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疫苗为什么不能吃海鲜

→ 布氏杆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布氏杆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健康咨询描述:
布氏杆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前段时间我们一家去了牧场玩,回来之后儿子就有点发热、晚上睡觉经常出汗,浑身都没力气。我老公带他去医院看了,医生说是布氏杆菌病,说了很多,但他也没听明白。希望得到的帮助:布氏杆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布鲁菌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或兽医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就个别病人而言,其临床表现可以很简便,仅表现为局部脓肿,或很复杂而表现为几个脏器和系统同时受累。羊型和猪型布鲁菌病大多较重,牛型的症状较轻,部分病例可以不发热。这个病的传染方式如下:&&&&&&1.传染源&&&&&&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2.传染途径&&&&&&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黏膜感染细菌。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沸病畜肉类时,病菌可自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性器官黏膜而发生感染。&&&&&&3.易感人群&&&&&&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医师
擅长: 慢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甲状腺疾病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布鲁氏杆菌病是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羊、牛、猪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体传染布鲁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其症状主要有发热、多汗、疼痛(主要是大关节、肌肉最为明显)、乏力等。这种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1、患者有没有接触过患病的人,牛羊,有没有到过疫区,诊断传染病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接触史,如果没有,考虑其他病的可能性大,比如结核,是不是这段时间免疫低下。肺结核也会有上述症状,还有是不是这段时间感冒了,支原体感染也会有这种症状&&&&&&指导意见:&&&&&&1.如果有接触史的话,到专门防疫站检查。&&&&&&2.如果没有明显接触史,结核病医院做一个PPD实验(在胳膊上种个豆)排除肺结核,抽血化验肺炎支原体抗体。&&&&&&3.注意休息,缓解心理压力。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大量布氏杆菌,特别有传染力,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长达三个月以上,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合膜等途径,皆可遭受感染。&&&&&&得了这种病一定要积极接受治疗:&&&&&&1.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应注意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高热者应物理降温,并注意补液及电解质平衡;对关节痛及肌痛明显者可予适当解热镇痛剂。&&&&&&2.抗菌治疗 在急性期,抗菌治疗为主要手段。常用药物为四环素联合应用链霉素,剂量四环素2g/d,连服三周,链霉素1g/d,肌注,连用二周,有效率60%左右。近年也有利福平(900mg/d)联合强力霉素(200mg/d),连服45日,强力霉素联用链霉素等方案,有效率在95%以上。其他药物如磺胺类及tmp均可应用。&&&&&&3.菌苗疗法 适用于慢性期患者。主要是使机体脱敏,减少变态反应。方法有静脉、肌肉、皮下及皮内注射,以静注效果较好。每次注射剂量依次为40万、60 万、80万个菌体等递增剂量,每天、隔天,或间隔3~5天注射一次,7~10次为一疗程。治愈率61.1%,菌苗疗法可引起严重剧烈的全身反应,如畏寒、寒战、高热,原有症状加重,甚至出现休克,呼吸困难。反应于注射后1~3 小时开始,8~12小时达高峰,12~24小时缓解。菌苗疗法宜和抗菌治疗同时进行。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和孕妇忌用。&&&&&&4.中医中药治疗 急性期多属“湿温”,宜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可采用三仁汤、独活寄生汤等。慢性期则为湿痹,血淤,湿热,应辨证施治。可根据情况应用益气养阴煎、细辛牡蛎汤、宜痹汤加减等。&&&&&&以上是对“布氏杆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又称马尔他热或波状热。牛、羊和猪是主要传染源,母畜感染后可引起流产 ,人因接触病畜或食用受染牛奶或奶制品而感染。潜伏期1~3周,临床特点是缓慢起病,长期发热、多汗、虚弱、全身痛和关节痛,急性期症状多在3~6月内消退。慢性布氏杆菌病尤为牛型病例,常因众多含糊主诉误诊为神经衰弱。本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细菌和毒素繁殖成为原发病灶。当大量病原菌冲破淋巴屏障进入血流则成为菌血症。本病所累及的组织器官很广泛,但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骨关节系统、神经系统等常见。血和骨髓培养分离到布氏杆菌可确诊,血清凝集试验若效价在1∶100以上亦有辅助诊断意义,布氏杆菌素皮内试验常用于回顾性诊断。&&&&&&指导意见:&&&&&&治疗首选四环素或联合应用链霉素,疗程 3周,复发病例可重复疗程。预防和控制家畜布氏杆菌病是预防人患此病的关键。
擅长: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这个病的病原为布氏杆菌,是一组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本菌含有20余种蛋白原和脂多糖,其中脂多糖(内毒素)在致病中起重要作用。传染源以生、羊,猪为主,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液、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羔体内,布氏杆菌病可由直接接触受染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羊奶或食入含有活的布氏杆菌的奶制品(如黄油和奶酪)而引起。罕有人与人间传播者。本病以农村较多,是肉制品加工者、兽医、农民和牧民的职业病。&&&&&&布氏杆菌经皮肤或黏液侵入人体后,可在局部被消灭,或在淋巴结中生长繁殖而形成感染灶,后侵入血循环。由于细菌和内毒素同时侵入可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急性症状,病原菌侵入血循环后,易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处形成新的感染灶,并可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导致复发。&&&&&&病理变化很广泛,所有器官和组织均可被侵犯,其中以网状内皮系统最常见。主要病变为炎症反应、细胞增生、形成结节或肉芽肿。
参考价格:194.8
参考价格:30
参考价格:90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本品作为选用药物之一可用于下列疾病:
参考价格:¥26
本品适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晚期子宫内膜癌,对肾癌...
参考价格:¥155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石家庄日报社数字报
第A13版:城事·健康
&&&&&&&&&&
吃了羊肉串后,他开始发高烧
■以为是感冒,可越治越重,原来是得了“懒汉病”■专家:“布鲁氏菌病”与感冒非常像,要提高警惕 稿件来源:
&&□本报首席记者 王凤伟&&&&&&&&&&吃了羊肉串,断续发烧半个月&&&&在刚刚过去的20天里,31岁的小张真是提心吊胆,严格意义上讲是“紧张、恐怖得要命”。&&小张的“紧张与恐怖”缘于他在路边烧烤店连续吃了几次烧烤。用他的话说“也就是拧不过朋友们的再三强烈邀请,于是就陪着朋友吃了几串羊肉串”。可让小张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不怎么显眼的羊肉串,让他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惊恐万分。&&小张回忆说,半个月前,他开始莫名发热、浑身酸痛,且浑身没劲儿。起初,小张还以为是自己近期工作繁忙,疲劳过度所致。小张是跑产品销售业务的经理,工作压力较大,经常熬夜,吃饭没规律,再加上天气炎热,身体很容易吃不消。&&可没多久,发热、浑身酸痛,且浑身没劲儿的症状越发严重。“看症状,感觉是感冒了!”于是,小张到一家离家不远的医院就诊。根据小张的讲述,医院的大夫按感冒进行输液治疗。小张的上述不良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小张及其主治医生都始料未及的——停止输液后,小张的症状再次出现加重现象;再输液,症状再缓解;再停药,症状再次出现,更为可怕的是,小张到了最后甚至还出现了高烧,高烧达到39.5℃。&&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病情如此反复呢?这下可把小张及其爱人吓坏了,远在外地的父母也连夜匆匆赶来看望。&&一家人看着病怏怏的小张,焦虑之中束手无策。&&“得病前,你是不是吃了一些不该吃的东西?”面对主治医生的询问,小张想了又想:“莫不是那几串羊肉串?”小张说:“我平时几乎不怎么喜欢吃烧烤,尤其是羊肉串,总感觉不如炒菜吃得舒服。”&&也许真就是吃烧烤吃的。主治医生随即建议小张去石市疾控中心进行相关检查。幕后的真凶很快找到——布鲁氏菌病,俗称“懒汉病”。石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分析说,小张之所以被确诊为该病,与此前吃未烤熟烤透的烧烤有很大关系。&&病情一旦确诊,接下来的治疗可以说很顺利,小张的病情很快被控制住了!&&“真是应了‘病从口入’那句话了,我这是一个教训呀。我想通过我的这次教训,提醒大家今后吃饭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吃烧烤,一定要烤熟烤透,千万别让此类事情再发生了!”庆幸之余,小张更多的是激动。&&&&&&石家庄市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石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所所长张海红说,近几年监测资料显示:石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七成左右的患者是牧民、奶农、兽医等重点职业人群。2012年,市疾控中心在井陉、行唐、灵寿、鹿泉、平山、赵县、赞皇、元氏、正定、长安等10个县(市)区对1174名布病重点人群进行血清学监测,被监测对象主要为7—60岁从事放牧、家畜饲养、屠宰、皮毛乳肉加工、兽医等重点人群及部分居民。监测结果显示重点人群的血清呈阳性率较2009年上升了52.6%,布病职业人群受布病威胁机会明显增加。&&&&&&&&布病传染病主要来自羊和牛&&&&昨天,石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目前,石市布病正处于高发季节,公众不要购买或食用病死的牛羊肉。&&张海红说,可以感染布病的动物有六十多种,包括家禽、家畜、野生动物、驯化动物,与人类接触最密切的羊、牛、猪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其它类动物也是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石市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羊和牛,猪在我们北方地区不成为布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我们当地的养猪习惯与南方不同,人与猪一般不直接接触。一般来说,凡是接触患病牛羊及制品的人员,或生活在疫区与患病家畜污染的环境接触的人,都有可能感染布病。其中,饲养、管理、屠宰牛羊的人员,畜产品收购、运输及加工人员,畜牧兽医等更容易感染布病。&&同时,食用病畜肉、乳及其制品同样可以感染布病。患有布病动物的肉、乳及其制品带有布氏菌,人食用后可以通过消化道侵入机体引起发病,但如经高温处理后,就无传播的可能了,在洗、切等操作过程中,因污染的案板等用具间接感染的机会也是存在的。&&需说明的是,人类感染布病后可以从乳汁、脓汁、阴道分泌物中排菌,但引起人和人之间的传染较少见,所以,布病在日常生活接触中是不传染的,但特殊人群还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哺乳期妇女,患布病后就要给孩子断奶,以防止通过乳汁传染布病。&&&&&&人感染布病容易被误诊为感冒&&&&张海红说,感染布病后,病人一般在1—3周开始出现乏力、头痛、多汗、食欲差类似感冒的症状,只有一些发病比较急的患者开始的时候就出现恶寒、发热、多汗、疼痛、神经痛、乏力等典型的布病症状,所以,一般情况下,会首先被认为是感冒,易延误病情。鉴于此,很有必要提醒患者和医生一定要提高这方面的警惕。一旦怀疑自己得了布病,应到正规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检查,医生可通过试管凝集试验、结合流行病学接触史及相关临床症状确诊布病。&&“布病病人可以治愈,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是不治之症,终身不愈,急性病人如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系统规律彻底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且不留任何后遗症。”张海红说,慢性病人虽然病程长,治疗困难,但大部分患者还是可以治愈的。&&张海红同时提醒,由于布鲁氏菌是在人体细胞内寄生的,需要长时间规范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很容易复发,所以,布病治疗一定要遵循早诊断,早治疗;联合用药、综合治疗;规律、系统按疗程治疗;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的原则。&&“懒汉病”的特征与预防&&布鲁氏菌病&&又称为“懒汉病”,它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性疾病。&&主要传染源&&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北方主要为牛和羊。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布病病原体&&布病的病原体是布鲁氏菌,可以经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引起感染或发病。&&布病的危害&&布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规定的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症状重、对人体危害大,如果得不到正确诊断、治疗会造成终身残废。&&易感染人群&&人体对布病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且无性别差异,是否感染发病主要取决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多少。&&预防的方法&&一、饲养牛羊要圈养,远离居民点避开水源,圈舍应定期消毒;发现病畜应及时焚烧深埋处理,不得转卖于他人;二、职业人群要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时穿防护衣、戴乳胶手套、口罩等,作业完毕后立即洗澡、洗手,然后再进食或抽烟;三、普通市民不要购买或食用病死的牛、羊肉,日常所需的肉类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并且要烧熟烧透再吃。&&相关&&新闻&&这个季节吃海鲜&&一定要煮熟煮透&&石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监测与评价所赵伟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公众:夏天吃海鲜,一定要煮熟煮透!&&“夏天有很多人喜欢食用海鲜,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食用海鲜要煮透。吃的时候也不能盲目图鲜。”赵伟说,吃了半生不熟的海“鲜”,美了嘴,就苦了肠胃。所以吃海鲜时,应该煮熟、炒熟或炸透后再吃,用开水焯、用醋拌和用酒醉的加工方法都存在不安全因素。对于儿童与老年人,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更要注意这一点。同时,儿童和老人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机体免疫力下降。
&&夏季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那么,一旦在我们身边发生了食物中毒,要如何做呢?赵伟提醒公众,首先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尽早把病人送往就近医院诊治,不要延误病情。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保护好现场,用洁净的容器保留好可疑食物或吐泻物样品,这样有助于相关部门对事件的调查。及时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报告得越及时对查明事件的原因就越有利,使事件能够及时处置;在调查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时,请大家积极配合,尽早找到致病因素,便于更有针对性地救治病患。&&本报首席记者 王凤伟
Copyright@ www.sjzdaily.com.cn, 石家庄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本网邮箱:.cn
联系地址: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13号 联系电话:83 国新网 许可证编号:&&&备案编号 :  布病的主要危害是什么?_百度知道
布病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请问布病的主要危害是什么?怎么预防?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20世纪50-60年代,牧区(如内蒙古等)的一些老百姓不知什么是布病,他们理解为做衣服的布生了病,所以叫布病。当然,这既是一种误解也是一种风趣的话。但说明当时人们对布病知道的太少了。在我国不同地区人们根据布病特点起了不少的名字。有的地方老百姓因布病病期长而称布病为“千日病”;有的地方因患布病后全身无力,不能干活,整天懒洋洋的,人们将布病称为“懒汉病”;因患布病整天无精打采的,所以有的地方又称布病为“蔫巴病”等等。 那么布鲁氏菌病到底是个什么病,又为什么叫布病呢?因布鲁氏菌病是由一类很小的细菌称为布鲁氏菌,它侵入人畜机体后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此病就称为布鲁氏菌病,被简称为布病。哪么,引起这种病毒的菌为什么叫布鲁氏菌病呢? 二. 发现布鲁氏菌的轶事(趣事) 布鲁氏菌实际上是一个外国人的名字,这要回顾一段小故事。约在140多年前,大英帝国的远征军进驻到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国家及某些岛国,驻扎在马尔他岛上的英国军队突然出现了大批发热的病人。患病的士兵出现高烧、大汗、肝脾肿大等症状,当时不知道是什么病,就按当地地名命名,称为“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等。在发病的士兵中还不断出现死亡。当时既不知病因,也不知如何治疗,更不知怎样预防。在英国士兵和当地老百姓中形成了恐怖情绪。 大约过了20多年(年),一位英国随军医生布鲁氏(Bruce)剖检死于这种不明热的士兵脾脏时,不仅看到脾脏肿大,用显微镜 意外地看到有一种微小的细菌,他用培养基从脾脏中培养出很小的细菌。他将这种细菌命名为马尔他微球菌。以后又有人做很多试验、观察,并分到了更多的这类细菌,证明这些菌就是引起不明热的病因。为了纪念第一位看到并分离到这种细菌的布鲁氏,将这菌命名为布鲁氏菌(简称布病)。 又过了约10年(年),英国一个专门委员会在马尔他岛讨论布病的流行和预防时,有人意外地发现当地山羊血清与布氏菌发生凝集。他们认为马尔他岛上的山羊也能患此病。不久从山羊奶中检出了布氏菌。他又将这种山羊奶给人和猿猴饮用,喝了这种奶的人和猿猴也得布病。这说明人患布病是因当地山羊有此病,传给人的方式是喝了这种山羊奶或吃了患病山羊奶的新鲜制品。因此,大英帝国当局宣布在马尔他驻军中禁止饮用山羊奶,其结果发病人数明显下降。这是最早对布病采取的控制布病流行的措施。 三. 人患布病的传染源 所谓传染源就是指患传染病的根源(或来源)。虽然,人患布病是因布氏菌侵入人体内造成的,但布氏菌从何而来呢?现在人们都知道了,不仅人能得布病,许多家畜最易得布病,尤其是羊、牛、猪、犬等。因此,布病不仅被我国列为人间的法定传染病,而且还是重要的人兽(畜)共患病。 人得布病就是因患布病的家畜国将布氏菌再传给人,人就得了此病。所以染疫(感染布氏菌)的家畜就是人患布病的传染源。因受布氏菌感染的羊(山羊或绵羊)、牛(黄牛、水牛、牦牛等)、猪等家畜可能出现症状,了民可能不出现症状(隐性感染),但他们都能从不同途径(从奶、尿、便、精液、阴道分泌物)向外排出布氏菌,尤为重要的是怀孕母畜在正产时或流产时排出大量布氏菌。人接触到这些物质时就可被感染。 在山西省吕梁山区一个农民家庭,几口人相继患了布病,追查原因时,才知道这个农民饲养了几只患布病的山羊,从山羊传给农民一家子。 人患布病的传染源是染疫的家畜。那么人患布病能不能传给其他人,或再传给家畜呢?在一般情况下,人患布病是不传给他人,也不能传给家畜。所以人得了布病一定要追查家中饲养的家畜或邻居的家畜及周围其他家畜。 四. 布病传播(感染)途径 所说的传播途径就是指布氏杆菌通过什么方式或称通过哪个途径进入人体的。在一般情况下,布氏菌可以从呼吸系统(从鼻、咽、气管、肺)进入机体,也能从消化系统(经口、食道、胃肠)进入体内,布氏菌也能从皮肤、粘膜直接侵入机体。所以,布氏菌可从多种途径传播。 例如,当染疫的怀孕母畜(羊、牛、猪等)分娩或流产时,人们用手帮助产仔或处理各种流产物时,因这些流产物上含大量布氏菌,它可以经擦伤皮肤进入体内使人感染,如果用带布氏菌的手拿东西吃,布氏菌就经口进入体内。含布氏菌的流产物落到地上,细菌可随尘土飞扬,被人们吸入体内发生感染。 现在人们经常到街上或饭店吃羊肉串、烤牛肉、涮羊肉等小吃,品尝各种风味,以饱口福。但是如果提供肉料的羊或牛是染病的动物,人们就可能因吃了这些小吃而感染布病。因吃涮羊肉时,人们总是喜食鲜嫩的,用筷子夹住的肉片不放,在沸汤中一涮,肉稍一变色就吃,吃起来味道很香,孰不知,筷子夹住的地方如果有布氏菌就不会死,吃入肚内,通过胃肠感染布病。吃烤肉时也是如此,谁也不愿意吃烤的很老(焦糊状)的肉,只要一烤出香味马上就吃,如果肉中含布氏菌,它不会在瞬间被烤死的,所以人们吃了后同样可能会感染布病。这类事例在内蒙古,大连,山西,新疆等地时有发生。 我们曾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某省一个叫瑟琶沟的小山村去调查布病。我们看到一位农妇手拉一头母羊,让一个5-6岁的男孩半伏在地上仰着头,咀噙着母羊的乳头,直接吃母羊奶,吃的津津有味。我们问这位农妇,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吃羊奶?她笑殷殷地告诉我们说,你们城里人讲营养,70-80岁的人还喝奶哪。我们生活好了,养几头奶羊,让孩子也增加点营养。我们告诉她,吃羊奶是可以的,但别这样吃。挤出后煮一煮再吃,防止得布病。后来我们调查后得知,这个村约400头羊中,有35%的羊感染了布氏菌,约有50多头羊发生过流产,约有30%的村民发生了布氏菌感染。 染疫家畜的皮毛也可以粘上布氏菌,也能成为传播布氏菌的感染因子,也应注意。 五、哪些人容易得布病(人群易感性) 所谓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性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指某些人对某种传染病比其他人容易得。例如,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在儿童中最易患此病,成年人几乎不得此病,这就是说儿童对灰质炎病毒易感性高。第二层意思是指某些人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接触机会多,患病者就多,不是人群易感性差别,而是决定接触机会多少,不是易感性高低。到底哪些人易得布病呢? 一百多年实践证明,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地区等)对布氏菌都易感。就是说不同类别人群都可能得布病,不同类别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无何区别。但是,确实看到,在不同人群中布氏菌感染率,患病率等有很大差别。如,在兽医、牧工、家畜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九。这个现象不是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差别,而是不同职业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机会不同。所以,布病有一定职业性。 我们也看到有的资料说男的得布病者高于女的,青壮年患病人数高于儿童和老年人等。这也不是性别、年龄对布氏菌易感性差别,同样是决定于与牲畜接触机会的多少。因为也有资料报告女的患病高于男的,有的地方、国家中儿童布病并不少见。 六、得了布病有哪些表现和如何诊断及治疗。 1.人的布病有哪些主要表现: 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38—40度,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波动于37—38度之间,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有的人体温呈波浪 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反复多次,所以布病又称浪状热。还有的体温忽高忽低,早晚变化大,病情凶险,呈弛张性发热等等。当前主要是长期低热者多。 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晚上汗更多,汗质粘稠,多出现在头胸部等。 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发病初期不明显,体温逐渐下降时骨关节症状相继出现。疼痛或骨关节活动障碍的部位多见于大关节。如,腰、骶、髋、肩、肘、膝等关节。常易误诊为风湿病。 给布病患者查体时还可看到某些部位淋巴结肿大(部、腋下、鼠蹊部等),肝、脾肿大等。 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类似于感冒。 总之,布病无明显特征性表现,症状是多种多样的。 2.如何诊断布病: 诊断人的布病主要根据三个方面:第一是布病的流行病学接触史,第二是病人临床表现,第三是对布病的特异性的试验检查。 (1) 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就是指病 是什么职业、与牲畜接触机会如何;所接触的牲畜有无流产或拐子畜、睾丸肿大否;到布病疫区去过否,如果去过停留多长时间;与牲畜皮毛接触机会多少,有无喝生奶吃生习惯等。 (2) 布病表现,参照上述的症状体征。 (3) 特异性试验检查:就是指只针对布病才能反应的某些特殊试验。如,抽病人血,用血清做布病的试管凝集试验(SAT)。病人血清稀释1:100时还出现++“以上的反应,判为阳性。还可以采用补体结合试验(CR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抗球蛋白试验(Coomb’s)等。做这些试验应参考有关操作手册进行,而且应到有关布病专业实验室进行。 另一类诊断布病的参考方法是皮肤过敏试验。其做法类似于医院给求诊者做青霉素过敏试验。但基本原理不同,检查布病的皮肤过敏试验是第Ⅳ型(迟发型)过敏反应。做此试验一是要到有布病专业实验室去进行。 以上三个方面综合一起方可诊断,一般说缺一不可。但在个别情况下,流行病学接触史问不清,此时布病临床表现和特异性实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求医者只有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和特异性检查阳性,无临床表现,不能诊断为布病,只能说此求医者是布氏菌感染者。 3.对布病怎样治疗 由于布病症状多种多样,病期又长,治疗也较复杂,并有一定难度,应根据不同病期,不同症状体征性质调整治疗方案。大急性期时主要是采用抗菌疗不法,采用抗生素类药物。 (1) 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治疗:四环素每日2克,分四次口服,21天为一疗程,可重复1-2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第一疗程时并用链霉素。成人每日1克,他两次肌肉注射。 (2) 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治疗:利福平成人每天600-900毫克,分两次口服,并且每天早晨口服强力霉素200毫克,连服6周。 (3) 磺胺治疗: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次2片口服,每日3次,连服2周,以后每天2次。3周为一疗程,可治2-3个疗程,疗程间的间隔5-7天。用此类药治疗后有一定复发率。 (4) 对症治疗:除抗生素治疗外,应以对症治疗。如失眠者可服用镇静药,关节痛、头痛等可服镇痛药,高烧者可辅以物理降温或服解热药等。 对慢性布病无特效药物治疗。我国一般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因慢性期病人的症状复杂,不同人表现不同。有的以过敏症状为主,有的以内分泌紊乱为主,更有的免疫功能低下等。医生应依不同情况予以适当治疗。 七、家庭治疗与护理。 布病有两个特点适宜在家庭治疗:一是病期长,长达数月,在医院长期住院费用太高,在家中治疗可以节省一些;二是布病虽是传染病,但人不传人,在家中治疗不必隔离,也不必担心被传染。但是在家中治疗也有不利一面,这就是布病病情复杂,家庭治疗不易掌握,另外有的治疗需注射等也不方便。 在急性期时最好在医院治疗,如果进入慢性期或康复期等可以在家庭中进行适当治疗与护理。 病人在家庭中主要应注意:(1)不同间隔时间到医院检查病情状态。 (2)注意适度休息与轻度活动,有利于康复。 (3)注意饮食调节与搭配。病人庆注意营养,但防止大吃大喝,大鱼大肉。多吃营养丰富又清淡的食品,如蛋类、豆类等。多吃一些蔬菜及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护理布病患者一定要有耐心,增强患者信心,布病不但可以治愈,而且也不会影响寿命。 八、怎样控制和预防布病 我们国家对防治传染病的方针是预防为主,对布病也是如此。严格地说,没有发生布病流行时是以预防为主,主动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了布病流行是被动地采取控制措施。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此一并叙述。 我们国家对布病防治(制)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管理,采取以检疫、淘汰疫畜和免疫健畜为主的综合措施。 1、淘汰疫畜或阳性畜:不管是为控制布病疫情或者为预防人间布病发生,淘汰疫畜(或阳性畜)都是最重要的。因为人布病是不传人的,人的布病来自于疫畜或阳性畜。所以为控制布病疫情或预防布病发生都必须执行淘汰措施。 在防制布病中淘汰疫畜不同于口蹄疫,不必将疫畜或阳性畜活埋或焚烧。可将应淘汰畜集中一处由专人屠宰(加强个人防护),皮毛经适当处理可以制革或纺线等;其肉经煮沸或腌制也可出售、食用;屠宰场地要严格消毒,其内脏经高压、充分煮沸处理,也可食用。 个体养殖户、集体、国家饲养牲畜均应如此处理,要依法防病。 2、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又称为特异性预防。这个措施既是预防措施,又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措施。在防制布病中预防接种分为人、畜预防接种。 (1)家畜免疫:免疫家畜既可保护牲畜不受布氏菌感染,也间接地保护了人群。我国免疫家畜最常用的畜用苗是猪2号苗(S2)。此苗用于免疫羊群(绵、山羊),免疫方法是口服饮水免疫。每头羊免疫剂量为100亿菌,按剂量计算后将苗与水混合,拌匀,免疫前一天不让羊喝水,第二天服苗;也可分两次服,头一天服半量,第二天再服半量。此苗免疫期后2年,保护力约在70-80%之间。 免疫牛群国外用牛19号苗(S19),我国也曾用过些苗,目前我国很少应用。在我国的牛群、猪群中基本上不免疫。还有羊5号苗(M5)、Rev-1苗,我国只在个别地区用于羊的免疫。 (2)人群预防接种: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用布氏菌苗给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我国采用104M苗给人皮上划痕达到免疫目的。将冻干菌苗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皮上划痕接种,在上肢三角肌处消毒后划痕。 每个人免疫量为50亿,在划痕处滴2滴苗液。此苗免疫期约9-12个月,保护力约为80%。 在此强调一点,此苗一定在高危人群中应用,就是在最危险情况下在最受威胁的人群中应用,而且不能年年复种。在接种前用布氏菌素进行检查,阴性者方可接种。此苗不可用于皮下注射。 3、其他措施:在综合性措施中还包括宣传教育群众,牲畜检疫(海关、各类牲畜市场、牲畜出入运输、屠宰前等)、加强个人防护、食品卫生监督、皮毛消毒、饮用奶的巴氏消毒、疫区消毒、畜围消毒、流产物的消毒处理等。 控制和预防布病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尤其是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的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协调一致、统一措施,方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人畜布病。 九、控制、预防布病的消毒 为预防和控制布病做好各项消毒,首先必须了解布氏菌对各种物理、化学、射线等因子的抗力及在外界各种物质中的生存力方能执行好消毒措施。 1、布氏菌抗力及生存力 表1 布氏菌对物理、化学因子抗力 物理因子 生存时间 化学因子 生存时间 湿热 60℃ 60分钟 新洁尔灭(0.1%) 30秒 湿热 80℃ 30分钟 来苏儿(2%) 1-3分钟 湿热 100℃ 30秒 漂白粉(0.2-2.5%) 2分钟 干热 80℃ 60分钟 乳酸(0.5%) 1分钟 干热 100℃ 7分钟 过锰酸钾(0.1-0.27%) 7-15分钟 直射 日光 1-4小时 氢氧化钾(2%) 3分钟 散时 日光 7-8天 肥皂水(2%) 20分钟 表2 布氏菌在不同介质中的生存生 介质名称 生存时间 介质名称 生存时间 水 5天-4天 牛奶 2天-18个月 土壤 4天-4个月 酸乳 2天-1个月 尘埃 21-72天 奶油 25-67天 粪 8天-4个月 奶酪 21-90天 尿 4天-5个月 冻肉 14-47天 畜舍 4天-5个月 腌肉 20-45天 衣物 30-80天 干烧胎膜 120天 皮毛 1.5-4个月 培养基 60天-10个月 从上述两个表中可见,布氏菌抗力及及生存力不是很强的。 2、消毒 (1)洗手消毒:对手的消毒处理适用于各类人员,包括专业实验人员、兽医、牧工、挤奶工、屠宰工等职业人员,也适用于一般老百姓。最常用的,也最普遍用的就是用肥皂水洗手,以及来苏儿、新吉尔灭等,洗手用的浓度见表1。 (2)食品消毒:饮用奶应采用巴氏消毒法灭菌或直接煮沸后饮用;肉类应烹调后食用,不能吃半生不熟的肉制品,更不能生食。 (3)皮毛消毒:皮毛可直接在日光下晾晒1-3天。环氧乙烷消毒:常作熏蒸消毒,300-400克/m3封闭空间。也可用钴60照射。 (4)流产物消毒:有条件的采用高压消毒,如无高压设备可用化学消毒法,用来苏儿(3%),或新洁尔灭(0.3%),或漂白粉(3%)液浸泡24小时后处理。 (5)畜圈、污染场地消毒:10%石灰乳或10%漂白粉洒地,作用12小时后可达消毒目的。 (6)实验室、车间、厂房内消毒:可用甲醛、熏蒸、或用乳酸熏蒸,也可用来苏儿喷雾消毒。 总之,布氏菌抵抗力并不强,常用消毒剂合理使用皆可达消毒目的。
采纳率:40%
一.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20世纪50-60年代,牧区(如内蒙古等)的一些老百姓不知什么是布病,他们理解为做衣服的布生了病,所以叫布病。当然,这既是一种误解也是一种风趣的话。但说明当时人们对布病知道的太少了。在我国不同地区人们根据布病特点起了不少的名字。有的地方老百姓因布病病期长而称布病为“千日病”;有的地方因患布病后全身无力,不能干活,整天懒洋洋的,人们将布病称为“懒汉病”;因患布病整天无精打采的,所以有的地方又称布病为“蔫巴病”等等。 那么布鲁氏菌病到底是个什么病,又为什么叫布病呢?因布鲁氏菌病是由一类很小的细菌称为布鲁氏菌,它侵入人畜机体后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此病就称为布鲁氏菌病,被简称为布病。哪么,引起这种病毒的菌为什么叫布鲁氏菌病呢? 二. 发现布鲁氏菌的轶事(趣事) 布鲁氏菌实际上是一个外国人的名字,这要回顾一段小故事。约在140多年前,大英帝国的远征军进驻到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国家及某些岛国,驻扎在马尔他岛上的英国军队突然出现了大批发热的病人。患病的士兵出现高烧、大汗、肝脾肿大等症状,当时不知道是什么病,就按当地地名命名,称为“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等。在发病的士兵中还不断出现死亡。当时既不知病因,也不知如何治疗,更不知怎样预防。在英国士兵和当地老百姓中形成了恐怖情绪。 大约过了20多年(年),一位英国随军医生布鲁氏(Bruce)剖检死于这种不明热的士兵脾脏时,不仅看到脾脏肿大,用显微镜 意外地看到有一种微小的细菌,他用培养基从脾脏中培养出很小的细菌。他将这种细菌命名为马尔他微球菌。以后又有人做很多试验、观察,并分到了更多的这类细菌,证明这些菌就是引起不明热的病因。为了纪念第一位看到并分离到这种细菌的布鲁氏,将这菌命名为布鲁氏菌(简称布病)。 又过了约10年(年),英国一个专门委员会在马尔他岛讨论布病的流行和预防时,有人意外地发现当地山羊血清与布氏菌发生凝集。他们认为马尔他岛上的山羊也能患此病。不久从山羊奶中检出了布氏菌。他又将这种山羊奶给人和猿猴饮用,喝了这种奶的人和猿猴也得布病。这说明人患布病是因当地山羊有此病,传给人的方式是喝了这种山羊奶或吃了患病山羊奶的新鲜制品。因此,大英帝国当局宣布在马尔他驻军中禁止饮用山羊奶,其结果发病人数明显下降。这是最早对布病采取的控制布病流行的措施。 三. 人患布病的传染源 所谓传染源就是指患传染病的根源(或来源)。虽然,人患布病是因布氏菌侵入人体内造成的,但布氏菌从何而来呢?现在人们都知道了,不仅人能得布病,许多家畜最易得布病,尤其是羊、牛、猪、犬等。因此,布病不仅被我国列为人间的法定传染病,而且还是重要的人兽(畜)共患病。 人得布病就是因患布病的家畜国将布氏菌再传给人,人就得了此病。所以染疫(感染布氏菌)的家畜就是人患布病的传染源。因受布氏菌感染的羊(山羊或绵羊)、牛(黄牛、水牛、牦牛等)、猪等家畜可能出现症状,了民可能不出现症状(隐性感染),但他们都能从不同途径(从奶、尿、便、精液、阴道分泌物)向外排出布氏菌,尤为重要的是怀孕母畜在正产时或流产时排出大量布氏菌。人接触到这些物质时就可被感染。 在山西省吕梁山区一个农民家庭,几口人相继患了布病,追查原因时,才知道这个农民饲养了几只患布病的山羊,从山羊传给农民一家子。 人患布病的传染源是染疫的家畜。那么人患布病能不能传给其他人,或再传给家畜呢?在一般情况下,人患布病是不传给他人,也不能传给家畜。所以人得了布病一定要追查家中饲养的家畜或邻居的家畜及周围其他家畜。 四. 布病传播(感染)途径 所说的传播途径就是指布氏杆菌通过什么方式或称通过哪个途径进入人体的。在一般情况下,布氏菌可以从呼吸系统(从鼻、咽、气管、肺)进入机体,也能从消化系统(经口、食道、胃肠)进入体内,布氏菌也能从皮肤、粘膜直接侵入机体。所以,布氏菌可从多种途径传播。 例如,当染疫的怀孕母畜(羊、牛、猪等)分娩或流产时,人们用手帮助产仔或处理各种流产物时,因这些流产物上含大量布氏菌,它可以经擦伤皮肤进入体内使人感染,如果用带布氏菌的手拿东西吃,布氏菌就经口进入体内。含布氏菌的流产物落到地上,细菌可随尘土飞扬,被人们吸入体内发生感染。 现在人们经常到街上或饭店吃羊肉串、烤牛肉、涮羊肉等小吃,品尝各种风味,以饱口福。但是如果提供肉料的羊或牛是染病的动物,人们就可能因吃了这些小吃而感染布病。因吃涮羊肉时,人们总是喜食鲜嫩的,用筷子夹住的肉片不放,在沸汤中一涮,肉稍一变色就吃,吃起来味道很香,孰不知,筷子夹住的地方如果有布氏菌就不会死,吃入肚内,通过胃肠感染布病。吃烤肉时也是如此,谁也不愿意吃烤的很老(焦糊状)的肉,只要一烤出香味马上就吃,如果肉中含布氏菌,它不会在瞬间被烤死的,所以人们吃了后同样可能会感染布病。这类事例在内蒙古,大连,山西,新疆等地时有发生。 我们曾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某省一个叫瑟琶沟的小山村去调查布病。我们看到一位农妇手拉一头母羊,让一个5-6岁的男孩半伏在地上仰着头,咀噙着母羊的乳头,直接吃母羊奶,吃的津津有味。我们问这位农妇,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吃羊奶?她笑殷殷地告诉我们说,你们城里人讲营养,70-80岁的人还喝奶哪。我们生活好了,养几头奶羊,让孩子也增加点营养。我们告诉她,吃羊奶是可以的,但别这样吃。挤出后煮一煮再吃,防止得布病。后来我们调查后得知,这个村约400头羊中,有35%的羊感染了布氏菌,约有50多头羊发生过流产,约有30%的村民发生了布氏菌感染。 染疫家畜的皮毛也可以粘上布氏菌,也能成为传播布氏菌的感染因子,也应注意。 五、哪些人容易得布病(人群易感性) 所谓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性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指某些人对某种传染病比其他人容易得。例如,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在儿童中最易患此病,成年人几乎不得此病,这就是说儿童对灰质炎病毒易感性高。第二层意思是指某些人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接触机会多,患病者就多,不是人群易感性差别,而是决定接触机会多少,不是易感性高低。到底哪些人易得布病呢? 一百多年实践证明,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地区等)对布氏菌都易感。就是说不同类别人群都可能得布病,不同类别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无何区别。但是,确实看到,在不同人群中布氏菌感染率,患病率等有很大差别。如,在兽医、牧工、家畜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九。这个现象不是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差别,而是不同职业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机会不同。所以,布病有一定职业性。 我们也看到有的资料说男的得布病者高于女的,青壮年患病人数高于儿童和老年人等。这也不是性别、年龄对布氏菌易感性差别,同样是决定于与牲畜接触机会的多少。因为也有资料报告女的患病高于男的,有的地方、国家中儿童布病并不少见。 六、得了布病有哪些表现和如何诊断及治疗。 1.人的布病有哪些主要表现: 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38—40度,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波动于37—38度之间,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有的人体温呈波浪 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反复多次,所以布病又称浪状热。还有的体温忽高忽低,早晚变化大,病情凶险,呈弛张性发热等等。当前主要是长期低热者多。 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晚上汗更多,汗质粘稠,多出现在头胸部等。 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发病初期不明显,体温逐渐下降时骨关节症状相继出现。疼痛或骨关节活动障碍的部位多见于大关节。如,腰、骶、髋、肩、肘、膝等关节。常易误诊为风湿病。 给布病患者查体时还可看到某些部位淋巴结肿大(部、腋下、鼠蹊部等),肝、脾肿大等。 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类似于感冒。 总之,布病无明显特征性表现,症状是多种多样的。 2.如何诊断布病: 诊断人的布病主要根据三个方面:第一是布病的流行病学接触史,第二是病人临床表现,第三是对布病的特异性的试验检查。 (1) 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就是指病 是什么职业、与牲畜接触机会如何;所接触的牲畜有无流产或拐子畜、睾丸肿大否;到布病疫区去过否,如果去过停留多长时间;与牲畜皮毛接触机会多少,有无喝生奶吃生习惯等。 (2) 布病表现,参照上述的症状体征。 (3) 特异性试验检查:就是指只针对布病才能反应的某些特殊试验。如,抽病人血,用血清做布病的试管凝集试验(SAT)。病人血清稀释1:100时还出现++“以上的反应,判为阳性。还可以采用补体结合试验(CR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抗球蛋白试验(Coomb’s)等。做这些试验应参考有关操作手册进行,而且应到有关布病专业实验室进行。 另一类诊断布病的参考方法是皮肤过敏试验。其做法类似于医院给求诊者做青霉素过敏试验。但基本原理不同,检查布病的皮肤过敏试验是第Ⅳ型(迟发型)过敏反应。做此试验一是要到有布病专业实验室去进行。 以上三个方面综合一起方可诊断,一般说缺一不可。但在个别情况下,流行病学接触史问不清,此时布病临床表现和特异性实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求医者只有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和特异性检查阳性,无临床表现,不能诊断为布病,只能说此求医者是布氏菌感染者。 3.对布病怎样治疗 由于布病症状多种多样,病期又长,治疗也较复杂,并有一定难度,应根据不同病期,不同症状体征性质调整治疗方案。大急性期时主要是采用抗菌疗不法,采用抗生素类药物。 (1) 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治疗:四环素每日2克,分四次口服,21天为一疗程,可重复1-2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第一疗程时并用链霉素。成人每日1克,他两次肌肉注射。 (2) 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治疗:利福平成人每天600-900毫克,分两次口服,并且每天早晨口服强力霉素200毫克,连服6周。 (3) 磺胺治疗: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次2片口服,每日3次,连服2周,以后每天2次。3周为一疗程,可治2-3个疗程,疗程间的间隔5-7天。用此类药治疗后有一定复发率。 (4) 对症治疗:除抗生素治疗外,应以对症治疗。如失眠者可服用镇静药,关节痛、头痛等可服镇痛药,高烧者可辅以物理降温或服解热药等。 对慢性布病无特效药物治疗。我国一般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因慢性期病人的症状复杂,不同人表现不同。有的以过敏症状为主,有的以内分泌紊乱为主,更有的免疫功能低下等。医生应依不同情况予以适当治疗。 七、家庭治疗与护理。 布病有两个特点适宜在家庭治疗:一是病期长,长达数月,在医院长期住院费用太高,在家中治疗可以节省一些;二是布病虽是传染病,但人不传人,在家中治疗不必隔离,也不必担心被传染。但是在家中治疗也有不利一面,这就是布病病情复杂,家庭治疗不易掌握,另外有的治疗需注射等也不方便。 在急性期时最好在医院治疗,如果进入慢性期或康复期等可以在家庭中进行适当治疗与护理。 病人在家庭中主要应注意:(1)不同间隔时间到医院检查病情状态。 (2)注意适度休息与轻度活动,有利于康复。 (3)注意饮食调节与搭配。病人庆注意营养,但防止大吃大喝,大鱼大肉。多吃营养丰富又清淡的食品,如蛋类、豆类等。多吃一些蔬菜及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护理布病患者一定要有耐心,增强患者信心,布病不但可以治愈,而且也不会影响寿命。 八、怎样控制和预防布病 我们国家对防治传染病的方针是预防为主,对布病也是如此。严格地说,没有发生布病流行时是以预防为主,主动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了布病流行是被动地采取控制措施。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此一并叙述。 我们国家对布病防治(制)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管理,采取以检疫、淘汰疫畜和免疫健畜为主的综合措施。 1、淘汰疫畜或阳性畜:不管是为控制布病疫情或者为预防人间布病发生,淘汰疫畜(或阳性畜)都是最重要的。因为人布病是不传人的,人的布病来自于疫畜或阳性畜。所以为控制布病疫情或预防布病发生都必须执行淘汰措施。 在防制布病中淘汰疫畜不同于口蹄疫,不必将疫畜或阳性畜活埋或焚烧。可将应淘汰畜集中一处由专人屠宰(加强个人防护),皮毛经适当处理可以制革或纺线等;其肉经煮沸或腌制也可出售、食用;屠宰场地要严格消毒,其内脏经高压、充分煮沸处理,也可食用。 个体养殖户、集体、国家饲养牲畜均应如此处理,要依法防病。 2、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又称为特异性预防。这个措施既是预防措施,又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措施。在防制布病中预防接种分为人、畜预防接种。 (1)家畜免疫:免疫家畜既可保护牲畜不受布氏菌感染,也间接地保护了人群。我国免疫家畜最常用的畜用苗是猪2号苗(S2)。此苗用于免疫羊群(绵、山羊),免疫方法是口服饮水免疫。每头羊免疫剂量为100亿菌,按剂量计算后将苗与水混合,拌匀,免疫前一天不让羊喝水,第二天服苗;也可分两次服,头一天服半量,第二天再服半量。此苗免疫期后2年,保护力约在70-80%之间。 免疫牛群国外用牛19号苗(S19),我国也曾用过些苗,目前我国很少应用。在我国的牛群、猪群中基本上不免疫。还有羊5号苗(M5)、Rev-1苗,我国只在个别地区用于羊的免疫。 (2)人群预防接种: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用布氏菌苗给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我国采用104M苗给人皮上划痕达到免疫目的。将冻干菌苗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皮上划痕接种,在上肢三角肌处消毒后划痕。 每个人免疫量为50亿,在划痕处滴2滴苗液。此苗免疫期约9-12个月,保护力约为80%。 在此强调一点,此苗一定在高危人群中应用,就是在最危险情况下在最受威胁的人群中应用,而且不能年年复种。在接种前用布氏菌素进行检查,阴性者方可接种。此苗不可用于皮下注射。 3、其他措施:在综合性措施中还包括宣传教育群众,牲畜检疫(海关、各类牲畜市场、牲畜出入运输、屠宰前等)、加强个人防护、食品卫生监督、皮毛消毒、饮用奶的巴氏消毒、疫区消毒、畜围消毒、流产物的消毒处理等。 控制和预防布病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尤其是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的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协调一致、统一措施,方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人畜布病。 九、控制、预防布病的消毒 为预防和控制布病做好各项消毒,首先必须了解布氏菌对各种物理、化学、射线等因子的抗力及在外界各种物质中的生存力方能执行好消毒措施。 1、布氏菌抗力及生存力 表1 布氏菌对物理、化学因子抗力 物理因子 生存时间 化学因子 生存时间 湿热 60℃ 60分钟 新洁尔灭(0.1%) 30秒 湿热 80℃ 30分钟 来苏儿(2%) 1-3分钟 湿热 100℃ 30秒 漂白粉(0.2-2.5%) 2分钟 干热 80℃ 60分钟 乳酸(0.5%) 1分钟 干热 100℃ 7分钟 过锰酸钾(0.1-0.27%) 7-15分钟 直射 日光 1-4小时 氢氧化钾(2%) 3分钟 散时 日光 7-8天 肥皂水(2%) 20分钟 表2 布氏菌在不同介质中的生存生 介质名称 生存时间 介质名称 生存时间 水 5天-4天 牛奶 2天-18个月 土壤 4天-4个月 酸乳 2天-1个月 尘埃 21-72天 奶油 25-67天 粪 8天-4个月 奶酪 21-90天 尿 4天-5个月 冻肉 14-47天 畜舍 4天-5个月 腌肉 20-45天 衣物 30-80天 干烧胎膜 120天 皮毛 1.5-4个月 培养基 60天-10个月 从上述两个表中可见,布氏菌抗力及及生存力不是很强的。 2、消毒 (1)洗手消毒:对手的消毒处理适用于各类人员,包括专业实验人员、兽医、牧工、挤奶工、屠宰工等职业人员,也适用于一般老百姓。最常用的,也最普遍用的就是用肥皂水洗手,以及来苏儿、新吉尔灭等,洗手用的浓度见表1。 (2)食品消毒:饮用奶应采用巴氏消毒法灭菌或直接煮沸后饮用;肉类应烹调后食用,不能吃半生不熟的肉制品,更不能生食。 (3)皮毛消毒:皮毛可直接在日光下晾晒1-3天。环氧乙烷消毒:常作熏蒸消毒,300-400克/m3封闭空间。也可用钴60照射。 (4)流产物消毒:有条件的采用高压消毒,如无高压设备可用化学消毒法,用来苏儿(3%),或新洁尔灭(0.3%),或漂白粉(3%)液浸泡24小时后处理。 (5)畜圈、污染场地消毒:10%石灰乳或10%漂白粉洒地,作用12小时后可达消毒目的。 (6)实验室、车间、厂房内消毒:可用甲醛、熏蒸、或用乳酸熏蒸,也可用来苏儿喷雾消毒。 总之,布氏菌抵抗力并不强,常用消毒剂合理使用皆可达消毒目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布病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布氏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