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被我们忽略的真实故事【插图本】
开&&&&&&本:大32开
页&&&&&&数:288页
字&&&&&&数:
I&&S&&B&&N:
售&&&&&&价:5.00元
品&&&&&&相:
配送方式:快递、挂号印刷品&&&&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1件)
商品分类:
详细描述:
印刷时间:2002-02
同城7元起,外省市除偏远地区外12元起,邮局、快递公司不是你我开设的,我们谁都无法干预和控制邮件在途中的进度,故对到货不要过于着急。需要您正视客观情况,实际上卖家比你更急
挂号印刷品
32开的挂号3元,邮资2元,16开的挂号3元,邮资4元,书的大小不一致邮费也不一样 ,有些书邮费另计的,希望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感谢您的到来,愿本店的图书能对您能有所帮助。本店所售基本都是旧书,完美主义者敬请绕行.......。所售图书不砍价,不包邮,新旧如图,图片原书实拍,特殊情况基本都有描述。
选择挂号印刷品的请注意,挂刷虽比较慢但很安全【地址填写必须详细 X房或x室】如因地址不详被退回的,再次邮寄的话邮费必须由买家承担。望您理解,谢谢惠顾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被我们忽略的真实故事
开&&&&&&本:
页&&&&&&数:
字&&&&&&数:
I&&S&&B&&N:
售&&&&&&价:20.00元
品&&&&&&相:
配送方式:挂号印刷品&&&&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1件)
商品分类:
关 键 字:
品相描述:
有藏家书签。
详细描述:
暂无详细描述。
挂号印刷品
挂刷单本图书5~7元,每增加一本加收2元,特重者另计。快递北京市内8元起,外地10~15元起。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 1.国研书店旨在借此微不足道之小小一角,面向有缘人流通好书、推动读书、传承智慧、开掘能力,属&耕读传统&活动的一段&小小插曲&。
&&& 2.国研书店由永乐倡议,与新民、青林、建新等发起,图书资料均由来自机关、研究机构、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及社区的热心人士所捐;知识汇聚,正版流通,涓滴之书款,均用于善事。
&&& 3.工作内外,台上台下,多做好事。除了政府公开的捐助渠道,我们还特别推荐素有盛誉的弘化社,有心人可自主联系量力捐资,助善知识传播。
&&& 4.本站从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角度出发,已重分书类,请按新类检索。
&&& 5.非诚勿扰。订单确认后,请三日内付款,否则取消订单,诚意者可再订;付款后3日内图书寄出;我们只通过站内留言的方式与书友沟通&&立此存照,以免纠葛,并作为本店免责证据。
&&& 感谢书友支持!&
&&& 读书老人&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西方文明礼仪课题报告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5:17:1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中西方文明礼仪课题报告.PPT
官方公共微信阅读中国(47)内涵篇(29)西方文明(20)文化风貌——卡西尔
一般而言,目前哲学史上卡西尔的地位还太明显,但实际上他已经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思想。一个人要想成为哲学家,第一个条件就是在方法上要有所创见,因为哲学家与一般人都是面对相同的世界,但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哲学家而其他人则不会呢?就是因为前者建立了一套新的哲学方法。有了新的方法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点去理解现实的世界,发现那些以往被我们所忽略的侧面。所以在哲学上,若想成为一个新的开创者,必须先要在方法上有其独到之处。
成为哲学家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要对主要的哲学课题有其独特之见解。卡西尔的独特见解就是,他强调人是一种能制造并使用符号的动物。换言之,他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而不像传统定义为“理性的动物”。这项创举使得我们得以深一层探讨人是什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框架之中。
1.1 时代背景
卡西尔是犹太裔德国人,以其出生背景和年代来看,可以知道他一定受了不少苦,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犹太人而言是非常悲惨的时期,卡西尔本人也曾深陷危险之中,幸好他在1941年到了美国,在耶鲁大学执起教鞭。
对于当时世界而言,两次世界大战显示出人类的精神状态一定出了很大的问题,整个政治社会结构及国际局势都是令人担忧的,使得许多人对人类的前途觉得非常悲观及无奈。文化界也是一样,19世纪到20世纪这个重大的转型阶段,在文化上也表现了同样混乱的局面,使得人们对人生的意义觉得相当迷惘。
(卡西尔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位置)
卡西尔特别提到世纪之交时的三种文化主流:
a.法国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强调实际的经验,任何命题或主张必须要在经验上可以获得证明,才能被认为是真的。这种观点明显是受了自然科学的影响,因为自然科学最重视的就是实验根据。不过,如果实证主义笼罩一切,就会将人文精神的价值压低了,因为像艺术、文学、宗教等精神产物,它们的标准是无形无像的,缺乏普遍客观的依据。法国实证主义最主要的代表是孔德,他认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即:神学时期、形而上学时期及自然科学时期。这种分法当然有其问题,因为他是以属于物质的自然科学作为分辩的标准,但自然界是受因果律所决定,而此观点又预设了机械决定论为其前提。如此一来,人的自由就不见了,人性与物性又有何区别呢?这样就会把人性压缩到物性的地步。
b.《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
20世纪初的第二个思想主流来自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这本书的基调是相当低的,他首先设法探讨历史文化的起源,然后由起源当中找到历史之所以演变到今日的理由。换言之,就是用从历史研究中溯源的方法,来说明今天人类处境的因由。最后斯宾格勒指出,当今人类文化是相当悲剧性的,这来自各文化中本来就具有的发展因素,此内在因素演变到最后,就会成为一个相当不理想的情况。那么,未来怎么办呢?也没有太大的希望,由此可见其悲观色彩。
c.黑格尔学派
黑格尔在近代西方一直是个重要的人物,其影响遍及思想、文化、社会、政治各层面。他的立场是绝对唯心论,认为整个历史就是绝对精神的开展过程,历史在时间之中发展,也就是绝对精神回到自已的一个阶段。黑格尔学派,尤其是其中的左派,使用了黑格尔原有的辩证法,但将唯心改成唯物,并将之运用于政治、社会问题之上,形成日后的共产主义。
1.2 思想背景
上述三种思想均有其先天预设,用以说明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但卡西尔认为他们的主张并不合理,因为他们并未掌握到人性的真谛。由此来看,当代人文精神的危机,就在于对“人”本身的认识不够清楚。
如何才能正确地认识“人”呢?卡西尔在此处受了康德二元论的影响。康德认为人与生俱有一些内在的先天形式,我们所见到的外在世界,是这些形式加工之后所得的结果,因此,我们只能了解我们所能看到的世界。换言之,人具有丰富的内在潜能,其内心充满了各种形式,这些形式加上外界的材料,就能构成有意义的、被人所理解的对象。这样一来,人若能彻底了解自已,就可以进一步了解他所生存的世界。
因此康德很强调认识自我的理性,但是理性的能力仍然不足,自我本身还有意志、感受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康德之后的学者大多受其启示,将自由的心灵与自然的世界分别开来。自然的世界受因果律所控制,但自由的心灵则具有一种独立自主的创造性,两者实属不同的领域。但康德强调,要以自由的心灵来掌握自然的世界,并加以改造之,使这个世界成为人人所能欣赏、居住、肯定的世界。由此可知,康德思想具有二元论倾向,康德之后的哲学家们的最大课题,就在于设法将此二元论加以协调,看看人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形式是否可与实际世界结合在一起,而不至于产生一种对立的情况。
康德对他的哲学、人类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有如下的说法:“我将设立一种研究人类的方法,不但研究那些受外在环境塑成之各种形式下的人,以及那些即使哲学家也不易辨认之扭曲形式下的人,还必须研究人性中恒存之物以及人类在受造世界中的适当地位。”这种想法对于卡西尔无疑是很有启发性的。不过,关于什么是人性中的恒存之物,卡西尔显然有自已的看法。
[2、什么是人?]
卡西尔就由康德这种二元论观点出发,进一步肯定人为符号的动物,可以用符号或象征来表象外在的世界,借以弥合康德二元论的困境,开创出一套崭新的人性论观点。
2.1 人是使用符号及象征的动物
康德曾经计划探讨:“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然后再以“人是什么”作为最后的问题,但他毕竟无法找到充分的解答。在学术上,研究这个问题有各种方法与进路:
有些人从人类学出发,由文化差异或体质构造的侧面研究人是什么,但这种进路一方面无法当下直指人本身是什么,另一方面又无法分别人与其他生物有何不同,可见人类学进路固然有其贡献,但仍存在着许多局限性。
有人主张可以由心理学来研究人是什么,但是,心理学许多理论之建立靠的是对动物的实验;其次,在心理学的分析之下,似乎每个人都不太正常,如此一来,便对生人意义之建立产生莫大的困扰。
那么,到底要如何研究人呢?事实上“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为什么?因为它暗示了人有某种本质、本性,但这根本是无中生有的幻想。这一类问题所提出的答案具有普遍性质,但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所有人均具备了哪些性质呢?例如,有人主张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这种观点其实都很难说得通,因为善恶是一种价值,需要靠人的自由选择方能呈现,但人一出生尚未有选择的机会,又怎么会有善或恶呢?因此,本善论或本恶论在思考的出发点上就产生了问题,难怪会造成争议不断的局面。
卡西尔一开始便慎选其出发点,不由本质而从“功能”来了解人。所谓人的功能就是制造符号;什么是符号?符号与记号不同,记号代表一种简单的直接关系。符号与记号同样都代表某个不在眼前的东西,但不同的是,只有人类才能使用符号,动物只能使用记号。动物的身体只有接受及反应的能力,可以直接辨认记号,并没有将记号间接转化使用的能力。例如,人和动物对外物皆有接受其刺激和反应的能力,但动物的反应可被测知,而人的反应却难以完全测知,可知人性内在有一种接受刺激后予以转化的能力,这也就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地方。
卡西尔认为,符号之于人类有如下作用:
a.符号可以为我们开启不同的实在界
一般人看日出时只知道它很美,却很少人能恰当地说出它美在何处,但借着诗,也就靠着语言、符号的堆砌,我们才会茅塞顿开,知道“日出美在何处”。换言之,语言本身会使形象之变化固定下来,凸显其形式,同时,心灵的创意可通过它而做无数次的重复,不断地朗现,并借着经验之增加而使之深化,这就是符号的主要作用。
b.符号还可以为我们开启内心的层次
每个人都有个心灵,但这心灵到底有什么内容呢?有时候我们自已也不知道。但通过符号系统的运作,像听音乐或看电影、看小说,一旦内心有所感动时,就会发现内心的感情原来那么丰富,原来我关非是单调生活中的那个我,我内心另外还有一个立体真实的生命。
总之,卡西尔强调,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除了接受刺激并做出反应之外,还拥有一个符号系统。说得更清楚一点,没有人可以离开符号而生活,一个小孩出生后会学习说话、使用语言,语言就是符号,而没有人可以离开语言来从事思考。换言之,每个人都需要概念、语言,用以决定其心灵以何种方式来接触世界。甚至可以说,除了由语言所构成的世界,根本没有客观外在世界的存在,想想看,如果有一天生活中没有了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体,那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所以人一旦离开了符号、语言,他的世界观也就消失了。
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就在此处显示了。动物没有语言,因此无法以名词来界定事物;缺乏这个能力,就永远只能在当下的世界中活着。如果有了语言就不同了,所有东西都可以通过语言进入思想之中,加以消化,然后整理出一个有意义的图像。因此人不像动物一样,肚子饿了就想吃饭,他还会想到怎么吃,还会想到吃完饭后要去工作。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工作,而是因为工作也是一种自我实现、活动生命意义的方式。因此,借着语言、符号,人类文化才得以发展。
由此可以同意卡西尔的符号哲学所说的,人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有什么功能。他认为此一功能就是符号的发明与使用,这种对符号的创造与运用,其结果便是人类文化的产生。
2.2 文化功能的统一性
总结卡西尔对人的研究,可以肯定:人类不但是一种受外在丰富的印象所吸引的生物,他还能以确定的形式,加诸这些印象而控制之。而他所用的形式,分析到最后,乃是由思想的、感觉的、意愿的主体自身所引申而来的。换句话说,人自已的内在心灵就有提供“形式”的潜力,可以以各种方式把符号表现成具体的文化内涵。
文化的内容包括哪些呢?卡西尔提到六种: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他指出这六者就像一幅扇面,由许多折面共同所构成。扇面只有一幅,代表人类的文化只有一个,但这个文化却可以有不同的侧面,所以就某种意义而言,六个侧面其实是同一件东西。换言之,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人类心灵所开展出来的不同的文化系统。
卡西尔解释这六种文化组成分子的方式,乃是依据其符号哲学理论,更深一层言之,这些文化其实都是由心灵所造成的。其次,每一种符号都不能被替代,推而广之,每一种文化组成分子均有其独特性,无法被替代,否则无法展现文化之全貌。
卡西尔反对以一种具体化的形而上本质去定义人类,而主张由人的文化去理解人。人是符号的动物,因此要由各种符号形式的特殊性格与结构去研究文化,试图由此了解人性。离开功能与作用,人性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
2.3 哲学的意义
什么是哲学呢?卡西尔认为,哲学就是要设法研究人,对人加以了解。他援引雅典戴尔菲神殿上的话:“认识你自已。”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认识你自已”,事实上,这个主题在哲学史上自苏格拉底开始便一再被提及,为什么?因为如果人类不认识自已,他还能认识谁呢?换言之,人类最适当的研究对象就是人,认识自已越深,就是认识人性越深。我们一旦认识了人,便能进一步去认识人所创造出的文化。
卡西尔文化哲学较为人所津津乐道者为神话、宗教、艺术,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3、神话与宗教]
a.神话追求真实
首先,神话不是历史,因此没有所谓真假的问题,尤其是典型的创世神话,一开头就点明“起初神创造天地”。“起初”一词,根本是在时间出现之前,这就说明神话本身是超越真假,在真假之前的东西。换言之,神话所要表现的是绝对的真实。譬如,宇宙必有一个开始,人类必有一个起源。人对真实世界的掌握,最初的表现方式便是神话。由此可知,神话所要描写的,乃是原始时代人类心灵与世界尚未分割对应时,所掌握到的真实的一面。因此,神话是要追求真实的,对于接受神话的人而言,神话是真实的而非虚构的。自古以来,所有的民族都有神话,因为神话代表了人类理性对于“理解”之要求。在科学不发达的时候,许多现象都是神秘不可知的,因而也是危机四伏的。此时若无神话来解说一切现象的道理,人类如何可能安心工作与生活?
b.神话不以人为中心
其次,神话并不以人为中心。神话世界是一个普遍的生命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只要你有生命,就是其中的成员,并没有高下之分。譬如,在神话世界中,人与树木或动物可以互相沟通,有时候甚至动物比人还要聪明。同时,有时候人也会变成动物、植物甚至石头,这就说明了宇宙其实是个生命共同体,在其中,人的生命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换言之,在神话世界中,所有东西都可以互相转换,因为生命是相同的,并没有哪一样东西是特别高级的。因此在神话世界中,人对死亡的忧虑是不存在的,生了又死,死而复生,所以死亡并没有什么好害怕的,这就是神话所造成的正面效应。原始部落的百性对死亡的态度,与我们现代重视理性的人对死亡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其间的差异主要即是双方对“神话”的理解有别。像“万物有生”、“天人不二”等观念,就是神话的影响所造成的。
c.神话具有戏剧性格
神话具有戏剧性格。换言之,神话中一定会表现出各种神明力量的冲突,好像各种角色依其性格,合演一出戏剧。戏剧的主题可以不同,如以下六者之一,就是“创世、造人、灾难、救世、文化超人、英难”等。神话不可能太唯美,有如凭空虚构似的,因为它要用来彻底解释人生,而人生是到处充满冲突的。例如,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杀了其父克洛诺斯,就在这件事情之前,克洛诺斯亦杀了其父乌拉诺斯。这则神话是要指出,新的力量一旦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旧有势力必须要毁灭,它说明了人类社会中各种力量竞争的实际结果,而整个历史或宇宙也就是这种关系的实际表现。借着神话,人们可以理解自然现象、社会结构与人性欲望等极其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古代科学尚未发达时不免使人困惑,而神话就是消除困惑的良方。即使以今日来说,我们也未必可以完全理解一切相关的问题。
d.神话内容以情感主导
神话故事内容之表现乃是以情感为中心,什么是情感呢?情感往往牵涉到个人主观的意愿与感受,神话之表达往往是随着人的情感而表现出来的。譬如“善有扇报,恶有恶报”的说法,若我们仔细思考便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非理性的主张,因为根本找不到合乎理性的根据。事实上,没有人能够证明此命题具有普遍有效性。
所谓“情感主导”的意义,是指人类对于赏善罚恶的情感,可以借由神话而得到抚慰,如此使人在面对不公义的情况时,可以相信这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唯有相信世间还是存在着一种公平的原则,人们才会坚持行善避恶的动机。神话的重要作用就表现于此,使一个人对生命不至于失望,进而可以去创造一个完整的、长远的、有意义的生命。想想看,既然没有人知道自已死后有什么报应,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要如此生活下去呢?为什么只能做善事而不能为非作歹呢?其中的理由就来自神话所带给我们的信念。
一般人认为宗教乃是起源于恐惧,由于原始人对许多自然现象不太了解,所以看到山崩地裂、海啸日蚀,就会觉得非常可怕,这时只好去崇拜大自然,去祭拜太阳、月亮或山岳、大川,这就是由恐惧而产生的信仰。但这种说法事实上大有问题,因为恐惧这种力量所带来的结果只能产生魔鬼,它并不能因此而产生高层次的神祗,教你去爱人、宽容、同情,所以这是传统理论难以自圆其说之处。事实上,所有宗教都关心如何提升心灵,不断地自我舍弃、超越,而非仅是恐惧大自然而已。
卡西尔强调,在文明的最初及最低阶段中,人已找到了一种新的力量,人可以依靠它来抵抗并驱除对死亡的恐惧。死亡无疑是一切恐惧之首,而人所能用来与死亡这一事实对抗的,乃是他对生命的信仰,相信生命世界是休戚与共的,具有尚未分裂及不可破坏的统一性。这种信仰在“神话”中得到一再肯定。卡西尔说:“神话从一开始就是潜在的宗教。”其意即在于此。&&&&&
b.三种神祗
依宗教的演变过程,卡西尔提出了三种神祗,即:瞬息神、功能神与人格神
所谓“瞬息神”就是:当一个人心灵、情感受到震撼时,将当下震撼他的对象当作神来崇拜。譬如,我今天经过一个地方,突然下起大雨,这时我跑到一棵树下去避雨,使我免于暴雨的侵袭,事后我便将这棵树当作神来崇拜,因为它在我需要时出现了。瞬息神的特点是不能重复,因为它只是当下让感受到一种超越力量,但事实上那种力量只是你主观的想象,它之所以出现纯属偶然。卡西尔以希腊宗教为例,认为这种瞬息神的阶段代表了“原始无知期”,正如神话所展示的,自然万物休戚相关,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万物并无本质区分,个人尚未由万物中苏醒。
所谓“功能神”是指:当人的社会渐渐发展之后,每一种职业都会有它所要崇拜的神。譬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需要神来管理这些事,这时候,神的功用就展现在保护并推动农事运作这项功能之上。功能神在罗马宗教中清晰显示。这些神只有“形容词”的名称,代表他们的特殊功能或活动的特性。它们是地方神,不是普遍神。譬如,在一个罗马农夫的生活中,每一个活动,不论如何特殊化,都有它的特殊的宗教意义。有一类神专门照应着播种活动,另一类神则照应施肥的活动。功能神只有当人们需要他时才会出现,一旦时机变迁,他也就退居幕后了,所以在一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原有的许多功能神都不见了,因为一旦社会型态转变,有些职业、工作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像今天是一个工商业社会,于是我们渐渐淡忘了农业时代所崇拜的一些神。
在希腊时代,荷马式的宗教开始肯定人的个体性,推演出人格神的观念了。譬如,宙斯原是一个自然神,一个在山岭上被崇拜的神,司云、司雨、司雷。但是,他渐渐取得了新的形状。在希腊悲剧中,它已成为最高伦理理想的代表与正义的保卫者了。这种神在心灵和形状方面都像人一样了。由瞬息神(或自然神)进展到人格神,中间经过功能神阶段。关于这一点,卡西尔只能提出大概的分辩,如果要使用材料,就只好借用希腊与罗马一起说明了。
神话与宗教有其内在关系,事实上,神话可以说是早期的宗教,所以在宗教创始初期,神话与巫术是并立的,神话是用来反映、启示现世生活的,巫术则是古代的科学,展现了某种素朴的因果关系。正是由于巫术,人才能由神话心灵转变为个体心灵,进而确立人格性。反映在宗教上,则是人格神的出现。
然后,希腊、罗马的人格神已显示卓越的心灵力量,但是在道德上最高善的象征则尚不够明确。这一点要靠基督教的发展,才能完全得到肯定。以上所述宗教的起源与演变,如果放在西方历史的脉络中,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艺术的价值]
卡西尔对艺术的看法,是他的符号哲学中最精彩的也最耀眼的部分。
4.1 创造性的表现
卡西尔对艺术做了如下的区分:
1)艺术到底是模仿自然还是表现情感?
以绘画来说,模仿自然就是设法画一个与现实世界中一样的对象。但是卡西尔认为,模仿是一种机械化的动作,不能称之为艺术。艺术主要的作用是表现情感。譬如,以画树木出名的塞尚,他画一颗树需时一年,因为他认为树木是有生命的,四季都不一样,所以必须亲自体会其四季之变化后方能着手去画。换言之,他是要表达对树木的整体存在的真正感受,而不是对当下对象的模仿。
2)艺术不只是表达情感,更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
艺术固然是要表达情感,但表达情感有很多种类。譬如,一只动物哀伤时会呜呜叫,它也是在表达情感,但狗的吠声能否成为音乐呢?不能,而人的声音却可以成为艺术。因此,艺术不只是表达感情,它更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
4.2 建构性的过程
艺术不但是创造性的情感的表现,同时它还具有建构性的过程。换言之,它是要通过某种特别的形式来表现情感的内涵,此一基本的形式可以有效表达内心的感受。形式就是一种目的性的结构。譬如整体性,整体一定有其结构,否则也就不称之为整体了。我们在每一言语行为和艺术创作中,都发现存在一种目的性结构。一部戏剧中的演员实际上是在表演他的角色。他的每一句台词,都是一连贯整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他言辞的抑扬和节律,他音调的起伏,他形体的变换,他面部的表情,都是为着一个目的——使人的性格得以表现和具体化。换言之,每一种艺术均有其目的性,每一件艺术品的独立生命就在此目的性上得以彰显,否则,若它仅是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不再是艺术品了。
艺术家从事创造的活动,而一般人则从事欣赏的活动,但我们为何要从事艺术欣赏呢?卡西尔认为,其实欣赏和创造的功用及目的均是相同的,即化生命之被动性为主动性。换言之,人的感受原是被动的,而从事艺术欣赏可以使心灵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刺激,更可以进一步地主动掌握我所接触的对象。卡西尔有一段描写十分精彩:“在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时,我们并未浸染到麦克白的野心、奥赛罗的嫉妒、理查三世的残忍。我们在此感到的是我们所有激情的高度紧张。不过,我们同时也看到,这是创造性形成的最大力量,而正是这种生活的、创造性的力量,具有一种使各种激情本身发生变化的能量。”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平常的感受、情绪、激情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纯粹的接受性转变为自主性,我们这时候所感受的并非单一或简单的情感状态,而是人生的极端,包括了快乐与忧伤、希望与恐惧、兴奋与绝望之间连续不断的震撼。以电影为例,我们看电影时学会随着剧情忽喜忽悲,喜怒哀乐不断在变化,但不要忘记,事实上我们自已很舒适、安全地坐在电影院中,不用亲自经历电影中复杂而极端的遭遇,却可通过欣赏的心态,使自已的心灵好像亲身经历过那些电影情节一样,这就叫做没有压力但有情感的内涵。实际上,我们已经把情感的这些重负从我们的肩膀上卸下,我们所感到的只是其内在运动,它们的震颤和摇撼,而没有它们的重力,它们的压抑性力量,它们的重量和威胁。艺术欣赏的这项特点非常重要,因为若真是有压力,一般人会受不了而立刻崩溃。例如在看《辛德勒的名单》时,如果你是剧中的犹太人,那种面临死亡的经历实在太恐怖了,而你在看电影的时候,固然觉得与剧中人一同受苦、流泪,也就是说,你经由电影感受到了那种悲哀的力量,却可以没有实际的压力,这就是艺术最大的作用。
艺术欣赏可以增加个人对生命的承受力,使生命的范围得以拓宽,因为人的生命很可悲,只能活在此时此地,只是有限时空中的一个渺小的自我而已,所能遭遇到的事情相当有限。事实上,只要面临一次重大的变故,就足以耗尽生命当中极大的能量。因此,通过电影等艺术,可以使人不必真的身历其境,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情感所带来的震撼,在几个极端之间不断地摆荡,使人可以主动地参与生命,并进而深化其内涵。
4.3 通往自由之路
人的自由往往表现在道德之中。譬如,我有选择行善或行恶的自由,行善就是好人,行恶则是坏人,此乃意志的自由,也是一般人观念中的自由,但艺术中的自由是指心灵获得解脱。艺术是创造性的表现,在欣赏的过程中,并不表示只能欣赏。事实上,欣赏亦是一种创造。看一幅画的时候,我非画家,但却可以通过内心的接引,重新去理解这幅画所要表达的意义,这就是艺术欣赏的创作性格。
进一步来说,所谓自由就是指人可以通过某一形式的掌握,进而将变化的世界也掌握住。掌握了世界之后便可化被动为主动,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世界,而主动地由内心而发,通过艺术品去发现世界的意义,人的自由就在此处彰显了。是否有可能不通过艺术而掌握到这种心灵自由呢?卡西尔认为不可能。由此可知,很多人认为艺术只不过是生活上的点缀,但卡西尔认为艺术有其独立价值,如果没有艺术的陶冶,人一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只能生存于当下的具体世界之中,被这个世界的功利性、实用性所束缚,根本无法摆脱,生命的格局将因此而非常有限,只能被当下的时空或遭遇所控制。
那么是否可以多读哲学而不要艺术呢?这当然不可能,因为哲学是使用纯粹的概念,既没有任何图像,也没有任何象征。虽然讨论哲学的时候仍会使用实例,但最后仍要忘却及超越之。此外,宗教可否取代艺术呢?同样也不行,因为宗教所要求的是让人摆脱变化世界的束缚,进入一个永恒的、超越生死的境界,艺术却是要求在变化世界之中随遇而安,带来心灵上的解脱与自由。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文明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