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张九龄龄的文学成就如何,影响力大吗?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謝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翻译: 回到幽深的树林中独自高卧时积聚的愁虑已去心中┅片宁静。


将这一切告知那高飞的鸟儿因要托她传达我这遥远的情怀(将心意传给君王)。
日日夜夜空怀着这无限情意但是有谁能体會这至诚情意呢?
那飞鸟和沉鱼本来就情趣相隔又有什么能慰解我的心怀情意?

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感遇张九龄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自”当“各自”解,“尔”当“如此”解即代表“葳蕤”和“皎洁”。)这里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替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九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