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粤语流行歌曲起初到现在一直都是粤语本身词汇为歌词,能达到现有的高度吗?

粤语歌曲《倾城》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女主是一个年轻的当红歌手,男主是音乐制作人。

男主捧红了女主,女主仰慕男主的才华,只可惜,男主已婚了。

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晚,二人说好,过了12点,新年一到就分手,再不见面。

男主和女主走在城市街头,互相挽手,女主心中想,我和男主只剩下这最后一晚了。


一路上男主如同若无其事般说着两人的往事,说着情话、笑话,男主想让这最后一晚显得轻松自然。

女主听着,笑着,记住男主所的说的每一字、每一句。


在某个话题结束的时候,男主看着女主不舍的眼神,他一阵难过,不知道该要说什么了。

男主亲吻女主,女主闭上眼,流着泪,记住这最后一吻。


他们走到一座海中大桥上。

此时桥上车流封闭,桥上人来人往,他们都是在等待新年的到来。

女主挽着男主手臂,心中绝望地想,我已不能再与你度过余生的任何一天了。

无法与你再看任何一次日出了。


红眼睛 幽幽的看着这孤城

女主哭红着眼,男主去抹她的脸,女主挤出笑容。

她还是希望这最后一次见面能给男主留下最好的印象。


零点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到来了。

烟火窜升入夜空,整个城市的每个人都在狂欢。

女主心想,多么可笑,用全城的热闹,用最壮丽的烟花来做我们的分手见证。


传说中 痴心的眼泪会倾城

在这样一闪一亮的烟火中,女主哭着、深情地、不舍地看着男主。

她心中在想,我们真的不可以在一起了吗?

传说中,痴心的眼泪会倾城。

古有孟姜女哭长城,用她的眼泪让长城倒塌,见到夫君尸骨。

女主想,我真的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想用我的眼泪感动你,让你回心转意,可以吗?

可是男主低下头去,他有家庭了,他知道这样的感情是错误的,必须要结束。

过了很久,大桥上的新年的灯火熄灭,人群渐渐散了,世界开始变得冷清。

到了他们告别的时候了。


红眼睛 幽幽的看着这孤城

女主擦了擦泪,知道一切无可改变。

她也不再强求,挤出笑脸,给男主最后一个美丽的微笑。


桥下是海,海水倒映两岸城中高楼,浮世流光,用这最值得纪念的时刻、最绝美的风景来告别爱情,或许是最适合不过的。


显得这故事尾声 更动听

他们挥挥手,转过身,男主朝桥的左边走,女主朝右走。

他们谁都没有回头,最后一束烟花在空中熄灭。

迎来新的一年,再也回不去昨日岁月。


《倾城》是由黄伟文作词,陈佳明作曲,许美静演唱的粤语歌曲。

收录于许美静1997年发行的专辑《静听精彩13首》中。

《倾城》还有一个国语版本,名叫《迷乱》。

《迷乱》发行于1996年,比《倾城》要早一年,严格来说,《迷乱》才是原版。

怎么能淹没 挣扎和寂寞

歌词故事同样是在讲述一场分手——当红女歌手和已婚音乐人的爱情故事。

但在《迷乱》的歌词中所写的似乎是男主的心事。

他的压力很大,他和女主的绯闻传得满城皆知。

男主深知这段感情必须结束。哪怕爱得心碎。

他和女主的爱情就像是不切实际的梦,朦胧,承诺彰显虚伪。


我爱你 在这迷乱的城市里

他爱女主。只是现实不允许他们在一起。

他也深知女主爱他,所以必须由他来做这个决定,决绝断开这层关系。

我爱你 在这迷乱的城市里
这一切难以说明 错与对

他们在城市漫步,过完今晚就分手。

他们说好,要用最美的方式说再见。

男主借歌词对女主表露——他是真心爱过她。但请将这份爱、这段往事留在歌中,留在回忆里。


国语版《迷乱》的歌词和粤语版《倾城》的歌词意境相似。

《迷乱》的作词、作曲人是一个叫做陈佳明的音乐人。他在新加坡十分出名,有“新加坡李宗盛”之称。

是陈佳明带着许美静出道的。

二人从1994年许美静的第一张专辑就开始合作。

陈佳明把他最好的音乐作品都给了许美静,《城里的月光》《阳光总在风雨后》《蔓延》等等词曲全出自陈佳明之手。

许美静在当时人气极高,她拒绝所有邀请,只和陈佳明合作。

一首首量身定做的歌,需要词曲作者和演唱者的不断交流,互相了解。

许美静仰慕陈佳明,二人日久生情。但陈佳明已经结婚,这段感情最后无疾而终。

1996年陈佳明在创作《迷乱》这首歌的时候,会不会是有可能倾注入了他对于许美静“迷乱”又遗憾的情感?

1997年许美静进军香港市场。

可能是陈佳明粤语不行,所以粤语版填词拜托给了黄伟文。

陈佳明原来的歌词写得不错,也是知名音乐人。

黄伟文在写粤语歌词的时候,会不会是有可能就按照《迷乱》原歌词重新“阅读理解”了一遍?

他又把陈佳明和许美静的瓜吃得透透的,带着这份情感,隐隐写下了这段遗憾而又绝美的《倾城》?

但这首歌已过去了二十多年,一切只是猜想。


就在不久之前,黄伟文在社交网站上爆出了当年《倾城》的手稿。

时隔23年,黄伟文再次提及这首当年十分轰动的歌,透露心中的两个“遗憾”。

原来这首歌当初不知什么原因遭到了“删减”,有些话改变了他原词的意思。

再来就是黄伟文很遗憾在之前举办的个人作品展上未能请到许美静。

在2000年之后,许美静隐退歌坛。

所有爱恨都成往事。只留下那些带着流言蜚语的情歌。


《倾城》的歌词很美,曲调让人听了心碎。

这二十几年来,《倾城》被众多歌手翻唱,在所有版本中,陈奕迅演唱的最佳。

他将那份爱的痛和凄美唱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遗憾表露爱又不能爱的再见悲哀。

眼泪不可倾城,决绝的告别有时是这个故事最美的结局。


关注作者,获取更多有趣的歌词解读。比如《富士山下》《无人之境》《浮夸》《任我行》《少女的祈祷》《约定》等等

1、有时,林夕也像黄伟文
  这么多年来,听歌基本就是听歌词,歌词不好的统统不听,有了好歌词,歌似乎也能变得好听些。
  其他不多说了,开始。
  第一首选择《伤追人》,是因为说到这十多年的粤语歌词,林夕和黄伟文绝对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位,未来要写的歌词,也有许多属于他们,而这首《伤追人》,林夕所作,却有黄伟文的风格。
  黄伟文啥风格?絮叨,仔细,一字一句都在你的身边,爱用最直接的语言刺激你的神经。林夕呢?他天马行空,他的伤心,你得在脑子里转个弯才能体会到。
  可是,“电脑杂志旧信合照护照,尚有一个电炉,欠你这么多”,这样的歌词,却出现在林夕笔下。
  一直以为,分手时最刺痛的,恐怕就是“清算物品”这一项,一起的时间越久,要分的东西就越多,也越难分。无论是默默打包还是交至手上,都是电视剧里常见的伤心场面。
  除了絮叨“电脑杂志”等物件外,整首歌的风格都很有黄伟文的味道——黄伟文最爱写冲突,当年的《你没有好结果》就盼着“一刀插入你心”,越残酷就越快意。这首《伤追人》同样如此,二人分手要清算物品,女方还把新男友一起带来,以帮忙拿东西的名义,林夕写得好,“要他帮手也太绝吧,让我欣赏他怎羞辱我。”
  不过歌词里还是有林夕的巧,一般人学不来的巧,比如第一句,“本应打九九九可以求助,无奈你不是在持刀伤害我,我到底惊慌什么”,就是妙句,在我看来比点题的“原来伤懂追我不必去躲”更妙。
  最后说句题外话,这首歌我听过三个版本,古巨基的原版、杨千桦和张学友则各有一个翻唱版。论唱功自然属张学友的最佳,但歌神声音醇厚,听不出少年人分手的决绝味道,杨千桦能唱出那黯然味道,但我不爱她的声线,感觉上倒还是原版最好。
  本应打九九九可以求助
  无奈你不是在持刀伤害我
  为了分居只好请你留坐
  谁料你竟胁持他当陪坐
  知了电脑杂志旧信合照护照
  尚有一个电炉欠你这么多
  让我欣赏他怎羞辱我
  麻木去受你最后重击一趟
  原来伤懂追我不必去躲
  无奈我的劫后余生都赔掉
  给你大我辱我累我害我
  还能想得出怎亏待我

柚子书签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古巨基的印象仍旧停留在那个欠儿登何书桓那里。虽然一直只知道他在与二胖争奖而从不问津,但听了这首歌才觉得,他的声音也真的不错。或许我就可以这么为自己的播放列表发掘一个新歌手。


本文讲述港乐的发展历程,解读各个时代粤语歌的标志特色、代表歌手的风格,客观分析香港乐坛从辉煌到走向困局的原因。

香港原来人口不多,但1949年的时候大量移民涌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了250万。

而这些人中又以广东农村居民居多,广东人也是讲粤语的,这就导致了在50年代初期,香港真正流行的音乐是粤曲。

粤曲最早是粤剧里面的一部分,粤剧就是唱戏,一般要二三个小时。

而在50年代,粤剧中一些歌被提炼出来,在茶楼里面有几个人唱上一段,有点“节选精彩片段”的意思。

这种形式时间短,便于传播,而且香港市民都有去茶楼喝早茶的习惯。边吃小笼包喝边听一段粤曲,这就让粤曲流传起来。

真正的唱片是在60年代开始的,当时的香港粤语电影非常流行,也就是现在说的“粤语残片”。

这些香港电影红的都卖到了东南亚等地方。而谭炳文、邓寄尘和郑君绵作为当时的粤语片巨星,为了宣传,都推出了属于自己的粤语唱片。

唱片这类新奇事物最重要的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只不过那个时代粤语歌曲偏于陈旧和市井,而并没有得到年轻人的喜爱,年轻人普遍还是选择英文歌听。

所以粤语唱片一直不温不火的发展到了60年代后期,终于,被两个来自新加坡的人打破市场——郑锦昌和丽莎。

郑锦昌有"粤曲王子"之称、而丽莎被称为"粤曲王后"。

一王一后,他们的经典名曲是《新禅院钟声》、《唐山大兄》、《相思泪》等。

一起来欣赏下《新禅院钟声》的歌词:

徒追忆 花月证 情人负我
变心负约太不应 相思当初枉心倾
怨句妹妹太薄幸 禅院钟声
深宵独听 夜半有恨人已泪盈盈

歌曲改变了“粤剧风格”的唱腔,唱出了粤语歌曲的感觉,获得市井市民的喜爱。

不过在那个年代等级观念强烈,香港的上层都是英国殖民和外资高层。他们常去的酒廊、夜总会这些“主流场所”主导的还是英文歌。歌星唱的依然是英文歌。

所以粤曲虽然发展了,却只在低下阶层传唱,没有登上大雅之堂。

到了7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港产电视剧在那个时候流行起来的。

1974年,一部名为《啼笑姻缘》的电视剧在香港热播。

而仙杜拉演唱的同名主题曲,配合着优美文雅的歌词,让粤语歌真正火了一把。

《啼笑因缘》节选歌词:莫叹失意百感生 难求遂寸心
赤丝千里早已系足里 缘分天赐不必怨愤

这首歌也代表着早期粤语歌词的一个特点,用较严谨的书面语甚至文言文写作歌词。这样写出来的歌词虽然意境优美,不过难免有些不接地气。

真正推动粤语歌潮流的是歌手许冠杰,他主唱《铁塔凌云》可以说是粤语歌流行的里程碑。

《铁塔凌云》歌词赏析:檀岛滩岸 点点磷光 岂能及渔灯在彼邦
俯首低问 何时何方何模样 回音轻传
此时此处此模样 何须多见 复多求 且唱一曲归途上

许冠杰的歌词有励志成分,有时也很“鬼马”风,比如《打雀英雄传》——“谁是大英雄 落手 三只东 度到岩三叫二五六筒 截正糊 真阴功”。

他的歌词贴近大众生活,比如《半斤八两》中的——"我们这群打工仔 到处奔波简直是折磨肠胃 赚那么少钱,到月底怎么够用?"

许冠杰的歌既能写出狮子山精神,也能将市井烟火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成为一代歌王。

但许冠杰歌手身份居多,真正改变粤曲歌词格局的是新一代的填词人黄霑、郑国江、卢国沾等人。

他们凭借自己出色的文学素养,在流行歌的填词上先摈弃传统粤曲曲风中文绉绉、不易解读的特点,又将歌曲写的贴近现代人生活,同时立足点不是在情歌上,而是具有一定艺术层次。

最标志性作品是罗文的《家变》——

月缺后月重圆 缺后月重圆 始终都会相对衬
人间的波折 经得起挫折 始终都会不枉此生
迎接那变幻 今生与你拥抱着永恒

凭着这首歌让一直被外界瞧不起的粤语流行曲正式登堂入室。

1978年,甄妮推出首张个人粤语专辑《奋斗》。首两个月卖出25万张,雄踞当年大碟销量榜首位达十二星期。

而此时美国流行音乐权威杂志《告示版》(Billboard)也注意到了粤语歌,首次出现"Cantopop"这个英文专用名称,称呼粤语流行曲。

至此粤曲正式转变为了“粤语流行曲”。

80年代,随着《大侠霍元甲》和《射雕英雄传》传入大陆,那些原本听不懂粤语歌的大陆人也会唱着“万里长城永不倒”,“问世间,世间始终你好”。

徐小凤、罗文、甄妮、谭咏麟、张国荣和梅艳芳雄霸80年代的乐坛。

而谭咏麟和张国荣更是垄断了香港乐坛大小奖项。

在当时二人的歌迷经常互相开骂,各不服气,谭咏麟和张国荣同时出现必定掌声、嘘声同起。这也就是偶像文化现象的开始——谭张争霸。

左:谭咏麟 右:张国荣

谭张争霸实际上是唱片行业的互动,侧面反映了八十年代歌坛竞争激烈。谭张争霸也标志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

不过,香港受外来影响较深,80年代的香港电影大多借鉴好莱坞成功模式。

而粤语歌曲方面,由于那时候日语歌趋于成熟,所以八十年代粤语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改编自日本歌曲。例如——

张国荣的《不羁的风》改编自大泽誉志幸《La Vie En Rose》、《Monica》改编自吉川晃司的歌。
谭咏麟的《酒红色的心》改编自玉置浩二的作品。
张学友的《蓝雨》改编自德永英明《Rainy Blue》、《每天爱你多一些》改编自桑田佳佑《真夏の果实》
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改编自近藤真彦的《夕烧けの歌》、罗文的《好歌献给你》来自西城秀树的歌曲等等。

90年代,香港乐坛是一个病态的时代。

所有唱片的奖项都是被唱片公司垄断买断自由决定的。唱片公司重视和吹捧的是偶像魅力,只是重视市场包装而不是音乐创作。

这就导致了只要帅和美就可以唱歌,唱什么无所谓,反正都能拿个奖,这对于粤语歌发展极为不利。

随着谭咏麟和张国荣抗议这一现象的放弃领奖,成就了香港最为著名的四大天王时代。

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支配乐坛,并且由于唱片公司的“商业目的”,他们垄断了几乎全部的音乐颁奖典礼的奖项。

在四大天王中最具唱功的张学友曾试图改变这一现状,希望能更关注“音乐自身的魅力”。

在1997年张学友推出《雪狼湖》音乐剧,虽然较好,但只不过昙花一现。

随着香港乐坛的病态特点——重视偶像而非音乐本身。这导致音乐人的流失。

加上金融风暴影响,盗版猖獗,电脑网络流行,MD的数码产品出现,大量歌曲被免费传播下载,导致唱片销量大幅减少。

唱片公司难做,唱片公司为了生存,只能去和卡拉OK合作。

由于K歌在90末和00初极度盛行,唱片公司和卡拉OK集团合作,推出适合年轻人能在KTV“独家试唱”的歌曲。

粤语歌需要迎合年轻大众的口味,而这一做法就必须将歌的门槛要降低——

这样的歌曲采用简单的旋律和重复易记的歌词,令大众能快速掌握,轻松歌唱,这就形成了K歌文化和“口水歌”盛行的现象。

可能是KTV多是女生结伴唱歌,到了2000年的时候,粤语歌曲反而变成女歌手的时代。

郑秀文和陈慧琳成为2000年标志歌后代表。

她们的歌曲快歌如《眉飞色舞》、《花花宇宙》,情歌如《插曲》、《终身美丽》让二人红极一时。

同时杨千嬅和梁咏琪暗暗发力,曾一度与郑、陈二人抗衡。

而此时唱片公司继续讨好年轻市场,满大街的流行曲,满大街的口水歌。

口水歌对于唱片的购买更为不利,因为不少青年人认为只是唱唱就好,歌曲又没什么特别含义。

而黎明、张学友明确拒绝了乐坛颁奖,音乐人青黄不接,很多大牌歌手找不到好歌。

此时电影市场畅销,郑秀文凭借《瘦身男女》大获成功,刘德华电影部部叫卖,王菲《eyes on me》火遍日本,她主攻国语歌和亚洲市场。

各方成因导致了大牌歌手逐渐离开香港歌坛。

亦有知名歌手及音乐人因各种原因逝世:罗文、张国荣、梅艳芳和黄霑,对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负面影响甚大。

男歌手方面虽然有李克勤、古巨基这样的实力歌手坐镇,不过“歌星的豪华程度”远远不如辉煌时期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

随着盗版愈加严重,唱片卖不出去,唱片公司陆续裁员倒闭,很多捧了一两年的年轻偶像直接不捧,一批批小明星从此销声匿迹。

唱片公司的“造星运动”,盲目偶像和不重视市场导致了粤语歌渐渐走下了神坛。

随着制度的改变,也重新洗牌了粤语歌的市场。2006年古巨基推出专辑《Human我生》

《Human我生》将原先的粤语歌中口水歌之流全部抹去,歌曲中探讨人生概念,励志、动人。

一首《爱得太迟》歌词劝解大家珍惜眼前人,且看歌词:

多少抱憾多少过路人 太懂估计却不懂爱惜自身
人人在发奋想起他朝都兴奋 但今晚未过你要过也很吸引
理想很远爱于咫尺却在等 来日别操心趁你有能力开心
世界有太多东西发生 不要等到天上俯瞰

这首歌在当年引起空前反响。而这首歌的作词人是香港乐坛不得不提的LX。

LX的歌词极具风格,他仍旧略带早期粤曲词中“文言文”的古典,强调宿命论,多一份超现实主义,更夸张和大胆。

LX的原名叫做梁w文。他与另一个叫做黄伟文的作词人并称香港词坛的"两个伟文" 。

黄伟文的歌词有时自嘲,有时谩骂,有时泼辣,有时市井,他的歌词写尽我们心中那种说不出的感觉。

LX和黄伟文是撑起香港乐坛的人,而他们把最好的作品都给了陈奕迅。

陈奕迅凭借自身唱功,加上金牌作词者(LX,黄伟文)的强力支持,推出了《人来人往》、《明年今日》、《葡萄成熟时》、《富士山下》,他的粤语歌无需多说,注定是当代华语乐坛的传奇。

同一时期英皇热捧的女歌手是容祖儿,她凭借《我的骄傲》成为乐坛天后。连霸三年香港女歌手年度总销量冠军。

2000年中后期,香港乐坛开启了古巨基、陈奕迅和容祖儿的“古陈容”时代。重现辉煌。

此后不少实力派和创作歌手开始进入,如卫兰、方大同、王菀之、泳儿、吴雨霏、陈柏宇等等。

可成败都在手机和科技。

随着科技发展,磁带、CD成为了往事,数字音乐在2010年代“免费”盛行,手机直接“免费”听歌,这就让唱片越来难做,唱片公司开不下去。

歌手需要多方面发展,转而与电视综艺、电影、电视剧合作。

发粤语唱片的人越来越少,经典歌王的老去,同时国语歌市场的兴起,这都导致粤语歌走下神坛,香港乐坛陷入不浓不淡的窘境。

现在的香港乐坛,再也没有80、90年代Beyond的《真的爱你》、张国荣的《风继续吹》、张学友的《饿狼传说》、李克勤的《红日》这样的经典。

谭咏麟只能一遍遍唱着《讲不出再见》和我们再见。

转眼间,陈奕迅的《明年今日》和谢安琪的《喜帖街》已经是十几年的歌曲了。

香港乐坛那个辉煌的80、90、00时代统统已过去,而10时代也过去了。

来源:转自知乎,链接在上面,可以去看原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首最好听的粤语老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