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渠是不是红旗渠修了多少年

天渠观后感500字(精选8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渠观后感500字(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渠观后感500字1

  《天渠》一部能震撼人心的影片,讲述了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具备奉献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以群众的利益为重,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践中去。片中的主角黄大发就是当代党员的楷模,因为有他的坚持奋斗才有了草王坝村百姓的幸福生活。

  一条渠,承载的不仅仅是水,而是草王坝村百姓的所有希望。它更是一条“生命渠”,不仅能让百姓摆脱贫穷的状态,还能从此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黄大发深深的意识到这条渠的重要性,为了能让百姓脱离苦海,修渠成为了他一生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一走就是36年,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失败,挫折,面对着百姓一次次落寞的深情,他顶着巨大的压力独步前行,他深知自己是一名党员,不能造福百姓就违背了自己的信仰。

  在个人和党两者之间,黄大发无疑选择做党坚强的臂膀,为党服务,传承党的精神。岁月如梭,时光带走了他的容颜,带走了百姓们的希望,却带不走黄大发修渠的决心。他四处学习,讨教修渠的方法,向上级请示帮助,在面临诸多的问题上,黄大发从不退缩,而是冷静沉着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不忘初心,坚强乐观,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片中我们看到黄大发在平凡岗位中做着不平凡的事,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和百姓,带领百姓能真正过上好日子。遇事自己身先士卒,没有一点领导作派,这样才能使百姓信服,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匠人精神的优秀品质。

  这部电影掀起了学习当代愚公精神的热潮,大力弘扬并践行愚公移山精神,团结奋斗,苦干实干的品格,也让我学习到不管是在党的哪个地方工作,首先作为一名党员就要为党干实事,永做人民公仆,争做时代先锋。

  天渠观后感500字2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一首群众自创的童谣,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播州区平正乡草王坝村的贫苦日子。

  电影《天渠》就是以这个不起眼的村落所发生的感人故事为题材,讲述了“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2017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获得者――黄大发凿山修渠,带领群众战天地、斗贫穷,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先进事迹。

  电影再现了黄大发老支书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敢担当、牢记使命有作为的优良作风。黄大发老支书号召全村山下,历时三十余载,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长9400米,绕3座高山的生命之渠,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落后历史,创造了百姓富裕的美好未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群众交上了一张完整答卷,他无愧于党员信念、无愧于群众信任,是一名合格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

  通过电影的观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为群众排忧难、做好事、办实事,凡是想着人民,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学习他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要懂得感党恩、守纪律,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严以律己,带头弘扬清风正气,保持党员本色;要学习他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在本职工作中,积极主动,废寝忘食,坚守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办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激情,自我加压,精准发力,强化担当,努力为社会事业奋斗。

  天渠观后感500字3

  电影《天渠》是以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改编的。从上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坚持不懈动员并带领群众,在险峻的山区环境中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水渠。水渠让当地村民逐渐过上了好日子,深受黄大发精神震撼与影响的村民们,亲切地称这条水渠为“大发渠”。这个故事不仅深入刻画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决心干事创业的崇高品质;更是充分体现了以黄大发为代表的基层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谋发展、谋致富,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为民情怀。

  黄大发,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平凡的遵义人,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面对挫折失败不气馁,以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以当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用尽一生修渠、护渠。可赞可喜,在他的带领下,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用干创事业的精神谱写了为民奋斗终身的坚定理想信念,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引来了清泉灌贫瘠,始终为民服务,对党忠诚。

  他,是我们青年学习的楷模!

  天渠观后感500字4

  周末,我看了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天渠》。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山村的村支书黄大发为群众解决吃水问题而耗时三十六年,翻过三座大山,穿过无数险崖,修建了一条全长9600米的伟大水利工程─红旗渠。其中党员黄大发那种坚韧不拔,临危不惧的高大形象深深地震撼了我,令人不由感叹:是怎样的信念让他坚持了三十六年尽职尽责?又是什么样的精神使这样一位老人修建出如此伟大的工程?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在水渠修到擦耳岩一段,因为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所以连很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不敢下去打炮眼,而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却要下去,人们也不曾一次的劝他:“你已经不是当年修红旗水利的年纪了,放弃吧!”他却义无反顾,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勤恳为民,开山劈石,志拔穷根。

  影片中红旗渠的建成,群众的支持是一个重要方原因。从异口同声的反对,到砸锅卖铁去补一万元资金缺口;肖大能从封建迷信到积极肯干,这一切的信心都来自于黄大发,是他的顽强拼搏精神打动了他们,以至于连他的女儿都为资金缺口出一份力。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黄大发工作中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像电影中的一样,红旗渠是拼搏来的,是奋斗来的`,对于我们来说,学习上拼搏进取,生活上积极向上,这就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拼搏。

  天渠观后感500字5

  我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90后,没有喝过浑浊的水,没有经历过过年才能喝米汤饭的日子,更没有在大山悬崖边上负重走过路,更别说还得起早贪黑的干活儿了。我无法同曾经历过穷苦日子的草王坝村乡亲们感同身受,也无法真正体会穷苦日子下的坚韧不屈,只能从《天渠》里寻找那些艰苦的岁月和那坚定不移的信念。

  “愚公移山,移山的其实不是愚公,而是政府和群众。”《天渠》里的这段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9400米盘缠在悬崖绝壁上的水渠工程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实施,是怎样的不易和艰辛。它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群众的全力以赴。黄大发老支书花了整整36年的时间,只为修好这一条渠。没有技术,他去学;没有资金,他去申请;资金不够,他带头凑;没有运输车,他就去找;悬崖边上没人敢下,他第一个上……为了这条渠,他被乡亲们质疑、嘲讽、埋怨,甚至失去挚爱的女儿,但他从未动摇过,始终坚定对党的理想信念,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地告诉群众――水渠一定要修,草王坝一定要摆脱贫穷富起来,他承诺过的事一定要兑现。

  作为基层的一名工作人员,与群众面对面的机会更多,能更好地聆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需求,知晓基层现况,更能体会到基层工作开展的不易和群众思想上的差异性。在日常工作中,总能碰到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事,但无论是什么事,只要是和群众息息相关的事,就一定得放在工作主心骨上,放在最前面。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我们就更要多跑几趟田坎,多开几次群众会,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多了解当地的明情,多体谅群众的不易,也多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竭尽所能的为群众办事,做到问心无愧,无愧于人民的信任、无愧于党组织的信任。

  天渠观后感500字6

  影视作品常有一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而在现实生活中,无私奉献、造就丰功伟绩的英雄确实少有雷同。黄大发自小无父,9岁时母亲去世,此后便成了孤儿。十几岁时在大冬天打着赤脚给村里站岗,上级领导看到后,觉得这个瘦小的少年勤劳、能吃苦,于是发展成为党员,吃百家饭长大的他被任命为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后立誓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这段艰苦卓绝的修渠历程。

  没有任何修渠技术,测量靠竖起几根竹竿用眼睛瞄;没有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没有起重设备,就在腰间拴根草绳下到擦耳岩用锤子凿。不知道什么叫导洪沟、分流渠,洪水一来,沟渠和草王坝人的心被冲得七零八落。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

  过年了,黄大发却带着一家老小又上了山。鞋磨破了没钱买,干脆赤脚步行二十多公里去背炸药,脚板磨破皮,双脚血淋淋的。春去冬来,风餐露宿,三年时间,草王坝人勒紧裤腰带,用双手硬生生凿出了绝壁引水的奇迹!大渠竣工,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这条生命渠,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历时36年完成。

  它镶嵌在灵宝山半山腰,就像是从天上引来的,水流到每家每户门口,灌溉着良田、喂养着牲畜。2016年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500元。结束了草王坝因为缺水,全村种包谷洋芋,吃不上白米饭,只能吃包谷沙,无水、无电、无路,男人娶不上媳,光棍村名声不胫而走的日子。

【天渠观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从1956年到1980年,毕节县农民在悬崖绝壁上修通了40多条天渠,构成了一幅逶迤奔流的高原天河图。毕节全区在1982年前共修水渠553条,总长度达到1133公里。这全是毕节农民走上合作化、集体化道路后开出来的。毕节天渠的建设者今天都80多岁了,讲起当年工地上的战斗诗篇脱口即出。你会蓦然看到,那其实是个有诗有远方的年代。那里不是只有一两个英雄,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

“我怀孕了。”顾尚英告诉徐荣。

这简直是双喜临门。另一件大喜事是,1958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召开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的通知,徐荣被光荣地推选为代表。

这年5月,顾尚英回到娘家。12月5日,她生下二女儿,徐荣还是没在妻子身边。卫星渠凿通给方圆各乡农民巨大的鼓舞。这年春夏,毕节县段家乡和生机乡各有一条渠要开工,徐荣作为县农田水利局的技术员在为此忙碌。12月11日,他在毕节县筹备一种威力强大的黄色炸药,忽然一声剧烈爆炸,徐荣牺牲,年仅29岁。此时徐荣的二女儿出生只有七天,小名就叫小七。

14天后,1958年12月25日,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左遗轩去出席了这次大会,见到了毛泽东主席。


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大会(1958年12月)


1958年国务院颁发的奖章。图为一枚奖章的正面(左)背面(右)

在这次大会上,毕节县卫星渠荣获国务院“最高水利建设成果奖”,大渡公社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兴修水利先进单位”称号,还有一张颁发给徐荣个人的奖状,由左遗轩领回来。1959年1月,毕节县政府追认徐荣为烈士。


周建琨说:“我们要建一个纪念馆,让后人永远记住英雄!”

崇敬英雄,学习英雄,是组织起来的中国农民身上澎湃的伟大力量,1958年毕节县在悬崖绝壁上修渠的就有三个村。

段家乡镇江村修的“跃进渠”,是继“卫星渠”后修的又一条天渠,在人民公社诞生之前开工,总长49公里,主渠13公里,支渠36公里。跃进渠要通过狮子岩、砂岩、王家岩、席草岩、公鸡岭、梯子岩6座悬岩,工程量浩大而艰巨,历时8年,1966年修成。它是毕节县在悬崖绝壁上修渠历时最长、里程最长、牺牲人数最多的工程。

修渠有长修队和突击队。“长修队”是长年累月修渠的专业队,“突击队”在农闲时全体社员去“突击”。修这条渠的长修队还有12名女队员,称“刘胡兰排”。我见到当年的女队员杨学会,她已81岁,修渠那年她18岁。


“过了端午节三天就去了。”她说。

那是1958年五月初八。首批长修队男女队员共40多人,到工地去搭工棚住宿,露天做饭,男女队员在同一口锅里吃饭。12名女队员中已婚5人。

“你是什么时候结婚的?”我问杨学会。

“什么时候生孩子呢?”

“1964年生第一个男孩。”

那是她修渠的第6年了。我接着问她是怎么去长修队的?她说是被选去的。再问她愿意去吗?“愿意。”再问:为什么?

“光荣啊!很多人想去。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

“你们12个女的,都跟你差不多高吗?”

想象一下,1958年,镇江村选出12个20岁左右的女青年,个子都在一米六上下,那就是村里最有模样的女子,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她们到长修队,同男子同工同酬。

“我是自愿报名去的。”说这话的老人叫胡家珠,1958年他15岁,是长修队年龄最小的。我问:“你报名就可以去吗?”他说:“需要我呀。”


胡家珠小时候在赤水河对岸的四川赤水镇读过三年半书,长修队需要一个会计。“我个子小,在生产队拿最低工分,去长修队就跟长修队员一样拿最高工分。”胡家珠还负责管伙食,帮铁匠曹官全拉风箱。曹师傅50多岁,是长修队年龄最大的。

“每天都有一堆钢钎打秃了,每天都要抢修出来,曹师傅每天都低着头不停地干活。”胡家珠说夜里大家休息了,铁匠那里炉火通红。那时刻炉火映照着工地上这年龄最大和最小的……真希望有画家画一幅这样的夜色图,即使不见男女抡锤打钎,不见悬崖峭壁,只见这通红的炉火、这一老一少和一堆亟待修理的秃钎,你也能听见那震动山谷的凿岩之声。


修理打秃的钢钎 王振翔摄

“女的也腰系绳子在悬崖上打钢钎吗? ”

“打。”胡家珠说,“跟男的一样。”

这就是她们唱的山歌。我问谁编的词。杨学会说:“我们排长杨学飞编的。”胡家珠说:“男的也有山歌。”冰雪覆盖的冬天,男队员在悬崖上打钎唱道:

那个年代穷吗?穷,非常穷。采访中我随口说过一句管伙食得买油盐酱醋,没想到胡家珠说“酱醋没有的”。居住地晒出的衣裳,看去颜色都一样,分不出性别。但是,他们在向贫困宣战:“龙洞龙泉万古千年,如今妇女要你灌田。”这也是刘胡兰排自编的山歌。

“战胜王家岩,渠水通镇江。灌溉几千亩,电灯照全乡。”新编山歌层出不穷。她们在悬崖上打钎,俯瞰峭壁,听千山回响,是有豪情的。那样的理想与豪情,不是有钱,而是有毛泽东思想武装,才有她们的英姿飒爽。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是当时每个队员都熟知的毛主席语录。他们告诉我,有一次讨论,大家历数遇到的困难,数来数去数不上10个,“没万难。”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怕死是最大的难,不怕死什么也不难。”

但是,“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牺牲确实发生了。

我第二次见到胡家珠的时候,他穿一双用竹丝打的“草鞋”(结实精美),显得特别郑重。他领大家沿着跃进渠走,在途中每个牺牲者牺牲的地点讲述了当时的情况,长修队在他们牺牲地点的崖壁上为每个壮士立了一块无字碑。


第一个牺牲的队员叫高体宽,共青团员,29岁。胡家珠说:“他负责点炮,点了三炮,响了两炮,还有一炮没响。他以为是瞎炮,过去看,炮就响了。”

工地上开了追悼大会。“追悼大会开成了誓师大会。”胡家珠说很多人报名参加长修队,组成了“黄继光连”。先后参加过长修队的有72人,大突击时修渠人数超过400人。

预备党员张成明1960年牺牲在梯子岩,33岁。共青团员张仁杰牺牲时只有20岁,未婚。社员刘显忠牺牲时40岁,曹清全牺牲时30岁,24岁的张仁智是最后牺牲的。

“那时跃进渠快要胜利了。”胡家珠说,“张仁智是爆破员,点炮后跑开躲避好了,突然看到对面半山有一队人走来,他跳出去吹哨,喊他们快躲。一个炸飞的石块从空中落下来,砸到他头顶,血喷出来,死了。”

他的妻子就是刘胡兰排排长杨学飞。她那时生第二个孩子还在家里。一个月后,杨学飞背着小儿子,牵着不到3岁的大儿子,到山上来了。大家说:“你干吗呀!”她说:“我让成虎来看着弟弟。我可以干活。”

杨学飞素来要强。修跃进渠之前,清水浦区曾组织插秧比赛,杨学飞去参加,得了第一名。夏季抢收抢种,她背上背100多斤麦子,怀里还抱着小孩。1966年5月,跃进渠终于修成,通水了。家家户户都拿着桶到渠边来打水,那种盛况谁都难忘。杨学飞没有先去打一桶水,而是拿着一个空桶,一口气跑到丈夫牺牲的地方,去告诉丈夫渠修通了,用桶取水洒在丈夫的无字碑前。


当年修渠人居住地之一 王振翔摄

真希望将来的“毕节绝壁天渠纪念馆”里,能隆重地列出这12位女英雄的姓名,展出她们的照片和事迹。当年,她们在悬崖上的英姿,她们在山谷中悠扬的山歌,是许多在多条悬崖绝壁上奋战的男人们注目的美丽形象。请以崇敬之心来看她们的姓名:

曾帮翠,副排长,党员。

杨学会 张秀珍 刘显会

刘显翠 张成飞 张仁均

吴文学 高体详 刘洪英

那是个善于学习的时代,学大庆、学雷锋……其实,学习就是捷径。毕节县生机乡高刘村1958年开工的高流渠,取的是“高山流水”之意,高刘村也改名为高流村。

高流渠修到石虎岩段,村里选了31人组成的长修队,住在山洞里。为什么住山洞?“打沟都在悬崖半壁,晚上回家耽误时间,就在山里找洞,那个洞就在悬崖上,最多只能住三十几人。”82岁的许光福告诉我。


修渠人住的山洞 王振翔 摄

2020年我站在那个洞前,看到此洞就在百丈悬岩的山腰上,抬头看不到岩顶,低头看不见谷底。那时已经成立人民公社,有生产队了。选精兵强将,生产队长上,党团员上,全是男的。干了3年。在洞口做饭。洞里面用木棍铺地上当床,铺茅草,没有被子。

“家里只有一床被子,拿到洞里来,家里人就没被子了。”

“在洞口烧火,洞里暖和。”80岁的单怀忠说。

“这不是祖先的生活吗?”这句话我没说出来,但心中已有震动,“冬天有棉衣吗?”

“没有,两三件单衣摞着穿,干活就不冷,冬天都要淌汗。”

还养了两头猪,猪栏在附近另一个洞里。每年过年杀一头猪。我问:“过年也不休息吗?”他们给我念了一首歌谣:

“这么艰苦,身体怎么样?”我问。

他们说伤风感冒不算病。又笑着说,“生活不好,病少。生活好了,病多。”但是有人牺牲。修高流渠牺牲3人,重伤5人,轻伤60余人。他们告诉我,共产党员许天珍凿桩眼时摔下悬崖,大家都以为完了,追下去看,人摔成了“血葫芦”,还有气。原来是摔到树上,再落到地上。赶紧送去公社卫生院抢救。他昏迷了三天,醒了,出院后又回工地继续修渠。1964年许天珍被任命为大队党支部书记,1966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进京参加国庆观礼,见到了毛主席。


高流渠的黑洞口(隧道口)

自卫星渠修通后,跃进渠、高流渠、黄洞渠、长岩渠、天车洞渠、落涧岩渠、孙家堰渠、小和平渠等都在1958年到1964年之间动工修建,1966年都已竣工通水。今天毕节生机镇习惯上所称的“十大天渠”,是当年大渡公社、段家公社、生机公社、耿官公社开出来的,这些公社先后并入了生机公社。

今天生机镇说的“十大天渠八大水库”,是沿用20世纪70年代初的说法。实际上在那20多年,毕节县先后修了40多条天渠和10多座水库。到1970年代“全省水利学生机”,榜样的影响力甚至远不止在毕节市范围。仅据今毕节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毕节在1982年前共修水渠553条,总长度1133公里。这些水渠全部是毕节农民走上合作化、集体化道路后开出来的,全部属于集体所有。


天渠相望。左边是跃进渠,右边是半边山渠和鹅峰岩渠

一切事业都需要后继有人,天渠也需要维护。

生产队解体后,“跃进渠”这个名字渐渐没人叫了,以镇江村的名字叫它“镇江渠”。集体解散,集体经济也枯萎了,镇江渠还在流淌……可是,“到处都在漏水!”在干啥都讲价钱的年头,总长49公里的镇江渠有谁去维修吗?

有的。跃进渠还在修渠者心中。胡家珠和当年长修队的队友,几十年数不清巡渠补渠修漏多少回,用石灰和着黄泥巴补,后来用水泥补。做这些跟有没有钱无关,只跟他们心中的情感和信仰有关。不能不说,那个集体主义时代,他们收获的不只是菲薄的工分,同他们的青春岁月一起成长的,有他们一生都能够挺直腰杆去走路的精神。


胡家珠告诉我,这个草房就是当年跃进天渠指挥部

1984年胡家珠入党,当选为镇江村主任。他操心着要让跃进渠的水流进生机乡的学校和街道。为什么?只为青年时代精神里得到的一种东西,这东西是那个时代告诉他的,“人要活得有意义。”回想起来,当初举全村之力修渠,不就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吗!长修队的人陆续去世了,那么多队友,就他当了村主任,他有责任干些啥!15岁为拿高工分而报名参加长修队的胡家珠,如今在操心——现在的年轻人看钱,顾不上意义了。1989年4月9日,胡家珠心中的“意义”得到实现,跃进渠的水通过自来水管流进了生机乡的学校和街道。

1990年胡家珠当选为生机乡乡长,1995年任亮岩镇镇长,1998年任亮岩镇党委书记。2004年他退休了,仍然是个永不退休的巡渠员。如果说他有什么变化,他脚上这双竹丝打的“草鞋”或可算个小变化——非常精美而结实。脱下竹丝鞋,卷起裤管,踩到渠里去捡渠底的小石块,将渠边延伸到路上来的杂草除去。他做这些,没人能看出他曾经是个镇党委书记。有人问他,你做这些有多少钱补贴?他说,我每个月都有退休金!这天,我看着他的“草鞋”和我的皮鞋,我想,这渠边的路,他也是可以穿皮鞋走的。可他穿着“草鞋”走在这里,那青春时光就回来了,不是谁都能享有这样的风景。

当初参加修卫星渠的吴周孔18岁,他在1958年底参军,去铁道兵部队干了8年,退役后在1990年担任镰刀湾村党支部书记,是他带领村民把卫星渠用水泥硬化加固。

每一条流淌至今的天渠,都有这样的守护者。他们多是共产党员。细想,那时的共产党员多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利益让给别人”,这与古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道悠久的精神长城。这与争富逐利是很不同的。


但愿来日建“毕节绝壁天渠纪念馆”,把新中国成立互助组、合作社以来,毕节农民在悬崖绝壁上凿通天渠的英雄事迹完整地展示出来,期望在馆里建一壁“英雄墙”,把牺牲者的姓名永远刻写在上面。

毕节天渠,确然是新中国组织起来的农民在悬崖绝壁上开先河的壮举。数10年间毕节县农民在绝壁上开凿出来的40多条天渠构成了一幅逶迤奔流的高原天河图,今天依然高悬在云山之中,这是贵州的骄傲。请再看一眼当年修渠英雄的歌:

最后我想说,有一次,我采访4位修水库的人,采访到最后才知他们中有3人都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也在这时,我才发现,他们坐在椅子上,腰板都很直。

我说,这么多年了,也没人知道你们。他们说,不要谁知道,山知道,庄稼知道,这就够了。一生留下了水库,留下了渠,不白过了。


当年的修渠人都老了,很多人已经故去。毕节生机镇开展过一次慰问活动,当年修渠修水库的老英雄全镇还剩下146名。至2020年不到100人,修渠的不到20人了。图为当时英雄席上的男女老英雄。全场起立向修渠的牺牲者致敬。

文中修渠老照片由王振翔拍摄、 收集于《生机公社摄影原稿集》。2020年11月,王振翔的妻子徐冰雪将此摄影集无偿捐赠给毕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

从1956年开始的“毕节天渠”往事,距今已是个历时65年的故事。虽然它深藏在大山之中,悬崖之上,鲜为人知,但它从修渠到护渠,以及对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一直存在,流水潺潺。它对当代的脱贫攻坚,对种植大棚菜,发展山地蔬菜和养殖业都有不可或缺的大贡献。而且,不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毕节天渠都是毕节人民走向乡村振兴不竭的源泉。限于篇幅,这里记述的只是毕节天渠的一部分故事,更多内容可见长篇报告文学《走向乡村振兴》第十八章《你能留下什么》。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提示:点击底部“ 阅读原文”可阅读完整版,或点击“往期回顾” “ 阅读5月18日推文《毕节天渠(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联盟天渠,原名联盟大沟。因修建时地处原金沙县沙土区后山公社联盟大队境内,又称联盟大沟。其工程堪与河南省林县的联盟天渠媲美,故被誉称为后山联盟天渠。2015年,国家出资将尖岩悬岩段渠道边缘修建了栏杆栈道,联盟天渠栈道也成了亚洲山地竞速挑战赛的赛道(201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精品赛道)。凡是到过该渠道的人,无不赞叹该工程的“巨”、“奇”、“险”。巨:该工程打通五座峭壁悬崖,工程量浩大。奇:该工程完全靠人工开凿而创造的人间奇迹。险:该工程从笔陡的峭壁悬崖近百米高的半腰打通,可见施工时操作人员的险境。如今,水渠除了解决受益地段的灌溉和人畜饮水外,其悬岩部分也成为游客观光之地。但联盟天渠的修建背后却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动人故事。今介绍一人,可从一斑中窥见全程。

  陆久明,金沙后山人,中共党员。1925年12月出生于后山岩脚寨。1951年参加土地改革工作,1954至1957年先后担任农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后山人民公社建立后,担任后山公社联盟大队党支部书记。

  过去,人们曾经用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来描述了岩脚寨的险恶环境:“岩脚寨,坡连坡,出门就爬坡,家中没得半缸水,眼望河水喊口渴”。陆久明同志在担任大队支书时,正值壮年。他一边组织全大队的农业生产,一边思考怎样改变这个地方缺水而靠天吃饭的环境,思考着怎样去实现岩脚寨人想把喇杵河水引来的梦想。为此,他多次亲临喇杵河实地勘察。通过深思熟虑后,拟定了两个引水方案。其一,在喇杵河上游响水沟筑堤坝提高水位,开渠经合心大队的仰天窝过香沟,再从尖岩丫口进岩脚寨。其二,从喇杵河桥边筑堤坝,拦截金钟山脚溪流,开渠经合心王家寨到新阳大队垦池生产队的背后坡,再从尖岩丰岩拦腰穿过到岩脚寨。1958年底,陆支书把这两套方案提交支部大会和大队干部酝酿。可惜,还未得出讨论结果,恰遇国家遭逢三年自然灾害,这两套方案都搁浅了。

  1962年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实行“四固定”,岩脚寨划编为联盟大队,下辖学堂、和平、平义、大坡四个生产队。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大队监督。各生产队的集体生产走向正轨。同时,各生产队必须有自己的集体生产提留。经过三年,到1965年,全大队各生产队的生产提留相对充裕。这时,陆久明支书重新把修渠方案提交大队会议讨论,意见未得统一。认为第一套方案工程量实在浩大,响水沟筑坝拦水,水量太小;第二套方案优异水源充裕,但工程量更大,需打通五座悬岩,工程巨大危险,施工困难。就在这年,《联盟天渠》这部电影来到后山的各大队放影。这部影片给久明支书送来了及时雨,同时给全大队社员群众送来了精神食粮。陆久明支书借此机会对全大队社员作了动员。把大队要修渠的方案向全大队宣讲,并说“林县人是人,我们也是人,我们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能干成的事情,我们就不能干成吗”?“我们也一定能干成!”群众纷纷响应。

  打通悬岩,修成渠道,把喇杵河水引到岩脚的决议形成后,久明支书将这一决议上报后山公社党委,得到党委书记罗祖武同志的极力赞同,又将这一工程项目上报金沙县委,县政府,县委,县政府指派县农水局组织技术人员到联盟大队实地勘测,采用了久明支书所拟的第二套预案。通过进行测量计算,打桩定线。落实了这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方案落实后,陆支书组织召开了全大队大小队干部会十多次,组建了指挥组织机构,确定了指挥、保管、采购、技术指导各类人员,定立了水渠受益的各生产队资金筹集及务工人员劳动报酬的公分标准。走遍了全大队每一户人家,精选出上岩施工的技术工人十二人,组成常年打岩施工队。又请后山公社党委协调解决了与合心、新阳在修渠筑坝占地上的纠纷,做足了修渠开工的所有准备工作,工程于1966年6月18日放炮破土动工。

  经过三年艰苦奋斗,到1971年春,全长4870米的毛坯沟基本渠成形,五座悬崖中,打通了白杨沟及垦池四座,只剩尖岩大岩中部尚有十余米未打通。三年工程施工中未发生任何工伤事故。后来,由于多方原因,陆久明支书被迫离开领导岗位。再加工程领导小组指挥不当,致使“常修队”工人在放炮打岩时三人重伤,从而导致打岩工程停工。

  1971年后,虽然因种种原因制约,使该工程几度停工,但陆久明支书确在修渠中耗尽了心血。待到水渠竣工通水时,他已是垂暮之年。竣工开闸放水之时,当地群众尽皆欢腾雀跃。久明支书看着眼前景象,顿时老泪纵横。

  联盟天渠是后山水利史上的经典工程,是经过当时的全乡劳动人民艰苦的修建而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它也成为后山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凝聚力;体现了后山人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的力量战天斗地和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

  实地观看了联盟天渠,仿佛就把人们带回了那段艰苦的岁月。它虽然是20 世纪60年代形成的,但它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它将激励我们在当前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更加尽职尽责,在政治上更加严以律己,在思想上更加加强修养,在行动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践行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骆廷泽 曾加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旗渠修了多少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