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2017演唱会行程在一部电影里唱了一首歌,好像是唱给电影里的他儿子听的好好听很感动。跪求。,,,不知道是

电影·音乐·阅读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漫谈|朴树:一场漫长的青春期告别","author":"svheng","content":"朴树是这样的创作人:他的故事全写在他的音乐中,而那些词曲又是那么动人,因而使得所有的描述都变得多余。朴树在中国乐坛上是个特殊的存在。他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只出过两张专辑,最近一张距离现在也有14年了,但却首首经典流传至今。《我去2000年》和《生如夏花》构建了朴树的音乐王国,他在里边尝试了以多种音乐形式去讲故事,其间现出的孩子式的孤僻和迷惘击中了80后的心,从此成为了他们隐秘但是坚固的代言人。1世界:唐吉诃德的战斗青春期是一段难熬的岁月。身体的抽长,伴随着对异性和世界的关注,所有新鲜的、燥动的、迷茫的、诱惑的一切扑面而来,常常让人无所适从。朴树在《妈妈,我……》中唱:妈妈我恶心/在他们的世界/生活是这么旧/让我总不快乐。妈妈,我…朴树 - 我去2000年这是朴树们和世界最开始的冲突。少年们的眼睛开始看到更多的东西,但是心却还没作好准备。叛逆期的他们想逃离、想流浪,想走出熟悉的世界和父母的庇护,在新鲜的地方找到存在感,想“让我撞它撞得头破血流”。但是就算头破血流又能如何。朴树在《别,千万别》中紧接着唱到了少年们长大时的样子:别做梦 你已二十四岁了生活已经严厉得象传达室李老伯快别迷恋远方看看你家的米缸歌曲看起来像是在让少年们“别作梦”了,但是字里行间却仍然是不屈服和呐喊。少年们开始意识到世界的纷繁芜杂,意识到世界不以他们为中心。于是他们奋力挣扎,在兵荒马乱中举起长矛,像唐吉诃德一样向大风车和所有其它的假想敌冲锋,再一次一次倒下。2003年的朴树并不快乐。在《生如夏花》拿了无数大奖以后,他做了全国52个城市的巡演,之后就再没写歌。他自己回忆那段时间时说,“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人生标准全部坍塌。”2旅途:丢失的气球旅途朴树 - 我去2000年《旅途》是朴树所有歌中我最喜欢的一首。在这首歌中,朴树把童年到成年长大的过程写成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丢失了心爱的玩具,然后他跋山涉水地寻找。这一路,他经过无数温暖和寒冷,欢笑和眼泪。他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爸爸,迷失在了陌生的世界,最终仍旧什么也找寻不到。路过幸福我们路过痛苦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这就是朴树眼里的一生。孩子式的、迷惘的、挣扎的。《旅途》收录在《我去2000年》中,是当时的麦田音乐“红白蓝”三张专辑中的“白”。迷失的那个孩子后来去了哪,朴树在《傲慢的上校》里唱:人如鸿毛/命若野草/命运如刀/就让我来领教。那个孩子的心变得坚硬了,他一直在战场上流连,想进军却听不到号角。“就让我来领教”和《妈妈,我》里的“让我撞它撞得头破血流吧”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14岁时的我们,和24岁,以及34、44岁时的我们,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也许大家都不再说些豪言壮语,但是在心里,那个孩子仍旧义无反顾地与风车战斗。而旅途上真正令人唏嘘的,是光阴不等人。乡间小路上的幼童彼时还在蹒跚学步,下一瞬已经成了年过半百的老人。草绿了又黄,人去人留,时间流逝常带给人错愕感。有时候命运许你遇见所爱的惊鸿一瞥,然后便再不给你看到她的样子。多少人迷失在人生的山谷里,像朴树歌中的那个孩子苦苦寻找,然而直到终老却再也没遇到那只气球。3爱情:不知火舞朴树关于爱情的歌曲,最美的是《白桦林》和《那些花儿》。这两首歌词曲之优美、传唱度之广、影响力之深,足以让朴树被中国流行音乐史铭记。不过我在这里想写的,却是另一首歌《我爱你,再见》。像命中注定一般如火一样的那个夏天撩人的夏日舞会你跳向我的身边……我爱你,再见朴树歌曲里的爱情总是充满遗憾,这和他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安全感有关。他的音乐总像风中之烛,或者不知火的舞蹈,让人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熄灭。《我爱你,再见》的MV是周迅和朴树一起拍的,那时他们在恋爱。镜头中他们彼此凝望,眼神甜蜜。之前他们还拍了高晓松的电影《那时花开》,很青涩很文艺。朴树和周迅之间并未长久。想来他们两个都属于异常细腻和敏感的人,年少轻狂时的恋爱往往是刹那间的感觉大于一切,充满热情却也充满动荡。《我爱你,再见》的歌词写得太令人心动,那句“我流着泪的恋人啊,时光己将一切更改”,像是一首挽歌,又像回首时的咏叹。4蜕变:漫长的青春期告别2003年,朴树《生如夏花》中唱: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那时候的朴树是飞蛾扑火式的不顾一切,他燃烧着、奔跑着,永远不停步。然而这一年过后,他再没出过专辑,一直消失了十几年,直到2015年,在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才以《平凡之路》又出现在公众面前。平凡之路朴树 - 2015江苏卫视新年演唱会沸腾着的,不安着的你要去哪迷一样的,沉着的故事你真的在听吗人群躁动起来了。不是欢呼,也不是尖叫,而是像潮水一样汹涌的情绪。中国的乐坛大概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像朴树一样,隐居了十几年,再出现还能受到如此膜拜。似乎是人们之前的无数双耳朵一直在沉睡,而朴树开口时,他们就都醒了。因为他们等得太久了。朴树在2003年消失,一些人的青春期似乎也随之戛然而止。这种终止是痛苦的,因为没有预兆,就像被迫长大也没有预兆一样。80年代出生的这代人,作为连接不同时代的缓冲带,他们承受着社会价值观分裂的撕扯,却又艰难地弥合着它们,跌跌撞撞地跟随着、追赶着莫测的生活。对音乐的选择其实是一种投射。大众对朴树的偏爱和呵护,是潜意识里对自我、尤其是少年时期自我的珍爱。朴树是符合他们心里想象的那个样子的。他看起来孤独、削瘦、敏感和神经质,他沉默地站着、沉默地走着,然而内心里有一团激烈的火。听众把自己年少时的苦闷和挣扎投射到了朴树身上,在他的词曲和表演中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这一次朴树再站在舞台上时,他变了。十几年过去了,他略胖了一点,脸上不再有神经质式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平静、甚至是温和。台下有人在哭,有人笑中带泪。他们都想到了什么。也许是迷茫,当年少年意气出走,头也不回寻找未来;也许是失去,你曾有过梦想,它像气球一样飞到山谷的另一端,最后不知所踪;也许是撕心裂肺的爱,你所珍视的却被弃之如敝履,你慌张失措、奋力乞求她却仍不曾回头;也许是光芒万丈后的若有所失,你得到了想要的,却也失去了曾经拥有的。而朴树就在那束光里站着。时光、记忆里的勇敢和无畏装扮着他。那个唱着“妈妈,我恶心”的朴树、那个唱着“让不成熟的都快成长吧、让成熟了的快开放吧”的朴树、那个唱着“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的朴树,他穿越了快二十年的时光,穿越了漫长的青春期和我们告别。他站在那里,和我们的身影重重叠叠,与我们的少年时代一起,向我们奔跑过来。“你的故事讲到了哪?”——《平凡之路》献给年的小城。时光可真漫长啊,你们还好吗。献给朴树的新专辑《猎户星座》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updated":"T04:57:0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57:0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逃出绝命镇》:独辟蹊径,耳目一新","author":"svheng","content":"《逃出绝命镇》在叙事上,把恐怖元素和喜剧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同时悬念不断,直到最后一分钟还能牢牢抓住人心;在主题上,这部电影公映于美国奥巴马总统卸任、川普总统上台的2017年,在美国,关于种族问题、极端主义的担忧成为人们头顶的阴云,而《逃出绝命镇》对现实的影射,也让它成功唤起了观众的共鸣。黑人男孩和精英阶层白人女孩的恋爱,本身就会成为他们各自社群品评的对象。男孩克里斯对此多少是有些自卑的,但是他的女朋友却给了他无限的信心,在任何场合都不遗余力地维护他。为了证明她们的感情,她还邀请克里斯去见父母。这是一个老套的桥段。观众不难猜出后续肯定有危险发生了。但是电影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在貌似常规的设定中,却总是有着出人意料的走向。故事并没有血腥或者冲撞性的镜头。我甚至认为,导演是特意避开了这些。《逃出绝命镇》的成功之处在于营造了一种看似寻常、实则诡异的悬疑气氛。呆板的黑人管家、礼貌但是又古怪的白人、突然流泪的女仆……这一切都召示着这个湖边的豪宅中隐藏着某种秘密。当秘密被揭开时,真相令人触目惊心。美国有太多讲族歧视主题的电影了。经历了上个世纪50年代种族隔离政策的废除,加上国家、社会不同层面的宣传,当今时代,这个问题似乎得到了很大改善。谁再提黑奴交易,很多人的反应可能和故事中黑人女警官的反应一样:好久没听到这么好笑的笑话了。然而故事告诉我们:这是事实。电影用了很大篇幅渲染了克里斯和女朋友露丝的家人朋友相处的不适。包括露丝举行奇怪的父母、以及酗酒无礼的弟弟。尤其在第二天的聚会上,人们似乎对克里斯很客气,但是他却时时感受到,自己像一个动物一样被赏玩、被评判。此时,也许观众和克里斯一样,以为这是歧视和不了解带来的好奇;但是当克里斯离开聚会现场后发后,故事却开始散发出cult片的邪恶气息。白人们在拍卖会上,无声地拍卖着克里斯的所有权。这并不是观众之前推测的,白人催眠黑人,并奴役他们。不,应该说,这当然也是一种奴役,而且是奴役中最惨无人道、最黑暗的那种。他们不但剥夺了黑人们的身体,还剥夺了他们的意志。什么女朋友、什么浓情蜜意,全是假的。克里斯不过是“女朋友”露丝众多猎物中的一个。她骗他来自己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催眠他,通过手术,利用他健康的、年轻的身体,让白人们贪婪且衰老的意志得以延续。在这个过程中,黑人完全被当成了物品来交易、来使用,就像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被当成奴隶贩卖一样。最野蛮的行径,以最道貌岸然的方式上演着。《逃出绝命镇》传达的恐惧非常深刻又难以消散。都说免于恐惧是人生而为人的基本权利,现代社会,政府和主流思想也不遗余力地宣传种族平等和消除歧视。但事实上,当一个人停留在另一个族群的聚集地,他的反应到底会是怎样的?剧情就是答案。你恐惧,但又无法言明。事实上,黑人停留在白人的社区是如此;白人停留在黑人的社区是如此;人们停留在另一些族群、甚至教派的社区中,也仍然是如此。所以我们在故事结尾看到警灯闪烁时,并没有舒一口气的感觉,反而觉得克里斯要完了。因为等待他的,可能是那个有偏见的警察。种族矛盾只是所有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它与其它问题交织缠绕,成为难以解决的锢疾。《逃出绝命镇》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它以夸张和幽默的方式,直指今日美国的社会现实。回想2016年,很多中国人第一次饶有兴致地、完整地旁观了这场地球另一端的灯塔国大选。期间“民意”的变化,以及计票当日的风向转换,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从两位候选人的表现和选举结果,让我们看到了当今美国阶级、社会的割裂和鸿沟。一方面提民粹主义抬头,一方面又是圣母小清新“用爱发电”的同情心泛滥。不同派别、阶级、群族各执己见,想要修补和弥合,实非易事。然而有这种问题的,也不仅仅是美国。在中国,人们有“主动评价他们并不真正熟悉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强烈愿望”这件事本身非常值得研究。其动机可能是复杂的,但是能够确定的是:当人们这样做时,他们讨论的决不仅仅是“他的国”,而往往是透过讨论(即使讨论的是所知不多的肤浅表象),最终折射为对自身所处环境相似或相反的解读。那么我们看到了什么,又在担忧些什么呢。恐怖片拍到现在,想有什么新意已经很难。《逃出绝命镇》独辟蹊径,在剧情设计上不走寻常路,结果大获成功。它在北美的票房出奇的高,在烂番茄网站上的新鲜度一度达到了99,非常值得一看。▼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updated":"T10:36:2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8:36:2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金刚:骷髅岛》:景甜小姐有张纯净的脸","author":"svheng","content":"看2017年版的《金刚:骷髅岛》时,我一直被景甜的脸困扰着。她在这部电影里的妆容很奇怪,显得脸特别地短;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一副不谙世事的天真少女范儿。别人乘直升机去骷髅岛都是军装或远行的装备,这位大小姐却戴了一个红色的发带,一头清汤挂面式的黑发就跟着去了。这个困扰一直跟随着我看电影的整个过程。别人跑,景甜小姐也跑。别人跑着跑着头发就乱了,满身泥水血污,可是她仍然一张白净净的、人畜无害的脸。可是,演戏需要演技啊!景甜为什么拍什么戏都是一个表情呢。她在《金刚》这部电影里的存在,仿佛就是在告诉人:别怕,我们这是拍戏呢,假的!假的。这就是我对2017年版《金刚》的最大感觉。这部电影创下了我看《金刚》系列片的无聊之最。剧本直白,毫无亮点,人物也都一副为了完成拍摄任务不得不做做样子的心不在焉。两队人马,军人一队,抖森带领的探险(逃生)队一组,在分开或者汇合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火花和波动,勉强到我都替他们感到累。而且人物动机都薄弱得莫名其妙。为首的军官因为越战打输了想在骷髅岛上找场子,但是故事情节顺下来,怎么看怎么像是胡编乱造的脑残理由;士兵们想回家,又渲染了一点反战的悲情气氛;抖森所谓的追踪技能从没见到他发挥在哪里;而詹妮弗劳伦斯饰演的摄影师居然只身扛飞机,一副爱能战胜一切的圣母范儿。而故事的主角金刚,它最精彩的镜头出现在故事开头的怒拍飞机这一节。此后就一直疲软无力。原本的高潮“好金刚大战坏蜥蜴”难看到令人尴尬,即使以特效而论,仍然十分平庸。之前铺垫的“蜥蜴杀死了金刚爸妈”在这只丑蜥蜴的衬托下,显得更像是骷髅岛土著在虚构历史吹牛皮。一部商业片,虽然不需要多深刻的思想,但完整的剧情和必要的人物塑造还是不可或缺的。这部《金刚》拍成这样,实在是对不住以往系列片积累下的人气和关注度。说回到景甜。我从前是个爱看八卦的人,以我多年的记忆,娱乐圈几大未解之迷除了陈坤儿子的妈是谁,再就是这景甜小姐的背景如何了。大家每每提起,都一份心照不宣和迷惘不解的暧昧表情。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这么好的资源,可以找到一群超大咖位的明星诸如成龙、周润发、甄子丹、吴镇宇、孙红雷陪着她一起演戏。从《战国》、《澳门风云》、《特殊身份》,然后又搭上马特呆蒙演《长城》,算上这部《金刚》,后面据说还和小李子一起要拍大片,每次景甜几乎都是主角,至少也从不打酱油。比起李冰冰她们费了好大的劲才能在好莱坞大片中露个脸,这才是人生赢家。所以我觉得,骷髅岛里最神秘的不是到底还有多少怪兽,而是我们景甜小姐是怎么出现在那里的。看资料,2018年,景甜参演的另一部大片《环太平洋2 》要上映了,想想她以往毫无波澜的眼神中强做出来的咬牙切齿和果敢刚毅,哎呀,这部肯定也不得了。这两年的中国娱乐圈的话题,景甜以她“怎么红也红不起来”这个梗而最终走红,实在是充满了魔幻的味道。从出道到现在,古怪的一番风顺造就了她独特的气质:她不像个真实存在的人类,看起来也没什么心机;每每有天真的言论,更是单纯得有些无辜。她美丽,却像个空洞的符号。或许她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提醒人们,在这个时代,资本是如何地无所不能和只手遮天。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updated":"T02:41:3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41:3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likesCount":3},"":{"title":"纪念杨威利","author":"svheng","content":"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中的主人公杨威利,在宇宙历800年6月1日去和莱因哈特皇帝和谈的途中,遇到地球教的暗杀,被击中腿部大动脉,因失血过多在凌晨2:55死去,终年33岁。我以为我大概是三四年前开始看《银河英雄传说》。但是算起来,其实有八年了。我总会忘了时间,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我以为,一切都是在昨天。就好像,我在摇摇晃晃的地铁里读到他的死讯时,也是这样一个热烈的夏天。就好像我完成那部小说的夏日拂晓,就是昨天。杨威利,立志成为历史学家的自由行星同盟元帅。黑发,黑眼睛,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严格说来属于微瘦的身材。他的双眼漆黑,有时看来柔和,也有时看来好像在发呆,相貌被人形容是“极为普通的英俊”,他看来要比实际的年龄年轻,不像是一名职业军人。杨的手温温的、干干的,触摸起来的感觉很好。——维基百科。杨威利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性格中有着人类最迷人的部分——充满凡人式的矛盾,以及对自由的不懈追求。每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理想人格,于我而言,便是杨威利。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死在了以自己为主角的故事的一半之处。从此“魔术师,一去不回”(乱离篇 第五章)。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小时候趁生病偷读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读到光明顶秘道里小昭为张无忌唱的那首歌“到头这一身,难道逃那一日,百岁流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时,觉得人生缈缈如孤舟在海,生死聚散不过一瞬,念及此处,禁不住悲从中来。这首歌殷离在离开银蛇岛的船上昏迷时也唱过;小昭的母亲、波斯明教的圣女黛琦丝也唱过。再往前,年少的张三丰在少室山脚下凝视郭襄送他的一双铁罗汉时,心里想必也唱过;再往前,郭襄在遍寻杨过而不得时,想必依然唱过。来如流水逝如风,世间事大抵如此罢。杨威利临死之前,想要说的是“对不起了,菲列持利加,对不起了,尤里安,对不起了,各位……”他想到了很多人,除了自己。他活着并不是为了自己。这么多年我无数次回想他临死时的画面,每一次都觉得恍惚。读《银河英雄传说》耗尽了我的热情,所以我从未为它写过任何文字,甚至不愿提及。今天是6月1日,是杨威利的祭日。杨威利死去一年以后,莱因哈特也因病离世。一个夜晚,受他托孤的米达抱着儿子菲利克斯,看到儿子将手伸向夜空,想要抓住闪耀的群星时,故事终止在这里:“看到了吗?菲利克斯,那些星星……那些星星经历过数亿年、数十亿年的生命。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一直闪烁着光辉,在人类灭亡之后,它们仍会继续绽放着光芒吧?人的生命连星星一瞬间的光辉都不及。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就明白的事情。然而,认识到星星的永远和人世的一瞬的是人,不是星星。总有一天你也会明白的,明白人类重视瞬间的燃烧甚于冻结的永恒,明白一瞬即灭的流星的轨迹将会深刻于宇宙的深渊和人们的记忆当中。”我喜欢这段话。它解释了包括杨威利在内的那些牺牲了的生命,他们生时做种种选择的动机和价值。让人类彰显光辉的,从来都不来自个体的时间维度,而是在短短刹那间迸发的力量,是以血肉之躯撞向强大对手时玉碎的绝决。从这个意义上,杨威利的对手,年轻的罗严克拉姆王朝皇帝莱因哈特在宣告“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时,也是这般地无所畏惧吧。那个夜里,米达抱着菲利克斯,迎着漫漫星海与他对话。“(菲利克斯),总有一天,你也会仰望着星星,任思绪驰骋在彼方,并且希望征服它们,置身在星群当中。当那一天到来时,你会自己一个人出发去冒险吗?还是和父亲一起去?或者是和那个你在一岁时就宣誓效忠亚历山大·齐格飞同行?
”我会。无数次,我在心里回答出并不能做到的愿望。我知道如果重新选择,结果也还是一样。只是若有平行世界,我多么希望,在某个空间里,有一个自己能如设想般地勇敢生活。后来,后来的许多年里,我慢慢接受也理解了这样的人生,接纳了有限生命中指向另一个方向的轨迹。而那本书,我永远都不会再读了。","updated":"T05:34:1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34:1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4},"":{"title":"《文明6》:昏天暗地不停手","author":"svheng","content":"非测评。维基百科上是这样介绍《文明6》的:《文明VI》是由Firaxis Games开发的回合策略游戏,是文明系列的最新作品,同时是庆祝该系列25周年的作品。它让玩家在单人或多人模式中建立并发展自己的文明,甚至控制地球的命运。玩家建立城市、改善及扩张城市,并建立军事单位以探索和攻击敌对势力,同时管理文明的技术发展及对外关系。我第一次玩《文明》时还是《文明2》,算来距离现在应该有十多年了。那时候地图和人物还是2D的。后来《文明3》出了3D版,我的破笔记本带不动,慢慢也就算了。这些年来文明以隔几年一个版本的速度更新着,不过我除了记得文明4的音乐似乎得了格莱美大奖以外,再没关注过。在放端午节假之前,我连续工作了3周。22天没有休息,体力和精力达到了极限。尤其第20天往后,情绪波动很大,判断力下降。后来等来假期。第一天半死一样地昏睡,行尸走肉般缓不过神来。第二天开始报复性地玩《文明》。放假玩游戏,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终于可以抛开忧虑去愉悦自己。小地图随机到马其顿,难度王子级。我其实并不太适合玩策略类游戏。战争是故事不可避免的一环,但我潜意识里总是抵触,甚至是逃避。我更偏爱建建工人修修田地灌灌水渠,再搞几个商人来回做生意。初期的发展很艰难。这个版本野蛮人略凶,打它一下自己掉很多血。而且它们不断地刷出来,刷到我怀疑人生。好在及时发展出弓箭手,挡住了一波攻势,之后就开始建城贸易去了。《文明6》中国家之间友好度很低,一言不合就谴责、就开战。当西班牙和俄罗斯对我宣战时,我吓了一跳,匆忙造兵应对,但发现他们也就是动动嘴皮子,并没实质性的行动 。可能他们也在和别国征战,分身乏术吧。于是继续闷头做生意发展经济,钱袋满满,兼努力发展科技。过了古典时代,到了近代,飞机、轰炸机终于造出来了。此时,西班牙和俄罗斯还有意大利突然同时向我宣战。屠杀开始了,当然是我对他们的。西班牙他们几乎还是大航海时代的装备,坚船利炮又怎样,面对我的飞行武器,全无还手之力。技术碾压十分残忍,西班牙国王几次求和都被我无情拒绝,终于他们丢了马德里,全线溃败。倒是攻破罗马城时我犹豫了一下。游戏里的罗马城背靠山脉,我想起真实的历史中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汉尼拔率大军跨过阿尔卑斯山,进抵意大利本土,遥望罗马城时,罗马政客们不知道是怎样的惊惶。汉尼拔最终没进攻罗马城,局势也渐渐变化。到了第三次布匿战争,罗马以饥饿围困迦太基,终于破城。之后巷战进行了六天六夜,近十万迦太基人战死或与庙宇同归于尽。罗马人一把大火烧掉迦太基,并撒盐以诅咒这块土地永不再有生命存活。于是曾经富甲一方的地中海霸国,结局悲惨得令人不忍卒读。那么,这一次我就代替汉尼拔攻占罗马吧。征服世界并不困难,只要把游戏难度调低。困难的是征服过程中,心态微妙的变化。比如一直在我后方与我相安无事的一个小城邦。我一直是它的宗主国,双方贸易往来不断。等到全地图上再无对手时,我只好也对它宣战,但是心情并不愉快,进驻它主城的那一刻,非常后悔。《文明》中允许好几种胜利的方式,其中一种是以宗教影响力获胜。这种方式不用战争,只需要向他国传播宗教,达到一定标准后,便能同化对方的市民。于是我眼睁睁看着波斯人传教士在我城里鬼鬼祟祟却毫无办法。窝火之下,对它宣战,杀个片甲不留。以分数计算我早早就赢了游戏,但是我仍然对战完了规定的500回合,打到了2055年。我原本想等着倒计时游戏关闭,可500回合之后,世界并没如计划般地终止。这出乎我的意料,于是突然陷入了虚空。漫无目的地继续了几个回合之后,决定就此结束。在最后一个回合,我休眠了所有作战单位,在时空里飘浮着,看城市缓慢运转,看烽火痕迹尚存,却不知未来将指向何处。这一局游戏消耗了我整整一天的时间,从中午,到深夜。越打到最后,控制的单位越多,一个回合耗时也就越长。又因为总有些战略即将在下回合完成,所以老是停不了手。我忘记了晚上的课程,直到老师联系我时才反应过来;第二天中午又猛地记起,我还忘了周一发公众号的推送。这是很多年从来都没有过的状态,我以为我永远都做不到这样了。因为我们能被自己支配的时间,总在以令人恐惧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少。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updated":"T09:55:4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55:4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神秘河》:被侮辱与被损害的","author":"svheng","content":"三个小男孩,吉米、戴夫和西恩,他们是幼时最好的玩伴。然而在他们十岁那年,两个变态的恋童癖假借警察的身份,带走了他们其中的一个,并且在接下来的四天中向他施暴。他们的生活从此永远地被改变了。上车的那个是戴夫,戴帽子的那个。《神秘河》是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70岁之后的作品。故事里的三个主角的性格迥异,人生轨迹也各不相同。这也许导演想借助他们的经历和选择,去描述人性中痛苦的纠缠,那些心灵的牢笼囚禁着人们的灵魂,让观众看到,他们是怎样地挣扎、并最终沉沦的。作为一名观众,我能理解导演的一些意图,比如善恶的模糊、比如平静生活中的暗涌流动,比如生命的虚无和不同解读。但是我很难超然地作出类似的评价。我眼前晃动的,总是戴夫的影子。他的一生如此悲惨。少年时遭到性侵,从此这个阴影一直跟随着他。他变得唯唯诺诺、软弱、孤僻,像一个活死人一样过了二十五年,毫无生机可言。终于有一天,他在街头拯救了另一个被性侵的孩童,并开始真正走出阴影,但却也因此陷入了旧友吉米女儿被谋杀的嫌疑中,甚至爱人也不能完全相信他。在吉米误以为戴夫是凶手、因此逼问他时,戴夫为什么要承认是自己杀了他女儿呢?他说:“我想弥补我的青春,我从来没有过青春。如果当初是你上了车,你就会明白。”说这些话时,戴夫的眼神里有不甘、有绝望、也有无尽的压抑和痛苦。然而下一秒,吉米刀子刺入了他的身体,戴夫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他最后一句话是:“我还没准备好(死去)”。戴夫这一生,很少拥有过温暖。他努力支撑着当小儿子麦可的好爸爸,当老婆的好丈夫,但是他的心,已经永远地被关在了十岁时的地窖里。两个童年玩伴吉米和西恩,他们从来未真正地理解和关心过戴夫。在二十五年前,他们站在路上看着戴夫被带走;二十五年之后,他们仍然就是这样看着他,而并未施以援手。尽管他们曾经承认过负罪感,讨论过当初如果是自己被带走会怎样;他们甚至还为自己的无动于衷而后悔,但那充其量只是伪善的自我安慰。在戴夫大声告诉吉米:“如果当初上车的是你,你就会明白”时,吉米说出了心里话:“上车的不是我”。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只能自认倒霉。没有同情、没有安慰,有的只是利己和自私。这是故事中最令人齿冷的一部分。即使警察西恩怀疑是吉米杀了戴夫,他也只是说“吉米,你从此要多给他的家庭寄一份钱了”。更荒谬的是吉米因错杀戴夫而自责时,他妻子发表了一段令人出离愤怒的劝解后,吉米马上就心安理得地抱着妻子准备亲热了。吉米的妻子是这样说的:你是家庭的统治者,你爱这个家庭,你为了家、为了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为了家,为了孩子”,杀了人便不必承担后果吗?听到如此冠冕堂皇又无耻至极的表白,我一时竟无言以对。如此阴暗,如此残忍。《神秘河》表面上是讲一个十九岁的女孩被杀害是多么地令人惋惜,但是背后却是戴夫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旁观了一个原本可爱活泼的男孩是如何被迫害、被遗弃的。他想努力活着,却最终被杀害也被遗忘,沉入了神秘河底。故事的最后,西恩一家和吉米一家团聚着、笑着看孩子们花车的游行,只有戴夫的妻子在人群中,失魂落魂地追着同样垂头丧气的儿子麦可。戴夫少年时经历的不幸,如今在儿子麦可身上很可能再次轮回。神秘河流淌着,清洗着每个人的罪恶。尸体沉下去了,往事也被埋藏。似乎一切只要不浮上水面,真相就不会有人关心。可是想到戴夫临死之前的眼神,那样的无助和凄凉,令人如何不心碎。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updated":"T08:49:0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6:49:0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7},"":{"title":"私人记忆|1997,香港回归及我的个人志","author":"svheng","content":"1997年的三月,北方依然寒冷,我在小城里循规蹈矩地读书。那时候我们刚刚十几岁,正是活蹦乱跳的年纪,而这所学校却以纪律严格而著称。从睁开眼到上课,从扫除到晚自习再到熄灯睡觉,永远有人在旁边盯着作记录。做好事不加分,做错事要扣分,0.5起扣。这是一种被称为“学生自治”的制度,学校号称个人扣到12分时就滚蛋。当然学校不是这么说的。学校说的是“劝退”。我每天准时上课下课,埋头走路,有空了就往广播站里钻。广播站是我当时最喜欢的地方。我写稿投稿,没事时就坐在调音台师兄身边听他放歌曲。那个不大的办公室里其实也暗藏严格的秩序:部长的位置最佳,副部长次之;另一侧主位的主编师姐不高兴起来,大家就都得陪着,包括平时最泼辣的播音员。而我这种一年级的小白丁,属于需要时刻给任何人让座的透明人物,毫无存在感。我并不介意,或者说也并不十分通这些世故,仍然整天过去听歌。因为只有在广播站,我才能接触到最新的流行音乐。小城里音乐的风向其实是由盗版磁带店老板控制的,我们每隔两周就乐此不疲地过去挑新货,留给师兄选用。作为回馈,我们偶尔可以指定直播中使用的曲目。除了这里,另一处可供视听的,是每班教室里的电视机。但是它只供看新闻联播用,其它时间都要上锁,私自打开扣2分。后来有些事情悄悄起了变化。这一切最先是从音乐开始的。在新闻联播前仅有的时间里,我看到电视里那英剪了短发染了颜色,和刘德华一遍遍唱着罗大佑的《东方之珠》。小河湾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我盯着屏幕呆住,那英怎么变成这样了。更多的歌唱起来了。《香港别来无恙》、《公元1997》,令人目不暇接。四月,冰雪消融,树木不断抽出绿枝,时日渐长。我和同学合伙出校园甬路两旁的黑板报。上周课间查宿舍时我因为床线没拉直被扣了0.5分,害得我们班综合排名落后了一位。我很紧张,只好自告奋勇出黑板报将功补过。我拿红色的粉笔描着紫荆花蕊,同学就在旁边抄写着香港区旗的含义。团支书歪着脖子帮我们校正水平线,顺便帮我们拂去身上的粉笔灰。一个月以后,广播站开始一遍遍播放香港百年,“回归”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我心中很是得意,因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我编辑的。为了偷听自己的作品,我傍晚佯装不知情地走在操场上,一边慢腾腾挪着步子,一边在心里暗爽。1997年,我对写作的热爱已经初见端倪。六月中旬,班长在班会中大声嚷嚷:学校说了,允许我们在班里看电视直播香港回归!班里一阵骚动。将近一年的半军事化生活,让“午夜在教室里看电视”变得格外令人跃跃欲试。男孩子们商量着可以买点啤酒、女孩子们琢磨着要穿件长袖免得夜里凉。大家太过兴奋,对能做点与众不同的事的期待,已经超过了观礼本身。6月30日,星期一。晚自习之后大家谁都没有离开。所有人围坐在小屏幕前等待那一刻。夜深了。我从新奇中冷静下来,开始有种奇妙的感觉是从发现中英两国仪仗队礼节的不同开始的。英国仪仗队的军人双臂高挥,而并不像我们握拳摆到胸前。我开始意识到这件事很不寻常,因为对方与我们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文化。以此之前,我只为正步只有我熟悉的一种走法。周围渐渐安静,大家凝神盯着电视机。摄像机扫过人群,在场的白人神色戚戚。我很不理解:这不是庆典吗,为什么他们如此不高兴。直到英国国旗降下来,直到中国国旗和香港区旗升上去,我仍在狐疑之中。看着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泫然欲泣的样子,我甚至觉得他们不够体面。而我方镜头里的领导人和官员,全部神色庄严。尤其是,当镜头给到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女士时,她的表情有种波澜尽阅后的从容。在一两秒的镜头里,我努力想多看出些什么。幼稚如我,即使当时思绪如潮,却全部都是乱糟糟的没有章法,只能从人们各自的神情中揣测这一切。但是所有的疑问都没影响我们在仪式结束之前大声地鼓掌。掌声也从其它班级传出来,开始是爆裂式的,然后便形成了奇妙的节奏彼此呼应。我们涨红了脸,彼此拥抱着微笑着祝贺着。我同桌碰了碰我,神秘地说:老师交代了,下周黑板板要重出,改成谈回归感想,要有真情实感的。以我不多的经验,老师要求的“真情实感”显然具有特定涵义,比如句式上的排比,以及情绪的满溢。想到后面要费的一番功夫,我立刻觉得眼前的一切索然无味了。你的真情实感是什么。我悄悄问同桌。澳门快点回归,我想半夜在教室看电视。有道理。我立刻精神了。仪式并不长,甚至让我觉得须臾之间就结束了。我们仅仅被允许看完交接,生活部的学长学姐们就来催我们回宿舍。同学们闹轰轰地走出教室,略略交谈便即散去。隔壁班的同学跑过来,递给我一罐啤酒说:庆祝今天没有晚检查,明天也没有早跑步!我抿了一口。真难喝啊,迸裂的气泡中带着苦涩的味道。怎么会有人迷恋这滋味。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酒精。回去的路上,天空挂着一弯残月,与星星相映成辉。不知名的小虫子叫着,天微微地凉。我们三人一伙两人一串拖拖沓沓地住回走,男孩子拿冰凉的柳叶往某个女生脖子里塞,害得她尖叫起来,人群中就有人起哄;还有人踩掉别人的拖鞋,引得一阵追打嬉笑。日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时间在热闹和嘈杂中飞速逝去。我们不紧不慢地生活着、快乐着、伤心着、笑着闹着无所畏惧,7月1日也很快淹没在所有忙碌而无谓的生活中。那时的我们在小城南部的一方天地里,想的全是自己的那点高兴和烦恼,对国家大事和世界格局毫不关心,甚至预料不到自己有一天会从这里走出去。日,英国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在一片风雨飘摇中离开;7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国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升起。之后又过去了二十年。这二十年中,我对那个遥远城市的概念,通过港片、粤语歌、茶餐厅这些文化符号亦真亦幻地建立了起来,在岁月间留下了阴晴不定的投影。香港,它在与我们愈走愈近的过程中,不再神秘。后来的时光里,我开始更频繁地写作,也尝到了更醇香的啤酒。我看过很多次别人喝醉、长夜不眠或相拥哭泣。有一天我明白了为何他们会那样眷恋那滋味。如同我喜欢写作,它们,都令我们嗅到了自由,即使在大多数时间里,那只是虚假且短暂的幻象。20年前的那场仪式我永不能忘记。一边是凄风苦雨如丧考妣,一边是涤净阴霾昂然而立。两个国家代表不同的表情形成了微妙的对比。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在那一天里高兴着、呼喊着,却完全是因为另一些理由。对我来说,日更意味着那个挣脱拘束的午夜,意味着黑漆漆天上闪亮的星星,意味着酒精发挥作用时奇妙的眩晕,以及对新世界满怀期待的少年心意。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updated":"T12:39:3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39:35+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3},"":{"title":"《十二猴子》:所谓宿命","author":"svheng","content":"《十二猴子》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它一直给观众一种幻觉,让观众认为科尔(布鲁斯.威利斯饰)可以通过一次次穿越到过去而拯救未来,因而每一次都被他带动着试图为他寻找办法。事实上,这却是一个关于宿命的故事,它让观众看到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无论怎样,你都不能更改既定的事实,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这种期待和现实间的落差给观众带来了极为强烈的情绪体验。在这部电影里,我记住的不是情节,而是科尔的脸。布鲁斯.威利斯作为一个荧屏硬汉,在《十二猴子》中把一个生活在末世之中的人类的种种复杂情感诠释得非常真切。故事中有个镜头,科尔穿越回1996年,当他能呼吸新鲜空气、并且能够听到音乐时,他当时的表情像孩子一样地单纯和天真;另一个镜头是他在机场临死前的一刻。他当时被枪击中,弥留之际捧着凯瑟琳的脸,凝视着她欲语又止,说不出的留恋。这些细节布鲁斯.威利斯处理得都相当好,让观众看到了他的愤怒、他的迷茫、他的痛苦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故事里还有个设定,就是时间旅行者的意志力会因为穿越次数的增多而变得薄弱。所以科尔在最后一次穿越时,已经开始恍惚。他爱上了过去的生活。他爱着在地表上行走、爱着能呼吸新鲜空气,他也爱着心理医生凯瑟琳,他想永远地停留在这一世。这些都出自人类的本能。从生存的意义上讲,能够活在有阳光、有音乐、有活力的空间里,对科尔来说是多么珍贵;从情感的需求来讲,能够爱上一个人,和她并肩而立,感受内心的悸动是多么幸福。这两样东西对于之前生活在地底的科尔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在1996年的世界,他却拥有了它们。有谁会不渴望爱与自由呢。科尔想了很多办法。他摘掉追踪器,向凯瑟琳表白,决定跟她一起去看海。但是一切到头来都只是徒劳。科尔这一生都没看过海。他原本有机会去佛罗里达的海岸,但是却倒在了抵达前的路上。令人难过的是,他以生命为代价,却仍换不回人类的安全。病毒扩散了,历史是不能被改变的。看到科尔为了留在1996年而不停挣扎时,我想到以前我们写过的一个故事。在那个故事里,一个种族的战士生命只有三年。三年之后,他将死去并且转生。转生时他能保留一项技能,比如战斗力或者学习能力。而他在经历了爱与背叛之后,每一次都选择了保留他所爱的那个人的记忆。在最后的战斗中,他为保护心爱的人反复死去又活过来,每一次都在消耗着他的能力。终于在最后一次转生中,他无法保留任何记忆。他与他的所爱彻底告别,他甚至不会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世界像被复原了一样,归于止息。不再需要被原谅,也不再有任何痕迹。“不知道那一刻的他,该会怎样地痛哭。”想到那些细节,再想想科尔的眼神,天下别离的悲伤大抵是相似的吧。人生短暂,若也能如电影里写的那样可以重来,你又会带着什么走向下一世呢。如果你知道一切都是虚无的,比如相聚,你还会奋力把握吗。还是,以后的日子再回想,只觉得一切都是梦一样,就好像从来都没发生过呢。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URU0wTFBiRXRxdkpyYkpQOXhaZQ== (二维码自动识别)▼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updated":"T12:28:4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28:4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4},"":{"title":"《微光城市》:自由与枷锁","author":"svheng","content":"看《微光城市》时,我有好几次都不够专注,因为这个题材让我联想起很多其它电影和小说,并总是试图考虑“如果放在那个故事中会怎么发展”。\n故事的设定是在近未来。人类因为遭受致命打击,不得不转入地下生活。他们设计的“微光城市”生存期限为200年,这200年里,唯一的照明来自于电力。时间流转,地下城的人生活得安逸祥和,因为一些意外又遗失了开启外界通道的方法。随着微光城市的寿命将至,停电次数越来越多,城市陷入了即将毁灭的不安之中,于是有人再一次望向了天空……这是一个典型的反乌托邦故事。微光之城秩序井然,市长看起来关心市民又亲近大众,人们靠抽签决定职业,生活充满了欢乐。但是当你真正了解它时,却又发现一切是那样的不同。市民们不在意未来,只想着当下的享乐;工人们尸位素餐,对职责以外的事毫不理会;蟊贼与管理者沆瀣一气,表面慷慨,私下里侵占市民资源;盛大歌唱节只许歌颂,发现秘密的人要被囚禁、处死……这些情节也并不陌生。我们在很多电影中能找到类似的故事,比如《巴西》、《v字仇杀队》、《飞越疯人院》……不胜枚举。《微光城市》从情节到思想性上,比那些经典之作要幼稚很多,但是它选取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角度——孩子的视角。以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一切就简单得多。杜恩和莉娜两人都14、5岁,他们发现了城市的问题,他并且不怕危险,勇敢地成了探索者,最终完成了父辈未竟的愿望,获得自由。以孩子为主角的设定,是《微光城市》故事成功的重要因素。孩子的世界除了简单,还有天真和未被污染的纯粹。比如当莉娜的朋友告诉她“不要试图寻找出路,因为那是违法的”时,莉娜不假思索地反问“为什么违法”?以及老水管工一直强调“这是我的工作”而不想离开岗位时,杜恩问他:“你怎么知道该做什么”?这些问题要是由一个大人提出,若没有好的铺垫,就会显得非常做作——毕竟打着“追求自由”、“反对统治者”旗号、又讲得乱七八糟的类型电影已经密集到让人反感了。而由孩子问出来,在纯出自然之余,更让人多了些触动。电影对“微光城市”的呈现非常成功。古老的、依靠电力照明的城市,灯光是昏黄的,地面上的建筑以及地下的各式管道彼此联结,有种童话式的工业时代蒸汽朋克的怀旧感。有光照之处,人们有如生活在天堂,满脸是奇异的甚至亢奋的笑容;而黑暗之中, 畸变的鼹鼠吞噬着误入的人类,不为人知的仓库里堆满了本该属于全体市民的食品……这种荒谬和离奇互相交织着,使故事有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在市民们大肆庆祝的夜里,所有人笑着歌颂城市的太平和兴旺,忽略了崩塌将至;与此同时,年少的杜恩和莉娜乘坐着小船,力尽万难,最终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第一缕光。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几年前,我也曾写过一个与其有相似之处的小说:两个小朋友从幼儿园的演唱比赛中逃出,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真相”。那个故事与《微光城市》一样,都选择了小孩的视角,都以“歌唱”作为反讽元素(当然电影要比我写的精彩得太多)。在“类似题材应该怎么表达”这个问题上,它拓宽了我的想象力。《微光城市》有一个并不坏的结局。一个扔下来的小纸条,让城市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出路在哪里。对自由的渴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比起《巴西》以及《飞跃疯人院》的凄惨,《微光城市》甚至可以说是温暖的:小孩们找到了未来,成人们也并非面对末日。它消解掉了那些本来化不开的悲哀,在黑暗中保留了一点希望。当杜恩和莉娜拉着小妹妹,从自由空气笼罩着的地面望向地底的微光城市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久困于洞穴之中的人们,会为了避免痛苦和困惑,而选择无视真实的一切;但是也总会有人想方设法走出洞穴,走到阳光下的世界,并试图拉同伴一起出来。镜头中,城市出口的形状颇具意味,它很像一个人踏出去的足迹。杜恩和莉娜,以及他们的父亲都是勇敢者。他们踏向了未知之地,看到了广阔天地,也得到了更大意义上的自由。\n自由与枷锁,是人类千百年来永恒的两个主题。打开被历史尘埃湮没的书卷,我们阅读到一个又一个英雄故事:无数人为了走出禁锢,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代价。如果提取出这些故事中最温柔的部分,我们也许可以写下这些:所有一劳永逸的承诺都是虚假的,对无端赞美和安乐生活要怀有警惕之心。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updated":"T06:05:3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05:3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2},"":{"title":"《迷失Z城》:寂寞的福斯特","author":"svheng","content":"《迷失Z城》是一部特别具有古典美感的电影。镜头中的画面总笼罩在一层金色的光中,西方世界中白人男子深入南美洲亚马逊丛林探险的故事,其间的英雄气质被渲染到浪漫的程度。原始文明、丛林、部落、野性,一切看起来那样恍惚又传奇。主人公福斯特少校本意是为了提升家族荣誉而探险,但是没想到竟然陷入了对神秘的Z城的无限渴望。他数次走进亚马逊丛林,每一次都差一点接近真相,直到最后一次消失在丛林中,再也没有回来。与其说福斯特迷失在了Z城,不如说是他这迷失在了理想中。Z城就像个远远的诱惑,让他欲罢不能。从壮年到迟暮,他心心念念的,都是那块土地和古老的部落;他在世俗世界中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有朝一日他可以再去拥抱那魂牵梦萦之地。尽管为了家庭、为了国家,福斯特暂且生活在文明社会中,但是他的心已经属于南美热烈的雨林。甚至他在战斗中失明时,他的放声痛哭也并不是为自己的境况,而是因为他再也没机会去寻找Z城了。电影的那个瞬间拍得很感人,我猜想也正是那个瞬间,他的大儿子终于理解了父亲,并在后来提出要和父亲共进亚马逊。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燃情岁月》。看片尾字幕,布拉德·皮特似乎是电影的制作人,如此倒是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饰演福斯特的演员查理·汉纳姆样子很像布拉德·皮特。虽然从故事层次上,《迷失Z城》比《燃情岁月》单薄了一些,但是它们展示的内核其实是相同的:它们都描绘了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背景下,现代文明与原始的、野性的文明之间冲撞产生的美。如果说《燃情岁月》中,崔斯汀展现的是一个不屈服于任何世俗准则、只听从内心的声音的人如何自我放逐和流浪;那么《迷失Z城》里的福斯特则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命回归原始的、自然的怀抱是一种多么不可抑制理想。它就像藏在血液里的火种,总有一天会在令你的生命熊熊燃烧。正如崔斯汀最好的归宿就是密林和与灰熊搏斗的过程中,福斯特最好的归宿,便是亚马逊雨林里,苍穹之下的星光与火把的相接之处、土地与大河的汇合之地。在那片土地上,在土著的喃喃祈祷声中,福斯特的生命与亚马逊合为一体。这是一个朝圣者的归乡之旅,他的灵魂终于可以安息了。《迷失Z城》从象征意义上来说,比《燃情岁月》更接近我们日常的生活。人的一生总是充满矛盾和退让,有时候在这些闪躲之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我们被裹挟着走着跑着,挣扎着难以脱身。或者有一天你终于可以自己决定一些事,但是就像福斯特一样,征程未竟便倒在了半路上。我们当然可以说他在临死之前终得平息,但是难道他就真没有遗憾吗,难道他就没有幻想过他要是能更早启程,又是什么样子吗?福斯特这一生都在妥协,随心所欲的时候其实很少。为了家庭和责任,他不得不克制地过世俗生活,直到垂垂老矣,才再有机会重新上路,最好年华却早已逝去;而里崔斯汀则不同。无论在爱情和命运上,他从来都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但是他的决定,却将苏珊娜一生都困在了感情的囚牢里。写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始终没办法真正原谅崔斯汀。虽然他自己也痛苦,但这是他的主动选择;而苏珊娜则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卷入,她惊惶挣扎,直至无声死去。崔斯汀成全了自己的追逐,却让挚爱她的人陷入了永远的黑暗。这种冠以“听从内心声音”的自私和残忍是我不能接受的。我为所有在故事里没有选择权的人难过。失去了选择权,就失去了自由。在《燃情岁月》里,那个人是苏珊娜,在《迷失Z城》里,那个人是福斯特。“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成年人总是被各种关于他人的责任与使命束缚着,从而成为社会运转的工具。倘若他有幸(或不幸?)被命运选中,心里总是不能抑制地有着关于彼岸的冲动,便会比其他人更加孤独。《迷失Z城》让我从对《燃情岁月》的耿耿于怀中稍有释然,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旁观、并最终对那些为了理想而有所辜负的人多了些谅解。这部电影还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个朋友。她非常勇敢,也一向善待他人。我们一路从少年同行到现在,从某种程度上,她就像福斯特。我把电影推荐给她,和她也讨论了很多。那些讨论使我重写了这篇评论的后半部分。从电影回到现实,我觉得最好的祝愿就是,希望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希望我们可以选择真正热爱的,哪怕为此要忍受那些无聊和无趣;希望我们在经历痛苦时,能够确信是那是源于自己的决定,而不是受到支配和驱使。生活多艰,向你致敬。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相关阅读:▼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updated":"T10:57:2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8:57:2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战狼2》:批评这部电影会被骂","author":"svheng","content":"一部电影的好坏,故事的完成度是特别重要的指标。主角是否有明确的动机,动机是否贯穿了故事的过程,他是否面临重要挑战,是否由他解决了问题并且达成了故事的高潮……这些要求是电影的基础,也是一个多年积累、并且经得起验证的安全的叙事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战狼》的故事显得很生涩。故事以冷锋拿着一颗带有花纹的子弹,去非洲寻找恋人龙小云牺牲的原因开始,那么,“找出恋人牺牲的真象”、甚至“向敌人复仇”就是冷锋的动机。不幸的是,这个动机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却被极端弱化了。冷锋遇上动乱、救干儿子、想去救干儿子的妈却意外救了陈医生的“女儿”、保卫塘主的工厂、与雇佣军打斗……一连串的事件没有一件与龙小云有关。当然导演也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安排了一个意外:在冷锋与雇佣军首领搏斗时,发现了大块头用的子弹和杀了龙小云的子弹是一样的,自此私仇公债都统一到了一起。但是这个安排太生硬了。就好比我讲个故事说:我今天想买块棒棒糖。我先是扶老奶奶过马路、然后送小朋友回家、再捡钱包交给了警察叔叔、同时帮助清洁工大妈扫大街。这时我碰到了卖棒棒糖的大叔,我买了块棒棒糖,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这是生活的罗列,不是买棒棒糖的故事。电影情节不是事件在时间线上的堆叠,它必须在主角动机的推动下、由一系列场景构建出富有逻辑的叙事。我们虽然勉强可以说冷锋是因为得知了更多关于子弹的线索,于是想查明真象、同时救受困工人,但是这个动机在后面的情节中基本没有落实。《战狼2》的台词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舰长强调行动必须由“一个非军人员救出中国人”时的刻意;比如反派和冷锋激烈打斗时,突然引出“一日是战狼,终生是战狼”的突兀、以及非洲武装力量对“不能杀中国人”的过分强调。我并不是说台词本身不好甚至不对,而是说它出现的时机和方式不恰当。当前的情况很微妙:批评《战狼》变得很困难,甚至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政治不正确。网络里讨论《战狼2》缺点的全部被痛骂到惨不忍睹。我本来对评论当前上映的电影鲜有兴趣,但是现在这情形就有意思多了。我特别想解释的是,那些指责批评者“你没看懂”、或者说“中国现在就是这么强大,你是跪久不会站了”、甚至还不遗余力地科普中国维和部队、投资企业在非洲境况的人,你们虽然在摆事实,但却非常不讲道理。“事实”和艺术表现出来的“事实”是两个概念。电影里的“事实”在于它对光影、画面、节奏的调度给观众带来的感受空间,突破这块荧幕强行去脑补其它内容是不行的。我当然明白导演在一些瑕疵部分的原本意图,问题在于,他没能在作品中呈现这个意图。《战狼2》在中国是一部罕见的现象级电影,它引发的庞杂讨论很有价值——比如有人拿美国的超级英雄来比较(吴京自己也曾这样说过),认为冷锋是中国的“超级英雄”。这个话题相当有趣。英雄代表着人们推崇的精神,尤其是男性英雄,往往象征着一个族群、社会的特质。在这一点上,中美的超级英雄并不能归为一类。本质上,漫威、DC以及兰博们的故事是个人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包括它们拍的悲剧),而《战狼》则是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于不同制度和文化下“英雄”内涵的巨大差异,两个国家关于“超级英雄”的叙事其实大相径庭。《战狼2》尽管从电影工业的角度,比以往的国产同类电影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有时甚至令人尴尬——这又恰恰是我最关注的部分。不过从它大大好于《战狼1》这个角度上看,我对《战狼3》能弥补这些缺陷很有期待。另外,我本以为没必要、但后来只得再说的是:第一,爱国,不等于不能讨论、甚至批评一部“爱国主义”题裁的电影;第二,电影艺术有基本的评价标准,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中国特色”。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updated":"T03:55:4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55:4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4},"":{"title":"《极速风流》:这是一部真正的“速度与激情”","author":"svheng","content":"很多年前,在我还是个学生时,有个师兄特别爱看F1。师兄是个微胖界的同学,个子又高,看起来像只棕熊。他平时纳于言,但是一提起F1,眼睛里全是光。因为他的科普,我们这些对方程式赛车完全不懂的小姑娘们牢牢记住了一个叫莱科宁的车手,因为这是师兄的偶像。当他提起赛车里,眼里全是光;当他看到莱克宁的照片或视频时,那光便成了电弧,瞬时与偶像对接,所谓电磁转换就是这么个原理吧。有一次我问师兄,你为什么那么喜欢F1.一向言语寡淡的他想了一会,迸出了一句我在当时都觉得酸倒牙的话:“因为追风的感觉很疯狂”。追风,这是什么感觉。我不爱冒险,这与我是无缘了。但是许多年后,电影《极速风流》给了我一些真切的感觉,关于追风,关于生命。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詹姆斯.亨特和尼斯.劳达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两位伟大的F1赛车手,他们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亨特高大英俊,一头金发和放荡不羁的个性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女性。据说他的一生中与数千女性有过风流一夜,除了NBA的张大爷,大概就数他了。况且要不是他45岁就过早去世,这个数字恐怕还会增加。而劳达则是亨特的反面。他冷静、谨慎,精于计算。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共获得了三届世界冠军。即使80年代后退休,劳达也一直F1事业中,还出版了不少专业书藉,在专业界亨有盛望。在感情方面,他忠贞与家庭,与妻子心心相印,彼此扶持。这样两个人生活在同一时代,本身就像冰与火的碰撞,充满了戏剧性。而在《极速风流》这部电影中,不仅忠实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他们的竞争与惺惺相惜,更是通过对部分重要赛事的还原,用画面和声效让观众近距离体会到了真正的“速度与激情”。我对电影最欣赏的部分是导演拍摄的切入点。电影是拍给所有观众看的,但熟悉和喜欢F1或者赛车的人其实并不会太多。对于那些普通观众,电影要靠什么吸引他们呢?我认为是深刻和普适意义的主题。一个好的主题,能够让不同受众都从中获得启示,这是电影的文化价值所在。《极速风流》中,导演展示了两个天才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褒贬,也没有俗套地去讲两个天选之子成功与挑战,失败与复仇的故事,只是让观众去感受亨特和劳达的世界,去看到不同人生的意义。亨特胆大过人,以激情驱动车速,从不惧死亡,认为赛车就是车手嘲弄死亡的过程。他享受赛场胜利后的鲜花、掌声和纸醉金迷。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是感性的美好;而劳达则是理性的极至。他爱的是赛车和比赛本身,像照顾一架精确的机器一样照顾着赛车和自己的身体,绝不参与多于20%风险的比赛。他以专业和职业的态度,保证自己能够长久从事热爱的事业。两个人都按着自己的逻辑生活着,并且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在竞争的过程中,他们也渐渐理解和钦佩彼此,成为精神层面的挚友。他们表达友谊的方式非常不同。对于亨特而言,是记者用刻薄的问题为难劳达后,自己愤怒挥出的拳头;而对于劳达来说,是多年后回忆起来,认为亨特“也许不是自己最强的对手,却是自己最尊敬的对手”。“我们从心灵上照顾对方。”故事的高潮部分拍得特别精彩。享特和劳达竞争的最后一站日本富士山站,大雨滂沱,不辨方向,画面被渲染出一股末世的气息。赛车疾驰,在灰黑色的世界里怒吼。大风烈烈作响,迎面扑过来,像是魔鬼的爪牙。生与死一线间。那一瞬间,亨特的世界里只有加速、加速再加速,而劳达的眼前,晃动的都是妻子忧虑的面孔。他们在最后时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各自抵达了最渴望的地方。对于亨特来说是冲点线,对于劳达来说,是回到妻子的面前。亨特对劳达说过,人生不过是自己的选择,知道自己要什么比一切都重要。所以若干年后,劳达看到骑着瘪胎自行车的亨特兴依然高彩烈着,而那时的劳达已经拿到又一个世界冠军了。这就是冰与火的人生,他们一直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而努力着,燃烧着,也盛放着。写到这里,我重新查了一下莱科宁的资料。我以为他早已退役,没想到1979年出生的他,现在仍然活跃在F1赛场,2016年赛季成绩还不错。他,以及我此前唯一知晓的F1车手、此时仍在病中的舒马赫,他们和前辈亨特、劳达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英雄,他们在赛场上留下了无尽的风流。向英雄们致敬。电影里的享特、劳达(左)与真实的亨特、劳达(右)算起来,喜欢莱科宁的那位师兄此时应该也人近不惑了。不知道他现在还能听到追风的声音吗?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updated":"T01:19:5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19:5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title":"《海边的曼彻斯特》:拒绝救赎的人生","author":"svheng","content":"我常常说,看电影是一个治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仿佛跟着故事重新经历了一次人生。其实写评论更是这样。虽然说文字是给读者看的,但是首先是给作者自己看的。在这个过程中,是作者选择了他想写什么、省略了什么,他以此获得某种心灵上的回馈。生活的选择也是如此。你看到的,总是他人愿意让你看到的那些;而他埋在心底的,也总是他愿意留下的那个部分。《海边的曼彻斯特》的色调是一种被稀释了的、淡淡的蓝色。这种蓝并不灰暗,反而衬托得画面中的暖色调格外的明亮——那是一种鲜艳、却并不过于饱合的颜色,让人觉得很安静。一片安静之中,悲伤浮出水面。当观众进入故事时,Lee是个感情冷漠的中年男人。他在波士顿做清洁工,拒所有人于千里之外。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他的故乡,但是他回到那里后却丝毫没有亲近感。他甚至没有因为兄长的死亡而落泪,并且试图拒绝抚养未成年侄子帕特里克。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故事的全貌慢慢展现。Lee本来有个幸福的家庭,有个与他相爱甚深的老婆和三个可爱的孩子,但是因为他的疏忽,一场大火却将一切毁于一旦。很难想象,这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折磨。事实上,出事之后的Lee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这甚至像一些灾难后的应激反应:他坚硬、漠然、脾气暴燥。幸存的妻子与他离婚,他带着孩子们的像框逃离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在波士顿住在阴冷的地下室,自我放逐一样度过余生。 但是兄长的意外死亡让他不得不重回故乡,重新面对一切。在与青春期叛逆的侄子的相处中,在与家乡人再一次打交道的过程中,他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卡西·阿弗莱克在这部电影中奉献了绝佳的表演。与他的哥哥本·阿弗莱克一样,他的脸庞有一种令人亲近的木讷感,但是这却不是真的木讷,而是表面的平静和不动声色。这张脸和这双眼睛,用来诠释隐忍、疼痛、绝望到麻木的Lee,让人真切地感到了那个冬天凛冽的海风和刺骨的寒冷。最打动我的一段情节是Lee在街角与前妻相遇时。当时前妻已经再婚并且又生了个孩子,最开始他们还能寒暄几句,但是当她望着Lee流泪,反复自责当初不该责怪Lee,也让他不要消沉下去时,Lee努力维持的平静被打破了。Lee颤抖着,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他只是流泪和闪躲着,他说:你不明白,我的心是空的了。他们依然爱护彼此、关心彼此,只是他们的心碎了。我们都看过很多电影中的悲剧,主角历经磨难,饱尝伤痛。但是故事的最后,他们通常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境遇,走出了泥潭,开始了新生活。但是Lee没有。《海边的曼彻斯特》用冷静到近乎残酷的白描,再现了真实生活中遭遇不幸的人们的另一种可能性:没有什么救赎,日子只能一天一天继续过下去,直到某一天终结。人类的血肉之躯,如何能对抗那些苦难,如何与能命运抗衡呢。甚至有时候,人们会因为过于痛苦而拒绝救赎,否则他们无法抵御内疚的折磨。这是他们的权利,他们选择不从过去的阴影中释怀,选择记住那些痛苦。Lee终究难以承受留在家乡的生活,决定重回波士顿。但是他计划租有两个房间的公寓,为的是有一天侄子上大学时可以周末过去住;他也有一些其它的计划,这些计划中都有将来,有侄子长大时的画面。再彻骨的冬天也存有一丝温情,这也许是这个故事中我们唯一觉得安慰的地方。《海边的曼彻斯特》很容易让人想到2017年夏天发生中国的另一场灾难——杭州的林先生在因人为纵火的原因一夜失去了妻子和三个孩子。他的故事从全民关注到热度渐退,在最受关注的时候,人们也总是在为了他向绿城维权的合法性而争论不休,甚至恶言相向。作为新闻事件,这件事总会有渐渐消失在公众视线之时,但是这伤痛,却是无人能为林先生承担的。他需要自己慢慢消化这起人间惨剧,去独自面对失去至亲的撕裂感。如Lee一样,林先生最终能走出阴霾吗。一切真的“都会好起来”吗?对于他人的苦难,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很难真正感同身受的。《海边的曼彻斯特》没有像鸡汤一样甩给观众“新生活总会开始的”幻觉,这是一部电影更有力量的善意。在真实的世界,作为个人,我们能表达的最大善意莫过于,关怀但不打扰那些处在不幸中的人,尊重他们对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updated":"T13:22:5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22:5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title":"《谜一样的双眼》:永不沉沦的心","author":"svheng","content":"阿根廷电影《谜一样的双眼》节奏并不快。它一直在静默中积蓄力量,让观众随着男主角艾斯玻希多的身影和目光体会着他的焦灼,体会着他心里的遗憾、恐惧和那份炽热的感情。艾斯玻希多已经退休了,他的兴趣转变成写小说,之前工作几十年来积攒的案件就是最好的素材。多年前发生的一起奸杀案让艾斯玻希多念念不忘。23岁的莉莉安娜是银行职员莫拉莱斯的未婚妻,她在公寓被人残忍强暴并杀害。艾斯玻希多参与了调查,试图找出凶手,并在这个过程中暗自钟情于上司伊莲,但是无论案件还是他的爱情,都被卷入了危险的漩涡。想深入理解这个故事,我们需要向那个特定的年代追溯。《谜一样的双眼》背景是上个世纪70年代。日,阿根廷庇隆总统去世,他的妻子伊莎贝尔·庇隆继任总统。当时阿根廷政局动荡、经济下滑,政变不断。日,阿根廷海陆空军队首领联合发动军事政变,接管了全国政权,开始了被称为“肮脏战争”的、长达数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和镇压行动。军政府对左翼持不同政见者及其同情者疯狂镇压、绑架、抓捕和杀害,七年间至少有15000多人被杀害。《谜一样的双眼》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故事有两条叙事线。一条是当前退休的艾斯玻希多与伊莲再次相遇、讨论他的小说的当前,另一条是在他们交谈的过程中,以闪回的方式回忆的过去。两条线穿行在不同的时间轴当中,最后在结尾归为一体。这样的结构对调动观众的情绪非常有帮助,人们总在不断接近真象的时候加入自己的猜测,又想通过后面的情节加以验证。作为一个悬疑故事,《谜一样的双眼》对案件的抽丝剥茧固然精彩,但是它真正打动的人却是爱情和人性的光辉。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无能为力。腐败的政治、黑暗、复仇、爱情,忠贞……他们挣扎、对抗,却最终无法迎来正义。但是,他们灵魂中的坚韧却从未消失过。当夜里悄悄潜回莫拉莱斯家的艾斯玻希多发现,仍然深爱未婚妻的莫拉莱斯把戈麦斯囚禁了25年,用以告慰莉莉安娜的亡魂时,艾斯玻希多汹涌的感情冲破了所有防线,此前25年来灰暗的人生中开始有了光。那个夜晚,目睹了莫拉莱斯过去25年里全部生活的艾斯玻希多被震撼了。随之复苏的,还有他的心、他对爱情的渴望。人生的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他又应该去追求什么?那个恍惚梦境中记下的“害怕”(Temo)终于变成了“爱”(Te amo),艾斯玻希多不再掩饰,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未来。这不仅是男女之爱,也是困境中人们彼此扶持、互相守望的深情。它根植于莫拉莱斯对“正义”的信仰,根植于艾斯玻希多对司法公正的执着,根植于伊莲对抗争黑暗的无畏。这是一个时代的阿根廷人对沉重历史真象的追寻,以及一个国家的人民伤口愈合的过程。25年前,在那个风雨飘摇、人人自危的年代,伊莲只能在火车站流着泪看着艾斯玻希多离去;而25年后,他们终于不必再害怕了。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updated":"T11:25:2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25:2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私人记忆|许巍:归者无路","author":"svheng","content":"Part 12002年时的我还在青春期的动荡状态,喜欢远离人群自顾自地活着。夏天的傍晚,我和一个姑娘经常坐在人民大街和自由大路交汇处的电力公司楼下扯淡。我胡说八道些故事给她听,她就眨着眼睛配合地表示很感兴趣。电力大楼墙体上通明的大灯泡遮天蔽月不可一世,对着人民大街上的车流搭讪叫板。那一年许巍的第三张专辑《时光.漫步》刚发行,风格与《在别处》、《那一年》相比有很大变化,曲风不再尖锐。我听过后心里五味杂陈,既替他欣慰又隐约觉得遗憾。有一天我郑而重之地把这番感受说给姑娘,也给她听许巍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没想到她两手一摊表示索然无味,什么都不如她的苏有朋,噎得我直翻白眼。这个世界真的太有意思了。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审美自然就相去更远。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和姑娘每天都牵着手逛来逛去,也不妨碍她愿意骑自行车载着我,一边奋力爬图书馆的上坡路一边嫌弃我太沉。许巍对我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的摇滚音乐我从快二十年前开始听,遇到了很多好歌手和好音乐,但是似乎与我并没什么联系。我很真诚地赞美过从前的那辈人包括窦唯、汪峰还有张楚何勇他们,也写过唱民谣的老狼、朴树以及后来梁博这样的新生代,却十几年都没再写过许巍。我甚至都很少听他的音乐了,但是他依然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个令我心动的歌手。Part 2许巍第一张专辑《在别处》发行于1997年,张亚东是制作人,李延亮和赵牧阳是吉它手和鼓手。在这张专辑中,许巍展现了极其强烈的个人特质,以孤独、迷茫、幻想、绝望这样感性的表达对听众一击而中,《我思念的城市》、《我的秋天》以及《在别处》都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歌里,有青年时代的许巍对音乐的热情、以及现实的不堪。《在别处》作为专辑的主打歌,总让我想到梵高的某些画作,想到那些激烈的颜色、动荡的画面,以及歌者那无处安放的灵魂。爱情像鲜花它总不开放欲望像野草疯狂地生长他们像苍蝇总是飞来飞去在我身边 侵蚀我身体在每一个夜里我从梦里惊醒看到我的心它正在飘向窗外第二张专辑《那一年》(2000年)也延续了这种风格,不过我最欣赏的是这张专辑中对女性的描写和隐喻。女人在许巍的歌词里是温暖的故乡、是温柔的情人、是回家的方向,是心之所系。“浪子与归人”这个永恒的主题几乎纠缠在许巍所有的音乐中。比如《方向》中“你坐在朝西的阳台/让寂寞随黑夜袭来/任那寒冷的秋风肆意/吹乱你为爱等待的心”的怜惜;比如《闪亮的瞬间》中“你那柔软的双唇是我/清洗忧伤的源泉/你的每次亲吻让我轻盈/给我眩晕的夜晚/” 的迷醉;到了《情人》那里,干脆只有四句呓语:像丛林深处静静流淌着的溪水蓝色夜空轻轻闪动的星辰你曾经给我春天般的温暖你依然在我无边的梦里穿行然后就是大段的吉它solo直到结束。《在别处》和《那一年》是许巍音乐的底色,它们最能代表他的音乐风格。它们是爱憎分明的、呐喊的、奔跑的,燃烧的……它们是年轻的。年轻意味着力量和冲动,人这辈子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如此放肆不加掩饰,在某个瞬间想要呼啸着一头撞上理想痛快死去。Part 3从2002年的《时光.漫步》开始,许巍的词曲有了很多变化。那年他34,一个往中年奔的岁数,身量也逐渐富态了。这个阶段的许巍不再光头也不再蓄长发,而是像个偶像歌手一样拍封面,微笑,开签售会。这张专辑大卖,更多人通过《礼物》、《蓝莲花》认识了他。到了2004年,《曾经的你》走红。这是许巍对自己人生的回顾。那时他已经功成名就,获得了回首往事的资格。他在歌中这样唱着: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 这首歌打动了无数人,自《蓝莲花》之后,不少人又从《曾经的你》开始成了许巍的歌迷。我还记得MV的画面,一个单薄的少年,对着商场橱窗里的吉它望而却步。两手空空时却遇见了所爱,这是多少人隐秘的遗憾。许巍眯着眼睛唱这些歌时,台下有潮水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许巍成熟了。他抽离了他的音乐,不再把自己狠狠地扔进去,而是开始讲禅意。那些词填得很直白,直白到甚至失去了意境。比如《那里》的“现在晚风吹起/音乐响起/生命如此欢喜/”。与之相对照的是写于1994年、后收入《中国当代诗歌文选》的《两天》: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不少人诟病许巍后期的填词。那些作品确实给人才华用尽的无力感,但这说到底是是因为他的状态不一样了。人到中年的生活带来的是安逸和平静,他思考的主题已经转变,他把它们记录在了音乐里,如此而己。在这一点上,许巍是诚实的。有不少人因此离开了许巍。他们觉得许巍变了,网上一片哀嚎。在这些人心目中,许巍不该是这样,他最好永远做一个愤怒的青年为他们代言。 然而我却一直希望看到许巍的变化,尽管他的音乐开始乏善可陈。对歌手作品的情感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对于歌手本身的情感。作为一个早年朝不保夕,甚至卖了《执着》给田震都没钱坐车回西安的人,还有什么比安定生活更美好呢。况且这个时期的许巍只是转变了探索世界的方式,却并没有停下脚步。少年时看世界是激烈是挣扎,是一饮而尽至死方休;到最后所有风景被时间酿成了酒,宜轻酌浅尝至微熏。2006年,我写下了一句当时不甚明了的话:“人总是要与生活和解的”。年轻如我,只是顺着许巍的变化作了猜测,并不知道它所包含的意味要远超我所想象的。后来渐渐体会到,这几乎是一个人的必经之路。那一天来得也许撕心裂肺,更多的是平淡无奇——那一天,人们会原谅所有曾经的兵荒马乱,自此也与过往隔起坚固的屏障。Part 4在随身听特别流行的年代,我有一台银色的索尼。我听着许巍读书走路看书,也快活也伤心也有所盼望。后来渐渐听得少了,最终放下随身听任他远去。2006年我搬到别的城市工作。2012年许巍发行《此时此刻》,我听了一遍觉得甚是平庸,便放下再也不提。前些天和朋友闲聊,说起我们从前喜欢的音乐。她问我还听许巍吗?我挤眉弄眼地说不听了,由他占据的时光早过去了。这原本是调侃和自嘲,但她想了想却认真地说:你说这句话的样子很像你评价《时光.漫步》时期的许巍:你们都想摆脱感性的影响,拒绝承认情绪。我有点惊愕,甚至觉得到受到了冲击。很多年前听许巍音乐的感受已经模糊,我只记得用以形容它们的词语,却再没有任何真切的体会。如今被这样比较,有一种记忆突然被打翻的无措。后来想到前不久,一位记者说黑豹乐队鼓手赵明义的那句“不可想象啊,当年铁汉一般的男人,如今端着保温杯向我走来”所引起的另一片群体性哀嚎,渐渐明白了。人们总爱在音乐上投射某些愿望,希望偶像们能永远扛着自己未竟的理想。中年男人们不能接受赵明义拿保温杯,是因为他们不想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当一个男人开始注重保养时,青春就是他上辈子的事了。 同样地,许巍的音乐也被我关在记忆里。我蛮横地拦着它们,不许它们出来,装作是我抛弃了他,装作我有权利选择他什么时候回来。可是慢慢我明白,并不是这样。我依然可以重温有他的梦境,但是那些歌声却再也无法经由我的耳朵侵入我的生活。当音乐不能点燃你时,你就只能做个看客,自此热闹的冷寂的都与你无关。所以,许巍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离开他以后,我不再需要音乐。时隔多年,我终于有勇气再次写你,承认你是我的青春,是我遇到的最后、也最动人的声音。在有你的那些年,我那么热烈地爱着这个原本无趣的世界,欢笑着哭泣着,为一场镜花水月奋不顾身。然后有一天,我们远离了对方的视线。我一直以为离开的那个是你,你去了烟火人间不再孤独;直到某天望着星河遥远,才意识到跌落的那个,是我自己。总是在梦里看到自己走在归乡路上你站在夕阳下面容颜娇艳那是你衣裙漫飞那是你温柔如水——许巍《故乡》许巍-故乡来自燃烧的远征00:0005:15相关阅读: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燃烧的远征(TBC1096),欢迎关注。","updated":"T11:41:4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41:4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失踪宝贝》:一个道德两难问题","author":"svheng","content":"《失踪宝贝》的情节并不复杂。吸毒女的女儿阿曼达突然失踪,孩子的舅妈雇私家侦探帕特里克(卡西.阿弗莱克饰)寻找孩子。帕特里克沿着仅有的线索层层抽丝拨茧,却意外发现了另一个离奇的故事,同时自己也站在了道德的十字路口。《失踪宝贝》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提出了一个道德两难问题。当帕特里克发现吸毒女的女儿根本不是真正失踪,而是阿曼达的舅舅、好心的警察等人精心设的局,为的是从这个堕落的母亲身边带走小女孩、让她能过上好的生活时,他该如何选择,是让阿曼达留在警察身边重新开始新生活,还是带她回她母亲身边?那是一个境况糟糕的母亲。她失业、吸毒,每天跟人鬼混,从不关心女儿。跟着她,就像摩根弗里曼饰演的老警官所说的那样,阿曼达未来很可能变成一个太妹,早早地当了母亲,和她妈妈一样堕落,甚至更坏;而跟着老警官生活,阿曼达将得到良好的教育,有着光明的未来。如果你是帕特里克,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或者换句话说,当你拥有影响他人的权力时,你要如何行使权力?帕特里克作了他的选择。尽管他犹豫过,但是最后还是坚决地把阿曼达送回到她不合格的母亲身边。帕特里克说,如果他不这样做,有一天,阿曼达质问“你违背你的承诺……他们偷走我,这不是我的家,你知道的,你比我更清楚,却什么也没做”时,他将无法面对,并且不能原谅自己。为此帕特里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的女朋友兼合伙人离他而去,并且谴责了他。在那个场景里,他女朋友情绪激动,仿佛小女孩正走向通往光明之路,而帕特里克就是拦路的恶魔。我对这一幕非常无语。对警察们非法夺走阿曼达的行为不以为意,还为小女孩与老警察一家的“天伦之乐”感动到落泪,反过来指责维护法律正义的男朋友“太残忍”,这个女朋友的愚蠢程度也是无可救药了。尽管阿曼达的妈妈十分不堪,但是她也有做母亲的权利,警察们无权以这样的方式把阿曼达从母亲身边夺走;更重要的是,任何人都无权裁定别人的人生,无权以“善意”为名帮他人做出选择。每个人都是有着自由意志的个体,在阿曼达还幼小时,能够对她生活施以影响的是她的监护人母亲;而当她长大时,能够决定她命运的,就只能是她自己。有趣的是,帕特里克女朋友这样的人的确广泛存在着。在中国,网友们嘲讽他们是“圣母小清新”。这样的人整天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满脑子情绪和自我感动,毫无逻辑和规则意识,每次有事发生总是喜欢出来疾呼,仿佛自己是个救世的英雄,而解决方案通常都是慷他人之慨。“来都来了”、“还是孩子”、“都不容易”、“岁数大了”、“为了你好”、“一个巴掌拍不响”,以及“吴京应该捐出1亿票房以示爱国”、“祖国在阅兵你怎么还有脸炫孩子”……怎么样,熟悉吗?没有谁是主宰者。一个人即使有影响别人生活的能力,却不能、也做不到替别人去生活,更何况这种“善意”有时会离合理和公义很远。符合正义的原则才真正值得我们维护,因为它虽然不保证个体的幸福,但是却更广泛地保障所有人的自由。否则这次他们剥夺了一个吸毒者做母亲的权利,若是下次用非常手段来认定你也是个吸毒者呢?Part 2《失踪宝贝》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本.阿弗来克,主演是他的弟弟卡西.阿弗莱克,联合制片人是马特.达蒙。 先说说本.阿弗来克。这些年来他和马特.达蒙在好莱坞风生水起,非常有观众缘。但说起来,他早先总是被好基友的光环压制着。他被人批判面瘫脸,虽然出演过《消失的爱人》、《心灵捕手》等许多重要电影,但是就算他演到蝙蝠侠时,也仍有许多非议。 不过我喜欢他的正是这一点。看着他呆呆的面孔,总觉得有种莫名的亲切感。除了演戏以外,本.阿弗来克在导演和编剧方面的天份其实更加突出。2007年的《失踪宝贝》是他作为导演的处女作。到了2013年,他身兼导演和制片人,以《逃离德黑兰》获得第70届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和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卡西.阿弗莱克是本.阿弗莱克的亲弟弟。他们的长相非常相似(所以我也很喜欢卡西)。受哥哥的影响,卡西对表演也十分热爱,但是他也长期生活在哥哥的声名之下,虽然演过很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宗盛上海演唱会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