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民歌目录民歌大腔由哪三部分组成

2020-06-03 16:45
来源:
港视零距离
在山西左权,有两最,一是春日里漫山遍野的山花,一朵朵、一簇簇,如霞似火,娇艳芬芳;二是那一曲曲高亢、婉约的小调,上至耄耋之年的老翁,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年年月月向天而歌,紧紧揪心,上演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民歌传奇。
左权民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热情奔放的歌谣,左权人民既可以表达自己对秀丽山川的赞美和眷恋,也可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平日里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自编自唱的歌谣来表达,但是大多数的歌谣都是老一辈人传唱下来的,就是旧曲编新词,所以很有传统的文化特色。左权民歌由大腔、小调、杂曲三部分组成。大腔的唱词是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曲调较长,如果演唱者没有足够的功底是很难演唱的,所以它的流行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这部分的民歌元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有句俗语:‘唱得了辽州小调,喊不来辽州大腔’就是这个意思了。相对于大腔而言,小调就是左权民歌的主体部分了,它的题材、形式多种多样,有抒情叙事的,有轻松欢快、凝重典雅的,还有诙谐幽默、尖刻讽刺的。小调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抗战时期也广为流传,成为一种宣传的手段,既通俗易懂,又雅俗共赏。开花调是小调中的一种,现在,很多左权民歌都是采用的这种形式,比如《苦相思》《想亲亲想在俺心坎上》《会哥哥》等歌曲用的都是开花调,这样的歌曲都是以反映爱情生活为主,大部分歌词分上下句,上句以啥啥开花为起兴,下句点明主题,因此曲调短小精悍、明快活泼。
对于左权民歌来说,很多歌曲并没有一定的出处,有些歌曲只是人们在务农或生活中自编自创的,因此也就形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杂曲’,比如民间歌舞表演中的推小车、跑旱船、高跷、小秧歌等均在杂曲的范围之内,其形式繁多,唱词自由,是左权民歌中别具一格的地方曲种。左权小花戏则集民歌、舞蹈和戏剧为一体,其舞步扇法一枝独秀。唱民歌、扭花戏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子民们尽情表达喜悦和抒发爱憎的艺术形式。小花戏是随着社火表演应运而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产生于明初或宋、元年间,形成于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节目是《大娘呀》《二婶婶》《送小姨》《看觅汉》等,演出者分生、旦、丑三个不同的角色,掌握基本舞步和扇法各二三十种,主要道具是彩扇和彩绸。
《看觅汉》作为左权民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其歌词简洁,旋律朗朗上口,深得当地人民的喜爱。今天记者就将这首由左权民歌手刘伟东演唱的《看觅汉》推荐给大家,让我们伴随着刘伟东欢快嘹亮的歌声,一起走进左权民歌的神奇世界。(记者 杜利勇)
觅汉:指旧时雇用佃农、农业长工的俗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左权民歌是一种山西省的传统民歌音乐。晋中地区左权县的民歌不同于山西任何地区的民歌,它独树一帜,自成脉络,曲调清丽而优美、风格委婉而温柔,意境新颖,诗味浓郁。左权民歌在宋元时期,已经被广泛传唱,家家弦诵。左权民歌种类自成体系,“大腔”、“小调”、“杂曲”三大类别交相辉映。 基本介绍
书名 :左权民歌
作者 :左权县人民
类别 :民歌
分布区域 :晋中地区左权县
包括 :“大腔”、“小调”、“杂曲”
溯源,特点,传承,大腔,杂曲,小调,开花调,
溯源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她东依太行、中条山脉,西南两侧濒临黄河,成“表里山河”之势,一向是中原门户。特殊的地理形势,使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她的历史源远而流长。 上古时期,1962年发现的芮城西侯度遗址表明,远在18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此外,旧石器时代的丁村人遗址、许家窑人遗址、峙峪人遗址等等,在山西境内发现有二百余处。继旧石器之后的新石器时代,发现有母系氏族的仰韶文化和父系氏族的龙山文化遗址千处以上。 三代时,古称“河东”的山西南部,是黄帝和尧、舜、禹建都、活动的地方。相传黄帝曾先后与蚩尤、炎帝战于“坂泉之野”,据沈括《梦溪笔谈》,坂泉在今山西省盐城附近,钱穆《国史大纲》亦采此说。“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的传说,也流传甚广,文明的薪火一直在这里延绵著。
民歌手石占明
悠远的历史,积淀出丰厚的文化,作为民间艺术形式的山西民歌,也是蔚为大观。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据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 山西民歌历史悠久。尧天舜日之下就有见于文字的,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风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所收集的《魏风》、《唐风》共十九篇,大部分产生于山西,其中的《伐檀》、《硕鼠》、《绸缪》诸篇,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显示出相当的成就。 山西民歌地方特色鲜明,艺术风格迥异。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各地民歌也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大致上,可以分为晋南、晋东南、晋北和晋中四个音乐色彩区。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北河曲、保德、偏关的民歌,音调高亢,音行跳跃性大,有塞上高原特有的辽阔、雄浑之感,以憨直、泼辣、朴素的抒情见长;晋南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祁县、太谷,寿阳、太原地区的民歌,则灵活自由、富于变化。
特点
晋中地区左权县的民歌不同于山西任何地区的民歌,它独树一帜,自成脉络,曲调清丽而优美、风格委婉而温柔,意境新颖,诗味浓郁。如此巨大差异的存在,要从其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人民生活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左权县位于山西省东部边缘,太行山脊中段,清漳河贯穿南北,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她雄踞太行屋脊,东俯河北平原,西窥三晋大地,地处晋、冀、豫三省之交,是交通往来的要道,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境内群山嵯峨,沟壑纵横,奇峰竟秀,泉流众多,有“许由洗耳”之幽隐,“五指胜迹”之神奇,“千亩灵泉”之邃险,“箕山积雪”之清凉,“辽阳八景”优美怡人,名胜古迹所在多有。 左权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上古时期。现今发现的城北文化层和黄龙洞文化层,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另据《礼·月令》、《史记·楚世家》、《汉书·五行志》、《辽州志》等史料所载,上古五帝颛顼之子祝融封于轑阳,这是上古时的左权县。经过岁月的沧桑变化,供奉远祖祝融的祝融祠仍然保留了遗址(今城北火神庙),可以想像,注重祭祀活动的古人,曾经如何反复吟唱,祈祷祖先赐予他们光明和幸福。这恐怕是左权县早期民歌的萌芽阶段。 此后的建制归属上,唐尧属冀,虞舜属并,夏属冀,春秋属晋,战国先属韩后属赵,秦、西汉时属上党郡,东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始立轑河县,属乐平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朝代更迭,战乱频仍,县制也每多撤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民歌流传不广,又兼地处太行中腹,道路迂回,舟车难至,所以这段时期左权民歌受外界影响较小,发展也较为缓慢。 自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恢复县制,改名辽山县开始,到元代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的近八百年里,辽山县县制一直延续下来。政治的相对稳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歌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土壤。独特的风格开始形成,民歌种类也自成体系,“大腔”、“小调”、“杂曲”三大类别交相辉映。 左权民歌在宋元时期,已经被广泛传唱,家家弦诵了。事实上,从现在左权民歌“大腔”的曲牌结构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赚”、元代“散套”的痕迹。这段时期,是左权民歌的成型,盛行阶段。 比及明清,民歌更是贴近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抒发怀抱、寄托情感所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武军山诗抄》、《辽阳痴士诗抄》等文集,和流传至今的《绣荷包》、《闹五更》、《禁洋菸》等歌词中,都不难找到历史的印记。电视连续剧《雍正皇帝》中的那个小太监,就曾不止一次地唱起《绣荷包》。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前敌总指挥部进驻麻田。大批党的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一起,发掘整理提高民间艺术,古老的左权民歌又焕发了青春。当时的新民歌如:《彭总和咱同劳动》、《拥护八路军》、《参军歌》、《全民动员支前忙》、《将革命进行到底》等等,有力地宣传了团结抗日的时代主题。这个七、八万人口的小县,先后有一万多名青年参军,平均每年供给军粮150余万公斤,左权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2年5月,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战斗中于十字岭壮烈牺牲,为纪念这颗陨落的将星,是年9月,辽县易名为左权县。
传承
建国后的五十多年,是左权民歌由俗到雅俗共赏,由本土到全国的飞跃阶段。各级 *** 非常重视左权民歌的发掘、整理工作,各地文化工作者纷纷前来采风。基层歌手得到培养,民歌的演唱技艺更加成熟,艺术理论也有了很大提高。在新时代的推动下,左权民歌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孕育著新的生机,不断散发出她独特的魅力。民歌表演在诸大赛中屡获殊荣,《筑路哥哥》、《开花调》曾荣获两届全国群星奖金奖,而且蜚声海外。 左权民歌发展至今,有“万首民歌千出戏”之称,形式上更加多样,内容也是异常丰富。从曲调上说,有“大腔”、“杂曲”、“小调”三种形式。 宋人张仲尹有诗: 辽阳城
左权小花戏
颛顼分封不计年,山河俯仰景依然。 圣朝文教今沾被,弦诵家家礼乐全。
大腔
属套曲类民歌。其曲调典雅,结构严谨,形式完整,跳跃性大,虚词拖腔较多。由序曲(“蒜圪瘩)、正曲(“劈破玉”)、尾声(“打岔”)三部分组成,序曲和尾声固定不变,正曲部分则可以由唱者随意发挥,加以增减。大腔的唱词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唱法独特,难度较大。如《奇怪》、《大小姐下绣楼》等。
杂曲
又称山歌,是随着劳动节奏,在山间、田野随时可唱的一种短歌。杂曲的格律相对自由,曲谱单一,适于即兴编唱,别具地方风格。内容有倒秧歌、丑秧歌、牧童歌、打夯歌等,比如下面这首《呆笨呆》: 高高山上一只鸡,嘡啷啷飞在庙檐底。 有心给你唱两句,嘴又干来肚又饥(那么咳)。
小调
左权民歌的主体部分,是民歌曲调的俗称,适合人们在从事较轻松劳作时哼唱。小调的曲调简短,易学易唱,并且可以自行填改歌词,唱词内容极其丰富。 如反映日常生活的: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胳丁跪在石头上呀,小亲圪呆。 小手手红来小手手白,搓一搓衣裳把小辫甩呀,小亲圪呆。 小亲亲来小爱爱,把你的好脸扭过来呀,小亲圪呆, 你说扭过就扭过,好脸要配好小伙呀,小亲圪呆。 (《洗衣裳》) 歌唱历史人物的: 道光登基没几年呀,西洋鬼子入中原。为了侵占中国地,害咱黎民吃洋菸。 黎民百姓吃洋菸呀,卖儿卖女卖房产。浑身上下都卖尽,一把骨头不安然。 …… 两广总督林大人呀,三令五申把烟禁。查住洋菸几万箱,一火烧个乾乾净。 黎民百姓笑盈盈呀,这事办哩真称心。烧了毒品救百姓,看你洋鬼再虚精。 (《禁洋菸》) 反映爱情的: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呆。 榆树来你就开花,圪枝来你就多,你的心眼比俺多呀,啊格呀呀呆。 锅儿来你就开花,下不上你就米,不想旁人光想你呀,啊格呀呀呆。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呆。 金针针你就开花,六瓣瓣你就黄,盼望和哥哥结成双呀,啊格呀呀呆。 (《桃花红 杏花白》) 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 左权将军家住湖南醴陵县,他是中国 *** 的优秀党员。 老乡们,他是中国 *** 的优秀党员。 …… 左权将军牺牲为的是老百姓,咱们辽县老百姓为他报仇恨。 老乡们,咱们辽县老百姓为他报仇恨。
开花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从小调中派生出了一种独特的形式——“开花调”。上句常“XX开花”为起兴,下句点题,曲式结构上下句平行对称,曲调短小,旋律明快,长于抒情,内容多以反映爱情为主。熟练的民间艺人可以“做甚唱甚,想甚唱甚”。“左权开花调”自树一帜,是左权民歌中的一朵奇葩。在“开花调”中,不仅植物可以开花,其他东西也可以开花,石头、笤帚、门搭搭(门搭扣)、窗帘、玻璃……总之,一切用来作比喻的东西都可以开花。而这样的“开花”又与下句的主题有着内在的联系,比如: 山药蛋开花结疙瘩,圪蛋亲是俺心肝瓣。 半碗豆子半碗米,端起了饭碗就想起了你。 …… 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就照见俺圪蛋亲。 俺和哥哥有交情,父母阻拦俺不能成亲。 但愿俺变成比翼鸟,自由飞翔在天空中。变一对蝴蝶花间舞,时时不离俺圪蛋亲。
左权开花调
(《苦相思》) 窗帘开花呀帘朝外,实心留你在你不在。 槐花树开花结槐花,街上碰见你没说话。 花椒树开花一溜麻,想和你说句知心话。 …… 豆角开花呀弯回来,不想走了你返回来。 (《不想走了你返回来》) 樱桃好吃树难栽,有那些心思口难开。 山丹丹开花背洼洼开,有了心思慢慢来。 青石板开花光溜溜,俺要比你没一头。 谷地里带高粱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就数你好! 沙地里栽葱扎不下根,因为俺家穷不敢吭。 烟锅锅点灯一点点明,小酒盅量米不嫌你穷。 (《有了心思慢慢来》)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左权民歌的歌词对“赋比兴”手法的运用非常精炼。不仅如此,夸张、谐音、双关、叠字等手段以及方言虚词的合理运用,使民歌的表现力进一步增强。而且大部分歌词是即兴创作的,随编随唱,不用专门学习,一听就会,因此流传极广。 每年的元宵佳节,是民歌艺人大展身手的时候。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前都燃起了红红旺旺的“社火”,大家在“社头”的前导下,敲锣打鼓,手提灯笼结队而行。怎么样?一块去观灯吧?!如果想观看他们的精彩演出,除了去固定的场所外,还可以在自家门前放几串鞭炮拦住他们的队伍。看着那些身着戏装,手舞彩扇,口唱民歌,扭著“小花戏”的男童女童们,您的心情是否也会变得年轻?说不定,他们还会即兴发挥,唱上一段您的“光辉”事迹呢! 其实,要听民歌又何必等到正月十五呢?正如清人王显名的诗《春晴观田》中所描绘的: 一夜雨声聒枕头,天明润泽遍郊丘。 桃红柳绿烟村里,带喊夹歌鞭懒牛。 民歌,已经成为左权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她深深扎根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融化在人们勤劳善良的情怀里,再也拔不出,分不开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左权县民歌目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