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公主到底有多爱弗兰茨给茜茜公主的信?

现实生活中的茜茜确实没有电影中那么浪漫幸福的生活,可生活和电影中有一点却是真实一致的,那就是:茜茜确实是被她丈夫自己所选择的。不过看过她姐姐的照片就知道原因了,内奈长得确实有点抱歉,个人觉得她们的妹妹索菲其实更漂亮,可惜当时她实在太小,不然说不定皇帝选中的就是她了~~~
这个是茜茜公主的姐姐,跟电影比对下


一个夏天,因为心中的茜茜公主,我特意去了维也纳。在这之前,我已看过陈丹燕的《漫卷西风》,想到茜茜心中便会涌起轻轻的忧伤。更早的时候,我曾一遍遍观看那部童话般的电影《茜茜公主》,里面的茜茜有着灿烂明媚的笑容,完美的爱情,深深打动了我。我至今觉得,每个人的少女时代都应该看这样一部电影,让人对快乐明亮的生活心生向往。然而在陈丹燕的笔下,茜茜的一生并不幸福。但是茜茜人生的缺憾与忧伤,却比一个单纯快乐的公主更加吸引已经长大的我。


在维也纳那几天,我亲眼看到茜茜的那些画像和照片,还有她住过的宫殿,散步的花园,穿过的衣裙,用过的首饰,一切都有着精致的美感,似乎只属于童话中的公主。其实,维也纳本身就是一个多么适合公主童话生长发芽的城市,充满了古典风情与明亮的喜悦。


可是茜茜并不喜欢这里。对她来说,维也纳到处是不怀好意的人挑剔的目光,她始终是格格不入的。有人回忆舞会中的她:“她似乎并不是在舞会的人群当中,而是孤傲地站在大海边高高的岩石之上,茫然地注视着远方”。当她的侄女惊叹她如同泰坦尼亚女神和天界仙女时,茜茜回答:“不是泰坦尼亚女神,而是被捕获的海燕,关在了牢笼之中。”

在茜茜博物馆,我看到了茜茜的一生。最开始是明亮的,那是茜茜在巴伐利亚快乐的童年,在阳光与森林中长大的她,一生都热爱大自然。后来,她成为奥地利皇后,一生中留下多幅画像。她真美,几乎是完美无缺的脸庞,我甚至觉得她比小时候看过的《茜茜公主》电影里的演员还美,扮演茜茜公主的罗密·施奈德强大阳光,却没有演出真实茜茜做为公主的娇柔和自然流露的高贵。








之后,随着茜茜人生不断向前推进,光线逐渐暗下来,到最后犹如置身黑暗,只有展示茜茜用过物件之处在闪烁着幽蓝的光。这暗喻着茜茜后来内心的黯淡。她与维也纳宫廷相处不好,她想逃离,但是做为皇后,她没办法彻底离开,于是她拒绝出席那些应该出席的场合,拒绝履行做为皇后与妻子的责任,开始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隐姓埋名地旅行。她曾对人说起自己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我没有其它办法。在大人物的世界里,我终日受到人们的迫害,他们恶语中伤我,诽谤我,极力伤害我,可是上帝可以明鉴,我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坏事。我想,我应该找到一个给我安宁和欢乐的社会。我回到了自我,转向了大自然。森林不会伤害我……大自然比人类更懂得感恩。”后来她的儿子自杀,她开始只穿黑衣,在彻底的黯淡与隐居中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直到在一次旅行中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刺杀。死亡甚至是她渴望已久的结局,她说:“我希望我的心能开一个小口,好让我的灵魂飞往天国。”




我还逛了霍夫堡皇家宫殿和美泉宫,那都是茜茜居住过的地方,走进它们犹如走进了茜茜公主这部电影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布置高贵典雅的套间,天鹅绒地毯,大理石壁炉,修剪得精致美好的花园,每一个细节都精美到无可挑剔,参观者在感叹着哈布斯堡王朝的奢华,孰不知,这正是茜茜大半生都想逃离的地方。








茜茜居住的宫殿不像茜茜博物馆,能给人关于她的一生那样直观的感受。然而她房间里的一个细节,还是能让人看到不一样的茜茜。那是她房间门上的吊环,屋里的运动器械。对于一个皇后来说,在房间里做体操是有些惊世骇俗。




为了保持美丽与身材,茜茜每天都坚持体操锻炼,事实上,她住过的每一个宫殿都有专门的房间装有体操器械。她的希腊文读书员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见到她时,她正抓住吊环做引体向上。她穿着一件黑色拖地衣裙,装饰着漂亮的鸵鸟羽毛。我还从未见她如此华丽。她吊在空中,给人一种梦幻般的印象,仿佛她是一种界乎蛇和鸟之间的生灵……她解释说,她将接见几位女亲王,所以才穿得如此正规:‘这些女亲王们如果知道,我穿着这件衣服练习体操的话,她们肯定会惊呆的。’”茜茜高强度的体操训练与节食让她一生都保持着少女时的体型,即使到了四十岁,她的同龄人都已经是老人了,她在盛大舞会上仍然是光彩夺目的。

1878年,已经41岁的茜茜


在皇家地下墓室,我看到了茜茜一家的棺椁。皇帝弗兰茨在中间,左边是茜茜,右边是他们的儿子鲁道夫。在墓室里众多哈布斯堡王朝成员中,茜茜棺椁前面的鲜花与人群永远是最多的。然后,这并不是茜茜向往的安葬之地,她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如果有一天我将死去,就请把我放入大海。”何况,地下墓室中,都是她最不喜欢维也纳宫廷成员。她生前竭尽全力地逃离,死后却不得不回到他们中间,与她不喜欢的人长眠在一起。

更加悲哀的是,在茜茜一家人中,儿子鲁道夫是最先进来的。茜茜将自己自己的政治理念以及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方式的不满传染给了儿子,让他难以接受自己将成为奥匈帝国皇帝这一未来。而她长久以来对儿子感情与生活的忽视,又让他在绝望的深渊中找不到出口,最终选择了自杀。儿子的自杀带给茜茜巨大的伤痛,她把有色彩的服装和首饰都送给了她的两个女儿,从此以后只穿黑衣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茜茜棺椁前人们送上的鲜花




鲁道夫不是茜茜失去的第一个孩子,在她19岁的时候,因为和皇太后争夺孩子的监护权限,也舍不得和孩子分离,执意要在与皇帝的出访中带上当时已经出生的两个孩子,她不到三岁的大女儿在他们出访匈牙利时病死。大女儿的夭折也是她大半生逃离的开始,经历失女之痛的茜茜放弃了对接下来的两个孩子的争夺,把他们完全交到皇太后手中,在后来的日子里她跟他们在感情上也并不亲近。

前段时间读了一本茜茜公主的传记,旅行时的心情再次涌上心头。茜茜和弗兰茨,确实是真心相爱,最后的结局却如此令人唏嘘,让人感慨两个因为相爱在一起的人相守依然那么艰难,即使贵为一个国家的皇帝和皇后。他们在一起,虽然是双方母亲的推动,但说到底是两个年轻人的一见钟情。并没有背负太多通常欧洲皇室婚姻的政治阴影。皇帝弗兰茨的母亲最开始希望儿子选择茜茜的姐姐海伦妮,然而皇帝却爱上了茜茜。很多人认为他是被茜茜的美貌打动,然而我看着茜茜订婚时的照片,是一个美丽的姑娘,但远没有后来的惊艳。何况她的姐姐海伦妮,也同样是一个出众的美女。

订婚时的茜茜,还没有后来的惊艳


我想,也许是茜茜身上的某些特质深深打动了皇帝的心,因为他自己从不曾拥有过这些。他从小到大目之所及,从他尊敬的母亲到宫廷众人,都有着太多的身不由己。而茜茜骨子里对自由与自我的向往与追寻,那么不一样的少女,跟他之前接触到的人都不一样,这种不一样触动了一向循规蹈矩的皇帝的心。想必他也曾在母亲面前努力争取要和真心喜欢的人在一起,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却并未收获期待中的幸福。皇帝被带着自由气息的茜茜迷住,却并不能真正理解她敏感的个性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宫廷生活的压力消磨着两个人的感情,茜茜在刚与皇帝相恋时曾有一句感慨,“如果他不是皇帝,那该有多好”。后来,当她心中的爱情逝去时,她曾写诗哀叹:“不要再提起那段时光/我们还曾相互依傍/它早已消失破碎/连同幸福的天堂/它常在思念中复活/直至死神使我们永眠地上”。

而对皇帝弗兰茨来说,他至死都深爱茜茜,他在茜茜被刺杀后曾对人说起“没有人知道我多爱这个女人”。他也包容了茜茜那些在其他人眼中相当怪异的行为,他其实活得比茜茜更加辛苦。相比欧洲皇室中那些因为政治联姻却得不到丈夫真心的皇后,茜茜已经幸运很多,但她却并未拥有与这份爱相映衬的快乐。当年所有人都怀着“王子公主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了”的感慨来看待他们的盛大婚礼,可是,在严肃刻板充满压力的宫廷中,无忧无虑的相爱太过艰难。皇帝爱茜茜,却无法理解她的痛苦,因而没能在最开始足够重视她的感受,导致孤立无援的她被宫廷与他母亲深深伤害。他本是茜茜唯一肯留在维也纳宫廷的纽带,随着她对爱情的心灰意冷,这唯一的纽带也被撕裂,她终于走上自我放逐之路。

晚年穿着黑衣四处旅行的茜茜,她一直保持着少女时的体重和腰围


茜茜本应拥有的幸福与她并不美满的一生的巨大反差,让人不由得去思考这背后命运的不可思议。权力,金钱,地位,她好像什么都有,却并不能带给她满足感。她使终是巴伐利亚那个喜欢大自然,喜欢无拘无束生活的小公主,天真又勇敢,纯净又叛逆,一生都没能接受成为奥地利皇后意味着什么。她的大半生都消磨在了逃离中。“我仅仅是一只无家的海鸥,没有哪个海滩能把我挽留,没有哪个城镇是我的家园,我飞过一个浪头又一个浪头。”

茜茜一次次离开维也纳,次数尽量多,时间尽量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似乎如愿以偿,因为越到后来她离宫廷生活越远。可她也只是毫无目标地四处漂泊着,最后还是没能重拾少女时的快乐与安宁。她大半生都在努力挣脱国家与宫廷对她的束缚,却似乎跌进了更深更隐蔽的空虚中。然而,那么厌烦维也纳宫廷生活的茜茜没有想到,如今的人们并不追念那些规规矩矩的公主和皇后。人们来到维也纳,怀想哈布斯堡王朝的当年,探寻得最多的,就是关于茜茜的故事,她已经成为哈布斯堡王朝最大的闪光点。这也许是因为那部著名电影的流行;也许是因为她幸福的开端与伤感的一生比一个单纯的公主更让人难以忘怀,人们从她并不美满的一生中,看到了自由和幸福的艰难;也许是因为追逐自由与自我,其实是人类永恒的向往,而她的一生,都在诠释着这个无论在什么年代都能触动人心的主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蒂安娜公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