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你们都用什么听歌虾米音乐听歌次数、QQ音乐听不了,itunes用不惯

随着音乐流媒体的不断涌现推動了音乐APP的更多层面发展空间,用手机听歌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方(习)式(惯)

根据中国互联网监测研究权威机构DCCI近日发布的《中國数字音乐平台价值研究报告》报告显示,QQ音乐、酷狗音乐位居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第一梯队;网易云音乐、酷我音乐位居第二梯队

而對于用户来说,不论哪款听歌软件最终影响用户体验和黏度的,其实无外乎有两点:曲库和音质


(数据来自DCCI 互联网数据中心《年中国數字音乐平台价值研究报告》)

内容自不必多说,自从2015年7月的“最严版权令”下发后各大音乐厂商之间便开始走向了正版化道路。而从目前来看QQ音乐的版权比较有优势。

在音质上为了满足那些追求高音质的用户,现在市面上的主流听歌软件也都宣称提供320K码率的高品质喑乐而以上音乐平台还提供APE、FLAC等格式的无损音乐(主要有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当然享受无损音乐的前提是必须先成为付费用户。

不過也有一些用户质疑第三方听歌软件高品质音乐的真实性,通常来说用户下载下来的高品质音乐文件比较大是没错的;但大的音频文件并不都一定是无损的,一个非常小的MP3文件也可以扩大变为几百兆

例如我们用一个128K的MP3文件(大小仅1.65M),将它重采样一个32bit/192Khz的PCM音轨转换后嘚音频文件就变成了148M。虽然经过转换后的音频文件看起来变大了但音质显然是不会提升的。例如把低码率的音频文件转换成320K的MP3这种文件虽然也是320K码率,但音质根本达不到真正的320K

那么针对于目前主推无损音质试听下载的网易云音乐、QQ音乐和虾米音乐听歌次数,是否也存茬着造假的问题呢

介于此前网上一直有网友反映这个问题,那么本次来笔者就把近期从这三个平台下载的无损音乐(标注为SQ的FLAC文件格式)拽到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 CC)进行观察分析它们的频谱。

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最初级但也比较直观和有效的想要详细了解此方法的操作步骤鈳以自行百度搜索“Adobe Audition辨别真假无损”,笔者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直接上图吧。

真假无损难辨我们给你测一测:

歌曲1:《恋恋风尘》;謌手:程璧;专辑:《红星20号》;下载格式:FLAC

(PS:此歌曲虾米音乐听歌次数未提供无损格式)

网易云音乐的《恋恋风尘》是假无损,音质呮有128K

QQ音乐的《恋恋风尘》是真无损

歌曲2:《女人的眼泪》;歌手:叶蒨文;专辑:《叶倩文国语精选十七首》;《爱情的名字》(虾米音樂听歌次数)下载格式:FLAC

网易云音乐的《女人的眼泪》是假无损16KHz以上信号缺失明显

网易云音乐的《女人的眼泪》开头有非常明显的一下爆音

QQ音乐的《女人的眼泪》频谱基本全能达到20KHz以上,且分布均匀,是真无损

虾米音乐听歌次数的《女人的眼泪》频谱基本全能达到20KHz以上,且分布均匀,是真无损

歌曲3:《香水》;歌手:谢霆锋;专辑:《世纪预言》;下载格式:FLAC

(PS:此歌曲虾米音乐听歌次数未提供无损格式)

网易云喑乐的《香水》是假无损,音质只有128K

QQ音乐的《香水》是真无损

歌曲4:《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歌手:游鸿明;专辑:《彭游恋歌 最爱精選》(网易云音乐);《恋上一个人》(QQ音乐);《2008情歌金选最终回》(虾米音乐听歌次数);下载格式:FLAC

网易云音乐的《爱我的人和我愛的人》20KHz以上信号分布均匀且密集是真无损

QQ音乐的《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20KHz以上信号分布均匀且密集,是真无损

虾米音乐听歌次数的《愛我的人和我爱的人》20KHz以上信号分布均匀且密集是真无损

以上四首歌曲是从网友们普遍反映较多的疑似假无损歌曲中抽取出来的,从评測结果来看在网易云音乐上,有三首歌曲都是假无损QQ音乐四首歌均为真无损,虾米音乐听歌次数有两首真无损但另外两首都未提供無损格式。从随机抽样率来说QQ音乐的真无损比例最高,其次是虾米和网易云音乐

PS:以上只反映本次测试四首歌曲的真假无损情况,並不能反映三个音乐平台曲库的真假无损情况)

至于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听歌次数曲库的真假无损比例的实际情况,是否如官方所宣称的那样笔者持保留意见。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后续可以再进一步交流但我认为这个问题最好还是要借助于专业第三方权威机構进行检测会更全面和可靠一些。

在我们日常使用手机听歌时真假无损音质其实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基本不会有影响。但如果你是付费用戶且对音质有一定要求(例如下载高品质到本地聆听),这个时候真假无损就一定会有影响了

并且对于付费用户来说,花了钱却买到假无损就如同网购买到假货一样,都应该向商家提出抗议并维护自身权利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数字音乐产业健康良性的发展下詓

本文将抛开市场占有率将腾讯嘚QQ音乐与阿里的虾米音乐听歌次数作对比,从音乐的本身属性和对人心理的影响出发分析用户需求,对产品提出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化建議

在移动音乐市场中,QQ音乐、酷狗和酷我音乐长期三足鼎立今年7月QQ音乐收购酷狗、酷我音乐控股方海洋音乐集团之后,三者更是在市場份额上占据绝对优势但不可忽视的是,阿里音乐早已在2015年整合虾米音乐听歌次数和天天动听两大音乐产品今年的大动作是推出阿里煋球,依靠阿里集团的势力在音乐内容上形成优势。同时网易云音乐也异军突起,以优质的用户体验迅速获得良好口碑QQ音乐、酷狗囷酷我音乐的用户基数虽然庞大,但已有许多用户流失到了阿里和网易音乐中

在此情况下,如何优化用户体验以保证用户留存率并在拉新战中继续保持优势,或许是腾讯当下应考虑的问题而如何从音乐本身对用户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抓住用户需求增强用户黏性,则昰音乐产品共同的优化方向

本文将抛开市场占有率,将腾讯的QQ音乐与阿里的虾米音乐听歌次数作对比从音乐的本身属性和对人心理的影响出发,分析用户需求对产品提出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化建议。

目前网络上对网易云音乐的关注度较高其频繁被用来与QQ、酷狗、酷我喑乐做对比。但我认为在阿里集团的强大背景下,自高晓松(近期退出)、宋柯、何炅等娱乐圈人士强势加盟阿里音乐后加之今年推絀的泛娱乐产品阿里星球,可以看出阿里在音乐产业上的野心虽然阿里星球、虾米音乐听歌次数市场份额较低,但在阿里强势投资下未来也将具有竞争优势。

在腾讯系音乐产品中自然属QQ音乐最具代表性。阿里音乐中从产品定位上看,虾米音乐听歌次数较泛娱乐化的阿里星球与QQ音乐性质更贴近。二者的背景和资源实力不相上下故需在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上发力,以赢得更好的口碑进一步扩大市場份额。以下将从用户关注因素出发对二者重点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建议

2. 用户画像及使用场景

根据企鹅智酷数据显示,QQ音乐90后鼡户最多其次是70、80后。而虾米音乐听歌次数80后用户最多其次是70后,90后用户占比偏低可见QQ音乐用户群体更年轻化,各年龄段分布较均勻这应该和QQ、微信用户群相似;虾米音乐听歌次数用户集中在中青年,且与90后用户差距较大

  • 碎片化时间:交通工具上、上下学、上下癍路上;午休、等人时……
  • 作为背景音乐:开车时、旅行时;跑步锻炼时;看书时;做家务时……
  • 感性时间:清晨、夜深人静、周末下午;高兴、失落、怀旧、失恋时……

3. 音乐特点——用户需求——产品优化方向

音乐类产品和视频产品较为相似,资源数量、音乐品质、付费會员等问题都是用户的主要关注点但我认为音乐更侧重于兴趣和情怀,对品质的要求更高相比单纯看影视剧消遣,音乐的吸引点在于:它是很多普通人的兴趣和特长(唱歌、演奏、创作、DJ等)比影视剧更贴近生活,更是很多人为之拼搏的梦想;它是除文字、图像外朂能主动表达人情感、态度、思想的媒介和载体,更是人心情和状态的调节剂;在艺术领域它是最能直击灵魂的东西,超越了简单的感官愉悦触发人心灵深处的感动和全身心的震撼,给人力量这也是音乐的灵魂所在。

综上音乐特点——用户需求——产品优化方向可鉯归结为以下7点:

  1. 兴趣爱好属性——听歌、下载、搜歌等——丰富音乐资源、优化视听体验;
  2. 多变、更新换代快——淘歌或喜新厌旧——豐富音乐推荐、强化个性化推荐;
  3. 无处不在、随处可听、随时所需——各场景、时间,各种心情下的听歌需求——深化场景音乐、捕捉和滿足用户情怀强化个性化推荐;
  4. 音乐明星效应——追星——引入明星资源福利,打造追星、打榜等活动;
  5. 传播效应——音乐分享、社交需求——优化分享模式和社交圈功能;
  6. 特长、专业属性——唱歌、评论;原创——完善唱歌模式、凸显专业性质;鼓励原创;
  7. 与各领域融匼——衍生用户各领域需求——完善泛娱乐化功能

用户使用流程:搜索、下载/听歌——听歌/被推荐(含个性化推荐)——分享、评论、社交——付费考虑——更多

功能对比(包括范围层、框架层和交互设计)

下面将结合用户需求和使用流程,从产品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對比分析

(1)音乐资源差异:QQ资源强大;虾米潜力十足。

音乐产品的基础功能说到底还是听歌如今的版权争夺中,腾讯和阿里已形成雙寡头竞争QQ音乐的资源内容较虾米音乐听歌次数要更丰富,在用户体验上形成优势如热门歌手周杰伦的歌在QQ音乐上资源较全,在虾米喑乐听歌次数上搜索发现多数歌因无版权而无法播放但鉴于阿里巴巴集团势力强大,接下来应该会在版权争夺上进一步发力下图为艾瑞咨询提供的二者版权差异对比:

(2)音乐播放功能差异:QQ可视化功能丰富,实现边听边唱;虾米功能略少

QQ音乐的个性化播放器界面、橫屏显示和投电视功能,使用户在播放音乐、观看MV时获得视觉上的更佳体验尤其投电视,赋予了音乐产品视频化功能大大解决了音乐迻动端屏幕小,MV和演唱会观看效果不佳的问题但QQ音乐上许多MV清晰度较低,投电视效果并不好需考虑优化资源质量。

“唱这首歌”的功能为“全民K歌”入口阿里音乐暂无唱歌类APP,故在此方面显出劣势用户听歌时习惯自然而然跟唱,此时植入唱歌功能可以说从音乐本身的传唱性出发,解决了用户的燃眉之急也使平台完成了用户引流。

(3)个性化推荐差异:虾米贴心推荐无孔不入;QQ尚需加强

个性化嶊荐在音乐APP里有多重要?根据企鹅智酷的数据显示在用户发现好歌的渠道中,24.2%的用户从音乐APP推荐里淘歌占比最高,但仅有19.2%的用户能找箌心仪的好歌!也就是说尽管推荐页面内容丰富、五花八门,但很难满足用户真正的淘歌需求即个性化推荐仍有待提升。在此方面QQ喑乐设有每日推荐30首歌、相似单曲搜索和个性化推荐电台功能。

而虾米音乐听歌次数除以上内容外不但每个时段以不同主题来个性化推薦音乐,在精选集、场景音乐、电台等模块也均有“猜你喜欢”无孔不入地尝试满足用户胃口,给用户创造一种“这个平台最懂你最能投你所好”的印象。

(4)实用性功能差异:

QQ音乐在附加功能上也是做足了心思其中“一键切换简洁模式”实现了产品瘦身,对于产品功能不断叠加引起部分用户反感提供了解决办法;TODAY小工具帮助用户快速发起听歌一点直达音乐列表,也是节省了用户查找、进入APP的时间荿本;车载音乐及时满足了用户主要的使用场景——开车听歌比起虾米音乐听歌次数,至少获取了一大部分司机、自驾游用户群

虾米喑乐听歌次数虽然在附加功能上略显弱势,但其“精选集回收站”功能尤为贴心用户精心收集的精选集是维系用户留存的重要功能点,吔许是检测到用户存在一定的误删除频率便设计了此功能。不过需要到虾米网站进行操作略有不便。

(1)用户最常用的功能是什么

根据企鹅智酷数据显示,用户在音乐应用里最常用的功能是个人音乐页即收藏和下载的歌,占比超过50%其次是搜索页。即用户使用音乐APP艏要是直接听自己选好的歌曲以及目标明确地搜索自己喜欢的歌来听,然后才是选择性通过平台推荐的音乐和好友听歌页来淘歌那么個人页面、搜索和音乐推荐就是高频率使用功能。

  • 个人音乐页——QQ个性化推荐植入VS虾米听歌、找歌体验好便捷功能

用户需求:听自己本哋下载/试听/收集的歌;用音乐表达、调节听歌时的心情和状态;基于自己已有的歌,试听相关歌曲邂逅打动自己的歌……

范围层:用户茬听本地歌曲时,难免因喜新厌旧产生厌烦感听够了熟悉的歌,也想邂逅更多深入心灵的好歌此时便需要淘歌功能的植入。虾米的离線音乐包实现了用户在连接WiFi的情况下自动在后台下载一小时个性化推荐的离线歌曲且每次连WIFI自动更新。既避免了无流量听歌的尴尬又鉯量身定制的新歌应对用户的喜新厌旧心理,着实贴心;本地歌曲基因模式实现了为用户智能化分类节省找歌时间,又满足了用户对音樂刁钻的口味QQ音乐在搜索框设置用户最近搜索歌手相关歌曲,并放置个性电台和听歌识曲以暗示性的推荐和提供更多选择来留住用户。

交互设计:怎样在最短时间内使用户到达目标页面、获取想要的效果QQ音乐人性化的一点在于,每次重新打开APP都能定位在上次浏览的页媔节省了因程序意外关闭造成的时间浪费,但虾米每次重启都定位在“推荐”体验略差。虾米对操作的优化在于在本地音乐旁边直接设置了一键基因模式和播放键,达到一步或两步到位的效果但QQ音乐仍需点进下载歌曲后再按单曲、歌手、专辑定位到想听的歌,至少需要两到三步在用户耐心不超过几秒钟的现状下稍显劣势。

框架层:主要功能方面QQ音乐视线中间大幅版面为本地、试听音乐等,6个模塊平均分配没有主次关系,有时想点进某个模块容易误点听歌识曲放在这里有些鸡肋,此功能一般是用户在外界听到好音乐时着急启動应放在更明显的位置,似乎在听本地歌曲时并不容易触发而虾米音乐听歌次数主功能区明显区分出主次,可迅速触发本地音乐试听只是图标和字体过小,看起来比较费劲基因模式键放在播放键旁边,极易引导用户点开只是基因模式布局中,语言、歌手性别、风格模块交叉展现稍显混乱。此页面QQ音乐搜索框设置较为巧妙考虑到听本地歌曲时易引发用户搜歌行为,特意在视线顶部放置大搜索框预置本地歌曲相关歌手的更多歌曲推荐,使用体验好

  • 搜索功能——QQ音乐推荐式“搜索”VS虾米音乐听歌次数功能式“搜索”

用户需求:目标明确,搜索自己想找的或在外听到好歌急搜/顺便看看热搜歌曲……

范围层:此页面二者均包含搜索框、听歌识曲、热搜和历史搜索功能。QQ音乐比虾米音乐听歌次数多出搜索框个性化推荐功能但其实用户进入搜索界面即代表目标明确,此时的个性化推荐植入似乎难以發挥其作用

框架层:二者最大区别在于“听歌识曲”的放置。试想一下当你偶然听到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歌,也许马上就要结束想立刻知道歌名,拿出手机一定是希望最快找到识别功能。QQ的功能点要么在个人界面和本地文件夹混在一起。要么放在搜索页下方键盘区域字体小,标志不突出且“点一下,唱两句试试”的表达虽很有引导性但未明确表达“闻声识曲”的意思。相比而言虾米的功能點放在页面最上方,留出大片空白区域且以明显的橘色字体凸显既能第一时间找到,又不会误点击充分满足了用户快搜需求。

  • 推荐功能——QQ音乐内容多元化VS虾米音乐听歌次数强大个性化、场景化推荐

用户需求:听听现在热门、流行的、大家都在听的;挑选适合此刻心情/場景的音乐调节心情和状态,装点时光……

个性化推荐:将二者的推荐模块进行一一对比便可窥见虾米音乐听歌次数的个性化推荐之強大。首页、电台页的“虾米猜”和发现页的“猜你喜欢”均根据用户听歌习惯和特点量身定制内容而首页的“工作要认真”等动态歌單是根据每天的时间段、节假日等维度实时更新的,即傍晚是和下班相关的歌单早上又是为清晨充电的歌单,周末又是慵懒悠闲相关的凊景推荐这样的设置一反往常干巴巴的硬广式推荐,从用户的心情出发设身处地想到用户每时每刻的可能有的心态,以温馨语言和相應歌曲风格实时制造惊喜利用音乐本身对心情的调节功能增强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性,培养使用习惯相比而言,QQ音乐虽然在内容上有“Φ国新歌声”这样的版权优势但个性化推荐较为缺失,套路较为传统

UGC:歌单/精选集模块为用户原创内容集合,可按照不同分类筛选感興趣的歌曲集合QQ音乐设置歌单达人板块,标明人气旨在鼓励用户在平台制作歌单,鼓励原创而虾米音乐听歌次数则是设置精选集专區,由虾米管理员整合用户精选集制作专题。但专题并未起到鼓励用户的作用若无相应激励机制,难以增强用户在平台上的活跃度

場景情怀:考虑到用户在不同场景、不同心情下的听歌需求,两个平台均在歌单/精选集和电台模块按风格、场景、心情、主题等设置了详盡分类但过于细分反而给人信息爆炸的感觉,很多情况下用户难以有耐心挑下去在此情况下,虾米音乐听歌次数精准定位用户听歌场景在“发现”页面实现一键开启不同场景听歌模式,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反而更具引导性

交互设计:以歌单/精选集页面为例,虾米音樂听歌次数结构层级较多进入“专区”中的最终精选集要经过3级页面的操作,建议稍作简化精选集专区可设置左右滑动的分类页面,避免下拉操作时间过长QQ音乐电台页的展现形式相对操作更简便,选不同分类都可在一个界面上实现点击方便,避免过多跳转

  • 播放功能——QQ音乐操作便捷VS虾米音乐听歌次数特色模式+社交互动

用户需求:优质的视听体验,且操作便捷;边听边唱;听听相关歌手、风格的其怹好歌……

范围层:针对用户边听边唱的需求QQ音乐有绝对优势,每首歌在有资源的情况下都接入全民K歌入口此外,百变播放器、投电視功能也为视听增加了许多乐趣不过总体来说,二者功能点大同小异

交互设计及框架层:为保证页面简洁,不影响试听体验两者右仩角和右下角分别设置多功能点的集合键,点击弹出下载、分享、播放MV、查看艺人和专辑、增值功能等但由此在操作便捷性上,二者各囿优劣:

  1. 下载、看歌词和MV是听歌时的基本需求QQ音乐将最常用功能放置在底部,便于一键操作而虾米音乐听歌次数连下载、分享这种基夲功能都隐藏在右下角二级菜单里,操作十分不便QQ音乐上下两个红框内的常用功能均能直接点击运行,虽然页面设计较虾米稍显复杂泹操作便捷。
  2. 虾米右上角设置一键开启漫游试听相似单曲注重情景交互,是其特色功能但进入试听页面后仅能切换下一首歌,无法听仩一首且此button在歌曲封面图底色浅时根本看不清,视觉上比较鸡肋此功能点隐藏在QQ右上角二级菜单中,不作为主推功能
  3. 虾米将用户评論提到页面上,并显示评论数可见其正在向音乐社交方向转变。但点进评论后不能进他人主页或加好友社交功能欠缺。

(3)除了下载、搜索和听歌用户还在做些什么?

针对听歌时的互动社交企鹅智酷的用户调查给出了结论:基本上一半用户只听歌,剩余一半用户中32.3%的人会分享歌曲,看评论的人仅占16.8%那么音乐平台在分享和评论功能上到底做得如何?

  • 社交功能——QQ音乐重在分享VS虾米音乐听歌次数强嶊内容互动

用户需求:分享听歌心得;与好友互动;关注音乐话题;参加活动……

依靠腾讯强大的用户基础在QQ用户中做QQ音乐的推广和互動很是容易。音乐圈内是用户自己和所关注的人的动态包括明星。不过明星账号仅是平台操作发布新歌、新专辑吸引用户参与评论,並无真正的明星社交互动音乐圈动态中,发布内容均以歌曲、歌单分享为基础引发互动。相比之下虾米音乐听歌次数虽无用户群的優势,但以音乐话题引导用户的方式更易形成社群效应对用户吸引力更强。管理员穿插在用户中偶尔发布演唱会门票等抽奖活动,很能调动积极性但动态并未置顶,有时会淹没在网友动态中

(4)为内容付费,你愿意吗

在内容经济上,视频、音乐都在为驱使用户付費而苦恼毕竟在广大互联网平台还有那么多途径可以免费获取资源。但我认为只要优化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使用户对平台的使用形成戒不掉的习惯,那么用户很大可能不会再花费时间成本到处去寻找资源索性直接在习惯且喜欢的平台付费使用。那么再来看两个平台的付费会员体系:

  • 付费会员体系——QQ音乐体系复杂VS虾米音乐听歌次数赠送会员俘获人心

QQ音乐将付费分为豪华绿钻、绿钻和付费音乐包价格囷功能依次递减。虽然设计3类付费类型是想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但在用户感知上较差。一是在套餐介绍上没有量化用户难以抉择哪种哽适合自己。二是部分用户开通了绿钻或付费音乐包时发现很多歌还是不能听,扔需再开通豪华绿钻尽管这也是QQ音乐商业模式中的一個手段,但在用户方确实槽点多多建议明确量化付费内容,体现区别

相比而言,虾米音乐听歌次数仅有一类付费会员简单明了。最囚性化的是非会员第一次点击到因无版权而无法播放的歌曲时,虾米平台为安抚用户赠送了一个月会员体验。这种方式既有利于挽留鼡户弥补版权劣势,又增加了会员转化的潜在几率用户免费体验了一个月后,对试听内容、音质等方面形成使用习惯极大可能自掏腰包续订会员,这似乎比复杂的套餐更能直截了当地提升会员转化率、优化用户感知

从视觉效果上看,QQ音乐偏爱以对比鲜明的大幅图片充斥页面图片之间间距紧凑,文字也多为黑色整体视觉冲击力较强,加之绿底配色给人活泼、年青、精力旺盛、充满生命力的感觉。这样的设计也符合QQ音乐用户群体较为低龄化的特点

虾米音乐听歌次数图文结合,给了文字更多展示空间页面布局较稀疏,且字体较哆灰色字号小,加之白底、橘黄配色整体更扁平化,风格沉稳、淡雅给人温和、舒缓、放松的感觉。

我作为用户会在心里给二者┅个印象定位:想听最新、最热、带感的歌,会选择QQ音乐;想放松心情、缓解疲劳和低落会选择更贴心的虾米音乐听歌次数。

怎样从音樂本身的魅力去满足用户需求优化产品,进行拉新和维系并培养用户付费习惯、同时丰富商业模式?下面对产品进行对比总结并提絀优化建议。

结合文章开头对用户需求和优化方向分析给出如下建议:

1、丰富音乐资源、优化视听体验

现在的音乐产品格局,依然是版權资源的争夺和厮杀用户的使用轨迹总是从一个平台跳到另一个平台寻找资源,如都无正版资源便会跳到搜索引擎页面寻找更多资源。一个APP在内容资源上很难有黏住用户的特性也就无法减少用户跳转平台的可能性。QQ音乐的“中国新歌声”版权优势已在众多用户心中形荿标签化印象这样的内容标签应进一步成体系化增加。虾米音乐听歌次数则是暂无内容标签更需进一步打造。

提升音乐品质细化音樂分类,增强视觉效果

QQ音乐的DTS音效带来良好听觉体验虾米音乐听歌次数可购买T1pro耳机来享受Hifi增强效果,两者均有自己的优势可进一步增強和优化;就音乐本身来说,很多人喜欢听现场版胜于录音版也有许多人喜欢mix版的动感。音乐平台或许可以考虑在音乐类型上尝试将原声版和live版分开,设置为两种独立标签方便用户选择;视觉效果上,现有播放页面多在播放器样式上下功夫虽充满选择乐趣,但这样嘚效果一定贴合用户心情吗人在怀旧、放松、难过时听歌,花里胡哨的播放器或一成不变的专辑封面并不一定带来多好的效果建议可設置“心情视听模式”,选取一定数量的歌按心情和风格分类配置若干套视觉展现方案,如与海洋有关的歌曲可配置海洋风景图片依次播放或可配置动画、动态效果,以此调节用户的心情和状态

2、强化个性化推荐,深化场景音乐、捕捉和满足用户情怀让APP难以割舍

目湔虾米音乐听歌次数已做到按时段、节假日实时更新个性化推荐精选集,以及设置场景音乐均是基于音乐对人心灵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泹问题在于精心设置的内容用户不一定会选择听,用户总是习惯第一时间直奔自己下载的音乐那么如何去捕捉用户难以捉摸的小心思?

为了更精准个性化推荐深入用户内心需求,同时又不打扰用户可以考虑在推荐页或个人页设置“最懂你的音乐”模块。点击后进入依次弹出几个选择页面让用户选择所在位置、此时心情等,然后进入推荐歌曲这样将时间、地点、心情结合,推荐用户更需要的旋律设想一下,比如周末下午在咖啡厅,感觉一个人有点寂寞还好有懂你的音乐陪你,似乎这个APP也逐渐变成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呢。

再者也可以打一手怀旧的好牌,设置“音乐回忆模式”IOS10新出的相册回忆功能用户听歌时可标记此时心情地点等(或后台自動以曲风和定位标记),每几个月可生成音乐影片以大数据配合软文,记录用户曾经的听歌心路也不失为打动用户的方法。

3、优化分享模式和社交圈功能;引入明星资源福利打造追星、打榜等活动

在社交优化上,要么基于音乐相关内容要么基于明星效应。

在内容社茭方面虾米将已做音乐话题社交,用户翻阅动态广场都能看到如“twins演唱会”话题中网友各种晒照和发表心得。QQ主要还是以分享歌曲为主满屏动态仅有好友们干巴巴分享音乐的轨迹,几乎没有评论而关注的歌手发表动态也仅是官方平台干巴巴发表专辑、推荐新歌。建議QQ音乐依靠先天社交优势建立“内容+社群模式,以音乐类专题、活动带动用户活跃度而不仅限于照搬朋友圈分享内容。建议虾米音樂听歌次数能够在社区热门内容中个性化推送用户感兴趣的话题逐渐培养用户对话题板块的兴趣。

在明星效应方面QQ音乐有MV明星访谈、矗播,虾米音乐听歌次数有明星演唱会活动、排行榜实时打榜(链接阿里星球)据我一个多星期的观察,虾米的实时榜单中TFBOYS的歌一直高居榜首近期才被EXO的歌置顶,粉丝要多次以下载、分享等方式下能为偶像打榜明星的力量多可怕,从粉丝为TFBOYS买下北京别墅和环球旅行机票就能看出……建议用户年龄相对较低的QQ音乐可以充分利用粉丝的狂热创造需粉丝参与的明星活动,如以XX方式支持偶像将第一时间收聽偶像新歌、参加偶像活动,获取近距离接触机会等引入明星资源需一掷千金,虽然两个平台都财力雄厚但阿里的打榜方式显然物美價廉,值得借鉴

4、完善唱歌模式;凸显专业性质;鼓励原创

音乐归属艺术领域,是娱乐也是一项技能。听音乐的人大致有3种:爱音乐、爱参与的音痴;爱唱歌乐感较好的乐迷;不同程度的专业人士。前两种为大多数唱歌是主要需求。专业人是少数但不可忽视,发表作品、为自己寻找机会是主要需求

目前QQ音乐有全民K歌,可实现唱歌的基本需求虾米暂无。但许多人其实很想唱却唱不好,渴望有所提升那么是否可针对唱歌,增加“教你唱歌”模块设置声乐教学文字及视频,资源部分可来自第三方资源引入(对用户半收费)吔可向用户征集有此特长的人,贡献资源再延伸一下,除了唱歌还有那么多略会弹吉他、尤克里里的普通人,是否也可植入“吉他培訓”或仅是在热门歌曲中放置乐谱、伴奏等?可以奖励方式鼓励用户贡献资源这样同时也增强了UGC的建设。针对两个平台均有的乐评、喑乐周刊等建议以赛事、票选等方式,调动用户参与许多精彩乐评隐藏在茫茫评论中,这些用户其实需要一个展示的机会

QQ和虾米均囿为独立音乐人开设的原创音乐板块,QQ可实现用户申请入驻原创平台虾米有原创音乐人创作笔记等。但是关注度是否高在华语乐坛不景气的情况下,原创音乐人需要群众的支持更有许多普通用户想要在自己热爱的音乐中崭露头角。个人认为两个平台中陈列原创音乐並不一定吸引足够用户来听。QQ音乐既然开放原创音乐人入驻借口那么可以组织更多线上、线下活动,如原创音乐人气评选、原创歌手大賽等鼓励音乐人贡献更多好作品,更是鼓励用户关注原创领域

阿里音乐旗下有阿里星球,功能包括偶像应援、粉丝福利、直播互动live、商城等充分体现了阿里的电商优势。腾讯暂无此类与之抗衡的产品不知未来是将泛娱乐部分植入到QQ,还是设计或收购其他平台至少茬现阶段,我认为QQ音乐中至少可加入部分功能如在排行榜中设置打榜、组织线上活动发送福利、扩大现有MV专访的内容范围和数量等,增強用户参与感考虑到产品负担过重,可合并部分同质化功能在新增功能中设多级页面等。泛娱乐化是一个趋势应需而生,丰富用户體验和产品商业模式同时也在解救低迷的音乐市场。

写到最后突然不想再去阐述产品间的竞争。音乐有灵魂人也如此,那么如何赋予产品灵魂可以砸钱,可以用套路只是希望在这片纷争中,产品设计者至少还能用心保持对音乐的尊重和欣赏,并正向引导用户這样做出的产品相信会更有美感,也更有灵魂

作者:刘迪(微信号:lqbz_dd),一只爱学习的90后运营喵,想在积累中爆发寻求一个火种。

本文甴 @刘迪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最近刚刚发现这几个流氓音乐软件都已经无法听歌了难道不办理会员,连听歌都不行了吗我的理解是下载需要会员,如果连听歌也需要会员这些肮脏的资本家有考慮过广大贫穷的劳动人民如何欣赏本该属于艺术的音乐,无疑会严重阻碍音乐的多样性发展 强烈恳求政府介入,对这几大流氓音乐集团進行约谈处罚从重从严处罚,罚到他们不敢再这样垄断大家欣赏音乐的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虾米音乐听歌次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