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演学校的话剧,感觉我真的很不错舞蹈视频,我想加入话剧社但对象好像有点担心,怎么办?

我们感动着
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剧社排演话剧《热血》纪实
很久以来,我们没有感动过了。
从2003年7月开始,我们一直被感动着,并且感动着许多人。
这一切都源于一位八旬老人和他所写的一部话剧。
缘起:一位老人的执着
一段历史的震撼
2002年的一天,我从著名表演艺术家田野老师手中接过了厚厚一摞文稿。那是田野老师的老师,著名导演周特生先生所撰写的一部十四集电视连续剧《路漫漫其修远兮》。迫不及待地一气读完了剧本。我被深深地打动和震撼了。
可以说,我是看着周老的戏长大的,但只知道他是一位造诣深厚的话剧导演,并不了解他是人间地狱渣滓洞的幸存者,也不知道他就是那首我们从小学就会唱的歌曲《我们要把牢底坐穿》的曲作者,更不敢相信,已经年逾八十的他支撑着重病的身体,洋洋洒洒以剧本的形式写下了这几十万字的亲身经历。而这段经历却又是我在以前所受的革命传统教育中从未听说和涉及过的。
提到渣滓洞,我和许多人一样,马上会想到的是江姐、许云峰、陈岗等一系列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和他们宁死不屈的动人事迹。可在周老的这部作品中,我却了解到了另一些没有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在渣滓洞中与敌人周旋斗智,为改善生存条件进行合法斗争,为保存革命力量迎接新中国的到来所做出的不可忽略的贡献。我感到,他们和江姐、许云峰一样,都应该在渣滓洞革命斗争史册上留下光辉的一笔,以惠后人。而这段历史在以往同类艺术作品中从未被表现过,并且每个人物都有原型,每段情节都有据可稽。我意识到自己遇上了一个极好的作品。特别是在得知周老对剧本精益求精、数易其稿后,我便和田野老师一道恳请周老将其改为话剧,让我们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剧社排演。没想到周老一口答应,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剧本的改编。2002年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重点剧目,话剧剧本在《剧影月刊》上发表了。
2002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和田野老师登门拜访了周老。我努力地把眼前这位瘦弱的老人,与剧中那个潇洒倜傥、大智大勇的剧社社长联系起来。与老人谈了三个多小时,听他说重庆的“抗建堂”,听他说在渣滓洞中的斗争故事,听他说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我惊异与老人传奇的经历、分明的爱憎和敏捷的思维。
从周老夫人的口中我还了解到,为了这个剧本的创作,2000年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写作,周老中风病危被送进医院抢救;2001年周老患脑疾儿子状况不好,老伴赶去银行取钱,准备送孩子去医院就诊,让正在写作的周老照看好儿子。可等老伴从银行回到家时,儿子已经没气了。而沉浸在剧本创作中的周老却一点也没察觉;2002年在修改剧本的过程中,周老又突发心肌梗塞,几次被送到医院抢救,可他不顾医生的叮嘱,病情稍有好转就又开始了写作。老伴劝他不要这么拼命,他说:“我得抓紧,赶在十六大前完成向党献礼啊。”
手捧着几十万字的文稿,面对着侃侃而谈的老人。我真切地看到了一个老党员对党矢志不渝的忠诚,看到了一位老导演对艺术真谛的不懈追求,我也感到了一种生命的顽强、历史的厚重和使命的崇高。我更意识到自己将要进行的已经不仅仅是排一出话剧的艺术创作,而是在穿越时空完成几代人一个共同心愿,在重现历史的过程中,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力量。
于是,我很快完成了导演工作剧本的缩编改写。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这个戏像一条红色的血脉,流淌过半个多世纪,把周老、田野老师和我以及水杉剧社的同学们四代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感到当年周老他们那一代共产党人的热血,仍然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由此,我就将剧名改为了《热血》。
准备:一个明智的选择
一次的决策远见
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剧社,是直属校团委的大学生社团。成立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10月.至今已走过了近4年的辉煌历程。2000年10月,剧社成功献演了著名戏剧家田汉先生的独幕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2001年5月,又向广大师生奉献了《青春风景线》校园戏剧小品专场演出,其中小品《家教》获当年省大学生短剧比赛表演一等奖、剧目二等奖,并参加了江苏省首届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大型电视晚会的演出;2002年5月,参与校庆50周年大型音舞诗剧《以同学的名义》的演出,并以小品《红烛颂》参加江苏省9所高校百年校庆大型电视晚会《百年九鼎》的演出。剧社是江苏省高校中为数不多坚持现实主义戏剧传统的学生剧社之一。其演出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的好评,剧社也与江苏话剧院结成共建单位。一些社员被选中参加电视剧和电视台综艺节目的拍摄。“水杉剧社”这个社名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代名词,被师生们广为传颂,并带动学校校园文化不断走向新高。
2003年初,经水杉剧社艺术指导、著名表演艺术家、国歌词作者田汉先生之女田野老师推荐,在认真论证的基础上,校团委决定投排多场次叙事体纪实话剧《热血》。在阅读完周老的剧本后,校团委一班人立即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剧本的排演操作事宜,并及时向校领导做了汇报。经过认真研究和周密的策划,校领导不仅决定斥资投排话剧,而且强调要把此剧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项目抓实抓好。据此,校团委在剧社招考选定演员后,作出了一个极富远见的决策,利用暑假组织全体演员前往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监狱原地参观学习。
为了达到有备而去有得而归的目的,出发前,校团委对全体演员进行了一周集训。在熟读剧本的基础上要求大家广泛查阅资料,搜集革命先烈的斗争事迹,并大量观摩了《江姐》、《血沃中华》、《刑场上的婚礼》、《上绕集中营》等一批革命历史影片,使大家提前进入情况找到感觉。同时,对剧本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参观学习。经过充分准备。2003年7月中旬,剧社师生一行30余人登上了大西南的列车。而许多同学却不知道在出行前,我和团委老师为买火车票还发生过一点小小的争议。
出发参观学习时,正值天气阴湿闷热。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出于对同学的关心,有的老师提出是不是给大家买卧铺票。经过讨论,老师们达成共识认为,这次去重庆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实践和假期游览,而是一次寻迹历史、体验艰难、洗涤心灵的艺术创作过程,应该在每个环节上帮助鞭策演员进入创作,并赢得了同学的响应,全体演员坐硬座,订了九张卧铺以备途中有人生病等不时之需。
经过了三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同学们克服了气候炎热、缺水缺觉、饮食不周等困难,安全抵达山城重庆。
在重庆,同学们参观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红岩记念馆、歌乐山渣滓洞原址。所到之处,每个同学都仔细地看、认真地记,生怕遗漏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同学们的认真态度赢得了纪念地许多工作人员的赞叹。参观红岩纪念馆时,团队太多,讲解员忙不过来。可得知我们是为了排演反映渣滓洞对敌斗争的话剧从南京远道而来,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十分惊诧。一位身怀六甲暂在小卖部工作的讲解员同志主动锁上柜台,给同学们进行讲解。讲解结束后,她深有感触的说:“这是我接待过的最好的团队,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好多人都流了泪。我没想到现在还有学校会去排演这样的话剧,并且为此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重庆参观。我也没想到,现在的大学生还会因为参观这个展览而流泪。你们的同学让我很感动,让我重新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在歌乐山渣滓洞监狱原址,担任讲解的是一位刚走出校门的女大学生。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她真诚地和我说:“我在上大学时,也是话剧社的积极分子。那时,我们大多是排一些先锋实验剧,从没有演过革命题材的现实主义话剧。分配到这里工作后,我才逐步接触到先烈们动人的事迹。你们的同学真是很幸运,可以演这样一出戏,并且有这样好的参观学习机会。我很羡慕他们。”
之后,为了让同学们切实地感受到剧中的情境,在参观渣滓洞时,我要求所有演员根据剧本提供的史实,在各自所扮演角色曾呆过的牢房里滞留5分钟。当时天气闷热异常还下着细雨,同学们静静地在牢房里或蹲或站,努力地去感受牢房里的光线、气味、温度,并藉此让自己的心与先烈的英灵产生共振。许多同学在参观日记中写下了对“狱中5分钟”的真切感受。胡浦的扮演者张晋同学写道:“把门关上,我们静坐在阴湿的地上,汗水随即就滴落下来,这儿实在闷得可怕。”张坤的扮演者卜艳同学写道:“我面对着墙壁,闻着从墙内透出来的霉味,忽然想到,当年的革命英烈,特别是像我一样的女性,她们要忍受比男性更深一层的痛苦的折磨。”赖光的扮演者曹磊同学写道:“置身于此,感受着先烈们的生活,不禁自问,如果我是他们,能经受得住酷刑的考验吗?”童鸿的扮演者张毅同学写道:“离开渣滓洞很长时间后,那种闷热、潮湿、压抑的感觉,以及那浓烈的霉味仍然挥之不去。我深深记住这牢房里的5分钟。”江姐的扮演者李想同学写道:“短短的5分钟,让我贴近了先烈,让我生命经受了一次洗礼。”刘医官的扮演者许纯清同学写道:“狱中的5分钟很短,但这5分钟是我人生一次永远值得珍藏的经历。”屈宗的扮演者尚在清同学写道:“在这里,我明白了信仰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汪组长的扮演者翁振生同学写道:“仅仅是5分钟,我体会到了,什么是人生的追求,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生命的信念。”猫头鹰的扮演者胥文斌同学写道:“我庆幸没有生在五十多年前,不必经受这些。但这5分钟让我一直提醒自己,作为新世纪的青年,该做些什么?信念又是什么?”
刘国志的扮演者吴慧杰写道:“第一次和历史如此亲密的接触,第一次和烈士如此近距离的对话,我只想大喊一声,我们也要无愧于党的荣誉。”
在重庆的参观学习,不仅使同学们对剧中的历史背景、人物、环境有了直观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大家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回校后,许多同学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些入党积极分子也认真的向党组织写下了思想汇报,而“演红岩戏,做红岩人。”成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排练:一位老艺术家的奉献
一群业余演员的热情
就在同学们前往重庆参观学习体验生活的时候,有一位老艺术家已经在为这出戏的排演辛勤地进行工作了。她就是著名的戏剧家田汉先生之女、表演艺术家、话剧《热血》的艺术指导田野老师。
田野老师是水杉剧社的创始人之一,为“水杉”这棵校园话剧的小苗的茁壮成长倾注了巨大的心血。
在同学们去重庆之前,田野老师就因糖尿病、心血管病住进了医院。可她人在病床却心系《热血》。当我们在重庆参观学习时,她已经在病床上逐字逐句把导演工作本又改了两遍。同学们从重庆回来去医院探望她,她又十分关切地向同学们询问参观学习的感受,并帮助他们澄清对历史背景、剧中人物以及情节发展的模糊认识。病情刚刚稳定,她就不顾医生的劝阻,几次从医院跑到学校辅导同学们的小品、片段排练。出院后,她更是全身心扑到了排戏上。为了一句台词反复斟酌,为了一个调度夜不能寐。特别是在后期的连排中,她不顾七十高龄,和同学们在排练场摸爬滚打,说台词反复示范、走调度身体力行,好几次都工作到夜里12点以后。在她的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田汉先生为革命戏剧事业呕心沥血的不朽风范。
作为本剧的导演。起初我对排演心中一度没底。因为,我面对的这群20岁左右的大学生们,别说演话剧,大部分人连话剧都没看过。再则剧中的时代和人物离他们太远,要在短时间里靠近人物,创造形象谈何容易。对此,艺术指导田野老师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信心。
在田野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从重庆回宁后,稍事休整就开始了人物小品的排练。排练中,我们十分注意启发演员明确心理行动线,紧扣规定情境,抓准人物性格特征,真实感受真实体现。经过一周的反复练习,演员们大致把握了所扮演的角色。其后,我们又用了一周多的时间进行关系小品的练习和片段的试排。磨刀不误砍柴功。直到“十.一”长假,我们才正式进入剧本排练。
进入剧本排练之后,许多演员都放弃假期休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排练中。童鸿的扮演者张毅同学生性散漫。用他自己的话说,大学四年他早上起不来床是常事。可是,在国庆长假七天的突击排练中,他每天早起晚睡,早上八点准时到达排练场。同宿舍的同学感叹道:“真想不到,演戏让张毅转了性。”屈宗的扮演者尚在清同学原本打算在国庆期间参加一个外语强化班的学习培训。虽然连培训费用都交了,可他毅然放弃,来参加排练。他说:“学习培训外语的机会以后还会有,但演这个戏的机会我一生只有一次。”白佑生的扮演者端茂军同学是“水杉”一期的元老。为了能留在“水杉”演戏,大四毕业后他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目前,在读研究生的同时,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为了国庆排练,他早早和单位协调好工作安排,天天准时准点投入排练。扮演特务的周超并不是南林大的在校生,是通过在“水杉”的同学介绍加入剧社的。虽然在剧中只是跑跑龙套,可为了专心演戏,他辞掉了本已找好的工作。扮演徐远举的左宏成同学,外公去世他谁也没告诉,强忍悲痛坚持排练。后来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说:“我不想因为自己的事影响大家排戏的情绪。”扮演刘国志的吴慧杰同学为了演好“带镣入狱”,不断揣摩。一天,在上厕所时忽然找到了感觉,便忘我地在厕所里走起了戏,把别人吓了一跳。扮演田班长的张楼同学没事就说自己的台词。几天下来他同宿舍的同学都听熟了,他一说上句,其他同学就能接上下句了。
七天的高强度排练,对同学们的精力和体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许多演员一下场刚坐下没一会儿就靠在一起睡着了。一些演员甚至是带着病坚持排练。经过七天的努力,我们奇迹般地粗排完了前三幕。为了能在年底把全剧树起来。国庆之后。大家充分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在复习迎考的同时,艰难的拿下了剩余的三幕戏。
演出:我们被感动着
我们也感动着许多人
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2003年12月8日,话剧《热血》的连排彩排终于与观众见面了。由于健康和演出环境的原因,创作者周特生先生十分遗憾地没能亲临现场观看。可他仍然要委托老伴给大家带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并由他的学生田野老师在开演前进行了宣读。演出历时120分钟。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和各院部的主要领导、《剧影月刊》编辑部以及来自南京大学、江苏省老年艺术团、《新华日报》等单位的离休老干部们和江苏人民艺术剧院的一些专业演员观看了演出。
2004年2月,剧社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又对本剧进行了重新调整排练。经过近一年的辛勤努力,日话剧《热血》正式与观众见面,并连演4场,轰动了校园内外。
在正式演出的舞美设计上,导演和舞美根据排练场是地下室的结构,大胆设想精心构思,把原先存放杂物的地下室仓库改建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小剧场。观众进场要先经过南林大厦的大堂或咖啡厅,这里宽敞明亮进出来往的人们都喜笑颜开。但一打开电梯旁通往地下室的小门,面前和头顶就是一道道黑色的铁栅栏,阴森的蓝光投射在过道两侧死难英烈的黑白照片墙上,迎面那张渣滓洞监狱的巨幅喷绘,更是一下把观众带入了该剧的情境之中。当观众走到地下二层时,一片血光铺洒中,高达4米的该剧演出海报冲击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进入剧场,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刻有“热血”二字的巨石,巨石的后侧悬挂着5幅高达3米的该剧剧照喷绘。而观众席也被巧妙地安排在了一道道铁栅栏之后,使观众感觉到是在渣滓洞监狱观看一次现场演出。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为该剧增色不少。
由于排练时间紧、演出条件不尽完善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演出难免存在诸多遗憾。但同学们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却深深打动了观众,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同学在看完后激动的说:“我本来是想随便来看看热闹的,可是戏一开演,心就被抓住了。因为没有座位,我站了两个小时看完了全剧。没想到,由我们同学自己演出的这种革命题材戏会这样吸引我打动我,他们演的很真实、很感人。”当年曾经参加过“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学生运动的老干部徐静霞激动的说:“我已经是做奶奶的人了,看到这个戏就又想起了我和你们一样大参加学生运动的时候。看完戏回去后,我就问上大学的孙子,我说,人家南林大的同学是大学生,你也是大学生,可你为什么就没有人家朴实热情呢?你们下次再演出,我一定要把孙子带来看。”校党委书记陈景欢老师刚做完腰椎手术出院,按照医嘱,本来最多只能坐三十分钟左右,可他还是坚持看完了全剧。演员李想的母亲平时对女儿的管教十分严厉,认为排戏会影响学业。几次都要女儿退出剧社。看完女儿演的江姐后,她激动地拉着田野老师和导演,一定请他们与女儿合影。她说女儿演这个戏长大了、懂事了,学习非常努力。感谢“水杉”剧社,感谢老师的培养。
日晚,原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监狱幸存者、本剧作者、86岁高龄的周特生先生亲临演出现场,与校领导、省优秀基层党组织考察组成员,以及省、市戏剧界、学术界专家学者一同观看了演出。在当晚的演出中,30名学生党员面对台上在烈火中幻化成雕像的“英烈”和鲜红的党旗,重温了入党宣誓仪式。演出结束后,周老走上台去深情的说道:“渣滓洞死难的战友们,你们安息吧。今天我党又注入了新的血液,他们将继续高举共产主义旗帜,艰苦奋斗一生,为了实现我们伟大的理想共产主义而鞠躬尽瘁。”此刻,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其情其景感人至深。
在话剧《热血》排演的近一年时间里,“水杉”的师生们被英烈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用自己的故事感动着许多人。
那位叫欧卓锋的老“水杉”。他几年前已经毕业去澳大利亚留学,这次本来是利用假期回到南京会同学见朋友的。听说在排戏,他一定要求我安排一个哪怕是龙套角色。为了这个只有一句台词的龙套角色,他把原定返澳的日程推迟了十多天。由于旅途劳累,从四川回宁后过艺群同学视网膜脱落住院手术。出院之后就全身心投入排戏。还有来自四川绵阳的卜艳同学,因为暑假去重庆参观学习还要排戏回不了家。爱女心切的父母,就在我们去重庆途径绵阳时上了车,陪女儿一起到了重庆,在车上团圆了几个小时。到达后就又返回了绵阳。为了能看到女儿演戏,顾峥瑜同学的父母从家乡宜兴轮流来到排练场为女儿加油鼓劲。周超的父亲不仅没责怪儿子因为演出而辞去工作。而且还主动找出家里什物给剧组做道具。由于初次登台,张晋同学紧张地一下忘了词。他走到台中,真诚地向观众鞠躬致歉,继续表演。谢幕回到后台,他和其他的演员因为演出中的遗憾抱头痛哭……
在《热血》排演期间,扮演孙元良的许峻荣同学经受了两度失去亲人的打击。从小到大许峻荣是姥姥最疼爱的外孙,2003年暑期排练中,许峻荣的姥姥病危,他坚持到排完戏才赶回家,连姥姥的最后一面也没见着。今年,在演出前一天的夜里,正在排练的许峻荣接到妈妈的电话。妈妈告诉他,舅舅刚去世。关了手机,许峻荣强忍泪水继续排戏,当排完戏中为龙光章烈士开追悼会一场后,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跑到幕布后躲在角落里独自哭泣了好一会儿。可想到演出迫在眉睫,他擦干眼泪,不露声色地又出现在大家之中。正式演出的时候,正好赶上期末考试。5月23日晚,对完光后所有演员又拍剧照,回到宿舍已经是凌晨1点了。可胡浦的扮演者张晋同学又画图画到3点,第二天一早准时出现在排练场。当其他同学发现他疲惫不堪时,他却非常懂事地叮嘱同学:“别跟田老师、柏老师讲啊。他们已经够操心辛苦的了。”扮演江姐的李想同学和扮演难友的崇庆同学为了配合角色需要,忍痛含泪剪去了好不容易留长的秀发。扮演难友的张姗姗同学,没有一句台词,可每次排练仍然准时到达。在戏中最后大屠杀一场中,她倒地时脚踝狠狠撞到了台阶上,立刻肿了起来,可她仍然坚持着站到了谢幕。“水杉”的老社员杨晨已经毕业在电视台工作两年了,可仍然挤出时间回来参加排练演出。他和吴慧杰同学那段“兄弟相见”,演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每场都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许多“水杉”的老社员得知《热血》演出的消息后,纷纷赶来观看。一期社员魏尊超在上海工作,5月25日,他一下班就坐火车赶来南京,只看到后半场演出,第二天凌晨3点,又赶回上海上班。二期社员李燕琴现在杭州工作,这次特意向单位请假,并带着同样热爱话剧的男友赶来看戏。
令演员难忘的还有两位导演的临场加餐。“水杉”成立4年来,两位导演一直坚持着一个规矩,每场演出前一定要自己掏腰包,给全体演员加餐。而这其中,田老师亲手调制的色拉最受欢迎,被大家成为“水杉之爱”。这次演出演员多达45人,虽然每人只尝了一小口色拉,可为了这份“水杉之爱”,田老师忙了大半天。然而,有很多同学也许还不了解,这个规矩是田老师从自己的父亲田汉先生那里继承下来的。当年,田汉先生从事进步戏剧运动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许多学生演员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为了保证演出质量,田汉先生总是自己掏钱在演出前给演员加餐,有一次甚至当掉了自己的外套。
南京演出:观众的高度评价
话剧《热血》的演出在我校引起了轰动,连演4场,场场爆满。许多同学甚至是站着看完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同时,演出也引起了省、市戏剧界、学术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董健先生不仅亲临现场,还带了自己的好几位博士生一同观看演出;南京艺术学院演艺学院表演系和舞美系的同学,也在系主任郝光老师和盛晓鹰老师带领下,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演出。另外,著名剧作家、电影《第二个春天》的作者刘川先生,原省文化厅剧目创作室主任李培健先生,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丽娟女士,江苏话剧院院长高英女士,副院长蔡伟先生,著名演员、原江苏话剧团团长邹济潮先生,著名演员、原江苏话剧团艺委会主任张毅然先生,闻讯后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观看演出。“2004.第4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组委会的杨乾武和陶子两位老师,也特地从北京来宁观摩。更难得是,正在校内进行省优秀基层党组织考评的考察组全体成员,在校领导的陪同下,于5月26日晚,观看了演出。
演出之后,领导、专家、学者对话剧《热血》给予了高度评价。
省优秀基层党组织考评的考察组组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谭振亚老师说:“我们今天晚上在这个特殊的场合,饱含着热泪看了你们的演出。这场演出是南京林业大学党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是南京林业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典范。这场演出代表着南京林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我代表考察组的全体同志,也代表考察组所在高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向前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参加演出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关心、支持、指导话剧演出的众多艺术家表示深深的谢意!你们为祖国发展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使我们今天真正地被感动了,我们深深地被打动了。我们一定把你们的精神带回各自高校,让我们各自高校的老师同学共同创作更加美好的作品,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让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努力,把同学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丽娟女士说:“我看了演出后很激动。我觉得是四代人联手,为我们祖国五十五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我一边看演出一边在想,这些演员这些学生通过这靠近一年来的排练,它的意义远远不止就是今天呈现在舞台上给我们看到的这个片段或这个剧,它还在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演员、每一个观众都经历了一次灵魂上的洗礼。特别是最后入党宣誓,导演的这个处理衔接,我觉得非常非常的好。这是新生的一代和过去的一代灵魂的对话,你们在接过他们的红旗继续走下去。我第一次扮演江姐的时候是二十二岁,第二次扮演江姐时是三十八岁。我在创造江姐这个角色的时候,对当时的历史都进行过研究,但今天我看学生们表演,我仍然是那么激动,那么感动。在现在当今这个时代,我觉得大学生们去尝试演一些革命题材的剧,对于他们来讲意义非常深刻,同时中国的戏剧也需要大学生们来鼎力地支持,我们的戏剧事业才有望继续宏扬下去!”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董健先生说:“今天晚上的这个演出既有艺术的演出,还有现实的宣誓。把现实的与叙事的结合在一起,非常有特色。这个戏演员这么多,能动员这么多的力量。非常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尽管你们的吐词有时不太清楚,表演上还比较幼稚一些,这是基本功的问题。但你们的表演热情,这恰是校园戏剧最宝贵的东西。现在社会上话剧不太景气,恐怕校园戏剧是一个重要重新焕发话剧生命力的场所。现在社会上有些戏剧,他们很有钱,政府也拨了款。他们拿了好多钱,外包装非常豪华,但内容没什么东西,非常贫乏。而你们恰恰是有精神追求的。”
著名剧作家刘川先生说:“看了这个戏啊,我觉得就是在回复一段历史,我忍不住热泪横流。我感觉到同学们最宝贵的就是演戏的热情和全心全意地投入。特别我觉得今天有一个我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么多新党员同志在这里宣誓。当时我就觉得,舞台上倒下了一批红岩的烈士,但是我们的接班人又起来了,又在茁壮地成长。今天的戏还有个特殊的意义,一个学校里面同学演戏并不是专业,没有什么人给他们钱,没有报酬,他们演得这样充满热情,把戏里的内涵充分地表达出来,我相信这个戏能感染很多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这是一部很好的教材,可以到各个学校去演出,尽量多演出。”
原江苏话剧团团长邹济潮先生说:“我是个老演员。我是含着眼泪看着你们谢幕的。很感谢同学们,很感谢两位导演。我今天又感受到了青春时期那股火热的激情!我认为如果青年人没有这样的青春,是很遗憾的,有了这样的青春,才是青年人,就会记住一辈子,就会使你们一辈子都忘不了它。我们也是从这样的年轻时代过来的,我们也有过我们的青春,就像你们今天表演的那些同志、那些先辈那样的青春。我们继承了他们的事业活下来了,他们的事业今天我们又看到我们的年轻人又接过来啦!所以我今天晚上看了这场戏之后,的的确确感觉到很激动,你们比我们行啊,我们年轻时候没有演得你们这样好。你们比我们年轻的时候演得好得多啦。”
江苏话剧院院长高英女士说:“今天晚上的这场演出,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同学们在舞台上充满激情,充满热情,真诚的投入。虽然同学们的表演还很稚嫩,跟话剧表演专业的演员是不能够同比的,但是我觉得你们今天晚上演出的最大长处,也是你们最大的优点,就是用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最最朴实的表演打动了我。特别是剧中很多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你们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受角色,感受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发生的规定情境。你们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了在座的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幕后的两位导演,为这部戏付出的巨大努力,真的很不容易。这部戏是个群戏,这么众多的角色,演员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势,小到一句台词,一个感觉,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我都能够感受到导演幕后所付出的巨大的心血,真的非常非常的不容易。我觉得今晚的演出非常非常成功。南林大“水杉”剧社四年前和我们话剧院结成了共建单位。南林大校领导长期以来对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素质,艺术修养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据我了解,南林大每年都举办很多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水杉”剧社成立四年以来,上演了很多话剧。上演期间也不断地邀请话剧院的演员来观看演出,每一次观看演出我都有新的感受。校领导确实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从事话剧表演专业的人来说,我也是很受感动,你们反过来为我们做了件好事,为普及话剧,为话剧走进校园,确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话剧爱好者,我代表话剧院向南林大的领导表示感谢!”
原江苏话剧团艺委会主任张毅然先生说:“今天晚上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感谢同学们对话剧事业的这份执着和热情。感谢你们今天辛勤的劳动,给了我很多的回忆、很多的信心。同时,也使我对现在话剧事业不景气的混沌迷茫认识澄清了。也更清晰了怎么来把我们心中所爱的话剧艺术来发扬光大!”
南京艺术学院演艺学院表演系系主任郝光老师说:“我是演员出身,很注意感受观众给我的刺激。演出中,我感受到当你们有华采篇章的时候,观众们的掌声是由衷的。我也想借用你们的话来做一个回答:你们是被感动的,年轻的有志向的有抱负的,将来也会走向成功道路的新一代的年轻人!你们在好导演好编剧好的创作集体的支撑下,你们感染了我们先辈的精神,你们感受到了这种热血,并把这种热血通过你们的激情带给了我们!我今天只能说:不会忘记,我将永远不会忘记!”
南京艺术学院演艺学院表演系系副主任张九妹老师说:“我看业余的演出不太多,可今天晚上真是没想到,真是非常非常激动!我现在从演员的岗位已经转到教学岗位上了。周特生导演和田野老师是我们的导师,和我们年轻时候的偶像,他们用这样的热情和这样的精神,给林大的同学排出这么一台让我感动的戏,我深深地知道我们的导演是多么的不易,把这么多没演过戏的同学雕琢到这样的程度,塑造的人物这么鲜活,而且很多同学表演得这么有热情这么激动,真是我意料之外的,所以我想这是导演和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谢谢你们!”
2004.第4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组委会杨乾武老师说:“我觉得心里很感动。我在同学们身上,看到了一种戏剧精神。不为钱不为名不为利,不为任何功利的东西,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热爱,发自于内心的感动和激情,再投身于这个演出,这个当今戏剧界最缺乏的戏剧精神,恰恰在同学们身上体现出来了。”
余世袁校长说:“今天晚上的演出是成功的。我们看到的所有的演员他们不是在演戏,他们是用他们的心在说话,他们都流眼泪了。我们台下的观众都深深地受到感动,我们之所以受到感动,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话剧是个革命教育的好素材,也不仅仅以为这台话剧凝结了这么多人的辛勤劳动。我们之所以受到感动,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看到当代的大学生他们的血管里奔腾的仍然是中华民族最优秀子孙的热血。现在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世界为之震惊,但是发展中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还有很多的问题,发展的环境比较严峻,我们任重而道远,在这个时候,年轻的一代没有理由安于现状,没有理由贪图享受,也没有理由不思进取。在你们的手上在今后二十年要实现国民经济总量翻两翻,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勇气,需要理想,需要热情,也需要热血。通过这个话剧的演出,我们看到今后在我们手上完全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这一点是我们中华民族成功的希望,也是你们这一代大学生今后为国家做出的应有的贡献。感谢你们为我们奉献了非常好的节目,感谢两位老师的指导!祝“水杉”剧社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晋京参演:打动北京观众
引起媒体关注
《热血》在南京的成功献演,引起了“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组委会的高度重视。
2000年开办的“中国大学生戏剧节”,是集中展示高校戏剧作品演出的全国性重大活动。戏剧节以支持并促进大学生戏剧创作和演出,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拓宽艺术视野,培育戏剧文化市场,宏扬中国戏剧文化为宗旨。对参演节目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组委会有关人员来宁观看了《热血》一句的演出后,当即力邀《热血》进京参加“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并将该剧指定为闭幕式献演剧目。
接到去北京演出的通知之后,师生们心情异常激动,同时又觉得肩上的担子更加重了。为了能让《热血》更上一层楼,并且在北京成功演出,师生们放弃暑假的休息,对《热血》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加工排练。
8月的南京高温不降,作为排练场的地下室密不透风,虽然临时放置了冰块、安装了电扇,但室内温度仍然高达三十六、七度。排练中,好几个体质弱的演员都中暑晕倒。但全体演员没有因此畏惧,指导老师也没有因此降低要求,大家都以一种对先烈崇敬、对艺术负责的信念坚持着。经过半个月的强化排练,《热血》有了长足的提高,只等进京接受观众和专家的检验。
8月20号,《热血》剧组一行近50人和一辆装运舞美、灯光、音响的集装箱货车,同时抵达北京。据组委会介绍,《热血》剧组是本届大学生戏剧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装备最专业的团队。经过几个小时的休息之后,师生们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排练当中。装景、对光、走台,一直忙碌到凌晨一点多钟。
8月21、22日,《热血》在北京“北剧场”连演两场。在演出后的座谈中,观众和专家对演出给予了一致好评。
北剧场经理、制作人袁鸿说:看了演出后我心情非常激动。我是重庆人,我曾经上过的中学就在烈士陵园附近,离渣滓洞白公馆非常的近。在座的年轻人很多对那段历史已经淡忘了,我自己也是在工作之后才重温那段历史。感谢南京林业大学的演出,让我们在烦杂的现代生活当中重温历史。也非常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热情观众;在座的很多面孔都是在这次戏剧节熟悉起来,我们离不开你们的支持,真的谢谢你们!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吕浩材说:我们大学生戏剧节已经办了好几届了,我个人觉得一届比一届好。今天的节目令我感动。演员的精神很饱满。你们是用自己的热诚来演《热血》,我相信你们今后的生活也是热血沸腾的。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的感受。为了民族的解放,很多烈士牺牲了,而我们今天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我们要珍惜今天,建设好明天,谢谢大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著名专家田本相说:非常感谢同学们这次演出。在几届大学生戏剧节的戏剧当中,这个戏是非常有分量的。校园戏剧对大学生的艺术熏陶是很重要的,但是用这样的形式自我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不能离开过去,忘记过去就是一种背叛。今天特别需要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我们今天也是另外形式的一种战斗,我们的责任比前辈并不轻松。我认为校园戏剧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北剧场经理、制作人袁鸿说:今天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你们的戏让我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先锋,什么是真正的前卫。如果说50年前为我们开拓历史的先锋是真正的先锋,而今天做这个事情的,能做这样的戏剧才是真正的先锋。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现在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戏剧,也许有人说今天还做这样题材的戏很可笑。但是,当我们真的陷入一个危机中的时候,真的在物质漩涡中挣扎的时候,真正可笑的可能是漠视那段历史的那些人。他们在做着谁也看不懂的作品,他们以为这些是先锋的、前卫的。他们真的令我遗憾和可惜。我个人为现在文艺流派充斥各种怪诞的东西感到遗憾和可笑,而我觉得你们才是先锋。我们大学生戏剧节选择你们的戏作为闭幕演出,并非是要向主流和官方靠近,学校花这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来做这个事情真的是很不讨好的。现在的青年是我行我素的,很多人觉得这段历史已经陈旧了,已经厌弃了。但是我们现在真的不能厌弃这段历史。因为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更为关键的时候。年轻的朋友面对人生的时候,抉择要比以前更慎重。我觉得选择戏剧,选择人生都要有特别良好的态度,我今天有点语重心长,但是我是真的抑制不住我看戏的激动。
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徐世丕说:感谢南京林业大学将这个红色经典生动感人地呈现给我们,今晚是闭幕演出,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你们献给观众的是当代青年对革命青年的历史的展现,这个意义不一般。共和国是那一代人的鲜血和生命建立起来的。这些革命先烈的水晶般的性格,和我们今天人的内心世界是不能比较的。在革命先烈的行为面前每个人都会受到震撼。我也是四川人,1967年我在重庆,在沙坪坝用了三天的时间,天天跑歌乐山,抄革命烈士的诗歌,现在还保存着。我现在翻看得时候还觉得,那些人的人格魅力,甘愿为人民牺牲一切的精神,永远感动人,感动着我们中华民族。
大学生戏剧节志愿者郭静说:看了你们的演出我觉得我们所做的事情真是有意义的。我看了今天的戏,很激动,哭了几次,直到现在还想哭。这是我喜欢上话剧这么多年最喜欢的戏。大学生戏剧节应该有这样的戏。在大学生戏剧节中,很多人在追求话剧艺术的创新、要做得专业。我觉得这不是大学生戏剧节应该追求的最重要的东西。大学生戏剧节应该体现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风貌,就像这样的戏。我非常激动。很多观众看了好几遍。像这位中戏导演系的学生,昨天已经来看过了。她肯定看过很多好戏,但是昨天她来看了,今天又来看了。我觉得最后观众的掌声都是很真诚的掌声。现在像这样的戏真的是太少了,谢谢你们!
西安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员、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成教班学员李 岚说:我首先向导演表示感谢,辛苦了。我个人有点挑剔。对大学生戏剧节来说,我也是很挑剔的。但是今天这个戏,我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这是我最感动的一出戏,尤其是这是一出大学生戏剧。这些弘扬文化精神的戏,难能可贵。我觉得现在的社会真的很难说,很难评价,个人很难扭转很多情况。这个戏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好好地做人。我现在转行学导演,我会在我将来的作品中,从你们身上和先烈身上吸取好的东西,呈现出我的责任感。我觉得这就是爱国。从你们的作品中,我真正了解到南京林业大学同学比专业演员有更多的真诚,我觉得专业演员应该来像你们学习这种精神。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宋宝珍说:祝贺同学们演出成功。我是21岁7月1号那一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我永远记得那一天。号。我的入党道路很曲折,差点被有关系的人挤掉。我们党的历程也充满了艰难曲折和英勇牺牲。我觉得你是选择投机作党员为自己捞好处,还是选择为我们的民族事业奋斗牺牲,这是衡量假党员和真党员的分水岭。今天同学们演的非常真挚、真实。渣滓洞里的苦难是常人无法忍受的,但是江姐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我想年轻的观众应该从先烈身上吸收先烈的精神遗产,难道面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诱惑比面对死亡更难吗?有时候屈辱的活、苟且的活比选择死亡更容易,但是他的精神就都改变了。我相信,真正的公产党员知道怎样去做一个大写的人。
北京市剧协秘书长杨乾武说:我是第二次看这个戏。在南京第一次看戏的时候,我们就决定一定要把这个戏请到北京去,在闭幕式上演。这是我们大学生戏剧节最需要的一个戏。当今这个时代,在大众文化要垄断当今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时候,大学生对待我的历史、传统、我们的文化的那种态度是最要紧的。因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我们的身份认同就来自我们的民族文化,。别的我们认同什么呢?在经济上我们的生活并不比美国人差多少,尽管现在还有些差距,我相信我们的经济发展经过用三五十年的时间能够赶得上去,但是我们的文化呢?精神在哪?我们要到我们的文化与历史当中去寻找。
北剧场经理、制作人袁鸿说:近年来大学生做戏,做很多所谓实验先锋的戏,现在还有人在纪念我们的革命历史,怀念那些为我们今天的生活牺牲掉的先辈,这是难能可贵的。现在年轻人有很多困惑,面对很多诱惑,包括我自己可能每天都在困惑和摇摆中,很难有平静的心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看了这个戏也很让我更坚定、要更质朴地做人。这是一种回归,人生的问题不能直接用戏剧做答,但在剧场里用戏剧这种方式交流,应该是最人性的、最直接的。
北京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苏京平说:祝贺演出的成功。这是大学生戏剧节为共和国诞生55周年献出的厚重礼物。激情属于我们的前辈,也属于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我相信这种燃烧的激情会使我们更具有活力。田野老师对后辈的期望,使我们感到更多的生命力量。大学生戏剧节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有口皆碑。而今天的演出给了我一个惊喜。我们的大学生让我们看到了思想的灵魂的展现。我相信日后大学生为戏剧付出的努力,永远会有回报。大学生戏剧永远会有更新的东西出现。“美酒饮至微醉处,好花看到半开时”,大学生戏剧演出永远处在“微醉的、半开的”状态,所以永远有热情的、纯粹的魅力,这种魅力会使我们的生命更长久。
安徽剧协秘书长说:谢谢田野老师。你在传递着信仰艺术的火炬。他们表演非常真实。我真的想扑上去拥抱你们,话剧永远应该是真实的,真实就能打动人。我不计较他们在技术上的缺陷,他们在用热血感染观众。你们在触摸历史,触摸先烈的血,也在触摸你们自己。也许你一辈子不会再演戏了,但你们会永远记得你们曾经演过这出戏。我们省有很多孩子来找我说我们要参加大学生戏剧节。但是学校跟我们说你们要拿文件来,我说我可以给你们开文件,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能够把我们剧协的文件转换成教委的文件,能让老师支持他们。我觉得能不能通过渠道请团中央的领导,请国家教委的领导来看一看这样的戏,通过什么渠道呼吁一下。我们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天下,就是因为当年我们的有一支非常坚定的学生队伍。话剧在以前大学生生活中都是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都是看了戏走向革命生涯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非常重要。还有就是这样的戏能不能通过共青团的渠道或国家教委的渠道到附近的省市去巡演,让他们去影响那些青年,感受先烈的热血。
北剧场经理、制作人袁鸿说:今年安徽水利水电大学就来了一出戏,非常好,你们继续支持就可以了。我们也希望教委或团中央能支持戏剧,但首先还是要靠自己努力。戏剧就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民间是最重要的。有剧协、文联这样的支持,有学校的支持、有专业的老师支持会更好,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靠自己努力,我们不去要求太多。我觉得大学生戏剧除了自我的表达,对艺术的思考,有时候戏剧真的是,戏剧要对民族对社会有所担当。我很赞同赖声川先生的一句话:“有时候戏剧是要起到社会论坛功能的”,选择戏剧,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这是很重要的。
一名来自广东的观众说:我看了很多天大学生戏剧,我很感谢你们。前几天我看的戏很多都是风花雪月的、或者很新的元素,很多青年人都在追求自我的实现,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革命先烈是如何为我们的幸福牺牲自己。你们的戏让我了解了历史,我希望这个戏一直演下去,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我们的根,我们的本。
《热血》在北京的演出还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记者纷纷撰文报道该剧的演出:
《第四届大学生戏剧节8月开幕》
《大学生戏剧节好戏不断》
《大学生戏剧节在〈热血〉中闭幕》
世界商业评论
《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6日在北剧场拉开帷幕》
《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精彩纷呈》
《大学生戏剧节圆满落幕》
《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在京开幕》
精品购物指南
《大学生戏剧节一戏一人生 在青葱岁月里体验》
北京娱乐信报
《第四届大学生戏剧节8月开幕》
北京青年报
《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闭幕 〈热血〉另眼解读〈红岩〉》
《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精彩纷呈》
《田汉七旬之女倾情执导 南林大学生话剧〈热血〉全国获奖》
《南林大校园剧赴京献演遇上“拦路虎” 一腔〈热血〉资金短缺难“沸腾”》
《南林大学生革命题材话剧将进京 田汉之女〈热血〉沸腾》
《〈我们愿把牢底坐穿〉曲作者已88岁高龄 周特生隐居南京半世纪》
《37名演员渣滓洞体验生活 南京大学生〈热血〉解读〈红岩〉》
《青春在坚持和遗憾中弥漫淡淡忧伤 ―― 观2004大学生戏剧节有感》
中国文化报
《追寻E时代里的热血》
江苏文化报
《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在“热血”中闭幕 水杉剧社赴京参演大获成功》
《如何对待大学生戏剧节》
2004年第02期P57 《校园戏剧的新葩 ―― &热血&》
2004年10月号P26 《&热血&,穿越四代人的红色激情》
中央电视台3套《走进幕后》栏目、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日子》栏目,对《热血》的演出也做了专题报道,
由于演出的成功,《热血》荣获了“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组织奖。
中共南京林业大学委员会宣传部唐旭部长,也专门提笔写下了题为《小小话剧社写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章》的专稿。
文章说: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水杉剧社是我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精心打造的学生话剧社。该剧社是一个以排演革命传统题材和现实题材为主的学生话剧社。剧社虽小,但立意深、起点高、作用大、影响广。自创建以来,剧社通过精心排演寓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为一体的话剧和小品,教育、感染和影响学生,取得了显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成为了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张亮丽名片。
话剧是舞台综合艺术,是语言表演艺术,是高雅艺术,能够吸引和熏陶学生。话剧的强大教育功能可以教育和感染学生,话剧符合大学生这个群体的鉴赏实际,贴近大学生们的思维特点,符合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的内在精神文化需求。这就是我校创办并精心建设大学生话剧社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
我校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客观上相对缺乏艺术的专门人才和硬件条件,若建设其他艺术项目,很难做成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的精品,很难发挥文化精品强大的辐射、渗透功能和品牌效应,而话剧更注重内涵,更注重语言表演,更注重演员情感的投入和真情的演绎,是我校可以通过努力打造出精品并实现突破的项目。
水杉剧社不是一个专业的艺术团体,但一直有着专业的艺术追求和专业的艺术水准。在排演剧目题材的选择、专业指导教师的聘请、学生演员的挑选培养、日常排练和演出的质量把关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和起点。学校专门聘请了田汉之女田野老师、《霓虹灯下的哨兵》主要演员张乃霞等一批著名表演艺术家担任剧社的艺术指导,并与专业话剧艺术团体江苏人民艺术剧院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寻求多方面的支持。每年都按照优中选精的原则,挑选吸收热爱表演艺术并具有较高素质的学生。此外,为了保证剧社的正常运行,学校拨出专门经费予以支持,并辟出专门场地解决排练和演出问题。校领导还十分关心剧社的建设和剧社学生的健康成长,剧社演出校领导几乎每场必看,并经常深入排演现场,看望慰问剧社学生,给予剧社学生很大的精神鼓励。学校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足够支持,给水杉剧社的建设和作用发挥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剧社创建以来,所排演的剧目都有着很好的题材、都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旋律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剧目并生动地予以展现,使剧社的演出,始终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在剧社学生专业素养的训练方面,学校充分发挥专业指导老师的作用,并按照专业要求,从语言、形体、角色塑造等多角度严格训练剧社学生,不断提高剧社学生的表演技能;在提高剧社演出的质量方面,学校首先从剧社的日常排练等基础工作抓起,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学生课余时间,按照专业艺术团体的排练程序,集中进行剧目的编排,并经常安排剧社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帮助他们加深对剧本的理解,增强他们对角色的把握能力。此外,学校还十分重视演出这个关键环节。无论是演出的服装、道具、灯光、音响,还是舞美的设计、演员的化装、演出的程序,也都有着专业的要求和规范。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了剧社演出的质量,使剧社这个文化精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水杉剧社创办至今不到五年,剧社的演出还略现稚嫩,演员的表演还稍欠娴熟,但承载着深刻思想教育内涵的小小剧社,却通过大学生们的真情演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春风化雨般吸引、感染和影响着广大学生。通过精心运作大学生话剧社,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我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具体举措,是学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与具体落实间架起的一道桥梁。实践表明,小小话剧社,抢占了大学生思想教育高地,在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小小话剧社,写足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
历经《热血》的排演,使我们拥有了一段难忘的受教育被感动的人生经历。在感动之余,我们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肤浅、浮躁、现实而不易被打动吗?话剧《热血》的排演说明,以前我们看年轻人的眼光可能是有所偏颇的。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并不是没有激情、并不是拒绝传统。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他们以真善美的引导,让他们有发自内心的感动。
2005年10月,南京林业大学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大型文艺晚会《这就是我的南林》,演出《热血.烈火中永生》片段;
2006年9月,南京林业大学廉政文化建设论坛专题文艺晚会《永葆清廉旗更红》,演出《热血.烈火中永生》片段。
清风吹得落花香,何人来尝?
明月照我向前方,何处是故乡?
风雪路上少年郎,找我梦想。
是谁月下正梳妆,让我回头望?
来共我梦一场醉一场舞飞扬,
与你喜也好悲也好永不忘。
痴痴笑笑何来惆怅,天地任悠扬!
&&&&永不言弃――拉丁舞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0-08-31 12:34
看到了 &真好.
☆━━━━&Iしovのyou━━━━━☆┓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o^*☆*^o^*☆*^o^*☆*^o^*☆*^o^&┃
&&&&&&&&&&&&&&&&☆
?假如真爱与忠诚尚存&&&必是残留于破碎的爱中
~~~让我气绝但别毁灭我-因为爱始终存在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宜话剧第一次骑摩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