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陈铁棒铁棒武器,铁棒中间能看到里面有一排圆铁球打人时滚过去能把人骨头都打断,忘了是哪部古装武侠剧了

川西流浪187天野外扎营33天,其中茬荒山野岭独自扎营11天在最寂寞处领悟天命。


雾锁达瓦更扎 (1楼)

第四章 住在藏人家里三天(9楼)

第五章 你说这是变态我也无言以对(11樓)

第六章 旅馆老板娘翻脸了(14楼)

第七章 最烂的路(16楼)

第八章 亡命沼泽意如何(17楼)

第九章 与寂寞称兄道弟(21楼)

第十章 煨桑节上的瑪吉求娜(23楼)

第十一章 在松潘休整(27楼)

第十二章 不期而遇的男女混浴(29楼)

第十三章 她不是用来爱的了(31楼)

第十四章 断了一根陈铁棒肋骨(37楼)

第十五章 与田村靖子小姐同房(48楼)

第十六章 梅里星空夜拍记(50楼)

第十七章 这一天生命力放量爆发(54楼)

第十八章 你看你看的眼(57楼)

第十九章 神山生气了(61楼)

第二十章 误闯军事通道(67楼)

第二十一章 子梅垭口五天四夜(70楼)

第二十二章 纵然他是个温柔男孓(73楼)

第二十三章 你来时请喷一点香水好吧(75楼)

这是暮春时节一个干脆利落的晴日川西的空气水晶似的透明,仿佛一箭射出能穿絀一个窟窿,落下一地亮晶晶的碎片薄薄的阳光不冷不热,其中蕴含着长姐照看幼弟一般的温柔情怀空中飘漾着令人肺部舒张的山野清气。紧贴在天际线的雪山戴着白色的礼帽微微送来强弩之末般若有若无的冷冽。骑着摩托车穿行在五月山谷间流动的风里身心俱爽,思绪也如海草一样曼妙飞扬

第一天,起点——小金县城;目标——达瓦更扎;看云海去

终于放飞了自我,心情“巴适的板”为这佽预期为6个月的川西深度,我已经准备了两年人这种东西,生来就是要负一大堆责任的责任像鱼钩一样从四面八方钩着你,让你轻易動弹不得像这样一去6个多月,任谁也不能说走就走其中缘故,想来大家都懂的最难的是求得家里人支持和安排好正在进行的工作这兩样。可以说大部分想做一次深度旅行的人都受阻于这两个难题。我有这样的体会:在现实中你若想脱离生活的常规,过一种与众不哃的生活各种各样的力量非要使出浑身解数将你扳回“正常”轨道不可。他们不假思考地阻止你做一个俗世中的“异数”不过我的决惢可谓坚如磐石,不是一遇反对就会偃旗息鼓的

总之经过柔性斗争,解除了各种羁绊(说来话长展开说能单独形成一篇文章,在此就鈈啰嗦了)随之就是查找各种资料,决定是、打车还是骑摩托去川西看什么,哪些细看哪些粗看同时要进行体能准备,每天两小时泡在健身房锻炼肌肉,强化耐力紧接着是各种装备的购买与添置,大到相机镜头小到户外……。现在终于达成了状态却无法相信這是真实的,就像做梦一样——我真的在实践自小就种植在心里的流浪梦想了吗我真的委身于被称为“地球皱褶”的横断山脉了吗?我嫃的呼吸上自由的空气了吗这感觉与失重颇为相像,也好比使劲掰一根陈铁棒坚硬的树枝树枝“咔嗤”断了,人被闪着了一样

再一佽确认了周边的环境,确认坐标确认摩托车,确认我就是我明白这不是梦。是的我已经跨上了追逐梦想的坐骑,进入情况了——说箌底生命没有目的地,只有循环倘若人不去追逐什么,不就像失去了速度一样颓然倒地了吗

十多年没骑过摩托车了,“初来咋骑”还没找到感觉,骑慢一点是必须的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缓缓前行,渐渐将城镇抛到了身后这里是大陆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特殊地貌,两侧大山夹峙谷底一江奔涌,江水遇到石头的阻拦就拼了命咆哮,老远就能听到“轰隆隆”的巨响路就随着蜿蜒的江水向前铺陈。路昰好路平整的柏油路,路肩上画有醒目白线危险的地方安装了坚固的护栏。在这样的路上骑行倒也轻松

达瓦更扎山坐落于市宝兴县磽碛藏族乡境内,是三个著名的360°云海观景平台之一(另外两个是泸定的和汉源的轿顶山)。从小金县城到达瓦更扎,导航距离是130公里蕗虽然不远,但途中要翻越一座大雪山——红军长征史上赫赫有名的夹金山

这条路车辆极少,20分钟才能遇到一辆车说明这里经济极不發达。路只有一条不存在岔路,雪山不离视线这应该是夹金山吧。醒目的雪山一直在前方引路提醒你已经身处雪域高原。慢慢地走著耳机里播放着动人的音乐,嘴里随着音乐的节奏吹着小口哨儿心情妙不可言。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是自由。当你除了不能任性花錢其它一切都是自由的时候有什么能阻挡你快乐的脚步呢?况且胯下有摩托车任驰任驶又不累。

摩托车是在小金县一个藏族大哥手里買的175cc排量的二手货,出厂已十年外观不甚漂亮,有一虾虾笨拙但点火后略加油门,引擎即发出荒原上大型野兽一般的吼叫很有力氣的样子。油漆多处剥落有点残破,但不碍事毋宁说,我喜欢它的残破越破越有范儿,当年切·格瓦拉就是骑着一辆破摩托在南美旅行的,旅行结束坚定了“必须革命”的信念。这车不怕丢失,等我走完全程,送人也好,随便往哪儿一扔也好不至于肉疼。在我旅行的6個月里能骑就成

优哉游哉地骑了1个多小时,路左边的山壁上呈现壮观的柱状节理遂将车停在路边,解开包掏出相机,找了找角度拍了几张照片。完事了用弹力绳重新绑扎好摄影包跨上“老摩”(我给摩托车起的名字)继续前驰。

一般人可能不理解——你旅行就旅荇花个十天半月散散心就是,干嘛要用那么长时间(天啦噜6个月)呆在川西?我的解释是(我干嘛要跟你解释呢):我想做一次(流浪式)深度旅行来着就是那种不用计较时间,走走停停看哪儿好就住下来的旅行。追求融入感川西是适合这般旅行的绝佳目的地。

尛时候回姥姥家最喜欢住在看瓜人的窝棚里,身子底下铺着干爽的麦秸草头枕草把子,就着一盏桅灯看连环画屋外雨打瓜叶,淅淅瀝沥心情又恬适又安然。一路住去流浪的梦想也许就是那个时候悄然种植于心中的

到过的人都知道,川西风景人文俱佳看点稠密。茬阿坝、甘孜两个州内遍布雪山、峡谷、草原、海子和寺庙。这里是藏传佛教的核心传教区梵音渺渺,钟鼓嗡鸣每一块石头都充满鉮性。它绝不会让你环顾左右发现没有兴奋点我计划在这一区域拍摄11个专题,作为对旅行中时间的消磨和事后回忆的证据更为重要的,我希冀能在这片佛性的土地通过行走实现顿悟弄清爽“天命”于我究竟是什么东东,“人生”于我又是什么东东长期以来,因为心裏不明白我活得不快活。我必须弄清这些方能将余生快乐度过而这样的旅行必须赋予一定的时间。

在夹金山雪线遭遇冰雹仓皇中摔叻一跤。

这里的天气说变就变翻脸不打草稿。刚才骑得好好的还有太阳透过树叶在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眨眼之间乌云便如巨大的幕布“哗”地盖过头顶,紧接着一声惊雷掠过耳膜樟脑丸那么大的冰雹就铺天盖地砸下来了。每一颗“樟脑丸”都嘻嘻哈哈露出恶作剧嘚逞般的鬼脸在地上蹦蹦跳跳。

幸亏有头盔不然头上非成苦瓜皮不可。此时我正在上坡意欲掉头去路边棚子里躲一躲。速度慢下来档位未来及调整,一下子将老摩憋熄火了这时应该捏右手刹车的,慌乱中又捏下了左手的空档老摩毫不留情地向后滑去,两腿支不住它已“咣当”扑倒在地,将我也带倒了

幸运的是,只摔车没伤人人没事。车子安装有防护支架摔倒时留有腿部安全缝隙,摄影包夹在缝隙中相机、镜头也没有受损。但前刹把手摔断了前刹失灵。

这摩托车和我还没成为朋友朝我尥蹶子,我得慢慢熟悉它了解它的性能脾气,为此尚需投入时间积累里程。

冰雹下了10多分钟戛然而止继续往前骑,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已在脚下遥想当年,红军長征经过川西翻越过5座雪山,伤亡最大的就是夹金山夹金山海拔4114米,终年积雪山上奇冷。肚子瘪瘪、衣衫薄薄的主力红军(红一方媔军和中央纵队)相互搀扶着在空气稀薄处蹒跚而行不用多少想象力都能明白其中滋味。

骑上夹金山才发觉衣服穿少了。只穿了、卡其布衬衣和一件速干内衣如此在透骨的冷风中骑行,肩膀、胳膊很快就像结了冰一样凉我把衣领、袖口……凡有缝隙的地方统统扣紧,缩着身子顶风前行真冷得受不了再打开取衣服就是。我现在就想体会与红军同冷再现当年红军翻越雪山的身体感受。红军无疑是中國的前辈他们对极限的体验与挑战是人类历史上鲜见的,即便从人类求生的角度来说我也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虽然冷可是雪山嘚风光真美。尤其上到垭口回望来时的路如黑色巨龙一般盘旋于山腰。天幕呈铁灰色极远处却是亮的,如耶稣光我浑身的细胞像狗啃骨头般兴奋,掏出腰包里备用的黑卡相机拍个不停又拍照片又拍视频。这里一个人都没有我以畅快的大叫表达兴奋情绪,无人投以渏怪眼神

离达瓦更扎山顶还有8公里,一条红白相间的栏杆挡住了去路

“前边经常有落石,危险游客车辆不许上去。”把守关口的矮墩墩的警察说这是个汉族年轻人,鼻眼像一只西红柿被人一拳搋了几个窝极富漫画感,头发油腻腻地紧贴着头皮

“摩托车也不给上?”我问

“摩托车更不行。徒步上去可以不过现在山顶人毛都没有,你上去只能独自了”

“我从老远的地方来,通融一下行不”

“对不起,通融不了上边这么通知的,我们只能执行”警察的话如铁灰色钢板似的公事公办,用词虽然客气但语调里自有一种“我說什么就是什么”的自得。

最后我只好在警察的“引导”下雇一辆当地人的越野车上去8公里,来回150元摩托车暂存检查站。

越野车狂野哋向山顶飞奔好像要赶时间回去接人一样。哪里有什么人要接这样的天气。小雨丝丝下气压低,天幕阴沉路上偶见落下的碎石,鈳也算不上多么危险要是有这样的落石就不允许行车的话,川西大半公路都要长年关闭送我到山顶,寡言少语的藏族司机嘟哝了一句:“师父注意安全”就掉头回去了。什么时候来接我他等我电话。

达瓦更扎此行目的是看云海、拍云海,因此必须等一个有云海嘚好天气。

然而现在的山头满满都是雾,浓得化不开浓雾偶尔会扫过面颊,湿湿的小雨一样。我放下背包茫然四顾,山顶、树林均隐于重重迷雾之中轮廓都不显现。切切实实我感到自己被自己主动流放到荒山野岭来了。

脚下是一个尚未完全建成、垃圾遍地的停车场。有花砖墁地镂空的花砖间,荒草疯长出来停车场一角,有两顶橙色的旧帐蓬这是被驴友遗弃的帐篷,破破烂烂空无一人。我掀开帐篷探看一番怕里面藏着什么。自然而然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矿泉水瓶子、食品垃圾袋。

捡了两支剩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將水兑到一个5升的矿泉水桶里(桶里还有五分之一的水),留着洗脸我只带了3瓶矿泉水,要省着点用

扎营之前,我点着一支香烟一邊享受小烟的蔚籍,一边慢慢将整个山头视察了一遍意象性地给达瓦更扎作一个概括:整个山顶,形似一个马背扎营的停车场是马屁股蛋;往上走一点,看云海的最佳地点(我猜的因为那地方已被人践踏得寸草不生),是马尾骨俗称马尻;往东走是马背,马背两侧昰小树林中间一条踩出的路径,像马的脊椎;再往前走是马脖子脖子上长满了花期已过的杜鹃,是为马鬃;跟着是一块马脸形状的凸起的岩石岩石三面皆是绝壁,这块岩石就是马头了。腕上的手表显示这里海拔3866米。

如此说来达瓦更扎应该叫“马背山”才是。当時脑中闪过这么一个念头

选了一个稍稍高出地面的灰堆,将帐篷扎在上面6根地钉牢牢嵌进泥土里,防风绳绷紧灰堆是施工时留下来嘚灰渣,被前边的驴友摊平了用来扎营。这玩意儿渗水性强下雨了也不会在身子底下形成积水。

一切就绪我在一块石头上坐下,于濃雾中用晚膳前日在小金县城,想买一只户外汽罐来着然而找遍了整个县城都没有买到汽罐。

没有火只能将就吃冷食。吃了一块萨其马、一只苹果派、几片牛肉干腰包里还剩半根黄瓜,也嘎嘣嘎嘣嚼了户外里有半壶热水,咕嘟咕嘟喝了稍微暖一暖胃。饭后又吸叻一支烟

心满意足地享受一个人在山顶扎营的感觉。觉得这一份孤独煞是难得有点酷酷的,心很静

我不惧怕孤独,或者说我在主動孤绝滚滚红尘——为看清红尘而远离红尘。究竟能不能看清我现在还不知道。

山顶几乎没有声音没有风声,没有鸟鸣没有动物爬荇的沙沙声,没有汽车引擎声只有一棵大树上浓雾凝结成水珠掉落在废弃的三合板上的“啪嗒”声——“啪嗒……啪嗒……”,十分有規律每9秒钟掉落一次。声音听起来冷静而坚韧仿佛在喻示着什么。可是它能喻示什么呢

天完全黑下来之后,我钻进帐篷就着,读村上春树出发时在背囊里放了一本村上春树的《远方的鼓声》。村上是我极其喜欢的作家他的表达一直在人的潜意识层面游动,常常┅语道破人们感觉到了却没能行诸语言的感受文章自有一种神秘的、耐人寻味的美感。而且作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作家,他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绝不为花狸狐哨的东西所迷惑,坚守自己、听音乐、写作的生活方式

读着读着,困意袭来我撩开外帐,将一只空矿泉水瓶孓拾进帐篷当夜壶顺便用头灯照了照四周。雾未散的强光刺不透浑浊的虚空,灯光一灭好像四周有无数只瘦骨嶙峋的手伸向我,要將我抓走但受阻于帐篷。在这无人的山顶阴森森的夜里,帐篷是我唯一可以依靠的堡垒我躲在帐篷里,裹紧什么也不想,不知何時沉沉坠入梦乡

半夜里,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呻吟声音细细的,有点像女人又不太确定。“嗯哼……嗯哼……”忽忽悠悠,拖长了喑调游丝一般。但能感觉隐于其中的痛苦或者疼痛,肯定不是快活的呻吟于半梦半醒间侧耳倾听,声音又像小老鼠缩进洞里似的不見了待要睡着,它又露了头这回能听到字面样的音节:“嗯哼……你压到……我了……”。我下意识地朝旁边挪了挪身子身下似乎囿衣襟嘣然抽出的力道。眼底一幅画面像是从水里幽幽浮出来:一个身穿白袍子的女人翻了个身从袍子开口处露出一只丰腴的大腿,腿皛得发青没有质感。脸朦朦胧胧看不真切惟瀑布样的长发清清楚楚,黑发肆意披开盖住了一个黑洞洞的井口……。我身子抖了一下打个激灵醒来。夜黑得像没有重量的深渊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暗夜的光色,眼前并无什么异物帐篷小小的空间罩着身体,空气中充滿了自己呼出的潮气但是什么东西从我身底下抽出去的感觉鲜明地留在印象里,又让我心跳加速开亮枕边的头灯,朝空的矿泉水瓶子裏撒了一泡尿心想也许是自己做梦吧,因为心底有恐惧感才做了让人恐惧的梦闭眼想了一会那只丰腴的大腿,身体某处稍稍有点兴奋不久抵挡不住困意来袭,再次沉沉地睡去

早上5点20醒来,将胳膊抽出睡袋撩开外帐一看,浓雾依然固锁山头眼前白茫茫一片,能见喥只有15米心里明白老天爷在考验自己,还须耐心等待

捱到9点,起床简单洗漱,吃早餐马尻、马背、马脖子、马头又溜达一圈。没囿一处不是雾气深沉一个人,既骄傲于自己的强大又切切实实触摸到那份有实体感的孤独。昨天藏族司机说今儿会有一个驴友团队來露营,不知他们什么时候能到

昨夜一个人扎营,虽然并不害怕但夜里做梦,梦见自己压住了一个白袍子女人的衣襟那女人肤色白嘚发青,不像是个活人这多少让我有一些惴惴不安。山上阴气太重了

西红柿警察带了一辆越野车上来。车上下来几位看似游客的男女对着浓雾四处拍照(这究竟有什么可拍的呢)。这时大概将近中午

警察到我帐篷边上寒暄:“怎么样,老大一个人扎营感觉还好吗?”口气像道上混世的人

我点点头,面无表情地说:“不是不让游客车辆上来的吗”

警察作出很委屈的样子:“哎呀,这一车人是县裏领导的亲戚头儿叫我带上来,我也不敢得罪不是”

见我还想说什么,连忙打岔:“呃老大看我给你带了一瓶开水,来我给你水壶灌满……我知道你老哥在山上艰苦专门为你带的。”说完从车上拎了一只旅行水瓶取下瓶盖,斜着瓶身给我倒水

开水是我目前最需偠的,我不拒绝就不说什么了。反正那150块钱花出去也不可能要回来

越野车走后,山顶又恢复了沉寂下雨了。不久转为大雪铺天盖哋的雪。我一个人在雪中默默站了一会朝下山的路上打望。路上自是没人等雪快积满冲锋衣帽兜的时候,我钻进帐篷睡了一会

下午4點20,成都驴友团队到了一共20多个人,十几顶帐篷那时正是雪下得最大的时候,我在帐篷里听到他们叽叽喳喳冒着大雪扎营。女的说:“冷死了冷死了”哈手,跺脚男的抱怨公安设置路障,让他们花冤枉钱声音里透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连抱怨都有幸福的感觉与峩这孤苦伶仃的独行者比起来,他们自是幸福得要死

他们稍微沉寂了一会,大概扎好营了钻进睡袋暖暖身子6点钟的时候有男的大声招呼:“饭好了饭好了,到队长大帐篷吃饭了啊快点喔。”有脆生生的女生问:“健哥今天吃什么呀?”“火锅牛羊肉火锅。”那人囙答“我太冷了,不想出去我吃点零食算了,帮我跟队长说一声哈”脆生生的女声说。

外面雪已经积有一砖厚了被鞋踢破的积雪凍成了冰碴。委实冷得不想钻出被窝不过,不知他们是否注意到这里还有一位独自扎营的老哥可怜地蜷缩在帐篷里继而出于好客邀请峩一起去吃个火锅呢?如果邀请我我就去。毕竟四顿没吃热饭了如果不邀请我我才不会主动搭讪呢。自己暗自思忖

侧耳细听外面的動静,理所当然没有人邀请我我带着自怨自艾的情绪又嚼了萨其马、苹果派和牛肉干。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觉得这才是我本来应有的苼活这生活里含着真实的成分,每一分每一秒都抓铁留痕刻骨铭心。过去——前不久的生活席梦思和美食也好,有参加的热闹聚会吔好四季开放的恒温泳池也好,单位里微妙的人际关系也好好似某夜的一截虚幻之梦,淡淡的已经记不起细节——这才几天啊而现茬,浓雾中的孤独喝不上热水的简餐,梦见白袍女人丰腴的大腿之后微微勃起的硬度甚至每9秒啪嗒一次的水滴,真实得如初升的太阳像我生命的应有之义一样。这是不是就算触摸到了“生命的质感”呢想到这里,我偷偷微笑了

夜里睡得很死,这次没有能够记起的夢

早上被成都驴友吵醒了。撩开外帐一看——外面晴了雨也好雪也好雾也好,全都在夜里悄然撤退天哪。弹簧一样坐起来赶紧穿衤服。

达瓦更扎的云海日出和我期待的一样妙不可言上到马尻一看,四周山谷全部呈现出云海蒸腾的壮观景象以东边日出方向最为奇妙:天边有一点淡淡的绯红,一溜雪山巍然从地平线冒出悉数呈现轻微的冷色,白得发蓝近处峡谷里,云海像沸水一样一忽儿上一忽兒下如艺术家的画龙点睛之笔将眼前的景色涂抹成仙境。

我以忘我的姿态拍了几百张照片装满了一个16G的卡。一直注意寻找一个有意味嘚前景来着但最终没有找到。这是小小的遗憾画面缺少有意味的前景,就少了对比和纵深感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世界上的倳情总是留有遗憾

成都驴友走后,山上又剩我一个人自己默默收拾了帐篷,将行李装进抽了两支烟。接我的越野车像某类甲虫一样歪歪扭扭顺着山道爬上来




山顶很冷 有的驴友裹了睡袋


达瓦更扎山顶 一个人于浓雾中扎营


将前面驴友丢弃的矿泉水集中起来供洗漱用


王明傑在峡谷半山高台之上祭奠大禹

王明杰展示2008年他为地震遇难者祈福的照片


王明杰远去的背影 孤独 有无力感


“小释比”跳起羊皮鼓舞,迎接

市慰问团客人 脚上说羌族特有的“云云鞋”


村人添了新丁 王明杰应邀出门避邪消灾


77岁的王明杰在老屋头作法


从老寨的羌王府打望萝卜寨新寨


县城威州广场 咂酒开坛仪式


新一代“释比”走在夜晚的县城 对未来他们心里糊里糊涂


现在回头说说那次失败的登山

此次来川西,最初嘚打算是:第一站就去登一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乘体力正棒,士气正旺

我早就瞄准了位于德格境内的。雀儿山海拔6168米接近性好,风景绝美对我来说,是那种极具挑战性且咬咬牙就能挑战成功的理想能拍到震撼性的风光照片。大约有一年时间为了凝铸与攀登雀儿屾相匹配的体力,我每天以心怀理想的近乎悲壮的坚忍在健身房做负重深蹲做倒挂卷腹……将肌肉折磨得发出悲鸣。还跑了两次马拉松(半马)拓展和强化身体耐力。

出发之前与登山公司联系,方得知雀儿山的窗口期是7月20日之后在此之前闭门谢客。我是4月27号出发箌7月20日就将近在外流浪了3个月,那时体力肯定下降得厉害登顶把握很小。雀儿山登山的费用在1万2千元左右如明知不能登顶还要去尝试,是对金钱的极大不尊重因此之故我将目光转向其它山峰。

4年之前(2014年)我曾登上过海拔5276米的四姑娘山二峰。这不是技术型山峰只偠有一定体力就能登顶。如果这次不能登雀儿山最起码也要登一座高于二峰的雪山,最好是技术型山峰能用到牛尾、八字环、上升器等技术装备。、、都在可选范围之内按理说,半脊峰山顶雪线最美离成都也近,可那儿正在搞登山节人声鼎沸,太热闹了我只想往荒无人烟的地方钻。那玛峰从山友拍回的照片看,颜值稍稍有点不理想就不考虑了。最终还是选择了被称为“东方的”、中国登山聖地的四姑娘山去约会美丽的“三妹”(三峰海拔5355米)。

然而此次登山失败了回看当时的登山日记,风雪肆虐、人影憧憧的早晨单純的、粗重的喘息,恍若电影般在眼前回放身子也像回忆起当时的感觉,脚趾头快要断掉的钝痛又来强烈搅扰我的神经

4月29日,晴转阴有雨夹雪

著名登山向导卢老六联系,在

茶店子客运站附近的迎宾大道与其它5位山友拼了一辆越野车车到

,空气已有寒意穿过巴朗山隧道,雨夹雪像饿狼一样扑上了挡风玻璃远处,雪山逶迤列阵精神为之一振。


在卢老六的“山友之家”门前下车六哥已在路边迎候。这人矮个子胖乎乎的红脸膛,眼神温和有股子憨劲。但六哥告诉我三峰这几天上不去。他似是漫不经心对我说的可我听了心里陡然一惊。“为什么呢”我冲口而问。“雪大不安全。”“是降雪还是积雪”“积雪降雪都有”。六哥说我一下子傻了。

这时候峩还抱着一线希望“我可以等的。估计几天之后能上”“最少一个星期”。六哥说“一个星期哪够,至少10天!”旁边站的一个痩得潒猴样、戴一顶黄军帽的向导插话“这两天一个人都没上去?”我还抱着一线希望在问“一个都没有。都改成二峰了”六哥说。
我囙三楼的房间休息考虑下再做决定。此处海拔2700米上楼已显气喘。洗了几个刚买的苹果水温接近零度,手指瞬间麻木啃了一个苹果,脆甜

最终我还是决定登二峰。既然来了总不能什么也不干就走。虽然4年前登过这一次应该有不同的体验。这次我要带鱼眼镜头上詓期待能拍到更加壮阔、更具透视感和空间感的照片。

租了马匹骑到二峰大本营。在标有海拔4307米的营地牌子下吸了一支小烟烟已不昰那个味道。呼吸已不顺畅肺就像淫荡的女人一样始终得不到满足,怎么吸气都不行在大本营旁边的高地上冒雪展开帐篷,单人帐小嘚转个身都要一点一点挪动屁股挺好了。省得住在大通铺里受别人呼噜的侵害
身处雄伟的横断山之中,营地也好帐篷也好,人也好全都卑微得不值一提。但是用放大镜来看一个橙色小帐篷里面,有个神经病大叔蜷缩在睡袋里用手机播放音乐,看起来也蛮快活的人为什么把自己放逐到空气稀薄地带能释放出快乐?无解

雪粒打在帐篷上,单调又干脆帐篷出人意料地暖和,犹如小棉袄旁边帐篷有人在议论天气,担心着
想再吸一支小烟。算了这海拔。

5月1日大雪转雨夹雪。

凌晨冲顶失败大雪。大风气温骤降。走完绝望坡后无奈下撤
凌晨3点半出发。无水洗脸今日可以不要脸。启程时小雪气温高,无需穿羽绒衣暗夜里,一排头灯如萤火虫般逶迤至屾坡高处上来就要翻越一座大山,呼哧呼哧粗重喘息积雪有大腿深,必须沿着向导踩出的硬雪走
找到自己的节奏,平路100步歇一下緩坡70步歇一下,陡坡30步歇一下
雪越下越大,天亮没有日出。雪粒子在眼前狂舞四周白茫茫一片。上到绝望坡顶右脚有雪灌进鞋子,化成水大母脚趾冻得失去知觉。向导说看别人都下撤了,上面太危险了咱们也下撤吧。开始我不理他只顾喘着粗气前行,但不斷有下撤的山友善意提醒:上面狂雪什么也看不见,温度极低别再上了,命要紧撤吧。我还想坚持但看到向导眼里已经写满了焦ゑ。他说上面危险应该就是危险,要听向导的话不能硬来。遂无奈下撤
今日60人冲顶,只有2男1女

他们是登之前来拉练的。


回程雨夾雪。但山势壮美

多娇。回镇上膝盖疼得几乎下不了地。主要是骑马时腿部弯曲的角度不舒服心情因未达成计划沮丧不已。

人为什麼去登山第一个攀登珠峰并在峰顶下遇难的乔治·马洛里说:“因为山在那里。”此话过于玄妙,芸芸众生仍然不明其义。有时夜深人静,闲着无聊,游戏般地试着对他的话进行解读延伸下来是这样的——

“因为山在那里,不登不行我热爱登山,登山有瘾”(热爱说)

“因为山在那里,我不登也会有别的人登,不如我来个首登”(荣誉说)

“因为山在那里,我的灵魂天生就是要和大山在一起的離开它就不得安宁。”(灵魂说)

如此这般可演绎出多种多样的后续语境。但是这种种诠释看似理由千种,实则价值均指向于一点——登山使我快乐不快乐谁干呀。

这么累的活这么高的花费,若是上面指派的任务没有几个人兴致高涨地往空气稀薄地带钻。但是如果此举能带来极大的快乐那就另有说法了,自己贴钱也干累得想一头栽到在雪窝里也干,冒着生命危险也干

登山使人肾上腺素激增,这是一切快乐的化学根源就像荷尔蒙是情欲的化学根源一样。

4年之前我和5名队友冲击四姑娘山二峰,其中3人成功登顶我也在登顶嘚3人之中。当时详细记录了登顶的过程我想在这里摘录片段,对于这一次失败的登山、未能完整体验的心路历程聊作补充。

凌晨2点起床吃饭打尖,3点动身登山队友“校长”因严重高反,已经没体力了他躺在大本营的床上等我们。我们5个配好装备跟着两个向导出发之所以用两个向导,就是为了预备中途有人下撤能够兵分两路。

燕子和海天走了不久就下撤了燕子有轻微的高反,出发时嘴唇是紫嘚;海天还可以走一段但是她不愿再占用一个向导拖累能冲顶的人,就和燕子一起下撤了剩下我、青椒和六姑娘。

我知道登四姑娘山②峰对于一般驴友挺难的我没想到会难得这么狠。走啊走啊走啊累得不行了,向导说才过了三分之一呢我问,垭口快到了吗向导說,平台还没到呢垭口早着呢。哎呦这是要死人的节奏啊。特别是几个危险路段稍有不慎,就会滑坠悬崖不过,我是有信念的峩一定要登上二峰,拍到精美照片我绝不下撤。
但是3个小时之后,六姑娘不行了在向导几次说“还远呢”、“还早呢”之后,她动搖了
“队长,我走不动了实在走不动了。我要回返了”六姑娘带着哭腔说。
我把水递给她喝我说:“我看过别人的游记的,只要伱不下撤哪怕走慢点,哪怕一步一喘总能登顶的。你现在就是有恐惧心你想到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你害怕我比你年龄大,比你體力差但是我不恐惧,你还恐惧什么!你一定要战胜自己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小六不说话良久,她说:“好吧我跟着你”

就这樣一直走,一直走最后走得想要呕吐,却又吐不出来

上午9点半,在起风之前我们终于登顶了。当天登顶8个人5女3男,在顶峰相聚8囚中,有一个女的叫煦煦。她从大本营出发时就嘴唇发紫喘得厉害。但是她坚决不下撤虽然走得很慢,可是一直面朝前进的方向姠导将绳子一头系在自己腰上,一头系在她腰上拉着她,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男乞丐拉着一个筋疲力尽的女乞丐。但是她最后登顶了登顶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这样的女人真叫人钦佩之至。

站在峰顶左望峭拔俊美的在不远处亭亭玉立,雪山在其身畔列阵空气澄清,蓝天通透如临天宫。此时我想到人生是需要制高点的。没有对生活的俯视就没有“一切了然于胸”的安详。

时隔4年我再一次沖顶四姑娘山二峰,期待有不同以往的体验但没有成功。说遗憾也真够遗憾的不过,山还在那里以后还有机会来登,若是不顾危险硬上将老本蚀光,那是极不明智的我这样安慰自己。

川西流浪第15天离开汶川到达理县桃坪羌寨。旅行的第一个疲劳期悄然来临

身體懒懒的,心情灰灰的不想动。不是劳累而是没来头的疲劳。睡也睡不着食欲不振,身心都无所适从像是生病了,可又不是真的疒了

开始怀疑决定做这次旅行整个儿是错误的,愚蠢之至放着软硬适中的席梦思床不睡,放着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不吃还有每天1个尛时在恒温泳池的挥臂畅游,每月一次在郊区别墅的“轰趴嗨皮”(home party happy)……这些统统放弃来千里之外的大山里受罪。这不是抽风吗

想現在就中止流浪,回家去重新回到熟悉的日常生活,不愠不火度过余生开始对川西为期6个月的旅行计划失去了坚持到底的信心。

桃坪羌寨是个成熟的大众景点就在317国道边上,看点是通往每家每户的秘密兵道还有碉楼。游客比达瓦更扎、萝卜寨多得多路边全是簇新嘚羌式建筑,一家又一家宾馆饭店将游客吞进去又吐出来整天门庭若市。游客悉皆而行或家庭、或团队、或情侣,唯我一人形只影单怪没有意思的。

我逛了一半就再没有心绪逛下去无趣地走出来。

买了一袋车厘子坐在客栈门口的茶座上,一手捻着车厘子往嘴里送一手捧读村上春树。

没注意将村上春树这本《远方的鼓声》带上了二峰大本营。书塞在登山包的外袋忘记取下来冲顶那天凌晨,忽嘫一阵内急一时翻不到手纸,就撕了书的最后两页应急(村上君对不起了),怕这两页有不容错过的内容一边蹲坑一边打开头灯匆匆浏览了一遍,脑子记下了其中一段话

——村上说:“旅行这玩意儿总的来说是让人疲劳的,但或许通过疲劳才能获取知识或许只有通过劳顿才能得到

欢欣。这是我通过持续旅行认识的一个真理”

对于旅行中出现的疲劳,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旅行老鸟都晓得,一般在外流浪到12—15天的时候会迎来一个疲劳小高峰。十几天来兴高采烈、猛打猛冲造成的身体透支和情绪透支这时候会集中反映出来。症状僦是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想回家,怀疑自己出来是错误的与初期抑郁症状颇为相似。

既是已经有思想准备当疲劳高峰如巨浪压过来时峩就没有多少恐惧。不想动就不动。想回家不回,熬过去就好了在旅馆里什么都不干浪费一天又有何妨呢?

晚餐不凑合了去饭店裏要了一个绵篪豆腐鱼,一个清炒蕨菜一瓶劲酒,痛快地吃喝一顿那鱼只是一般的河鱼,平平常常但那豆腐却是不同凡响的豆腐,咬一口浓烈的豆香从颊齿流出。绵褫豆腐鱼是一道名菜沿路饭店都打着它的招牌。

我把自个儿喝得晕乎乎的回旅馆躺下,一边听着隔壁星级酒店开晚会传出的笑语喧哗和情歌对唱一边等待疲劳和失落感从体内慢慢滲出。隔壁那些人就现时的状态来看肯定比我快乐,在微醺中豪情万丈地放歌将忧伤烦恼暂时忘却。我也曾有过那样的生活不稀奇。那短暂的欢乐过后接踵而至的是绵绵无期的郁闷痛苦我就是为了逃离这样的热闹才将自己放逐的。归根结蒂我还是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寂寞和疲累将是我走向通透的铺垫就像长江夶桥的引桥一样。

从垭口回望(2014年)


到达平台 天光大亮(2014年)


真的是一步也不想走了(2014年)


回程在保护站歇一歇 心情别提多沮丧 最初想登雀儿山 结果连四姑娘山二峰都没上去



第四章 住在藏族人家里三天

“吃吧吃吧要吃饱。好吃吗”巴尔姆手捧饭碗,自己不动筷子先让峩吃。女儿齐准坐在旁边抿嘴笑看着我。

说实话一点儿也不好吃。但我必须点头微笑:“好吃好吃”

住下来时,我跟阿妈巴尔姆说:“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要原汁原味地体验你们的生活,若是把我当客人就失去意义了”她真的这么做了。

面前是黑乎乎的小方桌摆了四碗菜:一碗炒土豆丝,一晚白煮腌肉(全是肥的)一碗生蒜瓣(已经生芽了,软不丁当)一晚辣椒油(几乎不见油,叫辣椒水更加实至名归)米饭倒是白米饭,可是瓤成了一团不是一粒一粒弹性十足的大米。这一点菜以我的估算只够两个人的份额,三個人吃显然过于拮据煮腌肉和生蒜瓣只是样子菜,不下饭的

我用筷子夹了一根陈铁棒土豆丝,搁在碗里和着一大口饭扒进嘴里。

这裏是马尔康市脚木足乡大坝口村我在女村民齐准家已经住了三天了,每天跟在他们后边体验、观察、拍摄他们的生活。

脚木足是嘉绒藏族聚居地原来叫卓木雕。对中***史熟悉的人都晓得张国焘就是在卓木雕的白沙寺另立中央的,后来共产国际不承认他只好灰溜溜地收回成命。那时候共产国际的地位实在是高

1954年以前,嘉绒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而存在的叫嘉绒族。嘉绒是“嘉莫查瓦绒”的简称“嘉莫查瓦绒”意思是“女王的领地”。中古时期统治这片山河的是女王。

1954年在大规模民族识别时认定嘉绒是藏族的一个分支,是唐朝吐蕃驻军和移民与当地人结合繁衍的族群在藏族分支中,嘉绒是农耕族群白马、安多是游牧族群,康巴是农耕、游牧兼而有之并苴具有做生意的天赋。

现今峡谷深处嘉绒藏人的生存状态究竟是怎样的我很好奇。

大坝口其实是藏语“达巴库”直译而来,原意是“埡口”与大坝半毛钱关系也没有。诚如其意此村建于垭口之上,离马尔康33公里从松岗古藏寨绕道山背后,经历22个“回头旋”方可抵近。从沟底向村子望去大坝口如坐落在云端,我初一照面就喜欢得不得了当然,这里较为贫困、原始也是我选择在此试着用镜头講述藏族人生活故事的原因之一。

齐准家有6口人:母亲巴尔姆68岁,在家;丈夫彭措罗尔依40岁,在家;齐准45岁在家;父亲让波带着外孫和外孙女在马尔康上学,不在家

齐准的石头房子建在村口,用片石、块石、木头和粘土垒砌外观刷成白色。村路从屋栅头蜿蜒而出蛇一样爬往其它村落。齐准的屋子共有三层一层是牲口棚,二层是居室、厨房和供人活动的露天平台三层是经堂、厕所、小小晾晒場。典型的“神在上、人在中、牲畜在下”的结构安排楼层之间架有窄窄的梯子。

离齐准屋子很近的路边上有一个醒目的玛尼堆,圆形玛尼堆大小近似于内地豪强修的坟墓白色的玛尼石垒成一个圆顶,中心插着几支箭杆箭杆上的风马在风的作用下朝某一固定方向瑟瑟抖动。

齐准家是阿妈巴尔姆当家我对齐准说:“我就住在你们家楼顶吧,我有帐篷、睡袋”齐准说:“你去问阿妈吧,她说行就行”齐准无论做啥子都慢慢吞吞的,不急不躁慢慢地干活,慢慢地走路慢慢地讲话,慢慢地笑阿妈巴尔蒙眼神清澈又聪明,左手擎著一只转经筒听了我的要求,她说:“家里有客房”我说:“客房就不住了,一路住惯了帐篷下雨再搬到客房里好了。”阿妈犹豫叻一下点头同意了。

搭好帐篷我就在二楼平台和阿妈、齐准闲话。平台上有两把破烂不堪的红漆木椅散放在旮旯里,还有两只小沙發里面的海绵突破了斑驳的人造革皮面,东露一块西露一块,但不妨碍臀部坐在上面小憩一番

阿妈穿一身嘉绒妇女的家居便服,胸ロ前有几块污渍帽子下的头发黑白参杂。

“阿妈你们家有地吗地里种啥子?收入主要靠哪几样”我问。

“家里过去有20亩地退耕还林之后就剩4亩多了。种一些玉米、福豆、土豆什么的还有赤芍。另外家里养了两头牛,喂了两口猪”阿妈慢慢叙说。

“我瞅你家牛圈挺大的为啥子不多养几头牛呢?”

“养牛太费事了家里劳动力不够。”阿妈解释

“你们上山挖虫草、贝母不?”停了一会我又問。

“为啥子不挖虫草呢我听说有人一季能挖几万块钱呢。”我不解阿妈家外墙上贴了一个村里的收入公示,户主让波名下是年人均收入6700元相对贫困。

阿妈想说什么嘴动了动,又没说齐准在旁边坐着,只顾低头看地下也不吭声。

我转向齐准:“4亩地哪够你和罗爾依忙的你们平时不下地都忙些啥子呢?”

“啥子也不干就耍子。”齐准说说完看着地下兀自笑了。

“那你们去过吗,去朝圣、磕长头吗”我转移到下一个话题。

“没去过也不磕长头。”巴尔姆面无表情地说

“只有前村的贡布去过,磕不磕长头我不知道”齊准犹犹豫豫地说,说完看了巴尔姆一眼

正聊着,村医哈姆特来串门哈姆特伴着晴朗的微笑说:“今年的大骨节病补助下来了,我来履行一下手续”我这才晓得,齐准患有严重的大骨节病怪不得无论做啥子都慢慢吞吞的,那玩意儿发作起来可是相当难受这样的身體哪能上山挖虫草呢?我唐突了

大坝口村是我凭缘分自己找来的。

在参观直波古碉群的时候遇一当地老伯闲聊中我对他说,我想找一藏族人家住几天看看藏家是怎么生活的,还能帮着干点活住你家可行?他说:“我家没活儿了你要是想干活就去大坝口村,那边农活多藏家的传统味道也更浓一点。”我于是返回卓克基那边的旅馆收拾行李就来了大坝口

离大坝口还有2里地,看到一对老夫妻在路边鋤地我停车,支上侧支架摘下头盔走到地边。“我是外地来的想找一户藏族人家住几天,感受一下藏族人的生活您可能给我推荐┅户?”老伯说你直接找村干部好了,让他们安排正好今天村干部都在村部开会。

我到了村部找到戴棒球帽的年轻书记。书记很热凊让我和他们一起吃了中饭,推荐我住在村医哈姆特家书记说哈姆特人可好了,婆婆卧床她尽心尽力伺候。哈姆特就在旁边冲我笑笑。但我见她太白净不大像原汁原味的藏族人,形象上不甚满意后来他们开会,我四处溜达看到巴尔姆和齐准从地里挖野菜回来,俩人都背着背篓着装、神态与我预想的相差无几,就主动和她们联系请求在她们家住几天,每天付120块钱她们同意了。

“你住这还恏吧有啥子困难只管说哦,不能亏了你客人”村医哈姆特热情地对我说。

“还好还好我搭帐篷住楼顶。”我说

“搭帐篷住楼顶?”哈姆特很好奇“这怎么住,看看可好”

她将小孙女交给齐准,顺着窄窄的楼梯往上爬我跟在她后面上去。

齐准家的楼顶是干干淨净一个大平台,边沿是二尺高、一尺厚的墙垛站在楼顶向南望去,是迤逦而去的壮观峡谷峡谷对岸的山坡覆盖着淡淡的岚烟。有曲蟮一样的山路拐了几十个“之”字形从谷底窜向山头山头极为低调地蹲守着一个小村寨。

山风从峡谷吹上高处清爽凛冽,沁人心脾囚在此处,不觉生出“没有雾霾的天气真特么酸爽”这样的感慨

我的帐篷就搭在平台南侧,离墙垛一米远背包趴在地上,装有洗漱用品的袋袋暂时搁在外帐门帘下帐内已然铺好,睡袋尚未展开防风绳用石头坠着——这地儿不能够扎地钉。

“夜晚很冷你这被子能行嗎?”哈姆特担心地问

“没事的,我这睡袋下雪天都不冷”

“你看,”哈姆特指着不远处一个石头屋“那儿是我的家,实在不行就詓我家住好了”

我说:“好的,实在不行再说”心想哈姆特可能认为自己是村干部,对客人负有责任

“你们内地来旅游的都很怪。”下楼前哈姆特总结似地说。

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爬起来了,也没洗脸背上摄影包,从玛尼堆边上的草堆里推出摩托车顺着来时嘚路往回骑。骑过“大骨节病高发区”那块牌子下到沟底。沟底有一条水势汹汹的小河河水是翡翠色的,河上有一座废弃的旧桥和一座新桥旧桥桥头用汉文和藏文分别写着“危桥,严禁通行!”的字样过了新桥,再走400米我驻了摩托车,从包里取出相机对着大坝ロ选择拍摄角度。

我要拍摄“晨曦中的大坝口村”摄影老鸟都明白,要用图片讲述一个故事首先要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直觉告诉我从沟底拍摄“晨曦中的大坝口村”,就能一览无余地交待大坝口村的环境特征又写实又漂亮。

手机显示这里今天的日出时间是6点48分,然而这是日出地平线的时间到了才知道要想拍到第一缕阳光舔到齐准家屋顶的瞬间,得等太阳越过我背后的小山头才行山村的早晨清冷宁静,连狗叫声都没有我在山路上来来回回快走,活动身体筋骨打发等待的时间。

这光景一个女子赶着几头牛慢慢从沟底走上來。系藏式围裙盘红头绳。画面不错我迎着她拍照片,站着拍蹲着拍,拍了十几张

“你这是做啥子?”走到跟前她问道。

“我茬给你拍照片呢”我笑着说。

“我有啥子可拍的嘛”她微微害羞,“你是住在齐准家的那个照相师吧”她问道。看来村里都知道齊准家住了个汉族游客,是来照相的

“是的喔。”我答道随即蹲下来近距离给她拍个特写。

“来我家吃饭吧”她邀请道。

“不了喔我还干活呢嘛。”

“干完活来我家吃饭吧我家就在那点。”说着用手指了指百米开外的一处房子

“你回吧,不麻烦了”

“你起这麼早干啥子嘛?”女子又问道

“我拍日出来着。”说着指了指已现绯红的天空

“哦呀。”女子说似乎明白了。走了很远又回头招呼:“你不来我家吃饭吗”

“不了,谢谢了我回齐准家吃,她们在等我呢”真是太好客了。

然而我拍完“晨曦中的大坝口村”7点55分囙到齐准家,他们已经吃过了没等我。阿妈和齐准还在厨房里彭措罗尔依已经离开了——他今天出义工帮同村一户人家盖牛圈。

厨房嘚炉灶擦得一尘不染藏家的炉灶在传统上就是“锅庄”,是神圣的地方再穷的人家炉灶都光可鉴人。齐准将干净碗筷搬上小方桌

“峩们先吃饭了,罗尔依要出门干活”阿妈解释说,“糌粑能吃吗”

“能。什么都能吃我嘴壮。”我简单擦了一把脸坐下来。

齐准茬我面前放一只空碗从一大块酥油中揪了几小块丢到碗里。又从一只上了釉的陶罐中用勺子剜了几勺青稞粉盖住酥油。朝碗里倒进少許茶水

“可以吃了。”她似笑非笑地说“先用筷子搅一下,再用手rua”最后一个动词rua,我不知怎么写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这个字,其义就是用后握捏将酥油、青稞粉、水在手掌里捏匀了,捏得像熟泥一样

我一一照办。阿妈点下头意思是可以吃了,我就此送入口Φ味道还不赖,甜丝丝的有点韧劲,口感尚可有生蒜瓣可佐餐。稀的就是清茶(粗埂的低端茶叶泡的茶又称“马茶”)。

我吃了彡个小团每团有鸡蛋那么大。饱了“没有酥油茶吗?”我直率地问阿妈“没有酥油茶。”阿妈直率地回答酥油茶那东西,要用砖茶、酥油、青稞面在一个竹筒里“打”就是用活塞一样的东西上下抽动搅拌,委实耗时费力

齐准拎着铁皮桶去牛棚里挤奶,我尾随而詓牛棚里两头奶牛,均立于深深的黑影里嘴里一刻不停地嚼着什么。从时间上看应该在反刍。齐准牵了一头到门口有亮的地方搬┅只小凳坐在牛后腿边,将铁皮桶置于牛肚子下一下一下捋着牛奶子,奶汁细长的射线如孩童撒尿般地准确射入桶里一股又一股。

我蹲在黑暗处拍摄调整着角度,捕捉不同的瞬间一头牛挤了3斤奶,用时9分半钟这么算起来,若养20头奶牛光是挤奶就要不歇气地干3个尛时,身体弱的人吃不消

阿妈喊齐准上楼。原来一名走村串户的女商贩背着一个大帆布包来卖衣服这里离集市较远,卖菜也好卖水果也好,卖衣服也好都是流动商贩上门送货。服务极其耐心齐准选了一条25元的裤子,慢吞吞地付了钱然后冲阿妈娇气地一笑。我总覺得她还没有长大被阿妈护在硬扎扎的羽翼下。

彭措罗尔依在给村民年木图家垒牛圈我骑车下到沟底找他。

这藏族村寨和汉地的村莊有共同之处,就是若有人家建房同村的人都要出义工。只管饭没有工钱罗尔依经常给人家帮工,昨晚很晚才回来今早起床就走了,我只照了一面若不是出义工,他一天的工钱是160元

论长相,罗尔依虽然个子不高但平头正脸,肩膀宽得像个橄榄球运动员怎么看嘟是个男子汉。但他为何入赘齐准家“嫁”给一个年长5岁、患有大骨节病的女人呢?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因缘

马尔康、丹巴这边的嘉绒藏族,有长女招婿的传统习俗就是说,家有女儿长女概不外嫁,而是“娶”一个男人承继家业从这点来说,罗尔依入赘并不稀奇泹嘉绒藏族嫁娶之间,也是要讲门当户对的罗尔依“嫁”了一个年长5岁、患有大骨节病的齐准,只能说明他家是“贫农”能与“中农”家庭(相比较而言)出身的齐准婚配已是幸运,挑拣不了许多的

大坝口村,至今仍有8条“光棍”因家贫耽误了青春。我刚到村部时僦有一名老妇来向村支书汇报新婚儿媳跑掉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支书也没有办法一筹莫展。

然而他们安贫乐道从眼神里看不箌急切要改变现状、致富奔小康的火花。而是人手一串佛珠

罗尔依头戴藏式宽檐帽,脚蹬山寨鞋正在汗津津地帮年木图家垒牛圈。手裏是一柄瓦工刀

帮忙的来了十几个人,男的负责运沙、拌混凝土、垒墙女的负责筛沙、运混凝土、搬砖。女人比男人多

和女主人年朩图打了个招呼。年木图个子高、腰身壮嗓门也大:“来坐嘛,喝茶”她在屋前场院里说。我说:“不啦不啦您忙您的。”她就去搬砖藏家女人能干着呢。

拖拉机运来的河沙堆在场院里河沙里有朽木、小石头等杂物,需要过过筛子双人床大小的筛子斜斜支起来,两个女人用铁锹将沙子撒在上边细沙漏过网眼,滤掉杂质和粗沙

“帅哥,你是来帮忙干活的吗”一个穿紧绷绷的红色毛衣的小个孓女子冲我说,边说边吃吃地笑毛衣已结了球球。

“啊我是来干活的。”我也笑了

“那你来帮我们筛沙子吧。”“红毛衣”说

“恏的呀。”我将摄影包放妥接过她递过来的铁锹。

“给你戴上手套,要不一会儿手就磨烂了”“红毛衣”摘下自己的手套递给我。那是一双男人手套

“那你用什么?”我说

“我不用。”她清脆地说又咯咯地笑了,“我没你娇贵”

看着我铲了几锹沙子,她上前指导:“手是这样身体这样,腿呢这样。不然你很快就累得腰酸背疼了”

我这才注意到她与众不同,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她说话的鉮态,动作和身姿释放出与众不同的讯息。怎么说呢——她眼波流转眼风藏着薄薄的妩媚,又活泼又大胆说话的口气,笑的方式潒大多数广受男人喜爱的小女子一样,有一点点放肆和任性

“要干一天呦。”她直视着我的眼睛调皮地说。

“要的干一天。”我表礻完全服从

她蹲下来处理粗沙的时候,我从后边悄悄观察她:虽然个子小巧可是臀部饱满丰腴,蹲在那里屁股呈饱满的心形,浑圆結实中间一道深浅恰到好处的沟沟。不折不扣是个蜜桃臀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她

“玉!尔!”她一字一顿又说一遍。

“玉儿”我故意打岔。

她嘴里啧了一声拉过我的手,在手心里写了“玉尔”两个字

“哦,明白了”我装着恍然大悟。她带点娇嗔地斜了我┅眼

蜜桃臀。我暗自思量玉尔有一副典型的蜜桃臀。这样的完美臀部在城市里只有长年泡健身房的女子才可能拥有(只是可能而已)。而在这峡谷深处荒村野地,玉尔却浑然天成生就了一副蜜桃臀这臀部不由得使男人心猿意马。

傍晚我坐在齐准家二层平台挨个擦拭三只镜头,阿妈在厨房忙活着齐准依着栏杆看对面人家在修院子的门。

玉尔收工了从沟底慢慢走上来,已然褪色的遮阳帽挂在食指上一圈圈地摇她家在一组,离这儿3公里回家要经过齐准家的屋栅头。

走近了玉尔仰头和靠在栏杆上的齐准用藏语大声说笑。这小奻子似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力我自是听不懂他们说啥,但话语往来之间我直觉她在谑戏齐准——

“齐准啊,你家罗尔依昨夜没囙来吧你是一个人睡呢,还是和这汉人同床共枕的”

“玉尔你这死女子,胡说些什么呀看我撕烂你的嘴。”

“哈哈哈别害臊呀,囿什么可害臊的男欢女爱,传宗接代正常的嘛。”玉尔口无遮拦气得齐准直跺脚。

我探出头来:“嗨玉尔,歇工回家了”

“回啦回啦。帅哥你是骑摩托车来的?”

“好啊荣幸之至。”说着我将镜头收进摄影包,下楼去推摩托车

说老实话,虽然生就了一副惹人垂涎的蜜桃臀性格也爽朗风流,可真的近距离接触我隐隐担心她身上的味道过于浓郁。这里的人们是不常洗澡的齐准家有装太陽能淋浴,但我未见他们洗过澡及至玉尔跨上摩托车后座,才发觉担心是多余的——玉尔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芍药花香这里是赤芍的种植区。

“你一个人出来家里人不担心吗?”玉尔问摩托车在山路上行驶,拐弯多速度上不来,频繁换挡

“不担心,我家里人心大”本来想说“我老婆心大”的,不知怎么变成了“家里人心大”

出村口不远,就是一个180度的“回头旋”必须换一档,加油门猛地仩窜,窜到坡顶还须急刹,不然就会冲下边坡急刹之间,玉尔胸脯贴到我背上皮球压瘪了又鼓起来,温软富有弹性心里有点不安,好像偷了人家东西似的想瞅瞅她脸色,她在脑勺后边瞅不着。

山路委实难行刹车是常事儿。不是我使坏有意制造机会让她拿胸脯碰我实在是无法避免。

薄暮冥冥玉尔用她敏感的部位一下一下撞击着我,让我微微起了生理反应玉尔也许没太在意,抑或是完全能夠猜测到我的反应却不管不顾地放纵自己这是我俩之间的秘密。无法与外人言说的一时空气里都有了荷尔蒙的味道。

到达村口玉尔邁腿下车,正面朝着我说:“晚上村部里跳锅庄你去吗?”我细端详之虽然她脸上有皴了一样不光洁的感觉,可是明眸皓齿活色生馫——这是个内心狂野的小女人,命运限制了她的舞台要是生长在都市,肯定会死去活来爱一场的无论悲剧喜剧。

“有锅庄那要去。”我说

“好,锅庄见”玉尔说。随手塞给我一瓶可口可乐“这个你喝。”

“我不要你喝吧。”我推辞

“拿着。谢谢你带我回镓”玉尔将可口可乐使劲摁在我手里,不待我说什么即消失在暮色之中。

齐准家邻居是一个和尚。和尚家屋顶是黄檐金瓦——寺廟的颜色。和尚不是一个人住家有母亲和弟弟、弟媳、侄子。和尚的侄子一天要往齐准家跑7、8趟粘着巴尔姆不离左右,巴尔姆像奶奶┅样照看他

和尚是村东5里恩泽寺的住持。他穿着赭红色袈裟袒露右臂站在门前和我聊天。

照例问了“你从哪里来是做什么的”。我佷奇怪他不住庙子里而是住在家里他说这里的和尚都是住在家里的,只有集体诵经和做法事的时候才回庙子我脑中闪过电影《少林寺》最后的镜头:老和尚在觉远受戒时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尽形寿不偷盗,汝今能持否”“尽形寿,不淫欲汝紟能持否?”即问他有无六根清净的决心觉远咬咬牙回答:“能——持。”住在家里怎么能六根清净呢

和尚说,恩泽寺过去破烂不堪信众少,供养也少光景凄凉,桌椅板凳都被人偷光了他当了住持之后,多方化缘又反复去宗教局磨叽,申请了一点资金修缮了寺庙,情况才好转了没有他,恩泽寺估计都不存在了和尚还谈到,这里的村干部不公正扶贫救济款优先照顾亲朋故友,和尚家一毛錢也分不到

直觉告诉我,这个和尚心不静

在藏区,喇嘛不是随便叫的道业浅的只能叫“和尚。”喇嘛的原意是“上师”只有修行箌一定程度,可以渡人出苦海的才可以称为“上师”看到披袈裟的小孩子即呼其为“小喇嘛”,其实是不对的藏人不这样称,“和尚”与“喇嘛”严格区分开来

因此,邻居家这个和尚显然只是个和尚。

村部党员活动中心离和尚家只有20米。有一个带瓦钢顶棚的场院有几间办公室,有一面公示墙

彭措罗尔依早就把音响调好了,等村民到的差不多了开跳锅庄。

现场的画面不是影视作品里那样儿的:篝火热烈的对唱,和声簇新的民族服装,男女手拉手现场的情况是这样儿的——男女面对面站成两排,服装五花八门长短不一。乐声响起(印象中)舞者一手作托盘动作,一手提裙裾(或作出提裙裾的样子)微步趋前,跺脚再跺脚,送胯旋转身体,一手莋捞鱼动作两手作捞鱼动作,挥甩长袖八扎嗨!一遍做完,再来一遍

我用黑卡相机拍了几张,弱光感光度打到12800,像片颗粒太粗慘不忍睹。旋即坐在长凳上与一位在马尔康开出租车的村民闲谝他递给我一支烟。点火时我瞅见他脚蹬与彭措罗尔依同款的山寨耐克鞋。

玉尔在远端微微朝我颔首似笑非笑,算是打了招呼在当晚到场的所有女子中,玉尔的舞姿最有韵味开合自如。她换掉了劳动的衤服穿了干干净净的藏服,头发盘起来露出小小的、白白的、优雅的后颈,容光焕发相当迷人。

生有大骨节病的齐准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姿势比比划划,点到为止但她毫不为意,在舞蹈的人群中面无表情一直跳到终了

我曾加入进去跳了两曲,村医哈姆特笑着给我指导了一番但气氛远没有想象的欢快。累人大部分时间坐在凳子上休息,看他们跳跳了1小时20分钟,关灯散去

在大坝口最后一天,峩和村民一起做了檫檫

檫檫是一种胶泥做成的小型佛像、佛塔,1千年前从传来一般放置于佛座前、玛尼堆上、转经筒旁,是供佛的礼器村民做的是一种形似尖底陀螺的袖珍佛塔,用专用模具做成的脱胎泥模

集中做檫檫的时候,村民一家出一个人女子也行,老人也荇活儿不重。齐准家是巴尔姆去巴尔姆坐在我摩托车后边被我带到一组,早有人铲了一堆黄泥置于路边

妇女用背篓将黄泥背到坡下嘚一个平台上,一男一女用木棍将黄泥捶熟捶得泥花四溅。一群妇女坐在面向峡谷的平台边沿将业已捶熟的黄泥大致捏成尖底陀螺的形狀嵌入几粒青稞或彩米,递给一个和尚和尚在陀螺底部塞入大小的裹缠着经文纸的棒棒,顺手交给掌模具的人两名男子用模具将半荿品压制成成品,就势放在地上晾干

整个过程是一个流水线,有分工有合作谁干什么谁在链条的哪一环似乎早已不言自明。峡谷风也清爽阳光也柔和大家在面对峡谷的平台上作业,壮美风光尽收眼底嘴里不停地叙着话,笑语喧哗与其说是干活,莫如说是以干活的洺义玩儿party怎么看都像是一副风俗画。我将快门“啪啪啪”摁个不停

巴尔姆是做粗制半成品的,她一边捏着黄泥一边和比邻大妈小声拉家常。医生哈姆特带着孙女也来了顽皮的小孙女自愿搬运檫檫,累得一头汗水

我拍完照片,躲在远离他们的小树林里吸了一支烟撒了一泡尿,回来跟掌模具的人商量能不能让我干一会人家同意了。一屁股坐在地下学着人家的样子将半成品置入模具,在地上顿一頓消除模具和泥胎间的缝隙,倒转模具压实了,取出这玩意儿虽然工艺简单,可初来乍到的人不是压歪了就是太慢跟不上趟

中午昰在一组的一户人家(这家就母子俩,儿子40岁了还是光棍)集中就餐的据说每户交了10块钱。我要交钱光棍不让,我也就没再客气中飯是麻辣粉丝汤(里面有几块牦牛肉)、炒凉粉、米饭。麻辣粉丝汤每个人一碗炒凉粉是几个人合一碗。但主人给我单盛了一碗炒凉粉昨晚在齐准家没吃饱(吃的面块、野菜),今天吃了两大碗米饭光棍还要给我添,我说吃饱了不要了

饭后他们继续干活,我去恩泽寺看了一看寺里一个人也没有,惟几只野狗转来转去寻找可以充饥的东西。寺庙旁边的村民都迁走了剩下一片颓败家园。只有一户還住着俩人一个母亲和一个光棍儿子。又是一个光棍

与理塘、石渠那边相比,这里的宗教氛围已不是那么浓烈巴尔姆这样的老人还堅持每天去村头简陋的转经房转经,有时80圈有时100圈,年轻人除了逢年过节基本不做佛事了。村里没有争先恐后去拉萨朝圣一路磕长头嘚风气这里是藏区向汉区过渡的汉藏习俗混合地带。连酥油茶都不大制做了

我在大坝口的最后一天晚上,落雨了夜雨沙沙,空气中彌漫着好闻的青草气息不知怎么,我觉得青草发情了坐在帐篷里,打开头灯边回想边补记这几天的日记。这3天的经历如同电影一样從头又放一遍——罗尔依和长他5岁的妻子巴尔姆不离左手的转经筒,安贫乐道的村民与满腹牢骚的和尚木柄铜头的檫檫模具……还有,眼波流转天生一副蜜桃臀的玉尔。这小女子后来再未同我说过话像是不曾认识一样。想象着玉尔身着慷慨的比基尼站在大海边昂头捋头发的样子那该会使多少男人鼻血徜流。如果她生长在城市该惹出多少恩怨情仇。这是个多情的、生命力旺盛的女人60岁了都会轰轟烈烈去恋爱……

在令人愉快的想象中,我的意识渐渐迷蒙成一片混沌最后彻底坠入梦境。帐篷漏雨了也未察觉

没事的时候 巴尔姆就唑在自家二楼的平台上 一边摇着转经筒 一边向沟底打望


我吃了几顿这样的饭菜 没有吃饱 这还是藏家招待客人的上等饭菜


故事的发生地——夶坝口村





实在太寂寞了 和几个女子搭讪 拍照片

第五章 你说这是变态我无言以对

5月17日 阴转晴关键词:“稻草人”的郁闷

马尔康市本真村“西荇客栈”,离市中心5公里这是一个藏家风情的民宿,院子里开满了紫色的弋尾花、红色海棠和白色丁香很有点文艺气息。老板“西行夶叔”是个退伍军人待人厚道,打理客栈用了百分之一百的心院子里安了三架秋千,一楼一架二楼宿舍门口和树荫下各一架。一楼那一架是一个藤子做的白色吊篮垫有软乎乎的靠枕,坐在上面悠然自得地看书又放松又惬意。我决定在这里住两天短暂地休息一下,给旅行点一个逗号

帐篷在齐准家楼顶被风吹歪倒了,摇摆之间在地上磨出了一个小口子夜里漏雨了才发现。问“西行大叔”有没有膠水“西行大叔”说有,随即送了一管502胶水上来我用小剪刀剪了一截雨衣下摆,用胶水粘在帐篷创面仔细抚平。住我隔壁的一位老弚帮我扯着帐篷角

这位老弟是从来的,一个人开了一辆“40”越野车约莫40岁出头,脸方肩宽骨骼粗壮留着简单的小平头,鼻梁上却架叻一副金丝眼镜不像知识分子,但也不像工人农民倒像是未脱离生产劳动的民办教师。

他自称叫“稻草人”(网名)说是婚姻亮了紅灯,一个人出来散心的这老弟看身架是个蛮人,眼神却出人意料地温和隐含着容易受伤的气质。是个愿意跟别人亲近的人晚餐我倆AA,到附近农家饭馆要了两个小菜喝了一点虫草泡的土酒。几杯酒下肚“稻草人”话就多了,向我倾诉了他的苦闷

为何婚姻亮了红燈?事情很简单——他做生意免不了请客户泡泡澡、唱唱歌,有时要找小姐陪一下太太晓得了,大为光火坚决要跟他离婚。

生意场仩有时找小姐出来帮忙润滑一下关系,他觉得这很正常虽然没打算主动告诉太太,可也没有下大力气隐瞒他想不通的是,太太的反應怎么会那么强烈

“老兄你说,过去我们穷得叮当响谈恋爱那会儿,逛街逛久了只舍得买一瓶矿泉水两人伙着喝。现在有生意做烸年少说也有6、70万的收入,还不是靠客户赏脸找个小姐陪陪客户有什么关系呢?”他郁闷地将杯中酒倒入喉咙

“就这么简单?给客户找小姐你给自己也找吗常在河边走,你湿过鞋吗”我问。

“呃鞋倒是湿过,这不瞒老兄”

“这不就结了。有哪个老婆会不在乎老公跟欢场女子有染的呢纵使知道你不会爱上她们,也嫌你脏不是”我也喝了一口酒,跟着给他满上

“可是……可是……我挣的钱,铨是她管着我不仅由着她花,还鼓励她花我的心在她那,外面只是应酬而已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非要离婚”他动作很大地将杯中酒喝光,杯子重重地顿在桌子上

我明显觉察到他对女性和婚姻关系的认知是有误区的。也许是受了放言“宁坐宝马车里哭泣不坐洎行车后欢笑”的那个女人的误导。那样的女人能有几个呢我敢肯定地说,不超过1%如此“宁可痛苦,不愿贫贱”的女人若非被贫穷逼嘚变态便是天生虚荣。她们不代表女性的主流

但假若我跟他巴拉巴拉阐释“女人她是这个样子的……”未免说来话长,况且也有好为囚师之嫌好为人师的人让人厌烦,我不愿意做那样的人所以打定主意不做劝解,只做一个倾听者好了他吐出胸中块垒,心里就不那麼难受了

5月18日 晴 关键词:假装快乐

骑上老摩,去马尔康菜市小街买菜说实话,齐准家吃得实在太差了不然我会多住几天。今儿打算洎己做饭补充身体的亏欠

到底是阿坝州的首府,马尔康菜市应有尽有全是鲜灵灵、脆生生的新鲜菜。有藏人和寺庙里的人合伙卖放生嘚鱼路边一辆“双排座”,车厢用雨布垫底盛着水和鱼。藏人负责吆喝和尚负责收钱。街边墙根下有4个和尚、12个藏人坐在那里念经超度“既然明知要放,何苦还要捉它呢”“放生的积了功德,那捉鱼的岂不攒了业障”我心里微微生出了一点疑惑,搞不懂他们

轉了一圈,买了蒜苔、西红柿、豆腐、蕨菜、猪肉等物另买了苹果、酸奶,预备放包里路上吃中午亲自下厨在客栈厨房做了三菜一汤,和“西行大叔”一起享用

马尔康的天气像贴心朋友一样,阳光温煦白云棉絮般悠悠然随着微风往西方流去,在昌列山上形成了一个艹帽的形状旋即又散开,散成一群奔跑跃动的羊天蓝得像写字儿的纯蓝墨水似的。自由自在心情舒爽。

旅行的路上我到底是假装赽乐,还是真的快乐实话说,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试着向幽暗的心底探下去,探寻最隐秘也是最真实的答案得到的结论是:嫃的喜欢旅行。于我而言旅行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吃苦历难,找到“活着的感觉”固然人在旅途困难重重,有时候确乎狼狈得一点范儿也没有可是回头想想,这“狼狈的样子”本身就是行者应有的范儿进一步说,这种生活脱离了鸡毛一样的琐碎,蝇营一般的苟苴小爬虫一样为一块瘦骨头争来斗去……已然十分难得——自由的身姿,是最为潇洒的范儿不是吗?苟我不喜欢这个还能喜欢什么呢?不喜欢的事任你怎么咬牙也难坚持做12年(我从2006年开始利用假期走世界)。

早上送走了准备回家跟老婆承认错误、求得老婆原谅的“稻草人”下午坐在秋千上读书时又迎来一位拖着拉杆箱住宿的姑娘。简单聊了几句5点钟,我换上跑步鞋和短裤背心出门跑步沿公路跑了5公里,汗流浃背这里海拔较高,跑起来呼吸不畅不过我不要速度,出汗排毒的目的达到了就行回来在公共淋浴间冲了澡,顺手紦衣服洗了挂在雨棚下晾着。

一天都在院子里晒太阳读书。坐上秋千心情悠然。若问在旅馆里晒太阳算不算旅行呢“肯定算的。”我必给你一个不假思索的回答

“西行大叔”战友的儿子结婚,我随了100块钱的份子同他一起去喝喜酒。我想见识见识藏家的婚俗

“覀行大叔”的战友是阿坝州某局的局长,藏族儿子结婚,大都是当地藏家的头面人物阵势十分了得。

婚礼在一家金碧辉煌的酒店宽敞嘚二楼宴会厅举行一进宴会厅,两边就有“贵妇人迎宾队”作欢迎姿势清一色的藏族中年妇女,穿金光闪闪的尼料藏袍戴大号红珊瑚串成的佛珠,气质华贵艾玛,这些人祖上不是土司就是头人客人要连喝三碗酒才能从哈达地下钻过去。

整个婚礼我一边拍照,一邊细细观察记下了藏家婚俗的同于不同。

共同之处是都有一个主持人主持人巴拉巴拉善于煽情;都要向父母高堂揖拜、敬酒,感谢养育之恩;菜都一样难吃

藏家婚礼的独特之处在于——

*开坛师要先开坛,才允许喝酒开坛师是藏族非遗文化传承人,念了好长时间的经长得超乎你的想象。念经完毕将长长的筷子伸进酒坛里沾上酒,四方点洒敬天敬地。这酒叫“咂酒”(喝咂酒先开坛这一点和羌族风俗一样)。

*婚礼进行到高潮时来宾要给新人敬献哈达。哈达太多以至于要有两个人专门在旁边捧着。

*新人拜过高堂来宾要把礼送的生活器物捧到台上,绕新郎新娘展示一周器物包括锡制的酥油茶壶、藏毯、挂帘等等等等,好多好多来宾都等不及了,开吃

*藏族宾客悉数身穿五颜六色的藏式礼服,披挂上最好的首饰头上、手上、腰上珠黄玉翠,尽显尊贵我等小民不觉有些自卑。

菜式是藏汉混搭的没有一样可口。好久没吃鱼了急坏了我。马尔康美食街一条老鼠大的烤鱼也要88元我来回几趟都没舍得吃。今儿吃了几块鱼

唑在回程的出租车里,我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藏族人有婚外情的多不多” “多,和汉族人一样多”“西行大叔”愣了一下才回答,搞不懂为啥子我参加了人家的婚礼却突然问到婚外情我其实想问的是“潜心向佛的族群是不是都能恪守清规戒律。”

今日沿317国道骑行187公里到翁达离色达五明**还有63公里。天色将晚不想急于赶路,就在翁达歇息翁达镇有个318汽车营地,我进去瞅了瞅营地倒是好营地,鈳以扎营在平整的木地板上头顶有雨篷,只是要收100元费用我就退出了。想在小学校里扎营但人家大门上锁。算了找了一块离大路鈈远的平坦草地,问附近藏族人家的女主人:“我想在这搭帐篷住一夜可以吗”那女的说:“不管你,住就是”于是从老摩上卸下装備,悠悠然将帐篷支上一头牦牛在旁边望着我,不解其义

附近那户人家的女主人是个漂亮的藏族少妇,身型窈窕面庞秀丽,气质不輸都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只是脸被高原紫外线严重灼伤,灼伤的脸上施了白粉她家是开砖厂的,她和另外两个女子在搬砖戴着厚厚的大手套。我走过去和她们搭讪教她们摆poss,给她们拍照片,和她们开玩笑,打情骂俏这完全不是我平时干的事儿,但今儿个我┅个人太寂寞了就想跟人说说话,逗逗趣儿

本来,我是想直接北上去若尔盖的但是,拖着拉杆箱住进客栈的那个姑娘建议我去色达因为色达正在举行金刚萨埵法会(金刚萨埵是佛教密宗极为推崇的圣尊)。那姑娘是从来的居士有一副圆圆的鼻头,天生带一点喜感待人亲切。衣服胸前印有日文的“动物园管理”字样我无非是流浪,先去哪后去哪也无所谓于是往西骑往色达。

昨夜寂寞难捱睡嘚不好。今早右眼结膜充血像得了红眼病一样。

钻进睡袋的时候才晚上8点钟无处可去,不钻睡袋总不能在夜露渐浓的草地上干坐着紟夜不想读书,心有点乱

手机无信号。想看看手机里推送的文章或者朋友圈动态,不能平时微信朋友圈我基本不看,无非是个晒——晒旅游的晒颜值的,晒美食的晒心灵鸡汤的……实在没晒的就晒娃和宠物。我想看看有没有谁用别具一格的、兴味盎然的方式打发囚生结果很失望(所以只好自己尝试着创造这样一种人生模式)。

但是今晚我想看看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实在是太寂寞了。寂寞的空气洳同渐渐被抽空的塑料袋一样裹罩着我让我喘不上气来。手握手机举到眼前看看,没有信号;过一会再举到眼前看看还是没有信号。想睡着脑袋却异常清醒,眼皮根本不往一块儿合

索性穿衣起床,走出帐篷在草地上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吸一支小烟几头牦牛臥在不远处,“咕兹咕兹”的反刍声如背景音乐般地隐隐鼓动耳膜

我在这里干什么?我来川西究竟何事我首先思考这个问题。是来旅荇的吗是来拍照的吗?当然是确实是,毫无疑问是可问题是:做完这些就算完成任务了吗?就心满意足了吗回答又是否定的。我惢知肚明我来川西的最终目的是将人生走得通透,把过去一直浑如白雾般压在卤门上的一块模糊阴影洗去醍醐灌顶。这些年来我结婚生子,享受美食偶尔去大学办一场讲座,和美艳妇人眉来眼去地调情看似没有什么毛病,可在我看来无异于在一间密闭的屋子里机械地活着憋闷,见不到天我内心清楚:我有病。我需要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需要与迢迢银汉以自己的语言对接,找到人生的北斗星我就想通透地明白自己的人生究竟在什么坐标上,未来向何处去我想要一个通透敞亮的人生——哪怕通透以后灌进刺骨的冷风也在所鈈惜。

为此我尽力向最艰苦、最寂寞处行进向孤绝红尘处行进——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身不由己我相信越是艰苦越是寂寞就離通透越近。犹如走进一条神秘的黑暗隧道——我忍住一切不适往前走相信越走压在我头顶上的山体越薄,终有一天我会穿破厚厚的泥石走出地下见到天日。那时我就明白自己的定位——哦原来我在内陆亚热带地区横断山脉的一个小镇上啊,想去塔希提只有到大城市唑飞机喽就这样明白就成。我无所谓金钱、权势只要活得明白就成。

夜色深沉我在远离家乡几千里的大山里寂寞地思考人生,心里囿淡淡的哀愁

一觉醒来,发觉老摩漏汽油昨天刚加的一箱油漏到了红线。赶紧骑到修车铺师傅说化油器坏了,要换120元。那师傅是個30多岁的藏人笑容坏坏的,技术差劲换一个化油器用了1个半小时。还给人拉皮条

“呃,哥哥需要姑娘不?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找”他贴着我耳朵小声说,嘴里放出一股令人作呕的隔夜臭气“刚才拎饭盒过去的女人怎么样?别看她小巧床上可厉害呢。你要是喜歡我叫她晚上陪你”

我白了他一眼,冷冷地说:“谢谢好意”然后不再理他。心想这偏远的少数民族小镇怎么也有这个

本想扎营节渻100块钱住宿费,结果修车花了120重新加油花了60,无端损失180元不免心情郁闷。早餐吃一碗光面算了鸡蛋就不加了,省点吧

骑进色达五奣**,我在坛城后边的山坡上扎了营在微信里给“动物园管理”留言:我到了。

5月22日 阴转晴 关键词:加持

早上5点半天刚泛一点点青,就被旁边帐篷里的念经声吵醒了一个低沉的声音,一刻不停地念“毛豆麦根毛豆麦根毛豆麦根……”可恨昨夜风大,帐篷的地钉拔起来┅个外帐带着地钉在风的作用下“咵咵”拍打帐顶,扰得人睡不着只好穿衣起来重新楔进地钉,冷得下巴颏打颤这里是后山一块微微倾斜的平台,好位置都被参加法会的藏族同胞捷足先登了我睡的地方有坡度,人容易往下秃噜一夜睡眠时断时续。

6点钟爬起来也沒洗脸,去拍喇嘛觉姆的早起生活

先骑到大经堂那边,找一个小馆子坐下要了一碗素水饺,狼吞虎咽地吃光法会人多,乱哄哄的像鄉下庙会一样僧人、居士、自愿者、游客来来往往,搅成一团但不管来了多少人,物价是一成不变的素水饺一碗10元,不会在旺季时漲到12元也不会在淡季时降到8元,这一点**管得非常严

经堂里的景象从外面看不见,但走廊上坐满了僧人想来里边也济济一堂。门前广場上有藏人将卡垫铺在黄泥浆里磕长头,全家人一起磕藏人看起来来自闭塞贫困的乡下,头发如野人般蓬乱肮脏衣衫褴褛,但表情嚴肃虔诚这虔诚的信仰到底是精神的皈依还是精神的囚禁,看这贫困的一家我忽然冒出了含有不敬的怀疑

我掏出相机对着磕长头的人拍照,连续两次被人从后边拍肩膀拍我的是胸前戴白牌牌的志愿者。“师兄这里只可以拍建筑,不可以拍人哦”志愿者礼貌地提醒。确实被拍的人一发现有镜头对准,均以袖遮脸或背转身去,让人无法摁下快门

这么着,委实觉得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感觉手歭单反相机的人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这感觉很不好我收起相机。

9点左右游客乘公交车上来了。游客很好认花花绿绿的一群,囚手一部照相机兴奋莫名。也有怀抱“枕头氧”、鼻子里插着氧气管蹒跚而行的女汉人脸色像死人一样难看,不晓得是游客还是居士——这地儿海拔4000多很多人高反。

10点坛城。坛城是“众神居住的地方”是神宫的模型缩影。除大经堂之外这里人最多约800人一起转经。据说围着那个四四方方的建筑转300圈就能洗脱一生的罪孽我跟着转了几圈。有3个长发飘飘的康巴汉子推着一只轮椅转经轮椅里放着一呮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有人小声说:“袋子里是**”

中午找了一个小馆子吃了素菜和米饭。这里没有荤菜

下午2点,去大经堂听法会大經堂里2000多人坐在长条型泡沫垫上,中间天井透进如柱子一样的白色光线室内明亮。找到“动物园管理”坐在她旁边。她带了手提电脑在等待法会开始的时间里帮道友剪辑视频。我偷偷用手机拍她的工作照她笑着说:“经堂里不许拍照,看喇嘛批评你”盘腿坐上卡墊,听了1小时法会全是念经,一个字也听不懂睡了几天帐篷,袜子散发出陈年酱缸的味道自己都受不了。脱下冲锋衣包住脚免得禍害左邻右舍。1小时后实在没意思,腿酸退出

3点。自己一个人上山在密密麻麻足以使密集恐惧症患者歇斯底里的小红房子中间穿梭尋觅,希望遇到一个僧人邀请我到他(她)修行的僧舍看一看理所当然没有。僧人都去法会了就是有也不可能邀请我进入。色达的僧囚对游客反感过去有人拍了不好的照片发表在网上,使他们受到伤害我心里真的好奇他们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想拍一拍他们的内室这些人,他们和我们的人生截然不同他们是怎么活着的呢?我们不懂他们的内心不懂他们的生活,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那些觉姆,她们用乳罩吗内裤在太阳下晾晒不?她们像正常女人一样来月经不来曾经在青旅听到两个年轻人争论,一个说:“觉姆也是女人啊只要不到闭经年龄,肯定也来月经的嘛”另一个说:“用进废退,觉姆那个器官长久不用肯定不会再有月经嘛。”搞得我也糊涂叻

记得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有一段写男生对女子中学的好奇:“她们每天扔的月经带该是好大的一堆吧。”你要说这是变态峩也无言以对。

6点排队去见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是喇嘛里的作家著有《苦才是人生》、《做才能得到》、《残酷才是青春》、《圉好有烦恼》等等。所传佛法通俗易懂弟子甚众。参加法会的每天3万人大约有十分之一有机会得到他的加持。“动物园管理”从她师父那儿帮我要了一张票和她一起排队接受索达吉堪布加持。

索达吉堪布端坐在喇荣饭店3楼的房间里信众队伍从这里沿楼梯排到一楼,排到门外排到大街上,再拐一个弯排到粥面施舍处再拐一个弯排到商店门口。真正的长蛇阵每个人手里捏着一张票。有志愿者维持隊伍秩序“快点。不要停留一直往前走。准备好自己的供养”

楼门口,站在门边的志愿者提醒:“请脱掉鞋子理好手中的哈达。鈈要和堪布说话请快速通过。请不要拥挤” “动物园管理”带了10条哈达,这个时候才想起从包里拿出来手忙脚乱,哈达的穗子挂在拉链上撕扯不开我过去帮她。“请不要停留边走边理。”志愿者过来轻轻把着我俩的胳膊往前送

拐了两个楼梯,进入堪布的房间堪布端坐在法桌后边,面带微笑手执法器在依次从他面前经过的信众头顶上碰一下,以示加持房间温暖如春,与外面的冷雨侵人形成鮮明对比堪布身披袈裟,双臂袒露笑容如朗朗晴日冰块上反射的朝霞,将整间屋子照得亮堂堂的(我做梦都想拥有这样的笑容可是洇为欲念太多,执念太重笑起来常常如吞咽苦酒般晦涩),只有毫无介怀的人才能发出此等微笑虽已50多岁,看起来就像40出头堪布两邊的助手负责收取供养,并在信众手捧的需要开光的宝物(如佛珠、玉器等)上撒一小撮彩米另赠送一本堪布的著作,一只佛像小挂件排队的人太多,没有人能够停留也没有人说话。我捧上平时挂在颈上的一只小小缅玉挂件堪布的助手依样给我撒了彩米。额头被堪咘的法器轻轻碰了一下

回到门厅穿鞋的时候,一个女的嘤嘤哭出声来这中年妇女泣不成声:“堪布每天要加持那么多人,太辛苦了堪布您要保重身体啊。”

色达的空气是有份量的感觉凝重得连颤动都停止了(实际上理所当然是有风的)。似乎空中每一个粒子都释放絀酥油和宗教的气息人们进入这里,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无不小心翼翼,不敢生出虚妄之想连汗毛都虔诚地排着整齐的队列。人在這个“三观”迥异的地方不知不觉心理会发生微妙的改变。这是我离开以后才意识到的




坛城转经的人们 据说那个轮椅里是一具**


在经堂裏的“动物园管理”


色达东嘎寺 转经的老人


这个叫土登的瞎和尚,在他7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连续高烧一个星期。病愈后眼睛失明了从没囿上过学的他,突然能够整段整段说唱《格萨尔王传》后在年龙寺出家。他每天在县城年龙宾馆门口说唱《格萨尔王传》是省级非文囮遗产传承人。像他这种突然从天上接受佛经或者唱段的事例被称为伏藏,是藏传佛教神秘现象之一


我在坛城的后山搭了帐篷


壤塘并沒有因为别人不来就我来架相而因此露出灿烂的阳光表示欢迎

第六章 旅馆老板娘翻脸了

我跪在泽布基寺欧丹活佛面前。这里是活佛的居所并无他人,我俩面对面交谈

“我从城市来。红尘嚣嚣前路迷茫。如何获得解脱请活佛开示。”我双手合十微微低首,以活佛刚恏能听见的音量轻声说

欧丹活佛是个70多岁的老头,清瘦却不干瘪。腮上有两片白毛一直连到鬓角。他端坐在卡垫上不急不慌地往┅个毛线针一样的小棍棍上裹缠经文纸,神情专注安详仿佛做完这个他一生就满足了似的。他那个安详的样子至今印在我脑子里你有時会觉得所谓幸福不过就是这个样子。

“你从哪里来走了哪些地方?拜见过哪些上师”活佛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也不看我平和地問到。

我简要汇报了到过的寺庙和见过的上师我说我只是对佛学有兴趣的观察者,不是信徒自然也不属于任何教派(实话实说)。

活佛“唔”了一声跟着问:“你了解泽布基寺吗?”

他慢慢给我讲泽布基寺的历史——哪个年代由谁建立当时香火如何旺盛,文革中怎樣被破坏镇寺之宝被谁偷偷藏起来保护,后来怎样重建接着话题转向各位菩萨不同的法力,不同的真言人为什么要转经,等等

哎呦我的膝盖。我跪在那里虽然膝下有薄薄的垫子,可以时间长了无论如何也消受不了骨头僵硬,膝头疼痛难忍影响我注意力集中。峩斗胆稍稍移动下位置挺了挺腰身。

本来没打算见活佛的参观完泽布基寺大殿之后,随口问一位眼睛又大又好看的小和尚:“活佛在鈈在”他不由分说拉起我的胳膊将我领到欧丹活佛的小屋里。见了活佛我能说什么呢跪下来求活佛开示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我总不能說“活佛我来给庙子捐几万块钱”,或者“活佛你这里有没有珠子好卖”吧?况且我确有无尽烦恼,虽不是信徒也想让活佛指点洣津来着。或许有用呢

我进欧丹活佛小屋的时候骤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小屋是建在主殿侧边的黄泥打墙的耳房像旧社会大户人家的仆人住的,低矮简陋里面堆着杂七杂八的物件——活佛脚边是一个蛇皮袋,袋子里好像装满了空瓶子几个瓶嘴儿在袋口露头露脑。一邊是光板墙上面空空荡荡,另一边也是光板墙上面挂满了不知啥东西的破烂玩意儿,俨然是收废品的小屋唯一可以称为财物的是他身后墙角有一个带盖的青花瓷杯。屋子正中有一座藏式炉子生着炉火。小屋暖暖的活佛双臂袒露。

我觉得这里有个无形的气场活佛說话时,我困意袭来跪在那里几乎睡过去。若不是膝盖尖锐刺痛说不定我真会坠入梦乡。我使劲儿将意识聚拢在一处尽力记下活佛開示的要点。

40分钟

川西流浪187天野外扎营33天,其中茬荒山野岭独自扎营11天在最寂寞处领悟天命。


雾锁达瓦更扎 (1楼)

第四章 住在藏人家里三天(9楼)

第五章 你说这是变态我也无言以对(11樓)

第六章 旅馆老板娘翻脸了(14楼)

第七章 最烂的路(16楼)

第八章 亡命沼泽意如何(17楼)

第九章 与寂寞称兄道弟(21楼)

第十章 煨桑节上的瑪吉求娜(23楼)

第十一章 在松潘休整(27楼)

第十二章 不期而遇的男女混浴(29楼)

第十三章 她不是用来爱的了(31楼)

第十四章 断了一根陈铁棒肋骨(37楼)

第十五章 与田村靖子小姐同房(48楼)

第十六章 梅里星空夜拍记(50楼)

第十七章 这一天生命力放量爆发(54楼)

第十八章 你看你看的眼(57楼)

第十九章 神山生气了(61楼)

第二十章 误闯军事通道(67楼)

第二十一章 子梅垭口五天四夜(70楼)

第二十二章 纵然他是个温柔男孓(73楼)

第二十三章 你来时请喷一点香水好吧(75楼)

这是暮春时节一个干脆利落的晴日川西的空气水晶似的透明,仿佛一箭射出能穿絀一个窟窿,落下一地亮晶晶的碎片薄薄的阳光不冷不热,其中蕴含着长姐照看幼弟一般的温柔情怀空中飘漾着令人肺部舒张的山野清气。紧贴在天际线的雪山戴着白色的礼帽微微送来强弩之末般若有若无的冷冽。骑着摩托车穿行在五月山谷间流动的风里身心俱爽,思绪也如海草一样曼妙飞扬

第一天,起点——小金县城;目标——达瓦更扎;看云海去

终于放飞了自我,心情“巴适的板”为这佽预期为6个月的川西深度,我已经准备了两年人这种东西,生来就是要负一大堆责任的责任像鱼钩一样从四面八方钩着你,让你轻易動弹不得像这样一去6个多月,任谁也不能说走就走其中缘故,想来大家都懂的最难的是求得家里人支持和安排好正在进行的工作这兩样。可以说大部分想做一次深度旅行的人都受阻于这两个难题。我有这样的体会:在现实中你若想脱离生活的常规,过一种与众不哃的生活各种各样的力量非要使出浑身解数将你扳回“正常”轨道不可。他们不假思考地阻止你做一个俗世中的“异数”不过我的决惢可谓坚如磐石,不是一遇反对就会偃旗息鼓的

总之经过柔性斗争,解除了各种羁绊(说来话长展开说能单独形成一篇文章,在此就鈈啰嗦了)随之就是查找各种资料,决定是、打车还是骑摩托去川西看什么,哪些细看哪些粗看同时要进行体能准备,每天两小时泡在健身房锻炼肌肉,强化耐力紧接着是各种装备的购买与添置,大到相机镜头小到户外……。现在终于达成了状态却无法相信這是真实的,就像做梦一样——我真的在实践自小就种植在心里的流浪梦想了吗我真的委身于被称为“地球皱褶”的横断山脉了吗?我嫃的呼吸上自由的空气了吗这感觉与失重颇为相像,也好比使劲掰一根陈铁棒坚硬的树枝树枝“咔嗤”断了,人被闪着了一样

再一佽确认了周边的环境,确认坐标确认摩托车,确认我就是我明白这不是梦。是的我已经跨上了追逐梦想的坐骑,进入情况了——说箌底生命没有目的地,只有循环倘若人不去追逐什么,不就像失去了速度一样颓然倒地了吗

十多年没骑过摩托车了,“初来咋骑”还没找到感觉,骑慢一点是必须的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缓缓前行,渐渐将城镇抛到了身后这里是大陆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特殊地貌,两侧大山夹峙谷底一江奔涌,江水遇到石头的阻拦就拼了命咆哮,老远就能听到“轰隆隆”的巨响路就随着蜿蜒的江水向前铺陈。路昰好路平整的柏油路,路肩上画有醒目白线危险的地方安装了坚固的护栏。在这样的路上骑行倒也轻松

达瓦更扎山坐落于市宝兴县磽碛藏族乡境内,是三个著名的360°云海观景平台之一(另外两个是泸定的和汉源的轿顶山)。从小金县城到达瓦更扎,导航距离是130公里蕗虽然不远,但途中要翻越一座大雪山——红军长征史上赫赫有名的夹金山

这条路车辆极少,20分钟才能遇到一辆车说明这里经济极不發达。路只有一条不存在岔路,雪山不离视线这应该是夹金山吧。醒目的雪山一直在前方引路提醒你已经身处雪域高原。慢慢地走著耳机里播放着动人的音乐,嘴里随着音乐的节奏吹着小口哨儿心情妙不可言。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是自由。当你除了不能任性花錢其它一切都是自由的时候有什么能阻挡你快乐的脚步呢?况且胯下有摩托车任驰任驶又不累。

摩托车是在小金县一个藏族大哥手里買的175cc排量的二手货,出厂已十年外观不甚漂亮,有一虾虾笨拙但点火后略加油门,引擎即发出荒原上大型野兽一般的吼叫很有力氣的样子。油漆多处剥落有点残破,但不碍事毋宁说,我喜欢它的残破越破越有范儿,当年切·格瓦拉就是骑着一辆破摩托在南美旅行的,旅行结束坚定了“必须革命”的信念。这车不怕丢失,等我走完全程,送人也好,随便往哪儿一扔也好不至于肉疼。在我旅行的6個月里能骑就成

优哉游哉地骑了1个多小时,路左边的山壁上呈现壮观的柱状节理遂将车停在路边,解开包掏出相机,找了找角度拍了几张照片。完事了用弹力绳重新绑扎好摄影包跨上“老摩”(我给摩托车起的名字)继续前驰。

一般人可能不理解——你旅行就旅荇花个十天半月散散心就是,干嘛要用那么长时间(天啦噜6个月)呆在川西?我的解释是(我干嘛要跟你解释呢):我想做一次(流浪式)深度旅行来着就是那种不用计较时间,走走停停看哪儿好就住下来的旅行。追求融入感川西是适合这般旅行的绝佳目的地。

尛时候回姥姥家最喜欢住在看瓜人的窝棚里,身子底下铺着干爽的麦秸草头枕草把子,就着一盏桅灯看连环画屋外雨打瓜叶,淅淅瀝沥心情又恬适又安然。一路住去流浪的梦想也许就是那个时候悄然种植于心中的

到过的人都知道,川西风景人文俱佳看点稠密。茬阿坝、甘孜两个州内遍布雪山、峡谷、草原、海子和寺庙。这里是藏传佛教的核心传教区梵音渺渺,钟鼓嗡鸣每一块石头都充满鉮性。它绝不会让你环顾左右发现没有兴奋点我计划在这一区域拍摄11个专题,作为对旅行中时间的消磨和事后回忆的证据更为重要的,我希冀能在这片佛性的土地通过行走实现顿悟弄清爽“天命”于我究竟是什么东东,“人生”于我又是什么东东长期以来,因为心裏不明白我活得不快活。我必须弄清这些方能将余生快乐度过而这样的旅行必须赋予一定的时间。

在夹金山雪线遭遇冰雹仓皇中摔叻一跤。

这里的天气说变就变翻脸不打草稿。刚才骑得好好的还有太阳透过树叶在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眨眼之间乌云便如巨大的幕布“哗”地盖过头顶,紧接着一声惊雷掠过耳膜樟脑丸那么大的冰雹就铺天盖地砸下来了。每一颗“樟脑丸”都嘻嘻哈哈露出恶作剧嘚逞般的鬼脸在地上蹦蹦跳跳。

幸亏有头盔不然头上非成苦瓜皮不可。此时我正在上坡意欲掉头去路边棚子里躲一躲。速度慢下来档位未来及调整,一下子将老摩憋熄火了这时应该捏右手刹车的,慌乱中又捏下了左手的空档老摩毫不留情地向后滑去,两腿支不住它已“咣当”扑倒在地,将我也带倒了

幸运的是,只摔车没伤人人没事。车子安装有防护支架摔倒时留有腿部安全缝隙,摄影包夹在缝隙中相机、镜头也没有受损。但前刹把手摔断了前刹失灵。

这摩托车和我还没成为朋友朝我尥蹶子,我得慢慢熟悉它了解它的性能脾气,为此尚需投入时间积累里程。

冰雹下了10多分钟戛然而止继续往前骑,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已在脚下遥想当年,红军長征经过川西翻越过5座雪山,伤亡最大的就是夹金山夹金山海拔4114米,终年积雪山上奇冷。肚子瘪瘪、衣衫薄薄的主力红军(红一方媔军和中央纵队)相互搀扶着在空气稀薄处蹒跚而行不用多少想象力都能明白其中滋味。

骑上夹金山才发觉衣服穿少了。只穿了、卡其布衬衣和一件速干内衣如此在透骨的冷风中骑行,肩膀、胳膊很快就像结了冰一样凉我把衣领、袖口……凡有缝隙的地方统统扣紧,缩着身子顶风前行真冷得受不了再打开取衣服就是。我现在就想体会与红军同冷再现当年红军翻越雪山的身体感受。红军无疑是中國的前辈他们对极限的体验与挑战是人类历史上鲜见的,即便从人类求生的角度来说我也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虽然冷可是雪山嘚风光真美。尤其上到垭口回望来时的路如黑色巨龙一般盘旋于山腰。天幕呈铁灰色极远处却是亮的,如耶稣光我浑身的细胞像狗啃骨头般兴奋,掏出腰包里备用的黑卡相机拍个不停又拍照片又拍视频。这里一个人都没有我以畅快的大叫表达兴奋情绪,无人投以渏怪眼神

离达瓦更扎山顶还有8公里,一条红白相间的栏杆挡住了去路

“前边经常有落石,危险游客车辆不许上去。”把守关口的矮墩墩的警察说这是个汉族年轻人,鼻眼像一只西红柿被人一拳搋了几个窝极富漫画感,头发油腻腻地紧贴着头皮

“摩托车也不给上?”我问

“摩托车更不行。徒步上去可以不过现在山顶人毛都没有,你上去只能独自了”

“我从老远的地方来,通融一下行不”

“对不起,通融不了上边这么通知的,我们只能执行”警察的话如铁灰色钢板似的公事公办,用词虽然客气但语调里自有一种“我說什么就是什么”的自得。

最后我只好在警察的“引导”下雇一辆当地人的越野车上去8公里,来回150元摩托车暂存检查站。

越野车狂野哋向山顶飞奔好像要赶时间回去接人一样。哪里有什么人要接这样的天气。小雨丝丝下气压低,天幕阴沉路上偶见落下的碎石,鈳也算不上多么危险要是有这样的落石就不允许行车的话,川西大半公路都要长年关闭送我到山顶,寡言少语的藏族司机嘟哝了一句:“师父注意安全”就掉头回去了。什么时候来接我他等我电话。

达瓦更扎此行目的是看云海、拍云海,因此必须等一个有云海嘚好天气。

然而现在的山头满满都是雾,浓得化不开浓雾偶尔会扫过面颊,湿湿的小雨一样。我放下背包茫然四顾,山顶、树林均隐于重重迷雾之中轮廓都不显现。切切实实我感到自己被自己主动流放到荒山野岭来了。

脚下是一个尚未完全建成、垃圾遍地的停车场。有花砖墁地镂空的花砖间,荒草疯长出来停车场一角,有两顶橙色的旧帐蓬这是被驴友遗弃的帐篷,破破烂烂空无一人。我掀开帐篷探看一番怕里面藏着什么。自然而然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矿泉水瓶子、食品垃圾袋。

捡了两支剩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將水兑到一个5升的矿泉水桶里(桶里还有五分之一的水),留着洗脸我只带了3瓶矿泉水,要省着点用

扎营之前,我点着一支香烟一邊享受小烟的蔚籍,一边慢慢将整个山头视察了一遍意象性地给达瓦更扎作一个概括:整个山顶,形似一个马背扎营的停车场是马屁股蛋;往上走一点,看云海的最佳地点(我猜的因为那地方已被人践踏得寸草不生),是马尾骨俗称马尻;往东走是马背,马背两侧昰小树林中间一条踩出的路径,像马的脊椎;再往前走是马脖子脖子上长满了花期已过的杜鹃,是为马鬃;跟着是一块马脸形状的凸起的岩石岩石三面皆是绝壁,这块岩石就是马头了。腕上的手表显示这里海拔3866米。

如此说来达瓦更扎应该叫“马背山”才是。当時脑中闪过这么一个念头

选了一个稍稍高出地面的灰堆,将帐篷扎在上面6根地钉牢牢嵌进泥土里,防风绳绷紧灰堆是施工时留下来嘚灰渣,被前边的驴友摊平了用来扎营。这玩意儿渗水性强下雨了也不会在身子底下形成积水。

一切就绪我在一块石头上坐下,于濃雾中用晚膳前日在小金县城,想买一只户外汽罐来着然而找遍了整个县城都没有买到汽罐。

没有火只能将就吃冷食。吃了一块萨其马、一只苹果派、几片牛肉干腰包里还剩半根黄瓜,也嘎嘣嘎嘣嚼了户外里有半壶热水,咕嘟咕嘟喝了稍微暖一暖胃。饭后又吸叻一支烟

心满意足地享受一个人在山顶扎营的感觉。觉得这一份孤独煞是难得有点酷酷的,心很静

我不惧怕孤独,或者说我在主動孤绝滚滚红尘——为看清红尘而远离红尘。究竟能不能看清我现在还不知道。

山顶几乎没有声音没有风声,没有鸟鸣没有动物爬荇的沙沙声,没有汽车引擎声只有一棵大树上浓雾凝结成水珠掉落在废弃的三合板上的“啪嗒”声——“啪嗒……啪嗒……”,十分有規律每9秒钟掉落一次。声音听起来冷静而坚韧仿佛在喻示着什么。可是它能喻示什么呢

天完全黑下来之后,我钻进帐篷就着,读村上春树出发时在背囊里放了一本村上春树的《远方的鼓声》。村上是我极其喜欢的作家他的表达一直在人的潜意识层面游动,常常┅语道破人们感觉到了却没能行诸语言的感受文章自有一种神秘的、耐人寻味的美感。而且作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作家,他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绝不为花狸狐哨的东西所迷惑,坚守自己、听音乐、写作的生活方式

读着读着,困意袭来我撩开外帐,将一只空矿泉水瓶孓拾进帐篷当夜壶顺便用头灯照了照四周。雾未散的强光刺不透浑浊的虚空,灯光一灭好像四周有无数只瘦骨嶙峋的手伸向我,要將我抓走但受阻于帐篷。在这无人的山顶阴森森的夜里,帐篷是我唯一可以依靠的堡垒我躲在帐篷里,裹紧什么也不想,不知何時沉沉坠入梦乡

半夜里,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呻吟声音细细的,有点像女人又不太确定。“嗯哼……嗯哼……”忽忽悠悠,拖长了喑调游丝一般。但能感觉隐于其中的痛苦或者疼痛,肯定不是快活的呻吟于半梦半醒间侧耳倾听,声音又像小老鼠缩进洞里似的不見了待要睡着,它又露了头这回能听到字面样的音节:“嗯哼……你压到……我了……”。我下意识地朝旁边挪了挪身子身下似乎囿衣襟嘣然抽出的力道。眼底一幅画面像是从水里幽幽浮出来:一个身穿白袍子的女人翻了个身从袍子开口处露出一只丰腴的大腿,腿皛得发青没有质感。脸朦朦胧胧看不真切惟瀑布样的长发清清楚楚,黑发肆意披开盖住了一个黑洞洞的井口……。我身子抖了一下打个激灵醒来。夜黑得像没有重量的深渊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暗夜的光色,眼前并无什么异物帐篷小小的空间罩着身体,空气中充滿了自己呼出的潮气但是什么东西从我身底下抽出去的感觉鲜明地留在印象里,又让我心跳加速开亮枕边的头灯,朝空的矿泉水瓶子裏撒了一泡尿心想也许是自己做梦吧,因为心底有恐惧感才做了让人恐惧的梦闭眼想了一会那只丰腴的大腿,身体某处稍稍有点兴奋不久抵挡不住困意来袭,再次沉沉地睡去

早上5点20醒来,将胳膊抽出睡袋撩开外帐一看,浓雾依然固锁山头眼前白茫茫一片,能见喥只有15米心里明白老天爷在考验自己,还须耐心等待

捱到9点,起床简单洗漱,吃早餐马尻、马背、马脖子、马头又溜达一圈。没囿一处不是雾气深沉一个人,既骄傲于自己的强大又切切实实触摸到那份有实体感的孤独。昨天藏族司机说今儿会有一个驴友团队來露营,不知他们什么时候能到

昨夜一个人扎营,虽然并不害怕但夜里做梦,梦见自己压住了一个白袍子女人的衣襟那女人肤色白嘚发青,不像是个活人这多少让我有一些惴惴不安。山上阴气太重了

西红柿警察带了一辆越野车上来。车上下来几位看似游客的男女对着浓雾四处拍照(这究竟有什么可拍的呢)。这时大概将近中午

警察到我帐篷边上寒暄:“怎么样,老大一个人扎营感觉还好吗?”口气像道上混世的人

我点点头,面无表情地说:“不是不让游客车辆上来的吗”

警察作出很委屈的样子:“哎呀,这一车人是县裏领导的亲戚头儿叫我带上来,我也不敢得罪不是”

见我还想说什么,连忙打岔:“呃老大看我给你带了一瓶开水,来我给你水壶灌满……我知道你老哥在山上艰苦专门为你带的。”说完从车上拎了一只旅行水瓶取下瓶盖,斜着瓶身给我倒水

开水是我目前最需偠的,我不拒绝就不说什么了。反正那150块钱花出去也不可能要回来

越野车走后,山顶又恢复了沉寂下雨了。不久转为大雪铺天盖哋的雪。我一个人在雪中默默站了一会朝下山的路上打望。路上自是没人等雪快积满冲锋衣帽兜的时候,我钻进帐篷睡了一会

下午4點20,成都驴友团队到了一共20多个人,十几顶帐篷那时正是雪下得最大的时候,我在帐篷里听到他们叽叽喳喳冒着大雪扎营。女的说:“冷死了冷死了”哈手,跺脚男的抱怨公安设置路障,让他们花冤枉钱声音里透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连抱怨都有幸福的感觉与峩这孤苦伶仃的独行者比起来,他们自是幸福得要死

他们稍微沉寂了一会,大概扎好营了钻进睡袋暖暖身子6点钟的时候有男的大声招呼:“饭好了饭好了,到队长大帐篷吃饭了啊快点喔。”有脆生生的女生问:“健哥今天吃什么呀?”“火锅牛羊肉火锅。”那人囙答“我太冷了,不想出去我吃点零食算了,帮我跟队长说一声哈”脆生生的女声说。

外面雪已经积有一砖厚了被鞋踢破的积雪凍成了冰碴。委实冷得不想钻出被窝不过,不知他们是否注意到这里还有一位独自扎营的老哥可怜地蜷缩在帐篷里继而出于好客邀请峩一起去吃个火锅呢?如果邀请我我就去。毕竟四顿没吃热饭了如果不邀请我我才不会主动搭讪呢。自己暗自思忖

侧耳细听外面的動静,理所当然没有人邀请我我带着自怨自艾的情绪又嚼了萨其马、苹果派和牛肉干。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觉得这才是我本来应有的苼活这生活里含着真实的成分,每一分每一秒都抓铁留痕刻骨铭心。过去——前不久的生活席梦思和美食也好,有参加的热闹聚会吔好四季开放的恒温泳池也好,单位里微妙的人际关系也好好似某夜的一截虚幻之梦,淡淡的已经记不起细节——这才几天啊而现茬,浓雾中的孤独喝不上热水的简餐,梦见白袍女人丰腴的大腿之后微微勃起的硬度甚至每9秒啪嗒一次的水滴,真实得如初升的太阳像我生命的应有之义一样。这是不是就算触摸到了“生命的质感”呢想到这里,我偷偷微笑了

夜里睡得很死,这次没有能够记起的夢

早上被成都驴友吵醒了。撩开外帐一看——外面晴了雨也好雪也好雾也好,全都在夜里悄然撤退天哪。弹簧一样坐起来赶紧穿衤服。

达瓦更扎的云海日出和我期待的一样妙不可言上到马尻一看,四周山谷全部呈现出云海蒸腾的壮观景象以东边日出方向最为奇妙:天边有一点淡淡的绯红,一溜雪山巍然从地平线冒出悉数呈现轻微的冷色,白得发蓝近处峡谷里,云海像沸水一样一忽儿上一忽兒下如艺术家的画龙点睛之笔将眼前的景色涂抹成仙境。

我以忘我的姿态拍了几百张照片装满了一个16G的卡。一直注意寻找一个有意味嘚前景来着但最终没有找到。这是小小的遗憾画面缺少有意味的前景,就少了对比和纵深感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世界上的倳情总是留有遗憾

成都驴友走后,山上又剩我一个人自己默默收拾了帐篷,将行李装进抽了两支烟。接我的越野车像某类甲虫一样歪歪扭扭顺着山道爬上来




山顶很冷 有的驴友裹了睡袋


达瓦更扎山顶 一个人于浓雾中扎营


将前面驴友丢弃的矿泉水集中起来供洗漱用


王明傑在峡谷半山高台之上祭奠大禹

王明杰展示2008年他为地震遇难者祈福的照片


王明杰远去的背影 孤独 有无力感


“小释比”跳起羊皮鼓舞,迎接

市慰问团客人 脚上说羌族特有的“云云鞋”


村人添了新丁 王明杰应邀出门避邪消灾


77岁的王明杰在老屋头作法


从老寨的羌王府打望萝卜寨新寨


县城威州广场 咂酒开坛仪式


新一代“释比”走在夜晚的县城 对未来他们心里糊里糊涂


现在回头说说那次失败的登山

此次来川西,最初嘚打算是:第一站就去登一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乘体力正棒,士气正旺

我早就瞄准了位于德格境内的。雀儿山海拔6168米接近性好,风景绝美对我来说,是那种极具挑战性且咬咬牙就能挑战成功的理想能拍到震撼性的风光照片。大约有一年时间为了凝铸与攀登雀儿屾相匹配的体力,我每天以心怀理想的近乎悲壮的坚忍在健身房做负重深蹲做倒挂卷腹……将肌肉折磨得发出悲鸣。还跑了两次马拉松(半马)拓展和强化身体耐力。

出发之前与登山公司联系,方得知雀儿山的窗口期是7月20日之后在此之前闭门谢客。我是4月27号出发箌7月20日就将近在外流浪了3个月,那时体力肯定下降得厉害登顶把握很小。雀儿山登山的费用在1万2千元左右如明知不能登顶还要去尝试,是对金钱的极大不尊重因此之故我将目光转向其它山峰。

4年之前(2014年)我曾登上过海拔5276米的四姑娘山二峰。这不是技术型山峰只偠有一定体力就能登顶。如果这次不能登雀儿山最起码也要登一座高于二峰的雪山,最好是技术型山峰能用到牛尾、八字环、上升器等技术装备。、、都在可选范围之内按理说,半脊峰山顶雪线最美离成都也近,可那儿正在搞登山节人声鼎沸,太热闹了我只想往荒无人烟的地方钻。那玛峰从山友拍回的照片看,颜值稍稍有点不理想就不考虑了。最终还是选择了被称为“东方的”、中国登山聖地的四姑娘山去约会美丽的“三妹”(三峰海拔5355米)。

然而此次登山失败了回看当时的登山日记,风雪肆虐、人影憧憧的早晨单純的、粗重的喘息,恍若电影般在眼前回放身子也像回忆起当时的感觉,脚趾头快要断掉的钝痛又来强烈搅扰我的神经

4月29日,晴转阴有雨夹雪

著名登山向导卢老六联系,在

茶店子客运站附近的迎宾大道与其它5位山友拼了一辆越野车车到

,空气已有寒意穿过巴朗山隧道,雨夹雪像饿狼一样扑上了挡风玻璃远处,雪山逶迤列阵精神为之一振。


在卢老六的“山友之家”门前下车六哥已在路边迎候。这人矮个子胖乎乎的红脸膛,眼神温和有股子憨劲。但六哥告诉我三峰这几天上不去。他似是漫不经心对我说的可我听了心里陡然一惊。“为什么呢”我冲口而问。“雪大不安全。”“是降雪还是积雪”“积雪降雪都有”。六哥说我一下子傻了。

这时候峩还抱着一线希望“我可以等的。估计几天之后能上”“最少一个星期”。六哥说“一个星期哪够,至少10天!”旁边站的一个痩得潒猴样、戴一顶黄军帽的向导插话“这两天一个人都没上去?”我还抱着一线希望在问“一个都没有。都改成二峰了”六哥说。
我囙三楼的房间休息考虑下再做决定。此处海拔2700米上楼已显气喘。洗了几个刚买的苹果水温接近零度,手指瞬间麻木啃了一个苹果,脆甜

最终我还是决定登二峰。既然来了总不能什么也不干就走。虽然4年前登过这一次应该有不同的体验。这次我要带鱼眼镜头上詓期待能拍到更加壮阔、更具透视感和空间感的照片。

租了马匹骑到二峰大本营。在标有海拔4307米的营地牌子下吸了一支小烟烟已不昰那个味道。呼吸已不顺畅肺就像淫荡的女人一样始终得不到满足,怎么吸气都不行在大本营旁边的高地上冒雪展开帐篷,单人帐小嘚转个身都要一点一点挪动屁股挺好了。省得住在大通铺里受别人呼噜的侵害
身处雄伟的横断山之中,营地也好帐篷也好,人也好全都卑微得不值一提。但是用放大镜来看一个橙色小帐篷里面,有个神经病大叔蜷缩在睡袋里用手机播放音乐,看起来也蛮快活的人为什么把自己放逐到空气稀薄地带能释放出快乐?无解

雪粒打在帐篷上,单调又干脆帐篷出人意料地暖和,犹如小棉袄旁边帐篷有人在议论天气,担心着
想再吸一支小烟。算了这海拔。

5月1日大雪转雨夹雪。

凌晨冲顶失败大雪。大风气温骤降。走完绝望坡后无奈下撤
凌晨3点半出发。无水洗脸今日可以不要脸。启程时小雪气温高,无需穿羽绒衣暗夜里,一排头灯如萤火虫般逶迤至屾坡高处上来就要翻越一座大山,呼哧呼哧粗重喘息积雪有大腿深,必须沿着向导踩出的硬雪走
找到自己的节奏,平路100步歇一下緩坡70步歇一下,陡坡30步歇一下
雪越下越大,天亮没有日出。雪粒子在眼前狂舞四周白茫茫一片。上到绝望坡顶右脚有雪灌进鞋子,化成水大母脚趾冻得失去知觉。向导说看别人都下撤了,上面太危险了咱们也下撤吧。开始我不理他只顾喘着粗气前行,但不斷有下撤的山友善意提醒:上面狂雪什么也看不见,温度极低别再上了,命要紧撤吧。我还想坚持但看到向导眼里已经写满了焦ゑ。他说上面危险应该就是危险,要听向导的话不能硬来。遂无奈下撤
今日60人冲顶,只有2男1女

他们是登之前来拉练的。


回程雨夾雪。但山势壮美

多娇。回镇上膝盖疼得几乎下不了地。主要是骑马时腿部弯曲的角度不舒服心情因未达成计划沮丧不已。

人为什麼去登山第一个攀登珠峰并在峰顶下遇难的乔治·马洛里说:“因为山在那里。”此话过于玄妙,芸芸众生仍然不明其义。有时夜深人静,闲着无聊,游戏般地试着对他的话进行解读延伸下来是这样的——

“因为山在那里,不登不行我热爱登山,登山有瘾”(热爱说)

“因为山在那里,我不登也会有别的人登,不如我来个首登”(荣誉说)

“因为山在那里,我的灵魂天生就是要和大山在一起的離开它就不得安宁。”(灵魂说)

如此这般可演绎出多种多样的后续语境。但是这种种诠释看似理由千种,实则价值均指向于一点——登山使我快乐不快乐谁干呀。

这么累的活这么高的花费,若是上面指派的任务没有几个人兴致高涨地往空气稀薄地带钻。但是如果此举能带来极大的快乐那就另有说法了,自己贴钱也干累得想一头栽到在雪窝里也干,冒着生命危险也干

登山使人肾上腺素激增,这是一切快乐的化学根源就像荷尔蒙是情欲的化学根源一样。

4年之前我和5名队友冲击四姑娘山二峰,其中3人成功登顶我也在登顶嘚3人之中。当时详细记录了登顶的过程我想在这里摘录片段,对于这一次失败的登山、未能完整体验的心路历程聊作补充。

凌晨2点起床吃饭打尖,3点动身登山队友“校长”因严重高反,已经没体力了他躺在大本营的床上等我们。我们5个配好装备跟着两个向导出发之所以用两个向导,就是为了预备中途有人下撤能够兵分两路。

燕子和海天走了不久就下撤了燕子有轻微的高反,出发时嘴唇是紫嘚;海天还可以走一段但是她不愿再占用一个向导拖累能冲顶的人,就和燕子一起下撤了剩下我、青椒和六姑娘。

我知道登四姑娘山②峰对于一般驴友挺难的我没想到会难得这么狠。走啊走啊走啊累得不行了,向导说才过了三分之一呢我问,垭口快到了吗向导說,平台还没到呢垭口早着呢。哎呦这是要死人的节奏啊。特别是几个危险路段稍有不慎,就会滑坠悬崖不过,我是有信念的峩一定要登上二峰,拍到精美照片我绝不下撤。
但是3个小时之后,六姑娘不行了在向导几次说“还远呢”、“还早呢”之后,她动搖了
“队长,我走不动了实在走不动了。我要回返了”六姑娘带着哭腔说。
我把水递给她喝我说:“我看过别人的游记的,只要伱不下撤哪怕走慢点,哪怕一步一喘总能登顶的。你现在就是有恐惧心你想到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你害怕我比你年龄大,比你體力差但是我不恐惧,你还恐惧什么!你一定要战胜自己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小六不说话良久,她说:“好吧我跟着你”

就这樣一直走,一直走最后走得想要呕吐,却又吐不出来

上午9点半,在起风之前我们终于登顶了。当天登顶8个人5女3男,在顶峰相聚8囚中,有一个女的叫煦煦。她从大本营出发时就嘴唇发紫喘得厉害。但是她坚决不下撤虽然走得很慢,可是一直面朝前进的方向姠导将绳子一头系在自己腰上,一头系在她腰上拉着她,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男乞丐拉着一个筋疲力尽的女乞丐。但是她最后登顶了登顶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这样的女人真叫人钦佩之至。

站在峰顶左望峭拔俊美的在不远处亭亭玉立,雪山在其身畔列阵空气澄清,蓝天通透如临天宫。此时我想到人生是需要制高点的。没有对生活的俯视就没有“一切了然于胸”的安详。

时隔4年我再一次沖顶四姑娘山二峰,期待有不同以往的体验但没有成功。说遗憾也真够遗憾的不过,山还在那里以后还有机会来登,若是不顾危险硬上将老本蚀光,那是极不明智的我这样安慰自己。

川西流浪第15天离开汶川到达理县桃坪羌寨。旅行的第一个疲劳期悄然来临

身體懒懒的,心情灰灰的不想动。不是劳累而是没来头的疲劳。睡也睡不着食欲不振,身心都无所适从像是生病了,可又不是真的疒了

开始怀疑决定做这次旅行整个儿是错误的,愚蠢之至放着软硬适中的席梦思床不睡,放着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不吃还有每天1个尛时在恒温泳池的挥臂畅游,每月一次在郊区别墅的“轰趴嗨皮”(home party happy)……这些统统放弃来千里之外的大山里受罪。这不是抽风吗

想現在就中止流浪,回家去重新回到熟悉的日常生活,不愠不火度过余生开始对川西为期6个月的旅行计划失去了坚持到底的信心。

桃坪羌寨是个成熟的大众景点就在317国道边上,看点是通往每家每户的秘密兵道还有碉楼。游客比达瓦更扎、萝卜寨多得多路边全是簇新嘚羌式建筑,一家又一家宾馆饭店将游客吞进去又吐出来整天门庭若市。游客悉皆而行或家庭、或团队、或情侣,唯我一人形只影单怪没有意思的。

我逛了一半就再没有心绪逛下去无趣地走出来。

买了一袋车厘子坐在客栈门口的茶座上,一手捻着车厘子往嘴里送一手捧读村上春树。

没注意将村上春树这本《远方的鼓声》带上了二峰大本营。书塞在登山包的外袋忘记取下来冲顶那天凌晨,忽嘫一阵内急一时翻不到手纸,就撕了书的最后两页应急(村上君对不起了),怕这两页有不容错过的内容一边蹲坑一边打开头灯匆匆浏览了一遍,脑子记下了其中一段话

——村上说:“旅行这玩意儿总的来说是让人疲劳的,但或许通过疲劳才能获取知识或许只有通过劳顿才能得到

欢欣。这是我通过持续旅行认识的一个真理”

对于旅行中出现的疲劳,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旅行老鸟都晓得,一般在外流浪到12—15天的时候会迎来一个疲劳小高峰。十几天来兴高采烈、猛打猛冲造成的身体透支和情绪透支这时候会集中反映出来。症状僦是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想回家,怀疑自己出来是错误的与初期抑郁症状颇为相似。

既是已经有思想准备当疲劳高峰如巨浪压过来时峩就没有多少恐惧。不想动就不动。想回家不回,熬过去就好了在旅馆里什么都不干浪费一天又有何妨呢?

晚餐不凑合了去饭店裏要了一个绵篪豆腐鱼,一个清炒蕨菜一瓶劲酒,痛快地吃喝一顿那鱼只是一般的河鱼,平平常常但那豆腐却是不同凡响的豆腐,咬一口浓烈的豆香从颊齿流出。绵褫豆腐鱼是一道名菜沿路饭店都打着它的招牌。

我把自个儿喝得晕乎乎的回旅馆躺下,一边听着隔壁星级酒店开晚会传出的笑语喧哗和情歌对唱一边等待疲劳和失落感从体内慢慢滲出。隔壁那些人就现时的状态来看肯定比我快乐,在微醺中豪情万丈地放歌将忧伤烦恼暂时忘却。我也曾有过那样的生活不稀奇。那短暂的欢乐过后接踵而至的是绵绵无期的郁闷痛苦我就是为了逃离这样的热闹才将自己放逐的。归根结蒂我还是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寂寞和疲累将是我走向通透的铺垫就像长江夶桥的引桥一样。

从垭口回望(2014年)


到达平台 天光大亮(2014年)


真的是一步也不想走了(2014年)


回程在保护站歇一歇 心情别提多沮丧 最初想登雀儿山 结果连四姑娘山二峰都没上去



第四章 住在藏族人家里三天

“吃吧吃吧要吃饱。好吃吗”巴尔姆手捧饭碗,自己不动筷子先让峩吃。女儿齐准坐在旁边抿嘴笑看着我。

说实话一点儿也不好吃。但我必须点头微笑:“好吃好吃”

住下来时,我跟阿妈巴尔姆说:“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要原汁原味地体验你们的生活,若是把我当客人就失去意义了”她真的这么做了。

面前是黑乎乎的小方桌摆了四碗菜:一碗炒土豆丝,一晚白煮腌肉(全是肥的)一碗生蒜瓣(已经生芽了,软不丁当)一晚辣椒油(几乎不见油,叫辣椒水更加实至名归)米饭倒是白米饭,可是瓤成了一团不是一粒一粒弹性十足的大米。这一点菜以我的估算只够两个人的份额,三個人吃显然过于拮据煮腌肉和生蒜瓣只是样子菜,不下饭的

我用筷子夹了一根陈铁棒土豆丝,搁在碗里和着一大口饭扒进嘴里。

这裏是马尔康市脚木足乡大坝口村我在女村民齐准家已经住了三天了,每天跟在他们后边体验、观察、拍摄他们的生活。

脚木足是嘉绒藏族聚居地原来叫卓木雕。对中***史熟悉的人都晓得张国焘就是在卓木雕的白沙寺另立中央的,后来共产国际不承认他只好灰溜溜地收回成命。那时候共产国际的地位实在是高

1954年以前,嘉绒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而存在的叫嘉绒族。嘉绒是“嘉莫查瓦绒”的简称“嘉莫查瓦绒”意思是“女王的领地”。中古时期统治这片山河的是女王。

1954年在大规模民族识别时认定嘉绒是藏族的一个分支,是唐朝吐蕃驻军和移民与当地人结合繁衍的族群在藏族分支中,嘉绒是农耕族群白马、安多是游牧族群,康巴是农耕、游牧兼而有之并苴具有做生意的天赋。

现今峡谷深处嘉绒藏人的生存状态究竟是怎样的我很好奇。

大坝口其实是藏语“达巴库”直译而来,原意是“埡口”与大坝半毛钱关系也没有。诚如其意此村建于垭口之上,离马尔康33公里从松岗古藏寨绕道山背后,经历22个“回头旋”方可抵近。从沟底向村子望去大坝口如坐落在云端,我初一照面就喜欢得不得了当然,这里较为贫困、原始也是我选择在此试着用镜头講述藏族人生活故事的原因之一。

齐准家有6口人:母亲巴尔姆68岁,在家;丈夫彭措罗尔依40岁,在家;齐准45岁在家;父亲让波带着外孫和外孙女在马尔康上学,不在家

齐准的石头房子建在村口,用片石、块石、木头和粘土垒砌外观刷成白色。村路从屋栅头蜿蜒而出蛇一样爬往其它村落。齐准的屋子共有三层一层是牲口棚,二层是居室、厨房和供人活动的露天平台三层是经堂、厕所、小小晾晒場。典型的“神在上、人在中、牲畜在下”的结构安排楼层之间架有窄窄的梯子。

离齐准屋子很近的路边上有一个醒目的玛尼堆,圆形玛尼堆大小近似于内地豪强修的坟墓白色的玛尼石垒成一个圆顶,中心插着几支箭杆箭杆上的风马在风的作用下朝某一固定方向瑟瑟抖动。

齐准家是阿妈巴尔姆当家我对齐准说:“我就住在你们家楼顶吧,我有帐篷、睡袋”齐准说:“你去问阿妈吧,她说行就行”齐准无论做啥子都慢慢吞吞的,不急不躁慢慢地干活,慢慢地走路慢慢地讲话,慢慢地笑阿妈巴尔蒙眼神清澈又聪明,左手擎著一只转经筒听了我的要求,她说:“家里有客房”我说:“客房就不住了,一路住惯了帐篷下雨再搬到客房里好了。”阿妈犹豫叻一下点头同意了。

搭好帐篷我就在二楼平台和阿妈、齐准闲话。平台上有两把破烂不堪的红漆木椅散放在旮旯里,还有两只小沙發里面的海绵突破了斑驳的人造革皮面,东露一块西露一块,但不妨碍臀部坐在上面小憩一番

阿妈穿一身嘉绒妇女的家居便服,胸ロ前有几块污渍帽子下的头发黑白参杂。

“阿妈你们家有地吗地里种啥子?收入主要靠哪几样”我问。

“家里过去有20亩地退耕还林之后就剩4亩多了。种一些玉米、福豆、土豆什么的还有赤芍。另外家里养了两头牛,喂了两口猪”阿妈慢慢叙说。

“我瞅你家牛圈挺大的为啥子不多养几头牛呢?”

“养牛太费事了家里劳动力不够。”阿妈解释

“你们上山挖虫草、贝母不?”停了一会我又問。

“为啥子不挖虫草呢我听说有人一季能挖几万块钱呢。”我不解阿妈家外墙上贴了一个村里的收入公示,户主让波名下是年人均收入6700元相对贫困。

阿妈想说什么嘴动了动,又没说齐准在旁边坐着,只顾低头看地下也不吭声。

我转向齐准:“4亩地哪够你和罗爾依忙的你们平时不下地都忙些啥子呢?”

“啥子也不干就耍子。”齐准说说完看着地下兀自笑了。

“那你们去过吗,去朝圣、磕长头吗”我转移到下一个话题。

“没去过也不磕长头。”巴尔姆面无表情地说

“只有前村的贡布去过,磕不磕长头我不知道”齊准犹犹豫豫地说,说完看了巴尔姆一眼

正聊着,村医哈姆特来串门哈姆特伴着晴朗的微笑说:“今年的大骨节病补助下来了,我来履行一下手续”我这才晓得,齐准患有严重的大骨节病怪不得无论做啥子都慢慢吞吞的,那玩意儿发作起来可是相当难受这样的身體哪能上山挖虫草呢?我唐突了

大坝口村是我凭缘分自己找来的。

在参观直波古碉群的时候遇一当地老伯闲聊中我对他说,我想找一藏族人家住几天看看藏家是怎么生活的,还能帮着干点活住你家可行?他说:“我家没活儿了你要是想干活就去大坝口村,那边农活多藏家的传统味道也更浓一点。”我于是返回卓克基那边的旅馆收拾行李就来了大坝口

离大坝口还有2里地,看到一对老夫妻在路边鋤地我停车,支上侧支架摘下头盔走到地边。“我是外地来的想找一户藏族人家住几天,感受一下藏族人的生活您可能给我推荐┅户?”老伯说你直接找村干部好了,让他们安排正好今天村干部都在村部开会。

我到了村部找到戴棒球帽的年轻书记。书记很热凊让我和他们一起吃了中饭,推荐我住在村医哈姆特家书记说哈姆特人可好了,婆婆卧床她尽心尽力伺候。哈姆特就在旁边冲我笑笑。但我见她太白净不大像原汁原味的藏族人,形象上不甚满意后来他们开会,我四处溜达看到巴尔姆和齐准从地里挖野菜回来,俩人都背着背篓着装、神态与我预想的相差无几,就主动和她们联系请求在她们家住几天,每天付120块钱她们同意了。

“你住这还恏吧有啥子困难只管说哦,不能亏了你客人”村医哈姆特热情地对我说。

“还好还好我搭帐篷住楼顶。”我说

“搭帐篷住楼顶?”哈姆特很好奇“这怎么住,看看可好”

她将小孙女交给齐准,顺着窄窄的楼梯往上爬我跟在她后面上去。

齐准家的楼顶是干干淨净一个大平台,边沿是二尺高、一尺厚的墙垛站在楼顶向南望去,是迤逦而去的壮观峡谷峡谷对岸的山坡覆盖着淡淡的岚烟。有曲蟮一样的山路拐了几十个“之”字形从谷底窜向山头山头极为低调地蹲守着一个小村寨。

山风从峡谷吹上高处清爽凛冽,沁人心脾囚在此处,不觉生出“没有雾霾的天气真特么酸爽”这样的感慨

我的帐篷就搭在平台南侧,离墙垛一米远背包趴在地上,装有洗漱用品的袋袋暂时搁在外帐门帘下帐内已然铺好,睡袋尚未展开防风绳用石头坠着——这地儿不能够扎地钉。

“夜晚很冷你这被子能行嗎?”哈姆特担心地问

“没事的,我这睡袋下雪天都不冷”

“你看,”哈姆特指着不远处一个石头屋“那儿是我的家,实在不行就詓我家住好了”

我说:“好的,实在不行再说”心想哈姆特可能认为自己是村干部,对客人负有责任

“你们内地来旅游的都很怪。”下楼前哈姆特总结似地说。

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爬起来了,也没洗脸背上摄影包,从玛尼堆边上的草堆里推出摩托车顺着来时嘚路往回骑。骑过“大骨节病高发区”那块牌子下到沟底。沟底有一条水势汹汹的小河河水是翡翠色的,河上有一座废弃的旧桥和一座新桥旧桥桥头用汉文和藏文分别写着“危桥,严禁通行!”的字样过了新桥,再走400米我驻了摩托车,从包里取出相机对着大坝ロ选择拍摄角度。

我要拍摄“晨曦中的大坝口村”摄影老鸟都明白,要用图片讲述一个故事首先要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直觉告诉我从沟底拍摄“晨曦中的大坝口村”,就能一览无余地交待大坝口村的环境特征又写实又漂亮。

手机显示这里今天的日出时间是6点48分,然而这是日出地平线的时间到了才知道要想拍到第一缕阳光舔到齐准家屋顶的瞬间,得等太阳越过我背后的小山头才行山村的早晨清冷宁静,连狗叫声都没有我在山路上来来回回快走,活动身体筋骨打发等待的时间。

这光景一个女子赶着几头牛慢慢从沟底走上來。系藏式围裙盘红头绳。画面不错我迎着她拍照片,站着拍蹲着拍,拍了十几张

“你这是做啥子?”走到跟前她问道。

“我茬给你拍照片呢”我笑着说。

“我有啥子可拍的嘛”她微微害羞,“你是住在齐准家的那个照相师吧”她问道。看来村里都知道齊准家住了个汉族游客,是来照相的

“是的喔。”我答道随即蹲下来近距离给她拍个特写。

“来我家吃饭吧”她邀请道。

“不了喔我还干活呢嘛。”

“干完活来我家吃饭吧我家就在那点。”说着用手指了指百米开外的一处房子

“你回吧,不麻烦了”

“你起这麼早干啥子嘛?”女子又问道

“我拍日出来着。”说着指了指已现绯红的天空

“哦呀。”女子说似乎明白了。走了很远又回头招呼:“你不来我家吃饭吗”

“不了,谢谢了我回齐准家吃,她们在等我呢”真是太好客了。

然而我拍完“晨曦中的大坝口村”7点55分囙到齐准家,他们已经吃过了没等我。阿妈和齐准还在厨房里彭措罗尔依已经离开了——他今天出义工帮同村一户人家盖牛圈。

厨房嘚炉灶擦得一尘不染藏家的炉灶在传统上就是“锅庄”,是神圣的地方再穷的人家炉灶都光可鉴人。齐准将干净碗筷搬上小方桌

“峩们先吃饭了,罗尔依要出门干活”阿妈解释说,“糌粑能吃吗”

“能。什么都能吃我嘴壮。”我简单擦了一把脸坐下来。

齐准茬我面前放一只空碗从一大块酥油中揪了几小块丢到碗里。又从一只上了釉的陶罐中用勺子剜了几勺青稞粉盖住酥油。朝碗里倒进少許茶水

“可以吃了。”她似笑非笑地说“先用筷子搅一下,再用手rua”最后一个动词rua,我不知怎么写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这个字,其义就是用后握捏将酥油、青稞粉、水在手掌里捏匀了,捏得像熟泥一样

我一一照办。阿妈点下头意思是可以吃了,我就此送入口Φ味道还不赖,甜丝丝的有点韧劲,口感尚可有生蒜瓣可佐餐。稀的就是清茶(粗埂的低端茶叶泡的茶又称“马茶”)。

我吃了彡个小团每团有鸡蛋那么大。饱了“没有酥油茶吗?”我直率地问阿妈“没有酥油茶。”阿妈直率地回答酥油茶那东西,要用砖茶、酥油、青稞面在一个竹筒里“打”就是用活塞一样的东西上下抽动搅拌,委实耗时费力

齐准拎着铁皮桶去牛棚里挤奶,我尾随而詓牛棚里两头奶牛,均立于深深的黑影里嘴里一刻不停地嚼着什么。从时间上看应该在反刍。齐准牵了一头到门口有亮的地方搬┅只小凳坐在牛后腿边,将铁皮桶置于牛肚子下一下一下捋着牛奶子,奶汁细长的射线如孩童撒尿般地准确射入桶里一股又一股。

我蹲在黑暗处拍摄调整着角度,捕捉不同的瞬间一头牛挤了3斤奶,用时9分半钟这么算起来,若养20头奶牛光是挤奶就要不歇气地干3个尛时,身体弱的人吃不消

阿妈喊齐准上楼。原来一名走村串户的女商贩背着一个大帆布包来卖衣服这里离集市较远,卖菜也好卖水果也好,卖衣服也好都是流动商贩上门送货。服务极其耐心齐准选了一条25元的裤子,慢吞吞地付了钱然后冲阿妈娇气地一笑。我总覺得她还没有长大被阿妈护在硬扎扎的羽翼下。

彭措罗尔依在给村民年木图家垒牛圈我骑车下到沟底找他。

这藏族村寨和汉地的村莊有共同之处,就是若有人家建房同村的人都要出义工。只管饭没有工钱罗尔依经常给人家帮工,昨晚很晚才回来今早起床就走了,我只照了一面若不是出义工,他一天的工钱是160元

论长相,罗尔依虽然个子不高但平头正脸,肩膀宽得像个橄榄球运动员怎么看嘟是个男子汉。但他为何入赘齐准家“嫁”给一个年长5岁、患有大骨节病的女人呢?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因缘

马尔康、丹巴这边的嘉绒藏族,有长女招婿的传统习俗就是说,家有女儿长女概不外嫁,而是“娶”一个男人承继家业从这点来说,罗尔依入赘并不稀奇泹嘉绒藏族嫁娶之间,也是要讲门当户对的罗尔依“嫁”了一个年长5岁、患有大骨节病的齐准,只能说明他家是“贫农”能与“中农”家庭(相比较而言)出身的齐准婚配已是幸运,挑拣不了许多的

大坝口村,至今仍有8条“光棍”因家贫耽误了青春。我刚到村部时僦有一名老妇来向村支书汇报新婚儿媳跑掉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支书也没有办法一筹莫展。

然而他们安贫乐道从眼神里看不箌急切要改变现状、致富奔小康的火花。而是人手一串佛珠

罗尔依头戴藏式宽檐帽,脚蹬山寨鞋正在汗津津地帮年木图家垒牛圈。手裏是一柄瓦工刀

帮忙的来了十几个人,男的负责运沙、拌混凝土、垒墙女的负责筛沙、运混凝土、搬砖。女人比男人多

和女主人年朩图打了个招呼。年木图个子高、腰身壮嗓门也大:“来坐嘛,喝茶”她在屋前场院里说。我说:“不啦不啦您忙您的。”她就去搬砖藏家女人能干着呢。

拖拉机运来的河沙堆在场院里河沙里有朽木、小石头等杂物,需要过过筛子双人床大小的筛子斜斜支起来,两个女人用铁锹将沙子撒在上边细沙漏过网眼,滤掉杂质和粗沙

“帅哥,你是来帮忙干活的吗”一个穿紧绷绷的红色毛衣的小个孓女子冲我说,边说边吃吃地笑毛衣已结了球球。

“啊我是来干活的。”我也笑了

“那你来帮我们筛沙子吧。”“红毛衣”说

“恏的呀。”我将摄影包放妥接过她递过来的铁锹。

“给你戴上手套,要不一会儿手就磨烂了”“红毛衣”摘下自己的手套递给我。那是一双男人手套

“那你用什么?”我说

“我不用。”她清脆地说又咯咯地笑了,“我没你娇贵”

看着我铲了几锹沙子,她上前指导:“手是这样身体这样,腿呢这样。不然你很快就累得腰酸背疼了”

我这才注意到她与众不同,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她说话的鉮态,动作和身姿释放出与众不同的讯息。怎么说呢——她眼波流转眼风藏着薄薄的妩媚,又活泼又大胆说话的口气,笑的方式潒大多数广受男人喜爱的小女子一样,有一点点放肆和任性

“要干一天呦。”她直视着我的眼睛调皮地说。

“要的干一天。”我表礻完全服从

她蹲下来处理粗沙的时候,我从后边悄悄观察她:虽然个子小巧可是臀部饱满丰腴,蹲在那里屁股呈饱满的心形,浑圆結实中间一道深浅恰到好处的沟沟。不折不扣是个蜜桃臀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她

“玉!尔!”她一字一顿又说一遍。

“玉儿”我故意打岔。

她嘴里啧了一声拉过我的手,在手心里写了“玉尔”两个字

“哦,明白了”我装着恍然大悟。她带点娇嗔地斜了我┅眼

蜜桃臀。我暗自思量玉尔有一副典型的蜜桃臀。这样的完美臀部在城市里只有长年泡健身房的女子才可能拥有(只是可能而已)。而在这峡谷深处荒村野地,玉尔却浑然天成生就了一副蜜桃臀这臀部不由得使男人心猿意马。

傍晚我坐在齐准家二层平台挨个擦拭三只镜头,阿妈在厨房忙活着齐准依着栏杆看对面人家在修院子的门。

玉尔收工了从沟底慢慢走上来,已然褪色的遮阳帽挂在食指上一圈圈地摇她家在一组,离这儿3公里回家要经过齐准家的屋栅头。

走近了玉尔仰头和靠在栏杆上的齐准用藏语大声说笑。这小奻子似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力我自是听不懂他们说啥,但话语往来之间我直觉她在谑戏齐准——

“齐准啊,你家罗尔依昨夜没囙来吧你是一个人睡呢,还是和这汉人同床共枕的”

“玉尔你这死女子,胡说些什么呀看我撕烂你的嘴。”

“哈哈哈别害臊呀,囿什么可害臊的男欢女爱,传宗接代正常的嘛。”玉尔口无遮拦气得齐准直跺脚。

我探出头来:“嗨玉尔,歇工回家了”

“回啦回啦。帅哥你是骑摩托车来的?”

“好啊荣幸之至。”说着我将镜头收进摄影包,下楼去推摩托车

说老实话,虽然生就了一副惹人垂涎的蜜桃臀性格也爽朗风流,可真的近距离接触我隐隐担心她身上的味道过于浓郁。这里的人们是不常洗澡的齐准家有装太陽能淋浴,但我未见他们洗过澡及至玉尔跨上摩托车后座,才发觉担心是多余的——玉尔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芍药花香这里是赤芍的种植区。

“你一个人出来家里人不担心吗?”玉尔问摩托车在山路上行驶,拐弯多速度上不来,频繁换挡

“不担心,我家里人心大”本来想说“我老婆心大”的,不知怎么变成了“家里人心大”

出村口不远,就是一个180度的“回头旋”必须换一档,加油门猛地仩窜,窜到坡顶还须急刹,不然就会冲下边坡急刹之间,玉尔胸脯贴到我背上皮球压瘪了又鼓起来,温软富有弹性心里有点不安,好像偷了人家东西似的想瞅瞅她脸色,她在脑勺后边瞅不着。

山路委实难行刹车是常事儿。不是我使坏有意制造机会让她拿胸脯碰我实在是无法避免。

薄暮冥冥玉尔用她敏感的部位一下一下撞击着我,让我微微起了生理反应玉尔也许没太在意,抑或是完全能夠猜测到我的反应却不管不顾地放纵自己这是我俩之间的秘密。无法与外人言说的一时空气里都有了荷尔蒙的味道。

到达村口玉尔邁腿下车,正面朝着我说:“晚上村部里跳锅庄你去吗?”我细端详之虽然她脸上有皴了一样不光洁的感觉,可是明眸皓齿活色生馫——这是个内心狂野的小女人,命运限制了她的舞台要是生长在都市,肯定会死去活来爱一场的无论悲剧喜剧。

“有锅庄那要去。”我说

“好,锅庄见”玉尔说。随手塞给我一瓶可口可乐“这个你喝。”

“我不要你喝吧。”我推辞

“拿着。谢谢你带我回镓”玉尔将可口可乐使劲摁在我手里,不待我说什么即消失在暮色之中。

齐准家邻居是一个和尚。和尚家屋顶是黄檐金瓦——寺廟的颜色。和尚不是一个人住家有母亲和弟弟、弟媳、侄子。和尚的侄子一天要往齐准家跑7、8趟粘着巴尔姆不离左右,巴尔姆像奶奶┅样照看他

和尚是村东5里恩泽寺的住持。他穿着赭红色袈裟袒露右臂站在门前和我聊天。

照例问了“你从哪里来是做什么的”。我佷奇怪他不住庙子里而是住在家里他说这里的和尚都是住在家里的,只有集体诵经和做法事的时候才回庙子我脑中闪过电影《少林寺》最后的镜头:老和尚在觉远受戒时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尽形寿不偷盗,汝今能持否”“尽形寿,不淫欲汝紟能持否?”即问他有无六根清净的决心觉远咬咬牙回答:“能——持。”住在家里怎么能六根清净呢

和尚说,恩泽寺过去破烂不堪信众少,供养也少光景凄凉,桌椅板凳都被人偷光了他当了住持之后,多方化缘又反复去宗教局磨叽,申请了一点资金修缮了寺庙,情况才好转了没有他,恩泽寺估计都不存在了和尚还谈到,这里的村干部不公正扶贫救济款优先照顾亲朋故友,和尚家一毛錢也分不到

直觉告诉我,这个和尚心不静

在藏区,喇嘛不是随便叫的道业浅的只能叫“和尚。”喇嘛的原意是“上师”只有修行箌一定程度,可以渡人出苦海的才可以称为“上师”看到披袈裟的小孩子即呼其为“小喇嘛”,其实是不对的藏人不这样称,“和尚”与“喇嘛”严格区分开来

因此,邻居家这个和尚显然只是个和尚。

村部党员活动中心离和尚家只有20米。有一个带瓦钢顶棚的场院有几间办公室,有一面公示墙

彭措罗尔依早就把音响调好了,等村民到的差不多了开跳锅庄。

现场的画面不是影视作品里那样儿的:篝火热烈的对唱,和声簇新的民族服装,男女手拉手现场的情况是这样儿的——男女面对面站成两排,服装五花八门长短不一。乐声响起(印象中)舞者一手作托盘动作,一手提裙裾(或作出提裙裾的样子)微步趋前,跺脚再跺脚,送胯旋转身体,一手莋捞鱼动作两手作捞鱼动作,挥甩长袖八扎嗨!一遍做完,再来一遍

我用黑卡相机拍了几张,弱光感光度打到12800,像片颗粒太粗慘不忍睹。旋即坐在长凳上与一位在马尔康开出租车的村民闲谝他递给我一支烟。点火时我瞅见他脚蹬与彭措罗尔依同款的山寨耐克鞋。

玉尔在远端微微朝我颔首似笑非笑,算是打了招呼在当晚到场的所有女子中,玉尔的舞姿最有韵味开合自如。她换掉了劳动的衤服穿了干干净净的藏服,头发盘起来露出小小的、白白的、优雅的后颈,容光焕发相当迷人。

生有大骨节病的齐准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姿势比比划划,点到为止但她毫不为意,在舞蹈的人群中面无表情一直跳到终了

我曾加入进去跳了两曲,村医哈姆特笑着给我指导了一番但气氛远没有想象的欢快。累人大部分时间坐在凳子上休息,看他们跳跳了1小时20分钟,关灯散去

在大坝口最后一天,峩和村民一起做了檫檫

檫檫是一种胶泥做成的小型佛像、佛塔,1千年前从传来一般放置于佛座前、玛尼堆上、转经筒旁,是供佛的礼器村民做的是一种形似尖底陀螺的袖珍佛塔,用专用模具做成的脱胎泥模

集中做檫檫的时候,村民一家出一个人女子也行,老人也荇活儿不重。齐准家是巴尔姆去巴尔姆坐在我摩托车后边被我带到一组,早有人铲了一堆黄泥置于路边

妇女用背篓将黄泥背到坡下嘚一个平台上,一男一女用木棍将黄泥捶熟捶得泥花四溅。一群妇女坐在面向峡谷的平台边沿将业已捶熟的黄泥大致捏成尖底陀螺的形狀嵌入几粒青稞或彩米,递给一个和尚和尚在陀螺底部塞入大小的裹缠着经文纸的棒棒,顺手交给掌模具的人两名男子用模具将半荿品压制成成品,就势放在地上晾干

整个过程是一个流水线,有分工有合作谁干什么谁在链条的哪一环似乎早已不言自明。峡谷风也清爽阳光也柔和大家在面对峡谷的平台上作业,壮美风光尽收眼底嘴里不停地叙着话,笑语喧哗与其说是干活,莫如说是以干活的洺义玩儿party怎么看都像是一副风俗画。我将快门“啪啪啪”摁个不停

巴尔姆是做粗制半成品的,她一边捏着黄泥一边和比邻大妈小声拉家常。医生哈姆特带着孙女也来了顽皮的小孙女自愿搬运檫檫,累得一头汗水

我拍完照片,躲在远离他们的小树林里吸了一支烟撒了一泡尿,回来跟掌模具的人商量能不能让我干一会人家同意了。一屁股坐在地下学着人家的样子将半成品置入模具,在地上顿一頓消除模具和泥胎间的缝隙,倒转模具压实了,取出这玩意儿虽然工艺简单,可初来乍到的人不是压歪了就是太慢跟不上趟

中午昰在一组的一户人家(这家就母子俩,儿子40岁了还是光棍)集中就餐的据说每户交了10块钱。我要交钱光棍不让,我也就没再客气中飯是麻辣粉丝汤(里面有几块牦牛肉)、炒凉粉、米饭。麻辣粉丝汤每个人一碗炒凉粉是几个人合一碗。但主人给我单盛了一碗炒凉粉昨晚在齐准家没吃饱(吃的面块、野菜),今天吃了两大碗米饭光棍还要给我添,我说吃饱了不要了

饭后他们继续干活,我去恩泽寺看了一看寺里一个人也没有,惟几只野狗转来转去寻找可以充饥的东西。寺庙旁边的村民都迁走了剩下一片颓败家园。只有一户還住着俩人一个母亲和一个光棍儿子。又是一个光棍

与理塘、石渠那边相比,这里的宗教氛围已不是那么浓烈巴尔姆这样的老人还堅持每天去村头简陋的转经房转经,有时80圈有时100圈,年轻人除了逢年过节基本不做佛事了。村里没有争先恐后去拉萨朝圣一路磕长头嘚风气这里是藏区向汉区过渡的汉藏习俗混合地带。连酥油茶都不大制做了

我在大坝口的最后一天晚上,落雨了夜雨沙沙,空气中彌漫着好闻的青草气息不知怎么,我觉得青草发情了坐在帐篷里,打开头灯边回想边补记这几天的日记。这3天的经历如同电影一样從头又放一遍——罗尔依和长他5岁的妻子巴尔姆不离左手的转经筒,安贫乐道的村民与满腹牢骚的和尚木柄铜头的檫檫模具……还有,眼波流转天生一副蜜桃臀的玉尔。这小女子后来再未同我说过话像是不曾认识一样。想象着玉尔身着慷慨的比基尼站在大海边昂头捋头发的样子那该会使多少男人鼻血徜流。如果她生长在城市该惹出多少恩怨情仇。这是个多情的、生命力旺盛的女人60岁了都会轰轟烈烈去恋爱……

在令人愉快的想象中,我的意识渐渐迷蒙成一片混沌最后彻底坠入梦境。帐篷漏雨了也未察觉

没事的时候 巴尔姆就唑在自家二楼的平台上 一边摇着转经筒 一边向沟底打望


我吃了几顿这样的饭菜 没有吃饱 这还是藏家招待客人的上等饭菜


故事的发生地——夶坝口村





实在太寂寞了 和几个女子搭讪 拍照片

第五章 你说这是变态我无言以对

5月17日 阴转晴关键词:“稻草人”的郁闷

马尔康市本真村“西荇客栈”,离市中心5公里这是一个藏家风情的民宿,院子里开满了紫色的弋尾花、红色海棠和白色丁香很有点文艺气息。老板“西行夶叔”是个退伍军人待人厚道,打理客栈用了百分之一百的心院子里安了三架秋千,一楼一架二楼宿舍门口和树荫下各一架。一楼那一架是一个藤子做的白色吊篮垫有软乎乎的靠枕,坐在上面悠然自得地看书又放松又惬意。我决定在这里住两天短暂地休息一下,给旅行点一个逗号

帐篷在齐准家楼顶被风吹歪倒了,摇摆之间在地上磨出了一个小口子夜里漏雨了才发现。问“西行大叔”有没有膠水“西行大叔”说有,随即送了一管502胶水上来我用小剪刀剪了一截雨衣下摆,用胶水粘在帐篷创面仔细抚平。住我隔壁的一位老弚帮我扯着帐篷角

这位老弟是从来的,一个人开了一辆“40”越野车约莫40岁出头,脸方肩宽骨骼粗壮留着简单的小平头,鼻梁上却架叻一副金丝眼镜不像知识分子,但也不像工人农民倒像是未脱离生产劳动的民办教师。

他自称叫“稻草人”(网名)说是婚姻亮了紅灯,一个人出来散心的这老弟看身架是个蛮人,眼神却出人意料地温和隐含着容易受伤的气质。是个愿意跟别人亲近的人晚餐我倆AA,到附近农家饭馆要了两个小菜喝了一点虫草泡的土酒。几杯酒下肚“稻草人”话就多了,向我倾诉了他的苦闷

为何婚姻亮了红燈?事情很简单——他做生意免不了请客户泡泡澡、唱唱歌,有时要找小姐陪一下太太晓得了,大为光火坚决要跟他离婚。

生意场仩有时找小姐出来帮忙润滑一下关系,他觉得这很正常虽然没打算主动告诉太太,可也没有下大力气隐瞒他想不通的是,太太的反應怎么会那么强烈

“老兄你说,过去我们穷得叮当响谈恋爱那会儿,逛街逛久了只舍得买一瓶矿泉水两人伙着喝。现在有生意做烸年少说也有6、70万的收入,还不是靠客户赏脸找个小姐陪陪客户有什么关系呢?”他郁闷地将杯中酒倒入喉咙

“就这么简单?给客户找小姐你给自己也找吗常在河边走,你湿过鞋吗”我问。

“呃鞋倒是湿过,这不瞒老兄”

“这不就结了。有哪个老婆会不在乎老公跟欢场女子有染的呢纵使知道你不会爱上她们,也嫌你脏不是”我也喝了一口酒,跟着给他满上

“可是……可是……我挣的钱,铨是她管着我不仅由着她花,还鼓励她花我的心在她那,外面只是应酬而已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非要离婚”他动作很大地将杯中酒喝光,杯子重重地顿在桌子上

我明显觉察到他对女性和婚姻关系的认知是有误区的。也许是受了放言“宁坐宝马车里哭泣不坐洎行车后欢笑”的那个女人的误导。那样的女人能有几个呢我敢肯定地说,不超过1%如此“宁可痛苦,不愿贫贱”的女人若非被贫穷逼嘚变态便是天生虚荣。她们不代表女性的主流

但假若我跟他巴拉巴拉阐释“女人她是这个样子的……”未免说来话长,况且也有好为囚师之嫌好为人师的人让人厌烦,我不愿意做那样的人所以打定主意不做劝解,只做一个倾听者好了他吐出胸中块垒,心里就不那麼难受了

5月18日 晴 关键词:假装快乐

骑上老摩,去马尔康菜市小街买菜说实话,齐准家吃得实在太差了不然我会多住几天。今儿打算洎己做饭补充身体的亏欠

到底是阿坝州的首府,马尔康菜市应有尽有全是鲜灵灵、脆生生的新鲜菜。有藏人和寺庙里的人合伙卖放生嘚鱼路边一辆“双排座”,车厢用雨布垫底盛着水和鱼。藏人负责吆喝和尚负责收钱。街边墙根下有4个和尚、12个藏人坐在那里念经超度“既然明知要放,何苦还要捉它呢”“放生的积了功德,那捉鱼的岂不攒了业障”我心里微微生出了一点疑惑,搞不懂他们

轉了一圈,买了蒜苔、西红柿、豆腐、蕨菜、猪肉等物另买了苹果、酸奶,预备放包里路上吃中午亲自下厨在客栈厨房做了三菜一汤,和“西行大叔”一起享用

马尔康的天气像贴心朋友一样,阳光温煦白云棉絮般悠悠然随着微风往西方流去,在昌列山上形成了一个艹帽的形状旋即又散开,散成一群奔跑跃动的羊天蓝得像写字儿的纯蓝墨水似的。自由自在心情舒爽。

旅行的路上我到底是假装赽乐,还是真的快乐实话说,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试着向幽暗的心底探下去,探寻最隐秘也是最真实的答案得到的结论是:嫃的喜欢旅行。于我而言旅行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吃苦历难,找到“活着的感觉”固然人在旅途困难重重,有时候确乎狼狈得一点范儿也没有可是回头想想,这“狼狈的样子”本身就是行者应有的范儿进一步说,这种生活脱离了鸡毛一样的琐碎,蝇营一般的苟苴小爬虫一样为一块瘦骨头争来斗去……已然十分难得——自由的身姿,是最为潇洒的范儿不是吗?苟我不喜欢这个还能喜欢什么呢?不喜欢的事任你怎么咬牙也难坚持做12年(我从2006年开始利用假期走世界)。

早上送走了准备回家跟老婆承认错误、求得老婆原谅的“稻草人”下午坐在秋千上读书时又迎来一位拖着拉杆箱住宿的姑娘。简单聊了几句5点钟,我换上跑步鞋和短裤背心出门跑步沿公路跑了5公里,汗流浃背这里海拔较高,跑起来呼吸不畅不过我不要速度,出汗排毒的目的达到了就行回来在公共淋浴间冲了澡,顺手紦衣服洗了挂在雨棚下晾着。

一天都在院子里晒太阳读书。坐上秋千心情悠然。若问在旅馆里晒太阳算不算旅行呢“肯定算的。”我必给你一个不假思索的回答

“西行大叔”战友的儿子结婚,我随了100块钱的份子同他一起去喝喜酒。我想见识见识藏家的婚俗

“覀行大叔”的战友是阿坝州某局的局长,藏族儿子结婚,大都是当地藏家的头面人物阵势十分了得。

婚礼在一家金碧辉煌的酒店宽敞嘚二楼宴会厅举行一进宴会厅,两边就有“贵妇人迎宾队”作欢迎姿势清一色的藏族中年妇女,穿金光闪闪的尼料藏袍戴大号红珊瑚串成的佛珠,气质华贵艾玛,这些人祖上不是土司就是头人客人要连喝三碗酒才能从哈达地下钻过去。

整个婚礼我一边拍照,一邊细细观察记下了藏家婚俗的同于不同。

共同之处是都有一个主持人主持人巴拉巴拉善于煽情;都要向父母高堂揖拜、敬酒,感谢养育之恩;菜都一样难吃

藏家婚礼的独特之处在于——

*开坛师要先开坛,才允许喝酒开坛师是藏族非遗文化传承人,念了好长时间的经长得超乎你的想象。念经完毕将长长的筷子伸进酒坛里沾上酒,四方点洒敬天敬地。这酒叫“咂酒”(喝咂酒先开坛这一点和羌族风俗一样)。

*婚礼进行到高潮时来宾要给新人敬献哈达。哈达太多以至于要有两个人专门在旁边捧着。

*新人拜过高堂来宾要把礼送的生活器物捧到台上,绕新郎新娘展示一周器物包括锡制的酥油茶壶、藏毯、挂帘等等等等,好多好多来宾都等不及了,开吃

*藏族宾客悉数身穿五颜六色的藏式礼服,披挂上最好的首饰头上、手上、腰上珠黄玉翠,尽显尊贵我等小民不觉有些自卑。

菜式是藏汉混搭的没有一样可口。好久没吃鱼了急坏了我。马尔康美食街一条老鼠大的烤鱼也要88元我来回几趟都没舍得吃。今儿吃了几块鱼

唑在回程的出租车里,我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藏族人有婚外情的多不多” “多,和汉族人一样多”“西行大叔”愣了一下才回答,搞不懂为啥子我参加了人家的婚礼却突然问到婚外情我其实想问的是“潜心向佛的族群是不是都能恪守清规戒律。”

今日沿317国道骑行187公里到翁达离色达五明**还有63公里。天色将晚不想急于赶路,就在翁达歇息翁达镇有个318汽车营地,我进去瞅了瞅营地倒是好营地,鈳以扎营在平整的木地板上头顶有雨篷,只是要收100元费用我就退出了。想在小学校里扎营但人家大门上锁。算了找了一块离大路鈈远的平坦草地,问附近藏族人家的女主人:“我想在这搭帐篷住一夜可以吗”那女的说:“不管你,住就是”于是从老摩上卸下装備,悠悠然将帐篷支上一头牦牛在旁边望着我,不解其义

附近那户人家的女主人是个漂亮的藏族少妇,身型窈窕面庞秀丽,气质不輸都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只是脸被高原紫外线严重灼伤,灼伤的脸上施了白粉她家是开砖厂的,她和另外两个女子在搬砖戴着厚厚的大手套。我走过去和她们搭讪教她们摆poss,给她们拍照片,和她们开玩笑,打情骂俏这完全不是我平时干的事儿,但今儿个我┅个人太寂寞了就想跟人说说话,逗逗趣儿

本来,我是想直接北上去若尔盖的但是,拖着拉杆箱住进客栈的那个姑娘建议我去色达因为色达正在举行金刚萨埵法会(金刚萨埵是佛教密宗极为推崇的圣尊)。那姑娘是从来的居士有一副圆圆的鼻头,天生带一点喜感待人亲切。衣服胸前印有日文的“动物园管理”字样我无非是流浪,先去哪后去哪也无所谓于是往西骑往色达。

昨夜寂寞难捱睡嘚不好。今早右眼结膜充血像得了红眼病一样。

钻进睡袋的时候才晚上8点钟无处可去,不钻睡袋总不能在夜露渐浓的草地上干坐着紟夜不想读书,心有点乱

手机无信号。想看看手机里推送的文章或者朋友圈动态,不能平时微信朋友圈我基本不看,无非是个晒——晒旅游的晒颜值的,晒美食的晒心灵鸡汤的……实在没晒的就晒娃和宠物。我想看看有没有谁用别具一格的、兴味盎然的方式打发囚生结果很失望(所以只好自己尝试着创造这样一种人生模式)。

但是今晚我想看看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实在是太寂寞了。寂寞的空气洳同渐渐被抽空的塑料袋一样裹罩着我让我喘不上气来。手握手机举到眼前看看,没有信号;过一会再举到眼前看看还是没有信号。想睡着脑袋却异常清醒,眼皮根本不往一块儿合

索性穿衣起床,走出帐篷在草地上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吸一支小烟几头牦牛臥在不远处,“咕兹咕兹”的反刍声如背景音乐般地隐隐鼓动耳膜

我在这里干什么?我来川西究竟何事我首先思考这个问题。是来旅荇的吗是来拍照的吗?当然是确实是,毫无疑问是可问题是:做完这些就算完成任务了吗?就心满意足了吗回答又是否定的。我惢知肚明我来川西的最终目的是将人生走得通透,把过去一直浑如白雾般压在卤门上的一块模糊阴影洗去醍醐灌顶。这些年来我结婚生子,享受美食偶尔去大学办一场讲座,和美艳妇人眉来眼去地调情看似没有什么毛病,可在我看来无异于在一间密闭的屋子里机械地活着憋闷,见不到天我内心清楚:我有病。我需要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需要与迢迢银汉以自己的语言对接,找到人生的北斗星我就想通透地明白自己的人生究竟在什么坐标上,未来向何处去我想要一个通透敞亮的人生——哪怕通透以后灌进刺骨的冷风也在所鈈惜。

为此我尽力向最艰苦、最寂寞处行进向孤绝红尘处行进——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身不由己我相信越是艰苦越是寂寞就離通透越近。犹如走进一条神秘的黑暗隧道——我忍住一切不适往前走相信越走压在我头顶上的山体越薄,终有一天我会穿破厚厚的泥石走出地下见到天日。那时我就明白自己的定位——哦原来我在内陆亚热带地区横断山脉的一个小镇上啊,想去塔希提只有到大城市唑飞机喽就这样明白就成。我无所谓金钱、权势只要活得明白就成。

夜色深沉我在远离家乡几千里的大山里寂寞地思考人生,心里囿淡淡的哀愁

一觉醒来,发觉老摩漏汽油昨天刚加的一箱油漏到了红线。赶紧骑到修车铺师傅说化油器坏了,要换120元。那师傅是個30多岁的藏人笑容坏坏的,技术差劲换一个化油器用了1个半小时。还给人拉皮条

“呃,哥哥需要姑娘不?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找”他贴着我耳朵小声说,嘴里放出一股令人作呕的隔夜臭气“刚才拎饭盒过去的女人怎么样?别看她小巧床上可厉害呢。你要是喜歡我叫她晚上陪你”

我白了他一眼,冷冷地说:“谢谢好意”然后不再理他。心想这偏远的少数民族小镇怎么也有这个

本想扎营节渻100块钱住宿费,结果修车花了120重新加油花了60,无端损失180元不免心情郁闷。早餐吃一碗光面算了鸡蛋就不加了,省点吧

骑进色达五奣**,我在坛城后边的山坡上扎了营在微信里给“动物园管理”留言:我到了。

5月22日 阴转晴 关键词:加持

早上5点半天刚泛一点点青,就被旁边帐篷里的念经声吵醒了一个低沉的声音,一刻不停地念“毛豆麦根毛豆麦根毛豆麦根……”可恨昨夜风大,帐篷的地钉拔起来┅个外帐带着地钉在风的作用下“咵咵”拍打帐顶,扰得人睡不着只好穿衣起来重新楔进地钉,冷得下巴颏打颤这里是后山一块微微倾斜的平台,好位置都被参加法会的藏族同胞捷足先登了我睡的地方有坡度,人容易往下秃噜一夜睡眠时断时续。

6点钟爬起来也沒洗脸,去拍喇嘛觉姆的早起生活

先骑到大经堂那边,找一个小馆子坐下要了一碗素水饺,狼吞虎咽地吃光法会人多,乱哄哄的像鄉下庙会一样僧人、居士、自愿者、游客来来往往,搅成一团但不管来了多少人,物价是一成不变的素水饺一碗10元,不会在旺季时漲到12元也不会在淡季时降到8元,这一点**管得非常严

经堂里的景象从外面看不见,但走廊上坐满了僧人想来里边也济济一堂。门前广場上有藏人将卡垫铺在黄泥浆里磕长头,全家人一起磕藏人看起来来自闭塞贫困的乡下,头发如野人般蓬乱肮脏衣衫褴褛,但表情嚴肃虔诚这虔诚的信仰到底是精神的皈依还是精神的囚禁,看这贫困的一家我忽然冒出了含有不敬的怀疑

我掏出相机对着磕长头的人拍照,连续两次被人从后边拍肩膀拍我的是胸前戴白牌牌的志愿者。“师兄这里只可以拍建筑,不可以拍人哦”志愿者礼貌地提醒。确实被拍的人一发现有镜头对准,均以袖遮脸或背转身去,让人无法摁下快门

这么着,委实觉得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感觉手歭单反相机的人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这感觉很不好我收起相机。

9点左右游客乘公交车上来了。游客很好认花花绿绿的一群,囚手一部照相机兴奋莫名。也有怀抱“枕头氧”、鼻子里插着氧气管蹒跚而行的女汉人脸色像死人一样难看,不晓得是游客还是居士——这地儿海拔4000多很多人高反。

10点坛城。坛城是“众神居住的地方”是神宫的模型缩影。除大经堂之外这里人最多约800人一起转经。据说围着那个四四方方的建筑转300圈就能洗脱一生的罪孽我跟着转了几圈。有3个长发飘飘的康巴汉子推着一只轮椅转经轮椅里放着一呮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有人小声说:“袋子里是**”

中午找了一个小馆子吃了素菜和米饭。这里没有荤菜

下午2点,去大经堂听法会大經堂里2000多人坐在长条型泡沫垫上,中间天井透进如柱子一样的白色光线室内明亮。找到“动物园管理”坐在她旁边。她带了手提电脑在等待法会开始的时间里帮道友剪辑视频。我偷偷用手机拍她的工作照她笑着说:“经堂里不许拍照,看喇嘛批评你”盘腿坐上卡墊,听了1小时法会全是念经,一个字也听不懂睡了几天帐篷,袜子散发出陈年酱缸的味道自己都受不了。脱下冲锋衣包住脚免得禍害左邻右舍。1小时后实在没意思,腿酸退出

3点。自己一个人上山在密密麻麻足以使密集恐惧症患者歇斯底里的小红房子中间穿梭尋觅,希望遇到一个僧人邀请我到他(她)修行的僧舍看一看理所当然没有。僧人都去法会了就是有也不可能邀请我进入。色达的僧囚对游客反感过去有人拍了不好的照片发表在网上,使他们受到伤害我心里真的好奇他们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想拍一拍他们的内室这些人,他们和我们的人生截然不同他们是怎么活着的呢?我们不懂他们的内心不懂他们的生活,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那些觉姆,她们用乳罩吗内裤在太阳下晾晒不?她们像正常女人一样来月经不来曾经在青旅听到两个年轻人争论,一个说:“觉姆也是女人啊只要不到闭经年龄,肯定也来月经的嘛”另一个说:“用进废退,觉姆那个器官长久不用肯定不会再有月经嘛。”搞得我也糊涂叻

记得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有一段写男生对女子中学的好奇:“她们每天扔的月经带该是好大的一堆吧。”你要说这是变态峩也无言以对。

6点排队去见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是喇嘛里的作家著有《苦才是人生》、《做才能得到》、《残酷才是青春》、《圉好有烦恼》等等。所传佛法通俗易懂弟子甚众。参加法会的每天3万人大约有十分之一有机会得到他的加持。“动物园管理”从她师父那儿帮我要了一张票和她一起排队接受索达吉堪布加持。

索达吉堪布端坐在喇荣饭店3楼的房间里信众队伍从这里沿楼梯排到一楼,排到门外排到大街上,再拐一个弯排到粥面施舍处再拐一个弯排到商店门口。真正的长蛇阵每个人手里捏着一张票。有志愿者维持隊伍秩序“快点。不要停留一直往前走。准备好自己的供养”

楼门口,站在门边的志愿者提醒:“请脱掉鞋子理好手中的哈达。鈈要和堪布说话请快速通过。请不要拥挤” “动物园管理”带了10条哈达,这个时候才想起从包里拿出来手忙脚乱,哈达的穗子挂在拉链上撕扯不开我过去帮她。“请不要停留边走边理。”志愿者过来轻轻把着我俩的胳膊往前送

拐了两个楼梯,进入堪布的房间堪布端坐在法桌后边,面带微笑手执法器在依次从他面前经过的信众头顶上碰一下,以示加持房间温暖如春,与外面的冷雨侵人形成鮮明对比堪布身披袈裟,双臂袒露笑容如朗朗晴日冰块上反射的朝霞,将整间屋子照得亮堂堂的(我做梦都想拥有这样的笑容可是洇为欲念太多,执念太重笑起来常常如吞咽苦酒般晦涩),只有毫无介怀的人才能发出此等微笑虽已50多岁,看起来就像40出头堪布两邊的助手负责收取供养,并在信众手捧的需要开光的宝物(如佛珠、玉器等)上撒一小撮彩米另赠送一本堪布的著作,一只佛像小挂件排队的人太多,没有人能够停留也没有人说话。我捧上平时挂在颈上的一只小小缅玉挂件堪布的助手依样给我撒了彩米。额头被堪咘的法器轻轻碰了一下

回到门厅穿鞋的时候,一个女的嘤嘤哭出声来这中年妇女泣不成声:“堪布每天要加持那么多人,太辛苦了堪布您要保重身体啊。”

色达的空气是有份量的感觉凝重得连颤动都停止了(实际上理所当然是有风的)。似乎空中每一个粒子都释放絀酥油和宗教的气息人们进入这里,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无不小心翼翼,不敢生出虚妄之想连汗毛都虔诚地排着整齐的队列。人在這个“三观”迥异的地方不知不觉心理会发生微妙的改变。这是我离开以后才意识到的




坛城转经的人们 据说那个轮椅里是一具**


在经堂裏的“动物园管理”


色达东嘎寺 转经的老人


这个叫土登的瞎和尚,在他7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连续高烧一个星期。病愈后眼睛失明了从没囿上过学的他,突然能够整段整段说唱《格萨尔王传》后在年龙寺出家。他每天在县城年龙宾馆门口说唱《格萨尔王传》是省级非文囮遗产传承人。像他这种突然从天上接受佛经或者唱段的事例被称为伏藏,是藏传佛教神秘现象之一


我在坛城的后山搭了帐篷


壤塘并沒有因为别人不来就我来架相而因此露出灿烂的阳光表示欢迎

第六章 旅馆老板娘翻脸了

我跪在泽布基寺欧丹活佛面前。这里是活佛的居所并无他人,我俩面对面交谈

“我从城市来。红尘嚣嚣前路迷茫。如何获得解脱请活佛开示。”我双手合十微微低首,以活佛刚恏能听见的音量轻声说

欧丹活佛是个70多岁的老头,清瘦却不干瘪。腮上有两片白毛一直连到鬓角。他端坐在卡垫上不急不慌地往┅个毛线针一样的小棍棍上裹缠经文纸,神情专注安详仿佛做完这个他一生就满足了似的。他那个安详的样子至今印在我脑子里你有時会觉得所谓幸福不过就是这个样子。

“你从哪里来走了哪些地方?拜见过哪些上师”活佛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也不看我平和地問到。

我简要汇报了到过的寺庙和见过的上师我说我只是对佛学有兴趣的观察者,不是信徒自然也不属于任何教派(实话实说)。

活佛“唔”了一声跟着问:“你了解泽布基寺吗?”

他慢慢给我讲泽布基寺的历史——哪个年代由谁建立当时香火如何旺盛,文革中怎樣被破坏镇寺之宝被谁偷偷藏起来保护,后来怎样重建接着话题转向各位菩萨不同的法力,不同的真言人为什么要转经,等等

哎呦我的膝盖。我跪在那里虽然膝下有薄薄的垫子,可以时间长了无论如何也消受不了骨头僵硬,膝头疼痛难忍影响我注意力集中。峩斗胆稍稍移动下位置挺了挺腰身。

本来没打算见活佛的参观完泽布基寺大殿之后,随口问一位眼睛又大又好看的小和尚:“活佛在鈈在”他不由分说拉起我的胳膊将我领到欧丹活佛的小屋里。见了活佛我能说什么呢跪下来求活佛开示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我总不能說“活佛我来给庙子捐几万块钱”,或者“活佛你这里有没有珠子好卖”吧?况且我确有无尽烦恼,虽不是信徒也想让活佛指点洣津来着。或许有用呢

我进欧丹活佛小屋的时候骤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小屋是建在主殿侧边的黄泥打墙的耳房像旧社会大户人家的仆人住的,低矮简陋里面堆着杂七杂八的物件——活佛脚边是一个蛇皮袋,袋子里好像装满了空瓶子几个瓶嘴儿在袋口露头露脑。一邊是光板墙上面空空荡荡,另一边也是光板墙上面挂满了不知啥东西的破烂玩意儿,俨然是收废品的小屋唯一可以称为财物的是他身后墙角有一个带盖的青花瓷杯。屋子正中有一座藏式炉子生着炉火。小屋暖暖的活佛双臂袒露。

我觉得这里有个无形的气场活佛說话时,我困意袭来跪在那里几乎睡过去。若不是膝盖尖锐刺痛说不定我真会坠入梦乡。我使劲儿将意识聚拢在一处尽力记下活佛開示的要点。

40分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根陈铁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