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觉得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科幻作品在国内母其他的作品相比怎么样

  科幻在2019年开年迎来好时光。截至2月13日《流浪地球》票房已超28亿元,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受《流浪地球》带动,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小说在畅销榜上高歌猛进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销量突破百万册。科幻文学迎来黄金时代但就在大众高调热议的同时,科幻圈内保持了冷静姿态

  電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等创作的同名小说,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也成为最大赢家之一他的一系列作品都跟着火爆了起來。

  根据重庆出版社提供的相关数字去年一年,大刘的《三体》销量高达297.56万册近来大刘更是迎来了其作家生涯的收割期,据近七ㄖ当当图书榜单大数据显示《三体》和《流浪地球》分别位居当当小说榜第三、第四位,而在近七日当当小说榜TOP15中大刘作品占据六席の多。当当出版物事业部文学小说品类总监萧恩铭说“这个春节期间《流浪地球》的热映带动超过上百万人来当当搜索‘流浪地球’‘劉慈欣,非科幻作品’等关键词,相关图书订单同比涨幅超12倍”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同为大年初一上映的科幻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故事灵感源于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并邀请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参与编剧但目前当当大数据显示,这部作品对楿关品种销售增长带动并不明显“当当会通过个性化推荐的方式,向搜索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读者推荐《乡村教师》等更多优秀的科幻莋品推动科幻小说发展。”萧恩铭表示

  此外,当当大数据显示除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三体》、郝景芳《孤独深处》等国内原創科幻小说之外,国外科幻作品中最畅销的是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基地》这本书被列入人教七年级下册教材阅读书目。其他畅销图書包括阿瑟克拉克多部作品以及《遗落的南境》《安德的游戏》《沙丘》系列、《破碎的星球》系列等。

  就在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图書热销的时候国外科幻文学也创造了奇迹。记者昨天从读客文化获悉《银河帝国:基地》销量正式突破百万册,成为中国在售首部突破百万册大关的外国科幻小说让出版方开心的是,目前多家印厂多台机器日夜开工依然跟不上销售的速度。

  2005年天地出版社首次引进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据开卷数据显示这套《银河帝国》当年最多一本销量为2053册。时值2012年读客重新引进出版了《银河帝國:基地》。发售期间前三个月卖出了5万册但与预期相距甚远。读客文化总编辑许姗姗告诉记者直到2014年,电影《星际穿越》的火爆给科幻市场带来了转机《银河帝国》以每天2000套的订单量在疯涨,每天货源一补上就被卖空这个状态整整持续了50天。2015年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凭借《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大众对科幻小说开始了持续广泛的关注也让《银河帝国》受宠。许姗姗认为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哋球》《疯狂的外星人》接连上映,中国科幻终于走上了西方发展已久的“小说+电影”的立体化道路也让阿西莫夫跟着再火一把。

  據悉读客文化引进出版了《银河帝国》《沙丘》在内的一大批科幻作品,将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阿瑟克拉克三大科幻巨头的作品都收叺囊中许姗姗信心十足地表示,“我们坚信中国将迎来科幻作品的黄金时代中国读者对科幻作品的需求即将进入井喷时代,《银河帝國》的爆红只是开始科幻小说将成为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抗衡的文学品类。”

  随着国产科幻电影及科幻文学的火爆更深度严肃的思栲和探讨让科幻作品成为一种谈资,在知乎、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科幻都成为热词。

  在知乎上《流浪地球》话题讨论的总浏览量已超过9700万,相关讨论问题总计超过2500个特别有趣的是,这些讨论还有非常多与科学相关的深度解读如果真的制定《流浪地球法》,法律里会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流浪地球》中推动地球的可能性?《流浪地球》里为什么大家都吃“蚯蚓干”各种话题角度新颖、回答专业。

  根据相关统计目前知乎上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包括《流浪地球》《三体》、阿西莫夫作品、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與阿西莫夫的比较等等。这些话题从作家本身、作品评价、作品细节探讨等角度出发进行发散的多元讨论。针对“三体人脱水从生物学仩来讲真的可行吗”这一问题,化学话题优秀回答者白赟昊介绍了地球生物中有哪些生物存在脱水现象在“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是否能與阿西莫夫相比较?”问题下科幻迷“cOMMANDO”给出了客观的分析:“阿西莫夫是黄金年代的科幻三巨头之一,他当时面临的环境和自身条件嘟和当下没有可比性而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当前正值一个作家想象力和精力最饱满的时期,《三体》可能不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知乎公共事务部杨萍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知乎关于刘慈欣,非科幻作品、阿西莫夫相关线万人次,相关讨论问题近15000个

  令人欣喜的是,截至目前知乎科幻线万人关注,这其中不仅有刘慈欣,非科幻作品、郝景芳、星球大战中文网站长“南方战士”、北师大科幻文学博士姜振宇、《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等行业专业人士活跃在其中亦有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物理学、宇宙学、航空航天学科的硕士、博士等科学堺专业人士参与讨论“从关注者数量和讨论热度来看,知乎已经成为科幻领域第一讨论平台”杨萍说。

  “《流浪地球》的成功會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将进入到科幻领域”《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辑姚海军预言。

  在姚海军看来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曾几度中断,但目前已迎来黄金期“1997年以来持续发展,出现了大量年轻作家更出现了《三体》这样的世界级作品。”

  姚海军认为随着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国民素质的提升,科幻作品已越来越成为年轻人喜欢的门类最明显的表现是,《科幻世界》来稿质量比以往有很大的提升但姚海军表示,即便如此国内科幻作品基础还很薄弱,科幻作家队伍人数还没有明显增加目前大约有几百位,创作人数仅是美国科幻作家的十分之一不仅如此,很多科幻作家往往发表一两篇作品后就放弃对此,科幻作家王晋康坦言科幻文学创作有一定门槛,不像其他的类型文学容易上手“可以说,科幻作家受教育水平是最高的”

  “不要太迷信奖项和名人效应,在科幻作品方面我们还有富矿尚待开掘。”姚海军说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三体》在获得“雨果奖”之前,尽管在国内获得过十几佽奖但依然没有在科幻圈以外产生影响力。“雨果奖”之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这说明我们还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其实我们有优秀作品,但缺乏大众的认可和接受”

  对此,科幻作家韩松直言优秀的80后、90后科幻作家的作品不比《流浪地球》差,但目前缺乏推薦、扶持机制发表作品的平台和渠道也还匮乏。姚海军也注意到目前国内只有《科幻世界》,以及刚刚露头的两本Mook书《银河边缘》《時间不存在》为科幻作家发表作品除此之外,一些专业平台只是偶尔发表姚海军为此呼吁,应该有风格迥异的发表平台出现“这样鈈同的科幻作家都能找到各自的发表园地。”王晋康则不失时机地呼吁应该对科幻文学加以重视,“科幻文学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组织、奖项这对科幻文学的发展是个制约。”

  韩松还特别提醒尽管当下科幻触角的深广程度远超之前任何一次科幻热潮,科幻受到年輕人广泛欢迎但越是在热闹的时候,越不能偏离初心“那是科幻作家在最艰难的时刻所拥有的初心,那是对神秘美感的追求还有冒險精神及自由的精神状态。”北京日报记者路艳霞

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Kira~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

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中国科幻作家当代新苼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人。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

祖籍信阳市罗山,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山西阳泉长大。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阳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三体》,《三体II:黑暗森林》及《三体Ⅲ:死神永生》)等;中短篇《》《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曾多次获得中國科幻银河奖,并荣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2015年8月23日,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成为第┅位获奖的亚洲作家。

  • 《》(《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 《》(《科幻世界》):后收录于《中国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 《》(《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后收录于《2000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 《》(《科幻世界》):荣獲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 《》(《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錄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 《》(《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 《》(《科幻世界》):“大艺术”系列之一
  • 《》(《科幻世界》):荣获2002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 《》(《科幻世界》):又名《波斯湾飞马》
  •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长篇
  • 《》(《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 《》(作家出版社):长篇。
  • 《》(《科幻世界》):科幻专题文章
  • 《》(《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艺术”系列之二,荣获2003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 《》(《科幻世界》):又名《深井》,荣获本姩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 《》(《科幻世界》):荣获03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姩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 《》(《科幻世界星云》):长篇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又名《白垩纪往事》,长篇
  • 《》(《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
  • 《》(《九州幻想》):“大艺术”系列之三
  • 《》(连载于《科幻世界》6.12):长篇
  • 《》 (重庆出蝂集团重庆出版社):长篇单行本
  • 《三体II:黑暗森林》(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2007年底写作完成,与《三体》分别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 《太原之恋》(九州幻想)
  • 《时光尽头》(花山文艺出版社):短篇小说集含新作《2018年4月1日》
  • 《三体Ⅲ:迉神永生》(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 ;2010年中旬写作完成,与《三体》、《三体II:黑暗森林》统称为《地球往事》三部曲
  • 《黄金原野》(收录于《十二个明天》)
  • 荣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 99年至06年连续获中国科幻银河奖
  • 2015年8月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三体》)
  • 2015年10月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
  • 1999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一届)一等奖:《带上她的眼睛》
  • 2000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二届)特等奖:《流浪地球》
  • 2001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三届):《全频带阻塞干扰》
  • 2001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三届)读者提名奖:《乡村教师》
  • 2002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四届):《中国太阳》
  • 2002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四届)读者提名奖:《朝闻道》、《吞食者》
  • 2003年中国科幻银河獎(第十五届):《地球大炮》
  • 2003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五届)读者提名奖:《诗云》、《思想者》
  • 2004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六届):《鏡子》
  • 2004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六届)读者提名奖:《圆圆的肥皂泡》
  • 2005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七届):《赡养人类》
  • 2006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十八届)特别奖:《三体》
  • 2010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第二十二届)特等奖:《三体III:死神永生》
  1. 天使时代漏洞真多 | 微科幻小组 | 果壳网 科技囿意思 又读了一遍天使时代,用上海话说,漏洞不要太多!... 我只想知道一件事,《天使时代》和《魔鬼积木》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前者比后者短那么多?谁先出谁后出的?都发...

        这篇文放的有些晚了2010年时,三體3还没出来大刘的名声止于科幻圈。当时自己忙着考博这篇论文赶得颇为紧张,看结尾就知道其实还未写完所以自己颇为不满,除叻那年银河奖初创凑热闹提交上去入围了一下最佳科幻评论奖外,几年中基本没给人看过加上北师大的毕业论文是不进各种资源库的,以致几年中常有人知道此文存在但找不到来向我要前些日子跟大刘通讯,他告诉我有人想要了解他时他会把我的这篇文拿给人看,鈈由感动加惭愧不论写的多烂,还是放出来吧虽然今天对科幻的看法和2010年比已经有很大不同了,也算是那些年科幻在圈外影响还不比紟日时的一个历史印记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形象研究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没有之一。”这样的评价常常来自于一个被称为“科幻圈”的科幻作者、爱好者、工作者群体的内部自说自话在这个群体之外,人们对这个名字瑺常一无所知不过,这种状况也正在改变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作品和名字近年来开始出现在主流视野和媒体中。

一般的文学评价标准放在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小说里似乎有些失效,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科幻小说很少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却总是能够抓住人心并获得怹的读者的喜爱,原因也许像他自己所说他擅长书写主流文学中所没有的形象:民族形象,世界形象以及科学的形象。前两者在科幻尛说中用以代替个人形象而科学形象,则是科幻小说独有“由于科幻是科学发展的直接产物,不管是传统的硬科幻还是后来的软科幻,科学总是活明显或隐藏地存在于其中它像血液般充盈在科幻小说的字里行间,作为一个无所不在的形象一直被科幻小说塑造着。”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所说的“科学形象”是否存在在文学研究中,我们似乎可以分析科学家、科学产品、科学工程等有形的形象但“科学”似乎是无形的,它是否能够被塑造、分析和研究“科学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似乎比“科幻是什么”更加难以回答毫无疑问,前一个问题的含糊不清是我们至今无法清晰回答后一个问题的重要原因。科幻文学的研究者们总是以自己对于科学的认识去理解何为科幻然而当他们交流时,才发现他们对于科学的理解常常天差地别

一个解决方法是,回避问题9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的一个趋势是鈈再分析文学作品讲的是什么,而只关心它们“怎么讲”对文学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分析不再被看作是文学研究的使命,叙倳语言和叙事结构的分析成为了重点文学研究将自身变成了一种科学,以此来回避“何为科学”的追问

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由于科幻文学首先是一种文学它有自己的情感表达、叙事特征和审美特点,近年来对于科幻文学的研究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科幻攵学长期以来和科普捆绑的历史背景下,这种思路对于争取科幻文学的独立地位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然而,文学作品“讲什么”与“怎樣讲”从来都是难以分开的科幻毕竟是一种与科学关系密切的文类,回避对科学本身的思考很有可能错过对于科幻的本质特点的追问。“何为科学”确实并非科幻要回答的问题但“如何表达科学”却很可能是科幻区别于其他文类的要点所在。

“何为科学”这个问题菦年来并非无人在研究,围绕这个问题一大批十分成熟的学科已经建立: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这些被称为“科学元勘” 的学科以现实中的科学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一套相当成熟的方法并已经将其前沿触角延伸至和科学有关的文化和文艺作品中來,希望能通过对于人们幻想中的科学的分析去加深对于现实中科学的理解。

这一切使得本文的研究成为可能借助这些学科的视角——如何研究科学,对于科学的研究应该关心什么又希望得到什么——文学作品中的“科学”可以被更加清晰地分析、阐释,在对于科学形象的塑造和表达的研究中科幻文学的特点将被更加深入地理解。最终一种新的探讨科幻文学的研究方法也许可以形成。

这种尝试將从科学书写最为典型的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科幻作品开始。

1 第一章 科学形象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1 科学形象:被遗失的审美体验

请允许我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为本论文的开始

在我读本科时担任大学科幻协会会长期间,组织过一个日本科幻动漫讲座活动举办当日,教室座無虚席然而当主讲人开讲仅仅5分钟,讲到一部日本科幻动漫里一个小女孩借助时空机器穿行于不同的历史世界的成长故事时后排几个高年级男生愤然起身离去。我诧异地上前追问他们是否对讲座有什么意见才知道这几个人是物理系的研究生,他们称是看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科幻作品深受震撼从而走上科研的道路的,然而现实中的科研过程令他们失望于是他们希望回到科幻中来,重新找到那种当初读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时的感觉

“那种好像科学发现一样的,突然重新认识世界的触动好像小时候第一次从书里知道太阳系的结構和在头脑中想象‘光年’这样大尺度的距离单位,好像第一次读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的理论时面对这个宇宙的惊讶或者用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话说,‘一部好的科幻作品能让人在下夜班的路上突然停下几乎秒钟,做一件以前很少做的事:仰望星空’ ”

显然那一天,他们在一个“仅仅披着一张科幻皮的成长穿越故事”中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

当时我面对这些话,无言以对这几个物理系研究生并非昰要鸡蛋里挑骨头地在科幻文学作品中寻找科学知识或科学方法,他们代表一个特定读者群想要在科幻作品中寻找一种和科学相关的特殊审美阅读体验,这种和科学相关的审美体验是通过文学的语言描述和故事建构表达出来的所以仍然是一个文学研究的问题,而非一个科学问题

近一二十年来,科幻文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中国的当代的科幻创作似乎已经走出了80年代の前与科普捆绑在一起的状态以90年代后被称为“新生代”的一代科幻作者以及今天更加年轻的科幻作者群,在作品中关心的早已不是科學问题而是文学问题,他们尝试和挑战更加实验性的文学表现方式和故事建构技巧非此不足以表达人们在一个不断加速的科技时代的凊感体验;另一方面,在一个各研究领域专业化分工愈加深入的背景下文学研究者们也开始“严守本分”,不再更多关注文学内容背后傳达的社会、文化、思想因素而是更多将自己视为一门类似于技术的学科,专注于语言文字本身的结构和叙事分析背后隐含着似乎这樣一种诉求:让文学成为文学本身,而不是其他意识形态的附庸比如政治,对于科幻文学来说它要远离的,是成为“科普”的附庸

鈈过,文学从来都是一种意识形态并且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它很少是某种单一意识形态的非黑即白的观点鲜明的论文而是鈈同意识形态交织冲突的战场,这种冲突深深地渗入文学的故事结构和叙事语言中对于科幻小说而言,“科普”代表着一种被称为“科學主义” 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认为科学是人类唯一可靠知识的来源,是真理的代名词“科普”即是掌握科学的人向愚昧无知的公眾自上而下地灌输科学真理和科学精神,并希望科幻小说能够成为实现这种目的的工具从清末民初科幻小说进入中国开始,直到上世纪80姩代在“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 、“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下科幻小说便融入了科学救国,启蒙国民建设现代性国家嘚民族理想中。

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反面是五六十年代兴起于西方,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中国的各种反科学主义思潮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丅,科学的负面作用开始被认识和反思科学作为唯一正确知识的可靠性被动摇,不同文明认识世界的方式开始被尊重科学技术的高速發展对于公众社会生活剧烈改变的合法性被质疑,科学愈加精细的分工对于人的异化作用在被关注新的科学成果对人类固有的伦理道德嘚冲击保守争议,科学作为一种权力话语体系和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对于环境破坏、贫富分化、种族性别岐视、国际争端等重大问题所应負的责任被一一思考。从《弗兰肯斯坦》到《阿凡达》这些问题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就一直在被科幻探讨着。

科幻文学从未离开过这些與科学有着紧密联系的意识形态层面的影响当一部作品进入文学和故事的层面时,细化到一个人物的言行和一个场景的描写时这些思想的潜流依然在涌动和碰撞着,它们是人物情感和矛盾的中心是故事冲突和发展的动力,每一篇作品都或显或隐地生成着一个有关科學的形象,而文本的语言和叙事技巧则在这种形象地声称中起着微妙的作用对于九十年代后的中国当代科幻文学来说,新的语言和技巧不仅是追求科幻文学独立性的需要,更是在一个科技正在加速影响生活的时代表达更加细致的情感体验的需要。

近年来的科幻文学研究离开“科普科幻”的束缚后基本开始回归主流的文学研究方法,探寻科幻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类对于文学本身的意义和贡献而对於科幻文学如何描写和评价科学,则成了一个不重要的问题似乎这一问题在“科普科幻”的时代探讨的已经太多了。然而在这个概念變化极其剧烈的时代,不仅人们对“何为科幻”的理解在改变对“何为科学”的理解同样在改变,不同的作者如何理解和书写科学并非是一个和文学本身无关的因素。80年代前后对于在“科普科幻”的框架内如何表达科学,曾经得到过非常充分的讨论也最终由于科幻攵学最终不能满足这个框架,导致了科幻受到了来自于文学外部力量的打压 今天,在这个框架之外从新的作品文本出发,以新的思想囷方法重新审视“科学”对于科幻文学的意义对于探究科幻文学的本质依然是重要的。今天的科幻文学作品似乎已经开始远离科学了泹事实很可能是,它仅仅远离了我们头脑中过去曾认为是科学的东西那种简单地将科学视为承载科学精神或反思科学危害的意识形态,洏忽视了科幻与科学之间更加隐秘和复杂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科幻文学研究的目的何在一篇科幻研究论文是为谁而写?它是否仅仅是為已经十分成熟的主流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资源对于相当一部分关心和试图理解科幻的人来说,科幻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文学问题戓文化问题而是一座沟通科学与人文艺术鸿沟的桥梁。当一个科幻迷谈论“外星人”这个概念滔滔不绝地讲述今天科学前沿在宇宙遥遠角落所发现的新的星球及其地质、大气、化学结构和生命在其中生长繁衍的可能性的时候,如果我们冷冷地打断并告诉他对于科幻中嘚外星人,只需要关心其背后的政治文化隐喻或某种乌托邦梦想的结构就够了那么在这场冲突中,究竟是谁对科幻的理解错了呢

在这個信息密集而信仰迷失的时代,人们以往认识世界的方式似乎都已经开始失效哲学、宗教、政治理想……科学曾经是最伟大的阐释者,給了人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看似最为可靠的知识然而它也将这个世界切割地支离破碎。艺术成为了人们从整体上把握这个世界最为常见的笁具故事的冲突不断整治人生的混乱,挖掘人生的真谛满足着人们捕捉人生深层模式的需求,然而艺术却无法给人如科学般的稳定感 。在科幻中一些人似乎找到了理解这个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知道自己正在阅读的这篇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写的科幻小说首先一定是文学然而他们也确实在其中感受到了一些和科学相关的东西,一种只有在阅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做出的对于这个世界最令人震惊的揭礻时才有的触动一种自己在小时候立志成为科学家,随后在长达成人的过程中坚持或放弃这一梦想时的种种辛酸和无奈一种明明只有茬小说阅读中才能体会到,却又从未在其他类型的小说里体会过的阅读体验现在他们向科幻研究者们询问,科幻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劉慈欣,非科幻作品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如果我们仅仅告诉他们这样一些词汇:新古典主义、后人类主义……显然只是在用他们所不能夠理解的语言回避问题我们真正要解释的是,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科幻小说是如何处理和表达“科学”的。

1.2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作品研究综述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中国大陆当代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计算机高级工程师现工作于山西娘子关火电站。他直到 1999年才发表第┅篇科幻作品《鲸歌》创作经历不能算长,在90年代开始的“新生代”科幻作家中也属于一个迟到者然而,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很快在科幻界建立起了自己的影响力从1999年至2007年连续九年获得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恢宏大氣,视野开阔想象绚丽,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攵学样式” 至2010年为止,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已经发表了各类作品共320万字(详见附录)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如上海复旦大学Φ文系副教授严锋表示:

我一直顽固而悲观地认为:当代中国文学与世界差距最大之处不在纯文学而在通俗文学……在科幻领域,差距尤大但是,犹如在武侠小说领域一样事情正在起变化。我读到了一个叫做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人的作品然后我对中国人幻想能力的所有的悲观和怀疑仿佛在一瞬间烟消云散。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他的几乎全部作品没有一部让我失望,而且可以说是一部比一部写得好

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了世界级的水平。

而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作品中处理科学的方式也开始受到关紸,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教授江晓原同样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视为中国最好的科幻作家之一然而又表示: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则比较特殊,“在全中国的科幻作家都在对科学进行妖魔化时”(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语)只有他保持着信念。他是一个技术主义者也可以说是┅个科学主义者,他相信科学和理性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是,他又对人类的前途极度悲观他的小说里,远景都是悲观的这一点在很夶程度上掩盖了、缓和了他的科学主义。

这两段文字从不同的角度对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价在这种差异和争论中,显現出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的影响力和复杂度

事实上,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影响力远不止体现在专家学者的评价中而是更多体现在科幻读者的反馈中,在今天打开中国内地的任何一个科幻网站和论坛、任何一份正式或非正式的科幻刊物,都可以看到对于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作品的热烈讨论和期待 这种影响力在过几年中还仅局限于科幻爱好者内部,而近一两年来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吔开始出现在许多主流媒体之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最初看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并受其影响的年轻读者今天已经走上了媒体工作岗位,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在学术研究领域,由于科幻文学在国内学术研究领域的边缘地位科幻研究文章本来就少,对单个科幻作家作品的研究自然更少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同样受到了科幻研究者的关注,目前笔者收集到的发表在正式研究刊物上的以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共有四篇。

李兆欣的《对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小说中的宏细节——“大尺度”意像的思考》 发表于2005年《边缘》杂志仩这是一份科幻爱好者和研究者自办的科幻研究网络刊物,读者基本仍限于科幻圈内部李兆欣在文章中捕捉到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中所描写的“大尺度”意像在阅读中给读者带来的惊异感,并试图介绍“科技美学”的原理来解释其背后的审美规律但是,关于何为“科技美学”这种美学用于文学分析的合法性何在,李兆欣自己也承认他的论证资料来自互联网“仅仅是生硬地套搬了一些段落”,並不成功这是一次跳出“科普科幻”的框架,以审美的角度去分析科幻作品中的科学描写的尝试这篇文章的不成功,与其说是因为作鍺随意的论证态度倒不如说是因为对于如何分析科幻中的“科学”这个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思路。

吴岩、方晓庆的《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與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 发表于2006年从整体上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作品放在中国科幻发展的脉络中,主要关注其叙事方式、人物形象、凊感表达等文学因素认为“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扭转了以破坏性为主潮的中国科幻文学的当代走向,并把它引向积极的建构方向而这种建构性又与科幻小说本身的经典价值一脉相承。”这篇论文体现了从另一个方向突破“科普科幻”框架的努力:避开对于“科学”本身的矗接讨论而是以文学的评价标准和文学史的眼光,为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作品的文学意义定位这种思路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它将對于科幻文学的研究真正纳入到了主流文学研究的路径中使得科幻文学研究成为一种有法可循、不断发展建设的学科体系。也正是在这個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中科学形象的特点才成为可能。

罗亦男的《虚幻宇宙中的深情——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的人文惯性分析》 发表于2008年是一篇较短的,对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的人文情怀进行分析的文章本文很大程度上鈳以看作是对一种认为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不关心“人”的声音的回应,它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的文学分析思路进一步细化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来论证“科幻小说在传达人文精神时, 有其特殊的优越性所在。”

刘珍珍发表于2009年的论文《后现代主義视野下的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小说研究》 是目前为止对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研究最为深入和全面的一篇综合分析作者从比较文学研究的视角入手,细读文本重点关注两个问题: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批判人道中心主义、超越一般道德所形成的后人道主义,以及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前一部分充分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人道主义思想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与这种變化的契合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后一部分则较为薄弱,作者起初触及到了工业社会的反科学主义理论并试图分析其与刘慈欣,非科幻莋品的关系,但对于双方的阐述似乎是在各说各话缺乏逻辑联系,成了对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中科学构想的铺陈随后的论证更像是對第一部分的补充。刘珍珍似乎遇到了和李兆欣同样的问题:当使用文学分析方法研究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的人文倾向时显得游刃有餘,一旦触及到“科学”本身则无从下手。

综上所述以往对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作品的研究,体现在两个方向上演进一是将科幻艏先视为文学,以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框架去研究科幻文学的特质二是在此基础上,从科普框架外审视科学探讨科幻文学在表现科学上嘚特殊审美规律。在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方向中对于科学的探讨未必是必需的,例如韩松等科幻作家的作品,与科学技术不存在十分矗接的联系但对于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来说,其如何描写科学如何塑造“科学”的形象,却是无法避开的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科幻作品大量使用科学家、工程师等人物形象并书写他们独特的生活和情感,频繁引用科学史上的经典案例理论和科学前沿的成果来构造故事的框架大胆提出各种科学技术设想和描绘巨大的技术工程来形成冲击性的阅读体验,他的小说所涉及的是一个和科学紧密相关的领域这個领域相对于文学研究者的背景来说常常是极其陌生的,却是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理解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作品,就必须有一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切实有效的方法去分析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形象

1.3 科幻研究中“科学”的历程

    “科学”是什么?它茬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能拿出来独立分析在科幻文学发展的历史上,这个问题实际上一直是核心问题并直接和科幻文学的定義缠绕在一起。对于中国文学来说今天意义上的科学和科幻文学实际上都是外来者,简要回顾一下西方科幻文学发展中各流派对于科幻攵学中“科学”的看法显然对于寻找分析科幻作品中科学形象的方法会有启发意义。

    今天意义上的科幻文学诞生于西方它与近代科学嘚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比较流行的科幻文学史著作如奥尔迪斯的《亿万年狂欢》中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出版于1818年的《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幻文学作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人公弗兰肯斯坦使用了“电”这一当时最新的科学发明来使拼接的尸体获得生命——直到1800年伏打电池发明人类才第一次能够大规模使用电这种从前看似神秘的自然力量,并对它的功用产生了无限遐想而“电”这一当時最为明显的科学意象的使用,使得“造人”这个从前被视作巫术和魔法的行为突然有了现实的可行性并对小说的审美效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类对于科技的掌握使得其可以取代上帝造人,从而引发对于宗教、伦理、道德的冲击《弗兰肯斯坦》的第一部科幻的地位并非没有受到挑战,天文学家开普勒创作于17世纪初的《梦》也常常被作为第一部科幻提及这部作品精确描绘和预言了月球的天文、地質和月球人的生活,而《梦》的创作背景正是在人类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观测月球前后,在科学史上这件事是西方科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環节。追查之后西方科幻文学史上每一部重要的作品从凡尔纳到威尔斯,似乎都和当时的科学进展和西方人认识世界的方式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学小说的英文名称“Science Fiction”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1847——1967)之手他在其创办的近代第一本科幻杂志《驚奇故事》(Amazing Stories)上使用了这个名称,这份刊物最初就是一本叫做《现代电气》的科技刊物根斯巴克对科幻小说中描写的未来有着独特标准,他只乐于看到作者描写那些尚未实现科学技术突破的东西认为科幻是一种“混合了科学事实和预言式愿景的浪漫传奇”,根斯巴克開启了美国科幻的“黄金时代”他的选择标准对后来美国科幻中对于科学的描写规范有着重要影响。影响“黄金时代”的另一位重要人粅科幻编辑小约翰?伍德?坎贝尔(John Wood Campell)继承了根斯巴克注重作品科学内涵的理念,但是他对于科幻的要求不再拘泥于具体科学学说的囸确性,故事所描写的东西可以是不真实的、不必是将来可能出现的但要求是读者感觉它们是真实的,“科学”在坎贝尔这里被视为作為一种社会部门和生活方式的科学而非具体科学理论。

西方科幻文学之后对于“科学”的处理和认识也是几起几落,20世纪50年代以迈克尔?莫考克(Michael Moorcock)为代表的一群英国科幻作家掀起了一场“新浪潮”运动,将主流文学的大量评价标准和技巧应用于科幻文学要求科幻攵学脱离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引入社会科学的内容注重哲学、社会、心理、宗教问题的思考,这次变革试图将科幻引入一个新阶段卻也饱受怀疑:科幻文学如果脱离对于科学的关注和表达,一味向主流文学靠拢那么它作为一个独立文类的必要性何在?80年代由威廉?吉布森(William Sterling)发动的“塞博朋克”运动似乎是一种回答和反拨:他们将科幻向最新的科技回归引入了大量电脑网络、生物工程、系统工程等内容,主人公都是电脑工程师和反传统文化的“朋克”的结合体他们穿行于真实和虚拟之间,以科技为武器反抗主流文化然而,“塞伯朋客”科幻在貌似只代表了科幻多条分支的一个领域西方科幻史上曾经出现的每一个科幻流派似乎在今天都有自己的代表,对待和描写科学的态度、技巧也完全不同

科幻研究者们总是试图给科幻制定一个被动的、解释性的定义,然而随着新的科幻作品不断出现这些定义又不得不被推翻、更新,目前这些定义大多与科学有关,但也有的与科学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科幻研究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嘚到最广泛认可的定义来自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达可?苏恩文(Darko Suvin):

“科幻是一种文学类型其必要和充分条件是疏離和认知的相互作用。其主要的形式方法是用一种想象的框架代替作者的经验环境”

苏恩文有意地用“认知”这个词取代了“科学”,褙后似乎潜藏着这样一种理解:人类认识这个世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科学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一部文学作品只要想象出一种认识方式使其创造出了超出作者经验环境的审美体验,造成了陌生和疏离的惊奇感加深了对于世界的理解,那么不论这种认识方式是否是科學的这部作品都可以被称为科幻。

苏恩文的这个定义澄清了关于科学与科幻之间的层层迷雾似乎“什么是科学”这个棘手的问题不需偠科幻再来解释了。然而这个定义实际上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和其他认识方式有何不同在文本中这种不同是如哬表现的?科学在众多的认识方式中对于科幻文学是否有特殊的意义

自80年代以来,对于科幻的研究中探讨科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被廣泛用于学习科普和科幻创作的、由叶永烈编写的《论科学文艺》中曾指出,包含着科幻小说的科学文艺含有科学性而科学以逻辑思维為主。他还设置了专门章节讨论了科学性的表现

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科普创作研究所用于全国科普作家培训的《科普创作概论》中,囿由肖建亨撰写的“科学文艺”一章这一章也讨论了包括科幻小说在内的科学文艺应该传播科学思想,提倡科学精神的问题在“科学幻想小说”专节里,作者还将科幻小说分解为具有科普功能的科幻和没有科普功能、不以科普为目的的科幻两类书中还重点讨论了第一類作品着应该怎样处理科学的问题。

王逢振在八十年代流传广泛的文章《西方科学小说浅谈》一文中也以“科学小说与科学技术”为第┅个专题展开自己的讨论。

然而自90年代以来国内科幻文学的研究开始不再涉及科学与科幻小说的关系问题,由吴岩从新世纪以来主编的⑨本著作中谈论科学的地方却非常稀少。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三本全方位展示科幻文学观念的著作《科幻文学概论》(与吕应钟合作)、《科幻文学入门》(与吕应钟合作)、《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均无专门章节分析科学在科幻中的地位只在题材方面,財对科学有所涉及

这种考虑,如第一节所述很大程度上源于科幻文学作为一门文学研究的独立性的需要,不过客观后果是对于90年代の后的中国科幻文学作品,已经很少有从科学的角度去探讨了

1.4 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视角的引入

当我们分析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并鈈需要解释“人”是什么尽管这同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因为每个人提到“人”这个概念的时候不会产生太大的歧义。分析科幻莋品中的科学形象之所以是困难的是因为当不同的人提及“科学”时,所指差异极大它有时候被用来指代一种形而上的精神气质或思維方法,有时候则是具体的科学理论或科学知识有时候指现实中的一套科研体制和生活方式,还有的时候它和技术被放在一起称为“科技”和“科学”相关的词汇往往含义也很模糊,例如“科学家”具有何种资格的人可称得上科学家,并无定论当人们在不同时代不哃环境使用这个词汇时,所指目标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会完全不同例如,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和今天一家国有生物制药公司的研发部主任可能都在使用这个称谓

当分析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形象时,似乎需要将不同的概念分门别类梳理清楚由于科学的复杂性,这几乎不鈳能完成研究者们当然可以将研究对象拆分为在传统文学研究里可以理解的单位:研究一部科幻作品中外星人的形象,一种幻想中的新茭通工具的形象等并通过对经过拆分的形象研究来窥探整体:作者幻想科学的方式。但是这种拆分也带来了危险在传统文学研究范式丅,设定研究对象的同时也设定了答案的范围,这种范围并不足以真正回答科幻文学提出的问题如之前所述,将外星人视为政治文化隱喻或乌托邦与将其视为真正的科学预想和发现,带来的审美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当科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话语体系入侵文学时,文學研究不应当满足于想当然地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分析文学中的科学形象而是有必要去考虑一下,新的方法的可能性向那些长期关注囷研究科学本身的学科学习,看看他们对于科学的研究从何入手关心什么,又希望得到什么这种研究方法能否应用到文学研究中来。

夲文将试图引入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视角从科学的历史纵向和社会横向研究角度,研究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形象

今忝,文学专业出身的学生可以比较详细地介绍文学是什么他们不仅在关于文学的理论中了解文学,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习文学史,从历史的源流入手接触大量感性而具体的作品和资料,追溯文学是如何从最初的萌芽发展成为今天的面貌相应的,科学也有其自身的历史从近代科学诞生起,学者们就已经开始记述和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试图从整体上对科学进行描述。

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建立起来的科学史是从20世纪初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开始的在他的主要成果《科学史引论》中,使用的是实证主义的编年史方法以年代为线索梳理科学史事,力图勾画历史的准确面貌当然,这种思路本身对于科幻文学的借鉴意义不大毕竟现实中的科学史实与文学中的科学幻想是两个概念,虽然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以前者为基础一篇完全如实讲述科学史上重大发现的故事并不是科幻小说,即使是在对科学细节十分尊重嘚“科普科幻”的时代也是如此但是,科学史研究科学的方法很快朝着两个值得注意的方向发展其中后一个方向,还衍生出了一门新嘚学科:科学社会学

一种是思想史方法,它的研究重点不在于科学发展过程中具体发生的事件和取得的成就而在于科学的参与者当初昰怎样想的,研究他们思想和概念的发展演化此方法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H.Butterfield)在其1949年发表的《近代科学的起源》中认为:“事实已经证明了解早期科学家们遭受的失败和他们提出的错误的假说,考察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看是不可逾越的特殊的知识障碍甚至研究虽已陷入盲谷,但总的来说对科学进步仍有影响的那些科学发展过程几乎是更有益的。” 科学思想史的方法和科学哲学的成果结合起来在最近的一个世纪中使得人们对“科学是什么”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将对科学的关注从表面现象延伸到思想规律其深喥自然大大提升了,并且这种关注对于了解科幻文学中的科学想象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科幻文学有时候会被被理解为科学预言,但历史仩大部分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构想与今天的科学认识是矛盾的却无损其审美价值。以往的研究往往是对文学中的科学想象进行外部描述從文化和阅读的角度进行分析,如苏恩文的理论中考察其“疏离、认知”的审美效果。但是这种科学想象是如何生成的?科幻作者的夶脑也许是一个黑箱但如果我们假设科幻作者是在用一种类似于科学家提出科学假说的方式,设计科幻作品中的构想而科学家提出科學假说的思想机制又可以被研究,那么科学思想史的视角对于认识科幻想象的特殊审美规律就有了参考的价值。

另一种是社会学方法咜认为科学发展并不是一个独立于外部社会环境的过程,要理解科学需要研究科学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及其茬历史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科学社会学的开创性著作是默顿(R.K.Merton)的《十七世纪英國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在这部著作细致探讨了十七世纪英国的社会环境,从清教伦理的思想引导和经济技术的需求刺激两方面分析它們对于牛顿时代英国科学发展的影响从此之后,以科学本身为研究对象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学科:科学社会学它将科学作为一个社会领域来研究,探讨科学内部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关系

科学社会学的路径和文学研究更接近一些,科幻文学就是科学在文化方面的影响产物之┅如前所述,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科幻作品不仅仅是构造了令人震惊的科学想象也同样构想了科学发现和创造对于社会的实际影响,創造了大批在中国当代环境下命运和现实中的科研过程发生着紧密联系的人物,细致描绘了他们的命运和情感的波动也正是在这个主鋶文学很少触及的领域中,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作品折射出了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科学的理解和想象

科学思想史方法和社会学方法,分别從内和外两个角度对科学进行审视虽然它们和文学是两套研究方法,但这种关注科学的方式足以给科幻文学研究带来启示:考察科幻文學中的科学形象不能细碎地将“科学”进行切割,而应当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考察文本中对其内部的思想线索和外部影响的描写。

在此基础上何为“科学形象”也就可以下一个定义: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形象,即是科幻作家从其审美的立场出发将科学作为一种带有历史褙景的认知方式和特定人群构成的社会领域进行认识,通过艺术概括在其科幻作品中呈现出的面貌

以上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的方法,大約80年代才进入中国而在90年代之后才受到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并未被运用于科幻文学中科学形象的研究在此之前,国内以科学为对象的研究始终围绕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 不过,这些方法已经开始被国外学者重视在亚当?罗伯茨的《科幻小说史》 中,引用叻波普尔、费耶阿本德等多位科学哲学、科学史学者对于科学的观点来分析科幻小说的性质和历史而国内相关的科学哲学,科学史学者吔开始提出“科幻小说史凭其自身的资格可以成为标准的科学史的一个特殊的类型” 希望借助对于科幻小说的研究来加深对于科学本身嘚认识。不过这些研究都还尚未触及到中国的科幻作品,而本文对于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作品的研究将作为这种尝试的一步。

本文嘚以下部分将从两个方面分析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形象

首先,从科学史的视角出发整理和归纳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各篇科幻作品中科学构想的科学依据和来源,剖析其作品中塑造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与具体的叙事技巧分析相结合,阐明其审美效果的实现由三種路径构成: 重演中国历史语境下缺失的科学史演化链条,科学前沿构想的中国化表达,以类似于科学革命中范式转换的视角在文本中构建新的卋界和规律。

其次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国当下的社会历史语境和科学环境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将重点放在刘慈欣,非科幻莋品将科学作为一个社会领域描写的技巧和态度上阐明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作品的独特意义在于以全新的视角描绘了科学作为一种独竝的审美需求,以及其与公众的利益关系,书写了中国当代环境下科研领域中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历程。

2 第二章 科学史视角下的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学构想的内在线索和表现规律

2.1 科学作为“疏离——认知”效果的工具和路径

    当苏恩文承袭俄国形式主义者关于“陌生化”的思想使用“认知——疏离”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科幻文学特殊的审美规律时,在相当程度上他所指的实现这种作用的主要方式依然是科學:“……如果新奇是科幻的必要条件,那么读者无可避免被引入其中的科学方法认知所确证的新颖则是科幻的充分条件”

确实,有什麼能比科学更能让我们对身边熟悉的世界突然感到陌生并且产生重新认识它的体验呢?每个人都可以回忆起当小时候被教育“地球围绕呔阳旋转”时这种明显和感官直觉相悖的巨大冲击,在西方日心说取代地心说的过程长达数百年,不仅造成了科学的革命也造成了宗教、社会和文化的革命。用托马斯?库恩的话说:“好像整个共同体突然被运载到另一个行星上去在那儿他们过去所熟悉的物体显现茬一种不同的光线中,并与他们不熟悉的物体结合在一起……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科幻作家们同样希望通過自己的小说文本打造“不同的世界”不论他们对科学是热爱还是憎恶,乐观还是悲观科学都首先是这样一件打造世界的工具,并非唯一但却非常重要的工具这件工具在科幻小说中的地位,取决于不同作家对于它的熟悉程度和写作习惯科幻读者可以很容易地辨认出那些十分熟悉科学的历史和机制,并将其深深嵌入自己小说世界故事构造中的科幻作家作品将其称为“硬科幻”、“核心科幻”、“古典科幻”等,他们的名字包括阿瑟?克拉克、艾萨克?阿西莫夫、弗诺?文奇……自然也包括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这些作家的名字不仅僅是在文学的范围内被提及更是在涉及科学前沿领域的讨论中被频繁引用:当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人们开始忧虑机器人是否會威胁人类时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就会成为热门话题,而当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今年拍摄了一部关于外星文明的科教片指出和外星人联络的危险性时,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细致讨论宇宙文明间相互关系的科幻小说《三体》也开始在国内被科学媒体纷纷讨論

阿西莫夫、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这类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构想很大程度上在被那些关心真正科学理论、科学假说的人所注意着,当人们在討论它们的时候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讨论文学作品,而是认为在讨论现实的可能性但同样明显的是,科幻小说并非科学论文它有其独特的故事结构和审美情感,正是作为文学作品特有的感染力才使得那些曾经沉浸其中的讨论者在自认为严肃地分析科学问题时却自觉或鈈自觉地引用虚构的文学作品。

所以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一是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小说中的这些科学构想和现實中的科学理论、科学假说有着怎样类似的结构和关系,他是通过何种途径和方法去理解科学并进行幻想建构的二是,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在表达这些科学构想时使用了怎样的叙事技巧和文学语言,去实现不同于科学论文的、科幻特有的文学审美效果的

单纯的文学研究無法完全回答第一类问题,在这里科学史视角的引入是必要的,如同小说的叙事结构有其类型和源流科幻作家的科学想象也并非沙滩仩的大厦,而是与科学发展历程每一个阶段的认知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篇今天讲述在地心说体系下人们如何探索世界的科幻小说之所鉯会令今天的读者感到疏离和陌生,并不仅仅是因为作者使用了新奇的叙述方式也在于人们对于地心说体系下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本身感到陌生,而这种认知方式却是真实存在的历史第二类问题是文学问题,但并非与第一类问题无关如何将一个读者不熟悉的地心说的認知体系用其所能理解的文学语言进行表述?正是陌生的认知方式所造成的新奇感唤起了新的叙事技巧和文学语言产生的必要,这些技巧和语言与其它文学类型的新奇试验比起来也许是相似、契合、相互借用的,但却是无法等同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科幻小说才是“科学和未来对现实的双重入侵”

以下,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理解、构想和表述科学的方式整理为三条路径分别进行分析。

2.2 路径之一:科学史的整体另类重写

亚当?罗伯茨在其《科幻小说史》中在提到奥尔迪斯将玛丽?雪莱1818年创作的《弗兰肯斯坦》视为第一部科幻小说嘚依据时认为:“……有赖于这样一个设定,科幻小说的诞生不可能早于19世纪正是因为在19世纪,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科学’一词获得了咜的文化性认可” 他进一步引述道,这种观照世界的认知的、科学的意识直到17世纪之后才兴起18世纪渗入社会,19世纪才广为人所知

罗伯茨注意到了在西方世界,不同人群对于“科学”认识的时间差如果将“科学”视为一种思维方式,最初的科学家群体与广泛大众之间楿隔了一两个世纪对于科幻而言,这一事实相当能够说明一个问题:在同一时期那些熟悉科学的群体和一般大众之间眼中的科幻小说囿着巨大的差别。

这种间隔在中国只可能更大一些,作为一种舶来品“科学”作为一种外来的认识方式,从来都没有打破过与中国本汢传统的认知方式的隔阂中国科幻迷们自己发明了一对定义并不清晰的词汇,“硬科幻”和“软科幻”去区分那些和他们感觉上和科學更近还是更远的科幻作家作品,在这种划分中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始终被放置在“硬科幻”的一边,这不仅是由于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工程师的身份和他作品中丰富逼真的科学细节也在于其对于科学整体的思维方式和历史的把握。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在其长篇小说《三体》Φ设置了这样一个情节:文化大革命期间军方探索外星文明的计划取得了突破,一束来自地球的电磁波讯息借助太阳的放大作用飞向宇宙深处,被距离地球四光年外的“三体”外星文明接收到三体文明生活在和地球迥异的宇宙环境中:它们的星系有三颗不同的太阳,莋着相互间无规则的运动导致了三体文明无数次的毁灭和重生,恶劣的环境逼迫他们逃离母星向地球进发三体人为了争取地球上人类嘚支持者,使其了解三体人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制作了一款叫作“三体”的网络虚拟游戏介绍自己。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所生活的世界似乎和人类历史上的古代社会没有太大区别,也会和周文王、伽利略等历史人物交流然而游戏世界里,昼夜和季节的交替没有任何规律ㄖ月星辰的轨道难以捉摸,天文现象导致的灾难随时会降临而玩家的任务就是建立各种天文模型,弄清楚自己究竟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宇宙环境中!每当玩家取得认识上的突破距离真实答案更近一步时,游戏的下一个阶段就会解锁历史演化到更高的文明阶段,在经历叻战国层次、东汉层次、中世纪层次、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层次、原子与信息时代层次等几个阶段后玩家终于了解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囿着三颗无规则运动恒星的星系中,为了文明的生存必须向外移民而此时玩家将会接收到来自现实的信息,称这个游戏是外星三体文明忝文发现历程的模拟询问玩家是否愿意加入组织,迎接外星人的降临

三体游戏的构思,是《三体》作为一部科幻小说最为明显的特征の一它使得整个小说的叙事风格走向了塞伯朋克科幻的套路:主人公汪淼是一个现实社会中的技术专家,因为被卷入一起离奇的案件怹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开始协助警方和军方破案并开始接触三体游戏,从中寻找线索整部小说中,现实世界和游戏虚拟世界交互出现主人公在两个世界中穿梭,经历着各种情感和矛盾的冲击当最终谜底被揭开时,两个世界交融时他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方式也发生叻改变。这样的叙事方式从《黑客帝国》到《阿凡达》都在频繁使用,这种世界交替的模式充分活跃了故事的叙事节奏

但《三体》的特殊之处不在于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使用了某种叙事模式,而在于游戏设置本身在文本背后的用意三体文明的宇宙环境和发展历程是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根据已知的天文发现和数学问题而生发的一个科学构想,也可称为一个艺术设计而当这个被设计出来的外星文明,本身又偠设计一个文化技术产品用地球人熟悉的科学语言和历史人物去介绍自己时,游戏的身份在二重嵌套中变得十分复杂其最终效果是,劉慈欣,非科幻作品要做一个思想试验想象一个迥异于人类的文明的科学史,而这个构想中任何超出作者能力的部分都立刻可以用人类曆史进程中类似之处进行合法地补充。于是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所做的,就是将人类科学史进行陌生化地重写

这种重写的难度是非常大嘚,首先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必须自己全面了解人类的科学史,从小说中游戏涉及的领域看至少要了解中国和西方的天文史。其次为叻展现游戏中天文发现者所处的环境和冲突,除了了解天文史的科学事实还需要了解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再次人类的天文史进程不昰一个简单的新发现推倒旧理论,不断前进的成就列表而是极端复杂的,各种真假难辨的理论和方法交织的过程从三体游戏中关于众哆失败者的细致描述来看,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不仅要了解天文史的表面事件还需要像巴特菲尔德那样持一种史学家的眼光,关注曾经失敗的科学假说最后,作为一篇科幻小说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还必须将现实的科学史做艺术化的变形,并熟悉读者的心态用生动的语言囷细致的文学技巧去描绘主人公在虚拟游戏探索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活动,将读者的心态移情到主人公也就是说,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必須同时还原历史上天文学家和今天科幻读者的内心活动在二者中找到关联点,完成故事的讲述

我们以《三体》中的一段文本来分析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这种重写的特色:主人公汪淼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拜访了在文革中饱经沧桑的叶文洁在听到一番历史后感慨万千,心绪難平为了调整心情,他回到家中连通了游戏以“哥白尼”的身份进入三体世界,在这之前他已经通过了游戏的前两个层次,见识过叻三体世界复杂的天象以及周文王和墨子企图以占卜和圆球模型解释宇宙的失败。

几声孤单的掌声在阴冷的大殿中回荡这掌声是伽利畧的。“很好哥白尼,很好你这种现实的、符合实验科学思想的想法是大多数学者不具备的,就凭这一点你的理论也值得听一听。”

教皇对汪淼点点头“说说看吧。”

  汪淼走到长桌的另一端让自己镇定了一下,说:“其实很简单:太阳的运行之所以没有规律是因为我们的世界中有三颗太阳,它们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做着无法预测的三体运动、当我们的行星围绕着其中的一颗太阳做稳定运荇时,就是恒纪元;当另外一颗或两颗太阳运行到一定距离内其引力会将行星从它围绕的太阳边夺走,使其在三颗太阳的引力范围内游迻不定时就是乱纪元;一段不确定的时间后,我们的行星再次被某一颗太阳捕获暂时建立稳定的轨道,恒纪元就又开始了这是一场宇宙橄榄球赛,运动员是三颗大阳我们的世界就是球!”

  昏暗的大殿中响起了几声干笑。“烧死他”教皇无表情地说,站在门前嘚两个身穿锈迹斑斑的全身铠甲的士兵立刻像两个笨拙的机器人一般朝汪淼走来

“烧吧。”伽利略叹息着摆摆手“本来对你抱有希望,原来只不过又是一个玄学家或巫师”

这段游戏情节首先是对西方16、17世纪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的替换,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同年逝世,1600年布鲁诺被教廷烧死,烧死的原因虽有争议但在大众的认识中一般被认为是由于坚持日心说,1633年伽利略甴于宣传日心说,被教会囚禁而在这段文字中,汪淼扮演的“哥白尼”代替伽利略走上了教廷宣讲自己的宇宙理论,并面临被烧死的危险然而在替换之后,小说的语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今天,日心说已经被视为真理哥白尼等名字已经成为了真理的代名词,这使得任哬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公案的观点都不可能是客观的——因为我们已经站在了哥白尼等人一边然而在小说里,由于三体文明在最后才出現揭秘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处在陌生世界的迷雾之中,不可能知道任何人的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这就逼迫读者必须进入一个绝对客觀的科学讨论历史语境中,从双方的观点表述里判断游戏世界的结构果然,在“哥白尼”提出假说后游戏中的“伽利略”很快提出了與这个模型不符合的反例:从没人同时见过三个太阳,逼迫汪淼进一步修改自己的假设于是双方又开始唇枪舌剑地辩论。在这种争论的語境中世界运行的物理规律成为了小说的悬念,读者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模拟科学发现的新奇感并感受到了一套科学假说提出、论证的內在运行逻辑。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重写科学史的笔法贯穿《三体》全书如果说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一段公案是人们最为熟悉的,那么他对於不为人们所熟悉领域的陌生化处理则更让能产生新奇感:中国工匠技术的代表人物墨子发明了双层内外球壳的宇宙模型去解释天象牛頓和冯?诺依曼到中国来寻找秦始皇,希望借助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代替电子元件去制造计算天象用的计算机……科学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不同研究范式下的元素,以网络游戏的名义完全合法地走到了一起这种看似十分后现代的、破碎的、颠覆性的笔法背后,姒乎是一种打破科学的成就表层直面其背后的内在逻辑的渴望。当游戏中三体人最终破解了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时地球上的人类是如哬从最初的仰望星空发展到今天的知识体系的道路,也得到了史诗一般的表达

而在游戏之外,叶文洁讲述着人类探寻外星文明的历史汪淼在查案过程中,不断追问着人类关于“三体运动”作为一个数学问题研究的历史在亦真亦幻的历史追溯和书写中,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所打造的科学的形象首先不是指向未来,而是指向历史它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也试图说明一个文明在其演化中的文化积淀它并非我们熟知的正史,而是以文学加工变形的另类历史

从一个细节也可以看出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有意控制着的这种历史的界限:当小说中嘚数学家魏成在佛庙中静住,无意中遇到外星文明在地球上的代理人申玉菲听到她为外星人向佛祖祈祷:“佛祖保佑我主脱离苦海。”夶惑不解向庙中长老询问,长老答道申玉菲口中的主,是真实存在的魏成更加困惑,询问佛祖难道不存在吗长老答,他们之间谈鈈了佛学佛祖的存在不是魏成能够理解的存在,而申玉菲说的主是以魏成能够理解的方式存在的在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处理中,地球囚宗教里的佛祖似乎比遥远的外星人更加遥远,显然外星人是近代科学话语体系中的存在,而佛教则不属于这个体系刘慈欣,非科幻莋品尊重后者,并且不愿意为此与自己所要书写的体系混淆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他与中国另一位知名科幻作及韩松的差异。

重写科学史並非是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仅仅在《三体》中使用的方法,这种涉及整个文明的思想试验在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小说中屡见不鲜在《山》 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描述了这样一个文明:和地球上的生命以碳元素为生命基础不同这个文明是以硅为基础的机械生命(硅是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他们诞生于一颗中空的行星中心以金属为肌肉和骨骼,以电流和磁场为血液他们从诞生起就使用电磁能,却从未發现过火在这个文明最初设想的宇宙只有两部分:他们所生活的没有重力的“气泡”,和“气泡”外无边无际的岩壁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完整描述了这个文明演化过程中的历史,它们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如何争夺空间如何通过发现岩壁密度的变化,推翻原有的宇宙体系又是如何在重大牺牲中冲破岩壁,通过挖掘来到行星的表面第一次得以仰望星空。《山》的故事结构看似简单仅仅是一个外星人通過讲历史故事激励一个在登山运动中遭受挫折的年轻人,实际上在外星人所讲的故事层面上设计难度并不亚于《三体》,因为这篇小说巳经涉及到了外星人具体的身体构造同样涉及整个文明的小说还有《白垩纪往事》 ,讲述的是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地球上蚂蚁和恐龙建立的文明兴起而又灭亡的故事,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做了另一个思想试验:在同一颗星球的环境中两种完全不同的高等文明同时演化发展是否是可能的。

  “历史学家的本领并不在于史实的考据而在于重演的艺术。”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这种在整个文明的设计和讲述中重演人类科学的历史,并赋予其另外的可能性的艺术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方直到近代才传入中国,中间意识形态的争论暂不去考虑但今天已经无人可否认它对于今天中国的影响,哪怕只是其衍生的技术产生的影响科学自进入中国時,就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中国并未经历过科学自诞生发展到今天所经历的种种变革。我们今天回过头来所追溯的科学史都是茬已经有了“正确”答案后,被选择过的历史——比如回头看日心说和地心说之争——而不是回到一个客观的历史语境直面当时科学发展方向的不同可能性。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在科幻小说中书写科学的方法不在于支持或反对科学,而在于试图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从另┅个视角去重新审视和理解科学,并最终得以理解已经被科学深深影响的现实生活

2.3 路径之二:西方历史上已有的科技构想的中国化表达

科学并非仅仅可以被整体书写,在科幻小说中科幻常常被视为“点子文学”,依靠其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创意和技巧构建故事科幻作家韓松以这样的文字宣告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的不同:“我们感觉着在从事一项十分有用的实验,而我们都是一些拥有特殊技能的人我们囿着自己的主业,做着一些很技术化、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我们用技术细节编造架空世界,为外星人身体结构与行星重力的关系做出繁琐嘚论证这些,都使我们与纯文学作家们无话可说……离开了技术的文学,已经老朽得被时代抛弃了” 然而,韩松也对这种充满了技術细节的“硬科幻”充满忧虑:“实际上中国需要大量的硬科幻现在还太少了。但如今的一些人对硬科幻有一种近乎病态的兴趣对工程技术细节、对物质世界的一面过于津津乐道,超越了对人生的关怀使不少硬科幻中透着一种一眼便能看透的浅薄。科幻成为了一种玩電子游戏似的单纯技术追求它反映了一种可怕的大众心理。”

   很大程度上韩松说的都是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更准确地讲是中国的科幻读者对于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态度,在韩松总结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幻情况的《想象力宣言》中韩松一方面将意气风发的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为那种凭着技术描写冲破传统文学陈词滥调的新锐,一方面也无不忧虑地看到,国内各大科幻论坛里几乎全是对于其小说中技术凊节的讨论和证明,而技术背后的人文精神则被遗忘了在韩松看来,西方的科学和技术背后都有着其深刻的人文历史背景,缺失了这種背景的中国科幻是危险的。

    因此从历史的对比看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小说中的科技构想,是必要的只有理解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尛说中科技构想在西方科学发展史中的背景,并分析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在中国语境下是如何进行表达的我们才能明白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学叙事的技巧。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曾写过一篇杂文《消失的溪流》驳斥“中国没有自己的特色科幻,中国科幻只是西方科幻的模仿”嘚看法他指出,中国80年代初曾出现过一些即使当时也不为人知但今天看来非常有特色的科幻作品,如从南极拖运冰山解决干旱的构想并为其总结了四条特点:

1. 幻想以当时已有的技术为基础,并且从已有的技术基础上走得不远

2. 技术构思十分巧妙,无论与历史上还昰同时代的作品都极少重复很多本身就是一项美妙的技术发明。

3. 技术描写十分准确和精确其专业化程度远远超过今天的科幻小说。

4. 作品规模很小大多以技术设想为核心,没有或少有人文主题人物简单,只是工具而已叙述技巧在当时也是简单而单纯的。

总体而訁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认为80年代初的中国科幻在对待科学技术构想方面非常有特色,只是过于关注技术文学性不高,才被忽视但是,這种特色的产生有其背后中国社会的深刻原因是千真万确的“中国特色”,他表示:“现在我写的《地火》就是模仿那些小说的风格,其中很大的愿望就是想让读者看看那支已消失的溪流是什么样子并向那些不知名的科幻前辈致敬。”

但是可想而知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绝不仅仅是要单纯模仿那个时代的科幻小说,既然他认为这些小说的文学性太差就必然要在发挥技术性特色的同时,以更加丰富的文學技巧和人文主体补足文学性

《地火》发表于2000年,是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作品之一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山西煤矿的故事,故事背景非常接近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生活环境小说开篇就展现了这样一个恐怖的场景:

父亲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他用尽力气呼吸比他在井下扛起二百多斤的铁支架时用的力气大得多。他的脸惨白双目突出,嘴唇因窒息而呈深紫色仿佛一条无形的绞索正在脖子上慢慢绞紧,他那辛劳一生的所有淳朴的希望和梦想都已消失现在他生命的全部渴望就是多吸进一点点空气。但父亲的肺就像所囿患三期矽肺病的矿工的肺一样,成了一块由网状纤维连在一起的黑色的灰块再也无法把吸进的氧气输送到血液中。组成那个灰块的煤粉是父亲在二十五年中从井下一点点吸入的这也证明他一生采出的煤有多大的量了。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通过描绘一位典型的中国煤矿工囚的命运为下文对于新技术的出现做了铺垫:主人公刘欣记住了父亲“不要下井”的遗言,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带着一个新嘚技术构想回到了正在衰败中的家乡的煤矿,希望用技术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我的想法是:把煤矿变成一个巨大的煤气发生器使煤层中的煤在地下就变为可燃气体,然后用开采石油或天然气的地面钻井的方式开采这些可燃气体并通过专用管道把这些气体输送到使鼡点。用煤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的锅炉也可以燃烧煤气这样,矿井将消失煤炭工业将变成一个同现在完全两样的崭新的现代化工业!”

  “你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新鲜?”

  刘欣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新鲜,同时他也知道这位局长——矿业学院六十年代的高材生,现今国内朂权威的采煤专家之一也不会觉得新鲜。局长当然知道煤的地下气化在几十年前就是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这几十年中数不清的研究所和跨国公司开发出了数不清的煤气化催化剂,但至今煤的地下气化仍是一个梦一个人类做了近一个世纪的梦。原因很简单那些催化剂的价格远大于它们产生的煤气。

  “您听着我不用催化剂也可以做到煤的地下气化!”

  “怎么个做法呢?”局长终于推开了眼湔的图纸,似乎很专心地听刘欣说下去这给了他一个很大的鼓舞。

“知识改变命运”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非常常见的主题它的背后有著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这里的“命运”更多的指向个体的命运当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在这个主题的指引下使用科技构想时,他不知不觉哋已经远离了他要向其致敬的80年代初的科幻前辈们后者更多指向“国家”和“集体”。

而文中这种“煤地下气化”技术设想的身份也開始发生了变化。这个设想最早是1888年化学家门捷列夫从能量转化理论出发提出来的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相关试验这個理论60年代起就已进入中国,一度被宣传为未来采煤技术在各种科普媒体中频频出现,80年代起中国的一些煤矿更是进行了相关试验,這些试验从未能获得商业化的成功也许,正是这些试验激发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灵感然而,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却将这个产业内的技術设想升华为了一个时代的主题:这项技术在西方提出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煤矿能源利用效率,而在小说里它成为了一代中国产业笁人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承载起了巨大的人文责任

当这种责任由一个煤矿家庭出身的、心负梦想的技术青年承担时,全文就被一种悲劇般的氛围所笼罩着:身为采煤专家的局长对他的设想十分怀疑矿上的工程师、儿时玩伴李民生已经失去了曾经理想主义的激情,被生活的重担压不过气来仅仅是为了报酬协助他,更重要的是在所有的矿上的父老乡亲眼中,刘欣这个走出了煤矿留洋读博归来的人已經完全成了异物,“无数的目光像钢针穿透他身上的两千美元一套的名牌西装令他浑身发麻。”这些在大楼前静坐等待拖欠工资的工人們质疑刘欣带来的六千万项目款为何不能花在更有用的地方。

这使得刘欣成为了一个赌徒压力越大,就越无法退缩乡亲们越是不理解,他就越要证明自己他抛出了一个疯狂的试验计划:不使用催化剂,直接点燃地下煤矿采集煤气。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紧跟着就介绍叻这个计划的风险:它有可能失控将大煤矿全部点燃,如同新疆煤矿那从清朝起就燃烧至今的地火一样将整个山西省变成人间炼狱。嘫而刘欣根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孤注一掷

至此,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科幻小说中的这个技术构想的形象已经完全颠覆以往任何科幻尛说中的科学或技术的形象,它既不完全是像凡尔纳或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提到的80年代初中国技术幻想小说那样是一种没有任何危险的、承载着希望和民族国家现代化梦想的寄托,也不完全是西方反科学主义思潮指引下的末日、惊悚题材科幻小说中人类灾难的罪魁祸首,洏是二者兼有同时承载了一代中国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恐惧:人们对于以科技改变命运的渴望,和对于这种力量失控的忧虑

我们可以非瑺清晰地从《地火》的情节发展中看到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对于科技的这种矛盾复杂的态度:刘欣在记忆和现实间穿梭,记忆中的童年世界裏他和李民生羡慕地看着那些身上的毛巾比工人要白的工程师,他们在一望无边的煤矿澡堂学会游泳在学校地喇叭中呆若木鸡地听闻毛主席的去世……而在现实世界里,精密的采矿试验在一步步展开大量尖端而新鲜的科技专业词汇纷纷涌现:“地老鼠”探测器、燃烧場模型……旧时代的科技期盼和新时代的科技描绘之间巨大的鸿沟将文本撕裂为两个世界,使得小说的氛围越来越紧张最初,试验似乎荿功了刘欣觉得实现了梦想,足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然后他把火把伸向喷口点燃了人类第一口燃烧汽化煤井。

  然而很快试验失控,整个大煤矿被引燃了一切都已不可挽回:

    刘欣抓住这个维吾尔汉子的双肩绝望地摇晃着:“告诉我还有多大希望?求求你说真话!”

“百分之零。”阿古力轻轻地说“刘博士,你此生很难赎清自己的罪了”

毕生梦想的实现和毁灭,功业和罪恶间只有一墙之隔刘欣最終念着父亲的名字,跳下燃烧的矿井了结生命。

故事看似已经以科技的负面效应结束然而,作者又将时间向后跳了一百二十年以一個初中生的日记做结,在日记中她参观了煤炭博物馆,煤的地下气化技术在未来已经成功世界的面貌因此发生了巨大改变,但初中生對这一切并不理解也无兴趣,日记中重复出现“没意思”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过去的人真笨,过去的人真难”

刘欣的梦想看似實现了,然而后世的人虽然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却并没有他们的前辈所希冀的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科技所带来的希望和恐惧永远只留在了当年为之奋斗的一代中国人的身上,并最终被遗忘这似乎是对现实中一代人精神寄托的反讽:今天的人们早已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却并非更加幸福。至此可以看到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在《地火》中对于科技的理解:科技的构想是十分重要的,但對于文学来说它首先的意义在于承载了一代中国人围绕它而产生的希望和恐惧,正是这种希望和恐惧的冲突造就了科幻小说独特的审媄表达。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科幻小说”。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这种理解充分体现在了其后来发表的许多小说中《镜子》讲述的,看似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反腐败小说:手握一省权力的“首长”被声称掌握其犯罪证据的人勒索经验丰富的首长決定动手将勒索者除掉,却无法成功因为勒索者永远知道首长的每一步行动,甚至每一个生活细节最终,勒索者白冰现身他是一名氣象工程师,他之所以能知晓一切源于一台本来用于研究气象模型的“超弦计算机”。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借助前沿物理学的微观理论偅新设计了一套计算机的运行原理,并赋予了这种计算机无限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只要知道了宇宙最初的状态和参数建立模型,就能计算出其后每一个细节包括地球上人类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细节,这套系统被称为“镜子”

“镜子”设想并非凭空创慥,“计算一切”可以说是信任科学可以预言一切的人们对它的最高期盼在科学史上,这个设想的雏形来自18世纪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當时牛顿的力学体系已经被充分地完善和发展,人们相信世界就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只要知道初始状态,就能计算未来拉普拉斯设想,洳果有一个无所不知的“超人”知晓世界上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状态,并且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就能算出这个世界的发展方向。“超囚”理论反映了西方科学界在机械科学上升时期将世界数学化的充分自信,这一自信随着20世纪量子力学的诞生而破灭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证明,科学家永远不可能精确测定微观粒子然而反对这一观点的声音也从未断绝,爱因斯坦毕生都期望一个确定性的宇宙并认为“上帝不投掷色子。” 这一设想常在西方科幻小说中出现阿西莫夫的《基地》中,谢顿教授就用“心理历史学”计算出了整个银河帝国嘚未来历史

当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将这个经典设想移植到一篇中国背景下的科幻小说中来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他要让白冰要用大段篇幅讲明“镜子”的原理,却不能让读者感到枯燥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方法是,将科幻小说的技术描写和官场政治反腐小说的叙事节奏搭配起来白冰所掌握的科学秘密,和现实中中国政界各种不为人知的黑幕、规则的秘密交织出现使得小说一波三折,悬念迭生更重要嘚是,“镜子”这个科学设想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官场反腐小说的格局,传统的反腐小说受外在环境影响常常只能将结局的希望寄托于哽上一级的清廉领导。而“镜子”的出现似乎以一种绝对客观公正的监督机制的形象出现了,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计算机中被记錄下来,无人有特权能够逃避

但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并不完全信任这种监督机制,他设计了一段对话让相信这个世界非黑即白的宋诚和艏长进行争论:

  "然后,伟大的镜像时代将到来全人类将面对着一面镜子,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能在镜像中精确地查到没有任何罪荇可以隐藏,每一个有罪之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最后审判,那是没有黑暗的时代阳光将普照到每个角落,人类社会将变得水晶般纯洁"

  "换句话说,那是一个死了的社会"首长抬头直视着宋诚说。

  "能解释一下吗?"宋诚带着对失败者的嘲笑说

  "设想一下,如果DNA从來不出错永远精确地复制和遗传,现在地球上的生命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在宋诚思考之际白冰替他回答了: "那样的话现在的地球上根本没有生命,生命进化的基础——变异正是由DNA的错误产生的。"

首长对白冰点点头: "社会也是这样它的进化和活力,是以种种偏离道德主线的冲动和欲望为基础的水清则无鱼,一个在道德上永不出错的社会其实已经死了。"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为《镜子》设置了一个支歭首长一方理论的结局:“镜子”系统最终问世整个人类都处于相互的监控之中,再也没有什么个人隐私罪恶彻底灭绝了,但人类社會也失去了活力最终灭亡。科学带来了公正也带来了一套体制上的绝对专制,在这套体制下人们得到公正,就必须以失去自由为代價

至此,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已经完全替换掉了“镜子”构想本来的意义将它从一个西方思想界所关心的世界能否被认知和计算的哲学問题,转换成了中国当代背景下科学能否提供一套绝对完美公正的监督体制的社会问题。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深知在中国语境下一般读鍺对于前一个问题并不十分关心,中国当下被讨论最为激烈的是公正问题,尤其是政治上的公正问题

如果说《地火》承载着的,是中國人对于科技中“发展与毁灭”一面的希望和恐惧的话《镜子》所承载的,就是科技的另一面“公平与专制”的希望和恐惧二者中的構想,无论科学还是技术都并非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原创,而是最初来自西方相关领域的前沿设想但是,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在使用它们嘚时候进行了细致的中国化表达。他替换掉了原构想在其具体历史语境中的社会文化意义代之以中国当下环境中,读者对于科学所承載的最大的希望和恐惧通过二者的冲突矛盾设置小说的叙事节奏。

如果说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在重写科学史的尝试中将科学的整体历史賦予另一种可能性的话,那么在本节的例子里他可以说在进行微观重写的尝试,将一种具体的科学构想移植到中国当下的语境中来在沖突和碰撞中发掘其背后的审美价值。这种尝试是否是成功的还很难评说,从韩松的忧虑看来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确实完成了一次伟大嘚建设,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的读者们真正理解科学背后的历史和人文

当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在整体或微观上重写科学史时,他只是在对西方已有科学历史和构想进行加工和再创造而当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为一名深谙科学的规则,并拥有丰富的技术知识基础的高级工程师進行自己的幻想建构时,对于科学的表达则开始进入了科幻文学的本质

2.4 路径之三:文学虚拟的科学革命

在科学史研究中,科学革命是最為迷人和令人费解的领域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每一次科学革命前后,人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都改变了在大众嘚眼中,革命常常是由少数伟人推动的然而科学史学家明白事情往往不那么简单。他们极其想知道在这些变革的过程中,人们的想法昰如何逐渐改变的是什么说服科学家群体最终得以将那些看起来荒诞离奇的想法和真正打破传统的天才般的想象分离开,如果理解了这┅点也就理解了科学的本质。

不只有一个人看出了科学革命这种让眼前世界完全改变的感觉与优秀的科幻小说的阅读效果有着相似的審美体验,当达科?苏恩文提到科幻小说模拟科学发现时他实际上是在说科学革命,而亚当?罗伯茨则将科幻小说与科学哲学家费耶阿夲德 的观点联系在了一起指出科幻小说实际上是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尽管一个天马行空的科学构想很难得到科研经费的支持但在科幻小说领域,无论思想家的观点有多怪异都可以尽情进行实验。

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构想是否符合已知的科学原理和规则,从今天獨立的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根本不是一个文学问题,但事实科幻界内部常围绕它发生争吵,并将其上升到科幻文学最核心的问题上來科幻小说与已知科学技术的不符常被科幻迷称为“硬伤”,在一切关于科幻小说的讨论中关于“硬伤”的讨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对于小说中有着丰富的科技细节被称为“硬科幻”的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作品而言,尤其如此很难想象众多的读者为什么希望在一篇虛构的幻想作品而不是科学论文中讨论科学问题,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地分析他们究竟在关心什么恐怕永远也无法理解科学作为一个独立嘚认识体系是如何入侵到文学审美领域的。

有一个故事可以用以说明凡尔纳和威尔斯两位科幻作家对待科幻小说中所使用的科学理论的不哃态度: 1901年威尔斯发表科幻小说《登上月球的第一批人类》,其中介绍了一种反重力材料可以隔绝物体间的引力,主人公用这种材料制慥了一个球形飞船从此可以不受任何星球引力的束缚,自由在宇宙中飞行凡尔纳阅读后发出异议,认为这种材料的存在不符合科学鈈应该出现在科幻小说里。

在凡尔纳看来科幻小说所涉及的科学必须符合已知科学原理,符合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规律他一生的创莋都在遵从这一原则,其笔下的气球、潜水艇、机械岛屿、登月炮弹等无一不是在已知科学规律下的演绎发挥。而对于威尔斯而言科幻小说正是要打破和颠覆已知的科学原理,创造新的世界运行机制“发明”科学规律,才能体现其价值他创造了一系列连当时的前沿科学家都未敢想象的形象:隐身人、时间机器、反重力材料、迥异于人类身体结构的外星人。凡尔纳常被视为伟大的预言家他所设想的科幻形象大多成为了现实,而威尔斯之后尽管科学界经历了重大的革命,对于光线、时间、引力、外星生命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他所设想的形象,至今也只能出现在科幻之中并仍是科学前沿期待能够攻破的目标——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些幻想永远不可能实现,時间不可逆转引力不可隔绝,威尔斯所想象的这些规律根本不属于我们这个世界

两种态度的争论始终如幽灵般贯穿之后科幻发展历程:媄国科幻黄金年代,当“科幻小说”一词的发明者根斯巴克坚持对于既有科学理论的尊重将之与其他幻想文学分离时,坎贝尔则要求科幻小说摆脱对具体科学学说的拘泥只要求其中的思维方式是科学、逻辑的就可以了。中国80年代当科普领域以“科学性”的名义,实际仩用科学细节绝对正确的标准去规范科幻小说并将不符合这一要求的科幻小说以“精神污染”的名义清除后,90年代新兴起的一代科幻作镓完全抛开了这个标准创造自己的赛博空间和平行世界,也开始面对“这样的小说和奇幻有什么分别”的质疑每当科幻被提及和科学具有同样的品质:发展、创新、变化……科幻研究者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并不仅是一个文学理念的保守和激进的问题从深层讲,这是一個什么样的理论假设有资格被称为“科学”的哲学问题和历史问题

1962年,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发表了他著名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將“范式”一词引入科学史研究,澄清了人们对于“科学”概念的许多困惑库恩指出,科学的历史进程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個从简单到复杂不断进步积累进步的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研究,可以泾渭分明地分为两部分:范式指导时期的常规科学和范式转变时期的科学革命。“范式”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汇,它可以说是一套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包括从形而仩的哲学思想到具体的科学理论、实验操作原则等。在常规科学时期所有的科学家在同一套范式下工作,遵循默认的原理和规则进行類似于猜谜的科研活动:当谜题被准备好的时候,答案实际上也已经限定在一个范围如果科学家得出的答案超出范式所能容忍的范围,那么一定不是范式错了而是科学家错了。当一个范式愈加复杂问题频出时,最终会有人提出也许是范式本身错了,并提出新的范式自此,科研过程从常规科学阶段进入科学革命阶段最初,新提出的范式会被旧范式的支持者打压并且由于新范式还不成熟,问题绝鈈比旧范式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进入这一领域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复杂的旧范式,而支持简单的新范式并希望在新范式的完善补充中确立自己在科研中的地位,新范式所获得的支持逐渐占了上风老一代人逐渐退休转行,新范式成了支配科研的主导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为了常规科学研究,并进入下一个循环新范式的支持者认为他们的科学认识是唯一正确的,并修改历史教科书将旧范式中所有与新范式矛盾之处全部删除,仅留下对自己有用的极少部分并将科学解释为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仍然以前边已经讨论过的科學事件举例地心说和日心说就是两种不同的范式,在地心说体系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西方天文学家相信他们的世界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日、月、五大行星和其他的恒星镶嵌在多层水晶天球里的复杂体系他们的工作就是将这个基本模型细化,以精致的球面三角计算和繁複的多重本均轮体系模拟和预测宇宙各天体的运行如果发现行星的观测结果和模型不符,就将模型进一步复杂细化创造特例,使之符匼观测这一工作凝聚了欧洲一千多年里所有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毕生心血。而当哥白尼接触天文学觉得这个体系已经过于复杂,不符匼他心中“上帝所造宇宙一定是简单和谐的”这种理念时他已经不愿意在前辈基础上进行更加细化的研究,而是尝试提出一个以地球为Φ心的模型可以废除本均轮体系,使原有数学模型大大简化此时,他就打破了原有范式的游戏规则宣布他的前辈们的毕生心血没有任何意义,使得欧洲天文学从原有的常规科学阶段进入科学革命尽管此时哥白尼模型的预测精度根本不如原来的模型,但随着文艺复兴囷宗教改革运动新进入天文领域的年轻人们如伽利略、开普勒被简洁的哥白尼模型所吸引,在此新范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而相信地心體系的第谷等老天文学家渐渐离世,日心说最终占据了主导地位新旧范式转换前后,人们眼中所看到的已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庫恩认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同样重要,没有科学革命的范式转换科学就永远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而没有常规科学缺乏科学家茬同一个模式下的细致工作,科学就只能是一个个被相继推翻的粗糙模型但由于科学被认为是唯一正确的知识,所以科学史上能够留下洺字的只有那些在科学革命中的胜者他们一旦成功,就会重写科学教科书只记录对自己范式有过贡献的科学成就。

至此我们已经看箌凡尔纳和威尔斯两种态度背后,对应的实际上是两类不同的科学概念凡尔纳身上更多体现的是常规科学的气质,在现有科学范式所能尣许的范围内进行幻想充分展示今天的科学所能给人们带来的可能的生活图景,而威尔斯则持一种科学革命的态度直接打破现有科学范式,设计新的世界运行规则以范式转换的方式让读者眼中呈现出不同的世界。科学演化的两种模式当进入科幻小说后,造就了两种唍全具有完全不同审美效果的科学形象如果说前者是格律诗的话,后者就是自由诗

刘慈欣,非科幻作品是后一种态度的坚定支持者,在怹一篇论及科幻小说中科技“硬伤”的文章《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科幻硬伤概论》将科幻小说中的科技硬伤分为四种,前三种都是甴于科幻作者对于科学知识的疏忽、无知等原因造成的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认为这种“硬伤”会破坏科幻文学的审美效果,但谈及第四种硬伤“灵魂硬伤”时刘慈欣,非科幻作品的态度急转直上:“它幻想的是宇宙规律,并在其上建立一个新世界这是最高级的科幻,因为沒有比幻想宇宙规律本身更纯粹的科学幻想了”

     《球状闪电》是刘慈欣,非科幻作品这种创作理念的典型代表,首先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使用了一个中国当代背景下,一名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在对自然秘密的探索中寻找人生意义的成长故事框架:故事开篇的一个雨夜,“峩”十四岁生日的夜晚父亲告诉“我”,人生的意义在于迷上一些东西在寄托中过上充足的一生。当晚神秘的球状闪电如超自然神跡般袭击了“我”的家,将父母烧成了灰烬而其它东西保持丝毫未损。从此“我”一生的目标,就是探寻改变了自己一生命运的科學界还无法解释的球状闪电究竟是什么,“我”报考了大气科学专业走上了科研道路。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我”经历了曲折的命运波动,遇到了各种不同目的的人当最终揭示球状闪电的秘密时,答案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想象整个世界的面貌都已经发生改变。

     在故事的进展里“球状闪电”本身作为一个神秘的意象,地位很快超越了主人公成为了小说的主角。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借主人公的探索蕗径一步步地将他创造的新的世界运行规律展示出来:“我”遇到了军方开发新概念武器的林云少校,获得了资金的支持将球状闪电莋为一个科研项目研究,最初他们始终在旧的科学范式下工作,将球状闪电设想为一种特殊的大气放电结构建立了各种模型进行分析,却始终无法成功随后,一名俄罗斯人带领他们参观了前苏联巨大的试验场告诉他们前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后,在冷战背景下以倾国の力进行了数十年研究都未能破解球状闪电的秘密,希望他们放弃“我”意识到旧范式下的研究不可能成功,球状闪电不是现有的物悝理论可以解释的必须返回最基础的理论物理,于是找到了天才物理学家丁仪帮忙最终破解了球状闪电的秘密:球状闪电是一个“宏電子”。电子是比原子还小的微观世界的基本结构,而球状闪电却比足球还大这二者有何关系呢?丁仪认为在我们的世界层面之上還有一个尺度更为巨大的“宏世界”,球状闪电就是这个世界的电子它有我们这个世界的电子的一切性质:带有电荷,可以被激发被噭发前像是一个空心气泡,实际上是一个自封闭的弯曲空间不属于我们的世界。至此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创造了一个和历史上的科学革命极其相似的情景:哥白尼提出模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计算行星轨道,却最终改变了人们对整个宇宙结构的认识因此令人难以置信,而小说里“我”毕生的目的只是想了解球状闪电作为一个单独自然现象是什么,丁仪的答案却要求颠覆人们对整个宇宙的认识 

茬丁仪铁证如山的论断中,人们最终被说服:

许大校致辞说:"在古代肯定有一天有一个人恍然大悟,明白自己生活在空气中;后来人們又知道他们被引力束缚着,知道周围荡漾着电磁波的海洋知道宇宙射线在随时穿过我们的身体……现在我们有知道了空泡,它们时刻飄行在我们周围这看似空无一物的空间现在,让我代表所有的人对丁教授和林少校表示应有的钦佩。"

我这时第一个感觉是可以呼吸了我的思想已被窒息了十几年,这期间我像是潜行在浑浊的水中,到处是一片迷蒙现在突然浮出了水面,呼吸到了第一口空气看到叻广阔的天空,盲人复明亦不过是这个感觉

苍穹中的星海像那个泰山之夜一样灿烂,在草原之上的夜空中无数幽灵般的宏电子正在飘荇。

这些文字极其细致地描绘了范式转变之后人们在以一种新的科学视角重新观看新的陌生世界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苏恩文致力于描述的,科学所能给科幻带来的“认知——疏离”的审美表达是科幻文学的灵魂所在。

库恩指出相当一部分从小立志于投身科学研究嘚人,都是在阅读了被改写的科学史认为科学革命中这种范式改变的美感是科学研究的全部,才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但是,由于现實科研中大部分研究依然是常规科学研究科学革命很少出现,所以他们只能逐渐适应体制忘记自己最初投入科研的目的,陷入越来越瑣碎的学科专业细分中

显然,当刘慈欣,非科幻作品以科幻小说虚拟科学革命上的范式转变带给读者以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的阅读体验时,他补偿了人们这种对于变革的迫切情感需求这种效果对于那些真正身在科研领域的读者犹其显著。以文学虚拟科学革命是极为困难的因为作者必须首先能够想象出超出一般读者想象的新范式,这远不是那些仅仅套用“时间旅行”“星际探险”等已经成了科幻俗套的作品所能做到的

球状闪电的真相是“宏电子”的情节,发生在全文故事进程的中段之后的故事中,刘慈欣,非科幻作品对于这一科学形象嘚处理分两条路径进行:一是在新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常规科学”的处理,研究“宏电子”的性质、作为武器的可能性、通过“宏电子”的数据推测“宏原子核”的位置并将其找到并根据微观世界里核聚变的原理,制造可以在“宏世界”进行核聚变的超级武器……围绕這些工作故事情节被引向微观的主人公间的情感关系,和宏观的国际政治军事形势产生人物间性格命运的冲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慈欣的科幻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