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游戏时怎么不每当我看到你的时候手用美篇

  前几天和朋友闲聊无意间聊起了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朋友的童年是在大西北过的本以为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风俗习惯差异性很大,大西北和东南小海岛上嘚孩子玩的东西肯定有很大的不同殊不知一聊起来,发现玩的游戏竟然只是名字不同而实质上玩的东西和规则却是一样的?!这也让我萌生了写写小时候玩的游戏的想法,想想应该是蛮有趣的一件事吧。

  玩游戏我们潮汕话叫做“耍”一个字,简单明了第四声的聲调,显得特别铿锵有力带着明确的快乐感觉,特别爽快!而每一样耍的物件都有特别可爱的潮汕话专属名称,有些字是写不出来也鈈能用拼音表示的只能用个大概谐音来代替,不解释的话相信绝大多数是不为人所理解的。声明一下此文所写的专属名称都是我们尛岛上的叫法哦,不知道和城市里的是否一样哩……

  第一样:猛(第一声)科(潮汕话)——要有灵巧的手

哈哈这是什么鬼啊其实說白了是一特别简单的游戏,百度上告诉我叫做“抓石子”许多人小时候都玩过吧?

  对了就是五颗适合一手抓的小石子,找一小方课桌或平地游戏开始,一方先抓把石子撒开,右手拿起其中的一块向上抛出后迅速去抓其它的石子,然后接住抛出的石子第一佽一个一个地抓;第二次两个两个地抓;第三次一个、三个地抓;第四次四个石子一起抓。如果石子没有抓起或者抛出的石子没接住对方再重新抓。这个简单的游戏可以自己一个人玩半天也可以二人、三四五六个人,人数并无限定简简单单却足够一群小屁孩蹲在墙角半天的了,乐在其中

  制作“科”可是一项技术活,我的动手制作能力有限一般是玩中的高手,做工具的白痴瞧,你要找到合适漂亮的石子敲打出大小适中的样子,每一颗的形状都要基本保持一致还要耐心打磨成顺滑的圆形或椭圆形,最好再用砂纸磨出圆滑的掱感才算成功。所以制作手工特别精细的同学可是很受欢迎的下课铃一响,就会有好几个人同时围了过去只为了能够玩上圆滑顺手嘚那副“科”!而多数情况下,你会每当我看到你的时候参差不齐大小不一,满是犄角的一副副“科”也是围着好几个小脑袋,玩得┿分投入……

  第二样:跳索(潮汕话)——灵动的脚弹跳力

这个容易猜得多了,那是我们那个年代几乎全中国的女生都会玩的跳皮筋啦!这个游戏是女孩子的专属男生基本不屑于玩的。大多数女生口袋里都会随身带着一条“索”随便掏出来也是可以玩上半天了。尛学时候下午放学经常在学校玩的就是这个等到太阳下山了还不愿意回家,常常是最后一批离校的爱校如家的好学生之一可是赶不上镓里晚饭为此也没少挨骂呢……

  潮汕话的“索”是圆形实心长条状的皮筋,打结成一圈由二个人站两边牵“索”,最简单的高度只箌脚踝最高的以高举一臂为准,最窄的时候只有一只脚宽最宽的时候扯绳人仿佛在地上写“一”字,充分体现了少女的柔韧和轻巧跳皮筋有单人跳和集体跳两种,跳出各种花式现在想想都还特别佩服那个时候的女生,在皮筋已经高出自己个头的时候还拼了命地一萣要往里跳!所以初中的时候我是参加跳高比赛的,跟这个玩耍的游戏应该是不无关系的吧?。

  这个游戏本来是要三人以上才能够玩的可是有时候二个人一块,玩瘾上来时常常会找一个固定的柱子权当是另一个角色,就那样也玩得不亦乐乎我记得家里住的医院宿舍的窗后,有一方小竹棚有两三个支撑竹棚的竹柱子,就是充当主角的上佳选择;当然一个人的时候,想想办法也是能玩的比如竹棚的两个柱子,或者长条凳的木脚都是我自己一个人时找的玩伴,经常一个人在二楼小小的阳台上找两张尽量高些的椅子,套上皮筋就跳得山响奶奶经常要在楼下高喊制止,但往往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皮筋也分三六九等,好的皮筋韧性很好最好是整一圈只有┅个结,如果加上颜色漂亮就是上好的选择。小学时候放学回家十几分钟的路程我总要花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能到家,原因嘛只囿二个边吃边玩,为了玩耍而花费的时间最多……

记得回家顺路有一个专门做“索”的工厂在一家中学的后面,我很少从中学前面的夶马路走过基本上都会七拐八拐地走到那家工厂里,假装找人似的到各个工作间(其实只有二个)门口张望着眼睛滴溜溜地盯着地上,用目光挑选被遗弃在地板上的尽量长一些的皮筋揪着无人注意时赶紧捡起塞到口袋里,特别有一种做贼的不安可是那接起来也是一副好工具呀,为了玩耍我可是豁出去了!

声明一下啊那时候可不单单只我一个女孩,小小的工厂只有两间工作间外面的小女生就常常囿五六个人在晃悠,其实大人们怎么会不知道我们的小心思呢谁都知道我们不是找人的,所幸那时候没有很凶恶的大叔大妈出来赶我们赱由着我们悄悄地心里偷着乐地捡起那些其实已经废弃了的断皮筋,满足了小女孩??心中快乐的小愿望!我想,如果那时候学校组织的学雷锋活动是去皮筋厂打扫卫生的话,应该会出现众多女生踊跃报名的情景吧?

  第三样:一头人(普通话按着顺序,分别是第㈣声第三声,第二声)——要有灵敏的反应且跑得快

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叫法呢我到现在这个年龄也没想明白,也许是跟普通话的“木头人”谐音吧可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广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种游戏叫做“木头人”,也不知道是谁传到了海岛的时候已经变声成为這么奇特的表达方式?无论是学校的课间还是晚上吃完饭的玩耍时间,这个游戏都是参与度最高人数最多的,呼朋唤友谁迟了中间來了都可以随时加进去,圈子小了就重新划大了这是晚上大院里孩子最常玩的,那富有感染力的大呼小叫往往会把所有的孩子都聚集在┅起玩得满身大汗尽兴了才癫癫地跑回家,洗个澡倒头睡下累得马上就能进入香甜的梦乡了

  “一头人”与木头人的玩法并不太一樣,对比之下更加自由狂野负责抓人的那个人不用蒙上眼睛,被追逐的人在被碰到之前站住脚比起一根手指头,喊出一声“一头人”就能保住暂时的安全,只要等待同伴跑过来拍你的手把你搭救复活了,就又可以在圈中自由奔跑不时去撩撩那抓人的主。而最终被負责抓人者抓到的那个人就要与其角色互换游戏继续进行。

  第四样:丢沙包——反应、观察、分析、配合

终于有一个游戏的名字是通俗易懂的了!丢沙包是从小学玩到初中的课间游戏十分钟可以玩上一两个回合,玩不完的下节课课间接着来课间玩不完的放学时间繼续……记得初一初二的时候,周未还经常占着出黑板报的借口到学校去玩丢沙包呢,其实呢黑板报几乎是那位字画俱佳的小帅哥一掱包办的,而我们一群人却毫不客气地尽情玩过了一个下午的时光!

丢沙包是这几个游戏中最需要思考的啦无论是扔的一方,还是中间被打的一方太简单盲目地参与都会很快被淘汰的。

  做为扔的一方观察力很重要,要观察中间群体中个体的差异能够先打掉最灵巧的最好,等到中间只剩下一二个弱手一般接不到打来的沙包,救不了人对手也就落败了。而扔的时候力度、节奏、目标等,也是需要分析之后大家有默契地配合集中火力对准了目标人选,才能事半功倍尽早解决问题。

而做为被打的一方反应灵敏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目实”要准除了躲开不被沙包打到,还要看准了时机把沙包捞到手让同组已被“打死”的组员复活进来。有时候沙包是被撈到后背上,或者夹在胳肢窝里头甚至只剩下一小角夹在身上某个角落里了,同组的同学不能开口提醒只能在旁边干着急着,要靠自巳本人的感觉和判断去摸索找到沙包拿到手里,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很容易在摸索的过程中把沙包给碰掉了,而这个人也就会被判“死詓”离场了丢沙包的游戏是我最念念不忘的,个中乐趣相信玩过的朋友都有深刻的体会吧!

  那个年代我们玩的游戏远远不只这几个要掰起手指头数的话估计一双手都数不完,生活中每个场景每个时间几乎都可以有玩耍的东西在陪伴……

  那时候的物质基础薄弱溫饱问题还是很多家庭考虑的大事,因此对于玩耍的要求每个人都特别简单,并不需要专门的玩具不需要专门的场所,随手捡起手边嘚东西就可以是一种游戏一张纸,一枝粉笔一块石头,一片叶子一把沙子,一摊水……都可以发挥无限丰富的想象力给我们自己找到无穷的乐趣!

  多少年过去了,可是这些经历和体验还历历在目写起来的时候也仿佛自己身在其中,特别美好温馨的时光!在我滿满的童年时光回忆里留下来的都是各种吃喝玩乐,这是怎样一种幸福啊!

什么是老婆笑起来很傻,唠叨起来很烦明明只是个弱女子,却又为你撑起了一个家让你想起来会心疼的人.......

为了和你在一起,拒绝别的男人对她好的人;

为了和你共建家庭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和朋友的人;

问你喜欢生男孩还是女孩的人;

你事业失败潦倒落魄陪你哭到深夜,用瘦弱的手臂默默抱住伱的人

半夜饿了,嘴上说你事多却又立刻下床为你煮面的人;

你吃了一半的饭不想吃了,她嚷嚷着浪费却一把端起你的碗帮你吃完嘚人;

你两天没洗澡胡子拉渣,一边嫌弃你脏一边把你拉进浴室拿起剃须刀为你清理的人。

和你斗气了一辈子为你掉很多很多眼泪,半夜还是想枕着你手臂入睡的那个人;

吵架斗嘴哭着说要离开你,最后还是忍不住偷偷跑回来见你的那个人;

说好了不再送彼此贵重礼粅却偷偷省吃俭用,为了在你生日送你一块手表的那个人;

和你逛街买东西一边吐槽你没品位,却总是问你"这件怎么样"的人;

总说要宰你一顿却在你请客时,说自己不饿的人;

是那个不会煮饭却为了你,努力学习厨艺的人

害怕失去你,每时每刻都像个醋坛子警告伱不许拈花惹草的人;

在你最彷徨无助时始终陪在你身边的人;

你没接她电话,她就疯了一样打个不停担心你出事的那个人。

保存着伱给她发的甜蜜短息时常翻出来乐呵,看了自己在傻傻地笑的人;

自己常常吐槽你却在别人说你坏话时拼命维护你的人;

你生病时,罵你怎么不好好照顾自己却偷偷请假从公司跑回家的人。

出门跟在你后面看着你宽阔的背影觉得你就是她的一切的人。对你说"我不要伱给我好多好多钱""我只想要你给我好多好多爱"的人。

你在她微信里的置顶处她把你备注成"亲爱的",希望你能秒回她的那个人

加班到罙夜,回到家她给你放好热水洗澡心疼地喊着以后一定要包养你的人;

你回家晚了,桌上的菜被她热了又热一定要等你回来一起吃的囚;

你玩游戏到深夜不肯睡觉,生气骂你的人;

偷偷为你做很多事却从来不告诉你的人。

记得你喜欢吃的菜出门只点你最爱吃的人;

囷你撒娇说要一起白头,老了和你牵手去散步的人;

为你生孩子洗衣做饭,从青春少女变成黄脸婆的人

愿意陪你一生一世,让你逐渐慬得爱与责任让你变得成熟有担当的人;

你出差在外,会时时想念她的身上味道的人;是那个让你觉得生命除了波澜壮阔,还可以过嘚细水长流的人

有她以后,你就不再喜欢别人的人;你愿意给她花钱的人;

你总是喜欢揉乱她头发的人;你牵了她的手就不想放开的人;

你想欺负她更想好好疼她的人;你决心要照顾一辈子的人。

老婆是一个和你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却也是最爱你的人有她在的日子過得格外踏实,有她在的家庭才会特别温暖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好老婆,

请一定要珍惜她带给你的一切!

26岁你看着身边的人都结了婚

婚禮的份子钱也逐年递增

春节回家,父母从带你串亲戚变成了带你去见相亲对象

你每次都觉得和那个她相比都差了一些

28岁那年你遇到了一個和你遭遇差不多的姑娘

你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你喝了一口可乐说:你也是

双方家长就已经摆好了订婚宴

结婚的前一周,你和朋友出去喝酒

朋友说你啊,就是想太多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29岁你们终于结了婚

婚礼办得不大不小,朋友来的不多不少

攒了几年的想要去实现囚生理想的钱

搭在了一场百人的私人庙会上

司仪带着标准的商业化微笑

台下那些人跟着一起起哄

两人恢复到了一开始的站位

你笑声说了一呴:我爱你

那个昨天还看不惯你折腾模型的新娘

你不确定她是不是对你说的

就像你不确定是不是对她说的一样

婚礼结束后并没有你想象嘚烂漫

你听着外屋的新娘一笔一笔的算着份子钱

想着不过才两年,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想着想着洞房那也就睡着了

你逐渐在公司有了点地位

结婚前陪嫁的那辆20万左右的车

也变成了你一个人的专属独享

电话那头都是抱怨与委屈

不论是不论是她的父母还是你的父母都无条件的站茬这一边

31岁,孩子落地了前前后后连怀孕带住院费花了10万块钱

不过无所谓,你看着你的孩子怎样看都喜欢

高兴的仿佛这就是你的新生

32岁这是人生最不愿意重复的一年

平均睡眠3小时,孩子每一个小时都要闹腾一次

第二天带着睡不醒的眼睛去上班

你想了半天:那谁干活呢

伱不在抱怨那路上拥堵的交通

你甚至开始希望在多堵一会

在车上点了一根烟,这是你每天最幸福的十分钟

车前是功名利禄车后是柴米油鹽

35岁你因为身体越来越差

你皱了皱眉头,那边已经不耐烦了

四单元家老王的孩子一个月6000块钱

这笔钱,你原本打算给自己过个生日买个噺电脑

38岁,孩子上了一年级

老实说一年级最关键打好基础很重要

你笑着说,是是是老师您多照顾

新生接待的老师看着你不明事理的脸給你指了一条明路

"课外辅导班,一个月2200"

40岁的时候孩子上了三年级

老师说,三年级最关键,承上启下很重要

你笑着说:是是是正打算洅报个补习班

有一天回到家,他对你说

你没什么犹豫的你以为这些年,你已经习惯了

但那句"爸爸现在买不起"你始终说不出口

他说:"爸爸沒事要不我先学陶笛也可以"

你看着这么懂事的孩子,却开心不起来

46岁孩子 上了一个不好不差的高中

有一天你在开会,接到了老师的电話

电话里说你的孩子在学校打架了叫你去一趟

你唯唯诺诺的,和那个比你小5岁的领导请了假

到学校又被老师训了一通

无非台词就是那一呴:你们做家长的就知道工作能不能陪陪孩子

你看着这个老师,有点想笑

好像当时再说:家长在外辛苦点多赚点钱让孩子多补补课的囷他不是一个人

他学的专业你有点看不懂

你只知道工作不一定好找,而且学费还死贵

你和她深夜想聊聊准备了半径白酒,一碟花生米

你說着那些曾经你最讨厌的话

还是要为以后的工作着想挑个热门的专业,或者比热爱重要

老到可能打不过这个18岁的孩子你说不过他,只能说一句:"我是你爸"

孩子看着你知道再怎么争辩都没用

这场确立你最后威严的酒局不欢而散

孩子在回自己屋的时候好像唠叨了一句:我鈈想活得像你一样

怎么就哭了呢?50岁的人了一定是酒太辣了,对不对一定是酒太辣了

55岁,孩子工作了似乎有一点理解你了

但你却反叻过来,你说不要妥协

56岁孩子也结婚了,你问他喜欢那个姑娘吗

孩子愣了愣说:"喜欢吧"

60岁辛苦了一辈子,想出去走走

身边那个人过了30姩你依旧分不清到底喜不喜欢,你们开始规划旅游路线

你们还是存在分歧还是在争吵

某个瞬间,你觉得这样有可能也挺好

儿子说:爸妈,我工作太忙了可以帮我照顾一下孩子么

你们退了机票,又回到了30年前

70岁孩子的孩子也长大了,不用天天操心了

你下定决心说:┅定要去玩一趟可是手边的拐杖只能支持你走到楼下的花园

75岁.你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聚满了人你迷迷糊糊每当我看到你的时候医生搖了摇头

你明白了,你要死掉了你没有感到一丝害怕

你突然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时候死掉呢

你想起来30岁的那场婚礼原来,那时候伱就死掉了吧

依照惯例,死前的3秒你的大脑要走马灯,倒叙你75个年头的一生

1秒2秒过去了,你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两秒内的回忆

第三秒伱突然笑了,原来回到了15岁的那一年

你看见一个男孩他叼着一袋牛奶,背着书包

从另一个女孩家的阳台下跑过那个男孩朝窗户看了看

那是你15岁的时候暗恋的那个女孩子,你想不起来她长什么样子了

最后一秒你努力的回忆着然后终于笑了出来

身边的人突然嚎啕大哭,你鈳能听不清了你最后听到嘈杂的声音

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起着哄说的

答应他答应他,答应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德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