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游戏上瘾的表现是精神疾病,这9种症状,哪些

今天起,游戏上瘾是精神疾病!这9种症状,哪些戳中你?
今天,一则消息吓坏了爱玩游戏的宝宝们!
据环球网援引外媒报道称,WHO在今年初宣布,该组织将在今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并列为精神疾病。
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
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
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WHO称,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但也表明,如果症状严重,确诊前的观察期也可缩短。
报道称,部分国家此前已承认游戏成瘾是重大的公共卫生议题,许多国家都有治疗游戏成瘾的戒瘾机构。
媒体纷纷转发,网友彻底炸锅了……
相关消息被各大媒体纷纷转发:
看到这则消息后,
网友彻底炸锅了!
不少网友表示质疑,好端端的怎么就成了精神病?
@看风景的猫-:你说我好好的一个人,健健康康的,怎么就成精神病了呢?
@冰糖的Shirley:追星是不是也马上要被列入精神病名单了
@DRAXING:工作压力越大,我打游戏的时间会越长。我都是利用玩游戏来释放工作压力的。。。
@秦竹qinzhu:不是游戏好玩,是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意思
@吃撑不打嗝:都别惹我,我有精神病
@oran_cc:呵呵,电竞赛堪忧了,赢了是电子竞技,输了是精神疾病
也有网友表示支持:
@唐僧他二徒弟的大叔:同意,这是病,得治。
@evanzkc:早该归入精神疾病了!游戏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来自一个戒了三年网瘾的少年的心声
@精致小屋888:嗯。没毛病,什么东西有瘾也不行![挤眼]
游戏上瘾是精神疾病?一直争议不断……
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引入了“互联网游戏障碍”(Internet gaming disorder)这一概念。
因为,当时亚洲一些国家和研究中心对年轻男性的研究发现,当人全神贯注于互联网游戏时,他们大脑的活动与毒品成瘾者相似,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表现为上瘾行为。
▲图片来源: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报告
但当时,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将“互联网游戏障碍”归类为“尚待进一步研究”。
在国内,十多年来,解放军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却一直坚持“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观点。针对这个命题,他发表了70多篇论文。他为“网络游戏成瘾”制定的9条诊断标准被收录到美国精神病学会2013年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
9条标准,满足其中5项,能诊断为“互联网游戏障碍”:
1.完全专注游戏;
2.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3.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4.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5.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6.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
7.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
8.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9.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虽然这份手册指出,网络游戏成瘾“缺乏定义标准”“缺乏流行病学研究”,值得进一步研究,不属于已确定的精神疾病。但陶然觉得,这就像网瘾入精神疾病的“草案”,“会在下一次修正后被纳入正式的目录中。”
青少年或成游戏成瘾重灾区
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有课题组曾在2010年和年分别进行两次采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等成瘾行为有加剧趋势。
小学旁的饮品店门口,孩子们聚在一起玩《王者荣耀》(图片来源:泉州网)
解放军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曾表示,15~19岁是最易出现游戏成瘾的年龄段,这主要与他们大脑尚未发育完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差、好奇心较强,学业、家庭及人际关系压力大等有关系。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游戏成瘾者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留守儿童成为亟需关注的群体。
在陶然看来,将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疾病好处甚多,其中之一便是将打击社会上鱼龙混杂的网瘾戒断机构。“既然确定为一种疾病,那么只能由医疗机构来进行诊疗,这将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游戏成瘾者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陶然表示,这也将挽救一大批青少年,长期看有助于降低犯罪率,减轻社会负担。
对游戏成瘾
被列为“精神疾病”
你怎么看?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 张小松 )综合:中青在线(记者 兰天鸣)、环球网(ID:huanqiu-com 赵衍龙)、华西都市报(ID:ihxdsb)、人民日报等。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今天起,打游戏上瘾被列入精神疾病!快来自测这9种症状
  沉迷游戏的你
  是不是总觉得自己
  逃脱不了游戏的“魔咒”
  而且越陷越深?
  悄悄告诉你
  这是病,得治
  一觉醒来,
  为何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疾病?
  6月19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今年初
  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的决定正式生效,
  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
  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
  无法控制地打电玩
  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
  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
  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痴迷到何种程度才会被界定为是游戏成瘾?
  世界卫生组织对诊断“游戏成瘾”的条件也非常严格,
  当事人的相关行为必须足够严重,
  而且已经造成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工作
  或其他重要方面的重大损害,
  至少需要12个月才能确诊。
  游戏上瘾是精神疾病?争议不断
  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发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引入了“互联网游戏障碍”这一概念。
  ▲图片来源: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报告
  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列出了9种症状,满足其中5项,才能诊断为“互联网游戏障碍”
  1.完全专注游戏;
  2.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3.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4.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5.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6.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
  7.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
  8.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9.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贾艳滨介绍,此前游戏成瘾主要包含在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注意力缺陷等疾病中,作为一种症状来诊治。
  如今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精神疾病,
  也希望引起全社会对此的重视。
  不过这一消息,还是让网友们炸锅了
  @远眺沧海烟波渺:买股票算不算?买彩票算不算?
  @冰糖的Shirley:追星是不是也马上要被列入精神病名单了
  @热干面fall_in_love:我觉得有手机瘾的人比游戏瘾多得多
  @一只不想成熟的犯二哈士奇:快管管孩子,救救游戏吧
  青少年是游戏成瘾的主力
  据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
  数据还同时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为819.2亿元,同比上涨59.2%,实际销售收入占比首次超过客户端游戏市场,成为未来游戏行业核心增长点。
  贾艳滨介绍,游戏成瘾主要以青少年为主,也有部分成年人。游戏成瘾者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会直接影响社会功能,无法学习或者工作。
  从网游到手游,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面临的诱惑也逐渐增多。去年一款名叫《王者荣耀》的手游不断遭遇舆论的质疑。
  如“13岁男孩因玩‘王者荣耀’被说跳下4楼,刚醒又想登录游戏”、“狂打手游‘王者荣耀’40小时,广州17岁少年患脑梗险丧命”、“小学生为玩王者荣耀‘偷’光家里积蓄”、“11岁少年玩‘王者荣耀’,三个月花光全家多年攒下的三万多”,这样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贾艳滨说,游戏成瘾者通常存在情绪问题,仿佛只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游戏成瘾同时影响生活、睡眠,因为进食不规律可能引发消化功能下降或者过度肥胖,对于青少年还会增加近视、影响生长发育。
  对于游戏成瘾的孩子,有的家长漠不关心,有的家长只靠打骂,其实都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寻找孩子游戏成瘾背后的原因。”
  贾艳滨曾经有个门诊患者,这个孩子因同伴自杀而心生自责,通过打游戏来逃避现实,有近2年没有上学,家长这才带孩子来看医生。
  与这个患者相似的病例并不少,有的游戏成瘾正是抑郁症引发的症状。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
  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关心
  游戏成瘾被世卫组织列入精神疾病的消息一出,也有不少人关注治疗问题。此前有媒体报道了多起孩子在戒网瘾学校被电击损害精神或被暴力殴打致死的悲剧。
  也有网友担心,如果游戏成瘾正式列入精神疾病后,各种非法治疗手段、机构极有可能借此获得“蓬勃发展”的机会。
  游戏成瘾应如何治疗?贾艳滨表示,目前对此的治疗以认知行为心理治疗为主。游戏通过奖惩机制,容易满足玩家的即时需求。
  在治疗中,要让游戏成瘾者自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从而主动停下来。同时,也要寻找游戏成瘾背后的原因。对于难以控制的生理症状,可以使用药物来减轻焦虑等不适。
  在治疗中,除了医生的指导,还需要家庭的配合。治疗一般至少3-6个月的时间,整体需要持续一年。
  对于电击疗法等厌恶治疗方式,目前在业界也有不小的争议,并不作为主要疗法。
  “其实正常孩子也有玩游戏的需求,只要有时间限制,学习和生活没有因此影响,家长也不必太恐慌。”
  贾艳滨说,希望更多家长加强对游戏成瘾的了解,如果孩子出现游戏沉迷的情况,建议多与孩子适当沟通。
  若病情较为严重,孩子还出现长期情绪低落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心理或精神科门诊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其实,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重要的是,身为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
  1、规定玩游戏的时间
  这点其实是大部分的父母都会采用的一种办法。和孩子协商好一个具体时间,然后严格执行。
  建议以30―40分钟为宜,时间到了就要停止。这种规定实施时间长了,也有助于孩子学会自己安排时间。
  家长要注意在孩子玩游戏的时间里,要做到不打扰,让孩子完全地放松。
  2、游戏过后不宜立马催促学习
  游戏刚结束,大部分孩子都无法马上静心学习的,这时候应该让他站起来活动活动再去学习。
  或者是和孩子聊会天,问他“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刚才那一局游戏吗吗?”孩子大概会说出“血雨腥风”、“针锋相对”等成语,不知不觉间,思维就转换到学习了。
  3、疏大于堵
  家长有尝试过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吗?
  其实,如果一起玩的话,在无形当中就创造了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平台,多数情况下,当父母询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都发生什么时,孩子都会充满厌倦的。如果用游戏搭起沟通的桥梁,也会更有利于亲子关系。
  4、带孩子体验更多的美好
  游戏再好玩,也比不过多去体验人生的美好。
  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场电影,可以一起去野外露营、爬山,可以一起旅行,看看世界。
  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我们还可以一起去开发、去探索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对于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网友们有赞有弹
  ↓↓↓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哦!
  值班帮帮:朱晓枫
  实习生:陈雪雯
  通讯员:张灿城
  部分内容综合自南方日报、华西都市报、环球网、新浪微博、北京青年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教育之窗】今天起,游戏上瘾将被列入精神疾病……快看看孩子有没有中招?
从今天起,游戏成瘾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精神疾病,并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青少年儿童群体,是游戏成瘾的重灾区。
各位老师家长,在你身边,是不是也有经常做事毫无动力但是只要一打游戏就浑身来劲的孩子?
各位老师家长,当你在为孩子沉迷游戏而发愁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孩子是否也游戏上瘾了呢?要是孩子真的游戏上瘾,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从今天起,“游戏成瘾”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精神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初宣布,该组织将在今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并列为精神疾病。
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
1.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
2.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如果以上行为持续12个月以上或者非常严重但少于12个月,那么就会被医生确诊游戏成瘾。
15到19岁人群需要被重点关注
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有课题组曾在2010年和年分别进行两次采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等成瘾行为有加剧趋势。
国内较早开展网络成瘾治疗者、解放军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称:“游戏成瘾,早就应该纳入精神疾病!”
陶然曾表示,15~19岁是最易出现游戏成瘾的年龄段,这主要与他们大脑尚未发育完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差、好奇心较强,学业、家庭及人际关系压力大等有关系。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游戏成瘾者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留守儿童成为亟需关注的群体。
陶然认为,游戏成瘾肯定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国际上很多研究发现,长期沉迷游戏者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等都发生了改变,大脑不同程度受损。2009年,陶然通过核磁对60个病例进行的研究发现,游戏成瘾者的大脑额叶比正常人缺血8%~10%,这将导致自制力下降。与此同时,游戏成瘾者往往可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如视力下降、键盘手、颈椎病等。
“游戏成瘾的危害极大,总体上看,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严重影响社交能力,成瘾者往往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不愿与人交往;
2.导致社会能力丧失,不上学、不工作,未来堪忧;
3.认知变得固执、偏执,行为怪异,为了网络游戏,其他一切不管不顾,不洗头、穿尿不湿者大有人在;
4.情绪问题严重,很多人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等。
在陶然看来,将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疾病好处甚多,其中之一便是将打击社会上鱼龙混杂的网瘾戒断机构。“既然确定为一种疾病,那么只能由医疗机构来进行诊疗,这将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游戏成瘾者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陶然表示,这也将挽救一大批青少年,长期看有助于降低犯罪率,减轻社会负担。
为了防止孩子游戏成瘾,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能做些什么?
对于网络游戏,一直是家长老师头疼的一件事。中教君认为,游戏可以玩,但一定不要让孩子被它控制住,而是要让孩子去控制游戏。
如果家长老师引导得好的话,网络游戏是孩子们休息娱乐的一个好项目。但如果引导不好,反而会让孩子沉迷其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呢?
当孩子开始沉迷游戏的时候,家长首先需要“闭门反思”
有些时候游戏本身是一个“替罪羔羊”,它反映的是亲子关系当中,本身就结下的一些“梁子”。
通过游戏能看到,孩子在关系当中所承受的,都是怎样在虚拟世界当中被满足。所以当孩子已经沉迷于游戏,或者说成瘾于游戏的时候,家长在思考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第一点是要关起门去反思一下,在自己和孩子的这种亲子关系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压力或者状况是需要去面对的。
家长要抓住孩子的心,帮孩子鉴别游戏
建议父母适当地去了解一些游戏行业的发展,和年轻人的一些语言。包括如何去帮助孩子去选择相对适合的一些游戏。其实,网络游戏也分很多种,这个网上可能有几百万款游戏。有些游戏非常益智,而有些游戏除了宣扬暴力和色情,骗装备的钱之外就真的没有什么好处。
怎么帮助孩子去鉴别这些游戏,也是父母去做的一个功课。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去交给孩子,然后把监督执行的功能去留给自己。这个是指,有些孩子玩游戏,爸妈难免会担心说孩子沉溺。我觉得与其把担心闷在心里,不如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跟孩子聊的姿态,可以是:你玩游戏我并不会反对,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个规则,去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让孩子自己来说,他怎么玩游戏。
帮助孩子认识游戏背后的东西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比如,游戏究竟为什么会让人成瘾,或者说设计游戏的时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
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讨论这些内容。就相当于你去解剖这个游戏的过程,也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说不定,以后他长大真的会去变成一个游戏设计师呢。家长可以在有引导的状况下,和孩子一起去看这些。用一个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于游戏更加健康的态度。
帮助孩子从游戏中学习做一个有趣的人
在有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公司在进行游戏化的管理。比如说,员工打卡不再需要考勤机,而是用积分或者说像那种玩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那么,在一个家庭当中进行这种游戏化的思考,父母也是可以去学习和借鉴的。比如说,当一个希望孩子他在学业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时候,你怎样通过一种游戏化的设置能让他感觉到更多的成就感,或者说在你们的一个沟通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游戏化的元素,让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依旧觉得你是一个有趣的人。
当孩子游戏成瘾时,请正确对待Ta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如果孩子已经对游戏成瘾,有必要的话要求助专业人士,比如说一些家庭治疗师,或者一些个人的心理咨询师。
玩游戏未必是一个归因,它可能是一个结果。它反映的是这个家庭当中,本身就需要被处理的一些情结,一些动力。所以这一部分家长的及时求助对于孩子和整个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编辑 | 郭可畅
责任编辑 | 郭可畅
参考文章 |
法制晚报《今天起,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这9种症状,哪些戳中你?》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今天起,游戏成瘾被正式列入精神疾病!快告诉你身边的人
你是不是经常做事毫无动力
但是只要一打游戏就浑身来劲?
你是不是不论上班还是上课
都想着赶紧结束然后回家打游戏?
多彩妹悄悄告诉你:
这可能是病!得治!
啥?这是病?
是的,昨天各大官微
都在转发这样一条消息
微博里写道:
世界卫生组织(WHO)
今年初决定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相关规定将自6月19日起生效,
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
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所以现在的网瘾少年、少女
都成为精神病患者了?
天天吃着鸡,打着农药的
多彩妹很慌……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爱打游戏的都算是精神病?
快跟多彩妹来看看,
什么是“游戏成瘾”——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游戏成瘾”症状又有哪些?
原来,WHO在今年初宣布,
该组织将在今年发布的
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
加入“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
并列为精神疾病!
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
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
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如果以上行为持续12个月以上,
或者非常严重但少于12个月,
你就会被医生确诊游戏成瘾。
游戏上瘾是精神疾病?
早在2007年智能手机游戏尚未普及时,
医学界已经有人主张
将视频游戏列为
和酒精上瘾一样的精神障碍了,
但是当时这一主张遭到了
美国成瘾医学协会专家的反对!
目前国际精神医学领域通用的诊断体系,
主要由WHO的《国际疾病分类》
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构成。
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发布的
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
引入了“互联网游戏障碍”这一概念。
因为当时亚洲一些国家和研究中心
对年轻男性的研究发现,
当人全神贯注于互联网游戏时,
他们大脑的活动与毒品成瘾者相似,
在极端的情况下,
可能表现为上瘾行为!
▲图片来源: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报告
那哪些行为算是“游戏上瘾”呢?
多彩妹每天下班打打游戏,
不算是精神病吧?
美国精神病学学会表示,
以下9种症状,满足其中5项,
才能诊断为“互联网游戏障碍”:
完全专注游戏;
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
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
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这9种症状,你都满足了几个?
反正多彩妹现在因为工作,
已经摆脱了精神病行列。
中国是游戏成瘾重灾区
15~19岁人群最易发生
国内较早开展网络成瘾治疗者,
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主任陶然
则态度坚决,他告诉记者:
“早就应该纳入精神疾病!”
早在2009年,
陶然在中央电视台节目上
就曾明确表达过这一观点:
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病!
彼时,同样受到很多人质疑。
“可以说,中国是网瘾大国,
是游戏成瘾的重灾区。”
陶然表示:
15~19岁是最易出现游戏成瘾的年龄段,
这主要与他们大脑尚未发育完全,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
自制力较差、好奇心较强,
学业、家庭及人际关系压力大等有关系。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
游戏成瘾者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留守儿童成为极需关注的群体。
陶然认为,游戏成瘾肯定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国际上很多研究发现,长期沉迷游戏者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等都发生了改变,大脑不同程度受损。2009年,陶然通过核磁对60个病例进行的研究发现,游戏成瘾者的大脑额叶比正常人缺血8%~10%,这将导致自制力下降。与此同时,游戏成瘾者往往可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如视力下降、键盘手、颈椎病等。
“游戏成瘾的危害极大,
总体上看,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陶然总结道:
严重影响社交能力,成瘾者往往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不愿与人交往;
导致社会能力丧失,不上学、不工作,未来堪忧;
认知变得固执、偏执,行为怪异,为了网络游戏,其他一切不管不顾,不洗头、穿尿不湿者大有人在;
情绪问题严重,很多人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等。
在陶然看来,
将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疾病好处甚多,
其中之一便是将打击
社会上鱼龙混杂的网瘾戒断机构。
“既然确定为一种疾病,
那么只能由医疗机构来进行诊疗,
这将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游戏成瘾者
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
陶然表示:
这也将挽救一大批青少年,
长期看有助于降低犯罪率,
减轻社会负担。
WHO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这一消息让网友们彻底炸锅了
@看风景的猫-:你说我好好的一个人,健健康康的,怎么就成精神病了呢?
@远眺沧海烟波渺:买股票算不算?买彩票算不算?
@冰糖的Shirley:追星是不是也马上要被列入精神病名单了
@我忘了我忘了我忘了:我工作强制成瘾了怎么办 好想戒掉
@DRAXING:工作压力越大,我打游戏的时间会越长。我都是利用玩游戏来释放工作压力的……
@唐僧他二徒弟的大叔:同意,这是病,得治。
@秦竹qinzhu:不是游戏好玩,是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意思
@吃撑不打嗝:都别惹我,我有精神病
@oran_cc:呵呵,电竞赛堪忧了,赢了是电子竞技,输了是精神疾病
看完你最想@谁?
对于“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疾病,
你怎么看?
在下方留言跟小编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华西都市报 人民日报 每日经济新闻 凤凰健康 新浪微博,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物上瘾症是精神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