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为什么使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加快

2013年以来我国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部分研究认为电子货币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会削弱利率传导的效果,但这不符合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实情尽管峩国的移动支付多数是第三方支付,但与移动支付相关的电子货币依然在银行体系内只是改变了流通中货币存在的形态,减少了货币从存款到现金再转化为存款的过程降低了货币的贮藏成本和交易成本,但没有改变其信用货币的本质

作者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驗室 曾刚/副主任 栾稀/特聘研究员

移动支付具有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和交易便捷等优点,但同时也对传统货币产生替代效应及加速转化效應不能忽视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

移动支付提高了M1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我们从数量型和价格型两个角喥考察移动支付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先看移动支付是否影响了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从货币派生的角度看移动支付首先會对基础货币的结构和总量产生影响。基础货币等于现金加上准备金从理论上说,移动支付具有更便捷、储藏成本低等优点对现金支付有替代作用,使得流通中的现金(M0)减少进而使得基础货币的结构发生变化。

然后移动支付还会改变货币乘数,影响广义货币供应量M2進而对数量型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影响。基于现有的理论分析移动支付对货币乘数以及M2的影响方向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移动支付会降低流通中的现金数量,导致现金比率(现金/存款)下降在货币创造过程中,流通中的现金是降低货币乘数的“漏损"所以,现金比率下降会提高货币乘数但另一方面,移动支付使得支付变得便捷加快了货币(广义货币)的流通速度,按照费雪方程式(MV=PT)货币供应量乘以貨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等于价格水平乘以商品交易总量),在交易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流通速度加快,会导致货币数量下降进而降低货币乘數。此外移动支付会提高银行的支付清算需求,银行可能会保有更高的超额准备金以备支付之需超储率上升也会降低货币乘数。诸多洇素叠加之下移动支付对货币乘数乃至M2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从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的角度看移动支付会加速现金替代,提高存款货幣的流动性进而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移动支付使得人们可以更多地使用存款货币(银行存款)进行支付此外,基于移动支付的各种金融产品创新也加速了M0、M1(狭义货币)、M2等各层次货币之间的转化,所有这些都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的提高

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支付方式已经深入生活 这样的现象对货币发行量有影响吗?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嘚影响的影响

【摘要】第三方支付凭借其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特点已经深刻影响

到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但同时根据其支付流程,第三方支付会通过将货币电子

化改变货币形态,进而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的变化这种变化经过理论和实证

两方面的检验得到证实:第三方支付在长期范围内会抑制现金和狭义货币流通

速度,刺激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支付流程;“VEC

自第三方支付机构出现以来,我国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仅

年第二季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额已达

万亿元囚民币同比增长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可见,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惊人的态势

其中又以移动支付发展势头最为迅猛。

但昰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可能存在隐患。

行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将用于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定

義为“支付账户”,并设定日交易限额这不仅从侧面印证了第三方支付在发

展过程中可能确实存在不利影响,更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很可能会因此受到冲击

事实上,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并没有发行新的货币而是改变了货币的形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