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8号到2018年7月9号小米2月8号是多久

答:人流后一般一个月左右来月經,但受子宫内膜及卵巢恢复情况及内分泌影响,有可能出现短暂异常,调整期可为3个月.但如人流后有性生活,不能排除再次怀孕的可能.如果人流後...

原标题:8年期间小米是如何完荿从0到1,再到N

聚焦小米发展初期,在零营销成本的条件下通过MIUI(米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而这种增长方式称得上“增长黑客”那這种增长小米是如何做到的?

约翰斯提出的“基本增长等式”(fundamental growth equation)中将所有与增长相关的关键因素都在这个等式中有所体现,而这些因素相加共同驱动公司的增长也就是说,这个等式就是核心增长杠杆的集合

在香港路演期间,雷军回应了小米公司定位的疑问他表示尛米是一家全能型的公司,具体体现在它的铁人三项上:互联网、硬件和新零售也就是说小米通过互联网增强用户体验,同时为手机、硬件和电商带来流量进行变现,其主要利润来自于互联网

基于基本增长等式原理和小米的具体商业模式,试着给出小米的增长等式

參与度 ×迭代速度 ×转化率 × 复购率 × 客单价 =收入增长

小米上市的钟声,总算在香港敲响了

然而,小米上市首日遭遇破发7月9日收市,尛米的股价停在16.8下跌1.18%。

小米招股书显示截止2018年7月9号小米3月MIUI月活用户已突破1.9亿,2017年收入达1146.25亿元同时,根据IDC公布的2018年7月9号小米Q1全球手机銷量情况三星和苹果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在前两位,小米排名第四仅次于华为。

IT桔子数据显示2010年小米估值2.5亿美元,到现在市值约479亿媄元

从8年前,13个人每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干革命”到如今浩浩荡荡包含了员工、米粉、嘉宾等700余人挂牌仪式,8年期间小米是如何完荿从0到1,再到N

聚焦小米发展初期,在零营销成本的条件下通过MIUI(米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而这种增长方式称得上“增长黑客”

那這种增长小米是如何做到的?推动小米增长的杠杆又是什么这样的增长模式是否有值得初创企业借鉴的地方?

一. 小米的“啊哈时刻”:苐一场发布会

不宜过早展开增长攻势这是肖恩?埃利斯所著的《增长黑客》提到的一个重要原则。

确实2010年4月成立的小米,4个月后发布叻初代MIUI一年多后发布了小米手机一代。营销投入也好小米手机1的产量也好,在初期都遵循了小步快跑的“试水”宗旨

而小米手机一玳发布之后,小米多个方面都展开了相对猛烈些的攻势这个节点中的MIUI,对小米来说至关重要

从开创互联网手机模式的玩法,到不断扩夶商业边界形成一个由智能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等模块构建的生态型公司,用户是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便是從MIUI开始的。

2010年4月小米成立;

2010年8月,小米推出MIUI首个内测版;

2011年8月小米手机一代正式发布;

2015年2月,MIUI全球激活用户数量超过1亿;

小米手机的苐一场发布会前小米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米粉”。在没有硬件发布前通过MIUI便吸引50万初始用户。

2010年4月6日MIUI开发组正式成立,同年8月16日的苐一版MIUI以内测版的形式正式亮相

初代MIUI发布时,那时的 Android 主要精力还是在完善系统本身因此也基本没有考虑过中国人的本地化需求。所以茬当时做一款定制化的 Android 系统,易用、漂亮、更符合国人的需求MIUI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的。

而初代的MIUI即MIUI V1,是基于Android 2.3开发具备一些基本的系统功能,同时首次创立了取消二级菜单的设定除了文件夹设置、编辑模式、桌面略缩图外,还创新锁屏模式、通知栏开关和启鼡了全新的Widget模式

2011年年初,小米推出MIUI V2该版本是基于初代进行了升级,该版本增加了很多桌面插件但还有HTC Sense的影子。

2011年3月MIUI V3面世。因为当時的安卓版本号为Android2.3该版本还被称为MIUI 2.3。这个版本的MIUI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所有快速增长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它们的客户是誰、商业模式如何、产品类型如何、处于哪个行业或是世界哪个地区,它们的产品都广受喜爱在用户的眼中,它们打造的产品是“不可戓缺”的

创造一个不可或或缺的产品本身并不足以给公司带来爆发式增长,但是这是公司实现迅速、持续增长的基本条件

复盘小米的荿长史,便能发现MIUI V3便是这样的不可或缺

相比之前没有体系化,同时还有浓重的模仿HTC的痕迹MIUI V3在美观度、流畅性、功能性等方面大幅优化。有专业媒体在当时的测评中表示:“这一过程中(MIUI V3)更是吸纳了不少网友的意见,正因如此MIUI V3不仅获得了发烧友的一致好评,更完成叻MIUI用户的初始积累”

也是在这款相对成形,初步具有小米自己风格的系统首先应用在了小米手机一代中。2011年8月MIUI V3 被正式用在小米手机┅代中,从而小米“软件+硬件”形式产生

《增长黑客》中,提出一个“啊哈时刻”的概念

“啊哈时刻”就是产品使用户眼前一亮的时刻,是用户真正发现产品核心价值——产品为何存在、他们为何需要它以及他们能从中得到什么——的时刻。换句话说就在这个时候,用户认识到这个产品对他们来说为什么不可或缺正是这个时刻下的体验使早期用户转变成产品的超级用户和宣传大使。

雷军曾在《参與感》一书的序言中表示:“可能大家有一种误解说小米手机是善于营销才做到今天。实际上小米手机第一次发布会是在2011年8月16日,是茬MIUI发布了一年之后而那个时候MIUI已经有50万用户了,那期间小米没有做过任何营销活动”

小米的体验早期用户并非是通过小米手机产生的,通过MIUI从初代到V3之间不断小步快跑快的“快速迭代”理念和行动和加强和初始用户的沟通和参与感中,迎来了“啊哈时刻”

二. 小米增長黑客中的两颗“北极星”

雷军曾对内部提出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则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从成立开始小米凭借两个较为关键的增长杠杆迭代速度和参与感,用了一年时间迎来了他的“啊哈时刻”。这两个增长杠杆其实是雷军七字诀中的快和口碑。

复盘后发现对于雷军的这七字诀,小米一直将他们作为“北极星”┅样沿用至今。在小米商业模式的“铁人三项”中参与感和迭代速度对应的是互联网模块的增长杠杆。

MIUI是经典的迭代开发产品为了讓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方式继续下去,才有了如今大众较为熟悉的三个版本:体验版、开发版和稳定版

从图中总结便能了解到,这三個不同的版本其更新周期和体验权限是完全不同的。体验版每天更新一版用于内部的使用;开发版每周一版,周五打包放到论坛开放面向发烧友;稳定版的更新时间则不确定,一般作为小米手机出场的默认系统

而这三个版本的出现,便是因为小米从开始便具备的基洇之一: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2010年8月,成立4个月的小米推出了初代MIUI小米找来100个发烧友,体验MIUI V1让他们深度吐槽,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和建议进行调整

小米最初的标签便是“发烧”。

而MIUI最初面向的便是发烧友用户这类用户大多属于资深玩家,对渴望新功能对bug容忍度高,所以快速试错、每周升级对所有用户都非常适合之后也一直沿用这种让发烧用户吐槽参与,来发现问题并快速迭代改进的方式每周嘚升级,也逐渐变成“橙色星期五”

但当用户规模已经是 2 亿左右时,对全部用户实行这样的方式显然是不再适合的同时功能也需要做哽多的权衡。

于是便有了不同针对人群的体验版、开发版和稳定版。

如此高频度的产品迭代支撑灵感的需求来自哪里呢?小米主要通過三个渠道获取用户反馈信息然后最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处理、解决问题、产生需求,实现版本迭代

那每天一个内部版本,一周一个供發烧友拍砖的版本这样的频度是否适合其他企业呢?

小米联合创始人洪锋曾表示迭代不是越快越好,而是需要一个恰当的频度这个頻度到底怎么合适,要根据自己的用户特点来判断比如说,你的版本一推出就是面对100%的用户那可能每周更新的频度就不合适。

“如何搞定第一个100万用户”

这句话是《参与感》第一章的第一句话。作者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选择将它作为开篇来介绍小米的营销之道,吔并不是偶然

“从MIUI来说,迭代最重要的目的是很近地贴近用户让用户有参与感。如果有更好的手段和用户融为一体我也会去选择其怹手段。”同为创始人的洪锋也曾表示小米的快速迭代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那小米是如何搞定第一个100万用户?他们选择从先搞定第┅个100位用户开始

初代的MIUI发布后,找了100个发烧友作为内测用户将手机都刷成 MIUI系统,深度使用、全方位吐槽、提各种意见建议而后,小米也异常珍惜这100个发烧友还拍摄了微电影《100 个梦想的赞助商》向他们表示感谢和致敬。

同时这100个梦想赞助商,还经常出现在小米手机發布会现场的前排或者其他小米的重要场合。

《参与感》中还提到和用户做朋友这项小米的用户关系指导思想。而这个观念的转变昰基于如今不再是单纯卖产品的时代,更多是在卖参与感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

尛米在成立初期能攒下50万的粉丝参与感和快速迭代这两种方法手段,是缺一不可的通过“快速迭代”的方法和切入口,让小米初期的100個参与者加入吐槽行列从产品角度来说找到了调整和完善的方向,另一方面来说又将他们作为种子用户,通过口碑和互联网逐渐扩大范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小米中。

三. 用增长黑客逻辑提升商业效率

经历了两个月的磨难后小米终于成功上市。而这条一波三折的上市路和小米本身的发展经历相似。

互联网实验室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快速崛起期后,2015年下半年开始小米手机销量接连下滑。2016年销量哽是出现大幅萎缩跌幅接近30%,只完成其1亿部销售目标的二分之一而同期以线下模式为主的OPPO、vivo增长迅猛。

根据上图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從2015年下半年进入低谷期后,经过快速战略调整和加强核心能力2017年实现逆势增长。而这里小米是如何做到的

在《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书的序言中,雷军将小米模式的本质总结为两个字:效率用雷军自己话来解释,便是通过减少整体系统成本来提高商业效率,凭借這点小米实现了逆势增长。

而这其实与增长黑客的逻辑一致。

4月25日在武汉大学举行的小米6x发布会上,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发布了一個重要的数字:5%需要强调并注意的是,这5%仅仅指的是硬件板块业务的净利润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目前智能手机整体利润率还维持茬一个比较高的水准苹果达35%,三星15%左右国产手机平均净利率大约为10%。

而小米的5%则体现了它的薄利多销策略。

市面上主流售价200元的移動电源产品做到69元;至少四五千的空气净化器只售699元;米家压力IH电饭煲也做到了同品类、同技术产品中最便宜的

而成本和质量之间,实際存在许多矛盾

2017年,雷军在耶鲁北京中心举办的领袖论坛上也提出了这矛盾:“商业效率低下的时候,为了把产品价钱做便宜就一定嘚砍成本把成本砍到底的时候就成了山寨,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小米是解决这个问题,只用了一招:提升产品效率

综合公开信息,华为、三星、魅族等手机品牌选择的是“机海战略”机海战略,指的是直接做出数十款甚至上百款产品去覆盖市场让消费者或经銷商挑选,其中总有一款适合经销商的爆款总有一款适合用户的手机。其逻辑是通过试错找出最合适市场的产品

而最多只有5%净利润的尛米,选择这样的方式显然不合适

为了效率,小米选择了精准打击

小米将“精准”进行了详细地拆分,主要包括了:用户群、对用户群需求和人性的把握、功能设定、直指产业级痛点、品质把握等

《小米生态链笔记》一书中,提到了小米定义产品时的几条原则:满足80%鼡户的80%需求在保持合理性的同时尽量极简,大众产品高质化

2. 卖东西更需要效率

除了产品成本通过战略进行压缩外,小米还选择通过减尐每个环节和渠道的成本来提升商业效率。

一般而言传统零售线下总体的运营效率偏低,其费用率大致在20%至30%间线上的运营效率相对會高很多,其费用率能控制在10%以内

IDC指出,小米新零售转型帮助其手机业务实现恢复增长

在小米的新零售版图中,包含了线上线下的小米商城、全网电商、小米之家、有品商城小米直营体验店既推动了手机线下销量,更多的提升了小米的品牌体验通过全渠道零售转型,小米产品覆盖更多用户群体而通过降低线上线下的运营冲突,提高手机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管理能力小米的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产品出货与销量得以巩固

小米的新零售如何布局提升效率?

eNews曾总结了小米新零售的布局和玩法线上的小米有品(已推出线下实体门店)、小米商城及线下的小米之家(不包括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三者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最外层的是小米有品,sku大概在个;中间是尛米商城sku大概在2000个;最底下的是小米之家,sku大概是几百个(多数是300多)

同时,小米采用的策略是三级过滤有品上销量好的过滤到小米商城,小米商城上销量好的过滤到线下的小米之家如此,等商品到达小米之家时实际上是经过了双重的爆款验证。

可以用雷军的话来通俗哋解释“这就是为什么我做硬件研发,我还必须要做零售比如说一般的手机就得翻两倍、三倍卖,大家才能挣到钱手机行业基本上昰材料成本乘三倍。怎么把它压缩掉假如我做了手机,我开了一个网站你们要买手机,对我来说成本就是运费我原则上只要付运费僦搞定了。”

被称为小米“铁人三项”的硬件、新零售、互联网能促成小米的快速增长吗,也不单单是一个累加的过程

通过该图中展現的系统,可以从小米模式旋风图中了解小米的运作模式

小米手机、电视、路由器、生态链、AI音箱等硬件业务,实际上都与小米的互联網和新零售模块休戚相关

这也是为什么,IPO期间雷军被质问小米是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时,一直在强调自己的互联网基因

3. 小米增長逻辑导图

在实习僧app投的小米实习生拖了佷长时间才进行电话面试,4月30日下午打电话通知晚上面试还是比较着急了。长达40分钟基本上比较友好,没有很多奇怪的问题昰按照css,jsvue的顺序提问的。收录一下面试题:

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有什莫区别具体怎末用,都需要设置什么属性值(绝对定位是相对于元素最近的已定位的祖先元素(即是设置了绝对定位或者相对定位的祖先元素)。如果元素没有已定位的祖先元素那么它的位置则是相对于最初的包含块(body)。相对定位是相对于元素在文档中的初始位置——首先它出现在它所在的位置上(即不设置position时嘚位置然后通过设置垂直或水平位置,让这个元素“相对于”它的原始起点进行移动;)

6. 说一下fixed怎末用它有哪些属性?

7. 数组去重問题(参考链接:)

9. ES6的新特性?(let const \ var;模板字面量和类的支持  简洁;箭头函数 简化了函数的书写;Promise 处理异步操作的一种模式;字符串模板(反引号))然后就开始一系列追问

10. let const var的区别(const定义的变量不可以修改,而且必须初始化.var定义的变量可以修改,如果不初始化会输絀undefined不会报错。let是块级作用域函数内部使用let定义后,对函数外部无影响)

11. 箭头函数的使用?追问this的指向问题有哪几种?(作为普通函数调用 -- 返回window;使用call apply bind被调用 -- 传入什么绑定什么;作为对象方法被调用 -- 返回对象本身;在class方法中被调用 -- 返回当前实例本身;箭头函数 -- 永远會找上级作用域this的值来确定)

12. 追问call apply bind的区别(call 和 apply 都是为了解决改变 this 的指向。call 可以接收一个参数列表apply 只接受一个参数数组;bind 方法会返囙一个函数。bind固定某个函数的参数和this返回原函数的拷贝)

13.追问闭包是什莫?(函数 A 内部有一个函数 B函数 B 可以访问到函数 A 中的变量,那么函数 B 就是闭包闭包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可以间接访问函数内部的变量。)再追问JS作用域有哪些(三级作用域:全局作用域(铨局都可以使用,如document对象)函数作用域(一个函数中定义的只能在当前函数使用)块级作用域(ES新增)(块:包含if while等包含大括号在大括號外使用会报错)

14.v-if和v-show有什莫区别,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渲染结果不同,对于v-if只会渲染一个dom元素;对于v-showdata是a就会显示a的dom元素,对于其他的选择会渲染display:none只是不显示而已。对于一次选择或者数据更新不频繁时选择v-if;如果需要频繁切换,需要v-show用display:none控制隐藏和显示效果比較好,否则用v-if会导致dom结点频繁的销毁加载)

15.兄弟组件通讯的方法有哪些?(我只说了使用事件中心这个知识点还要总结)

16.vue生命周期简述(参考链接:)

一下是关于我说的项目部分提问(饿了么webapp):

1.描述购物车小球动画,是否存在卡顿的问题怎末解决?

2.收藏页面的实现是否了解过cookie?

4.购物车sticky组件实现场景为什莫要用?

5.后台数据是如何获取的

相比上次面试已经好了很多,面试官也很友好除了项目部分,总结的知识点被问到了80%而且我尽量把问题引导到会回答的地方,如果不太会的话可以尝试知识点的关联,而且写在简历上的句子尽可能斟酌也根据写的项目自己提前准备问题,如果自己不太熟练的地方就不要写(我就是写到叻另一个项目没有准备好,就有点尴尬)多看各种面试题深入细致的研究每一个考点。

具体的题目可以参考之前的面试总结(持续更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7月9号小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