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歌合唱时能发起者从第二句开始?

1、野云飞,玄鸟去,宾鸿至,呖呖声霄碎。

2、依稀黯淡野云飞,玄鸟去,宾鸿至,呖呖声宵碎。

3、大合唱的歌声清脆亮,震耳欲聋。

4、远方人儿刚刚卸装回了家,歌喉亮.

5、黎明前亮的*号声响彻*营。

6、他放开亮的嗓子高声歌唱。

7、荒野上传来了勘探队员亮的歌声。

8、皇室贵宾在亮的铜管乐曲中受到热烈欢迎。

9、战士们在亮的冲锋号声中攻占了敌人的阵地。

10、葳蕤苍梧凤,唳白露蝉。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11、对对*鸾鸣,浑似那咿咿哑哑的律吕;双双丹凤啸,恍疑是亮亮的笙笳。

12、他的歌声亮圆润,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

13、歌亮,唱给亲人“金珠玛米”;舞飞扬,跳给高原“菩萨兵”。

14、对,亮的高音确实来自单簧管,紧接着另一个乐器加入了演奏,这是什么乐器?

15、我自然而然地披上“杀死技术员”的铠*,准备向这个混蛋发起亮但含糊不清的攻击。

16、一声声亮的集结号响起,顿时,驻扎在南郑附近的所有兵营沸腾了起来。

17、郑成功的部队开始朝着赤嵌城与普罗民遮城进发,鼓声隆隆作响,号角亮不绝,旗帜在风中飘扬。

18、十月的阳光,慵懒而温暖;十月的歌声,亮而悠扬;十月的花朵,艳丽而香溢;十月的神州,热闹而喜庆。*佳节到,愿你将快乐传递,把幸福延续!

19、或软语侬侬,或粗狂亮,又或平仄有力,在不经意间被人轻轻唱出,记忆似阀门打开倾涌而出,泪及目眶,隐忍而下。

20、看那百花娇美迷人,看那太阳耀眼夺目,看那秋风耳边拂过,看那歌声高亢亮,看那思念心中弥漫,看那祝福真挚真切:教师节到,祝您节日快乐!

21、与黑子一起跻身世界上最为怪异的创纪录者行列的还有一个名叫布赖顿·保罗·哈恩的人,他成为了世界上打嗝声音最为亮的人。

22、千葩绽放情节到,百灵鸟儿欢声笑。喜鹊枝头高声叫,情人双影月下聊。姑娘打扮花枝俏,小伙豪迈帅气耀。女唱男答情歌,牵手情言嬉戏闹。愿君爱恋早成双,恩爱一生一世缘!

23、红旗飘飘迎盛世,凯歌亮庆*,*回归纪念日,把最动听的歌声献给祖国,祝愿祖国繁荣富强,把最美丽的画卷献给*,祝愿*继往开来,共同谱写辉煌的篇章。

24、*航海日到了,愿你站在人生敞亮的*板,升起梦想不落的风帆,吹响青春亮的号角,划起*满怀的双桨,开足坚毅执着的马达,向着生命灿烂的前方,幸福前行。

25、草海里的行*还在继续,无聊并且缓慢,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忽然有人起了个头,一百多号人,顿时扯着嗓子吼起来,歌声亮,震的草海当中一圈圈涟漪簸荡,无数鸟雀振翅飞去。

26、立春,*雪渐融,小溪淙淙。柳枝吐绿,小草发芽。莺飞草长,百花齐放。立春,是春回大地的号角,亮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我的心情像小鸟一样飞翔,我的祝福像阳光一样伴你身旁。立。

发现最美温州人——2021年11月温州好人榜20例候选人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快来为你心中的温州好人点赞吧!

3、至少选出5位,才能点赞,每个微信号每天仅能参与1次。

4、严禁刷票,一经查实,票数作废。

5、此次评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点赞期间,各单位和个人对参选人员在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等方面如有意见,均可来电、来信向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反映。个人反映请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单位请加盖公章,信件有效日期以邮戳为准。

地址:温州市行政中心主楼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 助人为乐候选人 ★

徐元植,男,1933年5月出生,无党派人士,籍贯浙江鹿城。

1955年徐元植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60年起从事电子磁共振研究,是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为促进我国电子磁共振学科的发展,他于2015年主动发起、并自愿出资100万元作为基本金,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下创立顺磁共振发展专项奖励基金。他心系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又于2021年退掉了一套原来预订的老年公寓,自愿再出资100万元,在温州第二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创立徐元植教育奖励基金。

龙湾区“红色永驻”老兵宣讲团

2021年初,8名平均年龄在75岁的退役老兵组成了“红色永驻”老兵宣讲团。

他们身后有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曾在越南连续作战一百八十余次,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抗美援越老兵王碎巧;曾守卫海岛八年,时刻警惕台独势力入侵的老兵吴大同;曾在八六海战中承担外围阻击任务的老兵林炳松;还有赴汤蹈火救战友,做了40年无名英雄的季志昌等等。8名老兵坚决担起“讲好红色故事”的使命,上好每一堂“党史学习课”,虽然年逾古稀,但每一场讲座都全程坚持站立演讲,军人风采不减当年。

宣讲团自4月份成立以来,通过现场讲座和网络直播等形式,已深入到机关、社区、校园、军营、企业等地开展公益宣讲活动10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次。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浙江新闻网等中央和省级官媒也纷纷宣传点赞。除了“老兵宣讲团”,他们还积极投身其它公益事业。季志昌,1990年成立铁道兵战友会,2019年带头成立了日行一善义工队,坚持30多年公益善举;姜松林,用伤残之躯坚持公益文化梦:开办书法工作室,无偿为孩子们培训书画,始终在“墨香村社”发挥余热;团长吴大同,18年来坚持开展助学帮困活动,帮助了205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达20余万元。

潘建欧,男,1966年3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瑞安,瑞安市爱心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他2007年组建市爱心阳光群,2011年升级为爱心助残志愿者服务队,2014年成立爱心阳光志愿服务中心……十五年来,潘建欧从志愿者的身份转变为爱心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公益真正成为了他的事业。该服务中心旗下有瑞安市阳光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瑞安市夕阳计划志愿服务队、瑞安市扶残助残志愿者服务大队等5个志愿者服务队伍和社工专业团队,开展扶残助残、夕阳计划、童心相印、阳光助学、优抚服务和消防服务等六大主题志愿服务,注册志愿者700余人,非注册志愿者2000余人。

同时,潘建欧考取国家助理社会工作师,项目化运转“希望号低保家庭社会护航项目”“焕新乐园困难儿童家庭焕新项目”“阳光暖巢适老化改造项目”等。2021年,他又在湖岭镇、芳庄乡、北麂乡承接了三个社工站,驻守山区和海岛,挖掘并帮助困难群众。在潘建欧带领下,该中心每年助学4000多人次、服务残疾人1000多人次、帮助孤寡老人800多人次、帮助特殊群体300多人次,志愿服务足迹遍布温州周边县市和丽水部分偏远山区。曾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浙江省红十字奉献服务奖”先进个人、“温州市先进助学工作者”、瑞安市第四届道德模范等荣誉。

张小芬,女,1980年6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文成,现为四叶青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文成县四季青志愿服务队副队长。

关爱孤寡老人,学雷锋送温暖,助学圆梦微心愿,疫情防控宣传和后勤服务等活动,都有张小芬的身影,她的脚步遍布文成的大街小巷。近四年来,张小芬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00小时,她和她的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梦想书屋”“圆梦微心愿”等特色助学项目,资助学生400余人;针对留守儿童开展“文明起航”项目,受惠学生1000余人次;针对孤寡老人开展关爱老人送温暖活动,慰问服务老人100余人次。

在无数次的志愿活动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抗疫工作:在疫情最严峻时,她前往无人敢清理的重点隔离房间做义务清理员,承担隔离房间消杀后的清洁整理工作,一去就在里面呆了114天,获得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她还支援高速路口卡点,为交警、保安、志愿者等提供后勤服务到深夜,组织志愿者到卡点劝导安抚、人员查验等。为此,她先后获得浙江省“战疫群英”优秀个人奖、温州市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最美温州人”——温州市“最美战疫志愿者”、温州慈善服务奖等荣誉称号。

王涛,男,1987年1月出生,群众,籍贯湖北恩施,平阳华奇家具厂工人。

王涛从湖北恩施来到平阳华奇家具厂工作已近15年,今年5岁的儿子王星皓就在平阳出生长大。2021年8月10日下午,小星皓与小伙伴们玩水枪,在河边戏水时不慎落水。救援人员把孩子打捞起来并送到医院急救,但已回天乏术。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这个家庭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悲痛之余,王涛主动向医院提出捐赠孩子眼角膜的意愿。平时在网上看到捐献的事,王涛觉得很感动,但完全没想到自己的身边人会发生这种意外。

“孩子这么小,世界也没看够,希望接受移植的小朋友健健康康的,能替星皓多看看世界。”王涛双眼通红,流着泪说。星皓的角膜很透明,质量非常好,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用星皓捐献的一对眼角膜,为饱受眼角膜病困扰的2岁心心和9岁小航施行移植术,帮助他们恢复光明。小星皓在人间虽然短暂却耀眼,王涛夫妻怀着对儿子深深的爱,传播博爱、奉献精神,将大爱留在人间。

周星星,女,1984年2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苍南,苍南县矾山镇大红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

6年来,周星星坚守“公益”信念,践行公益之举。2016年,发现未成年犯罪的比例与日俱增,她深感忧虑。于是积极联合社会力量,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状况。成立了“矾山镇大红帽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代理妈妈”——关爱留守儿童项目。截至目前已与80多个家庭结对。她们的陪伴,弥补了孩子们亲情的缺失,给孩子们带来温暖,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她们的义举,为留守儿童带来希望,是活跃在山区的一股暖流。

2021年初,周星星萌生出为困难人士供应“爱心面”的想法,她联系矾山小郑面馆,在这里设立了一块“墙上爱心餐”的牌子。这面爱心墙如一颗星星之火,点燃了大量社会人士的爱心,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捐钱捐物。周边困难户、低保户等有需要的人,只需从墙上取下一张“爱心贴”,即可免费享用一碗爱心面。截止目前面馆已供应近千碗爱心面。爱心墙上一张张爱心便利贴,无不承载着爱心人士的心意,周星星以她的平凡善举,为这座山城绘就了爱的底色。曾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

★ 见义勇为候选人 ★

郑晓成,男,1993年3月出生,预备党员,籍贯浙江瑞安,中国石化温州石油瑞安凤胜加油站员工。

10月6日晚23时24分,一名浑身是血的男子走进营业厅,员工郑晓成和彭圆发现后立即上前确认情况。原来,男子因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伤情不明,郑晓成没有迟疑赶快引导男子进入营业厅并让其坐下休息,随即迅速拨通120和110电话,并帮助联系家人。在等待过程中,男子突然反映“想睡觉”,郑晓成立即提高警惕,安排同事与男子轮流交谈,让其保持清醒。随后救护车赶到,郑晓成帮助医护人员将男子送上救护车后,悬着的心才落下来。郑晓成热心助人的事迹被人民网报道,其事件视频在中国石化官方社交账号发布后,获得900多万网友关注,40万网友为伤者送上祝福,为加油员的热心举动点赞。虽然郑晓成的救人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他的善心和冷静引导挽救了一条生命,难能可贵。

★ 诚实守信候选人 ★

孙克福,男,1964年7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龙湾,温州市龙湾永中逸达汽车服务中心负责人。

孙克福幼时因小儿麻痹症致残,他身残志坚,15岁开始跟着老师学做唐装,他的传统服饰本装制作技艺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因为身体残疾,受过太多的苦。我一定要强大起来,帮助更多残疾人,让他们少受苦、少走弯路。”这是他的诺言,多年来,他一直铭记于心,践于行。他拄着双拐四处奔走,自筹50多万元,开设驿达洗车中心,员工全是残疾人,他聘请专业洗车师傅,免费对残疾员工教授洗车技能,让他们多学一门谋生的手艺。

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洗车场生意惨淡,孙克福还是按时向每个员工发放原有工资3500元,宁可自己亏本,也不让员工断了收入。他还开设驿达残疾人之家,为25名智力障碍和多重障碍残疾人提供轻便简单的手工劳动工作机会,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康复训练,技能训练和户外活动,帮助残疾人学员提升生活和交际能力,为残疾人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提供零距离贴心服务,圆残疾人就业梦。他把助残扶残当成一生的事业,并将继续为残疾人服务。

★ 敬业奉献候选人 ★

李碧,女,197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鹿城,温州市南浦小学(集团)校长。

从教二十六年,她爱生如子:坚持七年每天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双减”政策出台后,带领老师们探索2.0版的课后服务模式,被多家媒体采访,得到了省市级领导和家长们的点赞。理论业务上,她孜孜不倦,是浙江省名师培养对象,主编出版《学而悦儿童阅读手册》等四套校本教材;应邀在长三角家校社协同共育论坛上做专题交流,受邀在《中国教育在线》和《当代教育家》杂志做人物专访;是《中小学校长》《小学教学研究》《语文知识》封面人物。

她坚持十年公益路,疫情期间,她的公益直播课受益二十多万家长和学生;组建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开展公益活动超百场,组织云家教微课200余次;发起“1+1=爱”关爱留守儿童项目,连续三年,暑假为留守儿童开设夏令营,寒假为小候鸟开设冬令营,带领爱心人士结对帮扶近300余位留守儿童,筹集并捐助资金达18万余元;个人做公益阅读推广讲座达80余场,每天为学生录制绘本故事,点击率已达到三十余万次。今年9月,她带病坚持为鹿城区的七万小学生开设“德润云学院德育第一课”,引导孩子们用小习惯带动大文明。曾获评全国最美家庭、浙江省教育系统“最美志愿者”、温州市师德楷模等荣誉。

黄海健,男,198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民事三庭副庭长、一级法官。

自2010年入职瓯海区人民法院以来,他扎根审判岗位,践行法官誓言,在平凡的审判岗位上践行人民法官的崇高理想。至今共审理案件约5000件,案件数量位居全院前列,案件调解撤诉率达75%以上,案件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多次获评办案能手及温州市十佳调解能手。在派驻交警队交通法庭期间,他扎实推进“道交事故一体化处理”综合改革,帮助超过2000名交通事故受害人更加及时、简便地拿到赔偿款,年均处理的赔偿总额超过5000万元。

法庭之外,他热心公益,经常主动帮助困难当事人,为他们申请法律援助、减免诉讼费;帮助身患疾病的当事人家属就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之外,感受到温暖和关爱。2016年他发起成立瓯海法院“小豸”普法宣讲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队长,进学校、企业、社区组织开展普法讲座近100次。曾获评“全市党员言行之星”“党内一级嘉奖”“浙江省万名好书记”“浙江省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成绩突出个人”,2021年成为“永远跟党走”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报告团20位报告人之一。

吕品,男,198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洞头,现任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

作为一名员额检察官,他从事检察事业十多年来,始终坚持“要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他办理的案件多次被评为“精品案例”,如民政福利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750余万,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百件优质案件”,被省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第二届“15件精品案件”;温州市海事局相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案件,被温州市检察院评为年度全市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精品案件;办理的司法救助案,2件被评为温州市控告申诉检察精品案例,并获浙江法制报转发。曾获市检察院个人三等功两次,市检察院“最美温州检察人”、洞头区“百岛先锋”等荣誉。

周亮燕,女,198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瑞安,瑞安市湖岭镇中学教科室主任。

19年前,周亮燕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选择回乡成为一名山区中学教师。她关爱学生、体贴入微。湖岭镇中学是一所山区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她时常入户走访,像“妈妈”一样照顾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她兢兢业业、敬业奉献,山区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她挨家挨户对学生进行家访,普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她积极探索英语阅读“五读”教学法、创新手势操等“潮”形式;曾因受台风影响,山体滑坡,道路中断,导致学生无法到校学习,周亮燕就沿着小路驱车两个多小时前往家中为其补习功课……

19年间,周亮燕并非没有机会离开。2009年,周亮燕获得调往市区学校的机会,在市区的一年里,她始终惦念山区的孩子、淳朴的家长和一起奋斗的同事,2010年周亮燕毅然决然提出申请调回湖岭镇中任教。从此,每天驱车近80公里,往返于湖岭镇和瑞安市区成为她的必修课。她也成为瑞安从市区调回山区的“第一人”。从教19年,周亮燕扎根山区,用自己满腔的热情为山区英语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守望山区孩子们的梦想,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师德楷模、温州市教坛中坚、温州市劳动模范、温州市“瓯越情”优秀乡村教师等。

郭和川,男,198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平阳,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永嘉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

他14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电力岗位,始终坚守电网忠诚守护者的初心和使命。先后从事变电运行工、变电专职、线路专职、副所长等岗位,开展配电网改造项目,主持完成了750余项共计7.5亿工程建设,永嘉的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用户平均停电时长从2015年的24.24小时减少到今年的2.13小时。

他深入抗击“利奇马”“黑格比”台风的各个抢修现场,在“黑格比”台风期间,从“防、避、抢”各阶段不眠不休持续作战60余小时,仅用36小时恢复全县40余万户居民、4000多家企业的供电,抢修效率较“利奇马”台风提升60%以上,减少地方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作为国网永嘉县供电公司“不怕台风的电网”实验室、红船青年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以“少停电、快复电”的目标,围绕易受台风重大影响的山区末端电网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命题,和他的攻坚团队从2021年初开始进入节假日无休状态,利用RFID智能差异化运维和合闸速断配电自动化应用,从方案确定、工程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一基基杆塔平地而起,于6月3日全面建成山区多元融合高弹性示范网格,获市长姚高员调研肯定,同时,该创新项目在第十六届中央企业国际责任论坛发布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秀案例。

刘祖玮,男,1952年4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苍南,苍南县矾山镇矾塑传承人。

从业60年,刘祖玮从一名手艺人成长为矾塑大师、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矾塑传承人。他创新矾塑工艺造型100多种,攻克了矾塑作品变色技术难关。在他手中,普通的明矾成为流光溢彩、别具韵味的艺术作品。

今年,为献礼建党百年,他按1:16的比例将南湖上的红船复刻成了矾塑作品。他的许多矾塑作品被温州市博物馆、温州大学民俗博物馆、矾矿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并展出。代表作《丹凤朝阳》等作品参加省市展出获金奖,《龙飞凤舞》在首届明矾节荣获一等奖。

2009年,刘祖玮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邀请献艺,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特为他颁发《感谢状》,称赞“矾塑工艺绝活增添澳门世界遗产卢家大屋的风采,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促进艺术交流作出贡献”。为发扬传承矾塑工艺,刘祖玮破除门户之见,开门收徒,将手艺传授他人。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大学生,但凡前来学习,他都倾囊相授。他的先进事迹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

虞学聪,男,197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苍南,温州技师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兼班主任。

21年来,他始终坚持忠心献给事业、爱心捧给学生、安心留给家长的工作准则。他具体分管学生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他恪尽职责,每天早出晚归,经常在晚上看到他在办公室挑起夜灯孜孜不倦地工作的身影,或在处理学生事情,或在和学生促膝沟通,或在指导学生比赛,或在备课等等。

他处理事情坚持一条原则:分轻重缓急即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遇到学生突发事件,哪怕是半夜三更,哪怕是大雨倾盆,只要接到电话,第一时间会启动预案处理。同事值班有困难,他也乐于帮助,领导和同事说他是一个以校为家的人。2017年、2019年温州技师学院经历两次大搬迁,他为了搬迁工作,能让学生顺利入住,经常熬夜加班在工作;2020年全国疫情发生以来,他具体负责学生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上级和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经常加班,认真做好学生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他常说:我的肩上有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当责任。他依靠履行义务领取薪水谋生,责任却让他明确使命。他还说:我有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他还说学生是他人生幸福快乐的源泉。他就是这样一种人:用爱心托起技工院校教育和学生明天的一个平凡的在岗教师。

★ 孝老爱亲候选人 ★

章作钏,男,194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瓯海。

2007年,妻子突发脑溢血,右侧肢体不能自主活动,口齿不清,只能卧床静养偏瘫在床。15年来,章作钏不离不弃,每天为妻子烧可口的饭菜;为了防止妻子肌肉萎缩,每天坚持为她泡脚按摩、帮她翻身变换卧床姿势;为了让妻子不得褥疮,每天为她擦洗身体,每天忙里忙外十几个小时才能休息。

他从不敢出远门,有时参加完社区的活动便马上匆匆赶回家。章作钏走访了数不清的医院,东奔西走寻求良方,自学按摩护理与药膳,每天为妻子翻身按摩擦身,变着花样调理各种药膳。日常经常与妻子聊天谈心,安慰和鼓励她战胜病魔。邻居亲友看到他太辛苦了,总是劝他雇个保姆来帮忙护理,他怕别人不知轻重,照顾不好老伴,于是凡事亲力亲为,他说他最了解老伴的喜好。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妻子身体逐渐有了起色,从卧床不起到能下地行走,再到牵手散步,今年基本实现了生活自理。章作钏用15年的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讲述了“相濡以沫”的感人故事。曾荣获温州市十大和谐家庭、瓯海好人等荣誉称号。

用微光点亮温暖的最美“婆妈”

周祝弟,女,1973年3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洞头,洞头区霓屿街道下郎村人。

16年前,周祝弟丈夫黄某的嫂子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其哥哥苦于生计只能外出打工,留下了当时年仅16岁的儿子在家,看到这个可怜的侄子无人照料,周祝弟便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给他关怀和照顾。11年前,成年后的侄儿认识了一个女子,情投意合下两人生下一名女婴,由于家庭困难,没多久女婴的母亲也离家出走了,看着婴儿嗷嗷待哺,周祝弟于心不忍,便收在自己身边悉心照料。

12年来她像对待自己亲孙女一般,抚养孩子长大,却从没有向他大哥要过一分抚养费。村里邻里都为之感动,称她为最美“婆妈”。生活中的她,不仅对家人关怀备至,对邻居同样如此。隔壁有个智力二级残疾的邻居,平时无人照顾,她像对待家人一样,每天做好饭菜送到邻居家里。周祝弟用自己的关怀,为别人织就家的温暖。

潘阿明,男,1962年3月出生,59岁,群众,籍贯浙江省乐清市,乐清市龙西乡上山村。

16年前,妻子因糖尿病致使腿脚不便、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之后的16年里,潘阿明每天5时30分准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为妻子测血压,然后为妻子准备早餐。妻子起床后,他帮其洗脸、刷牙,搀扶她入座吃早饭。每天9时30分,潘阿明已经洗好衣物,买好一天的菜,坐在妻子身边开始做起手工活,以贴补家用。

为了让妻子有个健康的体魄,潘阿明还给妻子制定了一个“爬楼计划”。在潘阿明家的楼梯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红色地毯,扶手也是他特地请村里的木工师傅定制的。每天三餐后,潘阿明拉着妻子的手,慢慢地引领她上下楼梯,一天9次爬楼,从未间断过。五千八百多个日夜,不离不弃,两人相濡以沫。潘阿明摇身一变成了龙西乡的“好好先生”。“阿明是个好丈夫,把我照顾得很好,我一刻都离不开他。”潘阿明的妻子叶秀芳说道。

八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儿媳

周邱梅,女,1950年3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泰顺,三魁镇西岙村普通村民。

2013年,其儿媳妇不幸遭遇车祸导致神经损伤一直昏迷。面对家庭变故,儿子决定继续外出务工赚钱,就这样,年逾古稀的周邱梅,接过了照顾儿媳的担子,在周邱梅的精心照顾下经历了4次大型手术的儿媳逐渐恢复意识,但神经损伤导致下半身瘫痪,智力受损,宛如孩童,只能终日躺在护理床上。

周邱梅24小时悉心照料在她身边,冬天怕她冷,夏季怕她热,每天坚持为儿媳定时翻身,擦拭身体等等,一日三餐顿顿没有落下,就算村里有红白喜事要去帮忙也是首先安排好媳妇饭菜才放心出去。八年如一日,八年来,即使婆媳的生活都不易,儿媳的居住环境依旧非常干净清爽。儿媳妇虽然只能躺床上不能动弹,但面色却是一天天好起来。就这样,周邱梅用爱撑起了这个苦难的家庭,曾获2021年第二期“泰顺好人”荣誉称号。

无怨无悔照顾瘫痪哥哥已13年

付维顷,男,1954年1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平阳,麻步镇鳌峰社区鳌峰村村民。

现年68岁的付维顷,本该是别人照顾的对象,但他却13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同母异父、瘫痪在床的哥哥温怀秋。哥哥患有先天性肢体疾病,没有妻子,膝下又没有子女,早先还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他常过去帮帮忙。

2008年哥哥病情恶化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不能自己穿衣服,不能自如控制大小便,他便承担起照顾哥哥的责任。每天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便将饭添好,夹上哥哥爱吃的菜,端到床边,喂哥哥吃饭。他为哥哥处理个人卫生,端屎倒尿,换洗衣物,太阳好的时候,背哥哥出来晒太阳,给哥哥洗头洗澡、修剪指甲,忙前忙后。他自己身体也不好,照顾哥哥很耗精力,但他从没怨言,平时还买一些食品给哥哥补补身子。

他常说,“亲情胜于一切,压力再大,也不能放弃亲情”。在他的悉心照顾下,哥哥健康地活着,弟弟感觉自己这些年的辛苦一切没有白费。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他就像对待父母一样照顾着同母异父兄长已13年,以实际行动诠释德孝之美。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更好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激励人们同心同德、苦干实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022年通俗理论读物《百年大党面对面》于近日出版发行。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文明网共同开设专栏,对本书进行连载。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推动社会剧烈变动的根本力量。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在“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政权更迭中,在“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斗争中,革命以不可阻挡之势,牵引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代以后的中国,无数革命者为建设一个中国人民的新社会和新国家而奋起抗争。伟大的革命是波澜壮阔的,但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辛亥革命“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其结局之惨淡之黯然令人扼腕。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扭转乾坤的气象和焕然一新的面貌,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的征程。

  在28年轰轰烈烈的伟大斗争中,为了干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千回百转中寻出路,在千难万险中向前进,在千磨万击中夺胜利,付出了无法估量的代价、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作出了世所罕见的牺牲。这一“世界革命历史的伟大奇观”,其程度之剧烈、使命之光荣、影响之深远,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7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壮阔史诗,不禁感慨系之、壮怀激烈。

  一 革命洪流立潮头

  工人罢工、农民抗租、学生游行、妇女声援……进步力量在集结、在战斗,反动势力在恐慌、在发抖。中国这片压抑许久近乎窒息的大地震颤不已,深埋于人民心中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以喷薄之势迅速蔓延开来,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大革命狂潮,形成了高歌猛进、排山倒海的浩大声势。从沉默中觉醒起来的人们看到,前景是那么的光明乐观,胜利是那么的触手可及。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大革命,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动员程度最深、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成立短短几年后,为什么就能够领导推动这样规模和影响的革命运动?为什么革命主张就能够得到绝大多数进步力量的拥护和认同?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党提出了反映人民共同呼声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个最大的公约数,成为当时凝聚中华儿女凯歌向前的最强音符。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毛泽东、邓中夏、彭湃等一批中国共产党人,脱下长衫西服、换上工装短褂,走进工厂矿山,走向田间地头,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革命主张,启发蕴藏在群众之中的革命觉悟,奋起同外国资本家、封建军阀、土豪劣绅作坚决斗争,在神州大地形成风雷激荡、风驰电掣的革命狂飙。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在当时的中国,列强和军阀“树大根深”,要钱有钱、要枪有枪,可谓权倾一时、一手遮天。要扳倒这个庞大的存在,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形成最强大的正义力量,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正是基于此,我们党决定采取积极的步骤,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伟大斗争达到了高潮,汇聚成了大革命的滚滚洪流。

  在当时大好的革命形势下,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预料到危险正在悄悄逼近,汹涌澎湃的洪流前方漩涡在弯处聚拢、暗流在深处涌动。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鼓动和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反动军阀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2万多名党员、近30万名革命群众惨死于敌人血腥的屠刀之下,革命事业陷入一片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之中。毛泽东同志后来痛心地说,“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由于当时党内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抵抗,致使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业以磨难成其伟大。革命热情退却之后,人们才清醒地看到,原来敌人躲在“隐秘的角落”,早已伸出难以察觉的罪恶黑手,趁我不备猛然给革命以致命一击,妄图把革命者斩尽杀绝。血淋淋的事实教育了幼年的共产党,无数革命者没有被吓倒,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化悲痛为力量,重新集合到党的旗帜下,继续投入新的战斗。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这两次反革命政变是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捕杀工人和共产党员,至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7月15日,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开“分共”会议,彻底同共产党决裂,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逮捕、大屠杀。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二 星星火种燎原势

  南昌城头打响第一枪,秋收起义、琼崖举事、黄麻烽火、广州激战、闽西斗争、渭华暴动……枪声密集响起,硝烟四处弥漫,共产党人拿起枪杆子进行英勇反击,以城市为中心、城乡联动的全国总暴动迅速推向沸点,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历史大剧不断上演。在中国革命寻路的艰难历程中,“枪杆子里出政权”是党付出沉重代价后的一次伟大觉醒,自此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

  “进攻进攻再进攻”,退却就是“动摇”。当时,在共产国际错误思想指导下,党内部分领导人认为只要大规模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大城市,就能像十月革命那样一举取得革命胜利。在党内“左”倾盲动错误的推波助澜下,许多共产党人怀着对敌人野蛮屠杀的愤恨和复仇的渴望,产生了一种近乎拼命的强烈冲动。事物的发展在错误指导思想和非理性情绪的共同作用下,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时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光靠一腔热血是无济于事的,不切实际地盲目蛮干,最终只能招致更惨重的失败。这迫使我们党更加冷静地思考:中国武装革命的正确道路在何方?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是暴力革命,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实现路径是在大城市首先爆发,再把革命成果扩散开来,最终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这一理论在以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得到印证。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短暂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917年数万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潮水般涌入圣彼得堡冬宫,赢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理论和实践上看,无产阶级革命“城市中心论”,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定律。

  但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可能通过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全国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认真总结党革命斗争经验后,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提出必须走一条不同于俄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他认为,我国城市工人数量相对少,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反动统治者在农村的控制力量比较薄弱,可以首先在农村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赢得全国革命胜利。

  真理是不可战胜的,但探寻真理的道路却是坎坷崎岖的。由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也没有现成的先例可循。共产国际也是持反对意见的。党内一些人产生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对革命前途抱有悲观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同志以伟人的远见卓识,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深刻洞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正确性,预见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他满怀热情地描述中国革命的曙光,“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在正确革命理论的指引下,以毛泽东同志开辟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发端,各地革命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红军力量不断壮大。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到中央苏区1933年3月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全国形成10余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4个省级和60多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红军发展到12万多人,党员人数超过13万。

  党的革命事业不断发展,引起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极大震惊,紧急调集上百万军队,以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为中心,向革命根据地发起规模空前的进攻,企图将红色政权一举歼灭。由于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犯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反“围剿”斗争遭遇重大失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带领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开启艰苦卓绝的漫漫长征,使中国革命之路在历经磨难之后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影响下,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三 抗击日寇显砥柱

  日本,在古代一直是中国东边的“蕞尔小国”。但就是这样一个“明治维新”后发迹的岛国,趁中华民族陷入衰落之际,持续发动侵略战争,不断侵食我国国土。甲午战争占我台湾、日俄战争贻害东北、对德宣战强占青岛、策动事变建立伪满、挑起事端染指华北、七七事变全面侵华……通过这一连串操作,妄图“以蛇吞象”,占领全中国,进而实现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中华大地掀起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反侵略战争。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正面战场节节抵抗,敌后战场步步深入,形成陷敌人于汪洋大海的包围之势,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空前的高度。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以最坚定的态度、最坚决的意志、最勇敢的斗争,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东北告急、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告急……在日本铁蹄加紧践踏我国国土、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我们党就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面对日本侵略不断加剧、国土日渐沦丧的严峻形势,我们党先后发表“八一宣言”、《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号召全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这对挺起中华民族脊梁、唤起中华儿女斗志起到了精神引领作用,与国民党当局一度奉行“不抵抗主义”形成鲜明对照。

  内战还是救亡、反蒋还是联蒋、敌对还是合作……大敌当前、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团结抗日,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倡导、建立和维护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使国民党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推动国共两党重新合作、改编红军番号加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动员全国民众共御外敌……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号召下,海内外华夏儿女勠力同心、共赴国难,筑起了中华民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针对消极悲观的“亡国论”和盲目乐观的“速胜论”,毛泽东同志在深入分析时代特征和中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人民的科学论断,认为这场战争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3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人民军队在敌后战场可以发挥游击战、运动战的优势。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指明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正确方向,坚定了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和决心。

  白山黑水显英豪、平型关下破神话、百团大战壮国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始终是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英雄群体,为抗战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据不完全统计,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战略相持阶段在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形成对日军占领城镇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为夺取全民族抗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四 解放战场凯歌旋

  1946年6月,解放战争刚刚开始时,国民党总兵力约430万人、正规军约200万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约127万人、野战军61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1948年9月,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前,国民党总兵力减少为365万人、一线兵力仅为174万人,人民解放军发展到280万人、野战军增加到149万人,彼此不相上下。短短两年多,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国共力量对比有如此大的改变?这似乎是顷刻间发生的,但一切都有迹可循。

  领导效力大相径庭。战争是政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对交战双方政治领导力的集中检验。我们党经过长期的思想政治建设,全党全军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达到空前团结统一,党中央一声令下,人民解放军将士令行禁止,毛主席“指到哪儿打到哪儿”。反观国民党军队,看似阵仗很大、人多势众,实则派系林立、各怀鬼胎,打起仗来阳奉阴违、敷衍塞责,关键时刻各自算计、明哲保身,老蒋“急得上蹿下跳也无济于事”。“一块整钢”对决“一盘散沙”,胜败早已注定。

  民心向背显而易见。1949年五一劳动节,毛泽东同志和柳亚子泛舟颐和园昆明湖上有一段坦诚的对话。柳亚子说,没有想到胜利会这么快,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计。毛泽东同志答道,打仗没有什么妙计,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我们党打江山、求解放,为的是让人民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一曲民间小调“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唱出了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护,人民成为坚定支持我们党的“铁粉”。而国民党代表的是少数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利益,站在广大人民的对立面,民心尽失、民意尽损,迟早都是要垮台的。

  战略决策高下立判。“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战略问题,历来是军事胜负的根本因素,是古今中外兵家研究的重大问题。被称为西方“战略学圣经”的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认为,要赢得以少胜多的战争,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形成以多胜少的态势,从而实现各个击破的战略意图。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举插进敌人的心脏,整个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部署,达到了“一招落子全盘活”的战略效果,赢得整个战局的主动,堪称解放战争史上的“神来之笔”。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开始,东北野战军和地方武装103万人历时52天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开始,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及部分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经过66天,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平津战役从1948年11月开始,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以及华北、东北军区地方部队共100万人历时64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

  历史大势总是站在正确的一边,伟大事变转折点的到来就是那么迅捷。由此,蒋介石反革命统治不可逆转地走向毁灭。我们党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向中南、西北、西南胜利进军,彻底打倒了蒋家王朝,夺取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革命,只有革命,才能彻底让中国从近代百年屈辱中解脱出来,才能成功开启中国走向新社会的大门。旧制度的罪恶有多么滔天,摧毁旧制度的社会革命就有多么剧烈;旧中国的苦难有多么深重,推翻旧中国的政治力量就有多么伟大。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改天换地的卓越功勋,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2.《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唱吧怎样发起与别人合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