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1949解放电视剧全集50女儿上学是哪集

毫无疑问,在毛泽东众多子女中,李讷在主席身边待得最久,享受到的父爱最多,整个童年都在父母的细心呵护、关爱下长大。后来,李讷更是直言,自己得到的父爱远比哥哥姐姐多得多。其实毛泽东对她的管教也十分严格,首先教会李讷的第一点就是:绝对不能搞特殊!自从李讷懂事起就谨记这点,从不因为自己的身份搞特殊对待。在读书期间,需要填写父亲是做什么工作时,她也是随便写了一个,连父亲的名字也是假的,不向任何人提起毛泽东是自己的父亲。可是学校的情况远比她想得更艰难,经常有苦说不出……图|伟大领袖毛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讷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毛主席对她一番叮嘱便将人送去了学校。因有意隐瞒,学校除了校长以外,没有人知道李讷的身份,不论是老师或是同学都当她是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儿。在一节语文课上,要学习《东方红》,老师让大家带着感情去朗读。为了检验学生们的朗读成果、语文老师一个个检查,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老师十分满意,轮到李讷时,气氛瞬间发生转变。李讷看着课文,不知为何眼眶微红,好久才哽咽地读出来,老师有些生气,当众批评了李讷,下课后李讷在座位上哭了起来。毛泽东非常关心李讷在学校的生活,一见女儿回到家就一言不发,便特意找到李讷了解情况,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后,毛泽东潸然泪下,心中更是一片苦楚,直言:“是爸爸的错。”那么,语文课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关于李讷的故事还有哪些?下面笔者将一一告知:“大娃娃”李讷,“小爸爸”毛泽东1937年,毛泽东带领红军主力部队进驻延安后,虽然环境以及各方面不是很稳定,但好在有女儿李敏(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女儿)陪伴在身边,给他带去了不少欢乐。这年年底,贺子珍离开延安前往苏联治病,可去到苏联后生活十分不易,加上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又夭折了,导致她一蹶不振、精神恍惚,对所有事物都失去了希望。毛岸英兄弟俩时常会去探望她,随着贺子珍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毛岸英特地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详细讲述了这边的情况。知道贺子珍的处境时,毛泽东的心揪成一团,房间里的烟雾越来越多,脑中满是对昔日妻子的放不下。毛泽东在思考如何让异国他乡的妻子振作起来,打破那灰色的孤寂,重新走出来。乱作一团的思绪让人头疼,突然他好像抓住了一根细线,用力一扯,豁然开朗。图|毛泽东和贺子珍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毛泽东将自己身边唯一的孩子李敏送到苏联,让她去陪伴母亲贺子珍,带她走出产后抑郁,重新提起对生活的希望。即使心中有万般不舍,还是忍痛将孩子送走了,这个时候孩子的母亲更需要李敏。还好,这年李讷出生了,病房外等待的所有人员都喜笑颜开。特别是已经年近半百的毛泽东,婴儿的啼哭声,声声直达心灵深处,他高兴得有些手忙脚乱。在外人看来,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革命领袖,可同样他也是一位感情丰富,需要子女陪伴的普通父亲。李讷的到来,让毛泽东操劳过度的心灵得到了最大的安慰。因为从来没有孩子自幼在毛泽东身边长大,这次他做了一个决定,让李讷跟在身边,不将人送去保育院看管。平时有人会过来帮忙照顾孩子,但毛泽东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抱抱李讷,逗一逗她,工作上的疲惫也在此刻一扫而空,当下只是属于父女之间温馨的相处时间。1942年,活泼可爱的李讷已经学会走路了,走起路来左一下,右一下,摇摇晃晃,看起来可爱极了。她现在不仅学会了走路,还会叫人了,像“爸爸”、“叔叔”、“伯伯”、“阿姨”等,那乖巧的模样可招人稀罕了,根据地上到领导,下至工作人员,都十分宠爱李讷。众所周知,毛泽东经常工作起来就会忘记时间,也不好好休息,连续熬夜工作,负责他生活的工作人员压力很大,毕竟主席谁的话也不听,工作人员多次劝说都无济于事。好在他们还有最后的秘密武器——李讷。工作人员一见主席有继续工作的苗头,就立马去将李讷抱过来,毛泽东看到女儿就不再理会工作,专心陪着女儿一起玩耍。后来,工作人员悄悄叫李讷带父亲去院子里散步。那时候,李讷还小,说话不清楚,只能用手用力拽着主席的手,慢慢地她会说:“爸爸去散步了!”图|毛泽东和女儿李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毛泽东正在开会,谈及各种政治问题。差不多结束时,李讷又一摇一摆走了进来,挥舞着小手,甜甜地说:“叔叔,伯伯好!”多招人喜欢啊,原来是又来找爸爸去院子里散步了,周恩来等领导人见到,都会忍不住笑道:“小李讷,你又带着爸爸去散步啊?”从一开始,李讷只能拉住毛泽东一根手指,慢慢地是两根、三根……整只手。她也从原来的小婴儿长大了,毛泽东有空也会教她读书写字,教她做人礼貌,教她讲文明等,私下他和李讷还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毛泽东喜欢叫女儿“大娃娃”,李讷会叫他“小爸爸”。转眼就到了1947年3月,蒋介石对延安地区展开了重点攻击的战略,延安形势变得愈发紧张起来,考虑到党中央领导人的安全,决定采取灵活的战略方针:主动撤离,引敌深入。很快中央各个机关都已全部撤离,那时候延安四处炮火声隐约可闻,毛泽东依旧不慌不忙。他并没有急着撤离,李讷此时正在他身边睁着水灵的大眼睛看着父亲,好像在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毛泽东对女儿说:“你怕不怕飞机轰炸啊?”李讷一本正经地回答:“不怕,我和阿姨躲到防空洞里去。”毛泽东听完被逗笑了,继续问道:“可现在敌人离延安不远,马上就要到延安打炮了,你怕不怕啊?”这个问题对李讷而言有些难懂,可依旧无法影响到她,她认为只要父亲在身边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回答道:“爸爸不怕,我也不怕。”很显然,毛泽东对女儿的回答非常满意。3月18日,毛泽东带着李讷最后一批离开延安,年幼的李讷跟着毛泽东昼夜行军,不过情况会比当年红军长征时好些。白天可以坐在汽车里,可夜晚行军汽车就不管用了,只能用两条腿走路,李讷便只能任由工作人员背着。李讷也喜欢趴在父亲安全感十足的背上,不一会儿就会沉沉睡去,毛泽东也乐此不疲。那时候,李讷虽然还小,但毕竟长时间背在身上也是会累的,工作人员担心主席,便主动提出让主席放下李讷,自己帮忙背着。但主席一般都不会肯,这么软乎乎的小家伙,怎能放下呢?图|李讷和毛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毛泽东要在陕北指挥打游击,前线情况十分危险,严峻的形势已不允许将女儿继续带在身边了,必须要将人安顿好。出于各种因素考虑,毛主席最终同意让李讷跟随中央机关的家属暂时去山西暂居,父女两人分别时,都红了眼眶,眼中满是不舍,叫人看了心疼。李讷跟随部队去往山西后,毛泽东时常都会想起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了。闲暇之余还会去了解李讷目前的状况,得知一位叫做李若的人负责照顾女儿,女儿也很听话,脸上终于浮现出久违的笑容。平日里主席工作再忙,都会派人打听李讷的生活情况,一直惦记着她。一次,毛泽东给在西柏坡的毛岸英写信,想到他那里离李讷相隔不远,便问道:“你有没有给李讷写信?你们之间的距离很近,要多联系。”除此之外,毛泽东也经常会给李讷写信,问得最多的是近况如何,身体好不好之类关心的话语。李讷那充满稚气的回信,主席每次都会看上许久,嘴角的笑容也一直勾着,心中对女儿的思念日益增加,奈何情况不允许,作为父亲他必须将子女的安全摆在第一位。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大半年了,毛泽东和李讷也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战斗形势一有好转,毛泽东就立马命人去将女儿接回身边,许久未见,甚是想念啊!那天,主席放下手头上所有工作,在门口走来走去,焦急地等待着李讷的到来。远远看到李讷的那一刻,内心激动、喜悦的情绪瞬间涌出,父女团聚,喜慰至极。不顾旁人的目光,毛泽东对着女儿大喊道:“娃娃!大娃娃!我的好娃娃!”随即,又将李讷抱了起来,这还不满足,又在她圆嘟嘟的脸上亲了好几口,又接着说:“大娃娃啊,爸爸好想你!”李讷见到父亲也十分高兴,乐呵呵地说道:“小爸爸,我天天都在想小爸爸。”情到浓时,两人眼圈渐渐红了起来,湿漉漉的,在场所有人都被他们感动。次日,毛泽东就带着小李讷转战杨家沟,自此父女两人基本上没有分开过。随着李讷越来越大,主席也变得严格起来。图|毛主席和李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不仅关心李讷的成长,更注重对她的教育,时刻会利用身边的事物鼓励她。这年冬天,毛泽东已经转战到杨家沟有一段时间了,平时粮食这方面比较紧缺,大多数都是从别的根据地送过来的黑豆,年纪小喜欢开玩笑的李讷看到大家吃黑豆嘴都黑了,便对毛泽东笑着说:“爸爸你快看,叔叔阿姨的嘴都是黑的!”话音刚落,气氛在此刻凝固,一片寂静。众人脸上都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毛泽东听完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重心长地对李讷说:“你不要笑叔叔阿姨,前线的解放军叔叔都是靠吃黑豆打胜仗的,黑豆吃了能长胖长高,你应该多吃一点,将来一定是个好孩子。”说完,李讷重重地点了点头,也经常跟着一起吃黑豆了。眼瞅着李讷已经7岁了还没有上学,寻常孩子6岁就要进学堂读书,毛泽东为了不耽误孩子的教育,找来了保育员韩桂馨教李讷读书识字。在父亲的熏陶下,李讷也非常喜欢看书,特别是古诗类,在她的床头经常放有诗词书。李讷非常懂事,虽然现在只有7岁,却已经能够明白很多事情了,在韩桂馨来教她期间,李讷来到毛泽东办公的地方,一脸认真地说:“爸爸请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会淘气的。”李讷的话主席听了很是欣慰,表示认真读书很不错,但小孩子偶尔淘气一下更健康。在这之后,李讷就交由韩桂馨照顾了,因为要读书学习的原因,李讷也很少有时间去找父亲。此时,另一边的毛主席又开始废寝忘食地工作了,接连工作几个日夜,这样下去身体可吃不消,为此周恩来等人很担心,多次劝说都没效,只好再次请出“秘密武器”了。他们命人偷偷把李讷接回来,放在了毛主席的办公室,一声甜甜的“小爸爸”唤醒了沉迷工作的主席,连忙抱起李讷又亲又抱。李讷说:“爸爸,我们散步去。”说完就拖着毛主席出去了,众人见毛主席终于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全部都松了一口气,下次这样还把李讷叫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毛主席进驻西柏坡。那时候正值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一到这个时间不仅农民们忙着收成,小孩子也忙得“不可开交”,这边玩玩,那边看看,好像什么东西都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不,毛泽东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柿子树,十月金秋,正好都结出了黄通通的果实,瞬间就吸引了一群小孩围观,其中就有李讷。一群小孩看着树上已经成熟的柿子,直流口水,今天不吃到是不会算了的,原本他们想找一根棍子将柿子打下来,奈何一直没有找到工具。李讷有些心急,看到旁边地上有许多碎瓦片有了主意,招呼小伙伴用碎瓦片扔柿子,瓦片从高空落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几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这声音惊动了来寻找李讷的韩桂馨,看到几个孩子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立即上前制止了他们的行为,轻声对他们说:“主席现在正在睡觉,你们真是无法无天啊!”说完,马上带着这群小孩回去了,李讷跟在后面有些不安,刚才还觉得没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做得不对。主席知道这件事后,将李讷叫到了办公室。“这是谁出的主意?”“是我。”“你为什么这么做?”“我没有找到长杆子,只能扔了。”“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摘柿子,不过你要知道这很危险。”经过这次谈话后,李讷渐渐收了心,不再鲁莽行事,做事之前都会考虑清楚是否该做。毛主席直言:是爸爸的错1949年新中国成立,李讷已经9岁了,毛泽东在入住香山后,李敏也回到了父亲身边。因为李敏在苏联上过小学,直接就被安排进入了初中。此时李讷还没有正式上过小学,心里也对上学充满了期待,最后李讷被安排进了育英小学读书。图|1949年,毛泽东和李讷在香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育英小学是住读制,并集中了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一所很不错的小学。在开学前一天晚上,毛主席和李讷进行了一次谈话,毛泽东说:“娃娃啊,你去了学校不能告诉别人你是毛泽东的女儿,也不能因此就搞特殊,这绝对不允许。”李讷知道父亲身份特殊点头答应,想到了什么,问道:“那如果同学问我爸爸是什么职业,我应该怎么讲?”毛主席笑了笑说:“你就从你知道的职业里随便说一个,像医生、农民、司机什么的,都可以说。”谈话结束后,李讷就带着对新学校的期待安稳入睡了。第二天,李讷起了一个大早,谨记父亲交代她的话,放弃穿自己漂亮的花裙子,换上了满是补丁的旧衣裳。刚进教室就被同学们嘲笑了,大家都异口同声问:“你怎么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啊?”李讷心凉了一半,在毛泽东的教育下,她比同龄人更加懂事,便不予理会。在学校登记家长姓名、职业那一栏,李讷写的是保健医生王鹤滨。第一节是语文课,老师今天要讲的是《东方红》,其中有一句:“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李讷一直盯着课本上“毛泽东”这三个字,耳边响起了父亲的叮嘱……老师讲得差不多后,提出让同学们富有感情去朗读课文,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老师十分满意,连连称赞,到了李讷这,老师却皱起了眉头,看起来似乎要失去耐心。原来,李讷一直读不出“毛泽东”这三个字,拖拖拉拉之下老师有些恼了,李讷好不容易哽咽着读完。老师当时很生气,用很凶的语气说:“李讷,你是怎么读的?这么好的文章,全班就你读得没有感情,你是不是不喜欢毛主席?”这话仿佛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遭到批评的李讷,心中的委屈和苦涩就快要溢了出来,却还是尽力憋了回去,下课后终于爆发了。图|杨尚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讷在座位上悄悄抹着眼泪,没想到第一天就过得如此难受,这一幕刚好被校长杨尚昆看见了,他是知道李讷身份的,知道事情原委后十分心疼这孩子。杨尚昆知道李讷很懂事,怕她不讲给主席听,赶紧去找毛主席说明了今天的情况,主席听后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李讷回到家时,情绪已经收拾好了,表示对新学校很满意,说些老师同学都很好之类的话,果真没有讲语文课上的事情。毛主席心里很不是滋味,女儿这么懂事让他非常心疼,主动询问起了这件事,李讷年纪还小,做不到情绪收放自如,好不容易咽下去的委屈又爆发了。李讷一边大哭,一边讲起了今天的事情,她知道课文上的“毛泽东”是自己的父亲,可就是念不出来,看着女儿豆大的泪珠一颗颗掉落,毛主席也潸然泪下,抱起李讷安慰道:“娃娃啊,是爸爸的错,谁叫你是我毛泽东的女儿。以后课堂上跟着其他同学读就是了,毛泽东只是一个名字,没有什么。”在爸爸的安慰下,李讷终于控住了难过的情绪,没有再哭了。随着李讷逐渐长大,她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强,任何言语都对她造成不了伤害。期间,李讷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很好,平时喜欢留着干净利索的短发,喜欢穿淡雅、颜色单调的衣服,就读高中后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讷于言,性格多少有些孤僻。决不允许搞特殊!毛主席杜绝身边人搞特殊这一套,自己严格执行,对待女儿比他人更加严格:李讷在北大就读期间,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每次都需要从西郊乘坐公共汽车进城,来回算起来要花一个小时左右,有时候回家天都暗了。卫士长李银桥很担心李讷的安全问题,害怕回来的路上不安全,就背着毛主席开车去接李讷,尽管做得很小心,还是被主席发现了。图|李银桥和毛泽东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严厉批评了李银桥,李银桥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席一句话堵住了他:“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决不允许搞特殊!”多年以后,李讷一直恪守本分,秉承着毛泽东绝不搞特殊的家风,每每想起父亲对她的教诲,总是会止不住泪流,心中十分思念那段时间。李讷曾说过:“……他对我们的教导是精神上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电视剧全集5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