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找别人组乐队,被拒绝,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3月10日,据极之美报道,一支名为The Endurance22 expedition的探险队在时隔107年后,于南极洲威德尔海附近冰冷的水面下约3000米处,发现并拍摄记录了欧内斯特 · 沙克尔顿失踪已久的“坚忍号”残骸。

为什么这个消息值得关注?谁又是沙克尔顿?今天,我就把关于沙克尔顿的故事,分享给你。

希望,疫情之下,能给你带去一些力量。

人类到底是被什么力量在驱动前行?

是懒惰的天性,促使人们不断发明让人可以让自己什么都不做,但可以拥有一切的科技。

我不同意。你要多勤奋,才能发明出让自己懒惰的科技啊。

驱动人类前行的,是人性中永远无法被满足的、永远躁动的“求知欲”。

求知欲,驱动了探索,甚至探险。

1910年,英国海军军官斯科特,带领他的“特拉诺瓦号”,带着他巨大的求知欲,开始了出征南极点的探险。

1910年的南极点,是整个人类历史上,从未被踏足过的地理坐标。

英国皇家地理协会希望给斯科特的第一任务,是“科学探索”;而他心中的第一任务,是“生命探险”,是成为第一个踏足南极点的人类。

这种心态,像极了很多一路狂奔的创业公司。

不过斯科特的探险,并不顺利。

他在从新西兰到南极的路上,被冰封了20多天。

这样导致他抵达南极大陆的时间比预想的要延迟,减少了准备冲刺南极点的准备时间。

抵达南极大陆后,斯科特让他的队员,连续3个星期,每天工作17小时,加紧在冰天雪地里搭建基地。

斯科特带去了矮种马和当时非常先进的雪地摩托,在南极运送物资,往去往南极点的路上设置补给站。

但是因为没有经过极限测试,雪地摩托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最终被弃用。

而矮种马因为会出汗,汗液被冻成冰,差不多一半的矮种马最后死去。

最后,斯科特在南纬79°27′的地方,离原计划(南纬80°)差距67公里的地方,设置了一个最主要的补给站,放置了1吨的物资。

这个补给站,被命名为“一吨站”。

做好准备后,1911年11月1日(南极的夏天),斯科特的30人探险队从营地出发,正式冲刺南极点。

斯科特用了火箭发射的策略。

30人走到一段,选择20人继续前行;再走一段,选择10人前行;再走一段,选择最后的5人冲刺南极点。

斯科特团队冲刺南极点的5人团队

斯科特的5人小组,历经千辛万苦,在1912年1月18日,终于抵达南极点。

但是,他们居然在南极点发现了一座帐篷!帐篷上插着一面挪威国旗!进帐篷一看,里面居然还有一封写给斯科特的信!

这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写给斯科特的。

因为充分的准备,阿蒙森比斯科特早了一个月抵达南极点,并留下了这封信。

阿蒙森希望斯科特把这封信带回,交给挪威国王。

斯科特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梦想完全破灭了。

历尽千辛万苦、风餐露宿、无穷的痛苦须恼——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所有梦想都消逝了,上帝啊,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地方!

斯科特带着巨大的失望,开始往回走。

但是因为缺乏准备,他们的食物越来越少,甚至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

一个月后,一位队员死去。几天后,另一位队员无法前行。

他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负担,自行走出营地,走入风雪。

余下的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也只能看着他拥抱死亡。

最后,前行离“一吨站”还有17公里的地方,他们已经没有食物、没有燃料,无法离开帐篷。

斯科特在这里写下了最后一段日记:

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妻子手中。

然后,他把妻子两字划去,改成了:遗孀。最后,斯科特5人团队,全军覆没,死在了从南极点返程的路上,离“一吨站”只有17公里的地方。

如果当时的“一吨站”没有偏差67公里,可能就不会有这个悲剧。

大本营团队找到斯科特尸体的时候,他的身边还有用于科研的岩石标本和各种资料。

这些资料为后来南极地质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斯科特,永远消失在了南极。

斯科特的创业公司“特拉诺瓦号”,用极端的危机中悲情死去的方式,活成了一个传奇。

那么,那个在南极点给斯科特留下一封信的阿蒙森呢?

1910年,挪威的探险家阿蒙森的“前进号”,出征北极点。

走到中途时,他突然宣布,此行的真正目标,是南极点。

北极点是阿蒙森从小的梦想,但是被美国探险家捷足先登。他决定改变“前进号”这家创业公司的愿景和方向为南极点。

阿蒙森的创业,是有备而来。

在出征之前,他在北极圈内爱斯基摩人的驻地,生活了很久,探寻在极地的生存方法。

他发现,矮种马,不是最佳的运输工具,狗才是。

养过狗的同学都知道,狗的身上是没有汗腺的,狗通过伸出舌头来散热。

所以,在极地的时候,不会被汗水把自己冻死。狗拉雪橇,是南极最佳的运输工具。

仅仅是这一个洞察,就足以救斯科特的命。

爱斯基摩狗一天跑28公里很轻松,所以阿蒙森抵达南极大陆后,用3架雪橇,5个人,和18条狗,很轻松地在南纬80°、81°、82°设了三个补给站,放置了3吨物资。

做好准备后,1911年10月19日(南极的夏天,比斯科特早了13天),阿蒙森的5人探险队(斯科特是30人)从营地出发,正式冲刺南极点。

他们带了50条狗,和4架雪橇。

这一路,阿蒙森和团队坚持日行30公里。

如果天气好的时候,就多走,容易得意忘形,过多消耗体能;如果天气差的时候就少走,也会偏离日程打击团队士气。

所以,阿蒙森像机器一样控制自己,每天不多不少,30公里。

11月2日,他们就来到了预设好的南纬82°的补给站。

阿蒙森把补给站的物资装载到雪橇上,然后在前往南极的路上,在83°,84°,和一块没有被冰雪覆盖的红褐色裸露的岩石上,设立了3个新的补给站。

这就是强准备。前方的风险完全未知,不报任何侥幸心理,步步为营。

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抵达南极点。阿蒙森如愿以偿,成为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人类。阿蒙森在这里,写下了给斯科特的那封信。

1912年1月25日,阿蒙森团队5人,从南极点安全返回营地。而1月25日返回营地这件事情,阿蒙森3年前(1909年),就已经写在自己家书房的一张便条上。

你怎么看阿蒙森和他的“前进号”创业公司的成功?运气吗?

阿蒙森自己是这么说的:

最重要的因素是探险的准备如何。

你必须要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遇到了该如何处理或者如何避免。

成功等待那些井井有条的人——人们管这个叫做好运气。

对于那些不能预见困难并做出及时应对的人来说,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人们称这个为坏运气。

危机之所以是危机,是因为它是未知的,而且常常会突然降临。

你叫它黑天鹅,你叫它灰犀牛,你叫它小概率事件,你叫它什么,都无法避免遭遇危机。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强准备。

能从危机中救自己,不是政府,不是银行,不是房东。

唯一能救你自己的,就是自己。

1957年,美国在南极点设立了科考站。

为了纪念这两位首先抵达南极点的英雄,美国把科考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

人类抵达南极点3年后,也就是1914年,另一位英国探险家,率领他的创业公司“坚韧号”的27位创业者,打算抵达南极大陆后,完成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创举。

这位探险家,就是:沙克尔顿。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些人好无聊啊。

在温暖的家里,和家人在一起不好吗?为什么总是用生命去冒险,用生命去证明什么呢?

是啊。那你为什么要创业吗?一定有些东西点燃了你。

点燃你的东西不同,但火光,是一样的。

但是很不幸,1915年1月,在行进的过程中,浮冰把坚韧号团团围住。

今天中国的雪龙号,可以破1.1米厚的冰,也曾经被困在浮冰里。

后来被美国的破冰船营救。那艘船也只能破1.8米厚的冰。

那你可想,1914年,100年前,沙克尔顿的船面对浮冰的包围。

然后,冬天逐渐到来,浮冰越来越厚,它们都能听到浮冰不断把船体扭曲、拉断桅杆的声音,却毫无办法。

沙克尔顿带领27名船员,从船上搬到了浮冰上。等待夏天再次来临,浮冰融化。

这一等,就等了10个月!

你在家隔离了多久?10天?20天?沙克尔顿在浮冰上,隔离了10个月!

10个月后,浮冰融化。大家本来以为可以重新出发了。

但是因为浮冰带来的扭曲,坚韧号的桅杆倒塌了,主船沉入海底。

你可以想象当时这家创业公司所有员工的心态,与其说他们有必胜的信心,10个月后,不如说他们有的是必死的勇气。

对不起,鉴于现在的情况,你们还要继续隔离。

他们在浮冰上,又住了5个月!

怪船长这个白痴,为什么把我们带来这里?怪自己运气不好,怎么居然会被困在浮冰里?怪政府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实施营救计划?

怪谁都没用。这时候只有一个问题重要,那就是:怎么办?

这家创业公司的小伙伴们的心态,不是“我死在这里怎么办?”,变为了“我怎么办才能不死在这里?”

沙克尔顿决定,和27位船员一起,登上3艘救生艇,开始在冰海上寻找生还的机会。

7天后,他们飘到了一座只有30米x15米大小的“岛”上。这座岛叫做“大象岛”。

岛虽然小,但他们至少站在了地面上。

然后呢?在这里等一样是坐以待毙。

沙克尔顿决定,和另外5名船员,登上最大的一艘救生艇,出去寻找救援。

对离开的人,也对留下的人。

离开的人,可能是去送死。而剩下的人,不知道离开的人真的会回来救他们,还是找了个体面的借口,抛弃了他们,做了一次战略性裁员。

沙克尔顿,和这5位船员,在冰海中,甚至用双手划水,一直划行了16天,在气候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前进了800英里(1300多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划到了北京,还多),终于来到了南乔治亚岛。

然后呢?在这里等一样是坐以待毙。

沙克尔顿,又和其中2名船员一起,用了3天3夜,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不眠不休翻越冰川,最终在一座捕鲸站,看到了人类。

几天后,他们回到了大象岛,救出了全部27名船员。

被“隔离”700多天,将近2年后,沙克尔顿的创业公司和他所有的员工,都活了下来。

我是在2011年第一次读到阿蒙森、斯科特,和沙克尔顿的故事。

我几乎是立刻,在网上买了一张去南极的船票。

2012年1月18日,也就是斯科特抵达南极点整整100年后,我在南极,与各国的后人,为他做了哀悼仪式。

疫情之下,你最希望谁来救你?

阿蒙森,斯科特,还是沙克尔顿?

1953年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埃德蒙·希拉里爵士这样评价:

如果为了旅途的速度和效率我给阿蒙森;

为了探索科学我给斯科特;

但是当你失去所有的希望,跪下来祈祷可以有沙克尔顿。

也许这个问题的正确问法,不是你最希望谁来救你。

这个问题的正确问法,也许应该是:你最希望成为谁?

逆境,危机,甚至灾难,是展现、锻炼领导力的最佳时刻。

要不然,成为为了科学探索而献身的斯科特;

要不然,成为周密计划大获成功的阿蒙森;

要不然,成为遭遇困境全身而退的沙克尔顿。

抱怨,是最没有用的事情。

疫情之下,我建议你认识这三个人。

然后,你选择,成为他们其中的哪一位。

祝愿,你能早日走出困境,抵达你心中的南极点。

- 上下滑动 延伸阅读 -

成年人社交潜规则:这四条,必须懂

年岁渐长,越来越懂得了“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做或不做一件事。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朋友的生日宴,说实话,这顿饭“挺不好吃”的。

其实在答应邀约之前我一直很犹豫,因为桌上的人我大多不认识,但她希望我来,她说只有一桌人,而我是她很好很好的朋友,所以她希望我能去。

但是真到了面对面落座,面对一些年龄有跨度,行业也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面前,平时善谈的我还是选择了“少说多听”。

这两年我对于社交的观念改变还蛮大的。

开始慢慢意识到社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一边在“需要”和“不想要”之间,慢慢地去熟悉和平衡一些社交的规则。

做一个被所有人都喜欢的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希望最起码,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尽力做一个不被讨厌的人吧。

成年人的社交礼仪,希望我们彼此都心照不宣,更希望我们能够互相理解。

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融不进一个不属于你的圈子。

其实我们不需要去羡慕别人,更不需要把别人的“好”或“坏”强加给自己,那样到头来什么都得不到,自己也不像自己了。

是你的,不用争,不是你的,争也没有用,社交关系上,这一点尤为明显。

很多人总以为主动敬两杯酒主动买两次单,就可以换取好印象、好人缘,实际上这是最脆弱也最无用的。

静下心来想想,如果今天你遇到事儿了,你会打电话给谁,谁又会心甘情愿拉你出泥潭。

努力的方向如果错了,就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在倒退。

就像《三十而已》中的顾佳,她能够打进太太圈,靠的是价值交换,但她终究还是没有融入这个圈子,她不想,别人也不愿。

所以啊,与其试图强融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倒不如沉下心去默默努力。

自嘲没问题,但别贬低别人

一个人开玩笑说自己的黑料,别人会觉得你在幽默地自嘲,但如果你用同样的语气去评价别人的缺点,那就叫冒犯。

你所谓的玩笑,对别人来说不一定好笑。

人家也许表面还笑眯眯地看着你,心里却可能已经拉你拉进了黑名单。

不说,是给彼此留情面,同样,不说,很多时候也是关系中最重要的分寸感。

其实妥不妥当,是不是玩笑,不是由说的人来决定的,而是由被评价的当事人本身来决定的。

我可以是虚心接受批评指正的人,但这并不代表我可以接纳让我不舒服的“玩笑”。

有句话说:人捧人,捧出高人。

距离感、分寸感、得失感,每一个都很重要。

到了一定年岁,要明白谨慎开口,有效沟通,记得,多说点儿好听的。

我知道你很累,但要少对别人讲

大梦尘世间,各扫门前雪。

没有谁过的是容易的,所以其实大多数人真的就只能看看别人的热闹,因为日子终究是自己过。

所以,不要逢人就吐露自己的难过,更别期待别人会对此有什么样的感同身受,因为没人有义务分担你的艰难,更没有人真正能够对你感同身受。

而且没有谁喜欢和一个低气压、负能量的人在一起。

生活已经很难了,没有谁喜欢一个愁眉苦脸,像祥林嫂一样不停抱怨的人,也没有谁能够真的拯救你。

人世间的苦难,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学会停止对别人抱有过多的期待,学会消化身体里的负能量,学会和孤独握手言和,学会自愈,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相聚分离都有时候,你要接受并且看淡

以前在某个瞬间突然想到某个人,会觉得有一点难过,因为明明曾经是那么要好的关系,怎么现在就再也没了联系。

但是现在,开始淡然地接受一些关系的疏远了。很少再问为什么,毕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说出确切的理由。

相遇有时,分离同样也有时,可以回头看,但没办法重头走,所以纠结来纠结去,也没什么意义,一程山水一程人。

对于离开这件事,不管是因为什么,不管是因为谁,总之当有一方做出了“疏远”的决定,这段关系就已经注定着渐行渐远。

同样,当一段关系渐行渐远了,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其实就是记住那些美好,让它们化作莹莹星火,珍重,然后前行。

尊重彼此的选择,尊重我们共同的回忆,但也有足够的自知之明,不刨根问底,别死缠烂打。

都不是小孩子了嘛,不要哭不要闹,即使疏远,也别丢了体面。

这一生中,我们会遇到无数的人。

他们在不同的时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在历经不同的时段后离开。

我们总会在慢慢的碰撞之后摸索出相处之道,慢慢地被磨平棱角,慢慢地变得成熟而自制。

要知道,我们不可能到让所有人喜欢,我们也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喜欢。但是起码,我们在与这个世界的试探中,要逐渐和生活和解,也和自己和解。

你的实力,决定你的“社交价值”

2003年,《金粉世家》播出,陈坤饰演金燕西,一夜爆红。

成名后不久,陈坤去参加一个国际电影节,在后台遇见一位在影坛很有地位的女演员。

陈坤走过去主动打招呼:“你好,我是陈坤,很高兴认识你。”

陈坤的热情换来的是冷漠的回应,女演员瞥了陈坤一眼,冷冷地说了一个字“嗯”,然后便转身去同别人打招呼去了。

那一声“嗯”,让陈坤觉得很冷。这件事让他记恨了很长时间,那种刻骨铭心的愤怒一直憋在他的心里。

几年后,陈坤凭着努力在圈内成绩越来越大。在一个颁奖典礼上,他又遇到了那位曾经伤了他的女演员。

这一次,女演员主动上前,热情地同他打招呼。两人愉快地交谈,很是投机。

陈坤说起了几年前的那件事,女演员真诚地说:

那时候你有什么,只不过凭人气蹿红,没有实力,没有成绩,演技很差,在我看来就是个靠脸蛋和运气成名的空架子,我从心底看不起那样的人。

而现在,我看到了你是一个演技很好,又很踏实的演员。

其实,陈坤心里早已明白,一个演员如果想在业内获得足够的尊重,一定要靠实力靠成绩说话。

得不到尊重和肯定,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网络作家羲和清零在《助理建筑师》中说:“人脉固然重要,都比不上自身实力更重要,因为实力才是交朋友的资本,否则即便有人脉也是白搭。”

陈坤的经历,为这句话作了生动的注脚。

当他实力不济时,女演员送上的是轻视和冷落;当他演技提升后,女演员改变态度,送上的是热情示好和赞赏。

真正让对方主动改变态度的,不是对方本人,而是陈坤,是他及时将遭遇冷遇而产生的愤怒变成动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有人说,社交的基本原则,是价值交换,如果你没有实力,无法给对方提供价值,是没有人在乎你的存在的。

你是什么层次的人,就会结交到什么层次的人。你的实力强,你交往的圈子才会有高度。

一个人的实力,决定了别人对他的态度。当对方送上冷眼,别总是抱怨人家不尊重你,而要多反思自己实力是否行,是否有让对方认可的价值和资本。

你的社交价值高了,别人自然会向你发放“社交货币”,愿意与你为伍。

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

最近在看一本新书,书名叫《聪明人都下笨功夫,愚蠢人只想走捷径》

书中有一句话我很赞同:

人脉的强大,建立在个人强大的基础上。如果你不够优秀,所谓的人脉就是笑话;如果能力够强,人脉就只是锦上添花。

曾看到网友小七分享自己的故事。

刚毕业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小七有了接触许多有名气大V的机会,获得了他们的联系方式。

逢年过节,她就给这些大V打电话或发微信问好,平时有事没事就到他们的朋友圈留言、点赞。

前年,小七从公司辞职,决心要做自己的公众号。当她请求这些大V帮忙做宣传的时候,却因为文章的质量欠佳,频频被拒。

而那个当年跟她一同实习,每天都专注研究怎样写出爆文的同事,却接连写出了十万加,开始自主创业了。

让小七更为郁闷的是,那些拒绝转载自己文章的大V,却接二连三主动联系了那位同事,接受了她的一篇篇十万加。

这番打脸,让小七最终看清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认识谁从来都不是人脉,谁想主动来认识你才是。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越强大,世界越温柔”,写作是如此,其他社会交往也是如此。

说一千道一万,实力才是硬道理,你不优秀,认识再多的人也没用;你若足够优秀,自然会有贵人伸手相助。

人脉是建立在自己实力基础上的,你没有实力,还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那就属于“很傻很天真”了。

你实力强了,能给别人带来更多的价值,自然别人会回报你更好的态度、机会和资源。

看过有关乐嘉的一个故事。

乐嘉刚开始做培训工作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知名度。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每天坚持学习,充实自己,并通过写博客、写书来扩大知名度。

一次,他让一位朋友介绍他去见一个老板,想承揽对方公司的培训业务。

那位老板看到他后,冷冷地说:“像你这样大学都没读过的光头,有什么资格给我们讲课?”

这句话让乐嘉很受打击。出来后,朋友安慰他说:“别生气,走,我请你喝酒,咱一醉解千愁!”

乐嘉却推却了朋友的好意:“不了,我还得回去看书、写博客。”

朋友惊讶地说:“刚受了这样的气,你还有心情看书?”

乐嘉说:“已经受了这样的打击,如果还不努力,就更被人瞧不起了。”

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学习,坚持写作,知名度渐渐提高,被《非诚勿扰》节目组看中,从此家喻户晓,《老公看你的》《不见不散》《超级演说家》等各种“出境”的机会也便源源不断地到来。

社会学家霍斯曼曾经说过:“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

一个人的人脉,其实是建立在价值交换之上的。只有当你有被利用价值的时候,别人才愿意跟你建立起人脉关系。

这话虽然看起来很功利、听起来很扎心,但却很真实。这个社会很现实,很多人喜欢锦上添花,极少人才会雪中送炭。

人脉从来不是刻意追求就能获得的,而是靠实力吸引来的。

有人说得更形象:“圈子就像一块磁铁,如果你是一块木头,那你怎么融也融不进去。如果你是一块铁,不需要你费多大力,圈子就会把你吸进去。”

这里的“木头”和“铁”,代表的就是一个人实力的高低。

你实力强了,价值大了,自然会吸引到优秀的人,融入到更高端的圈子,获得更大的回报。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白痴效应”,指的是当别人认为你是站在与他们不同社会高度的异类时,就会自然而然减少与你过多的接触。

在他们看来,与比自己实力差的人交流,会被拉低实力。

这个理论其实也印证了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三观不同,当然不必强融;实力不同,同样也不必强融。

当你实力不行时,即使硬挤进高端的的圈子,别人也不会认可你、接纳你,你面对的只有尴尬和难受。

当你有实力、值钱了,水到渠成,自然有圈子欢迎你进入。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有一条社交规则不会变:你的实力,决定了你的社交价值。

面对轻视和冷遇,不怨恨不逃避,不断精进自己的实力,关键时刻拿出自己的真本事,让对方由衷地信服你、敬佩你、欢迎你。

这才是强者应有的表现,这才是智者当有的作为。

电影《羞羞的铁拳》里,有一场艾伦和马丽在水中接吻的戏。

马丽需要仰卧在水池中,这个姿势特别容易呛水,她不会游泳,于是反复溺水。

当时马丽还在生理期,吊着威亚,一直在凉水里泡了两天。

此前,她已经连续工作了两个月,几乎精疲力尽。

拍完戏,马丽回去换掉湿衣服,出来后,突然在酒店的走廊里嚎啕大哭。

和她搭戏的艾伦慌了,那是他认识马丽十几年,第一次见到她哭。

路过的导演看到这一幕,忙向她道歉:“对不起……”

常以搞笑女汉子形象示人的她,在台上耍宝、扮丑、卖力演戏,遇到什么坎,几乎都是一声不吭、咬牙扛过,早就习惯了被人当成“爷们”。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个卸下盔甲的马丽,“爷们”之外,她也有自己的“柔软”时刻。

童年时,马丽是被当成公主养的女孩:

那时她烫着洋气的卷发,穿着精致的公主裙,在幼儿园,老师最喜欢抱她,在家里,爸妈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8岁那年,父母离婚,马丽的公主生活就此结束。

她跟了常年在外奔波做生意的妈妈,住在姥姥家。

为了弥补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妈妈和继父给了她物质上的补偿:新潮的玩具、漂亮的衣服、足够多的零花钱……唯独没有陪伴。

从那时候起,马丽开始变得没有安全感。

有一次,她去好朋友家玩,对方的妈妈不太高兴:你不一样。

马丽很奇怪,她有什么不一样?别人回:“你爸爸妈妈离婚了!”

那时,还是小孩子的马丽第一次觉得,原来单亲家庭很特殊。

她不再哭闹,把脆弱的一面隐藏起来,像个男孩子一样变得有些酷:

她成绩不好,却擅长体育:短跑、长跑、篮球、标枪……还因此被辽宁有名的跑步教练马俊仁“盯上”。

她性格大大咧咧,有个外号叫“马小龙”,同学们都尊称她为“龙哥”。

初中时,马丽转学表演,逛了一遭发现:周围的同学怎么都长得这么好看?

她照了照镜子,觉得自己实在不是特别上镜的“美女”,于是决定当个话剧演员:“反正隔着那么远,我画个大浓妆灯光一打一样美美的,观众也看不见我长啥样。”

知道自己外貌不够出众,考北影时,马丽索性把自己“收拾得像个女企业老板”:穿着西装外套、用发胶把头发梳成“大背头”,就这样脚踩高跟皮鞋“蹬蹬蹬”地去考了。

2001年,马丽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大学四年,她专业成绩优秀,年年都是班长,可惜没有任何作品找过她。

就连排毕业大戏,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她依然排不上女一号。

老师对她说:你的上嘴唇和人中有些突出,像猴子,不好看。

“需要敲掉四颗门牙,再重新箍一箍,要不就放弃表演事业吧。”

马丽的自卑劲儿又上来了,她不太敢和别人排戏,合照的时候,常常一个人站在角落里,不敢上前。

毕业后,她在小剧场里演话剧。

那时候马丽拿着微薄的薪水,每天做着快乐的演戏工作,业余就和朋友们吃吃玩玩,因为有家里的支持,根本没有存钱的意识,“平时连公交车都不坐。”

有一天,妈妈突然打来电话问她:“你有没有钱?能不能给我打点过来?”

马丽盘问了很久,妈妈才告诉她,工厂破产倒闭,欠了一屁股债。

那一刻马丽突然觉得,哦,自己真的不是公主了。

她必须要肩负起家庭的责任,她要学会挣钱。

北漂时期的马丽,过得并不顺遂。

她遇到过“黑中介”,为了让她搬走,给她的房子涂胶水、涂药水;

做兼职当老师谋生,被拖欠两个月工资,当时马丽急需用钱,就给对方打电话,说尽了好话也没管用。

后来她直接“来横的”,操着一口北京腔装模作样:“我告诉你,大家都是出来混的多少认识点人,再不把我钱结了,你要小心点。”

这招果然有用,对方没过几天就结清了她的工资。

那时候马丽就知道,当你看上去“彪悍”时,或许就没人敢欺负你。

2005年,马丽在话剧《满城全是金字塔》中,马丽饰演了一个配角。

开心麻花的编导彭大魔和马驰注意到了她:

台上这个女孩不算特别漂亮,戏份也少,但她一说话、一做动作,台下的观众就止不住地笑。

他们当下决定,把女孩“挖”过来。

没过几天,马丽带着激动的心情去开心麻花见导演,她还为此精心打扮,穿长裙、化淡妆。到了地方却傻了眼:

屋子里闹哄哄的,这边一波斗地主的,那边一波玩狼人杀的,远处还有几个打打闹闹吃零食的。

马丽弱弱问了句:“请问,沈导(沈腾)在吗?”

旁边就传来沈腾的声音:“四个二,炸!”

第一次见面,沈腾原本“帅气、有才华”的形象就瞬间在马丽心中幻灭。

来到开心麻花后,马丽活成了“爷们”:

聚会中她是暖场王;饭局上她总是抢着买单;喝酒时她是最能吆喝的那一个;走在马路上,她都会让男生靠里,自己靠外……她学会了保护自己,更会照顾别人的情绪。

彭大魔的眼光很准,马丽是演喜剧具有天赋的人。

初中时她去艺术学校面试,老师出了一道“无实物表演”的考题:雨中狂奔回家,发现家里停电了,于是点燃蜡烛写作业。

从没学过表演的马丽迅速进入状态,几个动作完成得流畅自然。

面试老师惊呼:“就要这个浑身有戏的姑娘。”

她更是特别“豁得出去”的人:

毫不顾忌自己的形象,扮丑、增肥,还有最标志性的“哇哈哈哈哈哈”的“马氏笑声”;

女扮男装,她就用胶带勒住胸部、全身涂黑、然后粘上一块假下巴显得脸长,再穿一个跨栏背心;

为了角色,马丽常常在台上演出累到睡着;她敢从开着的车上往下跳,没怎么学就去骑马……

2013年,沈腾马丽登上春晚舞台。

有人评价马丽:“宋丹丹之后,终于又有女演员能在春晚真的逗乐大家了。”

两年后,马丽出演电影《夏洛特烦恼》后,一炮而红,成为全国票房第一的喜剧女演员。

“红了”之后的那段时间,马丽沈腾接到了铺天盖地的采访。

早些年,沈腾是圈内公认记者最害怕采访的对象。慢热、话少,“对”“是啊”“也谈不上”是他回答问题的标配答案。

马丽就成了那个挡在前面“保护”他的人。

接话、抛梗,既照顾到沈腾的情绪,也会考虑记者“会不会觉得太无聊”。

“你别看他(沈腾)现在贼能说,他之前比我还障碍,有记者采访,你在这问,他旁边坐着一个字都没有,记者愁得呀……

我就想说别让你们太尴尬,我就马上化身一个天使一样来接话、来保护他。”

直到多年后的采访,马丽才透露过,自己虽然在舞台上特别欢脱,但在生活中并不自信。

每次走红毯、出席发布会,她都是硬着头皮去,其实心里特别害怕。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我就会多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永远在照顾别人的感受,活得很辛苦。”

柴静采访周星驰时问他:好像做喜剧的人,台下都很严肃、话很少?

对喜剧演员而言,他们有时离“快乐”最近,有时也最远。

舞台上的马丽,自黑犯傻信手拈来,于是许多人就想当然地以为,她就是这样的人。

在被贴上喜剧女王的标签后,无论马丽做什么,大家都觉得她在搞笑。

在一次慈善马拉松比赛中,马丽拼劲全力地奔向终点,途中差点摔倒。

许多人的反应是:“马丽摔了,样子太好笑,哈哈哈哈哈。”

一档公益真人秀中,马丽需要爬上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

爬山过程中,她感到心脏不太舒服,加上运动得太拼命,直接在半山腰晕倒了。

后来节目组发了一张马丽惨白着脸吸氧的照片到网上,收到的留言竟然是:“哈哈哈这样子实在太好笑了。”

马丽当时有点崩溃:差点就没命了,到底是哪里好笑?

经历过这些事后,马丽突然觉得曾经的幸运成了一种负担。

马丽试图改变形象,希望自己看起来时尚一些:敷面膜、做护肤,染了一头金发,还请了专业造型师做造型,拍了美美的照片。

有网友评论:挺像刘嘉玲。

而后立刻有人回:这是刘嘉玲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谐星本来就不能太美。”似乎成了无法摆脱的阴影。

台湾“喜剧咖”谢依霖曾说:“女谐星是条不归路,当你选择这条路的时候,你就要放弃成为林志玲。”

很有观众缘的贾玲也说,为了保持自己没有攻击性的特点,她不能彻底减肥。

马丽那段时间极度抑郁,不爱笑了。

她很失落:“为什么全智贤就可以美美地搞笑?”

每一句玩笑里,都有一半是认真的。

或许是心理上承受了太多的压迫,马丽工作结束后,准备从香港飞回北京。

飞机受到交通管制,迟迟不起飞,她在机舱里坐了5个小时后,突然感到呼吸困难,陷入昏迷状态。

当她醒来时,发现正躺在医院的床上。

那天正好是她35岁的生日,经历过从失去意识到重新清醒,马丽突然想通了。

一直演喜剧也没什么不好,重要的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马丽不再逃避,又开始认真投入演戏,不再计较别人说她是谐星,反而笑纳了这个称号。

“我是喜剧女演员,更是名叫马丽的女人。”

2018年,马丽拍了《来电狂响》,饰演一个被上司性侵的职业女白领。

她在微博上公开了自己早年被骚扰的经历:“那一刻我停留了几秒之后就觉得我一定要发声出来……旁边没有摄像头,它是死角,他就死不承认,还反咬你一口……

如果你不是受害者,你不是女生你理解不到,被骚扰之后的那种内心的恐惧和纠结,特别压抑。”

长得不漂亮,不代表不会受到骚扰伤害。

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不代表可以随意被欺负。

平日里再坚强的人,也有脆弱和需要保护的时候。

20岁的时候,马丽曾发誓30岁时要把自己嫁掉。

但每一次恋爱,她遇到的都是逃兵。

30岁时,马丽极度焦虑,怎么还没有人跟我求婚。

过了30岁,她又觉得“算了,我可能会孤独终老。”

沈腾说马丽其实是特别传统的女人,调侃她从来都是“谁穷她找谁”。

艾伦说她就像刺猬,在外面是那种“劲劲儿”不好惹的样子,一回到家,蜷成一团刺全没了。

在一个访谈节目中,马丽承认:“我是个视感情如命的人,渴望拥有自己的家庭。“

只是很多时候越没有安全感,就攥得越紧,反而容易失去。

在之前的感情里,她一直扮演着付出的角色:“我像妈妈一样一直在照顾别人,简直变成老太太了,好累啊。”

直到2016年,马丽与比自己小11岁的许文赫公开恋情,男方也是开心麻花的话剧演员。

从恋情曝光起,这段女强男弱的姐弟恋就备受争议。

互生好感时,马丽在剧中扮丑角,不好意思让许文赫看到,许文赫告诉她“我觉得你这样很好看。”

马丽不敢素颜出现在他面前,许文赫反复向她强调:“我觉得你不化妆特别好,特别真实。”

多次后,马丽才在他面前放松下来。

因为担心害怕舆论压力影响到马丽的事业,许文赫不再接戏,直接转向了幕后,成为在背后默默支撑她的男人。马丽的事业动态,他必然第一时间帮忙转发宣传。

有一次冬天,许文赫给马丽买了毛茸茸的袜子,马丽一下子就感动了:

“你知道吗?我从小是那种喝啤酒都踩着箱子喝的东北大妞哎,只有他给我买那种真正的小女生才会穿的袜子,我当时眼泪都快出来了。”

2017年,许文赫马丽结婚。

许文赫发微博:“等不了长发及腰了,现在就娶。”马丽回他:“不等了现在就嫁!”

结婚以后,虽然是姐弟恋,许文赫却是那个一直在前面的引路人。

马丽在节目中坦言许文赫的心智是成熟的,他教会了她很多事情。

面对许文赫,马丽可以卸下盔甲,只做自己。

2018年,马丽做了一件大胆的事,剪超短发。

造型师告诉她,会显胖,朋友们劝她,这样观众不一定能接受。马丽坚持:“我以前总为别人活,但今年开始,我决定了要为自己活。”

20出头的马丽,总觉得自己长得不够好看,出门一定要涂厚厚的粉底来遮住脸上的斑,然后画上大浓妆,心里想着“要是我有一张特别美的面孔该多好。”

38岁马丽却觉得:我好像刚30左右。越活越小,心态上放开了。

她不再介意够不够好看、要不要转型、能不能撕下喜剧标签,只知道:

美也好,丑也好,马丽就是马丽,反正别人也来不了。

黄渤: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已然成为历史的2013年贺岁档,列强纷争,足以被载入史册的,也不是独一无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当入选,《人再囧途之泰囧》也需知,但若论最有价值的演员,除了一人独揽20亿贺岁票房、个人总票房直奔30亿而去的黄渤,还有谁人?

人生就像一场剧情跌宕的戏

本来想写“众所周知”,其实,也不知道算不算“众所周知”:黄渤最初的梦想,是要做歌手的。青葱岁月里,也组过一个名为“蓝色风沙”的乐队,因为当下听来不怎么“洋气”的团名,还曾经被台湾地区著名的主持人——小燕姐调侃:“你怎么给乐队起了这么个名字?风沙、风沙,没被封杀,一吹也就散了嘛……”黄渤听着,笑了笑,既不反驳、也不附和,这不像平日里的他。或许,在黄渤处女座的心里,那段岁月是不需要分享的自留地,旁人说什么就由着它吧。

“25岁以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演戏,30岁以后我却每个月都在饰演不同的角色。想起来自己这并不长的一段人生就像是一场剧情跌宕的戏。”黄渤因为《疯狂的石头》成名的那一年,说过的这段话,仿佛是印证了老人言——人吃五谷,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

从“闯荡江湖、卖艺为生”到“半路出家、科班镀金”这其中有多少曲折,仿佛是用话说不清的,能够依稀描绘出当年不易的,唯有两件事儿——一是近30岁才考入科班,二是所谓科班不是表演,而是配音。黄渤连着考了3年表演专业,才终于修成正果。那时艺术院校的专业面试多少有些“以貌取人”的成分,而黄渤的面孔,让他经常吃印象分的亏,总是在面试的前两轮就被涮下来了。最后一年,黄渤不得不避短扬长,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新开的配音专业,在这项跟长相关系不大的专业面试中,黄渤才终于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

2006年,《疯狂的石头》仿佛是让黄渤一夜得道了,但据可靠的、不可靠的各路消息,早年识得他的人,嘴上虽没说,心里却有底——黄渤,必须红!

把自己做到极致便是另一番风景

有不少资深的导演和演员,都曾经跟记者说过——这世上本就不存在什么千人一面,能老老实实完成千面一人已是极不容易了。而黄渤,因为极具特色,自《疯狂的石头》开始,几乎立刻就被定下了版型:喜剧与草根。

有人说,中国大陆男演员中很少能找到与黄渤气场相似的人。无论他演绎的角色严肃、搞笑、深刻还是苦难,他总能使其挥发出混杂着悲哀的喜剧气味。黄渤告诉记者他并不排斥一直被认作喜剧演员,“卓别林也没改变过,难道他就不牛了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于是,黄渤也从不纠结于旁人纠结的“定型”,他总说:“我不在意,最主要是,在意了也没用。”从黄渤这几年来的拍摄轨迹来看,他的确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斗牛》《月光宝盒》《杀生》《人再囧途之泰囧》,就是深情款款的《101次求婚》,也因为黄渤,好似变得越发好笑了。这些影片,说是雷同,也没错,总是让观众喜得见牙不见眼;说是相异,也不误,总有些细枝末节是黄渤全新的演绎。

定型之说,还是黄渤自己分析得最好:“就算是草根,我也是冬虫夏草。”哪怕是被定了位、贴了标的演员,如果做到极致,那也是一番风景。

唯一怕的是,总有些看似难以攀越的高山。比如周星驰的孙悟空,《西游·降魔篇》黄渤原是不想接的,只因超越自己总可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超越经典就有点“诚心不给自己好过”的意蕴了。

人情、热情、剧情一个也不能少

2008年,4部;2009年,3部;2010年,2部;2011年,3部;2012年,4部;2013年,暂定3部。这一年,《101次求婚》和《西游·降魔篇》已然上映,反响热烈,而整装待发的,还有《厨子戏子痞子》,这仅仅是开年可见的成果,之后,只会有更多写着“黄渤”名头的电影上映。

不是不累的,连轴转着下来,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可黄渤觉得戏多不压身,有人情、有热情、有剧情的时候,多拍两部也是无妨的。作为一个贺岁档,就为中国电影贡献了20亿票房的牛人,黄渤说自己算是顺风顺水,“去年的事都成了。”虽然是票房口碑俱佳了,但时不时地,他还是有点纠结,“希望休息一下,去年太满了”。

假若真要休息,就不是三五天的事儿了。真到了弹尽粮绝,要休养生息的时候,黄渤自会给自己放个大长假,把心和戏都好好地养一养。这一天看着永远不会到来,却又好像随时都会到来。

唱歌是个人自信心的救命稻草

最早的理想其实是做歌手?算是北漂?

黄渤:在北京呆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跑,到了北京,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地方,也是我以为梦想能够最后实现的地方,我想找到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进入圈子,发唱片,开演唱会,做自己的歌,但不可能。刚开始,想去南方,像是广州,但我后来去了以后,发现和想象的不一样,但还老觉得眼前有一团光,就跟着它走,最后觉得,如果有的话,这光应该就在北京,所以就去了。刚去的时候,还觉得特别有希望,但也隐隐地感觉到这个城市带给我的压力:当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在这个城市站住的话,可能你会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觉得城市对你是排斥的,觉得你永远是外人。

据说当时走穴的时候,其实也还小有名气,算是有这方面的才华吧?

黄渤:才华吧,不知道,我觉得没太有,但就是挺喜欢的,主要是小的时候,这是我个人自信这一块儿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学校学习不好,经常“勇闯”倒数第一,偶尔觉得“喔唷,这次进步了”,也就是个倒数第二。再加上天天调皮捣蛋、闯祸,倒也不是什么大祸,就是小打小闹地,我父母经常被请到学校去,接受各种教育。唯一唱歌就还不错,而且唱得好不好自己心里也知道,周围还有好多人觉得不错。比如说我们那个时候中学生OK大赛,还拿了一个奖。对我来说,就是上学的时候唯一值得鼓励的东西。所以说为什么能挺坚持这个事,因为就这个东西给过你荣誉、给过你自信。再加上自己喜欢,我天生就不太喜欢那种重复性的劳动。

后来会演戏,其实是高虎的功劳?

黄渤: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哥们叫过来就拍了,觉得挺好玩的,他告诉我说是主演,我说要不就导演疯了要不就你疯了,演不好可别怪我,他说肯定没问题你来吧。我的外形呢,比较容易吃亏,当时还给高虎寄了张“艺术照”,谁知道导演还就是要“演员不能太好看,那样就把戏给盖住了”,当下就否定了那张照片,害得高虎跟他解释半天,说“其实黄渤没这么好看”,后来才拍成了。

头一回拍戏,有压力吗?

黄渤:刚开始拍戏,其实也没什么压力,也没想以后要在这圈子发展,演得好演得坏就这么着呗。唯一的压力就是怕给兄弟丢面子,就怕演得不好,别人都要怪介绍人:“你看看,你介绍来的都是什么人,会不会演戏啊?”所以,就想最少要照顾哥们的脸面,他给人拍着胸脯说我没问题,最后我演出来狗屁不是也不合适。头一回演戏,还真是笑话百出,演着演着,摄影师回头找人,我已经到他身边了,他问我,你干嘛?演着演着,我就喊停停停,导演想:这是该你喊停的吗?切一个近景,我演着演着突然蹲下去了,摄影师赶紧压镜头。

喜剧是需要智慧需要控制的

《西游·降魔篇》原来是不想接的?

黄渤:我等于是被周星驰骗过去的。那时候是星爷的公司找过来,电影的名字还不叫《西游·降魔篇》呢!我听对方大概说了一下故事,想了想,说:算了吧。后来对方又打电话过来,说有剧本了,你看一下吧。我看了看,还是说:算了吧。要我饰演的是孙悟空,这个角色已经做得很踏实了,所有人对这个角色的认定都很结实,非要去挑战一下,我觉得也没这个必要。而且周星驰很多风格特点是他骨子里的,你想去模仿和超越都很难,我有这个疑虑,确实很难。后来他亲自给我打了电话,我就说实话了,我觉得角色塑造太困难:“你之前给的台阶太高了。我腿短,哪儿跨得上去?”他就问我想怎么演这个角色,我就跟他说了,加入些现实主义的表演方式,演一个在山底下压了五百年的老头。因为孙悟空在山底下关了五百年,他肯定是苍老的、苍白的、孤独的,甚至有点接近神经病的状态。这个造型还有个好处,观众压根就不会想到以前的孙悟空,没法比较了。

很多人说黄渤是新的“喜剧之王”,是就此被定型了吗?

黄渤:到不了那份上!不能跟人家周星驰、葛优比。人家厉害,可以说得上风格、是大师,我就是个小崽,也没经过几个戏。定型怎么了?周星弛一直定型,你能做到吗?你真的能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好了,也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我觉得我甚至都没有这个勇气,甚至说整个这个大市场它不允许,还没有那么大的土壤能够让你成为一个成功的喜剧演员。定型并不是没有创新了,你真是能把喜剧演透了,挺好的。能被定型为喜剧演员,没什么,我觉得喜剧是需要智慧的,需要控制的。

事实上,仔细观察的话,虽然都是喜剧片,但其实很多片子还是很不同的?

黄渤:你可以在自己保险的圈圈里去做一直重复的,但久了就会没意思,一定想去尝试新鲜的东西,是尝试就会有风险。失败又怎么样?失败就失败了,之前也没有多成功,没关系,你得给自己创造一些挑战这些的条件。这次挑战完了之后,能吸收到许多。

黄渤:好的喜剧不是闹剧。喜剧表演方式的不同在于后面的那根“绳子”。它被导演、角色和剧本所决定是根铁链、尼龙绳、还是根有弹性的皮筋?绳子有区别,自己往外冲的程度和停下的方式就不同。喜剧好玩儿跟难的地方都在于一个“度”吧。你可能讲了一个自己认为特别好玩儿的笑话,但是周围的人都很严肃地看着你,这也是很尴尬的事儿。它需要你有一个清醒的审美,就是说你不能比大家高太多,因为大家理解是需要有一段时间的。但是你还不能比大家低,低了会让人觉得差,“这有什么的!”你得保持提前一步或半步。

目前为止,还是以拍喜剧为主,觉得在这个范畴里,选择性大不大?

黄渤:其实喜剧很难拍的。除了要求导演有好的判断力,执行力,好的审美,好的幽默感。这样的幽默感也很难说的,没有标准。每年能看到的好的喜剧真的是挺少的,对市场来说,观众有需求。但是你还真的挺着急的,所以有时候演员这个身份挺被动,你只能去选择找到你的戏。

不管多红,总有掉下来的时候

这几年,你的电影产量很高,总票房据说已经直逼30亿了,这其中,你觉得是不是得到了当初入行时最想要的?

黄渤:时过境迁,不同年龄有不同想法。想要的,就是我真的喜欢的。工作能给我带来乐趣,那我就去。有一些别的剧本给的价钱也挺高,但现在我提不起兴趣。也有一些之前挺爆的大片都来找过我,也都推了,是觉得我要的“收获”,从那里得不到。当然不得不面对的还有人情、面子,但是你更注重的不是这个。

会不会在忙碌之中特别想停下来?

黄渤:我打算照着半年一年的歇,确实有这想法,而且你从根上来说也是,这个行业,我觉得但凡跟艺术沾点边的行业,这些事都是闲出来的,不是忙出来的。忙只能忙出活来,忙不出真正的东西来。我都不知道自己给自己找这么多累干什么,还算好,老天爷对你还都不错。

成名,而且是成了大名之后,有没有觉得周遭的人和事变了?

黄渤:其实我觉得总归一句看你自己怎么想。以前在北影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老太太跟小商贩讨价还价。她们也曾经是明星。她们才是真正的大腕、艺术家。人不管多红,总有掉下来的时候,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花絮:最难忘的上海水晶包

走穴的年岁里,黄渤也到过上海,他还记得彼时演出的场地是“大世界”,人是物非,如今早已没有了那个世界。最难忘的不是演出,而是吃食。“第一次来上海吃了一个水晶包子。”因为在北方,黄渤几乎没吃过甜的饭菜,水晶包子真是水晶包子,“里面全是肥肉粒,一蒸,那不都透明了?真是水晶包子”,再加上里面有糖,直把黄渤吃得浑身一哆嗦。可惜,如今在上海的市面上,大概也很少见水晶包子了吧。

黄渤 | 穷过,将是你一生活得精彩的底气

梅花之所以能惹人喜爱,能一身高洁,傲立在风雪中,即不娇贵且如此从容,就是因为经历过一整个寒冬,才有一身“铮铮铁骨”。人生在世,也应是如此。

黄渤给人的印象,他情商高,爱搞笑,演技精湛,光鲜的背后,却掩藏着别人看不见的那些苦楚。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这句话仿佛就是为了娱乐圈中的“小人物”量身定做。

黄渤从最开始连饭都吃不起,去剧组当群众演员都被嫌弃太丑,到如今的“影帝”,他所经历的,不仅仅是一个寒冬。

现在,人们眼中的黄渤,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自己的喜剧风格自成一脉,不是只会浮夸的搞笑,也能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受到启发。

演技朴实自然,深入人心,而且很接地气。不管是影帝也好,娱乐巨星也罢,总给人特别亲切的感觉,没有把他当成一个高高在上的明星。

而他表现出来的这种“高情商”、“机灵劲”,都是在吃苦的那些岁月中提炼出来的,因为受过那些磨砺,才会有如此坚强的意志力,也才能成就现在这样的黄渤。

穷过,将是你一生活得精彩的底气。一旦成功,便会活得与众不同。

穷过,累过,深处人生低谷期。

黄渤是歌手出身,以前经常在酒吧唱歌,人长相不好看,不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不管他唱的好不好,总有人给他喝倒彩,并且拿不到演出费,吃饭都没有钱。

老板随便说个理由,他就拿不到钱,各种上当受骗,一股脑砸在他身上,没有说理的地方,只能默默忍受。

没有好衣服穿,就是去手机店想买个手机,看上一款问价钱,销售都不怎么搭理他,只告诉他:“这款很贵,你买不起。”

在黄渤当群演的时候,动不动就被骂:“你嫌辛苦,干的就是这辛苦活,让你来干嘛,享福的吗?”

没有人在意他累不累,更没有人问他过得苦不苦。

身边没有一个人是同情他的,更没有一双手可以拉他一把。

他的遭遇印证了一句话:“人微言轻的时候,注定人尽可欺。”

他自己也明白了,人都是这样的活着,趋利避害,捧高踩低,这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是现实就是自然而然地根据你的能力划分了三六九等。

穷过的人,会有过迷茫的人生,看清身边人,也看清自己。

想要身边有“好人”,不被欺负,就要自己奋斗,活出自己的精彩,成为赢家,才能真正看到别人的善意。

突破“穷”,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康德说:“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世界上没有哪条路是好走的,更没有哪条路是没有任何风浪就能一帆风顺的走下去,唯有坚持不放弃,还有一颗坚定奋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接近成功。

黄渤在台上唱歌时,有人起哄让他下去的时候,他很尴尬,可是还是下了一个台阶之后,对大家说:“我下来了,带给大家一首《喜欢我的人都好运》……”

或许也正是这样,才有了大家口中夸赞的“高情商”。

黄渤去演戏时,演的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角色,但还是被导演说:“怎么能让你来,就你这长相,也配上镜?”

他还是什么也不说,努力争取每一个机会。

直到2000年,黄渤出演管虎执导的电视电影《上车,走吧》,这是他的第一部影视作品,获得2001年度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这一次刺激与鼓励,黄渤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正是因为黄渤,懂得突破“穷”,得靠自己的努力,才那样努力的奋进,把握机会。

从《疯狂的石头》到《斗牛》,从《西游记降魔篇》到《一出好戏》,从演员到导演,黄渤一步一个脚印,在努力变得更好的道路上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西游记降魔篇》中孙悟空,出场也就是十几分钟,但是把孙悟空“阴险狡诈”又不让人讨厌的那种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导演,他的把控力也让人眼前一亮,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不好笑,情节好乱。是第二遍才真正看懂,他所导演的是一出“大戏”,包含了人生百态和一个浓缩的小世界。

突破穷,得自己努力,因为机遇,只留给那些努力奋进的人。

人穷到低谷,你会发现,真的没有谁能真正帮你,能真正助你一臂之力走出穷困之地,唯有靠自己。

穷过的人,会活得更加通透,活得更加坚韧。

记得小品中的一个桥段:“你以为选秀比的是唱歌吗,不是,比的是惨……”

小品中的个人经历带着夸张和欺骗的色彩,而真正的人生,若想获得真正的成功,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郭德纲现在成为相声的领航人,在这个领域中,做到了极致,可是始终忘不了他早年的一个视频:他站在一个商场放模特的玻璃橱窗里,卖力的说着相声,满头大汗。

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好长时间,别人看他都像看“猴子”,白天被众人围观,晚上的时候只剩下自己,内心一度崩溃,大声喊这不是人干的活……

他在小剧场唱过戏,打过杂,什么工作都做过,但是没有放弃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他用小灵通换过馒头,用手表抵过打车费。

站在深夜的大街上,演出太晚错过了回家的车,没有钱打车一个人走回去,边走边掉眼泪。这样的郭德纲表演的虽然是喜剧,可是确实经历了常人未曾经历过的辛酸和无奈。

他说过:“吃亏要趁早,一帆风顺也不是什么好事,从出生就一天挨八个嘴巴,人就像是铁罗汉、活金刚一样什么都不在乎;太娇生惯养,没有人跟他说过什么狠话,被人瞪一眼就要猝死……”

开玩笑的成分居多,但是却生动的说明了其中的道理。穷过,品过人生百态,看清身边的人,也看懂了生活的残酷。

往后余生,会活得更加坚韧,活得更加通透。

像黄渤一样,穷过的人,只有努力拼搏,才会活得与众不同。

刘昼讲过这样一句话:“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在“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过不为人知的努力和磨炼。

人生活在世上,想要得到更多,就要让自己更有毅力,有决心,为之不停奋斗,永不言弃,才能成为“顶尖”的人。

想要成为“黄渤”,拥有那样的能力,就要踏踏实实先打磨自己,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负起大任,才能成就非凡人生。

记得黄渤的一句广告台词:“拍戏可以重来,电影可以NG,但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有NG。”

人生只有努力拼搏过,才活得更有意义。

人可以穷,但不能心穷。穷过,将是你一生活得精彩的底气。穷过,才有能力拼搏的动力。

☆ 【红馆】致力于 “ 好文 ” 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继上一期讨论中国Livehouse的发展之后,新一期的海豹观点资深乐评人丁太升和北京Shool Live Bar老板刘非又探讨了中国摇滚的中生代乐队,以及选秀节目与摇滚乐俗与雅的冲突与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队什么成员最难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