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离骚》原文内容以及翻译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离骚》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作,他的《楚辞》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开端,文章用大量的修辞和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和崇高抱负。《离骚》创作于作者被楚怀王疏远后流放时所作,是屈原面对政治现实和自己的苦难遭遇的发愤之作。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学习一下《离骚》节选吧。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早晨进谏晚上就被罢免。

  他们攻击我佩带蕙草啊,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那些女人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各,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

  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

  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

  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

  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面遥远地方。

  佩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

  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以上就是《离骚》要求背诵的片段的内容和翻译,同学们要重点理解!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团队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 史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中国一本纪传 体通史。如果想对《史记》有更多了解的话,那不妨和 一起来了解 下史记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史记的历史背景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

  • 史记故事的主要内容范文《史记》是一部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传记文学名著,这首...

  • 史记中的故事主要内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史记中的故事主要内容》的内 容,具体内容:《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而且是司马迁 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元前 91 年完成的旷世巨 作。...

  • 史记主要故事概括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史记主要故事概括》的内容, 具体内容:《史记》除了作为历史著作之外,还兼具学术史专著的性质,对 后世的学案、学述、学史,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 我给大家......

  • 史记简介 100 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 100 字 《史记》是由汉代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 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 大,......

  • 史记 的内容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史记 (451人评价) 8.7 作者:...

  • 史记主要故事_唐诗宋词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史记主要故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史记主要故事》的内容,具体 内容:《史记》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是一座伟 大的丰碑。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

  • 史记故事主要写的是什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史记故事主要写的是什么》的 内容,具体内容:《史记》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因此它被誉为是 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一部伟大的史学 ......

  • 史记故事内容梗概 刘邦去世以后,惠帝继位,他对叔孙通说:“关于先帝的陵园和祠庙中...

  • 史记故事内容《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那你知道有 哪些史记故事吗?下面是 给大家分享的史记故事内容,欢迎大家阅 读。史记故事内容:赵奢秉公执法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元前 271 年,赵奢担任当时赵国的税务......

  • 从文学的角度讲, 《史记》第一次运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 家、 七十列传, 分五大部分, 共计一百三十卷, 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是一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它是......

  • 简叙《史记》思想内容上的特色 贵阳图书馆 任瑞羾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

  • 史记里面的故事内容_幼儿读物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史记里面的故事内容 刘邦在攻打...

  • 《孝景本纪》、《今上本纪》,自黄帝讫于五帝,构了《史记》通史的骨架,是 作者 “通古今之变” 的主要内容, 主要反应王朝兴衰的历史, 记叙帝王事迹, 兼以统理众事, 它主要采用编年纪事的方式,提挈一代大事,可以看作是各朝代的......

  •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

  • 二、廉颇蔺相如列传本篇为《史记》的第二十一卷,主要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廉颇和 名臣蔺相如的生平事迹,叙述了二人的交往情况,并介绍了赵奢赵括父子与李牧 的一些事件,内容交代到赵国灭亡为止。 句子摘录: 1、王授璧,相如因......

  • 《史记》体例介绍 全书五种体例组成,包括“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 “本纪”记载帝王的言行和政绩;“世家”记载王侯的兴衰;“列传”主要记载各阶层有 一定影响的各类人物(包括将相......

  • 史记中的故事主要内容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刘恒曾经下诏说:“古代治理天下...

  • 《史记》可谓是我国文学作品的瑰宝,它的价值巨大,真乃“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 【篇二:读书笔记——《史记》】史记读后感 《史记》 司马迁著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 二、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篇为《史记》的第二十一卷,主要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廉颇和名臣蔺相如的生平事迹,叙述了二人的交往情况,并介绍了赵奢赵括父子与李牧 的一些事件,内容交代到赵国灭亡为止。 句子摘录: 1、王授璧,相如因......

  • 作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uò fēng,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作品《名人传》片段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阅读《名人传》读后感心得(合集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学作品《名人传》读后感集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意志在坚持和憧憬中坚强,思想在挫折和坚定中跳跃,生命在失败和反思中成长,精神在阅读和品味中闪耀。把自己置身于书的国度,让精神温暖地发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狼王梦》六年级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这是一个关于狼、爱情、生活和梦想的故事。阅读后你需要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王梦读后感600字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高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的高等教育机构。它接受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普通学校的学制是三年制,即高一、高二和高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的读后感600字集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这本书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洛纳斯教授的深海之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并介绍了丰富的海洋地理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八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历史,简称“历史”,是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及其行为的系统记录、研究和解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历史作品读后感600字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作家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的,是无法改变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著作读后感600字【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屈原是一位诗人。从他开始,中国就有以文学著称的作家。他创作了《楚辞》又名《骚体》,被誉为“衣被诗人,非一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屈原传读后感600字【汇编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 要:以美政称屈原的政治思想,学界对此多无异议,但“美政”具体指什么,学界对此众说纷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对《离骚》的文本分析为重点,对美政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高尚的品德修养、明君贤臣、忠君忠国。关于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怀王或许是由于政治目的而利用屈原,但确是出于对其才能的认可;屈原对怀王有忠有怨,但忠是最主要的。怀王对屈原有知遇之恩,屈原并非简单地视怀王为实现其美政思想的工具,更视其为知己。
  关键词:《离骚》;屈原;美政思想;楚怀王;关系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X(2012)22-0232-02
  一、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现状
  屈原在《离骚》中曾提到“美政”一词:“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用“美政”指代屈原的政治理想,学界已达成共识。但“美政”具体指什么,《离骚》中并未明确指出。
  洪兴祖《楚辞补注》引王逸注,释“美政”为“行美德、施善政”[1];朱熹《楚辞集注》未予解释;按王夫之《楚辞通释》,“美政”似与“恶政”相对;蒋天枢《楚辞校释》注:“美政,可以实现己理想事业之政。”[2]王泗原《楚辞校释》:“为美政是屈原的抱负,生死以之。”[3]姜亮夫《屈原赋今译》释为动词“修美政”[4]。
  上述注本或译本对“美政”一词的解释,都不够具体,并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美政”的内容。
  廖化津在《屈原美政思想系论》中,对今人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作了梳理:解放前,研究者寥寥,游国恩先生为代表:“美政者,即合从以摈秦之政也。”“所谓美政者,非合从抗秦之策乎?”认为美政就是楚国现实政治中的一种正确的外交政策。解放初期,研究者仍很少,但认识出现分歧。一是美政是儒家思想,屈原的“理想的政治就是尧舜禹汤文武那样的政治”,以何其芳先生为代表;二是美政是法家思想,“屈原的主导思想是主张法治,使国家富强的法家思想……不能实现他的美政……只好决心从彭咸之所居。”以张纵逸先生为代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研究者渐多,论文(含专著)有十余篇,多仍依儒、法两家之间,持折中、调和之说,以孟醒仁先生为代表;其他论者,或儒、法杂陈,或儒主法次,少数人仍坚持法家说[5]。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依然不少,一是承袭上述观点,二是认为屈原美政思想兼融先秦诸家学说,分对内、对外两部分,包括举贤授能、实行德治,君主贤明、政治清明,关注民生、系心于民,变法革新、修明法度等。
  二、屈原美政思想的内容
  屈原的美政思想,首先是要有内外兼修的高尚品德。《离骚》一开始写自己的出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1]出身高贵,有美名,内含天地之美,与生俱来诸多“内美”。但屈原并不满足于此,“又重之以修能”,在衣着服饰、饮食装扮等方面亦十分讲究:“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是服饰之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粻。”——是饮食之美。“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折琼枝以继佩”,“琼佩之偃蹇”——是装扮之美。“鸣玉鸾之啾啾”,“奏《九歌》而舞《韶》”——是声乐之美。“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凤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是车驾之美。衣着服饰、饮食装扮、声乐车驾等都说明屈原志向高洁,注重培养自己的美好品德,“内美”、“修能”兼有。“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君臣都要有德者为之。
  其次,美政思想离不开明君贤臣。“兮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尧、舜、禹、汤、文王是历史上有圣明的开明君主,不仅有美好品德,亦能遵天地之道,选贤任能,有圣明之智,亦有盛德之行。“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羿淫游以佚畋兮……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羿、浞、浇、桀、纣是历史上骄奢淫逸、昏庸无德的君主,不能选贤授能,而且常逆天而行,故而不能守住社稷。两者对比,说明屈原对明君的渴望。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暧。”谗佞之人,相与朋党,嫉妒忠贤,陷害忠良,苟且偷乐,不仅不能辅佐国君,反而会将国君引入歧途,远离明君先王的圣贤之道。“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姚小鸥老师在《〈离骚〉“先路”与屈原早期经历的再认识》中,考证“先路”在屈原生活的时代是诸侯乘舆的专用名,“尊贵者出入必有前驱,前驱者的地位,依出入之尊者的身份而不同,但皆为亲贵之人。”[6]可见,屈原对自己的期待——以亲贵贤臣的身份辅佐怀王,对怀王的期待——要作亲贤臣、举贤任能的贤能之君,而非被谗佞蔽明害公的昏庸之君。
  最后,屈原美政的核心思想是“忠”——忠君忠国。“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7]司马迁首先指出了屈原的忠君思想,后世对此亦多无异意(虽如李贽曾对屈原“忠君”思想有过尖锐批评[8],① 但并未否认屈原是忠君的),“忠”在《离骚》中亦多有表现,兹不赘述。学界对屈原是否具有“爱国主义”曾进行过非常激烈的讨论,详见《屈原“爱国主义”研究的历史审视》[9]。曹大中先生持否定态度,认为在先秦时代,人们(包括屈原在内)的社会思想意识中,实际上只有忠君政治道德观念,而并不存在爱国政治道德观念,“卫社稷”、“存君兴国”、“思君念国”等都是忠君政治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笔者以为,若以“楚国”或者“故国”去理解“爱国”之“国”,应该没有问题,但若以现代之“国家”观念去理解,则有待商榷。按前者,对屈原来说,忠君与爱国二者并不矛盾。《离骚》除忠君外,亦表达了屈原对故土的眷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骚》反映了什么中心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