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风山渐卦变卦水风井到九察沟旅游怎么走法

北京周边当日往返的自驾一日游去哪里比较好?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04,557分享邀请回答269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48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纠错信息:
感谢您的参与,让大家更准确的了解永和!
不支持匿名评论
(看不清?点击图片刷新)
其他本地文化信息
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
地址: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
邮编:102209
Copyright & &地方门户版权所有&&技术支持:海口周边27个好玩的乡村,总有一款适合你!
来源:海南在线-海口旅游网&作者:&时间:
  近期搜集到的海口周边27个好玩的乡村,喜欢乡村游的童鞋别错过啦!以后不愁周末没地方可去啦!
  亲子游、情侣游、体验游???全盘秒杀!
  2011年的时候,海口市旅游委举行“海口十大名村评选活动”,2012年公布了评选结果,以下信息均从海口旅游网摘录的部分信息:
  1. 琼山区:三门坡镇:龙鳞村(海口十大名村之一)
  联系人:唐 吉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革命老区、龙湖泛舟、湖边垂钓、自助烧烤、乡野棋牌、农家休闲。
  一、龙鳞村简介  龙鳞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庄,也是80年代创建起来的文明生态村。全村48户,221口人。村庄占地面积60亩,水旱田面积163亩,坡地面积1550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橡胶、胡椒、香蕉、荔枝、槟榔、菠萝等种植业为主。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
  二、文明村建设情况  龙鳞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庄,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全村48户,221人,村庄占地面积60亩,水旱田面积163亩,坡地面积1600多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在这块革命前辈为建设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土地上,又续写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传奇。2006年底,全村干部群众在三门坡镇委、镇政府的大力引导和组织下,同心协力投入到文明生态村创建中。采取农户出资、集体投入、政府支持的方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并按照“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资金、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的要求,开展创建活动。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投入资金22万多元,其中政府投入9万元,群众自筹13万多元,投工投劳15000多个。全村共清理了各类垃圾150多车,拆除破旧瓦房8间,牛棚15间,猪栏15间及鸡舍18间。目前已硬化环村路370米长,7条小巷道840米,修筑水沟440米,修建3条长310米的挡土墙。村前栏杆120米长,点缀路灯11盏,铺草皮1400多平方米,种植果木160多棵,建起文化广场1个,休闲景点2个。村里还做好规划,继续硬化村中横路3条,巷道11条,全面改造庭院48户。目前,庭院建设已初见成效,一个环境优美的文明生态村脱颖而出。  2007年初,全村群众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提出“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认真打造精品,积极创建文明生态村,迅速成立以团员青年为主的创建领导小组,加强宣传发动工作,全村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投入文明生态村创建中。龙鳞村以环境整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不请施工队,就地取材,全村男女老少不分日夜,艰苦奋战,硬板路面自己制,挡土墙自己砌。群众创建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出现了村民白天下田生产,晚上挑灯建设的感人景象。到目前为止,全村群众已投工投劳8600多个,自觉拆除危房8间、棚舍26间。已硬化宽3.5米、长370米的环村路,硬化6条巷道700米长,安装巷道路灯50盏,环村路灯16盏,修建水沟440米,挡土墙4条400多米长,村围栏150米,绿化700多平方罚,种植果木70多株。全村改水改厕率达100%,清理各类垃圾520多车。通过村民的艰苦奋斗,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环境美、档次高的文明生态村已形成。
  龙鳞村富甲一方。龙鳞村的干部群众,肩负着革命前辈的嘱托,树立“发展为大,发展为先,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橡胶、香蕉、胡椒、荔枝、菠萝、槟榔等热带高效经济作物,全村拥有橡胶920亩,胡椒120亩,香蕉158亩,荔枝130亩,菠萝200亩,槟榔120亩。人均拥有:橡胶4亩、菠萝、香蕉、荔枝、槟榔、胡椒各0.5亩。此外,该村还成立青蛙养殖经济合作社和淡水养殖经济合作社,积极发展青蛙和罗非鱼等养殖业,全村养殖罗非鱼70亩,有18户青蛙养殖专业户,被称为“青蛙村”。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成为三门坡镇增收典型示范村,为创建文明生态村赋予了新内涵。
  三、乡村旅游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引导下,龙鳞村人又齐心协力开发“农家乐”旅游,与海南泰美乡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乡村休闲度假,为来海南过冬的“候鸟”老人和附近市县自驾游旅客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并为此配备了农家客房和农家餐厅,随着文明生态村的创建,龙鳞村越来越美丽,吸引了各机关单位、各市县乡村和一些社会人士的参观、游览。团支书唐吉从中嗅到了商机,并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文明办的帮助下,带领村民与泰美乡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乡村度假游,为来海南过冬的候鸟老人和附近市县自驾游旅客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并为此配备了25间客房,一间星级厨房。又开发了龙湖泛舟、湖边垂钓、自助烧烤、乡野棋牌等农家休闲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
2、 美兰区:演丰镇禄尾村(海口十大名村之一)
&&& 联系人:梁定军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集文明生态村、绿色慢行道、农家乐为一体。妈祖文化海南第一宫,“海底村庄”72村遗址,景观奇特的“夫妻”树,“母子”树。
  地址:禄尾村隶属美兰区演丰镇演海村委会,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的东北部。
一、村庄概况  禄尾村隶属美兰区演丰镇演海村委会,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的东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村庄。2010年该村有农户44户,人口250人,以红土壤为主,可供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达235亩。村民以海水养殖为主,近海作业,捕捞赶海为辅。2010年人均收入4890元。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  在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禄尾村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完善。该村秉着建设家乡人人有责、团结就是力量的观念。积极献计献策,投入劳动。制订了禄尾村村规民约,禄尾村卫生公约,进一步明确了大家的职责、权利、义务。实现常年管理不间断,专人管护不放松。在2005年禄尾村在区片联创中,共投入资金32万元,投工投劳650人次。在创建活动中,禄尾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建设,村庄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目前建成600米环村路,村巷道路500米,灯光排球场一座。2011年在区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200平方米的文化室,绿色慢行系统。目前水电已通到村里的每一农户,农户改厕达95%。基本全面实施“五个一”农村卫生管理方法,制订卫生公约,彻底解决农村卫生“脏、乱、差”问题。  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重视法律知识、农村科技的学习,所以在法律常识、科普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该村村民的综合素质也在逐步提高。  三、旅游业的发展  区位优势:禄尾村交通便利,距红树林旅游风景区仅2公里,该村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绿色慢行道为主线把邻近的桃园、星辉和红树林风景串成一片,有利于打造集文明生态村、绿色慢行道、农家乐为一体的农村旅游品牌。另外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奇特,而且充满传奇色彩。  目前建有主要景点:  1、妈祖文化海南第一宫  2、“海底村庄”72村遗址图片展――地震劫后的人文遗产。1605年,一场地动山摇的琼州大地震,将上百平方公里的陆地沉入海底,使琼北(现东寨港至铺前湾一带)72个村庄和千倾良田悉数沉入大海。据地震科学家的推定,这场地震震级至少7.5级。史料记载“桑田变海”、“十之存二”,八成当地民众在地震中遇难,大地震陆陷成海遗墟的分布面积达百余平方公里。每年朔望期退潮后,部分遗墟露于滨海滩石中,这便是人们所说的“海底村庄”了。  3景观奇特的“夫妻”树,“母子”树  4、临近海湾,环境优美的农家乐“海鲜第一家”  四、乡土民情  禄尾村民勤劳致富,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尊老爱幼、帮困济贫。文明和谐,安居乐业。一直得到远近各村的称赞。  这里除了自然景色优美,还有一些奇特遗址,笼罩着一个个充满神奇、浪漫的传说。散发出一股神秘的气息。所以当你走进禄尾村,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收获,你不仅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还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无限造化。在这里除了大饱美丽自然风光的眼福外,你还可以品尝这里的美味佳肴。让你的视野更广;让你的生命多了一份惊喜和久违的旋律;让欢乐弥漫你的周围,让你生命因此而变得更有激情。  五、展望  在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在政府的规划指导下,我们抓住机遇、积极结合禄尾村的地域特色、乡土民情和区位优势,积极推进禄尾村的生态村建设。我们将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服务业作为我们经济的新增长点。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文明生态村建设带动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以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以求达到良性循环,相互促进。  我们将逐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培养一支服务意识较强的高素质管理人员;不断开发一些具有旅游业发展潜力的景点,也不断完善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让游客来得安心、玩的开心,还能带走一份美好的回忆。
3、 琼山区:大坡镇:田心村(海口十大名村之一)
  联系人:姜琳琳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四周田园环绕、万亩胶林。该村集树林、鹭鸟、水塘、田园、民居、休闲小园于一体,是一处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观鸟生态旅游资源。  地址:位于海榆东线国道边,距海口市区58公里,距美兰国际机场40公里。
一、田心村简介  大坡镇田心村是福昌村委会的一个老区村庄,位于海榆东线国道边,距海口市区58公里,距美兰国际机场40公里。现有56户,281人口。全村可利用土地及水面900亩,其中100亩为核心生态保护区,其中水旱田206亩,坡地65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440亩,胡椒120亩,香蕉210亩,槟榔80亩等。经过三年持续的文明生态村创建,田心村现已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成为海口市著名文明生态村。  田心村因四周田园环绕而得名,东、南、西三面是一望无际的水田,北面与千亩水库(白昌水库)、万亩胶林相依,具有浓烈的海南乡村风貌。村庄绿树掩映,白鹭翩翔,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丽画卷。该村集树林、鹭鸟、水塘、田园、民居、休闲小园于一体,是一处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观鸟生态旅游资源。
二、鹭鸟天堂的故事  1978年4月的一天,村里的老中医陈绵纪从田里捡回一只受伤的白鹭,陈老采来草药给它包扎治疗,还买回小鱼精心喂养。两个月后白鹭伤愈,陈老才放它飞回鸟群。没料到几天后,村里的小树林里就飞来了6对白鹭,它们在树林里筑起巢安了家。  在老中医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加入爱鸟护鸟的行列,每到刮风下雨天,村民们都自觉到树林里巡视,看看是否有鸟受伤掉下地来。全村几十户家家都养过鸟,它们将受伤的幼鸟带回来精心饲养疗伤,然后将它们送回巢或放飞。村民们的爱鸟护鸟行为,让白鹭鸟有了安全感,从此田心村成了白鹭的天堂。每年3、4月,春暖花开时,一群群的白鹭鸟全都飞回村里的树顶上筑巢安家繁衍后代。年复一年,一年比一年多,迄今初步估计有7000多只白鹭。白天,白鹭四处觅食,到了黄昏,一群群成百上千的白鹭像飞云柳絮般缓缓掠过田野和房舍,在村头树梢盘旋,十分悦目、蔚为壮观。
三、生态文明村建设  2007年,在琼山区、大坡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村掀起文明生态村的建设热潮。经过几年的奋斗,田心村现已初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成为海口市著名的文明生态村。
四、农家乐旅游  为谋求更大的发展,田心村村民决心改变传统农业模式,全力发展有机种植业和有机养殖业,积极开展“农家游”活动,走多元化的集体富裕道路。2009年底,全村32家农户83位村民与城里老板合作,成立了“海口田心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拟在田心文明生态村原有基础上,投入三千万元,再奋斗三年,打造十二个景观,即:  生机勃勃的鹭鸟天堂;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乐趣新奇的水上乐园;百果争翠的四季果园;陶醉迷人的荷塘月色;留连忘返的胶林晨曲;瓜香四溢的绿色长廊;千姿百态的生态农居;健康长寿的绿色餐饮;环保可口的有机蔬菜;六畜兴旺的有机养殖;百鸟争鸣的飞禽世界。  让村里人家家户户搬进高楼大厦,让城里人到村里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品农家菜,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物”,把田心生态农庄建设成为一个集生态旅游、长寿餐饮、健康娱乐、商务会议、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胜地。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田心村的鹭鸟天堂、田园风光、四季果园、绿色长廊、荷塘月色、绿色餐饮、胶林晨曲、生态农居、有机养殖等生态农业旅游,已初具规模。
4、 琼山区:红旗镇:本立村(海口十大名村之一)
  联系人:曾广军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热带生态农业资源,瓜菜种植基地、热带田园风光。  地址:红旗镇本立村,位于223国道31公里处,距海口31公里。
红旗镇本立村,位于223国道31公里处,距海口31公里,是一个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村庄,同时也是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全村67户,319人,现有土地面积2678亩,其中坡地2500亩,水旱田178亩,主要经济作物是橡胶(1720亩)和香蕉(350亩),人均拥有橡胶面积5.4亩,人均纯收入7320元。
  近几年来,在省、市、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本立村干部群众继续发扬光荣传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重要载体,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制定文明生态村创建规划,投入创建资金71万元(其中农民出资和外出人员捐资31万元,政府投入和联系点单位帮扶资金4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8600个,拆除旧房屋26间,搬迁牛栏、猪舍32间,清除垃圾和乱石300多车,修建环村路3条900米,挡土墙400米,排水沟14条2800米,硬化村巷道18条3600多米,修建荷塘一口、椰园1个、休闲景点16处,家庭卫生厕所42个,新种椰子树150株、槟榔树400株、花木3000多株,铺草皮8500多平方米,农户庭前院后都种上果树,实现了村庄的硬化、绿化和美化。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种植橡胶1667亩,香蕉300亩(含间种),并新创建高科技滴灌香蕉示范基地500亩。玉兰笋145亩,槟榔60亩,荔枝、龙眼90亩、胡椒23亩,水稻50亩,其他经济作物200亩。同时发展养猪业,建起本立养猪小区。目前该小区共养猪1800多头,并建100立方米沼气池3个,解决全村群众的生活要求。修缮了琼山县第一区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戏台,安装了有线电视。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法制、科普等教育活动,开展“告别陋习,珍爱健康,保护家园”、“婚育新风进家庭”活动,举办农民书法比赛、排球比赛等文体活动,组织村民学理论、学文化、学技术,大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目前,本立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大大提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本立村广大干部群众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信心更足,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情况  本立村是个革命老区村庄,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同时也是一个榜样村庄,在农业生产合作化时期得到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重要的是做出榜样给农民看。”全村现有农户67户,人口319人。近年以来,本立村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该村实际,着力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入手,扎实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特别是突出生态经济建设这一主题,着力打造经济发达型文明生态村,使该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跨上了新的台阶。
  (一)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富裕新农村。
  生态经济建设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基础。在生态经济建设中,本立村根据该村的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大力挖掘该村的经济发展亮点,以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为导向,制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出“以橡胶养村,以香蕉富村,以生态美村,以养殖强村,以设施农业升格”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在巩固好本村的橡胶、香蕉等基础产业的基础上,突出抓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沼液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生态型循环经济,使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连续以10%以上的增长幅度递增。一是巩固好本村的橡胶、香蕉、瓜菜、木质水果基础产业,目前全村种植橡胶1667亩,香蕉500亩(含间种),并新创建高科技滴灌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500亩,玉兰笋145亩,槟榔60亩,荔枝、龙眼90亩,胡椒23亩,水稻50亩,其他经济作物20亩。二是采取“种养业并举,多条腿走路”的做法,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大力发展养猪业,该村标准化养殖小区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各出一点的办法,投入资金31.4万元,其中建猪舍小区3栋78间,总面积3800平方米,目前共养猪1800多头,年出栏生猪0.65万头,年产值520万元,年利润28万元。三是大力推广“猪――沼――作物”循环经济模式,该村结合“猪―沼―作物”模式建100立方米沼气池3个,在村边造出上百亩的旅游生态农业果园和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来,使种养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养猪规模化,沼气大型化,粪便无害化,肥料有机化,实现了“规模养殖、沼池联建、沼气联网、沼液联灌、基地联片”,使该村从传统农业村向旅游农业村、生态农业村转变。目前,本立村已成为以橡胶、香蕉产业和集中养殖业为主导的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示范村。
(二)加强生态环境改造,打造亮丽村庄。  本立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该村的实际,大力挖掘该村的生态环境亮点,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文明生态村。该村结合本村的实际,制定了文明生态村创建规划,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到目前为止,已投入创建资金71万元,群众投工投劳8600个,拆除旧房屋26间,搬迁牛栏、猪舍32间,清除垃圾和乱石500多车;修建环村路3条900米,挡土墙400米,排水沟14条2800米,硬化村巷道18条3600多米;修建荷塘1口,椰园1个,休闲景点16处,家庭卫生厕所42个 ;建文化室1间,建初级社纪念馆2间,建灯光蓝、排球场1个,新种椰子树150株,槟榔树400株,花木3000多株,铺草皮8500多平方米,农户庭前院后都种上了果树,实现了村庄的硬化、绿化和美化,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建设生态文化,培养新型农民。  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目的在于强化人的文明意识,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健康地发展。本立村在抓生态文化建设时,紧紧抓住红色文化这一亮点,切实抓好对群众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一是大力挖掘红色文化的历史潜质。本立村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55年该村在农业生产合作化工作中又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笔批示。因此,该村大力挖掘红色文化的历史潜质,恢复建设毛主席批示展览馆,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毛主席批文的精神实质,大力光扬“做出榜样给农民看”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让红旗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二是成立自己的文艺演出队伍,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陶冶人的情操。该村成立了文体协会、文艺队、八音队等,并利用节假日及农闲时间,举行各类文艺演出,举办农民书法比赛、排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三是将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富裕村、科技推广村、计划生育合格村、无毒村、信用村等的创建工作结合在一起,组织村民学理论、学文化、学法律、学技术,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该村先后被评为市、区“无毒村”、“计划生育合格村”、“信用村”、“美德在农家活动先进集体”,被评为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示范村”,并被选定为省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示范村。四是以“美德在农家”为载体,开展“告别陋习,珍爱健康,保护家园”、“婚育新风进家庭”等活动。通过评选“十佳好儿女”、“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公婆”、“十佳好邻里”等活动,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用健康文化占领农村市场,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传播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形成平等友爱、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以及邻里互助,团结进步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2007年该村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示范村”和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
三、农家乐旅游  本立村位于位于海榆东线223国道32公里处路边,紧邻红旗水库,距镇墟仅3公里,距美兰国际机场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是海南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红旗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的诞生地,是琼山区主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这里又有丰富的热带生态农业资源,区域内上百公顷的水面,拥有近千亩的橡胶、香蕉、椰子 、槟榔和大型的瓜菜种植基地。绚丽多姿的热带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为喧嚣城市的居民提供一个心情放松的幽静之地。本立村现在已发展成为具有农家乐旅游特色的文明生态村,多次接待来自省内外的游客。这里不仅具有城市近郊生态农业旅游的良好景观,同时,作为海南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诞生地,毛主席树立的一面农村的旗帜,游客到此,不妨追忆当年激情燃烧的历史岁月。日接待了温家宝总理,得到了温总理的高度评价。
5 美兰区:演丰镇长宁头村(海口十大名村之一)
  联系人:陈民宝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龙王宫和《奉宫示禁》石碑两处文化遗存,每年端午节群众都举行龙舟比赛和敬海龙王活动。  地址:长宁头村隶属演丰镇山尾村委会,是著名的革命老村庄。毗邻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一、村庄概况  长宁头村隶属演丰镇山尾村委会,是著名的革命老村庄。毗邻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1605年该村曾受地震重创,百姓渴求过上安宁的日子,故起名“长宁”。据统计该村有农户75户,317人,全村土地面积(含村庄)450亩,其中水旱田160亩,坡地100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海水养殖、近海捕捞、渔网加工为主,依托红树林自然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2010年人均年收入5129元。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  区位条件优越,山尾村距海口市区32公里,有便捷的高速公路,东环铁路,公交线路等到演丰休闲旅游更加方便。山尾村靠海,有著名景点相依,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毗邻山尾村的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于1992年被列为海南省十大旅游区后,该村组建游艇队,31户从事游船业,人称“导游村”。  在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该村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完善。我们秉着建设家乡人人有责、团结就是力量的观念。积极献计献策,投入劳动。特别是在2005年的“区片联创”建设中共投入资金25万元,其中群众自筹8万元,群众投入劳动力共有580人次,建成了水泥硬化环村路850米,村巷道硬板化650米,休闲景点1个180平方,种植草皮200平方,配置了石桌、石凳,农民健身器材一套。2010年至2011年,在美兰区委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绿色慢行系统,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绿化带,长宁头村就是美兰区委建成绿色慢行系统的首站,这里还设有充分考虑到游客的需要,建有驿站自行车租赁等。在文明生态村的积极建设下,目前该村100%农户用上自来水,100%的农户用上电,农户改厕达90%以上,全面实施“五个一”农村卫生管理办法,制订卫生公约等。并且这些公约等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近来结合地域特色,积极开发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自然风景点,发展旅游服务业,以建设文明生态村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契机,牢牢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以文明生态建起一系列具有独特地域的旅游服务业,通过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增加该地区的经济收入,目前该村人均经济收入也有大幅度提高,旅游业开发也并取得卓有成就。  目前建有的特色景点:  1、东寨港红树林景观溪流入口处,这里风景秀丽、生态良好,对面是著名红树林风景区野菠萝岛,红树滴翠,风光旖旎,溪支交错,流水潺缓。海岸蜿蜒2.8公里,是中国八大最美海岸之一。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是中国第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  2、龙王宫和《奉宫示禁》石碑两处文化遗存,每年端午节群众都举行龙舟比赛和敬海龙王活动。还能观看渔民手工织制渔网,手工制造木船等劳作。积极发展饮食文化,在红树林海鲜馆农家乐可以品尝当地著名的海产品,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等海鲜能让游客大饱口福。完善娱乐设施、丰富多种娱乐方式。如,在长宁头驿站游客可以租赁自行车游演丰乡村主题公园,在绿色慢道开展单车骑乘,野外拓展,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民俗体验等多种游玩活动。  欢迎你到长尾村来,这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播种,更是一次收获。  四、风土民情  长宁头村一直以来以海水养殖、近海捕捞、渔网加工为主。这里村民勤劳致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治安良好,文明和谐,安居乐业。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赞扬。  这里有翠绿的自然风光,碧蓝的大海,蜿蜒犹如长射的海岸线,当你沿着美丽的风光漫步,滋润的大地、海风会给你送来阵阵的凉意。骑着自行车沿途慢行,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一副充满诗意的画卷。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收获,你不仅可以领略大海的辽阔,还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无限造化。在这里除了大饱美丽自然风光的眼福外,你还可以品尝这里的美味佳肴。让你的视野更广;让你的生命多了一份惊喜和久违的旋律;让欢乐弥漫你的周围,让你生命因此而变得更加蓬勃和绚丽。  五、展望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在政府的规划指导下,我们积极结合长尾村的地域特色、风土民情和时代特征,积极推进长尾村的生态村建设。我们将逐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秉着绿化生态的原则,在原生态自然风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培养一支服务意识较强的高素质管理人员;不断开发一些具有旅游业发展潜力的景点,也不断完善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期中包括卫生、交通、饮食、住宿等,给游客提供安全、便利,舒心的优美环境和多种娱乐方式。让游客带着一份期望来,在激情中放松、享受,尽情欢快,满载而归。
6、秀英区:美社村(海口十大名村之一)
  联系人:王永仕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火山村寨,果园农庄和果园庭院,村里遍植热带珍贵林木,尤以“国宝花梨”最负盛名,是闻名遐迩的花梨村。  地址:地处雷琼世界地质公园规划区内,位于马鞍岭火山口南麓。
  美社村是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地处雷琼世界地质公园规划区内,位于马鞍岭火山口南麓,交通便捷,生态良好,景色优美,是颇具特色的火山村寨。美社村有172户,832人,全村有21个果园农庄和果园庭院,村里遍植热带珍贵林木,尤以“国宝花梨”最负盛名,是闻名遐迩的花梨村。
  千年火山文化,老石屋和上百年的古碉楼――“福兴楼”,有被称为文化摇篮的福兴私塾,还有古石井、古石门、石敢当、鸟嘴墙、石磨、石臼、石墙、石庙、石屋等石器,古韵悠然,展示着美社村的历史沧桑和火山人的智慧。村里的“礼让休风”和“光分鳌极”两块石匾,分别为清末民初的海南著名学者王国宪、曾对颜所题,赞颂美社村民守礼谦让、村风文明。百年古训篆刻石匾保存至今,而美社村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村风同样延续至今。
  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孕育了万物生灵,造化神奇。来到火山脚下的美社村犹如来到绿色的海洋。请您尽情呼吸空气中富含的负氧离子,感受醉人的生态环抱。富硒的火山土壤里培育的荔枝、龙眼、菠萝蜜、黄皮、石榴等水果,味香果甜;种植的大米、木薯、地瓜、玉米、甘蔗、黑豆、花生、芝麻等作物,天然生态;传统方法制作的上百种菜肴、小吃,是原生态的健康美食,令人大快朵颐。
  文明美社 美社村是羊山地区典型的“石头村”,为了改变村容村貌脏乱差的现象,2004年起,美社村民自发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先后投工投劳30000多个,拆除挡道围墙,搬迁猪圈牛棚,整治狭小巷道,硬化主要村道和环村道路,修建文化室、老人活动室和文化广场,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先后被授予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平安家庭示范村”、省级“文明生态村示范点”、“省级小康环保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市级“无毒村”和“零家庭暴力村”。
  和谐美社 美社村是一个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村庄。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社村民就自发制订了《村规民约》,作为村民的行为规范,历届村组干部都认真负责,敢抓敢管,近年来先后成立护村队和巾帼巡逻队。全村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治安稳定,没有发生治安刑事案件,是秀英区无群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无违法犯罪活动、无治安刑事案件和无涉毒人员的“四无”平安村。
  文化美社 美社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文化名村。清末民初,海南著名学者、教育家和出版家王国宪、曾对颜先后为该村题赠“礼让休风”和“光分鳌极”石匾,赞颂该村守礼谦让、村风文明。建于20世纪初的“福兴楼”,在1939年成为村民抗击日寇的碉堡,也见证了1948年琼崖纵队战士的英雄业绩。今天的美社村村民勤劳淳朴,热心公益,修建了文化广场和文化室,成立了八音队和妇女秧歌队,文娱生活丰富,文化氛围浓郁。2008年,美社村入选“海南十大文化名村”。
  美社文明生态村创建之路
  美社村是秀英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亮点之一。2004年以来,美社村村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为创建理念,扎实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历经三次创建热潮,美社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村风民风发生质的变化。当前,美社村正以发展生产为第一要务,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旅游元素,把村庄建设成度假村,全力打造“市民休闲的家园,游客度假的天堂”,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科学新发展。
  自己家园自家建 在创建文明生态村前,美社村是羊山地区典型的“石头村”,道路坑坑洼洼,村容村貌脏乱差。2004年,村民自力更生,主动发展,自发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从整治环境卫生和完善基础设施入手,投工投劳3万多人次,拆除影响道路通畅的旧围墙、旧房屋6处,搬迁猪圈牛棚30多处;先后筹资110多余万元,扩建和硬化主村道720米,开通和扩建村巷道4条、环村路500多米,修建宣传文化室1间,修建老人活动中心2间170多平方米,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同时,美社村十分注重发展生产,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小果园经济,扩大番荔枝、黄皮面积等水果种植,全村共种植高效益经济林木250多亩,发展家庭小果园21个,增加了村民收入。
  “石头村”变“花梨村” 2008年,全村掀起了第二次创建的热潮,着重在提升文明程度上下功夫,新建休闲点1个,扩建会议室3间,美化、绿化、亮化全村大街小巷,改造粉刷了全村约108户房屋。把有“绿色黄金”之称的花梨木作为发展庭院经济的重点,全村在各家各户房前屋后,共种植了花梨木树近630株,既绿化了村庄,又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美社村的花梨木树已成为海口市独特的景观,吸引了来自香港等地区的游客前来参观。大力发展打工经济,组织100多人进城务工,增加了村民收入。深入开展 “文明庭院”创建活动,全村共创建文明庭院150多个,占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修建文化广场3000多平方米,村民自发成立八音队、秧歌队、排球队和演唱队等,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成立护村队和巾帼巡逻队,完善《村规民约》,全村邻里和谐,民风淳朴,治安稳定,多年没有发生治安刑事案件,实现无群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无违法犯罪活动,无治安刑事案件,无涉毒人员的“四无”目标。美社村从当年的“石头村”变“花梨村”,一个生产发展、村风文明的火山脚下“花梨村”呈现在世人面前。
  古村落变度假村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深入推进,美社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2010年,美社村文明生态村创建进入第三阶段。美社村以建设民兵预备役“八个能力”试点为契机,以发展生产为第一要务,通过打井治坡,发展农业产业园、观光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挖掘文化内涵,引进旅游元素,发展农家乐、古村落游,规划建设绿道慢行系统,把村庄建设成度假村和集吃、住、游、娱、购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全力打造“市民休闲的家园,游客度假的天堂”,推动美社村村容村貌、村风民风、经济发展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新发展。
美社村发展前景
  规划目标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火山特色,把美社村作为度假村进行规划。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推进环境绿化、卫生洁化、布局优化、住宅美化、服务强化等配套建设。通过打井治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高效农业和富硒水果,建立农业产业观光园。建设绿色休闲慢行系统,带动农家乐旅游加快发展。着力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加大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实现经济发展与村民整体素质同步提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把美社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殷实的“农民富、村庄美、设施全、风尚好、机制好”的全面小康村和吸引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
  发展定位 建设产业园,发展观光体验农业;引进旅游元素,建设绿道慢行系统,发展农家乐,全力打造“市民休闲的家园,旅游度假的天堂”。
美社村史  美社村是火山古村,是海南十大文化名村。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美社村发展变化的历史,就是秀英区广大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史。  羊山地区有200多个以“美”字开头命名的村寨。如此密集的以“美”字开头命名的村庄,在地名学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美”,既是环境美,也是人文美。在羊山地区“村话”中,“美”还有“母”的意思,她与古老的女性文明,与历史上女性在当时当地社会生产生活中起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相关,与美社村民的生活追求密切相关。  美社村是秀英文化的视点,海口文明的亮点,火山民俗风情游的景点。这个小村坐落在琼北最高峰马鞍岭火山口下,掩映在茂林绿树之中。美社人慧眼独具,先祖看中了这片火山沃土,就在火山口与毗邻宋代“涅塔”的中轴线上选址立村,觅地建宅。上千年来,美社人的生存发展都与黝黑的火山石分不开,与住了几百年的石头老屋分不开。  命名“美社”,是一种美好期盼,是一种朴素意愿。羊山地区盛产黑山羊,古人云“羊大为美”,石山历来以“壅羊”闻名遐迩。社者,土也;社者,土地之神也。可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美社并没有给村民带来幸福。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雨雪,树木枯死”;光绪十八年(1892),“寒霜风凛冽,贫者冻死”,“暖心庐舍”见证了这段历史。虽然如此,但美社人相互关怀,耕读传家,使海南名贤王国栋和曾对颜深受感动,为此分别给小村题赠了“礼让休风”和“光分鳌极”两块石匾,表示他们对美社这方土地的敬畏。  清末民初,琼北古道穿美社村而过。1916年,“广东镇守使”龙济光在村子中央筑起时称“福兴楼”的古堡,作为掠夺儋县金矿的据点,并将美社村改名为“福兴村”。可是,“福兴”既没有为龙济光带来福运,也没有为美社村带来兴旺,古堡见证了这段历史。1939年夏天,日本鬼子进犯石山,村民依靠鸟铳铅弹抵抗,曾遭受日机狂轰滥炸。1948年,年轻的琼崖纵队战士曾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登上古堡,吹响号召村民反抗压迫的号角。  龙济光覆灭了,国民党逃跑了,新中国成立了,美社人扬眉吐气,当家作主,还原了“美社”的真实面貌。95年,弹指一挥间,苔痕斑斑的古堡是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美社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几年来,秀英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美社村成了从贫穷凋敝的旧农村向文明富裕新农村的迅速蜕变的一个典型代表。提升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深入挖掘火山文化历史,美社村正昂首阔步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美社古迹  福兴楼―古碉堡见证风雨历程  福兴楼也叫“龙楼”,建于1916年到1918年之间,距今有90年左右,相传由时任两广矿物督办龙济光所建。(龙济光是云南蒙自人,清宣统元年,是广西提督,1911年四月,广州革命党人起义失败后,两广总督张鸣奉桂军入粤,龙济光便率广西部队进入广东,驻扎雷州一带。1913年七月,袁世凯任命龙济光为广东镇守使,8月又任其为广东都督兼署名政长,龙济光从此占据广东,1916年,龙军被国军击败,10月中旬龙济光退守琼崖,任两广矿物督办,其兄弟龙余光任琼崖镇守使,龙楼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龙济光盘踞琼崖,政治腐败,捐税繁重,兵匪横行,为了抢夺黎族地区的白沙和五指山等金铜矿,龙济光放纵部下奸淫掳掠,搅得民怨沸腾。1917年12月,段祺瑞任命龙济光为两广巡阅使。1918年1月,龙济光率军渡海进攻广州被国军击退回海南,遭讨龙军的第三军总司令沈红英追击,1918年11月,沈军攻克府城和秀英炮台,龙济光全军覆没。龙济光根本没有想到,他所建的碉堡,会成为美社村民抗敌御辱,打击日寇的碉堡。)
7、 秀英区:美孝村(海口十大名村之一)
  联系人:陈明豪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火山古村落、根雕、土地公庙。  地址:永兴镇政府办公楼出发,我们沿着海榆中线往南行驶300多米,看见一所不上规模的幼儿园后左拐进入一条3米多宽的水泥路。往里行驶约100米,一棵大树便在眼前出现,此时也看到一个分叉路口。这时,我们往左拐。接着轻松行驶300多米绿荫水泥路,然后右拐上了沥青路行走大约1200米。在沥青路的左边便看到一块石柱,石柱上“美孝村”三个鲜红的大字映入了眼帘。
“美孝山区海口边,火山爆发万年前。岩开浆喷土肥沃,景物风情别有天。”这是一首赞美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美孝村的诗。
  说起美孝村,人们都称这个村名有文化内涵。笔者也是这么认为的。美孝先民们的确很聪明,给村命名时,就考虑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我的朋友,您到过海口永兴美孝村吗?如果还没有去过,又打算要去,那就尽早去感受那里独特的地理景观和纯朴的习俗风情吧!免得日后有“相见恨晚”的遗憾。
  从永兴镇政府办公楼出发,我们沿着海榆中线往南行驶300多米,看见一所不上规模的幼儿园后左拐进入一条3米多宽的水泥路。往里行驶约100米,一棵大树便在眼前出现,此时也看到一个分叉路口。这时,我们往左拐。接着轻松行驶300多米绿荫水泥路,然后右拐上了沥青路行走大约1200米。在沥青路的左边便看到一块石柱,石柱上“美孝村”三个鲜红的大字映入了眼帘。我们来到了美孝村。
火山石屋鳞次栉比
  一进村,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排排的火山石屋,而是一栋栋的钢筋水泥村民宅楼,有些还是在建项目------
  这时,笔者质疑,“这是什么个古村落啊?”
  同行的陈老笑笑说,“请不要急性子。这一片是美孝新村。”
  沿着宽敞的水泥村道行走约250米,往右看便是水泥排球场和戏台,左边是用栏杆围着的井和水泥筑成的宣传栏。这时,笔者站在排球场的东面往北看了过去,一个古朴的约2米高的深灰色的石门就出现在眼前。看到了这个石门,我们兴奋了起来!一穿过这个石门,我们宛如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石头世界里------
  那屋子都是由火山石砌成的。有的屋子用的火山石全属原生态,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一点规则都找不出,但垒起来的外墙显得独特,艺术性较强------有的屋子用的火山石则经过精工细琢,大小几乎一样,当地人叫“四面光”。拥有这样火山石的人家是少数的,用本村村民的话说是当时有钱或者是有势的人。我们来到老村民陈简吉的家,看到的都是用有规则的火山石筑成的屋子。院子里,有5间古屋,都是坐西向东。我们推开最南面的那屋子的大门,里面古香古色的家当还摆得整整齐齐的,横梁上悬挂着古老的灯,有睡坐两用的木制长椅,有雕刻精致的立柜,有造型奇特的椅子,有刻着精细图案的柱子,大厅与房子全是用木板隔开的------在屋子的正东面,用特别精细的火山石筑成一块长约4米,高约2.5米的石墙,墙中间嵌着一个“福”字,“福”字高约0.5米,宽约0.4米,“福”字是那样的鲜艳,好像是刚涂上红油漆不久的。不难看出,主人是十分用心呵护的。“福”字墙的左边,有着一颗高大的杨桃树,显得荫凉宜人------
  多数人家的屋子,用的火山石都是无规则的,垒起来的墙透光性强,通风良好,但也显得十分坚实。几百年过去了,石头屋子依然是风雨不动,是那样安然无恙。火山石堆砌的屋子都不太高,又比较密集,却是别具风格。我们站在村里石头屋中间的一栋二层高的宅楼顶观望古村子,那石头屋屋顶几乎是一个色调,深灰深灰的,形状也十分相似;那屋顶的瓦片显得很有规则,与石头墙迥然不同。不管屋子的坐向怎样,可那屋顶的形状几乎是一样的,中间高凸,两边低下。同一路的瓦片,一片接着一片,上片压着下片;两路瓦片间的镶嵌,由半圆形的瓦片来连接,整个屋顶单行瓦片之间节节分明,行与行瓦片之间显得对称均匀,看上去十分协调------看到这些,让人不由地想到那遥远的过去。古时候那修建这些古屋的先辈们,也许个个都是能工巧匠------我们不论往东看还是往西看,往南看还是往北看,在绿色的衬托下,那石头屋一排排,鳞次栉比。那绿荫中的火山石屋是那样别致,多吝啬镜头的人都会控制不住,都会兴奋起来,慷慨起来,然后不停地选择拍照的角度,不停地按着快门------
  村子里的小路又让人有是不是冒失闯进别人家的感觉,走着走着,一个类似于农家院子的门亭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而走过去却发现前面并没有人家,那是村间的走廊。村里两屋间的走道甚窄,有些宽约0.5米。整个村子看上去象一个大家族分了好几十个小家一样。而走道则是九曲十回的,大白天走着走着也有些晕头转向的感觉,要是没有人当向导,我们也难于走出村子。村子里除了石屋还有各种石磨、石臼、石缸,均由那万年的火山石制成,现在几乎不用了,随处摆放在屋前屋后或巷子边------ 
“防盗墙”成了“抗日墙”
  我们沿着小巷从南往北行走,拐了几下,走出一个石门。一出这个石门,左边便是一座土地公庙。笔者仔细地看了看这个石门,上面已长出一些不知名的植物,也许是为石门的生态粘合剂吧。我们邀请几位村民一起在石门前合影留念。村民告诉了我们,石门的两边都是围墙,现在还保留着,就是有些地方已倒塌。说起美孝村村墙的故事,村民不仅滔滔不绝,而且感到十分的骄傲和自豪。
  古时候,城有城墙,村有村墙,这是大家都知晓的事情。美孝村也不例外。为了防止盗贼进村抢劫,美孝村于光绪年间(即1875年)村民自发组织并动员全村18岁以上强壮有力的男女投入建筑环村围墙的艰巨工程中。为尽早完成环村围墙修筑任务,村民们起早贪黑,从山上搬来石头,历经三年多的时间,终于将环村围墙建成。围墙全长1780米,高6米,宽2米,坚实牢固,围墙北边沿路设三个石门,南边设一个石门形成南北对通,围墙临路部位都设有枪炮眼。石门晚上全部关锁并派人轮流看守,宽大的村围墙内设有二、三层巷门,巷道纵横交措,陌生人一进村就如入迷宫。村围墙的建成令贼匪不敢冒犯。在村墙的保卫下,村民的生命和财产才平安度过了贼匪蜂起的动乱年代。
  美孝村原村干部陈桂兴告诉我们,抗战爆发后,这条环村围墙成了抗击日寇的坚强堡垒。当时,美孝村里住有一支游击队,日寇曾多次组织对美孝村实行大扫荡,但每次都被英勇的抗日游击队与抗日村民狠狠地打击,杀得日寇落花流水。正是凭着这座伟大坚固的火山石长城的护卫和巧设其中的迷宫暗道及枪炮眼,最终令鬼子扫荡计划全落空。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全村上下,男女老少同感,多亏有了这条坚固的围墙保护,才避免遭受灭顶之灾。村民们为了纪念这条村墙所起的保护作用,将这条围墙称为“抗日墙”。
  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天下太平。二十世纪70年代,美孝村庄扩大,村民陆续建房,突破了村墙,有几小段村墙自然倒塌没有得到维修,有几处村墙被毁也没有得到修复------笔者看到保留下来的村墙高低不一,残缺不全,心情久久难于平静。心想,过去的往事成为今天的故事,今天的生活也会成为明天的文化。美孝村墙,过去防御盗贼、抗击鬼子,如今应该成为美孝乡村游一个文化视点。如果大家都重视、保护和修复村墙,那么,这条村墙会展示出它那文化魅力,那是一件多好的事啊!
  美孝村人与石头是那样的关系密切,房子是石头筑的,那路是用石头铺的,家家户户的院墙是用石头垒的,耕地四周是用石头一块块筑起高过人头的“篱笆”------石头是美孝村举手可得的天然建筑材料,从地上到地下,遍地皆石,形状百态,用途广泛------
根雕雕出农家喜悦
  “农忙时做农活,农闲时忙雕刻;文化比种地强,‘软饭’比‘硬饭香。”这是美孝村村民用来表达根雕雕出甜美新生活的话儿。
  来到美孝村,从村口进去约200米,这时,永兴诗联学会会长陈简贤便带着我们走进年青村民陈辉望的家。在荔枝从中的一个小房子旁,一位年青人穿着蓝色的上衣在忙着雕刻。他拿着大约长30厘米的树根,左右上下、翻来覆去地观察,然后抓起工具小心翼翼地磨来磨去着------他,就是我们要走访的陈辉望。陈辉望一边举着手里的那块根雕半成品,一边告诉我们,“这个头像根雕售价4000元以上。有时,卖一件木雕产品相当于家里一年卖3亩荔枝的收入。自从学会雕刻艺术后,家里单根雕这一项的年收入就有6万多元。根雕雕出了我们农家的喜悦和甜美的笑容。”
  和我们一起走访美孝村的永兴镇组织宣传委员吴程灿说,这个村有几个老根雕户,年青的陈德斌是其中之一。我们计划走访他,但他已到外村收购老树根去了。永兴镇文化站站长陈章跃告诉我们,“雕刻收入很可观,像陈德斌这样有经验的雕刻户,有时一天卖木雕产品就收入了两三万元。他家里的电视机、电脑、新楼房等都是根雕雕出来的。”我们来到陈德斌家,那是一栋三层高的新楼房。在一楼大厅的展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雕好的佛像、鱼、鸟笼、茶壶、健身珠、、文具筒、烟斗等30多个品种。
  前一段时间,原村干部陈桂兴主笔美孝村村史撰写。他告诉笔者,美孝村根雕技艺已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明泰昌年起,美孝村先民就掌握了雕刻技艺,至今依然保留有造屋雕刻的鹰歌鼻、堂屋公祖花帘、龙头、富贵花、平安花等的种种模式。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美孝村部分民间艺人以祖上流传下来的技艺为基础,向根雕技艺转型,从事精美的雕刻艺术和创作之路,从山采伐干树头、树根,根据原木的形状特色雕刻出各种风格独特的工艺品,在雕刻创作中,注重工艺观赏价值,追求艺术精品完美,发挥自己想象力进行雕刻与配对,根雕成品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无论是鸟笼、茶壶、健身珠、烟斗,还是佛像、人物等,充分体现出民俗特色和意义。
  盆景也是美孝村特色之一。美孝村地处羊山腹地,各种植物资源丰富,常年生长在火山石地里,形成了自然的造型,采伐回来再进行培育、修整,一盆盆形似古木逢春、美丽如画的完美造型艺术,终于展现面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收入。
  眼下,美孝村从事根雕和培育盆景的村民有16户共30多人,“雕刻经济”和“盆景经济”也已成为美孝村经济增长点。仅这几个月,村民就根雕和盆景的收入达50多万元。
扬近古井功德无量
  提及永兴羊山村庄,人们自然会想到水。那真的是“水贵如油”。美孝村石地无水井,饮用水多靠天下雨。羊山农村缺水世人皆知,名不虚传。屋檐下排列的水缸不难证明这一点。因此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不嫁金,不嫁银,数数檐下缸多就成亲”。
  古时候,美孝先民的饮用水都要到离村十多公里的地方挑水,今称“西湖”,村民挑一担水往返需要大半天。后来,在村东北边5公里的山涧里发现一个石洞,洞里有水,美孝村民和附近村民喜出望外。这样,美孝村民挑水来回路程与时间比原来大大地缩短了。但数口之家,要有一个专人挑水,一盆水洗面之后,再洗衣服,最后才给牛喝。由于石洞里的水极有限,几位村民一起来挑水时也得等一段时间,村民苦不堪言。
  陈简贤告诉笔者,清乾隆年间(1750年),美孝村老先辈为了解决饮用水的困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使用铁锤、钢钎等简陋工具,在村东边约200米处挖凿一口水井。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忍不拔,战天斗地,在坚硬的玄武岩地层上,一锤一锤地凿出一口水井------这口水井起名为“扬近井”。
  在美孝村年青村民小陈的引导下,我们在雨中找到了这口古井。笔者看到,这口古井的左边有一颗不大不小的荔枝树,荔枝树下停放着手扶拖拉机和三轮车,有一条狗在一边叫了几声,旁边有一间简易瓦房,而古井已被杂树杂草围得密密麻麻的。站在古井边,根本看不到古井下的一点点“秘密”。我们拨开杂草,拉开树枝,好不容易才看见了古井那火山石铺设的阶梯。小陈说,他今年20岁,对这口古井的历史不了解,因此我们只好请来了老村长当解读员。
  这口古井先是凿出直径为4米,深10米的取水平台,然后再深凿出直径为2.5米、深约25米的垂直井道,才达到地下水源的水路。在取水平台处,用三支分别长3.8米、3.5米、3.2米不等,宽40公分、高40公分的四方石条架设井口,在井架上用大石板铺设,安全又牢固,再在井口石板凿出四个30公分大的园眼,供用铁桶往井里取水。从取水平台到地平面,还凿出了30米长的斜坡,铺设台阶,方便挑水。台阶铺设为二层,保存完好,共57级。这口古井的凿成,基本上解决了当时村民就近饮水难的问题。
  完成扬近古井的挖掘,要花多少年的功夫,这已难于考证。但不难看出,美孝先辈们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凿井精神不亚于愚公移山。美孝村先民是那样的团结与坚强。也正因为如此,美孝村才文明,进步。今天,美孝村的水塔和水管已代替了水缸和古井,虽然扬近古井已在人们遗忘的角落,但先民们的功德是无量的------
扬苍仙井传说美丽  从美孝村,沿着水泥路向着东北方向行驶,在离美孝村约5公里处,我们看到了两颗大树,有一位正在荔枝园看园的村民告诉我们,这两颗树已有200年的树龄了。离古树不远处,有一间石头屋,显得有点破旧,拿木条当门,可那是为纪念古时候的仙人而建造的。这座庙的周围有不少杂树、杂草和残墙------  古时候,扬苍林木繁茂,古木参天,这是一个是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几百年来,其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不断。传说古时有一天,一位孤寡老太婆从西湖挑水回到扬苍这里时,看天色还早就歇息一下。这时,有一位白发老翁骑着一匹白马路过此地,看到这位老太婆身边两个陶瓷坛装有清水,便问起老太婆,“我的马跑了很远的路,马已累,也渴了,请让这两坛水给马解渴可以吗?”老太婆说,“人比马重要啊!这样的要求不近人情了。”老翁耐心恳求老太婆。老太婆十分为难地对老翁说:“你看我这把年纪,好不容易从很远的地方把水挑回到这里,要是把水给马喝了,我去哪里要水挑回家?”这位老翁看到老太婆很为难的样子又恳求说:“求求您老人家开恩,为马解渴。”老太婆又说,“马喝了这两坛水,也就跟要我的命一样了。”说着说着,那匹马突然吐出了白沫------老太婆看见后,再也不说什么,请老翁尽快把这两坛水给马喝。这时,这位老翁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提着两坛水并牵着马到地势低洼的地方,拨起一把大茅草,挖出一个大坑,然后将两坛水倒下去,让马喝足喝够,再装满两坛清水提上来交给老太婆并说:“您年纪老弱难走远路挑水,从今以后可天天来这里挑水。”说完骑上白马扬鞭而去。这位老翁原来就是一位下凡的仙人。  从那时起,这位老太婆天天来扬苍挑水。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美孝村及附近的17个村庄,人人都争先恐后到扬苍来挑水,个个喜笑颜开。即使是久遇干旱灾情,扬苍泉水仍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人们饮用,从古到今未干涸,从此扬苍井被人们称为“扬苍神仙井”。  为了纪念这位赐水仙人,村民择日于皇明万历四十六年(1573年)岁次戊午壬癸,在扬苍井南边建起一间瓦庙称为“扬苍井庙”,并在庙内立下“庙井碑记”。还雕有一尊神仙神像,坐庙台中央,供人们祭拜。在石台中央墙两边题下“东流不尽扬苍水,西保长留邓圣祠”一联作为永世流传。  
 8 、琼山区:红旗镇岭门村(海口十大名村之一)  联系人:符史开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现代休闲、爬山娱乐、水库垂钓、农家体验  地址:岭门村位于红旗镇南部,隶属琼山区红旗镇龙发村委会。  一、岭门村简介  岭门村位于红旗镇南部,隶属琼山区红旗镇龙发村委会。全村55户,278人。土地面积1385亩,其中坡地面积1242亩,水田面积83亩。全村主要经济作物是橡胶和香蕉,其中橡胶种值面积达1200亩,已开割面积850亩。2010年人均收入8200元。  2009年初,在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在镇委镇政府的指导下,该村采取 “农户出资出工为主,集体投入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64万元,着手创建文明生态村,目前已初具规模,逐渐向生态家园方面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是文明生态村得以维持的保障,而岭门村原来的地块分散,给农户的种植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合理利用该村土地资源,在镇委镇政府的科学指导之下,该村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把各户分散的土地集中在一起重新进行合理分配,使得农户种植的作物更加集中,目的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橡胶村”,从而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产值的目的。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情况  (一)深入搞好宣传发动。在年初的时候,充分运用动员大会、广播、参观等形式为创建活动营造浓厚氛围,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主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多方面树立宣传典型,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带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二)搞好创建规划设计。在创建前,红旗镇将村庄道路硬化、造林绿化、环境净化、整体美化、休闲活动场所等全部纳入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三)突出抓好“三化”建设。主要抓好村内巷道硬化任务,完成村巷道与环村路硬化衔接。绿化主要依山、就水、借势,科学安排,形成山水花草树合理布局。净化主要抓好主巷道和农户庭院净化。  (四)抓好创建资金的筹备。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春节期间,镇委镇政府利用在外能人返乡这一大好机会,充分发动村民大搞“捐资助创建”活动。全村采取 “农户出资出工为主,集体投入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64万元,投工投劳8300多个,清理垃圾380多车,拆除旧房4间,牛猪圈18间,硬化村道路3条(长900多米),石板铺设村巷12条,共1650平方米,筑排水沟长3200米,砌挡土墙600多米,建休闲景点4处共500多平方米,建标准篮排球场1个,文化室1间,种树800多棵。
三、农家乐旅游  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为该村开展农家游项目提供有利条件,目前,该村正在与公司联营合作开发“农家游”项目,重点将现代休闲融于自然古朴的乡村风情中,开发项目内容有:龙发岭爬山娱乐项目、水库垂钓嬉戏项目、农家体验园项目。游客不仅可以在水库小岛上体验园内租小块地进行务农体验,种植瓜菜,也可以雇佣村民看管,闲时来摘取;也可以攀爬龙发岭,进行登高远眺、攀岩探奇等山地体验;而且还可以在水库边静静地垂钓,陶冶一份心情;最后再享受由名厨主理的“青草芋头梗”、“菠萝蜜筋”等特色农家菜肴,尽享一份醇厚的乡土风情。
9、龙华区:遵潭镇涌潭村(海口十大名村之一)  联系人:蒙美安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古牌坊、古墓群、古官道等。全村共有14架牌坊,包括举人进士牌坊、贞寿、节孝坊等海南罕见的牌坊村。  地址:海口市龙华区东谭村委会  遵潭镇涌潭村,是东谭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是宋代汉人迁琼蔡氏先人始居地,现有人口800余人。  涌潭村人杰地灵,先后有18名学子高中进士举人。村里现保存有古牌坊、古墓群、古官道等。全村共有14架牌坊,包括举人进士牌坊、贞寿、节孝坊等,现已修复三架,是海南罕见的牌坊村。一座立于清乾隆丙子年的贞寿牌坊,为享年103岁的莫氏立,它是古代琼州府四座贞寿牌坊之一。坊门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传说中的“五里三进士”中的何其义便是该村弟子,至今村里还有传下来大量的石磨、石轮等古物,保留有用石条铺设的300多米古官道。村里现住有蔡、王、吴三姓,长期以来和睦相处。  在文明生态村的创建过程中,将着重发掘、保护、开发各具特色的本土人文历史资源,包括遵谭镇的珠崖郡遗址、ヌ洞骞盼奈铩⒐愣谝簧罹取
        
10、秀英区:海口火山泉休闲农庄(海口十大名村之一)  联系人:洪理海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天然绿色氧吧、鱼塘垂钓、蔬果采摘,特色农家乐。  地址:位于海口南海大道绿色长廊路口边上,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山脚下,距离秀英、火山口、老城约6-7公里左右属“海口半小时旅游圈”。  本农庄位于海口南海大道绿色长廊路口边上,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山脚下,距离秀英、火山口、老城约6-7公里左右属“海口半小时旅游圈”内,于2007年10月开业至今,经过四年艰苦创业,给予了当地60位农民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安静优雅的的休闲度假环境。  本农庄占地面积为180亩,鱼塘占地25亩,果树种植80亩,绿色蔬菜种植区20亩,绿色生态养殖区10亩。餐饮大厅特色包厢占地为30亩,能同时接待600 人次,一年的客流量达到10万人次,停车场能停纳一百多部小轿车。今年15亩建成的20间农家客房极具农家特色,给人一种回归农家,回归自然的感觉。  我们这里景色怡人,空气清新,是一个天然绿色氧吧。主要经营绿色餐饮:特色的本地石山羊肉,泉水福寿鱼,坡地放养土鸡,有机蔬菜等等,真正做到,绿色无公害产品。鱼塘垂钓:优质的山泉流动水质。蔬果采摘,蔬菜认种。棋牌包厢,特色农家住房。  卫生条件完善,每周固定消毒一次,以杜绝苍蝇,老鼠等滋生。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给与客人无微不至的服务。外区都设有24小时监控系统,设有安保人员时刻巡逻。农庄被手机网络覆盖,内置有宽带网络,外置还添加了wifi无线上网区域覆盖,给旅游出差的游客提供了干净,安全、温馨、时尚的旅游环境。
            
11、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  联系人:王绥臻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冯白驹将军的故乡、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长泰村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西南方,南渡江东畔,原名那花村  一、长泰村简介  长泰村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西南方,南渡江东畔,原名那花村,是被周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的冯白驹将军的故乡,是革命老区村庄。早在大革命时期,村中就成立先进组织,是海南省较早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村庄之一,也是革命活动较为集中的村庄之一。抗日战争前后,琼崖革命领导人冯白驹、刘秋菊等经常在村中进行革命活动,也正因如此,该村经常受到日本兵的血洗。村民们自发参加“农会”、“青抗会”、“儿童团”等组织进行抗日斗争,抗战前线牺牲烈士20多人,其中冯白驹将军一家就11人。  目前的长泰村共有23 户,121人口,有水旱田355亩,坡地70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橡胶、花卉,另外石料资源开采也是一大经济来源。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6500元,是云龙镇较为富裕村之一,获2010年“全省十大文化名村”称号。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长泰村民都积极投身于伟大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沐浴着党的阳光,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前进,如农作物橡胶达300株/户,成为全村致富的主要途径,因此,也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长泰村建成文明生态村。村容村貌焕燃一新,环村路、文化室、有线电视站等等都配齐,该村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长足进步。今后长泰村将在各级部门的重视和关怀下,通过群众的艰苦奋斗,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发展经济,提高村民素质,使该村建成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二、文明村建设情况  2001年,长泰村筹资7万多元创建文明生态村,其中群众集资3万元,镇政府投入2万元,外出干部捐款1万元,联系点单位支持1万元。通过创建文明生态村,全村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是生态环境有新面貌,拆除影响村道规划建筑物8间,硬化35条村巷道592米;种植椰子树300株。二是设施建设方面,建排污沟4条长116米,家家建起了户厕。  2003年,在开展纪念冯白驹将军100周年诞辰活动之际,长泰村又掀起创建新高潮,进一步美化、绿、硬化村容村貌,不断完善和提高创建水平,多方筹资53.4万元,修建硬板化环村路子200米,铺设石板化庭院800平方米,修建文化室一间,灯光排球场一个、宣传栏一个,种上莲雾等果树500株,种花5000株,种植草砰8200平方米。建成生态型的人居环境。同时,文明风尚有新气象,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全村喜事新办,丧事从简,年年完成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同时,村里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告别隔习,树立新风”,普法、移风易俗、学习科技等活动,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村风良好,民风淳朴,村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勤劳致富,成为“无聚众赌博,无偷窃,无打架斗殴,无吸毒贩毒,无卖淫嫖娼,无重大刑事案件,无聚众闹事”的“七无”村庄。  长泰村正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与时俱进谋发展,富民强村奔小康,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社会文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文明生态村。
三、冯白驹故居简介  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冯白驹故居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村庄四周林木苍翠,从平坦的大道进入村庄,在盘根错节浓荫如盖的老榕树旁,便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的冯白驹将军的故居。  长泰村背依山丘,面俯绿野,冯白驹故居处于村庄最高处,屋后古木成林,屋前庭地宽阔,花圃艳丽,草地如锦。冯白驹故居始建于1922年,1942年冬日军“蚕食”“扫荡”时被焚毁,1951年修复,1984年按原貌重建,并于2011年由海旅控股公司进行全面翻修。  故居由正屋、后屋、铜像和陈列室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6亩。正门口有徐向前元帅的题字“冯白驹故居”横匾,宽阔的庭院里竖立着聂荣臻元帅题的“孤岛奋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大石碑和冯白驹半身铜像,铜像高1米、宽1米,基座高1.9米、宽1.2米,基座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冯白驹将军”,背面刻有“冯白驹生平简介”。正屋是一间三目、中间厅堂、两旁卧室的石木结构的13桁10柱的海南传统民居。大厅里的八仙椅,卧室内的书桌、睡床,厨房的竹筐、竹篓都还保存完好,古朴中透出岁月的沧桑。四周为灰色石头墙,屋顶盖青瓦,后屋是5檐三目小屋。整个故居庭院建筑物朴素大方,环境幽雅。这里不仅再现了历史的现状,而且告诉人们,一位功勋卓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出生、长大在这样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家庭。  故居庭地的右侧,设有冯白驹生平业绩陈列室。陈列室分“投身革命”、“中流砥柱”、“功垂青史”、“鞠躬尽瘁”四个版块,陈列着关于冯白驹将军家世、生活、革命活动等的物件及图片。在这里,参观者可以了解到琼崖革命斗争的史迹和冯白驹将军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在冯白驹的影响下,其亲属先后有20人投身革命,有12位亲人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将军伟绩垂青史,忠魂浩气照人间”是对冯白驹最准确的评价。  四、旅游线路便捷  长泰村已被海口市列为红色旅游线路景区,每天都有中巴(线路:冯白驹故居――桂林洋高校区)和大巴(旅游5路:冯白驹故居――海南广场)可以直达故居,道路为4.5米水泥路面,交通路况良好,非常方便游客参观。
&12、秀英区:南海休闲农庄  联系人:李荣世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休闲、度假
              
 13、琼山区:三门坡镇大水村  联系人:云天桂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红色旅游、农家乐、“百里文明生态村长廊”。  地址:大水村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东北部,距海口市区50公里,距美兰机场34公里,距三门坡镇7公里  详细介绍===》  踏上国道223海榆东线,一路感受着琼山区“百里文明生态村长廊”所带来的自然风光,特殊的大水村让人印象深刻。  在大水,"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在大水,歼灭了国民党顽军近千人;在大水,保卫了琼崖抗日根据地;在大水,推动了海南的解放步伐!  一、基本概况  大水村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东北部,距海口市区50公里,距美兰机场34公里,距三门坡镇7公里,交通便捷。村东、村北与大致坡镇相连,西南与城坦村民小组靠接。正如《史记?大宛列传》:“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张守节正义:“大水,河也。”大水村前有一条小河,一座石桥横跨河面。小河虽小,却是哺育世代村民的母亲,寓意深刻,故得其名。该村下设2个村民小组,共有61户310人,党员7名。全村土地总面积2015亩,其中坡地面积1445亩,水田面积27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共种植水稻190亩、瓜菜70亩、橡胶1200亩、胡椒50亩、槟榔30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50元。
二、大水战役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1月,在抗日战争中,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总队在海南岛(今海南省)琼山县大水村地区打击国民党顽军的战斗。日,国民党顽军保安第7团两个营及1个游击大队进犯琼山、文昌抗日根据地。独立总队在长门战斗中歼灭顽军一部,击毙第7团团长李春农。为了进一步打击顽军,独立总队将第1、第2支队部署在琼山县咸来乡大水村地区。23日夜,保7团第2营第6连,向咸来乡前进。24日拂晓,顽军进到大水村附近。第1支队迅速发动攻击,第2支队立即投入战斗。顽军遭到两路打击后,退入大水村凭房屋顽抗。独立总队遂即向顽军发动攻击,经激战,顽军退守村东待援。26日,顽军一个加强营向咸来乡增援,被第1支队第3大队击退。27日,顽军保安第6团和保7团各一部增援咸来乡。第1支队主力和第2支队一部,在群众的支援下,与其激战一天,打退了增援的顽军。28日,顽军调集3000余人再次增援。独立总队以一部继续围攻大水村顽军,集中第1、第2支队2000余人,打击援军,激战至黄昏,击毙顽军副团长以下400余人后主动退出战斗。战斗历时5日4夜,歼灭少将副司令兼保七团团长李春农在内的国民党顽军近千人,保卫了琼崖抗日根据地,为海南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今日大水,别样魅力  大水村民风淳朴,土地资源丰富,改造人居环境,发展生产的热情高。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村内实际,大水村开始了一浪又一浪新农村建设高潮。目前全村共投入资金288万元,其中政府拨款220万元,村民自筹18万元,企业捐助50 万元,投工投劳9500多个。曾经的革命老村庄改头换面,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  (一)建设完善村民居住环境――“大水环境新村”  (1)竭力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在原有3500米巷道的基础上对村内巷道进行统一规划,逐步实现硬板化。大水村目前已硬化宽3.2米、长2600米的环村路,硬化7条巷道1200米长,修建水沟3000多米,挡土墙23条920米长。   (2)在村中“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绿化为主,把村庄绿化和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绿化500多平方米,种植果木300多株。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  (3)集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彻底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到目前为止,自觉拆除破旧房屋17间、棚舍12间,清理各类垃圾500多车。在适宜地点设置垃圾收集箱,收集的垃圾运送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4)改水改厕工程。开挖一口24米深的大口径水井、并配套50吨水塔及水管等设施并投入使用。村民从此喝上安全的自来水,圆了几代人的梦。改厕已经选址并撰写报告报送市爱卫办拟建设村卫生间21间,目前已完成建设3间。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村民日常与经营农家乐需要。
14、琼山区:红旗镇泮边村  联系人:王庆文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红色旅游,集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旅游、名人追忆、乡野垂钓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庄。  地址:泮边村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苏寻三村委会,距海文高速公路7公里。  一、泮边村简介  泮边村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苏寻三村委会,距海文高速公路7公里。全村现农户37户,人口165人,耕地和园地面积565亩,主要种植水稻、橡胶、香蕉等经济作物,发展养鸭、鱼、猪等畜牧业。2010年人均年收入达到了6360元。
近年来,泮边村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共硬化村道12条4700米,修建灯光球场、文化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大大提高。泮边村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风景亮丽的新农村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可打造成集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旅游、名人追忆、乡野垂钓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庄。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情况  泮边村位于红旗镇东北部,隶属琼山区红旗镇苏寻三村委会。村子面积较小,房屋规划建设比较整齐,自2009年初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创立文明生态村以来,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在2009年被镇里定为创建文明生态村的重点村庄之一,创建工作主要是: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了把泮边村的文明生态村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创建力度,红旗镇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班子成员包村具体抓落实,同时,镇委还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列入镇委镇政府的重要议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规划和工作思路,使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二)结合实际,抓好规划,加大投入。  一是充分利用本立和东鳌等示范村的辐射作用,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各村民参观学习,转变村民观念,统一思想,把文明生态创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创建载体。二是从实际、高效、和谐美观的原则出发,以保护生态环境重点、因地制宜做好各项的整体规划,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先易后难,灵活施工的做法,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逐项施工,不搞重复设计,不搞重复施工,大大提高了今年创建的进度。三是在房屋拆迁、村巷道硬化,公共文化广场建设等工作中,注意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进度。四是通过多种渠道充分筹措资金。  (三)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加大创建工作力度。  2009年以来,红旗镇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召开干部会、党员会,村民大会,群众大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工作,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使广大群众懂得创建文明生态村是造福农民的文明工程,富民工程,从而增强了群众参与创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统一规划,打造经济发达型文明生态村。  红旗镇委镇政府对前几年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进行了总结,创新思路,提出文明生态村建设必须以生态经济建设为基础,将生态经济建设当做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制订文明生态村片区建设规划时,将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列入规划,并注意结合各村的经济结构实际,引导各村以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为导向,使各村从传统农业村向旅游农业村、生态农业村转变,使村庄保持卫生整洁的村容村貌。泮边村距离伊必朗高尔夫休闲中心较近,也为其发展旅游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5、琼山区:多谷屯村  联系人:唐薇薇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绿树浓荫,乡野景色一览无余、农耕体验、果蔬采摘、团队拓展、水上自行车。  地址:位于海榆东线58公里处东进1公里便到。      
16、美兰区:星辉村  联系人:梁定军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琼北亚热带乡村风情,关帝庙、林氏祠堂两处文化遗存,海口市规模最大的“江彬”咸水鸭养殖场。  地址: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演海村委会,濒临全国著名的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寨湾。
      
 一、村庄概况  星辉村,傍海而居,每到夜晚,天上群星璀璨,水中倒影闪亮,天光水色辉映,村庄由此得名。濒临全国著名的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寨湾,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全村49户,546人,其中外出人口498人,占总人口的87.9%。经济收入主要以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第三产业为主,2010年人均收入4950元。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  军民共建:星辉村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在政府的科学指导下,军民携手献计献策,捐款、捐物、投资投劳,家家户户不分老幼,精心规划、细致布局,齐心共创文明生态村。2005年,区委、区政府在演丰镇首创“区片联创”文明生态村模式,10月海口警备区与该村军民共建文明生态村。先后投入资金130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13万元,美兰区投入65万元,海口警备区投入52万元。警民双方共投入人力1500多人次。出动车辆340多台次,以科学规划先行,以点带面铺开。  成效显著:星辉村现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和煤气干净能源;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家用电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进。  现已建成宣传文化室、灯光排球场、环村水泥路、村民休闲广场,沿海景观带等,使该村变成了全省闻名的文明生态示范村,是美兰区军民共建文明生态村第一村。  该村在管理方面,成立了星辉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小组。制订了星辉村村规民约,星辉村卫生公约,进一步明确了大家的职责、权利、义务。实现常年管理不间断,专人管护不放松,全面实施“五个一”农村卫生管理办法,制订卫生公约等。并且这些公约等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通过警民共建,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设施齐全,环境优雅,风景宜人的花园式村庄。  三、旅游业的发展  星辉村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契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这里区位地理位置优越,路况良好,交通便利,沿途呈现的琼北亚热带乡村风情十分浓郁。星辉村为中心的星[辉]云[路]环线是全省文明生态村重要参观点,2006年曾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供开发,也是旅游的好地方,  目前建有旅游服务项目:  1、美兰区诞生的首家“临海居”农家乐,它能容纳20个游客住宿。  2、关帝庙和林氏祠堂两处文化遗存。  3、海口市规模最大的“江彬”咸水鸭养殖场。  4星辉驿站  星辉驿站是慢行系统第三站,配套商店、绿色步行、自行车道系统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道路成环,可开展长跑追逐活动。以生态休闲,度假开发的农家乐旅游项目深受都市游客的青睐。  四、风土民情  这里村民勤劳致富,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这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治安良好,军民共建文明和谐生活,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村庄的赞许。  这里风光优美,设备完善。这里还散发出军民和谐共进的鱼水情谊。让每一个置身于此处的人,仿佛有家一般的感觉,不一般的情谊。让你放松,激你奋进。  五、展望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们星辉村同军人一道积极结合星辉村的地域特色、风土民情,开发一些具有潜力的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景点和娱乐方式,积极推进星辉村的生态村建设。我们将逐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还将着手培训一支服务意识较强的高素质管理人员队伍,发挥我们军民合作的优良传统,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17、美兰区:桃园村  联系人:陈民宝  联系电话:  乡村特点:热带乡村主题公园旅游,“黎福泉”,乡村美食。  地址:桃园村隶属于山尾村委会,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的东北部,毗邻美丽的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  
一、村庄概况  桃园村隶属于山尾村委会,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的东北部,毗邻美丽的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是一个革命老村庄。全村36户,95人,土地面积共有290亩,其中水旱田110亩,坡地90亩。桃园村的经济产业以海水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为主,2010年人均收入4915元,位列美兰区前茅。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  从2006年开始,桃园村先后与美兰区人事局、统计局、美兰区委办、海南优联公司共建文明生态村。共投入资金85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13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共有3000个,在创建活动中,桃园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建设,村庄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目前建成3条水泥硬化进村主路800米,巷道600米;建休闲广场1个面积1800平方米,建成一幢110平方米的文化室以及灯光排球场一座。2011年绿色慢行系统第二驿站在桃园村建成。水电已通到村里的每一农户,农户改厕达95%以上。同时全面实施“五个一”农村卫生管理办法,制订卫生公约,有平顶屋式的垃圾室,实行定点堆放、定期清理,彻底解决农村卫生“脏、乱、差”问题。文明淳朴,一派和谐新农村。特别是2011年,桃园村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建文明生态村取得了更大的成效。  桃园村在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注重精神层次的需求,重视法律知识、农村科技知识的学习、消除封建迷信、反对邪教。桃园村的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尊老爱幼、帮困济贫。农闲之余,村里还经常开展唱歌和排球比赛等娱乐活动。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村民的个人素质也得到提高。  三、旅游业的发展  桃园村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同时,打好生态旅游品牌,发展乡村旅游业。桃园村位于演丰镇热带乡村主题公园旅游环线上,紧邻东寨港红树林。桃园村环境优美,古树成荫,有桃园十二榕“生肖神树”为东海岸之神树庇护生灵的传说。有相传明万历年间,琼州大地震震劫后余生之村移居至此,凿此深井,以图求存,饮之可避瘴疫,沾其泽者,永鹰多福受天百禄的“黎福泉”。可谓旅游资源丰富。  目前建有旅游服务项目:  1、租赁自行车沿绿色慢行道领略沿海地区风光;  为了在桃园驿站满足游客游览骑行途中休憩、补给、换乘的需求。  2、连理枝渔家乐  3、观测鹭鸟点  为了满足游客的多种娱乐方式,我们因地制宜,建成了连理枝渔家乐站,游客可租船观光红树林,海上垂钓。还能在连理枝渔家乐品尝到正宗曲口海鲜,咸水鸭等佳肴。在这里大家可以真正感受到东海岸椰风海韵的魅力,远离城市的喧嚣,拥抱乡野的宁静,释放身心的疲惫,来桃园村游玩会让你感到置身于世外桃园。  四、风土民情  这里村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勤劳致富,收入逐年增多。这里,治安良好,互帮互助,邻里之间和睦共处,长期以来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  这里有翠绿的自然风光,碧蓝的大海,凉爽的海风。沿途慢行,就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一副充满诗意的画卷。另外,在这里你除了可以大饱美丽自然风光的眼福外,还可以品尝这里的美味佳肴。让你的人生多一种不一样好的体验和收获。让快乐与你相伴,让温馨在你的生命里不时回荡。  五、展望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们桃园村人一因地制宜,积极开发一些具有潜力的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景点和娱乐方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桃园村的生态村建设。我们将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着手培训一支服务意识较强的高素质管理人员队伍,发挥我们的地域特色,增强我们的服务意识,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一、村庄概况  桃园村隶属于山尾村委会,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的东北部,毗邻美丽的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是一个革命老村庄。全村36户,95人,土地面积共有290亩,其中水旱田110亩,坡地90亩。桃园村的经济产业以海水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为主,2010年人均收入4915元,位列美兰区前茅。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  从2006年开始,桃园村先后与美兰区人事局、统计局、美兰区委办、海南优联公司共建文明生态村。共投入资金85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13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共有3000个,在创建活动中,桃园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建设,村庄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目前建成3条水泥硬化进村主路800米,巷道600米;建休闲广场1个面积1800平方米,建成一幢110平方米的文化室以及灯光排球场一座。2011年绿色慢行系统第二驿站在桃园村建成。水电已通到村里的每一农户,农户改厕达95%以上。同时全面实施“五个一”农村卫生管理办法,制订卫生公约,有平顶屋式的垃圾室,实行定点堆放、定期清理,彻底解决农村卫生“脏、乱、差”问题。文明淳朴,一派和谐新农村。特别是2011年,桃园村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建文明生态村取得了更大的成效。  桃园村在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注重精神层次的需求,重视法律知识、农村科技知识的学习、消除封建迷信、反对邪教。桃园村的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尊老爱幼、帮困济贫。农闲之余,村里还经常开展唱歌和排球比赛等娱乐活动。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村民的个人素质也得到提高。  三、旅游业的发展  桃园村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同时,打好生态旅游品牌,发展乡村旅游业。桃园村位于演丰镇热带乡村主题公园旅游环线上,紧邻东寨港红树林。桃园村环境优美,古树成荫,有桃园十二榕“生肖神树”为东海岸之神树庇护生灵的传说。有相传明万历年间,琼州大地震震劫后余生之村移居至此,凿此深井,以图求存,饮之可避瘴疫,沾其泽者,永鹰多福受天百禄的“黎福泉”。可谓旅游资源丰富。  目前建有旅游服务项目:  1、租赁自行车沿绿色慢行道领略沿海地区风光;  为了在桃园驿站满足游客游览骑行途中休憩、补给、换乘的需求。  2、连理枝渔家乐  3、观测鹭鸟点  为了满足游客的多种娱乐方式,我们因地制宜,建成了连理枝渔家乐站,游客可租船观光红树林,海上垂钓。还能在连理枝渔家乐品尝到正宗曲口海鲜,咸水鸭等佳肴。在这里大家可以真正感受到东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察哈尔右翼中旗黄花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