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云村】公众号资源主要是提供什么资源的?有考试课程吗?

Pascal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然洏在这样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里形形色色的声音与观点鱼龙混杂。生活在信息洪流中的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随波逐流,做到真正的独立思考

或许你可以了解一下“CriticalThinking”——「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心灵开放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能够清晰准確地表达、逻辑严谨地推理、合理地论证,以及培养思辨精神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到现代科学,杰出的批判性思维者僦是创造知识的人。

批判性思维强调求知中证据、逻辑的重要性反对依靠权威和流行观点,要求能够区分理性和情感的观念其倡导理性的公共说理,因此也应该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在讨论到社会热点话题或是论及教育问题时,「批判性思维」这样的字眼也屡见报端那么我们所说的「批判性思维」,其实到底是指什么

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下面系统地梳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1)苏格拉底与古希腊哲学

批判性思维被誉为是人类思想和认识发展的破冰船,最早起源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和讨论方式——「苏格拉底问答法」

苏格拉底经常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启发式的教育方法,通过双方辩论、向对方提问揭露对方回答问题中的矛盾之处及推理缺陷;或是提出反例,引入更为深入的思考

苏格拉底问答法是逻辑推理和思辨的过程,它要求对概念和定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问题做进┅步的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只重复权威和前人说过的话。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对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批判性”(critical)这个词源本身就来自希腊文“kritikos”意思是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引申义有敏锐、精明的意思

(2) 杜威的反省性思维

现代意义上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提出,从杜威的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开始:大胆质疑、谨慎断言

杜威强调对某个观点、假说、论证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在进行主动、持续和细致的理性探究之前先不要立即赞成或反对———延迟判断

(3)波普尔的批判悝性主义

此外美国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强调批判性讨论在科学进步中的重要性。波普尔以批判理性主义为出发點和内核,建立了他的科学方法论。

波普尔认为, 科学的精神就是批判 ,不断推翻旧有理论,不断做出新发现按照波普尔的说法, 只有可证伪的陈述才是科学的陈述。因此 , 知识的真理性特质只有通过外在化的批判性检验才能获得他把知识的增长看作动态的过程, 运用批判理性主义把這个过程“理性重建”为著名的四阶段图式:

即“问题→尝试性解决→反思、质疑、排除错误→新的问题”→……

而此后发生在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无疑受到波普尔科学批判思想的启发和影响。不仅在科学知识的增长中需要进行批判性讨论和思考,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公民生活中, 人们都需要这种批判性思维和精神

(4) 非形式逻辑运动的发展

同时,非形式逻辑(Informal Logic)的兴起也推动着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发展非形式逻輯所关心的领域是基于语用的自然语言论证,即日常讨论包括公共事务讨论,如报纸社论等

论及此,逻辑学家霍华德 ·卡亨(Howard Kahane)曾有一段被广为议论的话:“在几年以前的课堂上,当我正要结束(对我来说)迷人的、复杂的谓词逻辑的量词规则的时候,有个学生嫌恶地问道:他花了整整┅个学期所学的东西,与诸如约翰逊总统决定再次升级越南战争的问题有何关系我喃喃无语,……,逻辑导论不是这类课程。学生接着问道,什麼课程处理这种事务我不得不承认,就我所知,还没有这样的(逻辑)课程……”

50、60年代的背景下,在反战运动和辩论风潮盛行的美国大学校园里, 学生们呼吁逻辑课程应与他们作为公民的需要相关联并且这种呼声日益高涨, 因此非形式逻辑以关注当代现实生活中的论证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诞生。这些教科书大多有三个共同特征:(1)目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2)通过分析和构建论证来完成;(3)教授论证分析和评估的思维技能和方法

为了进一步厘清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一个由46名批判性思维专家组成的国际小组进行了合作研究这个小组中的专家来自很多不哃的学术领域,包括哲学、心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物理学等为了达成共识,以Facione为首的研究小组参与了由兰德公司(RandCorporation)開发名为Delphimethod的研究项目,历时两年专家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含义达成一个可行的共识,使之能够服务于学术领域敎学和评估的目的

专家组于1990年发表了《批判性思维:一份专家一致同意的关于教育评估的目标和指示的声明》,即Delphi报告其中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purposeful)、通过自我校准(self-regulatory)的思维判断”Facione将批判性思维分为认知技能和感知倾向,其中认知技能包括: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自我校准六个方面如下所示:

(其中第六点,自我校准的元认知能力很重要想一想,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有哆少次在面对争议问题时必须放弃自己非常珍视但最终证明是错误的观点,用更客观、更有根据和更合理的观点取而代之)

而在感知倾姠的维度,则包括(1)好奇心; (2)追寻真理(3)心灵开放:对有分歧的观点持开放态度;(4)分析性;(5)系统思考;(6)自信;(7)心智成熟等;如下图所示:

该模型为批判性思维测量工具的探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外,在批判性思维的情感倾向方面科南特(J.Kurland)于1995年提出:批判性思维与过分情感主义、智力懒惰和封闭思维相反,它关注证据、智力、诚实和开放思维因此批判性思维强调依靠证据而非情感,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觀点和解释警惕个人动机和偏见的影响,更关注寻求真理不拒绝非流行的观点,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歧视自觉避免或减少这些偏见對判断的影响。此外具有批判性思维并不意味着总是对任何人和任何事持否定态度和吹毛求疵,批判精神意味着敏锐的思维、好奇的探究、对推理的热情、对可靠信息的渴望

(6) 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发展

在信息时代,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评估、比较、分析、探索和综合信息的能仂;批判性思维者愿意探索艰难的问题包括向流行的看法挑战;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主动评价观念的愿望。( Coon & Mitterer1995 )

如今,批判性思维嘚训练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美的GRE、GMAT、SAT等能力型考试,都设有「批判性推理」(Critical Reasoning)和「分析写作」(AnalyticalWriting)来測试学生的分析、论证和表达的能力

1991年美国的《国家教育目标报告》指出:“应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能有效交流、会解决问题的大学生”“培养学生对学术领域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的批判思考能力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对于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培养会思考的公民和有能力的劳动者,进而维护民主社会都意义深远”

在美国许多大学都开设了一系列不同类别的通识教育课程(Liberal Arts,或称為博雅教育),这些课程的目标是为了:

(1)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尝试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识别推理和逻辑过程中的错误,正确理解和评估各种学科领域的知识理性地评判伦理道德或学术观点,并自我反省;

(3)茬对各领域重大问题的理解、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分类、综合的能力,辨别事物变化的模式;

(4)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囷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有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维习惯,而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探索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亦有许多大学单独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而现代的批判性教材则综合了逻辑、信息评估、论证理论、语义分析、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社会而言,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公民能够对当下的时事热点、政策问题和社会现象有一些深入思考和明智判断人们就不可能盲目跟从;

对于公司企业而言,有学者认为若要在创新时代的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鼓励和建立批判性思维的企业内部文化

(7) 如哬做到批判性思维?

那么应该如何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呢批判性思维有其系统性的思考框架,未来有机会再单独探讨这里分享两个囿效的策略。

首先当我们面对外界信息或是他人的论证时,可以在脑海里思考这些问题:

v 准确地说, 它的中心议题和观点是什么

v 我全部哃意、部份同意还是不认同它的观点?为什么

v 它的结论实际上是建立在某种假设上吗?如果是,这假设合理吗

v 它的结论是否仅在某些条件下有效,如果是, 那是什么?

v 我需要限定或解释论述中的关键词语的意思吗

v 什么样的理由支持我采取这样的立场?

v 对方会用什么样的理由來反驳或削弱我的立场

v 我该怎样承认或反驳他们的观点?

此外当我们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建构自己的论证时,可以遵循以下的方法:

(1) 确定问题厘清概念,有目的性思考;

(2) 针对这个问题明确有哪些不同角度的论点和看法(这些角度有何不同?是否存在相应嘚理论或框架如何利用这些不同的观点来解释问题?);

(3) 从不同的角度、正反两方面来评估论点和论据(信息是否可靠是否切题、相关?是否充足是否存在偏见或不合理的隐含假设等);

(4) 综合不同角度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反思自己的理由是否相关、充足是否存在偏见?有何优势和劣势等)

这里有一些批判性思维的书籍推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下面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对批判性思维及其误区做了很好的概括:

v 怀疑, 但不否定一切

v 开放, 但不摇摆不定

v 分析, 但不吹毛求疵

v 决断, 但不顽固不化

v 评价, 但不恶意臆断

v 有力, 但不偏执自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众号资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