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综艺节目都逃不过越做越烂的困境?

新京报讯(记者 武芝 张赫)情感观察类综艺为何从去年开始扎堆出现?节目中的嘉宾是如何邀请到的?该类综艺到底有无剧本?为何播出效果不好?新京报记者专访《女儿们的恋爱》导演晏吉、编剧莫乃珊,《遇见你真好》总导演陆皓等多位节目制作人及业内人士,透视当下情感观察真人秀的制作。

扎堆 去年异军突起,今年超10档

情感观察类综艺通常将第三者设定为观众或者亲属,通过第二现场或无剧本拍摄的方式,观察他人真实的状态,充分满足外界“窥视”欲的同时,引出切实的婚恋或社会话题。

此类“棚内观看讨论,户外纪实拍摄”发源于日本,《改变人生的一分钟深刻佳话》《人类观察学》等日本无厘头观察综艺如今仍是主流。2013年随着《我独自生活》开播,韩国也掀起了一阵观察综艺热潮。中国从2018年开始真正涉足观察综艺领域,其中包括“偷拍式”观察生活的《幸福三重奏》《HI室友》,以及搭配第二现场谈论的《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等。虽然大部分节目仍有舶来品的模样,例如湖南卫视《我家那小子》被指抄袭《我们家的熊孩子》,但并不妨碍该类型节目的异军突起,以至于2019年各平台计划推出的观察类综艺超过10档,远超两年前无人问津的状态。

观察类综艺流行的原因,业内人士将其归结为“新鲜感”,第三视角让不少旧题材有了新角度。而目前年轻人更看重婚恋观,面对感情又往往“当局者迷”,“观察类的优势便在于可以站在第三视角,更真实地观察一件事情。例如恋爱通常都是浸入式主观视角,有时候搞不清楚自己的状况是什么样的,所以以第三视角去观察真实的恋爱过程,可以更好地让观众产生共鸣感,就像照镜子。”

此外,观察节目本质上也是谈话节目的升级。在以往的谈话节目中,嘉宾就某情感观进行探讨只能自说自话。但第三视角不仅可以为综艺增加更丰富的剧情和推理元素,还可以让话题更具写实性,“观察类节目并没有新元素的加入,只是调整了元素功能,产生了不同于传统谈话类节目的效果,因此带来新鲜的收视感觉。”博见传媒创始人吴闻博坦言。

代际情感观察真人秀《女儿们的恋爱》目前正在芒果TV播出,由Selina任家萱、任容萱姐妹,沈梦辰、杜海涛及傅园慧加盟,爸爸们在主持人张绍刚和观察员程莉莎的陪伴下,全程观察女儿的恋爱过程。《女儿们的恋爱》的导演晏吉表示,情感向的题材空间和容量很大,但现在很多节目就是在聊状态,所以观众看着会疲惫,“一个人在困境中的状态不是聊出来的,而应该去实践。女生谈恋爱的困境是大众社会情绪,反之男生谈恋爱困境就不是问题,这个节目从第三视角观察女明星恋爱,会更好地表达女生为什么没有谈恋爱,以及在恋爱当中她的困境是什么。而父亲的观察视角,也让节目更加真实。”

观察类综艺会让父亲或者嘉宾在观察室看女儿的言行举止。

嘉宾选择 具有群体代表性

观察类综艺相较国外以观察素人为主,国内更喜欢观察明星。例如《我家那闺女》聚焦单身女明星的私生活以及与父母的相处,“现在中国市场大家还是认明星,大家更想窥探明星的生活和价值观。”浙江卫视《遇见你真好》总导演陆皓坦言。

《遇见你真好》请来宁静等当观察嘉宾。

然而为了让第三视角与明星产生亲密关联,通常节目组需要明星带着父母、朋友,或者邀请其他明星来“评判”他们的生活,这也提高了邀请嘉宾的难度。《女儿们的恋爱》的导演晏吉坦言,前期他沟通约见了三四十位女艺人,“难点在于一定要说服她和爸爸达成共识,因为嘉宾不可以在节目当中去隐瞒或者撒谎,因为有她爸爸在,这是一个关联性的人物设置,所以我们当时在选嘉宾的时候也从不同年龄、身份、职业成就的女性去考虑。”

此外,“被观察者”同样需具备群体代表性,才能够直接引发观众共鸣。例如《女儿们的恋爱》中的四位女嘉宾便属于四个不同的年龄段。傅园慧是恋爱新手,与她约会的男嘉宾有四位,晏吉解释说,“傅园慧的恋爱模式是一个挑战,因为她身份特殊,她在23岁之前没有过跟任何异性单独相处的机会,因此她对男人的认知是模糊的,我们给她四个阶段,认识四种不同风格的男生,帮她打开异性世界的大门。”

节目中讨论热度很高的两对嘉宾,是Selina和张轩睿以及沈梦辰和杜海涛。其中邀请张轩睿来参加节目,是因为Selina早前表示对张轩睿有过了解,“她在节目中其实也非常直接地表达过,她有关注过这个男孩子。”

节目中男嘉宾的选择,都是与女嘉宾的要求和标准相契合的,“是靠近她们的理想型的”,晏吉表示。

这类节目都有嘉宾或者父亲等在观察室观察、点评。

而相较自带话题的明星,部分综艺则选择了观察素人生活。例如《恋梦空间》《遇见你真好》均是挑选素人单身青年展开共同生活,并通过观察日常相处细节,分析年轻人的交友状态,“对于观察类综艺,明星其实离观众很远,反而素人更像一面镜子,更容易真实反映普通人的状态。”陆皓透露。《遇见你真好》的9位素人是从近千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节目组综合评判了他们的学历、身高、文化,爱好、特长、气质、性格等,并在录制前介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同他们沟通、聊天,了解他们的喜好和习惯,考虑其是否能代表社会中的普遍群体。例如廖锡荣代表了性格开朗,深受女孩喜欢的阳光男孩;钟嘉俊代表了奶萌的年下男群体,而孙懿琳则代表了职场干练,生活中气场十足的御姐,“大部分素人是没有表演功底的,我们更多是一种押宝的心态,所以必须让这些‘人设’在恋爱中最为常见,且性格里有能表达的内容,这才有观察的价值。”

但显然,节目组的这种想法与观众的想法并不一致。在新京报记者的随机调查中,大部分观众都表示对这种素人社交、恋爱类节目兴致寥寥,没有太多代入感,并且节目中素人的表现也没那么吸引人。

没剧本只预设 不左右嘉宾的选择

关于节目是否有既定的规则流程?晏吉表示“《女儿们的恋爱》这个节目不是来配对的,只是给双方提供一次跟异性接触和认识的机会,至于约会的层次和节奏,由嘉宾自己来把握。他们觉得OK就往下推进,如果觉得不行就止步,导演组不会给嘉宾太强调规则。”

节目没有规则,是否也就意味着会丧失人物成长线和情感线的完整性?当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时,晏吉回应,“节目我定义了两个维度,一个是个人恋爱的成长,另一个是嘉宾和父亲之间对话的成长。”晏吉表示,《女儿们的恋爱》就是探讨女性在恋爱维度中的成长,而父亲的加入,会产生一个观察视角,让节目更加真实。

《女儿们的恋爱》中,综艺编剧只负责整个故事的脉络,通过前期与女嘉宾的沟通,了解她在情感上的诉求,曾经遭遇过什么,跟上一任出现的裂痕是什么,跟父亲之间的关系等,并根据诉求帮她们匹配约会对象,寻找情感出口。但在流程上,节目组除了限定约会时间以外,并不会预设二人约会的地点和思路,同样没有其他既定的规则,“ 我们不会左右他们做选择、约会的层次和节奏,(这些)由嘉宾自己来把握。生活是最大的剧本,你写的剧本永远不可能比生活更真实。”晏吉表示。例如傅园慧的男嘉宾从盒子里“惊喜现身”就并非节目组安排,而是男嘉宾想要的出场方式。该节目的编剧莫乃珊称,“我们肯定要知道每位嘉宾最近在想什么,他们对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怎么看的,会讨论这个阶段我们要怎么办,她们想要干什么,我们能够满足他们什么。”

但为了保证节目的看点,以及话题的引出,编剧会在前期对于故事走向作出预判。《遇见你真好》同样表示从始至终没有剧本,素人男女嘉宾聊什么、做什么、选择谁,都不做任何控制,但前期和每期录制后,编剧仍会做大量的案头工作,通过与素人沟通其想法,预设下次录制时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并控制一些外部因素,例如下班后回家的嘉宾顺序,或者为了制造错综复杂的关系,给一些男女素人多提供独处的机会,“毕竟是电视节目,如果完全不预设,只按纯自然走势,故事性上根本没法看。”陆皓坦言。

后期剪辑 需要强有力的故事性

湖南卫视的《恋梦空间》在豆瓣评分5.4,节目播出之后因为滤镜太强导致嘉宾面目模糊、观察员点评不到位且用生造词汇“恋商”来评价素人的行动等方面遭到观众质疑,其中豆瓣网友“蹉跎”给节目打出一星,并认为,“素人既没特色又没颜值,嘉宾既不专业又不投入,剪辑既不分明又不清楚,滤镜既不自然又不好看。可劲的高级,可劲的小清新,结果依旧是廉价感满满而且丝毫不接地气,归根到底,就是东拼西凑只为赚钱,缺少做档精彩真实的节目的理想和诚意。”

素人嘉宾一般并不受观众欢迎。

就节目形式而言,《恋梦空间》与去年在腾讯视频播出的网综《心动的信号》非常相似,首先,素人嘉宾都是先进入三男三女,在后期引入第四位男嘉宾和女嘉宾;其次,第二观察现场都是六位明星观察员来观察素人的表现、点评并分析情感走向,猜测素人嘉宾的情感选择;再次,男嘉宾准备约会,女嘉宾会在不知道约会对象的情况下选择约会地点,制造戏剧性看点等,但是由于《心动的信号》珠玉在前,明星嘉宾的选择也比《恋梦空间》更有话题性和讨论度,导致后来者《恋梦空间》并没有居上,反而因为节目形式雷同,嘉宾点评没有亮点,素人社交乏善可陈等原因,遭到观众的批评,热度也远不及《心动的信号》。

现如今很多真人秀会在后期剪辑中加入矛盾冲突来吸引眼球,当问及《女儿们的恋爱》是否在后期剪辑中加入一些矛盾冲突,晏吉表示,“我不会要求我的节目中一定要去制造矛盾,真实录制时有矛盾冲突我也不会要,因为当下那个矛盾的产生是有很多因素的,我不能移花接木地做成是一个矛盾线的故事。”晏吉认为靠矛盾和噱头会伤害嘉宾对节目组的信任,“哪怕节目平静,节奏慢一点。”

对于后期剪辑,晏吉的要求是主剪辑一定要懂叙事结构,“因为这个节目的故事性太强了。首先剪辑师要有叙事的能力,第二他是要有架构故事的能力,第三他要知道如何去讲一个故事。”

晏吉解释称,剪辑情感观察类综艺跟棚内综艺和竞技综艺不一样,“竞技类或者是棚内综艺是按照板块流程剪的,只需要保留合理的流程就可以了。情感观察类综艺必须要有很强的叙事结构,比如《女儿们的恋爱》的剪辑,我要求他们在看完合版素材以后,要出一个故事线,他要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做。”

趋势 题材同质化亟须突破

自从腾讯视频在去年推出《心动的信号》之后,今年浙江卫视推出同类型节目《遇见你真好》,湖南卫视推出《恋梦空间》,节目主体框架都是素人同住一个屋檐下谈恋爱,6位明星组成观察员在棚内推理小屋里人的恋爱关系,推理成功就能拿到“石头”。观察类综艺似乎在两年内已迅速陷入同质化,且“婚恋”话题几乎令大部分观察节目“殊途同归”。例如原本应聚焦代际矛盾的《我家那闺女》最后演变成大型催婚现场,令观众不满,被批“贩卖焦虑”。诚然,婚恋话题能引发大众共鸣,但作为一档面向全国观众的节目,更应当倡导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单身女性可被看到的方面,绝不仅仅是恋爱和婚姻。

情感观察类真人秀在市场上大量存在,晏吉的观点是“情感向的题材空间和容量是很大的,很多节目就是换了一个壳子讲故事,每个制作人的理解、想法和表达的初衷不一样。”

“恋爱题材最大的好处是和日常生活的关联度最大,由此可以延伸出代际话题、对象话题、家庭话题等情感讨论。而且恋爱中的男女往往又会选择颜值较高的人参与,观赏性更强。”吴闻博道出观察恋爱的优势。

但跟风扎堆,无疑会将一类综艺更快推向瓶颈。陆皓并不讳言在《心动的信号》等节目播出之后,《遇见你真好》只能在画风、剧情、人物冲突上做出创新,“我们不能每一季都做同样的内容。即便你选择不同的素人,观众也已知道观察套路了。这个模式现在流行,但很难有长性。”

如果只是在相对固定的场景中去观察嘉宾生活,此类节目到底能延展多少内容?不少业内人士都对此存疑。乐正传媒联合创始人彭侃曾指出,恋爱观察类真人秀的扎堆,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续航能力。“此类形式上再创新的发挥空间并不大,但涉及的人物关系、情感可以更为广泛多元,而不应仅是停留在父女相处、男女恋爱的层面上。”

在日韩,观察综艺便衍生出更多玩法。韩综《第一次来韩国吧》便是一档观察外国人首次赴韩旅行的综艺。由外籍艺人邀请自己的好友来韩国进行旅行,通过对海外游的观察展开关于旅行方法及文化差异的讨论。老外的说话方式,为节目增添了不少趣味性。而日综《人类观察》则有一期请了一个大胃王女孩儿,让她充当一位男子的女朋友,观察一对普通父母,如何面对一个这么能吃的儿媳。据悉,浙江卫视也正在计划开发除“恋爱”之外的观察主题,例如遇见陌生人,去观察职场老板和员工的关系等。腾讯视频也已另辟蹊径,推出《我和我的经纪人》聚焦艺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神秘关系。然而综艺评论人李楠坦言,虽然观察类综艺在题材上做出突破已迫在眉睫,但同时也需要面对市场风险的考验,“国内综艺制作人并非想不出新的观察角度,而是一旦没有先例,在招商、制作上都会有更大风险。是否能有勇气另辟蹊径,尤其是摒弃以观察明星为主,更多地将视角放到星素结合上,会是决定观察类综艺能否‘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京报记者 武芝 张赫 编辑 佟娜 校对 赵琳

导语最近,一档名为《粉雄救兵》打着“基佬改造直男”旗号的综艺节目在网上引发了热议,第一季仅推出8期,就已经在豆瓣上获得了9.2的罕见高分,烂番茄新鲜度甚至高达100%。

以“改造“为主题的节目在全世界并不鲜见,韩国有帮人整容的《韩美人》,中国有帮人重新设计装修房屋的《交换空间》等等,但是这些节目大多只是在本国有所反响,为何《粉雄救兵》这档以“改造”为主题的节目就能获得全世界综艺制作者和观众的追捧呢?

事实上,早在2003年,Netflix就推出了这档名为《粉雄救兵》的同性恋改造综艺,节目组请来了五位在室内设计、着装、心理、美容和美食五方面有所建树的同性恋来对那些生活中存在或多或少问题的直男进行改造。当时节目开播之后引发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全球有十多个国家随后推出了自己改编的版本。

2017年,Netflix重启这个节目,邀请五位同性恋专家组成闪耀五人组,节目组安排给他们的任务是每周帮助一位需要被帮助的嘉宾,在一星期的时间里帮他们完成外貌、房屋、穿着、饮食乃至心理上全方位的改造。五个人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各异,但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非常杰出的成就。

热衷于模仿碧昂斯的乔纳森是一名美容美发师,同时也是一位脱口秀演员,是节目中的“戏精”加话痨担当。

负责时尚的谭内心比较柔软,对于时尚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是巴基斯坦裔。

负责美食的安东尼长相酷似《唐顿庄园》里的“大表哥”的扮演者丹·斯蒂文斯,因为颜值较高,所以人气也比较高,他来自加拿大。

负责房屋改造设计的是鲍比,鲍比在节目中虽然话比较少,但却是干活最多的一个人,他通常要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对一栋房子的装修改造。

负责打开嘉宾心结的是心理顾问卡拉莫,他主要干的事情是提高直男们的情商,以及帮他们重新建立自信。显而易见,卡拉莫是一位黑人,曾经遭受过不公正的种族歧视。

在第一期节目中,接受改造的对象是住在肯塔基州的57岁的汤姆,他经过三次离异后一人独居,留着拉碴的大胡子,不修边幅,长年吃着不健康的食物,喝着不营养的饮品,在脏乱的屋子里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了解到汤姆的脊椎不大好,鲍比和乔纳森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汤姆帮他买了一个软硬适中的床垫。

然后乔纳森帮汤姆修剪了他的头发和胡须,并且告诉了他如何防晒,如何用冰冻眼罩,以及如何使用遮瑕来遮住他脸上的红狼斑疮。

然后谭帮汤姆挑选了适合他的服饰,并且告诉他什么类型的服饰比较适合他。

卡拉莫则鼓动焕然一新的汤姆邀请前妻来参加周末的车展。

安东尼教会了汤姆如何简单地制作他最喜欢的鳄梨酱,进而取代他对垃圾食品的依赖。

鲍比将他又脏又乱的房子修葺一新。

所有的改造完成之后,五位改造师离开了汤姆的家,回到了自己的住所,通过大屏幕看汤姆如何在周末收拾自己并且跟前妻约会。不出所料,汤姆果然按照导师们所教的方式来进行打扮和社交,走出了自己封闭的世界,获得了大众的赞赏和认可,进而也获得了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改造之前,汤姆对前来改造他的五位改造师说:你也许能让我看起来好一些,但丑陋是无法拯救的。

改造完后,当他们要离去的时候,汤姆却发自肺腑说了这样一番话:我过得很愉快,我会想你们的,你们都挽救了丑陋。

与其说五人组挽救了丑陋,倒不如说他们改变了汤姆面对生活的态度。这也是这档节目的目的和高明之处所在,通过对嘉宾外表、住所以及习惯的改造,最终达到对一个人内心和生活的改变。

在之后的节目中,五人组又用同样的方式和步骤对七位面临不同生活困境的人进行了适合他们的改造,这些人中有留着长发一个人独自生活的印度裔程序开发员,有不愿意长大睡在祖母留下来的房间里的创业者,有喜欢脱口秀却无力养活自己的啃老族等等,甚至还有一位深柜的同性恋。

在五人组的改造下,虽然他们的风格跟生活跟之前相比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他们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型和穿衣风格,重燃起对生活的勇气,变得更加自信和开心。

改造直男的过程,也是闪耀五人组用自己的魅力和才能去影响主流社会对同性恋看法的过程。为此节目打出了“The original show was fighting for tolerance, our fight was for acceptance(原版节目的核心是为了被容忍而战斗,我们则是为了被接受)”的口号。

在跟五位同性恋改造师相处的过程中,所有的嘉宾无一例外被五个人的善良和才华所打动,他们对同性恋这个群体也产生了全新的积极的看法。

第一集中,汤姆问鲍比在亲密关系中,他是丈夫还是妻子的时候,鲍比说:

当面临有的人认为直男不需要打扮和保养的时候,谭给出了这样的解答: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个改造节目,倒不如说这是一档一群优秀的男人教另一群不会生活的男人如何好好生活的节目,同时这也是一档对大众科普常识与通识的节目。

作为一档综艺节目,《粉雄救兵》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不仅仅完成了改造的任务,同时它还是一档极具趣味性的节目,搞笑的桥段在节目中随处可见。

比如节目中的笑点担当乔纳森时不时就会用吹风机作为道具,然后想象自己是碧昂斯。

还会妖娆地教会直男如何使用香水。

夸奖人的方式永远只有一种,就是对对方表达“心动”。

只要是乔纳森出现的桥段一定不乏笑点,作为脱口秀演员的他非常清楚如何让节目充满欢乐。所以虽然他的表现非常夸张,但是并不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反而为节目增加了看点。

其他的四个人也都有着各自独自的魅力,虽然他们的性取向都是同性恋,但是并不妨碍嘉宾和观众因为他们的有趣和才华喜欢上他们每一个人。他们就像天使一样,为所以接受改造的人带去改变,并帮助他们发现美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几乎每一位嘉宾在改造完成的时候都会说一段发自肺腑的感言,这也让这档综艺直抵心灵,充满泪点。

总而言之,《粉雄救兵》是一档让人身心舒畅的节目,它不仅让人们发现生活的美好,还用春风化雨般的方式改变人们心中所固有的偏见,让不同类型、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性取向的人在交流中发现自我,理解彼此。对于大多数宛若快餐只搏观众一笑的综艺节目而言,这是一档超越了综艺范畴具有深远意义的节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综艺节目为什么这么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