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粤语歌曲经典老歌在上海还那么流行?香港和广州不是发展缓慢了吗

& 香港回归20周年 | 这些经典的粤语歌,你会唱几首?香港回归20周年 | 这些经典的粤语歌,你会唱几首?广州印象城市 o 生活 o 民生 o 娱乐当你和一个广东人说:“推荐一首粤语歌给我”的时候,如果他沉默,请不要怪他...因为,对于从小听粤语歌长大的广东仔女来说,好听的歌多到数不清,就算是具有划时代价值的金曲,也不在少数。所以,本来想选一首粤语歌放在文章开头的,可是印象君实在选不出来...7月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日子,但香港乐坛的影响远远不止20年。从爸爸妈妈年轻时哼着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到我们小时候朗朗上口的“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再到后来天天挂嘴边的“你当我是浮夸吧...”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粤语歌,光芒四射、风格各异,创造了香港流行乐的一个黄金时代,更是几代人记忆中的青春见证。谢谢你,那些年感动我的香港乐坛!那些忘不了的巨星香港乐坛从70年代起,现代流行音乐得到空前发展,闪现了一大批个性突出,才华横逸的音乐人。追星,从那个年代真正开始,最先追的都是香港歌星。第一代歌神“我哋呢班打工仔...”最先被称为“歌神”的,是许冠杰,他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时代。一首《半斤八两》唱绝了打工族的心酸,而内地歌迷最为熟悉的,还是他歌声中《沧海一声笑》的江湖豪情。如今,老歌神依然受欢迎,每次的广州演唱会,照例座无虚席。哥哥和校长“风继续吹,不忍远离...”80年代,是谭校长和哥哥张国荣的鼎盛时代,“谭张争霸”一直是当时热门话题。据说两位当年是“无法形容的红”,无人能及。在当时的香港,无论在街上,在车上,在店铺,在酒楼,甚至在学校,在沙滩...全是这两位的歌或新闻。深情款款的谭校长,风华绝代的张国荣,这两个人分别代表了那个年代香港乐坛的半壁江山。BEYOND乐队“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80年代,有一支香港乐队横空出世——beyond。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80年代末的万人空巷,短短几年间,他们的摇滚音符已成为那个时代最深刻的烙印。当时有乐评人评论“香港没有摇滚,只有beyond!”曾经的beyond组合,让一代人的青春充满热血和感动,《真的爱你》、《光辉岁月》、《海阔天空》、《不再犹豫》、《大地》...哪一首不是80、90后男生唱K的饮歌?尤其大合唱时最感动。四大天王“如何面对,曾一起走过的日子...”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四大天王”称号都被叫了超过25年了,但依然屹立在香港娱乐圈。在90年代,他们的专辑总是卖断货,占据了各大排行榜榜首,几乎瓜分了当时香港各大乐坛颁奖典礼的大奖。四个人各有特色,他们的喜好、穿着打扮、习惯动作等至今为止还是被人们津津乐道。比如,学友大哥的兰花指和掐烟头,刘德华的极有特点的颤音,郭富城的招牌动作,还有黎明的经典发型。而争论“他们到底谁最帅”,就成了当年少女们的日常话题。印象君还记得小时候觉得刘德华帅,但是我妈却说黎明最帅,我争不过她,你们觉得呢?四大天后“我却其实属于极度容易受伤的女人...”梅艳芳、叶倩文、林忆莲、王菲被称为80、90年代的“四大天后”。梅艳芳代表了香港乐坛的一个时代,叶倩文的淑女形象深入民心。而王菲是华语乐坛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当她还是叫王靖雯的时候,唱片元素已经很前卫了。林忆莲走的是都市知性路线,年少时不懂她的歌,长大了才知道真是唱到心坎里。说到90年代的女歌手,不得不提“玉女掌门人”,周慧敏和梁咏琪,都凭借清纯可人的外形大受欢迎,是很多宅男的梦中情人。听我妈说,当年我老爸还在房间贴过周慧敏的海报...进入2000年的香港乐坛,这个阶段的粤语歌曲是年轻人最熟悉的,好多大红大紫的一线歌手百花齐放。2000年后的男歌手 陈奕迅 “我唱得不够动人,你别皱眉...”1995年正式出道,2000年凭《K歌之王》奠定歌坛的地位,自2003以来,“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拿到手软。Eason的歌不用多说,总有一首会让你特别回味。 李克勤 “我没有六尺高,我却会待你好...”早在90年代就已经显示了出色的唱功,为人低调的他,一直默默地唱着粤语金曲,《红日》、《月半小夜曲》、《护花使者》、《高妹》等,你最爱哪首? 古巨基 “别再做情人,做只猫做只狗不做情人...”90年代进军乐坛的基仔,中途又去演了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还珠格格3》),2000年后回归歌坛后大受欢迎。印象君最爱他的《劲歌金曲》了,简直是麦霸饮歌...2000年后的女歌手 杨千嬅 “青春彷佛因我爱你开始...”有人说,杨千嬅的歌就是在唱她自己,因为《可惜我是水瓶座》,她的水瓶女符号板上钉钉,又因为《勇》,她的烈女性格让大家熟知。网易云音乐上有个歌单“自从爱上杨千嬅,你变得怎么样了”,可见她唱出了平凡人的果敢和奋勇。 容祖儿 “see me fly,I'm proud to fly up high...”香港乐坛少有的“全能”歌手,快歌、慢歌、现场都hold得住。连续7年获封“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开心的时候听她歌会开心,失恋的时候听她歌会治愈... TWINS “站在大丸前,细心看看我的路...”2001年出道, 隔年两人就一起登上红馆开演唱会,当时她们还是20岁左右的小姑娘,是史上年龄最小出道的红馆记录者。两个女生如今携手走过了16年,我们的青春也和她们一起成长...最近几年,香港乐坛日渐式微,有人说“香港乐坛已死”,就连陈奕迅也不出粤语专辑了。其实不然,近年来香港乐坛还是有很多新人歌手,如邓紫棋、周柏豪、吴雨霏、陈柏宇、王菀之、许廷铿等,期待他们的成长!那些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歌星们台前风光的背后,有着一群默默工作的幕后功臣,他们就是为歌曲作曲、作词、编曲等的音乐人。我们爱着的粤语歌,其实很大部分是他们的功劳。 黄沾 著名作词人,《沧海一声笑》、《上海滩》、《狮子山下》、《倩女幽魂》、《男儿当自强》...每一首都是经典作品。 林夕 香港粤语乐坛甚至华语乐坛第一作词人,经典作品实在太多。有人说:林夕的词,句句倾城。他自己说:“自己感情的际遇和故事都写给杨千嬅,这些经历总结提炼成智慧后就由王菲来唱,其中的道理让陈奕迅来诠释,最后无法诠释的凄美都写给了黄耀明。” 黄伟文 香港炙手可热的作词人,他的词总带一些虐心、自嘲、悲痛,字句生动亲民,轻而易举写到人们内心深处。《可惜我是水瓶座》、《最佳损友》、《喜帖街》、《好心分手》...每首都传唱度极高。 陈辉阳 他给王菲写了《暗涌》,给陈奕迅写了《K歌之王》,给容祖儿写了《痛爱》,还有很多经典。 伍乐城 如果你喜欢TWIMS,你一定知道伍乐城。他还为很多电影创作过歌曲、配乐,《无间道》、《风云Ⅱ》的歌曲都出自他手。 雷颂德 帮助许多歌手创造出乐坛高峰的雷颂德,他的经典作品你一定很熟悉,《七友》、《左邻右里》、《三角志》、《小城大事》、《好心分手》...那些歌,那些故事当有人把他最爱的粤语歌分享给你,你一定要珍惜,因为那首歌可能见证了他的某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粤语歌,总是那么扣人心弦。印象君选了一些不同题材的粤语歌,看看网友们在这些歌中的故事:(以下的网友评论来自网易云音乐评论)《恋爱大过天》当年懵懂的我们,总是恋爱大过天。GGillian: 初二时候暗恋隔壁班的物理老师,每次放学后都会等他,骑车跟在他的自行车后,偷偷跟踪他回家。然后自己再骑车回家,耳机里放着这首歌,吹着风,感觉满满的幸福感。青春真美。《单车》还记得当年骑着单车的爸爸,和后座的你吗?武汉陈和尚:听哭了,以前叛逆,不读书鬼混,惹爸爸生气,现在觉得爸爸不容易,他爱我表达在心里,以前不能理解,现在觉得爸爸真的不容易。《钟无艳》单方面一厢情愿去爱一个人,结局只能做兄妹。为什么我改不了昵称: 他只字未提喜欢你,你却句句都是我愿意。庸人自_扰:暗恋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场兵荒马乱。《海阔天空》超越了语言与音乐的范畴,是信念、信仰与力量。傲娇鬼唐糖: 依稀记得去年自己特别难的一天,走在异地他乡的路上,路过一家理发店,门口就响起了这首歌,瞬间潸然泪下...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痛苦不已...《可惜我是水瓶座》黄伟文说,杨千嬅曾经连喝八杯长岛冰茶并痛哭整晚...轻裹你的那阵风: 我是水瓶座男生,人前理智的可怕,人后默默地流泪...-Cest-La-Vie-: 水瓶座就是这样,没有性格,没有软肋,没有盲目,对很多事和人清楚的可怕,还常常被认为有城府。如果可以选择,我宁可糊涂一些,也更快乐一些,可惜我是水瓶座。《乱世巨星》当年充斥着荷尔蒙的热血青春啊sundayd: 初中的时候,和几个哥们成立了一个青龙帮,后来不知咋的被班主任发现了,硬生生给改成了青龙学习小组。丸子飘香: 听着这歌,肉都在跟着节奏动~《暧昧》友达以上,恋人未满。小什么菌: 撩的都是不喜欢的,喜欢都是小心翼翼的。吃群众的瓜子: 如果不能在一起,就不要给对方任何希望任何暗示,这就是最大的温柔。《无赖》小人物不得志的无奈及自嘲,好心酸...@西关十字: 以前喜欢一个女生,当时太乖太老实,没有走到一起,原来他喜欢的人并不是安分老实的人,而是那种烂人。后来我变了,成了烂人,她却喜欢安分守己的人了。《最佳损友》曾经互相扶持的老友,如今还在身边吗?一步目: 老友 愿你无忧。这首歌的每字每句都让我想起你,没那么多共同话题了,我也不是躲着你,记着你走进过我世界,自习偷偷跑掉玩儿一节课,坐在教学楼后面聊天听歌,你陪我走到家门口。无论什么时候你想找人谈谈心 我都会在这儿,即使从前那么要好已经回不去了...吃掉的白日梦: 新朋友不知道旧脾气,老朋友不知道新生活。你最喜欢哪首粤语歌?歌中又有什么故事?欢迎留言说说!文:印象君
微信:gjgy12商务合作:(微信/电话)法律顾问: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 段世政律师(电话:)印象君倾心之作,点击可查看...100万+:陪伴我们17年的《外来媳妇本地郎》,这些主演都走了10万+:广州免费的东西 | 地铁新线开通 | 台风杀到城事:外卖小哥月薪过万 | 凌晨2点急诊室 | 无人售货店五险一金:生育保险 | 养老保险 | 公积金 | 忘记密码广州通:地铁沿线1500元房子 | 15条特色街城中村:石牌桥 | 棠下 | 三元里身份证:异地补办换领身份证居住证:居住证好处 | 怎么办居住证港澳通行证:怎么办通行证 | 自助续签脑洞大开:如果广东是一个班级 | 广州11个区吵架漫画:40年后的我 | 男人生孩子 | 70、80、90的区别话题:花男朋友的钱要不要还 | 上厕所忘带纸 | 最好听的地铁站名快来第一个点赞吧~写评论发布热搜好文iphone8终于来了!新功能让买i7的人瞬间崩溃...你肾还好吗?<span class="num" data-v-668b上海最值得去的9家二手书店,小怪教你兜兜转转找旧书去啦!<span class="num" data-v-668b【外卖有好料】天黑请闭眼!狼人请开始表演......<span class="num" data-v-668b嫁给“老实人”的她们都后悔了,嫁给男神的她却收获了最忠诚的老婆奴<span class="num" data-v-668b【办公室惨案】点评内容小编吐槽奇葩上司,快看,秒删<span class="num" data-v-668b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用户举报热线: | 单位: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安化路492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为什么方言那么多,就粤语歌最流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对话陈奕迅:不是我要捍卫粤语歌|陈奕迅|专辑|粤语_新浪娱乐_新浪网
对话陈奕迅:不是我要捍卫粤语歌
  大多数的香港歌手,尤其是那些经典歌手,可能都曾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去到内地和台湾时,我是要唱粤语歌还是唱国语歌?往往他们最终做出的选择,都是后者,或者说,这并不一定是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而是市场为他们做的选择,而他们那些脍炙人口的粤语佳作,大多都选择留在香港才唱。而他们的粤语作品,也很少会主动在香港以外的地区进行宣传推广。
  所以,这个7月,当陈奕迅奔走于成都、北京、台北等地专门为自己最新的纯粤语专辑大肆宣传推广时,还是让很多人大为意外。联想到近几年来香港歌坛及粤语歌市场大幅下滑,身为香港第三代歌神的陈奕迅此举,是否是在为粤语歌的复兴身先士卒,振臂一呼呢?
  对话陈奕迅:不是我要捍卫粤语歌
  本刊记者/卢世伟
  Q:音乐周刊
  A:陈奕迅
  唱不是唱粤语歌,首先是市场的问题
  Q:是不是香港歌手有一度是比较害怕到内地来宣传粤语专辑?
  A:我想不是害怕,就是市场的问题,比如说台湾也是,广州专辑在台湾销售一直不太好。但我觉得音乐是不分的,我幸运的是在唱普通话歌、国语歌被大家有所认知了,之后就慢慢可以先推广一下我的粤语歌。
   Q:香港的唱片公司和音乐人可能对内地有一些误解,认为内地人不喜欢粤语歌曲,或者是听不懂粤语歌曲,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有很多人非常喜欢听粤语歌曲,譬如我的家乡武汉,有很长一段时间,年轻人们是以会唱粤语歌为荣的。
  A:我一直觉得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因为唱片公司他们是看数字的,以前粤语唱片实体的数字表现给他们觉得(粤语歌)不是那么的受欢迎。我觉得各方面的东西都在发展,每一次做完一个案子,其实也会检讨,然后再看有没有这个可能,那这次终于给我等到了。那,我为什么去了广州、马来西亚,然后成都,现在北京,明天又去台北继续做一些宣传,每个地方可能一两天而已,我觉得对我来说最重要是我可以亲自去跟各地的歌迷朋友有一个互动,好像比较踏实一点,感觉很真实的。
  Q:你自己在选择要唱粤语歌和国语歌的时候,会不会心里也分别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A:其实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做巡回演出,以前都是听主办方的,他们觉得这个地区可能就要多唱一些粤语,有一些地区要多唱一些国语。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是有点纠结的,但我主要听的都是主办方的意见,其实也没有听到所有人的意见。我那个时候可能年轻一点,总会比较叛逆一点,就觉得真的吗?我觉得演唱会可以一半一半吗?他们说不行,最好是三分之二国语,粤语歌三分之一。然后我在这几年,比方说在台湾,台湾对唱粤语或者唱国语反应是特别强烈的,所以我有试过几乎全广东话,有一次全国语,也有比重不一样,三分之一粤语,三分之二普通话,也试过,都还是会有意见的。所以到现在这个巡回,已经没有再管了,好像是一半一半,反正哪一个地区,我都是唱那个曲目,都是那些顺序。后来我就发现,原来最重要的不是语言的问题,做一个巡回演唱,虽然制作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另外就是整个音乐,从第一首歌到尾的整个流畅度其实很重要,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其实都是用音乐来说故事的。也许我比较幸运的是因为已经巡回了那么多年,大家都比较熟悉我的歌。
  唱粤语更“诗意”,唱国语是“民意”?
  Q:那做为香港人,你在唱粤语歌时,会不会表达更自如一些?
  A:有一天我去台湾,我下飞机,然后歌迷问我一个什么问题,我说“差不多”,他就觉得你怎么变内地人了?经常是我到了哪个地方,就会受到当地语言的一些影响,比方说我用台湾的文法来讲话或者是用北京的有些用语。我是在香港出生,香港长大,后来到英国上学,其实不同的阶段都有受到各种的影响。我也有学过法文和西班牙文,唱那些声乐的时候也有德语,有意大利语,有拉丁语,其实有些时候会很乱,但我想到那个地方,比如说我现在讲的,可能就没有那么重北方口音,因为我刚去成都。再过久一点,可能就又不一样,我是变形虫吧。
   Q:算是有语言天赋吗?
  A:我是适应力挺强的。其实说实在的,我觉得很多艺术上的东西,除了训练,天赋是很重要的。所有关于艺术表演的东西,当然你还是要努力,还是要训练。当然我自己要对那一方面是特别有兴趣的,模仿,那个共鸣会在那里,发音,讲话的态度。所以我说广东话是比较没有别人的影子。但是说普通话、英文,其实都是我从见过一些人的态度来模仿,来吸收的。
   Q:你刚才讲到“艺术”两个字,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资深的歌迷在私底下交流时会觉得,你的国语歌大多比较大众化,比较有“民意”,而你的很多粤语歌通常就会显得艺术化一些,比较有“诗意”,你自己会有这种感觉吗?
  A:应该这么说,相对来说我的粤语专辑数量是比国语专辑多的,所以广东专辑的尝试性比较多,尝试的区域比较广。你说艺术性,可能我的国语歌都是比较流行的,《K歌之王》、《你的背包》、《十年》、《爱情转移》、《好久不见》,我说的都是类型差不多的。那广东歌,因为全球的人都喜欢《浮夸》,就觉得这种曲风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个曲风,很多其他人没有唱过这种,可能只有王菲唱过吧,她的曲风真的很广,所以粤语歌方面我还是有更多空间可以去尝试。不过因为这个点,我下一张专辑肯定是一张国语转机,我会尝试更广的曲风。
  Q:是不是也是因为粤语的歌词,广东话的文法更加偏向古文一点,用词断句相对于普通话歌曲中的现代汉语就显得更为别致讲究一些,天生带有更多韵味的东西,而普通话的歌曲就相对更直白一些?
  A:我的经历,这二十年一直以来大部分歌曲的创作都是先有曲,再写词上去。所以其实那个曲风,我们做歌的风格,它怎么讲,怎么去表达情绪的方式,都是以旋律来牵着我的鼻子走的。我觉得写歌的人,其实可以更大胆一点。比如说外国人的歌,你看比较流行的那些金曲,其实它们(歌词)都很简单,另外编曲也非常重要的。如果旋律都是那种比较偏向民谣或者小调的那种,自然也会让人感觉更艺术化一些。
  趁着还能唱,要多唱一些
   Q:因为这次的粤语专是要在整个国语区发行推广,那我们这些平时都讲普通话的听众也在想,你们在写词的时候能不能都写一些我们能看懂的,就比如我看这张专辑,第一首歌名《老细我撇先》,我就不明白什么意思。
  A:我那个时候真的没有想。其实说实在的我一直做音乐,没有太顾虑市场的需求。当然新人的时候,唱片公司会比较多意见的,那现在就没有意见,其实他们好像有一个阶段,突然觉得“他长大了,由他自己去做吧”。没有想那么多,因为太多顾虑的话,创作就不纯洁了。反正是一个粤语的专辑,其实我听说的,我也相信唐代的时候是说粤语的,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历史的时光隧道。其实这次专辑的作词人袁两半写文字的方式,一点都不难懂。有一个时段,其实黄伟文跟林夕,他们两位在香港是很有影响力的,他们写的字已经越来越深了,其实用的字,比如说“唾弃”,粤语听起来也不太好听,我第一次接触这个字是在2009年的《H3M》中的《七百年后》,林若宁在歌词中用了“唾弃”,好像一个有点不雅的动作。好像写词的人都想用一些古字,像“隽永”,但这个“隽”字直到黄伟文写给我《陀飞轮》的时候,才告诉我说正音其实该怎么念。中文是博大精深的,我觉世界上太多人要分什么什么,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平台去发表意见,越来越多,有自己的ID,我的鞋全球只有一双,就是我的,我的。我觉得这个游戏,ME-GAME,我觉得有点过了。为什么我刚刚许愿都希望大家不要那么自我,自我会变成自私,变得越来越不顾其他人的感受了,因为太容易了。所以物极必反,太过的时候就变成大家越来越疏离了,其实有关系。
  Q:可能做为一个歌手,你最早的出发点只是在想要自己来推广自己的 专辑,但是现
在你再来发一个全新的纯粤语专辑在所有的华语地区推广,再考虑到你在歌坛的位置,这样看来你把自己弄的就有点像一个旗帜性的人物。最早你怎么想的呢?因为
我们对你的了解,觉得你不是一个愿意把什么都揽在自己身上的这么一个人,你是挺随遇而安的。
  A:金曲奖的时候,我完全懂江蕙姐,她说她没有那么伟大,她只是在唱歌,她只是在享受。其实我更像她那个态度。其实我一直都是这样子。现在香港 是一个特区,中国的一部分,但我觉得有一个国家,如果万一有一天,好像新加坡一样,他们官方的电台、媒体都不会再播广东歌了怎么办?我相信广东话、上海 话、四川话、湖南话,哪个地区都会继续有他们的方言,这是肯定会有的,但是如果万一有一天粤语歌不是一个官方能够播的东西,比如说电台、媒体不能再播,不 能再讨论的时候,这个系统不是我来控制的。所以就趁着还有空间去发展它,我就尽量去做,其实就这么简单。其实没有错对,也不是我要捍卫粤语歌,不是,没有 那么强的任务,只是我觉得就好像现在香港有很多老的古迹,老的店,它快没了,那趁它还在的时候就多吃一点喽。听起来是有点无奈,有点可悲,其实我是很乐观 的,我觉得我一直有机会这样唱,可能因为我是香港人,很自然的,我从来没有说因为要看重内地跟台湾的市场要多出国语的。我觉得我自己要适应这个大环境,比 如说太多东西要出来。但是粤语跟国语的比重,好像粤语还是比较多。我只知道是因为粤语的市场比较小,所以你要生产的量要多一点才能回本,一直从华星、英皇 到现都是这样的,就是因为国语市场比较大,它的宣传档期会比较长一点,它的覆盖性比较大。那粤语歌可能就是香港、马来西亚的人会听,马来西亚也不是整个国 家的人都会听。所以趁着还有这些地方能播能听,我就尽量多去做一些我能做的事情。
  愿意听我继续唠叨更多,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世伟八音盒”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目前只有这一篇哦~陈奕迅:不是我要捍卫粤语歌
来源:音乐周刊
我要评论()
大多数的香港歌手,尤其是那些经典歌手,可能都曾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去到内地和台湾时,我是要唱粤语歌还是唱国语歌?往往他们最终做出的选择,都是后者,或者说,这并不一定是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而是市场为他们做的选择,而他们那些脍炙人口的粤语佳作,大多都选择留在香港才唱。而他们的粤语作品,也很少会主动在香港以外的地区进行宣传推广。
所以,这个7月,当陈奕迅奔走于成都、北京、台北等地专门为自己最新的纯粤语专辑大肆宣传推广时,还是让很多人大为意外。联想到近几年来香港歌坛及粤语歌市场大幅下滑,身为香港第三代歌神的陈奕迅此举,是否是在为粤语歌的复兴身先士卒,振臂一呼呢?
唱不是唱粤语歌,首先是市场的问题
音乐周刊:是不是香港歌手有一度是比较害怕到内地来宣传粤语专辑?
陈奕迅:我想不是害怕,就是市场的问题,比如说台湾也是,广州专辑在台湾销售一直不太好。但我觉得音乐是不分的,我幸运的是在唱普通话歌、国语歌被大家有所认知了,之后就慢慢可以先推广一下我的粤语歌。
音乐周刊:香港的唱片公司和音乐人可能对内地有一些误解,认为内地人不喜欢粤语歌曲,或者是听不懂粤语歌曲,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有很多人非常喜欢听粤语歌曲,譬如我的家乡武汉,有很长一段时间,年轻人们是以会唱粤语歌为荣的。
陈奕迅:我一直觉得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因为唱片公司他们是看数字的,以前粤语唱片实体的数字表现给他们觉得(粤语歌)不是那么的受欢迎。我觉得各方面的东西都在发展,每一次做完一个案子,其实也会检讨,然后再看有没有这个可能,那这次终于给我等到了。那,我为什么去了广州、马来西亚,然后成都,现在北京,明天又去台北继续做一些宣传,每个地方可能一两天而已,我觉得对我来说最重要是我可以亲自去跟各地的歌迷朋友有一个互动,好像比较踏实一点,感觉很真实的。
音乐周刊:你自己在选择要唱粤语歌和国语歌的时候,会不会心里也分别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陈奕迅:其实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做巡回演出,以前都是听主办方的,他们觉得这个地区可能就要多唱一些粤语,有一些地区要多唱一些国语。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是有点纠结的,但我主要听的都是主办方的意见,其实也没有听到所有人的意见。我那个时候可能年轻一点,总会比较叛逆一点,就觉得真的吗?我觉得演唱会可以一半一半吗?他们说不行,最好是三分之二国语,粤语歌三分之一。然后我在这几年,比方说在台湾,台湾对唱粤语或者唱国语反应是特别强烈的,所以我有试过几乎全广东话,有一次全国语,也有比重不一样,三分之一粤语,三分之二普通话,也试过,都还是会有意见的。所以到现在这个巡回,已经没有再管了,好像是一半一半,反正哪一个地区,我都是唱那个曲目,都是那些顺序。后来我就发现,原来最重要的不是语言的问题,做一个巡回演唱,虽然制作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另外就是整个音乐,从第一首歌到尾的整个流畅度其实很重要,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其实都是用音乐来说故事的。也许我比较幸运的是因为已经巡回了那么多年,大家都比较熟悉我的歌。
唱粤语更&诗意&,唱国语是&民意&?
音乐周刊:作为香港人,你在唱粤语歌时会不会表达更自如一些?
陈奕迅:有一天我去台湾,歌迷问我一个什么问题,我说&差不多&,他就觉得你怎么变内地人了?经常是我到了哪个地方,就会受到当地语言的一些影响,比方说我用台湾的文法来讲话或者是用北京的有些用语。我是在香港出生,香港长大,后来到英国上学,其实不同的阶段都有受到各种的影响。我也有学过法文和西班牙文,唱声乐的时候也有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其实有些时候会很乱,但我想到那个地方,比如说我现在讲的,可能就没有那么重北方口音,因为我刚去成都。再过久一点,可能就又不一样,我是变形虫吧。
音乐周刊:算是有语言天赋吗?
陈奕迅:我是适应力挺强的。其实,我觉得很多艺术上的东西,除了训练,天赋是很重要的。所有关于艺术表演的东西,当然你还是要努力,还是要训练。当然我自己要对那一方面是特别有兴趣的,模仿,那个共鸣会在那里,发音,讲话的态度。所以我说广东话是比较没有别人的影子。但是说普通话、英文,其实都是我从见过一些人的态度来模仿,来吸收的。
音乐周刊:你刚才讲到&艺术&两个字,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资深歌迷会觉得,你的国语歌大多比较大众化,比较有&民意&,而粤语歌通常就会显得艺术化一些,比较有&诗意&,你自己会有这种感觉吗?
陈奕迅:应该这么说,我的粤语专辑数量是比国语专辑多的,所以广东专辑的尝试性比较多,尝试的区域比较广。你说艺术性,可能我的国语歌都是比较流行的,《K歌之王》《你的背包》《十年》《爱情转移》《好久不见》,我说的都是类型差不多的。那广东歌,因为全球的人都喜欢《浮夸》,就觉得这种曲风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个曲风,很多人没有唱过这种,可能只有王菲唱过吧,所以粤语歌方面我还是有更多空间可以去尝试。不过因为这个点,我下一张专辑肯定是一张国语专辑,我会尝试更广的曲风。
音乐周刊:是不是也是因为粤语的歌词,广东话的文法更加偏向古文一点,用词断句相对于普通话歌曲中的现代汉语就显得更为别致讲究一些,天生带有更多韵味的东西,而普通话的歌曲就相对更直白一些?
陈奕迅:我这20年以来大部分歌曲的创作都是先有曲,再写词上去。所以我们做歌的风格,它表达情绪的方式,都是以旋律来牵着我的鼻子走的。我觉得写歌的人其实可以更大胆一点。比如说外国人的歌,你看比较流行的那些金曲,其实它们(歌词)都很简单,另外编曲也非常重要的。如果旋律都是那种比较偏向民谣或者小调的那种,自然也会让人感觉更艺术化一些。
趁着还能唱,要多唱一些
音乐周刊:因为这次的粤语专是要在整个国语区发行推广,那我们这些平时都讲普通话的听众也在想,你们在写词的时候能不能都写一些我们能看懂的,就比如我看这张专辑,第一首歌名《老细我撇先》,我就不明白什么意思。
陈奕迅:我那个时候真的没有想。其实说实在的我一直做音乐,没有太顾虑市场的需求。当然新人的时候,唱片公司会比较多意见的,那现在就没有意见,其实他们好像有一个阶段,突然觉得&他长大了,由他自己去做吧&。没有想那么多,因为太多顾虑的话,创作就不纯洁了。反正是一个粤语的专辑,其实我听说的,我也相信唐代的时候是说粤语的,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历史的时光隧道。其实这次专辑的作词人袁两半写文字的方式,一点都不难懂。有一个时段,其实黄伟文跟林夕,他们两位在香港是很有影响力的,他们写的字已经越来越深了,其实用的字,比如说&唾弃&,粤语听起来也不太好听,我第一次接触这个字是在2009年的《H3M》中的《七百年后》,林若宁在歌词中用了&唾弃&,好像一个有点不雅的动作。好像写词的人都想用一些古字,像&隽永&,但这个&隽&字直到黄伟文写给我《陀飞轮》的时候,才告诉我说正音其实该怎么念。中文是博大精深的,我觉世界上太多人要分什么什么,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平台去发表意见,越来越多,有自己的ID,我的鞋全球只有一双,就是我的,我的。我觉得这个游戏,ME-GAME,我觉得有点过了。为什么我刚刚许愿都希望大家不要那么自我,自我会变成自私,变得越来越不顾其他人的感受了,因为太容易了。所以物极必反,太过的时候就变成大家越来越疏离了,其实有关系。
音乐周刊:可能做为一个歌手,你最早的出发点只是在想要自己来推广自己的专辑,但是现在你再来发一个全新的纯粤语专辑在所有的华语地区推广,再考虑到你在歌坛的位置,这样看来你把自己弄的就有点像一个旗帜性的人物。最早你怎么想的呢?因为我们对你的了解,觉得你不是一个愿意把什么都揽在自己身上的这么一个人,你是挺随遇而安的。
陈奕迅:金曲奖的时候,我完全懂江蕙姐,她说她没有那么伟大,她只是在唱歌,她只是在享受。其实我更像她那个态度。其实我一直都是这样子。现在香港是一个特区,中国的一部分,但我觉得有一个国家,如果万一有一天,好像新加坡一样,他们官方的电台、媒体都不会再播广东歌了怎么办?我相信广东话、上海话、四川话、湖南话,哪个地区都会继续有他们的方言,这是肯定会有的,但是如果万一有一天粤语歌不是一个官方能够播的东西,比如说电台、媒体不能再播,不能再讨论的时候,这个系统不是我来控制的。所以就趁着还有空间去发展它,我就尽量去做,其实就这么简单。其实没有错对,也不是我要捍卫粤语歌,不是,没有那么强的任务,只是我觉得就好像现在香港有很多老的古迹,老的店,它快没了,那趁它还在的时候就多吃一点喽。听起来是有点无奈,有点可悲,其实我是很乐观的,我觉得我一直有机会这样唱,可能因为我是香港人,很自然的,我从来没有说因为要看重内地跟台湾的市场要多出国语的。我觉得我自己要适应这个大环境,比如说太多东西要出来。但是粤语跟国语的比重,好像粤语还是比较多。我只知道是因为粤语的市场比较小,所以你要生产的量要多一点才能回本,一直从华星、英皇到现都是这样的,就是因为国语市场比较大,它的宣传档期会比较长一点,它的覆盖性比较大。那粤语歌可能就是香港、马来西亚的人会听,马来西亚也不是整个国家的人都会听。所以趁着还有这些地方能播能听,我就尽量多去做一些我能做的事情。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粤语金曲
1 《万里长城永不倒》
作曲:黎小田 作词:卢国沾
演唱:徐小明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这应该算是第一首在内地被唱到街知巷闻的粤语歌曲了,1983年,这首歌作为香港电视剧《霍元甲》(香港叫《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歌开始进入内地,事实上很多内地听众也正是通过这首歌开始认识的粤语歌曲。这首歌正式的首唱者应该是香港老牌歌星叶振棠,但在内地播出时演唱者换成了该剧导演徐小明。
2 《万水千山总是情》
作曲:顾嘉辉 作词:邓伟雄
演唱:汪明荃
&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继《霍元甲》之后,大批香港电视剧开始陆续在内地播出,几乎每一部都会受到观众热捧,而其中的主题歌和插曲亦会成为当年的流行歌曲大热门。这首歌来自同名香港电视剧,主演和演唱者均为香港演艺圈最有威望的阿姐汪明荃。
3 《上海滩》
作曲:顾嘉辉 作词:黄霑
演唱:叶丽仪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休!淘尽了,世间事,幻作滔滔一片潮流。&
伴随着叶丽仪这一亮嗓,周润发扮演的许文强,赵雅芝扮演的冯程程开始走进内地寻常百姓家,成为一代偶像,至今仍有人效仿。这首歌亦是内地歌迷学习粤语发音唱歌的入门之作之一。
4 《铁血丹心》
作曲:顾嘉辉 作词:邓伟雄
演唱:罗文 甄妮
&逐划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霜扑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
这首由香港一代巨星罗文和甄妮共同演唱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主题曲,至今仍是各大KTV点唱榜排名前列的歌曲,无论是这部剧,这首歌,抑或是该剧中的主演翁美玲黄日华苗侨伟,都已是华人世界永不磨灭的经典了。
5 《爱在深秋》
作曲:李镐俊 作词:林敏骢
&如果命里早注定分手,无需为我假意挽留,如果情是永恒不朽,怎会分手?&
如果说第一首不靠香港电视剧便能被内地歌迷们普遍接受的粤语流行金曲,那必须是谭咏麟的这首《爱在深秋》了,他几乎也是内地歌迷关于当时的香港歌坛最早的传说人物之一,而《爱在深秋》就是那时谭咏麟的标志,这张《爱在深秋》精选集也是谭咏麟最早进入内地的引进版盒带。
6 《沉默是金》
作曲:张国荣 作词:许冠杰
演唱:张国荣 许冠杰
&冥冥中都早注定你富或贫,是错永不对真永是真,任你怎说安守我本分,始终相信沉默是金。&
一代歌神许冠杰与一代天王张国荣的绝世之作,平易的歌词亦道出永恒的处世真谛,成为警世金句,后来,歌词中爱打造各种金句也成为香港填词人的一大特点。同时,这首歌出自许冠杰被内地引进的第一张专辑《沉默是金》当中,这首歌亦是一首不通过电视剧就被大众广泛认可并学会的粤语歌曲了。
7 《千千阙歌》
作曲:近藤真彦 作词:林振强
演唱:陈慧娴
&来日纵使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
这首歌根据日本歌星近藤真彦的代表作《夕阳之歌》重新填词。梅艳芳以同曲演唱的《夕阳之歌》也在同一时期推出,亦是经典,之后还有台湾歌手李翊君演唱的国语版《风中的承诺》,但论普及程度,都不及《千千阕歌》,1989年,陈慧娴唱着这首歌暂别歌坛赴美留学,这首歌也成为当时朋友间道别时首选歌曲。
8 《人生何处不相逢》
作曲:罗大佑 作词:简宁
&纵使告别也交出真心意,默默承受际遇,某年某月,也许再可跟你共聚重拾往事。&
陈慧娴最早在内地传开的歌曲并非《千千阙歌》,而是收录在1989年于内地发行的《宝丽金最新超白金精选》》中的《人生何处不相逢》,亦是一首道别歌曲。这首歌原唱是周华健的《最真的梦》,但国语版几乎被粤语版完全淹没了。
9 《真的爱你》
作曲:黄家驹 作词:梁美薇
演唱:BEYOND
&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没法解释怎可报尽亲恩,爱意宽大是无限,准许我说声真的爱你!&
香港本土摇滚乐队BEYOND乐队的代表曲目,是已故主唱黄家驹在母亲节时献给母亲的一份礼物,至今仍是广大歌迷向母亲献歌的首选曲目之一。
10 《海阔天空》
作曲:黄家驹 作词:黄家驹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哪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BEYOND乐队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至今仍有很多歌手会在比赛中唱起。
11 《一生何求》
作曲:王文清 作词:潘源良
演唱:陈百强
&一生何求,迷惘里永远看不透,未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香港已故巨星陈百强的经典代表之作。这首歌改编自台湾歌手王杰的《惦记这一些》,但后世人们时常惦记的,反倒更多的是陈百强以及他这首《一生何求》,也许除了歌曲本身,人们更需要的是那种&一生何求,无须执念&的释怀心境吧。
12 《偏偏喜欢你》
作曲:陈百强 作词:郑国江
演唱:陈百强
&情义已失去,恩爱都失去,我却为何偏偏喜欢你?&
陈百强的另一首经典之作。一句&偏偏喜欢你&,第一时间扣住了几乎每一个身陷情爱中之人的心声。
13 《顺流逆流》
作曲:蔡国权 作词:蔡国权
演唱:徐小凤
&不相信未作牺牲竟先可拥有,只相信是靠双手找到我欲求,每一串汗水,换每一个成就,从来得失我睇透。&
看起来很商业化很流俗的香港,在早期的流行音乐史上,其实很擅长推出这种十分励志的歌曲,徐小凤的这首《顺流逆流》的堪称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激励香港人共同奋进的香港精神。
14 《石头记》
作曲:刘以达 作词:陈少琪 迈克 进念二十面体
演唱:达明一派
&丝丝点点计算,偏偏相差太远,兜兜转转,化作段段尘缘。纷纷扰扰作嫁,春宵恋恋变卦,真真假假,翻悲欢恩怨原是诈。&
达明一派早期代表作之一,亦被歌迷奉为文艺经典之作的神来之笔,从这首歌的旋律,曲风、编曲到歌词,尤其是歌词,无不能让人看出香港音乐人的讲究与精致之处。
15 《朋友》
作曲:芹泽广明 作词:向雪怀
演唱:谭咏麟
&遥遥晚空点点星光息息相关,你我哪怕荆棘铺满路,替我解开心中的孤单,是谁明白我?&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真正能够获得最广泛流传的歌曲,情歌反倒不是最多的,更多的是那种能体现普世价值,人世真情,激励上向上的温暖歌曲,以《朋友》为名的歌曲不在少数,谭咏麟的这首算是最早流行开来的一首了。
16 《依然》
作曲:Amato、Cantarelli 作词:林振强
演唱:林忆莲
&依然相信,将来再必可,一起继续昨天烈火!&
林忆莲早期代表作品之一,改编自Mariah Carey的《I Still Believe》,这首歌也开始奠定了林忆莲在香港歌坛继梅艳芳之后,又一位勇挑大梁的实力天后的地位。
17 《分手总要在雨天》
作曲:片山圭司 作词:陈少琪
演唱:张学友
&总要在雨天,逃避某段从前,但雨点偏偏促使这样遇见;总要在雨天,人便挂念从前,在痛哭拥抱告别后从没再见。&
歌神张学友的代表作之一,亦是香港歌坛分手歌中最凄美的一首。
18 《相思风雨中》
作曲:徐日勤 作词:简宁
演唱:张学友 汤宝如
&啊,寄相思风雨中,啊,寄痴心风雨中,抱月去,化春风云外追踪鸳侣梦,恨满胸愁红尘多作弄。&
华语歌坛经典男女对唱曲目之一。
19 《红日》
作曲:立川峻之 作词:李克勤
演唱:李克勤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怕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
李克勤被公认为香港&零瑕疵&演唱歌手,代表作品无数,但却以这首曲风欢快充满激情,同时又十分考验人舌头灵活程度的《红日》流传度最广,也是内地最早的集体K歌嗨曲之一。
20 《真的汉子》
作曲:林子祥 作词:郑国江
演唱:林子祥
&做个真的汉子,人终归总要死一次,无谓要我说道理,豪杰或许本疯子。&
又一首充满男性荷尔蒙、可以让无数热血汉子相拥相立唱到激情飞扬的歌曲。同样的歌曲林子祥还有一首《男儿当自强》,但当成龙唱了这首歌的国语版后,内地听众自然就更多的选择了他们更容易唱的版本了。
21 《一起走过的日子》
作曲:胡伟立 作词:小美
&从来没人明白我,唯一你给我好日子,有你有我有情有生有死有义。&
演唱:刘德华
这也是一首当时男生们最爱唱的歌曲之一,这首歌出自于刘德华主演的电影《至尊无上之永霸天下》,那正是一个江湖片大行其道的日子,&一起走过的日子&,代表着一段热血相伴的经历,是每一个有着江湖梦的年轻人最向往的一种情感体验,亦是刘德华最具代表性的粤语经典歌曲之一。
22 《风继续吹》
作曲:Ryudo Uzaki、Youko Agi 作词:郑国江
演唱:张国荣
&风继续吹,不忍远离,心里亦有泪,不愿流泪望着你。&
这亦是一部江湖片中的插曲,却不同于其他江湖歌曲的热血沸腾,反而是极尽浪漫旖旎之能事,经张国荣的低沉声线一唱,更为深情缱绻,歌词亦极美。事实上作为张国荣的成名曲,《风继续吹》早在1983年就出现在张国荣的同名专辑中,这首歌翻唱自山口百惠的代表作《Last Song for You》,但这首歌真正大火却要等到1991年由吴宇森执导、周润发钟楚红张国荣共同主演的江湖片《纵横四海》热映之后。现在亦是人们在怀念起张国荣时最容易唱起的歌曲之一。
23 《容易受伤的女人》
作曲:中岛美雪 作词:潘源良
演唱:王靖雯
&情难自禁,我却其实属于极度容易受伤的女人,不要,不要,不要骤来骤去,请珍惜我的心。&
1987年,北京女孩王菲随父亲迁入香港,以&王靖雯&的艺名于1989年出道,但发展一直未尽如人意,1991年初她转往美国求学,第二年携一张《Coming Home》专辑杀回香港乐坛,正是其中凭着当中这一首翻唱自日本歌星中岛美雪的当红金曲《口红》的《容易受伤的女人》,才终尝走红滋味,一举踏上华语天后之路。
24 《似是故人来》
作曲:罗大佑 作词:林夕
演唱:梅艳芳
&俗尘渺渺天意茫茫将你共我分开,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
百变天后梅艳芳一生留下粤语经典作品无数,但由于早先比较少来内地宣传,所以大部分作品更多还是流传在广东话地区。但这一首《似是故人来》却以其隽永的词意,充满古风的韵律而深入人心,成为在内地听众心目中梅艳芳最具代表性的粤语作品之一。而笔者也正是通过这首歌,首次开始注意到填词人林夕的大名。
25 《暗涌》
作曲:Michael Nyman 作词:林夕
演唱:王菲
&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历史在重演,这么繁嚣城中,没理由相恋可以没有暗涌。&
如果评当下流行歌坛最美词作,《暗涌》入围前十应该毫无压力,这首歌不仅是王菲的巅峰之作之一,同时亦可称林夕词作中的巅峰之一,而黄耀明后来也曾翻唱了另外一个版本,同样成为了自己的经典曲目之一。
26 《下一站天后》
作曲:伍乐城 作词:黄伟文
演唱:Twins
&在百德新街的爱侣,面上有种顾盼自豪,在台上任我唱,未必风光更好,人气不过肥皂泡。&
由钟欣桐和蔡卓妍组成的Twins的组合,严格意义上讲,不过是香港商业环境下催生出来的一件本土娱乐产品罢了,演戏唱歌都不过是种包装,毫无资本可言,但难得她们还有这么一首唱出民生意义的励志金曲,也算没白担歌唱组合这个名声了。
27 《富士山下》
作曲:泽日生 作词:林夕
演唱:陈奕迅
&拦路雨偏至雪花,饮泣的你冻吗?这风褛给你磨到有襟花。&
在林夕填词的作品中,《富士山下》可以排到我个人喜爱名单的前三名。在香港粤语歌坛已几近凋弊再无金曲可传的2006年,《富士山下》异军突起,犹如给香港歌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人们开始激动于终于又有一首可以仰望可以传诵的粤语好歌了。但从这首歌以及另外一首林夕填词的作品《不如不见》中也可窥见粤语歌爱好者为什么重粤语轻国语的原因了,你只需要再读一遍林夕为这两首歌填的国语版《爱情转移》和《好久不见》,就能体会到这两者之间从风格到口味的巨大落差了。
28 《浮夸》
作曲:江志仁 作词:黄伟文
演唱:陈奕迅
&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似木头似石头的话得到注意吗。&
陈奕迅另一首普及度很记的粤语代表作品,因其贴近当下世人心态及富有戏剧张力的演唱风格而备受年轻人喜爱,亦是很多唱功级歌手在比赛中常选曲目之一。
29 《喜帖街》
作曲:Eric Kwok 作词:黄伟文
演唱:谢安琪
&当初的囍帖金箔印着那位他,裱起婚纱照那道墙及一切美丽旧年华,明日同步拆下。&
近十年来能在内地广泛流传或是享有较高口碑的粤语歌曲屈指可数,《喜帖街》便是这屈指中可数的之一,这首歌从香港一条老街的历史变迁唱出时代潮流转换留给香港人的反思,深入人心,谢安琪也正是凭着这首歌一举成为香港的&草根天后&。
30 《两心花》
作曲:恭硕良 作词:潘源良
演唱:林忆莲
&如炉火,冷下来,从前可一不可再。情如灰,怎主宰?翻飞於脑海,不论怎么掩盖。&
《两心花》是香港填词人潘源良执导的电影《出轨的女人》的主题歌,电影的口碑一般,但是由林忆莲演唱的这首主题歌却获得了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也是林忆莲近几年来难得的一首粤语歌作品,潘源良唯美意境的歌词配上林忆莲气定神闲的演唱,是香港歌坛近年来的一首难得佳作。
责任编辑:
备案号:苏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遇过香港是什么粤语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