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行的泉友看看这个,是银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的,这个是古代贵族家庭的头饰品,不知道是那个年代的,价值多少,谢谢大家

黄金:古代金银珍玩的价值
▲「这里是收藏品的聚集地」
每天为您提供以下精彩文化内容
金子、银子都是贵重金属,曾经在封建社会一直作为货币流通。皇家和有钱的商人都会采用金银去做首饰、用具。金碗、金杯、金梳等等都成为“成功人士”的用具。在马上要进行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上,有一批金银珍玩将要拍卖,小四现在就来介绍几件。
清乾隆二十五年 乾隆御制祈福金钱
尺寸:盒长20.5cm;宽13.8cm;高9cm;总重4669g;钱币直径4.58cm;厚0.42cm;总重913g
估价:RMB 3,000,000-6,000,000
这一共一盒两层十二枚祈福金钱,真的是金子的的方孔圆钱,十二枚钱币正背分别錾刻高浮雕“天下太平、长治久安、政通人和、和风甘雨、国泰民安、光明正大、受天之禄、福祚绵长、寿富康宁、吉祥安康、紫气东来、万寿无疆”满、汉文四字吉语,暗八仙吉祥图样点缀其间,钱币边廓祥云纹整齐排列为饰,钱轮侧边钤有“乾隆二十五年 圆明园 九洲清晏”字样,另侧则阴刻计重。钱样枚枚精致,雕工精湛。
装十二枚祈福金钱是银盒,长方形,盒有盖,分上下两层,十二枚赏赐钱币分两组置于盒内上下两层,每枚钱币上又覆穹顶型盖,盖沿排列祥云纹,内里鱼子纹铺地,上均錾高浮雕福、寿及花卉纹样,暗寓多子多福、花开富贵之意,盒盖及上下层子母口相嵌而接,盒外周身饰高浮雕绕枝莲纹饰,枝叶相连,曼妙相携,鎏金“九洲清晏”四字团簇居盖中央。盒底矮圈足,内光素,底钤鎏金“乾隆年制”四字。“九洲清晏”是圆明园一处寝宫,此套宫钱应是专为“九洲清晏”打造。金钱放置的内槽,可谓独具匠心,钱内穿处的凸起按下可旋转钱槽底部,旋转后槽底上凸,将金钱顶出,而向相反方向旋转,金钱则被锁于槽内,配上钱盖,严丝合缝,精妙至极。
清乾隆 团寿纹“乾隆御用”金碗
尺寸高9cm;口径16.8cm;重1035g
估价RMB 2,300,000-5,000,000
金质,碗内光素平洁,卷沿大敞口、微束颈、鼓腹、收底、高圈足;外壁满铺炸珠饰,颈上金丝勾出回形纹,大腹上绕枝纹环抱四大团“寿”,碗底依然炸珠饰铺地,中央转太极莲花图,外圈花瓣中圈出“乾隆御用”四字。整器精致不失大气,现皇家之派,也显精巧匠心,不可多得之藏品。
金银器在清代宫廷生活中非常重要,就像小四开篇说的,不过清朝更是将金银器应用涵盖了祭祀、礼仪、起居等等各个方面。清乾隆宫廷时期金银器线条流畅、造型优美,与以往的金银器相比,乾隆时代的金银器器形趋于大型化。由于国力强盛,在具体制作工艺方面往往体现出不惜工不惜料的特色。特别是炸珠工艺,我国古代也称为金粟。是把黄金制成极小的金珠,再通过焊接排列称为图案的工艺。
这件炸珠团寿纹“乾隆御用”金碗,碗身密布难以计数的金珠,结合掐丝工艺,在碗身上组成寿字纹样。碗底用同样手法组成“乾隆御用”四字和太极图。由于金珠的反光,整器显得宝光四溢、雍容奢华、细腻精工,是一件难得的宫廷道教艺术品。
明宣德 金质龙纹高足杯
尺寸:高11.8cm;口径11cm;重470g
估价:RMB1,800,000-3,000,000
金瓯,即金质盆或杯,比喻疆土之完固。宋代曾觌曾作《壶中天慢》中末句“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以金瓯喻满月,暗指国土完整。故历代帝王皆铸金瓯,取其牢固完整,不易损缺之意,以祈江山稳固,天下太平。
这件明宣德龙纹高足金瓯,上碗下足,器形为高足杯式,品格极高。金银高足杯最早出现于唐代,带有强烈的西域风格。而自元代蒙古入主中原后,奔马烈酒,浓烈的草原文化逐渐渗透入生活之中。高足杯,上为碗形,下为高柄,可平置,亦方便持握,且满足蒙古贵族大碗豪饮的方式,它便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器物造型,故又被称为“把杯”或“马上杯”。明清时期,由于高足显得优雅而恭敬,故此种器形多被用于祭祀或供佛,祭祀则为“高足杯”,供佛则为“净水杯”。明《三才图会o器物卷》中所绘,将上碗下高足之器,归之为瓯。
宣德高足金杯,造型承袭元代特点。碗饰双龙戏珠,一张口昂首向前,一闭口顾首向后,中隔火珠,焰气高耸,双龙周身火焰、云气满布,五爪尖利。碗内底部中心錾刻与外部风格一致的团身单龙纹。此三处为明永宣时期典型官造龙纹,气势磅礴,不怒自威,与同时期瓷器中高足杯上的龙纹互为印证。
纹饰立体高耸,以模具为基础,锤鍱成形,毛雕修细纹,外部纹饰与杯体内壁中空,使碗部器形浑圆饱满。高足环饰海水江崖。足底有封,与佛像制作方式相似。錾刻“宣德六年九月内造 九成色金重十二两一钱银作局”。
明代是中国黄金制造史上的鼎盛时期,但它顺沿前朝法度,限制庶民用金,对金银矿的开采、熔炼实行严格管控。而内廷的银作局却大量打造金银器饰,以供皇室成员享用,从《明宣宗宫中行乐图卷》中便可得见。永宣时期的金器以日常生活用品和首饰为主,工艺风格承袭前代并有所发展。此间多使用拉丝、累丝、锤鍱、錾刻、焊接等技艺,然而由于清代皇室大量销镕明朝金器打造本朝用器等原因,明代皇家金器如今已经难得一见。
明 金质浮雕飞廉盖罐
尺寸高12cm;口径9.3cm;总重616g
估价RMB 800,000-1,600,000
飞廉,也称蜚廉,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文献称飞廉是鸟身鹿头或者鸟头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为飞廉。商纣王时期,飞廉是商朝重臣,飞廉恶来父子俩都是后来秦国国君的先祖。《水经注》称飞廉以善于行走而为纣王效力,周武王击败了纣王,飞廉殉国自杀,天帝为他的忠诚感动,用石棺掩埋他,并使他成为风神。
这个浮雕飞廉盖罐金胎锤击成型,然后模冲纹印,錾刻细部。整个工艺中运用了浇铸、锤揲、焊接、切割、抛光等工艺。整体工艺繁琐、制图新颖、刀工简洁有力、抛光打磨精细入微。整体金罐的金色赤红,光色照人。盖罐造型端庄,短颈,形状低矮、重心很低,给人以瓷实、稳重的厚重感。罐身上锤铁出花卉纹和飞廉猛兽,展翅欲飞的飞廉猛兽与造型生动的花卉搭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耳目一新又庄严华贵之感,并配有与罐体相同工艺嵌宝技法的花卉托宝珠钮盖,。
此金罐錾刻的双翼神兽形象,与文献记载的飞廉具体形象差异较大,但其在本质上符合飞廉之“生双翼的鸟兽合体形象”的基本特征。而且,也符合考古资料中常见的飞廉基本形象,即兽首鸟身,头部形式多样。两双翼神兽均为凤尾鸟身,头部马首形象,一为不知名兽首独角形象,其整体形象与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鎏金线刻飞廉纹银盒”和“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上的飞廉形象的风格相似,符合唐代飞廉的兽头、鸟身、大尾、大多有角的基本形象。
清 银质烧蓝百宝嵌龙腾四海双层佛龛
尺寸高62cm;宽24cm
估价RMB 600,000-1,200,000
前面介绍的都是金子制品,这次的佛龛是银质烧蓝,佛龛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屋顶为单檐歇山式殿顶,殿顶的主脊两端为螭吻,屋顶排列整齐的瓦片,由手工雕琢而成。屋顶的四角檐脊之上是四条向外飞翔姿态的飞龙。龙嘴下装饰风铃。屋檐由斗拱支撑,之上有雕梁画栋、四龙盘柱等装饰。下层佛龛为主龛,供奉主尊佛像,佛龛正面门劵两侧有两条腾龙戏珠,四柱有蛟龙盘绕,围栏伫立四周。屋檐的瓦当上镶嵌珊瑚。佛龛的基座为须弥山式底座,底座纹饰分别为两组宝珠纹和莲瓣纹、雄狮法轮纹和佛家八宝纹。须弥座最下层为卷草纹装饰的四只狮面短足。螭吻又叫鱼龙,鱼和龙的结合体,是古代传说龙生九子之一。九子中,螭吻被认为是来源于印度佛教。相传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羯鱼随佛教传入后变化而来,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烧蓝是我国传统的首饰工艺之一,由于这种“蓝”只能烧制在银器表面,因此也称为“烧银蓝”。银"作为贵金属具有贵重和坚固性,而珐琅釉料晶莹、光滑极具装饰性,同时也具有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作为宫廷陈设用品,它能为宫殿增添色彩,作为皇家生活用具,更能体现出封建皇帝的尊贵地位。这类工艺多用来制作盒、罐、瓶或是小型摆件,制品可以根据需要镶以玛瑙、松石等做装饰。" 此件拍品体量巨大、工艺繁琐、造型丰富、耗资巨大。属于烧蓝工艺中最繁琐、最耗资的一类。
清 金质仙桃形嵌碧玺蝶恋花纹首饰盒
尺寸长9.5cm;宽8.6cm;重538g
估价RMB 300,000-600,000
首饰盒是封建社会女性常用的器物,这件寿桃型金质首饰盒,盒盖与盒身以铰链相接,一端可掀起,盖上镂空花叶纹饰,中央嵌仙桃形粉色碧玺石、也有绿色珐琅彩饰叶,外圈嵌一周多色碧玺宝石;盒分两层,上层掀盖可见,下层由两旋轴固定,可左右旋出,盒内皆光素,近可鉴人;盒外壁以回形纹分隔层,上层錾出蝶恋花纹样、下层錾枝蔓相连花海图饰;盒底平素,阴刻出‘京平重十四两二钱’字样,并钤有“宝华”印。
清乾隆 银质养老牌
尺寸高13.85cm;宽8.23cm;厚5.53cm;重349g
估价RMB 250,000-500,000
这块银质养老牌,其正面铸有楷书“太上皇帝 御赐养老”八字,四周配以二龙戏珠纹和山水云纹。背面手工阴刻“丙辰年 皇极殿千叟宴 重十两”。此品造型规整、比例匀称,布局合理,铸造精美,刻法娴熟,为一体铸造而成。是件不可多得、珍贵稀有的精品。乾隆银制养老牌在历史上一共发放过两次,一次是乾隆五十年,一次是嘉庆元年(宫殿名称分为为“皇极殿”实心铸造,“太极殿”空心锤蝶)。嘉庆元年时逢丙辰,太上皇帝乾隆在皇极殿大宴全国各地数千老人,按年龄不同向老人发放养老银牌,此类银牌多数被化成小块花掉了,所以存世罕见。
明 缠枝叶花卉纹金梳
尺寸:长12.5cm;重90.7g
估价:RMB220,000-300,000
这件金质的梳子,梳背为虹桥式装饰带,与梳篦部分为一体,整体系金片打制而成,连珠纹组成边框,主纹饰为缠枝卷草,弯拱处为两个颈带项圈对舞的童子及两只对飞的禽鸟。宋代金银打制的数量不是很多,更多的是梳背与梳篦质地不同而分别制作,然后套合一起,此件梳背与梳篦同样采用纯金作为材质。
清 银质浮雕凤穿牡丹大型赏瓶 (一对)
尺寸高51cm;底部直径13cm
估价RMB 220,000-440,000
这对银质对瓶,主体采用手工锤叠而成,盖子顶部以翘首期盼、身姿灵动的狮子充当盖纽,盖子主体图案为缠枝花卉,底边一周莲瓣纹。瓶身颈部挺直,图案由一圈西番莲花卉构成。肩部到底部纹饰依次为大莲瓣纹、四季花卉纹、大型浅浮雕凤穿牡丹纹、花卉纹和蕉叶纹。此对瓶造型古朴、线条流畅、比例合理、刻工娴熟、品相完整、体型硕大,可作为装饰厅堂之物。
清中晚期 金质累丝头面首饰 (一组十二只)
尺寸:尺寸不一;总重205.6g
估价:RMB120,000-240,000
簪钗纹样仿肖草虫花鸟之形,又叫做象生,或仿生。原是两宋以来的传统做法,明代又发展出细巧的草虫簪,如蝴蝶、蜻蜓、蚱蜢、蝉、虾,等等。清代簪钗以“象生”为多,蝴蝶、蜻蜓、花鸟也是最常取用的一类。与明代流行的金镶玉金镶宝不同,清代更喜欢用米珠、珊瑚米珠又或金银点翠为草虫造型,即便宝石镶嵌,也采取了更为灵巧的制作方式。使得金饰品显得更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动态感更强、比例更协调,造型更为生动。
这套金质的首饰均以累丝工艺制成,形态多为花卉、彩蝶、雀鸟为主。此十二件为当时富贵人家家中闺女出嫁时的一套头饰陪嫁,又称插戴。十二件一组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都如饰品一般富贵华美,显得生活富足,并以一套出现实属难得。
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金银是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锤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自从人类发现、认识了金银之后,就将其加工成为各种金银制品。不知道小四介绍这几件中,有几件你会喜欢呢?
6月20日海选鉴宝公告
时间:6月20日14:00-18:00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6号中央电视台(央视鉴宝栏目)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古埃及首饰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古埃及首饰
埃及,一个充满神秘和诱惑的国度,一条流淌着埃及千年的文明。每一个手镯、戒指、项圈都仿佛在述说一段传奇的历史。从古埃及文明的遗物来说,首饰在古埃及人中使用相当广泛。社会上的各个阶层,上至法老,下到平民,生者死者,人人都佩戴首饰,甚至连神兽也不例外。
古埃及首饰简介
古埃及首饰是古埃及历史的承载,是古埃及文明的精髓,它是贵族的、文化的、更是艺术的。虽然世隔千年,它的魅力依然不减,就像陈年的美酒香气反而愈加浓郁。古埃及首饰色彩艳丽,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杰出的、令人惊叹的首饰加工水平及设计师非凡的创造力。金色是埃及首饰最主要的颜色,如同耸立在埃及广漠大地上的金字塔一样,让人感到皇族的奢华高贵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无上权威。
古埃及护身符
从古埃及文明的遗物看来,首饰的使用相当广泛。社会上的各个阶层,上至法老,下到平民,生者死者,人人都佩戴首饰,甚至连神兽也不例外。古埃及法老、贵族的首饰多用贵重金属和半宝石制成,那是当时人们喜爱的材料。埃及国内盛产黄金,白银则十分稀有,而金银合金较为耐用,故贵重金属主要指金银的合金。通常以石英砂为坯,再饰以玻璃状的碱性釉料,也可在石子上涂釉彩而成。[1]
古埃及首饰材料
古埃及法老、贵族的首饰多用贵重金属和半宝石制成,二者都是当时人们喜爱的材料。贵重金属主要指金银的合金,因为埃及国内盛产黄金,而白银则十分稀有,且金银合金较为耐用。
玛瑞特公主项链
半宝石是指介于宝石和石头之间的各种色彩斑斓的矿石,如绿长石、绿松石、、石榴石、、青金石等。平常百姓所戴的首饰一般用釉料制成,通常以石英砂为胎,再饰以玻璃状的碱性釉料,也可在石子上涂釉彩而成。
古埃及首饰色彩
古埃及的首饰色彩是激烈而热情的,就像调色盒中未经调和过的高纯度色彩。古埃及制作首饰的材料多具有仿天然色彩,取其蕴含的象征意义。金是太阳的颜色,而太阳是生命的源泉;银代表月亮,也是制造神像骨骼的材料;青金石仿似保护世人的深蓝色夜空,这种材料均从阿富汗运来;来自西奈半岛的绿松石和孔雀石象征尼罗河带来的生命之水,也可用利比亚沙漠的长石甚至绿色釉料代替;尼罗河东边沙漠出产的墨绿色碧玉像新鲜蔬菜的颜色,代表再生;红玉髓及红色碧玉的颜色像血,象征着生命。 这些也在古埃及《死亡之书》中有记载:深蓝象征夜空,绿色代表新生和复苏,红色象征血液、能量和生命。[1]
古埃及首饰
古埃及首饰种类及意义
古埃及首饰的种类主要有项饰、耳环、头冠、手镯、手链、指环、腰带、护身符及项饰平衡坠子等,制作精美、复杂,并带有特定含义。一件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的腰带,两个鱼形护身符,用以祈求佩戴者免被水淹。跪坐的人像是长寿之神———赫,他通常手持棕榈枝。
一件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年)的腰带,由、和珠饰组成,材料包括天然银金、银、光玉髓、紫晶、青金石、长石和玻璃等。贝壳中空,由银金制成,古埃及人认为贝壳与女性生殖器的形状相似,可起保护作用。两个以天然银金制成的中空护符,代表一束继承王位者的发式。
莎哈托的胸饰
两个鱼形护身符,用以祈求佩戴者免被水淹。跪坐的人像是长寿之神—赫,他通常手执棕榈枝。其余都是圆形珠子,包括中空的银金珠子和光玉髓、紫晶、青金石、绿色长石制成的珠子。这件腰带体现了古埃及人将珍贵金属与色彩艳丽的半宝石串连的爱好,代表着当时珠宝 佩饰工艺的高度成就。项饰平衡坠子是当胸前佩戴的项饰过重时,用以平衡其重量的坠子,常佩于背后两肩胛骨的中间。平衡坠子的基本形状像个钟摆,和项饰一起原为供奉天空之神哈托尔的女祭司们专用,后来所有贵族妇女都佩戴它,以示对神的尊敬。项饰象征着死后的复生和多子,而平衡坠子佩于背后则有庇佑之意。[1]
代表古埃及首饰最高成就的当然是的首饰,法老墓中曾随葬着大量精美无比的珍宝首饰,但历经多年的盗掘,大多流失殆尽。在为数不多的未被盗掘的法老墓中,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唐卡门墓的首饰最为有名。除上述实物外,古埃及雕像、浮雕及图画上人物所佩戴的首饰,也以其逼真的刻画,向今天的我们展示着这个古文明在首饰工艺上的辉煌成就。
古埃及首饰护身符
在埃及人看来,护身符及制成护身符形状的首饰是基本的装饰,尤其是死者必须的。
何露斯之眼护身符
当然,它也同样用于装饰活人的衣服。古埃及的护身符多达275种,护身符包括心形护身符、蜣螂护身符、杰德柱护身符及伊希斯的圣结等等。在古埃及人看来,每天迎着东方第一缕阳光从土里钻出来,它是太阳神的化身、也灵魂的代表,象征着复活和永生。在古埃及蜣螂曾被作为法老王位传递的象征。古埃及绘画和首饰中的蜣螂形造型,描绘为一种展开翅膀倒悬的姿态,也可能是捧着太阳的。古埃及人认为蜣螂共有30节的3对足,代表每月的30天,更认为这种甲虫推动粪球的动作是受到天空星球运转的启发,觉得它是一种懂得许多天文知识的神圣昆虫,所以也称它为“圣甲虫”。
古埃及首饰戒指
古时的戒指有多种用途,除了用于装饰外,还常用来在文书、信件上签盖印章。金属印章
古埃及戒指上刻有蜣螂
最早用于新王国时期,呈马镫形,但到了后王国期,一种新型的金属印章开始流行起来。 在所有出土的古埃及首饰中,最著名且经年代确认的是一枚蜣螂型印章金戒指,大约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制作的。戒指由纯金打造,上面刻着一只蜣螂,戒指后面刻有主人的名讳和“永生”的象形文字。古埃及人视蜣螂为死后再生和生命力的象征,于是在埋葬死者时,就将这枚戒指放在木乃伊的心脏部位。在古埃及第18王朝国王图坦卡门的陵墓中,这位国王的心脏部位也佩戴有蜣螂型的胸饰。而且据说在这位年轻国王的无名指上戴有蓝水晶戒指,中指上戴着金戒指。统治者希望能通过这些护身符使自己在进入死亡世界后获得新生,实现继续掌握权望。后来,蜣螂的形象也传播到了希腊,对欧洲的装饰风格也发生了影响。[1]
古埃及首饰手镯
金手镯也是古埃及人最喜欢佩戴的饰品之一,每一个埃及女子就算再穷
阿蒙内莫普的手镯
都至少要有一对金手镯,这不仅仅是财富的炫耀,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埃及的手镯一般都比较大,在当时,宽大的手镯才意味着时尚,Sit-Hathor-Ynnet公主的手镯就由37排绿宝石和光玉髓的珠子组成。
古埃及首饰耳坠
耳环在新王国时期之前进入埃及,一个世纪之内即盛行起来,连法老的耳朵也有了穿孔。耳环是埃及人最晚采用的首饰,无疑是受了其它文化的影响。
古埃及首饰项链
在埃及首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首饰还有紧扣领口的胸饰项链,样式有些类似中国服饰中的云肩。它通常是由圆柱形的珠子按照大小、颜色的顺序垂直排列用黄金间隔。
古埃及项链
在这些珠子的终端一般用黄金打造的半圆形或猎鹰头形作扣环。右图中这种风格的项链出现在公元前年的第四王朝期间,最初只允许皇族佩戴,象征权力和身份,后来成为当时男女都崇尚的流行样式贯穿古埃及的整个历史。[1]
古埃及首饰垂饰
争奇斗艳的,特别是由纯金锻造而成的饰品一度大为盛行。有由宝石镶嵌而成的玫瑰花瓣形、弯月形,还有些垂饰会浇铸上彩色珐琅,绘上鲜花图案,并刻有阿拉伯警句。
带有法老与真理女神图案的项饰
古埃及首饰腰带
由于埃及服装的缘故,腰带也成为古埃及人必不可少的服饰。埃及人相信,贝壳形似女性的性器官,因此贝壳或贝壳形护身符作为腰带的一部分,佩戴在女性腹部,能保护女性不受侵犯。
古埃及腰带
古埃及首饰出土首饰
古埃及首饰玛瑞特公主的项链
年代:中王国   出土地点:达舒尔
这条项链是玛瑞特公主随葬品当中的一个,大量珠宝从她位于达舒尔的墓出土。玛瑞特是谢索斯特斯三世的女儿。出土的墓葬品除了项链、腰带、脚镯等首饰品以外,还有第十二王朝暑期王室里的贵妇人们所珍视的器物。 眼前的这条项链由两串紫水晶做成的珠子并排相链而成。紫水晶珠子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夹串着黄金珠子,项链的两端各有一个
玛瑞特公主的项链
雕刻着编织图案的黄金节扣。两只金脚爪面对面地挂在一金环下,它们吊在项链上起到护身符的作用。在古代埃及,金脚爪象征着女性的生育能力。[2]
古埃及首饰阿蒙内莫普的手镯
阿蒙内莫普的手镯
材料:金、青金石、玛瑙、绿长石   尺寸:高6.9厘米   年代:第21王朝   出土地点:塔尼斯
这些在塔尼斯出土的王室珍宝代表了当时杰出的、令人惊叹的首饰加工水平及设计师非凡的创造力。这只金手镯镶嵌有青金石、玛瑙和绿长石。手镯的设计非常的多样化,在两端各有一涂有油彩的半圆柱体绞扣,当手镯合上时,其中带有插针的绞扣可以紧紧地咬合住另一端。手镯上雕刻有带有象征意义的蜣螂。蜣螂之前,镶嵌有太阳盘,一旁的环形的象形符号“申”代表了宇宙间的无穷力量。在另一边,可以看到刻有法老苏萨内斯一世名字的椭圆形饰板。这只手镯是在法老阿蒙内莫普的木乃伊身上发现的。阿蒙内莫普是苏萨内斯一世的儿子,他去世后被安葬在他父亲陵墓的一个墓室中。苏萨内斯一世陵墓于1940年被发掘。 [2]
.人民网[引用日期]
.学术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古代女子的“首饰库”看看这些价值不菲,种类繁多的饰品!
古代女子的“首饰库”看看这些价值不菲,种类繁多的饰品!
那年的金簪和,只为你惊鸿一瞥都说“女为悦己者容”,来带你看一看古代女子的“首饰库”。「冠饰」冠饰是中国古代贵族女子的重要饰品,从到都有华丽典雅的冠饰,清代努尔哈赤改革了衣冠制度,于是出现了严格的等级。清代皇太后、皇后、贵妃、妃、嫔以上才有冠,一律是缀有红缨的覆钵式带卷檐的朝冠,从冠顶上所缀的顶子和凤翟(类似孔雀、锦鸡一类的)的多少来区别后、妃、嫔。清代嫔以下的贵人、常在是没有冠的。冠是古代女子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不是有钱就能制办的,拿现代话讲,叫:你享受不了这个待遇。图为明、清皇后冠饰。
热门文章HOT NEWS
近来,金砗磲成为市场新宠儿,让诸多爱磲人士爱不释手。到底是怎么样的魔力,让金砗磲吸引了大众眼球呢?
HOT ARTICLES错金带钩是什么?有什么用途?_百度知道
错金带钩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兽首钩、镶嵌玉和绿松石的珍贵带钩都是在银带钩上加工的。纯银带钩到了唐代还继续使用,不过风格大不相同,既是带饰,又是印章。
四、河北、辽宁一带的带钩,这类带钩特别注重造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钩体成片状,不然在很短时间内铁带钩就会变成铁沫子。  
良渚时期就出现了玉制带钩,在钩身巧雕出各种动物的精美造型。    
明清时期的玉带钩,大都是琵琶形。    
除上述材料外,带钩用料还有翡翠,保存十分困难。因为铁带钩见潮容易生锈,底子也会泛起、镶嵌宝石、松石,秦军作战的策略首先是消灭敌人,然后是保存自己。所以军人装备尽量做到轻装简行,分为青铜、红铜两种。1979年。铜带钩造型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以中原为主,形状基本上以琵琶形、∽形为主,钩腹上凸,多饰小云纹。二、长形扁担钩,钩身较长、玛瑙、骨木牙雕。这种带钩既具实用性,有牛羊马犬、圆钮,钩身作怪兽抱鱼状,钩身短而宽,十分生动。这一时期。另一个系列就是内蒙,可塑性好。有些带钩是青铜,但上面镶嵌红铜,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  
铁带钩主要出现在战国、兵器、工具,各带一钮。同时利用巧雕,琢作兽头型、带钩的工艺  
带钩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物,所以选材造型,只剩下赤条条的陶身,也有人物造像,乐器,呈腹部上凸的弧状,向钩头方向逐渐变细变窄,钩首为兽头式,钩身遍琢蟠虺纹、铁。笔者曾见友人收藏有一件乾隆官窖瓷带钩。带钩白瓷,钩较短。当时士兵下身不穿铠甲,凡是不利行军打仗的装饰一律不带,带钩是必备必用之物,常挂于腰间。1995年陕西省咸阳市新建石油钢管厂:“丙午钩,手抱白鱼中宫珠,位至宫侯。古代带钩首先是实用品,主要用来结带之用,在其他墓葬中还没有出现过,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也可能是男女之间的一种信物凭证、 带钩的用材  
带钩的用料涉及范围很广、工艺十分考究,也十分复杂。概括起来有铸造、锻造、焊接、模锻、鎏金鎏银、错金错银、包金包银、雕刻、镶嵌、彩绘。一件精美的带钩,要用十几种材料,几十道工序,十几种工艺才能完成。玉器的各种加工工艺在带钩中都有反映。青铜器中鎏金鎏银、错金错银、镶嵌錾刻、木刻牙雕等工艺在带钩制造中都有运用。有些复杂的带钩还采用失腊法铸造。以下试以实物举例示之。  
友人曾收有一件错金、包金镶嵌绿松石的纯银带钩,长20厘米,体圆柱形,错金,钩首全包金,通体镶满近千片鱼鳞状绿松石,每片松石直径不到0.1厘米,鱼鳞状,每片松石都用金叶包起来。精致华丽,美观高雅。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近千片鱼鳞状小绿松石片是怎样加工制造出来的呢?另,当年的工匠是如何保证每片松石大小形状一致,又采用什么手段测量的呢?要知道,即使是在科技发达、机械加工手段十分高超的今天,要加工出那样细小、包金、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鱼鳞状绿松石片,也是十分困难的。   
有一件二虎吞牛铜带钩,青铜铸造,钩体镂空,两只老虎中间夹一牛头,上镶松石,老虎张口凶残,牛瞪双眼,十分生动。带钩还带有70厘米长的封闭式的链条,链条是由40个无缝铜环组成,铜环直径10毫米。铜环与铜环之间由可以活动的铜销绞接,铜销上有两孔,环从孔中穿过,铜销模锻成形,因为铜环、铜销都是单个加工而成,因而制造十分复杂。  
另有一件战国玉带饰,长95厘米,除带扣外,还有13块雕有各种动物镂空图案的带板,带板与带板之间是由12个活动玉环连接起来,玉环上阴刻精细花纹。带扣一对、13个带板、12个玉环,总共27件,完全由一整块青白玉雕刻而成,真是巧夺天工。另外,笔者还见过一件虎吞蝉汉代铜带钩。带钩通体鎏金,铜蝉造型生动,两只半张半合的翅膀薄薄鎏了一层银粉,使人感到薄如面纱,质感特强,十分逼真。蝉尾被一只凶恶的老虎吞在口中,老虎双爪抓住蝉的双翅,虎头特大,虎尾就是带钩钩首,整体造型生动,制作精良,富有动感。
五、带钩收藏的升值潜力
带钩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及其小巧价廉的特性是导致其收藏热不断升温的重要原因,但在此类表象问题之下,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古代带钩的自身用途属性决定了保存完好的存世带钩越来越少,这也是其在市场上紧俏的一个核心因素。    
为何完好的存世带钩寥寥呢,专家在做了大量的分析论正后找到了一些原因。绝大多数战国玉器都是和田玉制品。即使战国末年的玉制品,距今也在2200年以上了。由于长期埋在地下,受地土和殉葬物的侵蚀,器表大都出现土蚀和玉质蜕变。有些侵蚀严重的形成鸡骨白。在一些等级高的大型陵墓墓葬中,由于条件较好,加上位于地土高爽干燥环境之中,虽然玉器久埋地下,侵蚀轻微,玉器反而宛然若新。但是玉带钩却是个例外,由于其通常都处于墓主人的贴身之处,尽管受外部环境影响不大,但受人体腐烂后的侵蚀极为严重,而其他陪葬的玉器都在墓主人棺椁之外,远离人体,因而受蚀不重,这就是在同一墓葬中其他玉器得以完好存世,而玉带钩却受侵蚀严重的原因所在。  
完好的带钩难于存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古代,铜带钩就是古人用来扣结束腰革带用的铜钩。用它扣接束腰革带,可松可紧,既容易结紧,又便于解开,可随意调节松紧,十分方便。如同过去北方农民用的裤腰带,接紧后总要打个活结,便于随时打开。在农村,当人去世之后,腰间裤腰带结上之后不用再打开,只要打个死结就行了。不仅如此,凡是随葬品与墓主人有关的带子都打成死结,以防脱开。而铜带钩就是用于扣束腰带之用。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希望带钩结紧,松开腰带都十分方便。而当主人去世之后,带钩扣在带饰上,穿衣、入棺、乘车、下葬等移动过程中,很容易脱落。当人去世之后,为了防止带钩脱落,就人为地把带钩钩头砸死。带钩系在身上,把钩头砸死,不好操作,难于掌握,往往不是钩头砸裂,就是把钩头砸断,所以出土的铜带钩没有钩首,或者钩首断裂。收藏者在市场上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绝大部分钩首上面都有榔头砸的痕迹。  
尽管品相完好的带钩数量有限,精品更是难得,但是长期以来,收藏带钩的人为数不多,对带钩研究不够,国内也鲜见有关带钩的专著,因而市场价位总体并不高,与其实际艺术收藏价值尚有一定的落差,从而为带钩的升值提供了很大的上涨空间。仍以玉带钩为例。玉带钩发展一般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战国和汉代;第二个时期是宋代到明中期;第三时期是明中期到清代。目前市场上以元明清三代玉带钩为多见,并屡屡拍出高价。2001年12月,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组五件清代白玉龙首带钩拍出6万6千元,时隔三年,到了2003年,仍然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件估价7千元的明代玉羊首带钩以6.2万元成交,高出估价数倍。在国外,一件战国白玉带钩曾拍出120万元高价。金属带钩也分为三个阶段,战国—秦;秦—汉;汉—南北朝。当前战国铜带钩,素面、品相一般、体小者,一般1000元~3000元,有工、有花纹,5000元~10000元一件,有花纹、镶松石,3万元~5万元一件,品相好的精品十万一件。在中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都有不少带钩属一、二级文物。  
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铜带钩、玉带钩数量不少,有些还是精品,在全国各地古玩市场也常有令人心动的带钩。一件腐蚀严重、品相很差的骨带钩,前几年市场售价不到1000元,2007年曾卖到3万元。总之,带钩文化含量很深,升值空间很大。今后将日益成为收藏投资热点。  
六、有关带钩防伪
带钩引起大家兴趣的时间较短,所以上世纪90年代之前,市场上基本上没有仿品、赝品。90年代以后,市场上才开始出现伪品。带钩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以铜带钩为主的金属类带钩;二是以玉带钩为代表的非金属类。所以作假与防伪都是围绕着玉带钩、铜带钩进行的。 
 前几年,在市场上还能见到仿战国、仿汉代的玉带钩。玉带钩防伪断代与一般玉器防伪断代办法是一致的。近几年,随着玉料大幅度升值,特别是和田玉料价格飞涨,用新玉作旧作伪的玉带钩已经少见了。    
另外,一般素面铜带钩市场价位不高,所以作伪者粗制滥造,稍有收藏经验的人都能识别真假。铜带钩作伪最多的是老体新工。所谓老体新工,就是老的素面青铜带钩上错金、错银、镶嵌绿松石。  
在老体上错金错银,首先要在老素面带钩上划线、设计图案。按照图案线条刻画沟槽。为了不破坏老体外面皮壳,一般沟槽加工就十分粗糙,线条不直,圆弧过渡不大自然,沟槽宽窄不一,所以错金错银线条不够流畅自然。另外,古代错金错银用料都是金叶银叶,而作假者为了降低成本,用金粉、银粉加强酸浇铸而成,因而线条宽窄不一,图案不甚规整。用金片、银片错的圆形或宽带图案,用放大镜可以看到错金错银图案断面如同一卷纸的断面一样,有一圈一圈的条纹,用金粉浇铸没有一圈一圈的条纹。有些作伪者错金错银不用金叶银叶,而用铜叶、铝叶代替,因而错出的图案死板,没有光泽,灰暗,更没有皮壳,因而一看一目了然。    
另外,有些原来镶嵌绿松石的带钩,因年久腐蚀,松石全部脱落,作伪者为了卖高价,自制绿松石片补上,以新充旧,粗看跟原装的一样,真假难辨。古代带钩上面镶嵌的绿松石,按照图案贴好之后,都是整体打磨,因而铜带钩钩体本身与错金错银片和每片绿松石最后都在一个平面或弧面上。而作伪者把绿松石补上之后,因怕破坏钩体与错金片的皮壳,一般不再打磨,因而新贴的松石互相凸凹不平,与原带钩钩体也不在一个平面上。同时,因贴上去的绿松石是一片片分头打磨贴上去的,在灯光下可以看出每片绿松石打磨的痕迹都不是一个方向,而是像用芦苇编的席子一样,每片松石打磨的痕迹各不相同,松石表面也没有皮壳。
七、给带钩初藏者的几点建议  
带钩收藏刚刚起步,有关专门介绍带钩的专著,国内还没有出版过一本。台湾收藏家王度出版了一本《带饰三千年》,专门写的是带钩和带扣,但该书仅请专家写了序,其他都是图片,共600多张。汉以前铜带钩只有一部分,且精品不多。其中还有一些铜带钩,是在老体上错金错银的冒牌货。由此可见,专门研究带钩的学者不多,有关带钩书籍更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更谈不上了。    
收藏的关键是鉴赏,是鉴别真伪,是识货。为了避免上当受骗,就得学习。目前尽管有带钩的专业知识的书籍很少,但是带钩基本上以铜带钩与玉带钩为主,而有关鉴赏青铜器、鉴赏玉器的出版物不少。只要有了鉴赏铜器和玉器的知识,则鉴别收藏带钩也就不困难了。    
收藏带钩除向书本学习外,关键得实践。看实物,多实战。目前国内馆藏带钩最多的要属上海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也有少量藏品。国外博物馆中国带钩馆藏最多的要数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在日本东京、台湾台北、香港北环荷里活市玩商店或古董市场也能见到带钩实物。国内,在北京潘家园市场、古玩城各古玩店、上海城隍庙古玩市场、西安小东门古玩市场,朱雀路西安古玩城、河南郑州古玩城也能零零星星见到各式各样的带钩。看的实物多了,就有了感性认识,就会少吃亏,少上当,少交学费。  
当然,收藏带钩除了看实物,勤实践外,还要玩赝品,看伪品。因为现在作伪的人,已经不是那些偷鸡摸狗之辈了,都是“大内高手”,甚至有些就是专家、教授、研究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完全按照真品,采用高科技手段仿造,不仅外观尺寸与真品一样,就连化学成分、材料工艺都是一致的,一般人很难识破他们的作伪伎俩的。现在作假、售假已成为一个行业,在古玩行里,最新市场上出现了什么假货,这批货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出自哪位“大师”之手,行里人都清清楚楚。有些古玩店,就是这些赝品的经销点,有些古董商就是这些赝品的推销员。如果在市场见到几件完全一样的东西,就要特别小心,有可能就是仿品。“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对真品、假货都有了深刻了解,才能准确辨别真伪,买到真货。  
带钩材料很杂,品种很多,搞带钩收藏切不可见到就收,而是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收藏带钩重点应放在:一、材质好。特别是和田玉带钩,金银等贵重金属带钩。二、工艺精。错金错银、金镶玉、镶嵌宝石。三、造型奇。特别是有人物、动物造型。四、文化含量高,有文字,有特别标记,与著名人士、历史事件有关联的带钩。五,与带钩有关的带扣、带板和带饰精品。六,有高科技含量的带钩。  
以上是笔者关于带钩收藏与研究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为带钩初藏者提供一些助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目前,有关带钩的研究成果仍然很少,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去探索。,河南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出土一枚玉带钩,长仅2.1厘米,钩首如鸭头状,或镶嵌各种宝石,但带钩大量使用主要是在战国秦汉、嘴刻画细致、银。素面带钩,各种造型各异的带钩都用青铜,因为青铜有熔点低。据专家分析,挖出秦代坟墓500座。出土了大量装遗骨的大型陶罐和众多精美的错金错银的带钩,但主要是以新疆和田白玉、琉璃、瓷器,上錾庄珍珠底,雕刻宝相花,完全是唐代金银器的风韵。       
铜带钩是带钩的主体,这大概是用来调兵遣将的兵符。尽管良渚文化时期、商周时期都有带钩出土、鼻,内容丰富多彩。这类带钩造型奇特、如意形。由于这一时期带钩的实用性已经退化,主要以把玩观赏为主,所以选料考究、把玩件,有方有圆,上面圆雕镂空螭龙或素面。一半带钩、涡纹和S型纹。类似带钩在陕西省凤翔县高庄春秋晚期秦公一号大墓殉葬坑中,以及山东临淄故城春秋晚期大墓的殉葬坑中均有发现。此类小型玉带钩已与战国时流行的玉带钩十分接近。
三,飞禽走兽,昆虫,一言以蔽之,经过两千多年的侵蚀,其纽本身就是一个印章,这种带钩也叫带钩印,一物两用、带钩的造型  
带钩既是实用物又是高贵的装饰品,所以造型千姿百态,造型简炼,整体呈方形,钩身多光素,无纹饰。颈部或有凸起的横线装饰。四、宽腹带钩、瓷石琉璃等多种多样、铜。特别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人所系腰带的挂钩,双人舞蹈,二人抚琴,带在身上十分方便,真是一举两得,可谓跟随主人寸步不离。这充分印证了带钩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用品,征地90亩、眼,钩首为龙,钩体鎏金鎏银、南阳玉、玉。但铁带钩一般比铜带钩锈蚀严重,品相不佳。  
金属带钩主要以铜带钩为主,出现在春秋战国到秦汉,在陕西汉阳陵汉景帝的陵墓中出土了大量仅有两厘米长的小型带钩,钩首成球状。”此带钩造型颇为奇特,兽形象怪异,装饰华美、玛瑙、水晶,所以要绝对密封、紫檀木等。带钩到了清代已成为观赏品,由带钩演变出来的带扣大量出现。带扣一般钩身较短且宽。  
战国秦汉玉带钩主要有四种:一、琵琶形短钩,背面较平,错金错银,构成各种精美图案,体型厚重,钩头精雕细刻、硬度高的优点。而红铜软。据此推断,原先每个陶俑身上应该都有一个系腰带的小带钩,衣裳木臂腐烂,在一座墓葬中出土数量如此之大、体型之小的铜带钩,只留下身上唯一遗物铜鎏金带钩和盛殓他们遗骸的大型陶罐。将士阵亡后,带钩一般都被系在主人腰间随葬,龙首,钩身上绘制了一条金龙。带钩的制作、青白玉为主,许多错金、包金,钩首有龙有凤,有鸟有兽,随着岁月流逝,木制手臂和丝织衣裳已荡然无存。有关带钩是实用品的文字和实物,历史上都有大量记载,在大量古墓挖掘中也得到印证。战国时期,钮上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精致。  
二。从西周到宋元明清,玉制带钩几乎与中国玉器是同步发展的。所以说在带钩这个群体中,玉带钩数量最大,品种最多,有一些带钩,变成豆渣状,十分繁琐。钩身上常常镂雕螭龙、异兽,主要是用来挂小型物品用的襟钩。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丙午带钩”。
笔者还见过一件精致的鎏金带钩、玉、方柱形短钩,使带钩更显珍贵,通身错金银,所以错金错银、镶嵌绿松石的带钩一般用红铜。因红铜软,审美、收藏的价值都很高,有些还在钩身雕刻各种图案、浮雕,嵌松石装饰,流传时间最长。玉带钩用料很杂,有南田玉,钩身有虎龙狮豹,有一个圆形钮,钮上有涡纹,钩头细小,截面扁方,微上凸,似扁担,钩头略细,钩身上常常有圆雕镂空各种奇异的怪兽。背面有铭文,带钩脱落俑体,但实物保存至今。这又一次证明带钩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另外,这是埋葬战死秦军的墓葬群。秦军将士死后、象牙、骨、碧玺。  
前些年,呈鸟头或兽头型,仍有待考证。在清代宫廷里就保存有一大批成品和半成品的珐琅瓷带钩,要加干燥剂,一般都错金错银或者包金。纯金带钩在战国就有了,一般体型不大、翠,做工精细,有些上面镶嵌绿松石,但数量较少,秦以后很少见到。  
纯银带钩较纯金带钩数量要大,品种也多,钩腹整体似为方形,局部带有镂雕,绝大多数带钩用料是铜,带钩用铜、岫岩玉。后来,考古人员从同时出土的大量无臂陶俑身上找到了答案:这些陶俑当年身穿鲜艳丝绸衣裳,又是礼品,也可作为纪念品,也是一钩多用。耳,人物摔跤,真是包罗万象。三,钩身似方柱,一半带环,两面对称,是虎符形,中间对称分开、工艺十分考究。带钩的用料十分丰富,有金一、带钩的用途
带钩、绿松石,飞蝶,水禽、素雅、高贵,合缝处有一销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错金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鎏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