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三国游戏借头服众100字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梗概(100字左右)- _最新参考文摘
没有你要的?请搜索……
你现在正在浏览: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梗概(100字左右)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梗概(100字左右)
国演义每一回的内容梗概,不能太少。。。是文科班家庭作业。。100字
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驻小沛。董卓摄君害民。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汜不听贾诩降曹之计。杨奉败走。操移驾许都,封赏部下。刘、张前来助公孙瓒,不忍相离。袁术向袁绍要马不得,向刘表借粮不能,使书叫孙坚伐刘表。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曹操破黄巾军,将所获精锐俘虏兵编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操赏封于禁。桃园三结义。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途中嵩被黄巾降将所杀,操为报父仇,亲讨降将新主陶谦。●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李[]郭汜等向献帝求得官职。傕,备欲送马讲和,吕布听陈宫之计,不允,次及汝●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汉末十常侍为奸:“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荆州刺史刘表截孙坚讨玉玺。●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袁绍与公孙瓒战于磐河,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董承等救驾,杀王允,移驾幸许都,满目蒿草。杨彪奏帝召山东曹操保驾。傕、汜又来劫驾,帝起驾欲去山江,适曹操至,从陶谦而屯小沛,布从之,三让徐州于刘备、张。●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李儒让董卓把貂婵赐与吕布,收买其心,李乐专权,全不成体统。杨奉董承要弃安邑同帝归洛阳,李乐串通;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已伐乃兄袁绍。孙坚伐刘表;刘表先败,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不为礼,令叫刘备还屯小沛,再攻袁术。玄德又借得公孙瓒兵二千并赵子龙一行往救陶谦,与民无犯,民皆感化,备冲出重围往许都投曹操。又纵军士人妻女,夺人粮食,招贤纳士。操接父嵩由陈留郎琊往兖州,张飞欲斩之,欲杀献帝谋大事,刘亩走。李,要借吕布杀董卓,二败黄巾于青州、关,两相和好,孙策以亡父玉玺作质当向袁术借兵往江东开创基业,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卓欣然以往,郭汜互相残杀。张济与催、关,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张,朝政日非,人心思乱,大权独揽。操惧刘备。曹操被吕布战败?,汜劫驾。●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都李乐追帝时被徐晃砍死。帝入洛阳,使袁术部将纪灵不攻刘备,刘力求不肯。操东略陈地,又因操霸占叔父张济妻邹氏而与反目。曹操败师淯水,吕布索取金帛不得,欲伐术,陈宫劝阻,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刘虞、公孙瓒奏备功,备不受。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两人从之。郭汜劫驾! ”李[],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听说吕布结好曹操,领军征徐州。被吕布打败,向孙策求救,被斥。曹操称赞刘备斩杀纵兵掠民的杨奉和韩暹,是为国除害。又到徐州安抚吕布。曹操同刘备、吕布攻袁术。破寿春。操回许都后又讨张绣,于路麦熟,操因马践麦田而割发代首。张绣败于曹操,曹操攻南阳城。●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候惇拨矢啖睛张绣从贾诩计打败曹操。曹操出奇兵战胜张绣。操因袁绍袭许都而回。郭嘉称操十胜而绍十败,荀彧、郭嘉献计攻吕布,操从之,陈宫得刘备结连曹操书信,吕布骂操攻备。刘备向曹操求救。操出兵助备,夏侯惇被曹性射中左目,惇拨箭啖睛,赶杀曹性。●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玄德被吕布打败,往许都投曹操。中途猎户刘安杀妻供食。曹操与陈珪、陈登父子为内应,败吕布,得徐州。操攻下邳,布不听陈宫之计,听其妻与貂婵之言,不出战。布从郭嘉之计,决沂、泗之水,淹下邳城,布恃其有赤免马,沉溺酒色。布部下候成献赤免马给操;魏续、宋献绑吕布迎操兵入城。操泣杀陈宫,缢死吕布。在关羽劝阻下,不杀濮阳战败时已之将张辽。●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操班师回许都,徐州百姓请留刘备为牧。操领玄德见帝,帝排世谱,玄德为帝叔,刘......1、刘关张桃园结义(第1回) ①为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募义兵。②刘备、张飞、关羽不期而遇,三人均有为国出力之心。③于是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④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张翼德怒鞭督邮(第2回) ①刘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②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③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④张飞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⑤张飞还劝刘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刘备便挂印离去。 3、吕奉先投奔董卓(第3回) ①吕布原为丁原义子。②董卓欲除丁原而惧怕吕布,便派李肃带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③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径入丁原帐中,杀之,砍下首级。④吕布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⑤董卓赐之金甲锦袍,封他为都亭侯。 4、谋董贼孟德献刀(第4回) ①曹操佩着从司徒王允处借得的七星宝刀径入相府,见吕布在旁,无法下手。②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给曹操,董卓因胖不耐久坐,倒身而卧,转面向内。③曹操便要行刺,却董卓在衣镜中看见,急转身质问。④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忙跪下说献刀给董卓。⑤并借口试马,上马加鞭而去,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出了洛阳。 5、“宁教我负天下人”(第4回) ①曹操谋刺董卓未成而逃亡,路经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②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官与他同逃。③在成皋,曹操夜宿于父亲的义兄吕伯奢家中,因多疑错杀了吕伯奢家人。④接着又为绝后患而杀吕伯奢,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⑤陈宫认为曹操大不义,但念及为国家跟他到此,不忍杀曹,便弃曹而他往。 6、关羽温酒斩华雄(第5回) 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②关羽高声请缨,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③曹操倒了杯热酒给关羽。④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⑤他提刀上马,没一会儿便砍下了华雄的脑袋,回到军营,那杯酒还温着。 7、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第5回) ①华雄被斩后,董卓令吕布出战,公孙瓒不敌吕布,吕布举画戟要刺。②张飞挺丈八蛇矛来攻③接着一旁的关羽舞青龙偃月刀来战,两人仍战不倒吕布。④这时刘备掣双股剑来助战,三人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⑤最后吕布招架不住,便退兵虎牢关,刘、关、张紧追而至。 8、匿玉玺孙坚背约(第6回) ①董卓战败,火烧洛阳,孙坚从皇宫废墟的井中捞出一枚玉玺。②他相信这是自己将要当皇帝的预兆,便托病辞归江东,另谋大事。③不想事情泄密,袁绍向他讨取。④他离开洛阳,袁绍还写信给荆州刘表,教他拦截孙坚讨玉玺。⑤孙坚为此发毒誓说,如果拿了玉玺,死于刀箭之下;后来毒誓应验。 9、王允巧使连环计(第8回) ①王允利用吕布与董卓好色,先将义女歌伎貂蝉许给吕布为妾,待择日送出;②后又将貂蝉献与董卓,并送至董卓府中;③然后离间吕布,使之以为是董卓夺己所爱。④貂蝉也以情迷惑吕布。⑤令吕布对董卓心生嫌怨,最后杀死董卓。 10、董卓大闹凤仪亭(第8回) ①吕布得知董卓纳貂蝉为姬妾,心怀不满。②吕布乘董卓入朝议事,入董卓府中,与貂蝉在凤仪亭相会。③貂蝉假意哭诉被董污、不能复事吕布。④为吕布受他人之制而遗憾,吕布羞惭满面。⑤董卓回府后撞见吕布,怒而抢过吕布的画戟,掷戟刺吕布,吕布大惊而逃。 11、报父仇曹操兴师(第10回) ①曹操派人往琅琊郡接父亲曹嵩到兖州,曹家一行四十余人途经徐州。②徐州太守陶谦欲结好曹操,遂设宴款待并派兵护送。③不料所派之人竟是黄巾降将。④他们杀死曹嵩一家,......《三国演义》原著故事梗概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那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虽然沦落下层,以贩麻鞋、织席为业,但不失龙子龙孙的风采。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身英气,只因杀死富豪,正流浪江湖。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以卖酒杀猪为业,并在本地有一所庄子。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一道去投了刘焉。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琢郡,二败黄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刘关张与朱俊、孙坚进攻黄巾,大胜。朱俊、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过了很久,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到任四月,督邮来县巡视,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而督邮却非常傲慢,开始时痛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接着,见刘备无礼物奉送,就捏造“县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张飞知道实情后,大怒,骑马来到馆驿,挣督邮头发揪住,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督邮疼痛难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督邮方得逃命而去。事后,刘关张三人往代州投了刘恢。不久,参加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被任为平原令,开始有了一支人马。  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少帝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并毒死刘辩。满朝文武哭哭啼啼,对董卓无可奈何。可曹操却抚掌大笑,挺身而出,表示愿亲自前往谋刺董卓。计定之后,曹操佩着司徒王允借给的七星宝刀来到相府,进入董卓所住小阁,见吕布侍立于旁,不敢下手。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与曹操,吕布去后,董卓因胖大不耐久坐,于是倒身转向内卧于床上。曹操见机会已到,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迅速转过身子问道:“孟德干什么?”吕布此时也牵马来到阁外。曹操灵机一动,忙持刀跪下说:“我有宝刀一口,献与恩相。”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曹操马上解下刀鞘交与吕布,道:“我去试试恩相赐的马。”急牵马出相府,望东南逃去。当董卓、吕布醒悟过来要捉曹操时,他已远走高飞。  曹操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竟将吕伯奢全家杀害,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曹操只身前往陈留,拉起一支队伍,推袁绍为盟主,联合十七镇诸侯讨伐董卓。刘关张也参与了这次讨伐。曹操、袁术等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吕布部将华雄杀得联军损兵折将。这时,担任马弓手的关羽请求上阵,曹操令人斟上一杯热酒为关羽壮行。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说道:“酒且斟下,我去便来!”只听得鼓声大振,喊声大作,不一会,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而酒还是热的。曹操大喜,犒赏刘关张。八路诸侯乘胜出击,刘关张三人合战吕布,群雄围攻,吕布大败,逃至虎牢关上。  董卓见吕布战败,盟军势大,烧洛阳,逼献帝迁都长安。盟军入洛阳,各起异心。孙坚在宫井中得到传国玉玺,率军返回江东。曹操与袁绍发生摩擦,去了扬州。盟军瓦解。接着军......
三国演义6~8回,每回故事梗概,各100字,高分,好的话加分: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听李儒计要从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100字左右的: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
三国演义每回梗概200字左右:
三国演义每回梗概200字左右
匿名 | 浏览9679 ...张飞夺去吕布从山东买的好马一百五十匹,...
三国演义1到70回每回详细梗概,大概100字内.:
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 督...
求《三国演义》1至90回的分回概括,每回概括100字左右~:
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 督...
三国演义第一到七十回故事梗概一百字左右: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
三国演义每一章回概括(100字左右,不要太少):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
三国演义每一回梗概100字左右:
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 督...
名著《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100字):
苦肉计:公元208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向一举击败东吴国。在赤壁,与周瑜的......三国演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img src=&/50/v2-d8f2f68dd92b4bff1e546f9b8d01b426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50/v2-d8f2f68dd92b4bff1e546f9b8d01b426_r.jpg&&&p&谈起三国,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是无法绕开的关键节点:正因此役中,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破曹操大军,才奠定了三国分立的基础。&/p&&p&而孙刘联军的统帅,正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笔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江东孙氏集团大将&strong&周瑜&/strong&!&/p&&p&赤壁之战后,周瑜率军又攻破曹仁军,占领江陵,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带;还曾向孙权提出软禁刘备,夺其地盘、部属的建议,可惜未被采纳。&/p&&p&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在准备征伐益州途中,新旧伤并发而去世,时年36岁。&/p&&p&南宋文学家陈亮对周瑜的英年早逝,深有感叹:“&strong&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夺之矣。&/strong&”是啊,周瑜的志向不在东吴,而是天下,壮年离去可谓壮志未酬。&/p&&p&还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描述:“&strong&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strong&”。绝色美女小乔是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嫁给周瑜的,两人琴瑟和弦9年。&/p&&p&另外,周瑜还遗下两子一女,当时都属稚龄。&/p&&p&那么,公瑾离去后,风华之年的娇妻小乔,后半生如何度过?两子一女的人生,又该怎么走呢?&/p&&b&娇妻小乔&/b&&b&琴瑟九年 曹操只是流言&/b&&p&小乔是三国时期的著名美女,但在正史中的笔墨并不多。《三国志》中,提到的只有一处:“&strong&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strong&”&/p&&p&一句“皆国色也”,可以看出小乔的确很漂亮,和“雅量高致”的周瑜很般配。&/p&&p&郎才女貌的绝佳组合,共度9年后,周瑜猝然去世。虽然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小乔的生卒年月,但悦史君推测,从公瑾享寿36岁来看,小乔当时也就30岁左右,还是一位风姿绰约的美少妇。&/p&&p&周瑜去世后,孙权失声痛哭:&&strong&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strong&”他对公瑾的器重和爱惜,必然会表现在善待周瑜的遗属。&/p&&p&然而,周瑜故去600多年后,唐代诗人杜牧在七言绝句《赤壁》中,对小乔的命运有了另外一种暗示:“&strong&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strong&”&/p&&p&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也根据这段传闻,在“&strong&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strong&”中,有更为详尽的描述:&/p&&p&孔明曰:“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p&&p&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p&&p&孔明曰:“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p&&p&瑜曰:“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p&&p&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云:“……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p&&p&这里,诸葛亮说曹操曾发誓要“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再次将小乔和曹操联系在一起。&/p&&p&不过,由于《三国志》中并没有诸葛亮和周瑜见面的记载,所以《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的桥段,也只是方家之谈了。&/p&&p&看来,一代倾国红颜小乔,最终的命运,应该就是在东吴孙氏皇族的照顾下,抚子弹琴,颐养天年了。&/p&&b&长子周循&/b&&b&娶了公主 可惜天不假年&/b&&p&《三国志》中,对周循的记载只有寥寥14个字:“&strong&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strong&”然而,其中的信息量很大。&/p&&p&首先,周循娶的这位公主不简单。她是深得孙权钟爱的长女孙鲁班,母亲则是孙权的宠妃步练师。通过这一联姻,周循可谓是真正的乘龙快婿。&/p&&p&其次,周循不仅地位尊贵,而且官拜骑都尉,行事作风都很像当年的周瑜,可见他的一表人才。虎父无犬子啊!&/p&&p&最后,也是很悲催的一点,这么优秀的大好青年,却早早去世了。不能不说,实在是个遗憾。&/p&&b&次子周胤&/b&&b&恩封侯爵 折腾起伏命薄&/b&&p&爱屋及乌,孙权对周瑜的小儿子周胤,也是青睐有加:先是封他为&strong&兴业都尉&/strong&,从孙氏家族中选了一个姑娘嫁给他,还授予他士卒千人,驻扎在公安(今湖北公安县)。&/p&&p&东吴黄龙元年,曹魏太和三年,蜀汉建兴七年(229年),伪降曹魏、实则割据江东的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是为吴大帝。&/p&&p&孙权称帝后,感慨“&strong&孤非周公瑾,不帝矣&/strong&”,降旨加封周胤为&strong&都乡侯&/strong&。&/p&&p&后来,由于周胤因酗酒荒淫、骄狂放纵,经孙权多次劝谕都不知悔改,被免官为民,并迁徙到庐陵郡(今江西吉安市)。&/p&&p&东吴赤乌二年,曹魏景初三年,蜀汉延熙二年(239年),&strong&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strong&,&strong&广信侯、骠骑将军步骘&/strong&,联名上疏孙权,为周胤求情:“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於乌林,走曹仁於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於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於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於兴继,为胤归诉,乞匄馀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p&&p&诸葛瑾和步骘,都是东吴王朝位高权重的大臣,两人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中心意思就是:周胤固然是年纪小不懂事,但他老爹周瑜功劳巨大,皇上您还是发还周胤的部属、恢复他的爵位吧,这样为你卖命的其他功臣武将,也都会感谢您的英明神武。&/p&&p&孙权也非常人,立马就接招了:“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於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p&&p&孙权的意思也很明白:公瑾的功劳,我是不敢忘的;以前是因为周胤不懂事,必须给他一些教训;现在就凭他是周瑜的儿子,又有你们两位在中间帮忙,周胤如果能改过自新,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看看,周瑜的影响力还是很大啊!&/p&&p&诸葛瑾、步骘上疏后不久,&strong&当阳侯、车骑将军、右护军朱然&/strong&,&strong&钱唐侯、卫将军、右督军全琮&/strong&,也一起上疏替周胤陈情,孙权接过台阶,终于下诏发还周胤的部属、恢复他的爵位。&/p&&p&可就在这个时候,周胤却病死了。好吧,看来这福气还是不容易享啊!&/p&&p&这里悦史君要多提一句,前番替周胤求情的东吴大将全琮,娶的妻子正是周胤的寡嫂、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全琮能够为周胤出头,恐怕更多的还是看周公瑾的面子啊!&/p&&b&女儿周氏&/b&&b&嫁了太子 生卒事迹绝少&/b&&p&前面我们说了,周瑜的长子周循,娶的是孙权钟爱的长女孙鲁班;而周瑜的女儿周氏,《三国志》中也是言简意赅:“&strong&女配太子登。&/strong&”&/p&&p&“太子登”何人?孙权的长子、东吴王朝第一位&strong&皇太子孙登&/strong&是也!厉害了,太子妃!&/p&&p&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去世时,女儿周氏年龄尚幼,随家人居住在当时的东吴统治中心吴郡(今江苏苏州)。&/p&&p&东吴黄武四年,曹魏黄初六年,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时为曹魏吴王的孙权,为17岁的王太子孙登,聘娶周氏为王太子妃。&/p&&p&孙权派&strong&太常程秉&/strong&主持婚礼,到吴郡迎接周氏,然后一起乘大船顺江而上到武昌(今湖北鄂城)。&/p&&p&孙权对这场婚礼很重视,亲临程秉所在的船上,各种礼遇都过了一遍。&/p&&p&到达武昌后,就像现在的婚礼需要盟誓一样,程秉和王太子孙登之间也有类似的对话,这些在《三国志》中有明确的记载:&/p&&p&秉从容进说登曰:“婚姻人伦之始,王教之基,是以圣王重之,所以率先众庶,风化天下,故诗美关雎,以为称首。原太子尊礼教於闺房,存周南之所咏,则道化隆於上,颂声作於下矣。”(程夫子引经据典,总的意思就是要孙登重视新娘子周氏,珍惜这段婚姻,为天下人做好表率。)&/p&&p&登笑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诚所赖於傅君也。”(孙太子也不含糊,行行行,夫子所言极是,我一定学好的!)&/p&&p&就这样,周家三兄妹,婚嫁都是孙家的子女,孙权对周瑜,算是真正做到了“&strong&孤念公瑾,岂有已乎?&/strong&”&/p&&p&东吴黄龙元年,曹魏太和三年,蜀汉建兴七年(229年),孙权正式登基为帝,建立东吴王朝。王太子孙登也更进一步,成为皇太子。&/p&&p&东吴赤乌四年,曹魏正始二年,蜀汉延熙四年(241年),皇太子孙登去世,时年33岁。&/p&&p&等等,孙登都去世了,周氏怎么就没消息了?嫁人了就消失了吗?&/p&&p&没错,悦史君还真只能告诉大家,周氏成为太子妃后,包括《三国志》在内的正史中,就再也没有她的任何记载了……&/p&&p&所以,周氏是在孙登去世前就先故去,还是在孙登去世后仍然活着,就完全抓瞎了。(作为周公瑾的推崇者,悦史君希望他的女儿能长寿!)&/p&悦史君放大招周瑜后人探究&p&《三国志》中记载,在周瑜的长子周循去世后,他的妻子、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又改嫁了东吴大将全琮,所以,孙鲁班又被称为“全公主”。&/p&&p&史书中对周循记载甚少,孙鲁班的记载较多,但她的两个孩子都是和全琮所生。&/p&&p&据此,周循早逝,没有留下子女。&/p&&p&同样的,《三国志》中也没有关于周瑜次子周胤子女的记载,但在后世编纂的《江西吉安周氏族谱》中,有这么一段话:“&strong&胤公享年四十,夫人享年三十有八,生子有三,即豫、泰、纂也。&/strong&”&/p&&p&就是说,周胤活了40岁,生了周豫、周泰和周纂等3个儿子。该族谱还一直把子孙后代排到了现在,但鉴于国人修家谱的固有习性,悦史君只能把它列在这里;至于真伪,还需要以后的考古实锤来判断。&/p&&p&《三国志》中记载,东吴皇太子孙登有三个儿子:&strong&孙璠&/strong&、&strong&孙希&/strong&和&strong&孙英&/strong&。这三个孩子是不是周瑜的外孙呢?不好说。&/p&&p&因为,《三国志》还记载了这么一段:“权为子登拣择淑媛,群臣咸称玄父祉兄良并以德义文武显名三世,故遂娉玄女为妃焉”。也就是说,孙登在太子妃周氏之外,又娶了一门亲:&strong&凓阳侯、奋武中郎将芮玄&/strong&的女儿芮氏。&/p&&p&再加上孙登身为皇太子,出于为东吴王朝广留子嗣的需要,可能还有很多妾侍,这样,孙璠三兄弟的母亲久经是不是周妃,就完全没办法判断了。&/p&&p&不过,悦史君也简单介绍一下疑似周瑜外孙的生平:孙璠和孙希的,《三国志》中只有三个字:“皆早卒”;年纪轻轻,没了。&/p&&p&孙英则长大成人了,并且还被封为&strong&吴侯&/strong&。东吴五凤元年,曹魏嘉平六年,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年),富春侯、丞相、大将军孙峻擅权,滥杀吴大帝孙权的直系子孙,孙英密谋诛杀孙峻,却因事情败露而被迫自杀。&/p&&p&&strong&悦史君点评:在孙权的厚待下,一代名将周瑜的妻子小乔和三个孩子,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还跟孙氏家族有了广泛的联姻,关系更加紧密。&/strong&&/p&&p&&strong&但由于时局变化无常,周瑜后人中最幸运的,恐怕还是次子周胤,虽然他本人过得一般,但至少到现在都有很多人认他为祖宗。不管怎么样,周公瑾还是有很多人纪念滴!&/strong&&/p&
谈起三国,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是无法绕开的关键节点:正因此役中,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破曹操大军,才奠定了三国分立的基础。而孙刘联军的统帅,正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笔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江东…
周瑜,字公瑾,名将,
&b&性度恢廓 ,有文武筹略,江左第二号人物&/b&。第一号是是孙策,孙伯符。两人比较而言,或许更有意思。&br&&br&
孙策有言: &b&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b&。&b&吾得卿,谐也&/b&!而且,两人同时娶亲,孙策娶的是大乔,他娶的是小乔。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从后来的人生经历来看,就军事才能而看,也是江东孙策之下第一人了。&br&&br&
孙策,为&b&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b&。周瑜 ,&b&长壮有姿貌、精音律,雅量高致&/b&。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b&多谋而善用兵&/b&,而&b&公瑾雄烈,胆略兼人&/b&。 两个人是好友,也是知己!&br&&br&
孙策之才,称为江左第一人,非为虚言,他当年跟随袁术的时候,袁术感叹:&b&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b&?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感叹:&b&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b&。以区区千余兵,四五年之间,讨平江东,奠定江东基业,终孙权一生,也就是保足江东,不过得一荆州,还不得襄阳,这也是为了据守江东而言。&br&&br&曹操用兵如此,也叹:“&b&猘儿,谓难与争锋&/b&。 这个时期的孙策,世称“小霸王”。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尤其是项羽可比啊,这才是真正的“霸王”。&br&&br&
这个时候的周瑜,虽然有才华,有文武才干,但基本还是在孙策的光芒之下,孙策入历阳,将要东渡,周瑜正好迎接,两人协同作战,克横江,下秣陵,败笮融,薛礼。最后进入曲阿,逼走刘繇,这个时候,孙策已有数万兵马,就让周瑜回守丹阳,后来袁术派人代周瑜为丹阳太守,他就借机回到吴郡,在此辅佐孙策,先后攻破皖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娶了大,小乔,成为世间佳话。后来进攻寻阳,败刘勋,然后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庐陵。周瑜留下来镇守巴丘。直至孙策被人刺杀,孙权继位,周瑜才带病奔丧吴郡,以中护军的身份辅佐孙权。&br&&br&
当时孙策虽然据有吴郡,会稽,但是很多地方依旧没有平定,十分动荡,险要之地,并未归附。孙权年轻,也没有威名。孙策却没有向周瑜托孤,那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只是小说家的虚构,子虚乌有。张昭,周瑜也是见孙权气度足以成大事,才决定辅佐孙权的。或许,这是孙策给周瑜选择的机会,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则去之,不以恩情累知己。&br&&br&
自从孙策去世,周瑜成为江东军事第一人,才崭露头角,偶尔露峥嵘。此时正逢官渡之战结束,曹操即将平定河北,就下书责备孙权,让他送儿子质于许都,孙权不乐意,心中还不敢,就召集群臣商议,最终还是周瑜坚定其决心,不送其子于许都。&br&&br&
赤壁之战,让周瑜成就一世英名,千年之后,苏子一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更让人想入非非。然而考之于当世,大致如下:&br&
1,孙权据有江东,周瑜雄烈,英姿勃发,如果可以抗拒曹操的话,又何必与刘备联盟,要借刘备之威名以抗曹操,即使说孙权没有威名,难以独抗曹操,借重刘备,但是赤壁之战后,依旧不得不借刘备荆州,就说明孙权,周瑜至少在赤壁之战前后的,威名气势,没有现在传的那么大。孙刘联军共计5万余人,周瑜是三万精兵,刘备还有2万部队,很难说是周瑜一人的功劳。&br&&br&
2,赤壁之战的水分,不可排除。但记住,这场仗孙刘胜,曹操败,已成定局,无可非议。周瑜确为当世之名将。曹操自己有言:&b&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b&。首先这句话的可信度,感觉还是可靠谱的。曹操本人还是大度,能容之人。赤壁之战,曹操之军有疾病,这是史书所载。再者曹操之军,不知江南地理形势,被曹操阻于陆口,相持于赤壁,曹操的原本想法:从当时的安排,相持于赤壁,度过寒冬,等待来春再大举伐吴。襄阳方面的曹仁的等,合肥方面的张辽等,加上赤壁方面的水军主力,三面攻吴。但是没想到疾疫,东风,苦肉计,接踵而来,天意如此。没有东风的苦肉计,苦肉计也就一诈降而已,没什么太大用处。&br&&br&
3,赤壁之战,火烧连船,曹操败走,这个时候是周瑜在江南水军进发,江北有刘备乌林之战,之后两人合军,攻取荆州。曹操当时以为刘备,周瑜趁机下襄阳,所以急归襄阳,但刘备,周瑜却合军攻取江陵,刘备更趁机下取荆州四郡,随后更亲自去求孙权借荆州以容其众,这个时候,周瑜已经劝孙权软禁刘备:
&b&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b& 。孙权依旧为了依靠刘备对抗曹操,就没有考虑此策,借南郡于刘备。后来庞统受刘备重用,刘备问庞统有无此事,庞统当时是周瑜的功曹。庞统回答确有此事。刘备感叹:&b&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b&。孔明当初就劝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就怕孙权,周瑜扣留我。当时我以为孙权依靠我对抗背面的曹操,才没有疑虑,现在想来,并非万全之策。这番话表明周瑜不仅刚烈过人,而且筹谋多策。&br&&br&
周瑜真正的战略决策成熟是在赤壁之后,周瑜对刘备始终身怀警惕。
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借荆州数郡。 但周瑜却暗地劝孙权:
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后来并提出东吴的发展战略:
&b&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b&&b&操,北方可图也&/b&。’权许之。 这个战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及其类似,都是取益州,得汉中,以出秦川,出襄阳以下宛,洛。只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英雄所见略同,一时瑜亮也。如果周瑜不英年早逝,恐怕刘备寝食难安,难成西蜀霸业了。&br&&br&
孙权评价周瑜:
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 焉。江左人物,无人能继。很简,并非江左人物无人能过周瑜,而是仲谋不能过伯符也。孙策临死之时,孙策对孙权说: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a href=&///?target=http%3A///view/32043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争衡&i class=&icon-external&&&/i&&/a&,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这是对孙权一生的评价,孙权一生,用鲁肃以抗曹操,任吕蒙以取荆州,用陆逊以守荆州,上不能得襄阳以出宛,洛,下不能去合肥以出山东,一生止于江东矣。&br&&br&
周瑜雅量非常,诸葛亮也是一时之人杰,出入江东,与周瑜不可能有互相羞辱之事,也不会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事实上诸葛亮与庞统同学于庞德公,周瑜病死之际,庞统为周瑜功曹,亲自送丧东吴,可见其中三人关系,即使各位其主,也是公谊不妨私,平生政见纷驰,肝胆至今推挚友。诸葛亮与法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与周瑜这样的英杰之士,共抗曹操之际,又岂能内讧呢?只有惺惺相惜耳!
周瑜,字公瑾,名将,
性度恢廓 ,有文武筹略,江左第二号人物。第一号是是孙策,孙伯符。两人比较而言,或许更有意思。 孙策有言: 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吾得卿,谐也!而且,两人同时娶亲,孙策娶的是大乔,他娶的是小乔。孙策对周瑜…
&p&窗明几净,一应布设极为熟悉。&/p&&p&这是?舒县老宅?为何会在这里?&/p&&p&周瑜轻按额头,只觉头疼欲裂。&/p&&p&门忽然被推开,撞进来一个雄伟矫健的男子,形容英俊,面如刀削。只是一双虎目,此刻竟噙着泪光。&/p&&p&周瑜顾不上思索,慌忙迎上去,“伯符,何至于此?”&/p&&p&“吾父,战死岘山!”这向来豪情万丈的男子痛哭出声,涕泪横流:“公瑾,吾失怙矣!”&/p&&p&两人一见如故,相交已久。无论是较武流血,抑或杀贼中创,周瑜从未见过他皱眉,更别说软弱至此。&/p&&p&心下也自震颤,上前握住孙策的手,哽咽道:“天妒英才耶?天嫉英雄耶?”&/p&&p&孙策猛地闭目,眼皮盖下如利刀切落,斩断泪珠飞溅。&/p&&p&“吾迎先父回乡。”孙策强抑悲痛,声音沉重,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大步转身:“不报此仇,誓不为人!吾去也。”&/p&&p&周瑜拉之不及,只看到孙策雄伟的背影消失在门外。&/p&&br&&br&&p&“伯符!”&/p&&p&周瑜大叫一声,从梦中醒来,只觉心痛难忍。&/p&&p&“夫君。”枕边的小乔扶住他,柔声道:“夫君可是魇着了?”&/p&&p&“无妨。”周瑜摇头,只觉脸上颇凉,伸手一抹,才发觉已尽染湿泪。&/p&&p&看着向来注重仪表、面容俊美之极的夫君形容憔悴,小乔心疼不已,轻轻为他拭去泪痕,“夫君近来公务甚繁,定是太过辛劳。”&/p&&p&声如莺啼,柔婉动听。这江东二乔,乃是天下闻名的美人。&/p&&p&当年孙策破皖城,得到桥公二女,皆国色天香,自娶大乔,却以小乔妻周瑜。深情厚谊,可见一斑。&/p&&p&周瑜按住心口,问道,“几更了?”&/p&&p&小乔扶着周瑜躺下,“四更方过,夫君还是再歇息一阵吧。”&/p&&p&周瑜缓缓躺倒,又问道:“伯符多久未有信至?”&/p&&p&小乔思索一阵,回道:“前日刚有来信。”&/p&&p&周瑜勉强放下心来,缓缓闭眼。&/p&&br&&br&&p&“报!”一声长呼在门外响起,然后是卫兵喝止的声音,然后是敲门的声音,“紧急军情!”&/p&&p&周瑜猛地起身,鞋也不穿,披散乱发,赤脚奔到门前,一把拉开房门:“何事?”&/p&&p&来人跪倒在地,悲声道:“主公遇刺,已,故去了!”&/p&&p&“怎会!”周瑜一把抓住来人手中信纸,大呼,“何人?”&/p&&p&他想踏出门外,却身形一摇,晕厥于地。&/p&&p&那张信纸脱手而出,在夜里飘荡,缓缓落地。&/p&&br&&br&&br&&p&天是黑的,头疼欲裂。&/p&&p&周瑜勉力睁眼,拼了命的,在无边黑暗中挑出一线光明。&/p&&p&出现在眼前的,是小乔那张绝美的脸。&/p&&p&周瑜颤声道:“梦耶?”&/p&&p&小乔知道他问的是什么,却只能摇头。&/p&&p&周瑜仍不敢信,但小乔的眼泪已经再明显不过。&/p&&p&他是世上绝顶的聪明人,聪明人的痛苦,在于无法欺骗自己。&/p&&p&就如此刻,周瑜只想晕去,却只得缓声问道:“伯符,有何遗命?”&/p&&p&小乔轻声道:“命以仲谋继任。曰: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p&&p&周瑜抬眼看去,小乔泪眼朦胧,接道:“问周瑜。”&/p&&p&周瑜只觉心头似被什么堵住,又好像千万般情绪在此炸开。乱糟糟的混成一团,分不清辨不明,舍不得割不去。&/p&&p&小乔轻轻握住周瑜的手,正要宽慰些什么,周瑜已掀被而起。&/p&&p&他蹬上武靴,穿好战甲,于镜前束上发带,披上锦袍。仪容肃整,吩咐侍卫道:“传令众将,即刻军议。”&/p&&br&&br&&p&大堂之中,周瑜默立上首,众将列座。&/p&&p&“今先主新丧,新主承位。诸位何以教我?”&/p&&p&有一将上前上前拜倒,慨声道:“昔先主定江东,赖将军多矣。孙家二子,根基不稳,柔弱少断,岂是人主之像?而将军重兵在手,虎视江东,却有霸王之姿。”&/p&&p&此将随他东征西战多年,忠心耿耿。其声也诚,其心也忠。&/p&&p&周瑜只淡淡扫过:“哦?”&/p&&p&又有一将拜曰:“昔霸王隐市井,见始皇仪仗而曰:吾必取而代之。”&/p&&p&这将在军中资历颇深,战功不薄。&/p&&p&周瑜大步向前,铿然拔剑!&/p&&p&鲜血淋淋,两颗人头滚落。&/p&&p&这张俊美绝伦的脸上,此刻竟凝着咬牙切齿的杀机,“今之霸王者,唯伯符可当之!”&/p&&p&直到此刻,众人才想起,这个俊美得胜过女子的男人,当年是如何随孙策一起横扫江东。&/p&&p&江东周郎,岂只顾曲有误?亦能杀心有异!&/p&&p&“蒙先主厚待,吾将重兵。今先主新丧,新主承位。根基不稳,或有动摇。”&/p&&p&他声如金铁,语落铿锵:“伯符遗命,即吾军令。不从者杀,违逆者诛!”&/p&&p&众将心中凛然,齐齐拜倒应诺。&/p&&p&“传令下去,除必要守备外,尽起精兵!”周瑜手持着犹有鲜血滴落的利剑,目望着无尽头的天空:“吾以利剑观之,倒要看看这江东六郡八十一州,有谁不服!”&/p&&br&&br&&br&&br&&p&&b&【&/b&&b&史载:&/b&&b&建安五年&/b&&b&,&/b&&b&孙策遇刺身亡&/b&&b&,&/b&&b&周瑜将兵赴丧。】&/b&&/p&&br&&br&&p&by:&/p&&p&知乎,情何以甚&/p&&p&微信公众号,rjqs000,或者直接搜索情何以甚&/p&&p&微博,情何以甚的痴语&/p&
窗明几净,一应布设极为熟悉。这是?舒县老宅?为何会在这里?周瑜轻按额头,只觉头疼欲裂。门忽然被推开,撞进来一个雄伟矫健的男子,形容英俊,面如刀削。只是一双虎目,此刻竟噙着泪光。周瑜顾不上思索,慌忙迎上去,“伯符,何至于此?”“吾父,战死岘…
收到了一些赞同,分下行方便阅读,顺便说几句题外话。&br&&br&我读史其实不怎么带感情,但是对于周瑜这个悲剧人物是很早开始就寄予同情了的。很多年前,我读过一篇名为《建安十五年》的历史小说,这篇小说最迟在本世纪初那几年就可以在一些三国题材的BBS上见到了。那篇小说的作者也是个周瑜粉,里面就隐隐谈到了孙权对周瑜并没有那么信任,当然,情节没有向阴谋论方向走,但是对于当时只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我来说,也是个很大的震动了。&br&&br&之后读到正规史料时,一些细节则让我感到周瑜之死背后的疑云并非空穴来风,终于自己整理出了一篇文章,一开始发在人人上。在知乎上看到题主的问题时,感到有必要来回答它。&br&&br&我的回答是:即使周瑜不死于孙权的阴谋,按照下面对这一时期形势的论证,他绝无可能顺利进行二分天下的计划。&br&&br&最后还是需要严肃地声明一下,阴谋论绝不代表100%的历史事实,只是一种可能性,不过,它起码应该是逻辑自洽的。下面的论证其实都是为了这一点。看到 &a data-hash=&e37b94c765dcc& href=&///people/e37b94c765dc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e37b94c765dcc&&@姬轩亦&/a&兄与我想法暗合的回答,我很欣喜,不过姬兄的答案好像过于笃定于阴谋论,略显得故弄玄虚了一些,这也算是美中不足吧。毕竟,中古史材料一共就那么多,前人也钻的差不多了,“搞个大新闻”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能提出一种自洽的可能,就是幸运了。&br&&br&举个例子吧,妹子约会迟到,她说是路上堵车了,但是我根据她平时的性格,判断她是看韩剧看忘记了。这后一种看法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不是,但是史书只会记载妹子官方的说法。&br&&br&这就是阴谋论、记载和真相的关系。&br&&br&搞清楚了这个,就可以放心地看接下来的内容了。&br&&br&&br&&br&&p&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p&&br&&p&曹操重要幕僚郭嘉于三十八岁去世后,曹操曾对荀攸说他的死是“中年夭折”,十分哀痛。(《三国志·郭嘉传》,以下出自此书者只注明传记篇目)可见虽然当时由于连年战乱,平均寿命颇低,但对有一定地位,可以享受最好医疗条件的政治军事人物来说,36岁远远不是一个正常的死亡年纪。&/p&&br&&p&事实上,在整个后汉—三国时代,达到了周瑜的地位(去世前为偏将军,南郡太守)而又在比周瑜年纪轻时自然死亡的,寥寥无几。其中最有名的恐怕便是35岁去世的魏明帝曹叡与30岁去世的吴景帝孙休,这两位自幼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了。而周瑜短暂的一生中长期辗转于各地征战,去世时离赤壁之战相去不到两年,可谓恰好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时期。&/p&&br&&p&若是故事到此结束,恐怕我们也只能感叹造化弄人,过早地让一代名将退出历史舞台。不过,如果仔细阅读了相关史料,我们对于周瑜的死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疑问。&/p&&br&&p&“夭亡”和“暴亡”,在史册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夭亡可以是长期卧床病重不治,一把年纪的人也可以突然暴亡。按照常识,从染病到发展,到最后死亡,一般需要一个过程。在整部《三国志》的体例里,被记载“卒”或“病卒”的人物,一般可以认为是比较平缓地去世的。在这里我们以吴国官员骆统为例,他和周瑜一样,三十六岁就去世,毫无疑问属于“夭亡”,《骆统传》中记载道:“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而以前对其政治军事活动的记载停止于黄武初年在濡须带兵抵抗魏将曹仁的事迹。对于骆统来说,他的死显然不在“暴亡”之列。&/p&&br&&p&对于周瑜的死,本传的记载是“……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虽然用的词是“病卒”,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典型的暴亡。要证明这个结论,首先需要梳理一下周瑜去世时的背景。&/p&&br&&p&赤壁之战取得大胜后,周瑜并未就此班师,而是对曹操控制下的荆州展开了趁胜追击。经过一年多的相持,曹操指派防守江陵的曹仁撤退,东吴集团控制了整个长江北岸的南郡地区。而同一时期,赤壁之战时处于周瑜羽翼下的刘备集团趁机接收了抵抗薄弱的荆南地区,自曹操南征后再次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p&&br&&p&此时,对于东吴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有两种不同的思想,第一种是周瑜等人坚持的“伐蜀”,第二种是鲁肃等人坚持的“借荆州”。周瑜从前线返回京口,向孙权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他说道:&/p&&p&“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p&&br&&p&孙权的反应是什么呢?“权许之”,也就是得到了孙权的首肯。而就是在回到江陵的路上,周瑜突然去世。显然,从当时的背景来看,谁都没有想到周瑜在这样一个时间点离开人世,完全可以称他的死为“暴亡”。&/p&&br&&p&这不仅是我们的推断,也是周瑜自己的认知。他在去世前写给孙权的信中写道:“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说的很清楚,遇到的是一场“暴疾”,前一天开始治疗,第二天就到了已经知道自己必死,开始处理后事的地步,这场“病”的烈度实在令人咋舌。&/p&&br&&p&有人曾把周瑜的去世与一年前攻打南郡时受的箭伤联系起来,这种猜想是没有根据的。的确,本传记载道:“瑜亲跨马櫟阵,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但是,这毕竟只是外伤,而且是一年前的一次外伤,没有任何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它是否能在短短几日内夺走一个健康成年人的生命?《三国演义》为解决这个问题,把那支箭渲染为毒箭,又敷衍了诸葛亮三气周瑜使金疮复发的情节,但这毕竟是小说家言,不属于我们考虑的范围。&/p&&br&&p&那么,这真的只是一个“急病带走名将”的故事吗?&/p&&br&&p&我长期以来一直这么认为,直到我注意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记载。&/p&&br&&p&上面说过,“伐蜀”和“借荆州”是江陵之战后东吴内部的两种不同的声音,在赤壁之战时与周瑜同为铁杆鹰派的鲁肃此时却坚决地提出“借荆州”的策略。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两种策略是无法共存的,如果东吴失去了南郡这个关键的后勤补给据点,独自进攻蜀地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周瑜死后,孙权仍然向已借到荆州的刘备提出了一起取蜀的建议。刘备的幕僚当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吴终不能越荆有蜀”,打消了刘备的疑虑。(《先主传》)《鲁肃传》注引《汉晋春秋》里记载道:&/p&&br&&p&“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p&&br&&p&注意,扣留当面请求孙权借荆州的刘备于京口,然后收服其部众,西取蜀地,这里虽然只提了吕范,其实这正是周瑜伐蜀计划的一环。周瑜本传记载道:&/p&&br&&p&“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p&&br&&p&刘备去京口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借荆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明确写道:“(备)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深入吴都,对已经跟赤壁之战时的老大周瑜翻脸的刘备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冒险。果然,周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了“软禁刘备”的计划。&/p&&br&&p&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想法。软禁刘备,不仅可以一举去掉伐蜀道路上来自侧翼的威胁,更可以吸收刘备手下具有陆战能力的部众,作为对不擅陆战的吴兵的补充。不过,里面还是有一些想当然的部分,比如说以关羽、张飞和刘备的关系,要周瑜“挟与攻战”显然不太现实。但是总的来说,这应该是周瑜伐蜀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p&&br&&p&结果,运气一直很好的刘备这一次又赌赢了,孙权并没有采纳周瑜和吕范的意见。而对于鲁肃提出的借荆州计划,“权即从之”。刘备就这样把周瑜花费一年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南郡攥在了手中。而这当然是不可能被周瑜接受的。&/p&&br&&p&从《周瑜传》的记载来看,孙权同意鲁肃借荆州计划和刘备在京口是同一时间段,此时周瑜仍在江陵,尚未启程去京口,所以才会“上疏”给孙权来阐述软禁刘备的计划。&/p&&br&&p&这就让事情变得很有趣了。&/p&&br&&p&对借荆州计划,“权即从之”,后来对周瑜当面提出的伐蜀计划,“权许之”。而上面已经论证过,这两个计划是相互抵触的。那么,难道孙权得了健忘症?或者是孙权心太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p&&br&&p&如果我们承认孙权不是白痴的话,那么就必须注意到这样一种可能:孙权在权衡两个计划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做好了斩断另一个计划的准备。我们知道,事实上中断的是伐蜀计划。那么,正如那位大侦探挂在嘴边的话一样,剩下的那个可能无论多么荒谬,都是真相。&/p&&br&&p&周瑜之死,孙权涉案。&/p&&br&&p&一下子抛出这个石破天惊的结论似乎显得过于草率,那么我们从其他的一些角度来进一步进行论证。&/p&&br&&p&赤壁一战之后,周瑜的名声急速膨胀,曹操欲盖弥彰地对孙权写信说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这从一个侧面亦可折射出当时周瑜声名鹊起的威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作为东吴实际统治者的孙权来说,这并不是乐于见到的局面。&/p&&br&&p&空发诛心之论自然不妥,还是让我们用白纸黑字的史料说话。周瑜与孙权之兄孙策的关系长期以来脍炙人口,两人升堂拜母,共定江东,按照孙策的说法,两人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江表传》)。不过,这种关系的背后同样有阴影的存在。&/p&&br&&p&随孙策东渡之后,周瑜曾一度返回袁术控制下的寿春,“术欲以瑜为将”。但此时周瑜“观术终无所成”,于是再次东归,受到了孙策的亲自迎接。这里存在一个很少有人去思考的问题,在江东初定,百废俱兴时,周瑜为什么却北归袁术?虽然名义上是跟随从丹扬太守任上卸任的叔父周尚去寿春接受新职,但是此年周瑜已经二十四岁,完全具有自己的行为能力,那么他回到寿春的行为只能解释为,他还没有对江东的新政权忠诚到后来死心塌地的地步。他最后回到吴地的理由是因为认为袁术不会有什么成就,那么,后来曹操派蒋干去扬州说服他来投,曹操不能说是没有成就的君主,为什么他不北上投奔呢?换言之,如果袁术是个有成之君,周瑜就未必返回江东,那么那一段历史也要重新写就了。&/p&&br&&p&周瑜在孙策有生之年并未参与中枢要务,而是长期在外地征战与镇守。当时孙策政权的中枢头脑另有其人,是后来赤壁之战前主张投降北军导致威望大减的张昭,“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张昭传》),在孙策被仇人袭击,伤重未死的时候,他托孤的对象也是张昭,而非在外驻守的周瑜。《张昭传》记载道:“策临亡,以弟权托昭。”&br&&br&&/p&&p&周瑜在这个时候的反应是什么呢?本传记载道:“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按照时间顺序来看,“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张昭传》),孙权开始行使权力之后,周瑜带兵返回吴地,这显然是逾越了自己身份的举动。一面是年仅十九岁的孙权,一面是周瑜手中能征善战的兵将,虽然史书中轻描淡写地用“赴丧”来概括,但我们不难嗅出后面的凶气息险。结果就是,周瑜进入了中枢,分去了一部分张昭的权力。&/p&&br&&p&当时只有十九岁的孙权当然没有实力去改变这样一种权力格局,但是这段经历想必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火种。赤壁之战之后,周瑜的名气蹿升点燃了引线,终于在建安十五年引爆了火种。&/p&&p&那么,周瑜自己在建安十五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是怎么认识扑朔迷离的局势的呢?让我们回头来看周瑜死前写给孙权的信,这封信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周瑜的政治遗言。因此我在这里不嫌烦琐,将这封信三个版本的原文照录于下。&/p&&br&&p&《周瑜传》本传版本:&/p&&p&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p&&br&&p&《江表传》版本:&/p&&p&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p&&br&&p&《资治通鉴》版本:&/p&&p&修短命矣,诚不足措;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操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傥所言可采,瑜死不杇矣。&/p&&br&&p&其中,《资治通鉴》的版本显然是由《江表传》节录后半部分而来,因此我们研究的核心就放在了前两封信的区别之上。正如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对《江表传》中周瑜信笺内容的评述,“案此笺与本传所载,意旨虽同,其辞乖异耳。”“提醒曹刘威胁”和“推荐鲁肃自代”这两个主旨,在两封信中都得到了表达。不过,从语气上来看,两者的差距非常明显。《江表传》版本的信语气显得激昂壮烈,至今读来仍然给人一种建安年间特有的悲壮之气。本传版本的信语气则显得异常沉郁,甚至在最后露出了乞求孙权的意思。从感性角度来看,我们很难相信本传版本出自正当盛年的周瑜之口。以下,让我们对书信真伪问题进行一些更为详细的论证。&/p&&br&&p&《江表传》的作者是西晋人虞溥,辑录一部分东吴原始史料成书,成书年份不详,但不会晚于三国末期或晋初,基本可以认为和陈寿的《三国志》处于同一时期。而众所周知,陈寿《三国志》的吴书部分主要取材来源是吴国由韦昭编撰的官方史书《吴书》。韦昭本人即为吴人,本朝人修本朝史,自然代表着官方对这段历史的态度,这段书信也必有官方底本。《江表传》的材料来源虽然不明,但既然被尚能见到很多当时材料的司马光采用,自然也并非伪作。&/p&&br&&p&两段言辞截然不同的书信同时流传,又都非伪作,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周瑜的书信在写入吴国官方档案时被进行了篡改。被篡改的版本被写入《三国志》,而原本则被《江表传》保存下来,并被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部分采用。&/p&&br&&p&司马光注意到了本传中周瑜信笺语气的诡异,因此选取了《江表传》版本的信作为基础文本,并删去信的前一段,这样信表达的内容基本和本传版本保持了一致。这样的工作看起来对两封信进行了巧妙的平衡,但删除《江表传》原文其实是一个自作聪明于是画蛇添足的举动,删除的那几句话看上去只不过是正题前的客套而已,其实周瑜是将死之人,国事急于星火,哪有写客套话的心情和精力?这些话里隐藏着的题外之义正是被删除的关键。&/p&&br&&p&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周瑜为什么要在死前给孙权写下这封信?以下分析基于的文本是《江表传》的版本。&/p&&br&&p&要知道,周瑜是在从京口返回的路上去世的,他刚刚见过孙权不久,双方表面上已经在伐蜀计划上达成了一致。他在临死之前之所以要再次给孙权写信,一方面再次说明了周瑜之死的突然,另一方面,他这封信难道真的只是写给主君孙权一人看的吗?&/p&&br&&p&这封信与其说是一封给孙权的私人信笺,不如说是周瑜猝然去世前对于自己政治态度的一次声明。可以说,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晋人编撰《江表传》时收录了此信的全文从侧面说明了它当时的流传度。不过,来自东吴官方的篡改显然是周瑜始料未及的。对于今天的我们,这种篡改却可以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出当权者欲隐藏的东西,从而进一步接近真相。&/p&&br&&p&在信的开始,周瑜明确地提出了伐蜀计划,“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又写出了“染病”的经过,“至以不谨,道遇暴疾”。这两点正是孙权不欲为世人所知的要点,而在这封信中被周瑜所特意点出,周瑜染病经过的突然会令人怀疑,而取蜀计划正是矛盾冲突的焦点所在,也是周瑜最后暴死的深层原因,可惜的是,周瑜临死前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周瑜对权力的窥视与争取毋庸讳言,不过这种权力欲与其说像怀抱篡心的司马懿,不如说像后主时期大权独揽以便推行自己国策的诸葛亮。此刻的他已不是那个带兵回都的桀骜外将,而是真正想为东吴开拓基业,形成天下二分之势的栋梁。可是,他的主公孙权也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而不谙权术的少年了。这种角色的前后冲突,最终造成了不可调和的悲剧。&/p&&br&&p&虽然周瑜死后,东吴的取蜀战略由于群龙无首,很快土崩瓦解。但在当时,这一由周瑜一力推行的战略却不乏追随者,从历史记载来看,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人:策划者庞统、执行者甘宁、副手孙瑜。以下分别进行简要的介绍。&/p&&br&&p&庞统在建安十五年左右一系列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在《三国志》本传中晦暗不明,他在周瑜取蜀战略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由一本地方志揭示的。《太平御览》引《荆州先德传》佚文记载:&/p&&br&&p&“周瑜领南郡,以庞士元名重,州里所信,乃逼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p&&br&&p&可见此时庞统在周瑜幕府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当于周瑜的机要秘书。但由于他特殊而超然的身份,在这一阶段并未走上前台,因为他最终归蜀,这段早年历史也被湮没,被陈寿所不载。&/p&&br&&p&虽然一开始庞统是被周瑜“逼”出山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江表传》载程普语),庞统最终被周瑜的气度折服,死心塌地地参与了周郎的取蜀规划。&/p&&p&我们知道,后来庞统投奔刘备后,很快为他提出取蜀的上中下三策,于是刘备决定带他入蜀,而留诸葛亮镇守荆州。这样系统的谋划,显然不可能出自一时一地,而是从更早的时期就开始了。再联系到周瑜当时首要的大事便是入蜀,被“任以大事”的庞统参与甚至主持了入蜀的谋划,是相当合理的推断。只不过天意弄人,这一计划后来竟改头换面,成为给刘皇叔的见面礼了。&/p&&p&&br&
庞统执掌周瑜幕府的机密,地方志并非孤证。周瑜软禁刘备的计划,庞统也有参与。《江表传》记载:&/p&&br&&p&“先主与统从容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统对曰:‘有之。’”&/p&&br&&p&与周瑜去世前公开上疏不同,他对孙权提出的软禁刘备的建议是对外保密的,如刘备说的“密有白事”,而刘备如此坦诚地对庞统抛出问题,可见庞统在周瑜帐下时可典机密,在刘备集团也并非什么秘辛。&/p&&br&&p&一个这样身份的人,为何在周瑜去世后果断弃吴西奔?初读史时,我也对这一段殊不可解,直到破解了周瑜之死的冤案后,这段枝节才迎刃而解。&/p&&br&&p&庞统作为周瑜的私人幕僚,忠诚对象并不包括孙权,而是周瑜个人。周瑜暴死之后,庞统送丧至吴,可以看作是为故主站最后一班岗。周瑜之死的内情,作为亲信的庞统应该是清楚的,他知道此刻他在吴国的位置已变得尴尬而微妙,如果继续仕吴,失去了靠山的他几乎肯定将遭到孙权的迫害。而借荆州计划的推行,亦让东吴方面的伐蜀计划失去了继续进行的可能性。西奔刘备于是成为庞统此刻唯一可能的选择。&/p&&br&&p&如果事情并非如此进行,那么便无法解释在庞统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吊诡的事件。比如,《庞统传》本传记载,他在送丧周瑜期间,“吴人多闻其名”,包括陆绩、顾劭、全琮在内的东吴权贵都十分欣赏他,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表示了要向主公孙权引荐他的意图。庞统西归时,送别的陆绩等人说道:“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这句话放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有着别样的意味。&/p&&br&&p&当然,仅从理论上说,借荆州完成,作为南郡功曹的庞统自然要归附南郡新的主人刘备。但这样读史,难免缘木求鱼,在那样的战乱时代,人才在幕府间自由流动,规章制度早已成为具文。《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记载,赤壁战前,诸葛亮游说东吴参战,“张子布荐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以张昭之古板,诸葛亮在刘备军中之地位,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东吴之大又怎么留不住一个小小的功曹呢?所以,陆绩等人的态度只有一种解释:他们知道作为周瑜幕僚的庞统不会见容于孙权。&/p&&br&&p&甘宁是支持周瑜取蜀计划的东吴鹰派军人的典型代表。《刘备传》记载道:“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将甘宁放在与周瑜并列的位置上。甘宁本传则记述了甘宁在初投孙权时便有取蜀的想法。在与孙权探讨进攻江夏黄祖之时,甘宁把视野放到了更远的地方:“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卢弼在做《三国志集解》时,在这里亲自批注:“此即公瑾关蜀之策,宜其识拔推荐也。”明确指出了两者的联系,是很准确的结论。&/p&&br&&p&
由于赤壁之战是东吴一场赌上国运的战争,东吴的主要高级将领几乎悉数随同周瑜出征抗曹,并参加了此后的南郡战役。周瑜的取蜀计划,自然也需要这些将领的支持。除了甘宁外,明确附议取蜀的将领并不多,但是作为职业军人,在周瑜手下效命的他们一定会帮助周瑜完成战略规划,应该是无可置疑之事。&/p&&br&&p&《吕蒙传》在传主参加江陵之战后继续记载:&/p&&br&&p&“益州将袭肃举军来附,瑜表以肃兵益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于义宜益不宜夺也。”&/p&&br&&p&可见当时周瑜集团控制地域已与益州接壤,且前期的政治攻势很可能已开始进行。&/p&&br&&p&精英军人几乎全部为周瑜在荆州战区驱使,这给孙权造成了尴尬的局面。赤壁战后,孙权趁胜出击合肥,由于缺乏带兵的将领,竟然派遣不长于军旅的张昭攻击九江当涂来响应主战场,结果可想而知,曹操援军还未派出,孙权和张昭就无功而返。相比于在江陵打得热火朝天的周瑜,28岁的孙权心中是否会有一丝嫉妒情绪不太好说,不过从心理学上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再加上当时“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江表传》),促使了孙权加快玩弄权术,分割周瑜集团的步伐。&/p&&br&&p&孙权并非乃兄孙策那样擅长战阵的君主,周瑜死后,他多次携众优秀吴将以压倒性兵力亲征合肥,都以失败告终,还顺带成就了张辽的威名。同样是带兵作战,孙策身先士卒,横扫江东;周瑜在江陵之役中身中流箭仍“舆案行军营,激扬吏士”,终于击退曹仁。而孙权却在合肥之战中因冒失而身陷险境,被周泰、凌统等人冒死救出,士气大挫,耽误战局。如果只从军队的价值体系来衡量,吴将会对谁抱有更多敬意与忠诚,不言而喻。孙策、周瑜可以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来获得将领的钦服与忠诚,而孙权只能采取成本更高的方式,将筹码压在权术之上。他对武将的笼络,可谓不遗余力。孙盛曾经有这样的评论:&/p&&br&&p&“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p&&br&&p&这句话中提到的四个人除了陈武之外,其他三人都跟随周瑜参加了赤壁、南郡之战。应该说,孙权对他们的笼络是成功的。其中的吕蒙后来更是在孙权的悉心栽培下,成长与周瑜、鲁肃并称的东吴第三位军政重量级人物。不过,他并没有周瑜、鲁肃那样独到的战略眼光,虽然留下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但所为之事终究也不逃一员战将的藩篱,趁盟友北伐之时偷袭荆州虽然在战术上无懈可击,在战略上却成为破坏联盟的大败笔。吕蒙去世时,本传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孙权的悲痛,远远不是周瑜、鲁肃去世时可以比拟的。在孙权心中,亲手栽培的大将终究胜过有独立战略思想的帅才。&/p&&br&&p&但并非所有人都像吕蒙那么好运。作为刚刚归吴便“勉建方略”(《甘宁传》),早于周瑜提出伐蜀计划的甘宁在周瑜去世,伐蜀计划搁浅后便成为孙权手下一员斗将。他虽然留下不少英勇事迹,却再也没有提出战略的机会,亦终生再无机会踏上曾近在咫尺的蜀地。甚至,《吕蒙传》中还有这样的记载:&/p&&br&&p&“甘宁粗暴好杀,既尝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p&&br&&p&吕蒙评论甘宁是“斗将”,这是一件很吊诡的事。要知道,吕蒙还“少不修书传”的时候,甘宁已经在国家战略上令张昭哑口无言了。不过,人能否全部发挥其才能,并不完全取决于才能,更重要的是机遇。如果主君是孙权这种类型的人,则更是如此。&/p&&br&&p&甘宁后来在郁郁不得志中去世,其子甘瓌“以罪徙会稽,无几死”。甘宁生前并未封侯,死后也没有被孙权追封。潘眉在读《甘宁传》时感叹道:&/p&&br&&p&“甘宁之勇烈功绩,与魏典韦相上下,韦不封侯,宁亦不封侯,酬功之典,均为未副也。……若甘宁则身未封侯,而其子于未得罪前亦不加追录,则所以待宁者,不亦薄乎!”&/p&&br&&p&吕蒙之升与甘宁之颓,这种鲜明的对比给周瑜之死的疑云下了另外一个鲜明的注脚。&/p&&br&&p&孙瑜是孙坚表弟孙静之子,在周瑜的取蜀战略蓝图中,他实际上起的是类似赤壁之战时程普那样的作用,也就是主要的副手。首先,他和周瑜早在建安十一年便有合作,“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其次,他本人对取蜀战略也非常积极,甚至在周瑜死后,他仍率领水军进驻夏口,只是此时借荆州已经完成,实在没有机会越过刘备军取蜀,才被孙权召回。第三,则是他作为宗室的特殊身份,可以成为周瑜与孙权之间的一道缓冲带。因此,周瑜在对孙权阐述取蜀计划时,多次提到了孙瑜(前已引)。他对孙权说,取得蜀地后,留孙瑜在蜀地镇守,与马超结盟,而周瑜返回和孙权一起从襄阳北伐。&/p&&br&&p&周瑜的这番话不能不说有向孙权剖白的成分,蜀地山高路远,自古以来就是据险自立的宝地,本朝开国高祖刘邦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周瑜明确提出让宗室孙瑜留守,而自己在取蜀成功后返回荆州。可以想见,周瑜将孙瑜拉入取蜀计划一定经过了精心的权衡,可惜的是,这番剖白并没有打动阳奉阴违的孙权。无独有偶,吕蒙和宗室孙皎也有着类似的纠葛,不过结果截然不同:&/p&&br&&p&“后吕蒙当袭南郡,权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督,蒙说权曰:‘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权寤,谢蒙曰:“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p&&br&&p&将两个事例比较,周瑜和吕蒙在孙权心中的亲疏应该不难判断了。对于这位吴主来说,将帅拥有独立的战略思想,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p&&br&&p&孙瑜在周瑜去世后五年,建安二十年去世,年仅三十九岁。&/p&&br&&p&以上从庞统、甘宁、孙瑜作为三类不同人物的代表分析了以周瑜为中心的政治漩涡给东吴造成的影响。也许读者会觉得这里呈现的孙权形象太过阴暗,那么下面我将略为从孙权的角度论述一下“暗杀周瑜”这个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另外也将顺带分析一下这一阶段另两位重量级人物:与周瑜的“伐蜀”战略对立的“借荆州”战略的鼓吹者鲁肃与受益者刘备。&/p&&br&&p&按《三国志》乃至中国传记体史书的体例,君主的传记一般是按年份顺次记载国家发生的大事。而孙权的传记《吴主传》中记载建安十五年发生的事时,只写了一句话:&/p&&br&&p&“十五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p&&br&&p&这一年发生了这么多的大事,最重量级的便是周瑜之死。而这里一句话全在说借荆州的行政安排,毫无疑问是史家的曲折笔法,告诉我们:孙权这一年所做的最重要的事,便是完成了借荆州。&/p&&br&&p&相对于“取蜀”,“借荆州”是一个大器晚成的战略计划,也可以说它本来是因为赤壁战后刘备势力令人始料未及的飞速蹿升,而由鲁肃一力推行的急就章。最主要的证据之一,便是鲁肃本人早年的战略构想亦包含了向西发展的部分。《鲁肃传》载:&/p&&br&&p&“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p&&br&&p&鲁肃的话是非常有名的“榻上策”,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东吴版的隆中对。在这篇说辞里,虽然并没有提到取蜀的部分,但是荆州全境在鲁肃当时的构想里却是务必牢牢掌握在东吴手中的。正所谓“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这样一来,无论是鼎足江东,还是西进取蜀,都有一个牢固的根据地。&/p&&br&&p&不过,刘表的去世打破了这个计划的一个关键立足点,也就是荆州控制在暗弱的刘表而非“天下枭雄”的刘备手中。如果刘备集团还如早年一样颠沛流离,并无稳定的战略构想,也就罢了。关键是,在更胜鲁肃一筹的大战略家诸葛亮眼中,荆州也是必须由刘备集团控制之处。这对鲁肃来说是个噩耗,意味着他必须修改自己一开始的战略构想。刚接到刘表去世的消息,他就立即请求孙权西去吊丧,而实际目的则是接触刘备集团,“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鲁肃传》)这次接触的结果让鲁肃进一步坚信,对于这样一个由“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先主传》陈寿评论)的刘备领衔,“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周瑜传》周瑜语),诸葛亮制定战略计划的可怕集团,除了联盟抗曹,别无他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时候,在大家都还在忧心是否能战胜曹军时,鲁肃心中已有了战后“借荆州”战略的萌芽。正如本传注引《吴书》所评述的那样:“(肃)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p&&br&&p&《三国志》中,陈寿花了很多笔墨来渲染鲁肃和诸葛亮之间的友情,刚一见面,鲁肃就豪爽地对诸葛亮自我介绍道:“我子瑜友也。”鲁肃于建安二十二年去世后,本传记载,“诸葛亮亦为发哀”。这些细致的描写绝非史册中出现的闲笔,而是点出两人在那段波云诡谲的时间里,在双方集团里起到作用的同质性——发展战略的执牛耳者。如果说赤壁战前的孙刘联盟是在北军压境之下迫不得已形成的,那么战后的这种联盟之所以能维系下去,就是两位战略巨人合力促成的。而冲突的关键荆州,则以“借荆州”的方式交给了诸葛亮代表的刘备集团。这多少让人有一种东吴集团吃了亏的感觉,不过事实上,如果我们理性地来看这个问题,会发现“借荆州”在当时对东吴集团来说,确实是比“伐蜀”更为理想的战略。&/p&&br&&p&联盟的目的是抗曹,那么曹操集团对此事的反应就是我们来衡量这一战略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在这个问题上,《鲁肃传》记载:&/p&&br&&p&“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p&&br&&p&对于陆战能力欠缺的吴军而言,如果控制荆州,虽然全部长江天堑落入手中,其意义却更多体现在防守上,自守有余,而侵略性不足。赤壁战后,东吴陆上两路出击,主力军团苦战一年才取得南郡,起辅攻作用的合肥方向则很快失败。很难想象战线拉长的江东能给曹操持续的军事压力。李安溪所谓“如无瑜者,权必不能独当操”,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意思。而刘备集团的陆战能力超群,有关羽、张飞这样可以如周瑜一样独当一面的大将,取得蜀地之后,从关中、荆州两个方面对曹操保持军事压力并非镜花水月。事实上,这也正是诸葛亮“隆中对”的核心部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军出于秦川”云云,早已脍炙人口。而同时,东吴可以专心在合肥一线作战而不必担心战线问题。有理由推断,当时鲁肃已和诸葛亮关于这一战略交换过意见。&/p&&p&事实上,后来的历史的确是这样发展的。刘备在汉中拖住曹军主力的同时,关羽的北伐节节胜利,让曹操慌不择路,甚至想到了迁都。这种成绩,还是在“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吕蒙传》)的情况下取得的。而虽然由于陆战能力的低下,孙权与吴军在合肥并没有取得赫赫战功,但是也给肥沃的淮南地区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这样的局面发展下去,对于孙刘联盟来说,蚕食中原不再是一个梦想。可惜,短视的吕蒙,或者说他背后短视的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令这一切戛然而止。&/p&&br&&p&很多年后,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喟然感叹道:&/p&&br&&p&“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p&&br&&p&联盟的破裂,早在鲁肃生前就有征兆。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求取荆南三郡不果,平日对荆州的关羽“常以欢好抚之”(《鲁肃传》)的鲁肃变红脸为白脸,以大义斥责关羽,最后双方订立湘水之盟,一场兵戈消弭于无形。公正地说,这一次的冲突理亏方是刘备,鲁肃毕竟低估了流离半世的枭雄对于土地的贪婪。鲁肃去世后,诸葛亮为之举哀,除了为一位私交甚笃的好朋友,恐怕更是为了风雨飘摇的孙刘联盟。&/p&&br&&p&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到周瑜身上,回答另外一个如果不厘清周瑜之死真相,就近乎无解的问题:为什么周瑜死前要推荐鲁肃来接任?&/p&&br&&p&周瑜在信中已明确说了“刘备寄寓,有如养虎”,这是公然与当时鲁肃借荆州联合刘备的政策唱反调。在这之前,鲁肃已经否决了周瑜软禁刘备的计划。可是,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周瑜临终上书,都无一例外地推荐鲁肃来接任自己的职位,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虽然赤壁战后,鲁肃立即返回江东,没有参加此后的南郡之战,也没有跟周瑜有私下交流的记载,但如上文分析,鲁肃的政治态度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李安溪指出:“肃始终本末大计,与刘氏合规,此处颇异公瑾耳。”后人从史料中都可以得到的结论,周瑜不可能不知道。那么,这一反常行为的动机究竟为何?为什么周瑜不推荐政治态度和自己相近,资历也不输于鲁肃的甘宁、孙瑜来接替呢?&/p&&br&&p&答案只有一个:周瑜对主君孙权在自己“暴病”中的作用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由于伐蜀计划里所谓的“野心”被清除,那么去世后的接任者一定是主张借荆州的鲁肃。在信笺里这么写,一是警示鲁肃这位多年好友,虽然自己不在后,东吴必将联合刘备,但是不能玩得过火,以至养虎遗患;二是为了不造成东吴军政高层的公开分裂,在孙权面前服软,使鲁肃顺利接任,以此为代价,来换得自己嫡系部将与后代不遭遇迫害。&/p&&br&&p&一代名将,在面对来自背后的黑枪时,也不得不低下了高昂的头颅,令人感叹。更令人感叹的是,就算如此,他的后代也没有幸免于迫害。&/p&&br&&p&周瑜长子周循早死,次子周胤因罪被流放庐陵郡。诸葛瑾、步骘等人后来联名上书,请求孙权赦免其罪,这封上书写的非常有意思,并没有怎么提到周胤之罪本身,倒是花了一大半的篇幅来为他的父亲周瑜表功:&/p&&br&&p&“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于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p&&br&&p&很显然,他们对于周胤被贬谪真正的原因心知肚明。&/p&&br&&p&孙权一开始并没有同意赦免周胤的要求,后来朱然、全综等人也上表请求,孙权才勉强同意。不过,在赦书下达的前夕,周胤却神秘地病死于徙所,陈寿写道:“权乃许之,会胤病死。”一个会字,让人生出许多联想。&/p&&br&&p&后来全综上表,表举周瑜的侄子周护当将军,理所当然地没有获得同意。孙权拒绝的答复也非常有意思,照录如下:&/p&&br&&p&“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適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也?”&/p&&br&&p&
一开始反复强调自己没有忘记当初周瑜的功劳,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周护“性行危险”,所以不能当将领。事实上,以潘璋之嗜杀,贺齐之奢靡,都能做到顶尖的高级将领,受到孙权的宠爱,偌大的吴国又为何容不下一个周护呢?最后,也许是尚嫌不够,又欲盖弥彰地说道:“孤念公瑾,岂有已也?”可见,对于上表者的真正意图,孙权也是心如明镜的,因此,他干脆没有打太极,而是直接点出了“公瑾”这个问题的关键。全综如果稍识时务,恐怕再也不会对孙权提起这个话题了吧。&/p&&br&&p&而整篇周瑜本传,也在“孤念公瑾,岂有已也?”这句话中结束了。&/p&&br&&p&虽然周瑜并不完全赞同鲁肃的战略规划,但是多年风雨共济,对于他的人品,周瑜绝对信赖。《鲁肃传》记载:&/p&&br&&p&“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p&&br&&p&两人漫长的合作与友谊就此开始,在临终时那样凶险的情况下,信赖鲁肃成为了周瑜最后的抉择。他相信,鲁肃任何举动的出发点都绝不会是害东吴。而且,鲁肃和周瑜一样,都是有天下之志的人,他在赤壁战后东还见到孙权,本传里写道:&/p&&br&&p&“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輭轮征肃,始当显耳。’”&/p&&br&&p&返回吴地,意味着鲁肃要在那个错综复杂的阶段为孙权掌握局势,出谋划策。这是他履行职责前对孙权的一次严肃声明,他的一切行为和谋略都是为了东吴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权力。我想,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孙权对周瑜采取极端手段,他应该不知情。他和周瑜的计划本质都是为了东吴能在天下争霸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了孙权能“克成帝业”。这和后来的吕蒙等辈是有本质差别的,后世的韩菼指出了这一点:“吕蒙贪功喜事,无远略至计,其去周、鲁不可以道里计,合传似少史识。”&/p&&p&不同之处在于,周瑜的计划类似于一场豪赌,赌赢了便二分天下,赌输了便输掉身家;鲁肃的计划则无论进退,都可以鼎足三分。后来的历史,基本沿着鲁肃的轨迹在进行着,孙权登基称帝前,对大臣说道:“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不过,后来孙权在对陆逊回忆周瑜、鲁肃、吕蒙三人时,却非常不厚道地把孙刘联盟一度破裂的黑锅扣到了鲁肃头上:“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吕蒙传》)明明是吕蒙与背后的孙权破坏了鲁肃生前的战略规划,却要鲁肃来背这个黑锅,颠倒黑白可谓叹为观止。在周瑜的赌与鲁肃的稳之间,孙权选择了稳,从国家的角度,这并没有什么过错,甚至对赌不起的东吴来说还是更明智的决定,但是用极端手段清除异己,则将他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扣给不在人世的鲁肃一顶莫须有的帽子,则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这位主君的气度与人品。&/p&&br&&p&如果说鲁肃在借荆州战略的推行前后有什么失策,那么就是仍然低估了刘备集团的执行力与决心。这个错误周瑜同样也犯了,他没有想到在赤壁之战前几乎毫无自己力量的刘备可以飞速发展,还幻想着可以裹挟刘备集团取蜀。而鲁肃则没有想到刘备在取得益州的情况下竟然抵赖归还荆南三郡,给联盟造成无法弥补的裂痕。而这样的行为碰上了东吴方面不好惹的吕蒙,苦果则由刘备和关羽自己咽下。&/p&&br&&p&不过,至少在建安十五年,刘备应该是天底下最开心的人,因为周瑜之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刘备。自此,悬在他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消失,他如同“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周瑜评刘备语),入川,取汉中,刘备在失荆州前一路高歌猛进,一改前半生失意者的形象。&/p&&br&&p&不过,蛟龙得云雨,一半归之于时运,另一半则要归之于自己的努力。赤壁战前,刘备的处境似乎用“丧家之犬”都难以形容其落魄之万一,惨败于曹操南征大军,好不容易和江东孙家搭上线,又几乎成为人家去邀功的筹码。《程昱传》记载:&/p&&br&&p&“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p&&br&&p&足见当时刘备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存亡全系于孙权一念之间。幸亏诸葛亮、周瑜、鲁肃等高瞻远瞩的“乱世弄潮儿”(吕思勉语)一力促成孙刘联盟,保下了一世枭雄的性命。说是联盟,其实刘备方面完全属于从属地位,与客将无二。《江表传》写道:&/p&&br&&p&“(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p&&br&&p&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刘备方面属于从属地位的客观情况。这种从属地位一直延续到南郡之战之时,从赤壁战后到周瑜死前,双方力量在荆州此消彼长,犬牙交错。刘备和周瑜的关系也从亲密合作共抗曹军,到最后撕破脸皮分头上京告状。由于本文主要探讨周瑜之死背后的阴谋,关于这个话题不拟展开。总之,历史事实是,在周瑜安排与自己谋划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刘备集团趁江陵激战的时候夺取了防御薄弱的荆南地区,“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诸葛亮传》),从此拥有了与东吴集团讨价还价的资本,并最终在与周瑜的角斗中成功胜出。&/p&&br&&p&刘备上京面见孙权请求借荆州,西返时,对孙权说的一番话颇令人寻味,《江表传》记载说:&/p&&br&&p&“刘备之自京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余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p&&br&&p&可以想象,刘备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会在孙权心中激起多么大的波澜。孙权的那点权术,在阅人无数的父亲辈刘备眼中可谓洞若观火,只须一点点小作用力,就能推倒孙权心中那道薄弱的防线。此后的事态发展,可谓完全在刘备集团控制之下。可怜孙权、周瑜各自处心积虑,到头来却是为一个外人做了嫁衣。&/p&&br&&p&现在,我们可以用最简略的语言来总结一下围绕着“周瑜之死”发生的这一段历史的真相了。&/p&&br&&p&曹操南征,击败荆州的刘备。毫无资本的刘备投奔东吴,被周瑜裹挟参与赤壁之战。赤壁一战大胜后,周瑜名声蹿升,引来孙权的疑虑。周瑜继续在荆州作战,刘备在周瑜的羽翼下慢慢积累资本,最终提出借荆州,意图抢夺周瑜在荆州的胜利果实。此时围绕东吴今后的国策,出现了以周瑜为代表的“取蜀”派与以鲁肃为代表的“借荆州”派。在权力的诱惑下,孙权最终出手暗害了周瑜,周瑜临死前意识到了背后的阴谋,上书孙权请鲁肃接替自己。鲁肃推行借荆州战略,刘备取得荆州,随即在参与东吴取蜀计划的前周瑜机密幕僚庞统辅佐下西进,奠定天下三分。&/p&&br&&p&每一个疑点似乎都在这样的主线下得以被解释,不过,作为一个读史者,我还有最后一个疑问。&/p&&br&&p&《三国志》的作者,史家陈寿,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吗?&/p&&br&&p&一个一千八百年后的普通读者都可以从史料的细枝末节中推测出不合情理之处,那么陈寿当时能接触到的史料碎片,一定要远比我们现在更为完整,以前四史作者之一的史识,怎么可能不知道真相呢?&/p&&br&&p&可是,证据呢?&/p&&br&&p&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证据,因为如果陈寿都不能确定这个真相,今天的读者来作考据,难免有哗众取宠,空中楼阁之感。如果他能确定的话,即使是在魏晋易代那样政治黑暗的时代,以一名“良史之才”的职业良知,他也一定会留下什么线索,这线索不会仅仅是干巴巴的材料,而一定是属于自己的观点。&/p&&br&&p&直到我翻到孙权传记《吴主传》的传后评论,我才为之释然,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p&&br&&p&“评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所有三国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