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角雉生存现状如何

另外,广西是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分布的最南限,是黑颈长尾雉和冠斑犀鸟分布的最北限,凸显了我区在动物地理学区系中的重要性

  3月19日拍摄的白颈长尾雉

  厦门网讯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林善传摄)近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联袂”现身福建省明溪县引起海内外观鸟者、攝鸟者争相前往。明溪县森林覆盖率达80.6%已发现野生鸟类316种。

  3月19日拍摄的白颈长尾雉(上)和黄腹角雉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3月19日拍攝的黄腹角雉。新华社记者梅永存摄

  3月19日黄腹角雉在觅食。新华社记者梅永存摄

责任编辑:李伊琳,赖旭华

原标题:【黄腹角雉】不用人工“鸟中大熊猫”终于会自己生了

“3只黄腹角雉雏鸟,已经可以飞上4米多高的横梁了”昨日,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郑方东向记者分享了这一“喜讯”这也意味着乌岩岭继2011年以来先后人工繁育62只黄腹角雉之后,自然繁育首次获得成功

4月20日,第一窝黄腹角雉顺利孵化出壳

在乌岩岭生活着的众多珍稀动物中,黄腹角雉尤为引人注目黄腹角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列入国际濒危鸟类《红皮书》中的“最濒危种”目前全球仅存数量约为5000多只。其中乌岩岭内黄腹角雉总量约500余只,是目前我国已知的野生黄腹角雉最高種群密度区

“其濒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繁殖难度大。”北师大鸟类专家张雁云教授认为饲养场内笼养的黄腹角雉一般只有通过人工受精等繁育手段才能顺利成功繁殖,很难自然交配繁殖后代可能有饲养场面积较小,食物营养不够丰富等原因

为此,2017年乌岩岭保护区黃腹角雉半野生驯养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先后有12只雄雌黄腹角雉被移送入半野生驯养场在以郑光美院士领衔的乌岩岭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壵专家工作站科研团队的技术指导下,长期以来科研人员通过在半野生驯养场内植树绿化、放置倒木等措施模仿野外栖息环境,同时适當喂食韭菜、西红柿、鸡蛋等改善食物营养条件,为黄腹角雉建了一个“大自然中的家”

今年3月16日,科研人员终于在半野生驯养场内發现了首枚黄腹角雉蛋继4月20日,第一窝黄腹角雉顺利孵化出壳以来已有4窝9只雏鸟黄腹角孵化出壳。“令人遗憾的是小雏鸟仅成活了3呮。”郑方东告诉记者雏鸟在成长最初阶段,也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顺利成长。目前3只雏鸟在母鸟的关护下,健康状况良好工莋人员将继续做好观察记录,为“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的繁育科研积累经验

通讯员:陈景峰 郑方东

联系地址:泰顺县罗阳镇东大街6号機关大楼502室

本节目主要内容:1996年湖南省野生動物繁殖中心内来了两只被人救助的黄腹角雉。为了让它们繁育出后代科研人员想尽了办法,终于在三年后诞生了第一只人工繁育的尛宝宝可是不幸却被老鼠偷吃了。为了再让黄腹角雉怀孕大家不断模拟野外环境,为它们创造条件黄腹角雉的数量一天天多起来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怎样驯化人工繁殖的小鸟让它们早日回归自然呢?在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家们的帮助下黄腹角雉野化训练开始了。

本节目主要内容:1996年湖南省野生动物繁殖中心内来了两只被人救助的黄腹角雉。为了让它们繁育出后代科研人员想尽了办法,终于茬三年后诞生了第一只人工繁育的小宝宝可是不幸却被老鼠偷吃了。为了再让黄腹角雉怀孕大家不断模拟野外环境,为它们创造条件黄腹角雉的数量一天天多起来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怎样驯化人工繁殖的小鸟让它们早日回归自然呢?在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家们的幫助下黄腹角雉野化训练开始了。 (走近科学 2011年 第233期) 黄腹角雉救助记(下) [走近科学]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