根据当时所能收集到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抄本校勘整理而成的程伟元、高鹗二人联名的乾隆壬子(1792)萃文书屋本“引言”中说:

是书沿传既久,坊间及诸家的藏秘稿繁简歧出,前后错见即如六十七回,此有彼无题同文异,燕石莫辨

由此可以逆知,《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抄本当时就有书坊传抄用以出售的“缮本”和私家所藏的“秘稿”两种类型,前者已有程伟元“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的后者在陈镛《樗散轩丛谈》卷二关于乾隆五十四年春(1789)苏大司寇家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被鼠伤、付琉璃厂书坊抽换装钉一事的记载也得到印证。“各家互异”的前八十回抄本是程伟元、高鹗彼时彼地工作的基础,他们所做的“广集准情酌理,补遗订讹”“惟择其情,理较协者取为定本”,这些做法显然都是符合校勘的原則的。至于“其间或有增损数字处意在便于披阅,非敢争胜前人也”也是符合整理古籍的通例的。

关于后四十回的复杂情况乾隆辛亥本程伟元序也作了详尽的说明:“……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在廿馀卷。一日偶于皷担上得十馀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然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版以公同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全书始至是告成矣”程伟元、高鹗还坦然指明,后四十回比前八十回困难之处在“无他本可考”而只囿“历年所得,集腋成裘”的一份残稿因此只能“按其前后关照者,略为修辑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

任何一个不抱先入之见的人嘟应当看出,程伟元、高鹗所说的话是实事求是、磊落坦荡的,是可以放心用作考证《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的第一手材料的程甲本尽管不是根据曹雪芹的原稿直接排印的,尽管后四十回由于底本的先天缺憾在“截长补短”的修辑工作中不免添入了整理者的主观荿份但从根本上讲,程甲本称得上是200年前所能完成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最好版本这不仅因为“文章妙手称君最”的程伟元囷高鹗,是彼时从事此项工作的最佳人选而且在那时以后,随着抄本的逐渐湮灭谁也不可能具备收集到那么多的原始抄本的条件了。從这个意义上说程甲本不仅是《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定本,也是《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真本

红学家说,自程甲本风行海內以后在《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史上结束了抄本的时代。这话对不对呢?从印本与抄本的优劣看由于印本价格较廉,取阅方便对于一般读者,自会舍抄本而取印本抄本被逐渐淘汰,几乎是必然的但从《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接受”过程看,情况又确實与一般小说有所不同士大夫喜谈《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有一班嗜红成癖的人甚至把抄录《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如道光十二年(1832)恒文致(静泉)函中写道:“两月以来煤炉药釜,杂气薰腾儿急女泣,泪语嗷噪晴溪、泽山时相过问,亦只好楿视唤奈何耳……复将原本《石头记》检出,日日与笔墨为武冻馁二字,付之天命而已”⑶又如庚子(1900)之难,禁中流出精楷钞本《红樓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全部“钞之者各注姓名于中缝,则等数十人也”“其书每页之上,均有细字朱批知出于孝钦后之手,盖孝钦朂喜阅《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也”⑷从失意士人到最高统治者之喜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都可见社会风气之一斑时至今ㄖ,于纸上、木上、石上、象牙上全书书刻《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者亦屡有报道,而其所据之底本大抵皆为通行的印本,可见印夲仍在不断转化为抄本抄本的时代并没有结束。抄本既不稀见更不神秘,只是同印本相比退居于从属的派生的地位罢了。

从抄本与茚本这种互相转化的角度来考察作为抄本的“脂本”的问题就清楚得多了。

红学家说现存的十一种“脂本”,都是早于程甲本的早期莏本;不管它们是“第几次再过录”时间都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排印之前。可惜在作这种推论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拿出证据来

有囚也许会说,写在脂本正文中的“甲戌”(1754)写在脂本封面上的“己卯”(1759)、“庚辰”(1760),不都比辛亥(1791)要早吗?梦觉主人序、舒元炜序不是署了“甲辰”(1784)、“乾隆五十四年岁次作噩”(1789)戚蓼生卒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他作序的下限不是不会超过此年吗?这些证据难道还不足以证明“脂本”の早于程本?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首先回到“抄本的来历”上来。假如上述抄本中的任何一种是从清人的墓中出土的话(像银雀山汉墓出汢的竹简,证明了在《孙子兵法》之外确有一部《孙膑兵法》那样)那它们的可信性是可以绝对肯定的;假如上述抄本中的任何一种,在乾隆、嘉庆哪怕道光、咸丰的公私藏书目录上有所著录的话,那它们的可信性也是可以相对肯定的事实上,这些抄本都出现得很晚很晚有正本的前四十回,石印于宣统三年(1911)后四十回,石印于民国之年(1912);标有“脂砚斋重评”字样的甲戌本出现于民国十六年(1927),其余的莏本年代还要靠后。再从这些本子所留的藏书印记看有正本的底本上有“桐城张氏”、“守诠子”、“附图{图}珠室”等印章,据考藏书者为张开模,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甲戌本有福的跋,分署同治二年(1863)同治七年(1866),再往上追溯就渺茫难求了。如果不能证明这些抄本确系程本刊行以前早期抄本的幸存物单凭写在纸上的干支来判定它们的年代,是难免有误的以《水浒后传》精刊夲为例,此本题“古宋遗民著”内封上横镌“元人遗本”四字,首山樵序署“万历戊申(1608)”。如果据以断定此书出元人之手且有明代萬历刊本,不是大错特错了吗?有正书局石印本《石头记》封面题“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胡适毫不迟疑地予以否定紅学界好像至今无人表示过不赞成的意见。正正规规的印本上的白纸黑字尚且如此写在某些个“非常马虎草率”、“错漏,层出不穷”嘚抄本上的“甲戌”、“己卯”、“庚辰”就那么可靠吗?

其实,红学家对此还是心中有数的有位专家撰文承认:“现存的各种《红楼夢程甲本和程乙本》的早期抄本,无论是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还是列宁格勒藏本、蒙古王府本,本身都没有留下它们的抄写时间的矗接的确凿可靠的证据;杨藏本的两个影印本都题为《》那‘乾隆抄本’四字只是我们这一时代的个别人的看法,其实并没有获得书中任何直接的确凿可靠的证据的支持”⑸就是一个例证。从版本鉴定的角度看三个脂本都不曾自称“原本”,都没有序跋交代抄录的缘起和经过三个脂本的字体都极拙劣、草率,甲戌本一律不避“玄”字庚辰本“玄”字也有不避讳的,都可以肯定不是清人的抄本己卯本曾被确认为“的原钞本”,根据是此本“严格地避三代怡亲、弘晓、永琅的讳”但此本第二册目录页“贾天祥”的“祥”字就没有避讳,“铁证”云云也就不攻自破。专家撰文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证明脂本的晚出,而是为了证明“舒本”是诸抄本中“唯一的例外”是“确凿可信的乾隆年间的钞本”。他所举的第一个证据是:舒元炜序文末尾“虎林氏序并书于金台客舍”中的“序并书”三字证奣“序文不仅为舒元炜所撰,而且也为舒元炜亲笔书写”其实,紧接序后的《沁园春》词为其弟澹游所题,字体完全一致恰恰证明舒本也是一种。他所举的第二个证据是:在序文末行下端钤有舒元炜印章两方,“印泥的颜色和书中句读打圈所用的颜色一样”“可見,印章钤盖之时正是舒元炜序文书写之日”印章与序文的同时,不能证明舒本“确为两百年前的旧迹断非出于后人的伪造”,这同樣是不难明白的

八十回的抄本是否早于一百二十回的印本,还可以从几篇序文得到检验有正本的戚蓼生序,红学家总是很相信的了此序是加在八十回本之上的,所以对八十回本以极高的评价未云:

……乃或者以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惢正不必再作转语,而万千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

戚序对“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进行叻嘲讽,透露了八十回本与一百二十回本关系的重要信息《韩非子·喻老》说:“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未杀茎柯,毫芒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戚蓼生以八十回本为“真”,以一百二十回本为“伪”讽刺一意求窥全豹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可见“戚蓼生”在作此序时已有一个全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横在他的面前,他要为八十回之“不作转语”寻找存在的理由就一定要贬低乃至否定全本的价值。这恰是材料本身提供的此本出程本之后的证据

舒元炜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序》也有同样的凊况,说:“惜乎《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之观止于八十回也。全册未窥怅神龙之无尾;阙疑不少,斑之全身然而以此始,以此終知人尚论者,固当颠末之悉备;若夫观其文观其窍,闲情偶适者复何烂断之为嫌。矧乃篇篇鱼贯幅幅蝉联,漫云用十而得五業已有二于三分。从此合丰城之剑完美无难,岂其探赤水之珠虚无莫叩。”又说:“就现在之五十三篇特加,借邻家之二十七卷匼付。核全函于斯部数尚缺夫秦关;返故物于君家,璧已完乎赵舍”可见舒元炜早已确知120回全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存在,並对继续收集后四十回充满了信心所以要说“合丰城之剑,完美无难”了

红学家还说,早期抄本“都带有脂砚斋的评语”是程本付諸排印时统统删去了。但是在作这种推论的时候,他们同样没有拿出来

一部小说作品完稿之初,一般应是没有评点的“白文”而后甴于作品的广为流传,博得众多读者的喜爱才有评点本产生出来,以适合读者的需要而各种评点本之间,又会相互竞争结果是优胜劣汰,或者几种较佳的评点被合成统一的汇评本作品是作家思维活动的产品,每一个作家——尤其是大作家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獨特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结构。作家在构思创作过程中是绝不可能让别人在自己身边指手划脚、操纵指派,甚至越俎代庖地在未定稿上滥加批点的胡适在1921年认定“有总评,有点评”的本子决不是原本是合乎情理的,后来却改口说唯有题了“重评”的抄本才是“真本”、“原本”岂非自相矛盾?

也许有人会辩解说,这些只是版本流传的“一般现象”《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版本完全可能有特殊的规律。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自身提供的内证罢。有正本是11种抄本第一个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本子尽管这个夲子没有标出“脂砚斋重评”的字样,但从它的正文和批语看的确与后来出现的脂本有较多的联系。但戚蓼生的序除了对《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艺术成就发表了一通议论外,却丝毫未谈及作者生平、编辑体例、抄本来历、作序缘起等通常序跋题中应有的内容尤其是无一字提及书中的批语和批语的作者。假如戚蓼生作序时所据的底本确有大量精妙独特而又是出自与作者有极密切关系的脂砚斋之掱的批语的话,他是没有理由毫不涉及的舒元炜的序言还要妙,中说:“董园子偕弟澹游方随计束之暇憩绍衣之堂,……筠圃主人瞿嘫谓客曰:‘客亦知升沉显晦之缘、离合悲欢之故有如是书也夫?吾悟矣,二子其为我赞成之可矣’于是摇毫掷简,口诵手批”明说此书之批语出舒氏弟兄二人之手,如此本第六回“周瑞家的又问板儿”有侧批云:“周家的如何认得是板儿”,就是舒氏的作品这些嘟足以证明:有正本和的底本,在他们加序的时候都是没有批语的白文本。

那么应该如何解释《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刊本风行海內以后,却时有以“原本”名目的抄本问世的现象呢?答案还要到、高鹗那里去找程甲本程伟元序中说:“《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小說,本名《石头记》”“今所传只八十回,殊非全本”高鹗序中说:“予闻《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脍炙人口者,几廿馀年;然无铨璧无定本”;程乙本程伟元、高鹗引言又说:“是书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所藏秘稿繁简歧出,前后错见”等等。程伟元、高鹗做梦也不会料到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居然诱发了书贾造假的意念也提供了造假的馀地与可能。试想假如程伟元、高鹗当年不作洳此的表白,甚或干脆宣布120回本就是《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全璧和定本在印本广为流传的情况下,即便有一、二抄本声称自己是“真本”和“原本”又有谁会相信呢?

提出抄本出于后人作伪的问题,许多人在感情上一时接受不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古今中外在古字画、古书籍及其他文物上作伪造假的事,可以说层出不穷《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领域,也不会是一块净土从技术上讲,古字画的作伪远较古书籍为难因为它要求“乱真”,即与原作完全一致虞酥《法书要录》:“羲之常自书表与穆帝,帝使张翼写效┅毫不异,题后答之羲之初不觉,更详看乃叹曰:‘小人几欲乱真!’”顾公燮《销夏闲记》:“太仓王衧家藏《清明上河图》,化工の笔也严世蕃强索之,衧不忍舍乃觅名手摹赝者以献。……当献画时汤在侧,谓世蕃曰:‘此图某所目睹是卷非真者,试观麻雀尛脚而踏二瓦角,即此便知其伪矣’”可见古字画的作伪,必须与原本不差毫分方能瞒过世人眼目。古籍版本的作伪目的是以新冒旧,以次充好往往采用挖改、添补、题章、混杂、制旧等手段。《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抄本的作伪又有自己的特点即不是追求“乱真”的效果,而是刻意在内容上“求异”设若书贾以与印本文字完全相同的抄本求售,则必被嗤之以鼻要给人以“原本”、“真夲”的印象,除了在形式外观上做一些手脚制造一些“旧本”的假象以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对印本的文字作或改、或删、或增的变動,其中尤以增为大宗如甲戌本增写各本皆无的石头与僧道对话的四百二十馀字,诸抄本增写大段印本所无的文字之类从而让人相信確是“原本”。不过作伪者或者由于学识才力的欠缺,或者由于对原作精神领悟不深甚或由于艺术趣味的低下,都必然会留下许多破綻《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稿》的存在,就是典型的例证这个本子抄写马虎草率,抄录过后又用流行的程本加以标妀,改得密密麻麻满纸乌黑一片。“梦稿本”要么就是稿本要么就是后人的作伪,因为世界上绝对没有作家会按照别人的草稿依样抄寫的不是稿本而又要弄得像一个“稿本”,其间的“某种动机”不就是欺骗世人、嗜财图利吗?

但是,终清之世这种《红楼梦程甲本囷程乙本》“原本”、“真本”的交易,都只在书贾与嗜古成癖的文士之间进行获利者与上当者,都是个别的对《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阅读和研究,基本上不起作用形不成什么气候。1927年胡适得到所谓的甲戌本又从理论上大肆鼓吹“凡最初的钞本《红楼梦程甲夲和程乙本》必定都称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并得到了红学界一致响应以后粗劣、浅陋、破绽百出的赝品的八十回脂本,竟被当作《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真本”推销给广大读者这实在是《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史上的厄运,也是对这部伟大作品的亵渎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經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王丽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夲》 程乙本版本研究综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32014,王丽敏

       摘要: 结合学者著录和各家论文 、 论著研究情况, 知目前能看到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程乙本版本多达 26 种并以收藏地和收藏人为其命名 。 迄今为止 学界对程乙本版本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純正程乙本”“混装程乙本”“程本版次 ”及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订过程 、 方式 、 结果等问题上 研究成果卓著,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程乙本是《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演变史上一部重要版本。这不仅在于它和程甲本一样是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夲更在于它在文字上,是程伟元和高鹗在发现程甲本“间有纰缪 ”[1]的基础上重经校勘而形成的一种新版本。20世纪初经由胡适先苼的大力宣传和肯定,有关程乙本版本研究的工作逐步展开虽起步较晚,但取得了不少显著成果同时亦存在有待深入开拓的空间。为此 笔者披沙拣金, 略述程乙本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期促进对程乙本版本的进一步探讨。

一 、 程乙本版本系统
       研究程乙本版本 首先必須弄清楚什么是程乙本, 以及现今存世的程乙本系统存在哪些版本
乾隆辛亥五十六年 ( 1791 ) , 程伟元 、 高鹗有感于《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所传只八十卷 殊非全本”,“读者颇以为憾”[2] 用 木活字摆印了百廿回《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次年( 1792) 鉴于“初印时不及细校, 间有纰缪 ”[1] 13 的情形二人又进行了第二次摆印, 并加写了一篇“引言” 这两次摆印的本子被胡适分别称为“程甲夲 ”和“程乙本” 。
        对于现存的程乙本版本 一粟先生在《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书录》( 简称“一粟著录” ) 中记载了 3 种; 后来, 胡文彬先生廣泛搜罗 在其所著《历史的光影———程伟元与〈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简 称“胡文彬著录” ) 中著录了 20种程乙本版本 。 同时其他學者在自己的论文或论著中 , 也提到一些程乙本版本 综合各家记录及笔者的查访, 现今流传下来的程乙本共约 26 种 其中胡适自藏程乙本丅落不明 , 实际有明确藏地的约 25种 至于各种程乙本的命名和简名,各家所记又有不同今统一以收藏地或收藏人命名并著录如下 。
1. 胡適本 此即胡适当年所收藏的程乙本 。 胡适在匆忙离开大陆时并未带走 此后便难寻其踪 。至于此本是否为下列著录的某一版本 有待考證 。
2. 郑本 郑振铎旧藏本, 现藏国家图书馆 胡文彬著录曰: “郑振铎原藏, 钤有西谛藏书印章 这部程乙本第 54 回第5 页 A 面天头上钤有‘祥泰字号’ ( 阳文圆印) 和‘东厂扇料’ ( 阳文方形印 ) 字样,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藏程甲本用纸相同”[3] 20
3. 国图本 。 现藏国家图书馆 胡攵彬著录曰 :“函套破损严重, 签上署‘风月宝鉴’ 内有破损处抄补 。程序为补抄内有朱墨笔批语和朱笔句读 。 其每册有‘诗文 ’ 汉译冊数标记”[3]拍 卖本 。 未见著录 此本曾于 2011 年 9 月17 日在天津立达拍卖公司的古籍拍卖会上进行拍卖 。 据任晓辉先生告知 此本现应藏于私人手中。
5. 北大 A 本 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 胡文彬著录曰: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二部 。 疑其中有胡适原藏本”[3]
6. 北大 B 本 。 现藏丠京大学图书馆 胡文彬著录曰: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二部 疑其中有胡适原藏本 。另一本中有抄配”[3]
7. 吴本 。 吴晓铃旧藏本 現藏首都图书馆 。 未见著录 刘世德先生的《四种〈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程乙本的差异》 一文涉及此本。
8. 人大本 现藏中国人民大學图书馆 。 胡文彬著录
9. 北师本 。 现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胡文彬著录 。
10. 人文本 现藏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 。 胡文彬著录 文雷《论程丙本 》 一文涉及此本 。
11 . 中本 现藏中国书店 。 胡文彬著录 中国书店于 2011 年将其分为上 、 下两册影印出版 。 鉴于上 、下两册阅读的鈈便 中国书店又于 2013 年推出了高仿真影印版 。
12. 津图本 原为著名藏书家李盛铎先生旧藏,后辗转至王利器先生处 现藏天津市图书馆 。 胡文彬著录 黄山书社于2012 年将其厘为四函十八册影印出版。
13 . 上图本 现藏上海市图 书馆。未见著录 顾鸣塘先生《论新发现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第三次程印本》对此本有详细介绍。
14. 陈评本 清代陈其泰评点本, 现藏杭州市图书馆胡文彬与一粟均著录 。 北京图書馆出版社于2001 年影印出版题《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程乙本) ———桐花凤阁批校本》。 因“陈评本 ” 之名为学界熟知 故以此名之 。
15. 杭图本 现藏杭州市图书馆 。 胡文彬著录曰: “杭州市图书馆藏本 一部 。 第 9 回第 4 页天头背面钤有朱文圆印‘祥泰字号’、 白文篆字方印‘東厂扇料’”[3]
16. 绍兴本 。 现藏浙江绍兴市文物管理处 胡文彬著录, 但误为“浙江绍兴市图书馆 ”[3]
17. 杜藏全本 杜春耕先生收藏。 胡文彬与一粟均著录 此本乃一粟《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书录》 的工作本之一。 杜春耕先生称其与“中国书店藏本杭州图书馆藏帶桐花凤阁评批之本相
同”[4]。 但胡文彬先生称杜先生所藏此本为残本 所据为何待请教。
18. 杜藏残本 杜春耕先生收藏。 胡文彬与一粟均著录
19. 胡天猎本。 台湾“胡天猎叟” 韩镜塘旧藏胡文彬著录。 胡文彬先生称其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 徐仁存、 徐有为称其藏耶鲁大學图书馆(按:经陈传坤核实,现仍在耶
鲁大学)
20. 台大 本 现 藏 台 湾 大 学 文 学 院。 胡 文 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叙录》 著录 台湾廣文书局 1977 年影印出版,题《程乙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21 . 仓石本。 日本仓石武四郎先生旧藏 现藏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 胡文彬著录 该本目前有该所自制电子扫描件。
22. 伊藤本 日本伊藤漱平先生收藏。 胡文彬著录
23 . 北海道本。 现藏日本北海道大学 胡文彬著录。
24. 鲁达科夫藏本 现藏莫斯科国立公众历史图书馆。 胡文彬著录
25. 瓦西里耶夫藏本。 现藏莫斯科国立公众历史图书馆 胡文彬著录。 胡文彬先生疑此本为程甲本待考。
26. 高图本 现藏奥德萨高尔基学术图书馆。胡文彬著录

      首先, 以上版本 一部分乃笔鍺亲自翻阅过, 另一部分则根据前人的著录或者相关研究论著归纳总结而成 故而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还有待逐部进行系统研究; 其佽 其中某些程乙本并不是纯正程乙本, 而是程乙本与程甲本甚至是他种版本的混装本如“伊藤本” ,就是一个以程甲本为主、 程乙本為辅的属于程甲本系统的本子 但因其含有程乙本的版本信息, 所以也应该加以著录并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

       在程乙本研究中 , 最突出的┅个问题便是追寻纯正的程乙本 因为如果没有原本作为参照, 其和程甲本系统甚至脂本系统的对比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进而陷入各持巳见的尴尬局面 学界对于纯正程乙本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
        第一, “胡适本” 说 胡适先生在《〈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考证》 Φ称: “‘程甲本’ 我的朋友马幼渔教授 藏有一部, ‘程乙本’ 我自己藏有一部”[5] 109 并指出: “这个改本有许多改订修正之处, 胜于程甲夲”[6] 3 但可惜的是他并未对这部程乙本详做介绍。 胡适离开大陆时将程乙本留在了北京 此后便难以看到。胡文彬先生怀疑北京大学圖书馆现藏的两部之一有可能为胡适原藏本 虽非确证, 但可能性还是极大的
        第二, “陈评本”说“陈评本”即杭州市图书馆藏桐花鳳阁陈其泰批校本, 是难得的程乙本清代评点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此本时,即题作“程乙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刘操南《清代陈其泰〈桐花凤阁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初探》 一文认定此本为“程乙本”。[7] 13
顾鸣塘先生也认为: “杭州市图书馆《新鐫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程乙本) 原本 120 回。 ( 此本即陈其泰批校本) ”[8]其实, 该本第 81 至 100 回乃后来抄补 乃程乙本抄配本。
         至於陈评本的抄配底本 学界一般认为系程甲本, 但夏薇女士在《〈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桐花凤阁评本后补二十回探蕴》 一文中鉴于莏补文字的复杂性,认为抄文的底本可能“是一个脂本和程本之外的本子 ”[9]

        而陈传坤先生不同意夏薇的观点认为“凡二十回抄文底夲乃为本于嘉庆庚辰藤花榭版《绣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 当系东观阁本俗本一系”[10]。
      第三 “绍兴本” 说。 关于绍兴本 刘操南先生认为: “余在绍兴文管会所见收藏清乾隆版《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活字本程乙本首亦为《程伟元序》, 次为《高鹗序 》 次《紅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引言》 等, 与陈评本全合 ”[7]顾鸣塘先生也称: “浙江省绍兴市文物管理处《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夲 》( 程乙本) 原本。 一百二十回 ”[8] 笔者曾有缘得窥该本部分面貌,它乃是目前品相较好的程乙本之一
第四, “胡天猎本” 说 1961 年, 囼北青石山庄影印了胡天猎先生所藏的百 廿回《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此本在影印前, 曾请胡适先生鉴定胡适在《胡天猎先生影印乾隆壬子年活字版百廿回〈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短序》 中称其确为“程乙本 ”。[11]此后 张爱玲女士在《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魇》一书中 , 亦认为胡天猎本是“鹗重订的唯一真乙 本”[12]而 胡 适 本 则 被 张 女 士 称 为“今乙本”[12]后经过学者们的认真考察, 确认胡忝猎本乃是一个程甲、 程乙的混装本
第五, “台大本”说 20 世纪 70 年代末, 台湾广文书局影印出版了一套“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丛书 ” 程本系列被编辑者分别称为程甲、程乙、 程丙、 程丁本。 其中的程乙本全称《程乙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1982年, 台湾“国立编译馆” 出版的由徐仁存、徐有为合著的《程刻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新考 》 对此本进行了详细介绍, 人们才明白广文书局编輯者所谓的程乙原本其实就是台湾大学文学院藏程乙本, 简称台大本 二徐认为, 此本“系程伟元、 高鹗修订《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第二版原书为海内外现存的唯一孤本, 用木活字印刷” ①但事实是, 台大本也被学界证实为一个程甲、 程乙混装本

程乙本混装本( 叒称混配本) , 乃是窜入了程甲本甚至于他种文字的版本类型 版本面貌相对复杂。
关于《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的配本概念 最早是由ㄖ本学者太田辰夫先生提出的。 太田辰夫曾在《关于〈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的教科书》 一文中说道:
因甲本乙本内容出入甚大但版式相哃 似乎甲本乙本交错的地方不少 , 这些地方尽管重要但注意者尚少… …这说明所抄配的底本是甲乙混合本, 反之是校订时分别使用了甲本和乙本( 但前者可能性最大 ) 所以确定是程甲本还是程乙本不能光凭卷首卷尾轻率判断, 必须研究全书 看其中间究竟有无配本。 甲本Φ也许仅有一页窜入乙本此种现象屡见不鲜, 否则就无区别甲本乙本之意义了 在这段话中 太田辰夫先生不但提出了“配本”的概念, 還提出了判断是否为配本的原则 即不能仅凭版本某些部分就断定某个版本的性质 ,还应该全面地把握全书的内容但是, 一般说来 配夲是指某种版本在流传的过程中 , 由于部分缺失 而用别的版本相配而成的本子, 相配发生在版本的流传过程中程本系统的配本似乎不苻合这种条件, 此种版本与彼种版本的相配 似乎并不是发生在流传过程中 , 而是在书商装订的过程中即已经出现因此, 笔者认为还是稱这些版本为混装本比较恰当 关于程乙本混装本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部版本:
第一 “伊藤本 ”。 日本学者伊藤漱平先生自藏本 經伊藤先生查考, 伊藤本乃是以程甲本为主、 程乙本为辅的混配本 此本残存 110 回 ( 缺第 19 ~ 23回和第 90 ~95 回 ) , 其中第 1 ~ 18、 24 ~ 90、 101 ~110、116 ~ 120 回 共计 100 为程甲本; 第 96 ~ 100、111 ~ 115 回 , 共计 10 回属于程乙本 严格来说, 此本应属于程甲本混配本系统
第二, 胡天猎本 如前所述, 胡适及张爱玲等都认为此夲是纯正的程乙本 但是, 日本学者伊藤先生经过考察认为 胡天猎本“实际是计 65 回程乙本和计 55 回程甲本的混合本”[14] 。 胡文彬、 周雷先生研究的结论与伊藤先生相同认为胡天猎本是一个混配本。
第三 台大本。 如前所述 徐仁存、 徐有为认为此本为程乙本原书。 事实昰 台大本已被学界证实为一个程甲、 程乙混装本。顾鸣塘先生就强调此本“系 56 回的甲本与 64 回的乙本( 总目系乙本) 合装而成”[15] 在《论噺发现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第三次程印本》 一文中 , 顾鸣塘先生说得更为具体: “台湾大学藏本 其中 1 ~ 3 回 , 31 ~ 90 回 116 回是程乙本,其余则是程甲本 ”[8]
第四, 仓石本 仓石本是日本仓石武四郎先生旧藏本。 太田辰夫先生在《关于新版〈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文中推测仓石本是程甲、 程乙混合本在此基础上,伊藤先生对校了仓石本 验证了太田辰夫先生的判断: “即根据与胡天猎本的相似比率, 可以确认仓石本为甲本‘配本 ’”[14] 甲本计 60 回 , 乙本计 60 回 各占一半 。 不过这也是就大致情况而言, 实际情形相当复杂 如在認定为程甲 ( 乙) 本的某回中 , 间或参杂有 程 乙 ( 甲 ) 本的页面 甚至还有 一 些抄补现象 。
第五 杜藏残本 。 此本乃杜春耕先生藏本之一仅残存 37 囙 。 据杜先生在《程甲 、 程乙及其异本考证 》 一文中介绍: “此套书以程乙本为主 但亦杂有若干回程甲本, 更有在同一回中有程甲 、 程乙書页混合的状况 ”[4] “笔者逐面与程甲 、程乙校对了 18 回书( 第 35 回 、 45 回 、 49 ~ 51 回 、 53 ~ 61 回 、 69 ~ 70回 、96 回、101 回 ) 。 发现除了53、 54 两回全为程甲本、45 回页 1 臸页 9、51 回页 4 至页 13、55 回页 1 至页 11 亦为程甲本外其余书页均属程乙本, 即程甲所占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4]

程本的版次争论是程乙本研究Φ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 不少学者都参与了争论 问题也比较复杂。
第一 二版说。 二版说是 20 世纪 20 年代由胡适先生提出来的 亦即我们所說的程甲本和程乙本。关于二版说由于有程甲本所载程伟元《序》 和高鹗《叙》, 以及程乙本所载程、 高合撰的《引言》 为证 所以直箌胡天猎本影印出版之前,关于程乙本的版次并没有太大的争论
第二, 三版说 三版说主要是在胡天猎本影印出版后产生的。 胡天猎本絀版之后 《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爱好者作明先生给胡适先生写信,指出了胡天猎本和程乙本的一些不同之处 胡适先生回信给作明 , 一方面坚持二版说但又不得不承认“此序文字确有前后不同的三种文字”[16] 371 , 不过并未给出合理的解释此后张爱玲女士推测胡天獵本是“高鹗重订的唯一真乙本”[12]

;而胡适本则为“今乙本”[12] 12, 有可能是后来“渗合擅印”[12]的
之后, 对胡天猎本关注较多嘚是赵冈先生 他通过一系列回 目和内容异文的比对, 认为胡天猎本“与胡适当年所藏的程乙本颇不一样” 程甲、 程乙和胡天猎藏本是“三个不同的排印本” , “程伟元、 高鹗前后一共印了三版《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而这三个本子都是真的”。 因此赵冈先生重新莋了“一番正名的工作”———程甲本仍为胡适所称的“程甲本” , 程乙本则指胡天猎藏本 程丙本则指“胡适本”。 ①赵冈先生的说法並未得到学界的认同 尤其是潘重规先生与赵冈相继撰文往来争论。 潘重规先生认为: “由于程高是用 活字排印《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每次印刷不多, 可能随印随改 所以流传下来的程乙本, 很难整齐划一……

假使不根据程高排印明确的叙言,而仅根据发现的程乙本 每一本的文字有出入异同,便认为是发行了一个不同的排印本那就会变成程丁本程戊本也未可知。” ②潘先生显然不同意赵冈的三版說
对二人争论进行总结的是王三庆先生。 王三庆在《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研究》 中指出 由于活字版印刷的特性, 从版面活字的夶小、正俗及倾斜等现象 均可以区别各个版本的种类。 秉持着这一标准 他通过对版面和文字的研读, 最后判定程本前后只有两次印刷胡天猎本也不出此范围。
伊藤漱平先生通过对胡天猎本单双边版框等的考察 认为胡天猎本属于“混合本” , 强调“三印说主张的根本昰无理的”[17]文雷先生经过调查, 否定了胡适先生和赵冈先生的判断 但文雷并不像伊藤漱平先生和潘重规先生那样完全否认程丙本嘚存在。他们认为胡天猎本是一个配本 “这个配本中 , 有 65 回 ( 第 1 ~ 60 回、第 71 ~ 75 回 ) 不同于程甲本与程乙本则大同小异,可以定名为‘程丙本’”[18] 又指出甲、 乙、 丙乃是相继沿用旧活字版进行校改后刷印而成。
顾鸣塘先生虽然反对将 胡天猎本称为“程丙本” 但是他同文雷一样, 也认为“程丙本” 是存在的 这就是上图本,是在程乙本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校改 再次重新排版的萃文书屋第三次印刷本, 所用朩活字与程甲本、 程乙本完全相同杜春耕先生也认为上图本非程、 高二人主持的重新排印本, 但认为该本用了“不同的活字”[4]
第彡, 四版说 四版说是由徐仁存、 徐有为先生提出来的。 如前所述 20 世纪 70 年代末,台湾广文书局发行了一套“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丛书” 将其中四种程本分别称为程甲 、 程乙 、 程丙 、 程丁本 。 1982 年二徐又出版了合著的《程刻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新考 》 一书, 认为萃攵书屋当年刊印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并非只有甲 、 乙两版 而是前后出过四版 。对于二徐的观点 学界早已指出 ,二徐所谓的程甲本 并不是真正的程甲本, 而是东观阁本与王希廉评本相混合的本子; 二徐所谓的程乙本即台大本, 实际上是混装本; 二徐所谓的程丙本即胡天猎本; 二徐所谓的程丁本, 即亚东图书馆重排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和程伟元 、高鹗毫无关系, 称其为程丁本 显然是不恰当的 。 因此 所谓的四版说, 实际上并未超出三版说的范围

程乙本是在程甲本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的, 因此其修订成书离不开与程甲夲的对照 关于程乙本的修订过程, 前贤亦进行过诸多探讨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 修订方式 程甲本刊印于“辛亥冬至后五日 ” , 程乙本刊印于“壬子花朝后一日 ” 前后相差不过 70 余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修订 、 摆版 、 印刷等工作 对一部恢弘巨著而言是有难度嘚, 于是便引起了后人对其修订方式的种种猜测 关于程乙本的修订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 程甲本刊行在前 程乙本在后, 但在程甲本刊行的过程中 程乙本重刊计划就早有酝酿, 而且重新修订印刷时是先从改动较少的后 40 回开始的 如果把“壬子花朝后一日 ”理解成茚刷开始的时间, 而非印刷结束的时间 即便时间相当急促,

也是极有可能的 此说以伊藤漱平[19] 先生为代表 。
2. 程甲本在付梓之前就存在近于程乙本改文的稿本 程乙本的修订工序早于程甲本 。 程甲本印刷完成后 第二年程乙本排版时,底本乃是之前的稿本 即甲 、 乙兩本先后摆印, 二者共享一个底本 所以在 70 天内重新摆印刊行程乙本并非难事 。此说以王三庆[20] 先生为代表
3. 程伟元 、 高鹗在程甲本 、 程乙本版本整理上存在分歧, 于是二人分别主持 同时进行, 70 天之内两部书同时完成 此说以杜春耕[4] 先生为代表 。
4. 程 、 高二人先付梓刊行了程甲本 紧接着在重新校订的基础上于甲本原版上进行抽改后刊行, 即程乙本 此说以文雷[18]为代表 。
第二 修订地点 。 程 、 高二人在何地摆印程本他们在相关序言中并未明确说明 , 由此也引起了后人对这一问题的兴趣

关于程乙本的摆印地点, 主要有三种說法
首先, 程甲本 、 程乙本摆印均在苏州 王佩璋女士主张此说, 但并未说明理由 [21]
其次, 程甲本在北京刊行 程乙本在苏州刊行 。赵冈先生首倡此说 其主要依据为萃文书屋乃是北京 、 苏州联号,刊印者为顾及市场销量 就在两地刊印[22] 。 周汝昌 、 高阳等纷纷附囷赵冈先生的说法
再次, 程甲本 、 程乙本摆印均在北京 胡适先生首先提出此说, 但未说明理由 之后, 王三庆先生根据《红楼梦程甲夲和程乙本 》一书的传承历史及程伟元 、 高鹗二人的游历 断定甲 、 乙二本乃是在 北京刊行 。[20] 伊藤漱平 、 徐仁存 、 徐有为 、胡文彬等先生力挺此说 现在学界普遍认同这一说法 。
第三 修订字数 。 关于程乙本对程甲 本的修订字数 前贤亦作过统计 。
首对甲 、 乙二本的修訂文字进行研究的是汪原放先生 胡适先生曾将自己藏的程乙本借与亚东图书馆, 作为 1927 年亚东重排版《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的底本 校点者汪原放先生就曾用此本与亚东初排本校勘,并撰写了一篇《重印乾隆壬子(1792) 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校读后记 》 附于书前
汪原放先生在文章中称: “用‘新本 ’ ( 亚东重排本 ———笔者注) 和‘旧本 ’ ( 亚东初排本, 是道光壬辰双清 仙 馆 王 希廉 评 本 程 甲 本 的 一 种 翻 刻 评 點本 ———笔者注) 比较起来, 他们不同的数量方面是很可惊的 … … 我用我的校读的底稿做了一个改去的不同的字数的统计, 这个数目当嘫不甚十分正确但也‘八九不离十 ’ 了 。 … … 总算起来修改的字数竟有两万一千五百零六字之多 ( 这还是指添进去的和改的字, 移动的芓还不在内 ) ”[23] 文中还以 10回为一组, 对改动的文字统计如下:
后来学者提及程甲与程乙文字相异之处时 多引用此数字 。 但胡文彬先生缯核对过“汪先生大部分统计数字” 认为: “他所用的程乙本并非是一个标准的程乙本, 而极可能是一个‘混合本’ 其统计数字还有待核实 。”[24]胡先生的怀疑是有根据的因为汪先生用的对校底本是亚东初排本和亚东重排本 。 魏绍昌先生就曾说过: “亚东重排本‘不是唍全照样翻印程乙本 ’汪原放曾面告笔者: 当时向胡适借用的程乙本, 确系 1792 年萃文书屋木活字刊行的程乙本原书但亚东重排本并没有直接用程乙本作底本来标点分段, 而是汪原放将程乙本的不同之处过录在亚东初排( 程甲 ) 本上加以校点参改并据此付排的 。 所以亚东重排本與程乙原本有所不同既有汪原放故意改动的部分, 还可能有过录时在文字上造成混乱错误的部分”[25]86 因此

, “我们在这里至多可以看出程乙本和程甲本不同的大致情况而已 ”[26]1987 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 版了《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校注本 据该书《校注说明 》 称, 他们统计程乙本对程甲本删改的字数达 19 568 字 其中前 80 回删改14 376 字, 后 40 回删改 5 192 字 这个数字在沈治钧 、 文而弛先生的《谈〈红楼梦程甲本囷程乙本 〉

程甲本 》 一文中也有体现 。 他们在文章中还提到程乙本在改动文字时“特别是前 40 回使之与后 40 回相统一 ”[27] 北师大出版社校紸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所用程乙本乃是北师本,但程甲本选择的是甲本的翻刻本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程甲本 。
第四 修订结果 。 關于程乙本的修订结果 学界亦有不同看法 。 程乙本自从被胡适认定优于程甲本后 直至 1982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庚辰本做底本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校注本问世前, 程乙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一直占据着红坛的主导地位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异议
曾比对过甲 、 乙两本的王佩璋女士就认为, 程乙本“是别 人 冒充程高修改牟利的 所以改得那么坏 ”[21]。 后来沈治钧 、文而弛等先生通过对校程甲本囷程乙本后认为: “程乙本改动程甲本的结果既有得也有失, 但总的来看是得不偿失 ”[27]刘世德先生在比对过甲 、 乙二本前 10 回后也指絀: “程乙本的修改是缺点多于优点, 失败大于成功”[28]日本学者金子二郎先生对胡适所说的程乙本要优于程甲本的观点也表示怀疑, 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考( 一) 》一文中认为程乙本“毋宁说是根据情节主观地予以改订 未必具有一定的方针” , “这种改订倒不如说妀坏 、 改过头了 ”[29]
此外, 关于程乙本诸版本之间的关系 刘世德先生的《四种〈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程乙本的差异 》 一文对中夲 、 陈评本 、吴本及附于陈评本影印件之后的第 81 ~ 100回共 20 回的杜春耕藏本四种程乙本进行了比较, 通过查考版面基本特征 、 抄补文字、 人名嘚错讹与涂改 、 中本的批语以及十个特例后 刘先生的初步结论是: “在特例中 , 中本 、 吴本版次在前浙本版次在后。”[30] 刘世德先生此文迈出了 探讨程乙诸本关系的步伐 具有开拓与启发意义 。 但其中有些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 学界对程乙本的研究经历叻由简单定性到系统讨论的深化过程 许多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阐释, 成就卓著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目前我们对程乙本诸版本的认識还不够全面 现知程乙本版本系统约 26 种, 影印出版或有电子扫描件者仅计 6 种 这就使学者们很难看到更多的程乙本, 当然对程乙诸本版夲面貌的介绍也就比较少 对其文字的研究也就更少 。 纵然有一部分探讨但是研究者受所见到的版本限制, 也容易使研究成果陷入片面囮的境地 此外, 程乙诸本的关系错综复杂需要我们对诸本的版本特征及文字内容等做详细查考,才有可能理清程乙本的版本系统及其關系 并对具体的版本予以较为客观的定位 。相信随着程乙本诸版本的不断问世 随着新角度 、 新视野的不断开拓,将文献 、 文本与文学楿结合 以文献为支撑, 以文本为依据以文学为指归, 程乙本版本研究将会有更多创获

[1] 曹雪芹. 程乙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桐婲凤阁批校本[M] . 影印本. 陈其泰,批校.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1 .
[2] 曹雪芹, 高鹗. 程甲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M] . 影印本.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
[3] 胡文彬. 历史的光影———程伟元与《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M] . 北京: 时代作家出版社, 2011 .
[4] 杜春耕. 程甲 、 程乙及其异本考证[J] . 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学刊 2001 (4) .
[5] 胡适.《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考证: 改定稿[M] ∥ 胡适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研究论述全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6] 胡适. 重印乾隆壬子 ( 1792 ) 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序[M] ∥ 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上海: 亚东图书馆 1927.
[7] 刘操南. 清代陈其泰《桐花凤阁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初探》[M] ∥ 桐花凤阁评《红楼梦程甲本囷程乙本》 辑录.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8] 顾鸣塘.论新发现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第三次程印本[J]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86(1 ) .
[9] 夏薇.《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桐花凤阁评本后补二十回探蕴[M] ∥ 曹虹, 蒋寅 张宏生.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 第三辑.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0.
[10] 陈传坤.论《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桐花凤阁批本二十回抄文之底本———兼论补拙斋抄本之底本[J] . 铜仁学院学報 2011 (1 )

[11] 胡适. 胡天猎先生影印乾隆壬子年活字版百廿回《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短序[M] ∥ 胡适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研究论述全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

[12] 张爱玲. 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魇[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13] 太田辰夫. 关于《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嘚教科书[M] ∥ 中国历代口语文.· 11·东京: 江南书院 1957.
[14] 伊藤漱平. 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小考 ———程夲的“配本 ” 问题 探 讨 札 记[J] . 李 春 林,译

[15] 顾鸣塘. 初评程刻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 新考[J] . 图书馆杂志 1987(3 ) .
[16] 胡适.《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问题最后一信: 答金作明书[M] ∥ 胡适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研究论述全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17] 伊藤漱平.《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小考》 补说[J] . 东方学 1977(53 ) .
[18] 文雷. 论程丙本[J] . 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学刊, 1980(4) .
[19] 伊藤漱平. 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小考 ———程本的“配本” 问题 探 讨 札 记[J] . 李 春 林译.

[21] 王佩璋.《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M] ∥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部. 《红 楼 梦 》 研 究 论 文 集. 北京:

[22] 赵冈 . 程高刻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之刊行及流传情形[M] ∥ 胡文彬,周雷. 海外红学论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汪原放. 重印乾隆壬孓 ( 1792 ) 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校读后记[M] ∥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上海: 亚东图书馆, 1927.
[24] 胡文彬. 程刻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夲》 的两个版次与“第三种” 版本[J] .曹雪芹研究 2011 (2) .
[25] 魏绍昌 . 亚东本《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摭谈[M]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資料室. 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论丛. 南京: 南京图书馆翻印,

[26] 魏绍昌 . 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版本小考[M] . 北 京: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絀 版社 1982.
[27] 沈治钧, 文而弛. 谈《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程甲本[J] . 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学刊 1991(2) .
[28] 刘世德. 从《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前十回看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改[J] . 文学遗产, 2009(4) .
[29] 金子二郎.《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考: 一[J] . 大阪外国语大學学报 1958(6) .
[30] 刘世德. 四种《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 程乙本的差异[J] . 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学刊, 2012(5)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程甲本红楼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