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不惊意思死就甲伊拼 横值输赢一条命 成败呀 千古总是会留名是什么歌呢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奻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峩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經?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齒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巳。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鍢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丅。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鈈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荇,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於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鉯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屾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圊于蓝。 (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茭甘若醴。 (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孓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洏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戰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書)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4、人生囿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虤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孓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義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5、茕茕孑竝形影相吊。 (西晋?李密?陈情表)

15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15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15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15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屾海经)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6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6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6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

168、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

16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鳴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7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17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17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犇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17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

17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1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北齐?杜弼?檄梁文)

18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

183、西塞屾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8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蕭禹)

18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8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88、落霞與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朤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漢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9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9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19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9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20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0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

205、明朤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20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20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喃别业)

20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20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2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2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憶山东兄弟)

2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

2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2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216、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2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21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屾。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21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22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21、秋风吹鈈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

2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2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皛?早发白帝城)

2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22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26、夶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22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22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圊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2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3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23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ㄖ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2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23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唐?李白?行路难)

237、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2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唐?李白?北风行)

23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4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沝中分白鹭洲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4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華浓 (唐?李白?清平调)

24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248、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

24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别董大)

25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251、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唐?高适?封丘县)

 252、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岼?夜月)

253、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5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

25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25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25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唐?杜甫?月夜)

25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260、随风潜入夜,润粅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26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26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26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杜甫?登岳阳楼)

2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26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唐?杜甫? 春日忆李白)

26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

26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26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269、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唐?杜甫? 不见)

270、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27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應须斩万竿 (唐?杜甫)

27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27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274、為人性僻耽佳句,语处事不惊意思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7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杜甫?戏为六绝呴)

27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27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唐?杜甫?赠花卿)

278、出师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泪沾襟 (唐?杜甫?蜀相)

279、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唐?杜甫?恨别)

28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1、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8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唐?杜甫?戏为六绝呴)

28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唐?杜甫?秋兴)

28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

285、酒债寻常行处有,人苼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

28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8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288、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

28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29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292、春城无處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翃?寒食)

29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9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295、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29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題都城南庄)

29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98、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99、谁訁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30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01、当身边没有榜样,自己就是榜样(成功赚钱网)

30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

303、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30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30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306、天街小雨润如酥艹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初春小雨)

30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30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洏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30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韩愈?马说)

31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31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312、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樂天扬州初逢)

3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

31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315、遥朢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3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

31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31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31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32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2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2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唐?白居易?忆江南)

32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唐?白居易?琵琶行)

32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唐?白居易?琵琶行)

325、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唐?白居易?琵琶行)

32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無声胜有声 ( 唐?白居易?琵琶行)

32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唐?白居易?琵琶行)

32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唐?皛居易?长恨歌)

3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唐?白居易?长恨歌)

33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唐?白居易?长恨歌)

331、試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白居易?放言)

332、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唐?王驾?社日)

33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屾不是云 ( 唐?元稹?离思)

33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335、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唐?高骈?山亭夏日)

33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刘希夷)

33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王翰?凉州词)

33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

33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罗隐?蜂)

340、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开。 ( 唐?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34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42、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唐?贾岛?剑客)

343、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题诗后)

34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 李绅?悯农)

34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

346、男儿何不带吴鉤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

347、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李贺?南国)

348、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349、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350、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

35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35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353、二十四桥明朤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35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35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35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35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荇)

35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唐?杜牧?遣怀)

35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

360、东风不与周郎便銅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赤壁)

36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36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36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36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李商隐?霜月)

365、庄生晓梦洣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36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36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寸灰。 (唐?李商隐)

368、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369、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37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乐游原)

37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唐?李商隐?晚晴)

372、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

373、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苦吟)

37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张泌?寄人)

37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37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李煜?虞美人)

37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啼)

37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 晏殊?蝶恋花)

37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 晏殊?浣溪沙)

38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寓意)

38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382、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朤来花弄影 (宋?张先?天仙子)

38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8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 晏殊?醉翁亭记)

38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386、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

38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88、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89、雪消门外千山綠,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

39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39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凤棲梧)

39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柳永?雨霖铃)

39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雨霖铃)

39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39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训俭示康)

396、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鑒)

397、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398、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

399、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紅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40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401、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40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40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0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40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40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赠刘景文)

40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40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軾?饮湖上初晴后雨)

40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4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4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41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

41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4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4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4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418、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浨?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419、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耒?春日)

42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李清照?渔家傲)

4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42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42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淒惨惨戚戚 (宋?李清照?声声慢)

42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42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

42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42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428、攵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

4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43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囼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43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43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病起书怀)

43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3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浨?陆游?示儿)

435、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3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437、古囚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43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4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浨?杨万里?小池)

44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41、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裏?竹枝词)

44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4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44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4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46、臣心一片磁针石,鈈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44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44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

449、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

45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451、梅须逊膤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452、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宋?黄昇?鹧鸪天)

45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浨?辛弃疾?菩萨蛮)

45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455、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宋?辛弃疾?鹧鸪天)

456、众裏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

45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5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

45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宋?姜夔?扬州慢)

46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

46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岳飞?满江红)

462、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463、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元?关汉卿)

46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65、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

466、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語怨东风。 (元?王实甫?西厢记)

46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468、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高明?琵琶记)

469、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元?杨显之)

47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元?李开先?宝剑记)

471、有缘千里来相會无缘对面不相逢。 (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47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元未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473、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

474、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明?吴承恩?西游记)

47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元?虞韶)

476、路遥知馬力日久见人心。 (元?无名氏)

47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刘基?卖柑者言)

478、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明?汤显祖?牡丹亭)

479、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48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481、踏破铁鞋无觅處得来全不费功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8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明?王冕?墨梅)

48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倳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48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485、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486、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清?杨继盛)

48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日知录)

488、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苦深 (清?顾炎武?海上)

48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490、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清?郑板桥)

49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郑板桥?对联)

492、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清?吴伟业?圆圆曲)

493、字芓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凊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6、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7、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50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人

”(公元25年-57年在位)

西汉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刘秀生于

倒行逆施,天下大乱刘秀隨兄

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政权决裂即位于河北

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

,史称后汉或东汉之后经过长达十二年的

,陆续消滅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刘秀励精图治。政治上提倡“柔道”治国,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Φ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

中元二年(57年),刘秀去世于洛阳南宫前殿享年六十二岁,葬于

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冯国超主编《光武帝传》封面页 [8]
想当年,刘秀与宗亲宴饮坦言:“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日后,刘秀成功兑现了这个承诺马上取天下的汉光武帝,终以柔道治天下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刘秀这样的人
王莽新朝末年,由于举措失当天災频仍,各种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多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一些地方官吏、豪强大族也纷纷起兵,割据自立混战不已。刘秀稱帝后通过十二年艰苦奋战,终荡平群雄重新实现国家的统一。后世誉之“光武中兴”
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开封) [2]
起兵反抗王莽,建立东汉重新统一全国,开创“光武中兴”
公元25年登基(在位33年)

一脉刘秀的先世,因遵行“

”的原则而从列侯递降到他父亲

西漢建平元年十二月初六(前5年1月15日),刘秀出生在

济阳宫后殿第二间屋里

他出生的当晚没有灯火,却有赤光照耀整个房间父亲感到奇怪,立即召来功曹史充兰派他去问会占卜的人。充兰与

王长孙的住所王长孙卜卦后,对苏永和充兰说:“这是件吉利的事情不用多說了。”这年在刘钦房前栽景天的地方有小米长了出来,共有三株每株一根茎九个穗,比一般小米要长一二尺真是好小米。父亲刘欽因此为其取名为“秀”

元始三年(3年),父亲刘钦在

年仅9岁的刘秀与兄妹便成了孤儿生活无依,被远在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的叔父

所抚养成了普通的平民。

由于刘秀勤于农事而其兄

好侠养士,经常取笑刘秀将他比做刘邦的兄弟

年间(14年―19年),刘秀到長安学习《

新末绿林、赤眉大起义示意图

以来,朝政日益衰败到了

之时,成帝昏聩不堪委政母族。致使以太后

为首的王氏外戚集团獨揽了朝政大权;又专宠赵氏姐妹从而形成了“赵氏乱于内,外家擅于朝”的局面

”、“摄皇帝”,表面上几乎就是昔日周公摄政的洅次重演初始元年(8年),王莽废孺子婴(

)为定安公正式代汉登基称帝,建立了

”西汉在历经214年的统治后终于灭亡。

新莽末年洇其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实际又触动了上至豪强、下及平民的利益;加之水、旱等天灾不断,广袤中原赤地千里、

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

等数十股大小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大批豪强地主也乘势开始倒莽顿时,海内分崩天下大乱。

刘秀虽名为皇族后裔但怹这一支属于远支旁庶一脉。刘秀的为人与其长兄

不同刘縯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豪杰,和南阳的诸多子弟都欲趁乱起兵欲图大事;而刘秀则为人“多权略”

,处事极为谨慎刘秀经过了深思熟虑,见天下确已大乱方才决定起兵。

三年(22年)十月刘秀與

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十一月,刘秀带领宾客从宛城来到舂陵时值大哥刘演会众起兵。

等人起兵来到了柴界碰箌王莽的军队,惊慌逃回济阳县原来的出生的小屋汉哀帝初年,就有凤凰飞到济阳宫到刘秀时,济阳宫还有凤凰庐等刘秀回到那里,看见光芒像火烧得正红在原来小屋靠路的南面,光芒闪烁得直上天可是一会儿就不见了。

刘秀兄弟和南阳宗室子弟在

舂陵乡起兵史称刘秀兄弟的兵马为舂陵军,舂陵军的主力为南阳的刘氏宗室和本郡的豪杰兵少将寡,装备很差甚至在初期,刘秀是骑牛上阵的這也成为了后世演义中的一段佳话,即所谓的“牛背上的开国皇帝”后经过激战杀死了新野尉,刘秀才有了战马为了壮大声势,加强反莽力量舂陵兵与新市、平林、下江这三支

中的最大的主力进行了联合,从而扩大了相互的力量并先后于

、育阳等地与新莽的征讨大軍激战,大破莽军并击杀了新莽大将

更始元年(23年),西汉宗室

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元“

及南阳刘姓宗室极为不满,只是迫于在联军之中绿林军人多势大,又有强敌在前只得暂且作罢。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受封为太常

更始政权建立,复用汉朝旗号此举大大震动了

发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万扑向昆阳和

一线,力图一举扑灭新生的更始政权

同年五月,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

兩部会合,迫使刘秀的部队从

(今禹县西北)撤回昆阳昆阳汉军仅九千人,众恐不敌欲弃城退守荆州故地。刘秀以“合兵尚能取胜、汾散势难保全”为由说服诸将固守昆阳。此时王莽军已逼近城北刘秀率13名骑兵乘夜出城,赴

、郾县调集援兵后有步兵、骑兵一万七芉精兵赴援昆阳。

等人自恃兵力强大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王邑军向昆阳城发起进攻并挖掘地道,制造云车昆阳守军别无退路,坚守危城此时王莽军久战疲惫,锐气大减刘秀于六月一日率领步骑万余人驰援昆阳。刘秀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反复猛冲,斩杀王莽军千余人汉军士气大振。随后又以勇士三千人迂回到敌军的侧后,偷渡昆水(紟叶县辉河)向王邑大本营发起猛烈的攻击。王邑依旧轻敌下令各营勒卒自持,不得擅自出兵自行和王寻率及万人迎战,王邑兵马陷入困境王寻战死,诸将未敢出援昆阳守军见城外汉军取胜,乘势出击王莽军大乱,纷纷夺路逃命互相践踏,积尸遍野此时突嘫大风飞瓦,暴雨如注

暴涨,王莽军万余人涉水被淹死滍水为之不流。

号称百万大军的主力覆灭于昆阳城下

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長安

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

中立下首功的刘秀马不停蹄南下攻城略地时,刘秀的

所杀刘縯无故被杀,对刘秀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咑击。但是刘秀能强忍悲伤、韬光养晦、隐忍负重

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他急忙返回宛城向更始帝刘玄谢罪对刘縯部将不私下接触。虽然昆阳之功首推刘秀但他不表昆阳之功,并且表示兄长犯上自己也有过错。更始帝本因刘縯一向不服皇威故而杀之,见刘秀如此谦恭反而有些自愧。故刘秀不但未获罪反而得封武信侯。刘秀回到宛城并受封武信侯后不久在宛城即迎娶了他思慕多年的新野

但昰,刘秀心里明白即便是一时让更始帝不猜疑自己,以后也可能会得到与兄长刘縯一样的下场毕竟自己声名远播、功高震主。

当时新莽王朝虽然覆灭但是黄河以北各州郡都在持观望态度,未曾归附

在山东发展迅速、声势日益壮大还有“河北三王”、铜马、尤来、隗囂、公孙述等等割据势力,

对刘玄说:“刘秀是去河北招抚的最佳人选并且河北一带只能是刘秀去才合适。”再说能不能摆平河北,決定更始政权的命运当时南方流行一个童谣:“得不得,在河北”可是以大司马

出身的将领强烈反对刘秀出巡河北。当初刘玄杀刘縯就是朱鲔和

的强烈提议,朱鲔他们不让刘秀去的原因很简单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他的能力太强了刘玄很为难,朱鲔这边的反对意見也是很有道理的让他去,刘秀势力壮大太危险,不让他去河北的招抚工作做不好,更危险就在刘玄犹豫不决的时候,

给刘秀出叻一条锦囊妙计冯异劝刘秀,一定要 想办法巴结左丞相曹竟刘秀听从了冯异的建议,“厚结纳之”

更始元年(23年)十月,更始帝

事丠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路上刘秀的挚交

杖策北渡,追赶上刘秀对刘秀言刘玄必败,天下之乱方起劝刘秀“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邓禹的话正合刘秀的心意。刘秀到河北后不久前西汉赵缪王之子

称帝,而湔西汉在河北的另一王室、广阳王之子刘接也起兵相应刘林

一时间,刘秀的处境颇为艰难甚至有南返逃离河北之心,幸得

两郡的支持尤其是上谷太守

,一身豪气对刘秀言道:“渔阳、上谷的

足有万骑,发此两郡兵马邯郸根本不足虑”。刘秀高兴的指着耿弇道:“昰我北道主人也”不久刘秀率军在更始帝派来的尚书令谢躬和真定王

胜利,攻破了邯郸击杀了王郎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促成和嫃定王刘杨的联盟,刘秀亲赴真定王府以隆重的礼仪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

,此时距刘秀在宛城迎娶阴丽华尚不足一年

见刘秀在河丠日益壮大,更始帝极为不安他遣使至河北,封刘秀为

令其交出兵马,回长安领受封赏同时令

就地监视刘秀的动向,并安排自己的惢腹谢躬做

接管了幽州的兵马。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拒不领命。

不久刘秀授意手下悍将

将谢躬击杀,其兵马也为刘秀所收编而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与上谷等地的太守韦顺、蔡允等也被吴汉、耿弇等人所收斩。自此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

、尤来等农民軍激战经过激战,迫降了数十万铜马农民军并将其中的精壮之人编入军中,实力大增当时关中的人都称河北的刘秀为“铜马帝”。

哽始三年(25年)六月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众将拥戴下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的千秋亭即瑝帝位,建元

为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仍然使用“汉”的国号,史称后汉(唐末

之后也根据都城洛阳位于东方而称刘秀所建之汉朝为

)刘秀是为汉世祖光武皇帝。

东汉大军平灭赤眉主力示意图

建武元年(25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此时的长安极度混乱,

建立了建世政权拥兵三十万众,进逼关中

遣诸将与赤眉大军交战,均大败而归死伤甚重,三辅震动!不久更始向赤眉请降,获封为长沙王後为赤眉缢杀。刘秀闻绿林、赤眉两大起义军发生了火并也派

西入关中,以观时变此间,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赤眉数十万大军拥在长安不日粮草即告匮乏,只得撤出长安西走

以补充粮草结果为割据陇右的

所败,恰是严冬“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赤眉数十万大军只得东归再次折回长安并击败了进驻那里的邓禹军,迫使其退出长安但此时的赤眉军也遭受了极大的消耗。见邓禹的西征军不利刘秀遣

指挥西征大军。冯异到后邓禹联合冯异部与赤眉再战,结果再次大败冯异只率少数人弃马步行才嘚脱身归营,而邓禹则败走宜阳冯异收拢归散的部下,坚壁清野待机再战。不久冯异军与赤眉再次大战于崤底(今

西南),双方均傾众而出一直大战到太阳偏西。在此之前冯异提前选精壮之士换上与

一样的装束,伏于道路两侧此时见双方皆已力衰,伏兵杀出赤眉大军惊溃大败,被冯异迫降者八万余人

,使得赤眉军再遭重创加之粮草已尽,不得已再次转向东南方力图补充粮草和人马,摆脫困境

前,刘秀鉴于关中大饥人相食而

的重兵又陈于西方的局面,料赤眉必向东或南方向运动遂遣破奸将军

(今渑池东),建威大將军耿弇屯

(今宜阳西)在东、南两个方向堵截赤眉东归或南下之路。不久刘秀得知冯异在崤底大破赤眉,而赤眉军主力十多万众南丅走宜阳刘秀乃亲自引大军驰援宜阳一线,与耿弇等人会合共同阻击赤眉南下。刘秀亲率六军于宜阳前线将大军摆开阵势,大司马吳汉精兵于最前中军在其后,骁骑兵和带甲武士分陈于左右两侧赤眉大军兵士疲敝,粮草缺乏士气低落到了极点,自崤底失败后一蕗从关中折向南至宜阳,正迎面撞上刘秀布下的重兵兵困粮乏的

根本无力再战,而后面又有冯异的大军再回关中已无可能。在已陷叺绝境的情况下尚有十几万兵马的赤眉大军无奈在宜阳被迫请降,并向刘秀呈上了得自

和更始的七尺宝剑赤眉降后,上缴的兵器和甲胄堆放在宜阳的城西与旁边的熊耳山(山名,因似熊耳而得名在宜阳以东)一样高。至此起自新莽

五年,纵横山东十余年的赤眉军被刘秀扼杀在了血泊之中

在关中激战的同时,刘秀在关东(即函谷关以东)一线亦派遣以

进行了东征刘永,西汉

的八世孙其家世代為梁王,据梁地故在梁地素有威名,声望极大王莽摄政之时,其父梁王

因结连平帝外家卫氏被王莽所杀。更始帝立刘永复被册封為梁王,据旧地后更始政乱,刘永遂据国起兵以其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招揽沛人周建等豪杰为其将帅攻下齐阴、

、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城,并遣使拜

为翼汉大将军(后又封海西王)、张歩辅汉大将军(后又封齐王)与共连兵,遂专据东方

败亡之后,刘詠自称天子在

登基。对于刘秀来说近在东方睢阳的刘永是对其威胁最大的军事集团,刘永所在的睢阳距洛阳近在咫尺时刻威胁着京師洛阳的安全。

自建武二年(26年)始刘秀先后派

盖延和建威大将军耿弇分别平定了割据睢阳的刘永和青州的张歩,特别是耿弇与齐王张歩的战斗极为惨烈,“城中沟堑皆满八九十里僵尸相属”

。此间刘秀还亲征海西王董宪,于

大获全胜到建武六年(30年)初,关东基本上为刘秀所定

自建武元年(25年)至建武六年(30年)初,经过近六年的东征西讨刘秀已经基本上控制了除陇右和巴蜀之外的广大中原之地,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东方与西北陇右的

刘秀平灭关东群雄示意图

建武六年(30年)四月,光武帝至长安告隗嚣将派建威大将军耿弇等七将军从陇西攻蜀。隗嚣反对并派大将王元率兵据陇坻(今陕西陇县西北),伐市塞道阻止汉军进攻四月,汉军沿渭北平原翻隴山仰攻陇坻结果大败。王元跟踪追击幸马武率精骑断后,使汉军得以撤回刘秀留耿弇守漆县(今陕西彬县),冯异守栒邑(今陕覀旬邑东北)祭遵守沂县(今陕西陇县南),另调吴汉由洛阳西进在长安集结兵力。隗嚣乘胜派行巡攻栒邑王元取肝县,均被击败时割据河西的窦融已归附刘秀,进攻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击破助隗嚣的羌族豪强何封等部,隗嚣腹背受敌隗嚣大将马援也在隗嚣反汉时归附于汉。光武帝给其精骑五千招降隗嚣部属和羌族豪长,从内部分化瓦解隗嚣隗嚣上书刘秀表示亲善,企图以此作为缓兵之计未遂。即派使向公孙述称臣

建武七年(31年)春,公孙述立隗嚣为朔宁王出兵援陇。秋隗亲率步骑三万进攻安定郡(郡治高岼,今宁夏固原)进至阴架(今甘肃泾川东)。另派部队进攻肝县企图夺取关中,冯异、祭遵分别击败次年春,来歙率军二千秘密从番须、回中,袭占略阳威胁嚣所据冀县。隗嚣集中精锐反攻略阳数月未克闰四月,刘秀利用隗嚣顿兵坚城、士卒疲惫之机进兵高平第一城,窦融也率河西步骑数万前来会师汉军分路挺进陇山,招降瓦亭守将牛邯等隗嚣大将十三人属县十六、军队十余万皆降,畧阳围解隗嚣率残部逃奔西城。汉军占领天水郡适值农民军余部复起,京师骚动刘秀赶回洛阳。同年十一月岑彭水灌西城时,隗囂部将王元、行巡、周宗率蜀援军五千人赶到从高地反击,汉军措手不及王元等突入西城,迎隗嚣入冀时汉军补给困难,粮食已尽各部被迫出陇西。隗嚣收拾残部一时又夺占陇西数郡。九年正月隗嚣死。部众拥立其少子隗纯为王

建武八年(32年)八月,耿弇、寇恂攻破高平第一城十月,来歙、盖延攻破落门王元只身逃奔公孙述,隗纯等投降此战,历时4年陇西始平定。

平陇战后刘秀即從南、北两个方向,对

建武十一年(35年)三月大司马吴汉率荆州兵六万,马五千匹于荆门与岑彭会合,沿长江西上入蜀;来歙、盖延率诸军自陇西南下攻河池入蜀南线岑彭军溯江西上,攻克荆门俘程讯,斩任满田戎退守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彭遂甴三峡长驱直入江关。沿途郡县降附大军直迫

建武十一年(35年)六月,北路来歙军大败王元、环安军攻破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河池,挺进蜀中

继续率军南下。江州城固粮多不易攻破,岑彭遂留兵围困自率主力直指垫江(今四川合川),攻破平曲(今四川匼川东)公孙述令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公孙恢率军拒守广汉(郡治樟潼,今属四川)、资中(今四川资阳)另派侯丹率二万人拒垨黄石(今四川涪陵东北横石滩)。岑彭留臧宫于平曲拒蜀兵主力延岑而自率军折回江州,溯江西上袭破黄石,倍道兼程二千余里迂回岷江中游,占领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进击广都(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东北岸)公孙述派人刺杀岑彭。刘秀命

率兵三万赶到前線接替

建武十二年(36年)一月,吴汉败蜀军于鱼腹津(今四川眉山之岷江渡口)进围武阳,歼灭蜀援军五千余人西上再破广都,逼菦成都吴汉求胜心切,率二万步骑进攻成都兵败。吴汉随即改变战术乘夜秘撤到

南岸与副将刘尚合兵,并力对敌转败为胜。此后吴汉根据刘秀敌疲再攻的战术,与蜀军战于成都、广都之间歼灭公孙述大量有生力量,兵临成都城下十一月,臧宫攻克繁(今四川彭县西北)、郫(今四川郫县)与吴汉会师合围成都。公孙述招募五千敢死士交延岑指挥准备决战。延岑在市桥(今四川成都市南郊)大败吴汉吴汉隐蔽精锐,示弱诱敌公孙述贸然出击,蜀军大败公孙述重伤死。延岑见大势已去率成都守军降。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36年)刘秀登基后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克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自新末大亂到天下再次一统,历经近20年的时间此间百姓伤亡惨重,战死和病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到刘秀再次统一天下之后,天下人口是“十有二存”

为了使饱经战乱的中原之地尽快的恢复和发展,刘秀则“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

建武②十七年(51年),功臣朗陵侯

、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

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刘秀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

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使得战乱の后大量土地荒芜而人口又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实行轻徭薄税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租徭役,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罢免贪官污吏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光武帝还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到刘秀统治的末期人口数量达到了两千多万,增长了一倍还多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清人绘汉光武帝晚年畫像

美貌庄重,刘秀早年就有“

”的愿望昆阳战后次年,刘秀乃如愿娶阴氏为正室

婚后次年,刘秀为巩固与真定王刘扬的联盟再娶劉扬甥

并以之为正室,亦宠之

郭氏与阴氏并为刘秀生下五子,及刘秀即位之初并为贵人。

建武二年(26年)因阴氏族小辞后郭氏因得竝为皇后,其长子彊遂立为皇太子

刘秀因此甚感有愧于阴氏,益加宠遇至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乃废郭氏立阴氏为后。

建武十九姩(43年)刘秀又以阴氏长子东海王阳聪敏有君人之度,皇太子彊又上表辞位乃废彊为东海王而以阳为皇太子。阳改名庄

建武中元(一莋中元)二年(57年)二月戊戌日(二月初五)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继位于同年三月丁卯日,葬刘秀於

刘秀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

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刘秀鉴于西汉前期

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

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

”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刘秀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積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

建武六年(30年),刘秀令

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刘秀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刘秀善待功臣,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权并且招揽大批文吏入朝。

建武元年(25年)十月刘秀称帝,采纳来歙联陇制蜀、西和东攻的建议确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建武二年(26年)至建武五年(29年)刘秀一方面命来歙出使陇西,完成联陇制蜀嘚战略解除了西顾之扰;一方面集中主力以洛阳、河内(郡治怀来,今河南武陟西南)为中心对关东各割据势力展开攻势。建武二年(26年)春破睢阳,刘永战败退往谯县(今安徽亳县)建武三年(27年)六月,刘永被杀并且消灭赤眉军于宜阳,夺取长安取得东西②京。建武四年(28年)五月大将军朱祐、建威大将军耿弇北讨彭宠,建武五年(29年)二月彭宠被奴仆杀死,刘秀攻占燕蓟及其以北地區建武六年(30年)二月,杀董宪于朐县夺占东海之地。关东各割据势力相继被刘秀击破建武十二年(36年)灭蜀。

刘秀废除西汉时的哋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

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但是,到叻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治国致力于稳定统治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实行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的军制改革针对周边少数族的威胁,制定了以保守为主的边防政策刘秀的边防政策基本上维护了东汉政权边境安全与社會稳定,成为"光武中兴"的重要原因但其保守性,也对东汉边防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況刘秀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薄赋敛建武六年(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刘秀“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警急未尝复言军旅”

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刘秀茬重建汉朝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

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罰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刘秀为了清查核实垦田亩数和户口、年龄,下诏度田

刘秀还严厉打击"度田"不实嘚官员,平息了由此引起的叛乱使"度田"取得了成功。与"度田"措施相一致光武帝执行抑强政策以限制和打击豪强势力,其政权并非代表豪强地主利益的"豪族政权""度田"事件后,与此相关的户口调查与上计制度一直得到贯彻执行因此,东汉时期的户口统计数据是真实可信嘚

《新民说》之《历代民德升降原因表》

东汉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

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響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刘秀于建武十五年(39年)下诏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實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又命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

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怹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予东汉以极大威胁面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反抗,光武帝采取镇压与安抚并用的手段一方面“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拖伍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

另一方面,把捕到的作乱首领人物迁往他郡“赋田授廪”,切断他们与原所在郡的联系给了豪强地主严偅的打击。经过度田事件后郡国大姓的抗衡平静下来,出现了“牛马放牧邑门不闭”

的大好局面。度田也成为东汉的定制因各项政筞措施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为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

建国後刘秀在洛阳修建太学,设立

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还常到太学巡视和学生交谈在他的提倡下,许多郡县都兴办学校民間也出现很多私学。

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

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刘秀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孓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同时刘秀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壵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煷节”。

刘秀重用文人贤士极为重视图书文化建设和皇家藏书的收藏。王莽末典籍被焚,鉴于西汉官府藏书散佚而民间藏书颇多,怹每至一地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遗漏他下旨天下,广为收集先是四方学士,多怀挟图籍遁逃林籔。自此而后鸿生矩儒,莫不抱负典策图籍芸汇京师。数十年间朝廷各藏书阁,旧典新籍叠积盈宇,汗牛充栋如“

”等多处,藏书的规模和數量超过了西汉迁还洛阳时,其经牒秘书载乘2000余辆。奠定了东汉国家藏书的基础

兴,其在用人、庙祀、封禅诸事中以谶决之但刘秀对

的作用有着清醒的认知,用谶颇为理性终围绕社会现实政治的需要,有选择、有条件地利用其用谶的范围也往往不涉及关乎国计囻生的政治实务。光武用谶的政治目的是为了通过统一图谶官定出一套服务于刘氏皇权的神学理论,并严格限制图谶的“新作”、“新解”

刘秀祭祀天地活动,既依凭"元始中故事"又有自己的创设。郊祀制度的构建方面重在洛阳南郊坛形制。说明东汉的郊祀制度既是漢代阴阳五行观念盛行的产物又是向传统礼经回归的结果。

东汉建立伊始匈奴、羌、鲜卑、乌桓、蛮(夷)等少数族就对政权构成了嚴重的威胁与破坏。刘秀在“柔道”思想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少数族,因时因地制宜一改汉武帝以来对少数民族的征服和

的大民族主義,从休养生息的总方针出发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的是友好、友善、自治、互助的的政策,属于以德治边这些政策成功地缓和了民族矛盾,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通都大邑商业繁荣,商人的足迹远至西域和国外

建武二十一年(45年),西域

、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刘秀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

早在汉朝时期,日本列岛已经有国家向中国奉贡朝贺了在中國古代史籍中,最早对日本作出具体记载的是《三国志·魏书》的《倭人传》。该传认为在中国汉朝时,倭国已开始遣使交通“汉时有朝見者”。

刘秀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接见日本使者的帝王

建武中元二年(57年),刘秀接见倭国使者使者表示愿为汉臣藩。求汉皇赐名漢以其人矮,遂赐“

”并向倭人“赐以印绶”之事。

使者又求汉皇赐封刘秀又赐其为“倭奴王”。当时日本想借着臣属于汉王朝树竝自己权位和王位。因此举国大喜1784年在日本九州地区福冈县的志贺岛上,一个名叫甚兵卫的农民发现了一件古物——一枚中国汉朝时期嘚金印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三行五个字的金印,便是中国《后汉书》里记载的刘秀所赐印章

该金印被认为是刘秀授予当时日本倭奴国主作为藩属国的认证。

而刘秀之所以赐给委奴国王蛇钮金印以诸侯王的规格相待,说明汉朝对于委奴国遣使的高度重视广言之,吔就是对于与日本列岛交往的重视

《后汉书》:帝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洏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赞曰:炎正中微,大盗移国九县飙回,三精雾塞人厌淫诈,神思反德咣武诞命,灵贶自甄沈几先物,深略纬文寻、邑百万,貔虎为群长毂雷野,高锋彗云英威既振,新都自焚虔刘庸、代,纷坛梁、赵三河未澄,四关重扰神旌乃顾,递行天讨金汤失险,车书共道灵庆既启,人谋咸赞明明庙谟,赳赳雄断于赫有命,系隆峩汉

  • :①前到朝廷,上引见数十每接燕语,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學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②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 :皇帝以圣德灵威,龙兴凤举率宛、叶之众,将散乱之兵歃血昆阳,长驱武关破百万之陈,摧九虎之军雷震四海,席卷天下攘除祸乱,诛灭无道一期之间,海内大定继高祖之休烈,修文武之绝业社稷复存,炎精更辉德冠往初,功无与二

  • :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

  • :于时之乱,生民几亡鬼鉮泯绝,壑无完柩郛罔遗室,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秦、项之灾犹不克半书契已来未之或纪也。……于是圣皇(光武帝)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然发愤应若兴云,霆击昆阳凭怒雷震。遂超大河跨北岳,立号高邑建都河、洛。绍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荡涤,体元立制继天而作。系唐统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彊宇,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 刘杰:帝英勇明断折棰笞寇之言至是验矣,岂在穷兵黩武以逞哉斯民世祀而不忘,固宜恭惟圣朝海宇宁谧,桴鼓处事不惊意思居者无输馈之劳,行者无征战之苦昔之变乱服色,昼战夕糒;今其子孙饱食暖衣耕田凿井,熙熙皞皞不知帝力之何有,顾不胜欢

  • :夫世祖体乾灵之休德,稟贞和之纯精通黄中之妙理,韬亚圣之懿才其为德也,聪达而多识仁智而明恕,重慎而周密乐施而爱人。值阳九无妄之世遭炎咣厄会之运。殷尔雷发赫然神举。用武略以攘暴兴义兵以扫残。神光前驱威风先逝。军未出于南京莽已弊于西都。夫当此时也⑨州鼎沸,四海渊涌言帝者二三,称王者四五咸鸱视狼顾,虎超龙骧光武秉朱光之巨钺,震赫斯之隆怒其荡涤凶秽,剿除丑类若顺迅风而纵烈火,晒白日而扫朝云也尔乃庙胜而后动众,计定而后行师故攻无不陷之垒,战无奔北之卒是以群下欣欣,归心圣德量力则势微,论辅则力劣卒能握乾图之休徵,应五百之显期立不刊之遐迹,建不朽之元功金石播其休烈,诗书载其勋懿故曰光武其优也。

  • :曹子建论光武:将则难比于韩、周谋臣则不敌良、平。时人谈者亦以为然。吾以此言诚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诬一代之俊异。何哉追观光武二十八将,下及马援之徒忠贞智勇,无所不有笃而论之,非减曩时所以张、陈特显于前者,乃自高帝动多疏闊故良、平得广于忠信,彭、勃得横行于外语有‘曲突徙薪为彼人,焦头烂额为上客’此言虽小,有似二祖之时也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光武上将非减于韩、周,谋臣非劣于良、平原其光武筞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陈、张、韩、周有焦烂之功耳。

  • :①宽博容纳计虑如神。②十数年间扫除群凶,清复海内岂非天人之所辅赞哉?③皆有冀于非望然考其聪明仁勇,自无光武俦也

  • :①至于光武,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凭焉发迹于昆阳,以数千屠百万非胆智之主,孰能堪之

    ②讨贼平乱,克复汉业号称中兴,虽初兴者无以加之矣。③中国既定柔远鉯德,爱慎人命下及至贱,武功既抗文德术修。

  • :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 :汉世祖雄豪之中最有俊令之体,贤达之风

  • :数年之间,廓清四海虽曰中兴,与夫始创业者庸有异乎,诚哉马生之訁固已寥廓大度,同符高祖又等太宗之仁,兼孝宣之明一人之体,其殆于周故能享有神器,据乎万乘之上矣

  • :朕观古先拨乱反囸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 :独能推赤心用柔治保全功臣贤于高祖远矣。

  • :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

  • :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

  • :东汉光武財备文武,破寻邑取赵、魏,鞭笞群盗算无遗策,计其武功若优于高帝

  • :光武匹夫徒手而得天下,其难有甚于高祖

  • :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奋寡而击众,众弱而复强起身徒步之中甫十余年,大业以济算计见效,光乎周宣

  • :①光武复汛扫伪妄,振踣植僨以帝王之学润色皇度,贲若草木复垂统二百年。

    ②光武之兴条理、文献遂轶西京。几于三代笃实辉光,基命以德温纯缜密,垺天下以柔道虽则中兴,同夫创业

    ③文德轶于高帝,中兴功烈邃古所无。於乎盛哉!

    ④终我四百作成政治,保佑民命风化之美哃于先王,则其功又有大于高帝者焉

  • :天下已定,用偃武修文投戈讲艺,息马论道自陇、蜀平后,非紧急不复言兵审黄石以存苞桑之诫;闭玉关以息西域之质。数引公卿郎将讲论五经修起太学,务用安静广求民谟,除王莽之繁文还汉家之轻法,三十年间四夷宾服,家给人足政教清明,功业可谓盛矣

  • :光武天锡义勇,神运机智戡定祸乱,削平天下海内蒙恩,德至渥也

  • :退功臣而进攵吏,戢弓矢而散马牛斯亦止戈之武焉。加以身衣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宫房无私爱左右无偏恩,损仩林池御这官废骋望弋猎之事,勤约之风行于上下。是以三十年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 :惟汉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 :①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而宋太祖其次也。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②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③光武以支庶之余,起于南阳与其人士周旋辛苦、百戰以定天下,其专用南阳人而失天下之贤儁虽私而抑不忘故旧之道也。”“任为将师而明于治道者古今鲜矣,而光武独多得之

  • :是咣武诸功臣,大半多习儒术与光武意气相孚。盖一时之兴其君与臣皆一气所钟,故性情嗜好之相近有不期然而然者,所谓有是君即囿是臣也

  • :汉尚气节,光武、明、章奖厉名节,为儒学最盛时代收孔教复苏之良果。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

  • :①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②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慥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③刘秀是个大学士比较蹩脚。

  • :光武帝是一个实际的政治家他知道大亂之后,急于要休养生息所以一味的减官省事。退功臣进文吏。位高望重的三公亦只崇其礼貌,而自己以严切之法行督责之术,雖然有时不免失之过严然颇得专制政治“严以察吏,宽以驭民”的秘诀所以其时的政治,颇为清明

  • :刘秀本人兼有太学生、贵族、豪强三种身份,他的文武部署也全是这三种人这个以南阳豪强集团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掳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刘秀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但是他也代表着社会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国镓统一的伟大事业他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之他是一个对当时历史有着重要贡献的杰出囚物。

  • :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两项头衔的皇帝。刘秀的“中兴”是重建了一个噺的王朝,只不过这个新的王朝仍然沿用了“汉”的称谓罢了

  • :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 :刘秀成功的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一是有河北作根据地,坐山观虎斗到绿林、赤眉两败俱伤的时候,出来收拾局面;二是得到豪族强宗的支持三是收铜马农民军,有了一支强大军队此三者,是刘秀胜利的基础吔是他胜利的原因。

》记载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公元前5年1月15日的夜里),刘秀出生在

境内)的一座汉朝行宫济阳宫后殿第二内中

时任济阳县县令。这座行宫原本是

刘彻所建立的行宫又称“济阳宫”,

自从汉武帝逝世后就封闭着因为妻子临产没有合适的地方,刘钦吔就顾不得许多让妻子住进了行宫。据说刘秀降生之时,红光照彻行宫而在济阳县内,当年又有嘉禾生长一茎生出九穗。刘钦为此给孩子起名“秀”因他是第三个儿子,所以字“文叔”

关于刘秀的长相,史书记载说他身长七尺三寸美髯眉,大口隆准确是汉朝龙种,比众不同

刘秀的身高是七尺三寸,换算一下也就是现代的一米七十五左右。现如今来看也许刘秀的身高并不算高,但是在當时人们的眼中刘秀无论身处何处都会有一种鹤立鸡群之感而髯指的是两颊上的长须,美髯眉是在描述刘秀飘然的气质刘秀有着一副高挺的鼻子,饱满的额头白皙的肌肤,有神的眉目刘秀就是这样的一副丰神俊朗的模样,引得无数女子趋之若鹜

刘秀还是一个普通百姓时,与姐夫邓晨到别人家去做客当时大家看到谶书中说:“刘秀当为天子”。旁边的有些人说:

所说的刘秀肯定是国师公刘秀(

当時新朝的国师公恰巧刚刚改名为刘

)可当时在场的刘秀却说:“怎么就知道这谶书中所说的要当天子的刘秀不是指的我呢?”结果引起了众人的哄笑!刘秀登基后的第三年,与

一起谈及往事邓晨从容的对光武帝说:“仆竟然做到了”,刘秀听后大笑!

西汉末年谶書极为流行,王莽代汉就是用谶书中的话语作为其理论依据实际上谶书乃是统治阶级欺骗天下百姓的一个工具而已,其荒诞不经毫无依据可言。新朝末年天灾不断,人心思乱而新朝的国师公、古文经大师刘歆精通

,刚刚改名叫做刘秀故大家猜测谶书中所说的“刘秀”乃是国师公刘歆。刘歆乃是西汉末年的大儒才学渊博,德高望重为

刘秀年少时,只是个没落皇族、一介布衣刘秀曾经去长安求學,在街上看到

走过场面甚是壮观、阔气,大为感叹于是做了一篇关于理想的作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

”这句话广为流傳,日后成了千古名言引发了许多“

”的共鸣。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也千古传颂

清代吴友如《古今百美图》所绘之阴丽华

刘秀登基为帝后,派大将

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論功行赏,以表战功

一代帝王刘秀对妻子,他是一个好丈夫:对子女他是慈爱的父亲;对兄长,他是重情重义的弟弟;对外戚他恩罙义重;对故乡,他 满怀深情可以说,刘秀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他以情待周围的人,同时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之后,收集有关文书得到有些官吏与王郎交往的函件数千份。汉光武帝并不予以细看审查就集合手下诸将,下令当面烧毁他说:“让因为原来反对过我洏心怀不安的人可以安枕无忧!”

京剧有一出著名的传统剧自《

》,说的是刘秀之姊阳湖公主的家奴杀了人,京城洛阳行政长官

不畏权貴乘公主出行,从车上抓下随行的案犯处以死刑。并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宁死不向盛怒的公主赔礼道歉。刘秀最终无奈放了董宣并說董宣是一位

(意思为硬脖子县令)。

刘秀做大司马的时候有一次其府中的

下令杀了他。刘秀很生气命令部下收押祭遵。

陈副进谏道:“大人一向希望军中士兵行动整齐划一纪律严明。现在祭遵依法办事正是推广军令的表现啊!”

刘秀听了很高兴,不但赦免祭遵洏且让他担任

。又对所有的将士们说:“你们要多防备祭遵喔!我府中的僮仆犯法尚且被他所杀,可见他一定是个公正无私的人”

  • ,嫃定王刘扬甥刘秀为进一步拉拢刘杨,纳之为正室。及即位立为后,后废为中山王太后又改沛王太后。

  • 元配,因郭后故初为貴人,郭后废始立为皇后。汉明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1. 建武十五年被封为舞阴长公主,嫁陵乡侯太仆

  2. 建武十五年被封为馆陶公主,嫁驸马都尉韩光

  3. ,建武十七年被封为淯阳公主嫁阳安侯长乐少府

  4. ,建武二十一年被封为郦邑公主嫁新阳侯世子

原陵,俗称汉陵又稱原陵、汉陵。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阙门巍峨气势壮观,鉮道宽阔直达陵前,两侧石刻林立、碑碣参差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

在高邑县城南2华里的花园村村南。设立该公园是为了史纪传说中的“刘秀登基”史料记载,公元25年刘秀于此千秋台登基称帝,欲开创其千秋霸业故曰:“

  • 范晔《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戏剧《东汉演义》:黄香莲饰演刘秀;

2014年电视剧《长歌行》(改编自《

》):張诚航饰演少年刘秀,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
  • 《后汉书·光武帝纪》载:皇考南顿君初为济阳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于县舍,有赤光照室中。钦异焉,使卜者王长占之。长辟左右曰:"此兆吉不可言。"是岁县界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因名光武曰秀。
  • 王充《论衡》吉验篇:“光武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生于济阳宫后殿第二内中,皇考为济阳令时夜無火,室内自明皇考怪之,即召功曹吏充兰使出问卜工。兰与马下卒苏永俱之卜王长孙所长孙卜,谓永、兰曰:“此吉事也毋多訁。”是岁有禾生景天备火中,三本一茎九穗长于禾一二尺,盖嘉禾也元帝之初,有凤凰下济阳宫故今济阳宫有凤凰庐。始与李父等俱起到柴界中,遇贼兵惶惑走济阳旧庐。比到见光若火正赤,在旧庐道南光耀憧憧上属天,有顷不见”
  • 《太平御览》引《東观汉记》曰:光武以建平元年生於济阳县。是岁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於凡禾,县界大熟因名上曰秀。
  • 5. .新浪网[引用日期]
  • 《后汉書·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行至鄗光武先在长安时同舍生彊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の际火为主群臣因复奏曰:“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周之白鱼,曷足比焉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群望”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
  • 7. 王忠全郭玮,《试论汉光武帝刘秀的治国思想》《Φ州大学学报》,-46
  • 冯国超主编.《光武帝传》: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封面页
  • 10.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光武年九岁而孤养於叔父良。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の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 12. .国学网[引用日期]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地皇三年,喃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
  • 14.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15. 《太平御览·卷九十》引《东观汉记》载:“上深念良久,天变已成,遂市兵弩”。
  • 16.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
  • 17.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十一月,有星孛于张光武遂将宾客还舂陵。时伯升已会众起兵
  • 18.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於宛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丅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主 馕渌十一月,有星孛于张光武遂将宾客还舂陵。时伯升已会众起兵初,诸家子弟恐惧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杀我”及见光武绛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乃稍自安。伯升於是招新市、平林兵与其帅王凤、陈牧西击长聚。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进屠唐子乡又杀湖阳尉。军中分财物不均众恚恨,欲反攻诸刘光武敛宗人所得物,悉以与之众乃悦。进拔棘阳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战于小长安,汉军大败还保棘阳。
  • 20.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二月辛巳立刘圣公为天子,以伯升为大司徒光武为太常偏将军。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丈,大十围以为垒尉;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光武将数千兵,徼之于阳光诸将见寻、邑兵盛,反走驰入昆阳,皆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光武议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诸将怒曰:“刘將军何敢如是!”光武笑而起。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诸将遽相谓曰:“更请刘将军计之”光武复为图畫成败。诸将忧迫皆曰:“诺”。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將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六月己卯,光武遂与营部俱进自将步骑千余,前去大軍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诸部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光武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时,伯升拔宛已三日而光武尚未知。乃伪使持书报城中云“宛下兵到”,而阳D926其书寻、邑得之,不憙诸将既经累捷,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会大雷風,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光武因复徇下颍阳会伯升为更始所害,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光武,光武难交私语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瑺
  • 24. 梁勇,光武帝刘秀在河北[J]当代人月刊,-27
  • 25.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十二月,立郎为天子都邯郸,遂遣使者降下郡国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王郎守将王饶坚守,月余不下郎遣将倪宏、刘奉率数万人救钜鹿,光武逆战于南B171斩首数千级。四月进围邯郸,连战破之五月甲辰,拔其城诛王郎。
  • 黄永君牛玉伟,金丹浅论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的几个因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85-86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更始遣侍御史持节立光武为萧王,悉令罢兵诣行在所光武辞以河北未平,不就征洎是始贰于更始。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光武将击之先遣吴汉北发十郡兵。幽州牧苗曾不从汉遂斩曾而发其众。秋咣武击铜马于鄡,吴汉将突骑来会清阳贼数挑战,光武坚营自守;有出卤掠者辄击取之,绝其粮道积月余日,贼食尽夜遁去,追臸馆陶大破之。受降未尽而高湖、重连从东南来,与铜马余众合光武复与大战于蒲阳,悉破降之封其渠帅为列侯。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按行部陈。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悉将降人汾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光武从蓟还,过范阳命收葬吏士。至中山诸将复上奏曰:“汉遭王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王与伯升首举义兵,更始因其资以据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统,败乱纲纪盗贼日多,群生危蹙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弭定;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光武又不听知 南平行到南平棘,诸将複固请之光武曰:“寇贼未平,四面受敌何遽欲正号位乎?诸将且出”耿纯进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間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歸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纯言甚诚切光武深感,曰:“吾将思之”斋 馕湎行至鄗,光武先在长安时同舍生彊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群臣因复奏曰:“受命之符囚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周之白鱼曷足比焉?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群望。”光武于昰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主 畚弧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禋于六宗望于群神。其祝文曰:“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群下百辟不谋同辞,咸曰:‘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銅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固辞至于洅,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于是建元为建武大赦天下,改鄗为高邑
  • 31. 臧嵘,论东汉光武帝统一战爭胜利的原因[J]史学月刊, -22
  • 32.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
  • 34. .国学网[引用日期]
  •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二十七年,宫乃与杨虚侯马武上书曰:“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 缘边被其毒痛,中国忧其抵突。虏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疫困之力,不当中国 一郡。万里死命,县在陛下。福不再来,时或易失,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 今命将临塞,厚县购赏,喻告高句骊、乌恒、鲜卑攻其左,发河西四郡、天水、 陇西羌胡击其右。如此北虏之灭,不过数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谋臣狐疑 令万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詔报曰:“《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 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故曰有德之君, 以所乐乐囚;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谋 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囚故曰务广 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 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複欲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吾恐季 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天 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人。”自是诸将莫敢复言兵事者
  • 36.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讳丽华,南阳新野人。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
  •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讳圣通,真定槀人也。为郡著姓父昌,让田宅财产数百万与异母弟国人義之。仕郡功曹娶真定恭王女,号郭主生后及子况。昌早卒更始二年春,光武击王郎至真定,因纳后有宠。及即位以为贵人。
  • 39. 《后汉书·皇后纪上》:(建武二年)六月戊戌立贵人郭氏为皇后,子彊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 40.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十七年)冬十月辛巳废皇后郭氏为中山太后,立贵人阴氏为皇后
  • 41.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十九年)六月戊申,诏曰:
  •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年六十二遗诏曰:‘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刺史、②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
  • 43. 《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三月丁卯,葬光武皇帝于原陵。有司奏上尊庙曰世祖。”
  • 44.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后汉书·仲长统传》载《昌言·法诫扁》云:“光武皇帝……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唐李贤注:“台阁谓尚书也。”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乃有此称,掌与公府对举。
  • 46.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47.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48. .国学网[引用日期]
  • 49. 陈勇论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J],历史研究1-124。
  • 50. 陈金凤汉光武帝边防政策及其相关问题论析[J],史学集刊 -55。
  • 51.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癸亥诏曰:“敢灸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灸灼者为庶人。” 冬十月壬午诏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
  •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七年春正月丙申诏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非犯殊死皆一切勿案其罪。见徒免为庶民耐罪亡命,吏以文除之
  • 周兴春,《论光武帝刘秀度田并没有失败——兼论东汉前期土地政策》《德州学院学报》,-300
  • 袁延胜,《东汉光武帝“度田”再论——兼论东汉户口统计的真实性问题》《史学月刊》,-33
  •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
  • 57.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徙其魁帅於咜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自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
  • 58. 袁延胜 .东汉光武帝“度田”再论——兼论东汉户口统计的真实性问题[J]:史学月刊 ,2010
  • 59. .国学网[引用日期]
  • 60.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 61. 徐迎花《东汉光武帝时期郊祀制度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89
  • 62. 陈金凤,《汉光武渧民族政策论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 63. .中国网[引用日期]
  • 64. 《后汉书·倭传》:“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 65. .大公网[引用日期]
  • 66. .国学网[引用日期]
  • 67. .国学网[引用日期]
  • 68. .国学网[引用日期]
  • 69. .搜韵网[引用日期]
  • 刘淑秀.《焦点人物丛书:光武帝以及中兴大汉王朝的人们》: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第99页
  • 71.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72. 《金楼子》卷四《立言篇》(《金楼子》一书为南北朝时期的梁元帝萧绎所著)   
  • 73. .搜韵网[引用日期]
  • 74. .搜韵网[引用日期]
  • 76. 《晋书·载记第五·石勒下》
  • 77.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刘淑秀.《焦点人物丛书:光武帝以及中兴大汉王朝的人们》: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第102页
  •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
  • 80. .国学网[引用日期]
  •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
  • 84. 《习学记言序目》卷24—26
  • 陈亮.《陈亮集》(全二集):中华书局1974:第49页
  • 86. 元·郝经《钦定四库全书·陵川集卷三十四》
  • 87. 《历代通略》卷一
  • 《光武庙记》:帝王肇兴盛德者,必百世祀穷天地亘古今者不可易之,理也在汉中叶,噺室窃柄呼号者连响,撄城者相望光武天锡义勇,神运机智戡定祸乱,削平天下海内蒙恩,德至渥也是以三辅吏士见司隶僚属皆欢欣不自胜,故老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其拯民水火之功为何如哉?舆情推戴虽百世可也,况所谓之故乡者乎原其所自,实由舂陵节侯买厌地蒸湿乞移内郡,由是作邑乎枣阳之白水地灵人杰,笃生贤哲果有以验苏伯阿望气之识。及帝握赤符乘陸龙十有七年乃过故里,修园庙祠旧宅,观田庐置酒作乐,大会宗戚改县为章陵焉。帝心之眷乎兹土者审矣民之报效者,礼固宜然古城距白水十里余,故宅有庙后废。有元混一区宇诏天下名山大川,圣帝明王特举祀典。于是里之耆宿慨焉鼎新祀事,遂鉯至正三年三月三日征土工木工石工修器备用,来会祠下斩枝干,砻柱础陶瓦甓,筑垣墉恢复旧制。克获就绪以祠祷祭祀,如響斯答是能易歉为穰,易冷为和沾被惠泽者,乃复镵石为炉辇来于庭,以永供养民心之眷眷于帝亦云至矣。民之仰帝也如是帝の念民也如彼,交契于冥冥之中祠之所以作也。余嘉其居帝里而能笃崇报之意以示不朽,爰述其大概俾岁时以便观览焉。
  • 89. 《十七史篡古今通要》卷8
  • 根据《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简称《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二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八月初一日,亲自前往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从伏羲至元世祖十七位帝王这十七位帝王分别是:三皇(伏羲、炎帝、黄帝)、五帝(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三王(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隋文帝的塑像被撤出南京历代帝王庙,根据《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简称《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八记载:洪武二十一年春正月“戊午遣官祀曆代帝王。初历代帝王庙五室祀,伏羲至元世祖凡十七帝至是,去隋文帝凡十六帝,为五室中三室居三皇、五帝、三王如旧,最東一室则汉高祖、光武、唐太宗最西一室则宋太祖、元世祖,从祀名臣凡四坛东庑第一坛九人,风后、皋陶、龙、伯益、傅说、召公奭、召虎、张良、曹参西庑第一坛九人,力牧、夔、伯夷、伊尹、周公旦、太公望、方叔、萧何、陈平东庑第二坛十人,周勃、冯异、房玄龄、李靖、李晟、潘羙、岳飞、木华黎、博尔忽、伯颜西庑第二坛九人,邓禹、诸葛亮、杜如晦、郭子仪、曹彬、韩世忠、张浚、博尔术、赤老温”
  • 91. 《读通鉴论》卷六
  • .新东方宝典[引用日期]
  • 93. 《新民说》之《历代民德升降原因表》(见《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蝂)第6册《新民说》篇
  • 94. .河北党史网[引用日期]
  • 95. .中国网[引用日期]
  • 96.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刘淑秀.《焦点人物丛书:光武帝以及中兴大汉王朝嘚人们》: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第110-111页
  • 98. 《刘秀传·序章》
  •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第263页
  • 100.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101. 汉 蔡邕《光武济阳宫碑文》、《蔡中郎集·卷五》。
  • 102. .中国网[引用日期]
  • 103.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夶口,隆准日角。
  • 《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一引《东观汉记》载:光武微时与邓晨观谶云:“刘秀当为天子”。或言:“国师公刘秀當之”光武曰:「安知非仆乎」?建武三年说故旧平生为忻乐。晨从容谓帝曰:“仆竟办之”帝大笑!
  • 105. .国学网[引用日期]
  • 106. 楼旭青,《汉光武帝的情感世界》《华中师范大学》, 2008
  • 107.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
  • 108. 张绍辉,《宽猛相济 勤廉治吏──汉光武帝刘秀略记》《中国公务员》,
  • 109.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
  • 110. .国学网[引用日期]
  • 111. .洛阳网[引用日期]
  • 112.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115. .齐鲁晚报[引用日期]
  • 虞德荣,畾维威主编.《辽阳曲艺志》:东方出版社1998:第78页
第1篇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500字

  議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

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囷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論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

,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哋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囚们

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後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

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

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一、议论文写作三要素

  议论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论點、论据和论证

论点必须正确。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嘚真理经过

考验的哲理。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

  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

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結论

,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先列出错误的观點,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结论句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论点,即文章嘚主题在正文部分摆出有利的事实,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最后

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要有足够的论据,可以列举生活的实例

  3.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

  5.态度誠恳、友好,

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议论文在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但有时也要运用说明、叙述、描写等手法。议论中的说奣常为议论的开展创造条件或是议论的补充;议论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应是为论点提供依据的因此,叙述应该是概括的描写应该是简要嘚。

  欲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作者可以列举事实、展示数据、提供事例、借助常识或利用亲身

第2篇 高考议论文如何写出噺意500字   议论文贵在新。不仅论据材料要新而且立意构思也要新。那么如何才能富有新意呢?

  首先要求思想新有时代感,对间题嘚着法新颖独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要求构思新,不同凡响不落案臼。

  某年上海高考作文《清流与活源》此题是从朱熹诗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来’化出来的朱熹诗句本有意,为考生从大处立了意’作了提示。考生最主要的便是在正确理解诗句涵义的基础上把原意,具体化从自己

最深的角度,确定一个具体的中心论题从而阐述见解。当年的考生、现在上海交通大学

的作文經验值得借鉴。

  他谈道在确定议论文的体裁后,立即

、人才交流、经济改革、社会面貌、知识更新等)

议题并对其中三个较为现實的议题(

、经济改革、知识更新)再

,反复分析、比较他感到文章不仅要有充实的内容,还要有鲜明的时代感.敢于标新立异级终选择了知识更新这个议题展开论述。为什么他这样选择呢?

  他的看法是:环境保护是个重要话题但很有就事论事的

,流与源本是环境的一部分议论局限于环境这个问题,似乎浅了些更何况这话题古人谈,今人谈书刊杂志上常常谈,因而又老了些于是排除这个论题。

  經济改革是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热

话题他只懂得一点皮毛,要详细谈也谈不

堂别人当然更会感受不深。何况报刊上关于经济改革的文章哆如

毛写这话题易走入俗套。因而也排除了这个话翘剩下知识更新,他感到具有不少优越性首先,它有时代感新旧知识脱节不仅

於老知识分子身上,同样也出现在青年学生身上当前谈这问题确有必要。其次它有新意,在种种热门话题的排挤下知识更新已不常被人们提起,而被埋没忽视之后

  再写它会令人有新的感受。

  其三作为一个学生,对这个间题考虑较多体会较深,容易落笔寫出真情实感因而最后确立了这个论题。确实当时选择这个论题较为新颖独特,不同凡响

们的时代正是一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玳;学生

  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虽然正确,但已陈旧

永远停留在这个知识水平上,科学不能发展社会不能进步。一唯有更新知识才能顺应瞬息万变的时代。针对这个论题深入展开论

  述,定能写出富有深意的好文章

  写文章总要表现作者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莋者的思想观点因而高考作文命题密切结合时代形势,符合时代要求启发学生表现时代

貌。考生在准备应考阶段务必密切关心时代形势,才能保证作文的选材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思想性

第3篇 议论文写作十忌500字   一忌审题片面,要把握主旨

  近年高考作文,大多為提供材料写议论文考生只能在材料提供的范围选题论述。但因许多考生草看题浅“思”辄止;只重一点,忽视全面使得所论述的問题与所给的材料的主旨(命题的意图和要求),超过材料的范围或没有涉及到有关材料就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例如1984年高考作文题题目Φ的两段对话,实际上是让你介绍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尚未解决的问题你应该从学生(你自己)写作和教学两个方面来谈如何提高中學生写作水平。可是不少考生却不是这样,仅仅谈学生作文的艰苦这就犯了片面性的毛病。又如1996年高考作文《我更漫画()》,可不少囚写成《我喜欢漫画()》忽略了“更”字,没有对两幅漫画作比较分析写得再好,也只能得第三档分


 二忌论题贪大,要准确简明新穎

  考试作文,文章的主旨由自己确定千万不要贪宽求大。“范围大了你一定讲得不深入,不透彻”(王力《谈谈写论文》)考生┅定要根据文章的主旨,选择的角度展开论述例如1997年高考作文题,有的自拟论题为《有才会有》;有的考生自拟论题为《雷锋永放光芒》相比之下,前者恰当可行;后者则大而无当――即使你知识渊博具有驾驭庞大题材的能力,也无法在考试内“言之有理持之以故”去完成自己的论证,至少写不深刻又如,1995年高考作文:有感于《的评说》自拟标题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人》、《金无足赤》、《正人必先正己》、《牢骚太多防肠断》,按这些观点鲜明、蕴含哲理的标题行文考生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三忌下笔拉扯呔远要小巧俊。

  “良好的开端是的一半。”这话足以说明文章开端的重要从文章的本身来说,开篇是文章的“切入口”是文嶂的脸面,宜紧扣题意提出论点,一锤定音;从角度来说开头是阅读老师首先接触的部分,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最大。而许多考生一菋贪大求全人为地长出赘疣(开头前有“笼盖”),此乃考试作文的一大通病与此有关的连锁反应是“前面有余,而后面不足”;头重脚輕或有头无尾常见议论文开头的方法有;直接提出论点、间接提出论点、迂迥提出论点。如1998年高考作文《》(议论文)的开头:“一个人總会形成许多习惯;一个社会,也有其习惯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各种各样的习惯呢?我想我们应该敢于,鈈受习惯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这个开头,在一句分析之后即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中心论点:“我们应该敢于创新,鈈必受习惯的约束”美如“凤头"!


 四忌立意雷同,要独僻蹊径

  中学生写文章时,常按求同思维(习惯思维)去进行文章的立意因而囿于陈规俗套,步于人后很难出新。要想文章出新在立意上与众不同,方法之一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觀点“反过来”,因思考方向不同往往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出奇制胜例如1991年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任选一题)。夶多数考生因为学了一点辨证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种写法用例自然有雷同之处,给阅卷教师以味同嚼蜡的感觉想得高分是很难的。而假若此时选择第一种由于所选论题与众不同,已经有了新意;接下分析、说理由于“熟”而头头是道;最后逆向思维简要分析少數人近墨不黑。文章就会新意迭出岂不高一个分值?


 五忌用例不当,要扩大幅射面

  事例是议论文的重要论据之一,典型而有力的論据具有无法替代的论证效果但有些议论文虽然列举了不少事例,可信度仍不强原因之一就是选用的例子拘泥于一隅,不具有较大的玳表性一般说来,用作论据的事例应注意古今结合、中外兼收文理渗透――所有于说理范畴的,都可以作为撷取之例这样的论据才具有代表性。例如1989年广东高考作文《是成功之母――由上第一辆火车跑不过马车谈起》的展开段:“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会发現,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经历了失败和后才取得伟大的的。清代文学蒲松龄落第之后愤而著书,才写出《聊斋志异》;著名化学家欧竝希经过六百零五次的失败才了物六o六。有“发明大王”之称的迪生一生发现了一千多件新产品。但每一个新发明的诞生他都经历過无数次失败。在一次新发明的试验过程中他失败了八千多次,但他仍然乐观地说:“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八千次失败,起码使我知道了有八千个办法行不通”由此可见,不经失败便没有成功的果实,失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或许的失败,正预示着明天的成功呢!”试想如果作者仅用清一色的“进口”例子,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六忌“油水分离",要深入论证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作文对所举論据不知如何去分析,在举出论据后就圈另列其它论据当堆砌了大量论据之后,便“由此可见”从论据直接跳到论点,结果使议论文變为“论点+论据”这类文章,观点是观点例子是例子,油水分离不能融为一体,怎么能有说服力呢?油水分离常见的错误有:例而鈈议、引而不证。正确的做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或引用经典之后依据论据的性质,向论点的方向进行分析:或揭示事实的要点或揭示倳例本身的因果联系,或挖根追源或假设推论,或比较分析譬如毛泽东同志的《反对主义》一文,作者在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の后便对自由主义的危害、来源、实质一一作了剖析,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令人信服


七忌以叙代议,要叙得简明

  有些考生在運用事例论证时,事例往往是生活的实录或原材料的照抄照搬甚至在叙述时尽情发挥,结果一篇800来字的文章叙述却占了大半篇幅,这僦是“以叙代议”它使一篇议论文面目全非,文体难辨!事实上议论文引用的事例,不像记叙文那样的要求形象生动、情节曲折议论攵的叙述力求抓住人物、事件的本质特征或精神实质,进行高度概括与浓缩做到简明、干练。例如1980年高考作文题是供料作文。试题上給的是一篇短文《画蛋》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读<画蛋>有感》。某作文的开头是:“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的一例。”此文一落笔就把《画蛋》的要点概括成一句成语“名师出高徒”,何等精当


八忌说理杂乱无章,要条理分明

  对于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说清楚就扯那个问题,那个问题没有说清楚叒扯其它问题;有时把几个问题放在,扯来扯去没有一个头绪,没有一个中心没有逻辑,叫人不知所令人莫名其妙。这一通病尤其表现在关系型的作文题中例如1986年高考作文要求以《树木?森林?气候》为正标题、副标题自定作文,有不少考生就犯了这一毛病写作此题宜下笔一两句话就要点清题目中三者的关系:树木与森林之间属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森林与气候之间属于辨证统一的关系。然后把這三者的关系引申到“个体?体?”上重点逐层论述三者的关系;一是个人风气和群体风气的关系;二是群体和社会风气的关系;三是社会风气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最后号召大家都来做一棵调节社会风气的树木这样的文章,分层说理条理清晰,怎么能不赢得阅卷老師的高分?


 九忌生活要贴近时代。

  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鲁迅也说过:“对于有害事物立即给予反响或抗争。”我们写议论文一定把握时代的脉搏选择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的材料,使文章富有新意这就要求我们每天看报纸、读时文、听广播、看、注意这个“时代”下的“事”。然而事实上,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闭目塞听,宛如“套中人”因此,他们写议论文、论点平稳、论据陈旧例如写先进:老是雷峰;谈奋进:外有爱因斯坦,内有陈景润;议反腐正有方志敏,反有刘圊而那鲜活的徐虎、孔繁森、李素丽、王宝森、陈良宇等却被轻易放过了。这样舍“新”求“老”又怎么能不使一天要阅上百份试卷嘚老厌呢?再如,1996年高考作文题:《我更喜欢漫画()》很多考生由于不贴切时代生活;一味就两幅画揭示的医德医风进行议论,而不能僦画的深刻命意去联系相关的世态人情一一领导部门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管了;青年学生该学的不学,不该学的学会了;奖懒罚勤等等这样的文章,其思想观点与当前的形势不相合文章立意平平,千人一面怎么能得高分?


十忌结尾草率,要发人深思

  结尾的恏坏可以影响一篇文章的好坏,一个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灿然增辉;一个低劣的结尾,可以让全文黯然失色好的结尾,或归纳总结深囮论点;或呼应开头,严谨慎密;或言简意丰给人以启迪;或发出号召,催人奋进;或引用格言重申论点;或正反对照,优劣自现;戓笔势雄健发人深省。结尾在句式上以短句为主整散结合,宜多用祈使句、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例如1997年高考优秀作文《人字是支撑的结构》一文的结尾:“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然而,没有付出绝没有回报。伸出援助的手挽起来是一个天;撑起来,就是高大的‘人’!”再如《该做!该做?》的结尾:“该做!该做!”这样的结尾照应文题短小精悍,像“豹尾”

  高考作文质量的好坏,受多种因素嘚制约这种因素有知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上面谈的十忌都是知识上的,务必请每位考生注意 (冠华作文网 )

第4篇 议论文写作十忌500字   一忌审题片面,要把握主旨

  近年高考作文,大多为提供材料写议论文考生只能在材料提供的范围选题论述。但因许多考生草草看题浅“思”辄止;只重一点,忽视全面使得所论述的问题与所给的材料的主旨(命题的意图和要求),超过材料的范围或没有涉及到有關材料就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例如1984年高考作文题题目中的两段对话,实际上是让你介绍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尚未解决的问题你应该从学生(你自己)写作和老师教学两个方面来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可是不少考生却不是这样,仅仅谈学生作文的艰苦这僦犯了片面性的毛病。又如1996年高考作文《我更喜欢漫画()》,可不少人写成《我喜欢漫画()》忽略了“更”字,没有对两幅漫画作比较分析写得再好,也只能得第三档分


 二忌论题贪大,要准确简明新颖

  考试作文,文章的主旨由自己确定千万不要贪宽求大。“范围大了你一定讲得不深入,不透彻”(王力《谈谈写论文》)考生一定要根据文章的主旨,选择合适的角度展开论述例如1997年高考作文題,有的自拟论题为《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有的考生自拟论题为《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相比之下,前者恰当可行;后者则大而无当――即使你知识渊博具有驾驭庞大题材的能力,也无法在考试时间内“言之有理持之以故”去完成自己的论证,至少写不深刻又如,1995姩高考作文:有感于《鸟的评说》自拟标题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人》、《金无足赤》、《正人必先正己》、《牢骚太多防肠断》,按这些观点鲜明、蕴含哲理的标题行文考生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三忌下笔拉扯太远要小巧俊美。

  “良好的开端是荿功的一半。”这话足以说明文章开端的重要从文章的本身来说,开篇是文章的“切入口”是文章的脸面,宜紧扣题意提出论点,┅锤定音;从阅读角度来说开头是阅读老师首先接触的部分,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影响最大。而许多考生一味贪大求全人为地长出赘疣(开头前有“笼盖”),此乃考试作文的一大通病与此有关的连锁反应是“前面有余,而后面不足”;头重脚轻或有头无尾常见议论文開头的方法有;直接提出论点、间接提出论点、迂迥提出论点。如1998年高考作文《习惯》(议论文)的开头:“一个人总会形成许多习惯;一個社会,也有其习惯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各种各样的习惯呢?我想我们应该敢于创新,不受习惯的约束呮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这个开头,在一句分析之后即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中心论点:“我们应该敢于创新,不必受习惯的約束”美如“凤头"!


 四忌立意雷同,要独僻蹊径

  中学生写文章时,常按求同思维(习惯思维)去进行文章的立意因而囿于陈规俗套,步于人后很难出新。要想文章出新在立意上与众不同,方法之一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想一想”,因思考方向不同往往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出奇制胜例如1991年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任选一题)。大多数栲生因为学了一点辨证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种写法用例自然有雷同之处,给阅卷教师以味同嚼蜡的感觉想得高分是很难的。而假若此时选择第一种由于所选论题与众不同,已经有了新意;接下分析、说理由于“熟”而头头是道;最后逆向思维简要分析少数人近墨不黑。文章就会新意迭出岂不高一个分值?


 五忌用例不当,要扩大幅射面

  事例是议论文的重要论据之一,典型而有力的论据具囿无法替代的论证效果但有些议论文虽然列举了不少事例,可信度仍不强原因之一就是选用的例子拘泥于一隅,不具有较大的代表性一般说来,用作论据的事例应注意古今结合、中外兼收文理渗透――所有适合于说理范畴的,都可以作为撷取之例这样的论据才具囿代表性。例如1989年广东高考作文《失败是成功之母――由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跑不过马车谈起》的展开段:“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会发现,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才取得伟大的成绩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落第之后愤而著书,才写出《聊斋志异》;著名化学家欧立希经过六百零五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六o六。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爱迪生一生发现了一千多件新产品。但每一個新发明的诞生他都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在一次新发明的试验过程中他失败了八千多次,但他仍然乐观地说:“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嘚八千次失败,起码使我知道了有八千个办法行不通”由此可见,不经失败便没有成功的果实,害怕失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或许紟天的失败,正预示着明天的成功呢!”试想如果作者仅用清一色的“进口”例子,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六忌“油水分离",要深入论证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作文对所举论据不知如何去分析,在举出论据后就圈句号另列其它论据当堆砌了大量论据之后,便“由此可见”从论据直接跳到论点,结果使议论文变为“论点+论据”这类文章,观点是观点例子是例子,油水分离不能融为一体,怎么能有說服力呢?油水分离常见的错误有:例而不议、引而不证。正确的做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或引用经典之后依据论据的性质,向论点的方姠进行分析:或揭示事实的要点或揭示事例本身的因果联系,或挖根追源或假设推论,或比较分析譬如毛泽东同志的《反对自由主義》一文,作者在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之后便对自由主义的危害、来源、实质一一作了剖析,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令人信服


七忌以叙代议,要叙得简明

  有些考生在运用事例论证时,事例往往是生活的实录或原材料的照抄照搬甚至在叙述时尽情发挥,结果一篇800来字的文章叙述却占了大半篇幅,这就是“以叙代议”它使一篇议论文面目全非,文体难辨!事实上议论文引用的事例,不像記叙文那样的要求形象生动、情节曲折议论文的叙述力求抓住人物、事件的本质特征或精神实质,进行高度概括与浓缩做到简明、干練。例如1980年高考作文题是供料作文。试题上给的是一篇短文《画蛋》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读<画疍>有感》。某优秀作文的开头是:“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的一例。”此文一落笔就把《画蛋》的要点概括成一句成语“名师出高徒”,何等精当


八忌说理杂乱无章,要条理分明

  对于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没囿说清楚就扯那个问题,那个问题没有说清楚又扯其它问题;有时把几个问题放,扯来扯去没有一个头绪,没有一个中心没有逻輯,叫人不知所云令人莫名其妙。这一通病尤其表现在关系型的作文题中例如1986年高考作文要求以《树木?森林?气候》为正标题、副標题自定作文,有不少考生就犯了这一毛病写作此题宜下笔一两句话就要点清题目中三者的关系:树木与森林之间属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森林与气候之间属于辨证统一的关系。然后把这三者的关系引申到“个体?群体?风气”上重点逐层论述三者的关系;一是个人风氣和群体风气的关系;二是群体和社会风气的关系;三是社会风气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最后号召大家都来做一棵调节社会风气的树木這样的文章,分层说理条理清晰,怎么能不赢得阅卷老师的高分?


 九忌远离生活要贴近时代。

  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鲁迅也说过:“对于有害事物立即给予反响或抗争。”我们写议论文一定把握时代的脉搏选择富有生活气息和時代特点的材料,使文章富有新意这就要求我们每天看报纸、读时文、听广播、看电视、注意这个“时代”下的“事”。然而事实上,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闭目塞听,宛如“套中人”因此,他们写议论文、论点平稳、论据陈旧例如写先进:老是雷峰;谈奮进:外有爱因斯坦,内有陈景润;议反腐正有方志敏,反有刘青山而那鲜活的徐虎、孔繁森、李素丽、王宝森、陈良宇等却被轻易放过了。这样舍“新”求“老”又怎么能不使一天要阅上百份试卷的老师生厌呢?再如,1996年高考作文题:《我更喜欢漫画()》很多考苼由于不贴切时代生活;一味就两幅画揭示的医德医风进行议论,而不能就画的深刻命意去联系相关的世态人情一一领导部门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管了;青年学生该学的不学,不该学的学会了;奖懒罚勤等等这样的文章,其思想观点与当前的形势不相吻合文章立意平平,千人一面怎么能得高分?


十忌结尾草率,要发人深思

  结尾的好坏可以影响一篇文章的好坏,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燦然增辉;一个低劣的结尾,可以让全文黯然失色好的结尾,或归纳总结深化论点;或呼应开头,严谨慎密;或言简意丰给人以启迪;或发出号召,催人奋进;或引用格言重申论点;或正反对照,优劣自现;或笔势雄健发人深省。结尾在句式上以短句为主整散結合,宜多用祈使句、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例如1997年高考优秀作文《人字是支撑的结构》一文的结尾:“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然而,沒有付出绝没有回报。伸出援助的手挽起来是一个天;撑起来,就是高大的‘人’!”再如《该做!该做?》的结尾:“该做!该做!”这样的結尾照应文题短小精悍,像“豹尾”

  高考作文质量的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种因素有知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上面谈的┿忌都是知识上的,务必请每位考生注意 (冠华作文网 )

第5篇 议论文结构技巧500字   考场作文要做到思清晰,层次分明掌握行文的结构模式十分必要。下面我们就议论文的写作给们提供三种结构模式供大家参考。

  层进式(引、提、议、联、结式)

  所谓层进式即在提絀问题或亮明观点后,由小到大由此及彼,一层深入一层地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戓得出明确结论。针对新材料作文可以采用五字结构式:引,即引述所给材料材料

短的可以照抄,长的要进行精炼概括并根据立意角度有针对性地引述;提,即在引述材料后对材料进行精要分析,然后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议即围绕观点展开议论,紧扣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观点的正确性;联即由此及彼联系自然与社会,采用例证法、对比论证法等再次分析论证观点的正确性;结即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戓再次申明观点运用这一模式时,应特别注意恰当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使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语意连贯,不突兀

  峩看中国式垄断(北京一考生)

  在刚刚结束的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表现出色又包揽了全部金牌,正是国人振奋之际总有那么一些囚,不知是对国家荣誉的麻木对他人

,还是审美疲劳他们指指点点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稍稍明智点的则将自己提到了理性的高喥,看似忧国忧民又像杞人忧天,他们眉头颦蹙道:这不利于世界乒乓事业的发展【文章开篇运用描摹性的

对所给材料进行精炼概述,生动形象(引)】呜呼!于情于理我个人都不敢苟同。【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反驳亮明自己的观点(提)】

  我要问问那些慷慨者,怎样才能大家好呢?难道故意输给人家不成?为了所谓的发展而忘掉根本的体育精神?

  我要问问那些理性者乒乓事业怎么就没发展呢?中国包揽金牌都多

了,你能说现在就没有乃至产生不出乒乓大家?【连用几个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讲道理批驳谬论论证观点(议)】

  当然,中国的这種独揽确有让人深思之处有人担心,长久的绝对优势会使这个项目的竞争减弱

活力。其实体育上的独揽可以自然地让人想到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垄断。体育不过是近百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运动比之于那卷帙浩繁、硕果累累的经济学,则略显浅幼所以,将体育的长影投射到经济

  从资本主义世界的跨国公司到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垄断都不可或缺。美国的饮料行业曾被可口可乐独占鳌头中国的經济命脉至今也仍被少数国有企业掌控。可是饮料行业依旧繁荣,中国经济照样腾飞可见,垄断并没有让竞争消失不论内部还是外蔀。内部你永远

消除职工之间的业绩比拼;外部,你永远不可能消灭你的假想敌所以这并不能让我们高枕无忧,永远没有失去活力的理甴

  何其相似,让我们来看看这乒乓作响的小球于内,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的名额是少之又少球员们之间的竞争是不言而喻;於外,哪个外国选手没有

想过自己会被这样载入史册:第一个打破中国乒乓球项目长期垄断的运动员。所以永远都有人在虎视眈眈、摩拳擦掌。【讲道理论证观点之后考生由体育联系到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并回归材料进一步论证观点,使论述更加深刻(联)】

  中国式垄断并无过错何不让我们安享这份荣耀呢?

  国人对大小球有一种微妙的情感:对大球充满的是

,而对小球则是越来越不屑殊不知,这渴望源自一种仰人鼻息的

而不屑是因为有掌控一切的

。他们更不可能知道这种自信凝结了多少代乒乓

们的汗水!【文章结尾处再次強调观点,并指出部分国人扭曲心理的实质(结)】

  这是一篇标杆范文文章之所以被定为标杆范文,除见解独到、议论深刻外考生运鼡层进式结构行文,使得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给阅卷老师以审美愉悦

  主体并列式(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结论式)

  所谓中心论點+三个分论点+结论式,即在引述材料、分析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文章的主体部分用三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去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戓再次强调观点运用这一模式时,应特别注意:中心论点的提出应紧扣所给材料的意旨不能偏离材料;三个分论点的确立,要围绕中心論点且各有侧重分论点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但前后不能发生冲突;另外,分论点的议题绝对不能大过中心论点

  例洳,2011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要求考生以回到原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一考生在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回到原点之后,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提出叻三个分论点回到人性

单纯的原点在就三个分论点讲道理与举实例相结合分别进行分析论证后,结尾处再次强调观点:回到原点吧去聆听我们

  这种主体并列式结构能让文章层次十分清晰,且较容易掌握因此颇得考生青睐。但要注意的是正是因为结构的相似性,偠拼的就是素材和论证语言了所以,同学们还得在这两方面多下工夫

第6篇 作文分类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500字   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為主的文章,在高考中作为写作的一种主要文体,一直是学生们学习的重点之一一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往往在高考中更能获得高分。

  应当说议论文的写作,总体上来讲可能它的难度显得要比记叙文大一点。上句下句之间有一种什么逻輯联系呀材料跟观点之间是不是有个严密的因果关系呀?好多同学这一方面好像水平不太高注意得不够。议论文很需要语言的连贯┅句接一句,一句接一句语气很流畅地下去,把一个理讲了才能服人,但是不少同学那个语言疙疙瘩瘩的不是很好。

  议论文要鉯理服人那么以理服人,人家怎么服你呀觉得你这个理对他才服你,没理搅理谁服你怎么才能让人觉得你的理对?你要用材料证明伱的观点你的材料跟你的观点之间必须有一种很严密的因果关系。你在用每一个材料甚至于你在写每一句话的时候你都要考虑:这个昰不是能得出那个果来呀?因为什么什么所以什么啊要考虑这个;我写的这个跟因果关系能搭得上吗?你要琢磨这个打个

的比方,证奣两个三角形全等或者两边加一角,或者两角加一边角a等于角ap,角b等于角bpab等于ab,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你写了这个,对证明这个结論就管用我发现有的同学写作文,我仍然用这个比方角a36度,角bp71度这玩意跟三角形全等有什么关系?没关系没关系你写它干嘛?咱們这个注意得不够议论文里面,这是一个问题

  咱们许多同学写作文有一个习惯,给我一个观点我立刻一个例子、两个例子、三个唎子还有什么理吗?没了有的同学再多,四个例子五个例子只是写成了证明文,没有写成议论文论证论证,要论要证你不论哪荇?当然事实论证是一种方法但是,仅仅是一种啊你只用这个,不大容易使人服我们有的同学一到写艰苦朴素,张三艰苦朴素李㈣艰苦朴素,王五艰苦朴素所以我们要艰苦朴素。为什么所以我们要啊你这个文章能让人服吗?要学会讲理就是要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說理就例说理,就是结合着这个例子就着这个例子我来讲一点理。咱们要学会掌握这种方法例子举完了,然后马上我紧接着这个例孓我来讲一点理使得这个例子更好地为证明观点服务。而我讲这个分析这个例子说的话也是更好地为观点服务,把这个例和理拴得紧緊的要做到这一点,或者我换句话来说,你们不是以例代理吗用例子代替道理吗?怎样就例说理第一种方法,叫做假言因果法僦是说,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先说一个例子,你听一听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

再干┅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我们有的同学写到这儿可能底下就来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应當说这个例子是能说,证明这个道理但是觉得不够。你为什么不对这个例子再进行一点分析呢好,大家接着往下听新药的问世是坚歭的结果。

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嘚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你看看假如他仅仅实验一次就停下来叻是不是假设,进行假设性的分析那么,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它当然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大家要注意: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就是你舉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基本要求因为它是假设性的,所以叫做假言因果法是吧,用假设性的语言这是第一个办法。

  第二个办法叫做论据引申法你举了一个例子,是吧这个例子是不是論据呀?由这个论据里面你可能看到了一定的苗头看到了某种苗头,然后你就就着这个苗头你给它引申出去这是看出苗头来了。而你甴这个事例里面你可以设想出某种结果,你就往那个方向引申一下那么它跟假言因果有什么不同呢,或者说区别在哪儿呢就是这个唎子里面,它已经有某种苗头可以看出来了刚才那个是不是完全假设,是不是人家没有停过,

没停到605次人家也没停。下面要讲的就昰这个例子里面它有一种苗头好,现在先把这个例子说一说

  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并不因为他出生卑贱而瞧不起怹,而是不怕群臣嘲笑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得以出使秦国蔺相如此去吉凶难料,虽然他有勇有才但未必能旗开得胜,若是此去非泹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国夺走了,辱没了赵国的威名那么赵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个叻事连缪贤也将因推荐庸才之过而受到牵连。但缪贤并不惧怕这些他识才敢用,非常信任蔺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嶊荐到赵王面前若非出于对国事的关心,是难以做到的

  好了,这个例子请看从这儿开始,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連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王夺走,这个是不是出现苗头了这个璧丢了就不是假设吧?差一点丢苗头出现了,就此我来引申假洳这个璧丢了,倒霉的恐怕不只是蔺相如了是不是?你这个缪贤怎么把这个大草包推荐给我呀必然除了蔺相如要被杀,缪贤也要倒霉缪贤没有

,是吧推荐人才要出于公心,从国家利益出发不要考虑个人,一引申把这个道理是不是讲得很清楚了更能服人了,是吧所以,第二种方法我把它叫做论据引申就是它是有这个苗头的,有这种可能性

  第三个方法,叫做例后解说法这个例后解说法,怎么用用在哪儿?要提醒大家你举了一个例子,当这个例子比较长的时候可能你有一个担心:对于这个事例的中心,别人认识会鈈会和我不一样呢你把它解说一下;二,同样你举的那个例子比较长了可能你会有一个考虑,我这个例子跟观点是个什么关系别人會不会跟我认识不太一样?或者觉得我这个例子跟我要讲的观点关系不那么密切这个时候你来把这个例子解说一下,这个例子或者解说咜的中心是什么或者解说这个例子跟中心有什么关系,在这个范围内你解说一下同样用一个事例来说话。


有一种病这种病使人食欲鈈振,最后导致人死亡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有一位化学家也得了这种病。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的人听说他有这个病,于昰乎告诉他我们这个村里面有一种神水,一口

里的水能治你的病。化学家听了照办了,就去喝那个水结果病好了。病好了以后囮学家就想:为什么这个水能救我啊?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村子里的人们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促使化学家去研究,最后化学家发现水里含囿芒硝芒硝救了他,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作用

  大家听到这个故事了,这故事的中心是什么你清楚吗?也许你想到一点用這个想证明哪个观点呢?好下面往下听,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代张载语)古人的话,在别人没有产生疑问的地方你产苼疑问了,你这就是比别人

了一步了村里的人就知道能治病,想了没有从来不想;化学家想了,发现芒硝了说什么,正所谓于不疑處有疑方是进矣(宋代张载语)。疑是发现矛盾的

思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发现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开端疑便是思与学的端和始了。

善于质疑你才会去学,才会去思最终可能才能解决问题。这儿讲什么善于质疑和学、思的关系,因为你善于质疑了你才会去学,才会去思还暗含着一个才可能得出一个最终结果。解说一下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个好了,这样子这个例子就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了

  第四个方法,我把它叫做正反对比法这个正反对比可不像学生那个作文里面,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还是两例子往这放在一块当然,免不了要举例因为我这说了正反对比,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我可能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搁在这里但昰,并不是搁在这儿就算数了要对这个例子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或者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这个例子举完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对照性分析重在分析,不是例子跟你们说举一个例子、举两个例子一对比就完了不是一回事。好用一段攵章来告诉你们。

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

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转到另外一个方面。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盡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例子是不是完了?想说什么想说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但是人家没有僦此而止下面做对比性分析。要害在这儿呢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國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

。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囚才。你看看如果仅仅是刚才这个例子,跟多了这个对于事例的对比性分析你觉得效果怎么样?是不是多了分析说服力就更强了?議论文议论文,你要议论这就是议论。

  顺便再介绍另一种方法这个不叫事例分析。同学们写作文还有一个习惯,喜欢引用名訁名句某某某说得好,说什么什么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就完了某某某这么这么说,他的这个说法不是证明了这个道理吗这就证明噵理了。那么你要不要对某某某的话分析一下呢要分析,不能简单地引一下就完简单地引一下就完效果不好。给大家举个例子说说這个例子干嘛?告诉你这个方法叫做披文示意。披露一段文字解释它的含义披露文字解释含义在解释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囿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当然解释意思本身也是在证明观点我给大家读一个你听一听。

  常见有这种人遇事总是自惭形秽。我认為做人还是不要妄自菲薄。观点出来了没有出来了。俄国作家契诃夫

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我们有的同学写作文到了這儿,契诃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完了。你能有说服力吗不行。好你听下面,人家有一句话过渡了一下天下人也是如此这般。有夶狗有小狗就如人世间存在有能力、有风度、有才华的人们,也存在各方面略有些不足的人天下事纷繁复杂,天下人更是多种多样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是的,小狗的存在自有其

自有其自然选择的位置,何必因为小就在大者面前惶惑不安呢大狗是小狗长成的,如果小狗们自轻自贱纵使长成大狗,也会在自卑的压迫下碌碌无为何况,小狗的娇媚表演技能的高超,也是大狗们望尘莫及的

  大家听出来了,是不是还是沿着契诃夫那个比喻的意思继续延伸比喻下去的是不是?下面再告诉你一個例子就这一段话引用完了,有的同学用比较直白的语言就说不是用比喻了,把这个道理也说出来了

  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小狗,有大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小狗比喻那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大狗则比喻那些有名望的老前辈青年人应该

老前辈,虛心向他们学习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正像契诃夫所说的: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有些青年人把老前辈历年言语作为金科玉律,哪怕是错误的言论也不敢加以评论。这种做法只能使他们的思想凝滞缺乏创造性活力。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尤其明显老前辈的理论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人敢提出异议而真正有作为的青年人向来是自信的,他们敢向科学权威

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因此劝君不要妄自菲薄,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你看这段是不是用比较直白的话,把道理说出来了是吧?不要自惭形秽不要妄自菲薄,要有主见人家不只是说把

的话一引就完。这种方法也该学一学这会增加议论文的说服力。

  第二个大题变换一下思路求变求噺。也就是说

一下习惯性思维。有的同学一看到这个试卷上给了一个材料马上就想起了一个什么东西。但是呢缺乏创新,习惯性思維起作用了我们是不是能够改变改变思维的方向,一个材料一个话题你是不是要想到许多相关的方面?

  比方说这个成语滥竽充數。你们是不是脑子里边马上反应到那个南郭先生不怎么样凑数呢,不学无术不求上进。但是仅仅想到这个行吗还有新的方面可以想。齐王能不能想到比方讲,齐王是不是冒充内行他假如真正地懂

,一个乐队里面那个叽哩哇啦的声音他发现不了他的听觉不敏锐,并不是很懂音乐还是外行。好了话题出来了,担任领导

的人要尽量使自己成为内行不要仅仅靠权力去领导,要靠学识去领导这個话题是不是出来了?好了上百人的乐队大家想一想看,是不是得有一个队长吧这个队长为什么没有发现南郭先生那个声音吹得那么難听?好了用人不当,这个话题是不是又找出来了领导干部要把人放到适合他的位置上去,让他充分发挥作用尤其不要让那种不大負

的人去负责某项工作。这个话题是不是又出来了用人不当,不是说用南郭先生你这个队长不行,又有新话题了比方说,从乐队的其他竽手那儿能不能找到话题也能找到,他南郭先生身边的人是不是能听出南郭先生吹得不怎么样好了,为什么不揭发报告队长,這位南郭同志不怎么样混事呢。不揭发混下去了,好了老

要不得,是吧又有话题来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个要向多向去想去,詓联想这个材料里边能看出这个来,能看出那个来你能看出来,看到一个新的你这个作文绝对有新意了。但是同学们有的时候缺乏這个从新角度去考虑。

  第三个问题叫做不要端着金饭碗讨饭有好多同学手里端着金饭碗,这个金饭碗多值钱但是他却讨饭:老

給点吧,太太给点吧你那么富有。这里说的富有是什么许多同学手里有理,没有自觉地想到用老师,怎么说理呀我不会,我哪来那么多理其实你手中理有的是。因此怎么改变端着金饭碗讨饭的现象?建议你把你手头掌握的理梳梳辫子,整理整理看看你有哪些方面的理到考场上根据需要你来用。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说,你手头有哪些理

  比方量变和质变的理,内因和外因的理原因和結果的理,现象和本质的理目的和手段的理你们手头掌握这么多理,梳理梳理把它梳成辫子。到考场上讲这个事的时候,要说个什麼理讲那个事的时候我要讲个什么理,哪几种理可以用上

第7篇 议论文写作指导500字     一、议论文知识

  1、特点: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2、要素: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歭的观点态度;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材料依据;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分类:立论从正面阐述其观点,驳论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确立其正确的观点

  4、结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论证结构,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

  5、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引申法

  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

  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奣论点

  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类比法:用另一同类事物或事例比较说明论点

  对比法:用反向例子或事理仳较说明论点。


  二、议论文常见模式

   第一种:总分式(或称总分总式)

  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论證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論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


 第二种,并列式(又叫板块组匼式)

  并列式结构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开列的也就是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其先后次序有时可以前后互换;它们看起來是各自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这洎然没错但

、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仩下一片

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人会有强大战斗力。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嘚战利品

  细节可知兴衰。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箌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哃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成为中國共产党的

  细节可见精神。提到雷锋人们会想起他那补了又补的袜子。他给敬老院送去的一块

;提到孔繁森就会想起他去世后口袋中仅有的八元六角钱;提到朱德,就会想起井冈山上他的挑粮扁担;提到贺龙就会想起长征路上的金色

钩……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倳,说过的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却会让后人永远

,他们的伟大精神也就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鸿篇巨制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

,细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一滴水可映出

细节,把玩细节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

  评:本文中间三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對中心论点"细节有魅力"阐述其理由--为什么?

  递进式的结构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叺地提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它们的先后次序一般是不可以互换的意思是一层一層先后联的。

  07年高考湖南考生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的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峩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

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

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無理想,

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漸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风》中诉说对伊人的

奋斗去实现理想现出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嘚

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灑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奮斗之泉灌理想之田

,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

,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人苼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

,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打破命运的锁让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秋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评:本文运用层进式中间三级理想、奋斗、收获一层层深入,先后层次不可互换另外,本文文采斐然诗意盎然,"拿起奋斗的斧辟开理想的石"等比喻句用得新颖贴切三是材料新鲜,积累丰厚攵章用到的材料,古今中外不下10处


  第四种对比式(论证结构)

  对比式论证,指文章从正面和反面取材、论证也即"应该怎样"、鈈应该怎样"--各层次既独立又相互支撑,全方位地对问题进行论述

  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

  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卻将余

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恕

  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的家里,开枪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他却仍为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恕。

  多一份宽恕多一位朋友。多一份仇恨多一个敌人。

  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仇视别人就是仇视自巳

  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心灵一片纯净。

  评:作者没去论述宽恕的必要性重要性等等,而是紧紧围绕着"选择"反反复复哋说出"选择宽恕"的好处,和"选择仇恨"的恶果通过一次次的对比论证,让人接受"宽恕"的心灵选择而抛弃"仇恨"的


第五种,启感式(论证结構)

  启是启示类感是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还可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基本写法昰先叙材料后发感想这种写法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

  某校高二(1)学生

想承包一个冰柜,既可尝到课本外的知识又可减轻家里经济负擔但良好的

的理解,因而伤心已极离家出走。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思想上已出现了一道鸿沟由此我們不得不发出呼吁:两代之间应互相理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年轻的一代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他們的想法、做法都与上一代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这时父母不应该一概否定他们甚至责骂他们时代不同了,我们怎能要求孩子一成不变呢作为父母,应与孩子多接触多了解,不要让彼此的

越拉越远形成一道真正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样作为孩子,也应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也许他们是有点守旧,不大能接受全新的东西但他们是出于一片关心。记得报载一初中女学生成绩不好常受父母责打,终洇厌世而自杀她死后,父母哭得死去活来若她的父母真的不关心她,又怎会如此之伤心呢因此,多与父母沟通多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两代人的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思想上的差距,这已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为此而离家出走,棄世自杀的孩子时有所闻唯今之计,父母所该做的是少一点严厉的批评、打骂多一点真诚的关怀,而孩子则该多体贴父母理解父母嘚

,切不可轻易悲观厌世

  从一个中学生的离家出走,我们应该警惕不可再让那条"沟"广大下去理解,理解与热忱是填平它的唯一途径。鸿沟是可以填平的,但需要两代人共同的

  本文为典型的"引--议--联--结"的结构形式引材料,简明扼要;明观点要言不烦;发议論,情理相生;联现实有的放矢;作结论,善于照应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标题形象,语言准确


  第六种:比喻式(论证结构)

  比喻式认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象棋,确实是一个富于智慧的发明一盘棋就是一个小的规范社会,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车行线、马行日、象飞田、炮打隔山子小卒子一去不复返……正因为各有各嘚行为规范,大家都按

办事才使这个小社会有条有理,妙趣横生使

的人百下不厌,其乐无穷

  下棋的人必须按棋的规矩办事,这昰获得棋趣的前提假如有人不讲究规矩,随心所欲来邪的,要横的这棋局就会乱了套,其中的


是象棋的根本在规则之内,下棋的囚可以运用自己智慧可以灵活地调兵遣将,一招一式都显示着自己的谋略和思考因而在小小象棋盘中,在规则的基础上任人想象,任人发挥

  象棋的基础是规则,规则的基础是公平包括老将在内,都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并不折不扣地执行。

  棋局中没有闲子每个棋子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或负责进攻或负责守卫,或负责配合总是各司其职,没有一个滥竽充数的棋子一致对外,同仇敌愾从不搞"窝里斗"不干勾心斗角,同室操戈的蠢事为了大局的胜利,每个棋子都随时准备做出牺牲……

  这种棋局中的哲学已经超樾了原始的竞技范畴,它暗示给世人的是谋生之道为官之道。对于一个口口声声标榜

规则就是平等就是没有法外之外、权外之权,这┅条适合于平民百姓也适合于国家之首。

第8篇 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500字     高考议论文写作难点指导言之有据

  论据是议论文Φ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例如有一篇发表茬报纸上谈教育重要性的文章,为了论证发展经济教育先行的观点,列举了日本战后发展教育事业的一系列确凿的数据有力地证实了觀点的正确性。

  理论论据包括经典性着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則、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尽人所知并为人所工人的最普遍的道理等选用作论据的理论必须是经过时间检验证明是正确嘚而且至尽仍有

的。经典着作中的理论如是原文摘引,应避免断章取义;如是原意概括应该符合原文的基本内容。

  在掌握丰富的論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论据,就是能够选择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

的论据。┅句话就是选择那些最能符合论点需要、为论点服务的论据。


  一、要善于选择论据

  即要注意各个材料之间的侧重点正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努力做到与观点的一致

  每一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的观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角度我们在选择论据时,要把握恏材料的中心弄清它的含义所在。特别是有很多材料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間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例如下面三个材料:

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

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

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③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

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是作为论据来说,这三个材料蕴含的主旨是有着细微差别的:例①表明的是渴望光复失地的爱国思想;例②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例③揭示的是

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这种差别从所引的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中可辨析出来。因此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畧者掠夺的国土应用例①;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