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19世纪非主潮文学提纲风潮“确诊式19世纪非主潮文学提纲”?

更新时间:2023-09-09 11:41:10  最近在网上经常看到被正式确诊为xx的文案,这类文案刚看到的时候会有些莫名其妙,比如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那么,确诊式文学为什么火了?如何看待确诊式文学的使用?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确诊式文学为什么火了  最近互联网上流传了一个梗,“被正式确诊为××”。一个明确的出处大概是“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一位西安市民表示,由于西安游客太多,自己和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沈眉庄一样,已经不想出门了,准备窝在家里把外面让给外地游客。类似的,如“北京人被正式确诊为哪吒”,“福建人正式被确诊为孙悟空”,“广东人正式被确诊为依萍”。“  “确诊式文学”的火爆实际上是网友们组织的一场理性又幽默的情感宣泄。  无论是面对高温或暴雨的极端天气还是人生的种种不如意,网友们以“确诊式文学”自娱自乐,用风趣的语言解构生活的辛苦,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调侃过后,“沈眉庄”“孙悟空”“懒羊羊”们又回到自己原本的角色,继续元气满满迎接第二天的生活。  如何看待确诊式文学的使用  “被正式确诊为××”的说法,算是一种比拟修辞,如果用得巧妙,确实能产生让人会心一笑的效果。比如说成哪吒,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人们完全可以脑补踩在地上脚底发烫的感觉。而且这在侧面上也体现流行文化的影响力,哪怕是多年前的影视剧,到现在人们还记得,还能拿出来做为公共知识进行遣词造句。  不过,也正如每创造一个网络梗,后面还要加一句解释,这或许也是它致命的地方——把简单的事物变复杂了,给交流无中生有地添加了一个脑回路。尤其是它还和本该简洁明了的天气状况相关,难免给人做作之感。仔细想想,有几个人可以马上想到“依萍”是在说什么呢?搞明白之后,会不会生出一声“不过如此又无可奈何”的叹息?  随着这句网络梗被大量使用,网上也出现很多逆反的情绪,“好好说句让人能懂的话不可以吗?”“玩一些无聊的梗还以为别人都喜欢”……相信,随着各类“确诊”被制造出来,类似的厌倦与不满也会越来越多。  网络梗本身没有原罪,关键是舆论的偏爱与追逐,进行着高分贝、无脑化的重复与强调,这就难免让人厌倦。本质上是制造了一种拟态环境,这并非真实的生活空间,而是人为制造的话语系统,有人会感到低幼、无脑乃至矫情、肉麻,也丝毫不奇怪。  当然了,并不是说使用网络梗有什么问题,网络梗本身也是一种狂欢,是一种解构性的精神释放。只不过,当一个网络梗出现后,大大小小的舆论单元,从普通网友到机构账号,都如获至宝般蜂拥而上,这多少也从侧面反映了某种“贫瘠”——人们缺乏自我表达的方式和能力,只能在网络梗中捕获些许灵动。 关键词:
确诊
文学
为什么
如何
看待
使用
实用工具
星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处女座狮子座射手座摩羯座天秤座天蝎座水瓶座双鱼座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1112日期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031
星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处女座狮子座射手座摩羯座天秤座天蝎座水瓶座双鱼座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星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处女座狮子座射手座摩羯座天秤座天蝎座水瓶座双鱼座血型ABABO
分类人物篇生活篇情爱篇物品篇身体篇动物篇植物篇鬼神篇建筑篇自然篇
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星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处女座狮子座射手座摩羯座天秤座天蝎座水瓶座双鱼座
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血型ABABO
年份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1929193019311932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19441945194619471948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
血型ABABO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血型ABABO星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处女座狮子座射手座摩羯座天秤座天蝎座水瓶座双鱼座
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星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处女座狮子座射手座摩羯座天秤座天蝎座水瓶座双鱼座星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处女座狮子座射手座摩羯座天秤座天蝎座水瓶座双鱼座
血型ABABO血型ABABO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1112日期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031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1112日期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031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1112日期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031
一.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人发起,并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的新文学社团。沈雁冰接编、经过革新了《小说月报》。它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写法上一般倾向于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产生了一批所谓的“问题小说”。2.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3.学衡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文学团体,或可以说是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1922年1月,梅光迪、吴宓、胡先骕、刘伯明、柳诒徵等七人,在南京东南大学发起创办了《学衡》杂志而得名。该杂志的创刊标志着该派的诞生。宗旨是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是当时最重要的站在新文化运动对立面的阵营之一,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4.国剧运动:1926年,赵太侔、余上沅等留美学生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新剧":主张发扬传统戏曲"纯粹艺术"的倾向;提出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进而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预言"再过几十年大部分的中国戏剧,将要变成介于散文、诗歌之间的一种韵文的形式"。——他们的这一设想,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不适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终未能实现,但作为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在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留下了痕迹。5.《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这些杂感作者被称为《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6.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叶灵风等。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承上启下,成为海派文学的一个完整阶段。提高了文学中“都市”的地位,使平民文学越过通俗界线。7.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8.《死水微澜》:是著名作家李劼人的一部长篇小说,成书于1935年7月。小说通过对普通小老百姓生活的描写,生动的展现出1894年到1901年,这一段时间市井百姓的一连串故事。具体写出当时社会上两种势力教民与袍哥的激荡、消长,社会的腐朽。就在这如死水一般的社会当中,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所带来的启蒙思想却让这死水泛起了一点点微澜。小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旧时代气息。与《暴风雨前》、《大波》合称“大河小说三部曲”。9.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问题小 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贴近青年所关注的人生问题,它是五四时期,最早形成的一种小说实践形式,虽然大多数都不太成熟,不重于艺术技巧和结构形式。但对整个五四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导致着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占据着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代表作家冰心、王统照等。10.左联: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它是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同鲁迅以及其他革命的“同路人”联合起来成立的统一革命文学组织,以对抗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为目的。“左联”成立标志着共产党在组织上自觉领导文艺的开始。11.中国诗歌会: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主要刊物是《新诗歌》。中国诗歌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廓清新月派、现代派在诗坛造成的某些迷雾,推进和发展革命的诗歌运动。12.现代诗派: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这一诗派既受益于法国象征诗“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又与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的诗美追求一脉相承。#13.中国新诗派:中国新诗派又称九叶派。1948年在诗坛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叶派"的正式亮相。九叶派"是40年代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又称"中国新诗派"。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80年代出版合集《九叶集》,"九叶派"由此得名.文学史通常认为"九叶诗派"的艺术探求很有价值,拥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诗人诗作,对新诗的表达方式以及诗学观念都有大的突破.14.“文协”:是指于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它的成立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等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15.《果园城记》:是师陀一部出色的短篇集,作者带着浓厚的怀旧情绪,以他所特有的既凄凉又温暖的回忆手法,写一个小城的历史和各种小人物的命运。书中以一系列描写人物的篇目反映了20世纪初期到抗日战争前期日益凋敝的中国封建乡村小城的生活场景,其基调滞重哀痛,沉郁复杂,带有浓重的乡土情结。《桃红》、《颜料盒》、《一吻》、《狩猎》等都是《果园城记》的著名篇目。16.《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论及了延安整风中提出的许多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文艺运动有现实针对性,但其对革命文艺历来所关注并需要重点解决的诸多理论问题也做了系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17.《文学改良刍议》:是著名学者胡适于1917年1月1日发表于《新青年》的一篇提倡改良中国文学的文章,提出文学改良之“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它是白话文向文言文挑战的发难之作、开山之作,掀起了巨浪狂风,成为白话文运动的第一炮。18.乔寓文学:即乡土文学,是指20世纪初出现于文坛的一股文学潮流,主要就是指一批寄居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作家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二.简答题1.试述胡适与周作人的新文学理论。一.胡适的理论建树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这两者相辅相成,筑起胡适的文学思想的基本架构。胡适的新文学理论1、文学的历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是“活文学”随时代替了“死文学”的历史。1918年4月,他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明确标示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他主张建立言文一致的统一的“国语”,取代往昔言文脱节的状况,以此实现思想启蒙和建立统一的现代民主国家的必要条件。2、为强化“白话文学”与“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胡适一方面加紧在横向上评介西方文学思潮理论,同时又在纵的继承中找根据,这导致他对中国文学传统的重估。1923年创办《国学季刊》,提出“整理国故” .3、在新文学思想内容与方法上,胡适重视宣扬个性主义,主张采用写实主义,来挽救濒于死亡的中国文学的命运,挽救缺乏活力的中国社会。提出以写实的方法“实写今日社会之情况”这些主张引发了“五四”后一、二年间的“问题小说”与“社会问题剧”的创作热潮。胡适还在《论新诗》等著作中提出过“诗体解放”说,认为新诗要摆脱旧诗词曲的束缚,不但要用白话,还应不拘格律,向自由诗发展。周作人de文学理论1.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1919年周作人还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1)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1918年发表的《人的文学》.(2)反省“人的文学”口号中包含的功利主义. 1920年1月,周作人做了一次题为《新文学的要求》的讲演 . 1923年,周作人出版了评论集《自己的园地》,强调尊重艺术个性,抒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思。在以后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试图探讨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衔接汇通,推崇“即兴言志”的创作心态,强调尊重文学的独立性与维护自由表达思想见解的文学原则。逐渐由新文学主潮的带头人,变为自由的思想者,并超离主潮。2.对现代散文文体的理论确认   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2.简述京派小说的流派特征。(1)它所显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2)京派小说的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多有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3)京派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4)京派小说还是一种意蕴深厚的文化小说。(5)小说注重“回忆”,忆及逝去的美,和眼前的现实进行对照。总,京派小说经由稳重开放的学院文化,整合了传统与现代、雅与俗等各种因素,成为特具中国文化风貌的文学。3.《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分析。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洪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a.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精神的新人。b.把自己的本质神化,热烈地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C.目光不局限于中国一隅,而是面对整个世界与人类。二.诗人的个性与灵魂的真实袒露。不加掩饰地赤裸裸地袒露自己,这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一大特色。4.简述田汉早期戏剧的基本主题与艺术特色。早期创作的一个总的主题是“真艺术与真爱情”一.这一时期田汉是将现实的关怀与“人性之真”的超越性的关怀融为一体的。二.另一个主题是“美的幻灭与毁灭”,这一部分作品更具有社会批判性,而且是越来越强烈的。艺术特色:a.自觉地吸取西方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艺术资源,显示出“重象征,重哲理,重抒情“的特色。b.“诗人写剧”的特色是十分鲜明的。人物常有长篇的独白,或叙事,或抒情,以此作为推动戏剧发展的要素,在这个意义上,田汉早期戏剧是更重视“语言的艺术”的,而此时剧作者的语言风格又是偏于华丽的。5.评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一是文化内涵。她的作品多以纤细的感觉回忆与抒写北方中国农村生活的沉滞闭塞,人民的善良、愚昧,并由此展现深刻的生命体验;二是文体特色。作家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新型小说,自由地出入于回忆、现实与梦幻,善于捕捉细节,语言朴实纯净,风格凄婉明丽。6.试评何其芳《画梦录》的艺术特色。以精致细腻的笔触.探索人生表现形式的色彩、图案,孤独苦闷,耽于幻想,刻意画梦,遂成为内心哀怨独语的散文诗。在《画梦录》中,“独语”既是一种和作家的主体意识密切相关的语调,又是一种独特的组织意象和营造氛围的感觉结构方式。一、散文的独立创作  在当时,抒情为主的小品,相对受到忽视,何其芳则认为散文应该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处于同等到地位并应该是独立创作的。何其芳对当时的散文现状极其不满,他决心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证明“每篇散文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创作不是一段未完篇的小说,也不是一首短诗的放大。”他想证明散文并不像别人所说“闲话”,而是有它自己的形式,自己的艺术价值。因此他宣称:“我的贡献是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园地。 二、注重情调和氛围的创造(一)融合诗于散文,创造意境美  何其芳的散文,无论从思想感情,还是从艺术表现来看,同他的诗都很相似,都是那么精巧、美妙、有风格。《雨前》是篇散文,可是一系列的意象分明像画面,如果说它是画,偏又那么像诗。读了这篇短文,不禁会联想起一些诸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这样的诗句,这些景物名词都列在一起,词语原先的本义在欣赏过程中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这些景物共同组合成的神韵、格调则散发出强烈的意味,形成意境。(二)刻意拓展散文的表现手法,追求散文的艺术美  何其芳早期的散文,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因而他的散文“诗意浓郁,意象丰富,描绘细腻,语言优美,具有梦幻和绮丽的色彩,有着委婉和沉郁的风格。”何其芳不是一般地随意地创作散文,而是“制作”,因此,《画梦录》写得纤细而精致。一本薄薄的《画梦录》,作者不惜运用婉转多姿,刻意求变的笔致创造了一系列,近乎空灵的精致,华丽雕琢的文字,使其充满了“颜色、凹凸、深致、隽美,”为《画梦录》平添了艺术的魅力。在《画梦录》中刻意追求艺术美,通过多个方面表现出来的。7.评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和主题艾青诗歌的总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一.“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于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 二.“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这一时期写得最好的光明颂是《向太阳》与《黎明的通知》.8.分析赵树理评书体现代小说的特点。一.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开头总要设法介绍清楚人物,故事连贯到底,最后必定交代人物的结局、下落,做到故事来龙去脉清楚,有头有尾。二.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事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现其性格,少有静止的景物与心理描写。在描写的粗细上,又摒弃了评书在小趣味上大加渲染的传统手法。三.不但在人物对话上,而且在一般叙述的描写上,都是口语化的,他的语言具有明白如话的特色,而且吸收了传统说书艺术的长处,能琅琅上口,具有可朗读性。9.试分析老舍作品的“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一.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老舍聚集其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这画卷所充溢着的北京味儿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二.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北京长期作为皇都,形成了帝辇之下特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审美追求,迥异于有更浓厚的商业气息的“上海文化”。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抚幼的老“规矩”;性格的懒散,苟安,谦和,温厚,懦弱等等。三.他的作品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的影响,同时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老舍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解嘲。四.老舍的语言艺术也得力于他对北京市民语言及民间文艺的热爱与熟悉。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其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有他独特的体味与创造,又隐约渗透着北京文化。10.为什么说《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艺术的丰碑?(1)《白毛女》的成功在于其既有鲜明的革命性主题,又充分注意满足农民观众的趣味与审美习惯,是民间(农民)文化、受到西方影响的五四新文化与革命文化三者的融合。(2)《白毛女》的成功也是解放区文学的典型现象,其现实影响以及对后来民族歌剧艺术发展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三.论述题1.试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一、表现的深切:题材、思想、情节结构1、题材的更新与以往传统小说对比,鲁迅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开创了“表现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生活”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表现的深切2、思想的深刻(眼光的独到):重在揭示中国人病态的灵魂,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 。华老栓一家的愚昧,闰土的麻木,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都是那般触目惊心。《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辛亥革命的高潮中觉醒,并随革命退潮而跌落的一类。表现的深切3、小说独特的情节、结构模式A“看与被看”a、在作品中人物的看与被看之外,还有作者在看,看着看客们的麻木——《示众》。b、先驱者与群众。质疑启蒙本身,有鲁迅自己的生命体验——《药》。B离去——归来——再离去,即归乡模式。《故乡》、《在酒楼上》寻找希望——无所依着——绝望——反抗绝望二、格式的特别1、突破中国传统小说的格局,建立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狂人日记》打破传统小说的顺序讲述,按狂人心理活动组织小说。《孔乙己》有读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多重视角。《阿Q正传》《伤逝》具有主观抒情性。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在酒楼上》与《孤独者》中,小说叙述者“我”与主人公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有自我灵魂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格式的特别2、 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要极简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3、实验的广泛性A、借鉴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来从事小说创作,并试图将它们融为一炉。出现了“诗化小说”、“散文体小说”、“戏剧体小说”等等。格式的特别B、自觉借鉴西方小说的形式,由不算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经验,来创造现代小说的新形式。C.无羁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每篇小说一个新样式。日记体、手记体,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人称交错使用,正叙、倒叙,选取一个生活场景,选取生活的横断面,几个场景的拼接等。2.略论不同历史时期对《阿Q正传》的不同解析及其与时代主潮的关系。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有着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构成一部阿Q接受史,这个历史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1、在20年代启蒙主义思潮时期和30、40年代民族救亡思潮时期,都提出了“民族自我批判”的时代课题,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2、50年代至7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强调要对文学作品进行阶级分析,阿Q被视为“落后的农民”(或“农民”)的典型。3、80年代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人们又从《呐喊》《彷徨》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的观念出发,给予阿Q新的解释,阿Q再一次被确认为“国民性弱点”的典型。4、近年来,人们开始对阿Q性格的人类学内涵展开探讨, 作出了另一种分析: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难,在这个意义上说,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鲁迅是不朽的,阿Q的意义也是说不完的。阿Q是超越时代的。3.联系创作,概述30年代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学派别之间对峙与互相渗透的状况。4.为什么说茅盾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的编年史”? 一·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要求创作与历史事变尽量地同步,自觉地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 二·茅盾小说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必然显示出题材的强烈政治性。他的爱情描写,也是从属于青年知识分子阶层的表现,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小说叙述者的身份,与五四时期大部分的叙事作品以个人立场叙述不同,所持的是社会化的、集体化的立脚点。这样,茅盾的小说叙述人,显出个人化体验的缺乏,更多以历史代言者的面目亮相了。6.结合具体作品比较巴金前期与后期小说创作风格的异同。巴金的前期小说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的,如长篇《灭亡》、《新生》和《爱情三部曲》等;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代表。《家》很能代表巴金前期创作风格: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锻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内心。 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从题材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续顺着《家》的路子写旧家庭的没落的,除了《春》和《秋》外,还有《憩园》;另一类是反映抗战时期的现实生活的,主要有《火》三部曲、《第四病室》和《寒夜》。巴金不再是一味地正面抨击封建阶级的角色,他意识到人性与人世变迁的复杂性。在现实批评的同时,他又夹带着对人性弱点的理解与同情。如果说《激流三部曲》在反映青年反抗的同时,着重揭露的是封建制度对年轻一代青春、爱情和身心的残害,《憩园》则集中揭示封建阶级本身所经历的人格的堕落及人性的扭曲的过程,有一种悲凉的挽歌的调子,有一种追怀旧梦的遥深感慨。7.试述胡风的文学主张,并分析说明他的理论主张如何体现在受他影响的作家和流派的创作中。胡风是四十年代乃至当代最有影响又最有争议的文学理论批评家,近年来学术界对胡风的研究空前地重视,并有新的成果。(1)胡风理论可以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核心命题为“主观战斗精神”。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2)构筑胡风理论的三大支柱,或主要观点:一是“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二是“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三是“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8.试述老舍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老派市民、新派市民以及正派市民等几种不同的人物系列,各式人物的性格构成往往都在阐释着某种文化内涵,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 老舍写得最好的是老派市民形象,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很保守、闭塞的。 而在描写新派市民时,鄙夷不屑之情便溢于言表。就小说所描写的道德失范、价值混乱而言,老舍的批判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然而这种比较肤浅的嘲讽或批评里头,又包含着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思。批判传统文明时的失落感和对“新潮”的愤激之情常常交织在一起,并贯穿在老舍的小说中。9.曹禺剧作从《雷雨》、《日出》到《北京人》艺术风格发生了哪些变化?一.《雷雨》既是关注现实的,同时又超越现实,追索着隐藏于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二.《日出》则不再追求精心构制的故事,而注重展现日常生活,也即将关注与表现的重心由传奇转向平凡,由变态转向常态;在戏剧结构上也不再集中于几个人身上,而借鉴印象派绘画的散点技法,用片段的方法,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三.《北京人》则是曹禺追求已久的由“戏剧化的戏剧”生命向“生活化的戏剧”生命的转变: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
最近在网上经常看到被正式确诊为xx的文案,这类文案刚看到的时候会有些莫名其妙,比如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那么,确诊式文学为什么火了?如何看待确诊式文学的使用?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确诊式文学为什么火了最近互联网上流传了一个梗,“被正式确诊为××”。一个明确的出处大概是“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一位西安市民表示,由于西安游客太多,自己和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沈眉庄一样,已经不想出门了,准备窝在家里把外面让给外地游客。类似的,如“北京人被正式确诊为哪吒”,“福建人正式被确诊为孙悟空”,“广东人正式被确诊为依萍”。““确诊式文学”的火爆实际上是网友们组织的一场理性又幽默的情感宣泄。无论是面对高温或暴雨的极端天气还是人生的种种不如意,网友们以“确诊式文学”自娱自乐,用风趣的语言解构生活的辛苦,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调侃过后,“沈眉庄”“孙悟空”“懒羊羊”们又回到自己原本的角色,继续元气满满迎接第二天的生活。如何看待确诊式文学的使用“被正式确诊为××”的说法,算是一种比拟修辞,如果用得巧妙,确实能产生让人会心一笑的效果。比如说成哪吒,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人们完全可以脑补踩在地上脚底发烫的感觉。而且这在侧面上也体现流行文化的影响力,哪怕是多年前的影视剧,到现在人们还记得,还能拿出来做为公共知识进行遣词造句。不过,也正如每创造一个网络梗,后面还要加一句解释,这或许也是它致命的地方——把简单的事物变复杂了,给交流无中生有地添加了一个脑回路。尤其是它还和本该简洁明了的天气状况相关,难免给人做作之感。仔细想想,有几个人可以马上想到“依萍”是在说什么呢?搞明白之后,会不会生出一声“不过如此又无可奈何”的叹息?随着这句网络梗被大量使用,网上也出现很多逆反的情绪,“好好说句让人能懂的话不可以吗?”“玩一些无聊的梗还以为别人都喜欢”……相信,随着各类“确诊”被制造出来,类似的厌倦与不满也会越来越多。网络梗本身没有原罪,关键是舆论的偏爱与追逐,进行着高分贝、无脑化的重复与强调,这就难免让人厌倦。本质上是制造了一种拟态环境,这并非真实的生活空间,而是人为制造的话语系统,有人会感到低幼、无脑乃至矫情、肉麻,也丝毫不奇怪。当然了,并不是说使用网络梗有什么问题,网络梗本身也是一种狂欢,是一种解构性的精神释放。只不过,当一个网络梗出现后,大大小小的舆论单元,从普通网友到机构账号,都如获至宝般蜂拥而上,这多少也从侧面反映了某种“贫瘠”——人们缺乏自我表达的方式和能力,只能在网络梗中捕获些许灵动。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查看更多相关的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世纪非主潮文学提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