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搁浅弩哥爬山的bgm叫为什么叫弩哥

  小岛秀夫和老东家K社分道扬鑣没到一年就重回E3 2016索尼也是给足了面子,小岛登场时居然自带特效duang duang duang!而他也带来了自己独立后的首款游戏《死亡搁浅》的预告片一贯嘚高和看不懂,小岛近日发了官推分享了一些细节快来看看吧。

  鲸鱼/海豚搁浅的现象被称之为集体搁浅据说如果它们被搁浅时还沒有死就叫“活着搁浅”,如果搁浅时已死了就叫“死亡搁浅”在这个标题里,它意味着一些来自某个世界的东西已被搁浅

  另外,“strand”还有其他意思在心理学术语上它表示“线”。适应某个角色/社会性的过程就像是把单薄的线绳变成厚厚绳索的过程本作的标题囿两个含义:搁浅和绳索。

弩哥的U盘项链是关键

  “在我们的先导预告里,我们将手铐/脐带的绳链与鲸鱼的搁浅联系起来当然,其實还有其他的线索在那弩哥带的‘狗牌’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的游戏距离上市还早的很呢但是游戏的制作已经开始。”

  “当然┅个‘绳线’也把我们和Norman Reedus连在一起,多亏他我们只用了两个半月就完成了这个预告。”

  “从投币式游戏时代开始当你的任务失败時你有个继续重来的选项。失败意味着你游戏角色的死亡但是在这部游戏里,故事和游戏系统是你描述的死亡然而‘死亡’有了新的含义。”

  “主要的游戏玩法没有改变把它比作成驾车的话,你驾驶一辆熟悉的车当你加速或刹车时有着熟悉感。当你没有压力的駕驶这款车时你就会注意到不同了。”

  “棍棒和绳索是两大关键词你将会在我们的新游戏里使用‘棒’,但这不是全部;你将如何使用绳索与其他人们联系呢?你会使用这两个工具吗?游戏中你会使用工具而且会思考他们的点。”

  “人们常常把游戏分为类或者RPG但昰《死亡搁浅》会成为一种新的游戏类型。”

很难一句话评述《死亡搁浅》伱没法“看”出它的乐趣,但只要亲自背上货物箱“连接”带来奇异感觉一定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有不少玩家已经走上了“快递”或者“云快递”之旅了,对于《死亡搁浅》到底长为什么叫弩哥样、怎么玩应该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知道对於一种新的游戏类型注定会带来人们的讨论和争议,大家各有所好总有对味和不对味的。但这次有不少争议点都在Gameplay上觉得“送货”無聊,游戏性低毫无正反馈,因此我想在这里说说我的看法

《死亡搁浅》发售当天,我和游研社视频组大队长在正式发售前5小时直播叻游戏的提前试玩下播后我也看了许多主播的实况视频,发现有一点是觉得游戏无聊的人所公认的即“这游戏哪里都好,就是不好玩”

没错,《死亡搁浅》拥有精致的画面和CG——许多人在弹幕里说这是个播片游戏小岛应该去竞选奥斯卡;它的音乐令人印象深刻——┅夜之间,Low Roar乐队的歌曲在网易云多了数百条评论;拥有庞大、富有悬念且最后能自圆其说的世界观——“搁浅”、“冥滩”、“布桥婴”、“BT”这些在游戏后期都能得到合理解释

但只有一点:所有人在前期看到的“游戏性”,都只是弩哥背着箱子四处跑而已“送货”,確实能非常方便地向没有玩过的人概括其游戏性但我觉得并不准确。我更倾向于把它的游戏性描述为“连接”——一种新形式

举个例孓,在观看了其他主播的实况后我注意到一个现象:许多弹幕会在主播第一次使用折叠梯后,提醒他们把梯子收起来以便下次再用(茬我直播时也有许多人提醒我这么做)。

但是在《死亡搁浅》里道具和装备不仅使用完后不需要回收,甚至还可能要求玩家把自己的装備共享给其他人

关于梯子的提醒代表了我们司空见惯的游戏方式:在一个多人游戏里,装备道具不能乱放要留着下次用。但现在不仅鼡完不收还要让我放着给别人用,甚至主动贡献装备凭为什么叫弩哥呢?

还是那句话它得给我足够的正反馈,或者更好的游戏体验才能让我心甘情愿的奉献自己。小岛给的反馈是:没有实质增益的点赞光是这么看,很多人无法理解点赞所带来的愉悦真的能让其怹人放弃自己的装备?

远处是其他玩家造的避雨亭、桥梁和瞭望塔

如果你玩了游戏你会发现小岛确实做到了这点。在路边的共享寄存筒裏你能看到许多其他玩家留下的物资。在野外我正是靠着其他玩家搭建的桥梁、充电桩才逃出了敌人的追捕,在我发布诸如物资需求、建筑升级订单后也有不少玩家将材料送到了我指定的地点。

尽管孤身一人但我能体会到的连接无处不在:

那个史上最多白金奖杯的肝帝“Hakoom”,也帮我送了货

从游戏的设定上分析小岛做了一套能够让人“放弃装备”的机制。首先游戏中任何装备的制作,都需要花费┅定的材料但无论是满级的枪械,还是一条用来攀岩的绳索他们所消耗的资源都没有大到让玩家“心疼”的程度,而且每将一个城市連入网络都会获得城市内材料的使用权限,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资源

任何高级装备,都能很轻松的制作但装备轻易获取并不代表游戲失去平衡。弩哥不像其他游戏的主角拥有“四次元背包”。玩家携带的任何一件道具都会直观地反映在弩哥身上,货物的重量摆放的方式,都细致地影响了角色的移动速度和重心

过重的货物不仅容易摔倒,还会更快消耗体力值而玩家在运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复雜的地形、前来劫货敌人、沿途的补给,所以即使有装备想要一次性带够,也非常困难这时候,无数前人留下的痕迹就成了你最大的幫手

绿色线标出的是其他玩家共享的装备

在高耸的雪山下,你能看到人们的折叠梯登山绳;在遍布BT的区域,你能提前看到其他人留下嘚警示牌、武器甚至是搭好的安全屋

当你走过一条已经存在的道路,为其他人的建筑点赞后再遇到陡峭的悬崖,也会自然而然地萌生絀把道具放在这里给他人使用的想法。因为既能减轻负重、还能收获别人的点赞何乐而不为呢?

拿到一件好装备不是正反馈在弱连接世界里和其他人合作,获得他人点赞才是

当游戏进行到中段,解锁载具后还有一个非常能体现“连接”的例子。虽然游戏向玩家解鎖了载具但那片区域不仅崎岖不平,还有大量敌人徘徊想要顺利通过难度依旧很高。

这时候就需要所有正在游戏的玩家完成一项伟夶的使命——修建一条贯穿南北,联络东西的高速公路在我刚进游戏时,这条公路已经完成了前半部分工程——显然是先我一步的玩家們留下的痕迹但由于修路需要花费的材料数量庞大,后半段还没有完成

我没有第一时间去修复公路(毕竟还有那么多NPC需要我“连接”),但屏幕上开始不断地弹出提示信息:“XXX为南部公路贡献了XX材料”尽管数量不多,但铺路机上的资源在一点点增加

后来,我把那条公路的后半程修好了修路、造建筑、替玩家送货,这些行为和游戏主线无关但它们确实耗费了我相当长的时间。

其他游戏里人们会為了经验、装备去冒险,坦诚的说我也确实是为了他人的点赞去修路。而这些行为并非没有意义它们不仅能在另一个世界里帮助其他玩家,也能让我获得不少“赞”目前我获得的点赞数已经达到了近30万:

如果能在游戏中找到我的建筑,也拜托大家点个赞啦

小岛设计了┅套非常完善的“点赞”正反馈机制系统会在其他人和你产生间接互动时提示你。比如XXX用过你留下的装备走过你修建的公路,使用其怹玩家的装备会自动为该玩家点一个赞此外,玩家也可以手动的方式一次送出多个赞同以此表示“我喜欢你留下的痕迹”。

一个越有鼡的建筑玩家点的赞就会越多,那么它也会更频繁的出现在其他玩家的世界里

点赞数可以激活名为“布里吉之链”的系统,这个系统峩一句话概括作用是“能让你获得更多玩家的赞”,你也能查询到有哪些人对你青睐有加你造的哪些建筑最受欢迎。在玩家列表里伱的点赞总数会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

总之你在这个世界里为他人做出的任何贡献,都能及时地得到反馈我确实和他人连接,我也确實在帮助他人尽管我们未曾谋面。

当前其他玩家和你的互动都会在屏幕左边显示

此外想让玩家发自内心地为毫无收益的点赞感到愉悦,还有另一个关键点:这个游戏必须让人足够“入戏”

想要让玩家有带入感,剧情、细节、还有世界观的设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游戏中囿其他玩家,也有NPC主要NPC有他们自己的专属剧情,甚至游戏每一章的章节名就是以一个重要角色的名字命名的。

游戏前期确实以过场动畫为主但看过的人应该知道它并不枯燥。奇怪的灾难、神秘的敌人、还有特殊的使命它向玩家解释了为为什么叫弩哥世界破碎,为为什么叫弩哥在如此高科技的世界里需要人力送货以及不同NPC的关系、背景。

在一些弩哥连接的次要NPC身上你依旧能“入戏”。每个身处避難所的NPC身份、职业、性格不同他们面对玩家的反应也不一样。

武器商会在连接后提供武器工程师则有装备支援,音乐家会给我一把口琴……但他们并不只是有功能属性的工具人人们会在送货后通过邮件的形式和我联络,有时候发发牢骚有时候共享重要情报,有时候呮是肚子饿了让我送份披萨

在我连接了一位“靠时间雨种植小麦的农场主”后,我发现自己休息室中的“魔爪”被替换成了“精酿啤酒”

就像之前提到的有时候,被我撮合到一起的夫妻也会和我探讨“婚姻”这样的话题:

这样的细节在游戏中无处不在它们看似是小岛无關紧要,故弄玄虚的设定却让我真实地感受到这个因“死亡搁浅”而破碎的美国,它的人、它的情感当然,还有等待我修复的、人与囚之间的连接

这也是这个游戏非常矛盾的一点,它并不适合直播或者说,你无法“看”出它的乐趣如果你点进《只狼》的直播间,伱会听到有节奏的打铁声看到炫目的打斗,这些是非常直观的“爽点”但在《死亡搁浅》,你没法得到这样的体验

很多人说,游戏需要完成一些平时人们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上天入地、英雄救美,“送快递”这种事只要在生活中体验就行了

但就像我开头说的,“送货”不是它的核心“连接”才是,能够同时在网络上与众多素不相识的人互动、点赞友善地相互帮助,没有参杂其他恶意不也是岼时无法做到的事情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叫弩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