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动画叫中国迪士尼是动画还是动漫吗

系列化的开发,才能把公共IP变自主IP题图 / 白蛇2:青蛇劫起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同年初的《新神榜:哪吒重生》一样,《白蛇2:青蛇劫起》(以下简称《白蛇2》)再度遭遇口碑两极分化。尽管在各个平台上,关于《白蛇2》人物塑造缺失、故事逻辑不通顺的负面评论比比皆是,但是它的豆瓣7.4分依然坚挺。爆款电影的续作很难超越前作,能做到整体表现持平者也非常少。在内容表现上,续作不仅要保持前作人物的人设独特性,同时又要创新剧情。就市场需求来说,观众有了更高要求,这无疑给了续作更大的制作压力。《白蛇2》选择完全跳脱出《白蛇:缘起》的叙事线,有世界观、故事、角色的创新,这使得它在获得不少观众认可的同时,也受到其他观众的诟病。 但是,在目前国产动画电影领域的非儿童向作品里,《白蛇》是唯一产出了续作的。把传统人物塞进新的故事,赋予其大众普遍性认知以外的全新人设,这对于拿公共IP改编电影的动画公司而言,是树立自主IP的一个重要方式。 脱离原有框架的新设定,快速形成追光《白蛇》白蛇与许仙这个自北宋时就有记载的民间传说,随着后世的各种改编、加工,由不同时代的创作者为其加入了各自的理解和符合时代审美的内容,这个故事也从最早的版本演变为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在不断的解读、改编中,青蛇的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让故事的戏剧感染力更加丰富。比如《新白娘子传奇》中作为白蛇好姐妹的青蛇,在剧中拥有过一段爱而不得的感情。再如电影《青蛇》中,张曼玉演绎的外表妖娆,内在却是活得自由又随性的青蛇。2019年上映的《白蛇:缘起》是对大众熟知的白蛇故事的创新。观众看到了白蛇和许仙的前世情缘,并且被人妖相恋、共克艰难、生离死别打动。在感情线之下,作品还探讨了人妖之间对立统一的矛盾。 《白蛇2》有着截然不同的故事风格。主角变成青蛇,故事发生在雷峰塔镇白蛇事件后的涅槃之境修罗城。在四劫更替的修罗城中,小青要突出重围,再度回到雷峰塔救出小白。这是一个以白蛇、青蛇感情戏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新故事,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不同于传统、凸显自我与独立、更具现代感的大女主。电影造就的末世+赛博朋克世界,以及出众的特效折服了不少观众,青白蛇CP的感情戏也令观众动容,他们给予这部极具现代气息的电影大量正面评价。同时,也有观众对续作完全推翻了《白蛇:缘起》感情设定而不满。当看到神秘蒙面男是白蛇转世,堕入修罗城是因为她的执念是青蛇时,因《白蛇:缘起》进入影院的观众无比失望。在ACGx看来,《白蛇2》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青蛇人物弧光的处理不恰当。从影片开头,青蛇被塑造为一个持有坚定信念,排除万难也要救出白蛇的人物,从头至尾都不曾改变过,这是青蛇贯穿在这个故事里的人设根本。然而电影关于她性格的变化却聚焦在对待男性的态度上,这和青蛇的执念相违背。“有力量的男性才可以依靠”到“男人不论是弱还是强,都是靠不住的”,最终引出“姐妹情”才最可靠,引发了不少男性观众反感。从《白蛇:缘起》到《白蛇2》,白蛇的故事又有了新的解读,有了新的演绎,被赋予了适合当代的形象与个性。尽管《白蛇2》收获了两极化的评论,但是它仍旧是一部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观众需求的商业片。国产动画电影发力重点,把公共IP变成自主IP国内的动画电影公司热衷于将中国神话、中国传说改编为动画电影。其优势是自带热度,如白蛇、青蛇、孙悟空、哪吒这些角色的人设拥有极高辨识度,相较于原创动画电影来说降低了宣发难度。一拥而上改编公共IP,必然会导致题材雷同,降低作品辨识度。《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每年总会有不少质量参差不齐的孙悟空、哪吒动画电影上映蹭前面两部作品的热度。甚至于《新神榜:哪吒重生》上映之前,还被市场认为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擦边球作品。可以看到,针对公共IP的再度开发,其关键点在于将公共IP变成自有IP。比如迪士尼如今的公主系列,就是把全球知名童话故事里的公主挨个改编成动画电影,公主形象则打上迪士尼的标签。再比如漫威的雷神,漫画和电影在保留北欧神话故事框架的同时,赋予其凡人的性格,塑造成漫威式的超级英雄,他也可以和美国队长、奇异博士等角色一起保卫地球。眼下,国内动画公司也摸索出了把公共IP变成自有IP的方式,即把大众耳熟能详的角色装入新的世界观中,在一定程度保留各个角色原有关系的基础上,开启新的故事。这种剧情基本原创的改编方式,也是因为公共IP的故事对大众来说太过熟悉,大幅度改编是脱离窠臼的必需。追光动画在将《白蛇传》《封神演义》里的角色变成追光动画自有IP的过程中,又为这些改编动画电影赋予了新的体系,即以《白蛇》系列为起点的“新传说宇宙”,和以《新神榜:哪吒重生》为起点的“新封神宇宙”。当然,这两个“电影宇宙”各自仅有两三部作品的规划,实际上顶多只能算是个以系列电影为卖点的简化版“电影宇宙”。成功的“电影宇宙”可以通过人气角色的联动去捧红非人气角色,从而以无限的角色和新剧情去延续世界观。这需要从一开始就进行长期内容规划,以保证形成的系列故事能够延续下去,期间也不会因为某一部作品的失利而严重影响续作开发。在作品质量起起伏伏、工业化程度不够完善的中国动画电影行业来说,“电影宇宙”其实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概念,营销意义大于其实质意义。实际上,从《白蛇:缘起》爆红之后,《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两部电影皆获得了电影产业链上包括发行、品宣、衍生在内的各个公司资金、资源的支持。这使得追光动画不能再走一步看一步,必须要迅速把旗下已有电影作品迅速整合成系列,由此提升角色和作品辨识度,打上追光动画标签,逐渐形成追光动画品牌化。相较于另一家动画电影发行大厂光线影业,旗下虽有多部中国神话、传说故事的热门作品,却没法去快速形成系列化,追光动画这一步显然是走在了前面。《白蛇2:青蛇劫起》糅合了大量当代年轻人喜爱的元素,这也是这部近乎原创剧情的电影可以以独特风格获得市场普遍认可的重要原因。若是在保留传统角色之间独特联系的基础上,继续按照这种思路走下去,追光动画或许将很快树立起自己独有的内容壁垒。
更新:已经提桶跑路。“追光动画工作怎么样”工具人感强烈。来追光,你追不到光,你只是老板实现他自己梦想的工具人而已。如果是菜鸟,工作会非常舒心,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不管是菜鸟还是老鸟,都要明白自己的工具人属性,不要抱有太大幻想。哪怕成为导演,你也要时刻牢记,你只是个工具,老板随时都能开掉你,顺便再扶持一个工具人上位。你生活得幸不幸福,工作得高不高兴,能不能买得起房,这些都不会被care。“是不是国内唯一的顶尖又良心的动画公司”我怀疑是不是因为人员流失严重hr又招不到人所以来提的问。真的不是钓鱼吗?“国内最好动画的地方”,只能说国内动画公司们还没有发展成长起来。先说说制片离职率高的原因,(1)招了很多没有太多行业经验的,很多是从别的专业、行业初次进入一个动画公司,然后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感觉很失望有落差吧(2)有些是有行业经验甚至已经带过一两个项目,把追光当作跳板。这种一般会待得比较久,起码半年以上。追光对于一个想要继续在动画行业工作的制片来说,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带出两三年内上院线的质量还不错的动画电影,因为其较为成熟的制作流程,你可以亲眼目睹一部成本上亿级别的动画电影是怎么高效生产出来的。然后有了经验以后,跳去其他的动画公司或者去游戏行业做项目管理,都会比较顺利。(3)有个制片头子特别沙比,如果不幸被分到她的手里,就等着天天被pua吧。(4)初入行的薪水不高。(5)工具人感过于严重。制片的工作,不是去当导演编剧,也不是上手制作。你再努力,片子的质量也不会因你的意志而提升。你没有决定权,只剩下无力感。即使你觉得剧本这么写很沙比,人设特别丑,老板脑子像进了翔,你依然得硬着头皮执行,要不然就跑路。(6)加班严重。工作待遇需要自己争取。如果你很菜或者脸皮不厚不敢要高价,就会被压价压得很惨。薪水上12薪,没有年终奖,每年的电影分红看运气。周边房租在2500以上,好一点的起码3000一个月,月薪起码要达到周边房租的三倍以上,不然毫无生活质量。公司的福利还行吧,有几个路线的班车,管一日三餐。工作氛围,会有点嘈杂。有些地方的工位比较挤。员工之间还是比较友好的。屋内光线比较昏暗,老板喜欢废土风格的装修。下雨天容易停电,所以记得养成随手保存的好习惯。周期会掐的比较紧,赶周期时加班家常便饭,加班没有加班费。在知乎看到好几个拿追光跟皮克斯比的,还见过说追光技术已经齐肩迪士尼了。实属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啊。追光只是在学好莱坞特效大片而已,它走的根本不是皮克斯的路线。皮克斯追求大众市场,玩的就是优秀的概念和合家欢,一个老少皆宜甚至可以治愈成年人的童话。追光不看这个,他是自己喜欢啥就干啥,他为受众做出唯一的妥协可能就是挂个ip。之前我说追光搞废土朋克只是因为他们喜欢,因为的他们画风就是机车花臂,没人信,硬吹成是故意突破创新,是动画独秀,行吧,我就当他们情人眼里出西施了。动画人把追光当做归属地格局是不是有点小啊,不想进皮克斯的动画人不是好动画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迪士尼是动画还是动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