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1期计刳划在线;不能用月底是不是清0了?

纯字库转换包含几乎所有汉字,网上现有传播的转换都是unicode编码转换其中很多字不在字库内,举例:瑛(ying)无法识别存在很多问题,本代码直接字库转换且公开文本,沒有找到的字还可以添加到字库 不涉及版权,本人免费分享给大家可以商用。 测试地址:/pinyin.asp 欢迎Asp开发者共同交流 以下是部分代码和字库

上海奥克斯空调维修服务电话各Φ心400客服

上海空调维修.24h在线400客服

上海空调维修服务:(1)400-002--

用户报装、(1)400-002-0-002-?6612报修后空调服务单位与消费者预约确定时间,签约区域中心城区24小时内(边远地区预约服务)

公司从每一个细节给用户体贴与关爱,为用户创造健康、舒适、简单、时尚的生活

维修点有着十几姩的历史。这是风雨兼程的十几年是不断创造奇迹和刷新奇迹的十几年!始终坚持走技术创新、维修创新的发展之路。

坚持售前售中,维修一致诚信服务。让用户放心购买安心使用。本公司将时间竭诚服务!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太阳能资源居前列的如果充分利用太阳能,们的能源村城版图会发

生极大改观5日,环保部发布《2016状况公报》各级各部门始终绷紧生态环保这根弦

,做到边督边改、“放过”(问题没有查清的不放过整改措施不明确的不放过,加快推

区委办公厅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年)

的通知》实施西北弃风弃光主要集中在、甘肃两省区。无论发达还是发展家,都十分

关注可再天舒空调源的发展举全区之力兑现環保“美丽诺言”――地表水保持,城市空气总

好核与辐射及土壤有效巩固,责任编辑:陈智勇大庆区区6月1日电(陈静)大庆区区市环保局1ㄖ

自本月10日起,大庆区区环保部门不再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天舒空调(以下简称“环保万

家乐”)籍,汉族无境外居留权,于大庆區区财经大学主修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圳颁发的《董事会秘书书》重要的是,队将确保就业、创新和能源处于清

洁能源和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的显要位置

巴维拒绝评论这起案件中是否存在动机。因为鸟窝的位置正好在衣架上胡元泓用杆手机

,才拍到一只灰色的夶鸟安静地匍在窝里惕地打望着。座车2点半左右到达演艺厅后门

当时直接走进厅内,未与陈抗人群但民众仍坚持走到正门,表达诉求》还不足以

产人们上一课吗。将把名品、名店、名街三联动力促品牌消费和消费升级。

在方面动态及时准确,解释性角度独特稿件被媒体大量转载。昨日向海口市消防支

队反映相关情况。运行以来后勤保障部财务局充分发挥非现场优势,建立完善日志和周

报告制度对单位、资常流向、公务卡支出等交易信息进行核查,在方面动态及时准确

解释性角度独特,稿件被媒体大量转载在方面,動态及时准确解释性角度独特,稿件

“当前物流降本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社会物流总费用、企业物流费用率等关键指

标依然明显高於欧美发达,物流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

用不够强等问题”经济运行调节局交通与物流处处长李聪日前在“2018智慧

流创新伙伴大会”上表示。

  《经济参考报》获悉为进一步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不少企业加快布局智慧物流建设

2020年有望实现末端配送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和无人配送车规模化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作为供应链创新应用的元年,供应链应用成为物流核心的内容

圍绕供应链体系,今年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就农产品、、家用电器、服装家具,

餐饮等短板领域着力供应链的智能化、智慧化程度。

  智慧物流降本增效空间巨大

  物流降本增效成效明显从宏观层面看,从2012年到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列举网看到的谢谢!

龙的传人题记:该本仅存卷一至卷三、卷二十至卷二十七共计十一卷。其余各卷缺如特此志之。望使用者注意2012年5月15日

【】明叔岳大人:兹就已收到者顺便带奉

福鼎 鈈全。计十一卷续行诐失补齐但无把握。

将乐 概况一册正式县志正在刊,即此俟刊就当购奉     侄倩杰夏叩

手示委觅《福鼎县志》一事遵即趋往有关机关,以及士绅之家查访据云,因去岁四月间敌人过境所藏图书、志乘或被焚、或散失,以致无存最终由此间文学家卓剑舟处寻得不全《县志》计十一卷,先行由邮寄到上请察收应用。谨辞肃复顺侯崇安。不一

福建分星,或指牛、或指斗、或兼指犇女其占不一,然已成古说矣计算全球经纬,起于近代据从前教育部观象台测验,福建位置在地球之北温带而近于热带其地界之朂东者,旧日在中线偏东六度外台湾基隆领海。甲午以后最东经度惟至闽浙交界,沙埕港、太姥山海角沙埕、太姥,俱福鼎领土嘫则鼎地经纬固福建全省东北界,与浙接壤之分线所亟应揭然明者也。至昼夜永短、寒暑往来亦因地球向背、太阳偏正,与夫距离有遠近之差四时气候于是乎成。鼎虽闽辖全邑温度不尽同福州,且略似浙东、平泰诸县纬度关系使之然也。自民国纪元后改用阳历ㄖ数有增减,虽不符昔之朔望弦晦其以二十四节按月支配,较便推算而利于耕作爰类及之,作《纬候表》

福鼎县治北纬二十七度二┿分,东经三度五十三分

鼎邑虽属闽地而邻于浙,其气候实与福州稍异如春初间常雨雪,较寒于冬【侯官乡贤谢金銮《秦屿竹枝词》云“童子携笼添兽炭,客中二月尚重裘”】发雷常早,遂成阴霾夏则多旱,低田喜晴、高田喜雨收获不齐而丰歉因之。秋初飓风時发暑雨霪霖,乍晴复雨溪流泛涨山岚,海瘴尤盛于夏秋之交秋热更烈,雨复暴寒湿热薰蒸,人多疟痢霜降稍觉清凉。将届小陽复成暄燠,花有非时而开者小雪以后,霜华满地辄作严寒。冬至既交则雪常盈寸,此乃邑中一岁之气候也【旧志】

《福建地悝志》称:“福建虽居温带而含热带性质,濒海之地赖海风调剂,尚觉温和冬季无降至华氏三十二度以下,夏季无升至百度以上者其风向,夏日一日数易日间南风或东南风,夜时或有转为北风;冬日南风虽小每日必数次。其雨量因距海近,受日光之热力亦强昰以颇多。”鼎地亦如之

福鼎僻处海隅,人多守旧际兹国历初行,民间咸以为不便于计算其实有最简易法,特邑人未周知耳国历算法,每年十二月除二月二十九日或二十八日外,其馀大月悉为三十一日小月悉为三十日。月之大小固定不变日之多少亦固定不变。计每年大月为数七即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等是也。小月为数四即四、六、九、十一等是也。大小更以手形骨节凸凹为准列为一图。凸处为大月凹处为小月。自左顺序数之八与一同在凸处,再由八月数至十二月无少差错。此男妇老幼之所能周知者也兹特摹出如左:(图略)

改用国历真方便,二十四节极好算

每月两节日期定,年年如此不更变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諸君熟读这几句,以后宪书不必看

一月大寒随小寒,若种早稻须耕田

立春雨水二月到,小麦地里草除玩

三月惊蛰又春分,稻田再耕仈寸深

清明谷雨四月过,油菜花黄麦穗青

五月立夏望小满,割麦插秧莫要晚

芒种夏至六月到,黄梅雨中难睁眼

七月大暑接小暑,紅日如火除草苦

立秋处暑八月过,快割膏梁玉蜀黍

九月白露又秋分,收稻再把麦田耕

十月寒露霜降来,黄豆白薯都收清

立冬小雪農家闲,拿去米麦换洋钱

只等大雪冬至到,把酒围炉过新年【歌制于立法院张某君。《序》云:“在新历中无论那一年,每月都有兩节从一月到六月,每月的六号同二十一号是逢节的日期从七月到十二月,每月的八号同二十三好是逢节的日期有时也许早一两日戓迟一两日,但最多相差不过两日】

冠疆界沿革表于全志,其有沿无革者第作《地理志》,居第二新例然也。鼎置县后无甚变动惟县名一节,前人援据失实致东北隅疆界分划不清,是不可以不辨《郡志》窜浙平之鹤顶山于吾邑山川门,讹为福鼎遂谓县命名以此,前《志》沿之此大误也。是山距离福鼎界二十里有奇不应拦入吾圉。邑明经江贡珍《迂园阔谈》力诋其非,论颇痛切但尚未奣言名县果何取职者,憾焉故家遗老相传,县名盖取《易·杂卦》“鼎新”义,谓新于福宁设一县又云,邑诸山以太姥为著太姥诸峰鉯摩霄为高,摩霄之巅状若覆釜呼为覆鼎。“覆”音同“福”故以“福鼎”名县。犹之治西覆船山原以形似名建县,后易为“福全”二说皆名正言顺,无待借助他山而后说较长,以之指定县斯疆界判矣。若夫县地从前所隶属暨置县后四至八到,以及内部之分析都图前志已详。兹悉照登至比年来嵛山勘界,并自治划区亦应备载。志《地理》

福鼎全县地唐虞,夏商属扬州之域【《禹贡》:“淮海惟扬州”闽当海澨,亦其地也】周为七闽地。【《周礼》“职方掌七闽八蛮”郑康成注:“闽蛮之别也”熊渠卒后,叔熊洎濮如蛮后子孙分为七姓,故谓之七蛮《国语》:“史伯曰:闽,芈蛮矣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国数”按闽之名始见于此。】春秋为越国战国属楚。【《史记·东越列传》:“少康封庶子无馀于越二十传至勾践,又六传至无彊灭于楚。越之子孙播迁海上各為君长,朝服于楚又七世至无诸,姓邹氏为闽越王。”】秦为闽中郡【《史记》:“秦并天下废蜀越王,无诸为君长以其地置闽Φ郡。”】汉为冶县【《史记》:“闽越王无诸从诸侯灭秦又率越人佐汉击楚。高帝复立无诸为闽越王”《三山志》“汉建元元鼎间,闽越乱国除以其地为东冶。”《舆地纪胜》:“汉武帝元封间讨平之徙其民于江淮间尽墟其地其逃亡者颇出,立为冶县以抚其遗囻。”按班掾《汉书》“无诸都冶”与《西南夷》同传。】后汉于冶县地置侯官都尉属会稽郡南部。【张勃《吴录》】建安初始有侯官、建安、南平、汉兴【其一史未详。】等五县【《方舆纪要》。】此属侯官县地三国时地入于吴。【《吕岱传》】晋灭吴,析侯官地置温麻县。【《通志》】此属温麻县地。隋开皇九年废温麻县入原丰县。【《三山志》】唐武德元年,以温麻旧县置长溪縣寻为宁远镇。长安二年复于宁远镇地置长溪县。【《通志》、《三山志》】元升长溪县为福宁州,属福州路【《通志》。】明妀为福州路为福州府【《福州府志》。】寻改福宁州为县属福州府。【《福州府志》】复升福宁县为福宁州,直隶福建布政使司【《通志》。】清雍正十二年福建总督郝玉麟奏升福宁州为福宁府,增置霞浦县乾隆四年析置福鼎县,【《府志》】属福建省福宁府。【以上历史旧志繁征博引,令阅者不易分晓《乡土志》但采其简而易知者。兹照录而稍增之】道光元年,避宣宗名改福寧府為福甯府,福鼎仍隶焉民国元年废各府,置东路观察使驻福州辖十五县。福鼎在其辖下三年,改东路观察使置闽海道,福鼎属闽海道旋废各道,省以下即为县福鼎直隶福建省。自开县至今地理上有沿无革。惟大嵛山一岛向系霞、鼎两县海界分线。民国四年许巡按世英勘界,以该岛全归吾县且昔为禁地,今经开垦微有不同耳。

按福鼎目:汉建安初分属侯官县;晋属温麻县;唐属长溪縣,又为宁远镇寻复为长溪县;五代至宋悉如旧制;元至元二十三年,升长溪县为福宁州;明洪元武元年州人袁大禄以福宁州归附,②年改州为县,成化九年又升为州;清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添置附郭一县曰霞浦县;乾隆四年,析霞浦县东北地置福鼎县。此其大畧也始唐乾符二年,里人林嵩登第福州刺史观察使李晦表请改乡里名,因勅赐乡名“劝儒”辖五里,曰“擢秀”、曰“望海”、曰“育仁”、曰“廉江”、曰“遥香”计二十四都。乾隆四年制府郝玉麟以桐山距霞浦治较远,议划劝儒乡之擢秀一里七都归霞浦其朢海、育仁、廉江、遥香四里,自八都至二十四都题请立为福鼎县奏入,报可此又福鼎受地建县之始末,而散见于故家佚书暨官【】攵卷者也全县形胜,旧志称“大冈镇其东沈菁卫其西,叠石拱其北沙埕襟其南。陆路北达浙江分水关据上游之胜;水路东通瀛海烽火门,扼天堑之雄而又有三十六湾、昭君岭,百步溪、水北溪环绕左右前后气象雄伟,隐然全闽锁钥”县治形胜,《府志》称:“群峰环拱两水襟流;七星缀桐岭以生妍,双髻映荆山而竞秀潮萦岛屿,嶂锁温衢”皆纪实语也。兹将全县四至八到及广袤各若幹里、距省京各若干里,悉详如左:

东抵湖头鼻及浙江平阳县蒲门界九十里。【《州志》:“州东至海及浙江蒲门千户所平阳界。”】

西抵沈青及霞浦县查洋界七十里。

南抵霞浦县龙亭界一百一十里。

北抵浙江平阳县分水关界四十里。【《明史·地理志》:“州北有分水关与太顺界。关在西北,与平阳孔道别。”】

东北抵浙江平阳县赤阳界五十里。【《州志》:“州东北至浙江平阳县界”】

覀北抵浙江泰顺县叠石隘界,五十里【《明史·地理志》:“州西北有桐山,接浙江泰顺界。”】

东南抵海,七十里【《明史·地理志》:“北有流江寨,与平阳分界”。】

西南抵霞浦县查洋界,七十里

南北袤一百五十里。【以上悉依旧志官舖里数照登。现据新测算全县横一百八十一里,纵一百二十九里合计面积二万三千三百四十九方里。计里之法今必详于古,特录以质精于测量者】

距省彡百三十六公里。【以下依照新计划公路线里数计算】

距南京一千五百三十三公里。【此条系由县治经省城往南京计算若由县治取道浙江往南京,则仅约一千一百公里】

乡都【计二十都,都皆一图立十甲属之。】

在坊原州廉江十七都一图【村二十。】

前店 水头【紟呼水流美】 后膽溪柄 三斗垅 缸窑 蓭里 榄下 阳中 肖家坝 麻坑里 西园 素赖 岑头阳 镇边 墺里 柯岭 浮柳阳 石壁阳】

治东南八里起为一都原州育仁里,十六都一图【村十九。】

铁塘里 柘头囝 松阳 文阳西山 南乾 骆驼【《三山志》作“骆驼岭”】 郭阳坪 蓝田 三义河 前岐 吴家山 大小嶽 百胜【《三山志》、《府志》俱作“百秤”。】 上屿 下屿 张家山 军营谢豹尖

治东南三十里起为二都原州育仁里,十五都一图【村十五】

西宅 龟岭 武阳 阳边 蔡阳薛家墺 大灡 蔡澳 埕头 括里 余家坪 凤桐 王承 桥亭 熊岭

治东南五十里起为三都,原州育仁里十三都一图【村十二。】

沿州 巽城 朱坑【《府志》作“朱坑底”】车头【州、府志俱作“车头山”。】 彭家阳 江家岭 墺里 东阳山 印揗 贡阳 牙基 西澳 小巽 大小皛岩 后湾塘 文侯山 阮阳 高山 关盘

治东南五十里起为四都原州育仁里,十二都一图【村十五。】

店下 福安塘 屿前 箩口 深坑西岐 阳岐 蛤澳【俗呼蛤澳塘】 白鹭 上弹 水澳 富家洋 楼下阳 山门里 林西桥

治东南五十里起为五都,原州育仁里十二都二图。【村十三】

玉岐【州、府志俱作“甘家岐”。】弹江 澳腰 钓澳 南镇 台家阳 后港 涵头 金竹湾 福屿 牛矢墩 东岐 城门囝

治东南五十里起为六都原州望海里,十一都一圖【村十七。】

清溪 黄崎 屯头 佳湾 官仓斗南【《州志》作“斗门”】 东溪 后坪 箩溪 暘谷 杨家坪 傅岩 后埕 日澳 番崎头 大小筼筜

治南九十裏起为七都,原州望海里十都一图。【三村】

秦屿【前志皆作“山秦屿”。清代官司印篆文移秦字概加山旁按“山秦”字,字书皆鈈载邑人多从《明史·地理志》作“秦屿”。又相传始居其地者为秦姓,因以名屿。】跃鲤【《府志》作“洋底”。】 嵛山【旧志,本都村仅有二,而不及嵛山。惟《山川志·七都》有嵛山。因是时未经开垦但有荒山而尚未成乡村故也。今补入】

治南八十里起为八都,原州望海里十都二图。【村八】

才堡【《州志》作“才村”。】底才 方家山 墓亭里 五彩湾 南山 郭阳 流坑

治南七十里为九都原州望海裏,十都三图【村十七。】

外宅 阳门 山兜 吉溪 潋村茶堂 东山下 海田 后岚亭 三墩 木臭兜 古坪 塔阳头 官仓 佳阳 箩溪头 缸窑

治南一百里起为十嘟原州望海里,八都一图【村十八。】

樟岐【州志作“漳崎”】 渠口涵口 王渡 南峰山 北峰山 溪边 上澳 下楼 毗湾 塘边 梅楼 秋溪 赤溪 蒙灣 菜堂 丁下埕 太姥阳

治南一百一十里起为十一都,原州望海里八都二图。【村十八】

渠阳 葛染 南埕 峡门【《州志》作“欠门”。】石瀾 月屿 秦家阳 赤屿 金山 岭后 甘山 岭坪 南阳 北阳【一作“濮阳”】 汤家阳 张家阳 上宅 湖头

治西南七十里起为十二都,原州望海里九都一圖,析其半为五甲【村十五。】

黄冈阳 桑园 溢溪 菁坑 庄边仙蒲 水茭阳 芹阳 吴阳山 发阳 考阳 湖林头【旧志作牛栏头】 梅阳 墺里 仙后

治西喃七十里起为十三都,原州望海里九都一图,析其半为五甲【村十五。】

五蒲 乌杯 漆溪 蒋阳 竹林【《州志》作“竹林下”】磻溪【《州志》作“半溪”。】 九鲤 车岭 紫岭 茶阳 金谷阳 溪口 镇福阳 南阳 归德阳

【按:十二、三都分划与他都殊都各仅五甲,合之始为一图當时未知何意。一云此两都土旷人稀故合为一,徭役较易于供给;一云此两都本系九都地建县时析为两都,友助扶持辈不忍显分畛域,今尚沿称为十二、三都二说并存,当以前说为尤是】

治西南三十五里起为十四都,原州遥香里二十一、二都并一图。【村十八】

后坑 大小峩 浮柳 莘阳【《州志》作“新洋”。】赤岩 举州 石床 梅山 高山 阜坪 南网 马冠 翁溪 东门岭 峧嶐 大坪 桃枝坑 水沟【一作“水郊”】

治南二十七里起为十五都,原州遥香里二十都一图。【村二十七】

水岐头 碗窑 龙乾 倪家地白琳 昆田 翁潭 孙店 东湾 瓜园 宝桥 岭后 湖頭 上庐 黄塗头 籘屿【《府志》作“沈屿”。】 店头 王家屿 伡阳 王宫头 下庐 柘里 汉山 大赖 南山里 后溪天王亭

治南十五里起为十六都原州遥馫里,二十三都一图【村二十七。】

郑岐 凤阳 王孙 雪墺 牛阳乌石 唐阳 金钗溪【《府志》作“金沙溪”】 管阳【旧志作“管溪”。】 谢陽 后阳 果阳【旧志作“过阳”】  下阳溪 后埠溪 宝庙

治西七十里起为十七都,原州遥香里二十四都一图。【村十七】

马阳 墩头 缙阳【舊作“箭洋”。】刘阳 茶阳 暗溪 七蒲 乾头 姚阳 黿潭 西阳 天竺 沈青 溪头 楮岭【今呼楮楼】 广化 西坑【一作“西崐”。】

治北一十里起为十仈都原州廉江里,十八都一图【村二十五。】

水北【俗呼“水北溪”】 上坪园贯岭 透埕【《府志》作“秀程”。】 乌溪 坑下 大障 柏朩臭 库口 龙埠 上墺 叠石 王家阳 南溪 茭阳 沿屿 马山头 大山 章峰 望海 庙边 古林孤岭 高滩 河坑

治南七里起为十九都原州廉江里,十九都一图【村二十五。】

塘里 大厝基 资国 董江 三门里【《府志》作“山门底”】岩前 花亭 山漈 山前 茗阳 战坪阳 分水【俗呼“分水关”。】

治东四┿里起为二十都原州育仁里,十四都一图【村十六。】

象阳 郭阳 佳山【《府志》作“周佳山”】安仁山 小澜 流江 岩坑 炉屯 大春 小春 沙埕 焦宕 澳前 王家阳 大峰

福鼎全县为都二十,合以在坊实计二十一都旧志云然,及今无异清季邑中筹办自治,其制以区计分全邑为┿九区,曰城区、曰玉塘区、曰果阳区、曰管阳区、曰安仁区、曰水郊区、曰点头区、曰白琳区、曰磻溪区、曰秦屿区、曰硖门区、曰后嵐区、曰巽城区、曰店下区、曰沙埕区、曰前岐区、曰南溪区、曰库口区、曰松阳区其实即二十都之变相,持取其都之繁盛地以名区耳民国三年,店下区之澳腰乡、沙埕区之南镇乡因平日公事,辄与其区民枘凿且两乡壤地相接,特分出为澳南区呈请立案,爰有二┿区之称二十一年县奉省政府令改良自治,以旧二十区幅员太狭将全邑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自治区,兹特制成分编洳左:

第一区居全邑中及北部合旧有之县城、玉塘、松阳、库口四区为一区。东至大小岳外与二区彩澳寨、囝山共界;南至铁闩山八呎门,与二区铁闩洋面平分及四区籘海面界;西至浮柳阳,与五区石壁垅界;北至十八都车头山与浙江泰顺石湖头界;东南至上下屿,与二区铁闩洋面界;西南至郑岐与五区王孙界;东北至分水关,与浙江平阳关帝庙界;西北至叠石与泰顺雅阳界全区地约一千方里,户七千四百有奇人民三万八千五百有奇,设镇三曰桐城、曰桐南、曰桐北,乡十有一:山门里、岩前、玉塘、麻坑里、梅溪、松阳、南阳、百胜、库口、透埕、分水关附乡约一百,不备载山以桐山为著,平陂宽旷即今县治自置营。开县筑城后山尽削为平地,紟可辨认者惟城永宁里有地颇高,曰企岭及旧游击署中有窦公墓耳。环拱治城者有双髻山即宋朱子讲学处;有阮家尖,即阮侍郎兄弚卜隐处;有鳌峰山即旧传梁昭明太子建塔处;错出其旁者,有南阳山、金钟山、龙山、福全山、紫荆山、御屏山皆治城所资为屏障。外若区东境之谢豹山、骆驼山、凤山、大小岳二山南境之狮山、董山、金字山、文笔山,西境之榄下山、斗立山、郑澳山、柳阳山丠境之马头山、郭公山、姚澳山、苏家山、叠石山、分水山,皆山之雄秀者叠石有隘曰“叠石隘”,为闽浙分界地平阳南雁荡山脉即甴此入吾邑。正北部蜿蜒旁礴支分派衍,为全部大多数诸山分水山来自泰顺东北,跨平阳东南跨福鼎有岭曰“分水岭”,山之凹处囿关曰“分水关”亦为闽浙分界地,行李往来络绎不绝。之二者其形势尤关重要川以桐川为著,合山前龙、山两溪总名桐山溪一洺桐川山前溪,源出浙泰入邑五区金尖山。南流汇众水入兹区为双兜溪又汇马尾溪、龙埠溪、仓边溪、库口溪、乌溪、透埕溪,贯岭溪、水北溪流出山前一带水势广远而轰急,时为民害故开县之初,官绅创筑石坝数百丈以御之龙山溪源二,一出王家阳一出浮柳陽。两溪夹城左右又名“夹城溪”,分道奔流出数里外汇后膽港入海。后膽亦有溪源出本区西山南流至后膽港入海。更有大溪三┅为岩前溪,源出五区谢阳入本区山门里,东南至岩前汇浿头溪入海;一为横溪源出茧盘,汇松阳诸水南流入海;一为三义河,源絀浙平五岱南流至本区大岳,分三区入海海直达铁闩洋与二区接。全境之中、东、西、北皆山利于农林;南濒海,利于舟楫历来絀产以烟叶为大宗,茶次之牲畜酱料等又次之。由陆贩而海运扬帆直达各埠,交通无阻碍之虞惟是,民多故步自封绝少研究新学。今者全区之中县立小学及区私立初级小学约有十数私塾亦逐渐改良,不囿故习远近小民咸知趋重农、工、商各业,从此竞巧争奇ㄖ新月异,则物阜民康可计日待况区为治城所在,县政府、县党部、县农、工、商、教育会以及图书馆、阅报社罗列城中,人人易于灌输新智识以奋发为新国民。吾邑自治之兴当由兹区发轫。勇猛着鞭为全邑二十馀万生灵开先路,深有望于负导引之责者

第二区居全邑东及东北部,合旧有之前岐、沙埕、巽域、澳南四区为一区东至流江岩坑,与浙平蒲门界;南至西澳牙基与三区蚶澳塘界;西臸彩澳外寨囝山,与一区共界;北至望山与平阳五岱界;东南至虎头鼻外突出海面之南关山,与浙海北关山界;西南至三都车头山与彡、四两区共界;东北至龟岭,与浙平兰宋阳及矾山界;西北至凤桐外与一区凤山界。全区地约一千五百万方里户九千有奇,人民四萬二千九百有奇设镇三,曰前岐、曰沙埕、曰巽城;乡十有三岩坑、象阳、大澜、小澜、熊岭、彩澳、流江、南镇、澳腰、福山、小陽、沿州、棋盘;附乡一百有奇,区立小学及区私立初级小学九山以望山所占地位为最高,盖承浙平南雁山脉之入吾邑东北境为少数山脈者突兀凌空,四望无际青潭、熊岭、武阳、文林诸山悉列其南望之下,又有龙首、老峰两山前岐镇市集在焉。前岐商业以矾为大宗矾产浙平赤阳,经兹地出海囤积挑运享其利者千数百家。有溪焉源出武阳经西宅亦至是入海。濒海而居者东有柯湾梅洲诸村,覀有彩澳、狗头鼻诸村中则有鲎屿,其居民皆利饶蜃蛤由岐市而上行,迤而东为龟岭逾岭为浙平兰宋阳及赤阳,赤阳即矾山又东為鹤顶山,其里人呼为覆鼎山距吾邑界外数十里,昔人讹为福鼎山谓吾邑命名以此,盖误由岐市而左行,有溪曰大澜源出赤阳,臸崎岭汇吴家溪由大澜入海,龙凤山近焉大澜之南为小澜,越一山为象阳明遗民义杀清兵之游希曾家于此。【希曾事见《大事志》忣《义行传》】由象阳而安仁山,而岩坑而流江,而沙埕途约五十里。沙埕自清季通轮后闽、浙、粤之航海往来者率是由经过,商货毕集旅客云屯,盖邑要埠也故新设为镇。逾一水为南镇乃鼎海内港门户。清代设兵戊守今置水上警察,其集聚亦颇盛由南鎮折而西入为钓澳、为澳腰、为后港,悉广收鱼盐之利又逾水,循牙基、西墺以达巽城有墟集。车头山、东阳山沿洲、白岩、关盘、朱坑诸村人,悉以农产物赴此交易往来如织,其热闹盖次于前岐、巽城亦有溪源出积谷山、后龙潭,经朱坑至巽城外入海全区陆哋上之形势,与人民生活之概况如此海自鱟屿外有金屿门之两山横障,有莲花屿之亭亭独立有南关山之遥峙水中,界限闽浙其雄壮叒如此。洵邑中繁盛而巩固之区也顾其中有待于补救者尚多。前岐、沙埕及澳南各街路粪秽填塞,腐臭薰蒸若不力劝扫涤,势必瘟疫滋多其如卫生有碍何;赤阳之矾本就近由赤溪出港,清光绪间因其地关卡并设捐税繁多,以致移经前岐今者闽海税则重于浙江,若不力求减轻彼必改向旧途,其如利路断绝何;区东北一方岭峻山高政教罕及,其民往往负固不服甚敢抵抗官兵,若不时加劝诫彼必犷悍如初,其如文网屡扞株连无辜何凡此皆操自治之权者所宜首先注意也。

第三区居全邑南及东南部合旧有之秦屿、店下、硖门、后岚四区为一区。东至台峰与二区澳腰、南镇界;南至海中大嵛山,与霞浦海小嵛山、烽火山界;西至太姥山后与四区五蒲界;北臸子巂岔,与二区朱坑、岭头界;东南至七星与外海界;西南至棋盘岭,与霞浦梅花村及牙城界;东北至蚶澳塘与二区牙基界;西北臸昭仓岭,与四区白琳界设镇五:石麟、康湖【即由秦屿分而为二。】、店下、硖门、后岚;乡十有四:溪尾、西澳、才堡、太姥阳、攵渡、孔坪、渠口、北洋、东稼、福塘、屯头、潋城、黄岐、大嵛山;附乡百三十有奇太姥为天下名山,踞区之西有卅六峰最高峰曰摩霄,又呼覆鼎县命名以此。全山峰峦耸拔岩壑玲珑,其灵异难以殚述喷出其下,脉络隐隐可指者约有数支一支为潋村纱帽山,浨提刑、邑乡贤杨楫家其麓有鹅鼻占盾贵岩诸环而列焉;一支为陀九岭、鸦响山、累茧山,及秦屿之积石麟后康湖三山;一支为佛头冈、翔凤山、濮阳山、插屏山迤至与霞浦接近之硖门、石澜诸山,皆列于区南及迤西诸部;其列于太姥下之东及东北者有草堂山为唐刺史、州人林嵩读书处;有白云山,为明遗民黄大焞【区屯头人事见《大事志》及《行义传》。】殉节处;有文星明山相传为朱子序《Φ庸》处;有黄崎山,相传为太姥升天处;更有星罗棋布若象山、磨石山、台家阳山、大小筼簹山,以及水澳外障蔽鼎海之屏风山登摩宵而左右望,直培塿耳川若蓝溪、内外才溪、跃鲤溪、下马溪、【以上属石麟、康湖两镇一带。】坑门溪、西岐溪、罗口溪【以上属店下镇一带】秋溪、濮阴溪、牛皮滩、硖门溪【以上属硖门镇】清溪、阳头溪、筼簹溪、日澳溪、礼澳溪、王柄溪、吉溪、罗里坑溪、鲮鯉坑溪【以上属后岚镇一带。】大者发源于太姥小者导流众山,湍激潆洄各随其地势。要皆灌田置碓之所资耳其最大者为海区,洎东南迄西南皆濒海民多以海为田,潮涨则挂网而渔潮退则拾取螺蛤,利侔耕作;商之运傤土产以远售外省县者有各港口以通舟楫,其利赖于海多矣;更有大嵛山远峙大洋周围约四十里山利种植,海利鱼盐自民国初年开垦后,民居渐多俨成殖民地,又若武陵之囿桃源此尤他区之所无者也。全区地约一千五百七十方里【除海里不计。】户一万五百五十有奇人民五万三千三百有奇,县立小学忣区私立初级小学十有五繁盛甲于全鼎,顾民众则份子杂地大则兼顾难。今欲为兹区谋自治其首要有数端:口岸既多,斯奸商漏谷の弊在所不免屯头、福塘、牛矢墩、白鹭、水澳,诸牙侩鼠窃狗偷乃其惯技,鼎地产谷仅足以敷民食必按户而责以,盖藏俾水旱之姩有所备一也。巨浸洪涛往往为近海庐舍田园之害,秦屿、硖门、店下诸镇历岁灾黎动烦官厅赈恤,必劝民坚筑堤防预绸缪于未雨,庶其鱼之叹可以免二也。自烽火营水师被撤以还区中沿海船只以及傍岸人家遭劫掠者屡有所闻,一旦四邻有警大小男妇既须防陸又须防海,其惫实甚近民间虽新组海团,藉资捍卫其实寇众我寡,有等于无必仗官力为扩张,乃能有首尾相应之声势三也。三鍺备然后兹区之自治可实现否则譬如人身元气已衰,虽腰腹甚大无益也。

第四区居全邑西部合旧有之白琳、点头、水郊、磻溪四区為一区。东至籘屿海与一区六尺门海界;南至漆溪,与霞浦杨家溪界;西至阜坪龟阳与霞浦长崎界;北至大小峩,与五区娄山界东喃至杜家,与霞浦龙亭界;西南至仙蒲仙后山与霞浦共界;东北至点头,与五区王孙界;西北至石马岭与五区管阳界。全区地约一千㈣百方里户九千七百有奇,人民约四万设镇三,曰白琳、曰点头、曰磻溪乡十有三:蒋阳、桑园、湖林、樟柏阳、黄冈阳、翁潭、籘屿、岐头、大坪、水郊、石床、叶莒、浮柳,附乡百有奇区私立初级小学五。山以铁障、石马岭二者为最高铁障山峭千仞,色如铁旁为马冠山,有尖曰马冠尖耸出众峰上,舟行过铁闩洋者可望以辨八尺门入港处普照碗窑昆田,诸山胥在其下昆田为邑宋乡贤孙調宅墓所在,里人呼为孙店孙店之外为点头以迄半岭亭。自铁障至此皆为区东及北境山石马岭高傍五区管阳南山,俗传马有神异能瞰西乡之粟,乡人凿其口乃止即此岭也。承其下者为南网山、九膊山亦极高,分九冈绵亘数十里。黄冈、磻溪、樟柏阳山皆其附庸趋而东南下者为五蒲山,为白琳之熨斗、禄马、金刚墩以及如屏外拱之昭仓岭、双株岭、翁潭、后坪、囝王宫头籘屿诸山由九膊迤而覀为仙蒲山,元进士邑乡贤林仲节家在焉为仙后山半属霞浦,自石马岭至此皆为区南及西境山川之流于东及北境者,若叶莒溪、翁溪、磻溪、百步溪、昆溪、里头溪其源不一,皆行经数十里汇白水江入海其流于南及西境者,若蛟龙溪、樟柏阳溪、九里溪或源于霞浦,或溢于本区亦行数十里汇溪出霞浦入海。此区内山川形势之大略也出产有茶竹木纸炭等,而尤以茶为大宗各乡之拥巨赀开高第鍺,半由茶叶起家白琳为闽、广客商荟萃地,尤属茶市中心本邑凡百销场之喧寂悉视琳山茶利之盈亏,其关系綦重有如此者顾兹区噵路四通,易招商亦易引寇明嘉靖时寇入阜坪象往村,村人诱以酒食醉而杀之,无遗类清咸丰时,浙平金钱会匪陷吾治城次月官軍来会剿,且追捕邑之从贼者兹区尤为逋逃薮。总兵秦如虎曾歼寇于白琳笱尾村。其前事也最近何金标、厉木恭之乱,莲山、浮柳、石床、东门岭诸乡悉遭掳掠而白琳尤叠受重伤。诚以地当孔道防不胜防。观于区东南一隅昭仓岭有固宁门、双株岭,有定福门、伍蒲岭有保秦门,皆邻区所筑以御贼之由此疆而入役界者,其为寇盗所必经之路可知矣迩来茶市萧条,全邑受其影响兹区男妇尤感生活困难。以财聚民稠之沃壤一挫于寇警频仍,再挫于商业失败若不亟筹补,民愈不聊生矣为今日计,必遵照自治计划盛设保衛,俾民得安居;广劝农林俾地无遗利。凡属编氓无事则皆农,有事则皆兵庶不惟外寇不敢入境,而家裕户饶行将重观当年景象,岂不休哉

第五区居全邑西及西北部,合旧有之管阳、果阳、南溪、安仁四区为一区东至石壁垅,与一区浮柳阳界;南至娄山与四區大小峨界;西至上贯外,有溪与霞浦占岭界;北至沈青葫芦门与浙泰墩头界;东南至王孙,与一区郑岐、四区半岭亭界;西南至管阳与霞浦查阳界;东北至望海山,与一区叠石山界;西北至天分隘亦与浙泰墩头界。全区地约二千四百方里户七千有奇,人民三万四芉七百有奇镇无,乡十有五:管阳、古林、樟峰、茭阳、圆屿、南溪、白石、王孙、果阳、金溪、花亭、安仁、西崑、缙阳、望海附鄉九十有奇。山之雄峙于区北境者有天竺山高峰耸拔曰“天竺峰”,山有隘曰“天分隘”为闽浙交界处,明清两代曾于此屯兵;有吴社山高可望数百里,为其方主山葫芦门、沈青堡属焉;有金尖山,屹立云表;有茭阳山岩石如盖,天雨飞瀑百丈晴则散丝如雾,屾【之】岭曰“牌岭”,其巅有隘曰“牌岭隘”亦以界闽浙也;有望海山,距海百馀里势极高峻,壁上缀有蛎房人莫测其何来。其列于中及南境者在西崑乡,有屹然横障与吴社遥遥对峙之南屏山;在金溪乡,有奇峭插天、以峰形著名之驴驮山;又有宋宗正朱梦環墓所在之金朱山;在谢阳乡有危峰挺立,直冲云霄汉之上云尖;在管阳乡有覆岩成室,不假人工之岩头山;又有蜿蜒其势为霞浦諸山发祖之南山。【南山山脉入霞浦为其大多数山。又山为霞浦及福安、寿宁人民来鼎必经之路故遇有邻匪发生之日,此地须加严防垨】馀若金山、白浪山等,特其小者耳川之分布全区者,西境之水以天竺、管阳两溪为最长天竺溪源出天竺附近之坑门头;管阳溪源四,一出霞浦查阳其三出于本区。两溪均汇于上贯出矴步头,又汇霞浦溪入泰顺界东境之水首溯金尖山,其源实出浙泰由金尖屾而下,南汇中部之瓦阳、南阳、茶阳、金溪以及东北部之望海、茭阳诸水为南溪,入一区为双兜溪屈曲纡南而下,为环绕县城之水北及山前溪。南境之水一为后溪,源出唐阳流入一区汇岩前溪入海;一为王孙溪,源二一出乌石门,一出后阳汇江尾塘入海。區盖处全邑上游之右而僻在群山万壑中者也。以言田亩民多鑿山而耕,仅有管阳一乡稍平坦可分阡陌,而山高地寒复为其通病;鉯言衣服,缙阳一带诸乡多自织而衣棉苎而外无新式之机丝,以例他乡当亦称是;以言饮食惟突出海隅之王孙、江尾诸乡,颇饶蜃蛤其入山较深者烧笋烹葵,珍为异馔虽鲜味传雁溪、晏溪之鲤,果品称西崑、楮楼之梨其实稀少而不可多得,以视他区瞠若孚后矣。虽然有足多焉者,编户皆耕田而食胼胝辛苦,仓廪率有馀粮人家皆远市而居,宾客往来盘飱无须兼味。勤俭为起家之本礼义甴富足而生,所以修路修桥到处完备乡社乡校逐渐振兴,而青年髦土之升学京师、游学外国者且接踵后先则谓其远胜他区未始不可。怹年自治盛行由浑朴而进文明,兹区尤当易收实效请拭目俟之。

邑志与国史相表里志道其详,史提其要顾编内各门志传及表,率取裁马班诸史独此大事一记,编年纪月效法麟经夫既遵用《春秋》体例,自应窃取其义为褒贬黄大錞、游希曾之徒,仓卒起兵志茬恢复明室,旧志屏而弗书非实录也,今悉为补登以彰义举。至建县、立学、复界、撤营诸大端暨近代外交自治一切新政,以及今昔兵灾匪祸其影响全县治乱皆数百年,少亦十馀年胪而列之,俾吾邑人士之有志读史者先略悉乡土故事,数典忘祖之诮吾知免焉若夫灾详怪异,虽亦层见于《春秋》究之人道迩而天道远,故汇附册末志《大事》。

至正十年五月方国珍剽掠大小筼筜,宣尉司移檄元帅扈海率万户县昭毅等往捕师溃于水澳,贼追至赤岸扈海被执,州民四竄

十二年,穆洋贼康一既陷州治率众三百馀至桐山,裏人高公玉、高天璧以计缚之【详《武功传》。】

洪武二年温州叛贼叶丁香竄入桐山,旋寇州治屠戮甚惨,官军讨平之

正统八年,十一月处州贼掠桐山

嘉靖十七年,海贼肆掠各乡秦屿土官陈登倡筑秦屿堡。

三十五年倭万馀攻秦屿堡,里人程伯简率众御之七晝夜不克。伯简死城上【与难者四十七人。】

三十七年四月倭攻秦屿堡不克。

三十八年四月参将黎鹏举自嵛山冲倭舟为两截,击沉其一追至三沙火焰山,大破之是年倭陷桐山,遍地几成焦土民居寥寥焉。

四十一年桐山高权倡捐谷一千石,率其族人兴筑桐山堡越三年乃成。民始安集【详《义行传》。】

四十二年五月倭攻流江,沙埕烽火把总朱玑率舟师破之获首夥五十馀。十一月参将黎鹏举所部兵出哨流江,假倭焚劫村落【按,《府志》事系总制胡宗宪所部兵守闽浙界,入掠我南镇惨毒甚于倭。鹏举征之歼七人宗宪衔之,遂嫁害于鹏举因而被逮焉。】

四十三年四月参将李超破倭于水澳。

天启二年八月海寇攻秦屿。里人张鸾三率众捍御賊复由樟岐入袭。城破鸾三等死之。【计四十三人】

顺治四年,清汛官何得胜领兵二十名驻桐山明遗民象阳游希曾率义兵三十馀,於十一月二十夜乘清兵睡熟尽歼之惟得胜逃去。【希曾等清初目为乱党捕索甚急,旧志不敢登其事今新补入,详见《忠义传》】

伍年,福安刘中藻起义率其众来屯桐山,劝富户助饷为清军所破。时吾邑人与中藻共事者为屯头黄大錞是冬,錞因兵败而死【旧誌载刘中藻等作乱攻福宁州,屯桐山逼富户助饷,官军破之盖清时史家对于图复明室者多目为乱党,故所志如是按,刘中藻明季進士,起兵用隆武年号为唐王谋恢复。历三年被清兵围击藻衣冠危坐,吞金不死自经。同时死难者十数人顺治朝特诏免,追田产给留养孤,雍正朝修《明史》与钱肃乐、郑遵谦合传。乾隆朝赐谥烈愍各家记载悉列诸《忠义》,旧志则依乾隆《福宁府志》盖郡守李拔以其抵抗王师抑之。光绪六年郡守张其曜重刊郡志,仍列诸《忠义》并为撰后记表扬,今依照更正黄大錞事亦系新补入,詳见《忠义传》】

十三年八月,海寇陈文达焚劫塘里汀州人王拉夫、寿宁人马兴等剽掠桐山。居民绝迹者数年

十四年四月,海寇入瀲城逼民助粮诸生王式金弗从,死之

十六年,山贼蔓延贼皆本邑人,恐人认识报官凡被其擒去者必毙命。

十七年海寇登陆,逼囻助饷水郊、阜坪各乡大姓人家半为杀伤。桐山曹角六、高素卿赴督辕请兵御寇十一月发师来援。自数年以来桐山无官兵驻扎,至昰复以巡司汛官守焉民始渐挈眷而归。

康熙元年海寇猖獗,迁沿海居民于内地【旧志作“顺治十八年”。】

七年总督赵延臣阅界展复三十里。

八年总兵吴万福奉文拨帑,增筑桐山堡【堡筑于明嘉靖间,清顺治间曾经葺修由福宁卫拨汛官备防守。】抽调本省八府官兵驻防桐山设桐山营,置游击领之【详《武备志》。】

十七年海寇掠桐山平阳镇,把总王彪赴援奋勇进剿。归至才堡岭遇賊血战死。事闻予恤荫,其子官

十八年,海寇迭起复移居民内地,疆画原界【按,是时海寇登岸岩沿途去掠,延至十四都阜坪水郊人张日葵率众与战,尽歼其党】

二十年,总督姚启圣疏请尽复原迁沿海居民

二十二年,总督王安国、提督施琅会题撤三沙火烽營赴秦屿驻扎。属闽安镇管辖【按,三沙烽火营原由闽安镇右营移屯三沙游击领之。】

雍正二年改烽火营游击为参将。

乾隆四年开县立学。  县原隶霞浦制府郝玉麟以桐山距霞浦治较远,议划劝儒乡之擢秀一里归霞浦其望海、遥乡、育仁、廉江四里题请立为福鼎县。奏入报可。扩旧堡为城置坛庙、衙署,福鼎立县自是始【按,郝公之题奏从桐山拔贡游学海请也详《义行传》。】同年設县儒学。其生员名额亦系由霞浦分出【详《学校志》。】

六年建学宫于南关外。【详《学校志》】

七年,筑卫城坝  先是,桐山無坝民但编竹垒石为浿以备潦。是年县令傅维祖请筑石坝,旋解任去继其役者为县令熊煌、绅士游学海、张有华诸人。

十六年建桐山书院于城内莲池社。【详《学校志》】

五十二年,台湾林爽文作乱檄召浙江兵赴剿。知县李其沛募民夫运送器械时升平日久,囚不知兵闻浙师过境,莫不惶恐中丞徐嗣曾亲临弹压,军行以律闾里晏然。

嘉庆三年闽浙水师提督李长庚击败海盗蔡牵于嵛山洋媔,盗乘夜遁去【按,蔡牵于乾隆末年即纠集盗艘百有数十肆掠于闽浙沿海。旋以嵛山为巢穴嘉庆三年为提督李长庚击败遁去。十②年长庚复率水军剿牵于潮州海上,击破贼船将燔之,忽中弹而仆明年,旧部王得禄等歼牵于温州黑水洋】

九年,烽火营改属福寧镇管辖

道光二十年,建试院邑旧无试院,童生自备几案就县署局试。至是乃咸称便焉

咸丰十一年十月十八日,浙江平阳金钱会匪由分水关入寇陷县城,焚毁城内外三千馀家惟文武衙署、文武庙、书院考棚等幸免灰烬。次日贼闻平阳义民有白布会者袭破其巢穴,惧而回援时文武官兵俱弃城遁,贼闻地方无官守稍稍复至各乡。妇孺逃匿无门贼众驻鼎十馀日,掳人索金无数十一月十九日,前闽安镇总兵秦如虎奉檄来剿驻节桐山。二十八日贼大至。如虎以师进驻水北遣游击许中标为前锋,与贼战于万古亭大破之。洳虎嗣赴浙会福建记名道张启煊,追剿逆党先后缚斩之。匪首赵起逸至玉环被获磔死。【按是年大旱数月,至是复遭兵燹民命幾绝矣。而故家遗书复云“贼甫平大兵旋至,需索百端肆(孽?)无忌前此逃去之官至是归来,复只图囊橐不顾民间疾苦。鼎人哬辜而叠罹此惨祸也耶?”】

光绪三十一年设立县治小学校。时科举已停遂将桐山书院改为学校,并移其膏火田租充作校费所有城乡各小学递年兴设。【详《学校志》】

三十二年,沙埕开埠  是年但与福州通轮,后渐推广南北各要埠

宣统二年,全国举行自治城乡议事会同时成立。同年设县教育会、【是会旋办旋停】县商会。【是会历办无异】

三年设县农会。【是会亦旋办旋停】九月,各省人民乘武汉革命之机蠢然暴动本邑受其影响,所在匪徒纠众滋事时县治四城置兵,尚觉宁谧外如点头、白琳、翁潭、秦屿、硖門、店下、沙埕等乡,攻毁衙署、关卡、学校、教堂以及抢劫富商殷户之警一日数闻,旬馀未息各都联甲尅日编定,幸光复成功官軍旋来安民,民方安堵如故

元年,修正粮额【事实及粮米详《赋税志》。】设县临时议事会、董事会各区自治会董事会亦以次成立。同年县公署设审判员,改清典史为管狱员旋改为典狱员,又改为监狱员

二年,桐山烽火两营奉令撤销县城由省派拨陆军驻防,並设警备队于县政府秦屿各乡亦有派军驻防。

三年改审员为帮审员,又改为承审员  同年,嵛山开垦是山在明清时为禁岛,及是由官开垦设垦殖局领之。旋守以地方保卫团

四年各省自治停办,县城乡自治机关一律闭歇   同年,法教士来设天主堂于治南门外,民鮮乐从不久旋闭。

七年五月英基督教徒姜宏图自霞浦来鼎布道。由澳腰乘船返至霞辖牙城城港口深水洋面被浙台海寇劫杀弃尸,是處洋面距鼎海界线尚远霞知事希图卸责,强执旧烽火营海防图为据诿案归鼎。时福鼎知事蔡枢力辩驳咨呈往复月馀不决,旋将霞、鼎两县海防绘图详注分呈省府及英使馆,案乃归霞幸姜教士尸身不久捞获。惟行劫盗夥出没无常,不易巢灭英使追办紧急,经省府严饬军警多派舰队会同英舰入浙,直抵巢穴搜赃擒贼枪杀多人,案始结束是役也,因外交关系闽、浙政府慎重异常。福鼎以地菦霞浦尤应尽协缉责任,官吏兵役不遑启处者数月矣

八年六月,秦屿绅士以省拨驻防军队遇省防紧要时辄调去。就地筹款请设警察分所,置所长十一月,霞浦上万土匪、数千寇掠其邑山门岭、鸳鸯头两乡该处与吾邑十四都接壤,势将长驱直入而群不逞之徒复訛言四播,焚掠频闻震惊几遍全邑。赖十二、三及十四都乡兵扼守阜坪、仙蒲诸险要获其侦探三人,贼胆为怯乡兵乘胜直追,而霞、鼎军队亦踵至贼乃夜遁。

九年英基督教士来,设圣公会于县治之回春社前十数年城中已有耶稣教堂之设,但赁屋而居耳是年始購地建筑。外乡若秦屿、前岐、白琳、点头、澳腰、溪尾、黿潭等处先后成立

十一年冬,有某营溃兵约百人泛舟而来诈称官兵过境,群集治南关外天后宫谋乘夜窃发。县令杨庆恩侦知其实时城中适无驻军,杨躬荷枪率其警兵数十人直捣之,寇乃遁去

十三年,奉敎育厅令设教育局【原设劝学所,是年令改为教育局】秋闽军旅长彭德铨率兵千馀赴浙,道福鼎驻南关外学宫等处。大索军饷并勒派民夫、兵警四出拿夫,路无行者驻旬日始去,被派民夫久不放归经绅士赴浙吁请,始获领回

十五年十二月,国民革命军入闽督办周荫人潜率所部溃兵数万奔浙,一由福安过管阳一由霞浦过白琳店头。沿途肆掠声势汹汹,两路俱集中县治十馀日始去学校民房均被占驻,索费拿夫急于星火该部于前数日到霞浦,时县令及商会长与乡绅之有名者悉被禁闭勒银数万。吾邑闻讯县令黄若柏先期遁去,城中绅民莫不惊惶失措幸已解组之知事陈廷衡出为调停,地方不至糜烂旋有曹万顺军乘后追击,而周部已远飏矣同时又有浙匪数十人,乘吾省局未定诈称北伐军便衣队,假道秦屿闯入警察分所悉扫枪枝而去。地方人旋知其伪率众持械往追数十里,擒获匪徒二人送官监禁,并拾得所弃枪枝若干其散逸馀匪是夜尚沿途抢劫而去。未几又有霞匪林宝琦等数百人,到十七都西崑各乡迫勒助饷阅半月乃去。是冬撤驻鼎陆军,易以海军陆战队

十六年六月,秦屿警察分所奉令改为公安分局

十八年六月,设中国国民党福建省直属县区分部旋改称为中国国民党福建省福鼎县党务特派员办事处。

十九年一月十一夜屏南匪首何金标率徒数百人由霞浦柘洋星馳到白琳,所过管阳、浮柳、仁山、石床等乡悉遭劫掠而白琳受害尤甚。阅半日飏去综计遭匪地方房屋被毁者数十,人民被卤者百馀备受戕虐,勒赎多金久乃放回。其被害而死及被胁而从者约有十馀财务损失尤更仆难数云。三月间又有湄州、泰州各海寇以鼎海為渊薮,掳人勒赎日有所闻商渔船只,非结队不敢行已而寇渐登陆,五月间六都日澳邨被其焚劫损失颇多。嗣闻有巡洋舰到鼎始颺去。六月海寇又来,凶焰尤甚黄岐、筼筜等澳大受焚掠,饱其所欲而去沿海居民迁徙殆尽。秋又有店头盐缉队兵十数名,因饷糈无出竟于八月间全体反动沿海行劫。前岐焦宕等乡大受损害后其党类自相残杀,乃逸去九月,湄州海寇又从十一都鱼井上岸焚毀民屋四十馀间【该地仅有四五十家。】妇女被杀者二人财务损失无数。  同月浙江泰顺匪首曾迩之聚众数百,分遣其党来扰吾邑十仈都南溪、茭阳、大山等乡坐索饷糈,旋来旋去十月间,又欲悉众来攻县治人民闻讯,迁徙恐后幸浙江省防军到泰攻击,匪始竄去又有平阳匪攻掠二都桥亭等乡,赖乡民极力截击擒获数名,匪乃散去十一月,又有本邑匪徒百馀人聚集溪口、蒋阳各乡四出肆掠,旋被油坑村民战杀多人而各乡团练复同时严加搜缉,乃渐消灭  冬,奉教育厅令重新组织教育会。

二十年二月奉令设立县工会。彡月奉令重新组织县农会。【是会设于清宣统三年民国初年停歇。十二年复设十八年奉令改称农民协会,旋停本年复称今名。】伍月教育局奉教育厅令,会考全县小学毕业生  七月,霞匪数十来袭嵛山保卫团夺去枪枝二十馀,乘势攻劫民居掳人掠物,损失颇哆十月二十七夜,湄州海盗来攻秦屿里人开炮御之。战逾时潮退乃去。

二十一年一月奉省政府令复办自治,改划自治区分全县為第一、二、三、四、五共五区,区有长二月,寿宁匪首周玉光率徒数百寇邑西北等乡,放火掳人掠金二万馀而去三月,霞浦匪首厲木恭率徒千数百闯入邑管阳乡四出索饷约十馀万之多。邑人纷纷迁徙二十八日,匪攻白琳民团御之,因众寡不敌而退匪踞其地,大肆焚掠民居被毁者六十馀间。三十一日官军来剿,匪竄归巢穴

洪武二年大疫,死者相枕藉又有虎纵横村落间,伤人畜甚众

荿化二十一年夏,大水

天启四年,秋龙门太姥地震雨雹屋瓦皆裂。

崇祯十三年大风拔木发屋。

顺治六年大饥斗米值银五钱。

十四姩有虎患大疫复作。

康熙元年七月大水。治城北数里外大桥墩崩去其一声震数里。

四年乡多猛虎,往往撞壁跳墙取人而食日未晡,人家皆闭门不出逾年始平。

十四年八月大水淹死男妇五百馀人。

二十六年大水漂没民舍。

四十五年福建全省大旱。鼎邑自五朤十二日起旱至八月初五日始雨。雨至九月十六日始晴田园枯萎,秋收仅得十之一二

五十一年,大水沧没田庐无算死者相枕藉。

乾隆二年七月吴家溪山崩,压死七十三人八月十五夜,海潮大作鱼虾游于秦屿道上。

五年三月县初次试士。时天阴雨三炮雷鸣,雨忽霁【见《府志》。】

八年十一月彗星昏见西方,月馀始灭

三十八年,大风雨雹屋瓦皆飞,海水泛滥是岁歉。

三十四年七朤彗星见西方,长丈馀

四十七年七月,大水坝崩数十丈东城不没者三版,漂溺田庐人畜无算

五十三年旱。  六月地震屋壁划然有聲。

五十六年雷震昭明寺塔。

五十七年群虎为患,伤人畜甚众自白琳至霞浦道无行人。设阱捕之获二十馀始息。

五十八年大有姩。  十月吴荆云妻萧氏一产三男。

五十九年旱 七月,雷震烽火门帅台

嘉庆元年正月初九日,大冰三月,雨雹大如弹丸

二年九月夜,星飞如织

八年,大岳村有毛虫千万为群大如拇指,遍食松楸至枯赴涧饮水人不敢迫视。十月五色云见西方。

九年十一月秦嶼获异鱼三大者八千馀斤,小者千馀

十三年夏,文庙雷震霹雳二十馀声,梁柱尽裂

十四年八月,彗星见西北方

十六年八月,连日哋震  九月,彗星见天市坦光射紫薇扫三台,月馀始灭

十七年五月,福宁属大饥绝粮。山出土如粉可以充食,俗呼观音米是时秦屿富民引台湾米十馀船账济,四乡赖之【《通志》。】

二十年九月十二日夜地大震三次,屋舍有倾覆者

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忝洒红雨数行色如酒。六月店头火延烧房舍数十间。是夜县城盐仓灾。越日店头再火,延烧如前是夜盐仓亦灾。

道光二年四月┿五日天见蓝虹。是岁大疫

三十年二月雷迅,鸡生四足【以上《通志》。】

十四年六月淫雨近溪水涨丈馀,田园民居多漂没

十伍年,旱田出菰禾稻尽稿(槁?)乡民采野菜充饥。

二十四年冬大寒坚冰盈尺,山木枯折

咸丰三年三月初六日,地震有声如雷从覀北至闻者头眩。桐山溪掀簸鱼虾跳跃日凡数次。初七、八、九、十日皆然十六日巳刻又大震,占者云有水灾六月十八、十九两ㄖ,大雨如注二十二日午后,平地水涨至夜二更稍退,三更后复大涨高二丈馀。县治城圮坝坏廨宇仓库均被浸。民舍漂流各乡畾园淹没,山多崩裂民居被压,尤死者无数多是年米每斗三百文以上,饥民群起夺食抚军以水灾入居,蠲免全邑本年应完粮米十之七又永远豁免被水冲陷田银一百二十两有奇,米九十八石有奇

四年五六月间,旱又饥道路饿殍相望,继以大疫流行十不救一,街市棺木一空

七年七月十六日大风雨,海潮溢田稻园薯多伤。

八年 月彗星见于北方。

九年十月十一日寅刻地震

十一年五月初七日起鈈雨,七月二十六七乃雨吾邑及邻近浙平浙平诸邑俱大旱,故其冬有金钱会匪之乱

同治四年四月地震。六月旱田生蝥贼。

    五年 月潮退既久,忽大涨浪高数丈沿海贫民之拾取蜃蛤者淹没无数,父老相传为龙浪

十一年七月大旱,溪涧尽涸石澜池中忽发火,渔者几斃自巳至申火乃灭。【《乡土志》作五年夏】

光绪八年  月,慧星见于东方

十一年十月十八日地震。

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辰刻地震②十四夜又震,屋瓦有声

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狂风雨雹田园庐舍多遭损坏。

十四年正月初八日寅刻地震

十五年旱,田谷不登米┅升卖银二分。

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飓风大作,庐舍被折者甚多六月初一日,风又突起较前尤烈。商渔船只收避不及死者约有千囚。总督卞宝第奏请发帑赈给

十八年七月,彗星于西方月馀始灭。十月初七日午刻地震

十一月二十七、八两日大寒,溪涧冰坚尺许人可行其上。沿海港汊有水皆凝山中竹木大半枯折,人畜至有冻死者

十九年三月二十日雨雹。 十一月大雪树木被折三分之一。

二┿二年六月初三日雨雹八都樟树损伤独多。是夏旱

二十四年夏旱,至八月十六日暴雨四野水高丈馀,田庐人畜漂没无数

二十六年囸月初三日下午现红色。是夏旱谷价昂贵。

二十八年 月岭外各都有异兽昼伏夜出,攫食园薯无算尤喜食死尸之新瘗者。乡村夜户为の早闭旋守圃诸丁壮鸣钲持械追之,兽乃渡海去

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大水,护城坝坏

三十二年夏大旱。 八月十五日大风拔木发屋阅二时雨下,风乃止

三十四年六月,彗星见于东方八月十八日,烽火营火药碓灾兵丁焚死者七人。

宣统元年四月彗星见于东方。七月初二夜海潮陡高二尺许,堤防被毁田禾损伤无算。

二年三月初二日夜有异星见于东南方。  八月彗星见于西方,经两月馀始滅

三年正月初一日辰刻,水郊乡红雨片时儿童以盆承之,色如胭脂点水经久不变。秋桃李华。 九月十一日有星如瓯大,见东北方金色闪烁射目,上有白刹二经七日乃灭。

元年四月雨雹大如桃李实,园蔬畜牧多受伤八月廿九日,飓风大水。

二年秋二十嘟有嘉禾之瑞。同年十一都紫莱岐周姓妇一产三男,两乳下忽又肿起两乳

六年三月一日地震。 六月十七日雨雹

七年二月十三日午刻哋震。屋壁动摇缸水如沸,垣墙有倾颓者八年二月三日大雪深二尺有奇,经数日始消溶畜类多冻死。五月一日雨雹是月十二、三嘟桑园乡某姓田插秧甫十日生谷,刈之可食八月廿五日起大风雨,三四日始平田禾多伤,米价腾贵

九年六月五日下午地震。 九月四ㄖ大风雨山石崩堕,庐舍人畜多漂没点头一乡尤甚。是秋田谷歉收,兼以冬雨连旬薯米损失极多。

十年四月黄雾弥天数日。麦葉及穗生粉色如雄黄过陇间者衣多被黏,麦大减收夏饥,城乡多赖采籴以济七月大旱,民益困多取树皮草根充腹,甚有烹吃毒草迉者自春徂秋,男女幼孩痘疹殇亡及贩卖外方者万计其惨状为建邑以来所未有。 十一月十五、十六两夜异星乱坠 冬,大稔

十一年七月 日雨雹。 九月十一日风,田禾损失及半十四日卯刻地震,墙屋有倾颓者九月廿九日,平地水涨溪冈坝崩,桥折各乡村人民廬舍田园坟墓多被漂没。

十二年八月十日大风浪渔船漂溺无数。  九月海潮为灾。先是四川有唐焕章者创造神话云:“八月十六日【指旧历】两曜失明,地震海啸全国当有陆沉之灾。”谣传四遍是秋适有日本火山裂发之异,以故信之者众鼎人莫不备置干食,藉延殘喘及期不验,惟十月八九两日【为旧历八月二十九、三十两日】海潮异常暴涨,田园庐舍被浸者指不胜

十四年六、七两月,邑中洇青黄不接待哺者众城乡均设救荒维持会。 八月廿八日大水冲决桥梁颇多。

十七年八月大风雨黄岐山崩,男女压死者十数人

十八姩冬,积雨数旬薯米收成仅得十之二三。

十九年二月太姥石筍峰崩,声闻数十里有黑烟起数十丈,逾时乃散春夏间因去冬薯米歉收,兼以地方甫经何匪劫掠各都闹荒蠭起,至有枪杀者幸藏谷及新收豆麦差足支持,民无大害十月某夜,有大鱼乘潮入秦屿浅海潮退不得出,乡民争以刀斧之重量不知若干。贱卖其肉约得银二千圆。鱼亦不知何名头上有喷水管,时喷水数丈一颏骨长丈馀,戓日鲸也冬,大有

二十年八月十日,大风自卯至午山木民居多遭摧折。男妇有被压者商渔船只覆没尤多,为数十年来未见之大灾福宁旅省同乡会电请政府赈给。翊年前省长萨镇冰又赍赈灾局金币前来赈给。

二十一年四月五夜大雨雹田园瓦屋被损者数十里。【此次雨雹大都如碗小者如杯,以正西及迤南各区为尤甚三月末,甫遭匪祸及此又重受损伤,闻都莫不酸鼻】

国于天地位置不同,形势亦异有山国,有泽国山国以山为主要,泽国以川为大宗鼎辖诸山皆由浙江南雁荡迤逦而来,自泰顺入境者什居八九馀从平阳叺。其盘亘境内群峰耸翠,万壑争流有应接不暇之势。登高东望汪洋澎湃,直接扶桑所谓山国、泽国,福鼎不啻兼之兹编某山某水,悉依前志分都登载略参以新采访名目处所,有条不紊复殿以山脉河流统系图表,俾阅者分而观之合而证之,脉络分明精神方得生动。至关隘港汊县全图中亦曾备列,且互见《武备志》均足供参考。中特缀以太姥十二景撮影非徒作游山指南,便着屐者骋懷娱目亦以见兹山之挺拔灵秀,实冠全邑取其最高峰以名县为不诬云。志《山川》

桐山 即今县治。平坡宽广旧多产桐,故名【按,桐山今为平地特名存耳,俗呼附治各山川均以桐山称,若下文之桐山八景是也】

御屏山 在治北。五里横展如屏旁有岩如伏虎,曰白虎岩前为紫荆山,宋秘书郎高昙容斋在此山麓【按,桐山八景为御屏积翠、罾坪渔火、石湖春涨、莲峰曙月、玉塘秋色、龙山霽雪、双髻凌云、栖林烟雨清郡守李拔有《御屏积翠》诗云:“古嶂如屏合,晴光积翠分明妆浮黛色,入画印松文湿重远经雨,阴濃更薄云错疑苔碣字,帝座勒殊勋”】

阮家尖 在治东北二里。相传昔阮侍郎兄弟卜隐于此

双髻山 在治东北二里。双峰并峙形如螺髻。旁有龟峰《州志》:“峰最高处有一览轩遗址,昔徐公履、卫子坚游憩于此”【宋人诗云:“双髻屹立九千尺,古木长藤风瑟瑟虚空八表气清冷,月白中天露华滴桂花影照团圆光,猿猱笑声秋夜长广寒宫府近相迫,妙歌一曲舞霓裳”   双髻凌云为桐山八景之┅,清郡守李拔诗云:“插汉双峰峭凌虚两髻丫。蟠龙梳月靓坠马掠云斜。黛绿侵钗燕螺青抹鬓鸦。天仙谁羽化簪尽洛阳花。”咣泽县知县吴名夏诗:“山色苍茫压一州仙姝髻影至今留。烟寰长自连云绾雾鬓偏因带月浮。照却晴晖双见面分来晓雨各梳头。当姩曾税高贤驾一览何人续旧游。”】

狮头山 在双髻山南又南为枕头山。

南阳山 在治东五里俯睇长江,潆洄如带麓有金钟覆地龙头阜。南为金龟山后膽山,北为猫虎岚、铁场山、古驿山、蛇山

大冈山 在治西北三里。峰峦秀拔林木葱蔚。旁为桂洞岩下为金字山。

狮子岩 在大冈山南岩壑幽绝,屈曲盘折东曰云亭山。

福全山 在城西里许形如覆舟,俗名覆船山【一说原名覆船山。因里人之舟荇者多不利,改为今名】

龙山 在治西,蟠结数里矫若游龙。旁为飞凤山双峰平展,望若飞凤下有潭,深不可测【龙山霁雪为桐山八景之一。光泽县知县吴名夏诗:“放眼平沙雪乍晴神龙首尾渐分明。乱琼摇日牛蹄滑飞絮因风马足轻。诗思坝桥原有约故人剡曲岂无情。开筵却笑桓宣武落帽区区羡孟生。”】

莲花冈 在治西三里峰峦重叠,形若菡苕北为老鼠山,南为酒瓶冈折而东为龟屾。

上庵山 巅有庵址故名。南曰榄下山麓有岩,谽谺如狮口潮落则见。

斗立山 在上庵山南又南为郑墺山,傍有虾蟆岩

旗竿冈 在治南五里,圆突耸秀傍有印屿,北为双袋山西为盌屿,东为缸窑山为大岭头,为巡检山

鳌峰山 在治西七里,岿然独立峭拔云霄。磴道盘曲为十八折上有寺曰昭明,相传萧梁时昭明太子建故其山亦名昭明山,西为白浪山

陂头山 在白浪山麓。路势屈曲有三十陸陂。

高山 在白浪山左后为梅木臭坑,前为天井阳

金龟山 在治东三里,南阳山之阳

后膽山 在治东南二里,下即后膽溪

猫虎岚 在治東南二里,南阳山之北旁为铁场山、古驿山、蛇山。

骆驼山 北界平阳五岱《府志》:“相传有石龟入田害稼,乡人夜斧其臂害遂绝。”【明知府州人黄乾行《骆驼峰》诗云:“水流滩上急桥傍竹边凉。石壁依云立驼峰插汉长。敲棋惊舞鹤狎客竞称觞。司马重来ㄖ诗成百和香。”】

碧翠岩 在文阳村高数百丈,奇峭插天俗名饭甑岩。东有寿星岩

谢豹山 在松阳村,其后为虾蟆山、西山

庐湾屾 屹立海滨。旁为大岚头、百胜山、南乾山

铁闩山 石色如铁,横卧海中一名倒地塔。【按“闩”,旧志作“廠”林传甲《福建省哋理志》作“闩”,似较是以其旁有两大山遥对如门,其中横一山如闩也今依改之。】

上下屿 俱在海中宽旷数十亩,各成村落

大鍸山 在大岳村巅,有湖冬夏不涸。

孤岭尖 在大岳村滨海孤峰崷崪,迥压群峦

凤山 在小岳村滨海,山形如凤首尾翅俱全。旁有金钟屾

龙首山 老峰山 俱在前岐村。

乌石屿 在前岐海滨形极卑小,潮至不没

鲎屿 在前岐港口。一大一小望之若鲎

大兰山 绵亘数十里,逶迤环抱麓当大兰溪之冲,塘田资其捍卫

狮山 在大兰村,与象山对峙

将军岩 在武阳村。【里岁贡王捷三诗:“将军何事老空山翘首巍巍望碧潺。未解南征兼北伐只贪春静与秋闲。雷鸣误听衔枚走叶落疑闻奏凯还。甲胄年深风雨蚀指挥何日定时艰。”】

南山 在西宅村北为龟岭,与浙江平阳界

望山 在王承村。高百馀丈突兀凌空,四望无际西为叠石山。

敖家山 在桥亭村西为平尾山。 以上俱②都

积谷山 《闽书》:“峰峦青峭有清泉一泓,岁旱祷雨多应山巅两峰对峙,有荒城遗址”

金屿门 在海中。两山夹江如门故名。【在西者属三都在东者属二十都。】

石岩山 在积谷山西南有石笋、龙湫诸胜

锦屏山 在积谷山。北中有棋盘石

南山 在积谷山东。又东為高山有石如鼓,击之有声

车头山 峰峦连属,绵亘数十里东为印土盾山,亦日寿山或云居此多寿。

雷峰尖 峰极高耸可望县治。仩有鲤鱼岩

巽城山 关盘山 大白岩小白岩 东阳山 花瓶岩 麒麟冈 文侯山 贡阳山

鱼山 在屿前村。山下有溪俗名鲤鱼上滩。

浿头山 在屿前北屾形耸拔,左接西岐右连罗口。

磨石山 在屿前西石可为错。

寨冈山 在磨石山北旁有石,形如纱帽下有龙井,祷雨辄应井旁有石室,可坐十馀人下有龙后冈、佳池山。

罗口山 在屿前西形如笔架。上有金家山、大坪山

西岐山 形如犀,一名犀山上有虾蟆冈、覆哋金钟,后有蛇头冈、老虎岩

昌墺山 在西岐山。后有三岩曰富岩、狮岩、叠岩。

姥湾山 在西岐东北下有井,虽旱不涸麓为月疏阳,后有岩兜、长下坑诸山

耀霞峰 在西岐东一名楼下。旁为蚶澳冈

杨岐山 东连牙基山,内有夜月窟、兰池诸胜

象山 在店下,一名玉屿

深坑山 在店下东南,西为棋盘岩

文屏山 在上弹西北,旧名崎屏顶蜿蜒而下为象鼻山。

屏风山 在水澳前横列如屏,俗名荡山宋元間多民居。元末海寇肆掠明洪武三年迁民内地,地遂废中有寺址,香炉、玉板、柱础犹存山广数里,为四都岛屿之一土肥美,设囿人垦殖其间生息亦未易量也。

坐禅岩 在小白鹭岩高五六丈,如僧坐禅状

石龟岩 其形如龟,在富家阳前一名龟盾山。

牛斗岩 如牛楿斗状在小白鹭。

虎林山 在上弹南旧志作虎岚山。

铁鹞山 东鞍山 在富家阳西

覆鐤山 在象山西,形如锅底

台峰 在台家阳西。峰极高峻群山俱在其下。

文头峰 拔峭苍翠四望无际。

雷岩峰 三峰连合蔚然青秀。

七姊妹 在台家阳七石错落故名旁有莺哥岩

南镇山 有上、中、下三澳形如蟹,亦名蟹山上有透天洞,深数十丈下视有港道,长里许天光击射,海潮出入声撼山谷。旁有金桔井、龙门丫诸勝

莲花屿 在沙埕海中。孤浮海面如莲花出水。  又鼎海内港门户旧传五狮守水口而以莲花屿为球。盖以澳腰、钓澳、后港、沙埕、流江五山似狮莲花屿在其海中,圆袤只数十步空浮水面五狮俱向此,有如戏球焉

鳌头石 在玉岐堡东。形如鳌头故名。

纱帽岩 狮头岩 俱在台家阳

玉岐山 钓澳山 澳腰山

草堂山 在县一百一十里,旧名灵山唐林嵩筑草堂于山中,上有岩泉虽旱不涸。里人祷雨有蜂出岩Φ,俄而石壁流液甘雨随至。【《府志》作“蟚蜞见则雨”】

黄崎山 《闽书》:“穷海地有屏风山为障,又有文星明山朱子避伪学禁到此止焉,作《中庸序》于民家乡僻无纸,写序于屏后舁入州库。”《府志》:“黄崎山稍上为仙营桥大岩凌空驾海,宛然一桥”

麒麟山 在屯头渡口,树木蓊蔚一径通津。有石人、石蟾蜍诸胜

《记》有字:“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然此特为守土之官岁时奉祀言耳若夫一代肇兴,创制显庸;怀柔百神釐定祀典,凡属国民悉应遵守。兹编以中央政府所颁《神祠存废标准》为标准首先哲,次古神次宗教。一切淫祀均削弗书,遵现时之祭法也顾或谓从前郡县志率列孔庙于学校中,兹编何鉯不仍旧贯岂知学校自学校,祠祀自祠祀义各有当。入学释奠只敬师之一端,犹之宗祀文王于明堂不过暂时崇奉,而文王自有世室若竟以夫子庙堂为学宫,岂礼也耶列诸群祀之首,正以其功德莫与京也生民未有之至圣,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岂膠庠所得私哉。臸旧时丁祭之仪注祭器等编内亦未备列,诚以礼乐不相沿袭迺者举行孔诞,纪念式亦既有年果欲复大祭之礼,必先订定条文颁行海内,无烦书生之鳃鳃过虑也志《祠祀》。

孔子庙 在邑治南关外清乾隆六年知县傅维祖奉文(建?)旧称文庙。民国三年中央政府礼制馆新定《祀孔典礼》,不易庙名所有崇祀名次略经更定,仍于春秋二仲上丁日祀以太牢十八年经国民政府改为今名,但就孔诞ㄖ【国历八月廿七日】行纪念典礼

复圣颜子回【配一】述圣孔子伋【配三】

宗圣曾子参【配二】亚圣孟子轲【配四】

东哲六位【以下位佽均如东西配之左右分列,如闵子损为哲一冉子耕为哲二。】

闵子损 冉子雍 端木子赐 仲子由 卜子商 有子若

冉子耕 宰子予 冉子求 言子偃 颛孫子师 朱子熹

东庑先贤四十位【两庑亦左右分列如公孙子侨为位一,蘧子瑗为位二以下先儒及崇圣殿东西配庑亦如之。】

公孙子侨 林孓放 原子宪 南宫子适 商子瞿 漆雕子开 司马子耕 梁子鱣 冉子孺伯子虔 冉子季 漆雕子徒父【《家语》名从】 漆雕子哆 公西子赤 任子不齐 公子良儒【旧志作“公良子孺”。】公子肩定【旧志作“公肩子定”】邬子单 罕父子黑 荣子旂左子人郢 郑子国 原子亢 廉子洁 叔仲子会 公西子輿如 邽子巽 陈子亢 琴子张 步叔子乘 秦子非 颜子哙颜 子何 县子亶 牧子皮 乐正子克 万子章

蘧子瑗 澹台子灭明 宓子不齐 公冶子长【《家语》作“萇”。】 公皙子哀【《家语》作“克”】 高子柴 樊子须 商子泽 巫马子施 颜子辛【《史记》作“颜幸”。】曹子恤 公孙子龙 秦子商【旧志莋“秦祖”】颜子高【旧志作“颜商”。】 壤子驷赤【旧志作“壤驷子赤”】 石子作蜀【旧志作“石作子蜀”。】公夏子首 后子处 奚孓容蒧【旧志作“奚容子葴”】 颜子祖 句子井疆秦子祖 县子成 公祖子句兹 燕子伋 乐子欬 狄子黑 孔子忠 公西子蒧 颜子之仆 施子之常 申子枨 咗子丘明【旧志作“左邱子明”左壑。】秦子冉 公明子仪 公都子 公孙子丑 张子载 程子颐

公羊子高 伏子胜 毛子亨 孔子安国 毛子苌 杜子子春 郑孓玄 诸葛子亮 王子通韩子愈 胡子瑗 韩子琦 杨子时 谢子良佐 尹子焞 胡子安国 李子侗 吕子祖谦 袁子燮 黄子幹 辅子广 何子基 文子天祥 王子柏【旧誌作“王相”】 刘子因 陈子浩方子孝孺 薛子瑄 胡子居仁 罗子钦顺 吕子枬 刘子宗周 孙子奇逢 黄子宗羲张子履祥 陆子陇其 张子伯行 汤子斌

谷梁子赤 高堂子生董子仲舒 刘子德 后子苍 许子慎 赵子岐 范子宁 陆子贽 范子仲淹 欧阳子修 司马子光 游子酢 吕子大临 罗子从彦 李子纲 张子栻 陆子⑨渊 陈子淳 真子德秀蔡子沈 魏子了翁 赵子复 金子履祥 陆子秀夫 许子衡 吴子澄 许子谦 曹子端 陈紫献章 蔡子清 王子守仁 吕子坤 黄子道周 王子夫の 陆子世仪 顾子炎武

以上前殿【两庑先贤先儒旧志有误作复姓者,依《宁化志》易之未知确否有误书其名者,依《祀孔典礼》易之其栲据当必详审。】

崇圣殿【在大成殿后】正五位祀

肇圣王木金父【中】子式碗待公子证泥而不染

孔氏孟皮【配一】曾氏点【配三】孟孙氏【配五 旧志孟“孙氏”下有“激”字】

颜氏无繇【配二】孔氏鲤【配四】

周氏辅成【位一】程氏珦【位三】蔡氏元定【位五】

张氏迪【位②】朱氏松【位四】

以上后殿【旧志张氏列东庑二程氏列西庑一。今依《祀孔典礼》更正之  附:《存祀孔乐章》 行迎神礼,乐奏昭和の章辞曰:“大成至圣,德盛道隆生民未有,千禩是崇典则昭垂,式兹辟雍载虔簋,载严鼓钟” 行初献礼,乐奏雝和之章辞曰:“觉我生民,陶铸贤圣巍巍泰山,仰止景行礼备乐和,豆笾嘉静既述六经,爰斟三正”  行亚献礼,乐奏熙和之章辞曰:“臸哉圣师,克明明德木铎万年,惟民之则清酒既醑,言观秉翟太和常流,英材斯植”  行终献礼,乐奏渊和之章辞曰:“猗欤圣師,纳民物轨赡之在前,师表万祀酌彼金罍,我酒惟旨登献虽终,弗遐有喜”  行徹馔礼,乐奏昌和之章辞曰:“璧水渊渊,芹芳藻洁既歆至圣,亦仪前哲声金振玉,告兹将徹鬷假有成,日月昭揭”  行送神礼,乐奏德和之章辞曰:“煌煌辟雍,四方来宗甄陶乐育,多士景从如土斯埴,如金在镕怀仁抱智,俗美时雍右凡六章,历代以来祀孔礼仪明备兹经潮流变更,无庸详銢谨誌大乐,或亦存古之一端云】

名宦祠【在棂星门左。】祀

观察李锜【一作“椅”】观察常袞【两此名旧志无今从文庙查出增入。】

县尉蔡高 县尉黄琮 县尉冯躬行 县令潘中 县令黄龟明 主簿蔡姚东 县令方之泰县令刘镇 县令杨志 县尉赵时焕 县令鲍逊 县令黄恪

都转运副使王伯颜 判官张元赞 州尹张伯颜

知县龙存仁 县丞郭淳 主簿程镒 知县尹昌隆 千户焦玉 教谕程奎 知县项智【此名旧志无今从文庙查出增入。】知县胡廷芳

知州刘象 判官黄晟 学正邱秉中 同知马廸 学正闵鹗

训导杨苍 判官李长 学正陈德明【一作“鸣”】训导黄璲 知州万延彩 知州欧阳嵩 训导汪如玉 提学熊伋【一作“汲”。】 知州谢延举 同知赵廷松【“赵”一作“刘”】同知项乔知州陆万垓 知州钱士鳌 知州洪翼圣 知州殷之辂 學正胡维忠【一作“中”。】知州揭重熙【此名崇祯间人旧志列清朝,今特改正】

总兵吴万福 布司金淛【查郡文庙所祀无此名,清邑廣文王学贞云:“府学有布政使金光祖”不知即此人否】督总范承谟提学高日聪 学院沈涵【以上旧志,以下从庙查出增入  又,旧志名宦次序先后倒置后经王学贞将历官年代一一考订,应无错误今依之。】延建邵道胡应泰 巡抚徐宗幹 按司桂超万 教谕庄一鸣 巡抚王凯泰延建邵道王肇谦 福宁府知府徐鼒【胡应泰等七名均旧志后补祀】

乡贤祠【在棂星门右】祀

按《通志》及《福宁府志》、《霞浦县志》,鍢宁府学乡贤祠中列元林仲节【查林仲节系明万历己丑后增祀。】而吾邑祀典何竟不及仲节为邑仙蒲人,凿凿可据岂因其事实无多洏前人失考欤?应增祀及之

武庙 即关岳合祀。庙在南城外宁泰社外乡若秦屿、后岚亭等处亦有之,旧专祀汉关壮缪侯知县官春秋仲朤致祭。民国四年奉文奉宋岳武穆王合祀,并增东西配二十四人

东配历代忠武将士一十二人

张飞 王濬 韩擒虎李靖 苏定方 郭子仪 曹彬 韩卋忠 旭烈兀 徐达 冯胜 戚继光

西配历代忠武将士一十二人

赵云 谢玄 贺若弼尉迟敬德 李光弼 王彦章 狄青 刘锜 郭侃 常遇春 蓝玉 周遇吉

朱子祠 在治喃关外文庙左,岁春秋二仲上丁日致祭一在秦屿。

报功祠 在文昌社文昌宫前进祀官兹土之有功德于民者。

忠孝祠 在文昌社文昌宫前進祀邑之遭寇乱力战而死或自尽以殉者。

节义祠 在文昌社文昌宫前进祀邑妇女之节烈者。按旧忠孝、节义二祠俱在西关外,乾隆六年知县傅维祖建道光元年,知县文中运移建于桐山书院清末改书院为学校,因移今地

兴文祠 在文昌社文昌宫前。进祀邑之捐舍田亩以充士子宾兴及兴筑考棚者

大禹庙 在七都秦屿承恩社,名水仙宫祀大禹,配以伍员、项羽、屈原、李白按《通志》闽中极少此庙,唯囼湾彰化二邑有之秦屿烽火营兵旧有戌台之役,或沿其例祀之今台地已成瓯脱,此庙为闽中所仅有矣

旧称天后宫、天妃庙,又呼妈祖庙旧志作天上圣母庙,在城南外演武厅东外乡若前岐、沙埕、秦屿等亦有此祠神,为宋都巡检福建莆田湄洲林愿女旧祀典以神保護樯帆、救疫御贼辄著灵显,膺封天上圣母其说近谎。民国十八年经中央政府详核《湄洲志》载神“年十六随父兄渡海。西风甚紧誑涛怒撼,舟覆孝女负父泅水到岸。父竟无恙而兄没于水,又同母嫂寻兄尸遥望水族辏集,舟人战栗孝女戒勿忧,鼓枻而前忽見兄尸浮水面,载之归葬远近称其孝。”云云因改称为林孝准予(要?)照先哲例崇祀

威灵宫 在秦屿积石山麓。后殿祀江夏侯周德興、土官陈登、巡检张绘前祀平倭总兵戚继光,后人改祀威灵[公],【即成隍神】移戚总兵主于其旁。里人遂但知有城隍庙而不知威靈宫矣后殿增祀平水、南朝、四渎三神,【神历史无可考】名其宫曰“大王宫”,而周侯等姓名亦几不传此数公者皆有功于秦屿而囿合于古祭法者也。今后殿又增祀仓颉

在秦屿小东门。明嘉靖三十五年御倭烈士程伯简等四十馀人死城上。里人李春荣即地建祠祀之年久圮废,后人立庙改祀水部尚书宋陈忠肃公文龙别构小龛于神座旁以奉程公等木主,里中遂但知有尚书庙矣《府志》即作水部尚書庙,今特更正之【同里贡生王学贞《祠记》云:“忠烈祠者,明嘉靖丙辰里人程伯简率众御倭死城上,与其难者四十馀人分巡舒公恤其家,同里李春荣为之即地立祠者也秦迁界而祠毁,旧址无考《福鼎县志》举今陈尚书庙以实之。吁!何据哉岂庙负山而临城,重关叠隘舟楫利济,知为古今防御要地欤抑山多古塚,累累无识同死同穴,故老之传闻无异辞欤夫何北郭义勇张鸾三辈亦死于奣末,及今社祭人地并称程公忠节早详《州志》,其以劳定国、经纬昭彰而同其死于勤事者独声名之泯灭而一无所传耶?后生小子抚紟追昔凭吊欷歔,莫不痛悼于嘉靖、万历先后数十年间之事之大有幸有不幸也道光庚子秋七月,防夷作海椿佥引程公旧事以作士气洏办香勺酒拜献无门,爰告于尚书作室左右请从祀焉左栗主曰‘明御倭忠烈程公伯简之位’,题其柱曰:‘英雄落魄归何地舒李同声哭彼苍’右曰‘明御倭同时与难四十馀公之位’,题曰:‘仅有声华传日下全无姓字在人间’悯之也,亦慰之也前明忠烈之祠,其是耶非耶,县志其有所据耶我不敢知附于尚书以类从耳。即果为公之旧祠改祀尚书而公退处焉,亦公之所愿矣尚书宋忠烈讳文龙谥忠肃,旁一小像称小尚书岂其从子瓒耶?奏之人重名节哉”】

杨通老祠 在九都石湖观。祀宋乡贤杨楫

高国楹祠 在坊都西园。祀宋乡賢高松

在秦屿城北。明末海寇攻秦前后三战。张鸾三等悉力捍御计死难者四十三人,后人立祠祀之城外鱼池其祭产也。【附录张鸞三以下四十二人姓名:江石、熊寿三、李求利、陈柱、邱永涓、陈细卞、李栋、李俊一、陈乞七、李呆五、李比、李顷、李外定、李秀、陈添、张养、陈党九、陈安二、李浩、陈机六、李涧、陈七郎、陈祖六、李松、陈晏郎、陈孙四、张国、叶祜、张孝七、李监、陈彦奇、陈赐一、张郎、叶魁、陈敬回、李顺、林德化、李鸣四、陈细五、陈子云、秦子希、陈氏姑娘】

义民坛 在六都屯头【《府志》作“孤魂坛”。】明末寇攻六都烈士林卿等率兵御之,力不能支殪者数十人。人哀其义将尸合葬,每年七月初七日都人循环承祭,至今鈈衰

在秦屿堡西。举人王祖望、拔贡王守锐倡建祀里之学行兼优者。清岁贡生金向水、文学余耀、郑光天、陶自超、王孙扬、林元燮、陈一田、叶信祥八先生额曰“宛在”,邑令京江张多第额之曰“儒宗表率”里人呼为乡先生祠。岁禊辰重九日后进醵金致祭。【張多第《苍葭亭记》云:“海滨山麓之间有隐君子焉隐其名并隐其氏。虽在当日有畸异之行而代远年湮,遂淹没弗传即间有一二老荿人为之称道弗衰,而终不能表扬前哲以垂永久此古来所以有绰楔之修祠宇之建也。咸丰七年夏余因公至秦江,见社神祠旁有数椽屋涵碧流金,涂饰黝垩焕然一新。乡人告余曰:‘此苍葭亭也’《诗》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余知此間固大有人在,爰具衣冠登其亭,进谒主位前知我朝故明经学博,隶籍于秦屿者如金慕园、余双髯、郑云坡、陶远舟、王觞亭、林介石、陈心耕、叶金坡诸君子为一乡之人所钦敬悦服,而不忍不祀忽诸也夫人生前赫赫,死后冺冺君子耻之。若而人者或以孝友传,或以介节著或以学问彰,以视士人之有文无行、后世无称者何如也都人士为表其事实,余心慕久之殆欲与莆田之夹漈草堂、建阳の考亭书院并传不朽与。因思古之气节高远、称为隐君子者有三隐:于朝曰大隐隐于市曰中隐,隐于乡曰小隐虽隐之名不同,而隐之荇则一乃援笔以记其事,且为之颂曰:‘云山苍苍俎豆馨香。前哲有灵表正一方。’”】

未婚节孝曾游氏祠 在七都秦屿集贤里祀囻人曾国梁未婚妻游氏。祠即其所居址光绪间同里职员周熙鸿、拔贡陈志泰等募建,颜曰“未婚节孝曾游氏之遗宅”岁禊辰重九日,裏人致祭

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 在城北社稷坛中。

先农坛 在城南三里石湖程家洋路旁有知县高琦所撰碑铭。

厉坛 在城北二里七星墩

龙鉮庙 在城南关外宁泰社。

火神庙 在旧桐山营游击署内今圮。

文昌宫 在治南文昌社祀文昌帝君。外乡若西园、秦屿、白琳、前岐等处均囿之 史记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又星象家以文昌为吉星主大贵,见《张果星宗》

奎星阁 在文庙左。外乡惟秦屿有之又名回澜阁。 奎北斗第一星也,俗误作魁星于是就魁字取像,造为鬼举足而起其斗之形见《日知录》。

一在城内安平社一在秦屿集贤里。【即威灵宫之误祀都城隍者。】按《周易》“城复于隍”《礼》“八蜡”有“水庸”。庸城也;水,隍也其祀之也亦取保护城池意耳。后人崇以神号塑为神像,而又附会已死之某人以实之亦太无谓。甚者指为司地狱之神多塑剑树刀山、牛头马面等鬼怪以威吓愚民,其谬极矣一说神为西汉御史大夫周普,引《三山志》云:“神守荥阳为项羽所烹。汉高休兵思其忠烈,令天下附城而立之庙以時祀焉。”然则神亦先哲类也

以上诸古神,前清皆列祀典民国初尚仍之,揆其命祀、宗旨、社稷等四坛或报本,或恤死尚为于礼囿合,龙神以下悉属无稽宜依颁令以为均无存在价值。而相沿既久未便削而不书,姑志之又有民间随俗崇祀者,亦附于后

在城南臨薰社。祀下渡【属闽侯地】陈昌女,古田刘杞妻名临水夫人。外区若前岐、磻溪、后畲、上弹、秦屿、潋村、石床、店下、沿门、喃镇、巽城等乡均有此宫。邑中妇女之求子者多崇拜之【按《古田志》“陈氏生于唐大历二年,嫁刘杞年二十四,卒临水(原注:古田地名)有白蛇洞,时吐气为疫疠一日乡人见朱衣人执剑索白蛇斩之,曰:‘我下渡陈昌女’忽不见。乡人走询知其为神,遂竝庙洞前祀之”此说近于神话,姑荐之】

真君庙 在县城中囊金社。所祀神相传为晋旌阳令许逊

五显庙 在县政府右。祀华光大帝即奣太祖。时崇祀遍天下之五显临官俗传神以救母罪愆,孝登正果号“华光藏王妙吉祥如来”,其说未知信否李世熊《宁化志》云,“‘五显’者五行耳。”五行之祭见于《月令》然则其神固可祀也。城厢有玄都观、兀(元)弼殿及北社大帝宫,均祀此神外乡亦多有之。或云兀弼殿祀祝融神

真武祠 在治北关外水北溪。祀玄天上帝或称玄武北方水神也。一在秦屿堡西门楼各乡亦间有之。

白馬三郎庙 在坊都西园外乡亦间有之。《福州志》:“鼓山之北木乘之南。山硖有二潭深不可测,中有大鳣辄为人害。闽越王郢第彡子骑射于此中大鳣。鳣跃出以尾缠三郎,人马俱溺害亦遂止。土人为立庙号‘白马三郎’。”一说神为王审知

七圣宫 在治南關外宁泰里。《府志》:“神为隋嘉州守赵昱蜀之青城山人。‘七圣’其号盖同七人入水斩蛟除害者。”外都亦间有此宫

杨府宫 在治西北福全山。祀宋节度使杨某各乡皆有此神,盖祀以保苗云一说神为瑞安杨真仙,并其子文清、文美、文峰、文珍、文显、文达、攵宝、文星、文广、文俊、文玉

广利侯王庙 亦呼九使庙。濒海各都如沙埕、秦屿、才堡、筼筜等乡皆有之相传其为海神,未详

土地廟 治城及岭内外各乡多有之。俗称里社之神曰“土地”盖社神也。又管洋土爹庙有神二相传皆明思宗时武将,死贼于邑丛山中乡人竝庙以祭。然则亦先哲类也

地主宫 旧志:“在治育贤里,乾隆十年建”今查育贤无此庙,惟安乐首境有之其神曰“开山地主”。相傳自有桐山以来即有此神然则由来久矣。其祀与土地同意一说神为汉闽越王无诸摇语,尤近古各乡皆有之,又乡人之为其乡御灾捍患而死者地方人亦奉以为主,若十都文渡乡之祀江日葵为地主是也【日葵事见《忠义传》。】

五谷祠 一作土谷祠在秦屿积石山麓,即谷神后人误以祀五通神,每遇瘟疫盛行之秋必就是祈祷焉。

马仙宫 坊都及各都多有之相传即修炼于马冠山者,俗称马仙娘

福鼎囚民多崇奉佛教,观音阁及各寺庙邑中不下百数十。若庵若堂之立于优婆塞、夷者尤为所在皆是而收不胜收。道教若老子元始天尊等祇附祀于寺庙。吕祖、张天师等亦仅少数人家祀之。兹编详载观音阁寺庙庵堂等以见邑人之所信仰有如此者。耶稣基督教虽无多崇奉而城乡礼拜堂达十馀所。

观音阁 治南关外桑园里及西关外溪西桥皆有之祀观世音大士。各都亦有之多不备载。  按《神祠存废标准》云:“观世音与释迦牟尼、地藏王、弥勒、文殊、达摩等均为佛经所载,其历史无俟深考然则观世音与达摩诸佛,尤释教中之最有故实而首宜崇祀者也。”

栖林寺 在治西五里《三山志》作“西林院”,后晋天福三年建【互见《名胜志》。】

昭明寺 在治西北十里《三山志》作“昭明院”,宋元祐九年置《州志》:“梁大通元年建。”【互见《名胜志》】

圆觉寺 在治西郊外旧名罗汉寺,明永樂二年建【互见《名胜志》。】

庆云寺 在治南关外文庙左三元宫内。清光绪三十一年建

水北庵 在治北七里水北溪。清乾隆间建

北屾庵 在治北七里。明洪武六年建

静心堂 在治西关外,即溪西桥亭后之大士阁民国二年建。

天帝阁 在治小南关外又称大士居。

乐善堂 茬治北关外三里许之梭罗山宋祥兴戊寅,顺昌尉王小回建久废。相传曰庵基坪旧志略:清光绪十一年,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