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男的算计你的男人是不是不爱你犯贱??算计我?

作为一个多年犯贱的病人,这道题我觉得可以用一辈子去研究。此答案长期更新。先走科普学术路线,择时再来鲜血淋漓的自我剖析。在此我也先给出我对犯贱的定义:犯贱,从整体上说,是对自己有害或至少是无益的行为。它妨碍人的自我实现或成长。犯贱者还可能存在一种自我矛盾的状态;贱者,自虐。贱还有另一个解释:卑贱、轻贱。说一个人犯贱,也可以是形容其自轻自卑自弃。当然,我也同意@程毅南 的四点总结高度概括,都命中要害。“犯贱”主要是由几个因素造成的现象:1. 欲望过大;2. 能力不足;3. 道德标注模糊脆弱;4. 自制力不强。其实可以更进一步概括为:①欲望与能力比例失调。②没有明确的内部准则(不仅是道德领域)③自控力不强。但我想问的更进一步:为什么欲望与能力比例失调?为什么没有明确的内部准则?为什么自控力不强?为什么人做出对自己有害无益的行为?为什么人自我矛盾?为什么人自卑自轻呢?这几个问题,其实就涉及人格的发展与形成,或行为的成因。因此,我也将分为两种情况去讨论这个问题:一,是否”犯贱人格“?即是说某种或某几种类型的人,他们会在某些领域内长期的犯贱,甚至在感情、工作、日常作息等多个领域内上普遍都”犯贱“。如果有,它是怎么样的,是怎么样形成的?二,情境性的犯贱如何发生?这个情景是广义上的情景,例如——我们会迷恋上一个人,对TA我们无比的贱,突破了之前在感情上的几乎所有下限。当然也讨论狭义情境下的犯贱:别人告诉你某某饮料你肯定不喜欢,你偏要试一试。别人告诉你某件事做了没好处,你偏要做。———————————————————————————————————————————(一)难道犯贱是一种天性?就像其他人类行为一样,我们总会想到:这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这个问题难以有答案,但至少我知道,如果犯贱是一种“天赋”,那它很早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在著名的“陌生情景实验”中,研究人员归纳出了三种类型的婴儿:1、安全型。2、逃避型。3、矛盾性。矛盾型占15%,这些一岁的婴儿表现为:母亲在的时候不能离开母亲不能尽兴地玩游戏,似乎是担心母亲会离开,不愿意探索环境。母亲离开后非常紧张不安,母亲回来后会粘着母亲,继续显露出一些不安的行为(继续哭叫)。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对母亲尖叫踢打。他们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对环境很少探索。这种渴望亲近母亲但是又排斥抗拒的表现,不就是犯贱?那么婴儿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行为模式呢?『安全型』『回避型』两种类型的形成原因比较好猜想。安全型的婴儿出生第一年里,母亲对他们的要求很敏感,体现在喂食的速度、时机、量。逃避型的孩子,他们的母亲紧张、不安、缺乏自信,羞于和孩子有身体接触,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普通心理学》一书中引用研究者的解释。但我现在并没有看到对矛盾型的成因的解释。只能猜想,『矛盾型』的孩子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父母忽冷忽热(包括不可抗外力导致的),也可能是父母照顾孩子的时候伴随着不情愿、负面情绪。婴儿长期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中,理论上更可能形成矛盾型。如果将矛盾型的表现对应到情侣关系中,那就是如下表现:夺命连环CALL:你在哪儿,你在干嘛,你等一下要去哪儿,你等一下要干嘛?但当你们约会的时候,TA又总是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你问TA:不开心了,怎么了?TA回答:没有啊。成天要你陪TA,等你终于开始陪TA了,TA却一脸哀怨的样子。再以夺命连环CALL为例,TA明明知道这么做一点好处都没有,只会破坏你们的关系,但是依旧不停地CALL你。最后变成——不CALL你TA不爽,CALL完后TA还是不爽。(注:以上仅为举例,有如上行为未必是矛盾型,也可能只是你们之间相处有问题。)所以各位广大情侣,如果你的另一半若即若离忽冷忽热脾气古怪难以捉摸,别怪TA,这大概都是——命(ta)中(ma)注(bi)定(de)。(二)自尊与犯贱;冲突,犯贱的核心从直觉上来说,我们会认为低自尊才容易犯贱。但根据我实际观察,不少高自尊的朋友,同样会犯贱。某种程度上,我同意一种人格理论观点:并不存在稳定不变的人格或行为模式,只要情景足够强大,人人都会表现出特定行为。(扩展阅读:百度“斯坦福监狱实验”《路西法效应》)说得矫情小清新通俗易懂点就是:你不犯贱,是因为还没碰上能让你犯贱的人(事物)。低自尊的犯贱,无需多说,只需二字,各位心中了然——备胎。至于备胎为何甘心当备胎,甚至有不错的异性可供发展的时候依旧自甘当备胎——这问题暂且按下不表。高自尊的犯贱,就值得多说几句了。估计不少人都听过这样的故事。A各方面条件颇为出色,现在有个很好追求者或可追求对象或恋人。但A居然放弃了这个人。不管理由为何,事后A都相当后悔。在这类事件中,犯贱并不是指A放弃了。犯贱是指完全是主动放弃了,却在事后不停地后悔进行心理自虐。无论是因为预测失误(以为还会有更好的对象)或一时冲动后又拉不下脸重修旧好。犯贱的真意在于:犯贱者会持续一种从长期来看,会让自己痛苦的行为、思想、情感模式。无论是否被意识到,犯贱者的内心存在着复杂的冲突。如果没有冲突,当事人就没有主观的痛苦,那不能称之为犯贱。所谓冲突,就是指人有两个或更多的目标、需求,这些目标和需求在当下不可能同时实现。冲突的种类有四种。①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两个必须二选一。②双避冲突:前有狼后有虎,总要选一个困难面对。③趋避冲突:女神虽美丽,追求太不易;to be or not to be……。④多重趋避冲突:女神在北京,好工作却在南京。可是追女神也不容易,另一方面好工作也挺累人的。如果这时候再来个家庭变故什么的,那简直可以凑一部狗血电视剧了。这是多拉德和米勒两位好基友前辈的观点。更多的是用来形容决策和选择之前的状态。我这里做一点扩充,我认为,这些冲突不仅在决策时出现,在事件进行中也出现。对往事的追忆,可以看做一种趋避冲突:我们从回忆中找寻温暖,又对照出了早已失去某些人事物的事实。我们希望挽回,但又付不起价码。于是人陷入一种奇怪的循环当中:回忆带来温暖,让你继续回忆;但回忆也带来痛苦,让你避免回忆。最终这种状况可能进一步复杂化,犯贱者会想:为什么明明这么痛苦我还忘不了?那件事情到底是为什么?想得这么痛苦我还想难道我还对XXX有OOO?不错,此时已经类似强迫性穷思竭虑了。这是一种“精神交互作用“。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指注意集中于某个感觉,此感觉变得过敏,这个感觉的过敏,更使之注意固定于此感觉,此感觉的注意进一步互相作用,感觉越来越过敏的精神过程。此恶性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产生不安恐怖,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的失调,即产生所谓的精神身体症状,精神交互作用又常常导致症状的固定,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大家只要稍微一想,不难发现,这正是绝大多数为了感情而苦恼的犯贱者的境况。总而言之,低自尊有低自尊的犯贱,高自尊有高自尊的犯贱;但究其根本,其犯贱的心理过程的规律应该是一致的。甚至感情之外的犯贱,也有类似规律。一个犯贱行为,带给犯贱者的必定有短暂的快感或对某种奖励的期许;只可惜在长期来说,犯贱是有害的。人类同此犯贱。关于自尊和依恋模式,有兴趣者可以读一个我的老答案。很长,慎入。心理学所说的「自尊」具体是什么?(三)犯贱的生理基础相信大多数人知道,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胼胝体链接左右脑。如果切断胼胝体,就会形成割裂脑。有兴趣的人可以自行搜索“割裂脑实验”。简而言之,左右脑的功能不同,身体左边右脑控制,身体右边左脑控制。有意思的是,左右脑似乎还有不同的“意识”。当研究者问:你理想职业是什么?被试左右脑给出的答案并不同。(让他们分别用左手、右手两次答题)左脑可能回答:当一个作家。右脑却可能说:赛车手。(如果他没有被切断胼胝体,或许会成为第二个韩寒?)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存在冲突很可能是大脑天生的属性。或许你的左脑对你说:“爱情都是扯淡,快去好好学习,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但你的右脑却在唱:“爱上一匹野马,可是我家里没有草原,这让我感到绝望~~~~。”既然冲突是必定存在的,那问题应该是如何达成自我的一致性。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冲突,都会犯贱;问题是有人可以及时刹车,而有人不行;有人拥有一套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或果断的选择,有人没有。这便是“自控力”的问题。(待更新。多巴胺与大脑额叶)(四)有关犯贱的人格类型——待更新(五)有关犯贱行为和人格的形成理论——待更新(六)答主的犯贱历史与自我分析——待更新又挖了一个坑,我真“贱”。
很正常,一样的放不下,原谅他,还计划和他结婚,结果,他依旧和出轨那个人断不干净,从背着我联系到光明正大的联系,另外那个女的知乎,小红书,朋友圈的各种谩骂我,说他们才是真爱等等等等,当伤害自己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暴跳如雷到心如止水,一年时间,乳腺增生,月经不调。都是情绪所致,直到最后,再一次看到她说他们又一次通话,那一晚,很平静的给他打了一个电话,问他,你们又联系上了,他没有任何掩饰的说,是的,毕竟我也伤害了她,我只是陪她聊聊,就跟陪你一样,那天异常平静的挂了电话,很冷静的对自己说,那怕以后的人生一个人,也总比和一个随时猜忌他是不是出轨了,和别的女人又联系上了来的好,一个人挣多少花多少,怎么开心怎么来,或许还能多活几年,总好过被气死。从那天起,就能吃好睡好,例假也正常了,就是乳腺增生已经很严重了,现在也在继续努力调整。只是心里的伤害一直都在,偶尔看到,听到关于他的动态还是会情绪很糟糕,总是不希望看到他们好,也不愿意他好,总得就是见不得渣男有好结局。不过我相信这是一个时间过程,慢慢的就不会再关注他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算计你的男人是不是不爱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