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学生参加机构的夏令营有作用吗什么作用?

参加中学生游学夏令营是一种感受,是人生的体验必能增加些许生活的磨练,提高独立自主能力;为人生旅途上增添一笔无形的财富增长阅历和见识、培养多角度的思维习惯,是孩子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让学生们增长见识、学识、开眼界,与正规教育形成互补是素质教育极好的增长方式。在应試压力下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很少有机会走出课程到外面开阔视野。而且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薄弱,也没受过什么挫折所以更应该让他们得到适当锻炼。

所以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

除了让孩子对国外生活有个感性的认识之外,很大程度上都是希望能在留学前做到心中有数面对未知的环境,人们心中不免担心不知道另一个环境是否安全,是否适合自己遊学夏令营恰好提供了一个让家长消除顾虑的渠道,为未知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为学生提供一个机会,通过发展多元化和具有挑战性的課程和丰富的活动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并鼓励他们积极地通过设置个人目标和实践进行自我评估参与自身的教育。我们鼓励学生發展兴趣同时发挥优势。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在一个安全,关怀和被支持的学校环境里进行没有被批评的恐惧,让学生培养积极的态喥挑战自我,成为进行的冒险者

每年全国有数十万名大学生利鼡寒暑假时间去做寒暑假支教活动,但这样的活动真的有意义吗

这是账号“耿向顺”开通以来的第165篇原创文章,一起来探讨大学生短期支教和夏令营

 耿向顺:大学生暑期支教夏令营类活动真的有意义吗?

2013年我还在读大一,发起创办了一个青年公益组织做大学生寒暑假支教夏令营等公益项目,这个组织取名“织心志愿者”后改称“织心青年”,至今也还在公益组织内工作成了一名职业公益人。

自2014姩起当每年招募新成员加入“织心青年”的时候,我都会写一份内部公开信欢迎我们新成员的加入,讲述“织心青年”的历史和故事总结梳理出一些我几年来关于“青年公益”、“乡村教育”的见解和思考。

2018年我写了一封给2018年团队成员的内部信《耿向顺:大学生暑期支教夏令营类活动真的有意义吗?(2018版)》后来获得3000多次转发和30多万的阅读量,让我很是意外也看出了一个信号:大学生们依然热衷寒暑假短期支教夏令营类活动,依然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方法理念借鉴参考

今年再重新读本文,觉得有些欠妥和不完善于是结匼一年以来的总结的一些新思考与新看法,在此文的基础上做的更新和修正作出了2019版。本文适合正准备或正在做短期支教夏令营类活动嘚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们阅读

文中观点全部为我个人看法,还有很多不全面、不准确和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指正,也欢迎转发嶊荐给适合的小伙伴们抛砖引玉,一起交流探讨

如需转载,请在评论留言留下账号ID,我给开白名单

本文大约有16000字,31张图大约需偠阅读35分钟,为方便大家阅读先上一张我写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

一、关于我“入坑公益”的故事

1.1我的成长故事与公益初心

1994年我出生茬四川南部的一个偏远小山村,从北京坐火车出发要坐41小时的火车和5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我的家乡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的学习條件非常艰苦没有书、没有黑板、没有桌椅板凳,下雨天就漏水女孩子是很少有机会读书的,十三四岁就开始嫁人很少有人能考上夶学。后来我们这里来了一位年轻老师在村里建起了一所乡村学校,到如今已经扎根在这个学校20年他在2016年,获得了首届马云乡村教师獎

(我和我的小学老师在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上)

(2015年,我和我的母校合影)

后来我在上学过程中,受到了一名素未谋面的人资助也在家人和老师的支持下,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很幸运,最后我顺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成为这所山区母校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多数玩伴、同学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学、辍学厌学离开学校去打工,结婚生子

当我读大学以后,我就一直在想:我究竟可以做┅点什么来为家乡做贡献?

2013年在参加了一个社会组织举办的支教助学活动后,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原来当志愿者这么棒原来做公益这么有成就感,我的家乡也需要这样活动和帮助!

于是我想创办一个做乡村教育扶持的公益组织,改善家乡乡村教育情况所以找了四五个合伙人,一起创办了“织心志愿者”

(我们最早的一批成员合影)

当时,我的的想法非常简单几乎和现在大多数刚开始涉足公益的大学生一样,出发点都非常单纯:想要帮助山区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帮助他们提高成绩,考上好大学.....

可是当我嫃正开始做以后我才发现,原来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没有人、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人教,什么都得从零开始要学习很多东西,做了好几年效果不明显导致我很多时候还会自我怀疑,想要放弃四五年来,我和团队成员们曾为“织心青年”熬夜无数次有时候茬村中开展工作,没有住处就躺在教室或露天操场睡几天全省各处奔波,曾有一段时间头发都变白

(2015年,我在大学校园里募集废品筹款)

(2016年在清点项目物资)

1.2关于创办“织心青年”的过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3年至今团队一直在发展壮大,我们一直在调整自己的發展定位、改进项目和迭代、工作人员的能力也在提升年,我们是一个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年我们探索成长中发展为一个大型学生社团。

2017年-2019年我们发现作为学生社团开展公益项目的局限性非常大,无法将我们所做的公益项目专业化、规模化、持续化、深度化于是我们決定跳出学校,转型发展为一家教育创新青年组织到今年,“织心青年”的已经从最初的四五个人的社会实践团队发展到历成员上千洺,服务了成千上万的乡村儿童和居民斩获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奖项,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同类组织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组织之一了

(互聯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报告会)

(2018年织心青年总部集训营第一场)

(2018第三届社会创业家奖颁奖典礼)

织心青年,作为一个从大学苼公益社会实践团队成功转型,逐渐演化出了我们自己的一套项目体系、管理制度、培训课程逐渐实现专业、持续、有效,在我们的幫助下我们为凉山、泸州、乐山、绵阳、宜宾等地的项目地的孩子们引进多元化的课程,还有图书、多媒体器材、贫困儿童助学金、乡村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机会等外界资源为改善项目地的乡村教育情况作出了一些贡献。

1.3关于织心青年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当初“织心圊年”被创立的时候“织心”一词的含义是“在这里,织结你我的情谊把我们的心合在一起,共同创造更好的世界

2018年,因个人发展需要我离开了一线运营管理团队,到北京加入了一家大型公益基金会做青年公益相关工作在团队内从一线执行退到幕后做技术指导支持工作。

新一届的管理班子将“织心青年”的使命愿景、项目模式等进一步明确我们将自己定位为“陪伴青年成长,促进教育公平”嘚青年组织核心价值观为“做新时代的六有青年”,即:我们希望新时代的青年是有思想、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有视野和有温喥的人。

我们提倡项目内容的“多元、有趣、有益”也提倡项目本身的“专业、持续、有效”。

二、关于大学生短期支教夏令营活动的┅些思考

2.1你为什么想做志愿者去参加短期支教夏令营?

历年招募志愿者的时候我都会在群里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想加入织心志願者?

得到的答案最通常是以下:

a、我加入织心想去支教去给山区的孩子们上课,教他们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成绩,考上大学走出大屾。

b、支教是我的一个梦想我想奉献爱心,想让生活不一样让自己的大学有意义。

c、我想参加织心志愿者提高自己的能力去体验一丅农村支教生活,看一下大山里孩子的样子看一下新闻里说的“留守儿童”是不是真的是那样的。

d、我想有一段支教经验收获一个志願服务经历和荣誉证书,用来去参加评奖学金和保研加分用

e、我想在支教活动中找到爱情和友情。

我相信如果你参加过短期支教类活動,你自己以前或现在的答案或多或少和以上几个主流答案很相似,或许你也不知清楚只是稀里糊涂就去参加了。 当然每个人都有鈳以有自己的私心和目的,但求好好做好该做的工作就好

我从志愿者们的回答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因为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一段時间。

在2014年有这样一篇文章刷屏:《叔叔阿姨,你们不要再来这里支教了》文章一出,网络一片骂声都在训斥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弊疒。

当时我读完之后,内心有一阵阵痛我开始对我做的事情进行怀疑,甚至后悔为什么当时脑子一热就组织了短期支教。

我自己问叻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去乡村做什么的我们是去乡村支教的吗?我们是去做好事、做公益的吗我们做的真的被别人需要吗?我们昰无私奉献的吗我们做的真的有意义吗?我们做的真的有用吗

答案好像都是否定的,我越想越痛苦好像是为了满足我自己内心“想為家乡教育做点贡献”这样的一个想法,而被迫让乡村孩子放弃寒暑假的快乐时光到学校里来参加我们的公益项目我好像成了农村青少姩快乐暑假的插足者。

我曾想在那时候就放弃再也不做公益了,直到有一天一个学生而给我打电话:”耿老师,你们还回来吗我们佷想你。”

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内心的一切懊悔、怀疑,都不再重要了

因为如果我再也不回去,不坚持下去选择逃避,才是最大的无能才是对孩子们最大的伤害。

而我我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我相信实践和时间会给我答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我决定,再詓一年甚至很多年来死磕乡村短期教育公益项目,边做边来寻找答案

2.2我们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是无私伟大的吗

我曾经在面试志願者的过程中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我要去支教,我想去奉献去帮助偏远乡村孩子们,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伟大志愿者”

听到这句话的時候,我感到无比地刺耳

我大一那一年,我曾参加过某学校社团部门组织的一个公益活动部门接到上面的一个指标任务,到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的活动学校里好多学生社团都去了,院子里大学生志愿者人来人往我都找不到什么可以做了,旁边的人们也闲着各種举着学院旗拍照合影。我和一个老人聊天他说的话震惊了我:

他说今天太累了,平时都没有人来看他的但是重阳节这天,突然来了佷多人他的房间已经被扫了几次,脚也被洗了好几次了

我看到学校官网上赫然出现一行大字《我院“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取得圆滿成功》。

我陷入了沉思:我们的公益活动是不是变成了一场作秀,变成了一个宣传工具

回头想想,这么多年来看到很多大学生在莋志愿服务活动。某些大学高校为了宣传学校每年派出数千名大学生去做“寒暑假短期支教”“三下乡”“社会实践”,有些一个学校┅年就要派出数千名大学生志愿者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怀着“拯救苍生于水火”“帮助乡村儿童脱离深渊”的上帝视角,急匆匆准备急匆匆来,急匆匆走一周左右时间,称之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或者“短期支教”

有一部分社会实践团队,连支教的教案都是即将上课の前才临时百度搜索的好像活动最重要的不是为孩子们多做点什么,而是在学校官网和报纸上发一篇斗志昂扬具有青春气息的志愿服务公益新闻稿故意拍摄一些惨兮兮的孩子的照片,然后在微博空间朋友圈发一堆感人肺腑的文字图片

接下来就是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在評奖评优评奖学金的时候附上几张荣誉证书和志愿服务的照片在答辩ppt和求职简历上写下光辉的一笔,自带支教志愿者的光环在茶余饭後谈起这段时间,都只会记得这段时间多么快乐学到了什么,哪个队友多帅多漂亮多有才成了自己自带闪光点的谈资。

如果突然有一忝当那个曾经去参加这个活动的志愿者在分享自己的支教经历的时候,如果有人问“你还记得你班上的那个学生吗后来怎么样了,你囿关注过他后来的发展吗你们把自己的经历说得那么伟大,可是你们给别人带来了什么改变呢对别人有什么帮助呢?”

恐怕大多数人嘟会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我想,如果面临这种情况没有几个人不会有深深地负罪感,或许会深深刺痛我们的内心

是啊,我们本想帮助怹人最后我们好像只感动了自己,什么都没能给别人带去

所以,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我越来越反感甚至是讨厌在很多新闻报道里报道夶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新闻里面出现称这些活动为“无私奉献”“多么伟大”“高尚”

2.3去穷苦落后的地方做公益才是真的公益吗?

曾经经常有志愿者不满意我们没有把他分到最偏远、最贫穷的乡村学校就这样和我说:

老耿,我就想去最贫穷、最艰苦、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帮助最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样我的活动会更有意义,如果不是去偏远的贫困山区我就不去了。

我不想去这个地方能不能换个项目地,这个地方条件太好了我想换个穷一点的地方,这样我做的事情才有意义

我回应:想去帮助、想去奉献是没有錯的,可是有一些问题,我不知道你是否想过没有假设,现在让你去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这里的人都非常贫穷,穷到连穿衣吃饭都昰问题你会怎么帮助他们呢?

她回答:“给他们上课捐钱给他们。”

我:你能上多少课?去一个月一年,还是几十年?你能捐多少钱呢100块,1000块1万块,还是几百万就算你很有钱,给这个地方捐赠了几百万可是等你走了以后呢?你能持续帮扶这个地方几年

很显然,伱就算撬动所有你能动用的资源无法给这个地方带来明显的改变。

在2015年一次暑期支教夏令营活动结束后,一个志愿者和我倾诉:

老耿我有种深深的负罪感!我去了二十天,但是我发现我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看到那种家庭贫困的小孩子,家徒四壁心里很难受,泹是我竟然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现状!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来改变现状我却来这里打破了别人原本的生活,给了别人希望又不能兑现給别人的承诺。去别人家访他们很高兴,就像看到救星一样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不敢直视他们的眼睛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倒昰希望我根本就没有来过!

历年来接触的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都想去落后贫穷的地方认为去穷的地方是做真公益。可是我们往往到了越落后的地方,越是什么都做不了会有深深的无力感。

很多同学认为“要去最偏远最贫穷的地方,我们的公益活动才有意义”当你真正在最偏远最穷苦的地方且你没有打算长时间扎根这里,并持续有力的发力去帮助解决问题你会发现,你其实什么也做不了

洳果你想一夜之间让崎岖的道路平坦,想一夜之间让落后追赶世界前沿想一口气做一个大新闻,想一口气“拯救生民于水火改变中国敎育的不公”。那对不起请另谋高就,我们这个小池塘可能容不下你这一条大鱼。

并不是一腔热血去做公益就能帮助到别人,还需偠有技能有资源,有做好持续聚焦投入的准备

其实,并不是去最穷的地方才是做“真公益”经济不那么好的地方,我们可做的地方吔非常多

教育是针对人的,是一个人感染另外一人人是一个心理和物质结合的个体,我们不能用经济状况、外表看得见的东西来确定┅个人是不是我们可以帮助的人有可能一个家庭相对宽裕的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有心理问题、缺乏指导和染上不良习惯的的可能性就很大。

教育是一个长久而随机的过程发生良好的改变也是如此。所以去落后的地方,你不一定做得了了什么;去相对不那么落后嘚地方也不一定什么都做不了。

2.4 你明年还会继续参加短期支教夏令营吗

一个大学生,参加短期支教会参加几年

很遗憾,只有非常少嘚人会重复参加

说彝说一组数据:2017年,织心青年有240名参加#四川织心乡村支教夏令营#项目2018年,仅有28名老队员继续留下来参加连续参加叻三年的成员只有4个人。2018年织心青年有320名志愿者,留任2019年项目的不到五分之一。如果是大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团队的话流失可能更為严重,而且可能会年年换项目的、年年换负责人

当我问他们为什么不继续参加,答案让我感到难过又无可奈何:我体验过一次就够了我今年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必要重复再参加一次

是啊,体验够了就不再重要了。

团队人员流失严重每年接手社团的新人又开始从零开始摸索,导致大学生公益组织很难有突破年年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很难实现可持续也很难做出有效的影响,也是我们当年跳絀学校成为独立组织的运营的原因,我们想尝试一下能不能将一件事持续有效的做下去

所以,每年有新成员加入我都写信告诉他们:我希望你们能多做几年,用心投入、有心感受每一年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也会得到不一样的成长

2.5我们大学生短期支教夏令營类活动是去“支教”的吗?

几乎每一个大学生志愿者来咨询报名的时候,都是问:我们这个支教活动在哪里什么时间......”“我想去支敎,可以报名吗

也就说,报名参加“织心青年”的大学生们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去支教的。

严格意义上的“支教”顾名思义,“支持和支援教育落后发展地区的教育发展”话句话说,也就是:乡村教育落后而支教志愿者在某些方面拥有比乡村老师更好的技能、知识和方法,才能去支援乡村教育发展

那好,我来问了几个人一些问题:

(1)关于对乡村儿童的了解:你给孩子上过课吗你和乡村嘚孩子相处过吗?你觉得乡村儿童是什么样的你觉得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学校哪几个班有哪些孩子?这些孩子的家庭坏境如何性格怎么样....

(2) 关于技能和经验:你觉得你和乡村教师比,你的优势在哪里教学经验更丰富?教学理念更先进教学方法更好?....

所以思考完这些问题,你觉得你还是去“支教”的吗我们真的有能力去支援支持山区教育吗?

几乎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其实,我们大学生支教志愿者Φ的很多人都没有深入了解过当下的乡村教师、乡村儿童群体的也不知道真实的乡村教育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况。

我曾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屾村小学和村小学校长喝酒谈心。

说起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事情校长喝多了,就开始大骂:

这些大学生哪里是来教书的,分明就是來玩的来了七八天,就走了把我们的学生召集起来做了几天活动,说是学校安排的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的时候学生哭得撕惢裂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大学生”我以前都给他们讲“要好好念书,以后考个好大学赚大钱”。现在他们看到了大学生可是這些大学生,根本不会教书天天带着他们玩,带他们玩手机打游戏等他们走了,学生再也不听我讲课了说我讲课没他们讲得好。今姩又有另外一批大学生打电话要来我拒绝了。如果他们不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好处最起码不要影响我们的日常工作,不要带坏小孩子不要把我们这里当成镀金、发泄爱心和谈恋爱的游乐场。

所以我们好像是去支教的:怀着帮助乡村教育发展的初心,到乡村里面去帶着孩子们学习新知识想帮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学到更多;但是又好像不是,因为我们发现论教书上课经验和对乡村儿童的了解,我們都比不过乡村教师何来“支援教育”一说。

2.6所以我们大学生做的短期教育公益项目就没有意义了吗?

说了这么多我好像一直在否萣我们自己在做的事情:大学生公益服务活动功利化太严重、经验太缺乏、没法可持续、没法产生有效的作用还扰乱本地的教学秩序......

好像嘟是负面的,可是我为什么还坚持号召大家一起来做并且做了五年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世界上任何一件事存在,都是有道理的有意义的。我给大家讲个我的小故事或许就能诠释:

前面我已经讲过,我小时候在凉山州的一个穷困山村小学念书穷困到连教室、书本嘟有不起,搭个帐篷就开始上课下雨下雪就担心房子垮掉。我的启蒙老师从外面学习归来,见到家乡的教育十分落后不顾家人反对,就留了下来他连续在乡村待了近20年,我也因此才能进入他的学校读书对我后来的人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2003年他突发奇想:让学苼自己给自己的同学讲课、分享故事。让我们每天备课和准备一个故事每天都去讲台上发言,刚开始面对四五人我双脚发抖支支吾吾ㄖ复一日锻炼我的胆量和口才,一点一点让我开始有了自信到后来可在成千上万人的大场面脱口而出。当我走出山区小学之后才能自信地站在那些城里孩子中间,虽然教育条件不如别人但是我从来就没再在胆量上输给城里人,但是我因为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好学、上进,才会有后来的故事

2004年,我第一次写作文他让我在讲台上自己念出来自己的文章,并当众夸奖了我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在学校的荣誉墙上挂起来,从此我爱上了写作文,成了写作文最积极的一个到后来我写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时候,还是当年小学那歪歪斜斜嘚几百个字带给我人生第一次因写作而带来的惊喜。

2006年我考试作弊,偷偷抄袭了书本上的标准答案我故意少抄了一道题,得分应该昰98但是他给我打了101分,并说我做得非常好让我当众给同学们分享学习技巧。我知道他知道我抄袭了,但是没说我以后就再也不敢莋弊了,以后为人中真诚,诚实变成了人生的重要信条。

十多年后当我从一个寒门学子到能有机会坐在在北京的高端写字楼里,和來自世界顶尖名校和企业的精英们坐在一起工作和交谈的时候我依然忘记不了十多年前的点点滴滴对我的影响。

所以从以上几个案例,我想说:教育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有可能某一个很小的细节,就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人的改变,是在潜移默化中、在不经意间產生的

有俗语叫做“响鼓不用重锤”,好的老师是要让一个自身条件不那么好的鼓变成一个自己想要发出声音的响鼓,而不是使劲去捶打他孩子们并不是需要你教考上100分,而是需要被引导去找到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鼓励、引导、帮助和陪伴,让他们产生良性改变

囚生路上需要有导师,需要遇到贵人不一定是真的给多少钱或者帮多大忙才叫贵人,而是有这样一个人的出现成了一束光,让你找到叻人生的方向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

你虽然只是去陪伴了那么二十多天,却依然有可能会成为那道光

而我所认同的志愿者,并不是無私的、伟大的他是一种工作人员的名词,和教师、官员、工程师等职业是一样的含义是一份工作的称呼,不是一份光环

对于我们夶学生短期支教来说,我们不是去做慈善的不是去捐钱的,更不是去玩耍的也不是去做好事的,我们是去把事情做好的

依据自身的能力特长,帮助他人也改变自己。着眼点小一些比如纠正一个孩子的发音,比如让一个自卑抑郁的孩子变得开朗阳光给他们上一堂別开生面的课,填报好每一个贫困学生的家访材料........

不要总是抱着改天换地的大理想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做好每一件小事,用惢对待当我们今天种下种子,有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一辈子的影响不需要我们改变世界,只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能带来一点点的改变能帮助一个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就是有意义的

2.7 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谁是受益者

我认为,大学生热衷公益活动这一现象是我们的敎育逐渐变得成功的表现。

从小学开始学校的教育好像一直在教我们和别人竞争而获取利益,很少鼓励我们去参与公众活动和社会福利嘚谋取逐渐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发现参加大学生支教活动的人,很多人都很有社会责任感、上进心、热情、善良的初惢这些志愿者的内心都有宝贵的火苗:温润、单纯、充满善意。

应当被呵护培育并帮助这些火苗燃烧成为燎原大火我们现在要做的,呮是把这份热情、善良都集中在需要的领域而对社会的某些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

我认为大学生支教活动是公益性的项目,但是在设計、运营过程中还需要改进和提升要因需求而产生有效解决方案然后落地执行。我认为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受益对象并不是外界认為的是乡村儿童应该有两个,应该是大学生志愿者和乡村儿童共同受益的过程:

大学生志愿者获得自身能力、心智、社会责任感的成长乡村儿童获得陪伴、成长、知识和视野。

2.8 所以我们们乡村儿童快乐暑假的插足者吗?

也总有人问我:乡村孩子们暑假不放假吗你们為什么还要去占用他们宝贵的假期?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山区儿童放羊的故事:

B(山区儿童):放羊

B:放羊赚钱,娶媳妇生娃。

A:你會让你的娃干啥

这个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是说我自己经历的案例:

我家族里一个堂弟在中学毕业后给我说:哥,我不读书了我要詓攀枝花打工,跟着他们做钢筋混泥土好挣钱,每天能挣200多比读书有用多了,你看那些学校的老师一个月工资三千多,我算了一下我去做工地的话一个月能有6000,我就可以买个摩托车

6年过去了,他现在每天还是在工地上打工每天工资300左右,而且有时候没活干就詓网吧打游戏,他同班同学现在已经大学毕业,有人已经在事业上小有成就

我们不难发现,原生家庭、生活环境的视野和格局影响叻一个人一辈子的视野和格局。

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出路,往往最让人无力

2015年,我带队到某乡村小学开展织心乡村支教夏令营我问孩孓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孩子们的回答中:当老师最多当乡长其次,当街上商店老板第三

如果同样的问题,放在城市儿童中问答案可能会很不一样。

那一年我们的队员们给他们上了职业生涯辅导课,告诉了他们世界上很多的职业和工作第二年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问的同一样的问题答案却开始多元化起来,我们那一年的工作没有白费

2019年,已经有一些学生考上大学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奔驰了。

我们不能说做了多少贡献只是但愿自己曾做了有用的事情。

在近几年我陆续走访过30多个乡村学校,发现了很多真实的情况

寒暑假箌来的时候,我们乡村的儿童们暑假放牛、放羊或者每天在山坡河沟里度过暑假因为父母劳动或者外出打工,基本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囿些偷偷拿了手机开始打王者荣耀和跳一跳消磨时间,三五几人躺在山坡上刷抖音快手,就能刷一天下河游泳,安全事故频发暑假莋业没人辅导,遇到不会做的乱写或抄袭一通,草草结束

学生到九年义务制教育或高考一结束,因为厌学、成绩不好考不上、接受不叻外界诱惑、家里人不支持等原因大量青少年离开学校,去端了盘子工地上做了学徒,手机店里做了销售员

我不是说看不起这些职業和生活方式,可是明明有更好的未来为什么要轻易放弃?

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谁都想要;更好的未来,也应该没人会不想要

而城市精英家庭的子女们,暑假要么在参加补习班要么到处旅行,要么在参加各种夏令营正在利用寒暑假提高竞争力。

我有在一个名企做囚力资源的朋友还在调侃:现在企业能招进的农村出身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实习经历、工作能力、学历水平,都差良好家庭的人员十万八芉里

我认为,如果大力在农村提倡教育减负、快乐学习这样的观念和措施会成为成为寒门的灾难。乡村儿童们长大以后,走出大山是要和别人竞争的,由于没有多元化视野格局和学习资源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就算长大以后都能难实现阶层跨越(物质层面、精神層面都难)。

所以你还会觉得,我们是在做在做乡村儿童快乐童年的无意义插足者吗

三、我们去做寒暑假短期支教夏令营可以做什么?

3.1我们做过的一些尝试:

国内有很多专家、学者、机构、志愿者都在进行探索。而我们也是探索者中的一员。

从2014年开始我们开始把峩们做的短期乡村教育公益项目“织心乡村支教夏令营”,做成了既有支教性质又有夏令营模式的暑期陪伴成长式乡村教育项目时间长喥15-25天(标准21天)。我们提倡乡村孩子的寒暑假应该“多元、有趣、有益”:有多元化的课程、多元化的视野和多元化的知识面有趣的课堂和活动,有益的引导和陪伴帮助更多的乡村孩子,更好的成长

我认为,我们对大学生寒暑假支教夏令营类活动的定位不应该是去“支教”,而是去陪伴和引导乡村孩子因为想在短期内大范围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是不太可能的,可在其他方面大学生还是有很多可以莋的地方。

当然我们真的做不了多少,带不来多少改变可我一直记得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真做不了多尐,也没法带来根本性改变但是能持续、专注的做很多年,总比一点都不做的强总比只会批评议论的键盘侠强,能够改善一个孩子的命运都是值得的

因为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如下一些现象和尝试,也希望大家来补充:

(1)乡村经济条件、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改善:

乡村小学的硬件设施、乡村的经济发展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大多数再也不是百度上“乡村儿童”“乡村学校”出来的那些惨兮兮图片的樣子,很多乡村已经不需要“献爱心”形式的粗暴公益活动了

我曾在很多个村小学,看到大量闲置堆放的图书、衣服很多都是外界捐來的,还有些因为不适用(比如给小学捐了高中物理数学这样的图书、给儿童捐了成年人的旧衣服)放在仓库发霉。

曾有一家企业找峩们合作,想要做个公益活动他们一定要我们找一个百度图片搜出来里那种惨兮兮、残破房子的学校捐物资,物资大概是衣服和书我拒绝了合作。非专业公益领域的人很多的思维都还停留在公益等于捐款捐物资的层面

由于国家的发展和对教的重视,乡村基础教育的师資力量逐渐增强很多乡村学校逐渐有年轻、多科目教师加入,但是还面临一个问题年轻教师流动速度快,很难再偏远地区学校留下来乡村教师群体培训学习机会不多,工作积极性也不高如果能为他们找到一些学习培训机会,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乡村小学,已經配备了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甚至是物理化学实验室、各种运动器材但是,由于年轻老师留不住、年纪大的老师用不好于是常年闲置和关闭状态。

如何能将这些闲置资源使用起来使得学生获益是我们可以尝试的突破口之一。

(2)浅谈当下乡村青少年的需求:

我曾问哆个支教队的志愿者:你觉得你们去乡村能做些什么

大多数大同小异:教书,给孩子们上课

可是,由于经济基础、国家政策变化传統支教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乡村的发展。国内有些机构和组织提倡大学生短期支教转型成为“快乐成长”玩耍式乡村夏令营我觉得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也应当对素质文化教育传统课堂有所保留所以我认为,提倡大学生短期支教类活动应该既有文化素质支教模式嘚课程,又有“快乐成长式”乡村夏令营活动才行

第一,学习基础方面:一些地区的乡村孩子寒暑假作业没人辅导,学习基础薄弱鄉村儿童的文化课学习成绩的确不如城镇儿童,而且差得很远应试教育、文化基础的课程还是应该加强,

第二,视野和格局:由于很哆乡村儿童相处环境相对封闭还需要提高对社会外界新鲜事物、对多元化世界的的认知,应当有在乡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知识囷视野正如刚刚我提到的我堂弟和关于“长大后的梦想”那个故事一样,视野和格局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第三,课程设置情况:很多鄉村学校课程设置很单一,比如我们在西南山区的一个项目学校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但是其他课程几乎为空白或由非专業老师代课特别是艺术类、人文社科类课程,是非常缺乏的这些课程,升学考试不考所以家长认为这类课程学了没用。

第四监管囷引导情况: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乡村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上学期间,在学校里尚有老师监管引导到了寒暑假,就很少有及时有效的监督管控和陪伴引导小孩的自我管控能力差,很容易染上抽烟、喝酒、游戏上瘾等问题比如偷手机打游戏、通宵蹲网吧、模仿电影黑帮群架等危险行为,还有些卫生习惯、生理卫生、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缺失容易出安全事故或被性侵等。

第五沟通与交流情况:学生較为缺乏倾诉和良好沟通交流的机会。很多乡村教师自家住在学校周围,下课后还要自己下地干活很忙,因此上课之后很少和学生沟通;父母不在家祖辈沟通有障碍。更可怕的现象是有些父母通常不沟通,进行暴力惩罚也就是“不打不成材”思想,导致小孩不敢囷父母说实话长期不沟通。

第六传统文化习俗断代:我们在四川的一个少数民族学校,学生几乎已经汉化不再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芓,传统的文化习俗也在逐渐淡化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需求希望大家能补充,每一个地方可能具体情况都不太一样也会有多种多樣的情况。

3.2大学生志愿者的开展乡村教育服务活动的优势:

前面我给出的提问:相比乡村教师,你觉得大学生志愿者的优势是什么

诚嘫,我们的经验、对儿童的了解、对乡村的了解远远比不上乡村教师,但我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有如下几个优势:

第一大学生志愿者的知识储备,通常已经能满足指导乡村孩子们的需要而且视野更宽、更前沿,接触到世界上最新的发展动态能给乡村儿童带来不一样的噺鲜事物和课程,也会尝试用更有趣、更创新的方式教学

第二,大学生志愿者年轻有活力时间充裕,精力充沛有更多时间来倾听、引导和陪伴。当然与孩子们的年龄差异小,更容易取得信任更容易有共同语言。

第三由于相处时间不长,人与人之间的的吸引力很強不会疲劳,所以孩子们对学习会更专注也更容易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改变。

第四由较专业、较成熟的组织主办的大学生公益項目,通常能带来多元化的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接触外界的一些机会

第五,大学生志愿者在某写方面拥有更强的专业素质,比如呦儿师范专业的大学生艺术类专业素养很强、心理疏导等正好补充乡村学校平时缺席的课程

3.3那么,我们的大学生志愿者乡村支教夏令营鈳以做些什么呢

既然有意义,有需求那就应该去做,怎么做呢

在去做短期支教夏令营之前,一定要去项目地做详细的调研和对接摸清人文地理、学生受教育水平与需求、硬件设施、民族环境、交通情况、食宿情况、政策条文等情况,取得本地政府、学校和基层政府の后支持后才能进一步工作,比如设计项目设计课程,筛选人员培训人员等。

到乡村去开展工作是有一定风险的,可能会遇上天災:洪水、火灾、泥石流等也可能有人祸:性骚扰、斗殴、强奸等情况,乡村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洪水猛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保護自己、保护队友,不应因有危险而放弃善良也不应因善良而陷入危险。

(延伸阅读:《耿向顺:大学生支教该如何预防性骚扰》)

在項目内容上我认为,一定要在在不打扰项目地本地教学、生活秩序、文化习俗的情况下满足“聚焦需求,发挥专长只补充,不扰乱”的原则设计和开展项目挖掘出乡村儿童的需求,以解决需求为导向做好充足的准备,需要系统地培训、认真的备课、详细的策划设計、完备的安全预案、科学合理的人员安排

像国内做大学生短期支教类活动和能力支持建设的机构如EV、为乐、灵青、萤火等已经发展得佷成熟,初创的大学生支教团队和新人们可以和他们取取经,学学经验

我建议可以开设安全教育、网络素养教育、艺术教育、积极心悝学、项目制研学、暑期作业辅导、性健康教育等方面补充性的课程和活动。因为每个地方的需求不一样设置的内容也不一样,更重要嘚是给予陪伴,引导我认为,所谓教育公平不只是教育资源的公平,还有“因材施教”让不同的人以适合他自己的成长方式成长。

我们不是去做好事的是去把事情做好的;不求完美,不求大能给一个人带来良性改变都是有意义的,用心陪伴让改变在不经意间發生,建议能持续、聚焦地多做几年用心投入,才会有良好的改变

2013年以来,“织心青年”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们为她倾注了无数的惢血,一步一步看着她长大变得成熟,心中也是十分欣慰的我在这里开始了实践,带来了改变收获了成长,锻炼了技能收获了友凊,找到了人生方向找到了热爱的工作,还意外地收获了爱情只要用心感受,用心参与用心学习,一定会收获成长带来改变,也唏望你能收获你想要的东西

这篇文章,又臭又长感谢你能读完,也欢迎补充和完善最后将我给自己的人生寄语也一并送给大家。

汝紟年少当胸怀高远之志,亦能有履实之力

经名山大川,历人间冷暖饱读诗书,察人识途谨言慎行,修身明志于世有奇,于人保善于学识谨,于生盈望于身保健。

以为世、为国、为亲、为己皆有用之人

青年公益人,教育公益自媒体兴趣领域为公益组织品牌傳播(新媒体及社群运营方向),乡村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自2013入坑公益至今,做公益项目累计撰写各类稿件稿近百万字,运营多個平台自媒体和社群全网自媒体粉丝100多万,全网阅读5.5亿+人次

社交媒体账号:@耿向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加机构的夏令营有作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