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小诗这是什么电影

  人民网上海6月12日电 (唐小丽)6月11日晚,纪录电影《我的诗篇》特别展映典礼在上海电影博物馆隆重举办。作为中国诗歌纪录电影的开山之作,《我的诗篇》首次亮相,便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知名影评人及各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晚,活动主办方华董会携全体会员首次登上舞台,吟诵中国大地深处的心灵故事。

  《我的诗篇》由中国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为总策划人,由著名导演吴飞跃、秦晓宇担任导演,是全球首部完全从诗歌的角度深入表现中国3.1亿工人色彩斑斓的生命的纪录电影。朴实真诚的光影记录展现了电影本质的人文关怀及思想内涵。据了解,影片将受邀参与即将举行的上海第18届国际电影节,并作为唯一一部中国作品入围金爵奖最佳纪录片的评选。

  影片选取了六位各具特点的工人诗人为拍摄对象,有巷道爆破工陈年喜、十四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在大地深处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生活中的他们,一边在工厂流水线上辛勤工作,一边用笔记录下对世界、对生活、对自我的所思所想。他们笔下的诗歌虽长期游离在诗坛主流之外,却是来自大地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吴晓波说:“底层世界往往是陷入沉默的、被代言的,很少独立发声。即使发声,也是很少被聆听。”过往三十多年,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却一直被剥夺、被漠视缺席、被低俗化。虽然生活在最底层,可是,他们始终有着平凡、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有着努力生活、创造自己命运之路的美好愿望。他们的诗歌,是属于他们心灵世界的最真挚的表达。通过来自他们内心深处抒发的讲述人生、情感、生活的诗篇,是我们听到的最具诚意的声音。

  《我的诗篇》让他们从沉默和被代言的境遇中站出来,将沉默打破、以诗歌发声。当这些工人诗人带着自己的诗篇在影片中现身,他们的个人故事汇集在一起,汇集成一个令人震撼的关于当代中国的全新故事。

华董会携二十余位会员依次登台,深情朗诵来自中国大地深处的声音。

  “一句诗的音量,有时大得过整个世界的喧嚣。”影片放映之前,华董会携二十余位会员依次登台,深情朗诵来自中国大地深处的声音。其中包括由工人诗人邬霞创作的《吊带裙》,陈年喜创作的《儿子》、《给父亲理发》等广为流传的经典诗作。褪去了电影里时尚的装扮,舞台上没有夸张造作的表演,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最平凡、最朴实的讲述。

  据悉,早在去年6月,《我的诗篇》摄制组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宣布经过一年的拍摄,将参加今年的电影节。今年,导演秦晓宇表示:“从去年策划到现在,通过努力,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大的改观。”工人诗歌、工人阶级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媒体的广泛关注。

  昨晚,知名影评人和国内主流媒体也受邀出席活动,他们无不为影片感动、触动。一位资深影评人观看影片之后,感慨万分,“不同于商业电影的繁华恢弘,《我的诗篇》这部纪录电影将工人诗人在镜头前自然呈现,还原出诗歌背后戳动人心的真实故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想知道》小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