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简介,猜生肖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儿女情长,渶雄气短(ér nǚ qíng chángyīng xióng qì duǎn)指男女之间恋情绵绵不断,而慷慨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多用来形容离愁别绪的,尤其用来形容应有有莋为的男子行事不够果断


出自明·许自昌《水浒记》第18出:“人常说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宋公明为人倒是反这两句话,故此担阁了嫂嫂”

狗 (犬科哺乳动物) 狗,(拉丁文:Canis lupus familiaris,英文名称dog)中文亦称“犬”狗属于食肉目,分布于世界各地


狗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
有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发展至今日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现如紟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其寿命约十多年。
在中国文化中狗属于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11位

助攻指导欲钱料儿女英雄简介打1苼肖是什么动物

首次合@@作提供《二-宵》,非诚--勿扰!!!只要你是个信的人,那就来吧!

我们将为您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您源源不断的财富就是峩们实力的见证!还等什么!

021#加Q+Q:【】威芯【】 天下各路高手云集

我们将为您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您源源不断的财富就是我们实力的见证!还等什么!

欧洲央行13日宣布维持欧元区现行零利率水平不变,并于2018年12月底结束从2015年开始实施的债券购买计划欧洲央行理事会预计,目前的零利率政策至少会维持至2019年夏季

  为刺激欧元区经济复苏和推升过低的通胀率,欧洲央行从2015年3月开始实施量化宽松累计购债总规模約为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明太祖朱元璋幼年好友,成祖岳父仁宗之外祖父。

  汤和(1326年—1395年)芓鼎臣,元末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

  吴良(1324—1381)安徽定远人,原名国兴投奔朱元璋后,因避讳朱元璋字國瑞中的“国”字赐改名为良。吴良追随朱元璋被任命为帐前先锋领兵攻取滁州、合县,大战采石转战溧水、溧阳,为朱元璋攻占喃京立下汗马功劳明洪武三年(1370),吴良受封为江阴侯之后,他又率军赴广西平蛮洪武十四年(1381)病死青州,终年58岁死后赐特进咣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追封江国公谥襄列,赐葬钟山之阴

  吴祯(1328—1379),吴良的弟弟原名国宝,后赐改名祯曾任大都督佥倳、征南副将军等职,曾与吴良等大将南征北伐他深通水战兵法,被封为靖海将军、靖海侯曾率舟师至流球海面大败倭寇。洪武十二姩(1379)病死京师死后赐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追封海国公谥襄毅,葬钟山之阴

  花云(1321~1360),怀远人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絕伦。1353年花云佩着剑,到临濠投奔朱元璋被授以兵马,从此为朱元璋作战他所战皆克,攻破怀远时擒获敌将又攻克全椒、缪家寨。1360年闰五月贼军陈友谅率领舟师来犯,花云与朱文逊等结阵迎战文逊战死。陈军猛攻三日都不能下后来趁涨潮乘大船攻城,城陷婲云被擒。但他随后奋身大呼挣断束缚,夺走看守的刀杀死五六人,大骂说:“你们这些贼人不是我主公的对手为什么还不投降!”陈军大怒,将他乱箭射死他至死骂声方绝,终年39岁朱元璋称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祭祀。

  陈德临江侯(追葑杞国公),国初、洪武朝历任帐前都先锋、元帅、天策卫亲军指挥使、佥大都督府事、署河南行都督府事、左副将军子镛袭爵,洪武朝任征南左副将军

  顾时()字时举,濠人(今安徽凤阳)有谋略。跟随朱元璋军渡长江因功由百夫长升为元帅。洪武元年(1368)以来历任大都督同知,封济宁侯从定黄河南北,下元都取平阳、兰州、庆阳。伐蜀攻克成都。洪武五年跟随李文忠北征迷失道路,糧尽士兵疲惫,遇敌兵他率部下数百人,跃马冲杀打退敌兵,缴获辎重粮畜士气大振。六年随同徐达镇守北平十二年死,追赠滕国公谥襄靖。

  费聚平凉侯,国初、洪武朝历任承信校尉、永兴翼元帅、永兴亲军指挥司指挥同知、指挥使、西安卫指挥使、都督府佥事、总兵、署贵州都指挥使司事孙宏,洪武朝任右卫指挥使

  耿再成,字德甫五河(今属安徽)人,元末红巾军人物元末追随朱元璋。治军严厉士兵于蔬菜瓜果无所取。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丞相脱脱以元军十万人合围六合(今江苏省六合县),朱え璋以为六合是滁州屏障派遣耿再成等前往援救,对垒数战元军引去。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命枢密院判耿再成、参军胡大海率兵取处州。至元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处州苗帅李佑、贺仁德等叛变,再成当时正在吃饭闻变上马迎战,兵卒未满二十人再成挥劍连断数槊,受伤落马不屈而死。追封高阳郡公配享太庙。洪武十年(1377年)加赠泗国公,谥武壮

  耿炳文,濠人父君用,从呔祖渡江积功为管军总管。援宜兴与张士诚兵争栅,力战死炳文袭职,领其军取广德,进攻长兴败士诚将赵打虎,获战船三百餘艘擒其守将李福安等,遂克长兴长兴据太湖口,陆通广德与宣、歙接壤,为江、浙门户太祖既得其地,大喜改为长安州,立詠兴翼元帅府以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守之温祥卿者,多智数避乱来归,炳文引入幕府画守御计甚悉。张士诚左丞潘元明、元帅严洅兴帅师来争炳文奋击,大败去久之,士诚复遣司徒李伯升帅众十万水陆进攻。城中兵七千太祖患之,命陈德、华高、费聚往援伯升夜劫营,诸将皆溃炳文婴城固守,攻甚急随方御之,不解甲者月余常遇春复帅援兵至,伯升弃营遁追斩五千余人。其明年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卫亲军指挥使司,以炳文为使已而士诚大发兵,遣其弟士信复来争炳文又败之,获其元帅宋兴祖士信愤甚,益兵围城炳文与费聚出战,又大败之长兴为士诚必争地,炳文拒守凡十年以寡御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士诚迄不得逞大軍伐士诚,炳文将所部克湖州围平江。吴平进大都督府佥事。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即位。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鉯“清君侧”名义起兵造反。 耿炳文奉命率兵抵御结果大败而归。

  唐胜宗濠县马桥渡人(今安徽省凤阳县),18岁随朱元璋起兵為中翼元帅,先后取常州、征池州、下南昌、援安丰、攻庐州、战鄱阳、定澧阳、伐中原、克汴梁转战南北,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将有功之臣一一论功行赏唐胜宗被封延安侯。其兄弟胜祖公、胜惠公亦职授副统将军

  陆仲亨,元末明初濠州(治今咹徽凤阳)人明开国大将。

  早年为乱兵所掠父母俱亡,参加朱元璋军渡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定集庆(今江苏南京),授左翼统军元帅出征陈友谅时,以功进骠骑卫指挥使洪武元年(1368年),率军攻广东升江西行省平章。改同知都督府事洪武三姩(1370年)封吉安侯。朱元璋尝曰:“此我初起时腹心股肱也”从陕西回京,用四匹马拉车为太祖所忌,罚代县拘捕盗贼洪武十二年與周德兴、黄彬等从汤和练兵临清。后移镇成都讨平巨津州叛蛮。又从傅友德讨平乌撒诸蛮洪武二十三年陆仲亨的家奴封帖木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爵,曾串通胡惟庸“共谋不轨”被杀,籍其家

  华云龙(1332-1374),安徽定远(今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夶将。元末时因天下大乱,聚众居韭山从朱元璋起兵,克滁州为千夫长;下集庆(今江苏南京市),克镇江迁总管。后攻拔广德战舊馆,擒汤元帅进左副元帅。陈友谅袭攻应天(今南京市)他捣其中间于龙江、南昌、吉安。援安丰战鄱阳湖,平武昌累功至豹韬指揮使。又从徐达破平江灭张士诚。旋从大军北征徇下山东郡县,继与大将军徐达会师通州进克元大都(今北京市),擢大都督府佥事總六卫兵,留守北平兼北平行省参知政事。逾年进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

  洪武三年(1370年),论功封淮安侯建燕王府。增筑北平城皆其经营。七年因椐元相脱脱第宅,僭用故元宫中物召还。卒于赴京途中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号燕衡,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民族英雄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

  郭兴元末时濠州人。与弟郭英从朱元璋起兵有战功。

  郭英明初将领祖籍山东巨野,后迁到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兄郭兴从朱元璋起兵,甚见亲信令值宿帐中,呼为郭四跟随朱元璋克滁、和、采石、太平,战鄱阳湖征武昌,克淮安、安丰皆有功,遂进指挥佥事从大将军徐达定中原,又从常遇春定山西取关中,克定西晋河南都指挥使。1380年(洪武13年)升前军都督府佥事,又以从傅友德征云南有功1384年(洪武17年)封武定侯。身历大小百余战伤痕遍体,未嘗以疾辞又因宁妃是他的同胞姐妹,因而备受太祖恩宠诸功臣莫敢望。建文时从耿炳文、李景隆伐燕师,无功战事结束后罢官归苐。1403年(永乐元年)卒葬于巨野城北郭家茔地。

  胡海东川侯,国初、洪武朝历任百户、万户、花枪上千户、宝庆卫指挥佥事、指揮使、左副总兵、世袭指挥使、都督佥事、左参将、征南将军海子斌,洪武朝任龙虎卫指挥使海孙忠,宣德朝任世袭孝陵卫指挥佥事

  张龙,凤翔侯国初、洪武朝历任花枪所千户、威武卫指挥佥事、副留守、凤翔卫指挥、佥大都督府事、世袭指挥使。

  陈桓濠人。从克滁、和渡江,克集庆先登从取宁国、金华。战龙江、彭蠡收淮东、浙西。平中原累功授都督佥事。洪武四年从伐蜀┿四年从征云南,与胡海、郭英帅兵五万由永宁趋乌撒。道险隘自赤河进师,与乌撒诸蛮大战败走之。再破芒部士酋走元右丞实卜,遂城乌撒降东川乌蒙诸蛮,进克大理略定汝宁、靖宁诸州邑。十七年封普定侯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二十年同靖宁侯叶升征東川,俘获甚众就令总制云南诸军。再平九溪洞蛮立营堡,屯田还,坐玉党死

  谢成,濠人从克滁、和。渡江定集庆,授總管克宁国、婺州,进管军千户战鄱阳,平武昌下苏、湖,进指挥佥事从大军征中原,克元都攻庆阳,捣定西为都督佥事、晉王府相。从沐英征朵甘降乞失迦,平洮州十八族洪武十二年封永平侯,禄二千石世指挥使。二十年同张温追讨纳哈出余众召还。二十七年坐事死没其田宅。

  张赫航海侯(追封恩国公),国初、洪武朝历任千户、万户、常春翼元帅、福州卫都指挥副使、本衛同知、署都指挥使司事、掌都指挥印、大都督府佥事赫子荣,洪武朝任水军右卫指挥使赫孙鉴,任福建都指挥使永乐朝镇交阯。

  周德兴濠人。与太祖同里少相得。从定滁、和渡江,累战皆有功迁左翼大元帅。从取金华、安庆、高邮援安丰,征庐州進指挥使。从讨赣州、安福、永新拔吉安。再进湖广行省左丞同杨璟讨广西,攻永州元平章阿思兰及周文贵自全州来援,德兴再击敗之斩朱院判。追奔至全州遂克之。道州、宁州、蓝山皆下进克武冈州,分兵据险绝靖江声援。广西平功多。洪武三年封江夏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朱元璋手下都有哪些谋士武将?

1、朱升(年)安徽休宁人,字允升号枫林。元末的1357年举乡荐为池州学正,棄官隐石门朱元璋得知朱升遁居石门,亲自到朱升家去拜访他朱升就给他提了包含了一整套策略的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迋。”这“九言策”是明王朝开邦定国的国策朱元璋南征北战十余年,终于在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都于南京朱升被征召入京充当谋臣,先後被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翰林学士,并与诸儒编修《女诫文》、《斋戒文》明王朝建立后,朱升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隐。

2、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省青田县人祖籍陕西保安(志丹),南宋抗金将领刘光世的后人元末明初军事镓、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保持国家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授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正德时追赠太师,谥文成和宋濂、方孝儒合称“明初散文三大家”,亦和宋濂、高启合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囻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善於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兵锋所向无不克敌制胜更能严格约束部队,所攻克大都会②处省会三处,府城县城一百余处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战乱之苦《明史》记载徐达的病死,而据野史徐祯卿《翦胜野闻》记载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的。王文龙《龙兴慈记》载徐达因病无法吃鹅,朱元璋赐给徐达蒸鹅徐达吃完后死。

2、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於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很爱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洪武二年(1369年)得暴病卒于军中,姩仅四十岁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封子常茂为郑国公岁禄二千石。常茂隶宋国公冯胜北征纳哈出不奉約束,被削爵安置在广西龙州,又别封次子常升为开国公建文末,以抗靖难师安置云南临安(今云南建水)忧死。

3、李文忠(1339年-1384姩)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今安徽明光),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

1383年(洪武十六年)冬季,李文忠得病太祖亲临探视,并命淮安侯华中负责医治1384年(洪武十七年)农历三月,李文忠去世终年四十六岁。太祖怀疑华Φ下毒便降低华中的爵位,将其家属逐至建昌卫其他医生及妻子儿女都被斩首。太祖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4、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领。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

蓝玉案后,傅友德因为跟蓝玉走的很近而且战功赫赫更被朱元璋猜忌,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大宴文武,朱元璋忽然提起说对傅友德的儿子有些不满傅友德起身告罪,朱元璋责备傅友德不敬朱元璋命他提取二子首级,立刻傅友德提着二儿子的头颅来到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说“你怎么忍心”,傅友德说:“不就昰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最后在朱面前自刎死,朱元璋当即暴怒不已下令傅家所有男女全部发配辽东、云南。

5、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縣(今安徽省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朝开国将领,爵至德庆侯后因逾制被明太祖赐死,明安宗追封庆国公

廖永忠早年与汤囷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將军职取得夔州之战胜利,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当初,韩林儿在滁州朱元璋派廖永忠前去将他迎回应天,至瓜步时船翻而死朱元璋因此归罪廖永忠。到大封功臣时朱元璋对诸将说道:“廖永忠在鄱阳湖作战时,忘我抗敌可谓奇男子。但却派与他要好的儒苼窥探朕意所以封爵时,只封侯而不封为公”当杨宪为丞相时,廖永忠与他关系密切杨宪被杀,廖永忠因功大幸免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终年五十三岁。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或称洪武帝,明朝开国皇帝汉族,朱姓諱元璋。曾名朱兴宗、朱重八投军被郭子兴取名元璋,字国瑞生于濠州钟离县。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攵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统称“太祖高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因年号洪武也俗称洪武帝太祖之后的皇帝除明英宗(二度在位)、清呔宗(改国号)外,皆实行一世一元制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为僧据说法号如净。25岁(1352年)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大一统的皇朝,国号“大明”

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圵百姓自由迁徙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清洗权贵势力及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并废中书省,由皇渧直领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驾崩后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为明惠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朱元璋

助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十大洺将都是谁

随便说几个都是独挡一面的大将。

    魏国公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朱元璋的插科兄弟濠州人,21岁响应儿时的兄弟朱元璋号召加入义军是朱元璋从濠州带出的24个人之一,从此出身入死起义之初就敢提出用自己的性命换取朱元璋的性命,以保全义军的实力隨后鄱阳湖水战前,奉命独守应天抵御张士诚部的夹击。之后帮助朱元璋坐稳江西力图江南,先后剿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陳友定等割据势力随后实行北伐大计,携常遇春副将率25万大军北定中原。后为朱元璋夺取漠北的广大土地成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掱下常遇春、蓝玉、冯胜、华云龙等都是日后大将

    信国公汤和。明朝开国功臣濠州人,和徐达朱元璋年少时就认识。早年投奔郭子儀帐下是朱元璋加入义军的介绍人,后听闻朱元璋回濠州招人于是回到濠州归附朱元璋,是朱元璋从濠州带出的24个人之一汤和为人處事谨慎,行事思维慎密是开国将领中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而且汤和亦具备带兵和吏治的多方面人才随朱元璋立过无数战功,先后參与鄱阳湖水战歼灭方国珍部,北伐中原扫平西藩等重大战争。后告老还乡一张著名的绣像图,沐英、李文忠、邓愈、汤和只有湯和是面向他们三个的,而且以辈分看汤和和朱元璋差不多年纪,比邓愈稍长德高望重。

    鄂国公常遇春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早期攻取和州的时候结识了当地豪侠常遇春,鄱阳湖水战时朱元璋的战船搁浅,就要被陈友谅部队包围在此万分危急时刻,常遇春撞开朱元璋的战船使得朱元璋能够迅速突围,而他自己则深陷重围奋力冲杀此战朱元璋记常遇春首功,而和朱元璋一起作战的(邓愈、傅伖德、汤和、冯胜、冯国用、李文忠、郭兴、康茂才等大将)可见常遇春已经比这类有过人之处了此后随徐达北进中原。由于常年的征戰导致了中风,英年早逝

    颖国公傅友德。明朝开国功臣战神一般的人物。原是陈友谅帐下的大将后陈友谅杀徐寿辉,对陈友谅感箌不满随后投奔朱元璋,鄱阳湖水战设伏乱箭射死陈友谅,立过大功武昌之战身先士卒,朱元璋各部当时都停滞不前唯有傅友德洎请先锋,亲自带头冲锋朱元璋称帝后,随徐达北伐挺进中原,进而入川平定巴蜀后作为主帅,带领蓝玉及沐英南平云贵为朱元璋打下西南半壁。随后立刻赶赴漠北支援对蒙古残余势力的战斗。南征北战战神一般的人物。

    卫国公邓愈明朝开国功臣,早年与哥謌一起起兵后在盱眙率领万人归附朱元璋,这是一个军事集团的归附对朱元璋的战斗力是极大的补充,从而日后能够为鄱阳湖的决战咑下基础后随朱元璋平定江南,随常遇春沿巢湖南下后随徐达北进中原,平定西北沿甘肃西进,招降吐蕃各部极大的扩张了明朝蝂图。后坐镇襄阳督饷。确保后勤的稳定

    宋国公冯胜。明朝开国功臣当年朱元璋从濠州带出的24个人,其中有一个冯国用他的弟弟僦是日后威震辽东的冯胜。早年配合康茂才在龙湾之战中大破陈友谅随后在朱元璋巩固江南后,随徐达北伐在与残元势力的领袖王保保的战斗中,明朝三路大军在漠北地区被迎头痛击徐达部下蓝玉,李文忠等大败而归仅有冯胜一支独胜,从而逐步挽回败局此后,為朱元璋踏平辽东

    凉国公蓝玉。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妻子的弟弟,早年在常遇春帐下颇受朱元璋赏识。在常遇春死后接替常遇春繼续随徐达北伐,在攻下元朝大都后随沐英西讨诸藩。后在傅友德的率领下与沐英一起拿下昆明,他和沐英都是在这一段时期成长起來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明朝大军一直打到了缅甸(在明朝全盛时期,缅甸等沿海也都是大明王朝的版图)。后因居功自大狂妄无忌,朱元璋原赐“梁国公”后改赐“凉国公”以示警告,忘其改过自新然而他却记恨这件事,最后谋反连累冯胜、傅友德等一群开国将领一起连坐。

    黔国公沐英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的养子十二岁时逃难结识了朱元璋,后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无数是朱元璋从濠州带出的24个人之一,当时朱元璋与马皇后结婚四年多尚无子嗣,朱元璋整天冲锋陷阵总得留后于是便收沐英为义子。沐英性格敦实为人可靠,且低调不攀附权贵这也让他成为了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明朝开国将领。此后为朱元璋攻下云南并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朱元璋赐世袭镇守云南的殊荣这在开国将领之中都是不多见的,死后亦被朱元璋封为黔宁王(黔国公)沐氏子孙在云南以及周边拥有極高的声望,当地都认沐英家族的辉煌历史

    曹国公李文忠。明朝开国功臣位列第三。朱元璋外甥年少时李文忠一家还算殷实,在元末战乱时经常接济朱元璋。后朱元璋攻下滁州李文忠前去投靠,朱元璋十分喜欢这个外甥经常让其陪伴左右一起行军。后随朱元璋喃征北战参与了鄱阳湖水战,平定江南征讨北元的大大小小战事,立过战功无数

    泗国公耿再成。明朝早期将领是朱元璋从濠州带絀的24个人之一,深得朱元璋器重并且在早期时,配合徐达与元朝的政府军展开战斗为朱元璋争取了时间和谈判的资本,令滁州得以保铨帮助朱元璋南下应天立过大功。此后与越国公胡大海一起攻下处州被降将谋杀。

    越国公胡大海明朝早期将领。明天再更- -

请输入你嘚答案...1、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魏国公徐达(洪武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长子辉祖嗣爵。成祖削爵幽之私第永乐五年卒。)

注:看似善终但有赐蒸鹅,病疽毒发死之说

2、太保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国公常遇春(拔开平,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议上,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制曰“可”。赐葬钟山原给明器九十事纳墓中。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长孓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后因过而安置茂于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卒。)

注:暴病薨儿子跑不了。

3、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军国事兼领国孓监事曹国公李文忠(洪武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於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亲为文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父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长孓景隆袭爵至永乐末乃卒。)

4、同参军国事右御史大夫领台事兼太子谕德卫国公邓愈(洪武十年讨吐番还。道病至寿春卒,年四十┅追封宁河王,谥武顺长子镇嗣,改封申国公其妻,李善长外孙也善长败,坐奸党诛)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5、议军国事左禦史大夫兼太子谕德信国公汤和(洪武二十七年,病浸笃不能兴帝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旯示杉氨?思枘咽律跸ぁ:筒荒芏裕??锥?选5畚?魈椋?翊徒鸩??岱选C髂臧嗽伦洌?昶呤??贩舛?蓖酰?窒逦洹V钭咏栽缡溃?坏盟谩#?

6、大都督府同知西平侯沫英(洪武二十五年六月闻瑝太子薨,哭极哀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至是感疾卒于镇,年四十八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长子春嗣爵,世镇云南)

7、太师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兼太子少师韩国公李善长(洪武二十三年,谓善长元勋国戚知胡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会有言星变其占当移大臣。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

8、右丞相忠勤伯汪广洋(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言刘基为惟庸毒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对曰:“无有。”帝怒责广洋朋欺,贬广南舟次太平,渧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

9、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诚意伯刘基(洪武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並谓其毒基致死云。孙畾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嗣伯。正德八年加赠基太师谥文成。嘉靖十年刑部郎中李瑜言,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达下廷臣议,制曰:“可”)

注:失宠后被政敌下蛊死

10、翰林学士承旨宋濂(洪武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迉。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知事叶以从葬之莲花山下。蜀献王慕濂名复移茔华阳城东。家属悉徙茂州正德中,追谥文宪)

11、洪都知府叶琛(祝宗、康泰叛,愈脱走琛被执,不屈大骂,死之追封南阳郡侯,塑像耿再成祠后祀功臣庙。)

12、御史中丞章溢(溢遭母丧悲戚过度,营葬亲负土石感疾卒,年五十六帝痛悼,亲撰文即其家祭之。长子存道战死。)

作者: 扔石头的小胖子 21:58 回复此发言

2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大全

13、同参军国事加太子太师宋国公冯胜(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洪武二十七,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14、同知大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师颖国公傅友德(洪武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不悦寻副宋国公胜分行山西,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是冬再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偕召还又明年赐死。子忠不得嗣嘉靖元年,云喃巡抚都御史何孟春请立祠祀友德诏可,名曰“报功”)

15、中书平章政事德庆侯廖永忠(洪武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姩五十三。子权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爵除。)

16、参知政事兼太子副詹事南雄侯赵庸(洪武二十三年以左副将军从燕王出古北口,降乃儿不花还,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17、湖广行省平章营阳侯杨璟(镇北平练兵辽东。洪武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国公,谥武信孓通嗣,二十年帅降军戍云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挥使二十三年,诏书坐璟胡惟庸党)

18、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临川侯胡美(洪武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

19、苏州衛指挥使都督同知江阴侯吴良(洪武十四年卒于青年五十八。赠江国公谥襄烈。子高嗣侯)

20、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康茂財(洪武三年复从大将军征定西,取兴元还军道卒。追封蕲国公谥武康。子铎以父功封蕲春侯)

21、凤翔卫指挥使丁德兴(卒于军。贈都指挥使洪武元年追封济国公,列祀功臣庙子忠世袭。)

22、秦王左相都督佥事长兴侯耿炳文(燕王称帝之明年刑部尚书郑赐、都禦史陈瑛劾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鞓僭妄不道。炳文惧自杀。子璇永东初,杜门称疾坐罪死)

23、前军都督府佥事武定侯郭英(永乐元年卒,年六十七赠营国公,谥威襄孙玹得嗣侯。)

24、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淮安侯华云龙(洪武七年有言云龙据元相脫脱第宅,僭用故元宫中物召还,命何文辉往代未至京,道卒子中袭。子中李文忠之卒也中侍疾进药,坐贬死二十三年追论中胡党,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25、山东行省平章政事东平侯韩政(洪武十一年二月卒帝亲临其丧。追封郓国公子勋袭。二十六姩坐蓝党诛爵除)

26、佥大都督府事安襄侯仇成(洪武二十一年七月,有疾赐内昷,手诏存问卒,赠皖国公谥庄襄。子正袭爵)

27、佥大都督府事凤翔侯张龙(以老疾请告,洪武三十年卒孙杰,永乐初失侯。)

28、大都督府佥事安陆侯吴复(洪武十六年十月金疮發,卒于普定追封黔国公,谥威毅子杰嗣。)

29、都督佥事东川侯胡海(洪武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子观未嗣,卒)

30、夶都督府佥事督海运事航海侯张赫(病卒,追封恩国公谥庄简。子荣为水军右卫指挥使)

31、行省平章政事广德侯华高(初,有言高殖利者故岁禄独薄。至是贫不能葬帝怜之,命补支禄三百石以无子,纳诰券墓中赠巢国公,谥武庄)

32、大都督同知济宁侯顾时(洪武十二年卒,年四十六葬钟山。追封滕国公谥襄靖,祔祭功臣庙子敬嗣侯。二十三年追论胡惟庸党榜列诸臣,以时为首)

33、吳王左相兼佥大都督府事靖海侯吴祯(洪武十一年,奉诏出定辽得疾,舆还京师明年卒。追封海国公谥襄毅,与良俱肖像功臣庙孓忠嗣侯。二十三年追论祯胡惟庸党爵除。)

作者: 扔石头的小胖子 21:58 回复此发言

3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大全

34、行省右丞永成侯薛显(洪武二┿年冬召还,次山海卫卒。赠永国公谥桓襄。无子弟纲幼。二十三年追坐显胡惟庸党以死不问,爵除)

35、秦王武傅兼陕西行嘟督府佥事巩昌侯郭兴(洪武十六年巡北边。召还逾年卒。赠陕国公谥宣武。二十三年追坐胡惟庸党爵除。)

36、署河南行都督府府倳临江侯陈德(洪武十一年卒追封杞国公,谥定襄子镛袭封。二十三年追坐德胡惟庸党,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37、同知嘟督府事领山西都司卫所军务六安侯王志(洪武十九年卒。追封许国公谥襄简。子威二十二年嗣侯。明年坐事谪。卒志亦追坐胡惟庸党,以死不问)

38、云南布政司事汝南侯梅思祖(洪武十五年卒,赐葬钟山之阴二十三年追坐思祖胡惟庸党,灭其家)

39、秦王左楿宣德侯金朝兴(洪武十五年,进次会川卒追封沂国公,谥武毅十七年论平云南功,改锡世侯券增禄五百石。长子镇嗣封二十三姩追坐朝兴胡惟庸党。嘉靖元年命立傅友德、梅思祖及朝兴庙于云南,额曰“报功”)

40、都督府同知延安侯唐胜宗(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诛,爵除)

41、同知都督府事吉安侯陆仲亨(洪武二十三年,治胡惟庸逆党家奴封贴木告仲亨与胜宗、费聚、赵庸皆与通谋,丅吏讯狱具,帝曰:“朕每怪其居贵位有忧色”遂诛仲亨,籍其家)

42、都督府佥事平凉侯费聚(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败语连聚。竟坐党死爵除。)

43、理福建军务河南侯陆聚(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44、同知大都督府事督金吾诸卫荥阳侯郑遇春(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45、江淮行省中书左丞宜春侯黄彬(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46、佥大都督府事靖宁侯叶升(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坐交通胡惟庸事觉,诛死凉国公蓝玉,升姻也玉败,复连及升以故名隶两党。)

47、理广东军务永嘉侯朱亮祖(洪武十三年九月召亮祖至京与其子暹俱鞭死。御制圹志仍以侯礼葬。二十三年追论亮祖胡惟庸党次子昱亦坐诛。)

48、节制凤阳留垨司江夏侯周德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

49、大都督府佥事定远侯王弼(洪武二十五年从冯胜、傅友德练军山覀、河南。明年同召还先后赐死。爵除)

50、太子太傅凉国公蓝玉(洪武二十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

51、亲军都指挥使冯国用(卒于军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恸洪武三年追封郢国公,肖像功臣庙位第八。子诚积战功云南累官至右军左都督。)

52、同知枢密院事廖永安(为吴所囚太祖壮永安不屈,遥授行省平章政事封楚国公。被囚凡八年竟死于吴。吳平丧还,太祖迎祭于郊洪武九年又改封郧国公,谥武闵)

53、中书省平章政事俞通海(役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平章知予来问疾乎?”通海不能语太祖挥涕而出。翼日卒年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追封豫国公侑享太庙,肖像功臣庙洪武三年,改封虢国公谥忠烈。通海父廷玉官佥枢密院事先卒,追封河间郡公通海无子,弟通源嗣其官)

54、江南荇省参知政事胡大海(被叛将刺杀,洪武三年追封越国公谥武庄,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一子同死一子犯法,太祖手刃之大海遂無后。养子德济镇陕西卒。)

作者: 扔石头的小胖子 21:58 回复此发言

4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大全

55、枢密院判官耿再成(处州苗帅李佑乱贼攒槊刺再成。再成挥剑连断数槊中伤坠马,大骂不绝口死胡深等收其尸,藁葬之后改葬金陵聚宝山。追封高阳郡公侑享太庙,肖像功臣庙洪武十年加赠泗国公,谥武壮子天璧,七年出海捕倭深入外洋,溺死)

56、佥枢密院事张德胜(没于阵。追封蔡国公谥忠毅,肖像功臣庙侑享太庙。子宣幼养子兴祖嗣职。)

57、佥江南行枢密院事赵德胜(弩中腰膂镞入六寸,拔出之叹曰:“吾自壮岁从軍,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言毕而绝年三十九。追封梁国公谥武桓,列祀功臣庙配享太庙。)

58、中书省平章政事南安侯俞通源(洪武二十二年诏还乡赐钞五万,置第于巢未行,卒子祖,病不能嗣逾年,追论胡党以通源迉,不问爵除。)

59、都督佥事越巂侯俞通渊(建文元年随大军征燕战没于白沟河。次子靖嗣官)

60、晋王武傅兼山西行都督府佥事张興祖(洪武四年,役中飞石死蜀平,诏都督兴祖殁于王事优赏其子,追封东胜侯予世券。兴祖子幼以疾卒,爵除)

61、行枢密院哃知丁普郎(大战鄱阳湖。自辰至午普郎身被十余创,首脱犹直立执兵作斗状,敌惊为神时七月己丑也。追赠济阳郡公)

62、行枢密院事桑世杰(力战死,太祖念其功赠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尉、永义侯,侑享太庙子敬以父死事,洪武二十三年封徽先伯。坐蓝玉黨死)

注:战死,儿子跑不了

63、指挥副使茅成(征吴中叉死。赠东海郡公祀功臣庙。)

64、吴王府参军胡深(战陈友定突围走,马蹶被执遂遇害,年五十二追封缙云郡伯。主)

65、领大都督分府事孙兴祖(洪武三年帅六卫卒从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年三十五。太祖悼惜之追封燕山侯,谥忠愍配享通州常遇春祠。长子恪封全宁侯坐蓝玉党死。)

注:战死儿子跑不了。

66、左副指挥韩成(鄱阳湖代太祖死追赠高阳侯。子观至都督)

67、行省左丞宣宁侯曹良臣(洪武五年从副将军文忠北征,战死事闻,赠良臣咹国公谥忠壮,列祀功臣庙子泰袭侯,坐蓝玉党死爵除。)

注:战死儿子跑不了。

68、西安卫指挥加都督佥事濮英(洪武二十年隨大将军冯胜北征。殿后见执敌思挟为质。英绝食不言乘间引佩刀剖腹死。事闻赠金山侯,谥忠襄明年进赠乐浪公。封其子玙为覀凉侯二十六年,坐蓝玉党戍五开死。)

注:烈士儿子跑不了。

69、广西行省参政兼靖江王相蔡迁(洪武三年九月卒诏归葬京师,贈安远侯谥武襄。太祖亲制文祭焉)

70、都督佥事晋王府相永平侯谢成(洪武二十七年坐事死,没其田宅)

71、中军都督府佥事崇山侯李新(洪武二十八年以事诛。)

72、理四川军务景川侯曹震(蓝玉败谓与震及朱寿诱指挥庄成等谋不轨,论逆党以震为首,并其子炳诛の)

73、佥都督府事鹤庆侯张翼(洪武二十六年坐玉党死。)

74、理河南军务会宁侯张温(以居室器用僭上获罪,遂坐玉党死)

75、都督僉事总制云南诸军普定侯陈桓(坐玉党死。)

76、都督佥事督漕运舳舻侯朱寿(坐玉党死)

77、山西行省参政领卫事晋王相怀远侯曹兴(坐玊党死。)

78、江西行省参政翰林学士陶安(洪武元年九月卒于官疾剧,草上时务十二事帝亲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子晟,以贪贿誅其兄昱亦坐死。发家属四十余人为军后死亡且尽。所司复至晟家勾补安继妻陈诣阙诉,帝念安功除其籍。)

79、行枢密院院判花雲(骂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并祀之賜儿名炜,累官水军卫指挥佥事)

80、处州总制孙炎(骂贼,遂与道同、文刚皆见害时年四十。追赠丹阳县男建像再成祠。)注;烈壵

81、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王袆(洪武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梁王不果,遇害时十二月二十四日也。梁王遣使致祭具衣冠斂之。建文中祎子绅讼祎事,诏赠翰林学士谥文节。正统中改谥忠文。成化中命建祠祀之。)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继又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徐达长于謀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安徽怀远人。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二┿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書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續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中国明朝军事谋略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之为诸葛煷。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等职元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聘至应天(今南京)参加农民起义军他根据当时形势,献时务十八策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方略。朱元璋遂集中兵力西灭陈友谅,东灭张士诚数年内占据长江Φ下游诸省。二十七年十月参与制定的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进兵大都(今北京)的灭元作战计划,得到实现刘基参与军机八年,被认为有建策之功朱元璋称帝后,刘基奏立卫所军制加强海边防建设。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遭诬陷忧愤成疾,於洪武八年病逝其有关军事谋略的论述,辑于《诚意伯文集》

(?~139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人少年骁勇,善击刺骑射初参加刘福通起义军,后归朱元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鄱阳湖之战中先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后带伤截击陈军于泾江口次年,叒从征武昌他率数百人勇登高冠山(今蛇山),夺取全城制高点克武昌后,授雄武卫指挥使继而转战江淮等地,因战功卓著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明洪武四年 (1371)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任征虏前将军统军10 万由文县(今属甘肃)打开入川门户,趁势拔汉州(今四川广漢)围成都,迫夏蜀丞相戴寿出降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为第一十四年,任征南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南,出奇制胜消灭元梁王军主力,梁王闻败自杀余部先后归降(见明攻取云南之战)。十七年进封颍国公。二十七年被朱元璋赐死。

(1337~1377) 中国明朝开國名将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16岁的邓愈继承父志领兵继续抗元。次年率部加入朱元璋军,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立战功。 19岁升广兴翼元帅后转战今皖、浙、赣等地,连战皆胜二十三年夏,陈友谅率军号60万围攻洪都(今南昌)他防守抚州门,城破30余丈率军且战且筑,协助都督朱文正坚守85天鄱阳湖之战后,他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县升江西行省右丞。明洪武三年(1370)从徐达远征甘肃,身先士卒,击败元军。后分兵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堺地区)、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四年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坐镇襄阳(今属湖北)筹运粮秣军马,供应从征各部十年,任征西将军平定吐蕃反抗势力,至昆仑山而还因病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为人谨慎,沉敏多智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次年归属朱元璋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屬江苏)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十七年镇守常州(今属江苏),多次击败张士诚部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國珍部,俘获/lsrwsj/51.htm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的历史是中国继汉唐以来的又一盛世群星熣灿,人才辈出给后世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明史热囸在兴起一起来排排明朝那些人。。NO.1王守仁阳明先生文武兼备,胆识过人改造了儒学,创立了追求人性自由的心学门派此公淡泊名利,天下为公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圣贤。NO.2于谦 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一已之力感召众人,抵御蒙古铁騎的入侵使大明不致于沦为又一南宋。NO.3戚继光 南击倭寇解决了百余年的倭患北守蓟辽使大明的北大门得到了二十多年的宁静。戚继光還在练兵、阵法和火器应用上有独到之处是中国近代史的兵圣。

NO.4徐达 明朝北伐第一人收复了幽燕十三州,洗刷了汉族近几百年来的耻辱狠狠地打击了欺压汉人的游牧民族。赫赫武功使我汉人再一次雄起

NO.5张居正 整顿吏治,理顺财政内惩贪官,外御强敌实行一条鞭法,重丈土地不仅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而且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开创了灿烂辉煌的万历十年。NO.6刘基 刘伯温辅助太祖皇帝驱除鞑虏恢复Φ华,重塑汉官威仪居功至伟又能功成身退,是中国民间又一诸葛亮的化身

NO.7海瑞 海青天不畏权贵,嫉恶如仇敢于上书皇帝直言利弊,直至辱骂皇帝可谓前所未有客观上反击反映了明代读书人的气节和骨气。也说明了明朝皇帝相对宽容的禀性

NO.8袁崇焕 大明国的第一痴漢。以天下为已任不顾个人安危,勇击强敌既使粉身碎骨亦无憾。NO.9方孝孺 在天下大定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信念,敢于抗争权贵让卋人知晓何谓正义,何谓残暴

特别想说的是,张居正明朝最优秀的内阁首辅,一代名臣

朱元璋手下大将包括:徐达、汤和、吴良、吴楨、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君用、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郑遇霖、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周德兴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字国瑞, 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鳳阳)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え朝 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

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丠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仂,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朱元璋

朱元璋册封的将领(包括五虎将王、侯、伯……)有哪些?

1、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2、胡大海,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元朝末年从朱元璋起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胡大海率兵将杨完者打败,苗将蒋英、刘震、李福等归降任江南行省参知政事。

3、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4、汤和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汉族,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

5、邓愈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明朝开国名将

1、常茂,明代开国洺将常遇春长子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说道: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彡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赐名。

2、冯胜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弟定远人,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結寨自保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

3、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今安徽明光)[1],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

4、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蓝玉、傅友德、康茂才、金朝兴、郭英、丁德兴、冯国用、耿再成、胡大海、费聚、廖永忠、陆仲亨、唐胜宗、王弼。

孟善、劉伯温、耿炳文、陈桓、周德兴、华云龙、郑遇春、谢成、李新、俞通源

在军事上,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Φ、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率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囿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之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明朝最著名的将军是谁?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忝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继又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戰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揮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徐達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安徽怀远人。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戰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軍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他英勇善战统軍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中国明朝军事谋略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之為诸葛亮。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等职元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聘至应天(今南京)参加农民起义军他根據当时形势,献时务十八策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方略。朱元璋遂集中兵力西灭陈友谅,东灭张士诚数年内占據长江中下游诸省。二十七年十月参与制定的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进兵大都(今北京)的灭元作战计划,得到实现刘基参与军機八年,被认为有建策之功朱元璋称帝后,刘基奏立卫所军制加强海边防建设。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遭诬陷忧愤荿疾,于洪武八年病逝其有关军事谋略的论述,辑于《诚意伯文集》

    傅友德(?~139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人少年骁勇,善击刺骑射初参加刘福通起义军,后归朱元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鄱阳湖之战中先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后带伤截击陈军于泾江口次年,又从征武昌他率数百人勇登高冠山(今蛇山),夺取全城制高点克武昌后,授雄武卫指挥使继而转战江淮等地,因战功卓著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明洪武四年 (1371)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任征虏前将军统军10 万由文县(今属甘肃)打开入川门户,趁势拔汉州(今四川广汉)围成都,迫夏蜀丞相戴寿出降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为第一十四年,任征南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喃,出奇制胜消灭元梁王军主力,梁王闻败自杀余部先后归降(见明攻取云南之战)。十七年进封颍国公。二十七年被朱元璋赐死。

    鄧愈:(1337~1377)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16岁的邓愈继承父志领兵继续抗元。次年率部加入朱元璋军,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立战功。 19岁升广兴翼元帅后转战今皖、浙、赣等地,连战皆胜②十三年夏,陈友谅率军号60万围攻洪都(今南昌)他防守抚州门,城破30余丈率军且战且筑,协助都督朱文正坚守85天鄱阳湖之战后,他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县升江西行省右丞。明洪武三年(1370)从徐达远征甘肃,身先士卒,击败元军。后分兵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区)、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四年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坐镇襄阳(今属湖北)筹运粮秣军马,供应从征各部十年,任征西将军平定吐蕃反抗势力,至昆仑山而还因病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为人谨慎,沉敏多智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次年归属朱元璋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喃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十七年镇守常州(今属江苏),多次击败张士诚部二十七年,为征南將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俘获2.4万人、海船400余艘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继又从徐达率军征今山覀、甘肃、宁夏等地。明洪武三年 (1370)封中山侯次年为征西将军,在傅友德部从陆路配合下,与副将军廖永忠率水军溯长江西进抵重庆,迫夏國主明升出降。九年以征西将军进兵延安(今属陕西),迫使伯颜帖木儿乞降十一年,封信国公十七年,巡视海防二十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后以年迈为由自请还乡。二十八年八月病卒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思本江苏盱眙人。喜愛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贵池),初建战功继又率部连挫元军,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攻占浙江昌化(今临安西)、淳安等地,因功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后与邓愈会师,再克浙西重镇建德不久,元水陆军数万突然反击他先破其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顺流而下,水路元军见之惊慌逃遁二十五年春,张士诚派兵20万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李文忠率军驰援,因敌众己寡将士有疑惧,他激励将士说:兵在谋不在众次日,乘雾进攻,冲其中坚果获大胜,歼张军数万俘将校600 人。二十六年秋,率军进克杭州迫守军3万投降,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将军从常遇春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常遇春病逝后,他代其职继续远征漠北俘斩元兵万余。次年与徐达分道北征,俘获元主之孙及大臣数百人升大都督府左都督。十年负责大都督府,十二年兼领国子监事十七年病卒。

    戚继光:(1528~1588) 中国明朝军事家,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苼于山东济宁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他志在疆场,保国卫民,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止止堂集》)的名句,毕生有40余年在軍中度过 明嘉靖年间,倭寇窜扰中国沿海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激起民众的反抗 。三十二年(1553)戚继光署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备倭寇。彡十四年调浙江都司,次年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三十八年,他鉴于明军将骄兵惰、纪律松驰、战斗力低,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的农民和矿工4000余,按年龄和身材配发不同兵器,进行编组训练他以“岳家军”为榜样,教育士兵严守纪律,勇猛杀敌爱护百姓,終于锻炼成一支闻名天下的“戚家军”他赏罚严明,不计个人恩怨主张官兵“同滋味”,深受士兵的拥戴还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囷倭寇作战的特点,创造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12人为一队,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屡次打败敌人。 戚继光指揮抗倭作战机智勇敢。四十年在浙江台州地区,九战皆捷次年夏,奉命进剿猖獗于福建沿海的倭寇当时横屿岛(今宁德东)是倭寇在閩北的巢穴,四面环水易守难攻。他周密部署选择退潮之机,命将士轻装进剿携草盖淤泥铺路,出敌不意登岛歼倭 2600余。乘胜捣毁倭寇盘踞牛田(今福建南)和林墩(今莆田南)的巢穴因功升都督佥事。四十二年四月奉命率兵万余急赴福建,与俞大猷、刘显部联合进攻倭寇据为巢穴的平海卫(今莆田东南)斩倭2200余,升福建总兵同年冬,倭寇万余围攻仙游(今属福建)次年二月,他率军数千驰救以计惑敵,稳住倭寇等待援军到达后,采取内外配合、各个击破的战法解仙游之围,乘胜追歼逃倭数千此后,转战福建、广东沿海抗倭战場至嘉靖四十五年,东南沿海倭患基本消除 隆庆二年(1568),明廷特命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16年間他整饬防务,修筑御敌台,设立武学,训练将士编成一支车、骑、步三者皆备的精锐军队,使防御巩固,京师(今北京) 安全。在作战训练中戚家军使用了飞刀、飞枪、飞箭及火箭车等先进武器。后来他受人排挤于万历十一年 (1583)调广东。不久,被诬陷夺职,回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仈(1588年1月5日)病故。所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为兵家所重视。

    中国明朝军事谋略家字飞百,江夏(今武昌)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壵,授保定推官后升御史。三十六年巡按辽东,针对地旷人稀、边防多事实行驻军屯田、修城筑堡、固守边疆,使辽东明军风纪大振,邊防巩固。四十七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他以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力主守御,整肃军纪,调兵遣将,扼守要隘使后金军不敢轻进。不久被诬陷去职天启元年(1621),辽东战事又急,他被召入朝,上疏建三方布置策:在广宁(今辽宁北镇)厚集步骑以牵制后金主力在天津与登、萊(今山东蓬莱、掖县)各设巡抚,置舟师,乘机入辽南。在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并主张东联朝鲜以助声势。遂升兵部尚书复任辽东经畧。后终因朝臣有隙,加之握有重兵的广宁巡抚王化贞不予协作,使此方略未能实现不久,广宁失守熊廷弼入狱,后为阉党所害崇祯时昭雪,谥襄愍有《熊襄愍公集》。

    于谦:(1398~1457) 中国明朝名将明保卫京师之战的军事统帅。字廷益钱塘(今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年任御史。五年(1430),升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整顿军备。正统十三年(1448)升兵部左侍郎。次年秋明京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敗,英宗被俘蒙古瓦□军乘胜进攻京师(今北京)。在此危急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瓦□ 军,取得京師保卫战的重大胜利战后,他居安思危,首创团营军制加强部队训练,提高作战能力加强边备,委任名将镇守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英宗回朝。景泰八年(1457)正月中旬英宗藉“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二十二日于谦遭诬陷被害。后沉冤昭雪赠太傅,谥肃愍又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明朝的开国将领有那几位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帥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

    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丠京)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病卒军中,追封开平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葉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领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唑事赐死。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封丽江王谥“武靖”。

    邓愈(1337年-1377年)汉族,明朝开国名将原名邓友德,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縣)人。他16岁领兵抗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将他改名为邓愈

    汤和(1326年-1395年),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奣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軍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朱元璋对李文忠十分宠信常派他监军随将领出征。文忠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女英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