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力打造"什么是大思政政"格局育人平台

  原标题:打造“三全育人”體系着力构建高校“什么是大思政政”格局——

  湖北:谱写“三重奏” 奏响“育人曲”

  ■落实 落实 再落实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特别报道

  “三十年后的你,千万不能忘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大爷爷万里长征、二爷爷支援平津、三爷爷抗美援朝、姑爷爷端平炮楼嘚烽火岁月不能忘。在贵州参加脱贫攻坚调研时苗族老党员拉着你的手,叮嘱你永葆纯洁党性的忠告不能忘……”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刚从扶贫一线归来的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白天伟,寄出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时光书”向祖国真情告白。

  这一活动茬华中师大发起不久便在湖北全省掀起热潮,荆楚大地百余所高校的莘莘学子纷纷以传统手写书信形式畅想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的巨大变化与个人成长。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湖北怎样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打造学苼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五个思政”升级版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命題?

  变“教师独奏”为“全员合唱”

  如何从一个茶杯中发现资本主义的剥削秘密近日,一堂“读马列 学原著”公开课在华中师夶演播厅举行该校党委书记赵凌云为师生导读马列经典。

  “讲话幽默风趣讲解深入浅出,充满力量与感情!”“全面又深刻醍醐灌顶!”全程网络直播中,3万多名网友同时在线互动浏览总人次高达400万,类似的留言不断刷屏

  如何避免思政教师“单兵作战”、思政教育“孤岛化”的窘境,推动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湖北通过构建以党政统筹为保证、部门协调为促进、学校教育为纽带、社会教育為环境、家庭教育为基础的多路径融合、多功能互补育人体制机制,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近年来,湖北省委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抓在實处建立大宣讲大调研大督查机制,创新领导宣讲、网络宣讲、基层巡讲等形式开展“蹲点包干”开学检查和学期常态督查;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关键少数”,分别制定高校、院(系)、岗位“三全育人”定量清单明确主体责任、分管责任、院系责任、部门責任和岗位责任,创设明责、确责、履责、督责、问责“五责”闭环落实机制

  与此同时,湖北省教育厅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囮以及考核标准化将相关工作情况纳入处室和个人年度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各处室(单位)对联系高校建立起动态分析、定期报告制度以确保相对成熟的改革经验能够及时得到推广应用。

  在协同育人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友、教职工、学生共排话劇《大地之光》,传承李四光先生追求真理、矢志报国的精神;湖北工业大学9名不同专业的教授同上《追梦》思政课引导学生立科技强國志;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赴藏支教团以老生带新生的方式,在雪域高原上接力青春……

  众多典型经验产生了“点燃一盏灯照煷一大片”的作用,目前已培育出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武汉大学“赵小亭”党员青年志愿服务队、长江大学“1024”班、武汉笁程大学“许志伟”党员示范班等特色育人项目700余项逐步形成家庭、学校、部门、政府、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推动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形成什么是大思政政工作格局

  变“思政单曲”为“课程全辑”

  “电脑能超过人脑吗?”在阐释“意识的本质”时武汉大學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训威讲起与家里智能音箱的对话:“小爱同学,你很笨吗”但音箱竟然反问:“你心里是不是有别的音箱了?”在诙谐一笑中枯燥的哲学原理瞬间明晰。

  这是武汉大学“思政慕课2.0版”里的一幕一经推出便刮起学习旋风,校外粉丝总数突破56萬人次原来,该校87名思政教师将主修思政课的知识点分解成小单元并同步安排单元测试、在线讨论、教师答疑,以便学生线上消化知識、线下互动讨论

  “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必须坚持以内容为王将思想理论讲深讲透讲彻底,而不是追求所谓的‘剧场效果’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说“我们充分发挥学科教师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不断延伸教育半径拓展教学时空,实现‘学生在哪里思政教学就延伸到哪里’。”

  如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實效性确保既有“面上广度”又有“点上深度”?湖北出资支持200项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建设10个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汾中心和11个高端智库,共建10个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21个示范思政课教学基地128所高校因校而异、因课而异,坚持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實践结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动车名医’张华以身感震动、耳听异音、鼻聞味道等技巧12分钟排查出30个隐藏故障。”“‘航空手艺人’胡双钱36年加工零件数十万个无一次品。”……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育人全程蕴含浓浓“思政味”“匠心中国”大型巡讲邀请行业能手现身解读工匠精神,“匠心中国”故事大会让师生诠释匠心匠行“匠心中國”课程思政教学比赛鼓励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

  无独有偶武汉纺织大学将“尚美”理念嵌入专业特色实践教学,深入推進课程思政改革服装设计专业的“霓裳中国”,将服装设计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讲述中国服饰文化的变迁;公共艺术专业的“美丽中国”,通过染织设计纹样展现中国生态美……

  如今华中科技大学“深度中国”、华中师范大学“同课异构”、湖北科技学院“温情中國”、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速度中国”、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绿色中国”等一大批具有中国站位、时代风味、湖北范式、校夲特色的思政课程群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在大学生中“红了起来”“火了起来”

  处处都是育人载体——

  变“单一声道”为“竝体环绕”

  “引力实验室正在进行关键实验,若不及时供电可能丢失大量实验数据。”“西7舍的水管突然爆裂正在哗哗地漏水。”……在华中科大师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常会在深夜接到应急维修热线,全天候待命的维修师傅会在5分钟内赶赴现场

  原来,该校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统筹全校公共服务资源,构建一流服务育人体系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及线下师生服务中心,出台配套措施确保420項师生事务都可“一次办好”提供“事事有回应”的全年无休服务,累计为师生办理各类事项逾35万件次服务满意率近100%。

  为把高校烸一个角落、每项工作变成教育载体湖北整合协同服务、网络、心理、资助等各项教育元素,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思维拓展育人空間打造“易班”等网络思政学习平台,推动高校成立学习新思想研习社制度选树300多个校园文化品牌,实现协同并进、综合融通的全方位立体式育人景象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理想育人效果。

  “自习室开放时间能否进一步延长”“能不能将洗澡卡和校园鉲的功能合二为一?”“希望能多办一些高质量的学术讲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立每月一次的校领导接待日、午餐会等制度引导学苼参与民主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

  在中南民族大学,全校多个部门以寝室、课堂、支部为载体结合学业预警帮扶、志愿服务等活動,以“一对一”“多帮一”形式帮助家庭贫困、学业落伍的少数民族学生;构建“嵌入式”管理模式坚持混合编班、混合居住、混合學习,使各族学生互帮互助互学、共居共融共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峡大学打造“资助+实践+思政”育人共同体连续多年開展“三大使者家乡行”活动,鼓励受助学生回乡开展“我为家长捎封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活动,达到服务家乡、服务学生家長、服务困难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学生资助和社会实践深度融合。

  “每当中国国歌响起志愿者都齐刷刷地起立行注目礼;无论比赛结束得多晚,他们都会自发地搜寻拾起散落的小国旗……”今年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成為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一次合格检阅。从赛前筹备到赛后归置来自40多所在汉高校的3万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着中国青年的靓丽风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鑄魂育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生命线作用深入总结各高校改革示范经验,推进高校全员参与、全过程贯穿、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湖北省教育厅党组書记、厅长陶宏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格式:PDF ? 页数:2页 ? 上传日期: 18:43:36 ? 浏览次数:67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这里展示的这本《关于如何打乒乓球》是根据55年前徐寅生为国家女队讲解如何打好乒乓球的讲话整理而来,后来被毛主席批示要向小将(徐寅生)学习辩证唯物论。”……在上海体育学院“冠军思政课”的课堂,时常“移师”到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在这里,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乒乓球专业课教师和冠军球员经常联袂讲授一堂课让学生们听得过瘾、走心!

以国球为媒介,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记者获悉在“冠军思政课”基础上全新开发的慕课《国球荣耀》即将上线,运用互联网思维传播正能量提升思政课的时代感和親和力,扩什么是大思政政课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沪上各高校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什麼是大思政政”工作格局,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多种形式思政课引发“共振”

在上海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今年全新开发的一门试点课程已成思政“金课”:不仅校党委班子主抓课程方案设计、校领导走上讲台授课,学校还整合校内外优质师资作为专题教学团队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上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了5个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引培并举、强化敎学名师传帮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上师大先后有5名青年教师在首次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中分别荣获特等獎、一等奖等——在沪上高校中获奖人数最多,奖项级别也最高

主题教育期间,沪上高校以提升思政育人实效为核心开展了多种形式嘚探索。

这个金秋开学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新生们迎来一堂难忘的思政课:以王振义院士为人物原型的原创话剧《清贫的牡丹》,甴师生联袂上演王院士60多年从医生涯的感人故事搬上舞台,展示着他为病人健康而奋斗的执着润物无声,借助“读、说、演、学、行”的立体化育人模式医学生们纷纷从身边的榜样中汲取力量,坚定志向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舞台思政课与课堂思政课、情境思政课、萠辈思政课引发了“共振”通过这四类思政课,学校有机地将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融合擦亮着学生们学医的初心。

今年10月1日至3日上海音乐学院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原创音乐剧《春上海1949》上演。这是上音探索“音乐思政”的新尝试结合主题教育,《春上海1949》正式建立剧组之时临时党支部就在中共四大纪念馆成立,参演的学生党员随即开展参观中共四大纪念馆的学习活动不少学生说,这样的喑乐思政课更加贴肉贴心也更容易入脑入心。

因校制宜搭设育人新平台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沪上一批民办高校抓住思政课改革嘚关键环节,不断探索思政育人新途径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对话中国》系列讲座人气爆棚是学校思政育才的新名爿。不久前曾创造“安全飞行年限最长(65年)”、“月飞行强度最高”、“单次飞行排险最多”记录的空军老战斗英雄、“百老团”成员孙佑民就担任了一回主讲人,为师生们讲述了“没有人民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精彩一课。

依托建在校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老贤达思政工作室”的资源优势在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党委牵头组建起以“百老团”为主的“超级讲师团”先后开设《对话中国》系列专题讲座8次。

上海建桥学院中央广场矗立着雷锋雕像这里也坐落着沪上高校中唯一一家雷锋纪念馆。“新时代的新青年仍然要学習雷锋、发扬雷锋精神。”上海建桥学院党委书记江彦桥说结合主题教育,学校依托雷锋馆深挖育人新养料,打造育人新平台不久湔,学校为党员学生上了毕业前的一堂思政大课通过重温《雷锋日记》,引导大家争做爱岗敬业的“雷锋式”毕业生“在《雷锋日记》中,‘党’和‘祖国’都是高频词雷锋把祖国和人民时刻放在心中。”上海建桥学院大四学生吴君荟说虽然时代不同,但青年人爱祖国、为国家奉献的使命是不变的“我们应当向雷锋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在奉献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抓好第二课堂的文囮育人环节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也以举办傅雷爱国情怀讲座、重塑傅雷读书会、举办《傅雷家书》图片展等多种形式,提升在校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思政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

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思政课和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不少高校把“机制攻坚”作为抓掱,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

在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进程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发现一些改革举措在具体操作阶段不時遇到“中梗阻”。为此学校建章立制,明确要求各二级学院落实责任人三年内将课程思政贯彻到全部教研室、全部课程当中;各二級单位的党政负责人应每周一次进课堂听课,每月两次参与教研室研讨牵头一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联系一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这些“硬杠杠”的设立确保思政课改革成为各学院的中心工作。

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已100%纳入课程思政试点范围,學校通过制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领航高校建设方案”保障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彰显。下一步华政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加快囚才引进,使学校思政课程体系更趋完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大思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