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的口感感怎么样?

亲身经历告诉你一年白茶的味道,请收藏!
亲身经历告诉你一年白茶的味道,请收藏!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在春秋时代,男子和女子的交往,是属于半开放半隐晦的。不似程朱理学猖獗的宋明时代,女子被关在家里,三从四德,最可怕的是,还要“存天理,灭人欲”,遵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社会硬规则。丈夫和妻子在家里,要客客气气地扮演绅士和淑女,丈夫跟妻子的关系,如同君与臣。所以看宋明时代的小说,味同嚼蜡。但顺着时光的河流往上走,在文化尚未专制化的上古时代,诗经时代,春秋时代,男女的关系明显就活泼起来,明快起来。在那个自由奔放的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男子,某天在街市上,遇上了自己喜欢的一名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于是他如同飞蛾扑火一般,陷入了爱情的天罗地网。“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他追随她,找到了她的家,第二天,第三天,在相同的道路上守候她,搭讪她。他约了她在三月三的那天,上巳节,全家都要出门沐浴的日子,在城外的小河边见面。她含着娇羞答应了。《2》为了这个约会,他提前三天浆洗好了衣服,还洗了澡,整了发,熏了香。那天是一个阴天,不同于普通的三月天。他早早来到小河边的桥下。她还没来,他躺在干净的草地上,摘下一根野草含在嘴里,想象着她的温柔笑颜,细腻言语。不久,下雨了,雨由小及大,河边的人都跑光了。他躲到了桥下的石墩边,一边躲雨,一边等她。雨越来越大,还打起了雷,瓢泼大雨浇下来,淋湿了他的全身,却没有淋湿他那颗等待的心。河里的水涨了起来,水位越来越高,他不由得爬上了桥底的柱石。眼望着远处,盼望着她的到来。古人说春雨贵如油,那晚的雨,竟然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水退去之后,人们在河边发现了气息全无的男子,临死,他还牢牢抱着石柱。没有人知道那个女子为何失信,但无人能责难她,因为她的失约,与他的死亡,并没有直接关系。也许后来,她嫁了英俊的夫君,生了可爱的孩子,早已记不起这个为了她的爽约而死去的傻子了吧。时光荏苒,河水滔滔,逝者已矣,生者恒忘。后人知道这个故事,是因为庄子把它记录了下来。《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3》与2016白露茶的相约,是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午后。那时候,它刚采摘下来,作成茶没有多久。冲泡的时候还带着青草的青味,汤水还微有一点青笋的生气,如果舌头敏感,还能品出点麻意。茶农说,这款茶,现在喝是不好喝的,秋茶,生长期长,叶片厚,蜡质厚,物质的释放没有那么快,转化得也比春茶慢。放到明年喝,口味会更好。于是村姑陈便跟2016白露茶这位姝丽,定下了一年的约定。今天是日,离白露节还有1个月零几天,离2016白露茶满周岁还有40天左右。村姑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一亲她的芳泽。想知道这马上就一周岁的2016白露茶,拥有多么迷人的滋味,多么诱人的香气,多么稠滑的汤水。于是,在洒扫庭除,沐浴净手之后,隆而重之的打开了它。《4》
2016白露散茶品鉴笔记
2016白露茶干茶:叶片阔大,微卷曲,体态圆滑。芽尖细,白毫细密,微带浅灰色。整体色彩缤纷,有黄绿色,古铜色,褐红色,叶片背面白毫密集。第1冲:茶汤是清淡的赤金色,是仲夏7月的皎月,泛着清冽的银辉,于初升时分,浑圆圆地挂在天幕。第2冲:清新恬淡,花香的层次感极强,从汤到喉的一瞬间,有多重花香袭夺过味蕾。由于存放已久,茶汤尚未被唤醒,此冲的汤水稍薄一些。第3冲:混合着药香、草药香、陈香,杯盖上热气蒸腾,汤水间已有微微的稠意。第4冲:药香间夹着些微的薄荷香,是温暖舒适的汤感,是大风天里一碗羊肉汤 ,暖心暖胃,从头到脚热乎乎的美好。第5冲:扑鼻而来的草药香,是春末鸳鸯藤的氤氲气息,似花似草又似藤蔓,如野蔷薇一般的错落绵长。第6冲:药香连绵间,是干荷叶的枯香,晒干后的荷叶,铺了整个院子,在灰绿和秋香绿之间,是清新而干燥的荷叶香。口感清爽,微有一点稠度,滑滑地,很适口。第7冲:香气清冽而沉郁,不似春茶的浮扬跳脱。春茶是人的青少年时代,活泼泼,精力外放而个性张扬。白露茶是人的中年时代,经历了沧海桑田,每个毛孔都透着沉稳与内敛。第8冲:花香的气氲弱去,草药香的底子浮上来,余韵里是夏天喝的白花蛇舌草的香味。一种鲜爽的,清爽的,素净的舌感,仿佛黄瓜的鲜汁清扫过舌面。第9冲:香气和汤水都淡去,茶汤中草药香气占了主导。做为一泡近1周岁的秋茶,2016白露至此方显疲态,已是极难能可贵的。《5》时至白露茶的陈化,已近一年。在这一年中,它呆在太姥山的仓库里,经受着高山的风雨,高山的霜冻,高山的热与冷,呼吸着高山的清新空气。它的转化,在内敛中变得沉静,在沉静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华。如同20岁到30岁之间的人生,敛去锋芒,包起砂子,用心精把它凝固成温润华美的珍珠。假以时日,它的内含物质还会进一步转化,绽放出如它的前辈——2014白露散茶那般的绝代芳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 原创所有,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的白茶知识,欢迎关注【小陈茶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这个一个爱喝茶的小陈姑娘的私房茶事
作者最新文章6被浏览4181分享邀请回答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白茶,什么香气和口感是最正宗的?
白茶,什么香气和口感是最正宗的?
近些年白茶受喜欢程度势不可挡,大家都知道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深入人心,价格也一路上涨。然而,在追求白茶清爽口感和保健功效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茶友也有各种疑惑,“各家茶店卖的新白茶的香气口感都不同,什么样的才是正宗?”讲正宗,首先需要区分的是,此款白茶属于传统工艺,还是新工艺制作而成的白茶。传统工艺白茶传统工艺中的白茶要求 “不炒不揉”的,鲜叶→萎凋(日光萎凋)→干燥(文火慢炖),按着这种工艺加工的白茶,应该都可称为传统工艺。传统白茶特色:由于整个加工过程不炒不揉,故茶叶完整,密披白毫,色泽银灰绿,味鲜醇,清甜,有毫香。传统工艺的老白茶干茶颜色黑褐略泛黄,带陈年毫香或药香,茶汤颜色橙黄色。新工艺白茶讲到新工艺白茶,可能会复杂一些。因为在行业里还会区分,需要区分这款茶是新加工技术制出的茶,还是新工艺白茶。新工艺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新工艺白茶是有特定标准的,1968年福鼎白琳茶厂,为适应我国港澳市场需求,在原有工艺基础之上,增加轻揉捻工序,创制出新工艺白茶。其他工艺制作出来的白茶,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工艺白茶,在传统工艺上有创新的,都叫新加工技术白茶。新工艺白茶的基本工艺:鲜叶→萎凋(室内)→轻揉→烘焙,在初制时,原料鲜叶萎凋后,迅速进入轻度揉捻,再经过干燥工艺,使其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略带褐色。这种茶清香味浓,汤色橙红;叶底展开后可见其色泽青灰带黄,筋脉带红;茶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又似红茶而无酵感;其基本特征是浓醇清甘又有闽北乌龙的“馥郁”。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白茶的不同点:①揉捻,其作用是改善因鲜叶偏老而造成的外形粗松,滋味淡薄问题,以形成新白茶的条索状外形,及增强滋味的浓度;②高火烘焙也是新工艺白茶的工艺特色之一。如果你想学系统专业的茶学视频课程,长按关注莫道学堂莫问于言,道悟于心,欢迎来到莫道!喝茶,我们向来追求,茶的形色香味。白茶之于其他的茶,汤色上稍显清淡,但是好的白茶,香味和味道一点都不输于其他茶类。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茶马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莫道学堂:国内专业权威的线上茶艺教学平台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茶口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