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顾斌去哪了张权灵跳槽去了哪儿

评张泉灵离职央视:名嘴跳槽要趁早?|张泉灵|央视|名嘴_新浪娱乐_新浪网
评张泉灵离职央视:名嘴跳槽要趁早?
相比最初崔永元离开央视时的震动,目前央视名嘴辞职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越早跳槽,也越早能够把体制内名人的光环变为机会和利益。
  “跳槽要趁早”,这是广电人中的一句流行语。相比最初崔永元离开央视时的震动,目前央视名嘴辞职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越早跳槽,也越早能够把体制内名人的光环变为机会和利益。
  昨天一早,朋友圈便被央视前主持人张泉灵的《生命的后半段》刷爆了。张泉灵离职央视,在文章里提到做此选择的原因——一场咯血引发的肺癌疑云;提到了自己的思考——世界正在翻页,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提到了顾虑——42岁的自己是不是适合创业,并在最后为自己即将就任的基金打了个广告。
  因为离职公告被包装成为一篇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更换跑道的鸡汤文,这篇文章并没有像郎永淳离职引发大众对于广电人离职潮的感慨,而是在朋友圈引发一股像模像样的“我的后半生”的鸡汤文撰写大赛。
  这两年来,广电人转换跑道的不在少数。张泉灵之前,央视还有郎永淳、崔永元、刘建宏等名嘴(导演哈文也在离职传言中),上海SMG有杨文红、张大钟、陈梁等;江苏、安徽、浙江、北京……几乎所有一线卫视,都有深具影响力的从业者辞职创业。
  为什么会在这两年出现广电人的离职潮?几乎每个人走,都有过不同的原因剖析。张泉灵的辞职长文或多或少地回答了这一点——时代改变,以大平台为核心的媒体红利逐渐在消退。
  比较起来,相比较网站、广播、杂志、报纸,广电算是中国媒体壁垒最高的一种。在既往的十多年里,作为“第四权力”的媒体拥有太多与职业并不相称的红利,电视的普及使得一线平台在普通人生活中都具备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声音单向传播的时代,谁的声音大谁就具备权威性,也拥有更大话语权,大家比拼的是平台的庞大与权威。作为中国第一大媒体的央视,自然是所有媒体人心向往之的地方。实际上,它也造出了最多的电视名人,十年前的央视,堪称名人荟萃,白岩松也说出了那句名言,“一条狗拉到中央台连播30天自然成为一条名狗,我不过就是那条名狗而已!”
  然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播路径——单向的传播变成双向互动的传播;社交化媒体人人都是发声体、人人都是平台;个性化和受众定位清晰的自媒体更受欢迎。腔调统一、步履整齐的广电媒体遂逐渐受到冲击。
  并不是你做得不好,而是时代变了。就是张泉灵辞职信中的那句话,羊毛出在猪身上,而狗死了。
  “跳槽要趁早”,这是广电人中的一句流行语。相比最初崔永元离开央视时的震动,目前央视名嘴辞职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越早跳槽,也越早能够把体制内名人的光环变为机会和利益。在张泉灵公布辞职前,央视三套某主持人也在微博发布了离职消息,但反馈平平。
  认真计算起来,从广电系统离开的名嘴们,除了柴静闹出些动静,其他人几乎都只溅起几个水花,然后归于寂静。反而是与市场更近的广告部主任等,在市场机制下过得风生水起:江苏卫视前广告部主任龚立波成立传媒公司,做出《极限挑战》这样影响力巨大的项目,安徽卫视广告部主任查道存的公司目前在三板上市等。
  这些名嘴在市场环境下的产出暂不好说,但他们身上的优质资源是人际经验。有一位公司负责人就说,带着他们就像是影视圈的一张入门券和身份标签,半年时间跟着结交圈中人,这种快速学习足够了。
  名嘴们拥有的人脉、资源、知名度,确实是个极好的标签,而这种标签的稀缺性,随着辞职潮流的汹涌而来,价值也在迅速贬值。
  □梅子笑(媒体人)
水煮娱专栏
刘翔葛天去年9月8日领证,不到一年便离婚,葛天如今再发感慨。评张泉灵离职央视:名嘴跳槽要趁早?
来源:新京报
&张泉灵离职央视:生命的后半段想重来一次。
  新京报即时新闻9月10日报道 “跳槽要趁早”,这是广电人中的一句流行语。相比最初离开央视时的震动,目前央视名嘴辞职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越早跳槽,也越早能够把体制内名人的光环变为机会和利益。
  昨天一早,朋友圈便被央视前主持人张泉灵的《生命的后半段》刷爆了。张泉灵离职央视,在里提到做此选择的原因――一场咯血引发的肺癌疑云;提到了自己的思考――世界正在翻页,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提到了顾虑――42岁的自己是不是适合创业,并在最后为自己即将就任的基金打了个广告。
  因为离职公告被包装成为一篇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更换跑道的鸡汤文,这篇文章并没有像郎永淳离职引发大众对于广电人离职潮的感慨,而是在朋友圈引发一股像模像样的“我的后半生”的鸡汤文撰写大赛。
  这两年来,广电人转换跑道的不在少数。张泉灵之前,央视还有郎永淳、崔永元、刘建宏等名嘴(导演哈文[微博]也在离职传言中),上海SMG有杨文红、张大钟、陈梁等;江苏、安徽、浙江、北京&&几乎所有一线卫视,都有深具影响力的从业者辞职创业。
  为什么会在这两年出现广电人的离职潮?几乎每个人走,都有过不同的原因剖析。张泉灵的辞职长文或多或少地回答了这一点――时代改变,以大平台为核心的媒体红利逐渐在消退。
  比较起来,相比较网站、广播、杂志、报纸,广电算是中国媒体壁垒最高的一种。在既往的十多年里,作为“第四权力”的媒体拥有太多与职业并不相称的红利,电视的普及使得一线平台在普通人生活中都具备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声音单向传播的时代,谁的声音大谁就具备权威性,也拥有更大话语权,大家比拼的是平台的庞大与权威。作为中国第一大媒体的央视,自然是所有媒体人心向往之的地方。实际上,它也造出了最多的电视名人,十年前的央视,堪称名人荟萃,也说出了那句名言,“一条狗拉到中央台连播30天自然成为一条名狗,我不过就是那条名狗而已!”
  然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播路径――单向的传播变成双向互动的传播;社交化媒体人人都是发声体、人人都是平台;个性化和受众定位清晰的自媒体更受欢迎。腔调统一、步履整齐的广电媒体遂逐渐受到冲击。
  并不是你做得不好,而是时代变了。就是张泉灵辞职信中的那句话,羊毛出在猪身上,而狗死了。
  “跳槽要趁早”,这是广电人中的一句流行语。相比最初崔永元离开央视时的震动,目前央视名嘴辞职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越早跳槽,也越早能够把体制内名人的光环变为机会和利益。在张泉灵公布辞职前,央视三套某主持人也在微博发布了离职消息,但反馈平平。
  认真计算起来,从广电系统离开的名嘴们,除了闹出些动静,其他人几乎都只溅起几个水花,然后归于寂静。反而是与市场更近的广告部主任等,在市场机制下过得风生水起:江苏卫视前广告部主任龚立波成立传媒公司,做出《极限挑战》这样影响力巨大的项目,安徽卫视广告部主任查道存的公司目前在三板上市等。
  这些名嘴在市场环境下的产出暂不好说,但他们身上的优质资源是人际经验。有一位公司负责人就说,带着他们就像是影视圈的一张入门券和身份标签,半年时间跟着结交圈中人,这种快速学习足够了。
  名嘴们拥有的人脉、资源、知名度,确实是个极好的标签,而这种标签的稀缺性,随着辞职潮流的汹涌而来,价值也在迅速贬值。
(责任编辑:秦丽)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评张泉灵离职央视:名嘴跳槽要趁早?_网易娱乐
评张泉灵离职央视:名嘴跳槽要趁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跳槽要趁早”,这是广电人中的一句流行语。相比最初崔永元离开央视时的震动,目前央视名嘴辞职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越早跳槽,也越早能够把体制内名人的光环变为机会和利益。
http://img4./photo/-09/600x450_B32DLTP600AJ0003.jpg
http://img2./photo/-09/t_B32DLTP600AJ0003.jpg
张泉灵儿子李晨华近照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C1CFBI600AJ0003.jpg
http://img5./photo/-25/t_9C1CFBI600AJ0003.jpg
张泉灵儿子李晨华近照
http://img5./photo/-25/600x450_9C1CFBIL00AJ0003.jpg
http://img3./photo/-25/t_9C1CFBIL00AJ0003.jpg
张泉灵与儿子
http://img6./photo/-25/600x450_9C1CFBQR00AJ0003.jpg
http://img3./photo/-25/t_9C1CFBQR00AJ0003.jpg
张泉灵老公首曝光
http://img3./photo/-01/600x450_8RCACUPC00AJ0003.jpg
http://img5./photo/-01/t_8RCACUPC00AJ0003.jpg
张泉灵老公首曝光
http://img3./photo/-01/600x450_8RCACUV200AJ0003.jpg
http://img5./photo/-01/t_8RCACUV200AJ0003.jpg
张泉灵老公首曝光
http://img2./photo/-01/600x450_8RCACV.jpg
http://img5./photo/-01/t_8RCACV.jpg
张泉灵老公首曝光
http://img3./photo/-01/600x450_8RCACV5E00AJ0003.jpg
http://img3./photo/-01/t_8RCACV5E00AJ0003.jpg
张泉灵老公首曝光
http://img3./photo/-01/600x450_8RCACVED00AJ0003.jpg
http://img2./photo/-01/t_8RCACVED00AJ0003.jpg
张泉灵儿子李晨华(资料图)
http://img6./photo/-17/600x450_8V2IIC5T00AJ0003.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IC5T00AJ0003.jpg
张泉灵儿子李晨华(资料图)
http://img2./photo/-17/600x450_8V2IICLK00AJ0003.jpg
http://img2./photo/-17/t_8V2IICLK00AJ0003.jpg
张泉灵儿子李晨华(资料图)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ICS500AJ0003.jpg
http://img5./photo/-17/t_8V2IICS500AJ0003.jpg
张泉灵儿子李晨华(资料图)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ID1P00AJ0003.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ID1P00AJ0003.jpg
张泉灵老公首曝光
http://img2./photo/-01/600x450_8RCACVA600AJ0003.jpg
http://img3./photo/-01/t_8RCACVA600AJ0003.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新京报即时新闻9月10日报道 “跳槽要趁早”,这是广电人中的一句流行语。相比最初崔永元离开央视时的震动,目前央视名嘴辞职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越早跳槽,也越早能够把体制内名人的光环变为机会和利益。昨天一早,朋友圈便被央视前主持人张泉灵的《生命的后半段》刷爆了。张泉灵离职央视,在文章里提到做此选择的原因——一场咯血引发的肺癌疑云;提到了自己的思考——世界正在翻页,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提到了顾虑——42岁的自己是不是适合创业,并在最后为自己即将就任的基金打了个广告。因为离职公告被包装成为一篇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更换跑道的鸡汤文,这篇文章并没有像郎永淳离职引发大众对于广电人离职潮的感慨,而是在朋友圈引发一股像模像样的“我的后半生”的鸡汤文撰写大赛。这两年来,广电人转换跑道的不在少数。张泉灵之前,央视还有郎永淳、崔永元、刘建宏等名嘴(导演哈文[微博]也在离职传言中),上海SMG有杨文红、张大钟、陈梁等;江苏、安徽、浙江、北京……几乎所有一线卫视,都有深具影响力的从业者辞职创业。为什么会在这两年出现广电人的离职潮?几乎每个人走,都有过不同的原因剖析。张泉灵的辞职长文或多或少地回答了这一点——时代改变,以大平台为核心的媒体红利逐渐在消退。比较起来,相比较网站、广播、杂志、报纸,广电算是中国媒体壁垒最高的一种。在既往的十多年里,作为“第四权力”的媒体拥有太多与职业并不相称的红利,电视的普及使得一线平台在普通人生活中都具备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声音单向传播的时代,谁的声音大谁就具备权威性,也拥有更大话语权,大家比拼的是平台的庞大与权威。作为中国第一大媒体的央视,自然是所有媒体人心向往之的地方。实际上,它也造出了最多的电视名人,十年前的央视,堪称名人荟萃,白岩松也说出了那句名言,“一条狗拉到中央台连播30天自然成为一条名狗,我不过就是那条名狗而已!”然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播路径——单向的传播变成双向互动的传播;社交化媒体人人都是发声体、人人都是平台;个性化和受众定位清晰的自媒体更受欢迎。腔调统一、步履整齐的广电媒体遂逐渐受到冲击。并不是你做得不好,而是时代变了。就是张泉灵辞职信中的那句话,羊毛出在猪身上,而狗死了。“跳槽要趁早”,这是广电人中的一句流行语。相比最初崔永元离开央视时的震动,目前央视名嘴辞职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越早跳槽,也越早能够把体制内名人的光环变为机会和利益。在张泉灵公布辞职前,央视三套某主持人也在微博发布了离职消息,但反馈平平。
认真计算起来,从广电系统离开的名嘴们,除了柴静闹出些动静,其他人几乎都只溅起几个水花,然后归于寂静。反而是与市场更近的广告部主任等,在市场机制下过得风生水起:江苏卫视前广告部主任龚立波成立传媒公司,做出《极限挑战》这样影响力巨大的项目,安徽卫视广告部主任查道存的公司目前在三板上市等。这些名嘴在市场环境下的产出暂不好说,但他们身上的优质资源是人际经验。有一位公司负责人就说,带着他们就像是影视圈的一张入门券和身份标签,半年时间跟着结交圈中人,这种快速学习足够了。名嘴们拥有的人脉、资源、知名度,确实是个极好的标签,而这种标签的稀缺性,随着辞职潮流的汹涌而来,价值也在迅速贬值。
本文来源:新京报即时新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视主持人肖艳去哪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