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特色美食排行榜有什么好玩的最方便的其他娱乐活动排行榜/其他

刘邦故里话沧桑,国际象棋更接近“楚汉争霸”
  刘邦故里,也称“汉高故里”、“汉皇故里”,是指刘邦的家乡--江苏省徐州丰县。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沛为郡,下辖丰邑、夏邑、沛县等三十七个县,丰邑是丰县的古称。刘邦称帝后把丰邑改为为丰县。因此刘邦是沛郡丰邑中阳里人,即今江苏丰县人。
  刘邦原为泗上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
  经过五年的楚汉之争打败项羽后,建立了一个比秦朝更强大的汉王朝。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正式即了皇帝位(西汉纪年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汉王时算起)。
  很多人认为中国象棋描述的是楚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霸的典故。但我觉得不够准确。
   我认为,真正体现楚汉争霸应该是国际象棋。
   早期的中国象棋是黑白64格,与国际象棋的棋盘很相似。直到宋代才演变成了今天的――有“九宫”、“河界”,纵9横10的棋盘。
   楚汉争霸时,刘邦项羽身边各有一位重要的女性。刘邦身边是吕雉,项羽身边是虞姬。她们应该就是国际象棋中“后”的原型。
   国际象棋中,与“士”相对应的是“后”,为女性,而且威力无比。
   宋代以前的象棋,形制上更类似于国际象棋。据考证,唐代象戏的棋盘为8X8样式,黑白交替,与国际象棋棋盘非常相像。更能体现“楚汉争霸”。
   汉唐时期,君主都御驾亲征,身先士卒,为打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体现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气概。
   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都不会躲在深宫里苟且偷生,而是亲自上战场南征北讨。
   刘邦和项羽两人身边猛将智者如云,还有吕雉与虞姬这两位女士跟随,同国际象棋何等类似。
   古象棋中,君王的行动不受“九宫”制约,可以自由行动,走法与今天国际象棋中的“王”类似,都是横直斜各一格,战斗力也很强。车马的走法也一样。士象的走法不同,古象棋的士也只能斜行一格,但没有“九宫”限制。象可以斜行两格,但不受“象眼”阻塞。兵据说可以斜走,但具体走法还不确定。
   古象棋传到西方以后,逐步转化为今天的国际象棋。其中一个的改变是士象的力量增强了,象可以走任意格。士则演变成后,具有了巨大威力,成为棋盘上最强的棋子。以后还增加了“王车易位”、“兵第一步可以走两格”、“兵的升变”、“吃过路兵”等内容。
   古象棋棋子多为立体型,今天的国际象棋依然保留了这一特色。而在中国,象棋棋子则经历了一个从“立体――图文――文字”的演化过程,成为今天的中国象棋。
   五代之前,女性作用不小,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过成就。尤其是唐代(含武周),还出了个女皇帝武则天。在原始象棋上,女子也有一席之地。今天的国际象棋也依然体现了这一点――妇女能抵半边天。
   古时候,有将“士”说成女子的,既“仕女”。宋代象棋中也确有将“士”画成女士形像的。
   宋朝以后,女子开始缠足了。据说这一陋习是南唐后主李煜“开创”的。由于行动不便,从此女子开始足不出户,深居简出了,变得“可有可无”起来。女性也从象棋上“消失”了。“士”也成男的了。
   “士”,现在一般解释为“谋士”或“卫士”,是男的。
   国际象棋的形态更接近于古象棋,“士”依然是女子,而且升格为“后”,能力更强了。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1-01-03 10:15
刘邦故里――丰县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沛为郡,下辖丰邑、夏邑、沛县等三十七个县,丰邑是丰县的古称,因此刘邦是沛郡丰邑中阳里人,即今江苏丰县人。中阳里是县以下的行政单位,所管辖的范围在城北一带。丰县县城有龙雾桥遗址,城西南王沟镇有高祖斩蛇处碑、斩蛇沟遗址。明代《关王庙记》说:“丰邑,古徐州城,汉高祖诞生之乡也”。1921年出版的《中华名人大辞典》云:“汉高祖,丰人,姓刘,名邦”。民国初年出版的《中华通史》载:“汉高祖,姓刘,名邦,字季。庙号太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即今江苏丰县人”。在《高祖本纪》上刘邦曾自言:“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史记.卢绾列传》载:“卢绾,丰人也,与高祖同里。”高祖做了皇帝后,把太上皇刘湍接到宫中居住,太上皇过不惯宫中生活,“常凄怆不乐”,高祖窃问左右,答以“平生所好,皆屠犯少年,沽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今此皆无,故不悦”。原来太上皇“思丰乡故土”,于是“高祖乃作新丰,徒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  刘邦在丰县的活动遗迹及传说故事特别多。如西南城角的凤凰嗉遗址(邦母吃了凤凰嗉的土,才得以降生)。城北的龙雾桥及碑庙遗址(刘媪迂龙雾而有孕而生高祖),城恒东北角秦皇抓丁而刘邦出逃的五门遗址和附近的刘邦种植的双枣树址。城内刘邦曾住过的地方,高皇庙前的刘邦读书之处的马公书院(马惟先生是刘邦的老师),北关有卢绾道(卢绾,汉朝燕王),城南有刘邦儿时放牛的地方卧牛岗,城东有刘邦避难之处的七里铺庙旧址。城西南九里有丰人邀请刘邦饮酒之处的邀帝城和起义祁祷之处的分榆社遗址,城西30里是刘邦斩蛇起义的斩蛇沟遗址等。传说故事如凤凰点穴、蚂蚁筑坟、秦始皇在丰城筑厌气台以及赤帝子、落马碑、小五门、蜘蛛和蝼蛄等,都说明丰县就是刘邦的故里。所以在清朝丰县县衙门两旁就写着一幅对联:“汉高故里,古宋遗风”。
&  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有汉皇祖陵,又有刘邦曾祖父刘清之墓(该墓巍然犹存)。金刘寨的汉皇林,古往今来,远近千百里闻名遐迩。世世代代这里的刘氏裔孙,都为其添坟拜祭;各省县的刘氏家谱上,多有记载,每年都有前来拜祭者。同时也吸引不少专家学者墨客骚人和达官贵人前来考察参观。1983年秋,北京考古专家蒋志舜先生在考察访问了金刘寨贤士刘万邦先生后,即席赋诗一首:“金风拂柳柳似山,贤者口碑汉祖先,龙生凤养谢水土,蛛绸蹄迹庶尘天。青峰东斩白帝子,赤旗西卷二世迁,娄樊周曹皆英武,大风一起浩如烟。金刘寨刘氏族谱上记载:“吾族清公,战国时为魏国大夫,受秦之所迫,由大梁(开封)徒丰,旋隐于丰邑西北隅离城12里力村畴定居。因避秦祸更姓为金,后复姓刘;又挖河筑寨,故有金刘庄和金刘寨两次更名。清卒葬此。世有凤凰点穴、蚂蚁筑巢之说。”刘邦的曾祖父刘清始迁居於此,繁衍下这支亡魏大臣之后裔。
&  丰县隶属江苏省徐州市,淮海经济区核心地带,古称凤城,因相传远古时期曾有凤凰落于丰县城凤鸣公园的凤鸣塔上而闻名;更因是汉高祖刘邦故乡,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美誉。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全县总面积1449.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59.2公里,东西宽约46.6公里,下辖14个镇1林场,总人口115万,主城区常住人口26万,城区建成面积38平方公里。丰县下辖14个镇:凤城镇、首羡镇、顺河镇、常店镇、欢口镇、师寨镇、华山镇、梁寨镇、范楼镇、孙楼镇、宋楼镇、大沙河镇、王沟镇、赵庄镇。
&  丰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盐矿储量为220亿吨,钾矿探明储量为20.7亿吨,煤矿地层储量6亿吨,2200米以下地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盐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极具开采价值。
&  丰县人文荟萃,历史极为厚重。西汉名相萧何、周勃、周亚夫、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清代名臣李卫、名孝丁兰(丁兰刻木)均系丰县人。地面遗存有汉皇祖陵刘清墓、张道陵祖坟(宋楼镇百年梨园内);文庙的大成殿是苏北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建筑,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朝参资政事李若谷“赵郡李氏世德碑”是江苏省现存的四通碑之一;李卫墓在丰县大沙河大观园内,其圣旨碑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记述了李卫的生平简历及官位功绩。丰县糖人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邦传说、张道陵传说、丰县吹糖人、丰县四平调、徐州坠子等5个项目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州4位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中张虹、燕凌两位就是丰县培养出的获得者。
发表于:11-01-03 10:15
楚汉雄风豪情徐州&
&&& (钱敏)彭城徐州历史遗迹和人文资源丰富,两汉文化尤为珍贵。报道组特地赶到集“汉代三绝”为一体的汉文化景区,寻访一下浓浓楚汉雄风。
&&& 所谓“汉代三绝”,指的就是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报道组首先来到狮子山楚王陵,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距今已有2100年的历史。陵墓中有象征楚王军队的陶俑4000余件,分布于六条坑道。一号坑道俨然是一支布局紧凑、合理的地下军阵──三列主力纵队分为两列,前列是排列密集的步兵先锋,后面是浩荡的车兵方阵,在主力“锋”阵中间的制高点处,站着四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其后站着一位形象威仪的将军俑,他是部队的指挥官;距离主阵右侧不远处是两条骑兵俑组成的轻骑兵方阵,古代军阵锋、本、卫、翼的战略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在惊叹于这些珍宝的完好无损后,报道组注意到还有一条坑道没有开挖。对此工作人员解释说,汉俑与秦俑不同。秦俑重写实,兵马俑一般都近真人大小;而汉俑重写意,只有40-50厘米,且身带彩绘。之所以保留了一条坑道不开挖,是因为彩绘一见光便褪色,目前还没有找到完好无损的保留方法,所以暂且保持现状。楚王陵的开掘也秉承了这样一种保护为主的理念。走进长达117米的墓道,顿感清凉,石灰层的岩顶和四壁不时渗下水来,滴滴答答地往外流。工作人员介绍说,墓道的设计原本已很先进,设有排水系统,开掘后又进一步完善了。主要表现为就山建馆,可以保持原有的风貌,又可以一览无余地看清整个构造,把历史的沉淀装裱得像古字画一样。
&&& 汉文化在徐州保存得如此之好不是偶然的。徐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汪诚谊将这归功于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在汉文化景区规划的初期,就邀请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专家学者进行反复论证。其次,形成初步方案后在当地主流媒体上公布,邀请市民听证,大量的民间智慧被吸纳进了最终的方案之中。同时徐州的文化部门还联手建设局制定相关举措,规定在汉文化景区范围内,所有工厂、桥梁、道路以及房地产开发商都必须经过文化局批准才可以施工,而一旦在施工中有遗存发现都要及时上报。
&&& 最重要的是,徐州认识到要将汉文化有效地发扬光大,在“硬件”上下工夫还不够。汉文化景区初具规模后,便开始了景区导游人员的遴选工作,从“软件”上也提升汉文化的认知度。在全市公开招聘解说员,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经过“十里挑一”的层层筛选后,邀请徐州师范大学的汉文化研究专家对其进行培训。以一种推介员的身份,精准表达出经过专家教授字斟句酌的解说词,以此反映深厚的文化积淀。
&&& 行进在两汉文化的长廊之间,感受其大气磅礴的同时,也将思绪“链接”到吴地遗存的发掘,从中或许会得到一些启迪与比照。
楚汉文化看徐州历史文化的主要特征
&&& 有文字史以来,徐州就与楚有割不断的联系。其一,据史记载,“彭祖,黄帝后裔,陆终氏之子,陆终氏生六子,一昆吾,二参胡,三彭祖,四会人,五黄姓,六季连”季连楚之先祖,彭祖为楚先祖之三兄;其二,当公元前1010年周穆王令楚国伐徐,徐州就屡被楚侵,以后楚庄王、楚子辛多次攻占彭城,当然,春秋无义战,晋宋也多次参与。直到公元前472年,周元王四年,楚正式将徐州纳入版图,“楚东侵,广地泗上”,当时楚地宽广,“江陵(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又载“以淮北、沛、陈、汝南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彭城还是西楚范围。战国时,楚等五国合纵攻秦失败,各国岌岌可危,为避秦兵锋芒,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安徽寿县,离徐州仅200公里)名寿郢。公元前225年(楚王负刍三年)王翦、蒙武攻楚,秦败。公元前223年(楚王负刍五年)王翦、蒙武攻楚都寿春,虏楚王负刍,楚亡;其三,“楚三户,可亡秦”,亡秦的三户都在徐州一带,并且全是打着兴楚的旗号。第一户,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现安徽宿县西寺坡乡刘村集)以楚国名义起义抗秦,并在河南淮阳立国,国号“张楚”(张大楚国的意思),陈胜自立为楚隐王。第二户沛人刘邦,曾作过泗水亭长与沛吏萧何、曹参起兵于沛县以楚攻秦。第三户,下相(宿迁)项梁、项羽叔侄俩都是楚国的贵族,起兵反秦。后三户合流以楚攻秦。公元前208年6月,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为楚怀王(义帝)建都盱眙,后迁都彭城即徐州。公元前206年项羽将楚怀王徙长沙,令九江王英杀于郴县。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王梁、楚九郡,建都彭城,然后封十八个诸侯王,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为巴、蜀、汉中。这样徐州一度成为楚国的军事、政治、文化的中心。从公元前472年徐属楚,到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徐州由楚地到楚都,共经历270年。建立汉朝,徐州既是汉王朝地发祥地,又是汉楚王的封地406年。从楚到汉楚封地总共676年时间。勿庸置疑,徐州作为楚汉文化的交融地和诞生地,在徐州历史文化中不但表现出它区域文化地主要特征,而且对后来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乃至现代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发表于:11-01-03 10:18
我的看法: “将帅不对面”倒是从刘、项争雄中引申来的。在楚汉大战中,汉王刘邦曾在广武山上与西楚霸王项羽对峙,结果被楚兵用箭射中,差点丢了性命,这就是将帅不能照面的依据。依照这样的典故,在象棋对弈中,将帅如果同在一条直线上,中间又不隔着任何棋子情况下,规则规定走子的一方获胜,这就好比先动手的一方把对方的将(帅)射中了。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象棋经过两宋的变异,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了,而是“变味”的,宋朝“小皇帝”的思维方式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这一切还是被安在了刘、项的头上。双方的头领被说成刘邦项羽,隔着两军的“河界”,本应是宋金两国间的“长江天堑”,却被说成了“鸿沟”,让两位惊世豪杰遭受了“不白之冤”。如果大英雄刘邦项羽知道后世把他们扭曲成这样,恐怕鼻子都要气歪了。他俩都是打遍天下的,几时躲在“宫”内当缩头乌龟了。与他们相比,宋代国君多是“窝囊废”,除了宋太祖和宋仁宗还有些作为。刘项二人怎么替他们背了“黑锅”。
    象棋的根应该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六博”游戏,一个子是头领,还有五个子是兵卒。这是象棋的萌芽。
    六博是象棋的雏形,楚汉战争以后,象棋被注入了新的内容,后来增加了士、马、车等。 将国际象棋的子力与楚汉人物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其中惊人的相似,几乎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其中必然有一定联系。可以说,楚汉之争便是象棋的人物原型。除了中国以外,在印度乃至其它国家,都很难找到如此相近的例子。从这几点来看,象棋应该是起源于中国。至于说国际象棋是印度教宗师发明的,不是很现实。象棋是个复杂而严密的体系,有一个发展过程,需要很多人的智慧,靠一个脑子在短时间内是不大能发明出来的。
教宗师向国君推荐象棋的典故,如果是真人真事,有可能是早期象棋游戏从中国流传到印度时,教宗师对其进行了改制,比如增加“象”等,变为“印度象棋”,然后介绍给了国王。印度是热带国家,象比中国多,象战也更为常见。在中国,“象”有时被理解成“相”――丞相。所以我认为,象棋发祥于中国,发展于中印,后来流传到了全世界。
    现代国际象棋的原形应该是“刘邦”、“项羽”。他们的活动不受九宫约束,最终“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象棋”。 带有浓重“宋式”色彩的现代中国象棋,束缚太多,影响了全球化的脚步,至今只在中国和东南亚流行。早期的中国象棋也是黑白64格,与国际象棋的棋盘很相似。直到宋代才演变成了今天的――有“九宫”、“河界”,纵9横10的棋盘。“士”曾有女性的说法,后来也成男的了。
我还认为,现在的中国象棋表现的应该是“两宋风云”,说“楚汉争霸”已然名不副实。 现代象棋定型于宋代,反映的是“小朝廷思维”,“九宫”代表君主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画地为牢。战士在外浴血奋战,国君只知道在深宫中“歌舞升平”。所以宋代富而不强,最终被灭。棋盘上的“河界”,与其说是“鸿沟”,不如说“长江”更为合适。金和宋交战多在长江两岸,而且有很长一段时期是“划江而治”。
发表于:11-01-03 10:19
“河界”、“九宫”,应该在北宋就有了,早于金宋战争。象棋几经演变,至北宋末年定型,出现了双方各有棋子各16枚,棋盘纵10路横9路,有河界、有九宫,将(帅)士只许在九宫内活动的现代象棋。我国古代象棋的形制,通过北宋中叶的大革新,通过广大棋艺家对各种棋制的选择,经过了上百年的艺术实践,至北宋末逐步定型。有河界的象棋盘见于北宋末。初见于宋范仲淹“奇兵翻背水”和程颢的“河外尖斜步卒轻”的描述。北宋末女词家李清照的《打马图经序》中刊有打马戏和象棋两用的局戏图,它所表示的象棋盘图形与现在的完全一样。另外宋颢关于象棋诗词中有“河外尖斜步卒轻”的描述。由此可见,北宋前的象棋盘没有河界,棋盘有河界的象棋是在北宋末定型的。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据北宋理学家程颢的涛里说:“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枰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这里所说棋制虽不很明确,但已可以知道:棋子除了马、将,车,卒之外,还多了偏、裨两种将佐,相当于现代象棋的士、相,棋盘上还有主帅所在的“中军帐”,相当于现代象棋的“九宫”,还有河界,过了河的卒子可以斜行。又据同代晷无咎所撰《广象棋图》序说,“盖局纵横路十一,棋三十二。”指出当时的棋盘是纵横各十一路,棋子三十二只。以后女词人李清照《打马图经》序文中又说到“大小象戏弈棋,又唯可容二人”。这些记载,虽不十分完整,但已知象棋在北宋时已有过很大的改革。
    后来,棋局中又有炮垒出现。象棋发明于秦汉,“炮”发明于宋代,而为何象棋里会出现“炮”呢?由于炮火是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它便使用到象棋中,更丰富了内容,这种战术反映在象棋中,成为一种新的特色。由于火炮的发明,在军事战略战术上引起了新的变化,也成为促使象棋变革的新鲜因素。
    北宋是中国古代象棋的大革新时期,这场象棋革新运动,整整持续了一百六十多年。 有一篇“棋子占卜”,说的是:臣扈从时,太后未知主上即位,尝用象戏局子,裹以黄罗、书康王字、贴于将上,焚香祷曰:今三十二子俱掷于局,若康王字入九宫者;主上必得天位:一掷,其将果入九宫,他子皆不近。太后手加额,甚喜。臣下拜,即奏。徽宗大喜、复令谓太后曰:“瑞卜昭应异常,便可放心。卿等可贺我!”臣等皆再拜。太后因以此子代将,不易。此事见于曹勋()的《北狩见闻录》记载。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和后妃被掳渡黄河北去途中,韦圮因不知赵构己在南京即位,故用象棋子占卜。曹勋作为臣子随行,记进应比较可靠。棋子占卜固然有韦妃自诩天命所受、欺骗人们的一面,但反映出象棋子在宫廷中的普及和地位,特别是三十二子、九宫等内容,是目前象棋定型的最早史料之一,颇受棋史研究者的重视。从这些方面讲,有“九宫”与“河界”的象棋,应该是宋代“赵氏思想”的再现,而非原汁原味的“楚汉争霸”。谁知道,金灭北宋,与南宋交战时,很多战役是围绕着长江进行的,如同棋盘上的“河界”,南宋政权是在宫里布出来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好比“将帅不出九宫”。不管怎么说,把现代的中国象棋比作“两宋风云”是较为合适的。
发表于:11-01-03 10:19
象棋,是中华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而国际象棋,更是全世界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同宗,这点恐怕不会有太多的疑义。 国际象棋更加接近原始象棋――8*8黑白相间棋盘、立体型棋子等,这在唐代象戏中已经得到佐证。
    象棋的原型,应该从楚汉相争中去寻找。时至今日,还能找到棋子与人物的对应关系。 很多人会将中国象棋与刘邦项羽联系起来,但细细揣摩,国际象棋其实更接近历史。王可对应刘邦项羽,后可对应吕雉虞姬……
    中国象棋虽然被称为“楚河汉界”,但经过宋代改制后,已与历史原貌大相径庭。将帅已经被禁锢在“紫禁城”中了,不再是楚汉时期两军首领驰骋天下了。所以说中国象棋的内容,已经是“两宋风云”了。
    国际象棋更多保存了原生态,不过在传入欧洲以后,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比如后拥有了强大实力,相成为传教士并可以斜行任意步,车改成了堡垒……
    在蒙古,还有一种蒙古八八象棋,与国际象棋很接近,棋盘也是8*8黑白格,棋子也是立体型。不过蒙古象棋包含了草原民族的特色,比如棋子中有骆驼等。
    象棋在日本,演变成了将棋。
    各民族各地区的象棋都有自己的特色,但追根溯源,都应是从同一棋种演变而来。其历史典故理应是楚汉争霸。
    楚汉之前,中国还有一种游戏叫六博,有人认为那就是象棋的老祖宗了。汉朝以后,在六博的基础上加入楚汉的故事,逐渐演变成为象棋了。
    国际象棋中的后其实来自于中世纪欧洲国家联姻的传统。因为古代欧洲封建国家的国君,为了加强自身力量,常常和别国的公主或者别国国君的姐姐(妹妹)结婚。这样一来,就是强强联手。国际象棋中的后则代表一种外来的联军(国王的舅子或者丈人),国际象棋中的后,其实是左右整个棋盘战局的兵团力量,来自于古代欧洲王后娘家人的巨大军事实力,原则上并不受“王”的指挥。后的力量相当于两个车,因此,丢了后,就是外来联军被打败,往往投子告负。
    国际象棋确实是从中印经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并经过各民族的改造,演变成今天的样式的。
    “士”本来是个只能斜行一格的弱子,说其是女子也不错,宋代图形象棋不久是有“女士”的形象么。为什么在欧洲突然变强了,可能就是加入了欧洲的“外来的联军”的思维吧。
    “后”是象棋传入欧洲后,由原来的“士”演变来的,这点应该不会错吧。
    “象”到了欧洲后,也变为“传教士”了。
    “车”改成了“堡垒”。
发表于:11-01-03 10:20
&&[第2版 01-03 10:20]
有人已经对国际象棋进行了改制,加上两只中国炮,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新棋种。 国际象棋加中国炮,是个不错的构思。其发明人是爱国者集团的总裁冯军,因此这种象棋叫做“爱国者综合象棋”。
    中国象棋中,将士不出门,象不过河且有象眼,马时不时崴脚,都不中用。车、炮、兵还值得一看。其中炮是隔子打子的特点独具特色,机动性和战斗力很强,是攻城陷阵的有利武器。炮那出其不意的运用给棋局增添了很多精彩内容。
    “爱国者象棋”将“炮”接纳了进来,更具可看性和趣味性。所以一问世,就受到了很多中国棋迷的欢迎。凡是接触过中国象棋的,多对“炮”爱不释手,如今国际象棋棋盘上也有了这个棋子,让大家很感兴趣。不少棋坛大师――叶江川、谢军、侯逸凡……都对“爱国者象棋”非常喜爱。国外高手,如齐布尔达尼泽等人,也接触过这种棋,并给予高度评价。
发表于:11-01-03 10:21
爱国者象棋的着法除增加了炮之外,基本上类似于国际象棋。
    爱国者象棋规则介绍
    爱国者象棋一共有36颗棋子:
    一个王-King(白方白王、黑方黑王)、一个后-Queen(白方白后、黑方黑后)、两个车-Rook(白方白车、黑方黑车)、两个象-Bishop(白方白象、黑方黑象)、两个马-Knight(白方白马、黑方黑马)、两个炮-Cannon(白方白炮、黑方黑炮)、八个兵-Pawn(白方白兵、黑方黑兵)。
    1、每个棋子的行棋规则棋子走法
    (1)兵的走法
    只能向前走,不能后退或横走。原始位置的兵可以任意选择向前直走两格或一格(炮前面的兵只能走一格),以后只能一格一格向前走。a2兵可以选择走一格或者两格,而d4兵、g3兵则只能挺进一格。兵的吃子方法是斜着向前吃一个格,如果轮到白方走棋,d2兵可以吃黑c3兵,或者g4兵吃黑f5的马。
    (2)象的走法
    只许沿斜线走动,每着棋格数不限。每一方的两个象分别摆在不同颜色的格子上,在白格的象叫“白格象”,它只能在白格里面走。在黑格的象叫“黑格象”,它只能在黑格走。由于象是斜着走,所以,白格象永远走不到黑格,黑格象也走不到白格。吃子方法:只要对方的棋子在象可走到的格子上,那么象就可以消灭掉对方的这个棋子。
    (3)后的走法
    横、直、斜都可以走,每着不限格数。后在爱国者象棋中威力最大,当它位于中心时,共控制27个格子。吃子方法:只要对方的棋子在后可走到的格子上,后就可以消灭对方的这个棋子。
    (4)王的走法
    横、直、斜都可以走,每着只能走一格(王车易位除外)。王不能进行兑换,不能吃对方有保护的棋子,不能走到对方控制的格内。
    (5) 马的走法
    马是一个跳跃的棋子,马的行进路线是先直或横走一格,再斜走一格。简单地记就是“一直一斜”,或者是“一横一斜”。它的走法箭头所马是可以越子走动的棋子,它没有“蹩马腿”,这一点同中国象棋不同。
    (6) 车的走法
    除了王车易位外,车的走法与中国象棋中车的走法相同,横、直两种走法,每着格数不限,吃子方法:只要对方的棋子在车可走到的格子上,车就可以消灭对方的这个棋子。车的威力仅次于后。
    (7)炮的走法
    同中国象棋的走法,只能直走、横走任意格,不能斜走。但在吃对方棋子时,其所行直线(或横线)当中,须有己方或者对方任意一只棋子作炮架。
    (8)特殊走法
    吃过路兵:对方的兵从开局的位置向前走两格,如果己方恰好有兵在其并排相邻位置,可马上斜走一格到对方兵所在列并提走对方的兵,此着称为“吃过路兵”。白兵e2-e4d,黑兵d4可以走到e3从而提掉白兵e4。如果不马上应着,将失去吃过路兵的资格。
    兵的升变:兵到达对手底线时,就可以同时变为除了王和自身外的任一子,即可变成后、车、马、象、炮中的任何一种,由棋手自行决定,但不能不变。比如白兵e7再走一步到底线e8则这只兵可以变成“后”、“车”、“马”、“象”、“炮”中的任何一种棋子,这就是升变。
    王车易位:在没有其它棋子阻隔的情况下,把王向车的方向移动两格,再把车直接移到王的另一侧,放在王的相邻一格。如果王与车之间有两个格的称为“王翼易位”(kingside
castling),俗称“短易位”(short castling);王与车之间有三个格的称为“后翼易位”(queenside castling),俗称“长易位”(long
castling)。
    某方如果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后,则永远丧失王车易位的权利:
    A.王被移动过。
    B.参与易位的车被移动过。
    如果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则暂时不能王车易位:
    A.王和参与易位的车之间有棋子;
    B.王被将军,或易位时王将要经过的格,或易位后王将占据的格,正在受到对方的一个或几个棋子的进攻  2、胜、负、和棋
    (1)胜负
    当一方的棋子威胁对方的“王”时,即下一步就可以把对方的“王”吃掉时,称为“将军”(check)。
  此时对方要设法解除对“王”的威胁:一是把对方攻击本方王的棋子吃掉,二是移动“王”到另一格去,三是用自己的其他棋子把对方攻击本方“王”的棋子挡住。当一方的“王”被将军时无路可走时,成为被“将死”,即算输棋(checkmate)。
    (2)和棋
    国际象棋世界联合会的规则规定“和棋”局面有下列5种:
    其中一方虽然其“王”自身没有被对方“将军”,但是却没有合法的棋步可走。这种“和棋”称“逼和”(stalemate)。
    任何一方以任何合法着法都无法将死对方。这种“和棋”称“死局”(dead position)。
    若一方提出了和棋要求,并得到另一方的同意。这种“和棋”称“协议和局”(drawn upon agreement)。
    3次重复同一局面,包括两种情况:1)即将第三次(或以上)重复;2)刚刚第三次(或以上)重复。
    在连续的50个回合内,双方既没有棋子被吃掉,也没有兵被移动过。
    除此之外,有几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导致和棋的残局是:王对王;王对王单马;王对王单象,王对王单炮等。
    爱国者象棋历史演绎
    爱国者象棋是在国际象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很明显在很多地方超越了国际象棋,虽然爱国者象棋只是在国际象棋的基础上每方增加了两个炮,但是从理论上、布局上及象征意义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总结来说,有四个地方是非常值得推崇的。
    1、思考空间的改变
    古时欧洲,人们以琴、棋、画、骑马、击剑等七项技术作为稳衡量人的才艺水平及素质高低的标准,尤其是贵族骑士皆能对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国际象棋下法也逐渐改进、完善。但棋盘的结构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仍然是平面的和二维的。
    爱国者象棋在引入炮的同时,突破了二维空间的概念,增加了立体空间的思维。因为炮的走法采用中国象棋的炮,隔子吃子,这意味着突破了期盼的平面约束,在空间形成了完美的曲线,这在数学上是一个突破,国际象棋是一个平面思维,而爱国者象棋是立体思维,这实际上是思维力的一个巨大提高。毕竟三维问题的思考,较之二维问题要复杂得多。实际上是下了一盘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相结合的综合象棋。
    2、子力的较量
    每方棋子数目爱国者象棋为18个,比国际象棋多两个,棋盘方格数目大家相同,每方除王和兵以外的棋子数目爱国者象棋为9,比国际象棋多2个,每方重子、轻子间两两配合作战方式的组合数目爱国者象棋为14种,而国际象棋只有9种。
    从上面的几组数字中,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爱国者象棋棋局的复杂性较之国际象棋有更高的趋向。
    3、象征意义的不同
    爱国者象棋是中西象棋文化相互融合后诞生的新棋种,目前这一创新棋种已经开始得到棋界人士的关注和认可,特别受到崇尚创新思维的大学生朋友们的喜爱。
    爱国者象棋是在国际象棋的全部规则体系下,通过加入中国象棋的“炮”而衍生出的新颖棋种。中国象棋中的炮是国际象棋中没有的角色,这个角色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代表了一种创新、跳跃性的思维方式。
    中国象棋里边有个非常优秀的角色就是炮,除中国象棋外,其他国家的象棋里都没有炮,炮代表的是一种跳跃性的思维方式。
    而在国际象棋中,也有很多有意义的规则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比如“卒”攻到底可以升后、“王”突破田字格的限制、“马”突破蹩脚、“象”突破楚河汉界的限制等等。
    4、胜负局势的变化莫测
    国际象棋现在已经有很多大师,爱国者象棋还没有,再加上棋局的变化更复杂,胜负输赢更未可知。这会让更多的人愿意积极的参加到这个游戏当中去,只要用心学习一下,就会比别人跑得快一点。这改变了,原来国际象棋水平高低上下太过悬殊,造成很多人望而生畏的心态。尤其是如果你精通中国象棋,并且善用两门大炮,在爱国者象棋之中获胜的几率就会要大一些,当然这还是跟棋艺技术有关,不过相对于国际象棋来讲,普通选手的机会会更大一些。
发表于:11-01-03 10:21
国际象棋、日本将棋、蒙古八八象棋等,棋子都是摆放在格子里的。早期的中国象棋也应该是这样。
    为什么宋代以后,中国象棋棋子放在交叉点上了呢?这可能同使用了文字型的棋子有关。古制的棋子以立体为主,唐末、五代和北宋时,出现了图文型棋子,南宋时基本上是纯文字型的了。
    我曾经试过,如果把中国象棋子放在国际象棋棋盘格子里,文字与黑白格交织在一起,显得眼花缭乱。因此中国象棋取消了黑白格,可能与这有关。至于棋子摆放在交叉点上,我想有可能受围棋的影响,因为围棋是放在交叉点上的。同时棋子放在交叉点上,也便于划出“九宫”、“河界”等区域。
     文字型的棋子可以体现出优美的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国象棋的一大特色.
    在唐朝时期,棋盘是8X8的黑白相间的,同今天的国际象棋棋盘一致,象棋也是立体型的。到了北宋,改为图文型的,南宋时期又逐渐转为纯文字型的,这与书法艺术的不断介入有关.
    但文字型的棋子造型单一,放在国际象棋棋盘里,一方面子力密集,另一方面棋子与黑白格子交织在一起,显得过于拥挤。
    相比之下,立体型棋子造型各异,高低错落有致,就没有那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发表于:11-01-03 10:22
有人说,象棋中的“士”传到欧洲后变为女性了,我觉得不然。“士”很可能原本就是女子,只要联想一下楚汉时期的吕雉和虞姬就能想清楚了。国际象棋中依然保持了这一特色。
    中国象棋在宋代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已经失去其原有面貌了。
    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将“刘邦项羽”与国际象棋联系起来,还其原汁原味的历史原貌。
    如果能推出新一版的“楚汉争霸”国际象棋,那就与古代故事浑然一体了。比如“王”是刘邦、项羽,“后”是吕雉、虞姬,“象”是萧何、张良、范增、虞子期……那就能再现历史,产生强烈共鸣。
    这样的象棋做出来以后,一方面是还刘邦项羽以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也应该能引起社会反响。
    也许,这还能为“象棋起源于中国论”提供一些依据呢。
    提供几个参考造型,从网上找的。
    王――刘邦、项羽;
    后――吕雉、虞姬;
    象(相)――萧何、张良、范增、虞子期;
    车――古战车;
    马――古战马;
    炮――古代火炮(也可考虑采用抛石机);
    兵――古代步兵。
    鉴于国际象棋已将“战车”改为“堡垒”,立体造型象棋中的“车”做成“古代城楼”也很合适。
  我曾经构想过铜制楚汉争霸版的爱国者综合象棋(国际象棋+炮),并向北京爱国者集团提出过,不过金融风暴后,该集团的活动比较少了,不知道前景如何。
 “爱国者综合”国际象棋(+炮)铜制棋子参考造型
发表于:11-01-03 10:23
中国象棋曾推出过“楚汉”豪华型棋子。
    如果能推出“国际版”的楚汉争霸,那就更好了,要知道国际象棋比中国象棋更接近这段历史。
发表于:11-01-03 10:23
现在市场上已经推出了“兵马俑”国际象棋,受到大家欢迎。 但“兵马俑”与象棋的联系性并不强。比如,“后”和“象”就没有特别合适的历史人选。而且秦是灭六国,不是两雄对垒。
& 如果能推出新一版的“楚汉争霸”国际象棋,那就与古代故事浑然一体了。比如“王”是刘邦、项羽,“后”是吕雉、虞姬,“象”是萧何、张良、范增、虞子期……那就能再现历史,产生强烈共鸣。这样的象棋做出来以后,一方面是还刘邦项羽以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也应该能引起社会反响。也许,这还能为“象棋起源于中国论”提供一些依据呢。
    希望有朝一日能推出楚汉争霸的“国际版”象棋,还刘邦项羽以本来面目。
发表于:11-01-03 10:23
进行国际象棋“真人秀”的时候,不妨采用京剧中的刘邦项羽等人的造型,这样就可以再现深远历史和体现博大幽远的象棋文化了,而且将象棋和京剧两大国粹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给人以无限遐想。
发表于:11-01-03 10:24
郑少秋版的刘邦
  著名演员郑少秋曾在连续剧《楚汉骄雄》中扮演刘邦。
    郑少秋 饰 刘邦
    江 华 饰 项羽
    张可颐 饰 吕雉
    吴美珩 饰 虞姬
   鲁振顺 饰 萧何
   蒋志光 饰 张良
   罗乐林 饰 范增
   邵卓尧 饰 虞子期
   说句玩笑话,如果在“象棋真人秀”时,能请出这些“大腕”来助阵,那效果大概会很震撼吧!
   看到这样生动而活灵活现的阵势,那对于象棋究竟起源于哪个国家的问题,不说也应该一目了然了。
发表于:11-01-03 10:24
吕雉和虞姬,这两位女杰,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压根就没有自己的位置,可谓“塌了半边天”。
   在黑白棋盘上,她们却能发挥出“女强人”那无以伦比的作用,充分展现出“半边天”的力量。
发表于:11-01-03 10:25
我是有一次看郑少秋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楚汉骄雄》时,正好自己的桌子上摆着一副国际象棋,不知咋地,脑子一转悠突然想道:吕雉和虞姬,会不会是棋盘上的“后”啊!这么一想,再将楚汉时期的人物:刘邦、项羽、萧何、张良、范增……与王、象等棋子一一对应,我的天,简直就吻合得天衣无缝!
    这一切,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
    这种巧合,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记得我以前看过一些资料,说是唐代及更早时期的象棋,与今天的国际象棋很相似,都是黑白棋盘和立体棋子。而现在的中国象棋,是到了宋代才定型的。也就是说,国际象棋才更接近古象棋的。
    说起象棋的来历,人们都会联想到楚汉战争。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似乎就是一个例子。
    但其实,中国象棋是经过改造的,反映的早已不是楚汉争雄的思维,而颇像宋代小朝廷躲在宫廷不出门在背后瞎指挥的情形。宋朝自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将领们就没有了自主权,领兵行军布阵都要听从朝廷的,不能随机应变,所以屡战屡败。这跟棋盘上首领不出九宫何等相似。
    国际象棋基本上保持了古象棋的形制,无论是棋盘还是棋子,都非常类似,连兵种都差不多。棋盘上的“后”依然是女性,不像中国象棋的“士”,已经改成男的了。除了个别棋子的走法,比如“后”和“象”的火力大大增强,其余基本上与原始的象棋差别不大。
    国际象棋的样式比中国象棋更早,更能反映楚汉两强争霸的史实。
    从国际象棋的棋子与楚汉人物惊人的吻合,就可以说明这一棋种的历史原型。如此就能推断,中国是国际象棋的生母。印度、中东和欧洲等地,是国际象棋的养母。
    然而,由于国际象棋长期居住在海外,其人物也不知不觉被想象成了“洋人”,很多人就搞不清楚其真正的发源地了,于是“印度起源说”喧嚣一时。
    此外,中国象棋冒名顶替,打着“楚汉”的旗号招摇过市,人们就往往将这类棋和刘邦项羽联系了起来,其实中国象棋体现的是宋代战争,跟楚汉战争相差较大。
    正因为如此,恐怕许多棋界的专家都不会想到国际象棋与楚汉两雄的联系了。
    如今,是国际象棋游子归来、认祖归宗的时候了。
    国际象棋是世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国际象棋经过众多头脑的完善和改变,内容极其丰富,趣味性极强,成为风靡全世界的智力运动。
 老实说,我现在听到一些人管国际象棋叫“西洋棋”,连真人表演时都是“洋人”形象,心里就不大痛快。
    国际象棋的历史原型应该是中国的楚汉人物才是,怎么都给弄成“老外”了,真是沧桑巨变。
    这些现在大概还算猜想,也许有朝一日会成为定理。
    不过目前有一点可以肯定,最接近于国际象棋的古代战例,当属“楚汉骄雄”。
发表于:11-01-03 10:29
国际象棋在形制上最接近古象棋,是当今象棋家族中的长子,也是世界上最普及、影响力最广的棋种。
    国际象棋长期旅居海外,被“洋化”了,很多人不会想到其故乡在中国,其历史原型是楚汉争霸。
    中国象棋冒名顶替,说自己是“楚汉”,迷惑了很多人。中国象棋明明是“两宋”嘛。
    以后别再把国际象棋叫做“西洋棋”了,那等于不认这位游子,太没有亲情了。
    中国象棋有炮,国际象棋无炮,不难理解。国际象棋的形式比中国象棋更早,是真正体现了楚汉战争的,而在当时,火炮根本就没有问世。不过,作为抛石机的“炮”,早在战国就有了,楚汉时期采用得不多,可能当时多为“游击战”,攻城战比较少,而且当时的抛石机威力不大,不是主要兵器,不像唐代的抛车能抛出300多斤的石料,因此炮的应用也就不多了。我想由于这些原因,在国际象棋中也就没有这一兵种了。
    在宋代出现可以炮架可以旋转的炮,称为旋风炮,成为主要兵种。中国象棋定型时,已经是宋代了,“炮”也就出现在了棋盘上。宋代火器已经出现但数量很少。元代以后,火炮开始大量应用,“炮”逐渐演变成了“炮”。
    爱国者象棋将炮引入了国际象棋,非常引人入胜。
    抛石机的历史:
    相传抛石机发明于周代,叫“抛车”。据《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石弹出现更早,也就是先有“弹”后有“机”。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中,有一些经过打制加工过的石块,就是原始人使用的“石弹”,不过那时只用于抛掷。“炮”问世以后,成为战争中的重型武器。三国时,各国君臣都十分重视抛车的制造和使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曹军运用一种可以自由移动的抛车,击毁袁军的橹楼及战车,这种威力强大的抛车被称为“霹雳车”。当时的抛车多数是将炮架固定在地面上或底座埋在地下施放,机动性差,安装费时费力。后来为了便于移动,在炮架下面安装了车轮。又因为炮架笨重,要随时变换抛射方向,仍是十分麻烦的事情。为此,人们发明了“旋风抛车”。这种抛车的炮栓能够水平移动和旋转,可向各个方向抛掷石弹,又称为“旋风炮”。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将炮安装在车上的“拍车”,或将炮安装在船上的“拍船”,可以随军机动作用,成为当时的重武器。隋朝末年,魏公李密命令护军将军监造抛车,一次制造了300架,称为“将军炮”。
    唐宋以后,抛车的品种日渐增多,抛车的形制比过去加大,使用更为普遍,成为“军中之利器”。757年,史思明围攻太原,李光弼就是用抛车击退史军的。那时,抛车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轻型抛车,由两人施放,石弹重半斤,用于迎敌作战;中型抛车在单梢、双梢、旋风、虎蹲等,用40~100人拉炮索,可发射25斤重的石弹,射程达80步;重型抛车有五梢、七梢炮,要150~250人拉炮索,发70~100斤重的石弹,射程可达50步。这种重型炮十分笨重,使用时须固定炮架,多用于攻守城池。1126年,金兵攻汴京(今河南开封)时,“一夜安炮五千余座”,迫使守城兵士退居城下,几乎无法抵挡这炮林石雨,据说,元兵攻京师龙德宫时,利用宋宫中太湖石假山岩当石弹,每城角设100多门大至十三梢的巨炮,昼夜轰击,抛出的石弹几乎把城镇平。那时蒙古人很注重发展抛石机,专门成立了“炮军”,在攻城时集中使用,其作用相当于近代的炮兵,在攻城战斗中具有无坚不摧的威力。1273年(元世祖至元十年),元军攻打襄阳,使用一种巨型抛石机,可发射150斤重的石弹。据说这种抛石机是一名叫“亦思马音”的西域人制造的,所以人们称它“回回炮”,或叫“襄阳炮”、“西域炮”。据《元史》描述,这种炮“机发时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毁,入地七尺”。另外,这种炮不用人拉炮索,而是在梢端绑一块巨大的石块,在炮架上安装铁钩,钩住炮杆,放炮时,只要把钩拉开,石块立即下坠,将炮梢压下,同时百十斤重的石弹猛然抛出。这种构想,节省人力,使用方便,威力巨大,不能不说是抛石机的一项重大改革。
    抛石机长久使用的是石头制做的炮弹,后来出现过一些带毒烟、毒药的化学弹、烟幕弹,以及燃烧弹,这类炮弹不必像石弹那样靠重力去击毁敌人,而是利用毒气、毒药、烟火的作用熏杀敌人,可以说这是古代化学战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爆炸性”的炮弹是“泥弹”,用泥团制成弹丸,装入小型炮的弹袋里,弹射出去立即“炸”个粉碎,即可以击杀敌人,又不至于像石弹那样落入敌手再反射回来。
    在抛石机长期的实践经历中,炮的射击瞄准方法到宋代发生了转折性的变革,由直接瞄准法变为间接瞄准法。宋代以前,炮手们操作抛石机时,都是先将炮座对准目标,由“定炮人”目测距离,判定方位决定方位角和炮梢的高低。需要向高处仰射时,就将炮的前脚垫高;如向低处俯射时,便将炮后脚垫高。待瞄准定位完毕,把石弹放入炮杆后面的弹窠内。然后,根据目标远近确定拽炮索人数,远则人多,近则人少。每个拽炮人都握住炮索,依照统一口令,同时猛拽炮索,后面弹窠内的石弹腾空飞起,射向目标。这时“定炮人”观察弹着点,修正偏向,再次瞄准射击,直至击中目标,这种与敌人面对面的瞄准射击方法在古代算是方便易行的了,但有两大缺点:一是容易暴露自己的炮位,被敌炮反击;二是在守城战斗中,狭小的城墙上摆不开许多炮,况且一门炮要用数十人乃至上百人拽放,占地很大,同时又妨碍其他兵士作战。为改变这种状况,1126年,我国古代著名的炮兵专家陈规在德安守备战中,首创了战炮间接瞄准法,即把炮架在城墙内,使城外敌人无法看到。各炮的“定炮人”站在城上,用口令指挥城下各炮施放。这种间接瞄准法是世界炮兵史上一项伟大的创举。西方人直到近代才懂使用炮的间接瞄准方法,而我们的祖先早在800多年前就成功地创造并使用了这种方法。
    明代以后,火炮成为主要的攻守武器,抛车逐渐退出了战场,至清代已完全被火器淘汰。
发表于:11-01-03 10:30
文字型棋子放在交叉点上,场地变大,再取消黑白格,就不显得局促和晃眼了。
    唐代棋子为立体的,也是放在格子里的,到了宋代以后变为文字型的棋子后,就改成放在交叉点上了,恐怕跟这有关系。
    受中国文化影响,将棋(日本象棋)也是文字型棋子。
    国际象棋、蒙古象棋都是立体型的,配用的是黑白相间的8X8棋盘。立体棋子高低错落有致,不会像文字型棋子那样,使用黑白棋盘会让人感到繁琐不堪。
图:中国象棋和日本将棋
发表于:11-01-03 10:31
发表于:11-01-03 10:32
从象棋的演变来看,最初的象棋是立体型的,从唐代的宝应象棋就可以得到证明。从棋子的演变来看,立体棋子与原始象棋更类似,是“原生态象棋”。而文字象棋是“次生态象棋”。
    唐代牛僧孺所著《玄怪录》里的传奇故事《岑顺》,记载了唐代前期象戏形制,即棋子立体象形,由金铜成型,有王、车、马、卒、士、将六个兵种。从兵的位置上看,已与现代象棋非常相似。因故事发生在宝应元年,后世称为“宝应象棋”。
    著名象棋棋具收藏家张超英先生收藏有一枚宝应象棋(见图)。该戏子1998年于天津沈阳道购入,据摆摊老者介绍,该物出土于湖北,也不知何物。该枚棋子长5.8毫米,底座直径37毫米,内灌铅芯,以铜为主体结构,铜外鎏金,与《岑顺》的“悉高数寸,雄姿罕俦”,金铜成形的描写完全吻合。总之,这枚棋子造型富丽,工艺精巧,堂堂正正,恰足唐人风韵。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该子是迄今为止现世的唯一一枚,堪称海内外孤品,极为珍贵。相信对它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解决唐代象戏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
    从实物看,唐代棋子以立体为住,与今天的国际象棋非常类似。
    唐代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8×8的64格,与现在的国际象棋基本一致,这从现存的唐代棋书书画等实物上可得到证实。
    中国文物中有一幅北宋前期的“琴棋书画”织锦,表示棋的是一个8×8格的黑白格相间的棋盘,和现代国际象棋盘完全一样。
    见图:唐代宝应象棋和“琴棋书画”织锦图案。
发表于:11-01-03 10:32
著名象棋收藏夹张超英和他的藏品,其中那枚立体金属棋子是珍贵的唐代象棋子。
发表于:11-01-03 10:33
到了北宋,平面型棋子开始出现。这可能与宋朝的钱币制造业有关。当时的制钱工艺非常发达,由此也被应用到了棋子的制造中,很多棋子就是委托制钱作坊加工的。
    北宋的棋子形状与铜钱非常类似,圆形薄版。棋子有两面,一面为文字,一面为图案。
    钱币制造是中国古代象棋从立体型演变为平面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象棋几经演变,至北宋末年定型,出现了双方有棋子各16枚,棋盘纵10路横9路,有河界、有九宫,将(帅)士只许在九宫内活动的现代象棋。
    北宋象棋中也有其它材质的,比如玉制,同样是图文并茂的。
宋代铜质棋子,它在我国各地均有出土发现,现存世量不算罕有,这些棋子出土往往伴有明确系年的其它物品,所以断代相当可靠,是研究宋代象棋和棋具的重要资料。
    新中国建立后,宋代铜质棋具出土情况简介如下,因为各地出土棋子图案有区别,为了研究行文方便,我们以开封出土棋子为参照物,相同的就不再说明,不同之处补充说明。
    1962年在河南开封出土了一副象棋子,就是用黄铜制作的、棋子有正反两面,一面写汉字,一面画有图形:
    据考古学家鉴定,开封山上的一批黄铜质象棋子,系崇宁间遗物,圆形,最大者直径为31厘米,最小者为11厘米。此外,尚有20至30厘米不等。棋子的正反两面,有的一边为汉字,一边为图案,有的正反面均为汉字,棋子的兵种有将、士、象、车、马、炮、卒。文字写法与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所录棋谱的写法一致,即有将无帅、有象无相、有炮无炮、有卒无兵。具体图案为:
    1."将(帅)":是一个穿着盔甲的大将军,他头戴纱帽,身穿战袍,腰挂长剑,显得威风凛凛。
    2."士":是一个穿着盔甲和战裙的女将,从图形来看,不是武士,也不是谋士,而是一位女侍官的形象。
    3."象":一个长鼻子大象,而且是一只腰配象鞍的大象。
    4."车":是一人推独轮车,车上堆粮食之类,表示一个战士推着独轮车,上面装满粮食等军用品(相当于唐朝军用辎车)。
    5."马":是一匹呈飞奔驰走状长着双翅的飞马。
    6."炮":是一架抛石机旁站立一位炮手,形象是-个炮手和一架抛石机(用石头做炮弹的原始大炮)。
    7."卒"一身着紧身宋袄,手持长戟(长矛)的兵丁。
1982年7月间,江西省安义县长埠村出土一副北宋铜质象棋。出土时,象棋置于木盒之内,象棋中混有“崇宁通宝”铜钱一枚,并附有一张纸,可惜出土时木已腐烂。象棋子共32只,铸有阳文,系楷字,计有将两只、士四只、车四只、马四只、炮四只、卒十只,隐约可见红黑各半,每只背面铸行阴底阳图。棋子重每只60克,直径3.8厘米。背面图案与开封出土物主要区别是:安义的“车”是一辆带棚盖的双轮车,“卒”则是一位肩扛长矛的武士,(注:另发现有卒为手持大斧的形象,其系统不明。)“炮”则是一圆形爆炸水球(震天雷)。
    日,四川省江油县出土54枚北宋铜质象棋。一种梢大共31枚,比现行象棋缺少一个“士”。一面是楷书,一面是图案,形制、质地与开封相同。不同之处为:“土”为――全身戎装行走中的武士,“车”的图案为牛拉双轮车;“炮”是一架较原始的抛石机,四脚架的杠杆上压一块石头,无炮手。与这批象棋子同时出土的还有崇宁通宝钱币65枚等179件铜器,可以认定这批青铜象棋是北宋时期制造的。
    为了便于分析,试作了下列表格以说明开封、安义、江油三地出土物的图案区别:
    名称/地点 开封 安义 江油
    将 头戴纱帽,身穿战袍,腰挂长剑 基本相同 基本相同
    士 女侍官形象,穿裙子 戎装武士 同安义
    象 腰配象鞍之大象 普通象,无鞍 同安义
    车 一个人推独轮车 带棚盖双轮车 牛拉双轮车
    马 呈飞驰状飞马 奔马 马静止站立状
    炮 一架抛石机旁站立炮手 圆形爆炸火球震天雷 抛石机、无炮手
    兵 穿紧身宋袄,手持长戟 肩扛长矛的武士 同安义
    从上表来看,开封象棋的“士”为身穿戎装和裙子的女子,安义、江油为全身戎装的武士。对此棋史界前辈李松福先生指出:“这可能与宋宫中的宫女参加着象棋有关。如周彦质《宫词》就有‘象戏宫娥共雅欢’的描写。同时据周辉《清波杂志》说徽宗时的宫娥多有武艺‘跃马飞射,剪柳林,射绣球,击丸踞鞍,开神臂弓,妙绝无伦’。象戏中的‘仕’,就是这个女士的简称。从士是宫女,说明这个‘将’当是‘王’的实指,所以士只能守王边,寸步不离九宫,‘王’也只能在深宫中行走。”
    另一位棋史界先辈朱南铣先生则认为:“士”的出现可能反映了文人的参政。宋.郑莫《咏画中围棋》诗“二士终朝默运筹”已将“士”解释为谋士,不离将帅左右。
    大家都知道迄今为止出土宋代棋子或是两面文字,或是一面文字一面图案。可知该时兵卒的图案为手持长矛、大斧或肩扛长矛的士兵(无论是开封出土还是安义出土)。其它棋子图案也非常有特色。
    正是宝贵的棋具实物遗存为宋代象棋研究留下不尽的话题和内容,同时也证明棋具研究的重要性。
发表于:11-01-03 10:33
著名古象棋收藏鉴赏家张超英先生认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制造工匠又有自己的习惯和偏爱,在图案上出现的差异是完全正常的。幸而图案上一定配有文字,这使“棋子”的含义可以得到正确的表述,唐宋之交由立体――一面图案,一面文字――文字的发展历程正是象棋大普及的进程。
    中国象棋没有像国际象棋那样保持立体形式,而逐渐走上了文字化道路,这完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自然选择,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是相适应的,因而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所以能被人们所接受并流传下来。
    现在国内有专家在大力提倡“造型象棋”的口号,认为这样不认识中国字的外国人也照样可横车跃马,急于与国际接轨,其实这似乎又大可不必。中国哲学的高层次境界有“大象无形”之说,象棋起源本来就是一种象征。“车、马、炮等”的文字本身已成一种符号(艺术符号和象征符号),有着汉字特有的艺术力量。过去中国文盲数量很大,但并不影响他们下棋,所以不识字与不能下棋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从棋具制作角度看棋子图案改为完全文字书写后,棋具的制作变得更加简单,使用也更方便,同时文字的书法艺术开始介入象棋,是棋具制造的一个里程碑,应该引起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
    在开封出土棋子中有宋徽宗赵佶用优美的“瘦全体”字书写的文字真迹,赵佶不能算一个贤明的国君,却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他的“瘦金体”瘦劲流动、瘦而不枯,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喜爱,再弈棋同时又可欣赏到优美的书法艺术,无疑丰富了象棋艺术的内涵。
到了南宋,纯文字型的棋子取代了图文型的棋子,由于制作简便,得到了推广,并一直沿用下来。
    朝鲜象棋和日本将棋也受到中国象棋的影响,也是文字型棋子。
发表于:11-01-03 10:34
总之,中国象棋棋子经历了:立体型棋子――图文型棋子――纯文字棋子,这几个阶段的演变。
    中国象棋的棋盘从唐代的8x8的棋盘演变成有河界和九宫的,棋子的摆放位置也从格子里挪到了交叉点上。
而在世界其它地方,依然广泛采用立体型棋子,棋盘也依然是8x8黑白相间的格子,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国际象棋。
    立体型棋子造型生动活泼,古朴端庄,为世界各国的人士所喜爱,风靡全球。
发表于:11-01-03 10:34
国际象棋不是舶来品,而是具有中国血统的海外赤子。
    国际象棋的兄弟姐妹众多,有中国象棋、蒙古象棋、日本将棋、朝鲜象棋等。国际象棋是其中最普及表现最出众的一个,也是最从形制上最接近原始象棋的。蒙古象棋也很接近古象棋,不过内容已改为“草原式”的,如有了“骆驼”等。
    无论是那种象棋,其根都在中国。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象棋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六博游戏,经过历代完善修改,尤其是引入了刘邦项羽两强争雄后,形成象棋的雏形。经过长期演变,成为今天的象棋,并分成了诸多种类。然而各类象棋间彼此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正说明它们同宗同源。
    中国古代有六博和楚汉的典故,因此象棋的发源地应在中国无疑。国际象棋在棋子的内容上与楚汉时期的人物如此惊人地类似,就能清晰地说明了其发祥地究竟在哪里了。
    有人说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然而在印度或者全球其他地方,都很难找到类似于楚汉争雄的战例,所以他们不大可能就凭空想象出这种棋类游戏了。印度是国际象棋的传播者之一,但不大可能是发明者。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说是印度术士向国王进贡了一种棋并得到赏赐,这就是后来的国际象棋。如果历史上确有其事的话,那术士应该是将原有的游戏介绍给国王,而并非发明了这种棋。象棋的内容极其丰富,着法也极其深奥,靠一个人的脑子是不可能创造出来的,此前必然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当然也不排除术士对原有的游戏规则做过改进。
关于国际象棋,还有这么一段趣话:
    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国际象棋大概起源于古印度,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这是有关国际象棋起源的传说。
    据说,西洋棋是由一个印度教宗师兼数学家希萨(Sissa)“发明”的。
    这是一个国王还债故事,讲的是古印度有个国王,非常爱玩,有一次下令在全国张贴招贤榜:如果谁能替国王找到奇妙的游戏,将给予重赏。
    有一次,有一个术士揭了招贤榜,进贡了一种棋,他“发明”了一种新式的棋子,棋局上有64个空格,棋子是国王、皇后、大臣、兵、马、堡垒之类不同的角色。大臣请术士来见国王。
    这位名叫希萨的术士见国王自负虚浮,决定给他一个教训,他向国王推荐了一种在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游戏,国王当时整天被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们包围,百无聊赖,很需要通过游戏方式来排遣郁闷的心情。
    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这种棋子的时候,经过一番用智谋的攻杀后才能决定胜负,使国王玩得舍不得放手。国王是个棋类爱好者,那时印度国王,很喜欢这种棋,欣赏棋的娱乐性。
    这种棋子很好玩,国王确实摆弄得很高兴,高兴之余,就对大臣说,这种棋子变化无穷,应该要奖赏。
    有一天国王召见希萨。
    国王高兴地问术士道:“我要重重赏你。你需要什么,请告诉我,我一定赏赐给你。”术士赶忙拜倒谢恩。
    国王便问那位希萨,作为对他忠心的奖赏,他需要得到什么赏赐。
    希萨不慌不忙地说:“我别无所求,不需要黄金白银,也不需要宝石,愿国王赏些别的东西吧。”
    国王就问:“你要什么”
    希萨回答道:“只希望国王赏赐我一些麦粒,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
    国王一听,哈哈大笑。黄金宝石才是值钱的东西,麦粒能值几个钱?
    国王又问道:“那你对本王的赏赐还要求些什么呢?”
    希萨就说他只要麦子,并要求有一个西洋棋盘。
    国王问希萨,究竟要多少麦子。
    这位术士便开口说道:“大王陛下在上,小小术士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请大王在我献上的64格棋盘上,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格上放上一粒麦粒,第二格上放上2粒麦粒,第三格上放上4粒麦粒,第四格上放上8粒,如此一格一格加上去,每一格比前一格多加一倍,一直加到64格。每一格上的麦子都赏给他,把那64个格子都放满了,也就是我要求的奖赏了。我就很感谢了。”
    粗心的国王一听只要几粒麦粒,以为就这点米算什么,就一口答应了。
    “好吧!”国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应了术士的这个“谦卑”的请求,便下令管仓库的大臣到时如数赠予。
    然而等到麦子成熟时,国王才发现,按照与宗师的约定,全印度的麦子竟然连棋盘一半的格子数目都不够,这位术士索要的麦粒数目实际上是天文数字。
    按照事先的要求,得在西洋棋的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两粒米,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依此类推。
    管仓库的大臣认真一计算,不得了,这是一很大的数目。
    国王不信,又召见算师。可是,当找来算师一五一十地算了以后,使国王大吃一惊,这是一个多么吓人的数字啊!
    宫廷数学家花了好久的时间才计算出所需麦子的数目2的(64-1)次方。就算把印度所有的麦子赏给麦子也不够赏,就算全世界的麦子给西萨也不够。
    原来,这些米可以覆盖全地球,全世界要几百年才能生产出来,那根本就无法赏给这位术士。
    为什么那位国王无法把棋盘里的米赏给术士,而且为什么这个棋盘里的米又会有这么多呢? 一共是多少麦子呢?
    让我们算一算看:
    第一个格子里是1粒,第二个格子里是2粒,一共有3粒,或者,等于:2×2-1=3。
    又加上第三个格子中的4粒,一共是7粒,即:2×2×2-1=7。
    再加上第四个格子上的8粒,共有15粒,即:2×2×2×2-1=15。
    也等于:24-1=15。
    所以,从第一格到第四格的米粒数就等于2的4次乘方减去1。
    那么,从第1格到第64格的米粒数,将等于2的64次乘方减去1,即:
    2×2×……×2(64个)-1=264-1=。
    于是,1+2+8+16+32……+2的63次方,一共是粒麦子。一立方米的麦子有1500万粒,圆王赏赐的变子约有12000亿立方米。全世界2000年生产的麦子加在一起。还没有这个数目大。
    为什么这个数字会这么惊人呢?原来这个术士聪明地运用了数学上的几何级数,那是把2作为基本倍数,棋盘上的格数作为这个基本倍数的乘方,即2的n次方。在那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下一粒米,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下两粒米,在第三个格子里放下4粒米,然后在以后的每一个格子里都放进比前一个格子多一倍的米,由于棋盘上一共有64格,n就等于64,但是要减去第一格上那一粒米的数值,即2^64-l然后再除以基本倍数减去第一格上数值的差,即2-1。这样,(2^n-1)/(2-1)=(2^64-1)/1=2^64-1。
    乍一看,一粒米、两粒米这个数目很小,算不得什么,可是,用几何级数一算,却成为一个不可想象的巨大数字。原来这竟然是全世界几百年的粮食总产量!可愚蠢的国王怎能理会几何级数的奥妙呢?居然冒冒失失地答应了下来。
    当时,这位国王认为西洋棋只有64格小格,满足西萨所需的麦子大概并不多,所以准许了他的请求。
    看来,国王这一次说的话不能算数了。但是,如果国王食言,这是很损害国王的声誉的。国王为这件事感到左右为难。
    最后,国王看到自己实在无法满足术士的要求,只好准备下令把他杀了。这时粮食大臣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劝国王还是照原来说过的话去办,依旧赏给那位术士那个数目的粮食。但是,既然那位术士要求的粮食精确到粒,赏赐也应该严格执行,让那位术士一粒一粒地从国王的仓库里数出他所要求的数目,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倍数,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一粒也不能多,一粒也不准少。一秒能数2粒,一分钟能数120粒,一小时也只能数出7200粒,每天数上10小时,也只能拿到72000粒麦子。数上一年,也只有万粒。也只有1-2立方米的麦子。要全部数清国王赏赐给他的麦子,要2000多亿年呢。事实上,那位术士是无法数清这个庞大数目的麦子的。
    就这样,术士给国王出的难题,又被聪明的粮食大臣挡了回去。国王没有食言,也没有付清赏赐的天文数目的麦子。
    不过术士的“贪婪”也差点使自己丢了性命。
    对待难题的一个好的办法是以类似的难题要求对方解决。以其人之遭,还治其人之身,这也是一种智慧。
发表于:11-01-03 10:34
参考资料――国际象棋的发展简史
    国际象棋运动的起源、演变发展史,是当前体育运动史学研究中一个颇为热门的课题。苏联,伊朗、南斯拉夫、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国、英国等国的学者纷纷就此发表各自的见解,展开争论。国际棋联就此问题还召开过专题会议。这一重大课题的解决,将是现代国际象棋运动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
    国际象棋,相传起源于亚洲,是亚洲人的创造发明,它已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据现有史料记载,国际象棋的发展历史已将近2000年。关于它的起源,曾经有过多种不同的说法,诸如起源于中国、印度、锡兰、波斯、阿拉伯国家等等。
    许多学国际象棋的人都以为,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这源于英国人威廉•琼斯1790发表在《亚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学者大多赞成他的观点。因为那时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国文化。关于它的发源地,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些苏联的棋史学家也认为国际象棋的起源是在古时的印度,五六世纪时在印度流行的四方棋是原始国际象棋的前身,这是国际象棋的印度起源论。
    许多学国际象棋的人都以为,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这源于英国人威廉•琼斯1790发表在《亚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学者大多赞成他的观点。因为那时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国文化。
    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象棋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接着陆续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批驳印度起源说。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
    后来,英国、南斯拉夫、前苏联等国的棋史学家著文提出许多反证材料,指出国际象棋和中国传统的象棋一样,都是由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度十分流行的六博棋逐渐演变而来的,因而他们认为国际象棋的最早发源地不在印度,而在中国,是欧洲人把它改造成现在这种国际象棋的。目前,关于国际象棋源流之争正在世界国际象棋史学界广泛展开。前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切列夫考博士在1984年1月号的《苏联棋艺》上发表文章,根据他的研究,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的思想:64格,对应八八、六十四卦,黑白对应阴阳。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专家学者的反驳文章。可以认为,切列夫考博士“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思想”的观点,在世界上已经站住了脚。
    大约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国出现了8x8的线图(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彩陶绘图)。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可以断定已经有了“六博”这种古棋。公元前5世纪六博经过改革而成“塞戏”。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论语》)这句话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围棋。史料记载公元6世纪(南北朝后期)北周武帝发明的“象戏”(公元569年)和唐代于地下发现的“百宝象棋”基本相同:8×8盘(64格),立体子,棋子摆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现代国际象棋的格局。
    至迟于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象戏进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戏”和“类象戏”进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图朗兹”,进入中东形成了“沙特兰兹”。恰图朗兹和沙特兰兹译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实物根据是8世纪以后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关于“四色棋”的文字记载是公元九世纪的克什米尔史诗《拉特纳卡尔》。“沙特兰兹”后来演变成“波斯象棋”并传入欧洲。大约在15世纪木定型为今天的现代国际象棋。
    “印度起源说”产生于英国人,最好也是由英国人来否定“印度起源说”。198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上,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还说是印度或中国,而且重点介绍印度起源说。但是,2003年在英国出版《国际象棋中国学派》英文版时,在英国最大出版集团编辑撰写的简介中,一上来就已经有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国际象棋是在远古的中国被发现”。要让英国学者改变观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啊。
    今天人们探讨国际象棋的起源,是通过传说、假说、考古和逻辑这四种方式,来作出各种各样的结论。假说指明考古论证之方向,传说补充考古逻辑之不足。毕竟国际象棋产生的年代太古老了,象最古老的历史一样,真实的再现要经过极为漫长的过程。不过,从整体方面看,关于起源问题,有两点得到世界的公认:1、国际象棋起源于亚洲,后来传入欧洲。2、最初的规则是掷骰子来决定谁走棋。
    此外,专家学者在起源逻辑上有几点似乎已经达到共识:第一,国际象棋是人造物。本质上是模型。第二,国际象棋是人类思想、意识的物化。本质上是模拟。第三,现代国际象棋是古代棋不断演变的结果。第四,演变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种棋相互之间的影响)。第五,演变的模式是渐变和突变。第六,演变和连续性共存。第七,起源的研究应从国际象棋结构三要素――棋盘、棋子、棋规――入手。第八,对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演变和定型来说,棋盘、棋子、棋规担当不同的角色。第九,棋盘、棋子、棋规这三者未必是同时出现的。第十,没有“最初的发明者”。对此可以这样来解释:在现实世界中,时间是不可逆的。因此,时间可以创造历史,时间也可以消灭历史。从这种逻辑出发,我们永远不可能找到“最初的发明者”。只好无奈地满足于“社会的产物,智慧的结晶。”实际上,从许多方面看,国际象棋更象电影。
    关于国际象棋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国际象棋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因为人们今天熟悉的国际象棋是在波斯发展起来的。国际象棋里“战车”一词就源自波斯语。
    当前,在国际象棋运动逐步兴起的我国,横向上的情况,即当前国际象棋的大致动向、重大事件,通过书刊报章,还可以有个初略的了解,但纵向上的、源流上的情况,由于种种原因,一般爱好者就难于涉猎了。
    “爱之知之”,在喜爱国际象棋的同时,对国际象棋历史源流情况却不甚了了,颇为令人遗憾。有鉴于此,这里对国际象棋历史作一简要介绍,了解国际象棋的由来。
发表于:11-01-03 10:35
1.中国起源说
    国际象棋的来历是什么?
    国际象棋究竟起源于何地,现在世界上尚无定论。然而,对目前已有材料的客观分析表明,国际象棋的中国起源说最具说服力,这在于:
    (1)从与两项象棋(指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形制相近似的多种棋戏的流传地区来看,是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至今,日本流行着我国宋代几种象棋的混合体――将棋,朝鲜流行着和中国象棋在走法上略有差别的朝鲜象棋,蒙古流传着和我国宋代八八象棋形制相近的蒙古象棋,西藏流传着西藏象棋,西部地区流传着国际象棋。蒙古象棋是蒙古古代流行的一种象棋,其形制与中国北宋初“八八象棋”类似。据清叶明澧《桥西杂记》载,蒙古象棋的棋制和着法是:“局纵横九线,六十四L。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车、二马、二象、一炮、一将,别以朱墨,将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车,马、象左右列,卒横于前,棋局无河界,满局可行,所谓随水草以为畜牧也。其棋形而不字,将刻塔,崇象教也。象改驼或熊,迤北无象也。卒直行一L至底,斜角食敌之在前者,去而复返,用同于车,嘉有功也。马横行六L,驼可斜行八L,因沙漠之地,驼行疾于马也。车行直线,进退自由。群子环击一塔,无路可出。始为败北”。朝鲜象棋又名高丽象棋,与中国象棋近似,相传由中国象棋演变而成。据谢侠逊《烂柯丛话•外编》(《新编象棋谱》卷4)称,高丽象棋棋子的着法与中国象棋有以下4点区别:①士的走法不同于中国象棋;②未开局前,象、马二处地位,亦可互相对易;③双方相、象可照用字角过河,充作进攻子力;④一方的炮不能吃对方的炮,如隔子打子,当中隔一炮,亦不能发生打子及照将的效力。
    (2)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古代实物来看,印度和中亚尚未有能切实说明问题的文物出现。即使是轰动一时的1973年在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靠近阿富汗和我国新疆地区的中印贸易古道上的发掘中,所发掘出的大约是公元二世纪时期的两枚形似棋子的象牙雕象,也是装在一只中国陶罐里,极有可能来自中国。而我国呢?既有从汉墓中出土的刻有龙和风两种图案的格五象棋子,又有北宋时期饰有“琴棋书画”四种图案的织锦。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文物中那一幅北宋前期的“琴棋书画”织锦,表示棋的是一个8×8格的黑白格相间的棋盘,和现代国际象棋盘完全一样;河南开封出土的北宋铜质棋子,“士”的图案为身穿戎装的女子,和国际象棋里的皇后性别一样。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正方形图案来表示棋的织锦,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还保存有若干年代不明的,上面刻着所代表角色的圆圆的青铜棋子(来自中国的)。从我国出土文物看,早在北宋以前饰有“琴、棋、书、画”图案的织锦上,表示“棋”的就是一个由8×8黑白格相间的小格的国际象棋棋盘,可见至少在千年以前,我国民间已有类似现在流行的这种国际象棋。根据史料分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在中国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这方面较新的材料是,据日人民日报载,在我国河北省卢龙县范庄村发掘出的一座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的大型墓椁中,发现了墓棺上的朱书。据专家们分析,这可能是当时的一种棋类之物,上面有方格蓝线,格内分别写有“干支”,“司空”,“司马”、“将军”、“天将”、“冢子”等不同职官名称。墓主人名蔡文,是郡守一级的官吏。
    (3)从文字记载看,无论是印度,还是波斯,都无法与我国相比。印度和中亚有关象棋的文字记载零散,且年代难于确定。这方面的情况,正如苏联历史学副博士伊•林吉尔在1975年的一篇文章里所说的那样,“有关国际象棋原始型式的证据,几乎没有保存下来。我们不能准确地判定,在印度产生的名叫‘恰图兰加’的棋戏,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出现的,也不知道‘恰图兰加’变化成我们所熟悉的国际象棋的任何情况,和它传播到其他国家的任何途径……较为明确提到‘恰图郎卡’棋戏的是公元九世纪中叶的克什米尔史诗作品――《拉特纳卡尔》……。”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史资料中,较为系统地保存了相当数量有关象棋的文献。而且具有记载翔实可信,年代比较准确的特点。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就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善说》中有(雍门子周对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居则斗象棋而舞郑女。”此后,有汉代边韶的《塞赋》、北周庾信的《象戏经赋》、唐代牛僧孺的《玄怪录》、北宋晁补之的《广象戏序》、南宋洪迈的《棋经论》等等,―直延续到棋艺理论书籍大量出现并传世的明清两个朝代。
    (4)从定型年代看,现代中国象棋早在公元十一世纪的北宋朝代末期就基本定型了: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紧接着的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这一时期,出现了完整的记谱法,多种象棋著述问世。而国际象棋呢?普遍认为,以从某种固定局势“他比亚”开始弈棋和行棋迟缓为特点的“沙特兰兹”――国际象棋的中世纪形式,是从中古时代的波斯传播到中亚,再由阿拉伯国家和中亚国家传播到欧洲的,直到文艺复兴时代,约在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中叶,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发生了“象棋改革”后,国际象棋才逐步定型成现代模式,这比中国象棋晚了近五百年之久,这是象棋源出于中国的最具说服力的史实比较。
    (5)从棋的形制演变情况来看,尤其是对棋盘和棋子中后、象和车等的演变情况的分析,也表明现代国际象棋更为接近中国象棋。
    (6)从对诸种古代文明的社会状况及有关文献、材料的分析着手,能够得到有利于国际象棋中国起源说的结论。
    在这方面,以博通东西方历史的英国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院长李约瑟博士的见解最为精辟。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李约瑟博士在其辉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此谈到:“……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了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才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
    他认为,“国际象棋的战法象是从占卜手法发展而来的。占卜是为了从天地间阴阳两种力量无休止的斗争中,探求平衡的把戏。”他还认为:象棋对阵的两个“王”最初是象征着太阳和月亮,分列在两边的棋子是行星,28个星宿,每一边有14个。“炮”也许是彗星。
    象棋与占星术之间的关系,在后来的形制演变上也还可以见到。公元十三世纪,有一首拉丁文诗把占星术的符号系统分别赋予了每一个棋子,这说明那时的欧洲对象棋占星术已有所认识。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切列夫考博士,持有和李约瑟
  我国研究印度文化的著名学者常任侠先生,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在其著作《东方艺术丛谈》中,就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两项象棋的起源问题。
    常任侠先生着眼于中国象棋始于舜的弟弟象这一古代传说,从舜和象的关系上,他分析了古代象棋的传播路线。他认为:根据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对于甲骨文的研究,舜即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中的帝俊,是殷人的祖先,是当时氏族社会的领袖。象大概是当时西南产象地方氏族的代表。由舜和象所代表氏族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应是:“它(指古代象棋)从西南向北传播,这路线是隐约可见的。”
    其次,常任侠先生考察了印度方面的情况。他谈到了古代印度梵文典籍中关于“恰图阑加”即“四队棋”(即切列夫考博士文中的“四色棋”)的记载,谈到了现存巴黎卢佛尔博物馆的古印度象牙雕刻棋子――一个骑象的统帅,象鼻卷一乘马的敌人,尚有四个乘马披甲执戈的兵士,绕在周围,在这棋子的座下,有古代刻下的文字,表明它是公元八世纪末九世纪初的物品,是哈兰•乌尔•拉史德送给法兰克君主查理曼的交谊纪念物。常任侠先生从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棋子的种类和数目大致相同这一点出发,认为二者“应是同出于一源的关系,想来不会是偶同的。”
    常任侠先生还考查了象棋在世界上的传播情况,尤其是在印度和中国。其中详细介绍了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在其著作《玄怪录》中对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岑顺梦见象戏一段故事的记载。这段记载表明:八世纪时期的宝应象棋,有将、马,车、卒等各种名称的棋子,与现代的中国象棋相同,其棋子走法也与现代中国象棋无大差异,而且“金铜成形”,棋子是立体象形的。
    由上面的分析,常任侠先生认为,“当时唐代的象棋向东方输出,也有研究者说同时并向西方输出,从波斯散布到欧洲,欧洲的象棋是源于中国的。但向东传播确有历史可考,向西传播,文献尚不足证。不过自宋以后,西方象棋,受有中国影响,颇有线索可寻。现代印度象棋,始于八世纪。现代欧洲象棋,出现于公元十一世纪的中叶,棋局中有炮垒出现,与印度古象棋不同。炮火是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它使用到象棋中,更丰富了内容。由于蒙古人西征,传播到中亚,东欧和印度,这种战术反映在象棋中,成为一种新的特色。”
    常任侠先生最后得出了两项象棋是“中、印人民在古代文化合作中的产物”这一结论。他说:“根据文献的记录,从三世纪魏黄初间,中国的古象棋,与印度有了传播的关系,大概是可信的。象棋在中国,由于社会的爱好,在唐、宋时丰富了它的内容,精心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它已与古象棋有所不同,增加了新的战斗力量。后又随同中国文化,向东方和西方传播。……”
    上述李约瑟、切列夫考、常任侠三位专家的见解,在肯定了两项象棋的源头在中国的前提下,也不同程度地谈到印度的“四色棋”在古代象棋演变过程中的一定影响。
  据考古发现,大约至少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在中国出现了8×8的线图(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彩陶绘图)。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可以断定已经有了“六博”这种古棋。公元前5世纪六博经过改革而成“塞戏”。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论语》)这句话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围棋。史料记载公元6世纪(南北朝后期)北周武帝发明的“象戏”(公元569年)和唐代于地下发现的“百宝象棋”基本相同:8×8盘(64格),立体子,棋子摆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现代国际象棋的格局。至迟于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象戏进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戏”和“类象戏”进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图朗兹”,进入中东形成了“沙特兰兹”。恰图朗兹和沙特兰兹译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实物根据是8世纪以后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关于“四色棋”的文字记载是公元九世纪的克什米尔史诗《拉特纳卡尔》。“沙特兰兹”后来演变成“波斯象棋”并传入欧洲。大约在15世纪木定型为今天的现代国际象棋“印度起源说”产生于英国人,最好也是由英国人来否定“印度起源说”。198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上,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还说是印度或中国,而且重点介绍印度起源说。但是,2003年在英国出版《国际象棋中国学派》英文版时,在英国最大出版集团编辑撰写的简介中,一上来就已经有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国际象棋是在远古的中国被发现”。要让英国学者改变观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啊。
    今天人们探讨国际象棋的起源,是通过传说、假说、考古和逻辑这四种方式,来作出各种各样的结论。假说指明考古论证之方向,传说补充考古逻辑之不足。毕竟国际象棋产生的年代太古老了,象最古老的历史一样,真实的再现要经过极为漫长的过程。不过,从整体方面看,关于起源问题,有两点得到世界的公认:1、国际象棋起源于亚洲,后来传入欧洲。2、最初的规则是掷骰子来决定谁走棋。
    此外,专家学者在起源逻辑上有几点似乎已经达到共识:
    第一,国际象棋是人造物。本质上是模型。
    第二,国际象棋是人类思想、意识的物化。本质上是模拟。
    第三,现代国际象棋是古代棋不断演变的结果。
    第四,演变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种棋相互之间的影响)。
    第五,演变的模式是渐变和突变。
    第六,演变和连续性共存。
    第七,起源的研究应从国际象棋结构三要素――棋盘、棋子、棋规――入手。
    第八,对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演变和定型来说,棋盘、棋子、棋规担当不同的角色。
    第九,棋盘、棋子、棋规这三者未必是同时出现的。
    第十,没有“最初的发明者”。对此可以这样来解释:在现实世界中,时间是不可逆的。因此,时间可以创造历史,时间也可以消灭历史。从这种逻辑出发,我们永远不可能找到“最初的发明者”。只好无奈地满足于“社会的产物,智慧的结晶。”实际上,从许多方面看,国际象棋更象电影。没有始俑作者吗?天知道!
    国际象棋的真正故乡究竟在何处,若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由简略介绍的六方面论据来看,可以认为,国际象棋的中国起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州楼盘排行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