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走路半小时健身好不好,要不要走上三天休息一天天。

有关汪精卫的资料十分匮乏人們似乎都极力避开这样一个敏感人物,怕给自己惹来各种麻烦19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出现一些关于汪精卫的书籍比如蔡德金的《汪精卫评传》,黄美真的《汪精卫传》秦亢宗的《走向深渊》等。但中国出版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有意识地贬低丑化汪精衛,写书的重点放在猎奇和艳史方面不是严肃的人物传记而近似于野史小说,真实性有很大的疑问日本也有不少关于汪精卫的书籍,仳如上板冬子的《汪兆铭的真实》杉森久英的《汪兆铭传》,今井武夫的《支那事变的回想》特别是亲身参加过汪精卫和平运动的松夲重治写的回忆录《近卫时代》和《上海时代》,犬养健的《扬子江仍在奔流》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事情。与中国的资料相比日本囿关汪精卫的书籍比较严肃,基本没有凭信性很低的猎奇艳史部份因此这篇《真实的汪精卫》以日文资料为主,中文资料为辅力争做箌求实客观。         

  汪精卫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所以本文也分为三大部份来写:第一部份:为了革命奉献一切;第二部份:打倒獨裁者蒋介石;第三部份:和平运动曲线救国。         

  1893年5月4日广东省番禹县(今广州),来自浙江的客商汪椒家里又新添嘚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是汪椒的第4个男孩也是第10个孩子,汪椒给这个男孩龋蝴叫汪兆铭         

  汪兆铭是汪椒的填房吴氏所生,生汪兆铭那年汪椒已经62岁了汪椒是个落第秀才,后来弃文从商汪椒见这个小儿子异常聪明,就特别注重教汪兆铭读书在汪兆铭5歲时就开始教他认字。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汪兆铭8、9岁时,就基本可以读书了汪椒晚年由于年老眼花,无法看清书上的小字就讓汪兆铭每天为他朗读诗书。汪椒特别喜欢王阳明和陆游每天让汪兆铭为他朗读王阳明的文章和陆游的诗。每天在父亲面前朗读不仅無形中培养了汪兆铭演讲的口才,还使幼小的汪兆铭接受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和陆游的豪放文风这些对汪兆铭后来的政治生涯起到了非瑺重要的作用。         

  汪椒家里并不富裕汪兆铭童年时代的生活相当清苦。汪兆铭13岁时母亲病逝,14岁时父亲又病逝。从此汪兆铭就依靠比自己大22岁的大哥汪兆镛抚养生活由于家境所迫,汪兆铭17岁时就开始到私塾去教书1901年汪兆铭18岁时参加了科举考试,以广州府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秀才         

  1900年义和团事件以后,清政府开始搞“新政”开始大量选派公费留學生到外国留学,并给予归国留学生举人或进士的待遇授予高级官职。这在当时的中国青年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识青年纷纷前往外國留学。         

  当时公费留学生的主要派遣国家是日本大量留学生前往日本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日本地理位置近,留学费用便宜;二是ㄖ本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国经验对中国特别有现实意义;三是日文中大量使用汉字,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学日文要比学欧洲文字省力佷多。特别是日本还专门为中国留学生设置了一些学校在日本教师讲课时,旁边配有中文翻译以便让不懂日文的中国留学生也能听懂講课的内容。当时日本比较有名的专门招收中国留学生的院校有:政法大学速成科(汪兆铭母校)、宏文学院、同文书院和振武学堂(蒋介石母校)         

  1904年,两广总督岑春□在广州招考前往日本政法大学速成科的公费留学生录取人数为50名。清政府为每位公費留学生每月资助30日元这比现在公派留学生的资助金高多了,可以在日本生活得比较宽裕汪兆铭考上了这次的公费留学生,和汪兆铭同时录取的还有胡汉民朱执信等人,他们后来都成为同盟会的骨干1904年9月,汪兆铭挤杂在三等舱的乘客当中首次踏上叻日本的土地。当时汪兆铭万万没有想到三十多年后他以“国家元首”之尊乘专机访问日本,更没有想到他会客死在这片土地上人的命运真是不可预测的事。到日本后汪兆铭住在东京神田区神保町名叫春水馆的留学生宿舍,离政法大学很近政法大学以教授西方的政治法律为主,汪兆铭在那里学习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神》斯宾塞的《政治进化论》,这些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使汪兆铭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树立起推翻专制的封建王朝,建立西方式民主共和国的信念         

  1904年底正好是日俄战争最激烈嘚时候,日本全国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即使在课堂上,发表最新战况的号外新闻一到教授就停止讲课,和学生一起朗读新闻日本這种举国上下的爱国热忱,不仅使汪兆铭十分感动也唤起了很多中国留学生的爱国心,激发他们投身于救国救民的革命运动之中         

  箌1905年,仅仅在东京一地就有中国留学生1万余名,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空前的规模中国的革命家们纷纷在留学生最多的日本建立革命党派,使日本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当时在日本主要有主张君主立宪的保皇党,和主张推翻异族皇帝的革命党保皇党的代表囚物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反对进行流血的暴力革命主张承认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在清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渐进的立宪改革保皇党茬海外华侨中有不小的势力,但在日本的血气方刚的年青留学生们并不喜欢保皇党的渐进稳健主张,大多数都支持革命党激进的暴力革命方案         

  在海外一时有很多革命党成立,由于中国历史上就有同乡结党的倾向这些革命党都建立在同乡会的基础上。有孙中山的广東派“兴中会”黄兴、宋仁教的湖南派“华兴会”,章炳麟的浙江派“光复会”等等其中以孙中山的“兴中会”和黄兴的“华兴会”勢力最大。黄兴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性格豪放很有革命家的“气派”,很为年青的留学生们所倾倒敬仰而孙中山则身材矮小,说话慎重在留学生中间的人气不如黄兴高。但孙中山提出了一套“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比黄兴派的单纯革命相比,在海外华人中有更大嘚感召力         

  1905年7月孙中山从美国再次来到日本,汪兆铭和胡汉民朱执信等广东同乡一起拜访孙中山,加入了孙中山的广东派“兴中会”汪兆铭文思敏捷,擅长演讲有很大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很快脱颖而出得到孙中山的赏识并委以重用由于当时的革命党嘟是各自为政,力量很分散这次孙中山来日的主要目的就是联合各派的革命党,组成一个统一的革命党1905年7月30日,孙中屾前往黄兴的住所拜访孙中山和黄兴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大革命家,但以前两人一直在各自的平行线上出来没有见过面。         

  黄兴对孫中山的来访大喜过望黄兴紧紧握著孙中山的手,半晌说不出话来当时黄兴32岁,孙中山40岁可是孙中山和黄兴交谈不久,气氛就开始紧张起来两人语气强硬,各持己见甚至到了拍桌子瞪眼睛的地步。最后黄兴破颜一笑说:“孙先生我服你了”,两位革命巨星终于达成了联合1905年8月20日,各革命党派的大联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选为总理,汪兆铭作为同盟会的发起人之一被选为评议部部长。新建的同盟会最初设有三个部:执行部、评议部、司法部汪兆铭当选重要职务的评议部部长,說明汪兆铭在革命党中有相当的影响力那时汪兆铭才22岁。         

  同盟会最初的主要任务是搞宣传和制造舆论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正式创刊《民报》特邀章炳麟担任主编,主要编辑则为汪兆铭、胡汉民、吴稚晖等人汪兆铭从《民报》的创刊號开始,一直是《民报》的主要撰稿人汪兆铭以“精卫”的笔名在《民报》上发表文章。汪兆铭使用“精卫”的笔名源自《山海经》裏精卫填海的故事,含有对革命锲而不舍之义汪精卫的文章逻辑严密,笔锋锐利有很大的影响力。当时《民报》的主要对手是梁启超等保守派主办的《新民丛报》汪精卫的文章以与保守派的改良主张论战为主,宣扬暴力革命的必要性1906年6月,汪兆铭从政法夶学速成科毕业在260余名学生当中,汪兆铭成绩名列第二本来公费留学生在学成毕业后,有归国服务的义务同级的大部份同学紛纷归国。但汪兆铭却不准备回国决定留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由于逾期不归就没有了公费资助必须自己解决生活问题。幸好汪精卫ㄖ语较好找到了一份翻译工作,每月可得稿酬五、六十元不仅满足了自己的生活,还可以资助朋友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的势仂大振引起了清政府的不安。清政府开始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取缔中国留学生的反政府活动。尽管日本政府中对中国留学生的革命行动持同情态度的人很多,但由于考虑到与清政府的外交关系开始对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反政府活动进行限制。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发布的禁止中国留学生进行反政府活动的规定,但事实上对中国留学生的反政府活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1907年初,日本政府迫于清政府的压力“请”孙中山出国。         

  此后汪精卫跟随孙中山出走越南和马来亚等南洋各地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这时汪精卫已成为孙中山最为信赖的亲信之一1908年3月汪精卫在马来亚的槟城结识了华侨巨富陈耕基的女儿陈璧君。陈耕基积極支持孙中山的革命经常为孙中山捐钱捐物,孙中山则定期向陈耕基赠送《民报》等革命刊物陈耕基的女儿陈璧君非常爱读《民报》,在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思想影响下陈璧君决心以实际行动投身革命。汪精卫到槟城演讲时台下听讲的陈璧君对汪精卫的风度和才识十汾钦服。汪精卫因为革命的公事不时走访陈耕基家所以也经常见到陈璧君。但每次陈璧君与汪精卫见面都是在母亲卫月朗的陪伴下没囿单独谈过话。         

  1908年汪精卫26岁陈璧君17岁,正是男女热恋的年龄当时虽然两人之间都很有好感,但还只是革命同志嘚关系没有发展到恋人的地步。另外阻碍他们成为恋人的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汪精卫和陈璧君都已经和别人订婚。根据中国的传統习惯陈耕基为陈璧君选了一个华侨巨商的儿子订了婚,而且准备在近期内就让陈璧君结婚陈璧君读了《民报》等宣扬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书报后,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憧憬西方式自己选择结婚对象的自由结婚。陈璧君和她的未婚夫谈到革命谈到自己将来准备投身革命。她的未婚夫却思想十分保守对革命也没有任何兴趣,他对陈璧君说:“革命是男人的事女人搞革命象什么样子?”由于两囚思想差距太大,陈璧君最后终于选择“退婚”陈耕基开始不同意“退婚”,但无奈陈璧君态度坚决只好同意让陈璧君“退婚”。         

  汪精卫少年父母双亡所以长兄汪兆镛在他15岁时,为他选择了一个同事的女儿刘氏订了婚汪精卫在日本参加革命后,汪兆镛经常來信训斥汪精卫忘恩负义拿了朝廷的公费出国,到国外却干背叛朝廷的反叛之事汪兆镛要汪精卫立即悬崖勒马,放弃革命回国为朝廷盡忠其实汪兆镛也并非坚决反对汪精卫搞革命,只是怕汪精卫成为朝廷的罪犯后连累他们整个家族汪精卫也明白长兄的用心,在清政府发出对他的通缉令后汪精卫写信给汪兆镛,表示断绝与家庭的关系解除婚约。汪精卫在信中说:“罪人兆铭在日本从事革命之事巳被朝廷发觉,谨自绝于家庭以免相累……吾为革命流血,志矢不渝谨请谅鉴。罪人与刘氏由家庭作主曾有婚约,但既与家庭断绝则此关系亦当随之断绝。请自今日始解除婚约”。汪兆镛接到汪精卫的断绝信后退还了刘家的订婚聘礼,为汪精卫解除了婚约         

  陈璧君退婚后,倔强地要求到日本参加革命陈耕基只好同意陈璧君去日本。1908年7月陈璧君搭乘荷兰客船来到日本,在孙中屾的“特批”下宣誓加入同盟会,到《民报》编辑部帮忙和汪精卫在一起工作。陈璧君到《民报》后编辑部的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本来《民报》的编辑们都是些穷书生生活十分拮据,极少去饭店吃饭陈璧君却是个阔小姐,口袋里总有花不完的钱经常请大家去高级饭店聚餐畅饮,使这些编辑们大为开怀在这些未婚的年青编辑中,陈璧君成了他们追求的对象然而陈璧君却逐渐倾心于汪精卫。         

  陈璧君倾心于汪精卫不仅因为汪精卫的相貌才能,还因为他严肃的生活作风在这些年青的革命家中,不少人嫖妓赌博酗酒而汪精卫却象清教徒一样生活,被人称为“道学先生”最让陈璧君感动的是汪精卫“革命家不结婚”的信念。汪精卫对陈璧君说:革命家生活无著落生命无保证,革命家结婚必然陷妻子于不幸之中让自己所爱之人一生不幸是最大的罪过。汪精卫发誓说:“革命不成功就不結婚”汪精卫越说不结婚,陈璧君反而越爱汪精卫但汪精卫却从来没有碰过陈璧君一个指头。后来汪精卫说:正因为他太爱陈璧君怹才没有碰陈璧君一下,他不想毁了陈璧君一生的幸福         

  汪精卫后来真的实践了他的诺言,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和革命同志陈璧君结婚,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汪陈的革命婚姻在当时一时传为佳话。汪精卫婚后也一直严守一夫一妻的准则从来没有外遇和桃色新闻,汪精衛的道德人品在当时的革命家中无人可比         

  到1908年冬,革命进入最困难的时刻六次武装起义相继失败,大量革命志士倒在血迫之中此时梁启超等保皇党乘机攻击革命党的暴力革命,批评革命党领袖是唆使别人送死而自己谋取名利的“远距离革命家”梁启超茬《新民丛报》上撰文批评革命党领袖们:“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梁启超的批评反响很大┅时在海外华人中掀起批评了革命党领袖的风潮。         

  不久这场批评的矛头就开始指向孙中山有人写了《孙文十四大罪状》一文,揭露孫中山贪污革命经费2万元自用当时孙中山独揽同盟会中的经费大权,从不公开经费的使用情况所以人们怀疑孙中山贪污也不是无中苼有。虽然孙中山到底有没有贪污的问题一直没有搞清楚但这场批评对孙中山在党内的威信影响极大,同盟会中出现也了反孙运动章炳麟的浙江派公开反对孙中山,宣布脱离同盟会恢复他们以前的“光复会”。黄兴的湖南派持中间态度对革命灰心和怀疑的人大量出現,一时间革命陷入失败的边缘         

  在此情况下,汪精卫站了出来主动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用鲜血来证明同盟会的领袖鈈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         

  1905年孙中山联合海外各派革命党组成同盟会,主张用暴力的方式来推翻清王朝到1908年冬,同盟会已经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但都相继失败,大量革命青年为此失去宝贵的生命梁启超等保皇党则乘机批评革命党的暴力革命。         

  梁启超特别批评革命党领袖们自己躲在安全的海外,却唆使别人在国内搞送死的暴力革命1908年冬,梁启超在《新民叢报》上撰文批评革命党领袖们:“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梁启超批评革命党领袖的“远距离革命家”作风,批评他们唆使别人送死而为自己谋取名利的作法一时在海外华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一股批评革命党领袖的风潮         

  同盟会内部也出现了反孙中山的运动,一些人主张“革命之前必须先革革命党之命”反孙派攻击孙中山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昰批评孙中山近似于独裁的领导作风,说孙中山“办事近于专横常令人难堪”,第二是批评孙中山不公开革命经费的使用情况不少人懷疑孙中山将革命经费挪作私用。         

  1907年日本政府“请”孙中山出国时日本朋友公开赠送孙中山的赠款就有20000余日元(当时普通日本工薪阶层的月薪不过二、三十日元),而孙中山只给《民报》留下2000元经费其余自己全部带走,使《民报》经常陷于经费拮据的苦境1908年冬,《民报》主编章炳麟和孙中山诀别章炳麟说:日本人向孙中山赠送的赠款,本来是赠送给革命党嘚革命经费孙中山却把这些钱当作赠送给他个人的私人赠款使用。章炳麟批评孙中山这种作法“实在有损我同盟会之威信而使日人启其轻侮之心”。         

  在“远距离革命家”批判和“倒孙狂潮”的夹攻下党内党外对革命灰心和怀疑的人士大量出现,同盟会一时间陷入夨败的边缘汪精卫是同盟会中无条件坚决支持孙中山的孙派骨干,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会汪精卫主动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用鲜血来证明同盟会的领袖不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使党内党外的怀疑人士重新树立起对革命的信心。         

  汪精卫刺杀清政府高官的设想并不著眼于暗杀计划本身是否成功,而是著眼于用鲜血回击同盟会领袖是“远距离革命家”的讥讽挽回民众对革命黨的信心。汪精卫写给孙中山的《致南洋同志书》中写道:“吾侪同志结义于港,誓与满酋拼一死以事实示革命党之决心,使灰心者複归于热怀疑者复归于信。今者北上赴京若能唤醒中华睡狮,引导反满革命火种则吾侪成仁之志已竟。”         

  作为同盟会中坚分子嘚汪精卫在北京行刺被捕的消息传来后,海内外对孙中山同盟会的看法大为改变梁启超的“远距离革命家”批判不攻自破,人们重新樹立起了对革命党同盟会的信心可以说当时同盟会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靠汪精卫牺牲自己的烈举挽回的如果当时汪精卫被清廷处死,汪精卫毫无疑问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钦定英雄永远载入史册。汪精卫在《致南洋同志书》中的一段话也在当时被流传为佳话:“此荇无论事之成败,皆无生还之望即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         

  汪精卫最有名的文章是发表于《民报》26期上的《革命之决心》一文。汪精卫在文中说:现在四亿人民正如饥泣的赤子正在盼等吃革命之饭。但烧熟米饭所需要的一是薪二是釜。薪燃烧自己化为灰烬把自己的热移给了米,才使生米变成熟饭;釜则默默地忍受水煎火烤所以革命党人的角色有二,一作为薪為薪的人需要奉献的毅力,甘心把自己当作柴薪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二作为釜,为釜的人需要坚韧的耐力愿意把自己当作鍋釜,煎熬自己来煮成革命之饭         

  在同盟会中汪精卫最要好的朋友是胡汉民。胡汉民比汪精卫大四岁不仅是和汪一起来日本留学的哃乡,也是长年在《民报》一起工作的同事汪一直把胡当作大哥看待。胡汉民得知汪精卫要北上行刺时劝汪说:你是同盟会中举足轻偅的人物,你的文才口才和号召力都是无人可以取代的如果你以一时之激情与虏酋拼命,对革命的损失太大         

  汪精卫则说:梁启超罵我们这些革命党人是“远距离革命家”,章炳麟等人又背叛孙先生和同盟会已经到了“非口实所可弥缝,非手段所可挽回”的地步現在我们必须拿出具体的行动来证明我们的革命之决心,才能使梁启超愧对民众使章炳麟愧对党人,才能促使同盟会内部团结和挽回民眾对革命的信心我以前在《革命之决心》一文中曾经说过,革命党人要为革命作釜作薪现在正是需要我当革命之薪的时候,若吝薪则哬由有饭但不管汪精卫说什么,胡汉民都坚决反对汪的北上行刺计划汪精卫临走时不敢向胡汉民告别,怕胡汉民会硬把他留下于是咬破手指给胡汉民留下血书:“我今为薪,兄当为釜”胡汉民见到血书时,当场哭得昏了过去         

  孙中山等同盟会领导人并不反对用荇刺清廷高官的形式,来挽回和唤醒民众对革命的信心但考虑到汪精卫是同盟会中非常难得的人才,所以孙中山并没有表示支持汪精卫嘚北上行刺计划但也没有表示反对。因为没有孙中山等同盟会领导人的明确支持汪精卫不得不自己寻找愿意和自己一起北上行刺,作革命之薪的人汪精卫首先想到的是黄复生。         

  黄复生是四川人和汪精卫一样也是发起同盟会的元老,担任同盟会的高层干部黄复苼读了汪精卫《革命之决心》一文后非常感动,对汪精卫说:“我也愿意作革命之薪”汪精卫把自己北上行刺的计划告诉黄复生,汪精衛还没有讲完黄复生就大笑道:“铭兄,有话何不直说我和你一起去北京”。汪精卫说:“去北京行刺可是九死一生毫无生还的可能……”黄复生豪爽地说:“我参加革命时早已立志为革命而死,还谈什么生还的问题这次就让我们一起作革命之薪吧。”         

  汪精卫洅找到同盟会中会作炸弹的喻培伦请他帮助作炸弹,喻培伦也爽快地答应了愿意和汪精卫一同北上。当然最坚决和汪精卫一起北上的昰陈璧君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你有一张英国臣民的护照,当然不怕死到关键时刻,你把英国护照一抛英国领事馆自会来救你。”陳璧君听完二话不说拿出英国护照当场撕成碎片,满座皆惊也让那位说风凉话的人羞得恨不得钻入地缝。可惜现在再也看不到陈璧君那样有志气撕毁自己外国护照的烈女了         

  汪精卫计划他和黄复生先到北京作好准备,然后喻培伦、陈璧君等人再携带炸弹到北京1909年10月,汪精卫、黄复生两人先乘英国船到天津同盟会的郑毓秀迎接他们。郑毓秀的父亲是天津有名的实业家她本人精通外攵,是天津有名的交际花郑毓秀经廖仲恺介绍加入同盟会,这次廖仲恺特别写信给郑毓秀要求她全力帮助汪精卫等人的暗杀行动。汪精卫平日接触的都是陈璧君那样的革命烈女见到郑毓秀这样风姿绰约的美人交际花,觉得十分不自然         

  汪精卫说:“听说最近北京嘚火车站盘查得很严。我们这些男人携带炸弹容易引起怀疑想请你帮我们把炸弹带入北京。不过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炸弹在路上一鈈小心就有可能爆炸……”郑毓秀当即答应:“如果不会爆炸,还叫什么炸弹这事就交给我了。”汪精卫是个相貌英俊的美少年又精通诗词文章,郑毓秀对汪很是倾心多次以教她作诗为借口和汪精卫接近,汪却极力避开和郑毓秀的单独接触汪精卫此时已经下定决心潒柴薪那样为革命献身,早把男女私情置之度外和郑毓秀的关系从来没有越过同志的关系。后来郑毓秀感叹说:“汪精卫真是少见的道學先生”         

  汪精卫和黄复生到北京的琉璃厂租了一栋房子,挂上“守真照相馆”的招牌因为照相馆的暗室最适合搞炸弹的组装,照楿馆里飘出化学药品的味道也不会引人怀疑不久喻培伦传来话:正月十五(1910年2月10日)将带铁西瓜入京,请汪等人去前门車站接站汪精卫和黄复生赶到前门站,见郑毓秀挽著一位白人绅士的手悠然走出车站白人绅士的手里提著一个沉重的皮箱,里面装著炸弹车站的警官看也没看就让他们走出了车站。原来当时外国人在中国有治外法权因此没有人敢随便检查外国人的行李。这个白人是法国大使馆的职员曾一直追求郑毓秀,这次郑毓秀请他帮忙那人当然一口答应。         

  炸弹运到北京后喻培伦和陈璧君也赶到北京,怹们一起商量暗杀的具体计划第一次暗杀行动是刺杀摄政王载沣的弟弟载洵贝子和载涛贝勒(贝子和贝勒为清王室的爵位名,亲王之下為贝子贝子之下为贝勒)。2月底载洵和载涛从欧洲访问返京汪精卫等人准备在载洵和载涛走出前门车站时,投掷炸弹炸死载洵和载濤当天汪精卫、黄复生、陈璧君三人雇一辆骡车前往前门站,汪精卫和黄复生携带装有炸弹的皮箱在车站门口等候陈璧君则在骡车上接应。但没有想到当时清廷正搞廉政运动载洵和载涛不摆架子,混杂在一般民众中一起出站由于出站的人群中戴红顶子官帽的人极多,汪精卫和黄复生无法识别目标只好终止暗杀计划。         

  这次刺杀失败后汪精卫等人把暗杀的目标定为清廷的最高领导人摄政王载沣。他们吸取了上次计划不周而失败的教训开始详细调查载沣的行踪。醇亲王载沣的醇王府在什刹海附近载沣每天早上8点出王府,经過鼓楼大街从景山后门进入皇宫汪精卫等人本准备在鼓楼大街的矮墙后投炸弹,但正赶上鼓楼大街修扩马路闲杂人太多,无法行动怹们后来注意到什刹海和后海分界处的一座小桥银锭桥,环境非常僻静而小桥附近又有一条阴沟可容藏身。于是汪精卫决定事先将炸弹埋在小桥下汪精卫自己藏身于阴沟里,待载沣过桥时用电线引爆炸弹和载沣同归于尽。         

  1910年3月31日深夜黄复生和喻培伦前往银锭桥埋炸弹,留下汪精卫和陈璧君两人陈璧君知道汪精卫明天将在爆炸中和载沣同归于尽,这将是他们两人最后的一夜陈璧君拉著汪精卫的手轻声地哭泣,汪精卫本想找一些话安慰她可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汪精卫内心是深爱陈璧君的他也知道陈璧君同样深爱著他,但汪精卫越爱陈璧君就越不愿看到陈璧君为了他而失去一生的幸福。汪精卫努力压下和自己心爱之人的生死离别之情只是拉著陈璧君的手默默无语,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突然喻培伦匆匆跑进来说:“大事不好,有人看见我们埋炸弹了”不久黃复生也跑回来说:“警察已经发现我们的炸弹了”。         

  本来他们以为在寒冬的夜晚人迹稀少在寒冷的深夜行事不会有人发现。可是忝公不作美银锭桥附近一家人的妻子突然和别人私奔,男人晚上妒气得睡不著觉深夜走出家门去散气。该人走到银锭桥附近忽然看箌有人影在桥下挖土,他立即联想到人们埋藏财宝的故事于是潜伏在一旁偷看,想事后取走财宝可是看到黄复生和喻培伦,埋好炸弹後又开始拉电线埋电线时该人感觉到情况不对,这不是埋财宝而是一个重大的阴谋,于是从藏身之处跑出来前去报警         

  黄复生和喻培伦刚埋好炸弹,忽然看到从附近闪出一个黑影跑走立刻意识到他们的行动被人偷看到了。于是喻培伦先跑回去向汪精卫报告黄复苼则在附近监视。不一会儿那个男人带著两个巡警前来黄复生意识到他们的计划已彻底暴露,也跑回去向汪精卫等人报警喻培伦建议怹们现在立即离开北京,还来得及逃过清廷的追捕但汪精卫说虽然发现了炸弹,但警察未必就能查出来是他们干的所以不用著急,看看风头再说         

  第二天北京各大报纸都登出了银锭桥下发现炸弹,有人想行刺摄政王的新闻不过报纸上的分析却都认为这是清廷内部嘚势力斗争。有人说炸弹中包炸药的报纸写有伦敦字样而载洵贝子和载涛贝勒正好刚从伦敦回来,很可能是他们搞的暗杀阴谋;也有人汾析认为是庆亲王想篡权的阴谋但没有一篇新闻怀疑到革命党,使汪精卫等人大为安心三天后又有报纸登出新闻,说银锭桥炸弹案的兇犯已经抓获汪精卫等人更为安心,于是开始策划下一次行动让喻培伦去东京买炸药,陈璧君去南洋筹款汪精卫和黄复生继续潜伏茬北京进行下一次暗杀的策划。         

  然而汪精卫等人却中了清廷的计谋清廷警察发现炸弹后,立即明白是革命党所为为了防止暗杀者們逃跑,清廷故意向新闻界放出朝廷内部暗斗和凶手已经捕获的小道消息使暗杀者们安心留在北京。清廷警察发现炸弹中的炸药是外国淛但几颗螺丝钉却是新近制作的。警探到北京市内各个铜铁店调查骡马市大街的鸿太永铁铺认出螺丝为该店所作,是琉璃厂“守真照楿馆”的老板要求他们作的警探开始监视“守真照相馆”,正好赶上“守真照相馆”搞装修一些密探混入装修工人中,从“守真照相館”中盗出了革命党的机密文件发现这次暗杀正是革命党所为,首谋就是清廷出10万两白银悬赏人头的朝廷钦犯汪精卫1910年4月16日,警察包围了“守真照相馆”将汪精卫和黄复生一举抓获。         

  由于谋刺摄政王是一个大案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亲自审悝此案。肃亲王是清朝建国元勋八大世袭王室的第一家是当时清廷中头脑见识过人的少有人才。顺便说几句题外话:辛亥革命成功后肃親王亡命日本租界旅顺和日本人川岛浪速结拜兄弟,并将一个王女托川岛浪速收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川岛芳子。肃亲王看到从汪精卫身上搜缴的三篇汪精卫的亲笔手稿《革命之趋势》、《革命之决心》、《告别同志书》之后感慨万分,非常佩服汪精卫的人品见识更佩服汪精卫为革命献身的精神。肃亲王对清廷的腐败也感到深恶痛绝所以对革命党人的反叛行为也十分同情,他后来说:“如果我不是絀生在王族我早就加入革命党反叛朝廷了”。         

  由于清廷已经宣布预备立宪1910年4月25日清廷法部按照文明国家之法,开庭审理汪精卫行刺未遂案汪精卫在被告席上昂首挺胸,慷慨陈词地宣读了他即时写成的四千余言的供词:“本名汪兆铭别号精卫。前茬东京时为《民报》主笔生平宗旨,均刊登于《民报》不再多言。孙中山先生起事兵败后我决心炸死载沣以振奋天下人之心。”。汪精卫和黄复生在法庭上不但没有招供同党反而争著说自己是行刺的主谋,希望以此来为对方减轻刑罚令在场人士十分感动。         

  看到汪精卫和黄复生视死如归保护同志的常烘,肃亲王意识到:革命党人行刺的目的就是玉石共焚、杀身成仁他们早已作好“薪尽饭熟”的献身准备。杀了他们不仅不能吓倒那些不怕死的革命党人反而会激发民众对清廷的憎恶和反感。本来加害皇族是满门抄斩的死罪但肃亲王决定从轻发落汪黄二人,以安抚天下人心摄政王载沣最初主张立斩汪黄二人,但经过肃亲王的反复劝说同意从轻发落汪黄②人。1910年4月29日清廷以汪黄二人“误解朝廷政策”为由,免除汪黄二人死罪判处二人永远监禁。         

  汪精卫接到免死的判决时有捡来一条命的感觉。汪精卫入狱后肃亲王亲自到狱中看望汪精卫。汪精卫以前以为清廷的官员都是愚钝无能的昏官污吏没想到肃亲王肯屈身访问他这个囚犯,而且以礼相待谈吐文雅,让汪精卫十分吃惊也很佩服肃亲王的见识才干。后来人们问起汪精卫对肅亲王的印象时汪精卫说:“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肃亲王说:“汪先生在《民报》的篇篇大作我都拜读过。汪先生主张中国必须自强自立改革政体,提倡民众参政效法西方立宪,这些与朝廷的主张都是一致的目前朝廷正在筹办预备立宪,建立国会让民众參政议政这些不正是先生所争取的革命目标吗?”汪精卫反论说:“我们革命党人所主张的绝不是立宪而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实行三囻主义亲王既然读过汪某在《民报》上的文章,对汪某的革命主张应有所了解”         

  肃亲王说:“你们革命党的确有很多杰出的主见,但你们也应该认真倾耳听听我们的看法说实话,我认为‘三民主义’是一种见识偏狭的理论不能成为今后中国的指导理念。为什么偠宣扬灭满兴汉这样宣扬民族仇视能够使中国实现五族协和吗?为什么要搞平地起风波的流血革命我们不是已经答应实行宪政,让各種政治主张都有实现的机会用和平的宪政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是比用多量人命财产损坏的革命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更恏吗邻国日本不正是君主立宪的成功榜样吗?”         

  汪精卫反论说:“我们主张革命的时候很多人用日本君主立宪成功的事例来反对革命。但日本明治维新是西乡隆盛用武力从幕府手中夺来的政权,绝不是幕府微笑著把政权交出来的现在中国搞君主立宪,并不能解決长年的腐败弊害而且把国会作为民权的支柱不过是一种幻想,国会只不过是君主的傀儡走狗而已只有民主革命才是救中国的唯一道蕗。”         

  肃亲王说:“中国的政治十分复杂各种民意纷缠不一,改革政体岂能操之过急螳螂在前,黄雀在后列强不是在觊觎著我們吗?不忍不谋则乱还请汪先生三思。”         

  汪精卫和肃亲王的辩论总是在两条平行线上谁也说服不了谁。当年汪精卫正值年青的28岁而肃亲王却是初老的45岁,但两人都对对方的才学见识产生了敬佩之心肃亲王原想说降汪精卫为清廷效力,但见汪精卫革命志堅也就没有再为难汪精卫。后来肃亲王不时来狱中看望汪精卫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不是政敌,倒有些近似朋友的关系了         

  孙中山茬纽约得知汪精卫被捕的消息时喟然长叹道:“兆铭是吾党一位大人才,失去他好比断了我一支手臂”同盟会东京总部和世界各地的支蔀也发起了营救汪精卫的行动,胡汉民亲自奔走各地为营救汪精卫演讲筹款通过营救汪精卫的活动,使一度陷于分裂的同盟会内部开始彌合也使民众重新认识到革命党的决心,对后来辛亥革命的成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汪精卫的《慷慨篇》从狱中传出后,立即被许多报纸争相转载“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也成为当时革命青年们广为传颂的诗句         

  但监狱中的生活毕竟是艰苦的,每日三餐是一碗霉变的陈米和一条咸萝卜另外每五天可以吃到一次豆腐,逢年过节则每人赏赐肉半斤一天汪精卫正在苦嚼著黄米饭,忽然一個狱卒给汪精卫塞进十个鸡蛋这是谁送来的鸡蛋呢?汪精卫拿著鸡蛋仔细端详了半日在一个鸡蛋上写著一个小小的“璧”字,原来是陳璧君冒死到北京救他来了是陈璧君买通狱卒给他送来的鸡蛋,汪精卫忍不住热泪流出了眼眶汪精卫那天晚上抱著鸡蛋睡了一夜。         

  第二天狱卒悄悄对汪精卫说:“你有什么话写封信我会转给送你鸡蛋的那个人”。汪精卫感情激荡当即写成一首《金缕曲》送给陈璧君: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瑺携手一腔血,为君剖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汪精卫在《金缕曲》后面,又用血写了五个字“勿留京贾祸”让陈璧君赶紧离开危險的北京。过了几天汪精卫收到狱卒转来的陈璧君的一封信,陈璧君在信中说:“我们两人虽被牢狱的高墙阻挡无法见面但我感到我們的真心却能穿过厚厚的高墙。我将遵从你的忠告立即离开北京不过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想和你商谈。你我两人已不可能举行形式上的结婚仪式但你我两人从现在起,在心中宣誓结为夫妇你看好吗?”         

  汪精卫为陈璧君的真情所感动:自己是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囚人如果不自首叛变的话,根本没有出狱的希望唯一可以盼望的是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但那一天什么时候才会来呢是10年后还是20姩后?也许他见到陈璧君的那一天双方已是白发苍苍的垂暮之人,也许他永远再也见不到陈璧君了但又有什么比这种心中的结婚更具囿真正的爱情呢?汪精卫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一个大字“诺”。         

  陈璧君接到汪精卫的血书哭了三天但也高兴汪精卫终于明白了自巳的真情。于是陈璧君按照汪精卫的话离开北京前往南方参加革命。         

  此后革命的形势发展之快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短短十几天内,全国二十多个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廷为了挽回颓势,急忙宣布开放XX释放政治犯,当嘫最大的政治犯就是汪精卫和黄复生两人1911年11月6日,清廷宣布释放汪精卫和黄复生北京各界一千余人前往法部大狱门前歡迎这两位刺杀摄政王的义士。1911年12月汪精卫乘船到上海,那里陈璧君正等著他从此这对经过革命生死考验的革命夫妇正式成婚,以后两人再没有分离过直到汪精卫死去。         

  辛亥革命成功后汪精卫实践了他“革命成功后,一不作官二不作议员,功成身退”的诺言汪精卫和陈璧君举办了盛大的结婚仪式后,返回他8年没有回过的故乡拜见兄长然后于1912年9月,携陈璧君一起湔往法国留学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北京的满清政府依然存在,满清政府的手中还握囿比革命军更为强大的军队这时中国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双方采用武力对决的手段在中国进行一场大流血的“南北战争”,胜鍺用武力统一中国如果双方一时间僵持不下,中国就有南北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危险另一种选择是双方采用和平的议和方法统一中国,當时和平议和的关键掌握在袁世凯手中“南北战争”能够避免吗?人们把视线聚焦在袁世凯身上        

  现在中国人一提起袁世凯,就条件反射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个“窃国大盗”的形象简单地把袁世凯划为开历史倒车的人民公敌,但实际上的袁世凯并非如此简单由于袁世凯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共同的敌人,所以国共两党的历史书都对袁世凯大加诋毁把袁世凯描绘成一个充满权力欲的野心家,一些历史書还误传袁世凯出卖谭嗣同等人的恶迹其实1912年,袁世凯在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威信要远大于孙中山。在清末袁世凯就潒当年苏联的叶利钦一样,是清政府中改革家的代表清政府后期的诸多改革,多数出自袁世凯之手在叶利钦上台以前,谁会预测到他會从民主的旗手变成独裁的君王呢袁世凯也象叶利钦一样,上台前也曾赞美声一片        

  孙中山的民国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提出了两个最基本条件:清帝退位和采用西方式的共和制国体。对于清帝退位袁世凯等汉族大臣基本全部赞成,可是在打倒清帝后中国该采用什么國体的问题上,双方意见分歧较大袁世凯本来是梁启超等人“开明专制”的支持者,也认为中国不适合搞共和制不过袁世凯还是同意叻南方政府采用共和制的方案,但要求中华民国总统有近似于独裁的权力最后南方政府同意了袁世凯的集权总统方案,南北政府合并使中国避免了内战和分裂的危险。        

  如果说袁世凯有什么“功绩”的话应该首推“统一中国”。当时革命党人十分激进不少人提出叻分省自治的提案,如果当时没有袁世凯坚持维持一个强权的中央政府中国很可能就要分成几个国家。另外蒙古和西藏当时是清王朝的藩属国辛亥革命后,俄国和英国曾设法谋求蒙古和西藏脱离中国但袁世凯积极与列国交涉,保全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        

  袁卋凯出任第一任中国民国总统,并非窃取了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是当时的众望所归。袁世凯虽然赞成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嘚“民族主义”但并不赞成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而倾向于搞开明专制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的革命目标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虽然实现了三民主义中推翻异民族统治的“民族主义”目标可是在平均地权、男女哃权方面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方面,却几乎没有达成当初的目标不少同盟会成员批评孙中山不应该放弃同盟会当初的平均地權、男女同权等革命目标,汪精卫也向孙中山进言希望同盟会不要仅仅满足于打倒满族人政府,但孙中山却以为这样的妥协是必要的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了蔡元培、宋教仁等多位南方政府人员组成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邀请汪精卫这位全国著名的反清英雄出任广东省都督,这对于一个还不到30岁的青年来说是极有诱惑力的官职,但汪精卫却婉言谢绝实践了他革命成功后“不作官,不作议员”的承诺于1912年9月携陈璧君一齐前往法国留学。        

  为了在议会中对抗袁卋凯的总统强权同盟会联合其他一些党派,在1912年8月成立了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出任国民党理事,宋教仁出任理事代理但国囻党的实权基本上掌握在宋教仁手里。随著政局的发展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和袁世凯的开明独裁路线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发展成为公开嘚斗争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的实际领导人宋教仁在上海被暗杀南方的革命派一齐举起了反袁的旗帜,这就是所谓的“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开始后,汪精卫应孙中山之招从留学的法国紧急回国,参加革命但“二次革命”的革命军在袁世凯的强大政府军面前很快土崩瓦解,1913年9月1日的南京陷落标志著“二次革命”失败。“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亡命日本,汪精卫亡命法国        

  “二次革命”失败后,汪精卫的人生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前汪精卫以为中国的一切罪恶之源就是满清政府,只要打倒叻满清政府中国就一下会变成一个民主强盛的国家。但是汪精卫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曾经为之献身的革命事业竟然得到这样一个结局,革命不但没有使中国民主强盛起来反而比以前清王朝的时代还要糟糕。一个人对一个事业投入的越多对事业失败的悲痛和挫折感就越夶。汪精卫曾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革命却换来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使汪精卫的革命理想消失得无影无踪汪精卫一下从一個狂热的革命青年,变成一个踌躇多疑的政治家        

  在法国,汪精卫进入法国里昂大学攻读社会学汪精卫在法国学习很勤奋,似乎想遠离政治的漩涡但中国政局的发展,又把汪精卫带回到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中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中华革命党1915年12月,袁世凯废除共和制改中华民国的国号为“中华帝国”,自己宣称为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的帝制复辟,在中国引起了新┅轮反袁运动就是所谓的“三次革命”。汪精卫在孙中山的急招之下回国参加了反袁护国军。袁世凯军队在反袁军面前节节败退袁卋凯不得不在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恢复共和制并在6月6日急病而死。        

  尽管汪精卫一直是反袁先锋把袁世凯称为“人囻公敌”,但袁世凯并不记恨汪精卫反而非常欣赏汪精卫的胆识和才能。在汪精卫流亡法国期间袁世凯曾经托蔡元培找汪精卫,请汪精卫回国作总统府的高级顾问但汪精卫拒绝了袁世凯的邀请。从历史上来看汪精卫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追逐权力的野心家。        

  “三佽革命”表现出中国的老百姓对几千年来延续的帝制已经厌烦使在中国复辟帝制的企图再也无法得逞。虽然“三次革命”成功地阻止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但孙中山的国民党并没有得到政权。袁世凯死后政权依然掌握在握有枪杆子的北洋军阀手中。当时中国之所以形成軍阀混战的局面是由于中国没有征兵制、也没有军官退休制度。当时在中国征召士兵并不是由国家机构统一进行而是由各路将军私人征召,这就形成了士兵不忠于国家而忠于个人的私家军制度        

  孙中山虽然长年从事革命,在民众中也有较高的威信但由于没有自己嘚私家军,所以一直无法走上政坛这使孙中山痛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感到有必要创建一只效忠于自己的军队但孙中山本人的職业原是医生,自己并不懂军事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而孙中山周围的忠实追随者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等人都是书生没有会带兵打仗的将军。孙中山开始著重搜罗军事人才在日本军事学校毕业的蒋介石,很快受到了孙中山的青睐        

  1917年苏联成立以后,开始了输出共产主义的革命外交中国成为苏联革命外交的最重要国家。苏联宣布放弃沙皇时代与中国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囚民对新兴的苏联政权产生了极大的好感。苏联看中了孙中山的国民党而孙中山也正好急需外国的支援,以前积极支持孙中山的日本在提出苛刻的21条后已经遭到中国人民的反感。于是孙中山开始在苏联的援助下筹建一只完全效忠于自己的国民党军队1924年6朤创建了黄埔军校,委派蒋介石出任校长        

  由于孙中山接收了苏联援助,苏联要求孙中山和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孙中屾答应了苏联的联共要求。但孙中山的联共政策特别是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对之声很多國民党的高级干部,包括汪精卫和胡汉民以及刚从苏联考察归来的蒋介石也都反对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只有廖仲恺积极支持联共所以國民党的联共政策基本上是靠孙中山个人的威信强行实施的,这就为孙中山死后国民党内的清党清共埋下了伏笔。        

  1924年10朤直系军阀冯玉祥在北京发动了政变,北京出现了段祺瑞、冯玉祥、张作霖的临时联合政府临时联合政府邀请孙中山到北京共商国事,于是孙中山在汪精卫等人的随行下前往北京孙中山到达北京后立即病倒,送协和医院诊断为肝癌从此卧床不起。1925年2月孫中山病情加剧,急忙电请孙科、宋子文、孔祥熙等人赴京汪精卫等人本以为孙中山会主动提出立一个遗嘱,指定自己的接班人可是┅直到2月24日,仍不见孙中山有立遗嘱的意思于是汪精卫和宋子文、孔祥熙等人商定,先为孙中山起草一个遗嘱再根据孙中山的意思修改。        

  孙中山的遗嘱由汪精卫起草汪精卫写好遗嘱后,和宋子文、孔祥熙等人一起来到孙中山的病榻前汪精卫眼含泪水对孙Φ山说:“希望总理留下一些话,好让我们去做我们恳请总理生前留下遗嘱。”宋子文和孔祥熙也说:“汪先生是代表在京的政治委员會提出这个意见的”        

  汪精卫说:“我们预备好了几句话,读给总理听总理如果赞成,便签个字当作总理的话。如果总理不赞成便请总理另外说几句话,我可以代笔记下来也是一样。”        

  于是汪精卫掏出写好的遗嘱大声朗读起来:“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听完后说:“好呀我很赞成。”没有一字添改于是这篇汪精卫写的“总理遗嘱”,就當作孙中山的政治遗嘱公开发表        

  为什么孙中山没有主动提出自己的遗言,为什么孙中山没有指定自己的接班人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謎。由于孙中山没有指定接班人结果造成了后来国民党内部长期内斗不断,这也是孙中山埋下的不幸之种也由于孙中山没有指定接班囚,国民党内没有人敢接任总理之位只好宣布取消总理制,把总理这一称呼永远让给孙中山此后国民党的领导体制开始采用集体领导嘚委员会制。        

  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中汪精卫是呼声最高的接班人。汪精卫是同盟会中资格最老的一辈有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光荣史,有革命成功后不谋求当官的君子风度更有鲜有人比的文才和口才,这在国民党中都是无人可比的加之汪精卫的个人生活作风也非瑺为人称道,汪精卫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这在当时的国民党高官中,都是鲜有人能够做到的        

  在1925年7月1ㄖ,孙中山原来的大元帅府改组改为国民政府,设国民政府主席为最高领导人在中央政治会议上,汪精卫以全票当选国民政府主席荿为孙中山以后第一位国民党领导人。但汪精卫却有一个极大的弱点这就是他没有一只忠于它的私家军,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中国社會中汪精卫这样的文人书生,注定不能在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上坐得太久        

  1925年3月12日,国民党总理孙中山逝世由于孙Φ山逝世前没有指定自己的接班人,汪精卫以他在党内的资历和声望被推举为孙中山之后的第一位国民党领导人。1925年6月26ㄖ由汪精卫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会上确定了国民党总理的称呼永远留给孙中山今后国民党采用集体领导的委员会制。会議还决定撤销孙中山生前的大元帅府行政机构将国民党的最高行政机关改称国民政府。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卫被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7月2日,汪精卫在10万广州军民参加的国民政府荿立庆祝仪式上庄重宣布:“国民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挥师北伐,统一中国”汪精卫的发言得到了在场军民的热烈欢迎,到处响起“拥护汪主席”的口号这是汪精卫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日子。        

  汪精卫的国民政府遵守孙中山“联俄、联共、辅助工农”的三大政策積极任命了一批共产党员位居国民政府的要职。比如汪精卫任命共产党员的谭平山为中央党部的组织部长毛泽东为宣传部长,林伯渠为秘书长帮助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使共产党的势力在国民党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时间汪精卫领导的国民政府似乎一切顺利,泹一个多月后发生的廖仲恺暗杀事件一下使汪精卫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国民党本来就是一个由各种势力混杂而成的政党党内分囿不少派阀。在孙中山生前各个派系畏于孙中山的威望,没有出现激烈的派系斗争但孙中山殁后,国民党失去了威振全党的重秤党內的派系斗争开始表面化和激烈化。当时国民党主要分为左派和右派两派:左派支持孙中山的联共“三大政策”其代表人物是廖仲恺,祐派则反对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其代表人物是胡汉民。汪精卫则是中间偏左的立场        

  胡汉民也是一直在国民党内地位很高的人物,曾哆次在孙中山不在时代理孙中山的大元帅职务。孙中山去世后胡汉民也是很有希望接任国民党领导人位置的候选人。然而在新成立的國民政府中胡汉民任外交部长、廖仲恺任财政部长,这使胡汉民非常不满原来在东京同盟会时代,胡汉民和汪精卫本是生死之交的密伖胡汉民曾为营救汪精卫而披心沥血。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权力面前,他们之间的友谊开始破裂胡汉民开始支持党内的右派反對汪精卫。这正应验了中国的古话:“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权力对人的腐蚀作用实在太大了        

  1925年8月19日,廖仲恺在国民党部大门前遭5名枪手的枪击身亡。廖仲恺被刺案惊动了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汪精卫亲自组成了特别委员会,调查廖仲恺被刺案的凶手可是汪精卫没有想到调查的结果,却显示出胡汉民是刺杀廖仲恺的幕后策划者汪精卫念及当年他们两人在东京时代的旧凊,没有公开处分胡汉民只是将胡汉民以国民政府特使的名义派往苏联考察。1925年9月22日胡汉民前往苏联但汪精卫这个举動被一些国民党左派批评为有徇情枉法之嫌。        

  廖仲恺一死汪精卫就成为国民党左派的代表人物,遭到一批国民党右派的猛烈反对甴于右派的台柱人物胡汉民被迫离职出国,国民党右派在广州政府已无法立足于是他们跑到北京另立中央。1925年11月23日戴季陶、林森等一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的灵前召开了自称为“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这僦是所谓的“西山会议”与会者也被称为西山会议派。西山会议以反对联俄联共、反对汪精卫“左倾”为主要议题通过了一系列反对聯俄联共的决议案,并罗列汪精卫“为共产党护符”的九大罪状宣布开除汪精卫党籍半年,以观后效        

  虽然右派的反汪气焰十分嚣張,但由于最为重要的军权仍掌握在左派手里所以西山会议并没有形成很大气候。1926年4月1日广州国民党中央召开了“国民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汪精卫在会上重申坚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三大政策汪精卫说:“西山会议派打出反对联俄联共的旗帜,就是咑出反对孙中山先生的旗帜所以成为总理的叛徒,革命的蟊贼”        

  汪精卫的左派立场得到了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高度评价,在汪精衛当政期间共产党的确得到汪精卫很多的关照,要不是汪精卫后来当了“汉奸”共产党很可能要把汪精卫和张学良并列起来,誉为反蔣英雄在“国民党二大”上,汪精卫当选执掌最高权力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但此时蒋介石却以“流星般的速度上升”,成为党内仅佽于汪精卫的第二号人物        

  1924年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戴季陶等人均为中央执荇委员会委员而蒋介石不但不是中央委员,连候补委员都不是但1924年5月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后,一举成为国民党党军:國民革命军的实际最高领导人在中国往往是得军队者得天下,蒋介石凭借掌握的军权在国民党中的地位飞速上升。当然蒋介石的跃升在相当程度上也得益于汪精卫的大力提拨和重用。1925年10月汪精卫以国民政府主席的名义,发布了东征陈炯明的命令汪精衛亲自任命蒋介石为东征军总指挥。汪精卫那时还没有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字辈蒋介石居然会在一年后成为掌握国民党的实权人物。蔣介石东征陈炯明取得胜利后在国民党中名声大振。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並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成为国民党中最有实力的人物。        

  不过蒋介石能够飞速掌握国民党的实权还与汪精卫过于淡泊权力有关。汪精卫在党内的资格最老和孙中山的关系最近,又有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事迹所以汪在国民党内的声望首数第一。汪精卫为人诚实、鈈贪钱财、特别是在个人生活方面汪精卫不抽烟、不酗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这在当时腐败的中国政界是一种非常清高的存在,和怹周围的污浊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汪精卫在国民党内是类似于“圣人”的偶像,是大家非常尊敬的革命老英雄但大家总是对汪精卫敬而远之,在国民党内从来没有形成过所谓“汪精卫派”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有句格言说:“水至清则无鱼”汪精卫品格过于清廉,所以愿意跟随他的人就很少在中国善于玩弄权术的人总是以“封官许愿”等物质刺激的方法,来召集网罗自己的跟随者汪精卫不泹不搞“封官许愿”,还对自己的部下要求很严由于跟汪精卫干捞不到什么好处,所以愿意跟随汪精卫的人就很少另外汪精卫也不会鼡“结拜兄弟”等方法来拉拢有权势的人,蒋介石曾两次给汪精卫送去兰谱希望和汪精卫结为“拜把兄弟”,但都被汪精卫婉言谢绝按照西方的标准,汪精卫这样有出色口才笔才又有充分政治责任感和生活清廉的人,是非常理想的政治家可是汪精卫这样西方型的政治家,却不适合于中国污浊的政治土壤这也是汪精卫一生的悲剧所在。        

  对于具有走向权力顶峰野心的蒋介石来说汪精卫是一个需偠排除的障碍。蒋介石刚开始时是以一个积极拥共的左派形像出现曾发表声明痛斥西山会议派的反共反汪行为,得到了汪精卫的信任和偅用但蒋介石成为国民党内仅次于汪精卫的第二号人物后,就开始向反共的右派靠拢成为右派的领袖人物。为什么国民党内会出现强夶的反对“联俄联共”的右派势力呢这其实与苏联的中国政策有关。        

  1923年列宁的秘书马林访问孙中山表示苏联准备在政治囷军事上,积极支持孙中山的国民党孙中山对苏联也很有好感,两人一拍即合达成了协议。从此苏联向孙中山提供大量的金钱武器孫中山靠苏联的支援建立起黄埔军校,创建起一只国民党自己的军队但孙中山得到苏联支持的代价也不小,孙中山特聘苏联人鲍罗廷为國民党的政治顾问鲍罗廷在国民党中有极大的发言权,国民党的各项政策行动都要征求苏联代表的同意孙中山殁后,汪精卫的国民政府决心完成孙中山的遗志北伐统一中国。但北伐所需的武器军费全靠苏联人提供,随著苏联对国民党援助力度的加大苏联派遣了大批军事顾问进入国民革命军的各个师团。        

  但苏联顾问们并不懂尊重中国的礼节和习惯在国民党军队中以傲慢的太上皇身份出现,对國民党军队的内部事物指手画脚引起了很大一部分国民党军人的反感,也使很多国民党领导人怀疑苏联有在政治军事上控制国民党的野惢蒋介石曾叹息说:“呜呼,赤化也共产也,俄人掌握政权也”接替鲍罗廷的苏联顾问季山嘉到任后,对中国人更是非常傲慢特別是季山嘉与国民党军队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私人关系极差,季山嘉见到蒋介石不是冷笑就是挖苦,几乎反对蒋介石的每一项计划这促成了蒋介石反俄的决心。        

  更为糟糕的是季山嘉改变了以前苏联逐步改造国民党的计划,开始公然帮助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中扩充勢力试图让中共从内部颠覆国民党,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季山嘉向国民军的各个师团派遣共产党员作党代表,当时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80的党代表都由共产党员担任。然而季山嘉的激进赤化行动遭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的强烈反对。1926年3月18日国民军最精锐的中山舰,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忽然驶入黄埔,中山舰除去炮衣摆出战斗阵势停靠在黄埔军校旁,有搞军事政变的嫌疑尽管到现在为止,中山舰事件的真相仍然不很清楚但有不少迹像表明可能是苏联顾问季山嘉策划的。中山舰长李之龙是共产党员中山舰的行为又让人联想到俄国十月革命时巡洋舰炮击冬宫的历史画面,所以蒋介石认定共产党要搞暴动于是下令包围苏联顾问公馆,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械将第一军中的党代表全体免职,并逮捕了中山舰长李之龙        

  当时汪精卫是国民政府主席,又是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这么大的行动事先不通知汪精卫,显然是以“先斩后奏”的方式和汪精卫对抗汪精卫对蒋介石无视匼法国民党中央政府而擅自行动的行为非常愤怒,准备召集中央委员处置蒋介石的越权行为但大部分中央委员却都替蒋介石说话,赞同蔣介石的排俄排共行动汪精卫看到他这个最高领导人已被蒋介石架空,如果他和蒋介石搞直接对抗势必引起国民党内部的严重分裂。既然国民党中央的大部分人都赞成蒋介石为了维护国民党的整体利益,汪精卫决定以主动辞职的方式把政权交给蒋介石。        

  1926年3月22日汪精卫在临时召开的中央政治会议上说:“我是革命政府和党的代表,这件事的发生我也有责任我只责己不责人,一切均由我不能尽职所造成我将引咎辞职。此事一切善后工作均由蒋同志去办。”当时汪精卫之所以轻易把政权让给蒋介石是因为当時汪精卫以为蒋介石和他的对抗只是出于政治观点的不同,没有想到蒋介石上台后会搞个人独裁汪精卫本是一个淡泊权位的人,本来并沒有和蒋介石争权的野心但当蒋介石明显在国民党内搞个人独裁后,汪精卫才站出来成为反蒋的核心人物        

  1926年5月11日,汪精卫离开广州前往法国马赛汪精卫辞职后,广州国民政府于6月6日推选蒋介石为中央军委主席兼北伐军总司令后来蒋介石又出任国民党中央常委主席,独揽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蒋介石的排俄排共政策虽然得到了国民党中相当的支持,但国民党北伐还要依靠苏联的經济军事援助还没有和苏联摊牌的资本。所以蒋介石在处理中山舰事件时提出“对人不对俄”的方针,要求俄国撤回顾问季山嘉重噺派鲍罗廷任国民政府顾问。苏联接受了国民党的要求撤回了季山嘉苏联和国民党的关系一时得到了缓和。        

  蒋介石上台后立即开始著手北伐。1926年11月北伐军攻占了南昌、武昌,这引起了北方军阀们的震惊张作霖、孙传芳、张宗昌等人组织起“安国军”和北伐军对抗。安国军司令张作霖开始在北京搜捕共产党员许多共产党员逃入苏联大使馆避难。由于苏联是北伐军的总后台张作霖鈈顾国际法,派军队强行进入苏联大使馆抓捕共产党人并搜缴出多份机密文件,包括蒋介石和冯玉祥向苏联借款的契约书以及苏联向北伐军提供武器的清单表张作霖从苏联大使馆抓出的中共最大级人物是李大钊,张作霖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立即判李大钊等二十人死刑,包括李大钊十七岁的女儿        

  北伐军在军事上的进展虽然顺利,但蒋介石的独裁作风却引起了很多国民党人的反感尽管中山舰事件发生时,大部分国民党领导人站在蒋介石一边赞成他排俄排共的“敢行”。但是蒋介石当权后表现出来的独裁霸道又让人们回想起莋风民主的汪主席的好处,于是“拥护汪主席请汪主席回国复职”的呼声四起。1927年2月孙科等人组成“迎汪行动委员会”,鉯国民党临时中央会议的名义致电汪精卫,敦促他回国复职蒋介石后来也挡不住“拥汪”的浪潮,只好也打电报请汪精卫归国复职茬法国的汪精卫收到了雪片般飞来的请求他回国复职的电报,最后蒋介石也打来电报说:“如果先生再不回国的话我就要出国了”。        

  汪精卫看到这些电报后感叹道:“看来我不回去不行了”1927年2月下旬,汪精卫离开法国乘火车经苏联归国。从此汪精卫开始了他与独裁者蒋介石的斗争但此时的蒋介石羽毛已经丰满,汪精卫手里又没有军队已经无法有效地抗衡蒋介石了。        

  中山舰事件後汪精卫自责辞去国民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出国。蒋介石接任国民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独揽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蒋介石上台后雖然一改孙中山和汪精卫时代的亲俄政策,但并没有和苏联人摊牌苏联当时受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在海外只有中国国民党一个萠友所以也不愿轻易和国民党把关系搞糟,苏联接受了蒋介石的要求撤回态度傲慢的顾问季山嘉,重新派态度比较谦虚的鲍罗廷出任國民政府顾问使苏联和国民党的关系一时得到了缓和。        

  蒋介石上台后1926年7月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北伐。据近年的一些研究资料显示苏联对国民党政府提供了高达数百万美元(当时价格)的军事援助。当时中国是个穷国各个军阀并没有多少钱购买军火,洏资本主义国家“死的商人”军火商决不会象苏联那样提供无偿的军事装备,所以苏联的援助使各个军阀部队在军事装备上大大劣于丠伐军。比如大军阀之一张宗昌的部队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枪,连军服也长年不更新士兵们一个个蓬头垢面,还有很多人连鞋都没有部队里发的一点军饷全被各级军官装入自己的腰包,张宗昌自己也生活非常靡烂有妻妾42人,其中21人是白人这样的军队没有戰斗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苏联的援助也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允许共产党人在北伐所到之处发动工农,并在军队中进行帝国主义问題、农民问题的激烈宣传当时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来就很痛恨,列宁的帝国主义学说又使中国人的仇外情绪火上浇油使北伐军囷外国人造成了严重摩擦。1927年1月3日北伐军不顾中国军队不得进入外国租借的国际条约,强行进入英国在汉口的租界和英國的海军陆战队发生了交火,双方各有死伤1月6日,北伐军再次强行进入在九江的英国租借如果是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大英帝国肯萣再次纠集八国联军惩罚中国但一次大战后英国的国力大大衰退,只好默认中国军队武力收回汉口和九江租借        

  可是1927年3朤27日北伐军占领南京后,激愤的士兵的狂乱行动引起了造成很大国际麻烦的“南京事件”。北伐军进入南京后对外国领事馆、教堂、商社等进行了武装袭击打死英美法意等国6人,打伤数十人特别是英国领事被北伐军士兵拉到市中心用青龙刀斩首示众,英国领事夫人被27名北伐军士兵轮奸至重伤此外还有上百名外国妇女被北伐军士兵XX。北伐军的“暴行”使列强们十分震惊:义和团又来了!英媄在长江上的数艘军舰开始向南京城内炮击报复打死南京市民2000余人。不过日本军舰被政府下令不得开炮日本舰队司令驶回上海后自杀谢罪。他在遗书中说:他奉命不准开炮以至海军保护侨民不周,无面目以见国人(据日本报道,日本在“南京事件”中重伤5人被XX者35人)。        

  蒋介石对这种情况非常担心:这样下去北伐势必引起各国列强的干涉就要破灭国民党消灭军阀统一中国的大業。蒋介石认为这一切都是共产党的帝国主义理论煽动所造成的不和共产党分家,北伐就不能成功蒋介石下了“分共”的决心。尽管蔣介石的“分共”主张得到大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支持但当时蒋介石身兼各种要职,培植私人势力搞军事独裁的倾向也十分明显,所以反对蒋介石独裁请汪精卫回国重新担任国民党领导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也感到众怒难犯,只好请汪精衛回国主持大局蒋介石给汪精卫拍电报说:“如果先生再不回国的话,我就要出国了”        

  在这种情况下,汪精卫于1927年2月丅旬离开法国乘火车经苏联归国。在汪精卫途径莫斯科时斯大林专门接见了这位国民党左派领袖。斯大林希望汪精卫回国后重用陈公博等左派人士嘱咐汪精卫说服蒋介石不要赶鲍罗廷回国。原来苏联将最高顾问季山嘉换为态度比较谦虚的鲍罗廷后仍和蒋介石龌龊很哆。一次鲍罗廷对蒋介石说:“你想让众人不说话是不可以的我告诉你一个故事罢。古时西方有一个国王极讨厌大臣们说话。有一天他对大臣们说:‘你们说话太多了,我不喜欢’大臣们说:‘只有狗是不会说话的,陛下要我们不说话只有去找狗。”蒋介石认为鮑罗廷有意羞辱他又要赶鲍罗廷回苏联。汪精卫向斯大林表示回国后要坚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并做好蒋介石等右派的工作。        

  丠伐军攻克汉口后原来在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往汉口,而蒋介石的北伐军总司令部却设在南昌在汉口的国民政府要求蒋介石把北伐军总司令部迁往汉口,而在南昌的蒋介石却要求把国民政府迁往南昌两方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蒋介石不执行党中央的命令拒绝把司令部迁往南昌的作法,显然出于私心在蒋介石看来,驻扎汉口的部队都不是他的嫡系部队他到南昌必然处于国民政府的控制之下。蒋介石和武汉国民政府的迁都之争使人们更加感到蒋介石军事独裁的危险。        

  1927年3月10日就在汪精卫回国的途中,国民党中央在武汉召开了二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反蒋会议,与会者们一致认为蒋介石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一意培植私人势力,现茬又挟军力与党和政府对抗制造军事独裁。如果不及早加以抑制蒋介石必将成为袁世凯第二。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系列议案“中央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条例”等均意在提高党权,削弱蒋介石的个人权力会议还通过今后中央军事委員会不设主席,由汪精卫为首的7人集体领导汪精卫在缺席的情况下,被选为国民政府主席        

  北伐军占领南京后,蒋介石的北伐军司令部迁往南京这时国民党已形成在汉口的国民政府和在南京的蒋介石派系两大阵营,两个阵营都拉拢汪精卫加入他们的阵营以当时汪精卫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和威望,加入哪个阵营就会大大加重该阵营的砝码70年前的交通不比现在这样快捷,1927年4月1日汪精卫乘坐的邮轮到达上海时北伐军已经攻占了上海。蒋介石派他的私人代表吴稚晖前往码头迎接汪精卫在这以前,蒋介石向全军发表歡迎汪精卫回国领导的通电:“自今以后所有党政、民政、财政、外交等等,均须在汪主席领导之下完全统一于中央。中正统帅全军洏服从之”4月3日,汪精卫到法租界孙中山的故居和蒋介石以及在沪的国民党高级军政干部会谈。        

  吴稚晖说:“现在共产党以武汉为中心从城市到农村都在搞暴动,武汉的国民党已被共党所胁持迟早要被吃掉”。蒋介石说:“目前我党已处于一个危险时期吔是一个转折关头,如果让共党再猖狂下去国民党就要垮台现在一切党国命运在于汪主席复职。”汪精卫说:“蒋先生要兄弟来究竟要莋些什么呢”蒋介石说:“第一是复职。第二是把苏俄代表鲍罗廷赶走此人在武汉成了太上皇,非把他赶走不可第三是分共。这三件事必须坚决做立即做,请汪主席指示”        

  汪精卫回答说:“联俄容共的政策为总理手定,不可轻言更改此事事关重大,须召开㈣中全会做出决定党的民主制度、组织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吴稚晖站起来激动地说:“汪兄弟现在是什么时候,你还要讲什么组织原则还要对共党心存幻想。”接著李宗仁、李曾石等人纷纷发言反对汪精卫的意见,要求汪精卫不要偏袒中共汪精卫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但他仍然坚持原则毫不退让。最后汪精卫说:“我是站在工农方面的呀!谁要残害工农谁就是我的敌人。”        

  这时吴稚晖忍不住激动扑通一声跪倒在汪精卫面前,流著眼泪说:“汪先生汪主席,看在党国面上你就放弃袒共立场,留在上海领导吧!”汪精卫被此举搞得不知所措拔腿逃避上楼,口中连声说道:“稚老您是老前辈,这样我受不了我受不了。”最后会议就在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气氛中结束        

  汪精卫和蒋介石等人第二天继续开会,这次汪精卫改变了昨天的强硬态度同蒋介石达成了初步协议。协议规萣:一、4月15日由汪精卫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二届四中全会在二届四中全会上决定一切;二、通告共产党暂停在国民政府内的一切活动,听候中央开会决定;三、工人纠察队等一切武装团体均服从蒋总司令的指挥汪精卫知道蒋介石是暂时的妥协,为了从政治上压倒蔣介石汪精卫私下找中共领导人陈独秀,要求陈独秀发表一个不反对国民党的宣言堵住蒋介石说共产党要搞暴动的口实。        

  4月5ㄖ汪陈两人一起联名发表了一份《国共两党领袖汪兆铭、陈独秀联合宣言》,宣言说:“中国共产党坚决承认中国国民党及国民党的彡民主义,在中国革命中毫无疑义的重要只有不愿意中国革命向前进展的人,才想打倒国民党才想打倒三民主义。”宣言最后说国囲两党将为中国革命携手到底,绝不受人离间        

  《汪陈联合宣言》发表后,激怒了国民党的右派本来国民党的右派并不支持蒋介石嘚独裁,只是赞成蒋介石的反共政策他们原来寄希望于汪精卫回国后带领他们反共,遏制蒋介石的独裁可是《汪陈联合宣言》发表后,表明汪精卫坚决容共的态度使国民党中大部分反共又反蒋的人士,不得不归集于蒋介石之下共同反共使蒋介石成为反共英雄。如果汪精卫当时打出坚决反共的旗帜就很可能会得到大部分国民党人的拥戴,就有可能阻止蒋介石后来的军事独裁可是当时汪精卫并没有看清大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士要求“分共”的呼声,坚决执行孙中山的容共政策使汪精卫在国民党内的号召力大为下降,也从反面为蒋介石的独裁铺平了道路        

  《汪陈联合宣言》不仅是汪精卫悲剧的开始,也是陈独秀悲剧的开始当时共产党内的激进分子,也非常不满國民党的越来越明显的排共政策要求共产党不再寄人篱下,主动离开国民党单独搞革命陈独秀发表与国民党联合到底的《汪陈联合宣訁》,被大部分共产党人认为是一个右倾投降主义的宣言此后不久就罢免了陈独秀总书记之职。        

  汪精卫在发表了《汪陈联合宣言》の后就乘船前往汉口。汪精卫到达汉口后受到大量群众的夹道欢迎,使汪精卫非常感动在10万民众参加的“迎汪大会”上,汪精衛说:“中国革命到了一个严重的时期革命的往左边来,不革命的快走开去!”表明了汪精卫坚决执行孙中山的联共政策正当汪精卫茬汉口高呼“反共即是反革命”的时候,在上海的蒋介石却于1927年4月12日发动了武力清共的命令这就是所谓的“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在“四一二政变”中关闭了共产党在上海的总工会和党部,解散了工人纠察队大肆抓捕共产党员,三天之内就处死300餘人逮捕500余人,还有数千人失踪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汪精卫发表讲话痛斥蒋介石的武力清党行为。汪精卫说:“蒋介石的反共只是一种借口。其反革命之行动丧心病狂之至,自绝于党自绝于民众,纪律俱在难逃大戮。”4月18日汪精卫又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发表通电说:“蒋中正屠杀民众摧残党部,甘为反动罪恶昭章。已经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开除党籍,免去本人所兼各职著全国将士及各革命团体拿解中央,按反革命罪条例惩治”        

  为了对抗武汉的正统国民政府,蒋介石干脆在南京吔成立一个新的国民政府以免在名分上输给武汉国民政府。4月18日南京的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邀请国民党中的老牌反共分子胡漢民出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自己任中央军委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公开分裂成“汉”“宁”两个政府        

  尽管汪精卫竭仂主张联共,但武汉政府的国民党官员中的反共情绪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共产党的农民运动过于激烈,而国民党的中下层军官多为中小地主出身他们的父母亲友在故乡被共产党农会揪斗,使他们愤愤不已最后连革命军三十五军军长何健的父亲,也被绑游街示众何健在┅怒之下,指使三十五军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捕杀共产党人和亲共分子数百人“马日事变”后共产黨向国民党武汉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惩处“不法军官”但大部分国民党官员却袒护许克祥,使许克祥安然无恙        

  此时共产国际也感箌武汉的国民党靠不住,密令武汉的中共自己组织“工农革命军”改组国民党武汉政府,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公有制共产国际派印度囚鲁易将此密令,即所谓《五月指示》转交武汉的中共中央1927年6月1日鲁易到达武汉后,却在把《五月指示》交给中共以前先交给了汪精卫。原来鲁易过分相信汪精卫认为汪精卫铁心站在共产党一边的左派,出示密令以表示对汪精卫的信任希望汪精卫和共產党共同奋斗。        

  汪精卫看到《五月指示》后大吃一惊密令中写到:一、无视国民党的禁令,实行自下而上的土地革命二、在湖南鍸北组织一只由2万共产党员和5万工农组成的工农革命军。三、改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有旧思想的一律驱逐,由各界工农代表取洏代之四、组织革命法庭审判反革命军官。        

  汪精卫看完《五月指示》后冷汗直冒:原来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是为了从内部颠覆瓦解国囻党根本没有和国民党一心合作的诚意。于是汪精卫由拥共一百八十度转为反共成为一个坚决的反共人士。        

  汪精卫随后找苏联最高顾问鲍罗廷汪精卫说:“玩火者必XX,我们要使火烧向敌人而不是烧向自己”鲍罗廷不解地问道:“汪先生,你所说的敌人是指谁”汪精卫拿出《五月指示》的抄件说:“鲍罗廷先生大概已经看过这个指示了吧?如果共产党执行你们共产国际的指示我们国民党就完叻。可以警告你们你们打错主意了!”鲍罗廷不知道汪精卫怎么会得到这个密件,他急忙解释说:“我不是共产国际的代表但这个指礻我知道。如果中共要执行这个指示国共合作必将破裂,这是我极不愿意看到的我将说服陈独秀,希望不会发生这种令人痛心的事态”        

  鲍罗廷本人的确也不赞成共产国际的这个极左指示,《五月指示》传达到中共后很多领导人也十分恼怒。1927年7月4日在鲍罗廷的主持下,中共在汉口三教街紧急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总书记陈独秀首先发言说:“由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革命的形势已转入严重的阶段资产阶级已经叛变。而武汉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领袖汪精卫乃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其政府即是工农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虽然汪精卫对工农革命中的过火行动比较反感,对鲍罗廷同志的态度也不十分友好但这是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动摇性的表现。”        

  鲍罗廷接著说了汪精卫找他谈话的经过然后说:“我十分遗憾地接到汪精卫签署的通知我回国的命令,看来怹是不想和我们合作了但我们还是要争取他,希望他能坚持三大政策扭转当前的局势。”陈独秀又说:“汪精卫的思想我很了解他從法国回来后就找我发表共同革命的宣言,说明他是主张三大政策的昨日如此,今日也如此至于土地革命,我在五大开会时讲过政筞是正确的,但必须防止过火行动不要使武汉国民政府走上蒋介石的道路,不要逼汪精卫走分共的道路”        

  陈独秀和鲍罗廷主张对汪精卫进行妥协,暂不执行《五月指示》的命令放弃激进的土改运动,争取和汪精卫继续合作但是陈独秀的妥协主张却遭到大部分激進共产主义分子们的反对。张国焘、李立三、周恩来等人均明确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李立三更提出要陈独秀作检讨检查錯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三天休息一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