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足球滚球规则详细表在体育竞技中具体指的是什么?它有哪些规则和特点需要了解?

篮球训练规章制度篇1
摘 要 针对我校女子篮球队的建设与管理现状,边分析问题,边解决问题,提出有效建议和措施,为我校女子篮球队水平提高,为新建本科院校篮球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女子篮球队 运动员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蓬勃发展,篮球运动逐渐成为高校第一运动,各个高校纷纷组建篮球队参与其中,在这些高校中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相对其它本科院校在各个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为更快更好融入到高校篮球联赛本科组,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现状,形成一套完备的篮球队选拔、组建、训练、管理、运行体系。
二、新建本科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
(一)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刚刚转制,不具备其它篮球传统项目本科院校有篮球特招生政策名额,同时在学生与生源上不同于其它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在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并存的实际情况,女子篮球队员的选拔上往往需要兼顾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的学生,在球队的组建与梯度建设上有一定的难度。选择面的单一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不可能用技术全面、身材条件好、速度快、力量好等标准选拔队员,只能在广大学生群体中选择爱好者进行培养,这也就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女子篮球队水平短时间内要赶上并超越其它本科院校比较困难。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硬件建设各个方面都在完善进程中,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运动场地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室内场地没有用于球类训练的专业球馆,室外场地条件差,场地配置相对不足,缺乏支撑篮球队专项训练的专业器材,无法充分保障篮球队的日常训练与比赛训练需要。
(三)学校体委资金总体对运动队训练与比赛经费保障不足,在学校体育经费一定的情况下各个运动队按照项目特点与比赛先后顺序进行划拨,一方面总体经费不足,另一方面依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日程安排,大学生篮球联赛基层赛,分区赛均年底进行,使得篮球队在日常训练保障、比赛保障等方面遇到更多问题。
三、新建本科院校女子篮球队的构建与管理办法
(一)女子篮球队的构建
1.女子篮球队的构建包括两个主体,即女子篮球运动员与篮球教练员构建。从我校女子篮球运动员来源来看,没有篮球特长生源,队员主要来自重庆市市区与各个区县,极个别来自外省,队员由本科生、专科生组成,队员的选拔主要在体育课成绩优异同时对篮球运动有极大兴趣爱好的学生中进行。
2.开设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培养广泛的篮球参与群体,壮大篮球人口基数。开设篮球选修课,成立篮球俱乐部,对篮球运动爱好者提供多个层次的选择,锻炼,提升平台和空间。为学校女子篮球队的组建提供梯度支撑。
3.教练员团队建设。篮球队的建设离不开教练员,没有教练员科学系统的训练就不能建设好一支篮球队。要保障训练有序高效进行就必须有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练员队伍。一方面需要教练员队伍相对固定,条件允许应成立教练员组,采用中青年教练结合的团队训练模式最高效,青年教练精力充沛有热情,中年教练有经验;另一方面教练员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经常安排教练员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学习,提高教练员理论与操作技能。
4.强化机制建设。让篮球代表队和篮球社团在学校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把篮球代表队纳入学校的各项规定,作为制度延续。学校体委体育经费对团队项目篮球队有所倾斜,对女子篮球队的建设给予更多的扶持,保障训练、竞赛的连贯性,提高训练主体的积极性,确保女子篮球队有序,健康发展。
(二)女子篮球队的管理
女子篮球队的管理主要包括:参赛目标确立后的训练与比赛的组织与保障工作;运动员培养与教育工作;女子篮球队训练相关事务的协调与监督工作。
1.女子篮球队规章制度的确立。制定训练期间运动员,教练员出勤规章制度,对运动员、教练员训练迟到、缺训、早退、伤病、请假等进行详细记录,并以此为选拔考核确定队员以及支付训练经费的主要依据。
2.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依据比赛日程安排,参赛目标要求,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指导整个训练周期的训练,包括年度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在周期训练计划确立的基础上,再根据队员特点制定符合篮球队特点的针对性队员训练计划。依据战术特点制定相应的战术训练计划,训练要严格依据训练计划进行,充分发掘运动员潜力,整合运动员特点,形成最强的竞赛力。
3.女子篮球队的训练管理。由于生源条件决定新建本科院校女子篮球队的基础水平不高,在组织训练过程,必须实行常规训练与赛前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在训练时间上日常常规训练采用每周1到2次训练,每次训练课至少90分钟,训练内容,以基本技术,基本身体素质为主要训练内容。赛前集中训练以篮球战术运用为主要训练内容,分层分阶段递进进行。正式比赛前两周以练习赛代训练,用实战检测训练不足,并及时进行弥补。比赛期间明确参赛目标,积极备战每一场比赛,将每一场比赛作为决赛来进行。
4.女子篮球队日常管理。团队项目运动成绩的取得取决于运动员,取决于教练员,取决于团队里每一个人。运动队的一切管理工作,归根结底都是管理人的活动。因此,在篮球队管理过程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需要团队每一个人付出努力,团队的凝聚力强是篮球队形成战斗力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胡淇伟.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篮球队建设路径初探[J].体育时空.2013.11.篮球训练规章制度篇2
关键词:竞技篮球 训练控制 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41-01
当今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与现代技术与先进理论的融入脱离不了关系。竞技篮球作为竞技体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着原有以经验为主的训练模式,发展为更加科学、更具有系统性的训练方式,并不断与相关的其他学科相融合,在训练方式、训练思想、训练理念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创新和尝试,为竞技篮球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的理论支持
控制指的是,为达到使受控对象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目的,通过某种特定的相关信息作为对受控对象的控制基础,最后再由受控对象对这些被控制的相关信息进行吸收和利用,进而达到使受控对象相关能力得到提升的最终目的[1]。竞技篮球这项运动的概念是指一些受过特殊训练、拥有一定身体素质与条件的篮球运动员,在经过专业的系统化训练之后,能够在大型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篮球团队。竞技体育中竞技篮球的训练强度非常大,这是对一个整体篮球团队长期训练的过程,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与训练理念为原则。而竞技篮球训练控制从普遍意义上讲是一种对整个篮球团队的综合性控制,系统的建构是实现系统控制的基础与核心,也是竞技篮球训练控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2 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的系统组成
想要构建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系统,就必须抓住构建系统的必备要素,且其系统组成的每个部分都必须与训练控制的目标相协调,必须能够真正提高每一个篮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2]。竞技篮球的训练范围比较庞大,其相对应的训练控制系统也相对复杂,从宏观的角度看,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的系统组成包括以下方面:篮球团队的主教练、篮球团队的管理人员、篮球训练的短期与长期目标、未来的发展方向、篮球队伍训练的基本指导理念、整个训练的整体体系、训练方法等等。这些组成部分都是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都依托于整体控制系统而发展,却又可以各自构成独立的个体,应用与整体训练控制系统中的不同环节。
3 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的基本架构
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系统中的组成部分虽然很多,但这些要素并不是单纯叠加堆砌在一起的,在整个系统内部,需要有一个稳定科学的架构,将这些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组成部分整合起来,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系统有效运转[3]。而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的基本结构如下:整个训练控制系统以训练控制者为最高指挥中心,旗下分为情报信息、篮球训练信息控制、信息反馈三个大的信息系统组成,在三大信息系统之下,又可以分成五个部分:其一,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的领导下,又有机构的设置、责任的分工与团队内部的规章制度等几个方面;其二,训练目标,在对竞技篮球团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明确长期、短期、中期等训练目标;其三,训练规划,分为发展方向、指导理念、长期、中期、短期的训练计划等;其四,训练过程,包括训练的内容、方法、组织结构以及队员的生理负荷程度等;其五,保障系统,主要包括队员的训练保障与生活保障两部分。
4 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的动态表现
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的动态表现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外部环境对整个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系统的影响,可以分为国内外篮球技术的发展与战术的变化、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与训练方法的改变、体育赛制的变化等等,这就需要竞技篮球训练做出相应的控制调整,以更好的适应国内外竞技篮球环境的不断发展;其二,主体性对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的影响,主要分为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在队员心理状态与心理状态、天气与赛制因素等方面,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对整个篮球团队的整个比赛状态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5 竞技篮球训练控制的改善方向
想要使竞技篮球训练控制体系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就必须要把握系统构成的科学合理性与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完善两方面。其中,系统构成的把握是要选择更合理、更科学的系统组成部分,如果系统内部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能都相对低下,那么无论如何对其进行改善都会事倍功半;而发展过程中的完善是要根据客观的发展情况,对系统内部的战术、技术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比赛要求。
6 结论
如今,竞技体育要求训练控制系统具有更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更严密紧凑的训练控制过程、更具有灵活性与先进性的动态控制、更富有结构特点的组成部分,在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条件下,积极篮球训练控制系统也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优化与改善,以保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落于人后。
参考文献:
[1]高建磊,陈树华,许永刚.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04(19):105-106.篮球训练规章制度篇3
关键词:高校;篮球运动队;管理手段;管理经费;运动员保障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88-01
一、前言
高校篮球运动队的建设培养出了一批较优秀的体育后备力量,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近些年通过改革的深入,在篮球队伍建设上显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管理手段、管理经费、运动员保障等问题,这些的不完善的体系应逐步解决,使其能够有效地保障篮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本人通过查阅相关的理论书籍及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研究成果,总结分析出对策、方法、以供参考。
二、高校篮球运动队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篮球队的管理手段问题
1、高校篮球队的管理和运行的不完善、不科学
目前,普通高校在对学校篮球运动队的组队、训练等方面缺乏有效地管理,没有相关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很多高校是赛前临时组队,短期训练。比赛结束以后,训练也即终止,等下一个赛事之前,又临时组队训练参赛,如此循环,表现出一种短期的、临时的行为。这种不完善的、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已失去了高校篮球运动队的建设意义。
2、高校篮球队教练员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篮球队的教练是训练工作的组织者和直接管理者,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球队的训练与比赛成绩,影响到球队水平的提高。据调查,江苏各个学院的篮球队的教练基本上由具有较高学历、系统的专项理论知识和精力充沛的青年体育教师构成,但缺乏训练高水平运动员的经验。他们在担任教练的同时,还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另外,据调查,80%的教练无责任合同,75%的教练反映学校无奖励制度,65%的教练反映带队训练比赛成绩与评职不相关,竞争机制和奖罚机制不完善性。因此从教师的带队激情和工作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制约。
(二)高校篮球运动队建设中的管理经费问题
高校运动队经费的来源是学校的体育微量的活动经费和企业的赞助费。经费的短缺制约了运动员的训练条件、训练补贴、食宿以及竞赛等,严重影响了运动训练的效果。据调查,高校不仅仅组建了篮球队,同时还有足球队、田径队、舞龙舞狮等运动队。所以,篮球运动队的经费越发显得难以想象。
(三)高校篮球运动队建设中的运动员保障问题
对于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保障问题,高校篮球运动员和其他学生一样,有学习的权力,而篮球运动员学习外还要参加训练和竞赛工作,训练的强度、时间、训练竞赛的增加,对篮球运动队的学生完成学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些学校没有制定相关的条例,篮球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竞赛不明确,特别是对于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劳动保障、工资待遇、意外伤害等问题,都没有相关的条例,篮球运动员在学习和训练管理上依然存在隔膜。
三、对于高校运动队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科学的运动队管理制度
学校各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切实安排好学生运动员培养教育工作。学校应在主管体育工作的院领导下完成有关:学生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训练、后勤等工作,系部应有一位科级主任分管学生工作中的教学、教育、学籍管理、教师配备后勤等各项工作。运动训练工作则由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负责,体育部制定适合本校的篮球运动队管理制度;教练员培养,教练员带队责任和奖罚措施,使高校运动队的管理有相关管理条例。
(二)建议教练员队伍的培养
教练员首先思想品德好,事业心强,认真负责,熟悉高校教学特点,有较丰富运动训练经验的体育教师。教练员的确定,应由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选拔、推荐,经学校领导机构审批决定,试行聘任制。教练员应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教练员运动训练的工作量应与体育课教学工作量等同计算。学校每年对教练员的工作进行评定,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训练水平不高的教练员进行培训和优化。
(三)建议严格管理经费使用,多方面的筹集管理经费
管理经费是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条件,应严格管理经费使用。设立专项体育经费,以保证正常开支。同时高校必须多方面筹集资金,以解决高校篮球运动队伍经费不足问题。可通过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体育场馆的创收等筹集。另外,再重视开发比赛的商业价值,扩大高校篮球运动队的社会影响力,各校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和参加各类比赛,提高运动队的实战能力,提高篮球运动队自我生存能力。
(四)高校篮球运动员保障的建议
要确保运动员达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注意选择适合运动员学习的专业,制订符合学生运动员实际情况的专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运动水平较高、训练任务重、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试行累计学分制、并将体育训练计入选修课学分,或者减免某些次要课程,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制定体育奖学金办法,对品学兼优、运动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学校应设立篮球运动员学籍管理专卷,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课余训练试点工作评估方法》中有关规定,篮球运动员训练经费标准人均4000—5000元,对于运动员的劳动保障问题,如:保险、医疗和意外伤害等做出明确规定。根据《学生伤害事件处理办法》要求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
(五)建立高校篮球运动队监管部门
建议高校对篮球运动队随机检查和考评制度。对篮球运动队建设有问题的、不达标的停止或不予批准组建篮球运动队,并建立高校篮球队运动员公式制度,接受校内外舆论监督。
四、结语
现正处于高校篮球运动队兴起的阶段,高校篮球运动队的组建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而高校篮球运动队面临着若干的建设性问题,尽可能的解决高校篮球运动队存在的问题,使其能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找出一条适合高校篮球运动队训练管理的模式和出路,为高校篮球运动队的组建工作做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篮球训练规章制度篇4
摘 要 树立风格是训练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理论的创新,理论回到训练实践中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确立发展目标。随后,就需要明确训练指导思想,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篮球运动风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贯穿训练过程的各个方面,本文从了解中国篮球风格演变,篮球制胜规律世界篮坛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组队指导思想,选材标准等方面介绍了篮球运动风格形成的思维过程。
关键词 篮球运动风格 训练理念 指导思想 发展趋势 选材标准
关于风格的解释,《辞海》中给出了两种:一、气质作风;二、文艺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艺术特点。习惯上对体育风格的定义有两个,一方面是从思想作风的角度,另一方面从技战术角度。本文结合前人对篮球运动风格理解的共通之处,把篮球运动风格定义概括为:球队或球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相当长时间的传承、训练和比赛所形成的,独特而鲜明的,不同于其它球队和球员的,在体能、技战术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一、了解中国篮球风格演变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始建于1917年,1936年加入国际篮联。由于当时国力积弱,体育事业无从发展,篮球运动在大环境下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研究篮球发展史中,通常将新中国成立的那年,即1949年作为研究中国现代篮球运动的开端。
总结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形成、深化并不断发展的60年历史,本文把中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变化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萌芽、初步探索阶段(1949-1965年):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篮球界在学习苏联等国家篮球运动优点的同时,结合具体国情和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明确提出了“积极,主动,快速”的战术训练指导思想。通过五年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我国篮球运动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风格。1957年,中国篮球协会提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的篮球运动风格。
(二)停滞阶段(1966-1971年):篮球工作全面停滞,篮球风格处于真空状态
开始后,国内体育事业处于停滞阶段。篮球运动和其它项目一样一切训练和国内外比赛基本处于停止的状态。这时期没有篮球训练,没有比赛,更谈不上指导思想,篮球运动风格的研究基本停滞。
(三)复苏、探索阶段(1972-1994年):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
这时期,随着国家体委回归国务院,国家体委根据当时篮球对抗行强、争夺激烈的情况,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相比较50至60年的篮球运动风格,此时更加丰富、完善。
(四)继承与发展阶段(1995-至今):快、灵、准、全、专
1995年开始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开始一系列体制改革,篮球风格的研究反而被忽视。
这时期的男女篮都没有突出的风格,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也是全方位的。三大“中国高度”的出现,使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发生了根本转变,与2003年9月提出的 “以全场争夺为方向,把拼防守作为重点,强化体能和作风,重视提高对抗能力,形成‘快、灵、准、全、专’的技术风格”产生了事实上的矛盾。此外,不断变化的环境势必对我国篮球运动形成独特的风格不利,极其不利于篮球训练、管理的开展。???
二、篮球制胜规律
篮球比赛制胜因素是根据篮球运动基本规律的特点,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及比赛时使用的技术、战术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提炼出比赛中更加本质的东西。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篮球比赛的制胜因素是由“准、快、理、爆、高、意、稳、多”的不同发展水平及组合方式构成的,并由此造成运动员在技战术方面上千差万别的特征。在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较全面地发展各项制胜要素,不可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扬长补短,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三、世界篮坛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世界男子篮球的发展趋势是:队伍大型化,队员技术全面,位置趋于模糊;进攻速度和转换速度快,更加注重进攻节奏;防守凶狠,身体接触频繁,防守形式多变;中锋活动范围大,打法更加灵活。
当近世界篮坛,美国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是欧洲式的单靠配合跑位的篮球已经很难在篮球场上取得长久的优胜,欧美风格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篮球在发展过程中,要在继承和发展前人风格的基础上吸,立足自身吸取两者的优点,加强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艺,增加对抗能力,形成默契的整体配合,发展多变的战术和精准的投球。???
四、组队指导思想
通过比赛检验、
修订、反馈
战略 指导 形成 决定
指导
图1 篮球运动风格训练实践作用
本文总结了顾春雨和郭永波《篮球运动定义的解析与训练实践探索》中关于篮球运动风格训练的实践指导作用的见解,如图1。训练观念是训练理论和训练实践的桥梁。树立风格是训练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理论的创新,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回到训练实践中去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在训练理念的指导下,把握篮球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势,才能确立发展目标。随后,就应该明确训练指导思想,推出所需要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篮球运动风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贯穿训练过程的各个方面,从运动员的选材、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都要实施和贯彻风格训练,球队的风格在经过比赛的检验和训练过程,才能逐步实现。
五、选材标准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科学选材成为选拔运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材的成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了一半。正确认识篮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努力促进篮球运动的全面健康发展,既是现实需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代篮球运动向高空、快速、灵活、准确、多变方向发展。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比体能、比技能、比智能的同时,以快速灵活多变的战术为主,发展空中优势,对篮球运动员要求既有高度,又有身体素质。???因此,我们在进行篮球选材中要选择具有一定的身材高度和全面的身体素质,技术全面、作风顽强,且有一定特长的运动员
六、结论和建议
(一)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处在选择、探索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正确面对我国篮球取得的成绩和遭受的失败,甚至出现的风格“缺失”的局面,在训练中深入的挖掘我国篮球的优势和潜能。
(二)篮球运动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在训练中不断贯彻实施、总结修定的过程。风格的形成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多因素的影响。但总的原则就是要能充分发挥全队的优势和潜能,调动全队的积极性。
(三)中国篮球运动“快、灵、准”的传统风格是符合篮球运动发展方向的。根据世界篮球发展趋势,中国应建立“快、灵、准、悍”的篮球运动风格。
参考文献:
[1] 顾春雨.我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分析与论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篮球训练规章制度篇5
摘 要 通过探讨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各阶段的训练指导思想,发现各时期我国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在形成风格,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方面起到良好的宏观引领作用,但对制胜因素的动态变化特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 浅析 中国竞技篮球 训练指导思想 变迁
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各阶段的训练指导思想在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起着引领作用,但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水平却始终未能跻身世界强队行列,其训练指导思想难辞其咎。因此,篮球界对我国竞技篮球运动指导思想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讨,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本文从探讨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各阶段的训练指导思想是否把握住了制胜因素的变异入手,从而为科学制定指导思想提供参考。
一、从篮球制胜因素影响浅析各阶段中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
自1892年奈史密斯编写了概括为五项十三条规则的《青年会篮球规则》,至二十世纪中叶的五十多年间,“准、高、快、全、智、狠、特、灵、稳、变”十项竞技篮球制胜因素已完全显现,并始终表现着制胜因素的“组合优化性和动态变化性”特征。而在这五十年间,中国由于政治经济上的内忧外患造成的不稳定、不和谐的国情,致使中国篮球,乃至中国体育根本无法开展系统规范的训练比赛,更无从谈及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建立。因此,本研究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始。
(一)五、六十年代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浅析
从1955年、1957年和1959年我国的三次指导思想的发展变化看,主要突出了一个“快”字,确实顺应了当时世界篮球“快速”的趋势,并形成了“快攻、跳投、紧逼”三大制胜法宝,创立了“狠、快、准、灵”的技战术风格。但这也掩盖和忽略了对高大队员的培养,忽视了阵地进攻、防守和篮板球等技战术的发展。
六十年代因“”,我国竞技篮球全面停滞。
(二)七十年代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浅析
1972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篮、排、足三大球的训练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十六字篮球训练指导思想。这个十六字方针在以前的“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增加了“勇猛顽强”和“全面”6个字,这是符合当时我国的运动员身高劣势却处于世界篮球运动对抗强势、技术全面的处境的。但从贯彻执行看,主要侧重于进攻训练上,这和当时世界篮球已更加重视防守的发展趋势存在一定差距,未能很好解决我国篮球长期以来的重攻轻守问题,也未能指引我国篮球运动走上高与快、灵、全等结合的道路。
(三)八十年代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浅析
篮球运动发展至八十年代,攻防对抗的激烈性和内外功效的失衡性使规则做了两次均衡性调整。增加“5秒违例”罚则,鼓励了防守的积极性和攻击性;同时也促进了进攻的灵活性与对抗性。加之场地的扩大,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此时的竞技篮球更加体现出篮球运动的本质——激烈对抗下的比准。从我国在八十年代提出的三次指导思想看,由于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篮球运动开始接触到世界上更多的流派和风格,对我国篮球运动发展起促进作用;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也开始对篮球界产生不良影响,致使训练态度消极,训练作风涣散。因此,在史称我国篮球发展的第二次重要会议的1981年杭州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苦”和“三从一大”训练指导思想,该思想在当时提出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它有利于转变不良风气,端正训风赛风,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以应对规则变化带来的制胜新要求。“以小打大”和“快速、灵活、全面、准确”是1981年杭州会议上提出,1985年沈阳会议上再次统一的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此思想与当时世界篮球攻防对抗激烈强悍,内线外线功效均衡的发展趋势存有距离,在以高、全、狠、智、变为主要制胜手段的竞技篮球时代,仍采取“以小打大”战略,寄希望于回避对抗,靠“快”、“灵”、“准”来取得好成绩越来越难。虽然此时我国在选材时注重发掘高大队员,但却没有彻悟“身高不等于内线实力”的道理;选材上注重了高大队员的重要,训练上却在贯彻“以小打大”思想,使我国的内线惟有身高而已,在世界强队的集“高、全、狠、快、灵”于一身的内线队员面前成了呆板笨拙的衬托;受“小”、“快”、“灵”思想统治的我国外线队员在对方凶狠强悍的防守面前充分暴露了对抗心理弱的问题,降低了最终的“准”。
(四)九十年代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浅析
九十年代,世界篮球运动进入了“更加全面,对抗更强,变化更多”的时代。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自1995年实行了职业化改革以来,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一直处于一种困惑状态,时而学习美国NBA,时而学习欧洲,时而又学习南美,时而又学习韩国,以致失去了自己的篮球理念。
(五)新世纪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浅析
2000年和2003年提出的两个指导思想大体一致,“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和“系统训练、打好基础、加强体能、全面创新、百花齐放”二十字方针符合当代中国竞技篮球的训练发展方向,“全面创新”和“百花齐放”将解放中国竞技篮球进步的腿脚;“快、准、灵、防、狠”正是世界篮坛主要的制胜因素。但由于在“与世界篮球强国对抗战略模糊”及“小、快、灵与高度的重要性”认识问题上的分歧,这两个指导思想在篮球界未达成共识,以致会后没有很好地落实,使指导思想仍停留在纸上。篮球训练规章制度篇6
关键词:高校篮球训练;体能;篮球意识;技术动作;战术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93—02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也是一项在高等院校开展的十分活跃的体育运动,并深受大学生的喜爱。随着1997年开展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2004年开始的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的不断成熟,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如火如荼。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不仅扣人心弦,丰富了大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也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与心理发展大有裨益。通过开展各院校之间的篮球联赛,促进了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如何更好的进行篮球训练,更快的提高大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大学生的生理技能特点及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如何在高校进行篮球训练。
一、学生体能的训练
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必须拥有全面的体能、技术与战术,三者层层递进。没有完备的体能训练作基础,一切的技术和战术训练都没有好的效果,球队也无法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包括:专项速度训练、整体力量训练、运动耐力训练以及灵敏与柔韧素质训练。
(一)速度素质训练
篮球比赛中的各种传接球、篮板球、迅速跑位、快攻及个人突破等,都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速度能力。就训练角度谈,速度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三者反映了篮球运动员速度能力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不同方面。反应速度是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的前提,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直接影响速度过程的快慢。位移速度又包括起动速度、加速速度、绝对速度。篮球运动中的跑与田径中的跑不同,在篮球运动中,跑动时不仅要眼观四路,更要看到同伴的位置以及对手的位置。
在速度训练中,要求运动员要重心低,在没有充分蹬伸的情况下要快速移动。在训练时,还要正确安排速度训练的顺序。尽量将速度训练安排在周期训练的前期,使运动员在较好的体能和精神状态下完成速度练习的量与强度。最后,训练中还有培养运动员对时空的反应能力,使运动员具有较好的反应起动速度。
(二)力量素质训练
如今,篮球比赛愈加激烈,这也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实践证明,如果运动员的身体力量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准,在比赛中很难合理利用技术。力量素质的训练,对于运动员防止肌肉拉伤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对于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增强拼搏精神具有保证作用。
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要针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弱点,不能盲目一味地安排力量训练,要区别对待。在训练中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计划。要重视发展爆发性的力量,每组力量负荷要从实际出发,保证力量的良性转移。肌肉力量的平衡发展在训练中也是值得注意的,不但掏重视大肌群的练习,小肌群的联系也不容忽视。在训练的前期也要以小力量为主;提高期以大中力量为主;比赛前期以小负荷、小肌群力量为主;比赛期与休整期要用小负荷、轻力量,保持肌肉的收缩能力。
(三)耐力素质训练
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在比赛中才能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保证技术和战术水平的充分发挥。在阶段训练计划中,准备阶段的前期应该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准备阶段后期和比赛前期应更多的发展无氧耐力。
耐力训练首先要提高有氧耐力水平。有氧耐力的持续时间,要考虑不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过长时间的训练会使耗氧水平下降,组织活动不协调,病对训练效果产生影响。其次,耐力训练要突出专项耐力。在专项耐力训练中,要先增加运动量,再逐渐增加运动负荷的强度。最后,耐力训练要常年进行,练习的内容要多样化,逐步提高对各种新异刺激的适应性,避免由于练习内容的单调,影响训练积极性以及思想上的倦怠。
(四)灵敏素质训练
在灵敏素质方面,篮球运动队运动员的要求主要在于快速、协调、准确,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要素,才能与篮球运动所要求的反应迅速、应变能力强的专项特紧密结合,从而促进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
灵敏素质训练中要特别重视专项灵敏素质的发展,使运动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了解篮球运动技术、战术的时空特征,从而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随机应变。除此之外,还要经常进行篮球专项的脚步动作训练,提高身体重心转换能力。
(五)柔韧素质训练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篮球专项柔韧训练要早期专门化,并持之以恒。通过柔韧性练习,可以改善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的动作幅度和灵活性,减少运动员伤害事故的发生。比较常用的训练方法有:被动训练法、主动性练习法和混合练习法。
二、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
篮球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而且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战术、意识和谋略。运动员具备了良好的意识,才能在赛场上根据攻守态势,积极地寻找和掌握战机,并采取恰当的行动,发挥本人和本队的优势。
篮球运动员从开始接触篮球运动到结束篮球运动生涯,需要不断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重视观察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经常观摩比赛以丰富运动员的间接经验。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训练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帮助他们分析跑动的时机位置与方向。第三,训练学生的战术思维。教练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各种战术行动的“标准模式”以思维决策形式传授给运动员,并通过比赛的反复磨练、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运动员篮球意识。第四,将基本技术训练与篮球意识训练相结合。基本技术训练中,要贯穿篮球意识,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快运动员的篮球意识的培养。最后,通过心理训练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有目的的心理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感知能力的反应速度。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提高运动员自我调节与情绪控制能力,学会调节心理状态,位比赛中的正确意识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三、学生篮球技术动作的训练
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要根据教学过程中认知活动的规律来进行,并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和适应性的规律,组织技术的学习。
在技术动作训练过程中,要运用直观法,利用示范动作、图片、录像等焦距演示技术动作,让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形象,并形成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在此基础之上,要解决技术之间的衔接,掌握各种组合技术、为在对抗条件下运用技术打好基础。最后,在攻守对抗的情况下,要学会克服对手的阻挠与制约,及时准确、合理的运用技术,为比赛中运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庆熙.浅谈篮球意识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篮球训练规章制度篇7
关键词:篮球运动 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61-02
初中篮球运动教学是八年级下学期、九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团队性强、直接对抗性强、规则性强运动项目教学。篮球运动以投篮为中心,围绕着如何激励活动者能将篮球更快、更准、更多地投进篮筐和破坏对手投进篮筐而展开的。自篮球运动创建百余年来,国际篮球组织及各国篮球界人士不断研究探索,提出了种种新观点,出现了多种新技术、新战术,使篮球运动内容更丰富,活动更富于魅力,深受学生喜爱。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课程价值第三条中指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初中篮球运动中,充分挖掘个人与群体、合作与竞争、尊重与关心等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组建篮球练习队,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
1.组建篮球练习队
进入八年级,第一次篮球课,应在以往了解学生情况的条件下,固定男女4支篮球运动队。男女比例理想状态下,每对10人。队内选定队长、副队长、教练员(兼任)、裁判员(兼任)、记录员(兼任)。就好比生本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小组一样。
2.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每次篮球课、篮球运动训练都以团队的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学生自己取队名、呼号,培养小小篮球队内文化。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3.培养团队精神
要培养积极上进的团队精神,使班级篮球队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对团队的个人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必须努力的方向,从而使团队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队员身上都得到落实;每一个队员自觉地向团队中最优秀的学生看齐,通过队员之间正常的竞争达到实现激励功能的目的。这种激励是要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队员的认可。
二、篮球基本功练习,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刻苦钻研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篮球基本功训练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包括控制球训练,运球训练,传接球训练,投篮训练。虽然这些项目绝大多数是个人技术,但是,在练习时,每次每项练习,都以班级篮球练习队为基本单位。
1.形成自我管理机制
如控制球,每人每次控制多少个,控制效果如何,传接球采取两人双手传接上篮、3人绕8字传接球上篮来回多少次等,由队长控制,记录员记录。在练习队内发现人才。队内自主选定篮球运动比赛中锋、后卫等。
2.基本功训练除传接球需要配合外,都是个人训练
把个人训练与集体成绩结合起来,培养队员互相帮助、督促训练。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个人技术练习中,非常枯燥,非常艰苦,只有具有克服困难、不屈不挠意志品质,才能完成训练任务。在练习中可由以制造多种困难的复杂局面,设置各种障碍,增加各种精神压力,加大各种难度的练习等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战胜困难的精神。
三、攻防基础配合练习,培养学生规则、合作、责任、诚信意识
配合练习分为进攻基础配合,如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突分配合和策应配合;防守基础配合,如挤过、穿过、绕过、换防、补防配合、夹击配合、关门配合等。这些项目进入到队与队之间的进攻与防守,对抗性增强,也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极好机会。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在对抗中没有规矩就无法判断是非输赢。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
1.讲解裁判规则
让学生分清楚哪些动作是犯规的,裁判是什么手势,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哪些物品运动员能带上场,哪些不能带,指甲应仔细剪好,以防划伤队员。重点讲解侵人犯规、掩护犯规、蓄意犯规、违例、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风尚、取消竞赛资格犯规等。
2.事先进行诚信教育
犯规队员要正正当当举手等等。要用职业运动员的实际事例教育学生在运动中保持诚信。
3.培养学生合作共事能力
篮球运动主要靠配合,个人技术虽然重要,但是团队对抗,没有配合就没有胜利。从运动员来说,需要高于矮的配合,快与稳的配合,勇猛与机制的配合;从攻防基础配合来说,离不开队友的配合。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战术配合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共事、合作共赢得意识。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篮球运动中,每个队员责任在肩,守土有责。防守,要做到防线不被突破;进攻,要突破一切防线。在运动训练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四、个人防守练习,培养学生拼搏能力和创新精神
个人防守练习如抢球、打球、断球、抢篮板球等,身体对抗非常剧烈,必须要有敢于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近身拼抢的狠劲;培养学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蛮劲;培养学生不畏强者敢于亮剑的精神;培养女生女子篮球男篮化巾帼精神;培养学生在规则意识下敢于创新的精神。
五、基本技战术练习,培养学生大局意识竞争智慧
在现代篮球运动中,主要依靠球员技术运用的单打独斗和主要依靠全队的战术配合(包括掩护、策应、突分、传切等基础或局部战术配合)来创造各种内外线空位的投篮机会以及保证个人技术的充分发挥,这两种情况客观存在。但是战术配合还是占有压倒性的多数。在篮球训练与教学中,战术配合的培养是长期的。战术配合比技术更重要,技术不会,可以学会,但如果缺乏正确的战术配合,运动员就会失去行动上的指南,就不能合理地运用技术。战术配合被人誉为运动场上的“活灵魂”,是运动员高度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区域联防,还是人盯人防守,还是其他战术,都充满了智慧和大局意识。是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好教材。
六、篮球比赛,增强学生体育道德意识和应变能力
在篮球练习中,要有计划的组织班级队篮球比赛,通过比赛,增强学生运用篮球运动技能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比赛中,学生面对的是队友、对手、裁判、观众。
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篮球运动体育道德风尚教育。重点要教育学生尊重队友、尊重对方、尊重裁判、尊重观众。做到不伤对手,公平竞争,配合队友,勇于奉献,服从裁判,敢于担当,尊重观众,文明参赛。
其次,坚定地贯彻教练员的战术意头。不说是教练员水平高些,仅仅从旁观者清这一古训上看,非常有必要落实教练员的战术。不能各行其是。篮球训练规章制度篇8
关键词:篮球教学的优势 应对策略 新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200-02
1 篮球运动的特点及篮球教学的优势
篮球项目一直是备受喜爱的大众体育项目之一,它的特点是竞争激烈,集体协作、娱乐趣味、对抗竞争,也因为这些优势吸引了一大批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敢于竞争的年轻人。篮球教学的课堂气氛也因为它的趣味性与竞争性而活跃,各种篮球比赛、表演的异彩纷呈使得学生族狂热地参与其中。作为基础课程的篮球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备受学生喜爱的,这与篮球教学的形式新颖、实战性强是分不开的。在篮球教学的室外场地中,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个性、施展袭击的个人魅力,不会受空间环境的局限。另外,篮球教学的无压力、零负担、合作性、团队精神等等也是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
2 高校篮球教学中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
2.1 教学中教师忽视实战训练,片面强调教学技能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教师安排的理论课程较多,即使在室外教学中的实践训练安排比重较少,教学中教师片面关注技能的提高,注重教篮球文化,讲解篮球运动的发展,还有些教师的侧重点在于传播体育精神等方面而忽视了体育竞技精神、篮球运动文化的传播,长此以往,篮球教学整体的提升就会受到影响。
2.2 篮球教学课堂师生的互动交流少,教学内容枯燥
篮球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少,教学流于形式,比较看重的是年终的成绩评价,教学模式固定,缺少变化,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个体进行训练的时间很少,这对于学生的篮球技术的提高和搞体能苗子的培养和选拔十分不利。
2.3 篮球教学的硬件设施不配套
一些高校的篮球设施不够健全,场地规模不达标,教学用具陈旧、配套设施不完善,这些也都直接间接的影响着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3 提升教学与训练效果的应对策略
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篮球教学的理论体系大致包括:篮球文化、篮球运动发展、体育精神等方面,事实上,这部分内容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语言交流的平台,顺利推进教学的发展进程,也能够使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蕴含丰富,便于学生深入的了解篮球、透彻理解体育精神,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动力充足。温情的色彩也会映照在整个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促进篮球教学的发展。只有爱体育的人才会从事体育教学,教师的热情、丰富的理论知识加上肢体语言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融入教学过程,只有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才能够提升学生篮球技术的全面发展,篮球学习的意义也会被学生更好地理解。
3.2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要密切,对学生的了解要深入。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尴尬局面是在室外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能力技术的培养,忽视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师生互动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去主动了解学生想要从篮球运动中获取什么,以及每一位学生对篮球的热爱程度,以及期待从篮球学习中获得什么样的能力等,从而给学生定位,更好的因材施教,接触与交流是消除师生间的隔阂的最好方法也是师生间互动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教学手段实施的对象,所以,教学效果理想与否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重要。
3.3 制定严格的训练计划,安排合理的训练周期
制定严格的训练计划,安排合理的训练周期是篮球队的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教练员应围绕重要比赛的时间安排人员的配备,制定训练计划,因为优异的运动成绩只有在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才能创造出来。这些都依赖老师教练的丰富经验的掌控,也是体育训练中一直遵循的规律,最佳训练效果也会因此取得。由于学业考试、文化课的复习以及寒署假的时间等各项教育内容的限制,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篮球课上的系统训练的连续性无法保证,根据这种间断性的特点。因为大部分地方高校篮球每年进行一次比赛,一般在赛前一至两个月安排每周2~3次的训练,之前的时间采取每周1~2次,临近比赛时1个月内每天训练。
3.4 注重身体素质训练,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学生
掌握各项基本技术动作的保障是强壮的身体素质。大学生的协调平衡能力、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都还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这是是篮球竞技中不断提高技战水平的前提因素。因此,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最初阶段就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否认,篮球的竞技性会提高学生能力,健全器官系统。
3.5 进行身体技能训练,建立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
专项训练能力的提升要以全面的身体训练为基础。专项战术的训练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抓好高校篮球训练的两个侧重点。基本功包括;动作规范、动力定型、力度的到位。狠抓基本功的系统训练,严格建立制度是必要的。接球技术、运球技术、投篮技术、接球技术、抢篮板球的技术都各不相同。例如,运球技术要求各种带球手法熟练掌握,如,运球、过人、上篮等。
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师在篮球教学中,是除传授篮球技巧之外的又一工作,是需要要尽量协助学生共同完成的。只取决于学期末的测评结果来进行的高校篮球教学的评价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产物,仍然是,学生的真实运动水平、能力技巧并不能真正反映出,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篮球和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作为公共基础课的体育课程的一部分的高校篮球课程多数也是这样的评价模式,也就是公共课或公共选修课,由于篮球的热情、偏爱程度以及身体素质千差万别,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中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自然也不以偏概全,不能单纯的依据成绩来评判,而是要有针对性发现学生能力的进步和篮球素养的提升,这是新时代教育改革赋予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日常训练中的表现完善u价体系的各个细节,最终观察到学生成长感受到学生的变化,这才是篮球教学的初衷,这对于整个篮球教学的发展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下,从综合角度展开的高校篮球教学,会越来越有力地给训练效率提供指导进而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在对学生日常综合素质的训练中加入完备系统的理论知识,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篮球教学的面貌也会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篮球训练规章制度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学管理;方法措施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民办高校,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机制和模式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它既可参与母体学校的篮球赛,又可以独立资格参与省内的高校大学生各类运动比赛。管理是保证运动队建立和维护正常训练、竞赛、学习和生活秩序的必要措施和基础。从独立学院篮球队的管理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几乎没有完整的训练体系和制度。
一、高校篮球队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能原理。这些原理综合运用到高校篮球队的管理中,其作用就是加强现代化、科学化、有效化的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形成有机结合,使其发挥综合优势而作用于篮球队,使球队早出成绩。
1.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实现科学化管理,必须具备主观、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从客观条件来看,一是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知识、技巧;二是要确定与科学管理相适应的管理原则、方法及规章制度;三是要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从主观条件来看,一是要明确实现科学化管理是高校篮球队出成绩的关键;二是要严格认真执行科学化管理的规章制度,用科学方法进行管理;三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针对篮球队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
2.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高校篮球队的管理牵涉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首先要确立目标管理体系,使高校专业教学和篮球队的训练紧密结合,人人既是合格大学生又是优秀运动员为目标。以主管校长、教务处、系部、教练员老师以及运动员的全面协调;以组织领导、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与训练竞赛、教练员业务水平、经费管理、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形成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二、高校篮球队科学管理原则
1.创新性原则
在实施管理的同时要把创新性贯穿其始终,不但要求管理者自身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这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思维创新能力。而且还要管理者不断开拓新的环境,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让教练员,运动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2.系统性原则
篮球队的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分析论证、决策、选材到实施、反馈、比赛出成绩,每一过程都必须从整体利益考虑,以创造最佳成绩。
3.整体性原则
篮球队是个整体,但他又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因此,除了目标管理外,必须纳入全校各级部门的总体计划,由学校实行宏观调控和决策。
三、高校篮球队科学管理的具体内容
1.思想管理
思想管理是运动队管理的起点,是各项工作的保证。首先应互相尊重,从队员人格、个性等方面考虑;其次是管理者应是运动员的知心者,他们的关系应是知心朋友、同心朋友、交心朋友;再是思想管理工作要具体细致,要有持久性。
2.教学管理
这是高校篮球队管理的根本。球队队员即是大学生又是运动员,他们除了具有专业运动训练比赛任务外,还有更重要的专业知识学习任务。因此在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合理安排他们的训练任务,力求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
3.训练管理
这是高校篮球队管理的关键。篮球队的训练不能像专业运动队训练那样,采取超负荷、大强度、占用太多的时间,而是应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要坚持科学训练、科学管理原则,既符合校园环境,又符合现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队训练的时间、强度、负荷。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管理制度。
4.生活管理
这是篮球队的基础管理,它是教学与训练的保证。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保证良好的营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保证运动员具有充沛、旺盛的精力投身到训练和学习中去。
5.效益管理
这是高校篮球队的决策性管理。独立院校篮球队不像公办院校那样有宽余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因此必须科学的、节约的、有效的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智力和时间资源,以求最大的效益,“大价值,高效能,低耗费”是独立院校效益的特点。
四、解决独立学院业余篮球运动训练与管理问题的对策
1.设计适合独立学院篮球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构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且适合独立学院高校运动队的发展模式。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吸收其他高校较为成功的培养模式,在独立学院篮球队现阶段发展模式上,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培养。
2.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
经费问题直接关系到队伍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以解决队伍经费不足的困难。各校、各队应积极寻找和创造条件,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拓宽筹资渠道,为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外,各校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和参加比赛,提高队伍的实战能力,这是提高球队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球队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尽管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很多,只要我们依照上述做法,做好管理工作,积极应对,就一定能摸索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运动队训练管理的模式和出路。它不但对整个独立院校体育教学乃至整体目标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它又可通过篮球队这个“窗口”,来增加兄弟院校之间交流,增进友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利用体育这个“窗口”来宣传独立院校,提高学校在本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秦百里.高校组建高水平篮球队运动机制探索[J],体育科学,2002,(7)
[2]孙竞波.对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管理策略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3]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78—179
[4]孙辉,练碧贞.高校高水平篮球队体育赞助研究[J].休育文化导刊,2008(9)篮球训练规章制度篇10
1 球性练习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作用
在快速多变、激烈对抗的篮球比赛中,球员的体制、智力、心理和品质等特点都会被呈现出来。篮球运动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部分是技术动作。篮球有很多种技术动作,每种技术动作都有比较固定的方法。但是不管是何种技术动作,其完成的关键要素都是控球能力。而控球能力不光体现在双手的灵活度上,还需要熟练的步法、细心的观察和精准的判断来配合完成。尤其是在当前的形势下,高职篮球正在朝着高速度和高技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竞技方式的转变,要求球员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也就是说,一个球员如果仅仅是跳得高、跑得快、身体素质好,而没有扎实的篮球基本功,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篮球场上如鱼得水的。要想将学生培养成篮球好手,就必须加强篮球基本功教学,尤其是球性练习,是基本功中的重中之重[1]。
2 篮球球性练习的常见方法
2.1 单手体侧前后拉摆球
双脚开立,双手在体侧持球。在训练当中,先要将球向后拉摆至最大限度,同时将前臂迅速向外旋转,然后再将球向前挥摆。完成此动作后,再向内旋转前臂,并往前挥摆球。接着,重复这些动作。这套动作要求运球幅度逐步加大,同时控制好球。
2.2 单手体前向侧挥摆球
双脚开立,双手在前持球。实际训练当中,将球从左手这边推到右手来。然后,将球顺势控制于身体的右侧,此动作完成后,再将球拉回身体的正前方,然后顺势转到左手上,再向左边摆动。这套动作所完成的高度应达到双手侧平举的高度,而摆动的幅度要达到伸展的最大幅度。
2.3 单手托球队经腋下、头上绕环
双脚开立,右手持球,上臂保持自然下垂,再用手臂平举的高度拖住球,这是准备动作。在持球环绕时,肘关节要向外部伸展,并保持提起适当高度。同时,还要将持球的手掌向内翻转,在到达腋下的时候变为反手持球。然后向左右侧和前侧将球用最快的速度举起,接着将球下落为最初的姿势。最后,换手后进行训练[2]。
2.4 单手持球挥摆绕环
双脚开立,将球放于身体前方。训练中,先用右手持球从体侧向身前摆动球,并沿身体进行环绕动作,将球摆动到前方时,换左手持球。在换手时,要确保发出响亮的啪啪声。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将球换到右手,如此循环往复。
2.5 原地单手左、右推滚球
双脚开立,将球放在右脚正前方向的地上。在训练中,先用右手将球向左推动,使球滚动到身体的左前方。然后立即转换右手,阻止球继续向左滚动。接着反手推动球向右滚动,使球到达初始位置。右手完成这套动作后,改由左手进行训练。
2.6 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双脚开立,将球放在右脚正前方向的地上。在训练中,先用右手向左推动球,使球向左滚动。然后再用左手推球,使球向右滚动。这套动作要求身体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身体随着球的滚动进行方向的转换。同时注意球要以匀速滚动,球不离手。
3 教师指导球性练习的要点
在球性训练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篮球教师应该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包括手型、点拨球以及运球方法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球性训练时,应该有详细的讲解。
3.1 手型
在进行球性训练时,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手型,其要点是:五指张开,掌心空出,手指与指跟部位触球。
3.2 提高手指的球感和控球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在训练中找寻触球的感觉和探索最佳的技术动作,才能培养好的球感和控球能力。但是要注意,应使学生掌握规范、正确的训练方法。在具体训练中,让球员双脚分立,右手在右腿前方持球。接着右手穿越两腿中间,将球交给绕到后面的左手。左手接球后从左腿侧面绕到身前,再从两腿中间穿越交到绕到身后的右手上。如此循环往复训练几分钟,然后再更换倒球方向继续训练[3]。
3.3 点拨球
点拨球是球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是球性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时,应严格规范学生的动作,促使其掌握动作要领。首先,球员面向一面球持球,用右手向墙面拍球几次,用双手接住球。然后以左脚为中心点,身体向左旋转360 °,转过来后身体离开原来位置大约1 cm的距离。对刚开始进行篮球训练的学生来说,这套动作的难度比较高。教师应进行耐心的指导和示范,在完成转体动作后,再用左手对墙拍球几次,接球后以右脚为中心点,身体向右旋转360 °。
4 加强球性练习的重要措施
4.1 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
在高职篮球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篮球技术的指导者,更是学生所学习的标榜对象。所以,必须对篮球教师的技能水平进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的篮球理论知识学习,还可以组织一些规范的篮球比赛项目开展竞技,在竞技中提高专业水平。同时,还应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心,从而达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4.2 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个体之间在个人体质、性格特点、篮球基础、专业天赋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分层次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掌握到与自身水平相切合的篮球技能,为后续的提高奠定基础。
4.3 重复练习
篮球球性训练的目的是为学生在以后球赛中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进行重复性训练。在不断重复的规范性训练中,学生会逐步领会到动作要领,掌握到练习的手感。只有经过不断的基础奠定,才能在赛场上发挥出理想的水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球滚球规则详细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