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糖河的旺仔qq糖广告词词有什么

在南京老城南的糖坊廊这条老街巷里,坐落有一幢精美的明清徽派经典古建筑,这就是著名的糖坊廊河房,早在2002年,糖坊廊61号的这座古民居就升格为了江苏省级文保单位,这也凸显出它的文物地位。
糖坊廊河房受到众多文史爱好者的关注,但是在我的心里,这里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这里满满地承载了我的童年记忆,我从出生直到小学四年级的搬出,整个童年成长都是生活在这座古建筑里。这里有我童年的玩伴,有着我的美好回忆,也见证了大户人家的兴盛衰落和人间冷暖。
人的情感是很有意思的,就拿我对老宅来说,从慢慢地淡忘、随之又渐渐地挂念,这一过程用了40年。2002年女儿高考后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临去北京报道前的那段日子,我曾经带她到南京主要的大街小巷、各大院校和不常去的景点走了一遭,其中也包括我童年生活的糖坊廊61号河房老宅,其目的是要加深她对老南京的记忆。那时站在中华门前的镇淮桥上,还能一眼看到老宅那鹤立鸡群般高大的马头墙。五年前我又拜访过糖坊廊老宅,此时的老宅外表还是那么伟岸,只是外墙有了裂纹,而院内却损毁严重,感觉有随时坍塌的危险。
下图是五年前拍的外景,这一面外墙还是与小时候记忆里的一样。
精美的暖阁木雕门依然如故:
楼上西南向的这间房子曾经是我们家的住所,楼上的栏杆现已损坏严重,栏杆沿下我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打屁股”的一组木雕也没有了踪影,现在想来,这组木雕展现的应该是“周瑜打黄盖”的三国故事:
老宅里已经没有见到几个人了,我那儿时的玩伴连生、红生兄妹;陶家四太爷家的嫡孙小弟、小妹;还有那小波、小洪兄弟俩都不知去向。幸运的是七娘(七奶奶)家的二女儿玲玲还居住在她原来的房间,当她从房间里走出来时,那白皙的皮肤、秀气的脸庞还是原来的模样,举手投足都彰显出大家闺秀的风范,我一眼就认出了她来,并且还能脱口喊出她的名字。而她的外甥姚琪据其称已在北京定居,在我的记忆里,姚琪小朋友的样板戏可是唱得瓜瓜老叫的哦。
下图是老宅通往大院子的大门,儿时感觉很高大的大门,现在看看也很普通,门外鹅卵石铺就的花样地面还是老样子:
令我意料之外的是老宅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座河房主楼了,而老宅原来所属的大院子原址上,已经新建了一幢现代的居民楼。记得大院子的占地面积有两个主楼那么大,大院子里原来还有一座紧贴围墙的精致小院子,其向坐北朝南;据母亲回忆,那是陶家六太爷的居所。我还记得在文革期间&,为备战而挖防空洞时,在这个小院子里曾经挖出一罐银元。不知这件事情现在还有人记得否。
下图六太爷居住的小院主建筑山墙痕迹还有保存:
下图是老宅的临巷围墙,其实原来的围墙 比现在还要高出一米多,记得文革时备战要挖防空洞缺砖块,当地居委会就打起了老宅围墙的主意,带人将老宅的此处围墙拆掉了一部分。原来的围墙应该还要向西延伸20多米,真正的糖坊廊61号大门应该是现在的围墙再向西的二十多米处。
现在大家看到那座老宅东面外墙的秦淮河水码头,其实这是周围邻居公用的水码头:
而老宅是拥有一个自家专用的秦淮河水码头的 ,现在这个水码头还保存完好,只是外人不知道而已。那时大院子沿河有一排平房紧邻主楼,那是毛弟、宝珠一大家子的住所,这个水码头就在大院子紧贴老宅西墙的河边,平房紧贴主楼处有一木门通向水码头:
糖坊廊河房体积虽不是那么大,但却建造得非常精致,雕梁画栋暂且不论,单从它的每扇窗户外都另配有一扇木质的百叶窗就可以看出它的考究:
糖坊廊河房最独特之处,就是它的形状不是通常的矩形,而是菱形的。以至于老宅的各个房间、厅堂甚至于四水归一的天井也是菱形的,如果你去参观,仔细看那天井里排列的方块青石也是
菱形的,楼下各个房间的地砖也是菱形,这在南京城里还不多见。
&也可能是老宅有着书香门第的味道吧,不多的几户人家里,老师倒有好几位。小弟的妈妈是老师,写得一手好书法;红生的父母分别是16中学与虹桥小学的老师,姚琪的妈妈好像是东方红中学的老师。我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是受益匪浅,对老师也是非常的敬重。
2013年的大年初一,我为体验老城南人家的过年气氛,曾经又去过老宅,正值院墙里的腊梅花盛开:
最近听说糖坊廊河房经过大修,已面貌一新。端午小长假的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前去一探究竟。
眼前的糖坊廊河房外墙变成了白色的粉墙了,与记忆中的老宅印象反差太大,幸好那截沿街的围墙还是原来的样子,否则我还真的有点认不出来呢!
不知道为何将老宅的外墙粉成白色,难道是要彰显老宅的徽派风格?但是我收有一张上世纪40年代中华门地区的老照片,这张照片应该是在中华门城堡上拍摄的,糖坊廊河房如鹤立鸡群般的屹立在照片中央(见照片中的红圈处),这也证明了在七十多年前,老宅的外墙依然是青砖原色:
但是再仔细回看13年的照片,那北面的外墙壁确实有白色粉墙的痕迹。
新修复的便门紧闭,有点失望,不过这门上的一对门环倒是古意浓浓:
绕到西边大门,惊喜地发现大门洞开,里面有人在忙碌,我也就不管不顾地闯了进去:&
进得院里,眼前的景象美轮美奂、富丽堂皇,令我十分惊喜,曾经的陶氏老宅居然又焕然一新,那精雕细刻的跑马楼栏杆正向我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
更令我万分高兴的是,这一次我居然意外地遇见了失联数十载的发小陶家小弟。岁月如梭,如果不是在这个特定环境里,我们是万万不敢相认的。小弟的记忆力超凡,脱口就喊出了连我自己都陌生了的曾用名,向我一一介绍了各个老邻居的去向。不期而遇,心情是格外的激动,我们一同回忆了童年往事,并且仔细地欣赏了老宅的华丽,惊喜地发现那幅“打屁股”的木雕居然又出现在原来的位置,据小弟介绍,这都是小弟把它们收藏起来的,小弟真是个有心人。
四个方向的四幅木雕,其实都是取自历史典故的,我们经常看到的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等,但是糖坊廊河房里的这几幅是取自什么故事,那就要请教专家了:
走进楼下东南向的房间,南向临河的三对大窗户洞开,一阵河风吹来,煞是凉快:
房间里的墙裙砖还是老的模样,保存完好,而地砖却新换了不少:
窗外的风景很不错,就是没有了百叶窗:
记得这一间河房后来住进了一家从北京搬来的刘姓军转干部,安置在钓鱼台的南京金笔厂工作,妻子是老北京人,刚搬来的时候,两个小女儿一口纯正的北京腔,不出一年就被城南的老南京话同化了,维有她们的妈妈乡音难改。&
这间河房的精美屋顶:
楼下的房间还是很亮堂的:
漂亮的花格窗户:
老宅大门内层的屏风门也是老宅的特色:
精美的暖阁门,外人有所不知,这几扇暖阁门是可以拆卸的,一般情况下在冬天的时候安上,这样堂屋里就暖和一些;而在夏天则把它们拆卸下来,这样就比较通风透气:
老宅经过这一大修,有关部门功德无量。欣慰之余,感觉还有点美中不足。这次修复,感觉就是机械地恢复原貌,这一点是做到了。但是这座老宅不是一座静止的博物馆,而是陶家生活的居所。在当初修复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水电气等一应事宜。但我现在看到的是,陶家小弟还在为卫生间的加盖而忙碌、自来水管就吊挂在二楼的栏杆上,这些都严重地破坏了老宅的原貌。有关部门应该要学习苏州市对古建筑的保护改造经验。
至今我也没有想通,我的童年会是在这么一座著名的古宅里度过,真的有点不可思议。光阴似箭,童年小伙伴们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希望此文能召唤到他们的回应,也希望知道他们下落的人们能相互转告,在老宅焕然一新之际,大家能欢聚一堂,重温那童年的美好时光!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6-07-10 22:55
好文好图,在下也能感受到楼主浓浓的怀旧之情。欣赏了。
发表于:16-07-10 23:15
修过以后,古韵全无!
外墙涂抹的就像日本艺妓的脸蛋
发表于:16-07-11 20:15
以下是引用 第2楼 @青花瓷2006 的话:
好文好图,在下也能感受到楼主浓浓的怀旧之情。欣赏了。...
谢谢你的欣赏,也不枉我的码字辛苦。
发表于:16-07-14 20:15
以下是引用 第3楼 @秦宫汉月 的话:
&外墙涂抹的就像日本艺妓的脸蛋...
点评的犀利生动。
发表于:16-07-14 21:34
分享吕兄精采文笔,修复老屋值得珍惜,感谢分享!
迎接猴年猴孙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如何评价豆子糖新歌《探清水河》? - 知乎2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分享邀请回答music.163.com这一版是原汁原味的北京小曲,您戴上耳机闭上眼镜听,仿佛就看到了老舍先生《茶馆》里描述的一幕幕情景。江湖艺人端坐台上,在三弦的伴奏下,京腔京韵地将清水河的故事娓娓道来,此时您正坐于台下,与三五知己好友提笼架鸟,品茶聊天。享受这老北京生活中惬意的一刻。但这种字正腔圆的唱法并不能被所有人所欣赏(确切说只能被少部分人所欣赏),大部分年轻人觉得这种唱法听起来“硌耳”。其一重要原因在于老先生唱曲“不倒字儿”,因为“倒字儿”是北京小曲中最大的忌讳。(举个例子解释何为倒字:一句唱词比如“桃叶儿尖上尖”,其中“叶”字发音为四声,若您唱的时候给唱成了“桃噎”,“桃爷”,“桃野”,这就算“倒字”,在旧时艺人如果唱倒了字,说明艺人学艺不精,火候不到家,会被观众叫倒好。)因最初版的《探清水河》以这种规矩的北京小曲唱法,故其流传的圈子有限。接着就是德云社版本的,德云社的我听过五版,郭德纲版,陶阳版,闫云达版,张云雷的传统版和张云雷的吉他版。前四版其实都师承郭德纲,这里就只放一个郭德纲版的链接:不谈论郭的人品如何,个人感觉其作为一个相声演员,对传统曲艺做出的保护挖掘这方面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郭对传统的探清水河的曲韵进行改良,并删去了四更里涉及到18R的内容。听起来既不牙碜,又使它能进一步符合大众的欣赏标准。然后就是张云雷的吉他版:个人感觉张云雷的柳活儿造诣极高,唱功在德云社可以说是头牌。再说这个吉他版。据我所知他是第一个将传统的探清水河加上流行元素的人。这首用吉他代替三弦伴奏的探清水河仍保留了部分三弦的旋律,但是却让这首传统小曲听起来有些民谣的风格。又进一步促进了这首小曲在观众间流行。(注:张云雷的吉他版发布自他自己的微博@小辫张云雷,是他录了个完整版视频自己剪切掉了一更到五更的唱然后上传的。删减的原因是完整版太长,微博视频上传不了。)最后我听到的就是豆子糖这首,她完全摒弃了张云雷那种用吉他模仿三弦的方法,而是为词谱了新的和弦伴奏。这听起来几乎就完全是民谣了。在这一阶段,探清水河真正成为了一首普遍被观众接收,喜爱的小曲。最后:看到一首自己钟爱的歌被大众也爱着,是一种欢乐。艺术存在即合理,请不要撕逼与碰瓷。54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一粒糖(天河北路店)的黄花菜好不好吃?用户评价口味怎么样?广州美食黄花菜实拍图片-大众点评
本店其他推荐菜
地址:天河北路信成南街25号首层103
其他店的这道菜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屯河白砂糖_屯河白砂糖价格_优质屯河白砂糖批发/采购 - 阿里巴巴
您是不是在找:
阿里巴巴为您找到21条屯河白砂糖产品的详细参数,实时报价,价格行情,优质批发/供应等信息。您还可以找韩国白砂糖,白砂糖50kg,广西白砂糖,白砂糖 一级,白砂糖100斤等产品信息。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厂家
感兴趣的内容
48小时发货
48小时发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果的广告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